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范文1

[关键词] 小微企业;区域金融市场;协同学

[中图分类号] F620 [文献标识码] A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and Regional Finance Market: a Theoretical Analysis Based on Synergetics

LUO Dongliang, JIAO Yumeng

Abstract: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for the growth of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must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seriously as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are in an important position and play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financing problem is unavoidable for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According to the finance market theory,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are the indispensable component of regional financial market.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must be connected with regional financial market. In the light of Synergetics, the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could grow with the regional finance market in a harmonious and orderly manner so a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Key words: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regional finance market, Synergetics

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如何解决小微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理论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这些问题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始终是最为关注的问题。按照金融市场理论,小微企业是区域金融市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发展小微企业,必须与金融市场特别是区域金融市场的发展联系起来。本文根据小微企业的特征、区域金融市场的功能,借用协同学理论,从理论上分析了实现小微企业与区域金融市场协调有序发展的可能性,从而为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思路。

一、小微企业及其特征

2011年颁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将微型企业作为一种类型首次出现在我国的企业划型当中。按照划型标准,微型企业一般为未达到下列标准的企业,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50万元、工业从业人员20人或营业收入300万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10人或营业收入50万元、房地产业营业收入100万元或资产总额2000万元。可见,我国的划型标准为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

这与国外的划型标准不一致。美国和一些国际机构基于反贫困来定义微型企业。美国国际开发署将由当地人拥有、雇员(包括不领薪水的家庭成员)不超过10人、其业主和经营者为贫困人口的小企业定义为微型企业。亚洲开发银行(ADB)则将雇佣工人(包括雇主及家庭成员工人在内,其中员工不包括专业人员及专业服务提供者)不超过10人的企业定义为微型企业。可以看出,按照此定义,暗含着收入和资产的限制,微型企业被认为是穷人的企业,且不包括高科技企业。欧盟、日本则基于资产总额和雇员人数,法国将雇佣员工在9人以下的企业被称为特小企业,在西班牙则被称为微型企业。欧盟委员会把雇员人数在1~9人的企业称为非常小企业。日本把制造业中20人以下,商业服务业中5人以下的企业定义为微型企业,又称零细企业。

可见,我国关于微型企业的划分标准最为全面,反应了我国的实际国情。虽然各国对微型企业的划分标准不一致,但是对微型企业的认知却是相同的。总体上看,微型企业具有以下特征:

1.环境适应性强,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稳定器。微型企业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创办所使用的资源少,创办速度更快,对环境的适用性更强,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稳定器。现代经济是一种系统经济,或者说是生态经济,没有小企业(含微型企业)是很难想象的。数目众多的微型企业对缩小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突破“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以及促进社会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2.数目特别庞大,是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由于微型企业的数目特别庞大,微型企业的数目众多,因此在总量上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国家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在拉丁美洲,5人以下微型企业的雇工占非农业劳动力的一半,在非洲占三分之二。在欧洲,中小企业提供了1.22亿个就业岗位,在2050万家中小企业中,93%的是微型企业,即雇员在0~9人之间。

3.资金有限且管理粗糙。微型企业资金来源有限,很少有正式的融资渠道,融资渠道主要是亲戚朋友和熟人。员工也以家庭成员为主,不具有正式的组织方式,没有明确的组织结构,缺乏较为规范管理工作内容。没有采购、生产、存货和质量管理制度,缺乏质量管理。员工通常没有接受过专门的专业训练,没有正式的薪酬制度,因此员工权益缺乏保障。

4.工艺粗糙但运作方式灵活。微型企业采用劳动密集型的技术和手工艺,较少拥有机器、设备与专门的场地,无法规模化和机械化。虽然采用“前村后店”的模式组织生产运作,但运作方式灵活而富有流动性。依靠数量庞大和团队力量,会产生所谓的“蝴蝶效应”,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大型企业或公司如微软和惠普公司就是由微型企业发展而来的。

5.微型企业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微型企业采用直销方式,且以服务本地市场为主,形成地理空间上的集聚或某个产业内形成的价值网络,具有较为显著的地域性。

6.微型企业没有正式的会计制度,没有也不需要建立正式的会计科目,少量而不规范的会计活动也只是为了应付上缴的税费。

二、区域金融市场及其功能

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可以看出,金融市场是以资金为交易对象的市场;体现的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更主要的是借贷关系,即实现了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金融市场按照地理范围可以划分为全国性和区域性金融市场。区域金融市场仅仅服务于所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个完备的区域金融市场应包括金融市场参与者(如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金融工具、金融中介、价格等四个基本要素,从而形成融资、调节、避险、信号、创新等功能。

