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范文1
[关键词]区域 协调发展 主体功能区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3)05-0040-04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实施,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出現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但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改善不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在制度建设上迈出扎实性步伐。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
何谓区域协调发展?一种观点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经济均衡持续发展的过程。也有观点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不同区域基于自身要素禀赋的特点,确定不同要素约束条件下的开发模式,形成合理的分工,同时在政府的调控下,保持区域之间的发展条件、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在合理的范围内,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状态下的发展状态。还有观点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区域之间相互开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区域分工趋于合理,既保持区域经济整体高效增长,又把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控制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并逐渐收敛,达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良性互动的状态和过程。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既要保持国民经济的高效运转和适度增长,又要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使区域间的经济差异稳定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达到各区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虽然上述定义从区域关系的相互联系、区域发展的相互促进、区域差距的逐渐缩小、区域利益的共同增进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但总体上讲,其视角主要集中于区域经济差距与联系上。我们认为,区域协调应该是: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前提下,空间布局合理,总体经济、社会效益最佳,人民享受公共服务水平基本均等(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是指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促进就业、减少贫困、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公共文化等)。即,在居民享受基本均等公共服务的基础上,导致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不是刻意追求各地区经济差距的缩小。
二、目前区域协调发展的表征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实施,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出現了一些积极的变化:
一是区域经济差距有所缩小,区域协调发展程度明显提高。长期以来,我国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低于沿海地区,而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90年代以来,东部地区发展的加速导致全国的地区差距迅速拉大。在区域政策和经济周期等多种力量的影响下,进入21世纪后,地区差距扩大的速度逐渐放缓,自2004年起开始逐步下降,最近几年地区差距缩小的趋势尤为明显,区域协调发展的程度显著提高。以人均GDP计算的差异系数明显体現了这一特点。
二是区域合作日益紧密,形成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和经济圈。近年来,我国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合作内容日趋丰富,地区间经济联系不断增强,区域合作关系日益紧密,区域一体化程度明显加强。在推进区域合作中,城市群和经济圈理念开始逐步形成并体現,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但是,从区域协调另外两个重要方面看,却并不尽人意。
一是不同地区居民所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程度存在差异,必然导致各地的初始财政收入有不小的差距,但通过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的纵向转移支付和地区间的横向转移支付等各种手段,各地区最终可用财力的差距将可以被大大缩小,从而实現不同地区居民所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目前我国各个省份之间的财力支出仍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同时,各地间人均财政支出的差距与各地人均GDP的差距相比,并无显著不同,差异系数甚至大于人均GDP,这反映出不同地区在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依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基本公共服务目前还未能成为缩小地区差距的突破口。
更为重要的是,表1中的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基本上是按照各地常住人口来计算的,事实上,当前各个地区财政中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受益对象绝大部分是本地户籍人口。各个地区当地人口和外地人口在基本公共服务上的差距越拉越大,矛盾冲突日益突出,而且若以当地人口计算各地区差距可能也更为明显。
二是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各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并不明显。由于区域间要素流动不充分,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仍不同程度的存在,区域间无序竞争現象严重,导致产业结构同构化问题较为突出,地方经济特色不突出。
三、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因与机制
一般而言,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因,一是基于经济效率最大化原则,为达到整体效率水平的提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这里,企业是主体,市场规律是准则。二是基于公平原则,利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实現区域经济社会的大致平衡,这里,政府是主体。三是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平衡,寻求次优,即在以市场为基础的大背景下,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除了市场作用外,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四种情况,即单纯国家层面的需求;某一区域单方面的需求;区域双方的共同需求;国家与区域两个层面的共同需求。每一种来源的动力特征和结果是为了参与更大范围的外部竞争,主动探索区域合作的有效途径,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秩序,实現总体经济的最优化。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主要有:
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实現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当然,市场机制作用下的要素流动、企业扩张和产业转移,既可能扩大区域差异,也可能缩小发展差距,但是,作为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市场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经济发展的能量,增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
空间组织机制。即运用空间规划、空间开发、空间管制等多种空间组织方式,对全国的区域空间进行全局谋划,对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区域空间联系网络建设等进行战略指引,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实現资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最优配合,提高空间经济配置效率。空间组织机制可通过最佳的空间配置使个体要素充分发挥作用,获得整体经济效益,产生节约经济、集聚经济、规模经济等。
