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发展的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协调发展的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协调发展的内容

协调发展的内容范文1

关键词:区域间产业协调发展 评价标准 分工协作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最核心的内容是区域间产业的协调发展。因为,区域之间的各种经济联系,如投资活动、技术交流、商品(服务)交换、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协作等,都是以产业联系为载体的,同时也是以产业结构的差异与互补性为基础的。一般而言,如果区域间的产业关系失衡,就容易造成市场上供需结构失衡和过度竞争,从而损害各方利益。所以,实现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促进区域间产业的协调发展。然而,对区域间产业的协调发展,目前还缺乏科学的界定,多数情况下,对区域间产业协调发展及其评价标准只是一种模糊的理解。显然,这种状况会严重影响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基于此,本文试图建立区域间产业协调发展的概念,探讨区域间产业协调发展的评价标准,以期能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有所裨益。

区域间产业协调发展的概念及特征

协调就其本义而言,具有“和谐”、“平衡”之意。《辞海》解释为“和谐”、“同心协力,互相配合”。《牛津哲学词典》(Oxford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认为,协调是“各方利益相一致的状态以及使各方利益都得到满足的手段”。归纳来看,协调应当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协调可以作为一种状态而存在,表明各子系统或各系统因素之间、系统各功能之间、结构或目标之间的融合关系,从而描述系统的整体效应,如“和谐”;其二,协调也可以作为一种调节手段,或一种管理和控制的职能,如“同心协力,互相配合”。

笔者认为,区域间产业的协调发展是指不同区域的产业依据各自的比较优势而建立,通过合理的分工与相互协作,达到区域间产业的相互依存、有序运行、良性循环和共同进步,并能促进区域整体目标实现的状态和过程。这一概念包括了四个基本要素,即协调主体、客体、目标和时空条件。主体是人或人类社会,因为人或人类社会是产业协调发展的服务对象和协调发展手段的制定和实施者;协调发展的客体是产业;协调发展的目标是多重的或复合的,区域间产业的相互依存、有序运行、良性循环和共同进步是产业协调发展的基本目标,促进区域整体目标的实现是产业协调发展的最终追求,前者必须服务于后者。由于整体发展目标因考察区域的不同而不同,且随时间的变换而变化,所以,区域间产业协调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阶段性。

区域间产业协调发展的评价标准

(一)区域间产业的合理分工与协作

产业联系是区域联系的载体。区域间的产业联系会使区域之间产生商品、人口与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根据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区域间的产业联系能够使相关产业互通有余、拓展发展的空间,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与此同时,它也会引起不同区域产业之间对资源、要素、发展机会的竞争,产生矛盾,从而有可能对产业发展造成损害。因此,为了减少或避免区域间产业的相互制约与对抗,在资源和要素不能自由、完全流动的情况下,各个区域就必然要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选择和发展具有优势的产业。

分工必然导致协作。竞争是区域产业分工的内在动力,但分工并不消除产业之间的竞争与矛盾。分工只会使区域间产业的联系更加紧密,换言之,分工会大大增加产业间的相互依存度。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护共同利益,不同区域的产业需要有共同遵守的规则,于是,产业之间的合作产生了。通过区域间产业的合作,在资源和市场有限的情况下,可以把本属于外部性的因素,转化为内部因素,实现区域间产业优势互补,从而巩固市场地位,提高双方的竞争优势。归根到底,区域产业合作的动力基础在于双方可以在协作中获益。

(二)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国家产业政策是国家从宏观角度调整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它可能因经济、社会、政治、技术、生态环境等因素鼓励或限制某区域、某些产业部门的发展,对于鼓励的部门将会给予优惠政策,以扶持其发展,而对限制的部门将实施限制措施,以抑制或收缩其发展。

区域间的产业分工与发展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因为,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整体的动态社会发展系统,所以,在空间结构上要求区域的生产力布局必须与全国最大限度地相互适应。区域产业发展在立足本区域的基础上必须与全国或高层次区域相协调,必须从宏观全局高度全面考虑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整体与层次之间的关系,其视野决不能只局限于本区域或几个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功能的发挥,而必须按照地域分工规律在更高层次上或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比较和思考。此外,市场竞争机制的局限性,也客观要求区域间的产业分工必须与国家的产业政策相一致。在市场条件下,区域分工是按照绝对优势运行而不是按照比较优势运行。市场竞争的结果是:某些产业在发达地区已经丧失比较优势,但仍然具有绝对优势,而欠发达地区中不具有绝对优势但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利润下降。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欠发达地区产业的发展,而且在区域之间形成了不合理的产业竞争,影响了区域间产业的协调发展。对产业按比较优势分工,必须依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对区域的产业发展进行干预,从而推进区域之间产业的整合与分工,形成布局合理、协作密切的生产体系。

(三)有利于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愈来愈烈,逐渐成为制约我国区域经济协调的主要问题。地区差距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因此,目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首要任务是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而作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核心内容的产业协调发展,必须要为这一目标服务。为此,区域间的产业分工需要确保欠发达地区获得高于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步缩小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区域间产业协调发展评价标准的逻辑关系