1.区域金融市场能够迅速有效地引导资金合理流动,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区域金融市场不仅扩大了资金供求双方接触的机会,便利了金融交易,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而且为各种期限、内容不同的金融工具互相转换提供了必需的条件,为筹资人和投资人开辟了更广阔的融资途径。

2.区域金融市场具有定价功能,是经济活动的晴雨表。企业资产内在价值的多少,只有通过金融市场交易中买卖双方相互作用的过程才能“发现”,即必须以该企业有关的金融资产由市场交易所形成的价格作为依据来估价,而不是简单地以会计报表的账面数字作为依据来计算。当然,金融市场的定价功能同样依存于市场的完善程度和市场的效率。

3.区域金融市场帮助实现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金融市场的发展促使金融资产多样化和金融风险分散化。发展金融市场就为投资多样化、金融资产多样化和银行风险分散化开辟了道路,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条件。可以通过区域金融市场选择多种金融资产、灵活调整剩余货币的保存形式,实现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

4.区域金融市场的信号作用为金融管理部门进行金融间接调控提供了条件。发达的金融市场体系内部,各区域金融市场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金融间接调控体系必须依靠发达的金融市场传导中央银行的政策信号,通过区域金融市场的价格变化引导各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实现货币政策调整意图。

5.区域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促进金融创新。金融工具是一组预期收益和风险相结合的标准化契约,多样化金融工具通过对经济中的各种投资所固有的风险进行更精细的划分,使得对风险和收益具有不同偏好的投资者能够寻求到最符合其需要的投资,从而使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多样化需求得到尽可能大的满足。

三、小微企业与区域金融市场的协同发展

系统科学理论为研究复杂的区域金融市场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支持。按照一般系统论(General System Theory),区域金融市场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市场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市场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使金融市场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依据协同学的自组织理论,如果金融市场是一个不受外界影响或影响很小的孤立系统,其发展、演化只能是内部相互作用而自发引起的,那将是一种趋于消亡的死的系统。区域金融市场只有通过市场的开放,才能促进区域金融市场由低级向高级,由原始向现代不断进化、不断产生新功能,实现金融市场或市场要素间实现协同(Synergism)即协调一致,共同合作,进而产生出新的更高的市场结构和功能。有小微企业参与的区域金融市场将是一个开放的协调的系统。

1.协同的依据

(1)小微企业是区域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从上述小微企业的特征可以看出,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小微企业是区域金融市场中不能缺少资金需求者,构成而小微企业是区域金融市场中主要参与者,是区域金融市场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一项基本因素。

(2)区域金融市场的功能的实现与否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虽然单个小微企业的融资数额较小,但由于小微企业的数量之庞大,涉及面之广泛,因此,整个小微企业群体对区域金融市场的影响十分巨大。特别是区域金融市场五大功能的实现需要借助于广大小微企业。

2.协同的实现路径

(1)小微企业的灵活性为区域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源泉。区域金融市场除了具有融资、调节、避险、信号等传统功能外,还具有创新功能。正是由于小微企业的特殊性,为区域金融市场实现创新功能提供基础和条件。由于小微企业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特征的小微企业,需要创造不同的金融工具,才能适合当地小微企业的需要,因此,正是由于小微企业的存在促进了区域金融市场的创新,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密切结合小微企业的特征,才能发展适合小微企业的区域金融市场。罗栋梁(2015)从小微企业的基本状况、营运状况、政策环境、融资渠道、金融服务等方面对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小微企业自身的基础比较薄弱、政府作用有待加强、融资渠道有待拓宽、金融服务有待加强,由此提出需要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三方共同努力,营造理想的融资环境,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的问题。融资环境中最为主要的是协调的区域金融市场,而不是全国性金融市场。只有能够满足当地小微企业的需要,区域金融市场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功能,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从而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

(3)金融工具的创新是发展区域金融市场的根本。由于小微企业存在较强的区域性,因此较为容易形成小微企业集群。按照谯薇和宗文哲(2001)的分析,企业集群的分工与协作,能够形成协同效应,从而实现“1+1>2”。罗正英(2010)认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必须广泛运用基于小微企业集群的信贷融资技术,特别是进行金融工具创新,建立与小微企业集群信贷融资相对应的区域金融市场。因此,必须结合小微企业的特点,适时进行金融工具创新,才能构建健康的区域金融市场,使得区域金融市场成为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能以自组织方式形成宏观的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的开放系统,从而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Z].2011-06-18

[2]罗栋梁.小微企业融资环境调查研究――以江浙两省为例[J].财务与金融,2015(2):1-7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范文2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 复杂网络 评价 实证分析