合作机制。即构建基于博弈理论下不同区域共赢的合作机制,获得分散条件下难以企及的综合优势和经济效益。
援助机制。就是采取区域互助、国家扶持、生态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对欠发达区域进行持续性的帮助,改善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条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和公共服务提供能力。
治理机制。治理机制并不完全直接作用于区域协调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保障市场机制、空间组织机制、合作机制、援助机制发挥作用而间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建议
根据对区域协调内涵的理解以及区域协调机制的梳理,我们就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以主体功能区战略为主,构建区域政策体系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基于自然地理、发展阶段、经济基础等考量的,主体功能区战略是基于不同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現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考量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要着眼于缩小地区差距,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着眼于解决国土优化开发问题。依据上述我们对区域协调的理解,目前,宜将主体功能区战略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尽管一旦实行主体功能区政策,可能导致区域经济差距的再次扩大,但是这种政策是最有利于促进总体经济增长的,也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因此,有必要对区域协调再认识,对区域经济差距不要太过在意,将重点放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上。一是健全区域发展协调机制。一方面,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建设,通过立法将国家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重大政策和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等明确下来,为区域协调发展的提供法律保障;另一方面,完善区域合作的政策协调和利益协调,建立健全争议解决机制。对于一些重要的跨行政区的区域合作组织,应赋予其一定的跨区行政管理职能,来保证区域合作组织能够发挥真正的协调作用。二是综合考虑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以及行政区划等多方面因素,对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的区域面临的不同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将产业调控政策和区域协调政策结合起来,有效提高资源空间配置效率。三是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以弱化经济差距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二)创造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环境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区域协调最为重要的特征,为此,需要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明确界定各级政府间的权责。中央和地方的权责划分,要根据建设現代国家的要求,将其纳入法治化和规范化的轨道。要明确各级政府权责,将中央地方的责权划分制度化、明确化、法律化,并以此来规范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上合理确定各级政府的财权、事权和支出责任。
均衡各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能力。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其财政能力。提高欠发达地区财政能力的主要措施:一是调整转移支付的标准,以人均财力而不是经济总量作为转移支付的基础。二是完善和规范中央現行转移支付制度,积极探索财政转移支付的新模式。三是推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的法律化进程,加强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增强资金使用的规范性、透明性、科学性和民主性。四是建立转移支付资金的绩效评价机制,保证转移支付资金切实起到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提高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效果。同时,还可以通过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来提升限制性开发地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同时,为有效推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合理界定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制定各类基本公共服务的国家标准,以保障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最低水平。
(三)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机制
地方政府作为理性主体,必然通过自身努力使自身或相关主体利益最大化,在整体中必然存在局限性,特别是在中国政府考核机制唯经济指标的单一性,使得政府有限理性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与整体利益最大化出現“囚徒困境”的冲突。不合理的政府考核机制使得地方政府在进行财政支出投资时,并不以本地区的资源禀赋为基础,而是以投资周期短、见效快的产业为主,使得各个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并没有用在各自的比较优势产业上,造成支出效率相对低下。同时,由于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重点放在经济评价方面,忽视了公共服务评价,对加大区域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程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须建立科学、合理、考虑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绩考核标准,发挥其对地方政府选择的正确导向作用,奠定发挥区域协调发展合作机制、市场机制等作用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覃成林,姜文仙,区域协调发展——内涵、动因与机制体系[J],开发研究,2011(1)
[2]丁辉侠,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現路径探析[J],理论导刊,2011(12)
[3]范恒山,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6)
[4]刘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的新变化[N],中国经济时报,2013-03-21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范文2
江苏“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总体目标,就是要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而“强富美高”战略定位的每一个方面无不蕴含着协调发展的原则要求。具体而言,经济强不仅是经济综合实力强,同时也应该是经济结构整体强,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之间的关系,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发展,坚持四化同步、军民融合,努力做到比例协调、结构优化。百姓富集中体现为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好,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确保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环境美强调的是生态环境质量优,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务之急是修补生态环境损坏短板。社会文明程度高则要求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促进“硬实力”和“软实力”一起增强。具体而言,以协调发展理念引领“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应着重抓好以下方面重点工作:
一、全面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布局,在更高层次上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同质发展,而是要主攻相对薄弱环节,实现优势互补的差别化协调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一直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十二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实施,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实现重大突破,沿海地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片、增长带,区域联动融合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但由于我省区域自然禀赋不同、发展基础各异、区位环境有别,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2014年苏北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苏南的43%和51%,区域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制约发展的突出“短板”和重大课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因此既是即期大事,也是长期战略,由此带来的实际成效将有利于发挥我省的比较优势和某些地域的后发优势,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为江苏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后劲。为此,“十三五”时期,理应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区域互补、南北联动、跨江融合、陆海统筹,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一是推动全省三大区域发展与国家层面区域发展总体布局紧密结合,更大力度推动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推进沿沪宁线和沿江地区、沿海地区、沿东陇海线地区特色发展,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二是高起点建设南京江北新区,加快南通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和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合作示范区建设,打造长江经济带建设先行先导地区,规划建设运河、淮河生态经济带和宁杭生态经济带,加快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快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区域快速交通体系和统一规范的区域政策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完善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二、扎实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着力提升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
统筹城乡发展是协调发展理念的基本要求。全面小康重在全面,难在全面,重在农村,难在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同步推进城乡共同繁荣,共同进步。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江苏城镇化起步早、成就好、基础实,城镇化进程总体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是对照新阶段新要求,城镇化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质量水平还不够高,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实质性打破,城乡发展差距依然明显。“十三五”时期,要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全面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格局,努力建设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先导区、示范区。一是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所谓“人的城镇化”,就是要突出以人为本,提高城镇化质量,将目标放在造福百姓、富裕农民上去。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居住证制度,分类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二是完善新型城镇化推进机制。以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契机,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新型城市行政管理模式、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等试点任务,积极探索完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三是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大“六个一体化”统筹推进力度,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推进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三、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同步发展
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协调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之一。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改善民生,改善民生和社会进步同样也是发展,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理应内在统一、协调平衡。“十二五”以来,江苏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连跨三个万亿元台阶,超过7万亿元,人均GDP超过8.8万元,但相比之下,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不能同步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这就要求在继续做强经济的同时必须投入更多精力和资源做好教育、就业、社保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工作,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十三五”时期,要紧紧围绕“七个更”的目标,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注重机会公平,扎实办好各项民生实事,推动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是持续增加居民收入,拓展富民增收渠道,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确保让人民群众拥有更满意、更可靠的收入;二是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促进就业创业;三是推进新一轮脱贫帮扶工作,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完善扶贫开发长效机制;四是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扎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健康江苏”,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五是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大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健全社会救助优抚体系,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拥有可靠的保障。
四、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是协调发展理念的客观要求。坚持两个文明并重,就是要坚持双轮驱动、双翼共振,促进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步增强,实现“身”“心”系统平衡发展。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开放之初就确定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战略方针。新时期提出要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推向前进。随着江苏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相当艰巨。“十三五”时期,要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把建设文化强省摆上突出位置,加快构筑思想文化建设高地和道德风尚建设高地,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一是加强先进思想文化引领。先进思想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中心环节,要坚持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心骨,深入推进思想理论建设,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二是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健康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现途径,要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三是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开放。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实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四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要加快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深化法治江苏建设,筑牢维护公平正义的坚强防线。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范文3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用机制;结构方程模型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671025;71071034)。
