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经济论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经济论述范文1
摘 要:总结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从投资环境的分类、特征及理论基础切入,旨在呈现投资环境基本理论研究现状。随着各种数学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广泛运用,一些新的系统评价方法已经广泛的运用于可持续发展能力、投资环境、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和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等方面的评价研究中。
关键词:投资环境;基本理论;综述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1-0064-02
收稿日期:2011-10-27
作者简介:张一博(1983-),男(满族),吉林长春人,教师,从事旅游企业管理研究。
随着战后海外投资大量涌现,为了适应投资者保证资金安全并获得高额利润,从投资者角度针对投资环境的研究应运而生。通常对投资环境的研究涵盖投资环境评价、评价方法的改进、投资环境运动规律以及如何改善投资环境等方面。
一、投资环境的分类
投资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包括的因素很多且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本文在此借鉴付晓东、胡铁成(2004)对投资环境的分类方式总结如下:(1)按构成投资环境因素的性质可分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自然环境。(2)按层次性和结构性可将投资环境分为宏观投资环境、中观投资环境和微观投资环境。这三类投资环境表示的空间尺度及包含的内容存在明显差异。宏观投资环境预示着投资的整体趋势,微观投资环境则指具体某一地点或企业的投资,中观投资环境介乎两者之间。(3)按组成因素的物理性投资环境分成软环境和硬环境。前者又称环境硬件或有形环境,指诸如基础设施之类的有形要素的总和;后者又称无形环境,指诸如文化氛围、风俗习惯、政策法律之类的无形要素。(4)此外,按投资环境因素或条件所具备的优势高低可分为高势环境和低势环境。按不同时期投资环境有长期、短期之分。按产业可将投资环境分为第一产业投资环境、第二产业投资环境、第三产业投资环境。按地域范围或管理权限的不同可将投资环境分为国家环境、地带性环境、地区环境、城市环境和开发区投资环境、特区投资环境、沿海城市投资环境、内地山区投资环境、西部投资环境等。//html/jianli/
二、投资环境的特征
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等诸多因素的投资环境是十分复杂的系统,付晓东、胡铁成(2004)认为具有下述特征:(1)划定性。指投资环境有一定的地域范围,或特定的目的性。前者如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投资环境,后者如某一产业的投资环境。(2)指示性。投资环境有一定的价值度量功能,可作为衡量某一地域开放性、重要性的指标。(3)动态性。投资环境会随着政治经济的变化甚至相邻地区的开发而变化。(4)系统性。投资环境本身包含多种要素,这些组成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5)主体性。投资环境通常受国家或政府控制,因为它们可以出台政策或提供相关要素来影响投资环境的价值。(6)效益性和不确定性。前者指投资环境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为投资环境的拥有者或投资者带来经济效益。后者指投资环境可以为其占有者和使用者带来的效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是因为市场竞争强弱、国家政策、相邻相关环境一直处在变动当中。(7)可改造性。由于投资环境始终处于动态,当中的一些因素可以通过人们有意识的经济活动加以改进完善。(8)投资环境的外部性。主要指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带来的影响,如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入引起的旅游景观的变化。//html/jianli/
三、投资环境评价的理论基础
1.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经贸理论是投资环境理论的重要来源。亚当·斯密的绝对比较成本学说(地域分工学说)、李嘉图的相对比较优势学说、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李斯特的动态比较利益学说从不同侧面和角度为投资环境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评价一国投资环境的基本方法。投资环境理论正是研究投资在区际、国际间的复杂流动过程。
2.区域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理论是投资环境进一步深化研究的直接动因。区域经济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投资环境研究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影响,促使投资环境的研究由单一地从投资者的角度转变为也从引资者角度进行。
3.区位理论。形成于19世纪的区位理论是投资环境理论的经典理论来源。韦伯的工业论、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以及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等概括出了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及区位选择的科学方法。其所考虑的基本要素涵盖工资、聚集、运费、市场区等区位因子是构成投资环境的因素。该理论所蕴含的各地经济发展环境、生产要素的差异性则是投资环境研究的出发点。/
4.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投资环境的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为投资环境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理论空间。
四、投资环境评价方法
1.冷热国对比法。冷热对比法是由美国学者利特法克和班廷于1968年提出来的。其基本方法是:从投资者和投资国的立场出发,选定诸投资环境因素,据此目标对国家逐一进行评估并将由“热”至“冷”依次排列,热国表示投资环境优良,冷国则表示投资环境欠佳,温则表示一般。这些因素分别是:政治稳定性;市场机会;经济发展及其成熟程度;文化一体化程度;法律阻碍;实质阻碍;地理与文化差异。以上七个因素还可以分成更多的子因素,对每个子因素也可以进行冷热分析。冷热对比法是最早的一种投资环境评估方法,虽然在因素(指标)的选择及其评判上有失笼统和粗糙,但是却为后人的工作奠定了分析框架。冷热国对比法侧重于投资环境的宏观因素考察,而对于投资环境的微观因素考虑得很少,这是它的主要缺陷。
2.等级尺度法。等级尺度法是由美国学者罗伯特·斯托包夫于1969年提出的。该方法从东道国对外国投资者的限制和鼓励政策的角度出发,提出评价投资环境的八个要素,即:资本抽回自由;外商股权比例;对外商的管理制度;货币稳定性;政治稳定性;给予关税保护的态度;当地资金的可供能力;近五年的通货膨胀率。每个方面又分为几种不同情况,根据每个方面的重要程度,定出从最差到最好的各种情况的分类标准。评估投资环境时,先按各种情况打分,然后将各种情况的分值相加,得出投资环境的总分为8~100分,分值越高,投资环境越好。等级尺度法缺点在于:一是打分的主观性太强,评分标准难以把握;二是所考虑的因素有限,缺乏产业投资和企业投资所要考虑的许多因素。//html/jianli/
3.道氏评估法。道氏评估法是美国道氏化学公司根据其在国外多年的投资经验与1985年提出的。道氏公司将国际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分为两类:一是“正常风险”即“竞争风险”;二是“环境风险”。然后把影响投资环境的要素按其形成的原因和作用分为这两类,对有利条件和假定条件进行汇总,得出能获得成功的几个关键因素,提出四套方案。这种方法是个别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一个实用性很强的评价东道国投资环境的方法,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方法是完全为跨国公司服务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投资者的利益,而对于引资者的利益则关注不够。
