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创新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创新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创新发展

社会创新发展范文1

经济建设稳中求进。尽管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部分影响,但全镇经济形势仍然保持着较快发展的势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4.12亿元,比上年的13.86亿元增长75%,其中农业生产总值2.35亿元,比上年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875亿元,比上年增长161.4%;农民人均纯收入3950元,比上年增长12.4%;财政收入1108万元,比上年增长90%,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4.08亿元,比上年增长451%。

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水产品总产量突破7000吨,实现水产总产值3千万元,比去年增长80%,小龙虾养殖面积当年达到4000多亩;鸡猪出肥、出笼数量分别比上年增长33.3%和40.8%;投资15.5万元对相关泵站进行了维修改造,港渠清污1000多米,有效巩固了农业基础地位。

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喜人。全年共引进项目9个,计划投资1.32亿元,完成投资0.9亿元。其中三泉水泥厂、双明色拉油厂分别投资4700万元和800万元。特别是的造船业再度复兴,集聚民间资本并引进技术和资金组建了三大造船企业,短短几个月时间累计投资达1600万元。,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组建专班,投入重力,配合有关职能部门编制了《港口工业园总体规划》,目前,正报县人民政府审批。

社会事业快步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有了进一步提高。以“两控”为重点,落实五项措施,全面完成市县下达的生育率和性别比责任目标,在各次行动考核中始终位居全县中上游水平。投资45万元高标准兴建计划生育服务站,村级服务室也不断完善,省市计生系统领导多次来调研和指导,全市计划生育半年工作总结现场会到参观学习,我镇计划生育工作走上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基础教育质量全县一路领先。不断加大教育投入,逐步形成了特色的办学风格,全县中小学教学工作现场研讨会在我镇圆满召开,办学经验成为全县学习的典范。

交通面貌焕然一新。公路段全线贯通,等6个村16km通村公路竣工通车,通村公路硬化通达率达到79%,镇内硬化路网基本形成,交通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安全饮水工程全面启动。镇自来水厂增容改造后,水质显著改善,解决了镇区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自来水厂正在建设之中。

卫生事业活力增强。公共卫生工作创造了新的业绩,手足口病得到有效防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

社会保障事业创造新的业绩。农村低保进行了一次全面审核换证工作,城镇低保新增45户,基本做到了应保必保。政府投资6万多元修缮镇福利院。在抗御年初冰雪灾害战斗中,全镇党员干部深入一线抗灾救灾,较好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没有发生一起伤亡事故,争取38万多元危房改造补助资金,让74个困难户搬进了新居。去年6月份地区遭受历史罕见冰雹、龙卷风袭击,我们采取得力措施组织生产自救,得到亲临现场指导的县委领导的好评,已向受灾农户发放价值4万多元救灾种子、5.5万元救济款。汶川大地震,全镇自发向灾区捐款20余万元,广大党员主动缴纳特殊党费近两万元。

宣传、文化、体育、科技等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新建农村书屋8个,村级篮球场2个,戴家洲村正在申报市级体育示范村,有线电视用户增加1000户,入户率达到45%,农村文化体育生活逐渐繁荣。科技事业齐步发展,文明创建工作稳步推进。

组织建设更趋完善。扎实推进“五个基本”建设,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扎实搞好村级办公活动场所建设,三个村高标准建起了办公楼。以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全面按照“四化”方针和坚持“两推一选”原则选准配强村级两委班子,全镇共调整了9名村主职,19名村干部,使一批政治素质好、廉洁奉公、年富力强、能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优秀党员进入新的村级领导班子。软弱涣散村整治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两委班子呈现了“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结构合理、高效精干”的特点,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在党员和群众中具有较高威信。

