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家庭教育讲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家庭教育讲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家庭教育讲座

小学生家庭教育讲座范文1

[关键词]农村;进城就读;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指导

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各项政策的实施,近几年我国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特别是在一些建有企业的村、镇,富裕起来的农民更是有条件改善生活,他们纷纷到县城购买住房,举家搬到城里居住。根据我们的调查,农民家长举家搬迁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考虑,就是要让子女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当前,绝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普九”已达标,通过了国家”双基”验收,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程度改善。但由于特定的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诸因素的制约,与县城学校相比,广大农村中小学仍然普遍存在着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艰苦、教学设备简陋、师资数量不足、教育观念保守、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水平偏低、教学效率不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城乡之间教育环境、教育观念、教育质量的较大差异,促使家长送子女进城就读,他们希望孩子在城里接受好的教育,成长成才。

一、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后的易发问题

跟随父母进城居住、就读的农村中小学生,处于一个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里,他们既紧张又兴奋,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与希望。然而毕竟是有别于过去生活的环境,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后容易产生以下不适和问题。

1、学习不适。由于城乡教育教学多方面的差异,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后首先遇到的就是学习不适问题。不适应学校的管理,不适应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方法……从而出现学习困难。学校的成就,教师的业绩,城区同学的见多识广、多才多艺,让进城就读的农村中小学生普遍感到巨大的压力,表现在他们身上或是胆怯、学习自信不足,或是对周围环境的抵触和敌视心理。

2、交往不适。交往不适尤其表现在插班的农村中小学生身上。对他们来讲,融入新的班集体有两重障碍:一是与城区学生各方面的差异,使得他们对其他同学的眼光、言语非常敏感,不同程度地存在自卑心理;二是原班同学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交往圈子。如何交往,如何融进班集体,农村中小学生无所适从,他们觉得很孤独。

3、安全问题。农村的社会环境比较单纯,社会治安相对县城要好得多,而这也使进城居住、就读的农村中小学生缺少了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一是上下学途中的交通安全问题:二是对陌生人的防范意识不强;三是被高年级同学或社会闲杂人员索要钱物、人身侵害时不知道如何处理,自我保护能力很弱。

4、网络问题。农村中小学生来到县城居住、就读,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家里购置了电脑,街道上随处可见网吧,所有的一切都是那样新鲜、刺激。一旦控制不住,他们就会变成一个个网虫、网迷。这是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最难把握和解决的问题。

二、农村进城就读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

1、加大智力投资,物质上充分满足子女的发展需求

进城就读的农村中小学生的家长,为了不让自己孩子落后于城里孩子,首先花大力气给子女选择了教学质量高的学校,有的甚至还择了班;孩子学习上的要求一应满足,购置了电脑和各式新型的学习机、学习材料;为子女请了家教,送他们上各种辅导班。总之,农村家长们按城里学生的标准和模式进行着智力投资。

2、重视家庭教育却苦于不得法

由于家庭生活条件比较好,农村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有很大提高,希望子女成才的愿望十分强烈。但受自身文化素质的制约,面对城市化浪潮和周边不断变化的环境,他们在教育子女方面感到力不从心、无所适从。不论是应掌握的家庭教育理论,还是家庭教育的观念、内容、方法、能力,都明显的欠缺,差距很大,其中甚至不乏错误的方面。因而他们无法跟上快速变迁的时代,有效地对子女进行教育。

三、建立社区家长教育学校,加强对农村进城就读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的指导

社区家长教育学校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社区、学校共同组织的面向未成年人家长,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改善其教育行为为直接目标,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为目的的一种带有师范性的、业余的成人教育学校。通过建立社区家长教育学校,整合社区、学校、家庭教育资源,创建社会、学校、社区、家庭四位一体的家庭教育指导体制,可以改善目前广大家长缺乏科学教育子女的经验,守着陈旧、落后、错误的教育观念,重教而不会教的现状,从而有效缓解家庭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矛盾。社区家长教育学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农村进城就读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的指导。

