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班级惩罚奖励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班级惩罚奖励制度范文1
一、规则之民主
规则之民主体现在,全体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立规”,既让每个学生成为自主立法者,又是班规的监督对象。而教师是班级成员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班规又是班级的规章制度,所以班规也要将教师相关的约束写进去。
开学伊始,先让学生每人制定班规。因为我们班的学生第一次自己制定班规,所以引导学生从出勤、早读、上课、课间、放学、作业、卫生等方面来制定,然后小组讨论决定,最后由班委会集中大家的智慧,就一日常规中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进行反复修改,再经自下而上,最后形成一套符合班情的班规班纪。我们班的同学活泼、热情,典型的“人来疯”,课堂往往会出现乱哄哄的情形,同学们没有养成课堂的自律。为此,我们制定上课班规是(同学篇):1. 老师讲,我不讲;同学讲,我不讲。2. 老师讲课时,眼睛要看着老师;同学发言时,眼睛要看着同学。而我上课比较拖沓,同学们为我“量身定做”(老师篇):1. 如果没有依时下课,老师要边唱边跳离开课室。2. 如有特殊情况拖堂,要征得同学们同意……班规张贴在课室最显眼的地方,让每个同学每次一进课室就可以看得到,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守规则的好学生。
民主班规的制定,每一条都经过了学生自己的思考和讨论,所以学生的认识会更深刻,其制定过程和执行过程,都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自觉执行自己制定班规的观念,学生提高了自我要求,加强了自我约束,为培养学生的自律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二、规则之科学
科学的班规,就需要科学的激励和惩处机制——自我奖励和自我惩罚。制定班规后,全班同学集体制定出了奖惩制度。每周每个同学的基准分是100分,为了班规的可操作性,每项奖惩的分值都是2分。比如:作业方面(奖励制度):依时完成作业,得A者加2分;(惩罚制度):书写不工整得C者扣2分……如果每日没有扣分的同学,可以获得“守规则”之星的光荣称号;如果一个星期都没有被扣分的同学,可以获得“自我管理”之星的光荣称号;如果获得学校的流动红旗,奖励活动课或电影欣赏课一节。同学们还自己成立了“班务工作室”,对每周获得加50分的同学给予小物品的奖励。如果一周被扣除了10分或10分以上,要在班级最靠角落的地方——“反思位”坐一个星期,并在星期一的晨会课,面对全班同学谈谈自己未来一周如何纠正自己的行为,接受全班同学的监督。
学生有规可循,并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或自我惩罚,这种科学的自我强化方式,能让学生在自我纠错基础上,进行反省,提高道德认知水平,使自己的行为趋于合理规范化,更符合规范与要求。
三、规则之执行
班级惩罚奖励制度范文2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 班级管理 管理方法
小学工作是复杂的、多样的,小学各个部门的工作几乎都离不开班主任,都需要通过班主任或者在班主任的支持协调下进行。有人说:“班主任像针鼻儿,各项工作的线都要纫进这个针鼻。”的确,小学的各项事宜必须通过班主任的协调,才能把校内各项工作在本班范围内组织成为一个整体,以整体的力量对小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可见,班主任是使校内各种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的纽带。下面我结合多年小学班主任经验,简单阐述小学班主任如何才能有效管理小学生。
一、用爱心教育学生
前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一个班主任是否用心爱孩子,决定了这个班主任教育工作的成功和失败。如果小学班主任用心爱每一位小学生,就能激起小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让他们产生一种精神力量,这是促进学生前进的内在动力,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在教育中,一切教学技巧和方法,离开了“爱”这一基础和前提,都会变得苍白无力。一个对学生冷漠无情的教师或班主任,是根本无法教育好学生的,更谈不上有效的教学和科学的管理。如果没有爱,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管理,没有爱,就不能掌握成功教育的管理方法。但是如果班主任能用心爱护小学生,师生感情好,那么当班主任表扬学生时,小学生们认为这是班主任对他们的鼓励,当班主任批评学生时,小学生们会认为这是班主任对他们的爱护,是为他们好。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创造力量最能发挥条件的是民主。”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只有班主任树立民主作风,才能在班级管理中创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建立融洽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人格和创新思维得到良好的发展,达到管理班级的目的。教师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自己犯错误也能勇敢承认。“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一定要融入学生的生活,时而把自己当老师,时而把自己当学生,得到学生的信任,走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感受无尽的快乐和幸福。