维稳工作力量加强。奥运年、项目建设年,也是各类矛盾突发年,维稳工作压力大。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社会稳定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一是建立了完善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体系,二是坚持专班保稳,按照“五个一”的工作思路,针对全镇集中突现的十大矛盾问题成立了十个维稳工作专班。三是广开言路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共办结案件36件,其中县群众工作局交办的15件,县政府督查室交办的2件,县纪委交办的1件,县长信箱信件14件,自办件4件,办结率、回复率为100%。四是健全突发公共事件调处机制,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维护社会稳定。在几起突发事件中,综治办、办以及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部门通力合作,协调配合,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五是常备不懈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努力夯实安全基础,全力压降安全生产事故。及时妥善处理了武汉东西湖发生的工伤事故、戴家洲小孩失水身亡事件、大广高速两起交通事故等,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年是我镇项目建设推进年、服务年,大广北高速、大桥、码头建设、回水堤防加固、土地平整、安全饮水、联村通村公路建设等一批大中小型项目处于建设期或收尾期,项目投资额达4亿多元,为历史前所未有。我们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全力维护项目建设。一是主要领导亲自介入,时刻掌握工程动态,加强指导,参与协调。二是围绕各大建设项目成立了相应的协调服务领导小组,加强对建设服务工作的领导。三是以宣传教育为先导,教育干部群众以大局为重,舍小家、为大家,舍个人利益、求整体利益,构建和谐建设环境。一年来,工程项目进展顺利,得到上级领导、广大群众和建设业主的高度肯定。

社会创新发展范文2

为此,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大力实施创业就业工程和人才强区工程,着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和谐劳动关系机制建设,努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力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创新发展。

一、大力实施创业就业工程

围绕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深入落实创业就业三年行动计划,完善扶持创业和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规范招人用人制度,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一是着力促进重点人群就业。继续全力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扶持力度,健全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保障机制。自治区将进一步增加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数量,促进高校毕业生特别是贫困家庭和蒙古语授课毕业生就业,今年力争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13万人以上。积极引导农牧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增强转移就业稳定性,农牧民转移就业人数达到240万人以上。加强就业援助,确保完成失业人员再就业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万人。增强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功能,做好化解产能过剩、企业兼并重组转型过程中职工安置工作。二是着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落实培训补贴政策,切实加强技工院校和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深入推进特色培训品牌创建活动,启动实施农牧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三是着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健全扶持创业工作机制,强化创业指导服务,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加强创业园区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深入推进国家和自治区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四是充分发挥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的作用。把发展家庭服务业作为就业新的增长点,以推动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为重点,继续打造区域性家庭服务业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中心城市家庭服务体系,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公益岗位和有偿家政服务相结合的模式,增强家庭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组织实施自治区家庭服务企业“百户十强”创建活动,深入实施家庭服务业特别培训计划。五是强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整合力度,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人力资源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和标准化建设,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全面落实就业服务实名制管理和企业空岗报告制度,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推进就业信息全区互联共享,将大学生就业服务终端延伸到校园、社区,提高就业信息服务质量。

二、大力实施人才强区工程

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各种资源,集聚多方力量,深入推进人才强区工程。一是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畅通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绿色通道,建立促进人才向基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艰苦地区、生产一线流动的激励机制。二是搭建人才工作平台。加快人才资源信息库建设,统筹落实国家专项人才计划和“草原英才”工程任务,加强区域人才交流合作,认真落实京蒙、粤蒙人才开发合作协议。建设海外高层次人才联络平台,推动引智成果示范基地建设。三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围绕重点产业发展,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进一步落实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特培计划,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培养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带动新兴产业、发展高新技术的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四是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和百名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加大重点行业和企业的关键岗位和紧缺职业技师、高级技师培养力度。

三、着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把完善社会保障作为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是完善社会保险政策。认真落实《社会保险法》及其配套法规和政策,进一步规范养老保险自治区级统筹和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盟市级统筹。从我区实际出发,探索建立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办法,逐步完善被征地农牧民社会保障政策。研究制定困难企业和困难群体参加医疗保险政策,全面推进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继续深化医保付费方式改革,强化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将医疗保险封闭运行企业全部纳入社会统筹。研究出台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二是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探索完善社会保险参保激励机制,以非公有制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农牧民工为重点,进一步扩大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以高风险行业、中小微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和农牧民工为重点,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三是稳步提高待遇水平。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提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贴水平,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内住院费用基金支付比例分别保持在80%和70%以上。探索建立大病统筹保障机制,将特殊困难大病重病患者目录外用药列入大病保险支付范围。四是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和经办服务。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征缴机制,强化基金内控管理,加强社保基金非现场监督,全面推行医保监控软件网上应用,提高基金使用效率,确保基金安全。加强业务基础建设,开展网上经办和柜员制服务,扩大标准化建设试点范围。加快异地就医信息平台、管理平台、结算平台建设,实现参保人员区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拓展与区外重点地区异地就医结算合作机制。