作者简介:左振宇(1978-),男,湖南人,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叶春华(1963-),浙江宁波人,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庄亚明(1964-),男,江苏无锡人,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2)03-0036-04收稿日期:2011-06-08
一、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被理解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李善同 等,2005),具体表现出侧重于静态关系的协和发展观和侧重于动态过程的协同发展观(张秀生 等,2001)。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学者们采用不同的指标对此进行分析。受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上兴起的社会指标运动的影响,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综合性指标和单要素指标两大类。这两大类指标在评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表现出一些不足:(1)已有的综合性指标一般都有所侧重,反映的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一个侧面或一种观点;(2)这些指标考虑时间因素不够,缺乏动态观念,在准确表达时空维上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时就受到较多限制;(3)这些指标在理论分析与实用方面往往难以统一。
因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要素研究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和评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主要依据。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质是区域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四大子系统的动态协调发展,确切地把握区域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就成为构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要素的基础。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是将绿色国民生产净值、真实储蓄、经济福利指数、真实进步指标、净初级生产力和承载力、生态占用和环境空间等作为评价要素(Bhalla et al,2003),我国学者安虎森等(2006)提出两个主线(人口―经济―资源、人口―经济―环境)和一个枢纽(协调发展)的评价要素。庄亚明等(2008)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要素的内涵在于增长、依附与和谐,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GAH评价体系,进而形成其内涵分析、强度测评、效果分析和结构测评的评价流程,但是,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忽略了竞争要素。周绍杰等(2010)等研究指出:中国当前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是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重要表现,而地方政府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制约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覃成林(2011)则进一步演进区域协调的发展机制,他认为发展机制需要由市场机制、空间组织机制、合作机制、援助机制和治理机制构成,该研究能为本文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较大的参考。根据“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应有三个目标,即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区域均衡发展;实现机制也应有三个方面,即完善市场体制、促进跨区治理以及优化协调体制。具体的政策建议是,改变当前以经济增长为主的晋升考核制度;鼓励区域经济合作;完善发展规划体制;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GACH-X作用机制
庄亚明等(2008)在回溯现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理论的基础上,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关联性出发,基于增长、依附、和谐的内在机理,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GAH评价要素,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GAH-S评价体系,形成其内涵分析、强度测评、效果分析和结构测评的评价流程。但是,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忽略了竞争要素。这是因为协调和竞争是矛盾统一体中的两个不同侧面,它们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密不可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协调和竞争是相互依赖的
一方面,协调以不协调为存在的前提,如果没有竞争引起的不协调、不平衡,也就无所谓求得协调和平衡了;另一方面,竞争也依赖于协调。如果没有协调把社会各要素、各子系统连接起来,它们之间就不会相互攀比,找出彼此之间在利益、地位、实力等方面的差别,从而,驱动人们相互较量,相互争胜。社会竞争虽然会打破协调,造成不协调。但是,由于它具有择优汰劣的功能,因而这同时又是在为协调提供新的、更高的基础和条件,把协调提升到新的高度。
2.协调和竞争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一方面,协调中包含着不协调因素,包含着竞争。另一方面,竞争中也包含着相互协调、相互一致的因素。竞争各方在竞争中虽然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是不协调的,但又都有共同的追求目标,就这一点来说,它们之间又具有某种一致性。
3.协调和竞争是相互促进的
一方面,协调可以为竞争创造平等的外部环境,使社会各要素、各子系统在平等的外部条件下展开竞争,从而促进竞争的发展;另一方面,竞争也会促进协调。单独的社会个体势孤力单,孤军作战往往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这就促使社会个体之间相互协作、相互联合,以联合起来的合力取胜。
4.协调和竞争是相互制约的
协调虽然会减少社会生活的盲目性,但是,如果离开竞争的制约,又会滋长社会各要素之间、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感,使其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缺乏生机和活力,使社会系统成为一潭死水。同样,竞争虽然会赋予社会生活以生机和活力,但是,如果没有协调的制约,又会增大社会生活的盲目性,甚至使竞争偏离社会主义的方向。只有协调和竞争相互制约,才能各展所长,互补其短,充分发挥出它们对社会的强大推动作用。
因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X)主要受到增长(G)、依附(A)、竞争(C)、和谐(H)的作用。根据这种影响机制,可以建立如图1所示的结构方程路径模型,其中单向箭头反映促进关系,双向箭头反映关联关系。图1显示了如下的四条假设:H1:增长因素与区域协调发展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H2:依附因素与区域协调发展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H3竞争因素与区域协调发展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H4:和谐因素与区域协调发展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
1.观测变量的选择