三、小学班主任要健全班级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然要有良好的秩序,而井然有序的班级秩序是靠班级制度来保障的。刚上学的小学生,时间观念不是很强,部分小学生经常迟到,部分小学生想上学就来,不想上学就不来,等等,一切都有点乱。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严格要求小学生,如果小学生犯了一次错误,就坚决不允许有下一次错误(当然有特殊情况的班主任查明情况可以允许),他们就记住了,几点到,到了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告诉他们,逐步形成规律。
四、建立完善的班委会
班级管理是一件难事,小学班级的管理更是一件繁琐的事情,要建立完善一个小学班级的班委会,确实难度较大。因为班委会小学生自身就有贪玩,自制力差,总是管不住自己,上课期间注意力容易分散,爱做小动作等缺点,要让班委会小学生管理其他小学生,就显得那么不切合实际。但是,只要班主任耐心引导,注意培养,给小班委会成员明确岗位,发放权利,使他们熟悉业务,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这样小班干部们就会更加容易进入“角色”。
五、建立公平的评价制度
因为小学生容易好动,爱接受大人或老师的表扬,所以小学班主任要建立公平的评价制度,实行奖罚制度。奖励制度可以鼓舞小学生更加优秀,让他们感受大人或老师对自己行为的认可而给他们带来的乐趣,班主任的奖励可以是口头表扬,可以发放小红花、奖励小礼品等。当然,惩罚制度必须有,我建议小学班主任的惩罚力度要适当,做到使小学生能够认识自己的错误为佳,反对各种形式的体罚,如果惩罚力度过大,就很容易挫伤小学生的自尊心,他们将对你失去信任感。所以,小学班主任在小学班级评价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过程中要做到公平,做到重鼓励轻惩罚,做到多引导少批评,这样你将成为一个备受欢迎的老师和班主任。
六、建立家校合作机制
部分小学生的家长不关心孩子在学校的生活、表现,主要表现在有个别家长因为忙于自己打工挣钱,而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不闻不问,扔下孩子在家,甚至有的孩子连饭都没得吃;把孩子学习的全部责任都推给了学校,连孩子在哪个教室、班主任是谁都不知道,对孩子学习不了解等。为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能够在目标、内容和方法上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真正做到优势互补,形成良好的合力,使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续和发展,小学班主任要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时向家长汇报小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
总之,小学班主任应该不断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不断探索班主任的新过程,全身心地投入到班主任工作中,用家校互动的形式让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引导让小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为把小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一代新人做出积极的努力。
班级惩罚奖励制度范文3
【关键词】班干部 选拔 培养
班干部是班级的骨干,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一个班级教育管理的好坏,往往与班级干部力量的强弱、发挥作用的大小有很大关系。班干部对班集体的各项日常事务起一个组织管理的作用,并负责同学们同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联系工作,同时在思想和学习、纪律方面也将起一个模范带头作用。为此,班主任都重视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首先,让学生明确选用班干部的目标
部分学生想当班干部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享受特权等等,要让学生明确这种动机太狭隘。抱有这样目的的学生当上了班干部,在处理班级事务时更多的是从个人的小团体的利益出发,会表现得斤斤计较,不利于班级长期健康地发展。一个优秀的班级需要的是能站在整个班级发展的角度上,乐意主动思考并积极解决问题的班干部,她心忧班级,不太计较个人得失!摆正了班干部的位置,在处理具体事务时,即使班主任不参与,学生也能在目标的指引下,主动处理好。坚持这样做,班级的一切既在班主任的掌控之中,又放手锻炼了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表现其态度和才能