1、帮助家长尽快适应城里生活,充分认识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富裕起来的农民进城居住,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尽快适应城里生活的问题,只有家长找准了生活位置,才能帮助孩子更快更好地适应城里生活。由于条件的相对优越,进城居住的家长们无需为生计整日操劳奔波,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再加之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上了辅导班,请了家教就万事大吉,这些都会让他们觉得无所事事。通过社区家长教育学校开展各种活动,要让广大家长充分认识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性,清醒地意识到有许多知识等待他们学习,应该用好闲暇时间,抓住这难得的机会进行“补课”,比如学习营养配餐知识,学习家庭教育的理论、方法等。总之,进城居住的家长们一定要有提升自身素质的紧迫感,通过多方面的学习,不断破除落后观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和家庭教育的需要。

小学生家庭教育讲座范文2

一、小学生德育环境调查结果分析

1.家长的教育观念及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1)学习成绩是学生家长最关注的方面,家长普遍对孩子的思想道德发展关心不够。调查结果显示,43.8%的家长最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32.4%的家长最关心孩子的人品,19.4%的家长最关心孩子生活得是否愉快,4.4%的家长最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这一结果说明父母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注程度超过了对其人品的关注,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依然是孩子的学习成绩。

(2)孩子和家长的交流不够密切。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小学生和父母的交流并不密切,只有26%的孩子和家长无话不谈,57%的孩子有时说一说心里话,10.2%的孩子很少和父母说心里话,有6.8%的孩子从来不和父母说心里话。

2.教师的教育观念及学生与教师的关系

(1)班主任最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是思想品德。调查结果显示,班主任最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占37%),其次为思想品德(占36.9%)、身体健康(占13.2%)、心理健康(占12.9%)。班主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执行者,其重智轻德的教育观念的长期存在势必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

(2)多数教师能做到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调查结果显示,77.6%的学科教师上课时会讲一些做人的道理,能做到教书育人,有20.2%的学科教师上课时会偶尔讲一些做人的道理,有2.2%的学科教师上课从来不讲做人的道理。说明多数小学教师能做到教书育人,注重学科德育的渗透。

(3)教师师德表率作用有待加强。调查结果显示,有23.8%的教师有时或者经常出现言行不一的情况,63.3%的教师从来没有过,12.9%的说不清。这表明多数教师比较注重自身的师德表率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仍有二成多的教师身上仍存在言行不一的情况,这种情况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调查结果还显示,有1.9%的学生经常遭受教师的体罚或变相体罚,35.6%的学生有时遭受过,62.5%的学生从来没有遭受过。这说明体罚和变相体罚的发生率还是比较高的,学校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仍然与素质教育的原则和要求存在差距,教师的观念和具体做法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间还有矛盾之处。

(4)师生交流还不够密切。调查结果显示,当学生遇到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时,教师经常和有时找其谈心的比例为82.5%,从来没有的比例为17.5%。虽然多数教师能主动找学生谈心,但是仍有近二成的班主任从来没有主动找学生谈过心,说明师生交流的情况还不够密切。

3.同学之间的关系

(1)生活趣事、课业学习是同学们共同关注的主题。调查结果显示,同学间聊天的最主要话题依次为生活趣事(占33.4%)、课业学习(占27.2%)、游戏(占12.6%)、课外读物(占9.5%)、社会热点(占5.6%)、动漫(占5.3%)、明星(占3.4%)和体育赛事(占2.9%)。除了生活趣事以外,课业学习成了小学生最主要的聊天话题。

(2)对评选三好生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参加调查的小学生有36.3%的人赞同取消现行的评选三好生制度,67.3%的学生不赞同。之所以有近四成的学生对现行的评选三好生制度有看法,可能与制度本身或者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有关。进一步调查表明,有87.2%的小学生认为“学校评选三好生公平”,9.1%的小学生认为不公平,有3.8%的学生不关心此事。对于评选三好生的目的,有23.6%的小学生认为“被评为三好生可以得到很多额外的好处”,还有17.6%的同学表示“说不清楚”,有58.9%的学生明确否定此种说法,选择“不是这样”。上述数据说明在评选三好生的问题上,部分小学生头脑里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反映出当前三好生评选中存在的一些诸如不公平、目的不纯正等问题,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势必会影响同学间和谐关系的形成。

(3)好朋友的数量和择友的标准。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的交往情况总体比较乐观,多数的小学生交往广泛,有多个知心朋友。但个别学生没有朋友也需要引起教师和家长的注意。小学生认为自己“好朋友的数量很少”的比例为32.8%,认为不是这样的占67.2%。选择朋友、同伴交往既是小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途径和真实反映。研究进一步调查了小学生选择朋友的标准,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交友最看重的是“人品好”,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78.8%,后面依次是:“谈得来”占10.7%,“学习好”占7.2%,“其他”占2.7%,“家庭条件好”占0.7%。这说明绝大多数小学生择友重德,注重对方的内在品性和情趣。

