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范文1
江苏“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总体目标,就是要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而“强富美高”战略定位的每一个方面无不蕴含着协调发展的原则要求。具体而言,经济强不仅是经济综合实力强,同时也应该是经济结构整体强,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之间的关系,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发展,坚持四化同步、军民融合,努力做到比例协调、结构优化。百姓富集中体现为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好,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确保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环境美强调的是生态环境质量优,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务之急是修补生态环境损坏短板。社会文明程度高则要求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促进“硬实力”和“软实力”一起增强。具体而言,以协调发展理念引领“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应着重抓好以下方面重点工作:
一、全面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布局,在更高层次上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同质发展,而是要主攻相对薄弱环节,实现优势互补的差别化协调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一直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十二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实施,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实现重大突破,沿海地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片、增长带,区域联动融合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但由于我省区域自然禀赋不同、发展基础各异、区位环境有别,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2014年苏北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苏南的43%和51%,区域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制约发展的突出“短板”和重大课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因此既是即期大事,也是长期战略,由此带来的实际成效将有利于发挥我省的比较优势和某些地域的后发优势,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为江苏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后劲。为此,“十三五”时期,理应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区域互补、南北联动、跨江融合、陆海统筹,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一是推动全省三大区域发展与国家层面区域发展总体布局紧密结合,更大力度推动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推进沿沪宁线和沿江地区、沿海地区、沿东陇海线地区特色发展,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二是高起点建设南京江北新区,加快南通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和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合作示范区建设,打造长江经济带建设先行先导地区,规划建设运河、淮河生态经济带和宁杭生态经济带,加快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快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区域快速交通体系和统一规范的区域政策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完善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二、扎实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着力提升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
统筹城乡发展是协调发展理念的基本要求。全面小康重在全面,难在全面,重在农村,难在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同步推进城乡共同繁荣,共同进步。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江苏城镇化起步早、成就好、基础实,城镇化进程总体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是对照新阶段新要求,城镇化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质量水平还不够高,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实质性打破,城乡发展差距依然明显。“十三五”时期,要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全面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格局,努力建设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先导区、示范区。一是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所谓“人的城镇化”,就是要突出以人为本,提高城镇化质量,将目标放在造福百姓、富裕农民上去。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居住证制度,分类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二是完善新型城镇化推进机制。以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契机,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新型城市行政管理模式、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等试点任务,积极探索完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三是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大“六个一体化”统筹推进力度,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推进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三、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同步发展
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协调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之一。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改善民生,改善民生和社会进步同样也是发展,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理应内在统一、协调平衡。“十二五”以来,江苏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连跨三个万亿元台阶,超过7万亿元,人均GDP超过8.8万元,但相比之下,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不能同步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这就要求在继续做强经济的同时必须投入更多精力和资源做好教育、就业、社保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工作,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十三五”时期,要紧紧围绕“七个更”的目标,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注重机会公平,扎实办好各项民生实事,推动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是持续增加居民收入,拓展富民增收渠道,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确保让人民群众拥有更满意、更可靠的收入;二是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促进就业创业;三是推进新一轮脱贫帮扶工作,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完善扶贫开发长效机制;四是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扎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健康江苏”,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五是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大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健全社会救助优抚体系,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拥有可靠的保障。
