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教案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方法教案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方法教案设计范文1

按照异步教学“提出问题指示方法学生学习明了学情研讨学习强化小结”的六步原则,根据课文《伟大的悲剧》内容,笔者设计了“异步教学学习指导方案”。

《伟大的悲剧》异步教学学习指导方案

一、学习目标

(一)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的含义,了解文章大意。

(二)学习用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课文内容。

二、学习时间:本课分两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

三、自学作业题及方法提示

(一)必做题

1.请你小声朗读或默读课文:(1)给课文标上段序。(2)利用工具书并结合课文注解学会生字、理解新词,并写在课本上。(3)画出文中难以理解的句子,并通过对学、群学、请教老师和运用参考资料的方法来解决。

2.填空:文章主要人物是由 率领的 国探险队,共 人;他们的对手是 国的 率领的探险队。这次竞争的结果是 国的探险队赢了,比对手早到了 个月。

3.查字典找出“伟大”和“悲剧”分别是什么意思?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提示:用记叙文的六要素来概括。)

4.点明文章主旨的是哪个句子或段落?(提示:主旨句往往出现在文章首尾的抒情或议论部分。)

(二)选做题

1.斯科特一行做了哪些事让你激动难忘,为什么?(提示: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品质,用以表现“伟大的悲剧”中的“伟大”?)

2.斯科特一行在探险中遇到了哪些不幸的遭遇?(用以表现“伟大的悲剧”的“悲”。)

以上教学设计方案大致体现了异步教学的学习过程。例如,必做题中的第3题的第一问:查字典找出“伟大”和“悲剧”分别是什么意思?学生在查字典时,发现“伟大”有几种解释,少数学生不知道该用哪种解释,于是就由“独学”变成“对学”或“群学”,体现了学生采用多样化的学习形式。

“明了学情”则体现在学生自学、对学或群学的过程中,包括老师的个别指导、分类指导和集体指导。如必做题第3题的第二问:要求学生用记叙文的六要素来概括文章内容。学生普遍不明白怎样把记叙文的六要素组合起来,老师“明了”这一“学情”后,在让学生进行“研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集体指导”:“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或者“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了。这样一来,学生能较快地学会并掌握概括文意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要把握“易讲难引”(容易的知识讲解,难度大的知识引导)的原则,并做到个性问题个别指导、共性问题分类指导、大多数的问题集体指导。

本节课是异步教学法的展示课,因此,设计的“必做题”比较浅显,目的是要学生掌握“异步教学”的操作模式;“选做题”是第一课时的延伸,设计问题时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提高一个层次。

一节课的最后5分钟为“强化小结”时间,简短的5分钟是为了保证前面的大部分时间学生能够充分地进行“六步学习”,老师也可以进行三种形式的指导,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笔者将本节课的“强化小结”分成两部分:一是检验学生做题的正确率,给重点问题一个参考答案,一般提问“必做题”里的重点问题,如本节课必做题中的第3题和第4题;二是设计问题,如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可从学到的基础知识、学习方法、思想感悟等方面进行概括。)

教学方法教案设计范文2

新课引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演示实验法、故事引入法、问题引入法、类比方法、以旧联新法,以及通过新的科技成果和社会热点问题引入,通过自制挂图和模型引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题等各种方法,无论什么样的方法,核心目的都是创设问题情景。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对几种行之有效的新课引入方法进行探讨,并提供相应的教学案例,包括演示实验、讲故事、讲解自然现象等,以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迅速集中注意力学习新知识。

1.通过演示实验引入新课

许多发达国家物理教学重视演示实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德国,除了极少数纯理论课没有演示实验外,一般每堂课要做两三个实验。日本的物理教学也非常活跃,学生课堂上动手活动量很大,有半数以上的课是在实验室度过的。大量的资料显示,国际物理教育界正在流行这样一种理念:一堂物理课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堂课中演示实验的数量和质量。

因此,用演示实验的方法引入课题,可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无疑是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课题引入方法的首选,下面通过一些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1.1“大气压强”新课的引入

“瓶子吞气球”:在烧瓶内灌满热水,使烧瓶温度升高,然后倒去热水,立即用气球套在瓶口。随着瓶内气体温度的下降,气球会被瓶口慢慢地吞入瓶内(说明气体温度下降时,在维持瓶内气体压强不变的情况下。体积收缩。若再将瓶浸入热水,瓶内气体受热膨胀,球又会被吐出来)。