4.多因素和关键因素评法。多因素评估法由香港学者闵建蜀于1987年提出。他将投资环境因素分为十一类,每一类因素又由一系列子因素构成。在具体评估东道国投资环境时,首先选取上述全部因素也可以只采用其中一部分,甚至增加某些投资者更关心的因素;确定了所要考虑的因素后,对各类因素的子因素做出综合评价;然后据此对该类因素做出五分制评估,给出每个因素的权童;最后,在此基础上计算该国投资环境的总分数。
投资环境的总分q可由下式求得:
q=wi(5ai+4bi+3ci+2di+ei) (1)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式中,q ——投资环境总得分,n ——考虑因素的总个数,wi ——第i个因素的权重,ai、bi、ci、di、ei ——第个因素的评估比重,且ai+bi+ci+di+ei=1。
多因素评估法是对某国投资环境作一般性评估所采用的方法,较少从具体投资项目的投资动机出发考察投资环境。因此,闵建蜀教授又提出了一种与此相配套的关键因素评估方法,即从具体投资项目的投资动机出发,从影响投资环境的一般因素中,找出影响具体投资项目动机实现的关键因素,依据这些因素,对投资环境作出评价。
数字经济论述范文2
关键词:图书馆;危机管理;数字环境;策略
现代社会危机频繁发生,各种突发危机事件威胁着人类安全,并影响到社会稳步发展,这使危机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图书馆作为社会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当然也需要重视危机管理。并且随着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图书馆的服务功能面临着各种危机,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应强化图书馆的危机意识,加强对图书馆的危机管理研究。本文正是基于此开展的一项研究。
1数字环境下图书馆面临的危机类型
1.1资源危机
这里的资源包含了基础设施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具体是指馆舍建筑、文献信息资源、服务设施、馆员队伍。图书馆馆舍建筑是读者利用图书馆获取信息的公共空间,馆舍面积的不足、设计的不合理,不但影响馆藏资源的收藏,而且影响读者利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提供文献信息保障能力的物质基础,也是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根本所在。缺乏完整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将导致图书馆失去吸引力,从而进一步失去竞争力,逐步被其他信息情报机构所替代,逐渐地失去存在地价值,导致生存危机。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需要配置相应的设备,网络设备建设的滞后、服务设施建设的不完善,进而影响图书馆各项服务工作的开展。人才是图书馆系统存在与发展的关键,数字时代对图书馆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综合素质需求。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和缺少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地制约和限制了图书馆地发展。
1.2服务危机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到图书馆地读者越来越少,面对面地交流相应地减少,服务更多地强调服务内容和手段地多样化,能否满足读者的需求是服务的关键。通过调查和分析数字网络环境下读者对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的需求与资源供给方面存在的矛盾,对图书馆存在潜在的危机。
1.3信息安全危机
随着图书馆信息网络的蓬勃发展,图书馆信息安全保护格外受到重视。病毒、木马传播感染以及黑客攻击破坏、用户非法访问和下载而导致的设备损坏与数据丢失,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网络信息服务开展。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给图书馆版权的公共豁免权带来了挑战,诸多数据库商要求图书馆将服务范围控制在一定的区域或限制一定的流量。个别读者不间断地连续下载某些数据库,结果导致数据库商断开链接,中止数据库查询与下载服务。图书馆、数据商、著者与用户存在着一定的版权纠纷,图书馆也屡屡被告上法庭,甚至不得不进行赔偿,这给图书馆形象、声誉、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带来了巨大影响。
2数字环境下图书馆危机管理策略
2.1树立危机意识,增强危机防范能力
只有对危机形成统一认识,树立良好的忧患意识,才能居安思危,防患未然。在数字环境下:一要,加强图书馆网络舆情收集,分析图书馆潜在的危机。成立危机信息监测部门,系统地收集与图书馆相关的网络舆情信息,并进行分析、研究和处理。建立高度灵敏的危机信息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或现实的危机因素,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起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将危机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如图书馆可收集网络上与图书馆相关的新闻评论、BBS论坛、博客、播客、聚合新闻、新闻跟帖及转帖等舆情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及早地发现图书馆潜在的危机,采取应对措施,及时化解危机。二要,超前决策,预先制订危机管理计划和处理预案。在掌握及时、准确、可靠信息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引发危机的因素,预先制订详细的危机处理预案,及时排除全部或部分危机因子,以减少危机对图书馆带来的不良影响,控制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和恶化。如图书馆可利用官方微博对读者反映的图书馆资源建设、服务内容、服务手段等方面的意见进行解答,尽可能消除读者对图书馆的抱怨情绪、抵触情绪,减少图书馆服务危机事件的发生。
2.2推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优化馆藏结构
针对信息用户资源需求日益多元化与馆藏资源数量、结构失衡的供求矛盾,图书馆应经常对本校的信息用户阅读倾向、文献需求层次进行分析研究,以信息需求为导向,适时、适度地对图书馆的馆藏配置比例进行有计划、有方向的优化与调整,提高馆藏文献的质量。如根据信息需求随时调整印刷型资源与电子型资源、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学科收藏比例,建立合理的分级典藏制;图书馆应根据发展目标、馆藏资源、人员知识结构等情况,建立特色数据库,为读者提供全面新颖的相关文献。应积极开展与其他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共建共享学科数据库,通过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建设。
