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文科学的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文科学的作用范文1
摘要:素质教育关注人文精神教育在科学学科教育中的作用,在培养学生科学知识、探究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同时,更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在科学教学中挖掘人文内涵,在实验探究、实践活动中渗透人文教育,这是知、情、意并重的教育,就是以时代的人文精神和素质教育思想为主导,把科学教育的各个要素组合起来,使人文教育有机融入到科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实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同时提升他们的人文理念。
关键词:科学教学;人文教育;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共识,科学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育功能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科学新课程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的发展,以科学探究为主线,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合作,能反映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成果与社会的关系。从课程的整合设计、科学探究的目标,都体现了科学教学的人文关怀。
人文教育是以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的一种人性和教养的教育,使之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纵观科学教材,其中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等方面,也对学生在态度、情感、意志、价值观和世界观等方面提出了人文教育的要求。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恰当地融入人文教育,对学生提高全面素质、人格健全有着深远的意义。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在科学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关注和作用。
一、发挥科学史实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崇高品质
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学家的奋斗史,讲科学家的故事、运用科学史例会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心理学研究表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许多学生因受科学家故事的感染而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1880年达尔文植物向光性实验到1928年温特实验到1934年郭葛等人分离生长素,历经半个多世纪,从生长素发现史教育学生科学研究要有坚韧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国潜心研究并成功发明“侯氏制碱法”,打破国际垄断,名震中外,使我国的化工技术登上世界舞台,无疑使学生受到教育和熏陶,激励学生热爱祖国、献身事业。以及哥白尼的献身精神,钱学森、邓家先和居里夫人的祖国情怀,牛顿“如果我看得更远那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的谦虚等等,让学生从众多科学史实中获得对人生理想的启迪和感悟,充分发挥科学史实对人文教育的桥梁作用,以他们的人格力量为榜样,确立为科学而奋斗,为真理而献身的崇高品质。
二、挖掘教材的人文素材,渗透人文意识的培养
新课程科学教材涉及人、自然和社会广博的知识,本身寓含着许多人文知识,只要善于挖掘其中的人文内涵,就会在学生人文意识、人文精神培养上起到潜移默化、画龙点睛的作用。
1、尊重生命,关爱健康
生命科学中有许多关于生命诞生和价值的内容,如种子的萌发、昆虫的生命周期、动植物的繁殖和发育、人的一生、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珍稀动植物等等。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的过程,认识到一颗小草、一只昆虫都是生命的奇迹,决不能随意扼杀一个生命,懂得生命的来之不易,珍爱自己的生命,体会到一花一草都有情,体会来自动物的情感,形成人与其他生命在大自然中和睦共处的意识。通过学习现代健康的标准、传染病的防治、艾滋病和遗传病、的危害、急救常识等知识,教育学生做一个身体健康、精神健康的人,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有效防治疾病,关注自身的健康,并赋予残疾人、病人的爱心和同情心,塑造学生去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
2、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形成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生态和环境问题是当今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课题,我国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大气、水、土壤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还有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供需矛盾日渐突出,使得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个共同体。现代中学生的生态意识、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将直接关系到今后我国环境的生态发展和长远的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教学在介绍我国环境状况、空气污染及防治、酸雨对环境的破坏、温室效应的警告、水资源的保护、新能源的开发和展望等内容时,要随时联系周边生活实际,如介绍家乡空气质量检测现状,河流、水库等水资源的变迁,气温的变暖和异常天气现象,大工业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生态农业的建设等等学生身边的环境问题,使学生能深深地感悟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要爱护我们的家园,增强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危机感和责任感。在学习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等知识时,让学生从大量的媒体中体会到生态平衡对社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不破坏一草一木、杜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等小事做起,努力为建设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3、认识科学的双刃性,培养科学人道主义精神
科学是一面双刃剑,必须从人文价值的视野理性地看待科学技术的运用,使科学真正造福人类。在学习原子能时,要让学生了解核技术可用于能源、医疗;也要认清核污染、核放射对人类的灾难。现代科学技术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新的“自然界”,同时也对环境带来污染和破坏,以及杀伤性化学武器在恐怖活动和战争中造成的危害。还有基因技术——克隆在作物改良、器官移植上将发挥巨大的价值,同时也存在对环境造成潜在的危险和生物伦理道德的冲突。
三、注重实验探究教学,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科学新课程创导一种全新的教与学的思想,许多知识以实验、探究活动、思考等形式呈现,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注重实验设计与检验,强调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发现、探究、互动与合作。如在液体压强特点研究、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因素的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等探究活动中,采用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实验设计、实践探索、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的教学形式,要求学生按照既定的计划程序规范操作,有目的地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不弄虚作假、臆造事实,提醒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决不允许有任何空想和臆测,指导学生充分尊重实验事实,形成“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求真意识。
四、加强科学实践活动,体验科学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
科学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课外实践活动更是课堂教学有效的延伸。加强科学实践活动的指导,不但使学生自主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也让学生在合作动手实践以及与自然和社会的直接接触中陶冶性情,亲身经历和自我感受到人融入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在实践作用中人文教育更是充实有力的。在科学教学中组织学生参观动植物园、气象站、生态农业基地、科技园区、城市垃圾处理场等科学实践基地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体验科学技术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开展地球仪模型制作、校园植物检索挂牌、绘制校园平面图、水果发电、市售食盐中碘的检测等创新实践活动设计和操作比赛,丰富学生的科学实践经验,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进一步组织开展跟学生生活相关课题研究性活动,通过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共同查阅资料、调查走访、实地考察、实验指标测定系列实践活动,体会到科学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机渗透了对学生的科学实践教育。
