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创新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创新发展

区域创新发展范文1

关键词 区域空间形态创新 分层发展 路径

区域创新是区域经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起源于Marshall的《经济学原理》(1890年),并由Joseph.A.Schumpeter(《经济发展理论》,1912年)丰富和发展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创新的内涵也开始不断变化,区域创新也由技术、制度、产业创新向区域空间形态的创新转变。

中部地区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并具有创新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但如何实现区域创新发展仍然是摆在中部各省面前的现实难题,为此,本文从区域空间形态创新的角度来研究中部地区创新发展的路径问题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区域空间形态创新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区域空间形态是指区域内部各经济单位和功能组织在时空中以多种形式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而在空间上显现出的投影。其最主要体现为区域内经济单位的空间组织结构,其次还包括区域内土地利用结构、人口空间结构、就业空间结构、交通运输系统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生活活动空间结构等。区域空间形态是区域整体系统不断演进的结果,它意味着过程与功能。

区域空间形态是一个生长的过程,并非一成不变。换句话说,其地域构成在一个相对的时间内,表现为一种静态的位置关系,但在较长的时期内,则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其演变形式受区域经济活动及其内部结构的影响,同时也受区域自然条件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它们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区域形态决定了区域的发展。当区域形态适应区域经济活动时,区域将处于积极、上升阶段;当区域形态难以包容区域经济活动时,区域将处于抑制、停滞状态。区域经济活动决定了区域形态,同样,区域形态又会影响区域经济活动。区域形态是否适应区域经济活动取决于区域形态构成因素的相互关系,即区域经济单位的空间组织结构。

经济增长的空间动态过程到目前经历了四个阶段,即:一是前工业化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工业产值比重小于10%,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小,城镇发展速度慢,各自成独立的中心状态。二是工业化初期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城市开始形成,工业产值在经济中的比重在10%-25%之间,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差异扩大。三是工业化成熟阶段,即快速工业化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工业产值在经济中的比重在25%-50%。核心区发展很快,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之间存在不平衡关系。四是空间相对均衡阶段,即后工业化阶段。其主要特征是资金、技术、信息等从核心区域向边缘区域流动加强。整个区域成为一个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城镇体系,形成大规模城市化区域,开始了有关联的平衡发展,因此,现阶段对区域空间形态的研究重点应在于证明规模报酬递增、关联效应和人力资本、技术等积累的空间载体对维持区域经济活动空间秩序和层次结构的作用上。与此相对应,现阶段区域空间形态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为城市群、产业链和开发区。

20世纪后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大融合和大发展的态势,产业聚集区(产业园区、开发区等)、城市聚集区(城市群、带)等区域空间形态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它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以区域空间形态创新为主导的新时期。

二、中部地区区域空间形态创新的现状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我国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新思路。在实践上,为发挥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先行作用,国家在确立了5个经济特区后,又相继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以此为基础,为了充分发挥沿海地区在吸引国外投资、引进技术、出口创汇等方面的作用,国家先后在沿海开放城市建立了各类各种级别的开发区,主要包括出口工业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形式,这些经济特区和开发区后来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区域先驱。90年代,随着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战略的快速推进,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和对外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各类开发区迅猛成长。在国家确立全方位的开放政策后,中部地区开始建立适合自身发展条件的各类开发区。1993年4月,国务院批准中部地区的武汉、芜湖建立了2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建设合肥、郑州、长沙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1年批准建设太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此同时,中部地区各省市在经济、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浪潮的驱动下,纷纷建立地区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如湖北武汉市设立了东西湖台商开发区、阳逻开发区等等。截至2004年底,中部地区已经建立国家级开发区16个(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7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9个),省级开发区34个,形成了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和旅游度假区等形式组成,遍布中部六省的发展格局。建立开发区已成为中部地区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试验田”的开发区,在特殊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发挥了体制创新的功能,在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和管理、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不断尝试和探索新的改革和实验,突破旧体制的制约,以局部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政策软条件,迅速集聚起有限的科技和产业资源,推动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并成为中部地区区域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我国区域经济政策效应的日益显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一是传统的以要素投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的作用开始大打折扣,区域发展亟需新的推动力,新的区域空间形态的作用开始显现;二是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渐拉大,主要表现在城市与农村,东、中、西部的差距;三是地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城市在区域竞争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四是我国沿海地区已经快速发展到以城市群或城市带为主体的新阶段,形成了以一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以周边大中小城市为依托、区域城市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城市群已经成为区域竞争的重要形式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中坚力量,出现了诸如“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

等城市群的区域创新现象。在这一新的历史背景下,中部各省也意识到城市及其城市群在本地区发展的重要作用,各省纷纷把大力发展城市群作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迄今为止,中部地区已初步形成规模城市联合体,主要包括:武汉城市圈、安徽沿江城市带、江西“昌九”工业经济带、中原城市群、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太原都市圈。从空间的角度来看,这种城市群(带、圈)的发展是中部地区区域空间发展模式的典型。

