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媒体技术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媒体技术理论范文1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学科,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授课过程应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所采用的授课方法应不同于其他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专业课。许昌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成立于2010年,结合专业特色、人才市场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重在培养具有综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在实际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该专业课程组老师以全案例教学法为主,并引入TRIZ理论进行指导,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在教师精心策划的场景中,把问题尽可能地详细地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置身于该场景中,帮助学生对其进行观察、分析、谈论和尝试多种多样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法。该教学方法自140年前在哈佛大学法学院投入实际应用以来,得到广泛的普及,在使用过程中,一大批教师的教育观念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
在我国,案例教学法在各专业、各层次的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培养应用性、实践性人才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并确定较好的效果。但不可否认,该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1)案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待完善。
案例是保证案例教学法能够顺利开展和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复杂、多样的案例能够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他们的决策和团结协作能力。但是,由于该专业属于新开专业,设立时间不长,因此案例的搜集和完善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充实。另外,课程组教师都是从其他专业选调组成的,对专业的整体认识还需要进一步加深,因此案例的选择、完善和更新需要更多的历练。案例库中包含的复合型案例需充实,各知识点涉及的小案例更加需要多样化。
(2)案例执行过程中的不可预测性和影响因素的不可控制性。
在案例教学法的实行过程中,案例发生需要的环境不可能完全还原实际环境,只能是模拟。这就造成在案例的进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因素不能遇见,影响案例发生过程的因素也不能很好地预见。比如,在“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的课程中,实际工作中,客户需求改变、客户的验收标准修改等都是可能随时发生的,这些都或多或少地影响案例制作复杂度和创意度。诸如这些都是不可预见的,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案例分析过程只能尽量逼真,尽量引导学生多思考,和实际环境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3)学生在案例执行过程中还不能认识到角色转变的重要性。
在案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不能从完全的学习者转变为案例实施的执行者,角色的转变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站在案例执行者的角度,切实体会制作者和需求者两者的供需变化和矛盾,真正开动脑筋制订出一些创新性方案。
2.TRIZ理论
TRIZ(Teoriya Resheniya Izobretatelskikh Zadatch)理论是前苏联科学家对250多万件专利分析总结得出的,能够解释发明创造的本质和方法,是一种能够辅助人们加速创新的方法,具有知识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特点。经过后期的完善和丰富,TRIZ已经成为新产品开发实际问题的成熟理论体系之一。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无论是一个简单产品还是复杂的技术系统,其核心技术的发展都是遵循客观规律发展演变的,即具有客观的进化规律和模式;
