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理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物理教学理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物理教学理念

初中物理教学理念范文1

关 键 词:课程改革 新理念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的追求和思想水平的要求越来越该高,人们对于教学的要求和理念也在逐渐的发生改变。因此为了使我们教学工作者的能力更高,我们需要接受新的理念。

一、新型教学理念渗透进课本中

新教材的理念之一是如何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导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新教材不仅应是知识内容的载体,而且必须体现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为此教材在内容选择、体例结构、图文编排设计等各方面都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例如:物理课本一改以往的死板,新教材中穿插了大量的图片和漫画,让学生觉得好看、想看,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阅读兴趣,所以深受学生的欢迎。教材对于知识的安排更富有弹性,给学生留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在课后的“迷你实验室”中为学生准备的小实验,让学生在能多动手、动脑,以及根据课本要求学会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发展。

二、新型教学理念渗透进教师队伍中

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教会学生物理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要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观察和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依据学生对外界的强烈好奇心以及探求和掌握物理学科知识的迫切欲望的心理特征,向学生演示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充满趣味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中所发生的物理现象,指导学生对新旧知识加以联系,通过对相关内容内在联系的分析、整理、归纳。让学生形成条理清晰、内容全面的知识系统,提高学生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现在的初中物理教学不仅是要求学生会作题,更多的是要求学生会动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很多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实践中也深刻认识到,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实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学生通过听觉、视觉、感觉等途径.能获得最直接、最准确的信息,形成良好的学习探索气氛。如在进行“声音的产生”内容的教学时,为了加强学生对声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我让学生用手放在喉头部位。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当说话的时候,手可以感受到喉头处的振动。通过这样一个实验,学生对声音的产生就有了深刻理解和认识。

三、新型教学理念渗透进学生中

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接受者,而应该是这堂课的主导者。《课程标准》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要求学生有以下几个改变:

1、学生要一个“怀疑”的心态。新课程更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参与课程实验的学生都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无论是在课堂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能主动提出各种样的问题,他们敢于怀疑书本上现成的结论、敢于向教师的权威发起挑战。

2、学生进行探究问题的好习惯。由于新课程要求学生能从“提出问题---猜想与假使---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环节来进行科学探究。所以“科学探究”已成为一种经常的教学方式加以采用,故学生的探究能力得以不断地培养。他们经常用这种方式去研究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样活动中他们的探究能力以不断得以被强化。

初中物理教学理念范文2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新理念;实践;创新

初中课堂的物理教学是学生今后对物理知识进行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在初中时期学好物理知识才能够顺利地对更深层次的物理知识进行学习。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改革,逐步将先进、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引入到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提升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的模式较为单一僵硬

受应试教学的影响,许多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没有对新课程改革要求加以贯彻与落实,教学时可能会只注重对学生的物理成绩进行提升,课程教授的内容以考试的内容为主,对学生的物理思维的培养及其他方面的发展所做的工作较少。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提升。

2.对物理实验的课程教授较少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将物理知识运用于实践才能够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真正的把握,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才能够达到。但是在初中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时仅仅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对物理实践性课程的开设与教授较少,学生又是对物理知识进行了充足的掌握,但是在实际运用时往往会不知所措,学生的物理知识应用能力有待于提升。

二、如何在物理课程教学中融入新理念

1.树立正确的物理教学观念

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应该积极加强新课程改革思想的融入,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还应该注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对学生加以关注与支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了解,合理对学生进行引导,促进学生学习状态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状况来对学生的学习技巧进行指导,让学生的学习更具有目的性与计划性。

2.注重实验性课程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教授,还应注重提升学生物理知识的运用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对一些较为抽象的动态物理知识进行讲解时,为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应该多在课堂上进行物理实验或者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学生在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与观察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初中物理教学理念范文3

1物理概念教学的本来意义

在课程改革进入新阶段之际,如果我们物理老师追问自己一下:什么是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教学在整个物理教学中有什么样的地位与作用?……这些问题恐怕不是每个物理教师都能迅速地回答出来的,更别谈在新的课程标准视角下对其进行理解了。