2.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图书馆能否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针对目前图书馆因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而造成的人才外流和专业人才紧缺等危机,图书馆应抓住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给图书馆人才利用带来的契机,构建图书馆信息服务人才资源数据库,培养一支专业化的学科骨干队伍,提高信息服务水平。第一,图书馆要破除传统的封闭式人才利用模式,大胆引进一批应变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既懂得专业图书情报理论知识又具有较高的专业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并擅长将馆藏信息资源与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加工的复合型通才。第二,针对本馆文献信息服务人员的实际情况,加强馆员的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完善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结构体系,提升馆员的信息素质和信息服务能力。第三,图书馆要制订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灵活运用不同的激励手段,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结束语
在充满竞争的时代,图书馆危机的发生难以避免。只要图书馆管理者及馆员能树立危机意识,采取科学的危机管理措施,图书馆危机就能成功化解,并且可利用处理危机的契机,广泛宣传图书馆的作用,以吸引大量潜在读者利用图书馆。
作者:程璇 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参考文献:
[1]王祎.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危机管理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4(5):15-17.
数字经济论述范文3
关键词:数字虚拟技术;环境;艺术设计
数字虚拟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改变了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和手段,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方法,创新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形式。并且,数字虚拟技术的便利性和高效性促进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快速发展。但是,人们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对数字虚拟技术过度依赖,任何设计环节都依靠数字虚拟技术,缺乏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深入思考,导致环境艺术设计内涵缺失。并且,部分环境艺术设计师依靠数字虚拟技术过度追求商业利益,而忽视了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对数字虚拟技术的运用存在很多问题亟须解决。研究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不仅能有效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对环境艺术设计创新有着深刻意义。
1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的特点
1.1设计方案的优越性
传统环境艺术设计主要依靠手工设计操作,设计细节的修改也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甚至需要重新设计。而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的修改和完善十分方便,能够及时纠正环境设计中的局部问题和全局问题。具体来说,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虚拟数字技术可以省去复杂的人工设计操作,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计算机设备的物力特征等,自由选择设计的色温值和照明度,并通过设计预览来预览设计效果,及时发现设计中的不足。
1.2互动性
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根据客户要求来进行,而设计过程中也会融入设计师的思想。但是,环境艺术作品的设计需要满足客户的要求,作品功能等要得到客户的同意。因此,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需要与客户进行互动和沟通。并且,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要素众多,如果在设计之前没有形成符合客户需求并正确表达设计思想的设计方案,很容易激化客户和设计师的矛盾而重新设计,浪费大量的资源。而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能够利用先进技术让客户在设计软件上预览设计成果,并根据客户的意见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进而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2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原则
首先,目的性原则。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必须坚持目的性原则,明确环境艺术设计的目标,并掌握设计内容、设计效果和设计环境,避免凭借设计师的主观意愿进行盲目性的环境艺术设计。其次,艺术性原则。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需要坚持艺术性原则,明确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审美和艺术价值,积极创新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为环境艺术设计发展增添活力。为此,环境艺术设计师应该充分运用自己的创作灵感和创作经验来创新艺术形式,向人们展示更加丰富多彩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另外,设计师应该熟练掌握数字虚拟技术,使用数字虚拟技术为环境艺术设计增添亮点。再次,集成性和交互性原则。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能够给受众以强烈的感官刺激。而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的感染力和感官刺激来源于数字虚拟技术的集成性。数字虚拟技术集成了多种设计技术和设计软件,并对不同的设计技术机型优化组合,才能呈现出良好的设计效果。另外,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具有较强的表现力,能够与受众进行互动和沟通,强化受众的情感体验。最后,真实性和科学性原则。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主要面向社会公众,设计内涵必然会影响到社会发展。为提高环境设计的社会效益,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必须坚持真实性和艺术性原则,采用科学的设计方法和现实生活中的设计材料,设计科学合理、符合社会现实的环境艺术作品。
3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
3.1过于依赖数字技术
数字虚拟技术、艺术、创意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的核心要素,而在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三种要素之间的有机整合并不是三种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运用基于数字虚拟技术将创意和艺术连接起来,创造具有艺术价值的创意产品。虽然数字虚拟技术比传统的手绘设计更加方便准确,但是数字虚拟技术也有一定的缺陷,会在一定程度上模糊设计线条和颜色,影响环境设计的整体效果。然而,在数字虚拟信息的支持下,环境艺术设计师为了节省设计时间和精力,过度依赖数字虚拟技术,忽视了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价值和情感表达。
3.2过度追求商业利益
