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发展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发展建议范文1
一、政府的政策创新
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地方政府在规划管理,在资金、政策、土地使用规划等方面一般具有较大的优势,地方政府在大多数的产业集群经济,尤其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中,扮演了发展主体的角色。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产业集群创新发展过程中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注重对集群的宏观管理与调控,在园区发展中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促进产业集群创新的发展,完善市场监管,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
(一)营造创新的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对集群企业创新行为有着深刻影响。首先,必须尊重科学家和科研人员在科研课题和创新项目选择上的自主性,尽量减少对创新项目的行政干预和行政命令,同时,与国家自然基金合作项目、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适当向产学研合作项目倾斜。其次,在产业集群创新的过程中,允许失败。因为创新具有较大的失败率,允许失败有利于鼓励科学家和科研人员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放下思想包袱,勇于冒险,大胆探索。再次,要给予创新者名利双收的机会与待遇,对敢于创新且创新成果能带来很大的效益的,要重重奖赏。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创新行列中来。
(二)规范创新的市场秩序
规范的市场秩序是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是对市场主体不当行为的制约,同时也是对创新主体的保护。因此,要在完善法规制度的基础上,健全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和宣传教育、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构建完善的网络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严厉打击制假售假、以次充好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防止创新中的“搭便车”行为,加大产业集群区域内知识产权制度的执法力度,激励集群成员企业的创新活动。
(三)完善创新的金融支持政策
创新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由于投融资政策的原因,很多企业得不到创新所需要的资金,因此,政府需要创新金融政策。首先,要出台向产业集群内创新能力较强企业倾斜的融资支持政策,政府各部门要加大调控和引导力度,优化配置区域资源,使有限的资金优先保证创新能力较强的行业和企业的资金需求。其次,在国家金融政策允许的框架下,完善融资体系,拓宽集群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具体可以采用互助贷款、集群担保贷款和集群集合式债券和票据的发行等形式。最后,构建企业贷款诚信系统,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实现企业间诚信信息共享,增强银行支持产业集群内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四)加大创新的财政支持力度
首先,可以通过贴息、所得税减免、地方返税、专项基金等措施,对有发展前途的产业集群创新项目给予扶持;其次,财政出资提业集群在建设技术创新中心所需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如办公场所设施,购置研发、测试、检测等设备器材。
(五)构建和完善创新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机制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要素,政府要继续在引进人才上下功夫,尤其是结合特色产业集群与河南省的发展特色,从国外、省外多渠道引进专门人才,并提供优厚的待遇;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还要重点构建地方人才的培养机制,如根据主要产业集群的产业特点,通过政策引导地方高等学校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加快培养地方特色集群亟需的高技术人才;在继续教育方面,建立劳动力教育培训机构,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训,造就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二、行业协会及集群管理机构的协调创新
行业协会及集群管理机构具有对集群内企业协调、监督、指导等方面功能,对于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和集群整体发展具有特别的意义。
(一)收集最新信息,帮助企业寻找创新契机
行业协会及集群管理机构应利用自身优势,协助集群内企业收集外部资料和信息,并分析宏观市场环境,提供行业发展的新进展、新趋势,为集群内企业寻找新的创业契机。
(二)整合创新资源,促进产学研合作
行业协会及集群管理机构要在工作中发挥好纽带作用,有效整合作为创新主体的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在创新主体间实现协同效应,促进产业集群合作创新。同时,也要通过政策和制度促进产业集群内创新基础较好的企业向弱势企业进行创新转移和技术扩散,引导弱势企业的创新,促使其在新的、优化的技术轨道上实施创新,促进集群内产生显著的知识创新和知识溢出效应。
(三)构建资源交流与共享平台,提高创新效率
行业协会及集群管理机构既能实现创新参与主体的协同创新,减少创新资源的浪费,还可以构建资源交流与共享平台,如定期举办本行业内各种新技术产品、新工艺设计和新材料的展销会与演示会,为创新企业间的交流、创新人员的交流、创新知识与信息的共享等创造机会,提高各类创新资源的利用率,并实现创新主体与创新资源之间的优化联结,从而提高创新效率。
三、集群内企业的实践创新
集群内企业是实施创新的直接参与者,企业的行为对集群创新的结果会产生重要影响。
(一)转变观念,实现整体创新
集群内企业尤其是高层管理者要转变观念,将产业集群视为一个整体,而企业只是整体中的个体,倡导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管理者应该转变竞争观念,培育企业间的合作竞争意识,促进企业间的良性竞争,实现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的共享,从而实现产业集群的整体创新。
(二)明确定位,发挥各自优势