四、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是协调发展理念的客观要求。坚持两个文明并重,就是要坚持双轮驱动、双翼共振,促进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步增强,实现“身”“心”系统平衡发展。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开放之初就确定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战略方针。新时期提出要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推向前进。随着江苏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相当艰巨。“十三五”时期,要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把建设文化强省摆上突出位置,加快构筑思想文化建设高地和道德风尚建设高地,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一是加强先进思想文化引领。先进思想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中心环节,要坚持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心骨,深入推进思想理论建设,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二是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健康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现途径,要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三是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开放。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实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四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要加快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深化法治江苏建设,筑牢维护公平正义的坚强防线。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范文2
【关键词】公共文化供给;问题;建议
我国作为文化大国,由于长期的体制机制因素阻碍,城乡之间文化服务供给差距日趋扩大。因此,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协调发展,不仅是多样化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对文化“软实力”增强的必然结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生产管理、服务支配理念和模式发生转变,完善城乡公共文化供给的协调发展问题已经水到渠成。但就全国而言,城市社区及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还属于薄弱环节,文化发展现状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加快城乡公共文化供给协调发展势在必行。
一、城乡公共文化供给现状
(一)政府不断加大对公共文化的投入,重点向农村倾斜。政府用于全国文化事业费逐年增加,“十一五”期间,全国文化事业费合计投入1220.41亿元,其中城市850.65亿。县及县以下369.76亿元,占不到城市投入的二分之一。“十二五”规划后,国家加快对公共文化体系的构建,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尤其重点加强对县及县以下文化投入,“十二五”规划的前三年,文化事业费总额已高达1403.21亿元,超出“十一五”投入总额,县及县以下投入增长速度是32.06%。由此可见,政府对文化杠杆逐渐倾向乡镇。
(二)全面启动全国性公共文化工程,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发展。为了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发展,财政部、发改委及文化部门等还专门设立专项资金,推动若干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建设。例如“村村通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中心)建设项目”等,这些工程都有效地向偏远农村倾斜。另外,还大力推广送书下乡活动,着重解决农民看书难、借书难得问题,鼓励建立农家书屋,满足农民对各类图书的需求。
二、城乡公共文化供给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城乡文化发展建设不平衡。近年来,尽管我国政府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多了,但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仍然有待提高,图书馆、老年活动中心等,大部分都是建在乡镇上,偏远山区的农村根本难以享受到这些基础设施;另外,大多数农村没有实现数字化电视、有线电视,能接收的频道很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
(二)城乡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投入不平衡。在许多大城市,打着建设地标性建筑的名义,兴建豪华的大型场馆,资金消耗巨大,然而,普通市民需要的文化活动场所,无需豪华的外观及高档的设施。而在农村,文化投入经费严重不足,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人民对文化基础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国家财政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了,却不能与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相协调,难以满足农村人民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需求。
(三)弱势群体文化权利得不到重视。不管是市民还是农民,都有获取知识的权利。在大城市有着一群为城市建设付出艰辛汗水,却一直被忽视的群体-农民工,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缺乏,他们没有其他的文化生活,所以应该关心重视农民工在文化方面的需求,组织建立农民工活动场所,丰富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还能推动建设和谐文明的城市。
(四)缺乏长效的文化下乡机制。在我国,虽然文化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增加了,文化基础设施却没有得到逐步完善。究其原因在于容易流于形式,缺乏持续性。文化基础建设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容易跟风建设,临近乡村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时,便也跟着建设,没有长远的规划,一旦资金跟不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就会停滞,浪费资金的同时,文化建设也没有得到提高。
三、城乡公共文化供给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缩小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差距。农村也是社会的一部分,是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必不可少的力量,在共享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时,他们的利益应当受到重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对文化精神生活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政府应当兴建活动中心、篮球场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确保农民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
(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城乡公共文化建设主要是一些免费或者低收费的实惠项目,没有财政支撑,这些项目、活动无法展开。政府在建设公共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的同时,要明确资金流向,确保建设资金是真正用到实处,并协调城乡建设资金的分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农村与城市公共文化供给的协调发展,是促进城乡和谐的重要保证。
(三)重视社会各群体的需求。农民工生活在城市,却扎根在农村,他们不仅享受不到农村的基础设施,也无法使用城市公共设施,属于被遗忘的群体。在城市,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大多生活在建筑工地周围的棚户区内,政府应当重视这以群体,适时的建设农民工所需要的文化基础设施,满足他们的文化生活需求,帮助他们在陌生的城市寻求存在感、归属感。