虚拟数字技术创新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方式和途径,有效提高了环境艺术设计产品的价值含量,成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常用技术。然而,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十分重视数字虚拟技术带来的商业价值,数字虚拟技术成为环境艺术设计商业炒作的噱头。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过中为追求商业价值而过度重视数字虚拟技术的运用,忽视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内涵和艺术魅力。另外,还有部分环境艺术设计师在过度追求商业利益的过程中陷入了唯技术论的错误之中,一味使用数字虚拟技术而违背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属性,将数字虚拟技术放在第一位,忽视了艺术设计的内涵和审美。
3.3文化内涵缺失
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将环境艺术设计与文化内涵相分离,忽视了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文化因素,导致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缺失。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过度重视数字虚拟技术的应用,而忽视了环境艺术设计展示的时代风格和时代精神,虽然设计出了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但是这些环境艺术设计产品由于文化内涵的缺失很难引起大众的情感共鸣。
4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策略
4.1合理利用数字虚拟技术
首先,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应该正确对待数字虚拟技术,充分认识到数字虚拟技术的辅助作用和服务地位,将艺术设计放在第一位,使数字虚拟技术为艺术设计服务。其次,环境艺术设计师应该合理利用数字虚拟技术,熟练掌握虚拟技术,充分了解数字虚拟技术的缺陷,避免数字虚拟技术缺陷对环境艺术设计效果的影响。最后,环境艺术设计师不能一味地依靠数字虚拟技术来进行环境艺术设计,而应该将数字虚拟技术与传统的手绘设计相结合,将数字虚拟技术作为设计的辅助手段,充分运用自己的创意和思维进行环境艺术设计。
4.2合理追求商业价值
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应该科学处理环境艺术设计的社会效益和商业价值,合理追求环境艺术设计的商业价值。为此,环境艺术设计师不能一味地追求数字虚拟技术带来的商业价值而违背和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要在保证艺术设计内涵的基础上,运用数字虚拟技术来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何博知.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2(07).
数字经济论述范文4
[ 关键词 ] 数字电视 困境 出路
目前开通的数字电视,是一个系统,指的是一个从电视信写的采集、记录、处理、存储、播出、传输、接收,整个过程都经过数字技术处理的系统,它是从电视节目采集、制作、编辑、播出、传输、用户端接收、显示等全过程的数字化,换句话说就是系统所有过程信号全是由0,1组成的数字流。数字电视己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视,而是能提供包括图像、数据、语音等全方位的服务,是3C融合的一个典范,是计算机、传输平台、消费电子3个环节的聚焦点。
数字电视的优点大致有三点:一是频道增多,由于数字电视的特殊播放原理,数字电视的频道比模拟电视节目要多得多,如果条件许可,可开通四五百套节目。二是图像更清晰,音质更高,能放出DVD效果。三是新功能让人眼花缭乱。与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有许多新的功能。模拟电视只能收看电视节目,数字电视除收看电视节目外,条件许可情况下,还可进行文字录入、上网浏览、收发邮件、电视购物、远程教学、远程医疗、股票交易等。但是,数字电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与困境。
一、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的困境分析
1.数字电视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剧烈
互联网越来越普及,互联网的服务面也越来越广。正如许多用户所说“数字电视上有的,互联网上都有,数字电视就没有必要了”。目前,许多青少年都不看电视,他们更关注互联网,数字电视对他们毫无吸引力。青少年是有线电视的潜在市场,难以想象如果所有青少年对数字电视毫无兴趣,那十年、二十年后,我国数字电视将面临着什么样的局面。
2.数字电视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目前全国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1971座,播出1787套广播节目和2334套电视节目。由于发展空间小、服务方式单一、盈利模式单一、过分依赖广告收入、缺少新的增长点、节目雷同等原因,影响了系统优势和整体力量的发挥。以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广播电视发展空间在缩小,另外,城市有线电视普及率已达90%以上,发展空间也在缩小。另外,有线电视现有用户群也是怨声载道。据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调查显示,过半受访市民认为数字电视“收费高,服务差”,甚至近1/4的用户准备停止缴费将不再使用有线电视。
3.数字电视受体制制约
由于受事业单位性质和政治属性的影响,我国广播电视体制长期处于条块分割的状态,使得数字电视事业的发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碍。在地方行政的指挥下,广电系统本身对数字电视的管理显得苍白无力,各地经济情况的千差万别也使得行政单位难以制定统一的实施方案。另外,广电系统长期形成的单一体制和政治属性,使得它在面临市场冲击时,在风险评估和经营模式等方面都缺乏经验的另一难题。体制问题是发展数字电视的另一难题。
4.数字电视缺乏资金现象严重
中国数字电视同时面临机遇与挑战,中国绝大多数有线电视公司缺乏资金对系统进行改造,消费者购买力相对比较低,高昂的数字电视机价格影响了数字电视的普及。单靠原来手中的频道资源来提高价格或加快数字电视用户的增加率,效果并不显著。从目前情形来看,单纯靠市场力量推广数字电视难以达到预期目的,难以在预期时间内关闭模拟电视系统。
二、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的出路探析
1.加强数字电视业务宣传
数字电视业务宣传工作要想取得成功,需注意下面几个方面:(1)相对优势,即数字电视相对于普通有线电视在清晰度、频道资源丰富性和交互性方面的优势。(2)相容性,数字电视是时尚生活的必备品,虽然机顶盒价格有点高,但是其多功能符合现在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并且国家和媒体都有补贴。(3)操作的简单性,即通过简单的讲解让家庭成员学会这一新产品的使用方法。另外,在宣传过程中,数字电视推广者还可以针对不同的群体任用不同的创新人,尽量从目标客户中选取人,提高沟通的可靠性。
2.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经营方式
原来免费的数字电视频道今后仍然免费,特需内容付费。无论通过赠送或者购买,用户得到机顶盒后,自动取得原先所有免费的频道,如果要加特别的频道,那就按照付费标准掏钱,新体验是需要付出新代价的,这个观念用户慢慢就会接受的。而且可以像中国移动推出套餐服务那样,数个及数十个频道打一个包,给予相应的优惠。
3.保证数字电视节目的丰富与优秀