引言

区域协调发展涉及诸多相互关系复杂的因素,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立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区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才能充分厘清目前区域协调发展的程度,从而找到发展存在的差距,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政策、方针的制订和执行提供决策支持,提高区域竞争能力,因此区域协调发展评价的研究有着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我国学者对区域协调发展评价的现有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思路及方法供参考,但通常是区内和区际协调发展分别评价,没有体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整体性。而区域协调发展是构成区域的城市之间共同协调发展的状态。城市网络是由城市和城市之间关系所组成的复杂性网络,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城市网络以对区域协调发展评价进行研究,更能够体现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水平,也能更好地反映区域中城市内部的协调发展状况和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发展差异。

基于复杂网络的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一)城市网络构建

经济引力论指出区域城市之间存在引力场使得各城市彼此相互吸引,城市网络构建中运用引力模型的方法计算城市之间经济联系,其计算方法为:,其中,Rij表示城市i对城市j的经济联系,P和G分别代表城市非农业人口数和地区生产总值,kij为修正参数。根据该公式可以计算出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关系值,以城市为节点,城市之间的经济关系值为边可以构建有向加权的城市网络,网络邻接矩阵的元素就为Rij。

(二)城市网络节点重要度评价

通过对现有网络节点重要度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和选取,从PageRank指标的原理出发,借鉴邵晶晶等(2009)对PageRank算法的改进,本文提出适用于计算城市网络中城市节点重要度的算法,这里称之为CN NodeRank算法。用CN(v)表示节点v的重要度,CN NodeRank算法的计算方法为:

(三)城市网络节点发展效益评价

城市节点发展效益评价是对城市内部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即区内协调发展评价。本文通过对现有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和总结,遵循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五个维度下选取了24个评价指标, 构建了城市发展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来计算节点发展效益评价得分。城市节点发展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1.评价指标无量纲化。由于反映城市协调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在数量级和量纲上存在较大差异,且有正负指标之分,直接用于研究会为分析和建模带来困难,因此有必要对收集到的评价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使评价指标具有统一的标准。

假设城市协调发展效益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共有n组,且每一组都包含p项指标,构成一个数据矩阵Y=(yij)n×p(i=1,2,…,n,j=1,2,…,p)。对于正向指标,令;对于负向指标,令;其中,yij为所搜集的评价指标原始数据,xij为原始数据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数据,Mj=max{yij};mij=min{yij},最终可以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标准化数据矩阵X={xij}。

2.求相关矩阵Rp×p相关矩阵Rp×p中矩阵元素rij为两个指标间的相关系数,计为:。

3.计算相关矩阵R的特征值及对应的特征向量。由相关系数矩阵Rp×p是实对称矩阵可知其必有p个特征值λ1, λ2, …,λp(对它们从大到小排序有λ1≥λ2≥…≥λp≥0),可以通过求解方程|λE-R|=0得到,对应的特征向量为l1,l2,…,lp。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主成分分析的目的是在于用少数新的变量代替原始变量,为了减少原始变量的个数,这里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变量,认为特征值大于1的变量和原始数据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4.计算主成分的贡献率以及各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各主成分的贡献率为: ,累计贡献率为: 。本文对主成分的筛选原则是累计贡献率达到80%以上,这样可以剔除部分代表性不强的原始数据。

5.计算主成分载荷矩阵Ap×m。矩阵

Ap×m中元素 。

6.计算各主要因子(主成分)的因子得分。令因子得分矩阵W=ATR-1,则各元素wij就是各指标的权值。

7.计算城市网络节点发展效益得分。根据计算出的指标权重,可以得到城市网络节点发展效益为: 。

(四)基于复杂网络的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建立及评价等级划分

分析表明,区域协调发展包括区域内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和城市内部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其核心是这两部分共同达到的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水平。因此,将城市网络中城市节点重要度与城市节点发展效益相结合,构建基于网络特性的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

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是一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过程,根据所建评价模型计算出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是一个处在[0,1]区间上的量化数值,为了更加直观地描述区域协调发展的程度,将评价结果划分为7个评价等级,如表2所示。

京津冀地区协调发展评价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京津冀地区进行实证研究,以2003-2012年京津冀地区13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网络,对京津冀地区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

(一)京津冀地区城市网络构建

通过收集相关数据,运用网络分析软件Ucinet绘制各年度京津冀城市网络图。2012年京津冀地区城市网络如图1所示。

(二)城市节点重要度计算

根据节点重要度CN NodeRank算法,采用Java语言进行编程计算,可以得到2003-2012年京津冀地区各城市节点重要度,如表3所示。

(三)城市网络节点发展效益评价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北京统计年鉴》、《天津统计年鉴》、《河北统计年鉴》(2004-2013年)收集到的原始数据,借助SPSS软件,计算出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城市网络节点发展效益得分,如表4所示。