要实现区域间产业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且它们之间还存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

第一,区域间产业分工与协作是国家产业制定的基本依据,国家产业政策是在更高层次上统筹产业发展的全局。但市场机制下形成的产业分工与协作往往是按照绝对优势运行而不是按照比较优势运行,这样一来,在局部区域可能比较合理的产业分工却并不一定与国家的产业政策相符合,所以,在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上的区域间的产业分工还必须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约束。

第二,区域分工格局能否形成以及采取何种形式,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能否增进区域利益与全国利益。全国整体利益与区域利益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可能发生矛盾,也就是说,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有时不利于全国整体发展目标的实现。当二者发生矛盾时,需要政府运用一定政策对区域行为,主要是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控。另一方面,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质就是在承认区域之间差异的条件下,在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相互之间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逐步缩小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

第三,国家产业政策服从和服务于全国整体利益。目前,我国区域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区域差距不断扩大,所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就是国家产业政策制定与实施的核心内容,而国家产业政策则是实现全国整体利益的重要保证。但同时也应看到,国家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并不能自动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这除了产业政策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外,在产业政策指导下长期形成的垂直分工体系不利于落后地区的发展也是重要原因。因此,国家产业政策服务于全国整体利益的效果有赖于产业政策的合理化与一系列宏观调控手段的使用。

参考文献:

协调发展的内容范文2

关键词: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因子分析

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在一个自然环境、人文条件基本相似的地理区域内,如何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实现最优化的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包含的要素有:特定的地理区域、资源条件相同或相似、人文社会条件基本相同、经济活动的方式及特征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区域内形成统一、有序、健康的市场等。发展区域经济,缩小地区差距,区域联结起来,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有利于国民经济实现现代化。在我国现阶段,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原则

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和可行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首先需要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构建原则,指导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框架及其具体指标内容。

1.目的性原则:区域协调发展评价中研究目的不同,指标体系设计的思路和选取的指标也应各有侧重。

2.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要能较客观地反映地区的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状况。

3.系统整体性原则: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指标体系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地区协调发展的基础和潜力。

4.动态引导性原则: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既是一个目标,又是一个过程。因此,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充分反映区域经济系统动态变化的特点,体现出系统的发展趋势。

5.简明科学性原则:在构建本研究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时,指标数量不宜过大,在相对完备的情况下,指标的数目尽可能地简约和压缩,便于实际应用和操作,可以尽量选择那些概括性强、所代表的信息量大的指标,指标体系要全面但不可包罗万象。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以上原则,参考有关研究成果,侧重于从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视角构建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出苏北地区协调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见表1)。该指标体系分4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状态层和指标层。目标层反映苏北地区协调发展的综合水平;准则层包括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社会协调发展水平3个指标,反映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状态层包括10个指标,反映的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3个子系统的各个侧面的协调发展水平建设状况;指标层为基础指标,共有31个指标组成。

在指标体系中将经济协调发展摆在首位,将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作为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依托,把社会协调发展的提高作为苏北地区协调发展提高的最终目标,体现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协调一致的基本思想。在设置的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中,大部分指标可通过统计年鉴和实地调查获取,部分指标需要借助相关计算求得。

二、苏北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测度

本文采用SPSS软件,用多元统计(因子分析)的方法,对苏北地区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研究。数据主要选自《2008年江苏省统计年鉴》。

(一)确定变量是否适合因子分析

采用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来确定选取的变量是否适合因子分析。本文所选取的变量计算后得到的KMO值均大于0.80,相伴概率均为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表明这些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

(二)主成分因子的提取

分别对经济协调发展、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社会协调发展、综合协调发展水平指标的因子变量利用SPSS提供的Factor Analyze进行提取。鉴于因子变量在未经旋转的载荷矩阵中在许多变量上都有较高的载荷而含义会比较模糊,所以通过Varimax法对因子载荷矩阵旋转,用旋转后的结果提取特征值大于0.85的主成分因子,即提取原始指标的大部分信息。由此,经济协调发展能力提取了2个主成分因子,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取了4个主成分因子,社会协调发展取了4个主成分因子,综合协调发展水平提取了7个主成分因子。

(三)协调发展水平的求算

借助SPSS软件,得出各县市各主成分因子的得分,并以各主成分因子的贡献率为权数进行线性加权求和,分别计算。各县市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和综合协调发展水平F(B1)、F(B2)、F(B3)和F(A)计算公式为:

经济协调发展水平:F(B1)=0.59128W1+0.21071W2

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水平:F(B2) =0.22971M1+0.22950M2+

0.19951M3+0.16012M4

社会协调发展水平:F(B3) =0.437Y1+0.16618Y2+0.15649Y3+

0.08948Y4

综合协调发展水平:F(A)=0.37938W1+0.11852W2+0.08674W3+

0.07587W4+0.07375W5+0.07223W6+0.05030W7

苏北地区各县市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和综合协调发展水平及排名(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苏北地区综合协调发展水平与经济、资源环境、社会3个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不同而呈现出不规则的空间格局。这说明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是经济、资源环境、社会诸子系统非线性叠合、综合作用的表现。

参考文献:

[1]陈新明.加快苏北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蔡思复.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界定及其运作[J].中南财经人学学报,1997( 3 ).