数字电视的节目内容的展开和普及,是数字电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所以必须有大量优秀的节目和信息源,这也是大家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国家在这方面也投入了很大的力量,正在组织制定全国统一的节目库编目、检索格式标准,加快构建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节目数据库。全国的节目可以互通,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避免了重复投资,且使制作质量有大幅度提高。节目分公共节目和收费节目,还包括一些特别服务信息,人们可充分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订制,使人们能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时间。
4.构筑数字电视服务营销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产业或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核心竞争力,但仅仅具备核心竞争力是不能使其在市场竞争中谋得竞争优势的,只有将核心竞争力的价值通过产业价值链传递到市场中,才能最终生成竞争优势。因此,谋求数字电视产业的竞争优势,必须从分析数字电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产业价值链下手。因此,运营商展开市场服务营销成为构筑数字电视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
在数字电视时代,数字电视要走出困境,找到自己的出路,充分利用数字电视的平台,汇集全国或者全世界的优秀节目,最终走出困境,实现与传统电视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李亚京:数宇电视时代的距离[J].新闻与写作,2005(3)
数字经济论述范文5
关键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技术
1.前言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建筑消防设施中起到主要作用就是及时发现火灾,且启动相关的警报、防火防烟、灭火等设备,起到事前控制建筑物的初起火灾,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是建筑物采用技术防火的重要措施。对目前自动消防设施的局部调查看,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施工安装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直接制约了系统的自动性能发挥,影响并威胁建筑与场所的消防安全。自动报警控制系统在质量以及系统选择、安装、调试中的任何一个环节, 都会给系统留下致命性的问题,有些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从施工中就已处于带病状态。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1)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施工工程中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很多火灾的发生都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施工者在施工过程中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由于思想上的不重视,许多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相关联动控制设施被忽视,导致报警系统中的联动功能无法完成,造成人为的缺陷。比如一栋大楼内的排烟防火阀的安装,排烟防火阀与排烟防火阀的联动控制线由两个施工方负责,由于双方之前没有进行很好的沟通和配合,因而影响了大楼的防火安全和自动报警系统的正常运转。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是由于设计者的失误而导致的缺陷,主要原因还是在施工过程中思想上的不重视所造成的。、
(2)敷设安装管线要规范。
目前,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中存在着较普遍的问题,就是管线的敷设没有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管线敷设随意变更,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信号传输线有的没用屏蔽线,有的没用屏蔽金属管,有的传输线不是屏蔽线,保护管也不是屏蔽管,甚至保护管也没有穿到位。这种做法,既不能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信号传输线进行机械性保护,也不能防止电磁、高温等对传输信号的干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而且精确的系统,所以对材料和配件的要求十分严格和苛刻,屏蔽线和屏蔽金属管对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关系到报警信号的准确和及时的传输。
火灾自动报警及其联动控制系统的布线应该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在穿线前必须将管槽中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在多尘和潮湿得场所,为防止灰尘和水汽进入管内引起导电,影响工程质量,管子的连接处与出线口要做密封处理。管线经过建筑物的变形处,应采用补偿措施,在导线跨入变形缝两侧应固定,并留适当余量。这样做可预防因变形缝的变化而影响系统的可靠运行。管内或槽内有接头将影响线路的强度,另外,接头也是故障的隐患点,因此,必须在接线盒内连接。系统的传输线路应该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其电压等级不低于250V,额定工作电压超过50V时,导线的电压等级不应低于500V。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的线芯截面选择除应满足自动报警装置技术条件要求外,还应该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的最小截面面积不应小于1.00mm,线槽内敷设的绝缘线的最小截面面积不应小于0.75mm,多芯电缆的最小截面面积不应该小于0.50mm。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线路采用绝缘导线时,应采取穿金属管或封闭式线槽保护方式布线。消防控制、通讯和警报线路,应采取穿金属管保护,并宜暗敷在非燃烧体结构内,其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
(3)火灾探测器进行正确合理安装。
目前,许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火灾探测器存在不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而随意安装的现象,探测器的底座和导线在施工中也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安装,致使探测器不报警,失去了传感火灾信息、监护对象安全的作用。此外,很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施工过程中都忽略了手动火警按钮的安装。由于存在以上的问题,在发生火灾时,就很难及时地采取措施,很难保护财物和人们的生命安全。
在施工过程中,对于点型火灾探测器及底座的安装,探测器周围0.5米内不应有遮拦物,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该小于0.5米。探测器至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该小于1.5米,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该小于0.5米。在宽度小于3米的内走廊棚顶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该超过10米,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该超过15米。探测器距离端墙的距离不应该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探测器的底座安装应该牢靠。外露式底座必须固定在预埋好的接线盒上,嵌入式底座必须用安装条辅助固定。导线剥头长度应该适当,导线剥头应焊接焊片,通过焊片接于探测器底座接线端子上。焊接时不能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如果直接将导线剥头接于底座接线端子,导线剥头应该拧紧且芯线不能散开。探测器底座的外接导线,应留不小于15cm的余量,以便维修。