四、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积极推进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分类管理工作,稳妥、审慎地推进公务员聘任制试点。加大公开遴选力度,促进基层机关公务员向上级机关有序流动。研究建立公务员分级分类考录试行办法,以加强和稳定基层公务员队伍为重点,完善基层公务员录用制度,适当降低艰苦边远地区公务员录用门槛,开展从优秀嘎查村干部、服务基层项目生中考录公务员的试点工作。深入开展“公务员素质建设年活动”,加强公务员法定四类培训、京蒙合作培训和东西部对口培训,扩大在线学习范围,强化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和能力建设。做好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和公务员统计直统试点工作。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研究制定具有行业、专业和不同岗位特点的公开招聘办法,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积极开展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聘用工作,进一步规范岗位设置管理。积极稳妥做好安置工作,改革干部安置办法,确保年度干部任务圆满完成。加强自主择业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认真做好部分困难企业干部解困维稳工作。

五、努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改革,研究建立地区附加津贴制度。落实在旗县以下机关全面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逐步解决基层公务员待遇偏低问题。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政策。制定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指导意见,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开展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政策执行情况自查、督查整改专项工作。强化企业收入分配调控,贯彻落实自治区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健全企业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完善工资支付保障制度。

六、积极推进和谐劳动关系机制建设

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和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实行劳动用工备案动态管理,依法规范劳务派遣,进一步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履约率。继续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单位及工业园区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进社区,进一步加强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和队伍建设。大力推进仲裁机构实体化和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创新仲裁办案方式,加强裁审衔接,推广使用仲裁办案信息系统,提高劳动争议处理效能。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完善监察执法服务措施,探索健全劳动保障监察维权综合治理机制,开展突出违法问题专项整治,推进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建设。建立自治区、盟市联动举报投诉平台,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进一步健全农牧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加强拖欠农牧民工工资问题综合治理。

七、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积极推进基层公共服务平台试点项目建设,加大督查力度,确保试点项目按时完成。加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制定服务窗口、服务平台工作考核评价办法,提高基层窗口服务效能。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以实施“金保工程”为依托,清理整合基础数据,加快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数据库建设,实现信息系统对业务、人群的全覆盖,完善网上办事服务功能。深入开展与群众利益相关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做好政务公开、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提升12333电话咨询系统服务效能,实现自治区与盟市联动服务。认真开展维稳风险评估工作,加强对事项、形势的分析研判,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接访、包案制度和重大问题挂牌督办机制,切实做好矛盾排查和化解工作。

八、全面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社会创新发展范文3

人类社会发展史同时也是科技创新所推进的社会变革史。科技创新的不断积聚必然带来科技革命,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深刻地影响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力地推动人类社会实现质的飞跃与发展。在科技创新的促动下,到目前共发生了三次较大的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在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至十九世纪中期,又称工业革命,以十八世纪六十年代棉纺织业中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作为开始标志,以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为完成标志。第一次科技革命直接导致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第二次科技革命,大致发生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其主要标志:一是电力的广泛应用,二是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三是新通讯手段的发明。第二次科技革命促使生产关系进一步调整,导致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由此促使生产力迅速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即现代科技革命,大致肇始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目前仍在向纵深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也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生命科学、物质科学以及它们交叉领域的出现,使第三次科技革命呈现出更为崭新的特征。

二、大数据时代及创客运动———科技创新推进社会新发展

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大数据的兴起使我们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创客运动的风起云涌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使现代经济社会呈现裂变式发展态势。

(一)大数据时代推进社会新变革

1.大数据及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bigdata,mega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另一种与之相关的看法认为大数据是指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的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的方法。科技金融板块科技金融板块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

2.大数据时代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重大变革

大数据带来公共卫生领域的变革。2009年出现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美国政府要求医生在发现新型流感病理时立即报告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因为信息传达时滞,疾控中心每周只能进行一次数据汇总。对速传播的疾病,信息滞后两周的后果将是致命的。谷歌公司利用大数据技术,在流感爆发的前几周就较为准确地预测了甲型HINI的传播并具体到了特定的地区和州。这与疾控中心传统的做法相比,更为便捷且更为有效。大数据带来商业领域的变革。麦肯锡预测未来大数据产品在三大行业的应用将产生7千亿美元的潜在市场,未来中国大数据产品的潜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7万亿元,这给IT行业开拓了一个新的黄金时代。数据处理技术和设备提供商、IT系统咨询和ERP/CRM/BI改造服务商、智能化和人机交互应用以及信息安全提供商将获巨大需求,相应公司将获得机会。大数据带来思维领域的变革。数据已经成为一种商业资本,可以创造新的经济利益。我们可以分析更多的数据,有时候甚至不再依赖于随机抽样。我们可以不用再热衷于追求精确度,而只要掌握大体的发展方向即可。我们也没有必要再热衷于寻找因果关系,只要寻找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即可。