(2)各种技术难题和矛盾的不断解决是推动这种进化过程的动力;
(3)技术系统发展的理想状态是用最少的资源达到最大效益。
目前,包括东北林业大学和河北工业大学在内,我国内地已有将近50所高校开设TRIZ相关课程,如清华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开设情况主要有以下五种:一是将TRIZ理论作为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的一章来讲授;二是作为创新创业课程的一章来讲授;三是作为公选课或限选课独立设课;四是以讲座或短期培训性质普及TRIZ理论;五是以学生社团的形式开展TRIZ理论的普及应用。
3.结合TRIZ理论的全案例教学法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多为创作课,要求学生根据不同需求灵活运用单个或多个工具进行不同模型、场景或者动画的设计与制作。不同于其他专业的课程可以按照知识点先后顺序展开,该专业课程更加关注课堂的生动性和创新性,以及教学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全案例教学法以其特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创新需要用一种科学的方法作为指导。TRIZ理论不同于传统的创新方法,经过多年的修正和充实,极大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依据的原理,能够揭示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的矛盾。因此,我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组教师对全案例发教学进行改进,引入TRIZ理论做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1)在TRIZ理论指导下,对案例进行完善、补充,提取更好地切合教学目标的案例。
课程组在归纳总结已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借鉴其他高校和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经验,对本专业课程根据年级和课程特点进行分知识点整合度、分学生层次的全案例库建设规划。
图(a)按知识点整合度图 (b)按学生层次
图 全案例库建设规划图
按上图1(a)建设全案例库时,针对各章节的每个知识点建立案例库;在课程进行过程中,随着知识点的积累,整合已学知识点建立“知识点进阶整合案例库”;最后,在课程结束时,推出针对该课程的“知识点大整合案例库”。同时,按图1(b)规划全案例库时,把按知识点整合出的每个子案例库分成三个层次:基础案例库适合所有层次的学生,进阶案例库对部分进步较快的学生组进行进步训练,精华案例库适用于少数特别突出的课题组。
(2)在TRIZ理论指导下,引导学生以不同角色进入案例。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首先作为一个主动学习者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会主动探索知识、主动发现问题和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案例的执行过程中,通常需要几个人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在采用案例教学法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来源不再只是老师,案例中的合作者也是学习的对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案例的合作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角色作用,最终探索出一个适合自己小组情景的解决方案。这个过程比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学的模式更能增强学生的自学意识,激发其学习兴趣。引入TRIZ理论指导后,课程组教师在案例执行过程中激励学生更换角色,分析案例各环节可能出现的不同因素,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并提出不一样的解决方案,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在TRIZ理论指导下,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意识分析案例的各环节。
