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研究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科技研究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科技研究报告

农业科技研究报告范文1

 

主要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简报

专题综述

农业气象情报

信息

学术论文

 

期刊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邮政编码:100081

《中国农业气象》为季刊, 大16开96页,每期单价10.00元,全年40.00元(含邮资)。全国各地邮局订阅,国内刊号CN11-1999/S,邮发代号82-126。也可直接来函到编辑部购买及补订。

 

农业科技研究报告范文2

本文作者:王辉何虹工作单位:人民银行河南省新野县支行

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由于农业科技企业的信贷风险较高,因此商业银行对其贷款发放较为审慎。特别是对小微型农业科技企业发放贷款时,商业银行不仅要求企业提供土地、厂房作抵押,大部分还规定抵押物中要有一定比例的股东房产,民营企业还需法人夫妻双方承担连带责任,并要求企业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贷款门槛较高,多数小微型涉农科技企业很难达到。二是目前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企业发放贷款时,抵押物仍以土地、厂房为主,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农产品抵押贷款等抵质押方式由于抵押物的流动性限制,其发放规模有限。如农业科技企业的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在价值认定上存在一定困难,转让市场规模较小、流动性较差。林权抵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及农产品抵押贷款由于抵押物的自然风险及贷款人违约风险较大,且缺乏相应的风险分担机制,银行在发放此类贷款时,普遍要求严格担保并由贷款企业法人夫妻双方承担连带责任,抵押率较低,融资成本较高。从保险角度来看,农业科技相关保险险种缺乏。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险种非常有限,在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地区推广的农业保险品种主要针对地方重要及特色的农产品,险种匮乏。同时,农业保险在发展中,由于存在着交易成本过高、补偿范围认定较难、缺乏重大自然灾害补偿机制等问题,导致农业保险业务发展缓慢,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与分担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从证券角度来看,农业科技企业直接融资比重较低,融资手段单调。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上市门槛较高,同时主板及创业板市场均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相对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农业科技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盈利水平相对较低,通过上市融资的能力不足。截至2010年末,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包括传统农业、饲料企业、种子企业、养殖企业)的数量仅占全部上市公司数量的0.08%。同时,债券市场对于企业财务指标、规模及抵押物的要求也较高,对农业科技企业的支持作用有限。从风险投资角度来看,农业科技风险投资规模发展缓慢。据统计,截至2011年上半年,我国风险投资资本投入到新农业及生物科技行业的金额分别占总投资金额的1.9%和0.67%,而且由于风险投资机构较为谨慎,对于种子型农业科技企业的支持更是微乎其微。同时,由于场外资本市场和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发展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风险投资的退出,影响了风险投资的积极性,限制了风险投资作用的发挥。

金融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应多管齐下

在商业银行方面,应加大商业性金融支持力度。商业银行要创新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多元化满足农业科技企业和农户的资金需求。创新符合农业科技企业特点的抵(质)押担保方式和融资工具,探索以农业科技型企业的股权、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为质押进行贷款融资,探索集体林权抵押贷款、大型农机具抵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开发运用“银行+保险”、“银行+担保”、“银行+保险+财政补贴”等多种融资工具相配合的融资模式,支持农业科技企业增信融资。在证券方面,应加大资本市场支持力度。对于已经上市的农业企业,可以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足够的资金进行科技创新,政府可以给予税收上的优惠,激发这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对于中小型农业科技企业来说,想通过技术改造或科技创新把企业做大做强,上市融资是一条便捷的途径。目前我国创业板市场已经推出,各地方政府、证券公司和其他相关机构要积极动员,给予中小型农业科技企业优惠条件和政策,推动农业高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在保险方面,应强化风险保障支持。保险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主要是建立和完善针对农业科技创新的经济补偿和资金融通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在经济补偿方面,保险不仅可以减少科技创新活动失败可能带来的巨大损失,还可以转移科技创新带来的潜在的民事赔偿责任。在资金融通方面,保险公司也可以是风险投资的重要参与者。保险资金可以投入到商业性的风险投资基金中,享受风险投资带来的高收益,有实力的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投资高科技企业的方式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在风险投资方面,应加强风险投资基金体系建设。根据农业科技企业所处的企业周期和风险投资基金目标之间的适应性和阶段性,可以建立政策性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与商业性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并举的风险投资基金体系。其中政策性农业技术创新风险投资基金由财政和政策性银行出资建立,商业性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可以向社会公开募集,出资人可以包括各金融机构、企业、民间团体和个人。政策性风险投资基金主要对处于种子期和风险期的农业科技企业投资,而商业性风险投资基金主要针对处于成长期的风险企业。在外部环境改善方面,应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金融信息咨询体系。一是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担保保障资金的具体操作是地方财政拿出一定资金,建立科技信贷风险担保基金,为那些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大、经济效益显著的科技项目提供担保,对有一定风险的科技贷款损失给予一定程度的补偿。信用担保机构客观上必须要建立一个从风险防范到风险处理的风险管理体系,最大程度地分散和转移风险。二是建立健全金融信息咨询体系。金融信息咨询系统主要是由金融信息咨询机构和金融信息网络共同组成。金融信息咨询机构可以作为连接资金供给与资金需求的中介机构,在科技资金的有效投放、合理利用、优化配置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金融咨询机构的业务范围不仅包括投融资建议,还可以包括为融资双方撰写商业计划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投资分析报告、财务分析报告等投融资文件,同时还可以财务顾问方式直接参与资金供给方或需求方的科技项目投融资谈判,提高科技投融资的成功概率,节省融资成本。