(二)创客运动推进社会新变革

1.创客及创客运动

创客(maker),就是把创造性的设计付诸实践的人。创客包括非数字创客与数字创客。“非数字”创客是利用电脑与互联网之外的工具进行制造的创客。“数字”创客是指以电脑、互联网为主要工具,兼用CAD软件、3D扫描仪、3D打印机、数控机器等数字化工具进行制造的创客。创客运动,即基于互联网、3D打印等现代化技术,由创客为主体掀起的一系列创意、创造、制造活动。“创客运动”将实现全民创造,推动新工业革命。

2.创客运动为社会发展带来的重大变革

创客运动带来一种新的创业模式。创客运动开创了开源社区在线分享、创意优化的文化氛围,通过“众投”等方式为创业者提供丰富的创业资金,形成了具有鲜活生命活力的创客产业链,使加入创客运动成为一种非常便捷的创业之路。创客运动促使形成一种新的人才观。在创客运动里,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卓越的人才,都有可能获取成功。尽管有人非常年轻、学历不高、客观条件普通,但只要具备基本的互联网知识与专业知识,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好奇心与足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通过自身努力与社区团队的大力支持,一样能够成才与成功。创客运动有望带来新的工业革命。这一新的工业革命就是“创客运动”的工业化。在创客运动那里,使普通民众再次拥有了控制生产资料的能力,将制造延伸至范围更广的生产人群当中。具有高度智慧的人们凭借互联网接口和丰富的创意就能够不断影响实体制造业,掀起制造业新的革命,进而改变整个世界。

三、中关村海淀园的成功经验

(一)中关村海淀园发展轨迹

中关村海淀园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起步,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成为第一家国家级高科技园区;1999年,国务院批复成立中关村科技园区,逐渐形成一区十六园;2009年3月,国务院做出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大决策,要求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09年4月,北京市批复海淀区加快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园区发展进入快车道。海淀园飞跃式发展源自科技创新的力量。

(二)中关村海淀园的成功经验

在中央和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中关村海淀园以科技创新推进社会发展为根本原则,多方举措实现了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快速发展,主要的成功经验如下。统筹协调、着眼长远的战略安排。承接北京市“两城两带”建设,按照“南优北拓、东合西美”的空间发展战略,在海淀北部规划创建中关村创新中心区,打造未来生态科技新城;在南部规划推进中关村科学城核心区建设,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云集、优质人力资源丰富的突出优势,使其占领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环节,成为万亿元增长极,并使其中的中关村西区成为创新要素的聚集区;在中部,重点推进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建设。以上战略规划为中关村海淀园的长远发展指明了科技创新之路。高度集聚、后劲强大的产业布局。中关村海淀园密切把握世界高新科技创新步伐,科学设计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打造包括移动互联网与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导航与位置服务、生物医药、新材料与能源环保、文化科技融合等拥有技术主导权的“6+1”产业体系,为中关村海淀园成为世界高新科技创新中心创造了必要条件。科学合理、完善严密的政策体系。着眼打造优质科技创新环境,中关村海淀园已形成科学配套的“1+10”政策体系。该体系分为环境营造与创新能力提升板块、重点产业与重点企业板块、科技金融板块及其他支持办法等11项政策性文件,有力确保了资金扶持与优化政府服务相结合,直接资助与股权投资、示范应用相结合,切实起到了改善发展环境、促进科技创新的作用。聚焦创新、推动发展的五大工程。五大工程的分别是:产业领航工程,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创新聚变工程,加快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创业光合工程,全面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创想圆梦工程,激发区域内在创新活力;全球联动工程,加快核心区国际化进程。五大工程的实施必将为中关村海淀园成为世界高新科技创新中心奠定坚实基础。体系严密、运转高效的组织保障。在北京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以及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部际协调小组的组织领导下,成立了中关村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促进中心(即中关村创新平台),在促进中心的指导下,组建了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审批联席会议办公室、人才工作组、新技术新产品政府采购和应用推广工作组等工作组,形成了强大的科技创新服务管理合力。