不论是城市群的发展,还是开发区的建设都离不开地区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制造业空间上的集聚。中部地区现有的支柱产业对制造业的发展形成了有效的支持,中部地区又拥有丰富的自然和劳动力资源,是良好的制造业基地和技术创新基地,且中部各省在制造业间存在较强的互补潜力。近年来,中部各省已经逐步认识到各自在其产业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把构筑产业链作为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中部地区比较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链条如以汽车为龙头的机电制造业,以钢铁为重点的材料工业,以农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的轻纺制造业,以光电材料为重点的光电子产业,以水电、煤电为主的能源产业等已经基本形成。产业链模式已经成为中部地区区域发展的基本模式。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探索和发展,中部地区已经形成了以城市群、开发区和产业链为主导的区域发展模式,城市群、开发区和产业链等区域空间形态创新因素已经在中部地区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中部地区的区域创新已经涉及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但是无论是当前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还是文化创新,仅仅是涉及到区域的时间概念,而对区域的空间概念鲜有触及,这导致中部欣欣向荣的区域创新背后依然有难以逾越的羁绊。当前中部的区域创新方式或思路存在致命的缺陷,而要适应经济环境的动态变化,实现整体中部的长期发展,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模式已发挥到一种极限,这就亟需要我们转变区域发展的思路,突破传统区域创新的羁绊,从区域的本质概念人手重新树立中部地区的发展路径。

三、中部地区区域空间形态创新发展路径选择

中部地区虽然总体上存在一定的同质性,但各地区之间以及各地区内部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非均衡性,主要表现在发展的阶段性、地区之间的层次性以及各地区的发展特色上。这些差异性和非均衡性决定了中部地区区域创新发展不可能具有唯一的统一路径,而应该是分区域、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推进。由此,笔者从区域空间形态创新的角度提出中部地区区域空间形态创新分层发展模式。

(一)中部地区区域空间形态创新分层发展模式的划分

中部地区区域空间形态创新分层发展模式可以分为分阶段的分层发展模式和分区域的分层发展模式两个方面。

1、分阶段的分层发展模式

分阶段的分层发展模式是指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演变出发,突出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的差异性,针对同一地区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或者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多个地区采用不同的适合地区发展向更高级阶段演进的区域创新发展模式。具体操作上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对地区进行阶段的划分,然后再确定适合其发展阶段的发展模式。

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阶段划分的原因在于:同一地区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随着发展阶段的不断提升其发展模式需要不断创新,不同的地区由于其发展阶段性存在差异也需要采用适合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模式,而不同的创新发展模式、创新要素的形成是需要具备不同的客观条件和背景的。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经济起飞的途径一般在于要素集聚,如集中优势建立开发区和培育龙头企业等比较合适的路径选择。而产业链的构建和重组则需要区域内部存在比较成熟的产业基础后才能实施,城市群的建立更是需要区域经济高度发达,城市化水平极高和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后才具有发展的条件。可以说,对区域发展阶段性的划分是确定某一地区创新发展模式的前提。而阶段性划分是要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的,一般来说,对区域发展的阶段性划分既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规律,也要突出区域空间结构变革或演进的规律,因此我们可以把传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划分标准和区域开发空间结构变化的阶段性划分标准作为区域发展阶段性划分的参考标准,再结合中部地区的发展实际做相应的总结和调整。

结合钱纳里关于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阶段性和陆大道关于区域发展空间结构变化的阶段性划分方法,考虑中部地区发展的实际和各种创新因素及发展模式的适应性。笔者将区域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区域发展的低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各阶段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分别是,低级阶段: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阶段,也可认为是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区域间和区域内部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现象开始出现,并开始形成一定的空间经济梯度;社会经济空间组织开始向先发达起来的点状地区集聚,城镇居民点等级――规模体系开始形成;中级阶段: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程度加大,消除区域之间的平衡开始受到重视;集聚经济占主导地位,点――轴系统的空间形态形成,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得到飞快发展;高级阶段:区域发展由不平衡向平衡协调过渡,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得到带动;经济扩散作用开始显现,中小城市得到发展,城市体系得到完善。

根据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阶段顺序可将区域创新发展模式分为三层,各层可以确定适合的发展形态和区域创新发展的主要模式和依托(表1)。表1反映的是以开发区、产业链和城市群为代表的点――线――网三层发展模式。根据区域发展及其结构变化的规律,在经济发展的初始时期或低级阶段,发展的途径在于要素积聚,依托点状发展形态可以集中优势发展重点领域,为实现经济的起步做准备。例如在一些县域经济区,在经济起步阶段面临资本短缺、投资环境差的发展障碍时,通过开发区(工业园区)的设立,改善投资环境,依托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资源,吸引相关企业在本地的集聚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在经济发展的中级阶段,区域产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开始加强,为了节省交易成本,通过构建产业链,依托一定的线状基础设施,通过扩大区域经济的集聚面进一步提高区域的集聚功能对区域发展至关重要。而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特别是广大城市密集地区,经济发展受到过度膨胀的干扰,资源环境压力增大,依托网状发展形态,尤其是通过产业链体系的重构、城市群体系的建立,达到更高层次的区域分工与合作,发挥广大经济发达地区的对外扩散功能尤为重要。

2、分区域的分层发展模式

分区域的分层发展模式是指从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性出发,突出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色,针对不同发展类型地区确定不同层次的适合特定地区发展的区域创新发展模式。