(四)政府应当建立长效的文化下乡机制。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持久关注。不仅要给予资金扶持,更需要政府监督作用,实时验收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果,严厉打击跟风建设。另外,应呼吁城市帮助农村逐步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城市图书馆有大量书籍,可以适当借转一些到农村书屋,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城乡公共文化供给协调发展。
四、结语
城乡公共文化供给虽然是城市和农村两个对象,但它其实是一个整体,都是国家的一部分,统筹城乡公共文化供给,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在未来有望实现。
参考文献
[1] 季根章.乡镇图书馆建设的实践和理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3.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范文3
关键词:商业经济;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区域发展;工业化进程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1
一、前言
十召开以来,城镇化问题再次成为2013年的发展重点,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城市经济结构也呈现出协调发展趋势,城乡一体化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我国正在由一个农业大国向工业强国逐步转型、迈进。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因此,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商业经济发展特点,进行较为合理区域部署,这样才能够切实发挥城乡一体化对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推动作用,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真正提高。
二、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产业经济格局正渡过重要的转型期。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农业从业人口比重较高;另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将温饱问题作为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题。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到目前为止已经基本解决了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经济发展必须进行重要的战略调整。工业化进程脚步的加快,是我国工业产业、服务业产业迅速崛起,由传统的农业文明社会进入工业文明社会,城乡一体化局面的形成就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
1.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经之路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待城乡一体化问题,人们将关注的焦点聚集在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互补与经济要素的优化组合上,通过经济要素的自由移动和产业优势互补,利用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各自的发展优势,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共存与共荣寻求协调发展。从人文角度来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对于地域文化促进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以城市的科学思想来带动农村的落后思想,实现生活习惯的融合,有助于主体文化的传承。此外,从社会学的角度,人们认为城市的社会结构与农村的社会结构之间存在鸿沟,城乡一体化就是打破二元结构,实现社会资源共享的过程。
2.城乡一体化是推进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纵观全球化的城市发展,可以看出城市化在发展过程中通常经历三个不同的时期,首先是城市数量发展期,这一时期,出现在工业社会发展初期,随着工业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很多工业经济聚集体以城市的形态出现,涌现出一批工业新兴城市,城市的数量与工业化进程一样急速上升。随之而来的是城市面积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第二个阶段就是大城市的出现,无论在城市规模、人口数量还是经济发展上,大型城市都占有绝对的发展优势。最后,随着交通枢纽的建立、城际交通网络的构建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地区之间的分割越来越弱化,不同的城镇采取资源互补的发展战略,形成产业链式的依存发展关系,从而带动了更大范围的城镇化发展,形成了“城市圈”或“经济圈”,从而实现了“城区扩张”,完成了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三、商业经济发展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促进
1.商业经济推动工业化进程
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各有特色,一方面是以技术为主的发展模式,而另一方面是以劳动为主的发展模式,通过两种经济方式的结合,可以得到优势互补的作用。在城市发展已经趋于饱和的状态下,城乡一体化为集中开发、集约用地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为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还可以提高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水平,提升农业产品附加值,增加科技含量,在新能源开发方面,借助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能够做到自然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与共享,是提高社会发展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城乡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也将促进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通过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将工业园区经济作为支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商业经济发展改善“三农”问题
城乡商业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现代化农业的不断进步,标准化、集约化的农业养、种植技术的持续改进,可以将市场化经济方式引入传统农业领域,强化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始终是围绕着粮食生产为重点的,各种畜牧、水产养殖业的兴起,大棚蔬菜、瓜果、经济林的种植等,都将面临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在城市经济的带动下,本地区的农业产业经济在大力的供应了当地需求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依托城市品牌形象,向其他地区输出,扩大经济范围,提高农业收入。
3.商业经济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长期处于城市经济巨大压力下的人们,在城乡一体化时代,催生了乡村休闲旅游和生态旅游也的蓬勃发展。民俗度假村、农业特色果品示范园、生态观光游等乡村文化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乡村旅游业为城市经济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交通运输与物流业的发展,为农产品外运和城市商品引入架通了桥梁。随着通讯信号的全面覆盖,信息服务业也不断地深化和拓宽服务领域,在城市经济发展区域饱和的情况下,抢占农村经济市场份额,已经成为信息服务业业绩增长的新趋势。
四、结语
明确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不难看出,城乡一体化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商业经济对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推动作用可见一斑,利用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各自的发展趋势,寻求一种城乡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新方向,既是时代所需,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商业经济对于促进区域战略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城乡一体化实行的重要原动力。
参考文献:
[1]苑芳江.用先进文化克服小农意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04).
