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学的劣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文科学的劣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文科学的劣势

人文科学的劣势范文1

[关键词]理工高职院校 文科发展 交叉融合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为区别于本科教育,凸显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众多的高职院校以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理念为宗旨,把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摆在首位,培养出了大批适应能力强、进入角色快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本身也从办学规模、教育质量、学院效益和学科结构等各方面得到极大提高。但是,对于理工高职院校来讲,文科的发展却不容乐观,传统的以工为本的特性,有碍这些院校形成富有个性的稳定发展格局,人文科学在这类工科学校中处于边缘地位,有些院校虽然办了文科,但缺乏特色,与综合性学院相比,在办学水平和就业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其文科发展速度远远低于同类院校的工科专业。高职院校要扩大发展,途径之一是增设专业,增设何种专业,要不要增设文科专业,增设后如何建设,这些都是理工类院校必须要面对的难点问题。长远来看,发展文科势在必行,但鉴于长期的历史原因和工科院校文科资源十分有限的客观现实等因素,决定其文科发展之路绝对不能一味仿效综合性大学,应发挥行业优势,合理定位,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地发展文科,使这些专业不但办出特色,而且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一、理工科高职院校发展文科的必要性

1.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紧密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从当今形势来看,很多重大的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等问题,都要求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起来进行研究,需要它们内在的通力协作以寻求最好的解决办法;放眼世界,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协作、相得益彰已经促进一系列跨学科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方法的形成,并大力推动了许多大型社会工程的进展;从时代进步来看,创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中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要创新就需要有活跃的思维,发展文科、扩展理工学生丰富的文科知识才能使他们在理性认识上增加感性认识,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促使学生感悟力、想象力、创造力不断获得新发展,成为创新的主力。加强理工高职院校中人文学科的建设,正是顺应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要。

2.学院长远发展的需要。从办学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进步促使社会发展中的各类问题越来越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也就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加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交叉、渗透和结合,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从学科建设看,学科多元化及综合化有利于促成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文科对于改善高校,尤其是以理工类专业为主高校的学术环境、学习氛围、专业结构体系等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从理论层面看,理工院校发展文科,有助于提升学校人文底蕴、弘扬人文精神;另外社会的客观需要,地方经济和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都为理工院校的文科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3.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高职院校培养的应是培养既有“术”又有“学”的复合型人才,仅从科学技术教育的角度考虑对学生的职业技能、治学态度、社会责任、文化素养的培养远远不够;文科涉及面广,是一门关于社会、人生和人的心灵的学科,其教育远不止于文科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促使学生在认识、情感、意志、创新等方面全方位健康地发展,避免培养那种有知识而无文化,有学问而无修养的蹩脚人才,为此,要使大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并能够系统掌握某一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就需工科与文科协同发展、相互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洽结合,这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努力方向。

二、理工高职院校文科专业发展的思路

目前,很多理工高职院校改变传统观念,逐步重视文科建设向综合性方向发展,但是对于很多学院来说,办文科还有不少“成长中的烦恼”,在以工为本的理工学院,文科的学科地位总体上偏低,发展角色边缘化,专业建设经费不足,资源较少,发展之路困难重重。但是从另外角度想,理工的强势虽然容易屏蔽文科发展,但却有利于学科综合发展,有助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所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高职理工院校可充分调研,依据学校已形成的专业品牌有选择地办几个有前景的交叉性学科,使理科院校的文科染上理工的色彩,走学科交叉之路,以特色取胜,体现学校专业品牌的特色。

1.发展应用型文科,实现理工院校文科的特色。高职理工院校发展文科应避免“铺摊子”,要量力而行、按需而为,利用已有的工科背景、行业优势与文科相融合来发展应用型文科,要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纯文科,不必追求门类齐全,要突破传统文科中各门学科的界限,更要贴近市场,将文科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等交融,同时侧重应用研究,以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这样理工强势带动文科协调发展,重心向特色应用型文科倾斜,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应用文科品牌;发展文科并不影响理工科的发展,可利用行业特色,把优势理工学科做大做强,同时要顺应地方经济与行业需求及学院长远发展,以优势学科为原点,逐步衍生出一些相关学科群和跨学科群,既保持优势学科的发展张力,又可以不断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形成新的特色。

2.重视交叉与融合,扩展新型文科的内涵。在传统学科方面,许多高校早已抢占了很多制高点,高职工科院校在此方面发展空间不大,要另辟蹊径,凭借其理工、行业背景及地方背景的优势,为学科建设找到一个突破口,以应用为主、学科交叉发展文科;要特别注重内涵建设,以学科交叉与融合作为突破口,促使文科内部的各专业和理、工、文、管各学科的专业相互交叉渗透,在学科之间寻求一些可能的、新的生长点和交叉点,倡导并鼓励“文理交叉” “文文通融”。高职理工院校由于长期与地方的经济建设和行业建设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与地方、行业关系融洽,容易找到文理结合的契入点,有助于学科交叉,同时可以把地方企业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实践平台,及时检验研究成果和深化,有利于产学研结合。另外,新兴交叉学科也正是顺应地方和行业在新经济形势下的需要而产生的,容易得到地方和行业的支持,社会效益的产出也比较明显和快速。

3.加强专业体系的建设,推动文科的深度发展。职业教育就是行业教育,其文科专业体系、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均应该采用行业本位模式,扬长避短,进一步考虑学科背景的复合,注重文理交融和社会实践;要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点,以课程内容更新、课程整合和完善为主线开展,课程设置注重实用性、应用性、宽专兼顾,还要打破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层楼式的旧结构,注意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潜能;要针对性地对专业体系进行前瞻性与特色化设计与建设,避免趋同,突出个性;要融入市场、洞察市场,摸准市场脉搏,使学校发展目标与专业建设目标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使专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使专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三、结语

高等学校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较量,文科在培育学生人文素养、增强学校综合实力、提高学校知名度、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理工院校发展文科是学院发展的长久之计。在发展文科时,要把握社会需求、厘清发展思路、长远规划,充分与理工专业结合,发掘优势,突出特色;要使优势传统专业与新办文科专业紧密联系,凝成合力,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具有特色的专业群,铸造学校发展的灵魂,使学校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与发展原动力。

[参考文献]

[1]高秀琴.重点理工科大学转型时期的文科建设[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6).