五、揭示科学的真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科学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追求科学真善美的统一,充分挖掘纷繁复杂科学知识内在蕴含着结构美、层次美、和谐美等丰富的美学要素,利用这些具有科学美的事物和现象来熏陶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审美观。科学世界中的美表现出无限多样性,如自然界中大到无垠宇宙、浩瀚的海洋,小到奇妙的微生物、晶莹剔透的水滴,远到闪烁的恒星,近到碧绿的草地、芬芳的花朵,都各有着其美的特色。又如动物保护色、拟态和警戒色所表现出来的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美,DNA双螺旋结构的对称美,金刚石、水晶、金属晶体外在与内在结构的统一美,物质世界质量与能量稳定、均衡的比例美等等。当然在让学生感知美的事物和现象的同时,教师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新奇巧妙的实验,给学生另一种美的意境。通过揭示科学的真善美,使学生获得科学美的感受和体验,不断提高境界、陶冶心灵、增强情趣,培养他们健康、积极的审美情感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感性和理性得到协调发展。
新课程的科学教育在突出科学理性教育同时,正逐步和人文教育相融合,这是真善美的结合,理性与情感的结合。融入人文思想的科学教育才是完整的,只有找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点,在科学教学中渗透具有时代特点的人文教育,才能将人类文化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与学习科学知识技能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健全的人格,为学生发展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情感支持,也充分体现了科学新课程教育的价值趋向。
参考文献
人文科学的作用范文2
关键词:大学思政课,教学,人文素质教育,有效作用
大学生是当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由于大学生都有着非常活跃的思维和积极乐观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也是形成个人思想价值的主要时期。当前是社会转型的主要时期,人们的选择性、独立性和多变性的思想活动比较活跃。再加上来自西方的价值观和文化潮流开始逐渐影响着我们,我国受到了国际方面的敌对势力的“西化”政治图谋。所以加强我国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始显得愈加重要,让大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地位和社会的需求,继而研究更加人性化的教育方式。
1 高校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内涵及现状
将个人的人格魅力和修养作为素质培养的核心目标,由于人文方面都是比较综合的,有社会性、历史性以及科学性等特点。人文知识即为人文素质的主要内容,将人文知识是人类对人文领域作为了解的基础知识,在文学、政治、历史、法律以及艺术灯方面都有涉及;“它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但是,在我国高校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并不是很乐观,部分高校学生的举止行为显得极其没有公德心和文明素质,且其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在信仰方面比较模糊。根据华中理工大学有关学者调查结果所示,其内有奖金二十分之一的学生并未读过中外古典名著,另外将近三分之二的同学不了解胜利纪念日;对调查表中所列的7名中国传统文化伟人的名言,没有一个人能全部正确地回答出作者所,有这些现象反应人文素质的缺失和不到位。
2 大学思政课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原因
2.1 教育第一,素质第二的教学宗旨的短视性阻碍素质教育发展
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成为学生的主修课程,并且主要将其大学的思政教育作为默认形式下低于知识教育之下。部分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为严重,将思政课程直接停止,以为学生专业课程实践腾出时间。虽然专业教育必须要重视,但是如果将最基本的任务素质教育忽略,将直接导致其教育方向出现了偏差。思政教育受到如此大的挑战,导致高职院校中专业中的专业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成为了两大对立势力,使得高校素质教育成为了当前高职教育的牺牲品。使得高校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严重的消弱。因此,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受不到重视,并且面临着被忽视、忽略的危机。
2.2 教师认识不足,师资队伍水平有限,素质教育无法顺利进行
教师是在学生中传授知识的重要中介,是联系学生的重要纽带。但是思想政治老师给学生上思想政治课时,往往只是重视传授思想政治知识却忽略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现阶段大学里面特别是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严重不足,不仅仅是师资力量薄弱,而且相应的思想政治课程设置也不合理。所以具有良好素质且有较高人文涵养的思想政治老师成为了高校不可缺少的师资力量。
2.3 忽略基本素质教育培养
高校日常课程教学时常常存在许多问题:为了使学生学习的知识能够为其今后的工作岗位所用,学校往往重视眼前利益,进行快餐式教学,只是一味地填鸭式的灌输教学而忽视了真正的素质教育,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难以达到社会要求,这种现象在高职学校特别突出。快餐式教学过分重视学生知识的快速积累,虽然这与高职院校成立的目的不谋而合,但是这种教育方式却不利于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因此,新时期高校教学任务中亟需重视培养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要将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提高到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一样的高度,只有从根本上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才能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3 思政课堂中对大学生贯彻人文素质教育有效措施
3.1 从教师开始,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人文素质
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假如一个教师的人文素质很高,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会言传身教,学生则会在日常课堂学习中感受到教师的人文涵养,潜移默化中会以教师为榜样。一个人文素质较高的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的是了解学生身心状况的能力以及自身具有正确的审美标准,接着才是拥有良好的专业学科知识。所以,提高高校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且要求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传播人文知识,这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显得十分有必要。
3.2 学校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人文素质课堂教育
学校应当积极鼓励人文素质教育走进学校,要加强增设学校人文素质讲堂的次数。比如,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多增设一些人文类的选修课。在平常可以多多邀请学校和社会上有名的专家学者来给大学生们讲学,举行一些有关人文素质的展示图片来营造高校浓厚的人文气息氛围。我们常说“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3.3 校园文化育人与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机融合
学校教育中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陶冶式、渗透式的隐蔽性教育,学校文化中包含着强烈的陶冶和感染作用,其将对大学生的个人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产生巨大的影响。大学校园文化具有灵活主动、丰富多彩的传播形式,这种氛围能使大学生在无声无息中受到熏陶教育,有利于消除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
4 小结
大学校园特别是高职院校要将思想政治课程与人文素质紧密相结合,要改变过去只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的错误模式。大学中要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只有这样才真正达到了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钟晓琳.科学化与功利化夹缝中的教育坚持[J].读书,2012.4.
