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协调发展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协调发展概念范文1
早在1991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就开始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课题研究。刘再兴(1993)指出,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区域差距过分拉大、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协调区域关系、改善生产力布局,将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主旋律。但是关于协调发展的具体内涵和实施重点,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魏后凯(1995)提出了适度倾斜和协调发展相结合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即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国家可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产业实行适度的倾斜政策,但是必须以保持地区间和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为前提。而曾坤生(2000)则结合现代协同理论,提出了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的观点,强调适度重点倾斜与全面协调发展相结合。李晓西(2000)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意味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之前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转变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而协调发展的协调不是等同,也不是平均,协调承认差别,但要求缩小差距,要求配合,区域经济在协调发展若干年后将可能进入均衡发展的阶段。
2. 关于区域协调发展内涵的研究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地区所课题组(2003)认为,区域经济协调是一个综合性、组合式的概念,其基本内涵由五个部分构成:一是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特殊功能都能得到科学、有效的发挥,形成体现因地制宜、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特色区域经济;二是各地区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能够实现畅通和便利化,形成建立在公正公开公平竞争秩序基础上的全国统一市场;三是各地区城乡居民可支配购买力及享受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人均差距能够限定在合理范围之内,形成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的空间发展格局;四是各地区之间在市场经济导向下的经济技术合作能够实现全方位、宽领域和新水平的目标,形成各区域、各民族之间全面团结和互助合作的新型区域经济关系;五是各地区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能够实现统筹规划和互动协调,各区域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实现协调、和谐的发展模式。杨保军(2004)辨析了协调的概念,解读了协调的三个含义,即协作、调解与和谐,其中本质的含义是协作,并据此推论出区域协调发展在理论上的可能性。他把区域协调发展理解为四个方面:一是遵循区域与城市成长发展的规律;二是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和要求;三是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从自然整合走向制度安排;四是通过良性竞争实践科学发展观。
3. 关于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标准的研究
区域协调发展概念范文2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空间格局
一、前言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一直受到我国区域经济学界及相关学科关注的一个研究热点。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基本上形成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评价、机制和对策等四大研究领域[1]。山东作为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省,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但伴随而来的区域经济差异也在不断加剧,对山东经济差异的研究成果有很多,但总的来看,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从市域和县域两个层面上,选取衡量区域差异的评价指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和评价山东区域差异的现状和趋势,并结合山东实际分析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26]。总的来说,山东经济差异的对策研究最受重视,其次是对山东经济差异的定量评价也较多,但都是从各个衡量指标分别去进行分析,没有形成综合的评价指标;除此之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大都是静态研究,选用某一年度的指标数据分析区域经济差异特征,很少从动态角度对山东经济差异的演变规律进行研究,这也使得根据年度指标提出的对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时滞性。基于上述思考,本文拟采用覃成林等人提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从动态角度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对比。
二、山东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及测度方法
如何定量的测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是目前尚未解决的一个难题[7]。按照姜文仙和覃成林教授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的剖析,本文采用覃成林等人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辨析、判断标准与评价方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测度指标来分析山东17地市的城乡协调发展程度[8]。本文选用人均GDP作为基本指标,计算区域经济联系、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差异三个测度指标值,然后运用平均赋权法将上述三个测度指标合并成一个反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态的综合指标,记为z。最后拟建立一个可作纵向比较的、稳定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记为U。具体测度指标计算见表1。
三、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演化格局
本文选择2002~2011年为分析时段,以山东17个地市单元为分析对象,选用人均GDP作为基本指标(数据来自2003~2012年《山东统计年鉴》),运用上述评价方法,对山东省城乡经济发展协调程度的整体变化及空间差异进行评价。如上所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测值z是区域经济联系指标、区域经济增长指标、区域经济差异指标合成的。其中,只有区域经济联系指标是一个越大越好的指标,其余2个指标均是越小越好。因此,本文在对这3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时,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函数计算的需要,将反映区域经济联系的指标Moran’s I指数作为逆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本文具体从两个层面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演变进行分析,一是以地市为基本单元,通过测度经济发展协调度从整体上分析山东省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演化,二是以东、中、西三大区域[9]为地域单元,具体探寻山东省内部的经济协调发展度的变化格局。
图1显示,以17个地市为区域单元,2002~2011年山东省经济协调发展度是趋于上升的,这说明了整体上山东区域经济是在朝着协调发展的方向演进,但演变过程是存在波动的。从图中可以发现:一是,在2006年之前,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处在波动期,虽然波动幅度较大,但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二是,2006~2011年,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总体上趋于协调,但值得注意的是,2009~2011年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呈现出略微下降的趋势。
图2显示,东、中、西部地区各自内部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呈现出较为复杂的演进轨迹。东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在2002~2004年呈V型变化,2004~2006年又转为下降,2006~2007年又出现上升,2007~2008年又转为下降,2008~2009年又出现上升,2009~2010年趋于平稳,2010~2011年又出现下降,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不稳定性。中部地区除了2003年波动较大以外,2002~2008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是持续上升的,2008~2011年则趋于平稳。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除了2003和2008年较前一年有稍微下降以外,2002~2009年呈上升趋势,2009~2011年较为稳定。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除个别年份有所波动以外,2002~2011年总趋势是上升的,但其内部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情况却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在2002~2011年变动频繁,下降和上升交替出现;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整体来说呈上升趋势。就近期变化来看,东部地区呈下降趋势,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呈现出较平稳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姜文仙,覃成林.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进展与方向[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0):9095.
[2] 李新,郭宁等.山东省城乡经济差距现状与协调发展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2(04).