在结构方程模型中,难以直接衡量的潜变量通常以一系列观测变量来测量。因此,必须为每一个潜变量选择测量指标。在选择观测变量时,应遵循以下要求和原则:(1)要有较强的针对性;(2)要系统全面地反映研究对象的特点;(3)指标的选择要富有代表性;(4)指标的选取应兼顾操作便利性。根据上述这些要求和原则,考虑到同类或相关研究选择指标及其研究目的、研究效果,充分兼顾基本原则和既有经验,形成了本研究所需要的观测变量。
2.样本数据
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自2008年中国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地级或以上),由于甘肃、宁夏、新疆3省区地级城市的各变量指标与全国其他地区有明显差异,所以删除这3省区的13个地市,进一步删除一些缺失值过多的地市,最终得到有效样本城市为216个。应用中为了弥补部分数据缺失的遗憾,首先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消除量纲处理,对每个指标进行7级排序,然后对缺失数据的地市用相近水平地市的排序进行补充,获得各个城市的相关观测变量的发展水平信息。
3.模型分析、检验与修正
初步的数据分析表明,观测变量满足较好的正态分布特性,符合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基本假设。应用SPSS 16.0的一致性信度分析方法,得到反映大部分潜变量的指标之间的Cronbachs αα值在0.7以上,一般认为,当Cronbachs αα值最好能大于0.7,以说明项目中的各问题具有衡量相同概念的能力,但是通常大于0.5也是可以接受的。因此Cronbachs αα值最小的项目价值各观测变量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从而说明所选指标较为一致地解释了潜变量。
为验证图1所表示的4条假设,本研究应用AMOS7.0进行了分析。应用AMOS7.0统计软件判断模型拟合好坏的判断标准指标通常有多个,主要以模型分析结果的卡方值除以自由度χ2/df、RMSEA、GFI、AGFI、NFI、CFI、IFI、Hoelter CN等数值作为判别标准。
潜变量观测变量问题描述增长因素(G)竞争因素(C)和谐因素(H)依附因素(A)区域协调发
展水平(X)V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V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V3地方财政收入V4金融机制各项存款余额V5GDPV6人均GDPV7GDP增长率V8专业技术人员数V9申请专利数V10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经费支出V11人均财政收入V12人均财政支出V13人均科学费支出V14人均费用支出V15城市化水平V16人均保费V17工业废水达标率V18人均耕地V19绿化覆盖率V20进出口总额V21实际使用外资额V22客运总量V23货运总量V24国际旅游收入V25人均消费性支出V26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V27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V28城镇失业率V29平均工资V30人均储蓄余额
表2 观测变量的一致性检验
潜变量GACHXCronbachs α值0.850.840.790.860.84项目数46956
一般来说,各指数的拟合标准分别为χ2/df大于10说明模型很不理想,小于5表示模型可以接受,小于3则模型较好;拟合优度指数(GFI)考察观测变量的方差协方差矩阵与引申的方差协方差矩阵的匹配,一般0.9以上说明模型拟合。而调整的拟合优度指数(AGFI)跟GFI比较接近,说明估计的参数比观测数据的方差协方差总数较少,模型拟合观测数据。GFI、NFI、CFI、AGFI、IFI最低要求是大于0.85,最好能大于0.90,且越接近1说明模型拟合的越好;RMSEA处于0和1之间,临界值为0.06,越接近0说明模型拟合的越好。而Hoelter CN值则检验所使用的样本量是否足够用来估计模型的参数和模型的拟合,它给出了0.05或0.01水平上接受模型的最大样本量。
在实际操作中,对模型好坏的评价需要综合多个统计量进行分析。按照结构方程的判断标准指标,对所提出的理论模型进行检验,最后的观测数据模型与假设模型的χ2和df分别为χ2=622.8,df=395,概率水平P为0.000。从而χ2/df的拟合数值约为1.57,小于3,而P值小于0.05,说明模型拟合接受所提取的总体样本中数据。但是RMSEA拟合统计量等拟合效果不甚理想:RMSEA的0.07高于分界点0.06;而GFI、AGFI、NFI、CFI、IFI等各项指数均未达到判别标准,这说明模型应该被拒绝。
对拟合效果不好的模型有多种处理办法,如调整模型、删减或转移观测变量等,拟合结果和因子负荷,可以对观测变量进行内敛一致性检验,发现大部分观测变量的因子负荷在0.6以上,一般认为标准化的负荷需要在0.6或以上,如果小于0.5,就应考虑删除对应指标。仔细考虑V11对项目可行性的影响后发现,人均财政收入反映增长的效果要强于反映和谐的效果,因此考虑将其转移为G的观测变量。同时,根据拟合的结果,用MI指数对模型的卡方值进行进一步优化,最终得到较理想的拟合结果。
4.修正模型的结果与解释
将原模型中的V11移动并根据MI指数改进模型后,得到修正的结构方程模型,采用相同的分析工具和分析过程,此时χ2=109.585、df=80,概率水平P为0.000。从而χ2/df的拟合数值为1.37,小于3,而P值小于0.05,表明模型拟合接受所提取的总体样本中数据。RMSEA的0.078低于0.1,虽然不是十分理想,但基本可以接受。GFI、AGFI、NFI虽然不满足目前较为主流的判断界值0.90,但一方面这种界定本身没有严格的规范,另一方面GFI等三个统计量的值距完全接受模型的数值(亦即1)较近,因此可以考虑接受模型。
而CFI、IFI等指标通过了现行的0.9界值标准,这说明修正后的模型是更为优化的模型。另外Hoelter CN值在0.05水平下为218,说明在0.05水平下,用216个样本来估计参数和拟合模型是可以接受的。
模型与其拟合结果和因子负荷等显示大部分观测变量的因子负荷在0.5以上,模型具有较理想的内敛效度。模型的几个拟合系数表明,假设H1至H4及模型相关的设定都较为理想地得到了实证性支持,P值均小于0.05,部分P值小于0.01。拟合结果表明,GACH 4个维度与协调发展X之间具有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增长和和谐的作用系数最大,分别为0.29和0.38,反映出协调发展“又好又快”的本质要求,而竞争维度对协调发展的影响作用略显薄弱,路径系数为0.22,说明当前地区竞争因素可能得到了较为有效的调控,也可能区域竞争受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较为稳定的格局。与一般印象不同的是,依附对协调发展的作用最为薄弱,路径系数仅为0.03,仔细分析后发现,依附机制的主要区域在于先期开放的沿海等地区,对于中部和西部的大部分地市而言,进出口额、实际使用外资额、运输总量等观测变量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这就不免使较低水平的地区发展特点被反映出来。
四、结论
本文利用2008年全国相关省份的基本经济数据与结构方程,结合上文提出的GACH-X评价要素与评价体系对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作用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相关结论也完全满足实际情况,充分展示了本文所提理论以及构建的指标和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有必要指出的是,随着软件开发的进步,统计软件越来越具备友好性、易用性、强大性等特点,使得理论模型的验证非常容易实现,但软件的易用不能替代研究者的理论判断和逻辑思维。尽管理论模型较好拟合样本数据,但不能认为模型证明了理论或者说这是唯一正确的模型,而只能说明现有数据不能否定该模型,因为同时还可能存在很多对样本数据同样拟合的更优模型。严格意义上说,结构模型不能证明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只能推导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而其对因果关系的解释更值得警惕。在本研究中,由于协调发展四维度的影响因素与协调发展之间的因果作用关系在理论上已经得到论证,并通过了实证检验,因此相关的结论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表现出了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安虎森, 蒋涛.2006. 一体化还是差别化――有关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解析[J]. 当代经济科学28(4): 53-63.
李善同, 侯永志, 冯杰.2005. 实现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和政策措施[J]. 上海投资(7): 4-8.
覃成林. 2011.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研究[J]. 经济学家(4): 63-70.
张秀生, 陈先勇.2001. 论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现状, 困境与对策[J]. 经济评论(6): 96-99.
周绍杰, 王有强, 殷存毅. 2010.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功能界定与机制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141-148.
庄亚明, 李晏墅, 李金生,等.2008.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GAH-S评价体系研究――基于江苏的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 (6):127-137.
BHALLA A, YAO S, ZHANG Z. 2003.Regional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China1[J].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11(1): 25-39.