(4)小学生遭受各种欺负、敲诈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认为同学间的欺负、敲诈情况还是比较少的。在问及“学校同学间的欺负、敲诈现象是否普遍”时,选择“很少”和“没有”的共占被调查小学生的90%左右,选择很普遍的占3.5%、比较普遍的占7.6%。

二、改善小学生德育环境的建议

1.当前迫切需要对家庭教育进行有效指导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教育是每个人接受时间最早、内容最广泛、影响最大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父母是其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水平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的成败。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父母的教育观念并不科学,存在很多问题,重智轻德的观念普遍存在。鉴于此,全社会必须把家庭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以对国家和民族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

(1)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形式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相关部门要积极举办家庭教育学习班与讲座,教育科研部门开展家庭教育咨询活动,编辑各种家庭教育参考资料,电台、电视台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的普及与宣传等,使全社会都来关注家庭教育,形成重视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

(2)着重办好各种类型的家长学校。家长学校建设是全面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重要环节,家长通过家长学校获取家庭教育方面的新观念、科学教子方法,避免教育误区,少走弯路。家长学校也是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的有效载体。当前,一方面家长的教育观念不科学、教育方法不得当的状况普遍存在,另一方面家长学校无“学生”,这说明家长学校的办学体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同时家长学校数量严重不足,现有的一些家长学校办学流于形式,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今后应该加大对家长学校的建设力度。首先,巩固、完善现有的家长学校,对其实施一定的指导,确保定期开展活动。建立科学、规范的运行、考核评估、表彰奖励机制,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效。其次,努力拓宽家长学校的创建领域。如在社区建立家长学校,充分发挥辖区内的专家、学者、离退休老同志的作用,充分体现社区教育在时间、地域上的灵活性特点。还可以借助电视、报刊等媒体开辟“家长学校”栏目,也可以利用网络建立 “家长学校”网,以此为阵地为家长获取信息、交流教子经验提供一个平台。

(3)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尽快完善立法。政府要加强对家庭教育工作的领导,建立完善的家庭教育工作体制和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各有关部门合作的家庭教育工作协调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建立考核评估制度,进一步完善家庭教育工作体制、管理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促进家庭教育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同时,建议尽快制订家庭教育法,促进家庭教育法制化。

2.加强对教师德育能力的培养

本次调查发现,多数教师教书育人的意识比较强,但是方式方法尚存在不当之处,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存在,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也不够密切,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这些情况说明,当前加强教师德育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教师的德育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进行感知、监控、处理和反思的能力。教师德育能力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观察与了解学生的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转化后进生能力、班级管理能力、评价能力、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指导家庭教育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教师的德育能力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教师的德育能力,不仅仅是班主任、专职德育教师的事,更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1)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是提高教师德育能力的前提。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这是我国长期以来的战略主题,强调“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都应树立德育为先的观念,并在实践中努力践行。

(2)教师要善于总结和学习,努力使自身的教育方式、方法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小学阶段是小学生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他们需要友谊,需要集体的温暖;他们需要关心,需要尊重;他们需要积极的评价。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他们的需要。首先,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学生要有平等和包容意识,多与学生交流,与学生平等对话。其次,教师要掌握科学的德育方法,避免体罚,因材施教。师生矛盾冲突常常是由于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所致。因此,教师应善于观察和分析学生的性格、爱好和习惯,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性质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被学生认可,教育才会发挥真正的效力。最后,善于挖掘和利用各种德育资源,寻找切实有效的德育途径。在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道德思想渗透外,还要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力求在讨论、体验和模拟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感悟道德情感,进而构建自己的道德价值体系。

(3)加强教师德育能力的培训与考核。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把教师德育能力的提高作为一项长期而有意义的工作来抓,通过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让广大教师明确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教书育人的要求,掌握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实效。同时还要加强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考核与评价,建立健全有效的德育激励机制,促使教师不仅积极提高业务知识、教育水平,而且增强从事德育工作的能力。另外,对德育工作做出显著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加大德育成绩在评优、晋级等方面的比重。

