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土地管理的基本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土地管理的基本制度范文1
土地管理即土地管理制度,是国家对全国(或某一区域)的土地权属、地籍、土地利用、土地市场和土地税费等在宏观上进行管理、监督和调控的制度、机构和手段的总称。土地管理的范围,包括全部土地资源,涉及到所有土地利用单位。
一、主要内容有
①地籍管理。包括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分等定级和地籍档案管理。地籍管理为土地管理的各项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是整个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础。
②土地权属管理。包括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审核和确认、土地权属变更(土地征用、划拨、出让、转让等)、土地权属纠纷的调处、对违法侵犯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行为的查处等。土地权属管理是为贯彻、执行基本国策、合理组织土地利用所采取的一系列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和技术的手段和措施。
③土地利用管理。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的开发、整治、保护规划)、土地利用计划(中期和年度计划)、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等。土地利用管理主要是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实现土地的宏观控制和计划管理,是土地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在私有制社会中,土地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和巩固土地私有制,维护大土地所有者对土地的私有权及买卖、出租土地的自由。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土地管理,主要是维护和巩固土地的公有制,并根据客观规律的要求,对土地资源的分配、利用、保护和改造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和科学管理,为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生产力服务。
二、土地管理的基本依据及资料,包括
①土地法规
②全国各地区和各土地使用单位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材料,土地面积调查统计资料,土地质量评价图及说明书
③土地权属证明文件。如土地证、土地划拨批件等
④有关土地纠纷和违反土地法行为的调查核实资料。
三、中国土地管理的任务体现在六个方面
①查清土地的数量、质量与分布,并进行综合评价。
②制定并贯彻执行国家的土地法规和地方行政机构的土地管理条例以及企业事业单位各项土地管理办法。
③确定和保护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主要是确定和保护各土地利用单位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包括国家对所有土地利用单位进行土地登记;进行土地证明、借用审批和土地的划拨工作;调整和处理土地权限的争议和纠纷,制止乱占滥用现象;调整土地利用单位的边界,消除土地利用缺点,如土地分散、土地插花、土地揳入等。新晨
④掌握土地的数量和质量状况及动态变化。用数字和图表资料系统地记载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各单位使用土地情况,包括编制土地统计图和土地年报、建立土地登记簿和田块档案等。
土地管理的基本制度范文2
关键词:土地;开发;管理;手段分析;措施
土地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对人类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土地资源逐步紧缺,必须要加强土地资源的合理管理,才能应对城市化的发展要求。因而,我国对土地资源的开发管理,实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和管理。土地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与政府职能直接相关,所以长期以来都是经济和政治领域的敏感话题。一般情况下,我国的土地管理都是使用土地产权安全性的管理,将土地管理纳入法律法规管辖的范围,进行合理的产权界定。政府只有平衡了自己与土地使用者的关系,才能在土地增值管理中促进土地市场的公平。
1 土地管理的手段分析
在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对于调整土地关系,合理利用土地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土地管理操控中,国家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再将土地管理的权利授予政府或是专业的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在1987年,我国建立了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为政府管理土地和收取增值效益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对于土地增值收益的管理,一般采用三种管理手段,包括征收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费和土地税收,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完善配套的公共设施等。
对于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主要是收取土地出让金,当一定的租约期限截止,可以变更土地的使用条件,对土地进行重新估价,再确定地价。在进行转让时,所获得的土地增值税可以将其中的一部分以合理的形式交归政府。但是,在实际的土地开发管理中,由于我国没有建立相应的房地产年税制度,土地的转让增税基本属于土地使用者的。一般而言,修建地铁道路时,可以引起该地区的相关物业的增值,在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和改建空间环境等相关物业获取的增值税,都不会归政府所有。同样的,如果政府行为引起的土地和物业贬值,也不会对土地的使用者进行补偿,导致土地市场的极度不公平。