自我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成立以来,课程组教师积极围绕教学目标,应对人才市场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全案例教学法执行过程中,引入TRIZ理论的动态原则、预先作用原则、分割和组合原则及变害为利原则进行配合,实践证明,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结语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作为一个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的新兴学科,教学方法必然不同于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传统学科。我院该专业课程组教师在近三年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我院学生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TRIZ理论做指导后,该教学法避免了以往案例库建设不足、学生角色投入不够、案例执行过程中不可测因素等方面的一些不足,改变以往教师是课堂上唯一信息来源的情况,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王桂丽.TRIZ理论及在项目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3年1月(上):167.
[2]董安广.基于TRIZ创新教育与信息素质教育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3(03):53-54.
数字媒体技术理论范文2
上海市实验学校编写的语文教材与计算机教学密切结合,引入双拼汉字输入方法,把认字、学拼音和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结合起来,使小学生从入学第一天起就与计算机结下了不解之缘。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A"后就要在计算机键盘上找到它的位置,当学生在键盘击"A"键后,屏幕上显示汉字"阿"(一码字),计算机发出该字的读音,随后发出含有该字组成的词语的句子的读音,让学生从中了解了该字的含义。一节语文课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字母,还学会汉字输入,并能认字和读句。其容量之大,效果之佳,负担之轻,兴趣之浓,是多少年来教改企求达到的目标,也是广大教师梦寐以求的事。梦想成真是由于将多媒体技术引入了语文教学,它提供了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经过几年的实践,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不仅增加了学生识字量,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有效的多媒体识字教学使神话变成了事实
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两个月后能认1000个汉字。进校一个半月的学生能在电脑中输入600多个汉字,"写"96句话。进校时只认64个字的学生,经过不到两个月的训练,能认720个字。有人认为这是神话!不,这是事实。
上海市实验学校自1991年利用电脑辅助学习汉字以来,学生的识字量逐年提高。1997年多媒体技术介入识字教学后,学生进校两个半月的平均识字量已达990个,1998年竟达到1240个。经过两个月的训练,小学生用电脑输汉字速度达20个字/分钟,最高达到42个字/分钟。有些进校时就认1000个字的学生,已能在电脑中"写"童话故事,尽管他们还不会用笔写这些字。许多学生能流畅地读《365夜》故事。
也有人认为进上海市实验学校学习的学生都是"神童"。其实不然。1995年将这种新型的识字教学推广到对学生入学不加选择的广东碧桂园学校(私立学校),学生能在入学后的三个月中平均认700~800个汉字。1996年上海浦东明珠小学引进了这种教学方法,平均识字量与上海市实验学校持平,达990个汉字。1998年又将该识字教学推广到河南信阳实验小学,学生学习汉字,运用汉字的效果达到了教材要求的各项指标。江苏苏州国际外国语学校、浙江温州新世纪学校、云南昆明春城小学的教学反馈都是令人满意的。
数字媒体技术理论范文3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分形图像技术;分形动画;人才培养
新媒体时代,数字媒体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媒体的受众对于数字媒体的艺术性与表现性的期待越来越高。这些环境的变化促成了艺术的发展与创新,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人才的理念与思路也应该与时俱进。新媒体的发展要求数字媒体的形式更为多样,传播更加快捷,内容更加炫酷与震撼眼球。分形理论强调整体对部分的依赖性,它超越了传统构成学,揭示了艺术形态新的构成规律[1]。分形艺术图形不仅丰富了传统的图形样式,更是以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引导着图形艺术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应该把握这一良机,将分形几何的理论,分形艺术的设计工具,分形动画的制作等引入到教学中,引领学生学习多维的艺术设计工具与理念。
1分形艺术的特性
