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念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理念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理念的重要性

教学理念的重要性范文1

【摘 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情感态度的关键阶段。如何教好小学语文课呢?这是广大的语文教师不断探索和追求的方向。本文从以下几点加以说明;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有效教学

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打好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既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能对孩子们今后的成长和学习都产生积极的影响。实施有效的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而且还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性。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时,要利用一切积极的因素,促进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这也是响应素质教育的一种表现。

一、紧扣文本特色,立足文本整体,抓住重点词句

俗话说:“书没有读通不开讲,书不读熟也不开讲”。例如,在讲授《第一朵杏花》这篇文章时,对话描写则是这篇文章的主要特色之一。教师可以根据这一文本特色,让学生去通读全文,然后再把课文读通、读熟的基础上,为学生设计这样一个综合性的训练:出示竺可桢爷爷和小男孩的对话,但是没有标点——学生想要读通读顺这段话的话,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对话加上正确的标点;再加上标点之后,再去引导学生想象一下人物当时的表情、动作以及神态等,然后再去体会、揣摩人物说话时的心情,去感受人物说话的动机等,读着读着,学生们也加上了一些提示语,这样读起来会更加的过瘾。这个时候,有了提示语作为坐标,学生便能够主动地投入到其中,积极地还原体验人物当时的所思、所想以及所感,再有感情地去朗读,慢慢地再去触及人物内在的品质,这个时候,人物的精神也逐渐地变得看得见、听得出、说得准且写得活,诸如“课文为什么要以第一朵杏花为题”这个问题也能有更好的理解。当教学结束时,这些问题也都能够迎刃而解了。当学生读懂的时候,也是感悟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和语言积累的过程。

二、灵活处理教学资源

灵活的使用教学资源,主要指的是教材资源。新教材也给教师提供了更大的创造空间,给小学生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空间。例如,在教学《暮江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搜集一些有关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时代背景,然后再结合文中的图片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合作交流等,体会白居易离开朝廷之后的那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这样的教学也会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再如,在教学《意大利的爱国少年》这篇文章时,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船上的人们的刻薄的语言和热那亚少年大义凛然的话语,进行对比学习,这个时候,少年的爱国情也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也是充分地利用了文本资源去理解“对话悟情”。在两个人的对话中去挖掘隐性的资源,然后再将热那亚少年的浓浓的爱国情传达出来。利于学生掌握本篇文章的中心。

三、开展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

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而且还能够有效的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更多的是强调教师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最大化,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否获得最大的发展。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设置情境教学,以此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们都能够自然地走入到文本当中,理解文本内涵。此外,教师还要积极地营造出和谐、稳定的语言环境,避免盲目地灌输教学的知识,通过有效的指导,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探索知识,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四、把时间留给学生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出一种浓烈的朗读氛围,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能够在这个氛围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和锻炼。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也能有效地吸引学生融入情景,设身处地地去感受语言的神奇、感受文章内容的丰富多彩和内蕴的意味深长,然后再把这些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不断的练习中去熏陶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锻炼的能力,促进学生智慧的生长。例如,在教学《步行18里》这一文时,文章中与人物进行对话的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先留给学生一些读书的时间,让学生静静地用心灵和书中的人物进行对话,然后再全班进行交流。这个时候,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从前很少举手的同学,也纷纷地举起他们的小手。这说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很多学生都是完全可以自己获取一些知识的。

要想构建高效率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就要兼顾各个方面,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实际学情和教学内容,精心地进行预设,用简约有效的教学方法扎实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切实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要想把这些孩子们都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需要我们从小学阶段的学习抓起,从学习语文知识时开始抓起。多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措施,让小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让他们在课堂学习中掌握更多的语言知识。

参考文献

[1]焦小双.《“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年04期

[2]郭树春.浅析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的实施[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09)

[3]鹿丽丽,王玉.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21(08):41-43

[4]戚春霞.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问题及其策略[J].成才之路.2009(29)

教学理念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青少年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245-01