[3] 尹海伟,任建兰,孔繁花.山东省城乡差异及对策研究[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6(4):417421.
[4] 王富喜,孙海燕,孙峰华.山东省城乡发展协调性空间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2009,29(3):323328.
[5] 张淑敏,刘辉,任建兰.山东省区域城乡一体化的定量分析与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9(3):6568.
[6] 吴先华,王志燕,雷刚.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价——以山东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0,30(4):596601.
[7] 陈秀山,杨艳.区域协调发展:回顾与展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7074.
区域协调发展概念范文3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用机制;结构方程模型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671025;71071034)。
作者简介:左振宇(1978-),男,湖南人,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叶春华(1963-),浙江宁波人,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庄亚明(1964-),男,江苏无锡人,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2)03-0036-04收稿日期:2011-06-08
一、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被理解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李善同 等,2005),具体表现出侧重于静态关系的协和发展观和侧重于动态过程的协同发展观(张秀生 等,2001)。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学者们采用不同的指标对此进行分析。受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上兴起的社会指标运动的影响,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综合性指标和单要素指标两大类。这两大类指标在评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表现出一些不足:(1)已有的综合性指标一般都有所侧重,反映的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一个侧面或一种观点;(2)这些指标考虑时间因素不够,缺乏动态观念,在准确表达时空维上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时就受到较多限制;(3)这些指标在理论分析与实用方面往往难以统一。
因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要素研究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和评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主要依据。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质是区域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四大子系统的动态协调发展,确切地把握区域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就成为构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要素的基础。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是将绿色国民生产净值、真实储蓄、经济福利指数、真实进步指标、净初级生产力和承载力、生态占用和环境空间等作为评价要素(Bhalla et al,2003),我国学者安虎森等(2006)提出两个主线(人口―经济―资源、人口―经济―环境)和一个枢纽(协调发展)的评价要素。庄亚明等(2008)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要素的内涵在于增长、依附与和谐,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GAH评价体系,进而形成其内涵分析、强度测评、效果分析和结构测评的评价流程,但是,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忽略了竞争要素。周绍杰等(2010)等研究指出:中国当前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是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重要表现,而地方政府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制约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覃成林(2011)则进一步演进区域协调的发展机制,他认为发展机制需要由市场机制、空间组织机制、合作机制、援助机制和治理机制构成,该研究能为本文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较大的参考。根据“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应有三个目标,即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区域均衡发展;实现机制也应有三个方面,即完善市场体制、促进跨区治理以及优化协调体制。具体的政策建议是,改变当前以经济增长为主的晋升考核制度;鼓励区域经济合作;完善发展规划体制;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GACH-X作用机制
庄亚明等(2008)在回溯现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理论的基础上,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关联性出发,基于增长、依附、和谐的内在机理,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GAH评价要素,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GAH-S评价体系,形成其内涵分析、强度测评、效果分析和结构测评的评价流程。但是,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忽略了竞争要素。这是因为协调和竞争是矛盾统一体中的两个不同侧面,它们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密不可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协调和竞争是相互依赖的
一方面,协调以不协调为存在的前提,如果没有竞争引起的不协调、不平衡,也就无所谓求得协调和平衡了;另一方面,竞争也依赖于协调。如果没有协调把社会各要素、各子系统连接起来,它们之间就不会相互攀比,找出彼此之间在利益、地位、实力等方面的差别,从而,驱动人们相互较量,相互争胜。社会竞争虽然会打破协调,造成不协调。但是,由于它具有择优汰劣的功能,因而这同时又是在为协调提供新的、更高的基础和条件,把协调提升到新的高度。
2.协调和竞争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一方面,协调中包含着不协调因素,包含着竞争。另一方面,竞争中也包含着相互协调、相互一致的因素。竞争各方在竞争中虽然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是不协调的,但又都有共同的追求目标,就这一点来说,它们之间又具有某种一致性。
3.协调和竞争是相互促进的
一方面,协调可以为竞争创造平等的外部环境,使社会各要素、各子系统在平等的外部条件下展开竞争,从而促进竞争的发展;另一方面,竞争也会促进协调。单独的社会个体势孤力单,孤军作战往往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这就促使社会个体之间相互协作、相互联合,以联合起来的合力取胜。
4.协调和竞争是相互制约的
协调虽然会减少社会生活的盲目性,但是,如果离开竞争的制约,又会滋长社会各要素之间、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感,使其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缺乏生机和活力,使社会系统成为一潭死水。同样,竞争虽然会赋予社会生活以生机和活力,但是,如果没有协调的制约,又会增大社会生活的盲目性,甚至使竞争偏离社会主义的方向。只有协调和竞争相互制约,才能各展所长,互补其短,充分发挥出它们对社会的强大推动作用。
