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媒体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媒体特点范文1
有人说艺术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继而产生有之密切相关的艺术形式,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与电脑的普及,视觉工作者开始改变传统的以纸和笔记录社会变化发展的方式,开始使用电脑与数字科技来描述生活、表达思想、传播信息。一种被称为数字媒体的新艺术形式应运而生并在上世纪末获得了迅猛发展。是一个年轻、多元、高速发展着的新艺术领域,数字媒体艺术不是特指某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而是基于现代计算机数字平台创造出的多种媒体艺术形式。
1 新时期数字媒体艺术界定
数字媒体艺术是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媒体发展的大环境下产生的新艺术形式,信息技术是数字媒体艺术产生的先决条件,同时也为数字新媒体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技术支持。目前学术界对数字媒体艺术的范围界定基本可以概括为:以计算机数字化技术为支撑,革新艺术方式,打破传统艺术创作手段、传播途径与承载媒介,由功利到审美,继而在伦理界发生深刻变革的一种新型艺术形态。
数字媒体艺术的产生,是人们对更高层次的审美追求的结果,传统的艺术形式如版画。雕塑等只能满足人们的视觉需要,但是视觉只是人们多种感知方式之一,还有味觉、触觉、嗅觉等。对于传统艺术形式的作品而言,永恒性与静态性是其明显特征,人们对于作品中所包含的信息只能被动接受,正是在这样的原有资源不能满足审美需求的情况下,数字媒体艺术应运而生,它不但能够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更高更快的传达信息,同时人们可以加入到其中进行艺术的创作,并且他们的参与体验作为作品的一部分被记录下来。
2 新时期媒体艺术的特点
数字媒体艺术包含了多种学科的元素,导致科学技术和艺术的区别越来越不清晰。新时期的媒体艺术特点表现在:
2.1 技术特征明显
所谓技艺,传达的信息是技术与艺术是分不开的,艺术的发展需要技术来做支撑,传统艺术由于其强大的感染力,技术的作用并没有得到重视与发挥,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与数字媒体艺术的兴起,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日益密切,技术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更多的人开始关注技术,甚至发展到关注技术本身,因为这是实现艺术创作的必经途径。随之而来的是现代艺术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高,技术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数字化创作与表达方式
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创作与展示都离不开技术,计算机的软件是实现艺术创造的工具,计算机硬件与投影设备是展示艺术作品的手段,与传统艺术作品不同,数字媒体艺术是以0和1构成的虚拟数据为承载媒介,而非实际存在的自然界物质元素。因此,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相比在作品的创作与展示上都有很大区别。
2.3 信息传播途径多感官化
目前在电影院看故事片的人越来越少,视听感受强烈的动作、科幻电影受到了人们的青睐,追求多感官享受与真实空间感的数字化立体电影是影响未来的发展方向。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多感官信息传播途径不是将人体感受机械撮合,而是在融合之中保留各个器官的不同。数字媒体艺术的多感官信息传播途径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讯技术、音乐学、影视学、艺术美学等多种学科的艺术创作形态,最终协同为一体。
2.4 数字媒体艺术的偶发性与交互性
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创作有时是由计算机操作程序进行控制,在此可以将计算机理解为创作者与观者的对话媒介,二者通过计算机实现信息的传递与反馈,在数字媒体艺术中,观者同时也是参与者和创作者,参与方式不同,感受到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不同。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由于其交互性有偶发性的特征,这种偶发性的特点改变了传统艺术作品一成不变的形式,实现了艺术创造的多样性。
2.5 数字媒体艺术的超越时空性与沉浸特征
沉浸感是和交互性处于同等地位的一个数字媒体艺术特征,人们在观看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时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中使用虚拟内容代替实像,依然可以使人获得真实的感受。同时数字化技术大大拓宽了艺术家的创作视野,使艺术创作范围得到极大拓展,甚至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进行艺术创作。
2.6 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走向平民化