与传统的数字媒体设计相比,基于分形的数字媒体设计具有如下特性。(1)数字分形艺术节省了存储空间,各种美丽复杂的分形图形不再由像素组成,而是有数学分形算法的不同参数计算渲染生成。存储图形只需要存储几个简单的参数以及迭代吸引子即可,一张分形图片渲染后的结果可能几M,但是参数与算法的存储却只要几K,存储空间的压缩比达到上千。(2)降低了美学的门槛,曾几何时,艺术作品的生成至少需要十几年的艺术积淀,数字分形艺术可以让算法生成艺术作品,这样没有绘画功底也可以通过各种分形软件调整参数生成符合自己需要的分形仿真作品,如闪电,地毯,山脉,迷宫等,这对游戏与动画领域是一个福音。(3)分形算法可以节省运算时间,分形作品具有自相似性,局部与整理具有相似的特性,因此对于分形图像而言,可以渲染局部,然后扩展复制到整体,可以较好地优化空间。(4)性能配置灵活,比如在三维游戏贴图中,传统的方式需要准备三种不同画质和加载效率的图,往往低效图看起来画质很差,而在数字分形图像用于贴图时,针对不同的运行环境,可以根据需要调高或者调低画质,只需要修改分形的维度参数,生成的分形艺术图都照样清晰。因此,将分形理论与分形艺术引入数字媒体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分形艺术图形的冲击可以带动传统艺术在空间形态上的延展与数字化转变,激发学生的创意与灵感,使其在数字化的图形与二维三维的动画创作中采用更广阔的表达与更创意的思维。
2基于分形艺术的专业教学改革
2.1分形数字化转型的教学改革
分形图形是以整体与局部的自相似性为特点的,当一个复杂、精美的图形以多次重复迭代的方式拼贴形成一个复杂的具有冲击力的图像。这种不规则的图形是由数学公式生成,且多个不同的数学公式可以进行拼贴,为图形的外观赋予更多的、更复杂的变换[2]。将这些数学公式按照不同的取值赋予不同的颜色,就可以生成色彩炫丽的分形艺术图。分形艺术图是形象艺术与数学相融合的产物,是以数字化的方程作为基本的作图元,拼贴组合成具有无数变化可能的带有分形特质的艺术图。用分形的方式作图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字化想象力,也可以将复杂的图形用简单的数学公式符号进行存储,极大地节省了存储空间,也实现了传统图形向数字化艺术创作的转型。
2.2打破维度的分形空间应用
传统的艺术图形总是以二维或者三维的形式出现,而分形的物体打破的传统整数维的理论。分形的空间在不断的迭代重复过程中,可以对空间进行无限的分割,从而生成非整数的多维效果[3]。电影《奇异博士》中对于分形的空间维度理论有着很好的应用,奇异博士对空间的折叠、时间的操控等都呈现了炫酷的分形效果。
2.3基于分形动画的教学改革
新媒体时代的图像与动画生成正逐渐向动态而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多元化表现方式发展。传统的媒体正在数字化,而艺术的传播形式正逐渐轻量级地数字化。对传统的动画而言,是存储的实实在在的图像信息,图像信息随着时间的变换形成了动画效果,一部动画成品的实现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关键帧的创作与绘制,耗时耗钱耗人力。而利用分形软件制作的分形动画艺术感强,且动画的生成是通过数学公式的参数调整完成的,存储容量小而且动画效果炫酷。由于分形可以对大自然的具有自相似的分形图形进行仿真和模拟,因此对于植物、山峰、火焰等场景的生成也可以使用分形进行模拟,同时将过程通过参数调节做成动画[4],产生的分形效果视觉冲击力强。如电影《奇异博士》中大部分的特效都应用了分形技术与分形的空间维度理论。分形的理论与技术近年来已被大量地应用于影视特效、舞台美术、影像装置等多个动态视频领域。由于分形图像的生成是通过数学公式迭代拼贴而成,因此要想改变图像的外观只要改变公式的参数即可[5]。而分形动画的生成就可以在关键帧中改变参数,存储的数据量也即使数学公式及其对应的参数取值,数据量非常小,还可以保证图片的精美画质,数据传输快,数据视觉效果好,充分体现了数字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实时性与高效性。
3分形仿真引领教学改革
图像与动画、视频是数字媒体专业进行新媒体创新的主要载体,要培养面向新媒体时代的新型人才,需要打破传统媒体的创作方式,不局限于绘制图像、建模图像的传统方式,将媒体的创作与设计向数字化、动态化、交互化转型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分形艺术以数学公式引领艺术的潮流,既可以对大自然的实物进行仿真,又可以创新地设计具有分形美与混沌美的图像与动画视频,拓展了数字化媒体的创新形式。数字分形研究融合了科学与艺术,力争发挥科技的魅力,为艺术注入新的思潮与途径,为数字艺术带来了许多优势,也为数字媒体技术的教学革新带来了新思路。
4结语
该文针对数字媒体时代对多维、动态的数字化作品的需求,提出了应用数字分形解决当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创新型人才转型所面临的问题。数字分形研究融合了科学与艺术,力争发挥科技的魅力,为艺术注入新的思潮与途径,为数字艺术带来了许多优势,为数字媒体技术的教学革新提供了新的方向。
作者:陶雪娇 张晓颖 单位:重庆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朱华,姬翠翠.分形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王令中.艺术效应与视觉心理——艺术视觉心理学[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3]徐桂楠.数字艺术设计中的科学美[J].科教文汇,2014(5):132-133.