[3]余建英,何旭宏. 数据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协调发展的内容范文3

内容摘要:本文旨在研究我国主要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状况。首先,建立城市经济与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其次,计算出30个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度;最后,将30个城市分成五类,得出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状况较理想的城市仅有4个,其余26个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状况并不理想。

关键词:城市 经济 宜居性 协调发展 研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平均每年以9.8%的速度增长的同时,城市化也进入快车道轨迹。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使得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过度追求GDP的增长,忽视了城市社会文化等问题,这种牺牲了城市环境与生活质量的发展,导致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危机。因此,许多城市提出了要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一些机构和学者也提出了关于宜居城市的评价标准。如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提出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2005);专业零点集团与《商务周刊》自2004年开始举办“中国十大宜居城市”评选;虽然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但是,还没有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的研究成果。因此,本研究构建城市经济与宜居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30个主要城市的经济和宜居性协调发展进行评价分析,从而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构建城市经济与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中采用频度统计法和专家咨询法确定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1.指标的标准化。由于各指标来源不同,单位不同,因此,先对三级指标因子进行标准化处理,公式如下:

当数据越大越好时,Pi=Xi/Xis(1)

当数据越小越好时,Pi=Xis/Xi(2)

式中,Pi为各级指标Xi规范化处理之后的值 ,i=1,2,3,……;

Xi为某三级指标的现状值,Xis为某三级指标的标准值,当指数Pi>1 时,取Pi=1 。

2.确定指标权重。各一级指标所属二级指标的权重总和为1,每个二级指标权重采用平均权重。各二级指标所属三级指标权重总和为1,三级指标的权重是利用2003年的30个城市的三级指标指数(经过标准化处理),按每个二级指标所属三级指标的重要程度从大到小排序后,录入SPSS16.0统计软件,利用因子分析法计算三级指标的方差贡献率,将三级指标的方差贡献率作为各自的权重。

3.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的概念。协调和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协调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系统或系统要素之间一种良性的相互关联,是系统之间或系统内要素之间配合得当、和谐一致、良性循环的关系(杨士弘、廖重斌、郑宗清,1996);发展是指系统或系统组成要素本身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的变化过程;反之则称为“负发展”或“逆发展”(杨士弘、廖重斌,1992)。本研究中协调度是指城市经济与宜居性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状况,为了能进行城市之间的对比分析,用协调发展度来衡量一个城市经济与宜居性之间的协调和发展状况。

4.协调发展度的模型。一是城市经济与宜居性的协调度的计算。首先计算二级指标所含的三级指标的加权平均数得到二级指标指数,再计算一级指标所含二级指标加权平均数得到城市经济指数和城市宜居性指数,最后,计算30个城市6年间的经济指数的几何平均数与宜居性指数的几何平均数分别作为经济总指数V1 、宜居性总指数V2 ,经济与宜居性的协调度的公式如下:

C=1-2S/(V1 +V2) (3)

C越大表明城市经济与宜居性水平越协调。

二是城市经济与宜居性的协调发展度的计算。协调发展度是协调度与城市发展总水平的几何平均数,公式如下(廖重斌,1999):

T=(C×V )1/2 (4)

其中,V=(V1 + V2 )/2,协调发展度T越大表明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程度越高。

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相应划分为五个等级,如表2所示。

实证分析

因拉萨的数据不全,30个城市中不包括拉萨,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可以得出30个城市的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度,并将30个城市进行分类,具体数据及分类如表3所示。

第一类,30个城市中,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较为理想,即良好协调发展类经济与宜居性同步型,有合肥、福州、济南和长沙;第二类,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次于第一类城市,即良好协调发展类宜居性滞后型或良好协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有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广州、南昌、郑州和银川;第三类,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次于第二类城市,即中度协调发展类经济与宜居性同步型,有武汉、太原、长春和乌鲁木齐;第四类,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次于第三类城市,即中度协调发展类宜居性滞后型或中度协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有天津、呼和浩特、沈阳、哈尔滨、石家庄、南宁、海口、成都、贵阳、西安、兰州和西宁;第五类,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状况最不理想的城市,重庆为轻度失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30个主要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状况并不理想:30个城市中,没有一个城市的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状况为优质协调发展类,只有合肥、福州、济南和长沙等4个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状况较为理想;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广州、南昌、郑州和银川等8个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状况为良好,其中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和广州等5个城市的宜居性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南昌、郑州和银川等3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宜居性水平,即该8个城市经济与宜居性不是同步发展,需要调整经济与宜居性的发展速度;武汉、太原、长春、乌鲁木齐和昆明等5个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同步协调发展且城市经济和宜居性水平为中度,该5个城市需要进一步提高城市经济和宜居性水平;天津、呼和浩特、沈阳、哈尔滨、石家庄、南宁、海口、成都、贵阳、西安、兰州、西宁和重庆等13个城市经济与宜居性水平为中度,其中天津、呼和浩特和沈阳等3个城市的宜居性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哈尔滨、石家庄、南宁、海口、成都、贵阳、西安、兰州、西宁和重庆等10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宜居性水平,该13个城市需要调整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发展速度。在这30个城市中,重庆的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状况最不理想,需要加快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杨士弘,廖重斌, 郑宗清.城市生态环境学.科学出版社,1996