[2]刘文俭.加快沿海发达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研究[J].商业研究,2012(06).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范文4
第一,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繁荣。统筹城乡发展应坚持城乡关系平等统一,城乡优势相融互补,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城乡发展可持续,城乡发展以人为本。唯有这样,才能开创城乡联动,共赢共荣的新局面。科学的发展观是一种平等的发展观。社会主义制度下城乡关系的处理、城乡关系的发展,理应建立在城乡经济、政治、文化平等的基础之上。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和要求,就是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尽可能保证城市与乡村、市民与农民在发展过程中机会均等或起点平等,以此全面调动城乡的发展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往我们在处理城乡关系上,基本倾向是向城市倾斜,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市民轻农民的不平等现象。近年来这种不平等现象虽有了较大的调整,但远未真正改变。目前城乡关系出现的严重扭曲状态和失衡表现,都直接或间接地导源于过去的和现存的不平等的政策制度和体制。城乡地位不平等,厚城薄乡、亲城疏乡问题不解决,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农民的国民待遇得不到保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因此在处理城乡关系上必须要坚持平等统一,首先就必须赋予并确保农民享有与市民平等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扩大农民的权益和自由。要通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明确界定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使农民充分享有土地永久使用权,土地自由流转权,土地增值收益的部分所有权。要通过流通体制和国家财税体制改革,让农民享有流通自,所有生产成果的自由支配权。要通过户籍制度改革,让农民享有平等公民权,迁徙自由权等等。其次,要培育平等竞争的市场。要实现城乡关系平等,仅有农民身份的平等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相配合。市场经济的特征是等价交换,是天生的平等派,它不承认城乡差异,也不认可任何特权。市场机制对参与市场交换的主体、产品和生产要素一视同仁,以价值规律为导向。因此,要实现城乡平等,就必须大力培育城乡产品和要素市场。如培育城乡统一的农副产品的市场,加快粮食流通的市场化进程,让供求关系决定粮食价格。培育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让农民与市民在平等的市场规则下进行平等的竞争,各自寻求生存和发展机会。金融政策上还应改变信贷对农业投入与农村经济需求极不相称的局面,放开搞活农业贷款。对通过邮政储蓄渠道流入城市的农村资金,应想方设法返还农村。
第二,必须遵循城乡优势互补的发展原则。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城乡统筹,并不意味着要抹杀城乡各自发展的特长,压制和削弱城乡各自的优势。按客观规律的内在要求,扬长避短,在城乡开通、协作和联合中实现优势互补,这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城乡统筹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城市和乡村作为两个不同的空间区域,总有自身发展条件和发展过程中的优劣长短。城市有自身发展的优点,如现代工业发达、人才汇集、科技先进,但也有明显不足,如发展空间小、自然资源少。农村与城市比固然有诸多弱点,但也有特长或者说优势。明显的事实是,农村有劳动力优势、宝贵的自然资源优势、广阔的和潜力巨大的市场优势。国内外处理城乡关系的经验教训表明,城乡经济社会要快速共同发展,城市与农村既要在各自地域内充分利用和发挥好自身的优势,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同时又要把城乡两方面的关联优势充分调动起来,相互结合起来,形成优势叠加,这样就会产生巨大的互补效应,城乡资源就能得到最优组合,获得最佳的宏观与微观效益。从一定意义上说,统筹就是要为城乡优势互补的实现创造条件,提供平台。改革开放的洪流打开了城乡间的通道,城乡之间资源要素流动的频率,城乡间协作、联合的进程都在加快,各自的优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挥。但由于目前城乡间诸多关系还不够协调,制度和体制改革远未到位,因此就城乡优势互补来说,就存在着互补机制不全,互补方式不多,互补思路不新,互补利益关系不顺,互补功能发挥不充分等问题,这样双方的关联优势还未得到充分利用。这可从如下现象得到说明:一方面,农村有许多宝贵的资源抛弃在山沟和平原,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城市所拥有的能量和生产能力却闲置不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一方面,广大农村科技人才紧缺,广大农民有着强烈的科技需求;另一方面,农业科技人才又大部分集中在城市,数量多、质量高,其能力和潜力远未得到充分调动。一方面,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找不到出路;另一方面,城市有的企业又不能和招不到其所急需的农民工。上述现象甚为普遍,结果使城乡的优势都丧失了,都得不到充分挖掘和利用,这对城乡统筹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第三,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刻不容缓。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大量事实表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协调,城乡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正是经过协调发展实现的。着力促进和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是城乡统筹的核心所在、政府的职责所在、工作重点所在。众所周知,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社会的国家,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又集中反映在城乡二元结构上。