[2] 赵成.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内涵问题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家,2004.5.
人文科学的作用范文3
关键词:任务驱动语文能力
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是指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需的学习资源,通过课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获得知识意义的建构和能力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体现了新课程改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职专业课教学中,而在文化基础课教学中依然较多地采用讲授法,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课堂也始终是以教师为主体。这样的课堂,学生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厌烦情绪,对于学生的语文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也基本上是纸上谈兵。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语文教学呼唤从“基础化”向“专业化”的转变。因此,我们尝试着放弃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法,参照专业课教学的做法,把任务驱动法借鉴到我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做课堂的引导者,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任务要完成,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自从教以来,我一直承担中职班学生第一学年《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任务,由于学生大多数是初中毕业分流时被分出来的群体,学习基础普遍偏差,甚至有一部分学生的知识能力还停留在小学水平,他们没有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学习主动性,学习习惯差、意志力薄弱导致学习过程中越来越懒惰,破罐子破摔,一学期下来应用文教学没有多少效果,学生还是一问三不知。试问学生毕业后进入就业岗位,如果作为维修工人看不懂设备设备说明书,将如何“对症下药”?如果在工作中不擅于与同事沟通,将如何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如果求职者捧着字迹潦草、错字连篇的自荐信,将如何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面对这样的学生,我认为应该突破原有的教学瓶颈,突出职业实用性特点,在形成学生综合能力上做好文章。因此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针对不同类别的应用文,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办公文书》采取比较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明确不同文种之间的差别,掌握几种重点文种的格式和写作要求。而对于《事务文书》和《经济文书》采取“任务驱动教学”的方法,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设计教学任务,让学生完成这些任务,掌握相关文种的格式,学会基本写作。本期在继续尝试应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方法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调动,学习效果比以前有了更大的进步,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基本做法如下:
一、根据学生专业特点、明确教学内容、学习方法,为完成教学任务作铺垫
参照历届毕业生就职发展情况,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为学生明确《应用文写作》课程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学内容为《办公文书》、《经济文书》、《事务文书》重难点是这三部分中的《经济文书》和《事务文书》的写作。教学计划将《经济文书》和《事务文书》列为重点,以突出这两部分内容的实用性,特别强调必须掌握常用经济文书、事务文书的格式以及内容的写作。学习方法就是在做中学,做中思考、修改、完善,直至掌握各文种的基本格式和内容写作。
二、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在进行《经济文书》这一阶段教学时,将“说明书、广告”两类经济文书相互串联在一起,布置一个总体任务(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完成一个小制作,说明其功用,宣传小制作)。
创设学习情境:学生要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要求学生列数完成任务需要解决的问题:新知识获取、教师指导、材料准备等。首先,通过自主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说明书、广告两种文种的学习;其次,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完成一个小制作,并将材料准备--制作过程(每一环节)都详细记录,以完成制作说明;最后,通过广告知识的学习,为本组的小制作设计平面广告。根据所学专业制作成品,学生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带动了起来,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三、通力协作、自主学习
在制作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分工协作,将产品的材质、制作过程以及功用,使用注意事项等详细记录下来,为写产品说明书做准备,教师及时检查学生记录情况,并根据学生制作产品的特点,指导学生有侧重点记录。在写《产品使用说明书》过程中,要将如何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写清楚,完成初稿后,在小组内部再相互传阅,提出建议,小组讨论修改意见。这个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再次认真阅读教材关于《说明书》的有关内容,查缺补漏,共同进步。