2.杨士弘,廖重斌.关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方法的探讨.广东环境监测,1992(4)

3.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热带地理,1999(6)

作者简介:

聂春霞(1969-),女,汉族,甘肃秦安人,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协调发展的内容范文4

论文关键词: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体系

 

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性,通过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标准分析,可以得出两个系统之间的关联性,为促进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奠定基础。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之间存在相对有效性的关联,因此通过把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之间看成是互为输入输出的关系,二者存在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联性。只有通过投入与产出的分析才可对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之间关系进行合理评价、科学评价。通过对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的有效性分析,可以得出影响两者关联的相关参数,为建立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奠定基础。

一、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方法研究

交通运输与经济之间的联系性是多样的,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只有合理处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才能更好的发挥交通运输的基础性作用,为经济协调发展创造条件。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与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分不开,只有实现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才能保证交通经济取得又好又快的发展。[1]从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角度看,由于交通运输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方面发挥交通行业公共服务作用,另一方面发挥其经营效益作用,为国家经济发展创造效益,因此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协调因素。从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因素看与经济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系统内部与外部环境也有一定的区别,所以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不协调的现象明显,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角度看存在一定的问题,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只有保持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促进社会和谐,才能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基础性作用,才能保持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方法研究可以更好的促进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平衡稳定发展,从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现象分析,只有采取一定的方法对二者发展过程出现的不协调因素进行调整,才能动态、实时保持二者在发展过程中的协调和向前推进。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状况是不断变化的,二者在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外部、内部环境的影响。只有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2]通过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可以通过在二者之间建立动态参数库,二者发展过程中一旦出现不协调的状况时,通过对动态参数库进行调整,从而保证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步调高度统一。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需要相关的指标参数进行约束。此种约束关系通常为被称为协调发展指数。协调发展指数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的评价体系,只有通过经济指标对协调发展指数进行调控,才能促使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式的形成。

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从理论角度可以采取灰色系统协调处理模型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可以科学有效的分析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参数,只有在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之间找到协调发展系数,通过协调发展系数数据库的建立,为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为全面发展交通运输业,通过交通运输业的基础作用带动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只有通过发展系数数据库的建立,为建立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参数模型提供了一条重要通道。建立二者协调发展模型需要一系列的调研工作。首先从根本上分析交通运输系统内部参数,其次对经济发展系统的参数进行提取,最后找出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为制定科学有效的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方案提供重要的保障。通过变量分析法同样可以清除的表达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如果把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看成一个整体的系统,交通运输系统的参数变化可以被看成系统作用变量,系统的行为变量可以通过经济系统参数变量来表示,通过一系列的推导计算可以分析出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通过测定二者的协调度可以分析出协调参数,从而确定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体系。

通过对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可以科学合理的计算出二者的协调发展的参数,为有效支持交通运输系统内部发展创造条件。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如果单独从一方面去分析对另一方面的影响会出现片面性,只有通过二者的综合全面分析才能更好的反映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作用关系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3]可以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找到二者的联系性奠定坚持的理论基础,交通系统可以被看成输入输出系统,经济系统同样如此,所以二者之间存在互为输入输出关系,其中一个作为输入系统的同时,另一个将作为输出系统。只有实现输入输出系统平衡才能保证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才能形成完善的评价体系。

二、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数据包络分析评价方法研究

通过对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数据包络分析评价方法研究,可以合理分析二者之间的协调关系。数据包络分析评价方法主要针对同类型的系统之间输入输出关系的评测,通过对同类型输入输出系统的评价可以产生决策单元,系统将通过输出系统效率与输入系统效率之间对比产生效率差,通过对效率差的评定分析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程度。交通运输输入系统与经济输出系统之间可以建立一定的函数管理,通过变量的变化可以分析系统的变化,为进一步分析系统的协调性创造了条件。[4]交通运输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研究必须通过对二者的实体进行分析才能准确得出结论,分析实施的过程中以决策控制单元为基础,以样本参数变化为条件,最终形成一个合理的协调发展评价函数,通过对函数的线性变化来反映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通过系统与系统之间的线性关系分析可以得出决策控制单元的效率,效率直接影响到交通运输与经济之间的协调性,可以合理分析资源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从而有效控制资源的利用率,保证资源优化配置,为保证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一个好的平台。

通过对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可以对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之间有效性进行分析,才能得出二者的相对论,二者在协调发展过程中的关系总是相对的,没有一个固定的绝对模式。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只有正确的运用理论分析方法,才能得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合理评价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平台支持,为制定科学评价理论和重要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研究中,只有认真分析评价的具体目的、保持目标明确才能得出合理的评价决策信息。只有通过对系统的有效性与相互作用、相互利用的关系进行分析,才能合理评价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从经济发展特点看,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经济发展是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保障,二者的关联性与影响性是分不开的,所以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原理出发可以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看成互为输入输出的关系,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对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制约关系。