[2]冉晓宇.新建地方工科院校文科发展之路的思考[J].教育管理,2008(5).

人文科学的劣势范文2

[关键词]职教院校 教师 人文素质 重建 地位

近年来,中国的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春天,步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职教院校放开招生,我国职业教育毛入学率正在追赶发达国家的水平;职教院校纷纷升格,与民办职教院校一道引起了职业教育界的大震动。但是与此同时,也引起了一连串的后续问题。首先,是职教院校扩招导致职教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贬值,引起了就业难的问题;其次,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职教院校精神的失落导致职教院校人文教育的失衡,进而严重的影响了职教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可喜的是,职教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我们的职教院校也在政府的指导下,开始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至于结果如何,我们将拭目以待。

众所周知,职教院校精神是衡量一所职教院校是否具有良好社会公德以及能否培育出作为社会发展动力的合格人才的重要标准,因而职教院校精神是时代性与永恒性的统一,但是永恒性的职教院校精神却在时代的滚滚潮流中日益失落。我们的职教院校在盲目适应的同时却忘记了内在超越的天然使命,其结果,实现了职业教育的市场化、职业化、大众化,却使我们的职教院校成为了社会的“鸡肋”,世代变化的俘虏。职教院校精神的缺失,导致职教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严重失衡,使人文素质教育在于专业技能教育以及副修技能教育的对比中处于明显的劣势,成为职业教育的“软肋”,表现为职教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人格发展不健全、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差、对优秀的历史民族文化不了解以及对优良的社会传统道德不熟悉等。

客观地讲,职教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失衡并不是职教学生们自己造成的,而是一个多方面因素综合角力的结果,笔者进行了简单的归纳,认为当前职教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其一,我们的职教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思想定位不清。人文素质教育在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定位不清,其重要性和基础性地位还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与深刻理解,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很多职业院校在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教育与技能教育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忽视或者偏激的人为人文素质教育不过是“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鸡肋,也正因如此,人文素质教育在职业院校中始终无法得到系统全面地贯彻实施。其二,我们的职教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观念落后。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共同构成了人文素养。人文知识是培养人文素养的前提,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人文素养的内在追求,而人文行为则是一个人的具体行为,这其中,人文精神是培养人文素养的核心,但是我们的职业院校们却将人文素质教育简单的等同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片面地认为只要开设了人文科学的课程,就可以培养出学生的人文素养,真是荒唐!其三,我们的职教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方法呆板落后。人文素质教育的本意是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如何正确的理解人生与看待社会。但是我们的职教院校教师们目前只注重传授知识,而不注重与学生的真实交流,也可以说只注重传授知识和技能,不注重深入学生的内心,故无法在深层次上感化学生。第四,我们的职教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主体能动性方面存在缺失。在教育体系中,学生是当之无愧的主体,可是在我们的职业教育中,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而不能主动地吸收人文素养。由于人文素养的欠缺,我们的职教学生在学习动机与人生目标上都出现了偏差,表现为重实用,轻素养;重技能,轻精神;重眼前,轻长远。既然认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都没有用,自然不会投入精力去认真学习。

职教院校里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或者说失衡是一个事实,既然存在问题,那么我们就必须用有效而快捷的措施来改正它。笔者认为应该针对人文素质教育在职教院校中的不足之处,做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重新审视重塑职教院校精神。职教院校精神是一所职教院校的灵魂,有没有职教院校精神以及有怎样打职教院校精神对一所职教院校的生存发展都至关重要。曾几何时,我们打国家虽然贫弱,可是我们的职教院校却因为有着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以及各自侧重的职教院校精神内涵而培育出无数的时代精英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中华之崛起尽到了自己的力量,发出了自身的光和热。反观今日我们之职教院校,培养出的所谓人才追求的不是所谓的“五子登科”就是所谓的“随波漂流”,浑身上下充满了“钱粮本位”,与我们心目中那种“民族忧患本位、国家振兴本位”已经完全不能相提并论。当然,时代在改变,我们的职教院校也在改变,但是改变并不等于可以让职教院校精神失落,不等于可以让人文素养失衡,更不等同于对职教院校培养出的学生们心目中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前途,而非其他。所以,重塑职教院校精神,实乃当今职教院校第一要务。

其次,明确人文素养教育在职教院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衡量一所职教院校的好坏,不在于这所职教院校有多少学生,有多少大楼,它的校园有多漂亮,它的区位位置由多好,而在于它的职教院校人文底蕴。前清华大学校校长,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先生曾说:“大学者,非大楼之谓,大师之谓也!”我们很多人在理解这句话时,都单纯的认为大师就是有名气的教授,其实此处所指的大师是学识渊博,人文素养深厚的学者,因为只有这些人文底蕴非常深厚的学者们聚集到一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我们的学生在濡目染之余,才能心生向往,我们的职教院校校园才能形成那种人文氛围。今天的很多职教院校,不但好教师少,名师更少,有名气,有学问,又有人文素养的名师,少之又少。那么,我们的职教院校校园缺乏人文底蕴也就不足为奇拉!抗战时的西南联大,其硬件办学条件无法与今时今日的很多职教院校相提并论,可是由于其人文底蕴之深厚,其培养出的人才亦远非今日中国人和一所职教院校所能相比较。