1.2“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新课的引入

“纸筒吹蜡烛”:取两只长短相同的蜡烛放在桌上(相距约3cm),点燃蜡烛,准备一个直径约为2cm的圆纸筒,提出问题:现在把纸筒对准两根蜡烛火焰中间,通过纸筒轻轻吹气,想一想,结果会怎样?学生猜想后,教师演示,实验结果是两支蜡烛火蜡不但不灭,反而相互靠拢,从而在学生的惊奇和疑问中顺利引入新课。

2.通过故事引入新课

听故事对绝大多数中学生来说都是一大乐趣。对于一个抽象的物理概念,有的学生背诵十遍还不一定能记牢,而一个有趣的故事,只要听一遍,学生就能较完整地复述给别人听。所以通过讲故事引入课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启发他们进一步思考问题。

2.1关于“凹面镜”的新课引入

传说,在公元221年,罗马帝国还是一个很强大的国家,它依仗着自己的强大,想称霸世界,一心要吞并希腊。当罗马即将进犯的消息传到希腊时,聪明的阿基米德早已准备好秘密武器。果然,不久之后,敌人的帆船队驶来了,浩浩荡荡的船队运载着大批武装齐备的士兵,在靠近西拉古兹城的海上一字排开,马上就要登陆了。正当敌人的船队驶近的时候,早有准备的阿基米德亮出了一面大镜子,这些镜子的反光面擦得亮亮的,而且向里凹进。它们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凹面镜,从镜面上反射的太阳光直接向船队投射过去,在敌船上汇聚成一个又大又热的点,照得敌人睁不开眼睛,照得他们浑身发烫无处藏身。没有多久,帆蓬起了大火,这一把从天而降的大火很快蔓延开来,敌军吓得心惊胆战,只好落荒而逃。你知道希腊战士取得胜利的原因吗?

2.2关于“光与影”的新课引入

皇帝常常有各种各样的怪脾气,传说有这么一个皇帝偏偏特别讨厌自己的影子。他不喜欢影子尾随自己,一心要把它消灭,于是到处贴出告示,重金招募消灭影子的人。有一天,一个聪明人说他可以办到,皇帝非常高兴,就把他招进宫来。这个人在皇帝的大厅的四周摆满了810支蜡烛,每支蜡烛足有茶碗口粗细,点燃的蜡烛把大厅照的通亮,光线从四面方均匀地照向大厅的中心。人们把蒙上了眼睛的皇帝抬到了大厅的中央,聪明人装神弄鬼地念了一段“光明经”,等皇帝睁开眼睛的,影子果然不翼而飞。这是聪明人的法术吗?

中学生虽说已由儿童步入青少年,但故事对他们依然有一定魅力,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讲解课题相关的小故事,能够迅速地将学生带入要学习的新知识当中,事半功倍。

3.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新课

大自然充满了奥秘,也包含丰富的物理学原理,自然界的神奇现象震撼人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妙趣横生。中学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课题引入环节应广泛联系生活、联系自然,通过图片或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物理问题情境,展示生活和自然界的无穷魅力,以达到激思、求取、求奇的目的。下面提供两个教学案例的设计。

3.1折射的新课引入

峨眉“佛光”:在四川峨眉山,站在海拔3000多米的金顶峰上,可以看到巨大的彩色光环。这种光环好像画中佛头上的光圈,因此有的人以为是菩萨“显圣”,把它叫做“佛光”和“宝光”,成了峨眉山的一大胜景。你想知道这种胜景产生的真实原因吗?

3.2“焦点”的引入

森林大火的原因:枝叶繁茂、盘根错杂的热带丛林里,不仅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还生活着形形珍禽异兽。虽然它们之间有生存竞争,但总的来说,生活还是宁静的。对于它们威胁最大的,不是干旱和雨涝,而是凶猛的林火。因为地处热带,气温很高,一场大火若是燃烧起来就很难扑火,往往蔓延数里、数十里,残酷的火舌吞噬着一切,许多鸟兽葬身火海。浩劫之后,幸存者极少,最使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火是哪里来的?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为什么林火却常常发生?是谁带来的火种?原来这个这神秘的纵火者竟是高高悬挂在天空的太阳,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神秘的自然现象无疑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在生活中也多少了解这些教学案例的现象,但并不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理,因此,在讲新课时可以选择合适的案例为先导,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教案设计范文3

【关键词】中职 课堂 行动导向教学法 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1、通过“5+1”素质教育模式,进行职业习惯养成教育;