(四)基于复杂网络的区域协调发展评价

根据所建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2003-2012年京津冀地区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表5所示。

结论

本文通过对区域协调发展评价相关文献以及网络特性相关理论进行研究,明确了区域协调发展是城市内部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同时是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核心是这二者共同达到的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确立了运用复杂网络评价区域协调发展状况的研究思路,建立了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并对京津冀地区进行了实证研究,为区域协调发展评价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覃成林, 张华, 毛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辨析、判断标准与评价方法[J].经济体制改革,2011(4)

2.曹海波.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2

3.姜文仙.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效应评价[J].发展研究,2013 (5)

4.孙久文,和瑞芳.基于省际时空差异的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研究[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3(1)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范文3

关键词:五重过渡;区域协调;交易效率;制度;市场

实现协调区域发展是广东多年来的夙愿,也是广东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广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的来看不够明显,区域差距仍在扩大:以2007年人均财政收入计算,深圳的人均水平相当于河源市的63倍。自2000年~2006年,广东东西两翼与珠三角人均生产总值的差距由3倍扩大到4倍,51个山区县(市、区)与珠三角的差距仍然保持5倍。在文化、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不协调问题也很突出。拙见以为,区域协调发展不是哪一项政策能够解决的问题,必须放在过渡经济学的视野中去探索。

一、 理论研究文献述评

1. 主要概念的界定。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由来已久,概念上也不一致,为此本文首先界定几个概念。

(1)五重过渡的内容。陈宗胜(1995)提出了双重过渡理论,他认为

二、 五重过渡对促进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

五重过渡是实现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大计,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交易效率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因素。市场经济是交易经济,区域协调发展是通过不计其数的交易来完成的,交易效率体现着交易发展水平。交易效率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在同等条件下,交易效率越高,交易产生的效用就越大,区域合作水平就越高。而且只有当交易效率达到一定的水平时,人们才会选择区域之间的分工,区域之间的合作才能正常进行,因为此时分工的好处会超过交易费用;否则各地更愿意自给自足,因为市场交易费用太高的情况下,还不如本地区自己生产。当今社会变成了一个高度相互依赖的生产和贸易网络体系,专业化水平越高,一个专业对其他专业的依赖性就越强,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网络体系的瘫痪。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政府运用制度来管理交易秩序,协调经济人的行动,建立起信任,使得复杂的交易活动变得容易理解和预见。

第二,制度是最重要的生产力因素。诺斯认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就是制度及其创新,即“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所在”。“制度具有极大的惰性”决定了制度过渡的重要性。旧制度对人的影响不会随着旧制度的废止而立即停止,而新制度作用的发挥还受到旧制度的影响,在欠发达地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就要充分考虑到新旧制度过渡的矛盾和机遇。已有研究证明,欠发达地区的官本位思想比较严重,官员的选拔培训机制不健全,政府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珠三角得改革风气之先,率先在资本引入、行政审批等方面积累了制度资本,对实现珠三角地区的发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省内其他地区则在制度资本上相当欠缺。

第三,产业过渡是协调发展的根基。经济发展是伴随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不断演变的经济增长过程。从产业结构上讲,是一个从传统农业向现代产业经济转型的过程;从空间上讲,是人口、要素、企业、产业、市场、基础设施等等,不断在地理上集中的过程,即从分散经济向集聚经济转变的过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根基是产业,区域协调发展的难题表现为,一方面在于实现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主要途径是根据自身优势、承接发挥自身优势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在于实现区域之间的产业配套,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划分合作利益。对我省而言就是要促进珠三角地区与其他区域产业有梯度地转移,形成配套的产业互补结构。

第四,发展方式是根本举措。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决定着什么样的发展局面和发展未来,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实质就是浪费型扩张,仅仅注重于眼前的经济数量而不是注重质量和效益,也不能考虑长远发展,更谈不上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集约型发展方式的实质是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从长远的考虑利用资源,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

第五,有机发展战略是聚集发展力量的要领。有机发展战略最重要的特点,是把工作重点放在创造自由准入、保护私有产权等有利条件上,以保证私人部门从下而上地生长起来。对区域协调发展而言,通过实施有机发展战略启动民间资本的力量,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其他地区的劳动力转移。这些能够促进经济活力的增长,发挥“鲶鱼效应”,刺激经济发展,并带动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第六,储存环境是可行之举。应该实事求是地看到,区域协调发展总是相对的,总有落后与先进的区分。因为衡量一个地区的优良中差不仅看经济发展,还要看到自然环境、文化底蕴、人文素养、交通出行、社会治安、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在一些自然条件相当恶劣的地区,连居住也是难题,想使那些地方变成适宜居住、适宜创业、适宜发展的宝地几乎不可能。因此,粤北一些山区最好不再居住,把那些地方的自然环境储存起来,发挥其生态环境功能。