再次,设置合理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配备齐全而完善的师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不是单纯的文学或哲学课程,而是一个涉及到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民俗学、政治学等众多学科的统称,可是我们现在的很多职教院校,因为教学理念或者说是资金、师资等方面的欠缺只是单纯的开设一些诸如职教院校语文、心理学、职教学生爱情论、社交礼仪、名著导读等方面的课程,就以为自己的学校已经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方面尽到了义务。其实,这远远不够。现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中国著名大学院校都开展了“大文科通才教育”,就是将我们上述谈论的诸多学科的课程都教授给学生,使他们培育的学生知识面之广,掌握知识程度之深,学术理论与动手能力的和谐方面,都力图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真正的做到人文科学的通识通才教育。虽然,我国的教育资源分布是很不均衡,众多的地方院校在资金、技术、师资等方面都无法达到上述要求,但笔者认为还是应该在能力范围只能尽可能的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合理而完备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可以说职教院校的教师则是职教院校灵魂的载体。职教院校的人文底蕴有多深厚,与这所职教院校的教师的人文素养有着莫大的联系,故此笔者认为职教院校教师在职教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方面,在职教院校人文底蕴的塑造方面起着至关重要,或者说是难以替代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职教院校教师在职教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重建的过程中起着引导带动的作用。很多职业师范院校的校训都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可见,老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的影响是何等的重要。其实,任何一所职教院校中的教师都会在无形中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对自己的学生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比如,如果一所学校的老师都热衷于教学科研,对钱财名利等世俗之物看的极淡,那么这所学校的学生们在这种氛围中自然而然的也会养成一种严谨治学,踏实科研的态度。如果一所院校的老师们整天不是忙于在学校外面搞创收,不是外出接课,就是给自己做一些私事,待在学校的时间少之又少,自己的学生想要见老师一面都难上加难,那么不难想象,这个学校的学生肯定会上行下效,在学校里面不会认真学习功课,而是会整天的做点其他阿,即使是将来走向社会,也不会成为脚踏实地的实干家。因而,职教院校教师的引导带动作用对一所职教院校的人文素质重建至关重要。

第二,职教院校教师在职教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重建的过程中起着规划实施的作用。虽然我们现在的职教院校绝大部分实施的都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但是书记、校长负责日常的党政、行政事务,已经非常的繁忙,对于日常的教学任务很难顾及。因此,很多教学大纲的设计以及教学任务的完成还是要高靠广大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职教院校教师门。不仅因为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经常与学生带在一块,知道或者说是对学生们的心态想法比较了解,因此,制定教学大纲、设计教学课程、完成教学任务都需要一线教师的参与和实施。同时,职教院校领导们也应该具体衡量本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学历层次、工作状态,以便于在制定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时,能够做到更好。

人文科学的劣势范文3

女性学是从人类的性别差异出发,探讨女性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具有跨学科性、鲜明实践性、突出性别平等的价值理念等特点。卫生类学校的职业教育是使学生获得职业所需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为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提供重要保障,是为社会进步输送发展型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重要基础。将女性学融入护生职业教育是为了探索其在护理女生沟通力和适应力培养、正确自我定位中的作用及对就业成功率的影响。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就业率、海选面试成功率等有无差异及分析相关因素,结果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随机抽取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2006年进校学习的中职护理班女生91名,平均年龄(18.7+0.73)岁。分成下列两组:第一组为试验组,运用女性学融入职业教育的方法,第二组为对照组,运用常规职业教育方法。

1.2方法随机抽取中职护生进入第一组试验组,运用融入女性学的职业教育。授课内容参考护理专业就业指导、各高校女性学课程等内容,形成适合卫校学生特点的系列课程,每周两课时在班会中完成,为期三年。第二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职业教育,在最后一学年进行面试前就业指导。通过问卷调查,统计三年职业教育后两组学生的社会工作参与能力、总就业率、良好就业率(与二级乙等级别以上医院签协议的就业率)、海选面试成功率(指学校统一组织学生报名参与各医院面试,医院统一安排时间地方进行筛选后,面试合格并签录用协议的学生概率)。比较运用两种方法的效果有无差异。

2结果

2.1社会工作参与能力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得,第一组参与过社会工作并负责某个学生工作部或干事的有12人,占25.52%。第二组有5人,占11.36%。2.2总就业率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得,第一组总就业率高于第二组(X2=4.79,P<0.05),有统计学意义。2.3良好就业率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得,第一组良好就业率高于第二组(X2=12.46,P<0.005),有统计学意义。

2.4海选面试成功率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得,第一组海选面试成功率高于第二组(X2=5.56,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女性学融入职业教育对就业率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分析

3.1.1正确自我定位,树立可持续发展职业观根据护理专业特色、中专学生接受能力与学习方式,将女性学与职业教育进行结合后组成一门系列课在班会中试行。内容包括:社会性别与成才、女性心理与自我认知、女性法律案例与自我保护、女性卫生与保健、女子礼仪与职业素养、女性与美学、自我定位与职业发展规划等。要求学生参与学校、班集体社会活动、课后查阅资料、模拟现场、实战演练等,通过实践活动感悟与运用理论知识。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正视中专学历,客观认识自我、了解自身优劣势,尽力做事、平和面对成败。在择业时正确定位,不好高骛远,将自身实际与职业规划结合,以发展的眼光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道路。用成功道路上的女性事例自我激励,选择继续教育提高、塑造自己,为走向成功、创造高质量生活打好基础。