班干部的考察与选用需要建立在创设恰当的条件和情景,让学生积极展现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开学后,班上陆陆续续发生了不少事,很多事,班主任直接介入,很容易就能解决,但是学生就少了一个表现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也容易依赖班主任,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我对班级学生的期望:主动积极、有朝气、愿做事、擅做事、会表现、遇到问题想办法不找借口。我将这一期望通过班级发生的一件件小事在班级展开,鼓励班级同学积极地表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当学生的表现和班级目标一致时,及时表扬巩固;不一致甚至背道而驰时,及时指正,注重激发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接下来几个星期的时间里,我组织一系列班级活动,如布置教室、办黑板报、召开主题班会、进行卫生大扫除、进行主题演讲等。通过开展活动,增进了同学间的相互了解,我也时时留心学生处理事情的态度和方式方法,班干部的人选渐渐明朗起来。明确选拔班干部的标准:1. 能力强:这些能力主要包括组织能力、号召能力、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当班干部的必要条件。2. 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作为一名班干部,为人诚实、关心集体,乐于奉献,这样才能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3. 学习成绩良好,专业成绩突出的同学。班干部有自身的优势才能在班级有威信,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最后,注重班干部的培养
班干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增长才干,因此,班主任要重视教育培养优秀班干部,并使之高效地为班级服务。
1. 召开主要班干部会议。组织他们学会制订班级发展的总体目标,因为有了目标,学生才有努力的方向,才能沿着确定的方向进步;指导班干部坚持按照班级工作计划的要求,认真开展班级的管理工作,并且要在工作方法上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告诉他们针对班级不良现象要怎么处理,能自己处理的自己处理,不能处理的交由班长处理,班长不能处理的交由班主任处理。总之,能化小的事情不能大,能自己处理的事情不移交。把权力下放给班干部,由学生管理学生,班主任也就可以从班级烦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
2. 个别谈心,单独指导。有些孩子的领导能力比较强,培训一两次就能独当一面,但有些孩子的能力相对较弱,或者工作比较被动,所以,班主任要加大对这些孩子的培训。要培养班干部独立思考和大胆工作的能力,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培养他们从严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同学为同学服务的精神。
班级惩罚奖励制度范文4
关键词:激励机制;学校管理;育才模式;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71;G6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1-0024-01
学校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包括对学生、教师、安全、财务、评价等多方面的管理。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采取合理的激励机制,协调各项资源,顺利有序地开展校园工作,以促进学校的发展,增强竞争力,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科学教育教学体系,培养合格人才。
一、我国学校管理现状
(1)管理体制不完善。我国一些学校的管理模式是校长和领导层直接掌握管理权,教师缺少管理责和发言权,缺乏民主的管理理念,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发展。同时,学生的主观感受和教师的一些贴近学生、关乎学生发展的建议有时不能被领导采纳和实施。领导直接决定教学方案,只注重对成绩的评比,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发展,不能够真正因材施教和进行个性化教学,导致困难的学生不能够快速进步,优秀的学生不能更优秀。
(2)管理机制不专业。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是当前一些学校管理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尤其是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在管理过程中个别教师缺乏热情,不能够整体规划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导致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迟缓落后,管理混乱。同时,一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能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无法为学生提供和谐的教学环境,不能保证教学质量,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学校的发展和运营。
二、在学校管理中激励机制的作用对象