传统的艺术形式需要创造者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与特别的创作风格,而数字媒体艺术的诞生使创作大大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于艺术创作的群体认知,出现了平民化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艺术作品的创作者,艺术创作不再是少数人的事情。
3 数字媒体艺术出现偏离艺术本体的现象
3.1 数字媒体艺术的风格趋向标准化和同质化
处于数字时代的当今社会用写作管理模式思维,将包含人在内的客观世界作为征服与控制对象,为实现管理的方便,导致世界日益趋同,丰富性与多样性减少。数字时代用封闭性网络进行构架,统领对人类发展有益的资源,在这个构架内,有已定标准引导人们进行艺术创作,所有的创作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而任何与协议标准不符的内容都会被过滤掉,数字时代的这种限制大大的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压制了人们的创作渴望,减少了艺术创作的独创性与多样性,艺术创作风格趋向标准化和同质化。
3.2 过度信仰技术,偏离了艺术本体
计算机的操作使用并不是艺术家的强项,因此他们在技术面前可能会不知所措,导致过分追求技术制作的完美而忽视了对艺术本身的关注度。尽管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并不清楚信息对他们自身有什么价值以及获得这么多信息做什么,但已经相信整个社会已经处于信息时代,我们身边的每台计算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在纷繁复杂的信息冲击下,人们开始怀疑自我独立存在的价值,甚至开始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系统将主宰未来世界,人们再难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分辨开来。
3.3 艺术创作出现模块化问题
科技的发展对艺术创作有利有弊,计算机操作的便捷性与模块化改变了传统的艺术创作形式,很多人认为创作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要有想法与创意就能够就行创作,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很多人在艺术创作之前不再进行积累与思考,而是希望利用计算机获得意外的创作效果。人类在人工智能中逐渐失去了独立的存在价值,思想越来越多的受到技术的制约,随着计算机实现合成功能越来越强大,创造性在艺术中也越来越少 ,艺术创作过分依赖技术会使其变成机械生产,有人预测,按照这样的形式继续发展下去,终有一天艺术作品也会像普通商品一样可以进行批量生产。
4 总结
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艺术创作方式,技术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成为进行艺术创作的一个关键部分,但是数字技术有机械性的特征,如果将其作为进行艺术创作的主要实现形式,会导致艺术创作的多样表现形式和独特的艺术观念受到影响,艺术创作应回归到艺术创作的人类本体,打破观念束缚,实现思想的解放,使艺术创作不再受技术的束缚。
参考文献:
[1]朱润.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性研究[C].山东师范大学,200904.
[2]李若岩.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与本体研究[C].艺术探索,201202(01).
数字媒体特点范文2
关键词 数字多媒体移动;移动广播电视;接收;发射
中图分类号TP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3-0009-02
数字多媒体移动广播与传统电视、广播、报纸和互联网多媒体有着很大的不同,它具有自己本身独特的资源和平台优势,并且还是继MP3之后的第二应用。数字多媒体广播业务指的是利用卫星与地面无线广播的方式,在数码相机、手机MP5等屏幕比较小、移动比较便捷的终端上,可以无时不刻地接收广播电视节目收视与信息服务。
1 数字多媒体广播电视与特点概述
对于数字多媒体广播电视而言,它是一种终端涵盖面积是很宽泛的广播系统,用来满足人们收听观看广播电视节目和信息的要求,也是传统广播电视的补充与发展,是广播电视新媒体。
数字多媒体移动广播是一个新兴的第五代媒体,和传统电视、广播、报纸和互联网媒体相比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数字多媒体移动广播它打破了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可以时时处处的接收广播电视信号,无论是在室内和室外,或者是海上旅游地区,亦或是各种偏远地区,都能够接收到信号;
2)它还能够提供数字广播电视节目与紧急信息广播服务等,利用卫星传递来实现与地面网络相结合的无缝协调覆盖,并且还能支持公共服务;
3)它还能够支持数码相机、手机、MP5等,甚至是在飞机、火车、汽车上等小型接收终端,像音频、视频、数据等多媒体项目;
4)数字多媒体移动打破了传统的收视习惯与消费时尚,它可以提供在任何便捷的时间里都可以观看电视节目与收听广播,所以,它不断提高了收视率,还能降低节省成本。
以上这些特点都使数字多媒体移动广播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所以相应的业务需求也就增加了,并且还推动了数字多媒体广播的快速发展。
2 数字多媒体广播技术