(4)按规范认真细致的安装好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控制设备。
火灾报警控制器在安装时往往安装不牢固,控制器外接线零乱,无章法,端子上并线太多,又无端子号,很不规范。消防控制设备盘(柜)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点流类别的端子没有标志,安装疏忽或接错,不重视接地和隐蔽工程。
为此,在施工过程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应安装牢固,引入控制器的电缆或导线配线应整体,不得交叉,并应牢固可靠;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并与图纸一致,字迹清楚不易褪色;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两根;电缆芯或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cm的余量;导线应绑扎成束。消防控制设备的外界导线,当采用金属软管做套管时,其长度不宜大于2m,且应采用管卡子固定,启固定间距不应小于0.5m。
消防控制设备盘(柜)内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端子,应分开,并有明显标志。安装系统接地装置时工作接地线与保护接地线必须分开。工作接地线应采取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其线芯截面积不小于25mm。不得利用镀锌扁铁或金属软管。保护接地导体不得利用金属软管。接地装置施工完毕后,应及时做隐蔽验收工程,测量有关数据,审查施工质量。
(5)各工种之间要加强配合。在施工过程中,各工种之间的配合是很重要的。目前有些工程技术人员及建设单位对消防设施的认识是肤浅,仅仅局限于几个消火栓、几个喷头和探测器,对消防电梯、防排烟系统等的联动控制则所知无几。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尽管设计人员进行了设计,消防部门进行了审核,许多与火灾探测系统相关联的联动控制设施仍被忽略,导致报警系统中的联动功能无法完成,造成人为缺陷。某消防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明确排烟阀控制线路的敷设由哪方负责。结果直到工程验收时才发现此控制线根本就没有敷设。因此,一幢建筑中各工种之间应密切配合,监理公司认真负责,特别是各工程之间设备与线路的衔接更应进行协商,这样才能保证各系统的完整,不至于造成难以弥补的缺陷。
3.结束语
如要解决以上问题,需加强施工单位的技术以及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管理,加强建设管理部门的安全管理意识,落实安全责任。另外还需引人必要的检验方法,比如可定出抽样方法从现场随机抽取,并送相关实验室重新进行探测器灵敏度、水带拉力及喷淋头动作温度及功能检验,检验结果作为总体判断中的判断依据。这样使安装人员的意识上重视,杜绝施工中的侥幸心理,保证按规范施工及消防设施的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2]《关于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建设部2001.8
数字经济论述范文6
论文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经济价值,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研究,可以认识其特点,寻找其转换机制和转换形式,拓展文化资源的内容,增加文化资产的实力,提升文化生产力,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服务。
当前,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热门话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成果,对今天的人们来说,仍然存在许多的价值,如: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等等。其中,对于其经济价值的认识和研究,对于现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研究,可以认识其特点,寻找其转换机制和转换形式,拓展文化资源的内容,增加文化资产的实力,提升文化生产力,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服务。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漫长的五千年文明史中,56个民族创立和传承了门类齐全、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齐全,有各具特色、绚丽多彩的雕塑、绘画、剪纸、杂技、戏曲、舞蹈等艺术创作,有源远流长、独具一格的中医、厨艺、酿酒、制陶等特殊技艺,有内容丰富、形态各异的民俗、民风、节庆、礼仪、游戏等固定仪式等等,这些都是可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文化资源。作为以文化价值为核心而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贮藏的巨大经济价值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如何更有效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经济价值进行研究、挖掘、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挑战,中国人家喻户的“花木兰”故事被美国人改编成电影向全世界(包括中国)发行,获取经济利益,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高度重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提升到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的高度,对内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梳理和挖掘,认真研究和分析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和转化机制、转化方式,以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范围,为中华民族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为未来的文化经济竞争取得资本优势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特点中,其区域性是最重要的一点。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NUESCO)第三十二次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如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3月26日颁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在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重新做出了“中国式”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两个定义都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群体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在不同的区域内,由于人们所处的环境不同、传承方式不同,导致了其差异性,显现出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征。如中国的民族歌舞,由于民族和地域的不同,就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新疆的歌舞热烈奔放,内蒙的歌舞辽阔雄浑,的歌舞高远空灵,东北的歌舞轻盈飘逸,西北的歌舞苍凉凝重,江南的歌舞清新典雅,等等。正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种民族性和区域性,使之在从文化资源转向文化资本,文化资本实现其经济价值的转换下过程中也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和区域性特征。