3.1.2加强人文素养,培养礼仪审美80%以上的医疗投诉是因医务人员与病人或家属缺乏良好沟通而引发。护理人员缺乏人文精神,在工作中不会主动进行人性化护理。适当增加学生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给予护理心理学、美学等内容丰富内涵,激发学生将心比心、善解人意地为人处世,培养职业道德素养。增加学生礼仪知识,引导学生对美的正确认识和追求,从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谈吐举止礼仪。有利学生参加面试时的综合素质考评,更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升社会和谐指数,为社会输送高素养高技能人才。

3.1.3强化沟通应对,重视实战演练女性学有鲜明的实践性,能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从容应对踏入社会的诸多困惑,学会建立伙伴型和谐关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学生会、团委、联席会、生活园区、社团等部门学生工作,认识团队协作、社会诚信的重要性(见表1)。在社会活动锻炼中,学会沟通技巧、提高处事能力,加强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冷静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运用丰富业余生活、寝室活动灌输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待人宽容随和,学会健康的生活娱乐方式与理念,挖掘个人不同方面潜能。在班会等第二课堂上进行模拟面试、讲解技巧与操作演练,开阔眼界、减少怯场心理,提高对自己不熟悉环境的应变力和适应力。

3.2创新职教——女性学融入职业教育的意义我国在2001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中提出将在高校开设女性学课程作为重要目标。对护理女生开展的职业教育内容中融入女性学,可以丰富职业教育内涵,更贴近专业学生。帮助拓展学生的视野,填补性别盲点,提高性别意识,使更充分调动内容的主体性去积极参与,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独立意识的女性,会意识到自立的重要性、在努力中实现自我发展和价值,而不会成为以迎合男人为谋生方式的依附型女性,面临自身价值和婚姻理想失落的双重风险。同时女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等能帮助训练学生的心理调试能力、情感处理能力,有利青春期树立健康的婚恋观。同时有利于学生早恋问题的处理,预防抑郁、焦虑和社交焦虑障碍等。提高社会交往、沟通能力技巧使学生在择业时以自信、自强、诚恳的态度面对招聘单位,提高录取概率(见表2)。

3.3对中职护生教育者的启发

人文科学的劣势范文4

一、中等职业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一体化办学模式简介

高校在所处市内甄选具有法人资格、独立的办学场地和相当的师资、管理队伍以及能满足教学需要的图书资料、实验设备和生活设施的中职学校,开展联合办学,签订协议,举办成人高等教育,高校是办学主体,简称“中高职一体化”:中专、大专两段教育,中专段学制为2年,大专段学制为2年或2.5年;中专段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大专段招生对象为中职毕业生;中专段为中职教育,大专段为成人专科教育,专业与中专段相同或相近;中专段学习形式为全日制,大专段学习形式为脱产或半脱产;中专段教育在中职学校进行,由中职学校负责,高校定期进行检查;大专段教育主要在高校进行,主要由高校负责,其中实践教学部分在中职学校进行,高校协助中职学校实施教学。完成中专段教育的学生可获得由中职学校颁发的中专毕业证,可选择就业或进入高校成教专科段学习;对参加成人高考取得学籍且完成大专段课程学习的学生可获得高校颁发的成教专科毕业证,高校协助中职学校做好成教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二、中等职业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一体化培养模式探析

1、“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简介

“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是探索成人高等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的问题,因此,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都是面向人才市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成人高等教育多年来面向市场、强调应用、注重实践等教育观念;教学楼、学生公寓和实验仪器设备等教学资源;不断进行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改革;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一专多能”的素质以及校企、校地合作等办学实践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应用、技术,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专业课程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强调实习实践、产学结合,抓住“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实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途径,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的实践教学目的等培养模式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目前,国内对培养模式有多种理解,没有统一和权威的界定。尽管如此,但培养模式至少应该包括培养主体、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和教育方式四个基本要素,其共同目标是培养所需类型的人才。因此,从人才类型需求的角度讲,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类型可分为理论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三类。“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将中等职业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纳入一体,整合中职学校和高校的教育资源,分阶段对中职和成教学生实施中等和高等教育,让学生具备必须和够用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技术应用能力,成为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应用型人才。

“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注重理论应用以及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培养。“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关键在于中专段的分类教育。一类是中专毕业后就业的学生,根据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实行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二类是中专毕业后升入大专的学生,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须对实行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在教学计划上进行课程设置与课时调整,为大专段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重点在于实践教学。对中专毕业后就业的学生,须突出实践教学;对中专毕业后升入大专的学生中专段也要安排实践教学,大专段在重视理论应用的同时,须加强实践教学。

2、“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资源共享。“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下,共享教育资源,保障在办学的不同阶段和时期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教育资源共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职教育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将积极影响甚至冲击正处于转型中的高校。二是中职学校的实践课程教师与高校的理论课程教师共享教师资源,达到既各杨其长又取长补短的目的和效果。三是中职学校良好的实践场地和实习基地与高校良好的实验设备共享实践教学资源,在办学的不同阶段实现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四是高校较好的图书资料和情报信息的共享,弥补中职学校办学的缺陷。五是高校较好的文体活动设施等硬件与较好的人文科学精神等软件的共享,提升中职学校办学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分段教育。“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视中专、大专教育为一体,办学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这是其办学特色之所在。中专段培养目标是高素质劳动者,属于中职教育,学生毕业后既可走上技术型的操作工岗位,达到职业教育学会技能和本领进而能够就业、生存、为社会服务的根本目的,也可选择继续深造就读成教大专,圆学生和家长的大学梦。大专段通过成人高等教育途径,实现从中等职业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的转变,既不是完全的成人高等教育,也不是纯粹的高等职业教育,而是介于二者之间。因此大专段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既要遵循成人高等教育规律,更要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根据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方向,须在成人高等教育基础上强化高等职业教育内容。

