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教学理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教学理念范文1
“做中学”教育理念在现代教育改革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既是一种教育思想,又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一种教育过程。这种思想和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培养学生科学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和学习态度等;这种教育理念也是顺应时展的需要而诞生的,特别对初中地理教学实践及教育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一、“做中学”理念的来源和兴起
“做中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最早由美国教育家、思想家和哲学家杜威提出,他认为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心理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习[[1]单中惠 “从做中学”新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20): 77- 83.
[2]秦旭芳, 庞丽娟. “做中学”科学教育的主要理念[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3): 35- 38.
[3]周兆涛. 初中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J]. 学周刊, 2013, 14: 18.
[4]蒋尚雯. 地理教学中的“做”与“学” [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2,10: 28. ]1,2。这一观点被许多国家应用于科学教育实验,我国在总结国外科学教育的基础上自2001年开始在20多个城市实施,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做中学”理念与初中地理教学
初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和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学科,是国家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也是实行素质教育环节中重要的内容,所以初中地理教学在人才培养上起着重要作用。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改的核心观念是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培养探究精神和创造精神,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学会思考和和解决问题。“做中学”教育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是素质教育培养和课程改革的完美结合,是指教师依据初中地理课程标准,选择合适主题,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和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这种活动中探究和体验知识,并感受到初中地理的乐趣,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3。其教学目标是:(1)以观察、提出问题、探索和解决问题为课程核心内容;(2)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实践性和探索性学习;(3)以《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为主导,淡化教材的重要性;(4)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和学习态度[]4。
三、“做中学”教育理念的实践现状与思考
在新课改革背景下,初中地理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正在被淘汰,取而代之是“做中学”理念的应用,这不仅是符合培养方式的改进,也是符合初中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更是符合初中地理的学科特点[]5。但是,在我国“做中学”理念模式下初中地理教学发展影响的研究还不多,而在教学中真正采用“做中学”教学方式更是少之又少。
(一)初中地理“做中学”教学模式[]5:
1提出问题:教师讲授案例,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观察和提出问题。
2回归知识: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对解释不了的现象或景观就会主动去寻找相关知识,尝试用来解释和说明为什么会这样。
3相互交流:学生充分思考和探索后,相互间进行交流,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能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做中学”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方式:
1 “做”的过程中教学:在地理课堂中,让学生动手做科学,使学生经历和感受解决科学问题的探究过程。例如动手做教学模具或绘制地理简图、示意图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方面的研究就表明[]4,5,7,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让学生制作简易的模具如地球仪或用橡皮泥、塑料泡沫来制作一个等高线地形模型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很好掌握地轴倾斜的角度、地球自转、等高线地形特征等基础知识,而传统的“教”中学却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考问题能力的发展。
2运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技能的一种教学方式[]8,案例往往来自于我们的生活而且来源十分广泛,可以来自于报刊、电视节目、图片、漫画等,教师在平时生活中可以通过关注这些载体而发现和教学有关的案例,通过对案例分析不仅能让学生很快掌握案例所隐藏的知识点,真正理解到学以致用;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关键的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掌握一种学习方式、解题方法,从而达到学习技能的培养。
3野外观察地理环境进行教学:通过野外观察地理环境能够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8,因为实际景观能更形象、更直观的反映某些地理现象或地理特征,从中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其次,在野外观察中进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操和专业认知能力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4布置课后任务[]4: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查阅资料,这种“做”中学观念下的教学方式最主要是看学生如何去操作,所以,教师在布置任务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来巧妙布置,从而调动学生动手的积极性,比如采用比赛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或者布置一些具有很强吸引力的教学任务来进行教学。
(三)建议:
1教师要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和选材,特别在教学案例、知识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下功夫,使背景知识、地理现象和探究活动相结合。2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不能一味突出学生“自主性”学习而对学生放任自流,要对学生设计思路或活动方案进行引导,特别在学生遇到问题而无法解决时要进行适当指导。3平等对待学生,在教学中把握每个学生的特点来进行针对性教学,甚至要根据不同学生制定不同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来进行分层次教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4“做中学”课堂不能一味“赶时间”,要给予学生自主支配时间,给他们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机会,真正做到“做”中学习。
参考文献:
初中教学理念范文2
一、班级容量大阻碍了新教学理念的实施