2、通过理实一体和行动导向教学法设计,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教学内容分析与处理

该学习领域《课程标准》对本教学课题的要求是要通过讲解、示范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初步学会操作和使用碱式滴定管,为后续技能学习打下基础。该任务是整个定量分析基本操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与前期任务分析天平的称量操作、酸式滴定管的操作和后期移液管、容量瓶的使用操作密切相关,操作的技能直接影响后续测定的结果。本课题考虑到学生初次操作和使用,借助了多媒体视频演示、教师示范操作、学生操作教师指导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讲解演示,学习碱式滴定管使用知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技能目标】通过学生实际操作训练,初步学会碱式滴定管操作,为后续课打下基础。

【情感目标】遵规守纪、认真仔细、规范操作、敏锐观察、独立自信、爱护仪器。

四、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对于理论知识都比较抵触,而对于实际操作较容易接受,基于这种情况首先要为学生营造有兴趣、轻松、积极的学习氛围,通过实际操作的学习,再去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前面的学习任务中虽已学习过酸式滴定管的情况,但碱式滴定管的操作与之又有一定的不同,因此,学生在操作中可能出现细节问题、规范操作问题,且有少数学生可能操作不认真、细致。因此,需加强规范操作演示,注意纠正不良操作习惯。

五、重点难点分析

碱式滴定管操作与使用步骤的掌握。碱式滴定管排气泡和滴定姿势的掌握。

六、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2、任务引领、自主学习;

3、小组讨论、交流协作; 4、多媒体视频演示;

5、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操作、教师指导的教学法和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

七、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材、教学设计方案、课件、视频资料、碱式滴定管、烧杯、洗瓶等。

八、教学过程设计

九、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方法教案设计范文4

关键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案例驱动;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1-0278-02

1 引言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一门与实际结合非常紧密、实用性非常强的课程。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集抽象性、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于一体,面向对象思想是基于抽象数据类型的,在编程过程中将数据类型和结构与其操作绑定成模块,该思想已经应用到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数据库系统、人工智能等很多领域。程序设计的核心是数据结构和算法,面向对象方法的核心是封装、继承和多态,学生需要掌握用面向对象方法定义类,然后定义必要的数据成员,然后再定义成员函数来实现一个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复用性。通过解决面向对象的核心问题,数据的抽象化和继承关系使得概念和定义可以复用,多态性使得实现和应用可以复用,抽象化合封装可以保持和促进系统的可维护性。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多个能够独立的功能对象,然后通过提供了封装、继承和多态等特性,使得一个系统可以在更高的层次上提供可复用性。C++既是设计工具,又是实现工具;既可抽象概念,描述实际问题,又兼顾效率,能很好地实现底层的系统软件。由于概念比较抽象,多数学生感到上课似乎听懂了,但编程应用起来有很大困难,普遍缺乏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效果。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既能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参与性和主动性学习,又能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教学方法。

2 案例驱动教学思想的引入

应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有助于提升认识问题的能力,可以很快地洞察问题的实质,建立起问题域的逻辑模型,并以此为依据解决一些看似复杂的问题。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引入案例驱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案例为主线,教师主导课堂,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学习案例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针对问题需求相互探讨提出见解,做出决策相互合作进行上机实践。

3 案例驱动教学内容的实施

3.1 案例的选取

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最大的特色就是能让程序更容易的应对需求变化,用哪种语言来编写程序不重要,要考虑的是如何针对抽象编程。结合C++语言的特点,教师选取的案例要是学生在编程工作中学会如何去设计和考虑问题,更好的应用面向对象技术来创建可维护、可扩展、可复用并灵活性好的程序,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要从师生关系演变为项目负责人与程序员的关系。

案例的选取首先应结合讲授,覆盖多个相关知识点。第二,案例应具有实践性,是学生熟悉的题材,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反应。第三,案例难度适中,循序渐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3.2 案例的实施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很多,C++语言兼容C语言,并且具备C语言的性能。如在讲授类与对象章节,选用的是学生管理系统,结合这个案例,首先讲解目必须的知识点——类的定义,将数据的操作归入数据结构中,数据内部结构的改变不会影响使用数据包的程序部分,用类来实现封装机制,共有成员和私有成员;然后分析学生管理系统,假设实现如果发现某班级中的一位同学犯错误,则全班同学都扣除一分的需求;根据案例先识别出类,在识别出类的属性、方法、关系;根据不同的业务规则,结合设计模式设计实体类,设计客户端,设计业务类。将学生合理的划分为5至6人一组,提供案例后指导学生分工合作完成学习任务。A组学生设计实体类,完成学生与班级的定义,如图1所示;B组学生设计客户端,需要一个公开的惩罚方法;CDE组学生实现惩罚方法的算法,通过某个学生得到该学生所在的班级,通过班级得到该班级的全部学生,循环所有学生扣除每个学生一个小红花如图2所示;FG组学生设计业务类,业务中有两个方法需要学生业务类去实现如图3所示,一个方法需要班级业务类去实现如图4所示。