具体讲,我们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和影响过程分为三个区域:原发区、影响区、消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的展现也会根据区域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层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在原发区表现得最充分,影响区区次之,消失区更次。我们以一些具体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来说明。如属于技艺的重庆火锅,是源于川江流域(即现重庆市所辖长江流域,因重庆市在成为直辖市以前属四川省管辖,故称川江。)。在当下,重庆火锅已成为重庆名片,是重庆市饮食业最重要的支柱,产生了响誉全国的“小天鹅”、“德庄”、“秦妈”、“骑龙”等大型火锅企业。顺川江而下,在湖南、湖北等辐射区,火锅的制作技艺开始有所改变,其经济价值也开始下降,只有一些小规模的火锅产业,再向下,到上海等华东影响区,火锅的影响就更小了,基本上没有规模化的产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区域性特征,使我们在转化其经济价值的时候,不要轻易提什么“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口号,当然,作为一种文化可以向全国、全世界展示,但要转化为一个产业,就一定要考虑其区域性,考虑市场,考虑消费者。因此,利用产生于某一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出“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中的经济价值,并通过各种有效的产业途径和产业方式,实现这种经济价值的转换,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的经营,就可能形成一系列的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样式出来。
一、发展特色旅游业
特色是旅游业的生命,特色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来源于旅游景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独特风格。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是非常明显的优势。“旅游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旅游业的成功取决于不同文化与社会区域中的差异认识和促进。”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无论是旅游的形式还是内容都必须突现出文化的特点,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促使他们产生消费的冲动,从这个角度讲,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者通过旅游应该感爱到另一种文化和生活的体验,获得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需求。
各地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业开发中,挖掘出“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或旅游项目。从旅游者的心理来说,区域差异越大、文化差异越大,就越能激发其好奇心和主观想象,从而引发旅游的兴趣和动机。例如:国内盛行的新疆旅、旅,出了对两个地方自然风光的想往外,对其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往也是不可缺的因素,“丝绸之路”的文明、“雪域高原”的文化,是吸引旅游者绝不能忽视的资源。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各地及旅游景点或项目中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儒家文化、建筑文化、茶文化、酒文化、性文化等等。有独特地域和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替代的旅游资源,如何挖掘、整理、保护、开发和利用得好,就会一个地区带来独具特色的旅游业。
二、发展特色加工业
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样式,通过对与地方特产相联系的特殊技艺的整理、研究、挖掘,我们不难发现老祖宗传下来的特有技术和技能所制作的产品(如工艺品、生活品),仍然具有市场,仍然能为我们带来经济效益。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利用经济杠杆的强大内在动力去发扬光大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生活技能,对其产品进行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和经营,形成一个地方的特色经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面讲,这种经济开发,也是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正是经济发展,促进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只要我们引导得当,注意不要盲目开发,过度开发,经济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有利的。对于中国而言,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利用民间特殊技艺、民间美术、传统工艺,为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近转移提业支撑,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以重庆为例,在城乡统筹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利用合桃片制作工艺、纸扎艺术,荣昌夏布、陶瓷、折扇制定工艺、永川豆豉酿造工艺、蝴蝶画制作工艺,铜梁龙制作工艺,梁平年画、竹帘制定工艺,大足石雕工艺、小五金制作工艺,以及遍布重庆的山城火锅等等,都可以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加工业。目前,大足的小五金制作,已形成规模,成为大足县的重要产业。伴随着大足石刻的开凿而诞生的大足龙水小五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现在,龙水小五金有12个门类,200多个品种,2000多个规格型号,年产值达到亿,产品畅销全国及东南亚和欧美市场。龙水已建成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最集中的五金专业市场。又如:“中国烟花之乡”—湖南浏阳,浏阳烟花“始于唐,盛于宋”,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现在,经过挖掘和开发,已有13大类3000余个品种,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6000多万美元,国内市场占有率40%,国际市场占有率60%。已形成一个年销售额达20余亿元的现代化产业群和产业集团。