企业应积极参与集群内的分工协作,各企业应该明确其在集群中的位置及作用,并在创新过程中发挥好各自优势、密切合作,实现产业集群的整体创新。如集群内有大、中、小各类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在实施创新方面具有资本、研发等优势,能够实现规模经济,从而在技术、产品、管理模式、市场等方面引导集群的发展,因此大企业要发挥好龙头作用,带动其他企业共同实现创新发展。小企业应围绕集群内优势大企业,通过深层次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通过增强对先进技术的吸纳能力,促使信息、资源等要素在企业之间的传递与流动。
(三)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首先,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新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的企业文化;其次,要针对企业技术人员的具体情况进行新工艺、新技术的普及,帮助技术人员了解该领域的新趋势、新变化,从而提高其科技素养,同时积极引进高科技人才,提升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最后,积极探索创新的组织模式,综合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技术手段,对企业生产经营各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推动组织机构创新、管理方法创新、技术创新。
创新发展建议范文2
一、*年商务工作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区“建设科技*,实现科学发展”的主题,发挥商务规划的引领作用,促进商贸服务业的结构调整,发挥商务项目的带动作用,促进我区市场繁荣和税收的增加。
二、主要商务指标: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43亿元,比*年实际增长20%;服务业增加值77.5亿元,比*年实际增长23%;实际直接利用外资额0.8亿美元;外贸出口总值5.9亿美元;完成招商引资和协税目标。
三、*年商务工作任务:
(一)推进老城厢—东马路商圈高端商贸和民俗商贸聚集。加快推进大型现代商业设施的建设和招商工作,推动铜锣湾广场(*年5月开业)、天街(*年底前开业)、河床酒吧街、新世界百货提升改造,金盛广场、七向街(*年10月开业)、仁恒海河广场、乐天百货、中粮大跃城等大型商贸设施建设;做好商圈项目的古文化街、鼓楼商业街品牌推介招商协税,搞好商、旅、文的结合;搞好商务基础设施(如灯光、道路等)的建设;把老城厢-东马路商圈打造成为集传统民俗商贸和时尚高端商业为一体的市级重要商圈。
(二)推动水上公园—奥体商圈体育旅游休闲产业聚集。重点抓好奥城商业广场、奥体中心体育之窗和宝力豪、绿荫里地块三个节点。丰富奥城商业广场经营业态,发展高端时尚商业,建设奥城商业广场国际风情街(*年6月前开街);围绕两大市级体育场馆,依托“体育之窗”、宝力豪两大项目,推进会展、汽贸、餐饮、创意产业发展,打造天津体育产业聚集区;重点推介绿荫里地块,促进世贸中心项目,使其成为集会展、娱乐、商务、酒店、影视等超大型综合商务商贸区;推动狗不理海鲜大酒楼(旗舰店)项目建设,搞好五钻级酒店酒家评定工作,打造水上公园街为餐饮钻石街。
(三)推动新南马路五金城商圈现代服务业聚集。推动五金城二期的开工建设,规划建设30万平米的国际五金机电精品展销中心,推动五金城一期的品牌建设及电子商务建设。搞好商务规划的编制工作,编制“十二五”规划。提升长江道商务商贸服务业态,完善长江道汽贸街的汽车商贸及相关产业服务链,建成奥迪4S店;推动黄河道商务商贸街的升级。
(四)推动鞍山西道—天拖IT商圈科技总部产业聚集。重点培育以电子产品物流集散、计算机整机及配套服务、信息与通讯技术品牌经营为主要特色的现代都市服务集聚区,同时以百脑汇为中心,以荣华时代广场、赛博、颐高、百豪电子谷四大卖场为节点,培育“东西南北中”的经营格局,带动周边专业市场及沿街专卖店的发展。推动鞍山西道和白堤路的科技商贸集聚区建设。推动企业总部聚集西区。
(五)搞好重要节庆会展经济活动。积极策划商贸节庆活动,承接市政府、市商务委各项活动,带动社会商品零售额和GDP等任务的完成。举办*年新春购物节;积极组织好“津洽会”活动;组织好区域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举办“中国北方国际五金博览会”。
(六)推动民营企业的做优做强。解决好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利用好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民营企业做好资金的扶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动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争取国家、市里的支持政策,支持*的重点企业、出口企业、高新企业发展,搞好企业经营培训,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培育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企业集团,培育自主产权品牌企业。加大大型专业市场的管理,加强五金、机电、IT、古玩字画、餐饮等专业市场的管理,提高民营企业对财政的贡献率。
(七)完成菜市场及社区商业中心建设。加快菜市场建设步伐,建成西湖道、慧翔职专两个菜市场,提升物美、天明永利菜市场。制定出台《*区菜市场管理办法》,建立长效的菜市场管理机制,形成例会制度、报告制度,加大对菜市场的监督力度。推动协调西区各街的资源整合,在西区各街分别选择1-2条街道,建设便民服务社区商业中心街。建设天明便民早点一条街,对天明街进行提升改造,形成西区社区商业的新亮点。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建设。在王顶堤、八里台、向阳路、广开街实施网点建设。继续抓好家电以旧换新的工作。
(八)完成利用外资的工作任务。抓住国际资本向天津流动的大势,狠抓项目和载体建设,策划包装一批服务业项目。高水平抓好境外招商活动,完成利用外资的指标。推动重点外资项目的对接、洽谈、落地,做好以商招商,发挥外企协会的作用,加强对港澳台企业的服务与管理,提高我区利用外资的质量与水平。加快外经贸事业发展。推动“引进来”与“走出去”均衡协调发展,加大政策扶持,用足用好外经贸政策,促进外资外经外贸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完成外贸进出口任务。做好各项行政审批工作。
创新发展建议范文3
【关键字】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全面改进施工技术、提升施工效率已成为建筑企业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从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来看,其还存在着各种各样亟需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使建筑工程经济效益、施工质量得要根本保证。针对这些问题,建筑企业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在工程管理中充分利用创新手段,解决相关问题,使之实现创新发展,提高建筑产品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进而保障我国建筑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地发展。