农业科技研究报告范文3

他研究和推广经济型喷滴灌技术,采用多项技术创新措施,造价降低30%~50%,并广泛应用于山区竹笋、茶叶,平原蜜梨、葡萄、蔬菜、花卉、西瓜等作物,增产、优质,同时节约劳力、肥药成本,平均每亩经济效益500多元,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技术,推广面积达到7000亩。被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参加的专家鉴定为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提出“给蔬菜喝天落水,让大家吃放心菜”的新思路,并付诸实践,利用雨水作为喷滴灌水源,从源头控制污染,成为绿色农产品生产的重要环节。

他编制“四明湖灌区节水改造工程规划报告”及多期可行性研究报告,为该市分别获得三期灌区改造项目和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的国家立项(中央补助资金1800万元)做了大量具体工作,同时设计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这些项目已经建设并发挥效益,灌区面貌一新,全省农田水利促进效益农业发展现场会在我市召开。目前正在进行第四期项目的申报工作。

他主持230座大口径排涝泵站和抗旱泵站的节能改造和新建,总装机1.5万千瓦,受益面积25万亩,抗旱翻水和抗洪排涝能力显著提高,同时年节电150万千瓦时,减灾节本效益1250万元,特别是2003年设计建设2座四明湖总渠泵站,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战胜高温干旱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他主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和设计,根据该市平原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是主要低产因子的实际,推广应用深沟排水、渠道防渗、暗管降渍等国内外先进的农田水利技术,从根本上改善了生产条件,农业厅在姚拍摄电视片《园区水利化》,多次在中央和网省电视台播出。省内外1000多位专家和德、日、美7国学者前来考察。到2003年底全市已建成农业示范园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土地整理项目标准农田36.8万亩,为种植结构调整、效益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水利基础设施。

他主持研究推广水稻薄露灌溉技术,省政府在××××召开推广工作现场会,累计推广面积533.2万亩,节水3.8亿m3,节电2075万千瓦时,增产粮食1.23亿公斤,节省劳力266.6万工,经济效益2.34亿元,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并被评为“全国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效益成果优秀项目”,使我市成为全省推广这项技术最好的市

1998年开始研究和示范更节水的水稻无水层灌溉技术,在减少灌水量50%的同时增产4%~7%,国际会议上介绍后引起国内外专家关注,国际水稻研究所专家多次来姚考察,认为对缓解人类水危机有重大意义,中央电视台专程采访并作专题介绍。

他主持全国节水增产重点县建设技术工作,因地制宜推混凝土“三面光”渠道,低压管道输水,喷滴灌、保水剂等多项农业节水技术,建设节水灌溉工程面积33.6万亩,同时推行“机埠转制”等非工程节水措施,有效解决了农村“要水流不到,灌溉成本高”的难题,使农民灌溉成本降低三分之一,年节约费用500万元~600万元,为我市迈入全国节水灌溉先进县行列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被评为全国节水增产重点县建设先进个人。

该同志获得双向式灌溉节水阀等实用专利4项,水稻无水层灌溉、渐开线放样器两项发明专利已经公告。

获得全国、全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0项。

在国内外20多篇,其中6篇在国际会议上用英语宣读,向世界宣传中国××××水利建设和节水灌溉成就,展示中国水利工程师的风采。主编《节水灌溉》、参编水利部教材《水稻灌溉新技术》已出版,《节水灌溉新技术》在《今日科技》上连载12期,还到各地作科普讲座,为××××、××××、乃至全省农田水利和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发挥积极作用,产生较好的经网济和社会效益。