中小学是人类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上都经历着一系列的重大变化。这个阶段人的可塑性很强,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反之,不良的心理状态容易使学生形成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甚至影响人的一生的优良品质的形成。因此,必须认真开展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不良影响,使学生的身心健康都得到促进。这是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联合国公布的健康的标准中,前三条就是关于心理健康的内容。可见,心理健康在教育中的重要性。[2]青少年是个体从童年向成人发展的过度期,是人生中的“疾风怒涛”的时期,也是智力发展的快速期,具有矛盾动荡性。亚里士多德认为是:“暴躁、易发脾气、易于为冲动所驱而失去控制。”在青少年时期里,青少年的生理、心理、智力都有很大的变化,自我逐渐形成。但个体身心还很不稳定,容易表现两极性:情绪行为两极波动;“中学生处于情绪与情感的‘疾风怒涛’时期,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明显。[1]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且这种竞争也被移植到学校。刚结束一天紧张的学校生活,学生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还没来得及吃饭就开始伏案做作业了。周末,悠闲的大人们在家中看电视,学生们却在忙碌着大人为他们准备的各种补习。他们只能透过窗户凝视着蔚蓝的天空,数着天空飘过的白云,看电视更成了他们遥不可及的奢望。在这种紧张的学习生活里,那些幼小的心灵渐渐承受不住,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下,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了重视。

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家庭影响、学校教育不当、社会影响等。就学校教育方面,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如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视课堂教育,轻视校外教育;重视尖子生的培养,轻视一般生、差生的教育等等。学校教育形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造成心理上的恐慌,视学习为苦差事。而一些教师在教育方面方法简单,忽视学生时期的心理特点,在教育学生时教育方法欠妥,如简单粗暴、体罚学生等,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有些后进生因被教师所嫌弃产生了自卑的心理而失去上进心,自暴自弃。

我们要坚持科学的态度和遵循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结合心理学基本原理和运用科学的方法,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较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各学校要结合本学校的实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计划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渗透到各教学中去,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接受学校正规教育的同时发展健康向上的心理,不断提高心理素质。

一、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也或多或少产生了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导致了一些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学校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培养出学生健康的心理。此外,要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正确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不出现失误,这对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二、对学生进行健康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老师是学校中人际关系的核心,是各种人际关系的主要协调者,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教师应善于与学生沟通,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就能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从而提高学科成绩。同时,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也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要在课堂上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心情轻松愉快,创造力、想象力得到极大发挥,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这样,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把自已塑造成一个有着健康心理的人。

三、创设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1.顺孩子之天性,给孩子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让他们快乐的成长。如:在校园里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在校园、走廊或教室里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在校园里给孩子一块?评论板,让孩子自由说说想说的事,自由发表一下对某事的评论。教室布置要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充实了学生的生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健康心理。

2.完善 班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

2.1学生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情感。教师要让每个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发挥作用,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尝试和施展才能的机会,提供锻炼能力的舞台,丰富学生角色体验,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使他们的个性得到积极自主的发展,创设了成功的机会。因此,学生的个性得以健康的发展。

2.2及时对班集体提出富有激励性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并为这个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为这个计划而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力。

2.3积极开展班级科技、智力、文体、学习方法、游戏等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各自的特长,使学生对自已的兴趣爱好有一个正确认识,对自已今后的发展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认识。

2.4经常进行班级的工作总结和对某项工作的评价,让全体学生参与,人人成为自我锻炼、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体,使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大大加强,工作效益得到提高。学生还在班集体中增强了责任感,使学生改他律为自律,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使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得到有效培养。学生在班级管理中不断增长改革和创新的能力、建设和谐班级的能力、凝聚团队力量的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与完善,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塑造了良好的健康心理。