一、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管理者素质不高
“重视技术、轻视管理”是大部分建筑企业存在的通病,不少建筑企业为节约项目成本,盲目地减少从事工程管理人员的数量,导致了工程管理的不深入。另外,部分企业的工程管理甚至都没有具备专业资格的项目经理,工程管理人员极为缺乏,管理者的素质普遍不高,这些都会直接导致管理水平的低下。
(二)管理模式欠合理
长期以来,我国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这样特殊的国情也决定了建筑工程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普遍存在着“行政指令”管理现象,管理模式的科学性、合理性较为低下,具体体现如下:
第一,控制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有待完善。在工程管理工作中,很多企业都没有制定科学、完善的控制体系,很多都是凭管理者的经验、主观臆想,以检查作为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这些检查工作往往仅在任务完成后才实施,即便检查出了问题,对这些问题也仅是凭经验进行定性判断,并未进行系统的分析,做量化计算。
第二,材料采购管理不善。目前,大部分的建筑企业都仍然沿用了大批量的集中采购方式,很少有企业与供货商建立起稳定的、长期的合作关系。传统的采购方式灵活性较差,对于大宗材料,若一次性购入量太大,不但占用资金也会占用场地,对于零星材料,若频繁采购则会增加采购成本。
第三,未能对工程进度、工期进行合理规划。大多数企业都还存在着对总体规划不重视的现象,工程计划多凭借经验制定,主观臆想定工期,工程计划中的很多内容都与实际不相符,当面临结构形式新颖的工程项目时,常常就会不知所措,此时若凭经验办事,势必导致进度、工期制定的不合理。
二、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管理科学的必然要求
管理科学,是符合现实管理需要的一门科学,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科学能为其提供科学、先进的、切合实际的管理方法,使工程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在建筑企业发展中占据着关键地位。然而,管理科学侧重于理论研究,对人的内心想法不够重视,所以,将理论、实际二者紧密联系成为了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创新模式提出,正好满足了管理科学的这一要求,其能让建筑工程管理作用得到更为全面而有效的发挥。
(二)是时展的迫切要求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发展壮大就离不开创新,与此同时,创新也是时展的迫切要求。现代建筑企业唯有不断创新,积极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才能让企业茁壮成长、发展壮大。建筑企业在工程管理方面,若不能积极创新,应用创新模式进行管理,必将永远落后于人,跟着别人跑,最终将走上淘汰之路。所以,建筑工程管理必须积极创新,革新管理模式,有效改善管理方法、管理体制,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与质量,从而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是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
在现代建筑企业中,管理制度的建立离不开创新。工程管理水平是反映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要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就必须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以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建立管理制度必须充分考虑企业实际情况、行业发展要求,创新管理体制,能让管理更为有序和轻松,同时也能较好地克服旧制度存在的诸多弊病,比如科层制所导致的信息传递不畅。另外,制度的创新也是思想的创新,其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创造能力,增强凝聚力,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创兴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一)管理理念的创新
创新管理理念是创新管理模式的关键,企业要调整管理理念,首先需要管理者在思想方面加快创新步伐。企业应当大量引进工程管理人才,加强人才培养,增强创新意识,以创新思维管理进行管理,立足于市场要求,深刻认识到创新管理的重要性、长期性和紧迫性。
(二)创新组织机构
在工程管理中,作为项目经理不应只顾自身利益,而应当将部门运作与企业整体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以免给工程项目埋下各种隐患。建筑企业应当与项目经理签订责任合同,增强企业对项目经理部的有效制约。由于建筑企业的施工项目较多,企业与项目、职工与项目间的利益关系协调难度较大,所以必须应用创新思想调整组织机构,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
(三)创新管理体制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有效控制是一项重要职能,创新模式下,有效控制应当根据发展需要调整管理标准或事先确定管理标准,根据标准分析、总结、考察各项工作,一旦发生偏差要及时予以纠正,以免此类错误再次发生。创新管理机制,能让建筑企业保持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市场中占有稳固地位,并不断发掘潜力市场。企业实力及其对市场机遇的把控、判断能力体现出了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实力主要来源于项目经理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而企业对市场机遇的合理把控、科学判断则源自项目经理部业绩、信息的优劣。由此可见,建筑企业要增强自身实力,就必须加大工程管理部建设力度,创新管理体制,提升企业社会形象、经济效益。
(四)技术方面的创新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其生存与发展,项目部作为企业形象的代表,也是企业实力的重要体现,所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是保证企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根本所在。建筑工程管理的顺利实施必须以强大的创新技术为支持,其是工程进度、施工质量的根本保证,唯有此才能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企业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掌握先进的核心技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领优势地位。