农业科技研究报告范文4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积累,福建省农业科技取得长足进步,农业科技组织机构得到较快发展,福建省逐步形成了省、市、县、乡各级政府机构相衔接的纵向农业科技体系,以及高等院校、企业、中介组织等参与的横向农业科技体系。农业科研队伍素质持续提高,农业科技投入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明显提高。但从整体看,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十分薄弱,科技与生产脱节的问题还比较严重,离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目标距离甚远。并且,由于农业科技具有“三性”,即公益性(政府主导)、长期性(稳定支持)、区域性(自然规律和农业技术的区域差异性),以及受福建省环境、资源等自然条件和农业科技制度等人文因素影响,致使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1.1农业科技研况

2006年至2010年,福建省在产业带建设中先后组织实施国家级、省级星火计划与科技富民强县项目237项,落实经费5907万元,其中:科技部安排科技富民强县专项12项、星火重点项目17项,下达科技经费2757万元;省科技厅安排省级星火计划项目208项、下达经费3150万元,加大农业优良品种的引进和示范推广,扶持星火龙头企业示范推广农产品保鲜、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选择具有技术水平高、规模大、技术创新能力强、对农村重点行业的科技进步具有先导作用的企业组建星火行业技术中心,至2010年底,产业带内新增省级星火行业技术中心34个、市级星火行业技术中心63个。在农业科技机构中,福建农林大学、省农业科学院、省林业科学院、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等是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地市科研所是福建省农业科技开发活动的有效补充和农业科技推广的生力军。但是福建省科研机构设置较分散,市级科技组织占一半以上,农业科研机构需要依据市场机制进行必要整合。

1.2农业科技推广情况

福建省农村科技信息化及科技特派员有效地促进农业科技推广。2010年“,三农”服务中心试点在45个乡镇开展,新增长乐等16个县(市、区)作为农村社区综合维修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取得实效,全年共招聘3万多名农牧业村级农技员,招聘1000名农业院校毕业生充实到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组织推广专家筛选出294个次的主导品种和305项次的主推技术。至2010年,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完成4期培训班,培训科技特派员、县乡农技人员和农民技术员410多人,全省通过省级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累计建立市级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198个、县级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82个。福建省基本形成了省级农业技术推广站为核心,以县农业人技术推广中心为纽带,以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站为基础,以信息服务体系为辐射的政府指导型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体系。随着市场体制逐步建立与完善,大批农业科技服务企业、农业科技组织等经济实体和社会团体逐步发展壮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正向市场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但是由于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教育、科研、技术推广等自成体系,“产、学、研”缺乏内在联系,难以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

1.3农业科技应用情况

2010年,福建省选派200多名科技人员作为科技特派员带项目、带资金进驻183家农业企业;建立各类企业创新中心和农科院科研工作站28个,建立企业生产示范基地110个。累计推广水稻、茶叶、果树、花卉、牧草等新品种150多个,引进台湾地区及国外良种180多个,良种结合良法累计推广示范53.33多万亩;推广家禽1000多万羽、猪和草食动物超过40万头(只)。全年示范推广经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20.44万公顷,推广再生稻面积5.83万公顷,推广甘薯、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应用马铃薯稻草包芯、配方施肥、地膜覆盖等栽培技术。2010年福建省选育或引进通过省级审(认)定的农作物新品种共12类60个品种。全年共举办各种新技术新机具现场演示会659场,培训指导农机技术人员、示范户和农机操作手26674人次,培育示范户741户,新增各类主推机具45035台(套)。2010年福建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2%,农业技术人员占农业劳动率为0.2%。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应用范围还不够大,需要努力加强扩大科技应用。

2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农业科技研发阶段方面存在问题及原因

1)农业科研分工不明确。农业科技公益性研究和商业竞争性研发的分工不明确,两种机构没有合理分工与合作。在福建省甚至国内至今都还未形成产业技术链式的科研体系,仍然沿袭课题组模式,分不清公益性还是商业性,研究效率不高,成果应用面窄,造成成果供需失衡。

2)科研人才流动机制不顺畅。农业科研队伍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缺少来自内部的改革动力和人员的合理流动性,科研系统表现出超稳定的人才结构,不但人才进入机制不顺畅,更缺少合理流动和退出机制。

3)农业科技投入不足。我国《农业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同时,还规定各级财政应优先支持农业科研教育和农业技术推广等农业活动。福建省的政府农业科研投入总量虽然每年都有增加,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政府财政总收入的增长速度,而且二者之间差距不小。如2006年福建省农业科研投资的增长速度为16.2%,低于财政总收入的增长速度28.5%,到了2007年,农业科研投资22.8%的增长仍低于财政总收入26.7%的增幅。目前福建省各级政府对农业科研投资的力度有所增强,但稳定性较差。