对于公共设施的建设,政府需要承担巨大的投资成本,可以给一些集团和个人带来便利。但是,出于集团和个人行为时,集团和个人也需要承担相应的成本负担。这种极度不稳定的土地市场情况,不利于土地开发吸收社会投资。土地储备制度可以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强土地物价的管理。同时,土地开发商自行提供完整的配套公用设施,也可以促进公共投资的成本回收,有利于节约政府的投资。
2 加强土地开发管理的措施
我国虽为土地资源大国,但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城市的布局和发展不平衡。现今的城镇土地利用情况不太乐观,为了长远的土地资源利用,我国要加强土地的开发和管理,从而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于土地利用中的不合理之处,需要进行相关改进。
2.1 规范土地开发管理的地籍管理,制定合理的土地权益登记系统
针对于我国的土地利用实际情况,需要尽快完善地籍管理和土地权益登记系统,从而不断促进土地管理和市场评估。由于相关体系的建立是个长远复杂的过程,需要在实际的土地管理中不断进行相关制度的更新,加强对土地市场的全面了解,为土地市场评估提供重要的依据。纵观国外的土地管理,在土地登记法中引入电子土地权属系统,降低了土地交易的成本,促进了土地市场的管理。以此类推,对于我国的土地市场,准确的土地信息也至关重要。在完善土地信息管理中,需要完善土地市场评估体系,对土地的地价和使用规划信息进行记录,从而不断指导政府的规划和决策,合理量化土地价值,促进税收体系的完整建设。
2.2 政府需要加强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
一般而言,土地的开发管理受到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管辖,对于规范土地增值收益具有巨大的作用。政府对土地市场的管理,逐步取消多个部门对土地使用的批示,极大地抑制了土地管理中的投机行为。同时,对于土地的管理,需要加强土地法规和税收的管理将政府土地管理中产生的土地增值收益均分给公众。在实际的土地管理操作中,政府需要进行宏观调控的合理干预,掌握干预的“度”,避免出现过度管理的失灵现象。
2.3 实行耕地保护制度,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
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中,首先要确保农业用地,对占用农业用地的方案要进行严格的审批,加大对耕地的保护。而且,划归基本的农田保护范围,确保农民的基本利益,引导农民自觉保护土地。同时,对于每年的年度土地使用计划,需要合理规划建筑用地的规模,健全土地市场的管理机制,倡导集约用地。
2.4 合理开发土地,进行高效的土地复垦
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可以推进国民经济的建设。对废弃土地的复垦,需要遵循国家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对荒废土地的综合整治,可以扩大耕地和建筑用地的范围。特别是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对土地资源的建设项目招标,可以实行土地资源租赁制,提高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规范土地市场的发展,引导土地资源的使用。
综述全文,我国的土地资源在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下,出现建筑用地紧缺的现象。为了加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使用,需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加强土地市场的规范管理,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而且,在土地资源使用的相关制度上要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相关的土地保护制度和地籍管理,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吴春,赵旭.如何加强土地的开发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2).
[2]赵莉莉.实施土地管理执法监督的对策[J].科技信息,2010(15).
[3]张鹏.我国土地管理法制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09(16).
土地管理的基本制度范文3
一、努力强化地政管理基础地位
地政资料是制定土地利用规划、供地计划,实现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我国《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土地调查、统计运用全国统一的分类系统、调查方法和调查程序。土地调查、统计经过实地勘察,结合图表册,按照科学方法统计、分析,能全面反映出各类土地利用现状。每年进行的土地变更调查,更是翔实地反映了年度各类土地利用现状和变化趋势、土地利用结构和变化规律,以及辖区内建设用地存量、流量信息。这些准确可靠的基础信息,为土地利用规划、供地计划制定和各项建设用审批等,提供了最全面、最基本的依据;为正确判断土地的供求合理性,检测土地利用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土地政策提供了信息。
地政管理是实施土地产权管理,建立现代土地产权制度的基础与核心。土地登记无疑是地政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地产权管理的重要形式。《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对土地所有权、使用权依法进行登记发证。土地确权登记,解决了大量的土地权属纠纷,维护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稳定了社会秩序。通过界定土地产权关系,推进了土地使用有偿制度的改革,促进了国有土地产权流转。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为经济社会提供了合法、准确的土地产权信息,推进了市场经济的建立。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政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管理土地、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体制改革服务,为建立完善的土地租赁制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土地登记和土地定级评估,培育和规范土地市场;明晰产权,为企业改制、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供了基础信息;为实现土地的科学管理提供了保障。地政管理是国土资源管理的根基所在,根基不扎实,整个国土资源管理制度的构建就无从谈起。