参考文献

教学理念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 通识教育 艺术类大学生 大学英语教学 重要性

一、通识教育的概念

通识教育已是当前世界各大学普遍接受的国际化议题。在我国,通识教育已经成为推进大学改革的一种选择。

中文“通识教育”一词由台湾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根据“General Education,Liberal Education”的思想翻译转换而来。这个概念的欧洲语系的早期用法为“Liberal Arts Education”,意涵的内容便是要提供古希腊城邦自由民的教育。古希腊属于奴隶制度,所有的生产劳动都由奴隶提供。自由民的教育不需要技职专业的训练,而专注于参与公共事务能力的培养,或是哲学思辨、文艺创作、探索世界真理等方面知识能力的培养。

在我国,通识教育的思想也是源远流长的。《易经》中主张:“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中庸》中主张,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孔子提出“君子不器”,要把知识分子培养成“君子”、“士”、“君子儒”,在教育中重视人格的完善、心智的完善, 注重教养,主张德才兼备。古人一贯认为博学多识就可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的境界。

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起,在大学教育改革中,通识教育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有关其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文献非常多。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著作中,著名学者对通识教育内涵的表述有50多种。国内较为流行的是汪永铨教授和李曼丽博士的阐释:“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通识教育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具有统整的知识与学识,其教育目的是以宏观、远大、有器识的基本认识为基础,使学生充分了解人类文化与历史、世界环境与人文素养。

二、通识教育理念在艺术类大学生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艺术类大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期望挑战传统英语教学模式

张丽帆老师对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入学的艺术类新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从艺术类学生的群体特征、学习目的和学习需求等多方面对艺术类学生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充分体现了艺术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看法和期望。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09份。艺术类学生性格特征的自评表明,学生认为自己的性格特征是:宽容随和、本分认真,聪明活泼、参与意识强、敢于尝试新事物。在针对上大学目的的调查中,52%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修养;33%的学生选择为了学习一技之长顺利毕业。这一调查结果说明在现在的大学生心目中大学不只是学习一技之长成功就业的途径,其更重要的功能是全面提高个人素质的手段,因此,可以说,现在大学英语教育界所推崇的通识教育势在必行。在对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53%的艺术类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兴趣一般,甚至有7%的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那么如何提高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呢?了解学生学习愿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才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在英语学习需求的统计中,艺术类学生提出为了提高修养,希望在英语课上学习西方文化、风俗传统,并加强课文背景知识的输入。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我们可以发现,艺术类学生希望通过英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开阔眼界,因此,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是无法激起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的。

2.通识教育理念有助于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

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模式,通识教育理念应该贯穿大学教育全部课程。我国现行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充分体现了通识教育的要求,而这一要求在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应真正贯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原因如下。

首先,《教学要求》强调大学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包含知识、技能、文化和交际,即培养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特别强调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并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最终目标。在个别访谈中,很多艺术类学生提出,由于从很小就接受专业的艺术训练,精力都投入在绘画技巧的训练上,而无暇从大量的阅读中吸收各方面的知识养料,造成除了专业知识之外,其他领域综合知识相对缺乏。因此,艺术类学生希望通过学习英语,提高综合素质。

其次,从课程的内容来看,通识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学习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的。分层次的教学要求有利于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使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成为可能,也符合艺术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冒险的性格特征。通过学学英语,学生可以开阔眼界,开拓思路,获得更多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树立更加完善的世界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最后,体现通识教育思想的英语教学评估标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要求》将“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形成学生的英语总评成绩。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全面测评,而不以考试成绩决定学生的英语总评成绩,这毫无疑问有利于大学英语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对于英语基础不好的艺术类学生,打破单纯由试卷分数决定学习成果的评估方式,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信心。

三、在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中实践通识教育思想的两点建议

首先,丰富课堂内容,突出人文特色、教材与时俱进。各类大学英语教材均包含有关英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的精选美文。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在众多教材中选择能够体现时代特色、信息密集、对学生有吸引力的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加深对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例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联合美国国家地理和美国圣智学习出版公司编写的《全新版大学英语视听阅读》。其视听内容是从数以千万计的国家地理电视视频库中精选出的视频片段,主题包括中外文化、天文地理、历史名胜、科技探索等。这些主题可以开阔大学生视野,符合他们探索世界的心理需求,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有关艺术方面的英文资料(如NewYork Times中有关艺术的专题),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英语词汇和语法,还能扩展其专业知识。