(编校:育 川)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Mechanism GACH-X for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ZUO Zhen-yu, YE Chun-hua, ZHUANG Ya-m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1189, China)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范文4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地处中西部接合带和欧亚大陆桥重要地段,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要区域,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晋陕豫黄河三角经济协作区”自1986年成立以来,三省四市在共同编制规划、建立合作机制、基础设施共建、产业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随着《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批复,黄河金三角地区必将迎来一个发展的春天。
金三角的前生今世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尧、舜、禹、夏、商、周等古都,皆围绕晋南地区而旋转,并相去不过百余公里。这也许是见于历史最早的关于黄河金三角的描述。
现如今,在黄河大拐弯处,即黄河中游,分布着山西的运城、临汾,陕西的渭南,河南的三门峡四个市。这片5.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辖47个县(市、区),占全国国土面积0.6%,承载着1700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1.27%;国内生产总值大概在5000亿元左右。这个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三角区域”,被称做“黄河金三角”。
由于地理区位毗邻,渭南、运城、临汾、三门峡四市有着很长的合作经历。早在1986年,该区域便成立了经济协作区,并开展了在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产业合作。同时,晋陕豫各自拥有定位不同的国家级经济区,包括关天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山西综改区等。这些区域规划都有自己的中心城市,比如郑州、太原、西安,但这几个城市离这些中心城市都比较远,处于相对比较边缘的位置,因此四市在经济地位上也日益有了逐渐边缘化的危机感。
金光闪闪的“三角地带”
据了解,该区域是我国中、西部的接合点,是华北、西北、中原的接合部,也是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接壤地区,还处在陇海经济带的中段,已经形成的铁路、公路、航空综合运输骨架,可以通华北、联西北、达中原。同蒲铁路纵贯南北,陇海、侯西、侯月铁路横穿东西;连云港-霍尔果斯、大同-风陵渡、运城-三门峡、焦作-侯马-西安高速公路,以及108、209、309、310等国道纵横交错,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三门峡、风陵渡、禹门口黄河公路大桥的建成,使黄河金三角一个半小时经济圈全面形成,区位优势明显。
不仅如此,该区域能源、矿产、农业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相关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煤炭开采生产能力约1亿吨,占全国的4%;焦炭生产能力4100万吨,占全国的14%;电力装机容量超过1400万千瓦,约占全国的3%;铝、金属镁、钼等有色金属材料和黄金产量在全国居重要地位。
在其他产业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该区苹果生产能力约400万吨,约占全国的15%,浓缩果汁产能72万吨,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芦笋的产量和销量在全国有相当比重,产品行销全球。同时,该地区也是三省重要的粮食和棉花生产基地。基于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该区域煤炭、有色金属开采、农产品生产加工、装备制造业以及旅游业、文化产业发展良好且颇具规模。
跨省示范区助力“金色蓝图”
据了解,黄河金三角多年来一直在探索一种跨省交界地区合作发展的独特模式,构建内陆有影响力的“经济特区”。
这一区域早在1986年就建立了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2008年启动申报“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2009年列入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同年11月《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列入国务院2013年区域规划审批计划。作为全国唯一一个跨省综合试验区,综合试验区的获批,在国内欠发达地区,突破省级行政区划建立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这是中国的首次尝试。
根据25年来的协作经验,该区共同编制了发展规划、联合建设基础设施,在产业合作等方面联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联合建设的三门峡、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为晋煤南运、两岸经贸往来提供了支持;联合打造黄河金三角精品旅游,建成无障碍旅游协作区,运城和三门峡还实现了旅游年票一卡通。十几年来,协作区外融资200多亿元,黄河金三角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4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这将会给这个地区进一步推动合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国家相应地赋予这个地区一些支持政策,包括准入门槛和诸多先行先试权,这将有利于在更广泛的领域、更深的层次上探索合作内容和路径。
这个《规划》,可以说是山西、陕西、河南三省,运城、临汾、渭南、三门峡四市合作的纲领性文件。其突出特点是合作发展,主要内容是今后5年内三省四市加强区域合作的方式方法,旨在打破省际行政区划限制,建立市级政府合作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为区域实现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国务院批复指出,《规划》实施要着力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着力促进产业分工协作,着力加强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着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全面提升整体经济实力和协调发展水平,努力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和欠发达地区实现一体化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示范区。
随着几大政策的相继实施,以及《规划》的出台,示范区办公室主任陆世生兴奋地告诉记者,在多次论证和探讨下,他无数次憧憬着这样一个蓝图:未来的黄河金三角地区在统一部署下,按照“总量控制、关小建大、优质低耗”的原则,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煤炭生产集中度,建设大规模现代化矿井,提高在全国能源基地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有色金属冶炼产业方面,优化品种结构,加快技术进步,降低能耗,建成特色新型材料生产加工基地。同时,该区域有色金属的深加工企业兼并、重组,以推广高效率、低成本、低能耗、短流程、环保型铝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把金三角区域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铝和铝材生产和加工基地,加强深加工产品间的协作分工与配套,建设特色新型材料生产加工基地。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范文5
你好。读完编辑部转来的信,我感到你是一位对全市发展大局热切关注、并善于结合本地区实际进行思考的同志。我们从基层反馈回来的信息中知道,当前,部分区县同志在对“一圈两翼”的认识上确实存在一些“活思想”。这说明你提出的问题很有代表性。有不同的声音是好事,说明大家对这事很关心,很在意。我也想借此机会,与你一起就“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有关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诚如你信中所言,构建“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是我市贯彻落实总书记“314”总体部署、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加快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的重大战略决策。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重庆的市情。重庆是一个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的特殊直辖市,城乡和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主城这匹马拉着农村这辆车吃力地向前走,呈现出一种“小马拉大车”的尴尬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要想40个区县全面开花,齐头并进,马儿喊累不说,大车也走不快,结果很可能步入城乡区域差距越拉越大的“均衡慢发展”。