交通运输本身发展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所以此模式可以被看成是一个系统,如果要评价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通过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来分析对经济发展作了哪些贡献,分析过程主要体现在质量和数量方面,只有通过数量和质量角度来分析对经济的影响,才能得出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效率影响。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交通运输业投入的过程对经济发展是否产生真正的效益。从经济角度分析同样可以产生一个生产过程评价体系,此生产过程可以看成是经济投入对交通运输业的促进推动作用,通过经济投入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生产过程可以看出,经济投入是否真正促进或者推动了经济的协调发展。所以交通运输与经济之间是互为输入输出的关系,只有科学分析才能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

三、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与决策单元的选择分析

通过对交通运输与经济系统的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合理选择决策单元才能促使二者协调发展。对数据包络分析系统的数据参考集进行分析是建立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体系的重要基础,其在选择过程中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首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二者必须具有相同类型的特征,如果特征完全不同,就无法选择决策单元。此相同类型主要包括外部环境相同、任务和目标相同、输入输出指标相同等。在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有几种选择方式,其主要可以分为纵向比较选择和横向比较选择。纵向比较主要是通过对系统对象不同时段、不同年份的决策控制单元进行分析,最终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经济与交通运输协调发展的趋向进行分析研究;横向比较主要从区域角度出发,针对不同区域的决策控制单元分析,通过横向分析可以看出不同地区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合理性、有效性,为科学决策创造了积极的条件。

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选择中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性,坚持不同的原则对二者协调发展所采取的策略是完全不同的,从针对性原则角度分析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看,任何评价策略必须能够从根本上反映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内容与根本目的,必须从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特点和性质出发,制定科学有效的方针政策,才能更好的把握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前景与趋势,为科学有效的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简明性原则是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体系中应该坚持的。从当前世界经济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看,能够对二者进行评价分析的方式成千上万,所形成的数据指标众多,只有通过一定的方法对此类评价体系进行分析筛选,才能形成适合二者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在进行选择过程中必须坚持简明性原则,才能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展开,才能更好的把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变化规律和特征有效的反映出来。[5]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坚持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因为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始终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所以对二者的评价指标选择一方面能够准确反映当前的静态特征,同时还要能够实时的反映二者的动态变化特征,所以只有通过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原则才能准确反映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变化特征关系,才能实时监控二者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关系,才能更好的保证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军编著,交通运输业发展状况分析,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3-19

[2]、高明编著,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8-79

[3]、赵兵编著,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策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90-93

[4]、许林编著,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动态联系分析,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2-107

[5]、刘小功编著,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31-37

协调发展的内容范文5

摘要: 建国以来的不同时期我国实施了差异化的区域推进战略,从总体上看,是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的模式逐步推进的,这些区域推进战略在东部沿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即使在东部沿海区域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增长,但是仍然存在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不协调发展的问题,在中西部这一点更加明显。本文正是基于此,对区域协同发展的思想做了整理,以图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分析我国的区域协同发展状况。

关键词: 区域协同;影响因素;机制;测度

0引言

对于区域协同发展的研究,国内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的。分别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含义;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区域协同发展的评价;区域协同发展的机制;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

1区域协同发展的含义

从现有的区域协同发展的研究看,学者们大多数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认为是区域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开放,共同发展,且区域之间差距缩小并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如蒋清海(1995)认为区域协同发展是在各区域对内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各区域间所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并且形成决定这种状态和过程的内在稳定的运行机制;①覃成林(1996)认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②徐现祥、舒元(2005)认为,省区协调发展的实质无非是使落后省区能追赶上发达省区,即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区域协调发展属于趋同的研究范畴。③这种观点实质上将区域协同发展理解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区域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等诸因素的协调发展。如曾坤生(2000)认为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包括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空间系统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的动态协调、区域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协调;④陈耀(2006)从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角度认为,区域协调发展重点是实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使居住在不同区域的人民都能享受到大致相同的公共服务,分享国家快速发展带来的成果和实惠⑤。

2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

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影响区域协同发展的因素不同,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因素;另一类是新因素。传统因素主要包括资金因素、人力资本因素、区位因素、文化和历史因素等。如赖明勇、包群(2002)认为资金因素尤其是FDI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并且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区域协调发展影响最大;⑥李亚玲、汪戎(2006)与李忠强等(2005)认为地区间人力资本的差距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⑦⑧陈国阶(1997)通过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研究发现区位对感受现代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差异是导致发展差距的根源;⑨李燕茹和胡兆良等通过研究中国历史战场的地域分布来探讨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发现战场的分布规律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古战场北方的黄淮海平原为现在的经济洼地。⑩

随着经济社会国际化的发展,信息、科技、生态环境等在我国区域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王铮(2006)认为信息化促进了东部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西部地区工业基础相对优越的省区经济增长作用突出,对中部地区经济提出了严重的挑战;{11}吴传清、刘方池(2003)与孟令国(2004)认为科技创新已成为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因此充分利用新技术革命所创造的各种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长远发展;{12}{13}赵景柱等(1999)认为生态环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则地区经济发展就会受阻。{14}