其次,鼓励、指导、监督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艺术类学生思维活跃,敢于尝试新事物,非常适合进行自主学习。教师结合教材单元主题,要求学生上网检索一个符合要求的视听文件,要求学生对视听文件进行信息处理――理解文件主题,了解背景知识,标记难词难句,补充课外材料等。学生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能力和信息能力进行个性化学习。或者,教师要求学生就自己好奇的一个话题自主研究,查阅英文资料,在课堂上通过讲解的方式与同学共享。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查阅资料的好习惯。

最后,使用多媒体资源库和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大量视频资料和学习文件,让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掌握相关内容。通过网络搜索和互动学习,提高英语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自身全面素质的目标。同时,学生的参与和学习时间的投入,可以通过网络学习监控系统来进行评价,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记入期末总评,使学生全面素质直接与学习成绩挂钩,不失为一个有效的促进学习因素。

通识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以培养“全人”为目标。大学不单纯是为学生提供一技之长和谋生手段的场所,而是让学生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养成人类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科学与文明精神,从而具备理性的力量。而对于艺术类学生而言,他们的设计和创作并不只凭借专业技巧,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设计出有深度的作品。通过大学英语教学进行通识教育,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让语言教学成为开阔学生视野和完善学生人格的工具,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96-101.

[2]陆建平.《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人文优势[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0,26-28.

[3]夏纪梅.解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J].外语界,2005,2,12-14.

教学理念的重要性范文4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近几年的临床实践发现,高血压发病年龄日趋减小,也就是高血压有年轻化趋势。目前治疗高血压主要从调整不良生活方式以及药物治疗两方面着手,药物治疗是把血压降至正常的重要手段。但据Inter Asia在我国抽样调查35~47岁高血压患者资料显示,血压控制率仅为8.1%。[1]由于本病病程长、控制难、服药时间长,不易根治,多需终身服药是本病防治的难点,其原因除医生正确诊断与治疗方案外,患者是否有良好的服药依存性,按医嘱及时足量服用降压药物是能否取得理想降压效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患者在住院期间多数能遵守医生确定的治疗方案接受治疗,并能认真地服从医护人员实行的各项措施,特别是在用药方面执行力是最高的,但是病情好转出院后的中青年患者院外用药存在极为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康复。现将我们对中青年高血压患着的不同心态采取的健康教育对策总结如下:

1 针对病人不同心态有的放矢实施教育,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取得病人的信任,共同建立一种指导—合作—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使病人乐于接受护士传递的信息并深信不疑

由于患者主观感受疾病的危害越高时,采取遵医行为的可能性越大,所以护士要了解患者对高血压病的态度和信念,清楚患者的想法和影响病人治疗的因素,有针对性的帮助患者充分认识到治疗的目的和意义,以及遵医服药的重要性,调动患者自身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其依从性。

1.1 我行我素、满不在乎型。存在此种想法的病人多数年纪较轻,平均年龄在三十五岁左右,平素身体健康,症状较轻微,不影响生活娱乐。认为医护人员是危言耸听,夸大其词,对服药控制血压及疾病发展没有充分的认识,此种病人潜在的危险更大,极易发生心、脑、肾等多种脏器的并发症。对这种病人要讲解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对健康的危害,引起病人的足够重视。年轻病人对知识的理解接受能力较好,可以向他们详细讲解心脏血管的解剖生理在身体中的重要作用,使病人迅速改变观念,主动接受治疗。

1.2 自暴自弃、精神颓废型。平素身体健康的人,一旦发现自己得了这种终身性疾病,认为自己的一生没指望了,整天唉声叹气,郁郁寡欢,对治疗预防不积极。此时要提醒他们对父母,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并介绍病愈病例,鼓励他们互相交流感受,使他们对治疗、预后充满信心。