因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X)主要受到增长(G)、依附(A)、竞争(C)、和谐(H)的作用。根据这种影响机制,可以建立如图1所示的结构方程路径模型,其中单向箭头反映促进关系,双向箭头反映关联关系。图1显示了如下的四条假设:H1:增长因素与区域协调发展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H2:依附因素与区域协调发展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H3竞争因素与区域协调发展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H4:和谐因素与区域协调发展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
1.观测变量的选择
在结构方程模型中,难以直接衡量的潜变量通常以一系列观测变量来测量。因此,必须为每一个潜变量选择测量指标。在选择观测变量时,应遵循以下要求和原则:(1)要有较强的针对性;(2)要系统全面地反映研究对象的特点;(3)指标的选择要富有代表性;(4)指标的选取应兼顾操作便利性。根据上述这些要求和原则,考虑到同类或相关研究选择指标及其研究目的、研究效果,充分兼顾基本原则和既有经验,形成了本研究所需要的观测变量。
2.样本数据
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自2008年中国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地级或以上),由于甘肃、宁夏、新疆3省区地级城市的各变量指标与全国其他地区有明显差异,所以删除这3省区的13个地市,进一步删除一些缺失值过多的地市,最终得到有效样本城市为216个。应用中为了弥补部分数据缺失的遗憾,首先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消除量纲处理,对每个指标进行7级排序,然后对缺失数据的地市用相近水平地市的排序进行补充,获得各个城市的相关观测变量的发展水平信息。
3.模型分析、检验与修正
初步的数据分析表明,观测变量满足较好的正态分布特性,符合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基本假设。应用SPSS 16.0的一致性信度分析方法,得到反映大部分潜变量的指标之间的Cronbachs αα值在0.7以上,一般认为,当Cronbachs αα值最好能大于0.7,以说明项目中的各问题具有衡量相同概念的能力,但是通常大于0.5也是可以接受的。因此Cronbachs αα值最小的项目价值各观测变量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从而说明所选指标较为一致地解释了潜变量。
为验证图1所表示的4条假设,本研究应用AMOS7.0进行了分析。应用AMOS7.0统计软件判断模型拟合好坏的判断标准指标通常有多个,主要以模型分析结果的卡方值除以自由度χ2/df、RMSEA、GFI、AGFI、NFI、CFI、IFI、Hoelter CN等数值作为判别标准。
潜变量观测变量问题描述增长因素(G)竞争因素(C)和谐因素(H)依附因素(A)区域协调发
展水平(X)V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V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V3地方财政收入V4金融机制各项存款余额V5GDPV6人均GDPV7GDP增长率V8专业技术人员数V9申请专利数V10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经费支出V11人均财政收入V12人均财政支出V13人均科学费支出V14人均费用支出V15城市化水平V16人均保费V17工业废水达标率V18人均耕地V19绿化覆盖率V20进出口总额V21实际使用外资额V22客运总量V23货运总量V24国际旅游收入V25人均消费性支出V26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V27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V28城镇失业率V29平均工资V30人均储蓄余额
表2 观测变量的一致性检验
潜变量GACHXCronbachs α值0.850.840.790.860.84项目数46956
一般来说,各指数的拟合标准分别为χ2/df大于10说明模型很不理想,小于5表示模型可以接受,小于3则模型较好;拟合优度指数(GFI)考察观测变量的方差协方差矩阵与引申的方差协方差矩阵的匹配,一般0.9以上说明模型拟合。而调整的拟合优度指数(AGFI)跟GFI比较接近,说明估计的参数比观测数据的方差协方差总数较少,模型拟合观测数据。GFI、NFI、CFI、AGFI、IFI最低要求是大于0.85,最好能大于0.90,且越接近1说明模型拟合的越好;RMSEA处于0和1之间,临界值为0.06,越接近0说明模型拟合的越好。而Hoelter CN值则检验所使用的样本量是否足够用来估计模型的参数和模型的拟合,它给出了0.05或0.01水平上接受模型的最大样本量。
在实际操作中,对模型好坏的评价需要综合多个统计量进行分析。按照结构方程的判断标准指标,对所提出的理论模型进行检验,最后的观测数据模型与假设模型的χ2和df分别为χ2=622.8,df=395,概率水平P为0.000。从而χ2/df的拟合数值约为1.57,小于3,而P值小于0.05,说明模型拟合接受所提取的总体样本中数据。但是RMSEA拟合统计量等拟合效果不甚理想:RMSEA的0.07高于分界点0.06;而GFI、AGFI、NFI、CFI、IFI等各项指数均未达到判别标准,这说明模型应该被拒绝。
对拟合效果不好的模型有多种处理办法,如调整模型、删减或转移观测变量等,拟合结果和因子负荷,可以对观测变量进行内敛一致性检验,发现大部分观测变量的因子负荷在0.6以上,一般认为标准化的负荷需要在0.6或以上,如果小于0.5,就应考虑删除对应指标。仔细考虑V11对项目可行性的影响后发现,人均财政收入反映增长的效果要强于反映和谐的效果,因此考虑将其转移为G的观测变量。同时,根据拟合的结果,用MI指数对模型的卡方值进行进一步优化,最终得到较理想的拟合结果。
4.修正模型的结果与解释
将原模型中的V11移动并根据MI指数改进模型后,得到修正的结构方程模型,采用相同的分析工具和分析过程,此时χ2=109.585、df=80,概率水平P为0.000。从而χ2/df的拟合数值为1.37,小于3,而P值小于0.05,表明模型拟合接受所提取的总体样本中数据。RMSEA的0.078低于0.1,虽然不是十分理想,但基本可以接受。GFI、AGFI、NFI虽然不满足目前较为主流的判断界值0.90,但一方面这种界定本身没有严格的规范,另一方面GFI等三个统计量的值距完全接受模型的数值(亦即1)较近,因此可以考虑接受模型。
而CFI、IFI等指标通过了现行的0.9界值标准,这说明修正后的模型是更为优化的模型。另外Hoelter CN值在0.05水平下为218,说明在0.05水平下,用216个样本来估计参数和拟合模型是可以接受的。
模型与其拟合结果和因子负荷等显示大部分观测变量的因子负荷在0.5以上,模型具有较理想的内敛效度。模型的几个拟合系数表明,假设H1至H4及模型相关的设定都较为理想地得到了实证性支持,P值均小于0.05,部分P值小于0.01。拟合结果表明,GACH 4个维度与协调发展X之间具有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增长和和谐的作用系数最大,分别为0.29和0.38,反映出协调发展“又好又快”的本质要求,而竞争维度对协调发展的影响作用略显薄弱,路径系数为0.22,说明当前地区竞争因素可能得到了较为有效的调控,也可能区域竞争受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较为稳定的格局。与一般印象不同的是,依附对协调发展的作用最为薄弱,路径系数仅为0.03,仔细分析后发现,依附机制的主要区域在于先期开放的沿海等地区,对于中部和西部的大部分地市而言,进出口额、实际使用外资额、运输总量等观测变量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这就不免使较低水平的地区发展特点被反映出来。
四、结论
本文利用2008年全国相关省份的基本经济数据与结构方程,结合上文提出的GACH-X评价要素与评价体系对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作用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相关结论也完全满足实际情况,充分展示了本文所提理论以及构建的指标和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有必要指出的是,随着软件开发的进步,统计软件越来越具备友好性、易用性、强大性等特点,使得理论模型的验证非常容易实现,但软件的易用不能替代研究者的理论判断和逻辑思维。尽管理论模型较好拟合样本数据,但不能认为模型证明了理论或者说这是唯一正确的模型,而只能说明现有数据不能否定该模型,因为同时还可能存在很多对样本数据同样拟合的更优模型。严格意义上说,结构模型不能证明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只能推导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而其对因果关系的解释更值得警惕。在本研究中,由于协调发展四维度的影响因素与协调发展之间的因果作用关系在理论上已经得到论证,并通过了实证检验,因此相关的结论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表现出了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安虎森, 蒋涛.2006. 一体化还是差别化――有关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解析[J]. 当代经济科学28(4): 53-63.