4)农业科技信息资源不能实现共享。一方面科研机构很大一部分科研项目是脱离现实需求,缺少针对性;另一方面,广大农民和农业企业家对农业新科技的成果强烈需求却找不到有效途径获得。农业信息服务建设平台发展滞后,各级政府部门、科研单位、生产农户不能很好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2.2农业科技推广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农村科技推广网络不健全。福建省目前农业推广仍以政府相关部门行政干预的方式为主,与农户联系不紧密,并且缺乏有效的推广激励措施。这种通过行政命令自上而下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与农民的接受能力和实际需求差距较大,不符合农业经济建设的发展规律。

2)农业科技创新推广队伍总数庞大,人员素质不高。全省农技队伍人员配备不足,每万名农业人口中仅有10名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农技人员,且分布不均,经济欠发达地区专业技术人员流失尤为严重;乡镇农技人员“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位”现象比较严重;基层农技人员普遍存在整体素质低、知识老化等问题;政府对民办服务组织扶持、引导不够,社会化服务组织发育滞后,农技服务结构上出现断层。

2.3农业科技运用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小规模生产,技术应用推广难度大。传统分散的农业经营体制不利于形成集约化、规模化效应,不利于有效的配置农业生产资料,不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严重影响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能力。

2)农民科技素质较低。目前,福建省农村劳动力中40%左右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程度占48%左右,高中及高中以上程度占不到12%,其中大专以上更是不足0.5%,显然,福建农民是一个“知识贫困”的群体。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化的推进和城镇化的提速,农村里都是有能力的出去打工,没有才能的人就留在家里,这样进一步降低了农村劳动力的科技素质。

3促进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

要把农业技术创新建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就必须将各个与农业有关的主体进行有效的整合,对各个主体的首要职能进行准确定位,发挥各主体的优势,明确分工,加强合作,实现信息共享;改变传统农业科技研发脱离实际的问题,实现研究项目的确定由上面决定转变为由底层农民决定,以农民的现实需求为导向;改变农业科技推广主体和推广方式单一的局面,实现将单一的科技受用者的角色向既是使用者又是推广者的局面转变。

1)改革体系体制。先对福建省农业科研机构进行一次普查和分析,测算政府对科技的需求和县市政府的技术需求。在此基础上,区分三种性质的改革方向与投资主体,逐渐区分任务和项目来源,并以法律形式规定各类科研机构的性质定位、投资主体和经费渠道。整合资源,将农业科研机构中分为三种类型,保留少数属于公益性的农业教育及科研机构,将研发目标已经进入产业化领域的一些机构转制进入企业,将一些具有咨询与中介性质的研究机构转化为私营研究团体机构,如农业合作组织。

2)分类指导。政府要重点支持公益性科研机构,这类研究往往研究周期长,费用高,见效慢等特点,准入门槛较高,一般企业没有能力承担。同时也要鼓励有条件的农业企业不断进行农业科技的创新性研究,扶持私营研究机构和组织的发展。

3)省里设立农业研究开发及推广局。将分散到各厅局的农业科研及推广职能加以集中分类管理,重点进行福建省的农业应用研究和开发性研究。该机构规划出本省农业产业科技创新的重点方向及产业,国内外农业技术的引进,规划所需要的科研机构的数量和科学家岗位数量以及职责与职能;引导农业科技打破现有的固定家庭、作坊式的研究,形成流动性的研究平台;协调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的各类资源,如政策资源、人才资源、资金资源、土地资源、信息资源等;指导设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及引进农业风险投资基金。

4)改革公益科研机构和人才的考评机制。目前的评价机制不适于科技创新,包括人才评价、成果评价、论文评价等。比如:教授、研究员是我国最高等级的人才,而其社会定位被无限外延及赋予行政化,在这种情况下,终身制不利于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公益科研机构仍要发表学术论文和原始研究报告,但应弱化数量要求,强调论文的质量和对科学发展的贡献,或对产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力。

5)稳定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严格贯彻《农技推广法》、《农业法》等法律法规,切实解决乡镇农业站的体制问题、建设问题,恢复农业站的功能职责。通过与院校,研究院合作,共同培养有文化,有技术,有责任农技骨干到基层工作,服务在乡镇第一线,保证广大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扎根基层,把科技、信息、资本、管理等生产要素直接导入农业生产第一线,与农业、农村、农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建新型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农业科技研究报告范文5