(三)中关村海淀园对创客运动及大数据产业的支持措施

依托以上战略措施,中关村海淀园对创客运动与大数据科技予以大力扶持和支持。中关村海淀园为创客提供了专项补贴并设立了专门扶持政策,引导创客运动与产业对接,使其主动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创客空间”已入驻“中关村梦想实验室”,创客运动越来越成为中关村创新发展的新形式。同时,中关村海淀园率先着手布局大数据产业,将大数据产业纳入《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引领工程(2013-2015年)》,将每年的12月13日确定为中关村的大数据日,成立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建立“中关村云广场”,开展云运营和大数据示范应用,中关村大数据产业链已初步形成。

四、结语

社会创新发展范文4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会管理;创新

一、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

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的社会职业,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

在国际上,社会工作(Social Work)指的是专门从事社会服务的职业性的活动,也是一种专业化的职业、专业化的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公共服务)的组织,还是现代社会为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平正义而采取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社会工作是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产物,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工作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有力推动者。

社会工作的社会管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协调社会资源,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安全提供物质、心理支持,维护合法权益,减少社会不平等;二是提供社会服务,满足社会成员的日常需求,促进人的能力发展,改善并增进人们的福祉;三是运用专业技术和方法,帮助有困难人士解决问题,防止因问题激化而可能对社会秩序的冲击,降低社会问题发生的频率和程度;四是参与社区生活过程,组织并强化社区生活,恢复和加强社区与社会基层组织的功能,稳定社会基础;缓解人际关系紧张,防止各种人际冲突或社会冲突的发生,促进社会和谐;五是通过政策倡导和服务传递,充当国家与个人、政府与社会连接的桥梁,促进制度建设与社会进步。

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及地区数十年社会稳定局面的维系,无不证明了社会工作在社会管理实践方面的有效性。2005年巴黎所爆发的大骚乱,政府曾动用警察部队却无法解决问题,后借助社会工作者的力量才平息了骚乱。这一案例可谓社会工作之社会管理功能有效体现的经典案例。

发展社会工作对于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也具有重要意义。发展社会工作是实现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观念转变的必然要求。社会工作以其专业服务的精神和追求民主、平等与正义的社会理想,影响着现代社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转变。社会工作平等、尊重、自助的助人理念为建立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模式提供了价值依据。基于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社会管理中社会大众就被视为行为主体和利益相关者,这样,社会管理就会由单一行政机构自上而下的命令变为大众共同参与的民主过程;解决社会问题就不仅仅倾向于行政力量,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系统和权力解决问题,而更多的是通过服务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从而维持社会秩序。

发展社会工作,是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保证,是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有效途径。传统的政府社会管理手段单一,方式简单,习惯于采取行政手段和强制方式解决社会矛盾,往往容易激化矛盾。社会工作发展出一整套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的科学方法和技术,能从不同层面对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进行防御性与治疗性处理,也能影响并改变制度设置和政策导向,防止或减少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因此,许多国家都重视发展社会工作。当前我国的许多新问题、新矛盾,用传统的工作方法已不能完全解决,必须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用社会工作的方法技术化解社会矛盾。

二、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现状

我国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的政策框架初步形成。为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央有关部门出台了不少政策,地方也探索建立了一系列政策制度。从中央层面看,2010年4月中央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社会工作人才提升为国家六支主体人才队伍之一,确立了社会工作人才在我国人才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2011年10月,中央18部门和群团组织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2012年3月,中央19部委和群团组织又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意见》和《规划》,是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奠定了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制度基础。同时,2006年以来,民政部等部门围绕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登记管理、继续教育、岗位开发设置和民办社工服务机构发展等环节出台一系列专项政策。在地方,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相继出台了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目前,我国综合政策与专项政策相衔接、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相配套的专业社会工作政策框架初步形成。

专业社会工作发展迅猛。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专业社会工作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我国,专业社会工作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尤其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一是专业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国258所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本科专业,6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了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每年毕业学生近2万人。同时,通过职业水平考试,产生了5万多名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目前,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20余万人,已成为我国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是服务平台不断拓宽。近年来,国家加大了社会工作岗位开发力度,已开发了6万多个社会工作岗位。其中,在民政类事业单位开发设置了1万多个社会工作岗位;在城乡社区开发设置了4万多个社会工作岗位。此外,指导和鼓励各地加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培育力度,发展了700多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了重要平台。