总之,将创新模式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是保障建筑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管理模式的创新应从管理理念、组织机构、管理体制、技术方面入手,不断探索出先进的工程管理模式,改进施工技术、提升施工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许飞.论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价值工程,2010,29(15):47-47.
[2]李江,赵奕磊,王媛媛等.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2013,(5):104-104,107.
[3]郑元兴.关于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2,(29):131-133.
[4]张志刚???.论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0).
创新发展建议范文4
一、提高软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目标和原则
技术创新是软件企业的灵魂,是提高软件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的软件企业面临着世界上最强大软件企业的竞争,技术创新越来越成为影响软件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进一步加强软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于振兴我国软件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到20*年,加强软件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是:促进我国软件企业在操作系统、大型数据管理系统、网络平台、开发平台、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大型应用软件系统、构建库等基础软件和共性软件领域的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和系统,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骨干企业,形成我国自主的软件产业体系。
加强软件企业技术创新,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化为目标,以面向产业化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和重大关键共性软件技术研究开发为重点,以完善的软件标准体系和软件评测体系为保证,产学研用相结合,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
二、国家将采取有力措施,全面促进软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加大对软件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的投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计划)经费将重点支持软件开发平台、中间件及其关键技术、嵌入式操作系统、构件库、软件质量工程平台、行业应用中间件平台以及以解决方案和系统原形式出现的关键支撑技术等。*计划设立软件重大专项,重点研制包括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和重大应用共性软件(如office、CAD、ERP)在内的我国自主网络软件核心平台,同时加强电子政务、金融系统、电信等行业应用软件的开发和软件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
鼓励以软件企业为主体申请*计划信息领域项目和软件重大专项项目。充分利用国际上开放源代码运动带来的机遇,支持发展Linux系统软件及基础Linux的应用软件,加快构造我国软件产业的自主基础平台和软件应用产品。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将逐步加大对软件企业软件项目的支持力度和资助金额,对软件项目的资金支持比率将达到基金总额的20%。
(二)加强准制定、质量保证体系和中介机构的建设。加强软件标准的研究和制定,逐步完善软件标准体系。加强操作系统、大型数据管理系统、网络平台、开发平台、构建库、大型应用软件等基础软件和共性软件的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以国内骨干软件企业为主体,制定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标准体系。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行业的软件应用标准,制定统一的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网络教育等领域的应用系统的技术规范和适用框架标准,制定软件质量评测标准规范,提高行业的软件应用水平。
加强软件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加强评测工作。国家鼓励软件企业推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逐步要求企业在软件产品开发上遵循国际认可的程序和规范。加快培养软件测试人才,开展软件评测技术的研究。适应软件产业专业分工和服务的需要,建立国家级的软件测试机构,建设软件质量评测平台,提供软件质量评测服务等,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各方参与、有效监督和管理的软件评测体系。
大力发展为软件企业服务的中介机构。重点扶持一批专门为软件企业服务的生产力促进中心、软件标准化推广中心、软件产权交易市场等中介机构,加强重大软件技术或软件企业的供需信息库以及软件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树立服务品牌和信誉,提供信息咨询、软件技术和产权交易等优质服务。
(三)继续加强软件产业基地建设。通过建设完善软件产业基地,对区域内资金、人才、技术密集等优势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加快软件研发和成果转化,形成局部聚集和产业集群效应,并利用其辐射效应,带动整个软件产业的技术创新。
在软件产业基地建立软件技术支撑体系,为中小软件企业提供优良的基础设施和先进、开放、配套的软件开发和测试平台,帮助提高软件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和管理能力。国家重点支持一批软件专业孵化器,培育新的软件企业。