陆大道(2003)认为在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的两类因素中,传统因素的影响力度正在下降;信息、科技、生态环境等新因素通过传统因素而发挥作用。{15}

3区域协同发展的评价

区域协同发展的评价更多的学者是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来进行的,即通过指标测定区域内的经济、环境、人口、资源和社会间的协调度。如毛汉英(1991),张晓东(2003)、张佰瑞(2007)等人分别基于县域、省域及全国空间尺度对经济中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作了研究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进行了研究;{16}{17}{18}{19}李雪铭(2005)、余娟(2005)、李孝坤(2005)等分别以大连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广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重庆大都市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20}{21}{22}除此之外,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2003)的研究结果表明,评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涉及三个基本指标体系:一是反映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的协调程度;二是反映人均可享有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协调程度;三是反映地区发展保障条件方面的协调程度。上述区域协同发展的评价研究内容各不相同,反映了对于协同的内涵的理解、影响因素及实现途径理解各不相同。从总体上说,现有的研究对于传统的资金及人力资本因素研究较多,而对于文化历史等新因素研究较少;且没有将协同程度与发展度有效的结合起来,所以得出的仅仅是孤立的区域经济协同的计算结果,而不能得出区域协同是否能促进全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整体协同是否能促进区域的发展的结论。

4区域协同发展的机制

区域协同发展的机制的实现主要依靠市场、政府和企业三类经济主体,这一点在学术界有比较普遍的共识,但是怎样利用这三类经济主体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却存在不同意见。

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更多的强调市场在区域协同发展中的作用。如樊明(2006)认为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制度才是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而中央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转移支付方面对某地区的倾斜以及地方政府设法多从中央政府得到这些方面的支持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表现。{23}

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重视政府在区域协作中的作用。如张庆杰等(2009)提出了完善我国区域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基本原则,并对我国区域管理体制机制调控对象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此提出了在国家层面、行政区层面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思路和重点。{24}

第三种观点认为,政府和市场在协同区域发展中处于相当的地位。周叔莲、魏后凯(1998)着重研究了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得出结论即政府可以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多种手段,全方位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25}刘普等(2009)以外部性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区域关联效应模型,并论证了区域关联效应具有乘数关系,在此理论前提下探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合作和区域补偿政策这两种区域协调机制的运行机理和实际运用;{26}周绍杰等(2010)认为应该通过完善市场体制、促进跨区治理以及优化协调三个区域协同实现体制达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区域均衡发展的目标,这就要改变当前以经济增长为主的晋升考核制度、鼓励区域经济合作、完善发展规划体制以及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27}覃成林(2011)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由市场机制、空间组织机制、合作机制、援助机制和治理机制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关系,每个机制既独立地产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同时又通过相互联系而产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合力。{28}

最后一种观点认为,市场、企业与政府三方面的作用均不可忽视。如田扬戈(2000)认为,区域经济的三种协调机制即市场、企业与政府任何一种都不可能独立完成区域经济的协调任务,必须实现三种机制之间的合理分工。市场机制是起基础性作用的协调机制;企业机制是在市场交易成本过高时对市场机制的一种替代机制;政府协调机制则更多地侧重于保障上述两种机制的正常运作和克服市场失灵。只有协调好三种机制的关系,充分发挥这三种协调机制的作用,才能保证区域经济系统的正常运作。{29}

5区域协同发展战略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研究具有强烈的应用型,故对于战略的研究在整体区域协同研究中占据了主要内容。而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总结:

第一:要素和商品市场化。区域之间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自由贸易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陈栋生(2004)认为通过跨区域人才、资金、劳动力以及技术流动,区际商品与服务贸易以及产业区际转移实现区域市场的一体化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30}胡鞍钢(2004)认为只有促进各种要素自由流动,发展区域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各地区才能从全国性、区域性市场获得更大的规模效益;{31}徐现祥、李郇(2005)通过对长三角的研究得出结论,市场分割对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阻碍作用降低了近50%。因此打破省际边界,实现跨省区协调往来成为区域市场一体化的主要目标。{32}

第二:区域产业协调发展。陈彦旭(2008)认为,区域协同发展最核心的内容是区域间产业的协同发展,而区域间产业的协同发展包括了区域产业的合理分工和协作,该研究运用古诺模型从纵向产业合作和横向产业合作两种形式分析了合作的效应,并得出结论只有加强对于引进技术的吸收才能更好的使得区域间产业协同发展。{33}吕政(2004)认为生产集中化趋势与区域协同发展之间存在着矛盾,生产要素的集中化——产业集群的出现——生产要素地区配置不平衡性——区域不协同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开辟新的产业领域,发展具有本地区比较优势和特色的产业和产品。{34}周肇光(2007)认为根据产业经济和技术结构变化和发展来选择区域主导产业,适时调整外商投资产业发展政策,处理好外资产业与民族区域产业关系等才能落实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整体战略,才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35}