三是实践探索不断深入。2007年以来,民政部在全国165个地区和260家单位开展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形成了以上海为代表的政府与社会组合发展模式、以深圳为代表的社会组织运作为主的发展模式以及以江西万载为代表的政府运作为主的发展模式。这些经验模式,为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专业社会工作提供了重要示范与参考。

四是服务成效不断显现。近年来,各地积极引导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重点围绕城市融合、灾后恢复重建、新农村建设、劳资关系与医患关系调解等问题,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2000多名专业社工迅速赶赴灾区,协助当地政府开展灾民救助、心理疏导、生计发展以及社会支持体系建构等工作;广东东莞专业社工积极介入城市流动人口服务,协助广大“新莞人”尽快融入当地社区,实现户籍人口与外地人口的和谐共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在优化社会服务、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建设方面的作用逐步显现。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作为一种专业和职业还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了解和充分认识;二是现有社会工作存在着行政化倾向明显而专业化不足的特征;三是政府购买服务不够,从事社会工作的民间组织发育不健全;四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缺乏。

三、加快中国特色专业社会工作发展步伐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以人才使用和平台建设为重点,以专业服务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建设为保障,加大专业社会工作发展力度,为创新社会管理提供重要支撑。

健全体制机制,逐步形成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强大合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具有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和高度分散的特点。要按照《意见》要求,遵照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党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加快建立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民政部门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和组织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格局。

加强教育培训,加快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专业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完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体系,改进教育培养模式,扩大教育培养规模,提高教育培养质量,不断扩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资源增量。抓紧健全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制度,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培训机构、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通过大规模的专业培训、在职学习、实践训练等方式,对现有社会服务人员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他们开展专业服务、进行专业管理、搞好专业督导的能力和水平,逐步使他们成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加强平台建设,进一步拓宽专业社会工作发挥作用的空间。积极推动城乡社区设置专业社会工作岗位、社区工作人员提升专业社会工作水平,使社区成为吸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重要平台。加大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岗位开发力度,对以社会工作服务为主的事业单位,将专业社会工作岗位确定为主体专业技术岗位;对以社会工作服务为辅的事业单位,根据服务对象实际需求,合理设定专业社会工作岗位。加快建立一批覆盖各主要服务领域、专业服务能力强、管理科学规范的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不断拓展专业社会工作发挥作用的载体和平台。

加强专业服务,充分发挥专业社会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当前,应针对我国社会建设与管理的薄弱环节与紧迫需求,重点强化五个方面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即强化城市流动人口服务、强化老年群体服务、强化农村留守人员服务、强化特殊人群服务、强化受灾群众服务。同时,做好其他社会成员的专业服务,使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覆盖到所有有需要的个体、家庭和群体,不断增强社会服务与管理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求是,2011.5

[3]张海东.社会质量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社会创新发展范文5

1.推进思想解放,要着力在理清发展思路上下工夫。解放思想,就要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举措和领导方法。我们抓住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有利契机,进一步理清了开发“三个产业”,突出“四个重点”,实现“两个增收”的工作思路,明确了生产总值实现18.4亿元,增长12%;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8 500万元,力争超亿,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4 760元,增长10%;农民人均增收500元,增长16.4%的目标。

2.推进思想解放,要着力在项目开发建设上下工夫。解放思想,就要找准加快发展的动力之源,以项目开发建设增实力、扩总量,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活动中,我们立足兰西实际,把推进项目开发建设作为解放思想的着力点,在全县上下树立了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观念,推进思想解放的效益化。今年我们要上马超亿元大项目1~2个,超千万元项目20个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亿元。

3.推进思想解放,要着力在改善民生条件上下工夫。解放思想,就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活动中,我们要把以人为本的要求具体为缓解“五难”问题,即缓解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和吃饭难,让老百姓喝放心水,走平坦路,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困有所帮。

4.推进思想解放,要着力在优势产业开发上下工夫。解放思想,就要看清自身发展潜力,致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优势产业。我们要通过抓好种植、加工、编织和培训“四个基地”,完善信息服务、检验检测、产品研发、市场交易“四个中心”,建成亚麻工业园、亚麻展览馆,办好亚麻节和展销会,推进亚麻产业开发,实现增加值4亿元;开发“三线五区”,绿化美化拉哈山,改造开发呼兰河,包装宣传民俗村,建设“哈尔滨后花园”,推进旅游产业开发,实现创收1亿元;以建设全国大县为目标,强加工,壮基地,活营销,推进畜牧产业开发,实现产值2.9亿元。