对区域进行层次划分的原因和依据在于不同地区或者区域层次其创新发展模式是应该有所区别的,同时不同地区创新因素和创新模式的形成是需

要不同的区域条件的。如在广大农村地区,农业占主导地位,是不符合发展开发区和城市群的,而在广大城市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和城市密集地区就基本具备城市群、开发区和产业链等创新因素形成的条件,也适合这些创新模式的更好发展。依据经济社会发育的程度、特定的行政级别和中部地区发展进程中的区域层次性可从中部地区划分出四类区域,分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县域经济区、二级城市地区和中心城市地区。依据由下而上的原则可将此四类地区划分为四个层次。按区域划分的中部地区四层发展模式结构如表2。

一般而言,在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农村农业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非常薄弱,不具备经济起飞的基本条件,也不具备区域创新因素如城市群、开发区等形成的科技、产业基础等基本条件,其发展的突破口在于发挥农业的积累作用为工业的引进做好准备,从国际国内的经验来看,依托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势,在全国支农政策的引导下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特色农业,以改变广大农村地区的落后面貌,加快乡村工业化的步伐是较为合适的选择。县域经济区作为相对落后的城镇地区,处于点轴开发的初级阶段,工业化开始起步,具备了一定数目的工业企业,经济发展具有强烈的要素集聚的要求,通过完善城镇体系、培育地区龙头企业发展县域经济,同时通过开发区的建立吸引外来资源地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也尤为重要。二级城市地区主要指长江沿线、京广、京九、陇海铁路沿线经济较为发达、城市比较密集除中心城市特别是省会城市以外的地区,这些地区一般处于线状向网状过度的阶段,经济发展已经具有较高水平,经济发展的基础较好,具备较好的科研和产业条件,部分地区甚至出现膨胀和经济效益下降的趋势,如何整合现有发展资源,激活增长要素,促进结构升级和完善城市功能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依托产业链的构建促进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各城市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促进城市群或城市带的发展是其创新发展模式的现实选择。而中心城市地区处于发展的最高阶段,经济发展最成熟,城市膨胀问题比较严重,如何加强城市对周边地区更大范围内的扩散功能是今后发展的重中之重,适应于网络开发阶段,可以选择相应的网状发展模式。

(二)中部地区区域空间形态创新分层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

区域创新发展范文2

一、*年商务工作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区“建设科技*,实现科学发展”的主题,发挥商务规划的引领作用,促进商贸服务业的结构调整,发挥商务项目的带动作用,促进我区市场繁荣和税收的增加。

二、主要商务指标: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43亿元,比*年实际增长20%;服务业增加值77.5亿元,比*年实际增长23%;实际直接利用外资额0.8亿美元;外贸出口总值5.9亿美元;完成招商引资和协税目标。

三、*年商务工作任务:

(一)推进老城厢—东马路商圈高端商贸和民俗商贸聚集。加快推进大型现代商业设施的建设和招商工作,推动铜锣湾广场(*年5月开业)、天街(*年底前开业)、河床酒吧街、新世界百货提升改造,金盛广场、七向街(*年10月开业)、仁恒海河广场、乐天百货、中粮大跃城等大型商贸设施建设;做好商圈项目的古文化街、鼓楼商业街品牌推介招商协税,搞好商、旅、文的结合;搞好商务基础设施(如灯光、道路等)的建设;把老城厢-东马路商圈打造成为集传统民俗商贸和时尚高端商业为一体的市级重要商圈。

(二)推动水上公园—奥体商圈体育旅游休闲产业聚集。重点抓好奥城商业广场、奥体中心体育之窗和宝力豪、绿荫里地块三个节点。丰富奥城商业广场经营业态,发展高端时尚商业,建设奥城商业广场国际风情街(*年6月前开街);围绕两大市级体育场馆,依托“体育之窗”、宝力豪两大项目,推进会展、汽贸、餐饮、创意产业发展,打造天津体育产业聚集区;重点推介绿荫里地块,促进世贸中心项目,使其成为集会展、娱乐、商务、酒店、影视等超大型综合商务商贸区;推动狗不理海鲜大酒楼(旗舰店)项目建设,搞好五钻级酒店酒家评定工作,打造水上公园街为餐饮钻石街。

(三)推动新南马路五金城商圈现代服务业聚集。推动五金城二期的开工建设,规划建设30万平米的国际五金机电精品展销中心,推动五金城一期的品牌建设及电子商务建设。搞好商务规划的编制工作,编制“十二五”规划。提升长江道商务商贸服务业态,完善长江道汽贸街的汽车商贸及相关产业服务链,建成奥迪4S店;推动黄河道商务商贸街的升级。

(四)推动鞍山西道—天拖IT商圈科技总部产业聚集。重点培育以电子产品物流集散、计算机整机及配套服务、信息与通讯技术品牌经营为主要特色的现代都市服务集聚区,同时以百脑汇为中心,以荣华时代广场、赛博、颐高、百豪电子谷四大卖场为节点,培育“东西南北中”的经营格局,带动周边专业市场及沿街专卖店的发展。推动鞍山西道和白堤路的科技商贸集聚区建设。推动企业总部聚集西区。

(五)搞好重要节庆会展经济活动。积极策划商贸节庆活动,承接市政府、市商务委各项活动,带动社会商品零售额和GDP等任务的完成。举办*年新春购物节;积极组织好“津洽会”活动;组织好区域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举办“中国北方国际五金博览会”。

(六)推动民营企业的做优做强。解决好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利用好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民营企业做好资金的扶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动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争取国家、市里的支持政策,支持*的重点企业、出口企业、高新企业发展,搞好企业经营培训,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培育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企业集团,培育自主产权品牌企业。加大大型专业市场的管理,加强五金、机电、IT、古玩字画、餐饮等专业市场的管理,提高民营企业对财政的贡献率。