教师在讲授广告相关知识之后,要求学生为自己制作的产品设计平面广告。在一阶段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的利用自己在绘画社团学到的绘画技巧,有的利用自己在计算机应用社团学到的图形设计技能,有的是主动去请教平面设计专业的同学,可以说,为了能够使自己的作品与众不同,同学们积极查阅资料,探讨交流,各显其能,学生课上课下的表现大为改观,旷课,逃课现象没有了,晚自习时间不再无所事事了,学习主动性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检查、评价、总结
从同学们完成作品的效果看,在制作产品中,学生的专业得到了提升,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小组间互相评价,都能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在资料收集、整理和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从同学们自我反思中看,大家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给予了很大肯定,同学们都表示:“通过这样的学习,自己开始对语文课有了兴趣,”“现在上课,我开始愿意思考一些问题,想办法去解决”等等,课堂表现和学习态度都比之前好,同学们开始走出自我,积极发言,寻求团队合作。
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模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教师创设的真实情景的引导下,能够动手摸索,在自主和协作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探索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值得我们不断尝试,更好地去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
1.李春娟《应用文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的尝试》
人文科学的作用范文4
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和精神体系的构建。可以说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职业院校不但要培养技术全面,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更应强调人才的德才兼备,通过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可以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更能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音乐鉴赏是学生在听觉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创造性思维等心理活动融为一体的音乐审美实践活动。学生的审美能力就是在这种独特的艺术活动过程中培养和熏陶出来的。通过不断的欣赏音乐作品,可以使学生达到一种情感体验,产生心灵的共鸣,引发思想上的变化,从而使学生能够具有比较科学的是非标准,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音乐鉴赏与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关系,通过音乐鉴赏课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习到一些音乐知识,感受到音乐的美,更能让学生产生新的心灵的体验,从而改变他们对现实的看法,树立更为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与人生观。
二、音乐鉴赏课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具体作用分析
(一)音乐鉴赏课为学生提供了一方心灵净土。
高职学生在紧张而充实的学习之余,同样渴望能有一块轻松自由的静土,让他们可以无拘束地进行思想和学业上的交流。比如图书馆可设立多功能休闲阅览室,如通过让大学生通过音乐鉴赏课去聆听和欣赏一些世界名曲,可以使学生的心情和压力得到释放,通过学生之间对音乐的交流和探讨,可以为学生创造宽松的人文环境,读者可以各部系、班级、社团的形式进行音乐的学习、思想和学术交流、讨论和讲座,还可以带正版音乐的影碟到这里播放欣赏。这种教育形式,为高职学生提供了一种比较优越的环境,从而可以使学生产生思想的升华与共鸣,有助于高职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的形成。
(二)音乐鉴赏是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主要方式之一。
音乐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巨大的感染力和丰富的创造力。许多音乐无论是国外的作品还是国内的作品都凝聚着人类高超的智慧和伟大的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思想。优秀的音乐往往包含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个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这些对于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实现他们人格的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音乐鉴赏是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推动力量。
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高职学生人文知识的内化和丰富。也就是说人文素养不是通过音乐直接赋予的和直接获得的,而是通过不断的聆听与评价而来,音乐鉴赏是通过心灵的体会来获得的。
三、提高音乐鉴赏课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作用的策略分析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这就要求音乐鉴赏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为根本目标。在发展机会和权利分享等问题上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处理好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远景规划与近期目标的关系等,充分合理利用现有的一切资源,实现自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人文精神的体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归根结底,科学发展观最终要实现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而人文精神的核心同样是以人为本,要求尊重人及其精神的价值。
(二)提高教师自身人文修养。