三、 实现五重过渡,促进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建议

实现五重过渡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进程,在此过程中有如下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强化服务职能。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首要原则就是促使资源向回报率高的地方流动,哪里的要素回报率高,资本、人才、技术等资源就向哪里流动。实践证明,在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的欠发达地区,有针对性的政府干预是必要的,只要不是人为制造经济的分散化和分割化就是可行的。实践也证明,无为而治不是服务型政府的最高境界:浙江省委党校2008年9月底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浙江省政府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的服务职能仍不健全,导致浙江在中小企业融资、人才和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浙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如温州市近年来出现的企业大量外迁、人力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以及经济增长速度连年放缓、城市竞争力排名下滑等问题,正是与市政府过度追求“无为而治”,服务经济职能不健全密切相关。市场经济的显著特点是各类企业平等竞争,不能因为其所有制属性等问题就产生歧视或者其他阻碍,政府就是要创造这种一种环境。

第二,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提高交易效率。经济学家张培刚认为,市场机制是一个较为可取的经济发展工具,但这需要有能力的政府机构来发展市场。要出台地方就业法规,促进各类人群就业。协调共建基础设施网络和信息化网络,完善支撑市场一体化建设的物流平台和网络平台,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积极发展和规范专业化的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和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增强信用意识,加快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征信行业,建立区域统一开放的征信网络,加强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力度。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健全产品质量监管机制,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维护和健全市场体系。

第三,有序推进产业转移,慎重对待传统产业升级。产业转移绝对不能等同于污染转移和低水平工厂的变迁运动,而是要在转移中确保粤北等欠发达地区的生态不受破坏的前提下打造完整产业链,不是继续过去那种允许国民持续没有尊严和福利的低廉工资、低端产业模式。政府要帮助转移过来的企业做好选址、硬件升级、员工培训、资源保障等工作。产业转移相对较为容易,而促进区域之间的产业互补、建立合理的产业梯度才是新一轮产业转移真正的重点和难点。珠三角地区应保留一些高端的、集成的、品牌企业,它们应该在品牌、质量、营销渠道上都有较强竞争力,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市场,都不会陷入无序的恶性竞争当中。转移省内其他地区的企业则应承接一些相对中下游的产业,使中西部地区企业可以为东部地区企业代工,可以切入到产业链中的某个环节,也可以为东部地区企业提供一些基础性、服务性的支持。

第四,推行有机发展战略,聚集社会投资。吸引各类市场主体到粤北、粤西和粤东地区投资,尤其欢迎研发总部在珠三角的企业到上述地区建立生产加工基地。当前,处于中下游产业的民营经济内部和外部环境都不是很好,需要放宽准入领域来化解发展中的矛盾,要利用中心国家和发达地区经济出现调整优化的机会,鼓励各类企业家们自由地进入上中游产业领域发展,并尽快确立优势,才是今后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希望所在。政府部门要退出一般领域的投资,不在充当投资主角,出台政策鼓励社会资本的投入,政府投资要控制在基础性、先导性和公益性领域,其他领域尽力鼓励社会投资。

参考文献: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范文4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西部区域;发展水平

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

(一)写作背景及目的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形势之下,经济利益是市场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企业生产也更加注重经济利益的获取率,无论是哪个经济团体都更倾向于将生产资本投入到配置合理生产高效的地区,希望以此带动整个地区的效率和效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适用于同样的道理,若想获得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让不同区域的经济要件满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所追求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为此,国家从“九五”计划开始,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国民经济发展方针,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形成了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导向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从2008年开始,国家密集出台和实施了一批区域规划,使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不断完善。在地方层面,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共识,各级地方政府都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五年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部分区域还编制和实施了区域规划、区域发展战略等,推动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协调发展,并积极参与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行动。

(二)论文研究方法

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本文使用定性与文献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而且参阅了大量的期刊、论文、图书和一些权威的网站本文中的资料均来自相关图书、期刊、论文和专业网站的信息。通过收集、分析、整理、挑选出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相关的内容,形成本文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有力支撑。

二、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不同方面共同造成的结果。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理念存在差异,不同地区的福利政策也各不相同,因此相关联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下面我们将借助经济学相关理论从不同角度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具体如下:

(一)区域内的科学技术应用性不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将科技成果不断应用于经济生产过程中,对于商品化经济的发展是一种极大的促进。创造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竞争力,形成一个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是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一大法宝,只有通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将先进的技术以及应用理论应用到生产中不断优化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升级,最终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竞争优势。我国许多区域的科技投入力度明显不足,科研费用的投入远远低于国家水平。

(二)区域内难以形成后发优势

梯度转移理论是经济学中另一个重要的经济理论,它主张让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优先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随后通过产业转移以及要素转移来带动经济不发达地区甚至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的经济整体提升。

(三)主导产业缺乏强有力的带动作

用主导产业是带动一个地区发展的关键元素之一,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越强劲,对地区的辐射带动范围越广泛,辐射带动效用也越强大,可以聚集其他相关产业迅速靠拢,不断支撑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地区考核体系

我国针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目标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之所以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是因为没有一个完善的适合实际情况的考核体系。切实可行的地区考核标准是加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方向标。地区考核标准的制定可以将地区间的经济协调发展真正落实,不断加强区域之间的联合行动。考核体系的建立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考核的标准,另一方面是考核的内容。关于考核标准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实行不一样的考核侧重点,不能使用统一的考核标准,对于经济发达的区域,需要鼓励其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需要偏重于考核它的人均水平以及环境保护状态,积极转变剩余劳动力,提高城镇化的水平。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合理进行资源配置

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做出了不同的战略选择,从最初的效率优先,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如今的兼顾效率与公平。兼顾效率与公平就是将两者放在一样重要的位置。在我国资金投入”技术投入等资源配置上,立足于效率与公平的双重立场,从我国的整体利益以及长远发展出发,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与选择。兼顾效率和公平可以有效地避免政府与市场失去主导问题的出现,是国家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力法宝。

(三)发挥市场的主体地位

增强政府的主导力量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元素,市场作为主体地位,对资源配置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市场调节也存在了一系列的弊端,比如自发性盲目性以及滞后性,容易造成地区的经济波动,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还需要借助政府的主导力量进行有效的调整!政府应该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增强对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

四、结论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不断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同的时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问题,因此,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不断摸索,不断探究,结合最新的时代形势,把握时展的新变化,适时制定适合当下发展的新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需要站在全局的观念之下,秉承着科学的精神以及务实的态度,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参考文献:

[1] 覃成林.论经济市场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纵横,1991.45

[2] 覃成林,郑云峰,张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3.46

[3] 陈甬军.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J].中国经济问题,1996.67

[4] 马龙龙.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市场体系建设[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5

[5] 李大升,冯伟.主导产业选择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

[6] 吴小康.垃圾围城:突围,刻不容缓[J].半月谈,2011.14

[7] 覃成林.论经济市场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纵横,1998.22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范文5

全国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区域发展严重不均一直是广东的隐痛。

2012年,粤东西北12市人均GDP全部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梅州、河源、汕尾、云浮甚至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粤东西北面积、人口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省份,如果将其看作一个整体,人均GDP仅排在全国倒数第四。

继的“双转移”战略后,提出“双引擎”战略,力促粤东西北成为广东发展的另一个发动机。

7月29日,广东省委、省政府最新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发出了“振兴东西北”的动员令。未来五年,广东省财政将统筹安排资金6720亿元,大力支持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到2020年前,粤东西北12市人均GDP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上任伊始,便密集调研粤东西北地区,调研后短短10日后,在广东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上,就对粤东西北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与此同时,他还要广东干部摒弃夜郎自大的心态,向区域协调发展搞得比广东好的江苏取经。

学苏北

广东经济总量虽然连续20多年居全国第一,但光有珠三角这个“单打冠军”,“老大”的地位已面临明显挑战。2013年上半年,广东GDP为28465.92亿元,同比增长8.5%,而江苏GDP已达27604亿元,且同比增速达9.6%。上半年广东经济总量仍超过江苏861亿元,预计全年将超2000亿元,而在5年前,广东还领先5000多亿元。近年来,位居全国经济总量第二的江苏与广东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江苏快速发展的一大法宝就是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2月19日-21日,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率领省直有关部门和粤东西北地市负责人,赴江苏省学习考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在会见江苏省长李学勇时,徐少华坦诚地表示,当前广东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当好排头兵的最大挑战所在。近年来,江苏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尤其是苏北地区振兴发展方面取得很大突破。此次考察就是专题学习江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机制和做法,特别是促进苏北地区振兴发展的经验和做法。

徐少华一行在苏北重点考察了宿迁。“广东来江苏考察,主要是想看看江苏后发地区怎样快速赶超、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宿迁市委书记蓝绍敏说,在考察中,徐少华曾跟他提到,目前广东还有一部分地级市,经济总量、财政收入都与宿迁有很大差距,这是他们来江苏考察的重要背景。江苏的区域协调发展已取得了不错成效,其中作为江苏最短的短板,宿迁的发展是江苏区域协调发展成功的缩影和写照。