李善同, 侯永志, 冯杰.2005. 实现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和政策措施[J]. 上海投资(7): 4-8.
覃成林. 2011.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研究[J]. 经济学家(4): 63-70.
张秀生, 陈先勇.2001. 论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现状, 困境与对策[J]. 经济评论(6): 96-99.
周绍杰, 王有强, 殷存毅. 2010.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功能界定与机制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141-148.
庄亚明, 李晏墅, 李金生,等.2008.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GAH-S评价体系研究――基于江苏的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 (6):127-137.
BHALLA A, YAO S, ZHANG Z. 2003.Regional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China1[J].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11(1): 25-39.
(编校:育 川)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Mechanism GACH-X for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ZUO Zhen-yu, YE Chun-hua, ZHUANG Ya-m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1189, China)
区域协调发展概念范文4
关键词:协调发展;水资源;社会经济;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F127;TV2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683(2013)04-0149-04
1安徽省水资源与经济发展概况
安徽省位于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带,从降雨量看,水资源较为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800~1 800 mm(河川径流深200~800 mm)。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受季风环流和地形的影响,降雨时空分布极为不均,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全省人均、每公顷平均水资源量分别为16 500 m3和15 600 m3,不足全国平均数的一半;淮河流域特别是淮北地区,水资源人均亩均占有量仅为全省的50%左右。淮北中北部不足500 m3。按照世界惯例,安徽大部分地区已接近或达到中度和重度缺水地区,部分地区已达极度缺水区。
安徽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长江三角洲的腹地;东邻江苏、浙江,北接山东,是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西有湖北、河南,南有江西,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发展战略的桥头堡,具有独特的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2011年全年全省生产总值15 11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5%,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省内各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均衡,水资源分布亦不均衡,发展过程中,安徽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人口的协调状况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2研究方法
关于区域协调发展已有大量研究成果,其中以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与资源禀赋等的协调发展研究较多。在研究方法上,主要包括:利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来建立协调度函数[2];利用灰色系统对协调度进行分析与预测[3];从系统论协同学出发,以不同时段各子系统的有序度组合状况来反映协调度[4-5];通过混沌分析建立系统整体协调度优化模型[6];建立距离协调度模型对系统协调发展定量评价[7];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8],秩相关分析方法[9]等建立协调度模型;利用经济与环境综合效益函数和效益指数来构建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10]等。本文所选用的各指标的协调度模型是针对安徽省的平均水平而建立的,相对与其它协调度模型而言,更能反映出各个区域之间的协调度差异,在当前的协调发展计算中,使用相当广泛。
2.1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模型
由于系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而,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也处在不断调整中。协调度就是度量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协调状况好坏的定量指标[11]。它是一个时间概念,具体表现为某一状态的值,反映系统的整体的优劣状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衡量经济不同的发展阶段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程度及其供求关系。
式中: CIj为协调度指标;WPCRj为各行政区划人均水资源相对指数;OPCRj为各行政区划其他指标(人均水资源量、每公顷平均用水量、单位工业产值用水量等)相对指数;WPCj为各行政区划人均水资源量;WPC为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OPCRj为各行政区划(指标;OPC为安徽省指标。
整体上来说,协调度越大,则水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越强,相反地,协调度越小,则水资源对区域性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越小[13]。通过对协调度的评价结果可知,协调度大于1,则表明这一地区的水资源对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大于安徽省的平均水平,有利于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协调度小于1,则表明这一地区的水资源对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小于安徽省平均水平,其结果不利于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2.2指标体系的选取
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目的即满足人口和社会经济的需求,因此选取可供水指标:人均水资源拥有量G1(m3);每公顷平均水资源拥有量G2(m3);人均可供水量G3(m3);万元GDP工业产值水资源拥有量G4(m3);需水指标:人均用水量X1(m3);每公顷平均需水量X2(m3);人均生活用水量X3(m3);万元GDP工业产值需水量X4(m3)作为安徽省水资源与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的指标。