音乐鉴赏课效果好坏,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教师的人文修养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并不是所有的音乐都有益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有些无助于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流行音乐可能让学生陷入到一个尴尬境地。因此必须重视教师自身的人文修养,教师人文精神的内涵很丰富,包括教师的政治思想觉悟、人格修养、人生价值观、职业道德、文化素养、创新精神以及对历史的感悟和对现实的感知等等。教师的精神世界决定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向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内容、方法与范畴。教师的人文素养在人文教育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管理者在考核教师专业课教学水平的同时,还要考察教师人文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效果;教育者应自觉加强人文素质修养,包括经常性的政治理论的学习、文学和艺术鉴赏水平的提高,对国际国内大事的研究,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等等。
(三)重视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关键是要使学生划清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界限,掌握分辨是非的标准。一部音乐作品,如果学生要有能力去评价判断它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学生就必须能够从音乐作品的题材、内容、体裁、风格等方面分辨出什么是美和什么是丑的。因为这是衡量音乐作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基础。因而学会这些,只有通过音乐欣赏课这条途径,并且把研究音乐作品的题材、内容、体裁、风格、情绪、曲式等表现手段这一环节作为音乐欣赏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环节,使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深入地认识音乐作品的内容美、形式美、情绪美、表现美,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人文科学的作用范文5
论文摘要:改革应用文教学,将教学内容渗入到校园文化活动和专业实践中去,与运用情景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改革考试模式焕发写作课的教学活力,切实有效地提高应用写作课的教学效果。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但由于其固定的格式,单调的风格,再加上应用文的法规性、规范性、程式性、政策性和模式化的形式,缺乏文科教学的生动性、灵活性,显得单调枯燥、缺乏生动性、形象性和情节性。另外,由于学生自身又缺乏这方面的社会实践和阅历。教师如果在教学时不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那么就会造成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不良效果。那么,自然就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如何有效的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应用写作课的教学效果就成为应用写作课老师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生进行改革。
一、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一)情景教学法
所谓情景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具体将手的文中,创设出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情节环节,从而调动起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比如,我在教“求职信”这种文种时,设计了这样的情景:举办毕业生招聘会,提前把班里的学生分成5组,每组6人,其中3人任评委,3人任应聘人员,而且要求每组由小组长带领本组同学设置招聘广告,设计招聘单位及招聘岗位,而要求每位应聘的同学要回答3个问题,其中2个问题在大体设定的15个问题中选择,其中1个问题必须要临场提问,以锻炼学生临场发挥和应变的能力。而这15个问题都是在大学生应聘的职场中被经常提问道的,比如“请做一下自我介绍”“你的特长是什么?”“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如果你被录用你打算如何开展你的工作?”等契合现代职场的问题,同时要求应聘的学生在仪容仪表,口头表达等方面来准备招聘会。招聘会结束后要求学生每组同学,向本组小组长写一份“求职信”,先由本组小组长带领大家进行本组评议,然后每组推荐一份大家认为写的好的求职信在班里进行交流。然后,由教师带领大家总结一份好的介绍信的写法。这样同学们对从生动活泼的实践中获得的认识是深刻的,也是有效的。
(二)实践教学法
高职高专校园的文化活动往往是丰富多彩的,各种由学生自发组织的社团在学生中的影响很大。组织一个社团,需要具备相当的组织能力,而社团的运转,又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文书。比如创办文学刊物、写稿组稿、编辑印发刊物、联系协调校内外相关事宜等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修改、提高。比如,学校运动会的前两周,教师开始策划讲授相关文种,如开幕词、闭幕词、班级运动员入场词、新闻采写、运动会广播稿、板报宣传,运动会结束后,鼓励学生写作消息向校刊或动地报纸投稿。再如,配合“学习经验交流会”的活动,教会学生拟写举办经验交流会的通知;学些邀请函,分别向任课教师、师兄师姐、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一定成绩的校友发出邀请;交流会上做好会议记录,并在会议记录的基础上整理出会议纪要。整个活动过程,教师参与并指导、跟踪,对学生写出的作品及时进行点评,组织学生讨论。这样应用写作教学配合校园文化活动来开展,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课堂内延伸至课外,让他们运用课内的理论知识自行解决现实问题,应用写作能力得到检验和提高,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三)案例教学法
教学中我们发现,举例具体、生动、典型的案例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我在讲述每种文种时不仅仅让学生学习规范的应用文写作,还让学生联系对瑕疵文案的修改。而瑕疵文案的来源最好从学生的作业中选取。这样血色和那个在自己动手写之前就已经能够杜绝一些常见的错误,从而写出较为规范的应用文。
(四)多媒体教学法