在宿迁期间,徐少华重点考察了苏州宿迁共建工业园,这是江苏省委、省政府实施“南北挂钩、合作共建”的重要项目,目前园区综合产出效益明显。徐少华在考察后表示,要学习借鉴苏宿共建园区的好机制、好做法,探索更具生命力和“共赢”效益的帮扶措施。同时,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学习宿迁“我能我行我成功”的艰苦创业精神,进一步增强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振兴发展。

短短一个月后的3月27日,广东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特意邀请江苏省社科院院长刘志彪在“广东学习论坛”上作“区域协调发展”专题报告。刘志彪在报告中分析了江苏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并对广东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建议。包括、朱小丹在内的广东省高层领导均出席了报告会。刘志彪建议广东通过加快城市圈和城市群的建设,来衔接协调城镇化、区域发展,以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战略加速缩小地区差距。同时,通过优化区域功能定位,以产业集聚带动区域跨越发展。刘志彪随后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以广东引领全国新一轮改革浪潮的气魄,一定能探索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的合作机制。”

三大抓手

在密集调研粤东西北,并参考江苏的成功经验后,广东终于在7月底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开始启动“双引擎”战略。

让人思路豁然开朗的是,在《决定》中粤东西北并不只是帮扶对象,而是重新审视其对广东发展的全局意义。指出,区域发展不平衡,既是广东发展必须破解的难题,也是广东加快发展的潜力所在。粤东西北活了,原来珠三角想转但一时转不了的产业将面临更大机遇。珠三角要加快转型升级,要依靠粤东西北腹地,再从粤东西北向“泛珠”发展。支持粤东西北发展,珠三角自身的发展也将更快。粤东西北发展起来了,广东的经济就有了两个发动机。

广东“双引擎”战略背后是真招实招。未来五年,广东将统筹安排资金6720亿元支持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一个目标、两条底线、三个抓手,清晰描绘了广东区域发展新战略的路线图。

一个目标是:粤东西北地区各市人均生产总值在2020年前都要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两个底线是:必须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和加强生态保护工作,确保在推进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不能乱,环境不能坏,走出一条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城市扩容提质,则是广东振兴粤东西北新战略的“三大抓手”。年初在调研粤北后,就对省直部门及粤东西北地区负责人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快速交通运输体系,显著改善粤东西北地区发展的区位条件;二是加强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和集约发展,以园区为载体加快粤东西北地区工业化进程;三是做大做强地级市中心城区,加快城镇化进程,打造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这三大抓手触及制约粤东西北发展的主要瓶颈。由于交通设施落后,粤东西北在区位上处于不利地位,不能成为投资热土,江苏在这方面早抓了10年,就明显带动了全面发展。粤东西北工业化水平差,但发展不能千村点火万户冒烟,抓产业园区,可以促进工业的集聚发展。粤东西北缺少引领区域全局的发展极,通过中心城区的提质扩容,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口、产业集聚,发挥扩散效应。

《决定》还提到三个区域的定位:粤东要加快建设汕潮揭城市群,粤西要加快建设湛茂阳临港经济带,粤北要加快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型新经济区。

清远样本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环珠三角高新产业成长新区、生态宜居名城和珠三角北缘的门户城市。”这是《决定》对清远的最新定位。与清远此前的定位相比,“生态宜居名城”和“珠三角北缘的门户城市”替代了此前的“华南休闲宜居名城”、“大广州卫星城”。

“珠三角北缘的门户城市”这一定位的提出,让不少人眼前一亮。这个定位与清远“桥头堡”战略完全相符。清远有“三省通衢,北江要塞”之称,北面和东北面与韶关市为邻,东南和南面接广州市,南与佛山市接壤,西与肇庆市相连,是珠江三角洲开放地区和粤北山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汇集区之一。清远市作为环珠三角地区中区域位置最靠近珠三角核心区的市,完全具备建设成珠三角北缘门户城市的条件。

清远处于珠三角北部的战略通道位置,将来必然会在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合作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清远如何来当这个门户城市?一是错位发展。在工业化与城市化中,不与珠三角地区同质化竞争。二是交通优先。努力完善自身的对内对外的交通系统。三是生态保护。保护好生态环境,打造旅游品牌。当前适逢推进粤东西北地区大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对于清远来说是重大利好,也是难得机遇。

此外,作为广东省唯一一个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试点的地级市,清远把“生态”纳入考核指标试点已过一年。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范文6