案例驱动法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习惯,通过案例的选取以及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学生真正参与到互动学习中,理解案例所涉及的知识;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能建立正确的编程思想,有效完成各自小组上机实践任务,最后进行分析讲述,形成创造型学习形式。

3.3 案例驱动教学法的推动

首先,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概念:类与对象、继承与组合、虚函数与多态,有助于案例驱动教学法的推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重点是类的设计,而不是对象的设计。设计孤立的类是比较容易的,难的是正确设计基类及其派生类。在设计类时“以行为为中心”,即首先考虑类应该提供什么样的函数。C++的“继承”特性可以提高程序的可复用性。除了继承外,C++的另一个优良特性是支持多态,即允许将派生类的对象当作基类的对象使用。C++用关键字virtual来声明一个函数为虚函数,派生类的虚函数将(override)基类对应的虚函数的功能。

其次,良好的编程风格是产生高质量程序的前提。学生划分为5至6人的“学习小组”,根据案例需求分工合作进行上机实践。指导学生不要编写过分复杂的语句,不要编写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函数,不要将BOOL值TRUE和FALSE对应1和0进行编程。

再次,将案例驱动教学的上机实践引入学生成绩考核。

4 案例驱动教学成果的展示

在将案例驱动教学思想引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调查问卷中,82%以上的同学认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自我课堂参与性,41%的同学对整体程序设计具备了一定的分析与处理能力,89%的同学认为掌握章节中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93%的同学感到小组成员对他学习的帮助。

5 结束语

面向对象是一组思维方法、分析方法和编程方法的集合,可以将一个复杂问题迅速简化,第一步解决最小的简单模型;第二步解决复合的常规模型;第三步解决扩展的推广模型。把案例驱动的教学思想引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堂,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切实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陈帼鸾.“项目驱动”教学法在C++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9,7:200-201.

[2]肖明.案例教学法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0,6:83-86.

教学方法教案设计范文5

一、教案设计要讲求实效

教案设计不能脱离本地学校学生的实际,也要符合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这样,备课目的才有实现的可能,追求教案设计的实效是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案设计的实际效果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能够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的教学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符合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合学校的教学条件,是可以操作的。2.教案设计能体现现代教育思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促使教学活动过程的最优化。

二、教案设计要有各自的特色

备课是为了上好课,由于每位教师各有所长,能力大小不尽相同,在某一个教学阶段各自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因此,教案的设计应追求各自的特色或艺术风格,不搞一刀切。例如新教师通过设计详案熟悉教材,弄清教材的体系,积累教学的经验。又如,开展教科研课题实验的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满足实验要求的特色教案。再如,对某一教学环节还不够上水平的教师,可着力在这一教学环节上采用多种设计方案。[教学环节指导入,设问,变式训练,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等]这样备课要在突出各自特色的同时兼顾教学要求的轻重环节,做到点、面结合,体现一课一得,教师的教案设计和工程师编制的工程设计方案,画家的美术作品,音乐家的美妙乐谱一样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创造性。因此教案设计是否有自己的特色是衡量备课质量的条件之一,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优化教案设计的几点思考

对于小学教学的教案设计,关键的问题是树立什么样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标准。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基本理念,从考查课堂教学活动入手,采用对如何评价一节课和如何看待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表现来进行衡量备课的质量。好的教学设计须具备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1、确定符合实际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每一节课都应当是有针对性的,没有一个适合任何学生学习的教案设计。教师设计一节具体的课时,都应当把它当作一个创造性的活动,只有根据学生实际和充分考虑当时当地的教学条件,确定恰当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不考虑学生实际,不分析和利用现有条件的课堂教案设计,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2、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尽可能的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能多一些安排学生课堂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和经历学习的学科知识。

3、尊重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同班级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特征,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备课中应尊重不同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应当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同类型和不同水平的题目,供学生有选择的做,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4、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的实际和内容的要求。在教案设计时,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根据不同年龄和异步发展水平学生的需要,灵活运用且不拘泥某一种方法,做到一法为主,多法为辅。