小学生家庭教育讲座范文3

一、改变传统德育教育观念,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行为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这些变化也有意或无意、正确或不正确地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加之小学生年龄小、心理发展不成熟等特点,于是有的教师和家长怕学生受坏影响,采取封闭禁锢的办法,不让学生看电视、上网,不让出门,结果不但封闭不了,反而减弱了免疫力。因此,我认为为了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以及对是非的辨别能力,增强其免疫力,应当在德育教育过程中采取开放式教育。

1、在德育教育中,学校应该注重营造开放式的校园文化氛围。

具有良好的开放式文化氛围的学校,必然会成为学生的精神花园。因此,学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不仅要追求校园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更要追求校园文化的开放创新和发展。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所在城市的工厂、社区、家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达到促进学生德育方面素质的提高。

2、在德育教育中,学校应该注重完善开放式的制度文化建设。

完善规范的制度,能为学校的德育教育提供所需的制度保障。因此,学校除了实行国家要求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常规规范,还应该根据国家实行颁布的一些法律和规范,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及小学德育教育的特点,完善学校的德育教育制度。同时,学校也可以根据德育教育的实践过程,修订属于本校的一些德育教育常规,让德育教育制度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开放式模式中。

3、在德育教育中,学校应该注重推进开放式的德育课程文化。

如何在各种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是学校推进德育课程化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因此,学校应该引导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开放式教育氛围和场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并且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进行教育教学,并力求把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开放式氛围中受到熏陶和影响。

二、改变传统德育教育方式,变"传统的说教式教育"为"新颖的开放式活动教育"

"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是指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采用讲座、报告、小组讨论等较枯燥的说教方法,而结果是学生往往不感兴趣,收效甚微。与之相对的是 "新颖的活动式教育",即采取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达到使学生除了在知识上有所收获,在情操方面也能得到陶冶的目的,从而使德育教育实现寓教于乐。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时,学校可以联合当地的消防部门,为学生提供亲自体验和使用灭火器的活动机会,并进行消防疏散演练。这种开放式的活动教育方式所得到的效果要远远比为学生开一次消防知识讲座的说教式教育方式所带来的效果好得多。

再例如,在进行"向英雄模范学习"的德育活动中,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与英雄模范或者其家属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这同样要比为学生开一场英雄模范事迹报告会所取得的效果好得多。因此,学校应该寻求多种德育教育方式,让"新颖的活动式教育"逐渐代替"传统的说教式教育",让学生真正地用心接受德育教育。

三、改变传统德育教育渠道,变"单一的学校教育渠道"为"丰富的学校、家庭和社区相结合的开放式教育渠道"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就如同空气、水和阳光一样至关重要。因此,当今的德育教育工作必然不能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分裂开来,而应该将三者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开放式的多种类的教育渠道。

1、加强家校联系,有机结合家校教育。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也必然对小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养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中,应该保持与家庭教育的协调。首先,要将家访工作制度化。学校可以要求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要坚持对班级学生进行家访,对于学习或者生活有困难的学生则需进行多次家访。其次,要定期且有针对性地开家长会。在每学期开学初的家长会上可以介绍新学期计划与安排;期中测试之后的开家长会,则可以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纪律表现,从而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再次,举办家长学校。学校在开展德育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合理正确地利用所拥有的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到学校和班级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来。例如,可以邀请家长进学校、进课堂为小朋友们传授生活常识、交通安全知识、逃生知识等课外知识。

2、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构建开放式德育模式。

小学生家庭教育讲座范文4

一、建立指导中心,确保工作开展

为使我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更具规范性和生命力,能开展经常性工作,我校健全了“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组织领导机构,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家长委员会”。组成情况为:由校长任组长,其他成员分别是学校党、政、工、德育处、班主任、优秀学生家长的代表。领导小组组织并实施家庭教育经常性工作,做好信息收集、反馈、调研和决策工作,每学期坚持两到三次会议,讨论工作,使家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家长委员会”主要由不同年级和班级优秀家长组成,负责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学校,起到和学校沟通的纽带作用。

二、举办专题讲座,提升家教水平

一年来,“华小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利用开学、期中、期末等时机,邀请专家、老师开展专题讲座16场,内容涉及“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幼小衔接”、“和孩子一起成长”、“让家庭成为书香门第”、“好习惯成就好人生”等。老师们渊博的知识、幽默真诚的演讲和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故事,给家长们带来了视听震撼、思想启迪和行动指南。如中国关工委专家王岚为家长开设“孩子如何取得成功”讲座,从分析学生思想和心理状况出发,指导家长善于倾听孩子的意见和建议,唯有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才能找到与孩子的交流点,才能让孩子接受家长的教育,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能力。