数字媒体技术理论范文4
数字插画(也称CG插画)是近十年出现的数字媒体艺术形式,伴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成熟,广泛运用于影视动画概念设计、游戏美术、插画设计等领域。大众在消费杂志和欣赏商业影视作品的同时,间接或直接欣赏插图就成为一种必然行为。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数字绘画作品营造的唯美、绚丽、奇幻的艺术氛围通过游戏、电影、动漫影响着当代人的审美观念。然而,作为新兴画种,数字插画自诞生之日起即被定位为商业美术,其艺术价值也未得到学者的足够关注,这在当今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方兴未艾的大背景下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1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1 国内的研究情况
在国内,对于数字插画的理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软硬件技术、商业应用、教学研究,或者关联领域研究,如王选遥《论电影画面的灵魂――概念艺术》、赵小林《数码绘画与设计艺术专业基础教学》等;从美学角度探索数字绘画艺术理论的论文,在“中国知网”以变换关键词组合的方式进行搜索,可见数篇,包括赵忠波《浅析超现实主义绘画对现代数字绘画的影响》、许超《后现代视野下CG插画设计的美学特征探微》。这些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前国内数字插画艺术理论研究现状,总体而言研究的成果有待进一步丰富和系统化。
1.2 欧美等国的研究情况
在美国,以出版物为服务对象现代插画的发展已经超过百年,形成了非常深厚的文化土壤。繁荣的出版业造就了一大批技法成熟、风格多元的插画大师。近20年来,作为数字技术革命的策源地,美国的数字娱乐产业异常繁荣,很多从事传统插画创作的画家成功转型为概念设计师,使用数码绘图工具,为电影、游戏和动漫业服务,数字插画由此应运而生。不过数字插画师的成就也一直不为主流艺术承认,其原因同样源自艺术界对商业美术的某种长期的“歧视”。在西方的数字艺术行业内,有关数字绘画的研究基本集中在视觉特效软硬件开发使用、表现技法、商业应用等实用性、技术性领域,鲜见数字插画艺术理论的研究成果。这一点,从历年的“ACM SIGGRAPH”会议所的主题与会议日程安排可见一斑。
2 数字插画艺术理论研究的意义
2.1 为国内新媒体艺术理论研究拓展新的视角
目前,有关新媒体艺术美学理论研究的成果多集中在新媒体自身特性带来的审美异化,如虚拟性、交互性、技术性等,以及由此产生的新媒体与创作者的关系、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关系、新媒体对创作观念的变革等一系列问题。例如,刘自力《新媒体带来的美学思考》、刘佳《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带来的美学思考》等等。这些研究,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了新媒体艺术审美在文化学、心理学、社会学乃至哲学层面的意义。这样的视角,固然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新媒体艺术的基本特征,但是限于一些研究者的专业背景,仍缺少对新媒体艺术中某些具体领域的研究。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新媒体艺术这个大的范畴中,实验艺术、装置艺术这类的当代“纯”艺术活动与游戏动漫设计、电影美术等商业艺术仍然是有本质性的区别的,所以,针对数字插画美学理论展开研究,对于充实国内数字媒体艺术研究的美学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 数字插画创作需要艺术理论指导
由于数字插画是商业美术,一直以来被视为流行文化,其价值得不到主流艺术界的认同。以网络相册为平台,优秀的插画作品甚至可以赢得千万次的点击率,却很难进入到画廊、艺术馆中与传统画种获得并列展出的机会。数字绘画在主流美术界的“空缺”,使其缺乏专业而系统的评价体系、科学而规范的教育方法以及艺术投资人。这些都制约着中国数字绘画艺术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展开数字插画的艺术理论研究,挖掘其文化价值、厘清风格流派、完善评论体系,将数字插画研究学术化、正规化,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数字插画在主流美术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些都能更好地激励数字插画从业者的创作热情,对于提高数字绘画的整体创作水平、挖掘艺术价值是非常必要的。
3 数字插画艺术理论研究的必要性
3.1 利于构建更加科学的数字插画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国内大专院校的数字插画教育大多处于初创阶段,师资力量和教材建设均比较薄弱。当前人才的培养主要由企业和社会机构承担,但在培养方式上往往注重技巧训练、追求画面的外在效果,较为忽视绘画创作的文化艺术性,不利于数字插画人才的良性发展。事实上,在欧美等国,数字插画师(概念设计师)基本出自艺术设计类院校的相关专业,需要系统学习解剖、架上绘画、艺术史、数字图形图像学等课程,企业培训只是培养实践经验的手段,学院教育才是主流。构建科学的数字插画人才培养体系,需要相关的艺术理论研究成果为依托,完善教材建设、丰富理论教学内容。
3.2 利于促进动漫游戏产业的原创力提升
自从2006年国务院《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我国的创意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动漫、游戏产业的原创能力不断得以加强。很多项目开始借鉴国外同行业经验,更加注重前期的概念设计的投入力度,推出了一批有分量的游戏作品。例如,腾讯游戏开发的网络游戏《斗战神》。该作的前期概念设定由国内一线的游戏美术师合力完成,人物造型夸张玄奇却不失中国神话人物的特征,场景华丽宏大,且充满东方色彩,充分展现出数字插画的视觉创造力和奇幻文化的魅力。然而,对于中国创意产业整体而言,高质量的作品和优秀的概念设计师仍然数量稀少,数字插画师的绘画水平良莠不齐。拙劣的模仿和照抄,贫弱的造型与滥俗画风依旧充斥着中国的动漫游戏市场。建立数字插画艺术理论体系,特别是文化研究和批评研究,有助于指导插画师的创作,推动当前数字绘画创作者对艺术品质的自发追求,转变成自觉的要求。
4 数字插画艺术理论研究的内容
本文的重点在于研究数字插画艺术性,因而笔者认为可参照传统绘画研究的方式构建数字插画的理论研究框架,内容包括: (1)数字插画史论、人物及作品研究。 (2)数字插画文化研究。 (3)传统绘画与数字插画比较研究。 (4)数字插画批评研究。 (5)数字插画创作研究。
数字媒体技术理论范文5
摘 要 近几年,数字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语文、数学、英语等课堂中,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体育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只有在充分掌握体育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进行体育实践,本文对小学体育课堂中应用数字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 数字多媒体技术 小学体育 教学效率
数字多媒体技术具有交互性、形象性、直观性等特点,是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视频、动画、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声音等各种信息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容易分散注意力,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主要以感性认识为主。长期教学实践发现小学生容易被形象、生动、直观的事物所吸引,因此为帮助小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可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应用数字多媒体技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数字多媒体技术在提高小学体育课教学效率的应用。