新教学理念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物理课程改革中我们主要采用分层式任务型教学方式。由于,我们每个班级至少六七十人,班级容量大,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把教学内容设置成由易到难不同层次的任务难度就比较大。我们的教学任务,都是学生独立完成或者师生互动的小组合作完成。因为班内人数多,,要分成的小组就比较多,在教学和管理方面,也无形中增加了很多难度。例如:有些学生在讨论学习,而有些则趁机开小差,或者在做探究性实验时,有些学生拿实验器材干一些不相干的事儿,老师顾此失彼,难以控制,学生也找不到自主学习的动力,体会不到学习的成功和喜悦。再比如在课堂上开展多维的交流可以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可是,如果在大班展开这种交流,教学任务就可能无法按时完成。因此有些在课前设计的合作、探究等活动就只能做做形式,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要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就要从这几方面入手。第一,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学内容要设计的新颖别致,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然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其次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形象幽默的教学语言,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新课标中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第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实施和利用小组制模式。要先选拔和培训一批德才兼备的学生,作为学习小组和实验小组长,采用小组长负责制。小组长要求成绩优秀,动手能力强,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他们是教师上课的得力助手。针对物理教学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特点,在平时教学中分成若干个实验小组。小组长既是管理者又是参与者,在上课过程中起到示范作用,在管理上做到自治性与互并存。组长与组员之间,互补性与促进性,优势互补,劣势排除。一帮一,一促一,以优带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和进步。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实施和利用小组制模式,做到学生管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培养学生,把大班级的模式分割成小块,“由大变小”从而有利于教学理念的实施。
第三,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创建一个良好而有效的课堂评价机制。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课堂教学的改进,促进学生的进步,其职能在于反馈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教学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重视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创建一个良好而有效的课堂评价机制,可以使学生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二、教学时间和教学任务制约着新教学理念的实施
我们每学期都有固定的教学任务,教学进度和教学时间。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同时感到教学时间的紧张,教学任务的完成有一定的困难。许多人总认为我备好的课、确定的教学任务就是目标,一节课应该完成我定下的目标,把预设的任务完成才放心,如果学生活动的“过程”太长,讨论、思考、体验的时间太多,我的课没上完,这节课目的就没达到,就是失败的课。于是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许多热闹的讨论场合、生机倍现的体验过程被强令嘎然而止。教师怕时间不够,不得不让学生从“过程”中走下来,直奔预设“目的”,“过程”搁浅在任务面前。这是很煞风景,不大科学的。
三、社会和家长只对教学成绩,中考成绩等结果的重视必定影响着新教学理念的实施和新课程的改革
现在的社会和家长都注重这所学校考上多少重点高中,中考成绩如何,自己家孩子考了多少分等等。考试结果只是从某一方面反映学生学习和老师的教学情况。我们更应该注重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新课程标准不仅强调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还强调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和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
所以,我们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努力朝着课改的方向去做好。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与此同时,对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地过程和方法予以关注。关注学生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得知识的,是死记硬背背会的,还是大量做题练会的,还是通过自主探究、发现的、在解决问题中学会的。无论是哪种方法学会的,从试卷上看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不一样,获得的情感体验不一样,导致了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收获是不一样的,这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也是大不一样的。
除了以上我所说的几点因素外,应该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影响和制约着新教学理念的实施和新课程的改革。但是新课程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歇的过程。只有不断的发展和改革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教师的教,教师是课堂主宰的传统教学模式,才能使学生各方面能力都有明显提高,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初中教学理念范文3
关键词 教学理念 学习氛围 课程设计 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学会自主独立的学习,而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对课堂教学的良好作用。当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边缘化、综合化的趋势,知识的整合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趋势。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整体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加强整合,向综合化道路迈进。提高初中生语文学科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态度,教师就必须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发挥空间,在教学中让学生多思考、提前思考、积极思考。摒弃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辅导讲解,师生共同探讨的教学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毋庸讳言,以往的语文教学许多教师总认为,学生的提前学习和教师的课堂讲解差别并不,其实学生在教师讲解前学习不但可以提前了解书本教材,进入学习预热阶段,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获得一定的知识积累,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可以有一个比较与补充,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就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多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和提前预习的空间。在语文教学中采用艺术手法,包括穿插艺术,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往往形不成一个整体氛围。
学校应鼓励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并把它制度化,适时地进行教学效果评估,以整体推进语文教学水平。