它是国内唯一以农业现代化为主题内容,以自然科学为主,兼融人文社会科学为特色的学术性、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注重以宏观和综合为主,宏观战略与微观技术相结合,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主要刊登农业基础科学及其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宏观综合性和微观专业性的学术论文、科研报告、研究简报和文献综述等。内容包括农业发展战略、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开发、农业经济、农业产业化、农业系统工程、农业机械化、农业工程、高新技术应用、资源利用与保护、国外农业等。

投稿须知

1 来稿要求

1.1 应是有创新思想(新的方法、新的思路、新的概念、新的交叉学科或新的发现等)的论文;有重要意义(对本研究领域或相关领域有重大促进作用,或有可能促成新的交叉学科生长点,或对国计民生有重要的影响等等)的研究报告。

1.2 稿件要求主题突出,论点明确,数据可靠,内容充实,层次清晰,结构完整,论证严谨,文字精炼,标点准确。

1.3 学术论文、科研报告(含图表)。

2 文稿项目及注意事项

2.1 题名:应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避免使用未约定俗成的缩写词、字符、代号等。

2.2 项目来源:请在篇首地脚注明项目来源、名称和编号,本刊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省(部)级以上重大攻关项目和开放实验室研究项目等优秀论文优先发表。

2.3 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中文摘要应完整准确地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不要加进主观的解释和评论,不分段,不用图表和参考文献序号,300-400字左右;关键词5-8个,选词不要过于泛义而缺乏专指性。英文摘要必须与中文相对应,包括英文文题、作者姓名和单位、关键词,务必齐全。

2.4 正文:应按GB 7713的规定或参照本刊近期格式编写,各级标题一律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

2.5 图和表:图片要求清晰,要有图例。图幅一般不要超过7.5 cm或15 cm,图下标明图序、图题、图注。表格需按照标准的三线表格式制作,可依据需要添加辅助线。表上应有表序、表题,表注置于表下方。图表标题增加英文对照。

2.6 量与单位:文内一律采用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的法定计量单位,表达量值时,使用单位符号。

2.7 参考文献:本刊采用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推荐的顺序编码制格式。

2.8 作者简介:简介内容按以下顺序列出,并注于文章首页下面(课题来源后面):

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E-mail。

农业科技研究报告范文6

1相关文献回顾

1.1国外研究现状

W.G.Hoffmann通过对工业内部消费品和资本品的比较,认为技术差异会引起资本品工业的优先发展;熊彼特认为创新甚至不是随机地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经济系统,而是倾向集中于其中的某些部门及其邻近部门02。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理论认为依靠技术且具有较强扩散效应的为数有限的主要部门会对其它部门产生重要作用03。这些研究一致推断技术变动会促进产业结构改善,也成为后来在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变动上的理论的不断深化的基本方法。

1.2国内研究现状

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影响产业结构诸因素的依存与制约关系以及对产业结构演变作用机制等,主要有两种观点:技术升级导致新产业形成,新旧产业的交替及不同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体系中地位的变化而引起产业结构变化;技术升级剌激需求结构变化和产业相对成本变化,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变化。研究成果有:傅家骥、王伯鲁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剖析科技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与过程。周叔莲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分析科技创新影响产业的投入状况以及生产要素的配置和转换效率05。陈国宏、于尚志、王云平研究技术升级进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并对以上两种观点做了一定的论述,尽管在对相对成本的影响中指出弹性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但并没有进行实证研究。孙军构建一个在封闭条件下内含需求因素的产业结构演变模型,分析在需求约束条件下一国的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演变路径,得出一系列与从供给角度出发所不同的结论。宋辉等运用投入产出模型、朱玲运用层次分析法、唐德祥等运用面板数据(paneldata)模型、赵新华等采用因子分析法等方法研究科技对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和路径。黄茂兴等提出待选技术系统在区域内能量的积累程度来选择合适技术,技术选择效果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升级。李健,徐海成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对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效应进行系统分析M。

综上所述,国外在此方面研究起步早,取得的成果也很丰富,实践价值较高。国内尽管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研究多局限于经济学领域,从宏观或微观层面去探讨,研究成果主要见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中,涉及科技创新与产业互动机制的研究较少,同时大部分研究做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少;缺乏中观上的衔接,尤其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作用的机理、协调关系评价等问题的研究少。