二、积极建立地政管理动态监督体系
地政管理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特点,积极的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监督土地利用规划、用地计划、土地用途管制、建设用地许可、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执行情况。
地政管理监督土地用途观管制度的执行。根据地政管理随时反映土地利用现状的特点,管理者可以对每一宗地类变更的来源、去向及时进行变更,并上图、载册、入库。这些信息,充分反映了土地利用规划、供地计划的执行,凡是违反规划、计划,以及改变法律确定的土地用途的,都可以通过地政图、表、簿、册及数据等,一目了然检查出来。另外,通过土地遥感监测等手段,可以及时发现非法占地行为,落实土地利用规划和供地计划,实施土地用途管制。
地政管理监督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执行。在土地变更登记中,对土地权属、用途、面积、坐落、登记、地价等进行审核的过程,就是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把关过程。通过对土地权属性质、来源及它项权利的审核确认,可以随时检查土地使用权变更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改变了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规避土地有偿使用等。在办理土地登记的过程中,通过对土地用途、面积、地价等项目的审核,可以随时发现抬高或降低地价、弄虚作假的行为,以监督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定价的合理性。办理土地登记和启动全社会对土地登记资料的审查,为土地市场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信息,防止了违法交易等不法行为。
地政管理监督建设用地审批和依法用地执行。地政资料翔实记载了每一块土地的状况,是建设用地项目审批前了解土地权属合法、面积准确、界址清楚、用途合理与否的依据。建设用地审批后,经变更登记实地调查审核,用地情况与批准文件一致的准予确权登记,对不一致的不予登记,同时注意发现和防止可能出现的突出批地、先行圈占土地等现象。另外土地利用监测可以及时监督土地利用规划的情况和基本农田保护情况。
三、充分发挥地政管理基础调控作用
《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中“以实际耕地保有量和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作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考核,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有量责任目标考核的依据”,“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缴纳范围,以当地实际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为准”等要求的第一次提出,意味管理手段以及考核标准和缴纳标准的改变,对地政基础业务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3.1要求准
土地利用变化状况既要有影像还要有图形和位置,无论是建设占地还是耕地以及基本农田面积都要求准确,要保证数据与实地一致,不能有虚假,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3.2要求全
不但要有农村土地信息,还要有城镇土地信息;不但要有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数据,还要求有各行业、各产业用地数据,要涵盖土地管理的各个方面。要求新。不能只有过去几年的数据,还要有每年、每季,甚至每月、每天的数据,要及时用最新调查成果更新原有数据。
3.3要求快
要及时掌握各地土地利用状况以及变化信息,利用网络技术,快速汇总,统计、分析各项调查和监测数据,保证各地土地利用变化数据的及时获取,满足形势分析的需要。
土地管理的基本制度范文4
【关键字】地籍测绘;土地管理;节约集约用地;应用。
【引言】目前,一些地方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粗放浪费现象严重,批而未供和土地闲置问题大量存在,影响了用地效率提高和用地方式转变。我们要摸清底数、找准问题、强化措施、加强监管,促进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落实。这就使得我们要加大土地管理力度,本文探讨了地籍测绘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地籍测绘就是为解决土地有关问题,管理地籍信息而进行的测绘工作,主要是测定每块地的分布、面积,确定其类型、利用现状,记录其价值和权属,据此建立土地管理数据库系统,为各行业各部门决策提供参考数据。
一、 地籍测绘和土地管理的内涵 所谓的地籍测绘,指的是一种利用现代测绘技术进行的专门测绘,它主要用来测定土地境界、土地权属位置、土地面积等。与其他测绘相比,地籍测绘有其特别之处。主要表现在:(1)它具有现势性。它是伴随着土地登记的变更而不断地进行更新,因此可以真实地反映地籍数据的现势情况;(2)它的进行必须以地籍调查为基础。因为地籍调查可以清楚地显示土地的利用现状、土地的登记情况的,要进行地籍测绘必须要了解土地的一些基本的实际情况;(3)它是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利用技术措施实现其对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一种行为。(4)它具有法律特征。这就要求测绘的技术必修要符合土地法的相关要,而且它还可以进行勘验取证。 