四、增强创新意识拓宽备课的思路

教案设计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钻研教材的结晶,教案设计的质量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在教案设计时,教师应以《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坚持“依据《标准》源于教材”的原则,根据不同课型,以及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自己已有的教学经验精心设计。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教材为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法指导为重点,结合学校、教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设计出各具特色的多种多样的实用教案。

1、备详案。适用于刚刚从事教学工作或对所任学科的教材体系不甚了解,或担任教科研课题实验教学的教师。编写详案有利于教师弄清教材的编写体系,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探索并积累教学经验。详案的设计一般要完成所有的撰写程序:(1)确定教学内容。(2)制定具体、全面的教学目标。(3)制定教学活动探索的重点。(4)准备教具、学具。(5)设计详细的教学过程。(6)撰写教学后记。

2、备简案。适用于从事教学工作多年,对所任年级学科教材体系以及班级情况非常熟悉,并且有一定的教案设计经验的教师。编写简案有利于把教案编写的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突出位置、关键部位和精彩教学活动的设计上。使每课的教案设计都有新的创意,争取一课一得。

3、备学案。以往的教案一般都设计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很少在教案设计中编写学生如何开展学习活动的计划,要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课堂上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还需要在教案中设计一部分“学案”,使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开展得有生有色。

4.备“实验课题”的教案。在开展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实验教学时,应根据课题实验的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设计同样需要符合该课题的实验要求,例如在开展“异步教学”课题实验时,教案中非常突出教学问题的设计,使得学生在解答自选问题的异步学习过程中求得发展,教案就必须按“六环节教学程序”来设计。

5、备教学线路或复式教案。在山区,边远的农村,有一些复式班和一些多级复式的大单班,一个班至少有二个年级的学生,在我区龙门乡就有一些四至五级的大单班,一堂课要给这么多年级教学,要求编写单式教案是根本无法办得到,更何况这些教师都是一人一校,整曰包班教学,最实用的办法就是备教学线路。这样可使一堂课内每个年级的“动”“静”搭配合理,防止某个年级失控现象的出现。另教师可采取在教科书上圈点的备课形式相配合。对于二级复式班,教师可设计对应式复式教案,课堂教学中使用较为方便。

教学方法教案设计范文6

一、编写教案的意义

1.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教师要在授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学科特点,设计出合乎规律性的教学方案,遵循教学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如果不认真书写教案,教学过程中必然目标模糊、心中无数、要求不当、随心所欲而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编写教案是一个研究课标、教材、教学内容、学生及教法的过程。只有刻苦钻研、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教学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3.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如何做到合理地传授是编写教案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在编写教案时,认真探究所带学科的知识系统和结构,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业水平及其认知规律,优选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进行施教。因此。认真编写好教案,对于教师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无疑是很有价值的。

二、如何编写教案

1.编写教案的依据。教案编写要以教育目的、新课改的目的为依据。

2.编写教案的原则。要遵循“突出学科重点、创新教学方法、注意交叉融合、密切结合、培养综合能力”的原则。

具体可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内容的针对性。每一门学科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都有一定的主题、目的。备课的内容必须针对主题而不能游离于主题之外。好的讲课往往不局限于课本内容,而充满了再创造的结晶,但举一反三是为了触类旁通,绝不能离题。

(2)思维的发散性。好的讲课不应局限于课本内容,也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发散性。最基本的做法是围绕所授课内容,查找相关的书本或文章,用快速浏览的方法阅读。

(3)过程的提炼性。学生的学习目标,除了知识的拓宽加深以外,初级班是以听懂学会为主,中级班在听懂、学会之余还要学会思考,高级班的学生更要学会研讨。这三种要求,不论哪一种都不是照本宣科所能满足的。

(4)语言的逻辑性。在教案中要考虑好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在此基础上组织好语言表达。

(5)表达的艺术性。表达的艺术性体现在通俗、生动、形象、直观上。这不单是指语言的表达,还包括板书表达、形体动作的表达等。

三、动手编写教案

1.教案编写时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教学目标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具有弹性。因此,应以是否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编写教案的主线。教师备课,熟悉课程标准,吃透教材,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和示范者。

2.教案编写以“三维目标”为内涵。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目标包括:(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部分。教案要体现四个渗透:学科渗透、过程渗透、方法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渗透,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

3.既重教法又重学法。教案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学会自学的方法,主动参与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中去,在自学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学习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