因为我国正在不断地加强与扩充地面无线电视的覆盖面积,使与地面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这就间接地造成了VHF与UHF频段中没有可以使用的频段来开展数字多媒体移动广播。所以,我们现在使用的多媒体移动广播系统主要采用的是功率比较大的S波段卫星覆盖,地面上使用增补转发器,随时随地的转发卫星信号,补充那些没有卫星覆盖的地区。我们也都知道,在充分使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时,还要构建回传通道,全程全网,统一标准,确定卫星大面积覆盖,地面增补网络,而且还要单项广播与双向广播相互结合的数字移动多媒体网络。
数字多媒体移动广播的最大特点就是无论是天上还是地面,卫星与网络相结合,标准统一模式,进行全国漫游。而且它还具有多终端、多业务、多应用的全面支持,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信道传输技术。单项式、双向式等相结合的分级式用户管理和收费体系的特点。
3 信道传输技术特点
数字多媒体移动广播的传输系统核心主要是STiMi信道传输技术。此技术主要是对地广人稀、传播环境相对较繁杂,地区发展的国情设计的,它也是卫星和地面覆盖组合的数字多媒体移动广播信道传输技术,而且还形成了相对较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框架体系。
STiMi信道传播技术主要体现的是多媒体移动广播业务特点,它可以使卫星与地面同频。核心技术为多载波OFDM调制技术,它可以提高频谱的使用率节省资源。时频二维导频技术,可以真实地估计出信道性能,防止衰落的能力。时间分片技术可以让前端技术为终端省电提供可能。并且,它还对逻辑信道进行了便捷的划分,给将来的业务使用创造了基础。它还有多协议封装功能,迄今为止,只可以TS流、IP流等多种方式进行传输。STiMi信道传播技术系统的工作频率大约是在20MHz~2000MHz之间,在物理宽带上,只能支持7MHz与3MHz两种模式工作。
4 数字多媒体移动广播电视所提供的服务
上面我们已经谈到了数字多媒体移动广播的特点与业务发展,而它的业务平台有基本业务平台、扩展业务平台与公共服务平台。
4.1基本业务平台
它指的是向群众提供基本数字音频广播和数据服务的业务平台,主要有地方平台和卫星平台传送数字音频和视频广播服务和数据接收服务的,而且它还是有偿合法的服务。
4.2扩展业务平台
它指的是不同消费用户有着不同的需求相应的提供广播电视节目服务和综合信息服务的业务平台。并且它是由广播付费节目、音频与视频点播推送服务、客户定制节目送到服务、全面信息数据服务四部分构成的。并且,此扩展业务也是有偿合法服务。
4.3公共服务平台
它指的是向客户公益服务提供的数字多媒体移动广播电视业务的平台,此类节目主要是由法制节目和公益类节目组成的。而且数字多媒体移动电视广播公司服务平台所播出的内容和开展的业务是无偿合法的业务。
5 数字多媒体移动广播电视的收费与授权方式概述
数字多媒体移动广播电视加密授权系统,它是对节目播出加密授权控制的核心系统、而它主要采用条件接收系统和电子钱包系统方式进行监管。在这两种方式下,都可以用干扰器干扰,还可以利用接收条件系统对授权控制信息对干扰器管理而加密传输。
1)利用电子钱包系统对授权控制进行监管时,前段主要是用干扰器对内容进行干扰,授权控制信息和产品信息都会输送到客户的终端系统,客户终端采用产品信息和电子钱包余额来断定授权。怎么样的才能授权,在终端空出费用,就可以解密解扰后进行播放使用。
2)利用条件接收进行授权监管的时候,前段对内容干扰,授权控制信息就会把复用传输至终端客户,在终端收到的加密条件利用主控制要求监管后,对内容解密解扰后进行播放。
6结论
数字多媒体移动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让我们接收到服务器终端提供的服务,还可以让我们自由自在的做潮人,只要人们拥有多媒体播放器,就可以给你带来你想要的信息服务。实际上,数字多媒体移动正在朝着一个大规模网络覆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军.多媒体移动广播电视浅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数字媒体特点范文3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优势应用;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P37
实际上数字媒体技术也是媒体中的一种,即传播信息的媒介,它通过光盘或者磁带等固体载体寄存,通过图画、视频、声音等表现出来,而数字媒体一般意义上指感觉媒体、表示媒体、实物媒体三者的总和,但是若是从狭义来讲,数字媒体也可以仅仅指感觉媒体,它以二进制的形式来吃力信息载体,主要表现形式有动漫、游戏、影视、音乐等。按照媒体发展的趋势来看,他们深深地影响着消费者的行为,尤其是影视和广告业的发展,通过这方面的影响力数字媒体逐渐把其影响力扩大到其他领域,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数字媒体的特点
顾名思义,数字媒体就是数字技术和媒体的结合,一个提供载体,一个提供对感觉媒体的转化方式,共同承载着多媒体的功能,所以在表现形式上有些复杂,有以下特点:
1.1语言数字化
数字媒体技术时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出现的一种新的媒体技术,通过运用二进制数来对音频、视频、图像等进行处理,这样的二进制数在计算机中容易识别,之后通过音乐、视频、图像表现出来或储存在硬盘等字体中。所以总的来说,数字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所要表现得事物数字化。
1.2多样性与差异性