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这样可选一种崭新立体化、快速化的写作课教学模式,例如师生在屏幕上共同鉴赏学生的习作,也可师生共同讨论,这样就可以改变以往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坏境,建立以教师传授与学生自主探索相结合的现代教育模式,可以更多地更直接地对一些写作的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另外多媒体处理知识信息的多样性将枯燥呆板的写作课内容变得生动直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改革考核方式,焕发学生写作活力
考试是检测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一个重要手段。但目前应用写作课考试中还存在着诸多弊端,如学生考试目的是为了获得分数、获得文凭,而不是为了印证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应用写作能力;教师通过考试只是想给课程一个结论而已,而不是通过考试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以致出现考前教师勾重点、划范围,学生平时不努力,考前临时抱佛脚等不良现象。为了使应用文写作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除了把课堂评讲答疑、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纳入平时考核。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调查报告的写作时,为了让学生从实践中真正理解从调查到最后成文的全过程,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然后让小组长负责全组的协调工作,要让组长写调查计划,调查日记,并在每次活动中都标清楚谁干了什么,这样不仅要最后的调查报告而且还要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每个人的工作实际情况,教师依据这些实际情况再给学生打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这样学生人人参与人人合作,积极实践,争取了好成绩,又促使学生查阅资料、互通信息,相互协作,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就加深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了,从而焕发了写作的活力和主动性。
三、结语
总之,应用写作课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基础课,作为应用写作的教师应当努力探讨适合本课程和学生实际的有效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的文体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变化,方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建华.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教育与职业,2007,(2):130-131.
人文科学的作用范文6
关键词:生命;理解;生命解释学;二难困境
19世纪以来,西方社会的人文科学遭受着自然科学从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肆意侵扰而举步维艰。狄尔泰(W.Dilthey,1833~1911年),一位深怀历史使命感的德国哲学家,一方面根据康德批判哲学和德国历史学派的思想启示,努力凭据其研究方法与对象的特殊性来拯救人文科学,尤其从精神生命这一根本性的研究主题方面,充分关注贯穿人文科学研究过程始终的生命倾向;另一方面,经由一种奠基性的哲学研究,他又试图证明人文科学知识也能拥有近似于自然科学知识的那种普遍有效性,以维护人文科学作为“科学”而应有的地位与尊严。
也就是说,狄尔泰既强调人文科学研究所具有的生命倾向以破除自然科学的枷锁从而维护自身的独立性,又在辩护人文科学之地位与尊严的过程中接受了自然科学在认知成果方面的衡定标准。然而,人文科学在其研究主题的生命倾向与其认知目标的科学性要求之间始终存在着难以弥合的沟壑。我们看纠,狄尔泰有生之年的绝大部分哲学思想都致力于解决这一矛盾,即在充分顾及人文科学研究之生命特性的同时,力图满足其对“科学”身份的要求。1900年以后,他对生命解释学理论的着力探讨正是以上意图的充分体现。令人遗憾的是,生命解释学依然陷入了二难困境:要么充分注重人文科学研究中的生命倾向而放弃其对认知目标的科学性要求,要么接受人文科学对认知目标的科学性要求而抹去其研究过程的生命特性。这一困境不仅揭示了人文科学研究中上述矛盾的尖锐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狄尔泰生命解释学理论建构目标的流产、甚至于其毕生哲学探究努力的最终失败。
狄尔泰生命解释学既是其人文科学思想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西方解释学理论从传统向现代、从方法论向本体论转变中一个必要的过渡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其所面临的理论困境启发了海德格尔对理解活动的本体论阐释,以至于扭转西方解释学的发展方向。因此,本文试图深入剖析狄尔泰生命解释学理论中二难困境的成因,这无论是对于理解其本人的人文科学思想还是对于把握西方解释学的流变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作为一种哲学认识论与方法论,以讨论理解活动为基本内容的生命解释学在狄尔泰后期的人文科学研究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分量。从认识论角度分析,理解活动涉及理解的对象、理解的主体以及理解的过程三方面。我们认为,正是对以上三方面的独特阐释使狄尔泰的生命解释学最终陷入二难困境。
一、理解对象的生命意蕴与认知目标的科学要求
“历史哲学之父”,意大利人文科学家维柯(G.Vico,1668~1744年)早在1725年就指出:社会历史世界是人类自己的创造物,所以人类能够认知自己的创造物:相比而言,人类认知历史世界甚至比认识上帝的创造物——自然界——更有优势。维柯的这一观点影响深远。
17世纪以来,西方自然科学的卓越成就展示了人类理性前所未有的认知力量。自然科学的发展对近代人文科学研究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自然科学试图以其特有的思维方式与认知方法主导人文科学的研究;另一方面,如果根据维柯的上述观点,自然科学又反过来给人以启示,即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尚且能成就斐然,那么对社会历史世界的理解与把握就更应该充满信心。对社会历史世界的理解从属于人文科学的研究范围。从历史上看,关于解释的方法与理论自始就与西方的人文科学研究紧密相联。在狄尔泰之前,无论是法学解释学与神学解释学,还是施莱尔马赫(F.D.E.Schleiermacher,1768~1834年)的普遍解释学,它们致力于解决的都是如何对人类自身的创造物——或是权威法典,或是圣经文本,抑或是一般性的文本——做出有效性认知这一问题。狄尔泰沿着先哲的足迹,将解释学的对象范围进一步拓展为整个社会历史世界,“把历史世界理解为某个要解释的文本”。然而,作为理解的对象,历史世界这个广义的文本在其存在上有何特点?其特点对历史理解的目标有何影响?