(七)完成菜市场及社区商业中心建设。加快菜市场建设步伐,建成西湖道、慧翔职专两个菜市场,提升物美、天明永利菜市场。制定出台《*区菜市场管理办法》,建立长效的菜市场管理机制,形成例会制度、报告制度,加大对菜市场的监督力度。推动协调西区各街的资源整合,在西区各街分别选择1-2条街道,建设便民服务社区商业中心街。建设天明便民早点一条街,对天明街进行提升改造,形成西区社区商业的新亮点。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建设。在王顶堤、八里台、向阳路、广开街实施网点建设。继续抓好家电以旧换新的工作。

(八)完成利用外资的工作任务。抓住国际资本向天津流动的大势,狠抓项目和载体建设,策划包装一批服务业项目。高水平抓好境外招商活动,完成利用外资的指标。推动重点外资项目的对接、洽谈、落地,做好以商招商,发挥外企协会的作用,加强对港澳台企业的服务与管理,提高我区利用外资的质量与水平。加快外经贸事业发展。推动“引进来”与“走出去”均衡协调发展,加大政策扶持,用足用好外经贸政策,促进外资外经外贸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完成外贸进出口任务。做好各项行政审批工作。

区域创新发展范文3

关键词:科技创新;区域经济发展;驱动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2

引言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将创新从思想理念上升时国际发展的战略,这充分体现我党已经摸清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规律。依靠科技创新以驱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决策也是具体实施上面临的问题。在具体实践上,如何准确把握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自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一、科技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

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实际上就是以经济发展为由,通过投资、出口、消费等经济活动来拉动经济的增长,依赖第二产业来带动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协同转变,将以往依赖物质资源与人力制造的方式逐渐转变为依赖科技进步、生产水平提升以及管理理念创新的方式[1]。其中产业结构、投资与消费需求以及驱动要素的转变,是科技创新的关键。

1.产业结构可快速转型升级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与不协调的问题依旧存在,在经济占比上,第三产业的比重依旧偏低,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第三产业在我国产业结构占据的比重一直没能超过50%。但是对比发达国家,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就铺设了一条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经济发展道路,在科技创新的引导下,美国第三产业的比重占到75%,尤其以通讯、信息与网络等产业的增长态势尤其突出,这使得美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调整,通过信息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推动美国GDP的快速增长[2]。正是因为有了科技创新并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才让美国在90年代初保持了1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

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是不改变传统以农业位置的第一产业结构,而是不断优化工业结构,大力创新工业生产模式,尤其是对通讯、信息等隐形产品的生产,使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以计算机技术为例,云计算技术的服务已经成为民众的的基本需求,作为一种持续服务的信息资源,民众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使用。借助云计算实现的产业转型升级可以通过三方面来实现:第一是渗透的方式。通过将云计算融入到传统生产或者信息服务领域,能够与信息产业结合形成性的有价值的产业结构;第二是转换的方式。通过加剧高科技产于与传统产业的进展,迫使传统产业发展自己的缺陷,并逐渐融入高科技元素,加快促进传统产业结构的升级;第三是渗透与转换联合的方式,通过两者的联合,使传统工业、农业以及服务业进行产业升级优化,使传统产业有更高的科技含量与经济使用价值。因此,产业中创新的活动频率越高,其对创新成果的引进与产业发展速度影响越大,如果产业与高科技有较大的关联,就会在产业内部引发一次革命,加快产业的结构优化。

2.促进投资和消费需求

依据我国现有的会计核算体系,产业市场需求结构往往需要衡量消费、投资与进出口三种关系,在现代也将消费、投资与净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3]。国家统计局统计了2000~2012年消费、投资、净出口需求对我国GDP增长情况,统计结果显示2012年消费与投资占GDP增长的比重分别为51.8%和50.4%,而净出口需求对GDP增长贡献为-2.2%,这表明我国GDP的发展呈现出“投资比重高、消费比重上升、贸易顺差减缓”的趋势。因此,当前加快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在于调整消费与投资的比重。必须在消费结构中,可以依赖科技创新来促进消费,如果手机产业,从原先的大哥大到诺基亚,再衍生出3G、4G技术,手机等通讯行业依然成为世界销量第一的产品,这是科技创新改变消费需求的案例。在消费需求的增加下,生产产业的结构必然会发生变化,而投资者看到产业的潜力后,也会相应的增加投资。

3.驱动要素结构的转变

生产要素通常包含两大类的内容:第一大内容是传统的生产资源要素,具体包括自然资源、生产成本与劳动力;而另一大内容是知识性要素,具体包括生产技术、管理手段以及生产信息等[4]。传统理念认为提高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方法是不断加大生产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资源要素,但是事实上,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增加要素,产品的增量会逐渐下降,因为资本与劳动力等传统要素的增加,虽然会提升最初的产量,但是产量到达一定程度后,其增幅必然会逐渐下降。要想克服这种投资方式,就需要借助知识性要素的转变,强调知识性要素的地位,通过将知识性要素通入到传统生产要素中,加快两种要素的融合,使产品的生命周期、产量实现长期稳定增长,继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在传统计划经济与计划到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依赖自然资源的消耗与生产力的投入,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与自然环境保护背道而驰,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的消耗与环境的污染加剧。因此,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从集中生产资源向依靠知识性要素转变,或者实现传统生产要素与知识性要素的融合,使新的要素组合形成。具体实施上,可以增加传统生产要素中的科技元素,并通过科技产业的加入,使传统生产行业引入高素质的人才,进而改变要素结构[5]。实现新的要素组合要对各个环节进行创新优化,做到“人尽其才、财尽其用、物尽其用”,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要素的替代,则是将知识性要素将传统生产要素替代,实现资源的转移和变化,比如将信息、网络等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增加,推动科技创新。