1.3 焦虑恐惧型。病人过于注意自身疾病,感到自己患了不治之症,每天小心翼翼,这类病人多数在四十五岁左右,身兼多重角色,思想负担重,顾虑重重。对这类病人,首先要做好亲属的思想工作,请他们积极配合,共同关心开导病人,使他们感受到温暖与被尊重,介绍经过按时服药、适量运动、饮食控制等积极治疗后症状消失,血压控制理想的病人,通过真实病例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1.4 工作狂型。这类病人多是人到中年,事业有成,对工作认真负责,对自己的身体满不在乎,即使出现症状也不休息,经常忘记吃药。对这类病人要指导亲属督促其吃药、休息,反复讲解,实例举证,只有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才可以更多更好的工作。这些病人多数在领导岗位,要注意教育方式、语气、态度等,做到既达到教育目的又提高护理满意度。

2 根据患者生活情况和个性化的原则,寻求对患者最佳的药物和剂量,医护合作,共同加强用药指导

中青年患者大都有一定的医学保健知识,在服药过程中常自我诊断,当情况好转时就擅自停药或减少剂量,这样会大大影响治疗效果,有时甚至会增加抗药性或产生药物不良反应。故医护人员应通俗、简明、肯定的说明各个药物的服用时间、用法、用量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药物的停止时间等,要告知患者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多数靠药物维持,且多需终生服药,在无检测血压的情况下,切勿擅自停止治疗,以免发生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

3 丰富健康教育内容,使病人乐于接受。

高血压患者要保持平和心境,避免生气,激动和过于劳累。做好健康教育,要同时调动患者家属的积极参与,使患者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提高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正确理解治疗方案,打消顾虑,并取得家属配合,支持和监督患者依存性接受治疗,同时要告知患者和家属不能随意听信广告、宣传和一些所谓新药,避免服药后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要指导患者合理的饮食、生活起居和各种功能训练,帮患者谨遵医嘱规范性用药,达到各种药物治疗的最佳时限,保证院外中青年患者的用药安全。

4 全程教育模式

由于高血压药物治疗是一个长期甚至终身过程,健康教育要延续到病人的生命全过程。所以医护人员必须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患者入院时要帮助患者熟悉环境,稳定情绪,是他们有安全感、信任感,从而建立平等、朋友般的护患关系,并留下病人的详细通讯地址、电话,为预防联系不到病人,还要留下联系人的详细地址、电话,出院时给予详细的书面指导,出院后定期电话指导,必要时家访,可定于出院后一,三,六个月,以后每半年一次,解答患者出院后出现的问题,定期询问服药和血压控制的情况。这样不仅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也增加了病人对医院的信任,扩大了医院的知名度。

服药依从性是评价患者是否按照医嘱进行治疗的一项重要指标,它的高低直接影响高血压患者的治愈率和控制率。[2]因此,加强医护人员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认识和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临床工作中护士不应过分强调患者如何去做,而应重视通过医患、护患之间的互动关系调动病人的主动性,最终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总之,通过对出院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的分析,并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存性,从而帮助病人树立正确的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最大程度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教学理念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高中体育 教学问题 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048

“高中体育”是构建当下教育体系的重要科目,它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品德意志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一直以来,这一学科都很难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正重视,尤其是步入高中以后,学生课业繁多,在应试和升学压力面前,学生往往忽视了体育学科的重要性,加之部分体育教师的教学模式笼统而单一,使得学生不具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面对当下高中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笔者欲从教师正确教学理念的树立、对不同学生的差异化教学以及进行灵活的教学形式等层面出发,对当下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策略研究。

一、当下高中体育教学问题

在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中,部分教师在教学理念以及教学形式方面还存在相关的问题,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体育学科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体育教学所应传授的精神价值。一方面,相比起其他“课业繁重”的学科,高中体育并未被纳入普通高考的应试范畴,面对多数学生无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的情况,部分教师选择了“放纵”的态度,对学生敷衍散漫的学习心理不加规范;另一方面,多数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当中仅停留在了“技巧”层面,没有传递出体育课程的精神价值,没有确立起培养学生“终生体育观念”的教学理念。