2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2.1理论分析模型构建

科技创新通过加速效应、关联效应、替代效应、集约效应、引发效应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作用是混合、交融、互动的(见图1)。从供给方面看,不同行业(部门)出现技术创新影响生产函数,提高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从而对其他要素产生替代效应,一定程度上抵消收益递减规律的影响,引导生产要素的流向、流量和流动格局,实现对其它生产要素的渗透与提升,使各行业(部门)的要素投入配比变动①导致各行业(部门)产出的变化,促进要素转移与再配置,从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质态优化和动态提高②。科技创新通过更新、完善原有的农业生产流程和产业技术,促使农业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结构的转变③;从需求方面看,科技创新导致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需求结构和中间投入结构发生变动,原有的产业结构面临着新的技术结构选择,最终产业结构会为适应科技创新要求的发生变化。同时,科技创新改善农业的技术素质,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改善出口产品的比较成本结构,从国际市场需求方面作用于国内产业结构和外贸结构,使其出现相应变动&3。同时,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为科技创新提出新的课题和技术要求,促使科研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形成新的技术层次和结构,两者相互依赖和促进,良性互动。由于这种相互作用机制,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都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

1.2定量分析模型构建

考虑到研究是涉及多个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以及中国经济的波动的非平稳性,而对于非稳定经济变量,使用经典回归模型会出现‘‘伪回归”等诸多问题,使得估计的参数丧失应有意义,而协整以及建立在协整关系基础上的误差修正模型(ECM)为研究非平稳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ECM可以由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DL)变换而来,ADL模型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可以改成多种形式而不影响模型对样本数据的解释能力,也不会改变回归参数的最小二乘法(OLS)估计值。ADL模型的一般形

3实证研究

3.1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从创新投入和产出两端测量科技创新(TEC)①,评价指标包括:R&D经费支出、R&D人员全时当量、三种专利申请受理数、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国外技术引进合同金额、科技成果登记数、科技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总额比重、大中型工业企业购买国内技术成交额、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高技术产业R&D经费内部支出、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本、专科学生数占总人口比重13个指标。

衡量农业产业结构(INY)指标: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总从业人数比重、种植业结构指数、农产品品种结构指数、深加工农产品出口额占出口货物额比重、林牧渔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6个指标。

研究样本区间为(1995-2010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6-2011年)、“bjin-fobank.com”、“sts.org.cr、“中国农产品深加工行业研究报告”以及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处理及建模使用软件SPSS16.0和Eviews5.1。

   3.1.2指标修正与无量纲化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总从业人数比重两个指标是随农业产业结构的改善呈递减趋势,属于逆指标,为便于与其他指标进行加权综合,进行倒数换算,使原来的减函数指标换算成为增函数指标。

由于评价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为避免由于量纲的差异而影响评价的客观性,采用统计学中标准化处理方法,基本公式如下:

3.3原始数据浓缩

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分别对衡量科技创新的13个指标和农业产业结构水平的6个指标做数据浓缩处理。SPSS16.0输出结果①如表1所示,从13个实际变量中抽取出三个因子提供的累积方差占总方差的91.263%,说明可以用三个新变量来代替原来的13个变量,分别定义为F1、Fi和F3。主因子F综合得分是用F1、F2和R三个因子加权平均得到②,权重由方差来得到,计算公式如下:

3.4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科技创新的耦合性评价

(1)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演化趋势分析从图2可知,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增加值比重逐年下降,由1978年的28.19%降到2009年的10.35%。种植业所占比重下降,牧渔业份额大幅度上升;粮食产量稳步提高,经济作物大幅度增长,比重由1998年的26.43%提高到2009年的41.09%;农业从业人数比重由1978年的70.5%降到2009年的38.1%,品种结构指数进一步优化,牛、羊等肉类产品、水果产品等产量所占比重由1998年的22.13%提高到2009年的38.45%,深加工农产品出口额占出口货物额比重由1998年的35.8%提高到2009年的51.9%,农业产业结构虽然显著改善,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农林牧渔的结构不尽合理,畜牧业、渔业在四业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较低,优势不突出;二是各地结构调整趋同现象严重,没有形成较大的、各具特色的产业经济带、经济区以及竞争能力强的主导产业和产品;三是品种结构中优质品种率低,产品质量不高,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特、珍、稀品种改良、开发力度不够;四是有些农产品种植规模大起大落,谷贱伤农、菜贱伤农等问题时有发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2)协整回归分析

①单位根的检验。对变量数据序列TEC、NY进行ADF单位根的检验,见表2,序列ADF检验统计量值大于5%的临界值,说明变量都存在单位根,接受原假设,变量一阶差分进的单位根检验得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因此变量序列都是_阶单整I(1)序列,这说明TEC与INY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