二、科技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1.大力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

以科技创新来驱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可以着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我国航空航天科技产业为例。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顺利对接,这次完美对接,表明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为太空资源开发探索提供一条创新通道,有利于推动我国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航空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以尖端装备制造为主,技术含量较高、关联性较强,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中占据重要地位,有专家推比,航空航天产业项目在未来十年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效益产出比为1:80,技术转移比为1:16,就业带动比为1:12,这显示出以知识性要素为主题的机械制造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基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与要素结构三方面的产业发展布局,充分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并且顺应了时展的需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大力推动以创新知识与新技术为主体的尖端装备生产。十二五战略规划中,明确强调未来五年中我国骐达重点发展方向: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这一战略规划充分表明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2.提倡自主创新环节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据先机与主动权,是维持区域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手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最根本的手段是充分借助科技创新的力量,积极提倡自主创新,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创新是企业经济增长的关键,企业只有具备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继而引导各行业进行创新,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形成。自主创新,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技术创新,也可以作为国家发展的道路,形成中国特色发展模式[6]。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并推动创新能,通过协同创新、集成创新与原始创新推动创新步伐。在加快形成中国特色创新模式中,要求各产业创新发展必须顺应时展的潮流,遵循科技创新的规律。此外,还要充分借助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整合各种经济资源,最终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3.注重新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经济的发展中,科技创新固然重要,但除此之外,新文化的引入与孕育对经济的发展也有同样的作用,在科技创新中,新文化与科技有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互激荡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创新文化能够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又能激励创新文化的发展。进入到21世纪,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而不断推进,区域以及国家的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并且在发展趋势上呈现出一体化的态势,这充分凸显了文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7]。比如美国的硅谷,每隔几年,就会出现改变世界经济格局与消费结构的产业,不断诞生与市场行业相差较大的原创产业,比如英特尔公司的创办催生出集成电路产业;苹果公司的创办催生出个人电脑产业;谷歌的创办催生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之所以有各种原创产业的出现,是因为硅谷的建设基础在于其独特的创新文化,由此吸引来自美国各地的创新创业者,立志要成为影响世界的企业领导者。

进入到21世纪,我国科技创新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一大笔重点工程与项目频传,如超级计算机、水稻杂交等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这些创新成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这些创新成就都体现了创新文化深厚的底蕴,支撑着各行业的发展。在创新文化的培养上,首先要让创新成为一种习惯,将其内化为个人与企业发展的普遍行为;其次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最后要增强对创新文化的自豪感,真正将创新融入我们的血脉中。

4.全力推进军民融合发展

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方式就是摒弃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逐渐实现以创新驱动为主的经济增长道路。为此,要打破传统军民分割的模式,通过国防创新模式、技术创新与区域创新体系,实现军民协和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军民融合发展的实施上,可以不断培育一大批鹇孕滦瞬业,抢占市场,通过自主创新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将国防高科技成果应用到装备生产行业中,使其能够更好的面对市场经济的竞争。在高科技成果融入社会经济体系后,还要将于国防建设相关的产业分布到中小企业中,使企业获得军备生产任务,这样既能推动重点产业的调整,又能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转变。

三、结语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与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只要我们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将科技创新驱动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就能克服各种困难,逐渐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谢碧玲.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驱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关于加强科技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建议[J].中国科技产业,2014(04):22.

[2]孙福兵.创意经济驱动区域创新发展路径研究――以浙江嘉兴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4(05):24-28.

[3]于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宜宾创新驱动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技术与市场,2014(11):1-4.

[4]董昕.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OL].区域经济评论,2016(06).

[5]黄润斌.区域经济发展驱动与高新区发展战略转型探析――以南宁高新区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5(01):115-118.

区域创新发展范文4

【关键词】区域金融;区域经济;创新系统

一、区域金融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1)机理一:区域金融创新-区域金融结构升级-金融发展-经济发展。区域金融在制度、机构、工具、操作手段、市场规则等等方面的创新,全面地改造着区域金融结构的面貌,不同地区的金融创新是对原有金融结构程度不同、各有侧重的升级。(2)机理二:区域金融创新-有效率的资本形成机制-奠定资本基础-区域经济增长。有效率的资本形成机制不单单指资金的来源广泛,而且还要具备将资金转化为现实资本的能力。从创新工具融资的角度看,金融创新是解决欠发达地区资金不足的重要途径。(3)机理三:区域金融创新-减轻市场上信息不对称摩擦-增强市场配置的有效性-区域经济增长。利用金融创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基本方式是设计一个机制,在不违背保密原则的基础上让外部投资者据以了解内部人所掌握的信息含义。(4)机理四:区域金融创新加快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变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二、区域金融创新系统的结构设计