土地管理内涵:土地管理的内涵简单概括来说就是国家和政府利用一些政治、经济、法律手段等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我们也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理解其含义:(1)实施土地管理的主体,我们国家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决定了其主体只能是国家,必须通过国家来实现对土地的控制。(2)土地管理的客体。土地是实施土地管理的对象,也可以称为其客体。这里的客体还指在土地利用中形成的人和人、地和地、人和地的关系。(3)实施土地管理的目的。我们之所以要进行土管理是为了使我国的土地得到更有效更合理的利用,最终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而保证这一局面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了缓和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通过调控满足土地需求。(4)土地管理的阶级性。土地管理是受制约的,所处时代的社会制度和土地制度都对其目的和特点产应影响。 土地管理原则:要想实现土地管理的预期效果,保证充分、合理的用地就必须遵循整体原则,责任原则,法制原则,利益原则,效率原则,民主化原则等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可以规范土地管理中主体的行为,最终实现土地管理的终极目标。
二、地籍测绘对土地管理的影响 1、地籍测绘的重要之处在于它可以为整个城市的规划提供科学的测绘数据,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建筑群的不断增加,这就使得土地权属的界限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在城市规划或者一些矿区规划的建设时,一定要对土地权属、形状等进行测绘和复合,为城市规划提供必要的数据,保证城市规划工程的顺利进行。 2、地籍测绘对土地管理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其对土地市场的规范应用。通过地籍管理,可以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有助于完善土地市场。而且经过地籍测绘,可以确保土地权属登记,能增强土地所有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而且地籍测绘还可以及时的掌握土地市场的变化,便于准确地判断土地市场的形势。地籍测绘还有利于及时的发现土地市场的不正当交易行为,从而确保土地市场的有序管理。 3、地籍测绘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其可以对转变土地资源管理的方式起促进应用。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数字化测绘技术等在地籍测绘中被广泛应用。 地籍测绘技术的提高使得土地管理效率和水平都达到了一定程度的飞跃。 4、地籍测绘的发展使得地籍管理对土地所有者起到保护应用。依照法律程序登记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受法律保护的,它不允许任何组织任何形式的侵犯。而且通过地籍管理,可以如实地做好土地登记工作,这样就可以有效地维护土地公有制,保护土地拥有者的合法权益。
三、地籍测绘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1、在土地登记中的应用 宗地面积、宗地图以及界址点线等相关的地籍测绘的成果都是土地权属的证书上的主要内容之一,经过审批依法进行登记后,就相应的具有了法律效力。但是,没有经过土地管理部门的登记,这样它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等等土地权利不受国家和政府的保护,当然也就不能对抗第三者了。因此,地籍测绘的成果图具有公开、公正、全面等特点,能够准确的反应每个土地的基本情况,比如说形状、面积等。另外,它可以轻松的将非法占地、交易土地等违法行为揪出来,给相关部门解决土地争端提供有效的依据。 2、在建设用地中的应用 地籍测绘形成的成果图在建设用地中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具体表现为: (1)它能够快速的将城乡之间以及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的分界线标出来,可以在地籍图上优先估计出让的土地面积、拆迁房屋的面积等等; (2)依据地籍图能够轻松测定出让土地的地界位置,并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土地面积,为决策者评估并计算土地价格及其土地征用费提供依据; 利用地籍管理的相关资料,决策者可以向投资商宣传,并直观的向投资商做出详细的报告,直观的说明土地供求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帮助开发商核算土地开发成本以及可以选择投资的项目,并未他们办理相关手续。 3、在企业改革中的应用 地籍测绘不仅在政府部门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同样的,在企业中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利用地籍测绘的成果图,便可以清晰的将企业的加工区和生活服务区区分出来,并将二者的面积测算出来,为企业合理利用处置土地发挥重要应用。
四、如何完善地籍测绘工作
1、大力推进地籍测绘建设,满足市场化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处充斥着竞争,正所谓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同样的道理适用于地籍测绘市场中。我们要努力地推进地籍测绘建设,使之满足市场化的需要。在需要地籍测绘的方面,只要是有相关地籍测绘资质的单位在符合规章制度的条件下测绘出来的结果,都是产权登记部门应该承认的。当然,在地籍测绘单位较多的城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定时定期的公布几家有保障的地籍测绘机构,可供有需求的人来选择;当然也可以选择通过招标等方法,尽可能的使之实现市场化,通过市场竞争,可以全面提高地籍测绘的水平,保证地籍测绘的质量
2、加强地籍测绘管理,把关质量 地籍测绘市场实现改革,特别是体制改革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便是地籍测绘市场的管理,以期达到规范地籍测绘的市场,健全地籍管理的各项制度,建立一个公正公平的环境,并能够真正的允许其他有资质的地籍测绘机构进入市场,即实行市场准入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定期对地籍测绘机构进行监督评价,而且定期抽查地籍测绘的成果,检查其质量是否达到标准。提高地籍测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对地籍测绘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尽可能的完善地籍测绘人员持证上岗的制度。另外,对测绘市场中已经存在的一些不规范的竞争行为进行坚决的打击,一定要从严从重。保证地籍测绘工作的透明化,真正的接受社会公民对地籍测绘的监督。