社会创新发展范文6

2012年是实施湖南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十分重要的一年,全省完成投资30.7亿元,创历史新高,为年计划30亿元的102.3%,同比增长46%。重点建设28个水运项目。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湘江2000吨级航道建设一期工程(株洲-城陵矶)、株洲港铜塘湾港区一期工程、全省水上支持保障系统一期工程等10个续建项目工程进度稳步推进;岳阳港湘阴港区漕溪作业区二期工程、湘潭港易俗河港区千吨级码头工程等7个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实现蓄水和船闸通航,长沙船舶厂新厂造船滑道和舾装码头工程、湘潭港铁牛埠港区寒鸡港作业区(顺达)散货码头工程、湖南城陵矶临港产业新区油品及化工品码头工程、国电益阳发电有限公司水运煤码头工程等4个港口项目完工投产。全省新增千吨级泊位4个,液、散货吞吐能力354万吨。

水运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大力发展标准化、大型化船舶,运力结构继续优化。2012年底,全省船舶总运力达到342万总吨(其中集装箱5848标准箱位),同比增长11.2%;全省内河机动货船平均吨位413总吨,同比增长8.7%。扶持引导港航企业集约化经营,企业结构趋于优化。目前全省共有水路运输企业162家,其中省际运输企业132家,水路运输服务企业108家。2012年,全省水路货运量及其货物周转量分别为1.87亿吨、562.26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4.2%、33.8%;主要港口货物及其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2.19亿吨、29.57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3.8%、26.99%。水运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占全社会货运量、货物周转量的比重分别为10%、14%。岳阳港成为全省首个亿吨大港。

2013年湖南水运重点工作

2013年湖南省水运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紧紧围绕主题主线,稳中求进,改革创新,以加快水运发展为中心,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渡口改造等民生工程为保障,以严格落实水上安全责任制为重点,加快“四型”海事建设,履行职责、负重前行,全面推进湖南水运安全发展、高效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为湖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水路交通运输服务保障。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快推进水运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水运相关规划,加快项目前期工作。重点做好全省“十二五”水运建设规划的中期调整,积极争取更多重点项目新增列入部“十二五”调整规划,积极支持和督促市县做好港口总体规划。继续加大水运项目前期工作力度,确保如期完成沅水浦市至常德航道建设工程、澧水澧县至茅草街航道工程等年内拟开工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洞庭湖岳阳综合枢纽、涟水复航等重大水运项目前期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加快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全年水运建设计划完成投资30亿元,加快推进26个水运重点项目。继续加快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湘江土谷塘航电枢纽工程、湘江2000吨级航道一期工程(株洲-城陵矶)、岳阳港湘阴港区漕溪作业区二期工程、全省水上支持保障系统一期工程等在建项目的工程进度;尽早开工建设沅水浦市至常德航道工程、澧水澧县至茅草街航道工程、南茅运河航道整治工程等10个重点项目,并力争湘江2000吨级航道二期工程(衡阳-株洲)、长沙港铜官港区码头工程、岳阳港云溪(道仁矶)码头工程等8个项目年内开工建设。力争新增3000吨级泊位2个、1000吨级泊位7个、500吨级泊位7个。

加快民生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渡口改造、客(渡)船标准化改造和全省锚地等民生工程建设,力争全省水运安全基础设施有明显改善。对渡口进行整合,对桥梁上下游5公里范围内的渡口进行调整优化,改造491道有船渡口;全面推广应用抗沉性、操作性好的10客位、30客位标准船型,完成1273艘客(渡)船标准化改造,提高船舶安全系数;建成紧急避险锚地23处,加快解决船舶安全停靠和紧急避险问题。

2、全面提升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水平

切实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建立全面、全覆盖监管体系,做到“五个无”:水域安全责任覆盖无缝衔接、船舶登记无遗漏、船员培训无空白、制度衔接无空缺、现场监管无盲点。责任体系建设涵盖所有管理和监管对象,包括全水域、所有船舶、全部水上设施、各个港口码头、船舶修造企业、水上从业人员和执法队伍等,不留管理真空,实现水上交通安全无缝化监管目标。坚持“签单发航”制度,继续深入开展全省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开展乡镇非运输船舶、农村公路汽车渡口专项整治行动。