综合各方面的资料信息,我们知道物理概念是对物质特性及物理现象与过程的本质属性的反映。物理概念既是物理知识框架的基础,也是物理学习的基础。一般认为物理概念作为物理知识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物理规律是建立在物理概念基础上的。关于这一点笔者的理解是,物理概念作为对客观世界物理属性的一种反映,本质上是通过一个简单的术语来阐述一个较为复杂的意思。比如说“力”的概念,在学生熟悉力这个概念之前,他们对力可能有着各种各样的理解,但在了解了概念之后,就统一地认为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了,也就是说用“力”一个字就可以代表“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个意思了。那么,在后续的规律学习中,力就成了一个基本的概念而不再需要解释。比如说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中当我们说“当一切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学生看到“外力”想到的就是力,而不需要再想到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等情形。因此,一言以蔽之,概念就是对物理事物属性建立一个基本的、直觉的认识。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学习方面。在学生最初接触的概念学习中,学生会习得与物理相关的好多内容。比如说学生会知道物理概念是如何构建的,尤其是对于一些有着相似定义规律的概念而言更是如此,如比值法定义的概念速度、密度、功率、比热容等;再如一些非物理知识概念,如单位换算是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技能性概念,如果不掌握其实质,那每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都需要进行单位换算的训练,如果掌握了单位换算的实质,意识到不同单位的换算,往往就是某个物理国际单位中的主单位前面加上不同的修饰字,那有了前面一两个单位换算,别的新单位的换算就有了一个基础了。

所以说,概念的作用在物理学习中是基础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物理教学中必须以此为基础,扎实抓好。

2物理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物理概念教学“怎样教”才是有效的?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在于学生最终是不是记住了概念的定义,而在于学生能不能熟练地运用概念,能不能将概念生活化、逻辑化、知识化,也就是说能不能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用物理概念来解释一些事情,能不能通过逻辑推理将概念纳入到更为广泛的物理知识当中去。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水准,就必须高度重视教学策略的运用,在笔者看来,以下一些教学策略是值得考虑的:

一是要注意将物理概念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相联系。初中物理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与学生原有数学基础关系较近。例如在初二阶段的物理中,声音传播完全与数学图像的建构能力相一致,而运动中速度的概念、公式等均与数学关系密切,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成为物理学习的重要基础;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近。力、运动、声、光等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运用,而实像、虚像等概念在生活中也有原型,比如照镜子时的自己就是像,只是学生不知道叫像而已。因此,只要将学生原有的前概念转变为物理概念,那物理概念的教学就算圆满了。

二是要注意概念教学的组织形式。一个概念怎样形成,取决于学生对概念的建构过程。我们为什么说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能真正理解概念呢?是因为这个过程缺少自主建构,只是机械记忆,因此对于学生当时理解概念极具负面影响。但有意思的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注意到,一段时间后学生能够对原来采用的灌输式教学所掌握的概念也能理解,其实这正是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自我构建的结果,但对于复杂的概念往往就没有这样的效果。因此还是需要在新知学习时,就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构建,也就是说自主构建概念是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三是要注意概念教学的要求把握。习惯于应试的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对概念的定义一字不拉地记下来,这其实是不太需要的,也是不符合概念教学规律的。前面已经说过,概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对概念形成一种直觉,谈到某个概念时就能产生一种较好的直觉。显然,这种直觉不是靠记忆来完成的,而是靠理解来完成的。因此概念教学要求的把握标准,就在于判断学生能不能在新的情境中立即了解概念的含义。如“人们常常利用水作为冷却剂是利用了水的什么特点”这一问题中,我们要的不是能够说出比热的定义,而是要求能够在此问题情境中反映出比热的概念。

3对于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总结

初中物理教学理念范文4

1. 发展前概念,找准概念形成的“生长点”

国内一些学者认为物理学习的前概念是指个体在没有接受正式的科学教育之前,对日常生活中所感知的现象,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与辨别式学习而形成的对事物的非本质的认识,前概念中通常存在的一些错误的、片面的、有缺陷的认识,对物理概念的学习产生相当大的消极影响,束缚学生对概念内涵的理解,甚至学生在学习了正确的物理概念之后的相当长时间内还会在潜意识里对学习造成干扰。故此,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转化前概念,以能形成科学的物理概念。

以《比热容》教学为例,比热容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比热容概念涉及热量、温度、质量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他们大脑中对“比热容”这一概念的认识只停留在“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吸收热量越多,温度升高越多”这一认知上。课堂上设计实验,可帮助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从定性分析上升为定量理解,继而以此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形成“比热容”这一概念打好基础。