一、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率。由于小学生心理发育不成熟,课堂学习往往只有三分钟热度,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创造目的性强、生动、形象、合理的教学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数字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可直观、形象的向学生展示所学知识,趣味性极强,在寓教于乐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从而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通过分解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理解力
小学生理解力较差,体育动作具有瞬时性特征,数字多媒体技术是直观教学方式,可通过声音、画面等形式分解体育动作,带给小学生真实、动态的教学体验,充分感受体育运动的美感与魅力,帮助小学生突破并掌握体育动作的重点与难点,从而树立小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教学效率。如四川成都某小学体育教师,在指导学生跑步训练时,首先组织学生观看数字多媒体跑步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掌握到跑步时正确的脚步动作,视频播放结束后,让学生自主进行跑步训练,该教师在学生跑步训练的同时规范学生动作,让学生了解自身理解的不足之处,掌握体育动作要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促进增加学生凝聚力,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
数字多媒体数字技术教学有利于建立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加强学生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如某成都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足球教学时,为向学生清楚说明足球运动规则、违规行为,让学生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可通过数字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足球比赛的仿真视频,视频播放结束后,引导学生踊跃发言,指出足球比赛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分析比赛过程中比赛双方进球失误的主要原因,以这种教学方式可帮助学生进行直观理解,提升教学效率。
(四)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
数字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可视化教学工具,可进行强大且有效的演示。可视化教学工具可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升教学效率。数字多媒体技术的主要教学工具有动画和图形。体育课堂中图形的引入在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同时,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吸收。动画具有动态特性,与静态图片相比,动画有利于长期性的深刻记忆。针对体育课堂具有较强实践性这一特点,体育教师在教授体育的理论知识时,应充分结合文字、图片、动画等元素,激发学生充分发挥其内在潜质,进而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数字多媒体技术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注意事项
虽然体育课教学与数字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体现了现代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探索精神,并有效提高了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受到越来越多体育教师的推崇与认可。但是在应用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一)坚持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数字多媒体技术虽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相关体育理论知识,明显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仍要明确数字多媒体技术仅仅只是一个教学辅助手段,教师才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设计者,教学活动的主要领导者,这一点在任何教学模式中都不容忽视。
(二)明确教学目的,避免盲目模仿
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均是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提升教学效果与质量是教学目的。在体育教学中,尤其是在教授体育基础理论知识时需尤其注意,由于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知识点较为杂乱,学生多会感觉枯燥,因此需合理使用数字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避免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三)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选择性运用数字多媒体技术
数字多媒体技术教学适用于中小型教室,即容纳100人左右。若教学场地过大,学生人数过多,多媒体距离较远则不利于课堂管理,反而会降低课堂教学效率。
(四)不能忽略传统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是老师与学生灵魂对视,情感交流的过程,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注意有效结合传统教学与数字多媒体教学模式,相互补充,扬长避短,进而提升小学体育的课堂教学效率。
三、结语
数字多媒体教学模式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与小学生的心里特征、智力特点等方面相符合,可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达到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的目的。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深入学习体育课堂的新标准,提高自身的体育专业素质,认真学习并合理运用数字多媒体技术,并适时引入到小学体育课堂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以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数字媒体技术理论范文6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建设 教学策略
21世纪的今天,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数字通信技术逐渐引领当今时展的潮流,同时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种独特而又全新的艺术性专业,和我国经济建设以及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联。如何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进行综合性创新性的培养,已经是当今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建设和教学进行探讨分析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现状