严格执行水域安全管理巡航制度。严格执行《湖南省海事系统巡航工作制度(试行)》。三级及以上航道每星期巡航不少于一次,四级航道每半个月巡航不少于一次,五级以下航道及重点库区每月巡航不少于一次;渡口、码头、客运集散地、重点水域实施分片责任到人,在节假日、赶集日等客流高峰时段,定时、定人现场值守;加强对运砂船的动态管理;加强对船舶通航密集区域、渡口渡船、库区、封闭水域的监控,及时发现、消除事故隐患。省局将检查市、县两级海事机构巡航情况,检查巡航记录和违法违章行为处罚记录;对县级海事机构巡航工作抽查面全年不少于30%。

认真抓好水上交通从业人员及监管人员培训。重点加强海事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和海事管理制度的领会贯彻,完成500名以上海事执法人员培训。对客(渡)船船员安排不少于4小时的培训时间,以提高船员的专业素质与临危处置能力。突出加强乡镇政府分管水上交通安全负责人培训,增强县乡一线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责任感。

加快推进科技兴安战略。继续推进全省渡口客船港区泊位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确保30客位以上客船视频监控功能得到实现;继续推广船载AIS、GPS、VHF终端的应用;推广应用船舶“一卡通”工程,实现全省所有的县级海事机构全部启用船舶电子签证和安检系统;建立省水上交通安全综合管理平台,尽快开通12395水上交通安全接警处警电话。

全面强化水上交通安全责任追究。严格管理,严格考核,严格问责。

3、着力强化水运服务保障能力

加强航道管理。重点加强省管湘、资、沅、澧四水及洞庭湖500吨级以上高等级航道维护管理,省管干线航道要实行精细化管理,航标维护正常率超过部颁标准,航道安全畅通,确保主要通航航道上不出现大面积船舶滞留现象;科学制定地方航道养护标准,合理确定养护规模;加强航道养护投入,确保转移支付的航道养护费按国家规定用于航道养护;强化行政许可,全面实行先论证后专家审查再办理行政许可的审批工作程序,有效保护航道资源;严厉打击破坏航道、航道设施及恶化通航条件的行为;加强枢纽、桥梁、码头、取排水口、过江管道等重要涉航建筑物航段和采挖密集航段及重点控制浅滩、航段的常态化执法巡查,严格执法,及时处理各类危害及破坏航道的违法行为;各直属航道管理局航标艇巡标时,发现超载船舶、非客船载客行为要立即向辖区内海事机构通报并上报当地市局,海事机构要立即进行处置;加快《湖南省航道养护定额》编制;积极推进文明样板航道创建工作,完成137公里文明样板航道创建目标。

全面贯彻实施《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在全省水运行业大力开展宣贯和培训。加强经营资质监管,建立和完善水运企业诚信管理制度,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完善水运市场监测机制,建立重点水运企业联系制度,完善客运船舶责任保险。

优化市场主体结构。充分利用国家经济、技术政策和行政手段,鼓励现有企业与大型货主联合经营,以资本为纽带,组建跨地区、跨行业大型企业;鼓励现有企业间内部组织结构优化,推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

切实推进船型标准化。推进以提高安全性能为重点的短途客船、客(渡)船标准化改造;全面公布实施长江水系过闸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及有关规定;推进以提高通航效率为重点的货运船舶的标准化改造。支持和鼓励水路经营者采用清洁能源(LNG、电力驱动)等节能减排设备和技术,积极推广应用示范船型。

加强港口信息化和港口岸线管理。全面贯彻交通运输部《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规定》,提高港口信息化监管水平,继续深入开展“平安港口”创建活动。加强港口岸线资源保护,妥善协调港口岸线利用与城市建设、城市中心区港口码头岸线利用与城市景观建设的关系,严格港口岸线管理。

加强规费征收管理。研究和完善规费征收政策,做好试点开征船舶通行费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协调沟通,争取省财政支持,解决好取消航标设置维护费等五项收费后省级分成抵扣基数调整问题;进一步加大稽查和监督检查力度,全面提高实征率。

4、扎实开展“四型海事”创建活动

贯彻落实国家海事局《深入推进“四型海事”建设指导意见》的部署和要求,全面开展湖南海事系统“四型海事”创建活动。突出以学习强素质、以责任促平安、以服务树形象、以创新谋发展等四个方面,注重构建海事核心价值体系,确保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