二、教师更新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教师是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动力和实践者,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就必须与时俱进,积极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把握课改的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是“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这种理念的发展变化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提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其二是注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发展,尤其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多注重学生的“学”,其次才是教师的教,只有通过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
三、学前规划课程设计,注重启发性的发问
教师、学生、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因素,三者应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目前而言,我国的初中语文教材仍旧偏重“言”的功能,既重视理论性的语言知识、记忆性内容较多。所以,教师应在课程进行之前,以教学大纲为指导,根据现实环境来科学规划课程设计,由表及里地阐发语文知识。具体来说,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首先带领学生们掌握其中的基础知识,继而再将之上升到一定的思想高度。
这种“文本解读——精神引导”的教学模式将有利于开掘教材的深度,使语文课程成为学生积累知识、提升人文素养的契机。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平衡形式与思想性的比重,既关注学生的语文操作能力,也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等精神素养。比如说在学习古代文学时,教师可以首先带领学生们了解其中的词义、修辞手法、文章概要等浮于“表面”的知识,之后再探析其中的文化底蕴与精神内涵,让学生们从中领悟到古代文学的主要理念和光辉传统,并树立起深深的民族自豪感。
提问环节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的重要形式,让教学知识在教师与学生之间顺畅地传递并反馈。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应充分重视提问环节,做到基础性与开放性的统一,以便及时巩固学习成果并升华教学知识。这些提问中既包含关于形式方面的问题,也有关于思想内涵方面的问题,重在启发学生对形式与内涵的双层思考,由此完成“言”与“意”的合一。
初中教学理念范文4
关键词: 差异化教学理念 初中英语教学 应用策略
1.差异化教学理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过于相信“有教无类”,总认为只要教师肯努力,就可以让全体学生都取得同样的进步。实际上,不同的学生差异很大,他们的生活经历、学习能力、兴趣爱好、英语天赋等大不相同,我们没有办法通过整齐划一的教学方法,使这些差异巨大的学生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相反越是追求共同进步,往往越是适得其反。差异化教学是教育体系中根据兴趣导向及天赋差别的不同,所组织的人才培养教学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促进学生特殊才能迅速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1]。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简述差异化教学理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提供良好的平台。
2.差异化教学理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2.1差异化的调查学情,合理为学生分层分类。
随着教学背景的不断变化,学生的思想开始逐步出现多元化,差异化教学应运而生。差异化教学的核心理念,建立在承认学生差异,尊重学生差异,面向学生差异,从学生有差异的学习需求、发展需求出发实施教学的理念之上。因此,初中英语的差异化教学,首先需要教师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差异,比如英语能力、成绩,成绩的好是哪部分好,成绩不好是因为什么导致的不好,这些都需要教师细致了解。有了这些基础后,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现有的知识背景、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个群体并区别对待[2]。了解的过程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也可以通过个别座谈、开会,以及建立QQ聊天群、校园BBS等途径,拓宽教师与学生沟通的途径,使教师清楚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为差异化教学打下基础。总之,差异化教学的提出,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差异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差异化教学也在教师恰当的分层、分类策略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2.2差异化的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教学内容的分类设计,是开展差异化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其目的在于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设定不同的教学内容。这种教学内容的设定主要是依据学生的能力、兴趣取向,其原则就是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能够取得最大的收获。尤其针对较差的群体,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尽快提高他们的成绩;较好的群体如何继续“拔高”,让学生继续发展,成为摆在差异化教学授课教师面前的主要问题。所以,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深入挖掘教材,抓住每种英语教学知识类别教学的本质,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各阶段具体过程,为不同类型的学生设置合理的认知层次和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让每个层级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恰到好处地获得符合自己能力的教学方式[3]。比如,有的学生英语成绩不好是因为词汇问题,有的学生则可能是写作问题,有的学生则可能是听力问题。面对这些同样是成绩不好的不同原因,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就要有所侧重,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开展不同类型的教育,最终才能打造真正的高效课堂。
2.3差异化的教学过程,关注每个学生的变化。
教学过程是教学方法应用的重要程序,同时也是检验教学方法是否适合的场所。有了差异化教学,有了教学内容,还需要关注教学过程。因为不同类型的学生,不同情况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反应并不相同,而且这些区别将直接影响课堂进程的顺利与否。我们要抓住这些区别,认真分析,并利用这些区别作为进一步完善课堂设计的基础,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比如,在课堂上,当学生听完一堂课,或者听完教师布置的任务,或者其他思想教育工作后。有的学生感觉听得很明白,那么他们的脸上就会表现出很轻松的表情,或者是会意的微笑;而有的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总是表现出一些比如“挠头”、“咬笔头”、“东张西望”等一些表情,这就说明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有困难,或者是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感兴趣[4]。基于此,教师要认真地观察学生的表情变化,并根据表情变化进行总结,或者根据表情的变化进一步调整原有的分类,尽量让学生获得最优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3.结语
差异化教学法,必将成为未来初中英语教学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虽然,目前很多学校都在开展差异化教学,但是大部分都流于形式,真正能够领会差异化教学精髓的不多。实际上,差异教学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差异做出比较精确的诊断,然后根据其差异进行教学策略整体设计,包括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估等方面全方位地适应学生差异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站在更高的层次去审视英语教学,不断总结和升华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这样才能更加游刃有余地在课堂上融入差异化教学的理念,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本环.差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考试周刊,2011(32).