第三:区域空间结构优化。陈栋生(2005)将我国的区域经济格局概括为“三大阶梯,四大板块,三驾马车,三类病灶”,主张在大范围的“区域政策覆盖区”的基础上,划分“政策点击区”,有针对性地解决区域问题。{36}赵改栋、赵花兰(2002)认为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两类结构,且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两种结构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影响着区域的经济增长。{37}周民良(2000)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因为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尤其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市场发育和成熟程度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南方经济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北方,为了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各地区的协调发展,政府应该通过适当的区域政策,更主要借助于市场的力量,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38}

第四:制度和政策措施。主要观点有政府应该实施区域政策与产业政策、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件和和社会保障措施,为市场运行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徐国弟等(1994)认为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保证完成、落实国家生产力布局任务的政策手段,二者各有所长、相辅相成、不可偏废。{39}刘英奎等(1997)认为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规范的产业政策,在全国形成合理的产业地区分工结构,各地区分工协作,互相促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各地区要素禀赋逐渐变化,区域经济差距将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将最终实现协调发展。{40}

注释:

①蒋清海.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财经问题研究,1995,(6).

②覃成林.论区域经济关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纵横,1996,(1).

③徐现祥,舒元.协调发展:一个新的分析框架.管理世界,2005,(2).

④曾坤生.论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中国软科学,2000,(4).

⑤陈耀.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3).

⑥赖明勇,包群.开放经济中我国政府政策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2,(1).

⑦李亚玲,汪戎.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与区域经济差距—一项基于中国各地区人力资本基尼系数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6,(12).

⑧李忠强,黄治华,高余宁.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不平等与地区经济增长:一个实证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5,(S1).

⑨陈国阶.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差异原因分析.地理科学,1997,(1).

⑩李燕茹,胡兆量.中国历史战场地域分布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人文地理,2001,(6).

{11}王铮.信息化与省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

{12}吴传清,刘方池.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4).

{13}孟令国.信息技术革命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机遇.经济问题探索,2004,(5).

{14}赵景柱等.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15}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与新格局.地理研究,2003,(3).

{16}毛汉英.县域经济和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地理学报,1991,(4).

{17}张晓东,池天河.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地理研究,2002,(4).

{18}张晓东.中国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预测分析.资源科学,2003,(2).

{19}张佰瑞.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度的评价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7,(9).

{20}李雪铭,李婉娜.1990年以来大连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分析.经济地理,2005,(3).

{21}余娟,吴玉鸣.广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估与分析.改革与战略,2007,(4).

{22}李孝坤.重庆大都市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探析.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2).

{23}樊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均衡发展问题研究.经济经纬,2006,(2).

{24}张庆杰,申兵,汪阳红,袁朱,贾若祥,欧阳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管理体制及机制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09,(7).

{25}周叔莲,魏后凯.论政府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特区理论与实践,1998,(12).

{26}刘普,李雪松.外部性、区域关联效应与区域协调机制.经济学动态,2009,(3).

{27}周绍杰,王有强,殷存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功能界定与机制分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28}覃成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研究.经济学家,2011,(4).

{29}田扬戈.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党政干部论坛,2000,(2).

{30}陈栋生.东中西协力联动 推进西部大开发.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4).

{31}胡鞍钢.中国走向区域协调发展.决策与信息,2004,(12).

{32}徐现祥,李郇.市场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研究,2005,(12).

{33}陈彦旭.古诺模型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中的应用.经济论坛,2008,(8).

{34}吕政.对“十一五”时期我国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中国工业经济,2004,(11).

{35}周肇光.如何构建创新型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政策互动机制.当代经济研究,2007,(6).

{36}陈栋生.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是重大战略问题.当代经济,2006,(6).

{37}赵改栋,赵花兰.产业—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增长的结构因素.财经科学,2002,(2).

{38}周民良.经济重心、区域差距与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0,(2).

协调发展的内容范文6

【关键词】协调发展 二元结构 动力机制

城乡二元体制延缓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导致了城乡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不协调。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格局,促进城市和乡村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任务。如何正确地认识城乡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城乡协调发展的精神实质,对于更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真正意义上的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总结国内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现阶段城乡关系的实际,客观认识各种理论的创新观点和不足之处,从而科学地运用各种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一、城乡协调发展制约因素

国内学者对城乡协调发展制约因素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1、城乡二元结构。以陆学艺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城乡发展不协调的根源在于城乡二元体制。它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该体制人为的为城乡均衡发展设置许多政策障碍,如城市和工业的倾斜政策、不合理的农产品价格政策、户籍管理制度等,严重制约了城乡关系的演进。

2、城市化滞后。城市化滞后导致城乡发展不协调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缺少科学的、合理的城镇体系规划;二是城市体系发育不协调;三是认为中心城市功能的扭曲;四是认为小城镇发展与建设具有一定盲目性。

3、从三农的角度来看。城乡发展不协调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素质普遍较低或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导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大;农业基础不稳固、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不同步,农村中的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缺乏对乡镇企业的宏观管理,农村工业水平低等导致城乡难以协调发展;思想观念上存在忽视农业的倾向,文化上传统的农业社会结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等都阻滞城乡协调发展。