“双师”队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探索“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成败的关键,重点加强中专段理论课程和大专段实践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对于中职学校和高校来讲各有其优劣势,且互补:中职学校的实践教学师资与高校的理论教学师资均为各自的优势,反之则为各自的劣势。为此,一是高校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纳入职能部门和院(系)年度考核。二是整合高校教师资源,跨院(系)、跨专业组建专业课程教师队伍。三是高校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或担任中专段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高校正式聘请中职学校的优秀教师担任大专段实践课程或同一课程的部分内容的教学。四是请进来,正式聘请企业、社会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实践课程教学。五是走出去,安排高校和中职学校教师到企业学技能、到其他高校或科研院所学理论。同时在办学过程中,双方还要为未来办学招纳人才、储备“双师型”师资。

专业衔接。目前,中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依据较多,多数专业是以职业为依据设置,还有以技术、以行业、以产品为依据设置专业,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必须明确专业的职业定向或定位,建立面向人力资源市场的动态专业调节机制。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是以普通高职高专为依据,紧靠高等职业教育,尽管缺少“成人性”,但也充分体现了“职业性”特征。“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大专段在专业设置上要体现职业能力特色,须考虑三个因素:一是与中职教育专业衔接;二是与职业岗位衔接;三是与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衔接。为此,一方面对专业进行调整和改造,停招应用型不强、市场无需求的老专业,续办特色和优势专业;另一方面整合高校和中职学校的师资、实践教学等教育资源,在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争取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申办新专业。

调整课程。课程设置是人才专业化培养的核心问题。“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涉及四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进行综合考虑:一是成人高等教育的职后教育性质即带着问题求学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职前教育性质即学后解决问题。二是需要平衡成人高等教育理论教学比重大于实践教学与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而强调实践教学的关系。三是中职毕业生因文化基础薄弱导致专业课程特别是部分专业理论课程学习的难度增加。四是课程设置与就业岗位的针对性。因此,从办学实际出发,中专段要以职业能力标准开发与课程体系重组为核心,开发并实行大类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分类组织实践教学,文化课程实行分班教学,将有意进入大专段深造的学生组班,适当增加文化课程、课时,加深和拓宽文化课程内容。大专段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以技术应用能力素质提高为主线,打破传统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体系,适当减少理论教学和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各专业实践教学部分要适当增加实践课程门数;理论与实践课程课时比例不要一刀切,根据专业性质做适当调整,增加实践课时;实践教学尽可能在中职学校的实践场地进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设置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尽可能与职业岗位吻合,着重培养和考察学生的岗位技能等。

成职渗透。成职渗透是将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在成人教育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提升专业技术能力,拓展成人学历教育功能,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一是加强校地、校企合作:一方面将“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纳入校地合作项目,与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结合,采用委托式、订单式、定向式、定点式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将“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部分纳入校企合作项目,采用顶岗实习等措施将实践课程直接在安排企业教学。二是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体现在计划制订、师资配备、场地安排、实践内容与实践岗位的确定、成绩考核等几个主要环节,须纳入考核、全程监控、实施奖罚,且与学生的就业直接挂钩。三是开设实践技能选修课:增加职业资格准入课程,把成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制度有效对接。

人文科学的劣势范文5

青少年期刊应注重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是这个伟大的时代赋予青少年的历史使命。所谓科学素养,国际上普遍认为其包括三个部分,即对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而人文素养则是指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和品质。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青少年在这两个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我国的青少年期刊应注重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青少年课外阅读严重不达标。教育部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了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小学阶段的学生最少阅读量为145万字,初中阶段的学生最少阅读量为260万字,高中阶段的学生最少阅读量为450万字。就这个标准,前段时间出炉了一个调查结果:小、初、高学生每学期实际阅读的课外书籍,38.6%的学生只阅读了1本至4本,36.7%的学生阅读了5本至10本,只有24.7%的学生阅读量在10本以上。小、初、高学生的最低阅读完成率分别为:62.8%、48.7%和39.6%。数据表明,随着学龄的增高,青少年的课外阅读量越少,课外阅读率越低。与此同时,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青少年电子阅读或网络阅读的比例逐年升高,但考察这种新型的阅读内容就会发现,网络阅读的娱乐消遣属性占了极大的比重,这对青少年的素质养成来说,益处并不大。

我国公民和青少年科学素养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就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和其他发达国家比较,也有明显的差距。根据中国科协201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在2010年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日本在1991年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加拿大在1989年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4%,欧盟在1992年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5%,美国在2000年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17%。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的比例仅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差距在20年以上。

最近两三年这种情况有所好转,差距有所缩小,但并没有根本扭转局面,这无形中就造成了我国目前在国际竞争中某些环节的劣势。就正在成长的这一代而言,情况也不容乐观,从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的一组对比数据就能看出这一点:小学阶段,我国学生和美国学生的科学素养相差1%;中学阶段,我国学生和美国学生的科学素养相差11%;大学阶段,我国学生和美国学生的科学素养相差36%。从数据来看,年龄越大、学历越高,中美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差距越大。

《课堂内外》坚守“科学、人文、生活”的办刊理念。随着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阅读方式的改变势不可挡。笔者认为,娱乐和资讯转向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但经典阅读、素质养成仍然需要依靠传统的阅读方式,无论是为了保护青少年的视力,还是为了体验“翻阅”的质感、阅读的厚重,传统的、经典的、纸质的出版物,都是无可代替的。经典阅读避免了网络空间的碎片化,是精炼的科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青少年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大餐。正是基于此,《课堂内外》的办刊理念定位为“科学、人文、生活”,科学求真,人文向善,生活是美。《课堂内外》将这一理念贯穿在期刊编辑出版的全过程中,有机融合在期刊策划、栏目设计中,为全国3亿青少年提供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着力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青少年期刊的十年黄金发展期