[2]陈荣.差异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航海教育研究,2011(1).
初中教学理念范文5
关键词:课堂;音乐;预设;生成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077-02
《中国教育报》上曾登载着这样一则古希腊寓言:有个渔夫,每次出海打鱼之前,他都要到市场上去看看,什么鱼的价格高,就决定去捕什么鱼。有一年春天,墨鱼的价格最高,他便去捕墨鱼,结果打上来的全是螃蟹,他非常懊恼地空手而归。等他上岸后,才知道市场里螃蟹的价格涨到最高,于是他决定下次去捕螃蟹。然而第二次出海,他打上来的全是墨鱼,他再次一无所获。回到岸上,他后悔不已,原来墨鱼的价格又高了。于是他发誓此次不论是墨鱼或是螃蟹他都要带回来。可是第三次出海他什么也没有捕到,那个春天他一无所获。
读完这则寓言,我不禁哑然失笑。在我们以前的音乐教学中,虽没有这样的愚蠢“渔夫”,却常常出现这样的愚蠢行为。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每个音乐教师都非常认真地进行教学的预设,可结果往往各不相同,有的教学活动充分让学生感受、体验,而且不失精彩、富有创造力;有的却不尽如人意,其关键是没有寻找到学生们最关注的热点和学生的兴趣所在。因此,要想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就需协调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课前精心预设,课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
一、课堂“预设”与“生成”的概念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蕴含着无穷生命力。因此,教师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而应该用动态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形成课前预设、课上生成的课堂。课堂生成是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兴趣、学习状态,根据学情、课堂环境等对教学程序精心调整,它能使普通的课堂教学收到最好的教学效益。预设与生成是初中音乐教学活动中必备的两个方面,是教学的两翼。预设体现音乐教学的计划性,是音乐教师将音乐作品按照相应的程序规范地教授给学生;生成则具有动态性,是音乐教师在教学活动时超越教材之外的灵活讲解,学生有超越音乐作品之外的收获。初中音乐教学是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应该使学生在音乐教师的引导下主动体验、参与、讨论并创造音乐,这既需要音乐教师在课前充分预设,多角度地聆听、体验和理解音乐作品的美,又需要音乐教师在教学时编织学生音乐想象的翅膀,适时导向生成,从而使学生走进音乐、融入音乐和创造音乐,只有真正促进诸如“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实践性和创造性以及学科综合性”等理念的真正实现,音乐课才能真正“活”起来、“动”起来。
二、精心预设,精彩生成
1.“生成”的精彩离不开“预设”的精心。生成与预设相辅相成,若想“生成”得精彩,就需要精心地“预设”。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使课堂丰富多彩,必须在课前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但这个教学预设不能是封闭的、单维的、静态的线性教学设计,而应该是开放的、多维的、动态的面式教学设计。这样的预设才能使生成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性。例如在讲授《鼓浪屿之波》一课之前,笔者做了如下的精心的预设。教师假设港澳台的旅程,以导游的身份将学生带进宝岛台湾,通过短片使学生领略台湾的美丽风光、风土人情,引出学习以台湾为主题的新歌《鼓浪屿之波》,共同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心声。学习乐谱、歌词之后,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演唱,同学们觉得这首歌曲应该倾注一种什么情绪?体验到了一种什么情感?可能的回答会有:比较抒情、带着期盼和依恋的思乡情感、充满了激昂和渴望、有一丝忧伤和向往等。教师总结:期盼两岸人民早日团聚的一片真情!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大陆组、台湾组,进行角色扮演,让两组同学自由交流,最后合唱《鼓浪屿之波》,感受祖国早日统一的共同心声。只有课前精心做出开放的、多维的、动态的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展现出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创作。可见,教师要对可能的“生成”做出精心地预设,从而使“预设”和“生成”科学地融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成为一种艺术,才能成为动态生成的生命历程。
2.在精心的“预设”中给动态“生成”留足空间。教师必须在课前进行预设。因为实践活动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的过程,因此这种预设要设计得有弹性、有留白,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主性,给生成留足空间。对积极的、上进的发展予以鼓励,但应对消极的、落后的发展予以引导,使其返回到预设的情景中来。例如在欣赏钢琴曲《鳟鱼钢琴五重奏》时,首先让学生聆听演奏,然后直接介绍这是作曲家舒伯特根据舒巴尔特这首诗《鳟鱼》创作的歌曲《鳟鱼》。教师提问:歌曲中表现的是怎样的一条鳟鱼?在学生们各抒己见后,完整聆听《鳟鱼钢琴五重奏》,并请同学们注意聆听有哪些乐器在演奏。在问题确定后,以音色进行分组:第一小组代表钢琴,第二小组代表小提琴和中提琴,第三小组代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由学生从5个变奏的乐段中挑选乐段听,要求在欣赏的过程中,当听到你们组代表的乐器出现,就举手表示,看谁的耳朵最灵敏。这样的民主激发了学生欣赏、学习的欲望,改变了教师指定或强迫欣赏曲目的被动性和逆反性,让目标在随机中渐渐生成。