(二)无视学生个体情况的笼统教学

部分教师习惯于集体而笼统的教学模式,无视学生个体差异和个体需求。相比起其他学科,体育教学无视学生个体差异所造成的“无效教学”往往表现得更加明显。不同学生的体质水平差异往往较大,身体机能的优势和短板也不尽相同,加之学生群体间不同的运动习惯和爱好,笼统教学只会打消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学形式单一

部分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形式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性、缺乏丰富多彩的活动。根据笔者的教学观察,不少教师的教学活动仅仅限于跑步、篮球等常规活动,教学模式便是教师的演示以及学生的跟练。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和项目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二、当下高中体育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理念

相关教师应该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确立起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体育精神的教学目标。

一方面,就学科的重要性而言,虽然“体育”未被纳入高中应试教育的正式y试项目,但它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而健康良好的身心状态,正是学生学业水平进步的基础。报告显示,体育运动不仅能使得人类的体质得以强化,还能刺激人类的大脑皮层,使大脑的思维更加灵敏活跃。这便是说,从整体因素来考虑,体育课程的开展,能够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对体育教学加以重视,引导学生参与灵活丰富的体育活动。

另一方面,教师应该传递出体育的精神价值。高中体育教学的一项深层次目的,便在于传递出“坚毅”“执著”“向上”的体育精神,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观念。因此,相关教师应该突破传统“技术”层面的体育教学,传递出体育的精神和内涵。比如,教师可以借助“马拉松比赛的由来”“古希腊竞技体育”等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背后的人文价值和精神内涵。

(二)针对不同特质学生的差异化教学

针对部分教师习惯“笼统教学”的问题,相关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质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分组教学”等差异化教学策略。

一方面,教师应该了解学生不同的体质状况,以实现区别化教学。比如,通过测试了解学生的肺活量和跑步“800”米的体能状况;通过相关项目比如“投掷铅球”“引体向上”等活动了解学生的肌体能力;通过询问了解学生的运动习惯、有无过往病史等等,进而制定出符合学生体质状况的教学模式,实现“因材施教”。

另一方面,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这便要求相关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开展学生所喜爱的体育教学活动,甚至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分组教学,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丰富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兴趣

针对当前高中体育教学形式单一的问题,相关教师应该丰富教学形式、拓展教学项目,以此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

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教学形式多样化,比如引进游戏化元素、利用多媒体技术等等。首先,“体育”本身便是一项活动性强的科目,相关的游戏化元素和竞争性元素,容易在教学中开展,诸如“两人三腿”的游戏、“小组接力赛”等等,都能较好地调动课堂氛围;其次,就多媒体技术而言,同样能够丰富高中体育的课堂形式,比如教师利用多媒体来放映相关体操分解动作的视频,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理念的重要性范文6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集专业知识以及灵活的思辨能力于一体的优秀人才,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应该高度重视英语思辨能力的重要性,并且在实际的学习中做到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英语思辨能力,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广大高校也充分认识到了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对英语教学思辨能力的培养,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高度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认为这两项是大学英语学习中的重中之重。殊不知在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培养大学英语的教学思辨能力也同样是不容忽视的。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综合素质良好的人才。思辨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领着重要的地位,现今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在思辨能力方面也应当达到要求。因为现今社会不断变化、发展、进步,社会人才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与选择,这样才能够不断地迎接挑战,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为学生将来顺利地融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1.符合教学的发展需要。

大学与高中有着很大的不同,不管是在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是在教师的教学方式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广大的高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目前在广大高校,教师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实施科学的教学活动。总体来讲,大学英语在教学内容以及难度方面都是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的。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他们在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内容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能够较好地适应大学的教学方式,并且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较好的成果。[1]