数字媒体技术的多样性指的是虽然其使用的是统一的语言和工具,但是它却具有及其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媒介,来实现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很多时候活动中使用的都不只一种媒介,如利用音乐、视频和灯光、道具等来共同表现,很容易产生良好的效果。但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单单是多样性是不能够征服市场和消费者的,只有在发展中不断形成自己的个性,才能在竞争中获取更多优势。
1.3创造性与高效率
对于数字媒体技术来说,它的每一次发展、更新、活动都是在不断地进步,通过不断将良好的创意加入到技术中,并通过用户进行反馈,实现不间断地创造。在实际的应用中,数字媒体技术之所以比传统的媒体技术应用更加广泛,是因为执行创作步骤时,可以在修改步骤上有足够的便利。
2数字媒体技术的优势应用
比之传统媒体技术,数字媒体无论是在信息容量上、检索速度上还是运行效率上都有着巨大的优势,这些都是基于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而言的,它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使社会的运行更为顺畅。我们从应用对象来区分数字媒体技术使用的范围,大多是在影视、动画、广告等现实领域和虚拟现实领域。
2.1现实领域
在这个领域,数字媒体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向人们传递图像、视频、音频等信息,来产生对自己有利的效果。如在广告行业,数字媒体技术被广泛运用,无论是LED、广告牌还是广告片等,都是利用数字媒体向人们进行产品宣传。与传统的纸质广告相比,数字媒体投放的广告在内容上更加r活,被人们所接受,且能够同消费者形成良好的互动。但是数字媒体技术被应用于广告行业也是随着时代进行分层的,在之前数字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时代LED、霓虹灯的广告效应是当时广告的巅峰,而在随着影视行业的火热之后,在其中进行植入广告和广告短片成为广告界新的宠儿,也就是广告行业的下一个阶段。之所以影视类的广告会流行起来,是因为它在传播速度和表达的艺术效果上都有不俗的实力,通过非线性编辑、数码特技、影视合成等技术使影视类的广告在刺激人们的神经的同时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也是一种新的形式的创新。
2.2虚拟现实领域
数字媒体技术在虚拟现实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对一些技术的综合运用并进行创新,让人们享受到更好的视觉、听觉、感觉体验,如仿真技术、多传感器技术、数字图像处理等,他们相互作用,往往能够让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3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大概经历过三个阶段:被动接受信息、构建交流平台、跨行业跨网络服务,通过交互式的系统来拓展数字媒体的发展空间,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而目前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的方向与虚拟现实有关,即通过数字媒体技术来使显示和虚拟之间的感觉胡同。
3.1增强现实技术
伴随着数字媒体技术在影视、动漫、广告等行业的应用,其发展趋势越来越注重用户的体验,而增强现实技术就是这样背景下数字媒体的发展趋势,即将人类在现实时间和空间中很难感受到的信息通过科学技术仿真出来,然后转化为人类能够感知到的信息,可以说这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现实世界。它的出现是基于目前已有技术的发展而定的,同时也是市场、社会需求的产物。
3.2深化整合IT、IPIV产业
在目前的电子市场上,IT与IPIV产业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有关联之处,但是就其具体应用来说,联系还是不够紧密,由此导致用户的需求不能被满足,影响数字媒体的实际使用效果。所以若是将IT与IPIV两个产业进行深化整合,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体验;同时根据收集的用户数据来为用户提供合适的建议,带来更便捷的生活。
3.3更加细致化
在面对传播对象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来提供不同的服务,数字媒体技术就是对这一需求进行提取的技术,并且会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进步而不断缩小服务范围,也就是将需要传播信息的对象的信息进行细分,这样在进行服务时将会提供更精确的体验,用户的满意度更高,这就会形成新的产业链,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更加紧密,为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做出贡献。
4总结
总的来说,数字媒体技术因为其快捷性、高效性、多样性等特性而被广泛用于当今的许多行业,为我国人民生活的便利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并且随着它在靠近人民需求的道路上更进一步,它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广阔。本文旨在对数字媒体技术进行一个大致的描述,并就其应用和发展进行阐述,为我国数字媒体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朱叶,田源. 浅谈数字媒体技术的优势应用以及发展前景[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11:161-162.