图1 区域金融创新体系组织结构发展进程图

区域金融创新系统的要素组成包括三个主体层面,及三个支撑体系。三个主体层面,一是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机构为主构成的知识创新层面,它是金融创新的源泉;二是以金融机构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层面;三是由各种金融中介机构或金融服务机构组成的创新成果扩散层面。三个支撑体系,一是以高质量教育为特征、高等院校为主体的创新人才培育系统;二是由金融中介机构行使主要职能、促进创新的政策与管理系统;三是包括科研机构、信息披露、咨询和各种相关服务机构的社会支撑服务系统。对此我们不妨用三维立体图示(图1)来对这一金融体系的创新发展现状和趋势加以明确说明。

这里,我们定义这样一系列的点为可量化结点。显然C点为最优平衡点。它使得金融体系组织内部的三个层面有了较好的共生关系。按照共生界面选择原理(在共生系统中,共生界面选择不仅决定共生单元的数量和质量,而且决定共生能量的生产和再生产方式。并且假定,共生能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共生单元的数量增殖,另一部分用于共生单元的功能改进),这种模式既满足了数量上的增殖,又实现了其在功能上的改进。当然,从动态发展的观点来看,该组织框架可能实现相变,即从C点还会不断的进一步向外延伸,OCC'表明了区域金融发展水平提升的模拟路线。C'点比C点具有更高的金融定位,它意味着一种或几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新金融资源的产生和下一发展阶段的开始。但是具体的发展路线模式,则要看当时这三个层面的相互博弈的结果了。

三、结论

我国幅员广阔,东中西部各区域金融创新系统的各层面和各体系的情况差别很大,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设计创新方案,加强其在劣势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并且在创新的过程中,其对金融产品或金融工具等方面的创新不必作为当前的必须任务,而应着力于其在金融制度、金融科技、金融市场上的改革与创新。以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经济与金融的完美共生关系,使共生能量不断增殖与发展。

参考文献

[1]Porteous,D.J.The Geography of Finance:Spatial Dimensions of Intermediary Behavior[M].Avebury:Aldershot.1995:10~278

[2]Beck,T.,Levine,R.&Loayza,N.Finance and Sources of Growth[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0(58):262~300

[3]弗朗索瓦・佩鲁.增长极概念[M].经济学译丛.1988(9):112~156

[4]韩廷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经验模型与政策分析[J].世界经济.2001(6):25~28

[5]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三联书店.1988:5~321

[6]张倩.美国金融危机与我国金融创新[J].企业导报.2009(6):13

区域创新发展范文5

目前国内外科技的创新发展迅速,促进了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然而,沿海省份经济增长却后劲不足,最大的瓶颈是科学技术落后,创新力度不够。因此,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促进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快速实施的关键。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有利于沿海区域实现经济向外循环式发展,打造经济发展的新的战略支撑点,摆脱其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培育区域发展新的产业增长点,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进而带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沿海区域的内涵及沿海区域科技创新现状

hansom(1998年)把沿海本文由收集整理区域定义为“大陆或海岛周围空气、海洋与陆地的交界区域”。beatley(1994年)提出了一个生态学概念:“它是一个转换区域或是一个群落交错区,位于海洋(湖泊)和地域系统之中”。我国《中国海洋统计年鉴》给沿海区域下的定义是指有海岸线(大陆岸线和岛屿岸线)的地区,按行政区划分为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我国的沿海区域是新兴增长区域、功能拓展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开放合作的新高地、生态良好的宜居区。

科技投入产出效果难以持续增加。我国沿海区域长期以来的发展主要依托初级工业品,兼营商贸、金融、农业等外向型综合性模式,造成不同工业部门的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雷同现象。这种模式对新产品研发投入不足,缺乏良好的企业技术积累,技术扩散不充分,产出滞后,难以形成经济增长的持续效应,这不仅造成了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产出比持续下降,严重浪费了技术资源,也不利于我国沿海区域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参与国际竞争,发挥沿海区域辐射带动作用。

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不完善。一方面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资不足。2010年,我国共投入r&d经费7062.6亿元,比上年增加1260.5亿元,增长21.7%;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76%,比上年的1.70%有所提高。与国外相比,无论是投入数额还是投入强度,我国都有很大差距。根据国外经验,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资,特别是种子期科技企业的融资起着关键作用。另一方面,金融支持力度不够。资本市场发展缓慢,结构单一,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高度集中的银行金融体系从体制上把科技创新排除在信贷资金供给之外,从而无法满足企业在科技创新时的融资需求。

缺乏实现政府、企业、银行三方共享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2010年12月,科技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联合了《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对试点内容作出明确规定:“推动地方科技部门和国家高新区建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打造市场化运作的科技企业,为企业提供综合服务”。企业信息获取难度大、成本高一直是制约科技创新的主要瓶颈。由于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尚处于萌芽起步阶段,总体发展水平较低,较难适应信息流、技术流转移的需要,加之没有建立功能强大、健全的物流渠道,增加了平台高端创新的难度,而且目前政府、企业、银行三方流通的相当部分信息是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固有特征的软信息,其内部化现象较为严重,即不能按标准化办法收集、处理和传递,其信息往往不能进行定量、编码传递,进而造成政府、企业、银行之间信息的严重不对称,企业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大大降低。