(1)对学生的激励机制。学生很容易受周围环境和他人的影响,学校可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建立榜样激励机制。学校只有树立一个正面的、真实的、成功的榜样,才能引导和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通过对榜样的学习,能不断发现自身的缺点和差距,不断提升自己,通过自身努力和奋斗缩小与榜样的差距。学生与学生之间距离较近,接触时间长,更容易成为目标和榜样。学校管理者可制定一定的表彰制度和奖励制度,不定期公开表彰优秀学生,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以荣誉栏的形式将优秀学生进行展示,提高学生在班级、同学之中的影响力。同时,教师可组织各种课外活动,为学生展示才艺提供机会和平台,形成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相互竞争的优良学风,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完善,促进全体同学共同发展。如在元旦或“六一”儿童节组织晚会,鼓励学生发挥自身才能积极参与,给学习成绩不是顶尖但有才艺的学生提供尽情发挥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对教师的激励机制。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导和核心,直接关系着教育质量的提高。传统的学校管理注重对教师采取表扬、榜样、荣誉等精神激励,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觉悟,但保持时间有限。如今,对教师的管理应将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即将教学质量和教师的工资挂钩。这样,将精神激励的内在动力和物质激励的外部动力有效结合起来,既能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增强教师的责任心,提高教学质量。
三、学校管理中激励机制应用的注意事项
(1)适当采取处罚制度。将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有奖励也有惩罚,双向激励,但处罚要适度,不能因为处罚而处罚,而要以尊重个体的自尊心和尊严为基础。如果只是单纯建立奖励制度,就会到造成激励体制发展不平衡。如在对学生的激励机制中,学习好的同学成绩下滑后并没有处罚措施,学生就会丧失学习的动力;学习差的学生长期位居末位养成无所谓的习惯,不知进取,久而久之,班级风气不正,就会影响全班同学的发展。而在对教师的激励机制中,教师因工资和各项福利相对固定,正激励让教师产生每个教师都可以晋升,都能获得高工资、高奖金的错误认识,降低了激励机制的意义。负激励机制可以对教师进行及时、合理的批评,让教师端正自身态度,消除侥幸心理和理所应当的心理,帮助教师不断克服不良行为和习惯,保持激情和活力,从而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地开展教育活动。
(2)注重个人激励和团队激励相结合。个人激励以学生或教师个人为对象,而团队激励以群体为单位。个人激励强调学生和老师自身的努力和成长,目的是为了调动个体积极性,发挥个体才能,而团队激励注重团体的发展和贡献。团队激励有利于增强集体荣誉感,促进个体间相互协作。对于并未认真参与的个体,团队激励能够提高其自觉性;对于认真付出的教师或学生,团队激励是对他们的肯定。
四、结束语
总之,学校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激励机制的作用和意义,结合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团队激励和个体激励、正激励和负激励对学校进行有效管理,并不断创新、探索,提高教学质量,以促进学校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吴长生.激励机制在现代学校管理中的运用[J].教书育人,2013(08).
[2]余忠淑.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2(35).
班级惩罚奖励制度范文5
论文关键词:德育 引导自律 综合素质 自我教育 养成教育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是教育的一种境界。班主任应有意识地用富于启发性的工作方法去营造积极的氛围,创设良好的环境,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中专学校是以技能教育为主的学校,生源主要是高考落伍者,在个性上,一方面极度自尊,另一方面,在遇到挫折时又极易陷人自卑。针对这种心理状况,中专学生的教育要求班主任要有更加耐心和持之以恒的态度。本人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一些观点和行之有效的措施。
1.严格制度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
中专生在校学习、生活的环境主要是班集体,而班级的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学习环境是否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键是班级的班规、班风和班貌建设是否良好。好的班貌班风就是一种良好的暗示,会促使学生加强自律,树立正确观念和态度。而坏的班风会使学生混淆是非,形成错误的思想观念。
1.1制定相应学习计划
大多数中专生虽然未能如愿考取大学,但也可以说是学习方面的佼佼者,针对此种状况,应该制定出适合他们特点的学习计划,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能。
1.2制定班级管理制度
制定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要求全体同学共同遵守;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有行动措施;要求全班同学团结起来,通过三年的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中专毕业生。班级常规制度包括:常规考勤制度、收发作业制度、卫生轮流值日制度、公物保管制度、课外活动制度、班团干部工作责任制度和文明礼貌制度等。制度的制订简便易行,简单明了,并加以奖励成法相配合,从而使制度得以贯彻实施。此外,还可根据实际中出现的问题补充新内容。在执行制度过程中,班级管理制度要严,执行要有始有终,这就叫“有规矩,成方圆”。
1.3制定班级考评制度
有了管理制度,就要有相应的考评,认真制订考评细则就可以在同一标准之下要求学生加强自律,定量考核出每位学生的表现状况。