数字媒体特点范文4
[关键词] 数字新媒体 数字新媒体产业链 数字内容产业 跨媒体出版
一、数字新媒体的概念及特征
“如今的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网等传播渠道,以及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移动电视、数字电视等都是数字新媒体的表现形态,从信息传播角度看,它具有多媒体化、集成性、交互性、超链接性的特点。
二、数字新媒体产业链
数字新媒体产业链的组成包括内容提供商、软件及技术提供商、网络运营商、平台提供商和终端提供商。
内容提供商指内容的制作者和提供者,数字新媒体的内容提供商主要源于四个方面:拥有传统内容资源优势的专业内容提供商;提供通道的电信运营商和移动运营商;实力强大的门户网站;新媒体受众。
软件技术提供商是在整个产业链运作中服务、资费、管理等环节的软件提供者和技术提供者。网络运营商拥有骨干和核心网络资源,通过建立虚拟网络来进行运营服务,为平台提供商提供网络支持,包括无线网络运营商、固网运营商、数字广播网络运营商等。平台提供商提供内容呈现平台,为网络交易、分享等服务提供空间、技术支持、服务支持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网络运营者。终端提供商指提供数字终端工具的厂商。
在数字新媒体产业链中处于内容提供商位置的传统出版社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做好做强自己的本分。虽然同时作为网络运营商的电信和移动运营商也介入内容提供商的行列并且在与传统内容提供商的合作中显示出极大的强势,但与在这个领域努力多年的出版社而言么无论是作者资源还是编辑经验,都会相形见绌。
数字新媒体技术和数字新媒体服务平台的迅猛发展,催生和推动了数字新媒体内容产业的崛起与发展数字新媒体技术和数字新媒体服务平台为内容传送提供更多渠道的同时,也对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质和量上的要求。传统形式的内容形态不能简移到数字新媒体的内容形态上,需要针对不同数字新媒体服务平台的形态特征设计相应的内容创意和制作流程。
因此,数字新媒体环境下的内容产业应该是“依托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与各类信息产品行销渠道,向用户提供数字化的图像、字符、影像、语音等信息产品与服务的新兴产业类型,它包括软件、信息化教育、动画、媒体出版、数字音像、数字电视节目、电子游戏等产品与服务等,是智力密集型的、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
三、数字复合工程的开启将拉动传统出版产业的升级
复合出版,又称跨媒体复合出版,是指对内容文本经过一次编辑、加工、标记之后,既可以以图书、杂志、报纸等形态出版,又可以以游戏、卡通、动漫等方式呈现,一次加工,多次使用。复合出版是未来出版的重要形式。
2008年7月16日,上海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挂牌成立。作为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建设的第一个数字出版基地,该工程的顺利实施必将促进传统出版发行业的产业升级,促进我国数字出版的发展壮大,进而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进步与变革。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在实现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将大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将推动内容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发展。数字复合出版将为内容产业注入丰富的高质量出版内容资源,实现内容的深度开发和多维应用,同时,数字复合还将为创意产业提供多样化的表现平台。传统出版产业经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改造后,将实现数字化转型,从而将出版生产力和产业化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四、传统出版社应加强数字出版意识
首先,要对数字出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数字出版在数字新媒体浪潮中更应称为数字内容管理或数字内容产业”。对于出版单位这种具有内容生产特点的企业来说,并不是单纯生产某一介质的产品,而是生产“内容”。数字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对于作为文化产业的出版业并不是毁灭性的冲击。相反,由于数字新媒体产业链的逐渐清晰,专业化分工更加细化的基础上,传统出版商将更加趋于其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数字出版对于传统出版商就是要做好选题的原创性开发、内容的数字化管理,为数字新媒体产业链提供可供多种媒体传播的内容。“在数字出版的时代,谁拥有具有竞争优势的内容,谁就有了话语权” 。各出版社在结合特色定位的同时,要进行立体开发,掌握内容资源的主导权,加强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控制地位。