2. 顺应学生思维,把握概念形成的关键

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顺应学生的思维,通过问题的设计、探究实验等策略,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思维加工,在新概念的“生长点”上进一步抽象出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进而形成物理概念。

以《比热容》概念教学为例,通过演示实验已让学生明确了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体升高的温度间的定量关系,要引导学生形成概念,教师还应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现象分析,从而构建出以上的概念框架,继而得出比热容的定义:物理学中把吸收热量与质量和升高温度的乘积的比值叫做比热容。

由此可见,概念的学习不是由老师直接给出的,而是逐步生成的,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循序渐进,进行层层分析,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进行思维加工和思维训练,从而生成概念,掌握新知识。

3. 深化问题讨论,巩固概念形成的效果

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运用是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学生初步形成概念后,课堂上围绕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和欲望,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加深和巩固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以《比热容》概念教学为例,在学生形成概念后,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课堂上教师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出两种实验方案,即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或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这样的实验设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的内涵。

初中物理教学理念范文5

关键词: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理解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学物理的基本内容主要由概念、公式、定律、原理组成,如果学生能抓住概念,一步一个脚印学下去,就有利于对公式、定律、原理的理解,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但是,目前物理却成了大家公认的难学的科目,一些学生物理之所以差,概念不清往往是最直接的原因,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理解并运用好高中物理概念呢

一、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任何一个物理概念的出现都不是可有可无的,都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抽象,而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决定了其抽象能力的缺失,因此教师要能够在形成概念前使学生获得十分丰富的、有助于形成这个概念的感性材料,使学生认识引入此概念的必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认识上产生飞跃例如,在学习了“功”之后,尽管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做功的多少,却不能表示出物体做功的快慢但在实际中,不同物体做功的多少不同,并且我们非常关心做功的快慢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引入“功率”的概念就显的水到渠成了

二、利用身边的物理现象引入概念

概念引入是概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引入工作做得好,一开始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路纳入正轨,对正确理解和掌握要领有着直接影响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的物理现象,当你提出的时候学生就会很感兴趣,例如,讲“光电效应”这一节的时候,它本身的 内容比较抽象,学习困难学生一般不太感兴趣这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街上的路灯怎样才能做到天黑时自动开,天亮时自动关”的问题,学生思考后仍找不到恰当的办法,但又迫切希望解决这一问题,教师才说今天讲的光电效应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包括学习困难学生在内的全班学生,个个聚精会神地听教师讲课

三、先学后教,让学生参与理解概念

有专家指出: 在一堂课上,如果有7%以上的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这就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教师们总是认为物理概念难教、学生难学,教师就采取一个人讲到底,其实,在概念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先学后教” 让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教师预设思考问题和物理情景,学生通过看书、查资料展示他们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利用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通过与教师之间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暴露学生概念学习中的困难,帮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物理概念,增强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四、揭示概念的本质,理解概念

在概念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的正确思维,才能揭示概念的本质在水平面上,小车通过很短的距离就停下来了;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进入光滑的水平面时,通过的距离就要长的多平面愈光滑,小车运动的愈远对这一事实比较分析得: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减小是由于接触面对它的阻碍作用引起的分析时候突出了“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是受到其他物体作用”这一本质,而摒弃了“物体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速度会自动减小”这一习惯看法然后综合得出:运动着的物体若不受到外力的作用,仍能保持直线运动

五、抓区别找联系,深化概念

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概念的本质,必须注重要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一些类似的有关概念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反复深化概念例如,在讲“速度”和“加速度”两个重要概念时,就要对两个概念进行全面比较,找出区别和联系使学生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的越快,而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越大,表示速度变化的越快速度等于位移和时间的比值,而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和时间的比值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矢量在直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而加速度的方向可能跟速度方向相同,也可能跟速度方向相反通过上述比较,就可以使学生对“速度”和“加速度”这两个概念有比较深刻理解

当然,教师最后还得配合一定的习题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比如,在教到匀变速直成运动位移时,出了一道习题,已知某物体的初速度,加速度,求在t 秒后的位移,学生一般都直接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可结果都是错误的这里学生忽视了物体在t 秒前就已经停下来了,没有真正掌握匀减速位移的概念,做了习题后,印象就更深了