当前,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相对匮乏,同时其专业性不强,以至于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仍然不能正确定位。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性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难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较为落后的专业知识、相对较差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同时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和计算机技术有着直接的关联,但计算机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有着相对较快的发展速度,以至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跟不上时展的脚步。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往往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
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技术型的专业,对于其实践能力比较重视,在对学生电脑动画和计算机图形学理论知识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更应该保证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对大规模的游戏架构设计和策划等能够独立完成。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更应该综合文化性、艺术性和技术性,将学生的文化素养、艺术品位、审美眼光以及思维水平加以培养,并将创造性的人文品格进行培养。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体系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主要有专业基础课程的建设、文化艺术史论课程的建设、计算机技术类课程的建设、专业方向应用课程的建设以及专业实践实习课程的建设。专业基础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主要是指一些素描、速写以及色彩等设计的基础课程,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培养,应不断对教学进行改革,并将着重提高其教学质量。而文化艺术史论课程的建设主要是对学生完善艺术理论知识体系的建设,并将学生的文化艺术品位加以提高,对学生创意思维以及设计理念加以培养,进而顺应当今时展的潮流。计算机技术类课程的培养主要是服务于我国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专业实践实习课程的建设更是从相关的经验和基础理论知识出发,对学生进行一专多能的培养,将学生的就业面拓宽。专业实践实习课程的建设主要是以社会发展的动力为出发点,并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实习基地,对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及创新能力加以培养,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策略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作为一门全新的艺术性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想真正与人才实质需求相挂钩,就要立足于当前,顺应当今时展的潮流,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具体体现:
(一)注重艺术的培养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加强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加以培养,并借助现代化媒体技术以及数字科技,将艺术的感性思维和人的理性思维巧妙地融为一体,其教学的重点更要和数字技术的教学内容加以渗透,并不断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能力。
(二)在传统艺术上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传统艺术加以重视,并将创新能力着重提高,一方面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入全新的教学内容,并对学生三维空间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进行建立,对传统手绘的脚本进行推敲,并和现代新科技发展相融合;另一方面则要在艺术创作中保证有相对丰富的素材,并将我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处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注重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一般而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有着多元性、交互性以及跨学科性的特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立足于当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市场对人才的实质需求,并将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艺术人才加以培养,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加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总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本着艺术的眼光,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结语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现代化信息学科和文化艺术相融合的一门新兴学科,在实际建设和教学过程中更应注重学生艺术审美、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进而服务于我国数字媒体行业的综合发展。
[注:本文为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规划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学科群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编号:11YJAZH094]
参考文献:
[1]杰.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现状分析及教学体系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2]王平.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与教学探微――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J].装饰,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