3.及时调整“预设”,为“生成”腾出空间。教师的预设是教学活动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但是,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应根据学生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创设出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在特定的情境中,激发学习者与特定情境的融合交互,引发内心的感知冲突,自主生成新的活动主题、新的活动目标。实践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再精心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当未预设情况发生时,教师应该积极调整“预设”,帮助学生从中选择感兴趣的内容,特别要关注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自由而负责任地、健康愉悦地、智慧而有创意地活动,为“生成”腾出空间。例如,在欣赏合唱曲《凤阳花鼓》教学中,一位同学突然在课堂上摇起了拨浪鼓,顿时,课堂一片哗然。是强制批评还是因势利导?欣赏结束之后,笔者充分利用了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进行扶植、栽培,开展拨浪鼓大讨论。让学们说拨浪鼓,敲拨浪鼓,把《凤阳花鼓》的歌词改编为拨浪鼓,唱拨浪鼓,通过学生说――敲――编创――唱拨浪鼓,同学们学习兴趣高涨,既学会了歌曲的旋律,又全面地了解了拨浪鼓的知识,取得了意外的教学效果。
三、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效率和逻辑,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质量和过程。“预设”是教师思考活动的过程,“生成”是学生思考活动的过程,如何在课堂上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完成“预设”的目标,实现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动态平衡,这是教师需要掌控的问题。为此,教师需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两者相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综上所述,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存在于课堂内外,共同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前要充分地、精心地预设,在课上要灵活地、机动地引导,充分利用动态生成的新资源,把握动态生成的新机会,形成动态生成的教学智慧。我们只有科学而艺术地加以把握,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充满激情、迸发火花,才能使音乐教学更富有生命的气息与情趣,才能使音乐课堂彰显出动态的精彩!
参考文献:
[1]金亚文.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宋晨.预设与生成――应然与实然状态下的真正统一[J].现代教育科学,2012,(1):8-9.
[3]彭剑飞,龙亚君.音乐心育艺术[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初中教学理念范文6
关键词:初中数学;开放式;教学理念
开放式理念听起来似乎是十分抽象的教学理念,但近年来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开放式教学理念可以让课堂活跃起来,学生都参与进来,教学不再是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而是老师学生一同参与,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探讨问题,最终老师、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沟通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一、开放式教学理念的意义
开放式教学是一种老师学生一同参与,更加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式。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的主导地位逐渐模糊,学生的积极参与发挥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过程中,老师作为辅助,每一个课题变成一种和学生共同的探讨过程,不再只是老师讲,而是老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通过课堂时间及课后的调查研究不断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老师不断启发学生、纠正学生不正确的理念,最后找到正确答案。在这一过程中,首先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之间通过对一个课题的探究,培养了他们动脑、动口、动手的综合能力。
二、开放式教学理念的运用
1.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最直接的引发学生思考的方式,提出有趣的问题更是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课题的深入研究,可以创设相应的情景,就课题中的要点提出和学生生活比较接近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发现、去找寻答案。
2.鼓励课堂讨论及学习实践
课堂上除了鼓励学生更多地主动思考,也应该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大家一起探讨问题。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发言,也可以听到别人的观点,从别人的思维方式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的思维,从而得到提升锻炼。
实践证明,开放式教学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激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多地被教师们采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真正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培养其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探寻真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贡永生.精心建构问题,培养创新意识[J].中小学数学,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