2.教学方式有所变化。

大学英语和高中英语存在显著的区别,高中英语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促进学生在考试中获得优良的成绩。但是在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方面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欠缺就是教育中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缺乏培养所造成的后果之一。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在大学英语教育中,教师加强了对学生这项能力的培养。在这项工作上,教师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学生也根据教师的指导,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了比较科学的学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身的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改变了教学方式,丰富了教学方法,邀请学生充当教师的现象已经变得非常普遍,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3.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由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改变了教学方式,丰富了教学方法,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得到了提高。原因在于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英语实践活动,比如英语角,这些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在英语学习方面更加积极主动,对于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有着巨大的帮助。

4.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不到位。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因为这项能力在学生将来的学习以及工作中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目前在广大的高校中,对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却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从长远来讲,这不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在英语学习中,缺乏思辨能力就会导致学生无法真正掌握英语学习中的精髓;在工作中,缺乏思辨能力就不利于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高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二、大学英语缺乏教学思辨能力的原因

1.教学理念存在偏差。

教学理念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基础所在,它对于教学工作起着指导性的作用,教学理念存在偏差会导致教学工作失去方向,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学理念在学校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教学理念应该得到众多高校的高度重视,但是在树立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方面,高校的工作却没有做到位,这对高校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高校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思辨能力,无法较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健康发展。

2.教学方式不合理。

学校教学理念存在偏差导致了学校教学方式的不合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没有注重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甚理想。目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学方式普遍为“老师讲、学生听”,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上课开小差的现象非常普遍,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忽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学生没能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中,就难以提高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热情,也难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教学内容未得到优化。

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学习何种教学内容,就会提高相应方面的能力。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就应当调整相应的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的最优效果,不断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方面没有做好自身的工作,沿袭高中时期教学方法的现象仍然非常普遍,在教学内容方面也没有做出合理的选择,而是仅仅依靠课本知识,督促学生加强对课本知识的记忆,这是一种不科学的教学方式,无法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2]

4.学生学习方式不当。

正确的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反之,将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进而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以及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对学习方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了影响,有利于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的形成。但是,仍然有许多大学生存在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对自身的英语学习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并且在学校举办的英语实践活动中,也没有发挥自身的积极性,积极地融入到实践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在自身思辨能力的培养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自身的学习没有达到学校的要求。

三、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的措施

1.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对于教学工作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因此,各个高校一定要树立正确合理的教学理念,对教学工作起到正确的指导作用,以便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各个高校在教学理念的树立方面,首先应当重视教学思辨能力的重要性。要将英语教学思辨能力的培养融入到高校的教学理念中,进而在教学工作中采取措施提高英语教学的思辨能力。教育部门应当高度重视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制定一系列的政策督促各个高校在教学理念方面做好相应的调整工作。

2.优化教学方式。

科学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高效课堂的形成,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对教学方式给予足够的重视,在选择科学的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要注重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并且,要注重培养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辨能力,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比如课堂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内进行解决,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此外,也可以进行校企合作,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

3.教学内容合理化。

教学内容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要想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就应当将教学内容合理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当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学内容除了书本中的知识以外,还应当寻找课外知识供学生学习,开拓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见识。丰富教学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此外,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强调课本知识的重要性,不能将学生学习课本知识作为教学工作的唯一重点,而是应当在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的同时,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学生调整自身的学习方式。

学习效果会受到学习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运用科学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学英语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还要涉猎一定的课外知识,增长自身的见识。学习效率的提高也应该受到教师以及学生的高度重视,学生切忌对学习抱有得过且过的不良态度,而是要持有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以此来促进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在自身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方面,广大的学生要做到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以积极的学习态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最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总结

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应当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各个高校也应当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调整自身的教学工作。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思辨能力,将这些能力应用到学习和工作中,以应对来自学习和工作的各种挑战,以较高的效率完成规定时间内的任务,提高自身的学习和工作能力。广大高校应当认识到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的重要性,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提高英语教学思辨能力的工作中,应当注重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调整教学内容,不仅要注重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要采取措施开拓学生的视野,为提高英语教学思辨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注重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不仅要提高自身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也要注重对英语知识深层次内涵的探究与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英语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将来顺利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钟钰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