括号里的t检验值具有95%的可靠性,误差修正系数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这反映INY受TEC水平影响的短期波动规律。短期弹性为0.1353,误差修正项系数为负,显示TEC对INY影响的短期波动向长期波动均衡调整力度为0.1353,说明长期均衡对短期波动的影响较大。这些都表明TEC与INY的短期动态模型比较稳定。

(4)格兰杰(Grange)因果检验

张晓峒认为滞后期数的选取是任意的,以X,和Yt为例,如果X,-1对Y,存在显著性影响,则不必再做滞后期更长的检验16,检验结果见表4。由于针对以上假设估计的F值在10%的水平上显著,可以认为TEC是INY的格兰杰原因,这表明TEC显著的促进了INY,而相反则不是,INY不是TEC的格兰杰原因,从理论的角度来看,二者应该是双向因果关系,这从另一方面验证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对TEC的反作用不显著。

(5)科技创新水平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

①脉冲响应分析。图3表明INY对其自身冲击的有明显的响应,在第1期INY增加约0.15%,并呈逐步下降趋势,到了第3期的时候到达了0.09%,然后小幅度下降,第6期后逐步稳定在0.05%水平上,整体效应为正,这说明INY对于自身的标准差新息的正向响应较强,并且具有持续性。图4显示INY对TEC-个标准差新息的冲击的反应较明显,表现为一种波动状态,第1期达到最低峰值-0.05%,然后逐年增强,到第4期时候达到最高峰值约为0.03%,此后逐步逐渐衰减,到第10期这种冲击反应消失。

②预测方差分解。EG检验仅能说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但不能说明关系的强度。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预测方差分解模型的预测方差分解是一种判断经济序列变量间动态相关性的重要

从对ATEC的预测方差分解可以看到,INY开始就受到自身扰动和TEC水平增长的影响,但在前二年受TEC水平增长冲击的影响较大,分别为17.07868%和13.47479%,此后TEC作用逐渐减弱,在第10期仅为10.68112%,而自身的解释能力愈来愈强。在一定时期内,依靠TEC,INY的调整和升级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但在相同技术水平条件下,INY调整的边际收益率是递减的,为达到产业结构优化新的平衡,就要不断地剌激TEC,提高技术水平,使每个时期的结构调整边际收益递增,促进INY。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与升级,TEC经历从初级到高级、从积累到释放的变化过程,两者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因此,从总体上看,TEC与INY之间存在较为持续的正向拉动作用,这与前面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

3.5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与科技创新耦合偏离趋势分析

从图5可以看出,在2001年前,INY变化的幅度快于TEC变化幅度,体现TEC对INY的促进作用较强,在2001至2004年期间,TEC与INY水平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耦合性较强,而2004年以后,INY水平变化趋势相对于TEC开始下降,二者耦合关系开始发散和偏离,差距不断扩大,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对二者关系以2004年为界来做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结果显示:2004年以前的显著性概率sig.(2-tailed)=0.032<0.05,拒绝原假设,说明二者关系密切,而2004年以后的显著性概率sig.(2-tailed)=0.106>0.05,接受原假设,表明二者关系已经发生变化,不再具有显著的密切关系。而且回归系数也发生显著性变化:由0.816下降至0.494,降低了39.46%,同时,图5显示在2008以后INY变化呈现水平化发展态势,而TEC始终保持增速发展状态。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INY速度已经偏离TEC速度,没有达到协调发展。因此,从二者发展态势来看,未来如果没有协调二者发展的创新制度的或政策引导与介入,TEC对INY的加速效应、关联效应、引发效应会逐渐减弱,偏离趋势会进一步加剧。

4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与科技创新耦合偏离原因分析

4.1科技创新中的农业科技创新弱质化产生第一次偏离

尽管我国提出重点加强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但长期以来由于受重工轻农思想的影响,同时由于农业技术创新的周期相对工业要长,且受生物生命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大,面临着主体缺位和动力不足等问题,适用技术供给相对短缺,使得实践中科技创新主要方向偏离农业领域,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新材料以及新型能源等领域,这些产业逐渐在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削减农业发展,从而引起新一轮主导产业的变更。而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的开发与利用,又会使农业的重要性渐渐减弱,这种弱质化使得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产生第一次偏离。

4.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与结构优化需求不同步产生第二次偏离

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能力弱,这种现象反映了政策导向的偏差。每年通过技术鉴定、审定的农业科技成果有6000多项,而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科技成果仅为30%~40%,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65%~85%的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10-15年。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数量少、质量差、规模小、速度慢和效率低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因素。