《课堂内外》的发展历程,证明了青少年期刊在数字时代依然活力无限,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笔者认为,青少年期刊至少有十年的黄金发展期。

青少年群体是一个显性的大市场。我国在校中小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学前教育的学生有3685.76万人,小学在校学生有9695.90 万人,初中在校学生有4763.06万人,高中在校学生有4595.28万人,普通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有2391.32万人。即全国幼儿园、中小学在校学生2.27亿,加上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学生共计2.51亿。如果算上中职教育、民办教育等,我国学生总数大致与美国总人口相当。《课堂内外》正是紧紧盯住这个巨大的、集中的市场,开发出《课堂内外》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陪伴莘莘学子度过求学、成长的青少年时代,也是他们人生的黄金时代。诚然,学生是“流水的兵”,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一届届地成长,但学校是“铁打的营盘”,青少年期刊只要找到了学校,就找到了读者,这对于期刊的精准营销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利好。

青少年文化消费市场潜力巨大。青少年的消费能力相较以往更为强大。据央视财经频道2012年7月的《2011-2012经济生活大调查》显示,子女教育费用支出目前已在家庭总消费中排第一位,超过养老和住房,占家庭消费比例2009年为41.37%,2010年为41.75%,2011年达46.04%。另据《2011年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的数据显示,家庭每月用于教育消费的金额为1370元。以此推算,一个孩子全年教育消费为16440元。按全国2.2亿在校中小学生计算,考虑到城乡差别和城镇低收入家庭情况,其教育消费市场规模在2万亿元左右。与此同时,青少年学生自主消费能力在增强。他们的零用钱在增加,压岁钱在增加,过生日收到的礼金在增加,这种握在学生手里、可以自主支配的钱,即使最保守的估算,也在数千亿元的规模。那学生手里的这一大笔钱最后都去了哪里呢?据天津市教科院对1.5万名学生的调查,中小学生自主支配的零用钱的去向,排在第一位的是购买课外书,占调查总样本的37.0%。课堂内外杂志社开展的“中国青少年成长调查”的结果同样验证了这一判断:零用钱用于购买课外书的比例达到43.86%(多选),虽然这一比例排在“购买零食”之后,但这一数字仍然很能说明问题(见图1)。

十年之后,最大的“00后”长大成人,最小的“00后”也即将初中毕业,他们生在数字时代,长在数字时代,加上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他们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会最终决定传统出版的命运。同时,教育部每年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中小学在校学生数量逐年下降,与2011年相比,2012年,全国小学在校生下降2.4%,初中在校生下降6.4%,高中在校生增加0.5%。当学龄人口降低到一定程度,青少年期刊将遭遇“寒冬”,单本期刊的发行量将会下降,但青少年期刊的品种将会增加,以满足更加细分的市场的需要。

青少年期刊应建立有效的营销模式

新一代青少年“1+6”消费模式。抓住青少年的消费特点是建立有效的营销模式的前提。孩子是家庭的轴心,他们在家庭生活中占据中心位置,在家庭消费中有举足轻重的份量。我们对《课堂内外》系列期刊的发行作了统计,发现一个很有趣的数据:《课堂内外》幼儿和小学阶段期刊的发行量中,邮局订阅占了51.2%;初中阶段期刊的发行量中,邮局订阅占了36.1%;高中阶段期刊的发行量中,邮局订阅占了25.7%。这说明青少年的购买行为,特别是幼儿和小学阶段的购买行为基本上都不是他独立完成的,这背后的潜台词就是:孩子选期刊,父母来埋单。因此,针对这种现象,青少年期刊要改变传统的营销观念:青少年学生作为消费者而言,他们背后的家人才是期刊经营的重要客户。需知,一个孩子,身后至少有6个亲人为之埋单: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把握住这一条,青少年期刊就抓住了生存、发展的钥匙。

《课堂内外》邮政、市场、校网整合的营销模式。有了市场,如何精准营销却仍然值得探索。根据青少年的消费特点,《课堂内外》经过多年探索,确立了邮政、市场和校网三足鼎立的营销模式,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期刊重点推动邮局发行,而高中和大学阶段的期刊,更侧重于“二渠道”的营销。特别是和中国邮政总局的深度战略合作,使《课堂内外》系列期刊成为中国邮政畅销报刊80强,《课堂内外》先后和福建、广东、江西、山东、四川、重庆、湖南等省市的地方邮政报刊发行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同时,派出期刊主编、营销人员配合各省市报刊发行工作人员,共同开拓校园报刊市场,取得了良好的发行效果,期刊的邮局发行量和订阅流转额均以30%以上的幅度增长。目前,邮政、市场、校网发行相互促进,效果十分明显。

人文科学的劣势范文6

关键词:海洋经济;浙江省;海洋休闲渔业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2

海洋渔业是沿海地区经济的主要来源和增长点,随着对资源、环保的日益重视,发展新型、现代的海洋渔业形式成为新时期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海洋休闲渔业将海洋渔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实现渔业产业向社会第三产业的延伸和拓展,有效推动渔民转产转业,为浙江省蓝色经济版图的构建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上世纪60年代起,加勒比海率先兴起海洋休闲渔业,并取得良好的发展效果,随后此项新型产业在全球范围普及发展,形成推动海洋经济建设的新生力量。现如今,广东、福建、山东青岛、崂山利用各自区位条件和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新型海洋休闲渔业,对当地海洋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显著而高效的推动作用。浙江省作为“全国海洋经济建设示范区”,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省份,享有得天独厚的优质海洋资源、以及各项政策和区位优势,虽然近些年以来,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也取得了相应的成就,但是在高强度的捕捞及环境破坏作用下,渔业资源不断衰退,近海生态环境形势日益严峻,鉴于此,发展新型海洋休闲渔业势在必行。