初中物理教学理念范文6

关键词:初中 物理 概念教学

一、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对于物理学体系而言,物理概念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展开其他物理学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很好地掌握了物理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物理公式的含义,更好地掌握物理的规律。青少年在初中阶段开始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接受比较严密的概念教育,但是对于刚脱离小学教育的初中生而言,这一认识上的重大飞跃是有一定难度的。我认为,如果概念都无法弄清,那么以后的学习无从谈起。只有初步掌握这些科学概念后,才能继续探究科学的奥秘。所有初中知识概念中,最不好解释的就是物理概念。传统的物理概念教学主要使用平铺直述的教学方式,教学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运用现代化的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将枯燥的物理概念讲授得生动、有趣。只有抓好概念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强化感知,从实践中引入概念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概念,因为生活实践留在记忆中的形象(表象)容易为学生理解。尤其对于初中学生,从生产生活中感知到的大量的、丰富的物理现象是他们认识物理概念的必要的感性材料。这些感性材料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物理环境。教师利用好这些生活素材布置学生观察或动手实验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简单机械的学习中,课前布置学生找找生活中杠杆、轮轴的实例以及它们的作用。再如在压强的教学中,课前布置学生完成两个实验:①一个较胖的同学和一个较瘦的同学同时站在沙坑中,观察脚陷入的情况如何?②同一个人穿平底鞋和穿细高跟鞋站入沙坑中,脚陷入的情况又怎样?这样,使学生对压强大小的决定因素先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这样能为压强概念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概念强烈欲望,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演示实验的作用。对初中学生,尤其要讲究实验形象、鲜明、生动。例如讲磨擦起电这一课,当教师手托一块事先使之带电的泡沫塑料块走进课堂,将它放在一个同学头上磨擦后吸引该同学头发,一定可以很快地吸引住学生,促使他继续了解磨擦起电的原因。又如做电路实验,切忌教师自己在讲台上连接线路,坐在稍后的学生什么也看不见。要讲究示教板的大型化,鲜明化,这方面多费点精力是大有效益的。在讲授新概念之前,教师千方百计要从形象入手。用一开头就抄黑板写定义的方法,是注定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的。

三、联系生活实践,提供应用概念的环境

学生形成概念的过程是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初中生刚刚接触物理,抽象概括的能力不是很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讲清概念,形成内涵,就要从物理事实或自然出发,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提供的基础材料,围绕学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来展开教学,并对现象进行分析,理解其特征,综合各种现象的共同特点,进行抽象概括,从现象到本质,形成概念的内涵。 联系生活实践完成概念教学,把生活中的现象穿插到概念的引人、概念的认识、概念的应用等过程中,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物理世界被拉近了,就可以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望。有了生活的经验积累和兴趣的驱动,建立物理概念就显得容易多了。 让学生运用概念解答一些他们常见的实际问题,给学生提供应用物理概念的生活环境也是帮助学生深化概念的有效方法。

四、实际应用,理解概念

对概念下定义要适时,应培养学生会分析实验中的有关因素,实验中暴露的本质、分析生活中一些物理现象直观错觉的产生原因。例如,力臂概念的教学,必须从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分析起,最后才能建立力臂的概念;当学生初步形成概念后,必须及时给他们提供运用概念的机会,使他们在运用概念联系实际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深化和活化概念。初中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过程。因此,初中物理教学往往要从具体经验出发,使学生思维不断向高水平转化。初中物理中,有些概念的意义在日常的生活中已有感性的认识。在学习这样知识时,应顺应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简化理解过程。例如,对于水烧开的过程,学生往往只注意冒气泡这一现象,这样不利于形成完整的沸腾、汽化的概念。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水开的全过程:加热前有无气泡?加热过程中,气泡的部位如何?气泡怎么变化?剧烈程度如何?温度是否继续上升等,从而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上正确的轨道。

综上所述,注重概念教学,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和物理意义,让学生正确认识各种物理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提高学生分析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郭建清.中学生物理概念学习中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J].企业家天地,2009,(11).

[2]张玲.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J].科学教育,2009,(6).

[3]杨连成.浅谈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11).

[4]刘风领,,徐晓美,张轶炳.浅谈初中物理概念学习的重要性[J].成功(教育),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