3安徽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评价
2005年安徽省平均降水量1 208.3 mm,较多年均值多3.0%,属平水年份。本文选择平水年份的2005年作为安徽省平均状态进行分析。根据2005年《安徽省统计年鉴》和《安徽省水资源公报》计算,全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见表1。
3.2徽省各地市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度空间差异
选取平水的2005年进行安徽省各地市协调度空间差异分析。根据《2005年安徽省水资源公报》和《2005年安徽统计年鉴》各地市水资源供需指标,结合协调度公式计算结果见表3。
(1)平水年的安徽省各地市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状况以高开发利用极不协调(5个城市)和低开发协调(6个城市)两个类型最为突出;其他地市基本以中度开发协调或基本协调为主。
(2)高开发利用极不协调的5市有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淮南。这与周亮广等(2011)从社会经济干旱角度得出的2005年安徽省经济干旱最严重的区域也相一致。由表3可见五市的人均GDP在全省都正排在前五位,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最高: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省会,人口众多,经济发达,GDP量(853亿元)高出其他城市的2~3倍;马鞍山、芜湖、铜陵三市主要由于工业用水量巨大,是全省工业平均用水量的2~4倍,人均用水量占居全省第一二三位;淮南作为全国13个亿t煤炭基地之一和全国6个煤电基地之一工业用水量最大,高达15.61亿m3,占到全省当年工业用水量的23%。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聚集使地区水资源需求量大增,带来水资源的供应与人口和社会经济的极不协调。进一步分析发现,5市中又以淮南和马鞍山两市协调度最低,都在0.3以下,两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都超出了200%,需要大量地外部供水维持居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经济高度发展、本底水资源不足,更加大了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极不协调。
(3)低开发协调的6市有亳州、宿州、阜阳、宣城、池州、黄山。可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如阜阳、亳州和宿州人均GDP在全省排在倒数第一、第二位和第四位,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用水量也在全省处于最低水平;另一类是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区,如宣城、池州和黄山人均水资源量在全省位列前三。可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社会发展用水量少和区域本底水资源总量丰富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需太高就可维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6市在社会经济干旱评价[15]中也基本是干旱指数最低的无旱情,不过在协调度和社会经济干旱评价吻合度上要低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两者表现出更高的一致性。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中水资源以需定供的原则,经济发展水平低,需水量相对也较低。故虽然水量较小,但同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城市同样不会出现干旱状况。
在安徽省的17个地市中,与淮北市形成明显对比的是芜湖市,见表4。两市的水资源量、国土面积、人口数量及其水资源模数和人均水资源量都相当。但是在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度方面,淮北(1.147 0)为中开发利用基本协调,而芜湖(0.624 1级)属高开发利用极不协调。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不在于水资源的自然条件,而是由于两市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引起的水资源供需量迥异,GDP、人均用水量、每公顷平均用水量与工业用水量的比值都在2~3倍。可见,在水资源量相当的情况下,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是造成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度迥异的主要原因。这与利用社会经济干旱[15]研究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时得出的结论相一致。
4结语
安徽省降雨量虽然较为丰沛,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即使在平水年份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表现出不协调,并且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特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表现为高开发利用极不协调,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本底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表现为低开发利用协调状态。因此,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是造成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度迥异的主要原因。协调度与社会经济干旱指标在度量水资源支持社会可持续发展上结论基本一致,尤其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表现出更高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张 丽,董增川,张 伟.水资源可持续承载能力概念及研究思路探讨[J].水利学报,2003,(10):110-114.
[2]戴西超,谢守祥,丁玉梅.技术—经济—社会系统可持续发展协调度分析[J].决策参考,2005,(6):29-32.
[3]刘耀彬,李仁东,宁学锋.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J].地理学报,2005,60(2):237-247.
[4]雷社平,解建仓,黄明聪,等.区域产业用水系统的协调度分析[J].水利学报,2004,(5):1-8.
[5]刘向东,何建敏,江红莉.基于 PESR-C 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以宁波市为例[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1):47-53.
[6]吕 彤,韩文秀.基于协调的区域“经济-资源-环境”系统混沌控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3):8-12.
[7]汤 铃,李建平,余乐安.基于距离协调度模型的系统协调发展定量评价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30(4):594-602.
[8]朱俊成,钟儒刚,杨益明.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武汉城市圈区域协调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2):120-124.
[9]朱效明,李旭祥,张 静.黄河流域县级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491-5494.
[10]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19(2):171-177.
[11]李 瑜,庄会波,宋秀英.山东水资源与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综合评价[J].水文,2003,23(4):37-41.
[12]汪党献,王 浩,马 静.中国区域发展的水资源支撑能力[J].水利学报,2000,(11):21-26,33.
[13]张晓东,海.中国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预测分析[J].资源科学,2003,(2):1-6.