【参考文献】
[1]刘长安;论土地权属调查与地籍测绘[J];浙江国土资源;2009。
土地管理的基本制度范文5
一、3S技术的运用
(一)GPS测绘技术手段的运用
现代测绘仪器和技术发展迅速,GPS测绘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使得土地利用现状、类型、位置、面积等信息的采集获取更加快捷、精确,这是整个土地管理工作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技术保障。GPS技术的运用使测量数据的采集不受地形条件、天气条件的限制,数据获取快捷、高效。
(二)遥感RS技术手段的运用
遥感(RS)技术是一种远距离的、非接触的目标探测技术和方法,通过非接触传感器遥测物体的几何与物理特性。遥感影像是国土资源管理和规划的重要数据来源,可以实现对国土资源的动态监测与更新,可及时发现土地现状的变化,可用于违法用地监测管理和地质灾害的监测及预警、重大灾情的及时发现与相关治理工作,动态数据的获取可为重大方案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三)GIS技术手段的运用
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支持下,对有关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存储、检索更新、显示、制图、综合分析和应用的技术系统。主要有采集与输入、空间查询、分类、叠加、网络分析、三维数据分析等功能。GIS可快速、准确地对复杂、多类型的地理信息进行空间定位和叠加分析,该技术可应用于土地日常管理、环境保护、自然灾害防治、生态农业、资源开发等方面。
(四)3S技术的综合运用
各种应用实践表明,GPS 、RS 、GIS在单独使用时,各自的技术特点和优势也有其局限性,将这三者综合应用便能互补长短,发挥其强大的功能,在土地管理的具体工作中,可根据需要综合采纳使用。
二、土地利用规划手段的运用
土地利用规划能够科学引领土地资源的综合集约利用,实现土地宏观调控、土地用途管制,为政府加强区域经济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提供重要手段,是政府依法、按规划审批土地、使用土地和土地执法监督的基本依据。通过建立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土地利用项目规划审查、规划公告、规划管理信息化等制度,引导、调控和规范城乡土地利用,保障重点建设,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合理利用,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三、土地管理数据库的建立
土地基础数据库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城镇地籍数据库、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地价数据库、政策法规数据库和收费数据库等。本文主要介绍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和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
(一)二调数据库的建立应用
在第二次土地利用调查结束后,建立了二次土地调查的数据库,该数据成果包含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权属数据、各类影像数据、基本农田分布数据等,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数据成果,使土地管理工作“有图可依”,该成果每年进行更新,保持很强的现时性。
(二)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的建立应用
土地利用规划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规划信息系统建设是国土资源信息化的重点内容,是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方式实现根本转变的关键环节。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包含大量土地要素信息,有土地利用分区要素、基本农田保护要素、土地整理要素、土地复垦要素、土地开发要素、生态环境建设要素、重点建设项目要素(分点状、线状、面状)以及其他规定的内容。通过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可以实现土地利用规划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存储、查询、输出和传输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建设用地预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审查等提供技术支持。
四、结束语
土地管理的基本制度范文6
关键词:山东东营 土地经济管理 制度 创新
引言
东营市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前沿和山东蓝色半岛经济区中心,城市化进程发展较快,未利用地面积广,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大,城市建设用地较多。为此,只有山东东营土地经济管理制度的适度创新才是对土地制度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优化农村土地要素配置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东营市在国土资源管理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同时也发现在土地经济管理上存在问题,阻碍国土资源管理的良性发展态势。为此,山东东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增加多种多样的土地制度创新活动的方式,实现土地经济管理的制度创新。