(四)鼓励软件企业加大软件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各级政府应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财工字[1996]41号),对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研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计入管理费用,赢利软件企业当年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比上年实际增长10%(含10%)以上的,其当年实际发生额除按规定据实列支外,年终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可再按其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当年应税收所得额。如果税收抵扣数额大于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就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部分予以抵扣,超过部分不再抵扣。企业从事软件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五)鼓励软件企业在技术创新时广泛开展合作。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与我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联合设立或单独设立研究开发机构,共同研究开发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实现较高水平上的技术跨越。鼓励国内软件企业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
(六)支持各类软件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发挥政府在政策和资金等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集中力量努力培育和扶持软件技术创新骨干企业,支持建立一批新的国家软件工程中心,为软件产业发展提供共性技术支撑和服务。
鼓励和支持国家重点软件企业建立技术中心,推动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方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制建设。以促进软件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为目标,培育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的支持力度。
三、软件企业要不断提高对技术创新的认识,努力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
(七)软件企业要进一步提高对技术创新的认识,全面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要建立健全软件技术中心,加速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迅速转化的有效运行机制。要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组织形式,面向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
(八)推行软件工程化开发,提升企业软件开发水平。软件企业要积极推行软件开发过程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重视标准化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推广软件构建和复用技术,提高工程化管理能力,实现软件工业化生产。
软件企业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标准化水平,积极开展质量保证体系评估工作和软件测试工作,规范软件产品的开发和生产过程,保证国产软件质量。
创新发展建议范文5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企业为主体,以企业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能力提升为重点,组织企业实施转型升级计划,全面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水平,着力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生产业协同发展的都市型工业体系。力争“十二五”末,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提高到60%以上,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总量超百亿元。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全区企业创新发展的主要目标为:
(一)增加研发投入。力争企业研发投入和从事研发工作的专业人才数量分别比“”翻一番,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以上。
(二)提升创新能力。力争建成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达到4个、10个,省级企业技术服务平台1个,市级企业技术服务平台2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设立技术机构的比例提高到70%以上;重点企业全部设立技术机构。2015年,专利年申请、授权量分别达到600件和200件。
(三)培育创新型企业。力争培育1家销售超100亿元的创新型龙头企业,4家销售超10亿元或行业领先的创新型企业;培育1家新兴产业重点创新型领军企业,5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四)推进品牌建设。力争新增省著名商标1件,名牌产品1个,市知名商标5件,新增采用国家标准1项、部标或行业标准2项。
(五)提升装备水平。技术改造投资达到150亿元,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增国内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2个。
(六)强化绿色制造。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五年累计下降不低于20%,重点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率达10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8%以上。
三、工作重点
(一)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实施企业转型升级计划,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技术中心,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一是以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为重点,实现传统产业品牌化。加快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形成一批品牌影响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特色优势产品。