企业产权不清,技术人才短缺。目前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是如何让技术和管理等智力要素参与企业产业化的股权分配,虽然政府颁布了《专利法》、《技术合同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科学技术进步法》等相应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执法和违法的查处力度相对较差,造成我国沿海区域技术交易市场单一化形式严重、技术市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名不符实。另一方面科技人才缺乏,在当今技术革新快速发展的时代,科技人才是现代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其作用尤为重要。但是我国科技人才数量不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也相对较低,更为严重的是中小型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于各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缺乏吸引力,在人才竞争上处于明显的劣势,这类问题不从根本上予以解决,技术创新的环境难以净化,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可能性将大幅度降低。

我国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构建沿海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完善开放式自主创新模式。首先,重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执行好国家支持企业的优惠政策。推动和落实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科技园区财政、金融、人才等重点政策,加强监督和控制。其次,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形成具有网络化、社会化、专业化特征的科技中介体系,提供高效、优质的运行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再次,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科技金融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关联的新机制。经济社会发展与企业科技创新紧密联

转贴于

系的长效机制。政府要建立协同机制,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创新,为沿海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和资金保障,实现技术链条与资本链条的双重对接;而企业要进行面向市场的产品和技术研发,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高对科研院所创新成果的利用率;科技金融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促进沿海区域发展的新模式。

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实现沿海区域产业的聚集发展。实现沿海区域产业的聚集,必须构建沿海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带,实现沿海区域空间布局和时间布局的明细化、体系化、层次化。一是建设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带动的工业园区,承载国家新兴产业,打造具有地区特色的增长极和特色产业;二是提高沿海区域产业的聚集发展、通过其辐射和带动作用,汇聚人、财、物等资源;三是加快发展以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为特点的循环经济,步入以产业集群促产业特色、以产业特色促产业集群壮大的良性循环发展道路;四是沿海区域产业要发挥重视临港聚集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产业链延伸与对接,节约成本、提高运营效益,增加产品附加值。通过在临港地区发展集中、优质、循环、生态、高效的产业及相应服务业,提升产业的整体科技发展水平。

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支撑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构建支撑产业升级的技术创新平台,首先,需要公共服务机构能够发挥加快技术研发、强化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带动的作用;吸引从事科技风险投资、技术担保的风投机构,强化科技金融支撑力度;地方和政府共建新型科技中介组织,为科技型企业创新和沿海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前提条件。其次,构建面向科技型企业的信息服务平台,搞好科技信息资源的开发、综合、利用,实现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共享。第四,积极建设科技招商与合作的保障服务体系,有效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为沿海区域提供强力支撑。

区域创新发展范文6

创新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创新生态系统则是创新高效和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受到极大的重视,其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发挥着引领和带动作用。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第一大经济区,是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国际门户。创新生态系统建设能够实现构建服务体系完善、高端创新要素聚集、富有创新活力的长三角区域创新目标,对国家和社会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能够聚集国内外高端企业、创新要素、研发机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等资源,帮助长三角地区构筑自主创新高地,形成创新生态优化的发展系统。

构建长三角区域创新生态体系,有利于长三角地区在政策、特色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等方面形成良好发展。为此,本文提出了建设长三角地区创新生态体系运行机制和发展路径,以便推动长三角地区中各创新主体耦合互动、合作良好,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本研究还进一步拓展了国内外科技资源向长三角区域聚集的主要途径和渠道,为深化国内外科技合作,加快科技资源的聚集和落地转化,使得长三角地区在制度创新、产业发展、开放创新、转型升级等方面形成示范提供参考,并为高水平建设新型创新生态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1. 创新系统概念的提出及发展。创新系统很早就受到了关注。国家创新系统(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NIS)最早于1987年提出,主要由政府部门、大学、中介结构、企业和科研机构构成,是创造、散播、传递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内部相互交流的网络系统。制度是影响国家创新系统发展的重要因素,应重点解决国家创新体系激励机制、企业、金融和财政制度安排。知识产权保护也可以有力地促进国家创新系统的建设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主流经济学认为是社会能力(Social Capability)异同导致了各国保障技术进步的制度在变迁上产生了差别,从而使得各国经济的增速不一样。在此背景下,国家创新系统迅速扩散。在过去的30多年中,国家创新系统对各国决策界和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创新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创新生态系统(Innovation Ecosystem)最初是由美国竞争力委员会于2004年提出。随着创新的发展,创新主体的创新模式和之间的互动都形成了新的竞合态势,创新生态系统从而也受到许多国家的关注。

在市场环境多变和创新技术不断涌现的背景下,企业往往是创新最活跃的单元。大、小企业在创新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和获利能力各不相同。West提出一套分析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框架体系,包括关注企业的动机、生态位、创新战略、成果等。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应不仅能够使企业获得和使用系统中的循环资源,还应该使企业自身具备一定的独立性。企业家的创业过程与企业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密不可分,企业家的创新意识、知识经验对实现企业创新有很重要的作用。

企业创新的实现,离不开与产业的互动。何向武(2015)分析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特征、结构和功能。林婷婷(2012)探讨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运行和演化。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联系、竞争与合作会形成一种创新文化,对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至关重要。企业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中获取政策、资金、教育和文化等支持,企业间的平衡决定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国家创新生态系统不基于特定的研究对象,而是关注创新生态整体在保持国家创新能力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国家创新生态系统具有自组织性、多样性、平衡性等特征,其更注重宏观系统整体的栖息性、动态性和生长性。