2.建立班级内部多层次的干部队伍
2.1班级管理的“核心力量”—团支部书记和班长
他们是班主任的主要助手,是全班的带头人,他们在前台可以大胆地进行工作,遇到难题时则协助班委解决,这样他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开展班级管理,而不会瞻前顾后,有所顾忌。
2.2班级的“中层干部”— 团支委与全体班委
他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是班级各项制度落实的执行者。他们听从团支书和班长的安排领导,又指导着各块的同学落实好任务。
2.3“基层干部”—小组长和课代表
他们是一事一议、一人一责,日常性事务工作长期落在他们的身上,而他们的工作又好似“流水作业”,环环相扣。
2.4自发性的临时干部
如外出活动或参加课外活动,有的同学自告奋勇当“指挥员”;运动会开始时,有的同学自愿做“服务员”等等。
3.开展有特色的班级活动,使班集体充满活力
中专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爱好广泛,精力充沛,个性各异,不可能用一个模式强求几十个人按一个标准行事,也不能仅仅用行政命令,用简单的纪律来约束,但也不能放任自流。所以,班内各种各样的活动都应尽量从中专生的特点出发,安排上注意计划性、趣味性和科学性。可根据时间和形势组织相应的活动,还可在平时组织一些主题班会,寓教育于活动中,教育渗透在学生们的笑声之中。只有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才会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发展环境,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在无拘无束中进行交流,心灵接触。
4.把关心爱护落在实处
老师喜欢品学兼优的学生,这是人之常情;而要喜欢后进生,特别是各方面都令人烦恼的学生,在感情上确实较难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不应该歧视、抛弃后进生,而是需要更多的爱心和热情做好细致的工作,促使后进生的转化。这需要班主任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其闪光点,经常、反复做工作,使后进学生树立起信心,增强荣辱意识,从而在学习生活中能增加一些自律来,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5.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提高他们的自觉意识
学会自我管理,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此。在制定奖励制度来要求学生进行自律的同时,还需要制定考评细则,用惩罚的方式强制学生遵守,使其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从而提高自觉意识。
6.注重多方位联系,形成教育管理的网络化
6.1上下配合
在学校行政领导的带领下,加强与团委、政教处、教务处的联系,把对上级的工作安排、学校整体规划的理解与执行作为班级建设的目标。
6.2内外配合
班内的一切学习、生活情况要通过各方面的配合才能做好工作。要深人到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了解本班学生的情况,并希望得到其他部门的共同教育。
6.3相互配合
班主任工作需要得到各科任教师的配合。要主动定期向各科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掌握学生的主要动向,同时,也便于科任教师了解详细情况。做到经常交流,共同配合,齐抓共管,使班级各个面获得进步。
6.4校内外配合
即与学生家长的联系。这样,一面了解了学生的家庭情况,以便“对症下药”;更重要的是取得家长对子女和班主任的理解,通过共同商议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改变不一些家长的片面观点和不正确的育人观念。这样一来,使得班主任工作得到各部门、各方面和学生家庭的相互配合,而不是班主任唱“独角戏”。
7.言传身教,以情激情
班级惩罚奖励制度范文6
[关键词] 学校内涵 发展 文化
一、制度文化――跨越规范,突破精细,凸显文化内涵
1.激励为主――人是渴望成功的
我们在制定制度时,本着“激励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努力让老师的努力得到肯定。如我们制定了班级工作评价奖励制度,对于工作负责,管理科学,有一定成绩的正副班主任进行奖励,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各显神通――人是有差异的
每个教师由于年龄、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制定的制度也应该努力考虑教师的个体差异,让他们在制度中找到自己的肯定点。如我校制定了“人人扬个性,个个显神通”的先进评比制度。为教师搭建不同舞台,使不同年龄,不同部门、不同特长的教师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大部分教师的积极性。
3.民主管理――人是需要行使权力的
以往的学校管理是“一言堂”,校长说了算。这样的管理模式弊端很明显:有些决定难免错误,教师缺少主人翁精神,学校工作不能有组织地进行。学校管理也需要民主的“春风”,它能使教师开始行使自身的权力,开始形成主人翁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开展学校工作。我们在工作中努力体现民主管理,并在制度中加以突出。
4.关爱教师――人是需要被关心的
在学校的制度中,除了公事公办,我们更需要人文关怀。必要的惩罚或经济刺激是不可缺少的,但仅仅依靠它们也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精神的、情感投入,还必须有对教师的智力投资,对教师成功、成才的关心和帮助。当老师体验到被领导、同事关爱时,那么人际关系就会和谐、工作热情就会高涨,学校的凝聚力自然也就形成了。