二是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引领,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跟踪新能源、新医药和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一批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按照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和商务电子化“五化联动”的要求,加快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广泛应用与集成创新。着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按照建立信息交流、开展商务谈判、实施电子商务的推进模式,加快电子商务试点,实施示范工程,突破电子支付、货物配送等关键环节。着力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加快应用产品数据管理(PDM)、办公自动化系统(OA),推广应用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等,将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技术及制造技术相结合,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着力推进企业产品研发、设计的信息化,加快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CAPP)等先进信息技术,有效地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提高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力争“十二五”末,重点企业全部建有信息系统,信息化建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率、电子商务应用率均达100%,电子商务营销占全部商务活动的60%以上。积极开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区、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创建1个生产性信息化服务平台,3户省级示范企业,8户市级示范企业,10户规模以上企业信息化升级改造,建成1个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
(三)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每年组织实施重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大力引进国内外领先水平的高科技设备,提升企业的工艺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实施一批新产品规模化技术改造项目,迅速做大企业规模。“十二五”期间,技术改造投入达到150亿元,到“十二五”末,工业技术改造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80%,工艺和装备更新改造投资占技术改造比重达到70%。
(四)加强企业创新体系建设。要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现有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要参照国家级、省级标准,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人才引进,提升研发能力。要探索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支持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以合建、进驻、技术入股等形式,建立工程研究(技术)中心、产学研开发中心,与企业开展科技交流活动,联合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鼓励企业和其他组织机构从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出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构建产业技术联盟。要依托工业设计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等载体,按照“整合、集成、共享、提升”的方针,引导建立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平台,构筑多层次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
(五)强化企业管理创新。加强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重视经营理念、创新商业模式、加强制度创新,在企业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经营管理、电子商务等方面实现一批有影响的管理模式创新。实施品牌培育工程,跟踪抓好品牌申请、品牌提升、品牌推广工作,推进现有省级著名商标争创中国驰名商标,推动企业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跨越,提高工业品牌经济比重。实施质量兴区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引导企业建立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全区重点企业都要通过ISO质量体系认证和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出口工业企业都要争取通过国际认可的专业机构质量认证,采用国际标准组织生产,跨越技术壁垒,增强国际竞争力。
(六)推进绿色制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企业根据社会化分工和产品生产的内在联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排放,促进企业间资源共享和产品互换,培育一个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一批示范企业,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推进节能减排,以节能减排的刚性约束倒逼企业创新升级,引导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
四、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对全区企业创新的组织领导,成立区企业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分管区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研究制定促进企业创新的各项政策,协调解决企业创新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经信委,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协调服务及督查考核等工作。
(二)强化规划引领。制定全区“十二五”企业创新专项规划和企业转型升级计划,做到方向明确、目标务实、重点突出、措施有力,紧密联系本地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战略方向,明确产业空间布局,力避产业同构,引导错位发展。明确重点企业在创新能力、技术装备、品牌质量、节能减排、信息化等方面的具体升级目标和路径,确保工作成效最终体现在结构的调整优化和产业的转型发展上。