一、山东东营土地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来看,山东东营土地经济管理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在相关的制度管理、质量监督、资金投入上仍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东营土地经济的有效管理。国家对农村改革和发展提供诸多的优惠政策,但从管理方面却遇到产权问题、主体问题、制度问题等障碍,土地经济管理的制度创新较为滞后,并没有体现出农民是土地管理的主体地位,没有满足到广大农民的需求和利益。同时目前东营土地制度管理上产权不清晰、信息不对称、缺乏流转机制等,造成农业投入成本高,农民的收入降低,影响了农民耕种的积极性,必然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东营市城市化进程较快,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前沿,在城市化建设用地上较多,但系统的规划设计并不健全。
二、山东东营土地经济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举措
面对以上山东东营在土地经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山东东营必须积极推进土地整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步伐推动土地经济管理的制度创新,实施管理的新模式,主要体现在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质量管理、加强资金保障、发挥村集体和农民主体地位等方面。
(一)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领导重视
国土资源部门须加强对土地资源管理的高度重视,加强对土地经济管理的领导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同时制度相关的土地经济管理的办法和制度,促进山东东营土地经济管理的顺利展开。要以政府为主导,相关部门协助,促进工作整体进行,将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新农村建设、耕地保护相结合,一并纳入政府效能考核和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并把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与用地审批、计划指标管理等挂钩,并实行动态监测机制,和干部分片包干负责制。要根据当地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制度区域性土地制度,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实行统一规划家庭承包责任制,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股份合作,并建立和健全土地的流转机制。
(二)加强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监督力度
要加强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监督力度,要根据土地经济管理的相关制度,实施强化质量管理的措施,强化监管、狠抓落实,按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要求,严格规划设计审查,在源头把住工程质量。同时还要成立土地监督机制,让村干部担当质量监督的重任,责无旁贷。要把土地资源的开发工程报告进行严格核对,并对工程开发实施质量巡查制度,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
(三)实施土地产权的可分解性
要采用效率最高的产权制度形式,详细划分土地产权界定,人们就可以通过自愿交换的合约行为来达到土地资源配置的满意效果,这也是土地经济管理制度的一大变革。农民可以利用土地使用权进行入股,强化农户经营权并进而对平均分配的资源配置低效率进行修正,促进土地产权流转市场的发展,促进土地制度进一步变革。
(四)加大土地管理的资金投入
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土地经济管理的顺利展开,同时还要规范资金的使用管理,确保资金使用能够落到实处。国土资源部门可以利用资金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整治,有效聚合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等相关涉农资金,共同投入项目建设,较好地发挥了资金的集聚和放大效应。在此基础上,还要有相关的部门对资金流向进行严格审计,降低资金投入的风险性。
(五)提高农民在土地管理方面的主体地位
土地是农民的根本,农民在土地管理方面既是土地的使用者,也是土地的监督管理者。要以土地综合整治为主体,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培育稳定的农村经济增长点,结合农村城镇化建设,推动农村集中社区建设。打造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城乡统筹发展平台,就要在项目建设中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主体作用,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体现出农民在土地管理方面的主体地位,改善了农民生活。
结语
通过以上对山东东营土地经济管理的制度创新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积极推进土地整治,创新管理方式和实施模式是山东东营土地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土地经济管理上,山东东营的土地管理部门就应该不断完善其工作机制,强化对土地资源的质量管理,要重视对土地资源的管理意识,加大管理资金的投入,同时还要重视农民在土地经济管理的主体地位,让农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样才能促进山东东营土地经济的有效管理,促进社会的稳定,人们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邱继勤;邱道持;石永明.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指标的市场配置[J],《城市问题》,2010;(07):15-16
[2]张琦.我国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关度的区域差异比较——以百强县区域分布为例[J],《青海社会科学》,2007;(0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