其次,要做好数字内容管理。数字内容管理对出版单位而言,意味着对产品内容进行统一的数字化加工和生产。今后的出版,出版单位将演变为内容提供商(Content Providers),进行复合出版,对内容一次加工完成,以不同媒体形式出版。内容管理的目的是把非结构化的信息,制作成图书、报刊、光盘、网页等产品,供用户以各种媒体形式进行阅读、检索、查询、分析和共享。当出版单位采用了以数字内容为核心的管理系统以后,传统的编、印、发环节将被改变,这就是所谓的“流程再造”。出版单位可以通过流程再造,打通产业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媒体出版。
最后,要加强出版产业的纵向和横向合作。出版产业的纵向合作是指各个出版单位和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内容资源的集合。数字新媒体时代,内容的同质化现象也难以避免。为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同行的恶意竞争,各个出版单位应时刻关注业内风向,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选题开发,切忌不切实际的跟风。数字内容产业的一个特点就是内容的集成性,越是拥有海量内容资源的出版社,在市场竞争中越有优势。在纵向合作上就表现为出版社之间的重组、并购。出版产业的横向合作是指在数字新媒体产业链中拥有独自核心竞争力的各个产业环节之间的合作,包括出版企业与软件开发商、网络运营商、平台运营商、终端运营商之间的项目合作,也包括与这些企业之间的重组、并购,形成大型的传媒集团。
参考文献:
[1]张文俊.数字新媒体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曹胜玫.当前数字出版产业链的相关问题及思考.编辑之友,2009.
[3]数字内容管理与出版流程再造.
数字媒体特点范文5
关键词:数字媒体;数字传播;网络广告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07013403
作者简介:朱晓伟(1976-),男,湖北武汉人,武汉长江工商学院电子商务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郑军红(1972-),男,湖南祁阳人,武汉长江工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工程。
0引言
2012年1月10日,艾瑞今日的数据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达到511.9亿,超过报纸广告规模(453.6亿)。艾瑞预计,2012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达790.9亿,2015年将达到1 873.2亿。不仅是网络广告的数量剧增,同时广告所展示的内容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采用形式更是不断推陈出新,就新浪网而言就推出了巨型广告、全屏广告、对联广告等形式。网络广告已成为人们在网络中遇到最多的内容之一。网络广告如何更好地吸引人们的眼球,更好地发挥作用,除了有好的创意之外,也需要通过数字媒体的方式更好地表现出来,所以说先进的应用数字媒体技术能更好地促进网络广告的发展。
1数字媒体的特点
数字媒体是指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这些载体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等感觉媒体,和表示这些感觉媒体的表示媒体(编码)等,通称为逻辑媒体,以及存储、传输、显示逻辑媒体的实物媒体。但通常意义下所称的数字媒体常常指感觉媒体。数字媒体的发展将以传播者为中心转向以受众为中心,数字媒体将成为集公共传播、信息、服务、文化娱乐、交流互动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终端。根据拉斯韦尔的“5W”模式,数字媒体的主要特点如下:
(1)传播者多样化。由于数字方式不像模拟方式需要占用相当大的电磁频谱空间,传统模拟方式因频道“稀缺”导致的垄断将会被打破。同时由于技术的进步、设备的更新普及,媒体的制作变得越来越简单,各种各样的社交网络平台,数字媒体的传播变得越来越简单迅捷,每个网民都有机会自己想的数字媒体信息。网络广告的传播者越来越趋于平民化和小规模化,网络广告不再是大企业和组织的专利。