4.3非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的引致需求弱化技术创新产生第三次偏离

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的某些特征会诱发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进而产生集成效应,提高技术创新效益并诱发新一轮创新,促使农业技术创新向更深层次和更宽领域发展。由于目前农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农业产业结构不能实现内生地决定着技术创新,难以形成新的技术层次和结构,制约创新植入增长的效率,一定程度上延迟技术创新的方向、速度、进程和规模,使农业科研与生产偏离。

3.4缺乏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与机制产生第四次偏离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线断、网破、人散的问题近年来尽管有了些改观,但存在问题还比较严重。农技推广机构普遍存在‘‘三低”问题,即高学历、高职称专业人员比重低、年轻人比重低、工资待遇低,大多是一些非专业人员;缺乏知识更新和进修深造机会,对新技术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不够;推广机构专业分工过细,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不适应高效农业多样化发展;乡镇或区域性技术推广机构存在体制不顺、保障不足等问题,导致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难以破解。

3.5部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无效供给产生第五次偏离

一是农业科研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是政府主导型,导致科研取向不是面向市场和农业,而是面向政府,同时农业科技成果评价与人员绩效考核体系不合理,导致选题与实际生产需求脱节;二是科技成果含大量水分,而现实中又主要采用项目推广方式,重点推广那些获奖的项目,这将夸大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总量;三是科研活动缺乏面向市场需求适时调整的运行机制,因而许多农业科技成果的适用性较差,这主要表现在技术的先进性、经济的合理性、生产的可行性以及应用的风险性等方面不理想;四是科技成果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适应,过于重视农产品产中、常规以及基础技术的研究,而对产前、产后、高新技术、应用和发展型技术的研发重视不够。

1.6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与最终应用者条件的不和谐产生第六次偏离

一是部分技术对最终应用者的素质要求高,需要较高的知识水平、技能以及良好的技术采用态度与观念,而农民在这方面的整体素质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和扩散。

二是一些技术与农民增收需要不适应。从农业科技成果来看,总量虽然不少,但存在“三多三少”问题,即增产性技术多,质量效益性技术少;粮食作物方面技术多,经济作物和多种经营方面技术少;产中技术多,加工技术少。

三是技术的采用要求农民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形成规模化生产,而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小,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承担采技术所面临的风险,也不利于农户采用‘‘规模性技术”。由于新技术应用的风险性,农民要求应用技术更具有直观性和短期获利性。

四是农业新技术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由于我国农业投资领域缺乏风险投资基金,致使一些生产单位、农户畏惧高投入,不愿冒险采用新技术,致使大量的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只能停留在实验阶段。

五是农业生产的比较利益低,这进一步削弱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采用与购买意愿。

5对策建议

(1)建立强化科技创新中的农业科技创新规模的机制

加大国家各类科技计划向农业领域倾斜支持力度和奖励力度,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要对农业科技创新制定一个长、中、短期相结合的规划,明确科研创新方向和重点,稳定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加强农业科研队伍建设,各级农科院要依托重大科研项目,根据农业发展需求,重点培养引进农业领域急需科研领军人才。

(2)建立多方面力量参与科普工作的新机制,扩大成果转化效率

出动科普宣传车、设立科技咨询点、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宣传新成果新技术;从农业生产需求出发,制作技术应用指导课件;重视试验示范作用,选择交通方便的地方建设一些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供农民参观学习;鼓励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利用该组织在农村社区中的经济优势和组织优势,以组织为推广媒介。

(3)建立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机制

首先,农业科研的导向应向国家需求、市场需求转变,从单纯实验室研究应向研究与转化并重转变,从科技人员小集团良性循环向农业需求大循环转变;其次,选题立项时,不但要听取科技人员、专家、管理人员的意见,还要进行农村调查,保证成果适应农业生产实际需求;第三,在项目的审批环节,项目要经过技术经济论证,在项目验收环节,改革现行的专家验收制度为市场验收制度,即以项目的增产或增效的效果是否显著,农民是否满意为主要验收标准;第四,要“硬化”成果、减少浮夸,强化中试基地建设,还要注意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技术组合。

(4)加强教育,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统筹各级各类农业教育培训资源,积极开展生产型、服务型、创业型职业农民培育;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积极参与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要从农民的实际出发,依据不同地区和农民的不同层次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技术培训,使农民从科技的学习和运用中得到实惠,培养农民技术员和技术致富能手。

(5)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完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以综合试验站为基点的新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培育以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涉农新兴产业。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稳步发展农业技术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