[关键词] 程序理性 非理 区域发展 协调性

一、程序理性与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程序理性是著名经济学家西蒙(Simon)提出的。他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在有限理性的基础上,他明确区分了程序理性与结果理性。程序理性强调的是行为过程的理性,而结果理性则注重行为结果是否符合既定的目标,并不注重产生这一结果的行为过程。在不确定的环境下,人们无法准确地预测未来,从而也就无法按照结果理性的方式采取行动,因此应以程序理性替代结果理性来进行经济学研究。

就发展环境而言,区域发展不仅受经济环境的影响,而且还受到政治、法律、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更为显著。在这种不确定的发展环境下,追求结果理性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应以程序理性替代结果理性。就区域协调发展而言,程序理性是协调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过程的理性。

二、非程序理性在区域协调发展规划中的行为分析

1.协调发展规划制定过程中的非理

从技术层面看,协调发展规划是明确区域整体定位、发展目标;围绕规划区内各区域共同关注、单一省市又难以自行解决的重大问题提出统筹协调发展的思路和布局方案。通过发展规划规范性指导各区域发展,使区域发展具有协调性。但因协调发展规划仍是制定行为的结果,所以发展规划是否科学合理将取决于其制定过程是否理性。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我们所说的理性是一种“有限理性”。就协调发展规划的制定而言,在对区域发展领域的认识上至少受以下因素的制约:

(1)能够充分表达经济发展之实质的知识存量不足。人们对区域发展领域的认识与对其他领域的认识一样,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经济发展知识对新领域、新经济事项的掌握和积累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随着发展因素的变迁,出现认识滞后,不符合理性的要求,与客观实际发生背离。

(2)现存的经济发展知识运用不足。在现有的经济发展知识存量中只有一部分用于协调发展规划的制定,而另一部分却仍停留在理论上。

(3)区域发展与各地具体情况的有效结合难以实现。不同国家和地区,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导致了同一规划在某一国家或地区是可行的,而在另一国家或地区则是不可行的。

2.协调发展规划执行过程中的非理

高质量的协调发展规划是否能在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方面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该规划的执行过程是否理性,而执行过程的理性又取决于执行人员对协调发展规划的理解与运用是否恰当。对协调发展规划的理解而言,不同的经济发展人员对同一协调发展规划的理解存在较大偏差。此外,协调发展规划对新出现的经济发展事项等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协调发展规划没有明示的情况下,就需要经济发展人员进行决策,而决策是主观的。

3.协调发展规划监督过程中的非理

在经济发展中普遍性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信息不对称将会带来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会使经济资源得不到有效的配置。就技术层面而言,监督程序不可避免地存在非理性:首先,因存在信息传导机制的缺陷,极易产生信息丢失、歪曲和过滤,如下级对上级隐瞒不利信息、虚报、假报等。其次,在监督机制的设计和运行上,受成本与效益原则制约,监督机制通常对一些新出现的特殊的协调发展问题缺乏有效控制。

三、区域发展程序理性模式的建立与运行

1.完善协调发展规划的制定程序,制定高质量的协调发展规划

就我国的协调发展规划制定而言,首先应加强区域发展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提高对区域发展的理解与认识水平;其次是规划制定者要更加注意对我国国情的研究,把握我国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环境的特殊性;再次,规划制定机构应采取各种“选择性激励” 措施,激励各区域政府积极参与规划的制定过程,提高规划制定过程的透明度。

2.设计和保证遵守协调发展规划的监督程序

高质量的协调发展规划只为区域发展的协调提供了一套行为约束机制,但不能保证区域发展因此而协调,因此,治理区域发展不协调还必须设计一套监督程序,该程序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政府监管程序,它应是从宏观的立场,通过立法、司法程序及行政手段来规范与监督区域发展。

(2)社会公众监督程序,该程序是一种舆论监督,是一种非专业性监督形式,在政府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发挥社会舆论的力量对区域发展的监督作用。

3.明确能降低区域发展费用的道德与伦理行为规范

遵守协调发展规划的成本较高,包括了摩擦成本、执行成本、监督成本,以及无效规划所带来的损失等,其中,对协调发展规划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的程序包括了政府,以及社会的监督在内,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监督体系,但监督程序越严密,监督成本就越高,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逃避义务、机会主义和问题。著名经济学家诺斯认为,意识形态就是降低区域发展费用的机制(诺斯,1981)。因此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区域发展规划制定过程更加理性提供意识形态上的保证,这既有利于降低协调发展规划的监督成本,又有利于区域发展协调性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美)鲁宾斯坦著,倪晓宁译.有限理性建模[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0

[2]杨耀坤:科学理性的沉思(上卷).科学创造理性的探求[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