三、参与校园生活,增进亲子感情

每年的三月份、六月份、十月份、十二月份,学校都要精心组织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近学校、走进课堂、参与活动、观看表演,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拉近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增进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如每年三月份“家长走进课堂”,家长们早早来到学校,走进课堂,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四月份的“亲子阅读”,为倡导全民阅读开了一个好头;“六一文艺会演”,邀请家长观看演出,孩子们的精彩表演赢得了家长们的热烈掌声;九月份的“棒球联赛”、“田径运动会”,孩子们在家长的加油、呐喊声中,顽强拼搏;十月份“十岁成长礼”活动,通过父母讲孩子小时候的故事、“爸爸妈妈对你说”等环节,引导家长和孩子互相走近对方的心灵,感受父母的关爱,表达对父母的爱戴,让浓浓的亲情成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内动力;十一月份的美食节,热情的家长与孩子们一起包饺子、下馄饨,为节日活动添上动人的色彩。

四、举办家长沙龙,分享家教心得

许多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很多困惑,我们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孩子容易出现的问题,组织家长参加沙龙活动,通过彼此友好的交流,化解心中的郁闷,转变家教观念,学习正确的家教方法。如一年级孩子依赖性强,以《自己的事自己做》为主题,让家长明白要培养孩子哪些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到了二年级怎样培养孩子爱看课外书的习惯,家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年级家长沙龙围绕“家长如何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这个主题,让家长相互交流学习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孩子升入三年级,学习方面的要求高了,有的孩子出现了作业拖拉的毛病,家长、老师很烦恼,我们围绕“如何改掉孩子的拖延”主题进行交流。四年级小学生在平时学习、做作业、考试时,因为粗心出现漏题、错题现象,一些原本会做的题目因粗心而做错。通过“怎样帮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沙龙活动,家长知道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早日走出粗心的阴影,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五、畅通交流渠道,形成教育合力

1.借助多种渠道,做好接待工作。

学校欢迎家长来电、来人及来访。每个月的1日定为家长接待日,可以给学校工作提意见建议,可以探讨如何教育孩子,还可以为个别特殊家长做心理咨询。此外,学校还开设校长信箱、邮箱,更及时、更全面地与家长交换意见。

2.印发告家长书,做好推荐工作。

通过印发告家长书,告知家长配合学校做些什么工作。如向家长提出“春天陪孩子走进大自然”、“孩子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做”、“亲子共读推荐书单”、“爸爸,你能与我一起运动吗”等要求,向家长提出倡议、要求,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行动起来。

3.利用现代媒体,做好宣传教育。

家教指导中心能充分利用新媒体,如家校路路通、学校网站、QQ群、微信、回家作业盒子等载体,拓展宣传渠道和方式,宣传教育理念,对家长们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予以悉心帮助,对那些希望可以更多了解家庭教育的家长给予更详细介绍。如学校推行“快乐的星期四”赏识教育活动,要求班主任每周四把班里孩子取得的进步,发短信告知家长,表扬、鼓励孩子不断进步。学校微信公众号每周五推送一组文章,有校园新闻报道,有家教文章推送,有法律法规解读等,深受家长欢迎。特别是2015年尝试英语网上作业,学生回家做作业的兴趣、正确率显著提高。

4.认真组织活动,做好家访工作。

每学期组织三次家访活动,每个班里总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孩子,通过登门家访了解到孩子们出现状况往往跟家庭有关系,只有认识到这些,才能更同情、更有效地帮助、教育孩子。

六、取得成效

1.家长的教子观念发生变化,家庭育人形式得以丰富。

通过一年来的努力,慢慢改变家长“重智轻德”的观念。最明显的变化莫过于家长会中,家长不再紧紧盯住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开始问起孩子的个性发展、学校表现等。如参加各种社团、比赛、社会实践等,许多家长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学校的棒球队、足球队、篮球队、田径队,家长不再说会影响学习而不允许参加;美术、书法、合唱、舞蹈、乐器等社团学生踊跃参加,办得有声有色。