区域协调发展概念范文5
区域经济又称中观经济,泛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自然资源条件类似,经济结构相近或具有互补依赖性的地域,把所具有的各种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自身地域特性的经济运行系统。区域经济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处于二者的结合部。区域经济不仅是指一个区域内的各经济部门、经济地区及经济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行为,而且是指在一个国家中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行为。区域经济具有空间差异性、发展关联性、系统整体性、利益相对独立性特征。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建立在区域经济增长之上的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高度化演进的过程,是从空间角度考察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属于区域经济发展质的内容。既包括在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福利的增进,又包括推动区域产业结构、收入分配、意识形态和制度等相应调整和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包含了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变动在内的三位一体的有机联系的概念,是区域内外资源配置的结果。区域经济发展的涵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在一个长时期内持续而稳定的增长;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金、物力资本及自然资源等,其数量不断增加,足以满足生产投入的客观需要,从而保证社会总产出的长期持续和稳定增长;经济结构包括生产的组织制度结构、生产关系结构、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空间布局结构等发生重大的转变,形成持续的高级化变化过程;社会结构不断完善,收入分配不断趋向公平与合理;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发展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在“经济——社会——自然环境”之间建立起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及运行机制;经济运行极其调控的机制趋于完善和健全,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经济发展相关联的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自我调节、自我平衡及自我发展能力以及相互间的反应能力、变化适应能力不断增强等。
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始终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的一种客观事实。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能激发各区域在发展区域经济中的竞争意识,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但是,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意味着区域发展失控,会给经济社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1、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比较明显的积极意义。一定程度的差距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如果区域经济没有差距,表现为一种匀质状态,那么在这种经济状态下的人们都可能产生并沉浸在满足情绪中,缺乏创新热情和发展动力。而当区域经济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区域差距时,发展状态较好的地区通过激励机制和传导机制,对发展状态较差地区就必然产生示范效应和传播效应,形成一种互动。区际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没有差距,便无所谓优势,从而也就无所谓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国际贸易的产生和进行很大程度是因为存在区域间的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如果不存在区域差距,东部的相对充足的人力、财力和中西部的丰富资源,就不能达到资源的最优利用,更不需要建立国内大市场和国内的区域合理分工了。区际差距对于欠发达区域是一种压力。差距的存在迫使欠发达区域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积极吸取经济发展状态较好的优势和创新,向发达区域看齐,加快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从宏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来看,存在一定程度的区际差距,有利于形成一种经济势差,经济发达地区自然产生扩散、传播和渗透效应,最终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高效地发展。区际差距促使沉淀的生产要素流动起来。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使原来封闭和沉淀的生产要素流动起来,流向经济发展条件好和汇报率高的地区,使生产要素在流动中得到了最优的配置,使生产要素的潜能得到了最好的发挥,这也是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理论。
2、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对宏观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首先区域经济差异过大会诱导区域经济行为利己化,刺激了各区域发展经济的短期行为。最为突出的就是全国各区域在调整产业结构时,不顾区域的具体情况,大搞“短、平、快”的建设项目,只以当前获利能力的高低来作为选择产业的标准,不顾资源问题、污染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形成了一阵阵建设的“热潮”。其结果是造成区域之间产业结构趋同,大搞重复建设,形成了一种“泡沫经济”,不利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其次,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区域利益主体的存在,必然成为区域间各种资源要素流动吸收、利用的障碍,导致地方保护主义,对全国大市场造成人为因素的分割。
因为各个区域都很关注自身利益的得失,在发展经济时不可避免地采取一系列手段,甚至是违背国家政策的手段去干预与本区域经济发展有关的一切事务,根本不是从全局的角度来统筹协调,不利于全国大市场的形成。再次,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一般表现为发达地区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对原材料、能源等需求迅速扩大,而不发达地区缓慢的增长又难以保障原材料和能源等的供给迅速增加,供求矛盾加剧了各地区对原材料、能源等的争夺,也导致本已显得严重短缺的原材料、能源长期在流通领域中倒卖,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同时,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发达地区不仅难以对欠发达地区形成示范效应,区域间的扩散回波效应难以产生,反而造成欠发达地区的人才、资金等纷纷流向发达地区,造成经济的恶性循环,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最后,人口的适当流动,可为流入地提供所需的劳动力,也可为流出地提供一定的经济积累,有利于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区域经济差异过大会造成人口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的大规模流动,将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压力。落后地区的人口迁出,意味着当地人力资源的流失,对保持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持续性是不利的。东部地区大量人口的流入,外来人口的子女的教育成为当地教育事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外来人口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当地社会治安的压力。
三、促进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不仅表现为东、中、西部三大地带间的巨大差距,而且还表现为三大地带内部各省区之间的差距。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得以快速发展的东部沿海地带,其内部各省区之间、新兴工业区和老工业区之间以及各省区内部之间也存在发展差距。由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因而,各具独特的经济潜力和相对优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认为:地区间分工应建立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中央和地方政府应积极支持和促成这种分工的形成;国家对地区的倾斜政策与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地区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对重点发展地区的优势产业或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进行倾斜,对其他产业不予倾斜,国家加快条件较好地区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落后地区的发展,将地区差距控制在社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1、正确认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深刻内涵