(2)传播内容海量化。由于数字媒体的表现形式有文字、声音、图形、图像、视频,所以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形式到网络上;每个人的际遇和经历各不相同,现实生活中的压力由于种种原因只能在网络上抒发,因此到网络上的内容可能反映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家居生活、工作、学习、情感等导致网络传播内容海量化;另外网民的年龄层次、社会地位的差异也会导致传播的内容带有各自的特点。
(3)传播渠道交互化。由于信息是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和传播,制作者可以通过各种工具将信息中的数字、图形、声音、图像进行任意的分离和组合,进而在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上。
(4)受传者个性化。以前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数字信息的者处于垄断地位,他们可以罔顾接受者的个性特征。现在由于数字信息的门槛降低而且数字信息的量非常巨大,但是受传者的注意力有限,为了获取更多的注意力,数字信息必须反映受传者的个性,满足其个性需求。
(5)传播效果智能化。借助类似于POS(销售数据系统)的计算机系统,数字媒体能够对观众的收视行为及收视效果进行更为精确的跟踪和分析。例如,通过点击率可以了解网民对某产品的关注度,并可以通过评论观点的统计了解绝大多数的意见和看法,进而修正。
2网络广告的发展及特点
网络广告发源于美国。1994年10月27日是网络广告史上的里程碑,美国著名的Hotwired杂志推出了网络版 的Hotwired,并首次在网站上推出了网络广告,这立即吸引了AT&T等14个客户在其主页上广告Banner,这标志着网络广告的正式诞生。
网络广告就是在网络上做的广告,是一种新兴的广告形式。是建立在视觉传达设计的基础上,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活动图像和视频音频整合效果,向特定传播对象告知产品或服务或某项行动的存在和特征,使其注意、购买,对广告主产生信赖并使广告主获得收益的经营性广告。与传统的四大传播媒体(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广告及近来备受垂青的户外广告相比,网络广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实施现代营销媒体战略的重要部分。网络广告有如下特点:
数字媒体特点范文6
关键词:艺术本体论;数字插画;视角
艺术本体论,主要研究艺术的本质问题,包括“艺术是什么样的存在”,“艺术如何存在”,及“艺术与其他存在的关系”等相关“元艺术学问题”。21世纪以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长足发展,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产生了众多新媒体艺术形式,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固有认识,也形成了艺术学研究的全新领域。作为数字媒体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插画艺术近年伴随影视、游戏产业的火爆而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其文化影响力不容小视。当前,针对数字插画的研究,多集中于技术与应用等方面,从艺术学的视角对数字插画系统研究成果还较为薄弱,本文试从艺术本体论的角度探讨数字插画艺术的属性、价值和特点。
1 数字插画艺术是什么样的存在
1.1 艺术与技术的争论
首先,驾驭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需掌握相应的表现技巧,工具材料也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加工而来,作为数字插画,同样依赖作画材料与表现技巧。由于创作材料的非物理属性,决定数字插画缺少传统绘画有的“工艺性”,更多表现在“技术性”。工艺性的缺失,数字插画在表现力上更多的是模仿传统绘画的“质感”,此外,借助于滤镜、渲染技术,画家个人风格对作品的影响不再直接,这也是部分学者对数字插画艺术价值诟病的理由之一。
然而,驾驭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除了技巧与材料外,还需创作者的艺术直觉和素养,这一点数字插画与传统绘画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传统艺术的大部分审美标准,对于数字插画仍然适用。应注意的是,数字插画虽是绘画,但首先是数字媒体艺术,对数字插画艺术的价值评判,不能简单以传统绘画标准套用之。数字插画创作的繁荣,商业成功之外,更代表一种文化观念和审美方式初见雏形,我们应以全新的艺术观来评价数字插画艺术。
1.2 绘画与设计的争论
数字插画自诞生以来,就带有浓厚的商业性。“设定”是数字插画创作的主要任务。在创作方式上,其与设计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均使用素材拼接,套路化的造型与标准化制作方式,这让数字插画看上去更像设计。