2.家长的教子方式得到提高,家庭育人方式得以优化。

家长要认识到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终身老师,从而增强家庭责任感,进一步认识到家庭和谐的重要性。许多五六年级学生家长深有体会地说:孩子已经长大了,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与他们平等、亲切交流,不能再用简单的、粗暴的教育方式。

3.家长的个人素养得到提高,家庭育人效果得以凸显。

我校家庭教育内容多样、形式丰富、注重实效。活动中,感受到了家长建立和谐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做的努力;密切了家庭与学校的关系,形成了教育合力;家长了解了学校工作,增强了家长对教师的了解、信任,更积极、主动地支持学校、教师的工作……

七、反思

回顾过去一年,为了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努力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为孩子营造更加和谐、幸福的育人环境,做了许多工作,有特色、有亮点、有喜悦,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1.缺少引领。

没有教材,缺少专家引领,家庭教育没能做到系统化、均衡化、科学化,家庭教育任重道远。

2.缺少指导。

缺少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师,针对目前学生的心理变化与特点,对家长要开设系列心理辅导培训,对部分特殊家庭,如单亲、贫困家庭的帮助和指导不够。

小学生家庭教育讲座范文5

一、目标任务

2009年1月1日-2009年12月30日,培训子女在18周岁以下处于婴儿期、少儿期、青春期的母亲群体,要求每个学员完成24参训学时,其中12学时集中学习,12学时自主学习。

二、培训内容

(一)通用课程(适用所有年龄阶段孩子母亲的必修课)如下:

1、如何做一位成功的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更新家长教子观念,传授科学教子方法,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素质,帮助孩子成功。

2、家庭教育的误区。走出家庭教育误区,探索家教成功之路。

3、家庭教育中亲子沟通的方法。教给子女沟通的最有效方法,消除您与孩子的情感隔阂,让您的家庭充满欢乐与笑声,让您的家庭阳光绽放。

4、做孩子廉洁的表率告诉家长如何做廉正的表率,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培养孩子诚实的美德。

5、发现孩子潜能,发展孩子智慧。了解多元智能理论,使母亲善于根据孩子特点发展孩子潜能。

6、现代妈妈的仪表美。学习美容,礼仪知识,提高母亲自我形象设计能力。

7、现代孩子的成才途径。介绍现代人才观,正确帮助孩子成长、成才。

8、妈妈理财经。学习理财知识,培养孩子理财素养。9、家庭教育经验介绍通过成功家长的经验介绍,改进家教方法。

(二)幼儿家庭教育(适用0-6岁孩子的母亲)

必修课包括:1、让孩子与书交朋友,了解早期阅读的特点,培养孩子的阅读的习惯;孩子上小学了,你准备好了吗;了解小学教育特点,懂得如何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准备;让健康伴随您的孩子了解儿童身体发育特点,学习儿童保健知识。

选修课包括:1、走进艺术的宫殿从小发展婴幼儿的艺术兴趣,培养艺术修养;2、亲子游戏活动通过亲子游戏,增进母子感情,使母亲学会如何与幼儿做游戏;如何培养儿童良好习惯学习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方法,帮助孩子养成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

(三)小学生家庭教育(适用小学生的母亲)

必修课包括:1、让健康伴随您的孩子了解少年儿童身体发育特点,了解儿童保健知识;怎样培养孩子一生有用的好习惯了解儿童成和发展特点,培养孩子从小养成好的习惯。

选修课包括:1、呵护儿童心灵成长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儿童心理健康;2、儿童一生有用的书推荐儿童一生有用的书,丰富人生。

(四)初中生家庭教育(适用初中生母亲)

必修课包括:1、如何帮助孩子度过青春期了解青少年青春期身心发育特点,关注初中生健康成长;2、如何正确对待考试了解初中学习特点,学习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选修课有:战胜挫折学习如何开展挫折教育,提高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

(五)高中生家庭教育(适用高中生母亲)

必修课包括:1、如何帮助孩子适应高中生活了解高中学习特点,帮助孩子顺利适应高中生活;2、如何帮助孩子度过高考关科学看待高考,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高考关。

选修课包括:如何帮助孩子选择职业学习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正确的职业道路。

三、培训方式

根据母亲群体分布、地区差异等实际情况,培训工作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手段的作用,坚持点面结合,上下结合的原则,采取集中面授、自主学、远程网络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四、评选程序及办法