自18世纪70年代赫尔德(J.G.Herder,1744~1803年)开创德国的历史学派以来,历史主义在德国的信徒队伍日渐壮大,“历史意识”广泛地影响着人们对历史研究的态度与理路。承认历史的流变,强调历史现象的特殊性与唯一性,历史主义的这一特点要求人们在历史研究中对历史语境与历史关联作尽可能全面的把握,尽可能恢复研究对象的历史原貌。正是心怀这种历史意识,施莱尔马赫提出,我们对一般性文本不仅要作语法上的解释,还需要一种心理学上的解释,即通过全面还原作者的创作背景而从心理上进一步理解其原初的创作意图。
注重理解对象的历史关联,无疑这是先哲给狄尔泰心头留下的一道深深烙印。在狄尔泰看来,不论是自己先前考虑的心理事实或心理状态,还是后期偏重的生命表达、乃至于由客观精神构成的整个历史世界,所有这些理解对象无不相似于以下诸点:它们均为一种历史性的实在,都从历史个体的内部心灵被给予出来,因而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某种精神生命。他指出:“人文科学的确比自然科学优越,因为它们的对象不像后者的那样是在感觉中给予的表象,不单纯是在意识中对实在的反映。它们的对象首先和主要是一种内在的实在,一种在内心得以体验的关联。”显然,我们不能、也不应把历史认知的对象简单地等同于那些没有多少内在精神价值的自然对象。各种社会历史实在,当作为理解的对象而被呈现时,我们必须注意其原始的生命关联。这意味着,历史实在不仅是历史个体精神的创造物,而且还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对历史对象的理解,我们侧重的是领悟其所体现的内在精神生命,而非如自然科学那样将之演绎式地归附于某种普遍的因果规律之下。只有尽可能充分地挖掘理解对象的生命意蕴与历史关联,我们方能更深刻地理解历史,才能更准确地领悟历史中蕴藏的人类精神生命。
然而,理解对象的生命关联性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就如狄尔泰所作的维柯式断言,“精神能理解的,只是它所创造的”,由于历史实在均由人类自身所创造,所以我们应该能对它们做出准确的认知。另一方面,狄尔泰本人也承认正是理解对象的这种特质给我们带来了困难:作为一种历史性的生命关联产物,社会历史实在均都由独特的生命个体根据特殊的思想意图在特定的生命关联中所创造,因而具有特殊性和个别性。但历史理解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把对这些特殊物的认知带入到一种普遍有效的层面?历史理解首先是针对个别物,力图对它们作一种客观有效的把握。理解和解释对于人文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狄尔泰深以为然的是,人文科学研究方法的确定性完全依赖于对个别物的理解能否被提到普遍有效性(dieAllgeme-ingultigkeit)这一高度。正因如此,人文科学中理解对象的生命关联性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完全不同于自然科学认知的特殊问题:在理解特殊与个别性的历史实在时,我们怎样才能获得一种普遍有效的知识?换言之,我们怎样才能普遍有效地理解他人的生命表达、进而获得关于历史世界的一种普遍有效的知识?归根结底,我们如何确保人文科学知识也能拥有近似于自然科学知识的那种普遍有效性?可以说,理解对象的生命意蕴性特点是造成狄尔泰生命解释学中二难困境的一个首要因素。
二、理解主体的生命本质与认知目标的科学要求
自从赫尔德提出“要沉浸到全部历史中去,要在万物中感同身受”的历史研究要求以来,19世纪的西方人文科学家们在历史认知活动中将集注的目光主要偏向理解的对象,而理解主体作为生命存在的历史性特质却未能吸引更多的眼球。施莱尔马赫在其普遍解释学中主张,为了消除文本与读者在时空上的距离以避免对文本的误解,理解者应尽可能全面地把握文本由之而出的历史语境,尽可能充分地掌握作者原初的创作心境,以实现对文本的“重构式的”理解,甚至达到“比作者本人还更好地理解他自己”的那种理想境界。
然而,真正的历史意识指向的不仅仅是历史理解的对象,其实还有理解的主体。尽管稍后的兰克(R.vonRanke,1795~1886年)已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历史学家不可能在毫无预设的情况下展开工作,但他依然主张历史学家应该忘却自我,并“依照其原样”地、客观地重构历史。19世纪的人文科学家愈益意识到,“依照其原样地”重构过去,这可能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狄尔泰就已较为充分地注意到历史理解主体本身的历史性特质。美国学者巴姆巴克先生就指出,在狄尔泰那里,“历史性”概念不仅指对象而且也指主体,不仅指主体的认知方式,也指主体的存在方式是历史的。
历史理解的主体首先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早在1883年的《人文科学导论》第一卷中,狄尔泰就严正批判了康德等人对认知主体纯然抽象的构想,认为他们“所设想的认识主体的血管之中并没有流淌着真正的血液,而毋宁说只存在作为某种单纯的思想活动的、经过稀释的理性的汁液。”对此,狄尔泰提出了所谓的“整体性原则”,要求把理解主体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整体看待,人的精神生命不仅具有理性这一基本成分,而且还包括不可或缺的非理性因素,理解主体是知、情、意的有机统一。这意味着,不再可能存在一个清除了情感与意志成分、挤干了真实血液、因而被人为地抹平了各种棱角而无个性差异的抽象主体。理解主体必然在情感与意志等方面存在多种主观差异,必然具有独特的个性。狄尔泰指出,我们每个理解主体都受到自身意识的限制,个人独特的意识将其主观性赋予我们所理解的一切对象。有鉴于此,我们如何可能抹去自身的主观性而客观地去理解对象?
其次,历史理解的主体还是一个具有历史存在性的生命个体。这即是说,一切理解主体总是置身于特定的历史关联中。对历史实在的理解,他既无法摆脱自己的主观偏见和先前假设,也无法脱离当下的风俗习惯和舆论导向,更不可能对当前的时代精神视而不见和听而不闻。
历史个体,无论所作为历史实在的创造者还是理解者,都以自我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封闭世界,展现为诸多相对自足的莱布尼茨式的“单子”。美国学者林格指出,“解释学起源于主体间性的断裂。”生命解释学中对历史实在的理解归根结底就是诸多生命个体相互间的沟通。尽管狄尔泰相信生命个体普遍拥有共同的人性,然而主体对历史实在的理解毕竟是两个相对自足性世界之间的相互沟通。个体怎样才能把那些经由感官而获得的独特的生命表达提升到一种普遍有效的客观理解层次?简言之,具有主观性和历史性的理解主体怎样获得关于历史实在的普遍有效性知识?理解主体与理解对象的生命特性决定了两者间的完全重合可能成为一个永远难解之题。理解者应该“依照其原样”去理解历史,兰克曾经提出的这一要求现在几乎可以被视为一种历史认知中的“乌托邦”。
三、理解活动的生命特性与认知目标的科学要求
社会历史实在是人文科学研究的直接对象。由于历史实在具有内在的生命意蕴并牵涉到某种历史性的关联从而区别于自然科学的对象,所以对历史认知的方式也相应地有所差异。狄尔泰明确指出:“我们说明的是自然,而理解的则是精神牛命。”理解是人文科学中把握历史最重要和最根本的认知方式。对人文科学认知方式本身的规定直接制约着人文科学的认知结果,影响着对人文科学之“科学”身份的认同。