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农村占比大、发展水平低、基础条件差、环境承载力弱,是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而以主城区为核心、以一小时车程为半径的“一小时经济圈”是全市发展条件最好、承载能力最强、增长潜力最大、对重庆全局和长远发展作用最为关键的重点地区。如何改变“小马拉大车”的局面,如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我市多年来抓“三农”发展得出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跳出三农抓三农”,这条经验同样适用于城乡统筹发展。把统筹的着眼点放在“城”外,把统筹的着力点放在城镇和二三产业上。
基于这样的考虑,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我市提出了着力打造以主城区为核心的“一小时经济圈”,建设以万州为中心的渝东北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地区“两翼”,构建“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战略思路。这个思路是我市区域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完善,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现阶段重庆发展的现实要求,有利于加快把“一圈”建设成为西部地区增长极的强大“引擎”,同时发挥“两翼”的助推作用,共同打造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
之所以会在部分区县同志心中产生你来信所反映的担心和困惑,我觉得根源在于还没有完全把握好我市构建“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的科学内涵及其内在关系。
书记在市第三次党代会上所做的报告中形象地把“一圈”和“两翼”比喻为“火车头”和“助推器”。如果火车头马力不足,如何带得动整列火车?如果没有助推器,火车头又如何能加大马力?汪书记用这个比喻很巧妙地阐释了“一圈”和“两翼”之间的关系。
从发展目的看,着力打造“一圈”,是想通过增强“一圈”对“两翼”的辐射带动力,从根本上加快“两翼”发展,最终与“一圈”比翼齐飞,实现全市区域协调发展。从发展的动力看,打造“一圈”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搭建一个平台,推出一张“名片”,吸引众多市场主体参与开发建设,这使政府可以用“市场之手”而腾出“政府之手”,把更多的财政性资源用来支持“两翼”加快发展。此外,从发展的条件看,只有着力打造“一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两翼”发展问题。“两翼”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决定了难以大规模发展产业,必须转移过载人口,打造“一圈”可以为“两翼”的劳动力转移构建一个重要平台,是“两翼”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条件。
由此可见,“一圈”与“两翼”不是此消彼长、你进我退的关系,而是优势互补、共同促进的关系,“一圈”的发展有赖于“两翼”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和富集的劳动力等,“两翼”的发展需要“一圈”在产业、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带动。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说,“一圈”与“两翼”是“一荣共荣、一损俱损”,把“一圈”和“两翼”割裂开来看问题,是片面的。
把“一圈”和“两翼”的关系弄清楚了,你的疑虑和困惑也就不存在了。我觉得处在“两翼”地区的干部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正确认识、理解“一圈两翼”的深刻内涵和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抛弃“等靠要”思想,从消极的悲观情绪中振作起来,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鼓足发展干劲,为促进全市区域协调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祝你工作顺利。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范文6
区域经济又称中观经济,泛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自然资源条件类似,经济结构相近或具有互补依赖性的地域,把所具有的各种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自身地域特性的经济运行系统。区域经济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处于二者的结合部。区域经济不仅是指一个区域内的各经济部门、经济地区及经济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行为,而且是指在一个国家中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行为。区域经济具有空间差异性、发展关联性、系统整体性、利益相对独立性特征。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建立在区域经济增长之上的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高度化演进的过程,是从空间角度考察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属于区域经济发展质的内容。既包括在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福利的增进,又包括推动区域产业结构、收入分配、意识形态和制度等相应调整和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包含了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变动在内的三位一体的有机联系的概念,是区域内外资源配置的结果。区域经济发展的涵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在一个长时期内持续而稳定的增长;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金、物力资本及自然资源等,其数量不断增加,足以满足生产投入的客观需要,从而保证社会总产出的长期持续和稳定增长;经济结构包括生产的组织制度结构、生产关系结构、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空间布局结构等发生重大的转变,形成持续的高级化变化过程;社会结构不断完善,收入分配不断趋向公平与合理;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发展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在“经济——社会——自然环境”之间建立起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及运行机制;经济运行极其调控的机制趋于完善和健全,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经济发展相关联的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自我调节、自我平衡及自我发展能力以及相互间的反应能力、变化适应能力不断增强等。
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始终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的一种客观事实。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能激发各区域在发展区域经济中的竞争意识,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但是,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意味着区域发展失控,会给经济社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1、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比较明显的积极意义。一定程度的差距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如果区域经济没有差距,表现为一种匀质状态,那么在这种经济状态下的人们都可能产生并沉浸在满足情绪中,缺乏创新热情和发展动力。而当区域经济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区域差距时,发展状态较好的地区通过激励机制和传导机制,对发展状态较差地区就必然产生示范效应和传播效应,形成一种互动。区际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没有差距,便无所谓优势,从而也就无所谓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国际贸易的产生和进行很大程度是因为存在区域间的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如果不存在区域差距,东部的相对充足的人力、财力和中西部的丰富资源,就不能达到资源的最优利用,更不需要建立国内大市场和国内的区域合理分工了。区际差距对于欠发达区域是一种压力。差距的存在迫使欠发达区域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积极吸取经济发展状态较好的优势和创新,向发达区域看齐,加快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从宏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来看,存在一定程度的区际差距,有利于形成一种经济势差,经济发达地区自然产生扩散、传播和渗透效应,最终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高效地发展。区际差距促使沉淀的生产要素流动起来。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使原来封闭和沉淀的生产要素流动起来,流向经济发展条件好和汇报率高的地区,使生产要素在流动中得到了最优的配置,使生产要素的潜能得到了最好的发挥,这也是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理论。