(三)强化考核激励。强化对企业创新的组织领导、政策制定和责任落实。加大各类扶持政策的落实力度,要围绕企业创新目标任务,逐项细化分解、明确责任要求,落实具体推进措施。由区企业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对全区企业创新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年底评选工业经济先进集体的重要依据。
(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工程、产业人才集聚工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等人才引进培育计划,加快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的引进、培养。引导企业加大人才投入,积极促进企业对技术和管理骨干实施股权激励等政策,鼓励和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从事企业创新工作。健全符合企业创新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每年表彰奖励一批企业创新人才典型代表,积极营造企业创新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五、扶持政策
区财政每年在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对企业创新工作给予扶持。
(一)支持企业技术机构建设。对企业建成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经区企业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按照《区政府关于加强企业技术机构建设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相关条款给予奖励。
(二)支持优秀创新项目建设。由区经信委牵头,会同科技等相关部门每年评定2个优秀创新项目予以重点扶持,一次性奖励5万元,由区国有担保公司给予200万元的信用担保额度,并免收担保费。
(三)支持企业新产品研发。对企业获得市级优秀新产品奖的,每个一次性奖励2万元;获得省优秀新产品奖的,每个一次性奖励4万元;获国家级新产品奖的每个一次性奖励6万元。
(四)表彰创新发展先进企业。每年根据企业研发投入、品牌建设、新产品开发、管理创新等方面的业绩,由区经信委组织评选5个全区创新发展先进企业,由区政府给予授牌表彰,并奖励每个企业5万元,同时优先享受各类扶持政策。
创新发展建议范文6
一是多向度营造全民创业的环境。大力推进社会创业,所有工商干部、个私协工作人员都要当好创业的宣传员、指导员和服务员,力求把潜在的创业主体变为重要的创业主体,把流动的创业主体变为稳定的创业主体,把普通的创业主体变为骨干的创业主体。围绕创业、创富、创新,具体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搭建创业服务平台,开展好一系列指导创业、联动创业的帮扶活动。充分运用市场主体的信息资源,建立个私经济运行分析定期机制,为全民创业提供指南和帮助。市场准入服务要及时跟进、优化升级,企业网上年检要继续加强宣传指导,企业网上注册登记要全面推行、规范运作,数字证书要在年检和各种应用中体现作用。同时,联合有关新闻媒体开展创业先进典型宣传活动,努力营造全民参与创业、全民支持创业的良好环境。
二是高起点构建民企引领的平台。坚持打基础、抓长远,找准助动民企发展的新坐标,用5年时间实施好“六百”工程,即培育200多只民企自主出口品牌、培植200多家诚信民营企业、扶持100多家成长型民营企业、引导100多家民企联村帮扶、推动100多家民企安置失业人员、举办100多名民企高管培训。“六百”工程是一项全局性的中心工作,牵头科室每年要召开工作例会,各工商所要定期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切实形成各条业务线齐抓共管,注册助发展、服务育发展、品牌兴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是全方位拓展品牌建设的空间。品牌建设要立足于品牌强市、品牌强基、品牌强镇。工商要做品牌强市建设的主力军,借改革开放30周年的契机做一系列的品牌宣传,放大商标、商号、信用等品牌无形资产,用全新的作为来保持强势的引领。品牌强基,重点要做好专业商标品牌基地的培育和运用,扩大品牌的规模效应。品牌强镇就是用品牌建设助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优势产业的集聚,让政府参与、让社会参与。品牌建设还要强化培育力度,持之以恒、不遗余力地支持和帮助企业注册商标,抓好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商标、服务商标、国际商标注册,把这项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到位。要对创牌企业进行分类指导、梯级培育、重点帮扶,今年力争新培育驰名商标3件、省著名商标5件、*市著名商标10件。
四是新视野提升市场培育的经验。商品专业市场的培育要学习、借鉴义乌经验,按照市场建设标准化、流通业态现代化、经营行为规范化、市场监管制度化的要求,加快改造提升步伐,建设文明、繁荣、有序,开放型、专业化的现代市场。市场改造提升要着重抓好“三个结合”:首先要与特色产业提升发展相结合,重点市场和区域龙头市场要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建立网上交易平台或信息网站,实现专业市场与特色产业的同步发展;其次要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相结合,进一步加快农贸城、装饰城、温西工量刃具市场、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等重点市场建设,完善信息网络、金融、物流等配套服务功能,促进市场整体素质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市场改造提升还要与科学规范管理相结合,开展星级市场、品牌市场、信用市场、平安市场等系列创建活动,逐步扩大品牌商品入市经营比重,形成品牌商品集中销售区域、品牌产品销售专业市场,不断提高市场品牌效应和综合竞争力。
二、努力维护市场有序平整,以监管保障平安和谐
一是夯实信用基础,全面推进企业信用建设。今年要全面推进政府企业信用监管和企业信用指导工作。政府企业信用平台要占牢、用好,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与联动,发挥企业信用促进会的作用,树立一批企业信用管理示范点。企业信用指导要以信用教育和信用培育为主要手段,在日常巡查、案件办理、企业走访等过程中对企业信用行为进行行政指导。这项工作是工商部门拓展职能、服务经济、扩大影响的重要举措。通过开展企业信用指导工作,逐步实现工商职能从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的转变,工作方法从刚性监管向刚柔相济的转变,工作重心从事后监管向事前指导的转变,工作特征从静态监管向动态服务的转变。