4、经济发展滞后。某一区域城乡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城乡资金投放上存在偏差;市场发育不健全;市场发育水平低,城乡商品流通不畅等因素也都延缓城乡协调发展的实现。

二、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

大多数学者认为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因素的最基本模式是:自下而上型和自上而下型。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一是20世纪80年代末许学强在研究沿海开放地区时认为城乡协调的动力因素有计划经济体制(自上而下型)、乡镇企业(自下而上型)和外向型经济;二是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两种;三是大城市的向心力和离心力;四是制度创新;五是自“下”的机制;六是崔功豪在肯定了小城镇为主体的农村城市化的作用下,探讨了这种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过程和它的运行机制;七是薛凤旋和杨春认为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是外资影响下的城市化,并称之为“外向型城市化”;八是宁越敏的多元城市化动力;九是刘君德将郊区作为研究区域并分析了其动力机制,刘秉镰和郑立波提出我国城市郊区化的动力机制的“四动”;十是张安录和曹广忠归纳城乡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机制为:自上而下的扩散力机制、自下而上的集聚力机制、外资注入的驱动力、自然生态动力或自上、自下、外引、内联动力机制等。

三、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

我国大致从两个角度对城乡协调发展模式进行研究。

1、从全国范围的角度来研究。吴楚材等建议我国应采取城乡结合、上下结合、大中小结合的多途径综合模式;田明认为大、特大城市周围的扩展型模式、农村地域的集聚型模式、外资引起的外向型模式以及西部模式;南京农经学会从解决城乡关系问题入手,认为有先城市后农村模式、城乡分割优先发展城市工业模式、城乡开通协调发展模式;刘英群从小城镇角度提出了小城镇向大城市区域集中的模式等。

2、从区域范围的角度来研究。广东的“非农产业起步型”和“农业发展型”;广东的大、中、小城市融合、协调发展的模式;江苏的“苏南模式”和“苏北模式”以及上海郊区的近郊扩展型和小城镇型及一般城镇发展型模式等。

四、城乡发展的对策

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以陆学艺、蔡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要通过取消户籍制度、推进城乡体制改革、协调城乡社会关系、实现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但是沈孔忠认为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在短期内完全消除是不切实际的,只有制度创新与完善才是现实途径。

2、完善城镇体系。费洪平、陈烈等学者建议走多元化城市的发展道路,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既充分发挥了大城市的优势,又积极发展了小城镇;叶文虎特别强调小城镇规划;纪晓岚和周志坚特别提出建设农民城的设想等。

3、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多数学者建议从行政制度、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劳动力流动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等方面深化改革以协调城乡发展。

4、产业的协调发展。冯雷、叶忱等认为通过合理布局城乡产业、优化城乡产业结构来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纪晓岚、周志坚等认为从乡镇企业的角度通过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规范乡镇企业、深化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等来探讨实现产业协调;孙自铎强调要大力发展农业,认为城乡经济协调的关键在于农村经济的振兴和增加农村教育投入。

5、建设功能齐全的区域基础设施和公益服务设施。陈烈、石忆邵等认为共建城乡一体的商品流通网络、交通运输网络、教育科技网络、经济信息网络和资金融通网络有助于加快城乡协调发展的实现。

6、要加强环境保护和城乡生态设施建设。

7、从人口和劳动力方面来保障城乡协调发展的实现。陈烈等学者通过研究特别强调要提高人口素质,从思想观念上消除城乡对立的倾向,切实保障农民应有的国民待遇。

8、从耕地保护的角度来保障城乡协调发展的实现。

9、加大国家对农业的保护力度。农业是弱势产业,特别是面对国际农产品的竞争,我国应对农业实行“绿箱”政策。韩俊认为我国现阶段应加大对农业科研、科技推广、防病虫害研究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产品储备设施建设的投入,以及切实落实退耕还林补贴政策等。

五、对我国城乡发展研究的评价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大多数学者对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顺应了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需求。这些研究将城市与乡村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对加快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理论上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实践上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将城市与乡村纳入整个系统来研究,强调区域的整体性,为研究城市问题、乡村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多学科共同参与研究城乡协调发展课题,既加深了研究的深度,又促进学科间的交流和发展;因为地区差异,全国城乡协调发展的程度不一,引发了对各种城乡协调发展模式的探讨。

但是,学者们对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有关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的内容涉及面广,从目标、动力机制到各种城乡协调的模式及限制因素、对策措施,既有从政治上的协调进行研究,又有研究经济上、文化上、基础设施上以及景观上的协调,涵盖了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有的研究停留在表面,研究深度不够;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虽多,但大多散落于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乡村城市化、城市化的研究之中,专门的、系统的研究甚少,还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城乡协调发展研究体系;虽然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对策研究较多,但实践上具有操作意义的较少。尤其是对特定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较少并且缺少可操作模式。

(基金项目:2007年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07BJJ015)《河南新农村建设优化配置问题研究》中的部分研究成果;平顶山学院重点学科《区域经济学》资助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蔡:城乡收入差距与制度变革的临界点[J].中国社会科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