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之间的差距扩大,要求以地区间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指导思想,通过实施新的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要正确认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深刻内涵。一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兼顾到各区域的利益,逐步缩小地区差距达到各地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二是使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率先发展起来,但决不能使发展过于失衡。既要把握好抑制区域差距扩大速度与提高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关系,又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以促进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三是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既应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也应发挥政府的控制作用。四是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应加强区域间合作。通过专业分工的深化和协调范围的拓展来扩大市场、提高生产和组织效率,是区域间加强合作的目标追求。国家应在政策层面和舆论层面鼓励区域合作
2、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共同富裕制度既确定了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也确定了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这样才会建立和谐的社会。
①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将中国打造成世界现代制造业基地。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按照区域比较优势的原则,通过跨国界的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方式,把部分产业的生产、销售甚至研发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潜在市场广阔,拥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期;拥有特定的区位优势等特点,中国必将成为第三次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中国吸引的外资有80%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区,中国的现代制造业主要集中布局在这三大地带,来自内地的“民工潮”也主要流向这里,中国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已经在这三大地带蓬勃兴起。
中央政府应在政策上扶持、舆论上引导及区域上协调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制造业基地的建设,通过强加立法和行政手段,打破条块分割和地方保护,实现人、财、物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最佳配置。各级政府要转变发展思路,组建政府合作组织,加大区域合作力度,在合作中求生存,求发展,积极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实现经济共赢。各企业应在产品上升级,提高创新能力上加大投入;在引进技术的同时,更要重视自有技术的研发与创新。经过若干年的奋斗,必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区打造成世界现代制造业基地。
②各区域加强合作。
区域协调发展概念范文6
【关键词】 宜昌市 土地利用 功能分区
一、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相关理论
1、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概念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是在分析行政区域内不同地区的功能定位、发展方位、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根据区域发展和土地用途管制的要求,将本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区片。在此基础上提出调控指标和措施,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政策,实行差别化管理。
马智民等认为,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就是依照研究区域内土地的自然质量和自然环境条件,以及在当前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土地空间的科学合理利用及其相互关系,将研究区域划分为功能不同的土地区域。
张洁瑕等在对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内涵的阐述中指出,土地利用功能内涵就是通过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形成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体现土地利用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环境功能,并在明确三大功能分异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区域发展的要求,将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分区,提出调控指标、措施及利用方向。
国土资源部2010年6月27日的国家土地管理行业标准《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中,对土地利用功能分区进行了明确定义,是指为合理利用土地,控制和引导土地利用的主要功能,依据区域土地资源的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划定的空间区域。一般包括基本农田集中区、一般农业发展区、城镇村发展区、独立工矿区、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等土地利用功能区类型。林、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可以划定林业发展区和牧业发展区。
综上可以看出,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内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根本目的在于控制和引导土地利用的主要功能,从而更加合理地利用土地。
(2)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依据是研究区域土地资源的特点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所划分出的“区”,要体现土地利用的功能。土地利用的功能可以分为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环境功能三大类,但从土地利用角度而言,可以进一步分为基本农田集中区、一般农业发展区、城镇村发展区、独立工矿区、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林业发展区、牧业发展区等土地利用功能区类型。
(4)从第三轮规划修编的实际来看,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功能分区对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用途分区起着指导和控制作用。
2、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理论基础
(1)区域差异理论
土地利用作为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这种社会经济活动存在于区域之中,便构成了土地利用区域。因此,土地利用分区的首要理论基础就是土地利用的区域差异规律。就土地利用功能区而言,它是土地利用功能的区域表现,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就是对土地利用功能的区域划分。各地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状况、发展方向和措施不同,进而产生区内相似性与区间差异性,这是进行分区的基础依据。与其他分区(或区划)一样,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也是以区内相似性和区间差异性特征为基础,采用归纳相似性与区分差异性这一原理,划分出不同的土地利用功能区。
(2)主体功能区划理论