1.申报阶段。2009年4月底前,参评点上报申报表(见附件)至县妇联备案。

2.评选及奖项设置。2009年12月,县妇联、县教育局联合成立考评组对申报点进行评审、认定,确定、命名6个优秀培训点(服务站),纳入县妇联、县教育局对下属单位的目标管理考核加分范围,由县妇联、县教育局授予匾牌,颁发奖金5000元。设立优秀奖、入围奖和优秀组织奖等奖项,并对所有入围作品颁发荣誉证书。

五、工作要求

一是针对母亲的需求举办有影响力的家庭教育讲座,引起社会各界对母亲素养问题的重视,形成关心母亲、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氛围;二是探索面向不同层次母亲的教育培训模式。在扩大家长学校的覆盖面、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家长学校办学质量的过程中,注重为母亲提供亲子课堂、家庭教育服务超市等多样化的家庭教育指导;三是为母亲提供家庭教育咨询服务,组织专家与母亲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母亲的教子困惑,为母亲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四是开展母亲素养远程教育,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向母亲传播科学的育儿理念与方法,使母亲不受时空限制自主学习。

六、联系方法

联系人:

电话:

小学生家庭教育讲座范文6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方针,准确把握德育工作的规律性,体现德育工作的时代性,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断提高我区德育工作科学化水平,全面推进我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二、工作目标

以特色学校创建为驱动,以德育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为向导,以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建设为抓手,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工作要点

(一)夯实基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1.切实发挥德育课程及学科德育渗透主渠道作用。各校要进一步贯彻《市中小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试行)》,不断开发各门课程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资源并发挥其育人功能,进一步完善机制,定期开展德育课程落实情况的检查及学科德育渗透教案评选活动。

2.不断推进中小学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建设。各校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年级段建立不同的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并开发相应的校本课程,探索建立校外实践活动评价体系,努力实现校外德育实践活动规范化、课程化、常态化。

3.深入开展理想信念与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多载体多形式,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和社会责任感。广泛开展党的十精神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及“三观”、“三热爱”主题教育活动(“三观”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热爱”指: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加强民族精神教育,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切实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主题教育活动。

(二)务求实效,全面推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

4.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为契机,深入开展“学习雷锋精神、落实雷锋行动”及“日行一善”活动。广泛开展“认星争优”活动,在班级、校级、区级等不同层面地开展美德少年星级评选活动,在未成年人中树立一批美德榜样,进一步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

5.继续推进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继续开展“洒扫应对”活动,从“校园文明礼仪”、“家庭文明礼仪”、“社会文明礼仪”等方面入手,积极开展“文明在我手中”、“文明在我脚下”、“文明在我心中”等主题教育活动,牢牢把握“做人、学习、生活”好习惯养成的三个环节,狠抓常规管理,使学生的基本道德规范得到长期有效的训练,并内化为个人需要,形成良好的素质。深入挖掘学校典型做法,适时在全区中小学中予以推广。扎实推进青少年德育讲堂及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新建6所青少年德育讲堂。

6.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根据《关于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通知》(甬教德[2013]29号)文件要求,充分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着力开展“节日小报”创编、中华经典诵读、优秀童谣传唱、清明节期间组织“网上祭英烈”、“六一”期间组织“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七一”期间组织童心歌咏活动、“十一”期间组织网上向国旗敬礼等实践活动。

(三)深化特色,着力打造学校德育品牌

7.进一步深化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不断加快区学校“一校一特色,校校有特色”格局的形成,召开区第二次中小学特色学校创建经验交流暨推进会。各校德育部门要以学校特色建设为依托,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特色办学理念贯穿于全年德育工作始终。

8.着力打造班主任队伍建设品牌。举办区2013年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班,着力培养一批骨干班主任和专家型德育工作者。举办2013年小学班主任大讲堂活动,不断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

9.不断打造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项目。各学校要把科技活动列入学校德育工作的年度计划,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全校性的科技体验活动,逐步形成科技教育项目特色化,重点推进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联合区科协、团区委、工程学院继续开展区大学生校外科技辅导员进校园活动。

(四)注重防范,全力构筑“三结合”教育网络

10.继续推进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落实“六五”普法教育规划,切实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采取法制讲座、法律宣传、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形式,组织开展好“中小学生法制教育月”、“中小学交通安全教育宣传月”、“廉洁诚信教育进校园”、反教育、禁毒教育、国防教育等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帮助中小学生从小树立法制观念,使中小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做好第三批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参评学校的推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