一、发展背景:海洋渔业传统发展结构的困境和转机

(一)困境――海洋渔业传统生产结构不利于新型渔业产业的发展

纵观我国沿海城市的渔业产业的发展可看出,近些年以来,沿海城市依靠自身条件和优势大力发展海洋渔业,极大的带动了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同时也促使我国海洋捕鱼量和渔民量稳居世界前列,稳固了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海洋渔业大国的地位和形象。但是,传统渔业生产方式为生产主导型、原始粗放型,引发海洋资源衰退、生态环境污染等一系列海洋问题,对持续型海洋产业发展极为不利。尤其是对于浙江省这个近海省份而言,海洋产业对于本省的经济发展极为重要,如果未能处理好海洋渔业产业经济发展与资源、生态之间的关系,将进一步阻碍浙江省构建海洋渔业强省的宏伟目标,同时不利于浙江省海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目前而言,浙江省所面临的海洋渔业产业的发展困境有:

第一,捕捞过度,导致渔业资源逐渐枯竭。长期以来,公共海域产权不清,其管理也存在严重缺失,渔民传统观念中总是认为“海洋资源用之不尽”,盲目捕捞,一味寻求短期利益,全然不顾资源耗竭后产生的长远影响,致使渔民毫无节制且高强度的进行捕捞,对鱼类种群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自1999年始,中国海洋鱼类捕捞量逐渐步入“零增长”阶段,近几年来,稳中有降,海洋资源总数随之降到很低,长此以往,海洋渔业生产将难以为继。

第二,海洋生态环境日渐恶化。随着社会生产能力的快速提升,沿海地区数量众多的大小工厂排放大量工业废水,以及社会生产生活污水不断增加,导致海洋出现富营养化、赤潮等灾害,海洋鱼类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严重影响着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另外,传统的鱼类养殖业盲目掠夺性的发展养殖水域,将生态环境效益抛诸于外,过大的养殖量已经超出海洋生态环境所能承载的容纳量,同时,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及饲料也会对海洋水域造成污染,这些都加剧了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转机――海洋旅游经济的发展为发展海洋休闲渔业增添活力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和生命质量的提升,人们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感受休闲的快乐,享受生活乐趣,大力推动了休闲经济的快速深入发展。世界著名预测家格雷厄姆指出,21世纪上半叶,全球休闲经济将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西方发达国家将会在2015年前后陆续呈现休闲经济浪潮,进入休闲经济发展新时代,而发展中国家在休闲经济的发展上则略显迟缓,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休闲经济也会紧随其后得到大力发展,以休闲产业改革经济结构,形成经济发展新格局。纵观21世纪后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休闲旅游成为新型旅游方式,该产业逐渐成为拉动社会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现今假日旅游的热度足以说明我国进行休闲旅游建设的巨大潜力。

沿海地区拥有特色化的旅游资源和丰富的渔业资源,利用这些海洋特有的经济优势,可以在沿海地区大力推广海洋休闲渔业,这一产业的发展将会成为新时期调整海洋经济产业结构,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战略举措。近些年以来,发展海洋休闲渔业成为发达的沿海国家经济进步的又一重要途径,该产业融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不仅使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更以其强大的经济辐射作用带动起社会周边产业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海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形成新型的经济发展产业。当前,我国发展海洋休闲渔业势头强劲,逐渐成为海洋渔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既解决了海洋渔业发展中所遇到的瓶颈和问题,又拓宽了海洋渔业经济的发展渠道,构建出适应社会和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型渔业产业,为新兴的海洋休闲渔业增添了新的发展活动和动力。

二、浙江省发展海洋休闲渔业的优劣势分析

浙江省依托其“海洋经济”的建设背景,发展新型海洋休闲渔业为大势所趋,成为浙江省海洋产业发展新内容,基于这一形势,探究浙江省发展海洋休闲渔业的优劣势,可以更好的定位浙江省海洋休闲渔业的发展方向,探索出属于本省特有的发展路径。

(一)优势

1.区位优势显著,地理位置优越。拓展海洋经济,开发海洋休闲渔业,其本省的先天地理区位优势必须显著。而浙江省地处宁绍平原,位于长三角南翼,东海之滨,深水海岸线漫长,有“东方大港”之称的北仓港,连接起水、陆、空、铁等现代化的交通体系,其交通畅达程度尽显无遗,交通区位条件极为优越,极具发展海洋休闲渔业的经济基础和专属的特殊区位优势。浙江沿海地区位于我国T字形经济建设带,是我国现今两横三纵规划布局中的核心部分,是长三角地区连接海峡两岸的顺畅通道。另外,浙江省的舟山市还是我国最大的群岛市,是我国大陆深入太平洋的唯一核心战略区域。

2.经济发达,综合竞争力极强。发展海洋休闲渔业,需要较好的经济基础作为陆域经济发展的前提所在。而在全国的陆域经济发展中,浙江省始终名列全国前列。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快速,海洋经济较为发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利用其沿海地区对外开放优势,以及现代化的港口基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建设以港口为依托的临港工业体系,极大的彰显了浙江省的发展潜力和活力,其发展势头不容小觑,逐渐成为国内经济发展最活跃、最快速的区域之一。仅2009年,浙江省海岛区域生产总值就达到了1.56亿元,与此同时,人均GDP达到5.5万元,海洋产业生产总值2810亿元,其海洋产业已经具备较为完善的体系结构。