二是攻大与戒小协同,全面提升执法办案水平。执法办案重点是坚守“攻大奸、戒小过”的执法理念,把民生、秩序放在第一位,把有限的执法力量向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集中,抓住群众和政府的关注点、聚焦点,抓住一批有影响的案件,食品安全、无照经营、商业贿赂、制假售假、合同欺诈、霸王条款、不正当竞争等等,都要严查严打、一个不放,形成市场监管的优势和强势。治理商业贿赂要突出热点领域和焦点问题,加强与纪委、审计、检察等部门联动,查办一批典型大要案件。非法传销要露头就打,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对小过要倡导文明执法、和谐执法,用行政告诫、行政建议等方式来解决,防止小案大办、片面追求罚没款。
三是以新法实施为契机,全面加强广告监管。今年要以贯彻《浙江省广告管理条例》为主线,坚持指引发展与有效监管同步推进。广告监管的指导思想要遵循放宽准入、引导发展、从严管理的原则,广告监测重点要管牢媒体的广告。对药品、医疗、保健食品、化妆品、美容服务等五类违法广告的监管要出重拳,树立标杆性的案件,打掉一家,震慑一片。要积极拓展新的领域,突出抓好网络广告、短信广告和涉农广告的监管。
四是大胆探索创新,全面启动网络经济监管。这是网络经济时代工商职能拓展的一个新领域,也是监管创新的一个重点部位。今年要全面介入,积极作为,查处一批网络违法典型案件。要建立网络监管的综合执法机制,落实网络监管的制度措施,力争在这个新兴的领域早出经验、多出成绩。
三、紧紧围绕民生权益,以维权体现为民宗旨
一是服务新农村要找准定位。订单农业是农业商品化、产业化、契约化的有力载体。要从单一类农产品向粮油、水产等主导产业全面拓展,专门制定订单农业规范文本大全,在重点产区、特色农产品乡镇建立订单农业指导服务站,开展信用农户建设。要以农资监管为重心深化“红盾护农”,建立和完善农资商品质量承诺制、农资商品退市制、重要农资商品备案制、农资进销台账等一系列长效监管机制。要充分发挥农村经纪人的纽带作用,把农户和市场连接起来。今后工商扶持三农要形成从农户-经纪人-订单合同-农村合作社-农批市场-放心示范店-消费者的一条龙服务体系,把从田头到摊头的监管延伸到从田头到摊头的服务。相关科室和工商所都能够在这条服务链中找准定位,发挥职能,体现作为。
二是食品安全要稳扎稳打。食品安全必须立足长效机制的构建,把关口前移、把基础夯实。要把商品准入工程的重心从重点示范向普遍准入转移,全面推行《流通领域食品销售者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要健全流通领域的预警防范机制,建立专业化的检测体系,及时向社会消费预警,真正建立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天气预报”。放心店工程在城区要继续推进校园放心店、社区放心店等,在更大范围内扩大放心店的影响力。在农村今年的主要任务是监管和巩固,加快标准化改造步伐,今年改造放心店200家,把放心店的“五统一”真正落实到位,狠抓源头、提高配送率,配送率达到85%。要全面强化社会维权机制,对监督员队伍进行有计划的拉练、实战,完善考核激励的办法,让监督员的活动渗透到农村食品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使监督网真正持久、管用、长效。要严厉查处各类食品违法经营行为,坚持“三个一律”,即食品无索票索证或台账的一律不准上柜、查实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违法行为的一律严惩、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一律实行监管责任追究。
三是消保维权要持续深入。消保维权是工商部门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一项重要职能。要加强12315品牌建设,把12315打造成精品、名品、社会管理的必需品。以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为载体,进一步规范调处行为、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维权效率,积极探索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办理机制、消费侵权源头治理机制、消费纠纷多方调解机制,不断推进维权工作的深化。消保委要充分发挥社会团体优势,立足高层次、高起点维权,整合资源,为我所用,不断提升消保维权的权威性。消保维权今年重点是突破服务领域的消费热点,通讯、家电维修、餐馆、旅游、美容、装饰装修等等。要开展重点行业的专项检查,推广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制止“霸王条款”,严格规范经营行为。新消费运动要持续推进,凸显主题,创新载体,扩大影响,真正让新消费理念深入人心。
四、坚持不懈强化队伍建设,以务实作风提升工商形象
队伍作风建设是工商行政管理的基础性建设,也是永恒的课题。今年的队伍作风建设,重点要突出六个方面:
一是塑造人文环境,丰富工商文化。工商文化建设要始终围绕“科学发展”和“和谐构建”这两个核心主题词,在“道德理念、宗旨观念、团队精神、人文关怀、民生和谐、依法行政、科学监管”等内涵基础上,不断积累和提炼工商系统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和工作取向,融入工商文化建设,进而营造以“剑胆琴心”为核心的人文环境,执法中敢于亮剑,服务中显现琴心,为工商事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要全面开展学习型工商的练兵活动,以能力为尺度,以能手为载体,以能干为标准,发现一批能手,培育一批能手,表彰一批能手,拉动整体能力提升。
二是深化开放活动,推行社会报告。只有行政内容和行政过程同时开放,才是真正的政务公开。继续深化“开放日”、“恳谈日”活动,让普通群众走进机关、走进窗口、走进维权现场,让他们熟知行政过程,努力打造阳光工商。依托信息化建设,整合系统资源,以“三网一库”(业务网、政务网、门户网和数据库)为平台加强应用,面向社会,联结系统,努力打造数字工商。树立社会化宣传的工作理念,内宣外宣并举,集中反映工商服务发展、规范秩序、职能创新的重大工作,努力形成持续性影响,扩大工商工作的开放度和美誉度。要围绕创业创新这一主题,在全系统部署开展“为和谐站岗,为发展助力——向人民报告”活动,把我们的工作,结合“三评”活动、“基层满意站所”评议活动、工商所长公开述职述廉等方式,向当地的监管服务对象报告、向消费者报告、向人民报告,建立正常性的社会监督和评价机制。
三是推行电子监察,强化廉政责任。把反腐倡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实推进廉政惩防体系建设。实施电子监察,通过软件将行政流程监控系统同步植入工商业务系统,对工作流程进行动态即时的自动监督。这项工作是信息化手段在廉政建设中的运用,省局去年已经有很好的试点,今年要在全系统全面推行,把它变成效能惩防的一个新的抓手。廉政文化建设重点抓深化和拓展,与业务工作开展相结合、相渗透,力求形成全方位、全贯穿、全参与。要强化廉政问责制,落实一岗双责、人人有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四是坚持依法行政,建立刚性约束。依法行政是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行政能力的具体体现。要以执法证的换发为契机,加强执法培训,全面提高执法队伍的素质和素养。要从制度入手,设置统一、透明、刚性的行政标准和要求,全面贯彻十条基准线、行政处罚程序规范,强化监督,有效约束自由裁量。狠抓办事、收费、办案、决策、监督等方面的制度落实,坚决防止制度库存、文件积压,切实做到全面规范、全程监督。要把法律文书的规范性、说理性、文明性体现到办案的质量里面去,减少执法随意性和偏差,积极推进依法行政、文明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