三、发展特色演出业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像珍珠样散落于中华各民族和各地之中,存在许多具有极高观赏性和娱乐性的表演艺术。通过对非物质文化表演艺术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可以增加文化娱乐的方式使人们获得精神的享受,同时还可以使某种表演艺术得以再生,不断产生出新的文化产品,通过这些文化产品的营销,获得经济收益。以东北“二人转”为基础的“东北小品”已成功地走向了市场,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这方面做出了范例。对于“东北小品”风靡的原因,我们作一个简单的分析,任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形式,它的产生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在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这些有鲜明地域性的传统表演形式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面临着被消亡的可能,但是,东北的一批民间艺术家们,迎着市场经济的大潮,没有退却,以满足大众生活情趣为目标,适应市场需求为动力,在继承和发扬“二人转”的表演形式和表演手段的基本上,创作出了东北方言小品,赢得了市场的青睐,满足了大众休闲文化的需要。可以这样说,市场经济多元化文化条件下的平民化文化需求,为“东北小品”的火爆提供了背景、机会,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表演形式“二人转”的平民化、地域性表现形式,为“东北小品”的火爆提供了基础和来台。
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艺术在今天仍然具有市场,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把它推向市场。现在,许多地方已开始有这种设想。如“中国龙都”—重庆市铜梁县政府提出了:“扎实推进龙灯舞展演,充分挖掘市场潜力,创新展演形式和内容,占领重庆市场,做大市外市场,拓展境外市场,打造和提升‘铜梁龙灯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战略设想。这里特别要说的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表演艺术形式和整理和挖掘,使其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更有其重要意义。
四、发展特色医药业
通过对传统医药学知识的挖掘,可以形式独具特性的医药产业。中国医药学知识是中国境内各地、各民族在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形成的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医药学知识。作为国宝,中国医药学知识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个庞大而丰富的宝库,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特色医药产业,我们大致可以从三条路径出发:一是生产销售。生产又分为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对传统医药材料的种植(或饲养)。如山东郯城,开展大规模的银杏种植,被誉为“中国银杏之乡”,也成为郯城的重要支柱产业。重庆市石柱县,在600百多年前就开始种植中药材黄连,1954年,石柱黄连被定为国药和一类农副产品。2006年,全县在地黄连5.1万亩,产量1800吨,产量占全国的68%,产值1.3亿。因而,石柱被誉为“黄连之乡”。二个层次是传统医药成品生产和销售。如六味地黄丸、云南白药等。二是治疗。利用传统医疗技术,来为病患者服务。如:针灸及针灸刀、刮痧等。三是保健。这个方面包含着传统医学知识的丰富内容和经验。全国各地一大批利用传统中医保健知识和技能的健身、健体企业应运而生,相应的产品也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如工作之余,进入洗脚城、健身房放松,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时尚选择。
发展中药产业,已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2007年3月21日,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16个部门联合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纲要》提出,未来15年我国中医药要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阐明中医药的科学内涵,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和中药产业技术水平,通过知识创新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及医疗保健模式,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全面提高我国的医疗保健和重大疾病防治水平。《纲要》提出了“继承与创新并重,中医中药协调发展,现代化与国际化相互促进”的基本原则,确立了“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四个方面的基本任务,指出了优先发展“中医临床、中药产业发展、基础理论研究、创新体系建设、国际科技合作”的基本路径。从现实的角度看,发展特色中药产业,有利于我国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以中药为基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健康产业,将有利于提高中医药的市场份额,同时,发展中医药材料农业,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扶助贫困地区,保持生态环境,调整医药产业和产品结构,并对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综合带动作用,形成特色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五、发展特色餐饮业
饮食文化是五千年中华文件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中国餐馆能遍布世界各地,绝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与中国的饮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菜由宫廷菜、官府菜、各地方菜系组成,每种菜系中都深藏着中国饮食文化的精神内涵的文化。因而在今天,仍然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挖掘散落于各处的传统厨艺,发展出具有特色的餐饮业。从回报角度看,餐饮业是一个投资小,风险小,回报快,回报高的产业。如:起源于“明未清初”的重庆火锅,是由码头文化衍生出来,由码头而进入高雅之堂,现在已成为重庆的名片,市外人一提重庆饮食,首提必是重庆火锅。如今重庆火锅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精加工+营销网络+物流中心”的完整产业链条,做到集产供销于一体的社会化大物流配送。重庆火锅协会会长何永智说:“重庆火锅的发展带动了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说它的生产加工基地,凡是做火锅的,汤料都已经工厂化生产,而工厂化生产所带动的相关产业就是农业,我们的海椒基地、花椒基地、农副产品基地、相关的豆瓣,大蒜、老姜之类的,因此重庆火锅近几年的发展带动了重庆的知名度,也成了我们重庆的一张名片。”目前,重庆火锅在全国连锁经营户达11200多家,年创产值150亿元,年上交税收8亿,解决了50多万人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R].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会议.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R].2005.
[3]张文建.区域文化差异性及其对旅游的影响——以华东和西南地区为例[J].学术月刊,2001,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