3.海洋资源丰富,类型齐全。浙江省海域面积为26万平方公里,是陆地面积的近两倍多;近6700公里的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一;大约400万亩的滩涂面积极具开发利用价值。另外,浙江省蕴藏丰富的海洋能,潮汐能、洋流能、温差能,可开发利用的海洋能稳居全国前列,潮汐能占全国装机容量的40%,潮汐能在全国占据一半以上,其中的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浙江省海洋渔业资源稳居全国前列,其渔场面积近23万平方公里,拥有品种多样的渔业资源,并且生长、繁殖速度快,优质高产。浙江近海拥有含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其经济价值巨大。另外,浙江省还具备丰富多彩的滨海旅游资源,相较于其他沿海地区浙江省具有特色鲜明的海洋文化。独特的沿海环境景观,宜人的风景气候都造就了浙江省独特多样的自然景观,同时,浙江省悠久的历史,又遗留下众多文化遗产,因此,浙江省的旅游资源既有滨海自然资源,又涵盖人文资源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浙江省海洋休闲渔业注入了更多的生命活力和吸引力。

(二)劣势

1.思想观念落后,发展过程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一直以来,传统渔业都是第一产业的发展重点,政府、渔业相关部门、渔业生产经营者以及渔民最为注重的就是传统渔业的养殖、捕捞、生产、加工,忽视了现代海洋休闲渔业的推广与发展,没有对该项新兴产业给予足够的认识和综合的考虑。对于海洋休闲渔业的发展,往往将大多数旅游景点集中于浙江滨海边缘、海岛或海岸沿线,虽然景点数量众多,但是其地点区位分布零散,各景点之间距离间隔远,无法形成景点联动效应。对于海洋休闲渔业的规划、开发与建设过程,没有进行科学的统一规划,使整体休闲渔业的产业建设过程缺乏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同时,缺乏对主体功能的明确定位,重复、雷同现象过多。

2.投资建设力度不足,休闲渔业产业规模小。现今,浙江省海洋休闲渔业的投资来源一般为政府,极少部分为个体经营者。该产业初期建设阶段时,政府投入较大,然而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对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生活要求越来越高,单纯的依靠各渔区现有资源和基础设施开展现代海洋休闲渔业,必然无法有效满足现代人的物质需求。加之经营者受传统理念的束缚,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不强,很难扩大建设经营规模。

3.专业型、高素质人才短缺,服务技能水平不高。现代海洋休闲渔业融合多种产业文化和产业发展要求,是兼具综合性与系统性的现代产业,因此,海洋休闲渔业的从业人员应具备专业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以及与二、三产业相关的管理营销理念。然而,就当前的经营管理者而言,大多是从传统渔业转产而来,专业技能不强、综合文化知识水平不高。这样的渔业经营管理者对于现代休闲类管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及高品质海洋产品开发极为不利,缺乏现代旅游产业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无法适应现代海洋休闲旅游发展的要求。

三、浙江省海洋休闲渔业新型发展方式

(一)加强政府宏观引导

近些年来,在海洋渔业资源日益衰竭的形势下,浙江省以渔业增产、渔民增收为发展目标,对传统的海洋渔业结构进行积极调整,拓展远洋渔业,大力推广科学的海洋渔业养殖技术,结合先进设施,进行水产品深加工,建设休闲渔业基地,促使海洋休闲渔业经济走向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但需要注意的是海洋休闲渔业相较于陆地渔业而言,存在更大风险,所以,现代海洋休闲渔业发展建设过程中,政府应给予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帮助渔民和渔业经营者解决好各种突发事件或问题。

(二)建立、健全现代海洋休闲渔业管理体制

海洋休闲渔业的产业建设涵盖旅游、交通、海洋、渔业等不同部门,因此,海洋休闲渔业是个繁杂、系统的综合性工程。政府部门应立足于海洋经济示范区发展建设基础上,利用海洋休闲渔业的带动功能,确定其管理职能,强化各部门间的协调合作,促进社会、经济、生态间的协调发展,促进三者发展效益的最优化。另外,根据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和要求,结合海洋休闲渔业发展方向,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使海洋休闲渔业建设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尤其是对破坏海洋环境及海洋资源的违法行为予以严厉的打击和整治。同时,加强对海洋休闲渔业基础设施安全性的管理,对休闲渔业船舶进行定期检查,从各方面加强休闲渔业产业的管理水平。

(三)拓宽对海洋休闲渔业的投资渠道

海洋休闲渔业是国家扶持、功能综合的新型朝阳产业,同时也是高风险产业,海洋资源只是其发展建设的基础,要想更好的实现海洋休闲渔业的完善与发展,应基于浙江省现今的“海洋经济”建设大背景,加强陆域及资金投入。立足于发展实际,建立多元化经营主体。相关政府部门做好财政支持引导与帮扶,从而加强对休闲娱乐基础设施的建设。另外,利用渔业信贷和保险,加强海洋休闲渔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出台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更好的带动海洋经济和海洋休闲渔业的发展。

三、结语

在浙江省“海洋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建设的背景下,我省应结合本省海洋渔业发展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本省的海洋资源优势,排除劣势困扰,发扬优势,解决其劣势或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探究本省海洋休闲渔业的长期发展道路。同时,注重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将其作为战略发展重点,着力建设海洋渔业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强化海洋休闲渔业产业的创新力量,全面推动浙江省海洋休闲渔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启明,朱冬平,张秋芳,林珊.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背景下宁波市海洋休闲渔业发展SWOT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05).

[2]李洪英,胡求光,胡彬彬.浙江省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基于低碳经济的视角[J].华东经济管理,2011(06).

[3]孙娴娴,王婉飞.浙江省休闲渔业旅游市场需求实证研究[J].北方经贸,2011(06).

[4]阳立军,李舟燕.浙江海洋渔业的发展与未来走向[J].渔业经济研究,2010(02).

[5]吴中平,郑彩儿.发展海洋教育和海洋科技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建设[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