主体功能区是指在对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相对优势将其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空间单元并明确发展方向的一种区划类型。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6类开发区。主体功能区划不同于以往的各类经济区划和专项规划,是我国现阶段加强国土空间管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创新和探索。
(3)土地利用功能与土地适宜性评价理论
土地利用功能是指土地提品和服务的能力。土地适宜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土地对某种用途的适宜与否及其适宜程度。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整治保护的科学依据,也是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项基本工作和重要内容。土地利用功能是由土地本身固有的适宜性与技术水平共同决定的。而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土地固有的适宜性主要是由构成土地的自然因素所决定的。由此,在进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时,应集中体现土地多种功能之中的主体功能要求,也就是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主宜性”问题。
(4)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区域协调发展是共同发展,定义为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因素的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就是把各种层次的区域纳入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通过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生产力布局、城乡布局等手段,促进各种资源要素的空间流动,优化空间结构,实现空间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
二、聚类分析方法的应用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方法有多种,经验法、指标法、类型法、重叠法和系统聚类法等。系统聚类法有较严格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将研究对象分成若干个等价类,根据对某一研究对象进行客观的定量分类,从而提高分类指导的针对性。分析结果可靠、准确,能反映客观实情。这种方法不需要事先知道分类对象有多少类,只是通过数理统计方法最后客观地形成一个分类系统。下面将详细阐述分析步骤。
1、指标选取
分区的指标是指划分各级单位所采用的定性和定量的标准,是分区目的、原则和依据的体现,也是区域单位间质的差别的量度。分区指标的选取应遵循以下的原则:第一,反映土地功能分区的指导思想;第二,体现区域土地使用的特征和属性;第三,注重单项指标在其体系中的指示作用;第四,注重指标选取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及相对完备性;第五,含义简捷,易于获取,代表的信息量大。
2、采用“Z-score标准化”进行原始数据标准化
由于不同的数据一般具有不同的量纲,根据系统聚类分析矩阵的要求,要对原始矩阵通过采用平移、标准化变换和平移、极差变换,经过Z-score标准化后,消除了量纲的影响,其计算公式为:
Y(i,j)=[X(i,j)-X(j)J/S(j)
式中:Y(i,j)为标准化后i地区j类指标数据;X(i,j)为i地区j类指标原始数据;X(j)为j类指标平均值;S(j)为j类指标标准差。
3、相似性计算
采用欧氏距离法计算研究区各区域间土地利用的相似性系数,并按一定阈值标准,以相似性系数最大化为原则将土地利用最为相似的两个单元归为一类型区。相似性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R(i,j)为i区域与k区域土地利用相似性系数;X(i,j)为i区域的j指标标准化值;X(k,j)为k区域指标标准化指标值;n为研究区指标总数。
4、区域划分
最为相似的两区域归为同一类型区后,计算该类型区与第三步中其它尚未归类的单元或其它类型区间土地利用相似性系数,并按第三步中公式进行该类型区与其它区域或类型区归类。设土地利用最为相似两区域归并的类型区域为Ga,则Ga与其它区域或者其他归并区域的土地利用相似性系数R(a,i)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R(b,i)为Gb区域与Gi区域或类型区土地利用相似性系数;R(c,i)为Gc区域与Gi区域或类型区土地利用相似性系数;n1、n2、n3分别为Ga、Gb、Gc所含的单元数。继续进一步归并,直至将研究区域所有单元归并为同一个大的类型区域。最后按照土地利用相似性系数的一定阈值标准,并进行实地校核,最终确定研究区土地利用地域分区结果。
三、实例研究
1、研究区概况
“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故名夷陵。夷陵区地处渝鄂交界区域,上控巴夔,下引荆襄,有“三峡门户”之称。夷陵区位于宜昌市北部,南北长103公里,东西宽约77公里,总面积3424平方公里,人口54.65万,下辖1个街道(内含开发区)、9个镇、2个乡,是宜昌市面积最大、人口数最多的区域。
2、分析过程
本文按行政区域的划分以乡、镇、街道为数据收集单元。聚类分析所用样本和指标分为研究区内各乡、镇、街道土地利用结构中区域差别明显且代表本区发展方向的指标及各街道的人口和工业产值指标(夷陵区工业产值占GDP比重很大。具体指标如表1。
通过相似性分析可以得到各乡、镇、街道之间的距离系数矩阵(表2)。
3、分区结果
通过聚类分析得到的树状图如图1,其中1―12依序代表表1中的各乡、镇、街道。
聚类分析得到的分区结果:
区域一:小溪塔街道、龙泉镇;
区域二:鸦鹊岭镇;
区域三:乐天溪镇、三斗坪镇、邓村乡;
区域四:太平溪;
区域五:樟村坪镇、下堡坪乡、雾渡河镇、分乡镇、黄花镇。
参考行政区域界线的连续性以及除工业外其他产业的发展情况,对分区结果进行修改,得到分区结果如下。
区域一:小溪塔街道;
区域二:龙泉镇,鸦鹊岭镇;
区域三:乐天溪镇、三斗坪镇、邓村乡、太平溪镇;
区域四:樟村坪镇、下堡坪乡、雾渡河镇、分乡镇、黄花镇。
四、功能分区及土地利用方向研究
1、区域一――商服文教及高新技术区
小溪塔街道是夷陵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区最繁华、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全区教学质量、教学条件、最有影响力的各类学校均坐落于小溪塔街道。位于小溪塔街道的夷陵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以“现代化、生态型、开放性”为基本思路,依托宜昌市水电、矿产品资源优势和交通、用地等优良条件,突出发展轻型制造、精细化工、电子、食品饮料、纺织包装、医药和新型建材等七大产业,逐步建成宜昌市主城区重要的工业经济走廊,形成以发展新区为主体的集科研基地、环保工业为一体的生态高新技术区。
该区域非农业用地需求大,商业、住宅用地发展迅猛。随着集镇的发展和扩张,特别是近郊及道路附近非农业用地需大量改变用途,各行各业征用土地的矛盾日益尖锐,为此,必须按照城乡土地利用分区统筹安排,坚持科学用地与保障民生相结合,在确保基本农田保护区稳定的前提下,使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同城市交通、经济协调发展。此外,该区影响土地环境的因素众多,在城镇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土地环境综合治理。
2、区域二――特色轻工业园区
龙泉镇、鸦鹊岭镇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以食品工业为主的特色轻工业,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年来多次荣获湖北省百强乡镇等荣誉称号。
该区域轻工业用地多为成片农用土地流转而来,在当地政策支持下,部分工业园区获取土地成本低。在企业发展特色轻工业带动当地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大量流转土地闲置而未开发的现象。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目的,建立轻工业园区用地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合理的单位土地面积投资额标准,是该区域土地利用合理发展的关键。
3、区域三――自然风景生态旅游区
该区乡镇均在地域上靠近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各乡镇按照“建设旅游名镇,实现兴镇富民”的总体思路和“靠坝立镇、旅游兴镇”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建设自然风景生态区的目标,以旅游发展统筹区域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
旅游区的开发应考虑土地的生态承载力,避免因过度开发而造成地理环境风险;协调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合理规划旅游用地,防止产生旅游设施侵占本可有其他更高利用价值的土地资源的现象,造成自然风景旅游区内产业结构扭曲及土地利用方式单一。
4、区域四――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区
该区域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樟村坪镇的磷矿资源,物华天宝,得天独厚。樟村坪镇境内磷矿资源富集,已探明储量7.8亿吨,占全省、全市磷矿资源的42%和80%以上,是亚洲第二大磷矿腹地,堪称“中国磷矿之乡”。矿产资源的开发带动了该区乡镇经济的繁荣发展,也促使了其从“穷镇”到“富镇”以至“名镇”的转变。
探明矿产资源并对其进行开发,不可避免会造成土地的破坏和占用,为保障矿区土地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在该区的矿―地开发利用中应遵循循环经济的原则和方法,对矿区土地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环境监测与管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并在矿区土地复垦方面下大工夫。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