从以往的研究成果来看,对创新系统和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大都聚焦的是从内涵、结构、特征、绩效和政策等方面探讨企业如何做大做强、产业如何发展等问题,在如何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方面研究很少,尤其是产业集群发展、开放创新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因此,本文在充分借鉴前人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演绎、文献分析以及实地调研等途径,结合创新生态体系理论发展最新成果和长三角区域创新发展现状,提出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路径模式,保障其竞争能力的提升。

三、 长三角地区发展现状

长三角地区目前的发展现状中存在一些共性。首先,对于不同地域的企业地理布局,有些相对集中,有些相对分散,专门的管理委员会和专业管理人员还较为缺乏。其次,有些区域的产业特色较为集中和突出,但有些同产业下的各企业分布相对分散,使得同区域内的协同创新受到影响。再者,对于合作,企业与上下游产业链的互动多自发进行,缺乏深度和广度。此外,科技服务机构多处于独立提供服务的模式,应对这些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进行统一规划。最后,长三角地区创新发展战略目标较为宏观,还没有特别清晰详细的发展路径和运行机制。

为使长三角地区成为国际一流、竞合协同、开放自主、可持续的高科技生态区,应建设并完善创新生态体系,有针对性地出台创新激励政策与制度、构筑良好的创新环境,促进包含政府、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科研创新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

四、 创新生态系统发展路径与运行机制

长三角地区需创建国际一流、具备创新文化、多样共生、竞合协同、开放自主、可持续的高科技创新生态示范区,充分发挥标杆作用。其价值在于实现科技创新各主体竞合共生,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充分就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获得核心竞争优势。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发展战略地图。

首先应确定利益相关者及其职能。政府主管部门应利用自身与各方联系较为紧密的优势有效衔接产学研,为创新生态实施提供保障;高校科研机构应做好科研创新,提高与企业交流互通的能力;高科技企业应加强自身的科技创新与互动协调,保证创新生态化和创新产品持续涌现;科技服务机构应强化自身的服务性,保证科技创新的顺利进行,帮助办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实施所需的各项手续;科技金融服务机构要扩宽科技创新的投融资渠道,保障科技创新的资金始终充足;服务社区则要起到辅助作用,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为创新科技人才提供舒适的办公环境,保障水、电、网、气等各项基础设施正常运营。

其次,要建立长三角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阶段性发展目标,不能急于求成,应按照自然发展路径逐步建立完善创新生态體系。包括构建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升级能量流、整合资本、产生创新模范型企业;促进主体耦合、打造主导产业;促进区域耦合、打造区域性创新生态系统;形成自身不断演化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也就是发展路径"五步曲"。每个阶段都有自身的发展主题。在第一阶段,构建良好的内外部环境,要重点围绕构建现代化创新治理体系、构建高校的创新服务平台以及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三个主题进行建设;在第二阶段,升级能量流、整合资本、产生创新模范型企业,要注重企业内外部关系的转变,合理配置创新资源,使创新环节分工更加专业化;在第三阶段,促进主体耦合、打造主导产业,要使相同产业内的企业竞争合作,聚集创新资源,联合创新,加强企业与环境互动协调,共同形成产业优势;在第四阶段,促进区域耦合、打造区域性创新生态系统,合理安排产业结构和布局,有机连接产业链和价值链,支撑区域创新生态体系发展;在第五阶段,形成自身不断演化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企业、产业、区域各种群竞争共生、持续进化,整个区域生态体系协同互动、开放循环。

最后,要为目标的实现和发展路径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撑保障和促动因子。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在政策上创新,建立高效的领导班子,使得管理本身生态化,为长三角区域创新生态体系的建立保驾护航。同时,还要建立优秀企业、人才、项目引入机制、自主创新资源平台数据共享机制和利益激励创新动力机制“三维一体”的运营机制,不断促进和激励创新向着生态化演进。要引导和鼓励大型先进企业在区域内设立分公司、工厂或办事处。现有公司在区域内建分公司和子公司,政策要有一定的倾斜。充分加强产学研合作,将高校重点、优秀的项目引入区域,进行合理的投资运营。高校项目一般都有很强的技术研究作支撑,有很大的潜力。高校优秀项目的运营可以使其得以充分实践并发挥带动作用,引领行业一些技术的创新或更新。此外,鼓励大型领先型企业创新,利用现有机制加强创新。培育新的项目,要有一定时间和资金的投入,有一定的容忍度。鼓励研发新的产品线,充分利用已有成熟的管理体制来促进新项目的运营。制定完善的人才吸引政策措施。允许有意向社会人士入驻并给予一定的科技创新优惠和期限。应完善现有科技创新企业大数据库及相应的科技创新企业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应设立专业的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部门和人员,使得该大数据库及数据信息共享平台能够规范化企业对相关科技创新数据的统一填报过程,并保证各数据收集部门所收集数据的一致性。科技创新具有投入高、风险大的特征。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都起步不久,对于市场风险的承担能力较弱,从而极大的制约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和科技创新的发展。应制定适合发展的创新风险分摊政策,保障企业大胆的进行科技创新。同时,应合理调整税收结构,对新兴战略性高科技企业给予适当的税收倾斜。

通过上述战略地图的布置,长三角区域的现状会从本质上开始转变,通过各利益相关者、各体制机制、各条件基础等共同作用,逐步在完成每一个阶段性目标基础上最终实现创新生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