另一方面,数字插画创作基本以写实性、具象性为主,重视经典绘画法则的运用及对各种绘画风格的借鉴,具有绘画的审美特点,当然,对于不同类型的数字插画,其设计性和绘画性的比重也是有所区别的,简单地说,游戏海报及绘本的绘画性最高,概念设定和矢量插画更偏重设计性。
2 数字插画的存在方式
2.1 数字插画的物理存在
前面讲到,数字插画不具传统绘画的材料实体,任何以自然媒材为手段的绘画,均依靠材料对光线的反射与吸收呈现视觉形象,数字插画因其虚拟性,视觉图像的存在是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控制屏幕三色光源的混合实现的。
传统绘画创作,是画家与材料的“对话”,对材料的控制与妥协,形成了画作的整体“有序”与局部“无序”的奇妙关系,最终成就了个人的绘画风格以及画种的艺术特点。
数字绘画的实现首先依赖程序,程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精确性,二是规范性。所谓精确性,指软件对基本图形控制的精确,如Photoshop的圆头笔刷是绝对的正圆。对压感笔压力感应的数值调节,色彩饱和度、不透明度的数值控制又体现了规范性。数字插画师为了对抗这种局限,会采用制造肌理效果增加画面的随意性,营造“画味”。
2.2 数字插画的功能存在
数字插画是一种工具性绘画,这一点和传统的插画具有一致性,所谓的工具性,指依附于其服务对象而存在。对于“插画”一词的解释,狭义概念如1998年版的《现代汉语大词典》所述,“艺术性的插图。插在文字中间帮助说明内容的图画,包括科学性的和艺术性的。”不过,数字媒体艺术时代,插画的使用范围和定义要宽广得多,虽仍然是依附于其服务的主体对象,但创作的自由度和艺术独立性远高于传统插画,不过即便如此,当前的数字插画创作仍然未能突破“依附性”“工具性”这个局限,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数字插画作为一种工具性绘画,其价值往往依附于服务对象,一定程度上,功能性大于艺术性。
第二,文化内核的依附性。依附于西方商业流行文化,创作主题和风格高度套路化,全球创作主题的高度统一雷同。
第三,依附于商业社会和数字娱乐产业的土壤,文化的原生能力和动力不足,限制了当前数字插画师艺术潜力的发挥和个人艺术修养的提高。
2.3 数字插画的文化存在
后现代主义、视觉文化和大众艺术这三个坐标系可以较为完整的定义数字插画的文化存在方式。首先,数字插画的艺术特征符合后现代主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价值多元化、文本空心化和商业化等方面。特别是文本空心化,如巴尔特(Roland barthes 1915~1980年)认为,“文本之外,别无一物”,艺术只是一种文本,文本背后没有任何终极神旨和崇高追求。当前数字插画创作极度追求“视觉奇观”等个性化的视觉图像审美,正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带来的影响。其次,视觉文化和大众艺术也是后现代主义艺术发展的基本特点,二战结束后,西方艺术的分化趋势逐渐明显,特别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波普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先锋艺术的崛起,一度让部分西方学者认为“绘画已死”,进入90年代,随着大众传媒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图像的创作在商业的刺激下又前所未有的繁荣起来,大众化参与和传播,让数字绘画不再有传统绘画的“精英”门槛,这一切共同构成了今天的学者所津津乐道的“视觉文化”或“读图时代”,昭示着视觉艺术的复苏或“回归”。
3 数字插画与其他数字艺术的关系
数字插画与电脑游戏、影视动漫,均属当代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文化共生关系,代表了数字时代视觉艺术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出现的交互式影像艺术、虚拟现实等实验艺术,虽同属数字艺术,但更倾向观念性,创作动机与传播途径与商业艺术完全不同。不过,数字插画艺术如果能与当代数字实验艺术相结合,对于提升数字插画艺术整体的艺术品位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例如上海中华艺术宫的大型多媒体动画《清明上河图》,就完美地体现了平面绘画与多媒体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所产生的令人震撼的审美价值。
4 结语
数字插画艺术的繁荣代表了网络时代大众文化心理、审美观念、审美方式的变化,是后现代主义背景下视觉艺术发展面貌的集中体现,本文从艺术本体论的角度出发,从技术与艺术和文化等多个方面梳理数字插画艺术的属性,价值和特点,对于厘清业内外对数字插画的整体认知,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