5.多元评价――人是渴望成功的
传统的评价制度常常带有个人情感因素,成为领导的个人意见。这会使评价有失公正,损害教师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制定了多元的评价方式,通过多方面评分,然后相加的方法,使考核尽可能公正科学。
二、学习文化――为学校发展注入长远动力
1.建立机制
我们学校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构建学习文化的一个抓手,通过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保障和激励教师学习的强有力机制。
2.人人具有学习意识
构建学校学习文化,要求学校每一个成员都要具有强烈的学习意识,具有爱学、乐学、笃学精神。
3.强化继续教育,优化人才素质
学校给每位教师订阅了教育报刊,定期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邀请教研室有关专家讲座集中组织学习,通过“领导垂范,榜样激励,制度规范,集中培训”等办法形成教师终身学习观念。
4.建设学习型团队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形成了“校长――教导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教师”梯级管理体系。学习型团队建设从学科教研组抓起,各学科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每周进行多次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
5.建立校本教研
建立校本教研,是由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构成三位一体的研究关系。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在反思中改进,在反思中发展,在反思中开放自己,使校本研究活动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凝聚教师、调动积极性的催化剂。
6.建设“环境文化”
“环境文化”建设是学校“学习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柱。学校“环境文化”作为一门隐性的课程,每天、每分、每秒都教育着周围有人。我们创设各种文化设施,开辟了阅报栏、黑板报、图书室、阅览室、团队活动室、校史展览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悬挂张贴名人、名言挂图、展示学生书画作品;开辟图书角、外语角、知识长廊;分班级建设小绿地、小花池、小植物园等,使学校的每个墙壁、每块绿地、每个角落都成为会“说话”的老师,使学生随时地受到感染与熏陶,以和谐、优美、无声的环境表达着师生以及人与环境的理解。
三、科研文化――科研特色擦亮学校品牌
1.示范:榜样就是力量
进行课题研究,首先要有一个科研型、学者型的校长,在校长的带动下,全体教师树立“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意识,让科研意识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在平时的教科研中,要让教师们真正懂得教科研源于素质教育,课题源于教学实践,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就是科研,明确“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教师即专家,结果即成果”。要让教师对课题研究从自我取向和任务取向提升为教育价值取向,实现以课题研究促进课改实验,以课改实验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2.培训:科研文化建设的起点
(1)有组织的规模型集中式学习
改变组织的观念必须通过必要的集中宣传。可以通过组织教科专题讲座,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指导科研方法,提高研究能力。
(2)有指导的学校、教师自主式学习
为加强对教师的理论武装,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便于教师在百忙中进行针对性的理论学习,提高学习效果,每学期将向老师推荐一些书目,供教师先读。每位老师根据自身需要,由学校教科室负责,每月选编一期学习材料,为教师自主学习导读。
(3)搭平台为教师进行交流式学习
在理论、文本学习和聆听专家报告、讲座的基础上,我们将开展创新性的学习,创设教师相互交流的平台,通过学习心得交流、科研论坛、名师讲座等形式,为教师间思想的碰撞、观点的讨论、实践智慧的交流、成果的分享提供机会和条件,形成浓郁的开放式学习氛围。
3.联动:教育科研文化建设的策略
(1)课题联动
以课题为载体,通过成立校际的课题研究协作组,采取集约化的研究方式,促进校际间的合作和互动。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以数学组“数学探究式学习的深化研究”实验课题为引领,形成了以尝试探究课、能力提升课、评议课三种学案导学课型,在各学科中全面推广实施,并进一步深化细化,与市教育局推行的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相同。
(2)教研联动
通过广泛开展多形式的学科教研活动,深入进行教学研究,促进横向交流,发展教师的实践性智慧,努力使教研活动的过程成为教师“文化化”的过程,即以新的理念和教学行为影响教师,使其价值观和教学行为逐渐发生变化。教师素质的高低,对教育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我校建立了训研结合的教师培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