2、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对宏观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首先区域经济差异过大会诱导区域经济行为利己化,刺激了各区域发展经济的短期行为。最为突出的就是全国各区域在调整产业结构时,不顾区域的具体情况,大搞“短、平、快”的建设项目,只以当前获利能力的高低来作为选择产业的标准,不顾资源问题、污染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形成了一阵阵建设的“热潮”。其结果是造成区域之间产业结构趋同,大搞重复建设,形成了一种“泡沫经济”,不利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其次,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区域利益主体的存在,必然成为区域间各种资源要素流动吸收、利用的障碍,导致地方保护主义,对全国大市场造成人为因素的分割。
因为各个区域都很关注自身利益的得失,在发展经济时不可避免地采取一系列手段,甚至是违背国家政策的手段去干预与本区域经济发展有关的一切事务,根本不是从全局的角度来统筹协调,不利于全国大市场的形成。再次,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一般表现为发达地区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对原材料、能源等需求迅速扩大,而不发达地区缓慢的增长又难以保障原材料和能源等的供给迅速增加,供求矛盾加剧了各地区对原材料、能源等的争夺,也导致本已显得严重短缺的原材料、能源长期在流通领域中倒卖,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同时,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发达地区不仅难以对欠发达地区形成示范效应,区域间的扩散回波效应难以产生,反而造成欠发达地区的人才、资金等纷纷流向发达地区,造成经济的恶性循环,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最后,人口的适当流动,可为流入地提供所需的劳动力,也可为流出地提供一定的经济积累,有利于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区域经济差异过大会造成人口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的大规模流动,将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压力。落后地区的人口迁出,意味着当地人力资源的流失,对保持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持续性是不利的。东部地区大量人口的流入,外来人口的子女的教育成为当地教育事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外来人口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当地社会治安的压力。
三、促进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不仅表现为东、中、西部三大地带间的巨大差距,而且还表现为三大地带内部各省区之间的差距。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得以快速发展的东部沿海地带,其内部各省区之间、新兴工业区和老工业区之间以及各省区内部之间也存在发展差距。由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因而,各具独特的经济潜力和相对优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认为:地区间分工应建立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中央和地方政府应积极支持和促成这种分工的形成;国家对地区的倾斜政策与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地区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对重点发展地区的优势产业或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进行倾斜,对其他产业不予倾斜,国家加快条件较好地区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落后地区的发展,将地区差距控制在社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1、正确认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深刻内涵
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之间的差距扩大,要求以地区间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指导思想,通过实施新的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要正确认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深刻内涵。一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兼顾到各区域的利益,逐步缩小地区差距达到各地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二是使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率先发展起来,但决不能使发展过于失衡。既要把握好抑制区域差距扩大速度与提高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关系,又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以促进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三是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既应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也应发挥政府的控制作用。四是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应加强区域间合作。通过专业分工的深化和协调范围的拓展来扩大市场、提高生产和组织效率,是区域间加强合作的目标追求。国家应在政策层面和舆论层面鼓励区域合作
2、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共同富裕制度既确定了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也确定了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这样才会建立和谐的社会。
①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将中国打造成世界现代制造业基地。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按照区域比较优势的原则,通过跨国界的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方式,把部分产业的生产、销售甚至研发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潜在市场广阔,拥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期;拥有特定的区位优势等特点,中国必将成为第三次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中国吸引的外资有80%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区,中国的现代制造业主要集中布局在这三大地带,来自内地的“民工潮”也主要流向这里,中国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已经在这三大地带蓬勃兴起。
中央政府应在政策上扶持、舆论上引导及区域上协调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制造业基地的建设,通过强加立法和行政手段,打破条块分割和地方保护,实现人、财、物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最佳配置。各级政府要转变发展思路,组建政府合作组织,加大区域合作力度,在合作中求生存,求发展,积极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实现经济共赢。各企业应在产品上升级,提高创新能力上加大投入;在引进技术的同时,更要重视自有技术的研发与创新。经过若干年的奋斗,必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区打造成世界现代制造业基地。
②各区域加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