自17世纪西方哲学实现认识论转向以来,人类针对外在世界的主导性认知方式先后遭遇了两次严重的危机。在我们看来,无论是经验论者着力强调的观察实验与经验归纳方法,还是唯理论者极力推崇的理性演绎方法,它们其实仅仅是人类理性的不同方面。随着近代西方哲学的演进,在彻底贯彻经验论原则的前提下,休谟的怀疑论从经验归纳方面表明人类理性能够扩展认识范围但缺乏普遍有效性。与此同时,以莱布尼茨一沃尔夫哲学为代表的唯理论哲学也渐次从理性演绎方面暴露出人类理性的另一局限,即它虽能保证了认识的普遍有效性却不能拓展认知的范围。以上两方面困境首次展现出人类理性这一主导性认知方式的危机:无论凭据经验归纳还是依靠理性演绎,人类理性似乎都无法提供普遍有效的知识。令人振奋的是,康德在其批判哲学的“哥白尼式革命”中,通过对先天综合判断的解析与建构,他将人类理性认知能力中经验论与唯理论曾各执一端的两方面有机地整合,最终宣告“人的知性为自然立法”!这表明,康德从先验哲学层面成功地克服了人类主导性认知方式遭遇的首次危机。我们看到,沿着康德先验哲学的思路,德国古典哲学所讨论的人类理性认知能力最终在黑格尔恢弘的思辨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得到极度张扬。
然而,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随后的崩溃表明传统的理性主义哲学业已穷途末路。另一方面,由人类理性日渐促成的扭曲的现代社会生活也使人越发意识到理性本身确有其局限。理性并非万能!作为对传统绝对理性主义哲学的反抗,非理性主义哲学在狄尔泰生活的世纪应运而生。以叔本华和尼采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者们认为,不仅是某种非理性之物构成了世界的基础与本质,而且我们也只能以一种非理性的方式去把握外在世界,理性的认知方式不适合、至少不能深入地而准确把握世界的本质。从认识论角度观之,非理性哲学的兴起可以说给传统以理性为主导的认知方式带来了第二次危机。
如果说,上述第一次危机揭示了人类的主导性认知方式对经验归纳能力与演绎分析能力进行综合的必要性,那么第二危机预示的则是人类的认知方式对自身意识活动中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予以综合的必然趋势。它意味着,要对外在世界、尤其是对已然深深留下了人类精神生命烙印的社会历史世界进行全面而深入地认知,我们必须采取一种更周全、更妥当的认知方式。
施莱尔马赫在建构其普遍解释学过程中曾着力探讨了心理学的解释方法。他认为这一解释方法需要一种心灵上的预期(dieAhnung)或预感行为(cindivinatorischesVerhahen)的参与。正如洪汉鼎先生指出,施莱尔马赫论及的预感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理转换,一种把自己置于作者的整个创作中的活动,一种通过想象、体验去对作者创作活动的模仿。”显然,某些非理性因素构成了这种预感和心理转化过程的必要成分。而稍早于狄尔泰的德国历史学家德罗伊森(Droysen,1808~1884年)则更明确地指出了理解过程中的非理性方面。在他看来,对于历史世界,“理解可能是适合人类的最完美的一种认知方式。这是一种直接的、突然的过程,它并不需要对那些活跃于其中的逻辑机制有所意识。因此,理解活动就像是一种直接的直观……”德罗伊森和施莱尔马赫的理解观表明,理解活动虽然主要表现为一个理智性的过程,但从根本上说,它毕竟融合了理性与非理性的认知因素。
狄尔泰无疑受到了上述哲学发展理路的影响,从而较为充分地注意了理解活动的生命特性。作为活生生的生命个体,理解主体不仅是一种理性的、还是一种非理性的存在物,主体的精神活动表现为一个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的统一体,具体包括了知、情、意三种基本成分。生命个体的一切活动必然带有生命的特性。狄尔泰清楚地意识到,尽管三种成分在生命个体的不同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与身居的地位并非处处都能等量齐观,但它们总是内在地相互关联。故而,理解主体的任何一种活动都同时包含着不同程度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历史认知活动亦毫不例外。
为了“从生命自身”、在其“原初状态”中把握精神生命,1900年以前,狄尔泰较为重视内省和直接的自我观察等心理学方法的认知性作用。但是,这种认知方法的正当性和有效性受到广泛的质疑。1900年在实施解释学转向后,他开始探讨较为理解这一认知方式。具体说来,狄尔泰对理解活动的本质性构想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首先,由于信奉施莱尔马赫关于人类本性同质的浪漫主义思想,狄尔泰在早年就曾保留了前者提出的心理预期这一非理性的认知成分,认为预期有助于文本理解。其次,在后期的《对他人及其生命表达的理解》一文中,狄尔泰指出,要从众多复杂而零散的生命表达中把捉到内在的精神性结构关联,一方面我们必须借助理性的归纳推理,另一方面还必须考虑到生命表达由之而出的那种特定的生命关联,也即是需要考虑特定的环境因素对生命个体从非理性方面对其生命表达活动的影响。只有从理性与非理性两方面着手,我们才能从归纳所得的内在精神关联出发而推断生命个体在未来相似的境遇中的生命活动。狄尔泰明确表示这种推断根本说来并不具有普遍必然性与客观有效性,仅仅是一种心理上的预期。最后,狄尔泰在对理解的最高级形式的讨论中进一步发挥了施莱尔马赫重构式的理解观。在他看来,我们需要把在自身中体验到的知情意之间的结构关联移入到对他人的理解中,并据此按照事件之进展顺序在我们心中完成一种重新体验和重新构建。此过程完成的理性根据尽管在于那近似客观的结构性精神关联,然而它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一种非理性的想象活动,甚至在那貌似客观的结构性精神关联中,也绝非理智成分的纯然存在,情感和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同样占有一席之地。据此,理解主体试图重新体验与建构的绝不仅仅是他人生命中的理智过程,而是同时关涉理智、情感和意志三方面。显然,狄尔泰吸纳了施莱尔马赫的心理学解释方法,只不过把该方法以一种更具技术性的方式予以了贯彻。也即是说,在狄尔泰的后期思想中,心理学和解释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解释学更直接地先行铺垫了心理学分析道路。正如美国著名学者马克瑞尔先生所言,狄尔泰后期并不是放弃了早年的心理学设想,而是在构建生命解释学的过程中把心理学与认识论和方法论联系起来,重新考虑心理学在人文科学中的地位问题。
以上可见,从理解对象与理解主体的生命意蕴出发,狄尔泰在构想理解这一历史认知方式时,较充分地注意到了其生命特性,从而将理性与非理性的认知成分融于其中。也就是说,他并没有像传统理性主义者那样完全从绝对理性的角度透视理解性的认知过程,而是在剖析理解活动中理性因素的同时,也辩护了非理性因素的合法地位。但是,根据自然科学的认知模式,认知结果的普遍有效性必须获自于理性对认知过程的绝对监控。以这一标准来看,那介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理解性认知方式怎么能够确保历史认知的普遍有效性?显然,这又从另一个方面造就了狄尔泰生命解释学中认知主题的生命倾向与认知目标的科学性要求之间的二难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