这种城乡二元结构的状态不改变,要破解我国“三农”难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乃至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城乡协调发展作为城乡统筹的着力点,是克服城乡矛盾,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然选择。按照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和标准来衡量城乡关系的现实,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新时期的城乡关系仍然存在诸多严重失衡之处,失衡的基本表现仍然是农业的发展远远跟不上工业,农村面貌的改变大大落后于城市,农民的生活、消费水平大大落后于市民。具体说,有城乡产业结构上的严重失衡,城乡资源流动方向、配置上的严重失衡,城乡文教卫生事业发展上的严重失衡,城乡居民享受权利待遇上的严重失衡等等。这些失衡与改革前不同的是,城乡经济社会的联系已不再是完全分割的,城乡商品和资源要素流动尤其是劳动力的流动一直在快速进行,且流动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城乡关系的严重失衡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经济发达地区矛盾相对缓和,而不发达地区较为突出。虽然矛盾有深浅,冲突有大小,但均不利于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不利于二元结构得到有效调整,当然也不利于城乡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握协调发展的理念并不难,难的是将协调发展的理念付诸实践并取得成效。从失衡到和谐,头绪多、任务重,实际工作中必须紧紧抓住以下几个重点,一是产业协调。二是城乡市场的协调。三是生态环境的协调。针对城乡环境污染有以点到面蔓延的趋势,应扭转城乡相互污染和转嫁状况,从城乡两方面进行努力,统一协调环境整治和保护。四是城乡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的协调。经济与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相比,社会事业的发展是“短腿”,而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则是“短中之短”。这是目前城乡差别最突出的表现。鉴于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而且差距还在扩大的现实,必须加大投入,着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为农民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促进农村走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轨道。
第四,必须注重城乡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非常丰富和非常深刻的。从当前情况看,要把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克服那种心态浮躁,急于求成的短期发展观。加快城乡发展速度,早日实现城乡经济繁荣、社会进步,这是城乡政府和城乡居民的共同愿望。但主观愿望不能代替客观现实,靠一时的短期的快速发展是实现不了人们这一良好主观愿望的。须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根深蒂固,“三农”问题的破解涉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系列复杂的深层次的矛盾,实现城乡一体的发展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急功近利,盲目求快,结果只会延缓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加大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时间成本。以往我国这方面的教训颇多,近年来城乡发展中又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正视的现象。一些城市和乡村不顾客观条件,滥用“跨越式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口号,层层压指标,乱上项目,滥铺摊子,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以损失社会的生态的效益为代价,造成耕地重用轻养,林地重采轻造,草地超载过牧,水域酷渔滥捕,矿产采富弃贫,污水废气乱排滥放,酿成了许多难以解决的后遗症,此类现象不胜枚举。究其根源,未能深刻认识和把握发展的持续性是最根本的原因。“领导急于求成,群众急于求富”,这种以牺牲有限资源和生态环境求得城乡高速增长难以为继。
第五,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宗旨。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用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对照城乡关系的现状,必须客观地承认,多年来我们一直未解决好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一直未能摆脱“为生产而生产”、“为发展而发展”的自我循环,实际工作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不相适应,城乡居民的各种需要远未得到应有的满足,城乡居民许多最关心、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面推进的过程中,以人为本原则在广大农民身上体现不够。与市民相比,广大农民的利益未照顾好、发展好、维护好,这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未缩小,而且呈扩大趋势。
讲完了认识问题,便是实践问题。这是的基本理论更是我们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可以体会到的,做一个有心人,做一个学习者,不断发现,不断思考,这就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具体来说,就是在真学上求全面,在真懂上求深入,在真干中求突破。
真学真懂是基础,真用真干是关键,核心便是要抓落实、求实效。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在联系实际、领会精神、深学透上求实效,在开拓创新、推动工作、促进发展上求实效,在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进步、迈上新台阶上求实效。我认为,一定要在真学真懂真用真干上下功夫。真学,就是埋下头来学、下苦功夫学,认真领会党的政策路线和总书记讲话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真懂,就是不是浮于表面,真正将学到的东西化为己有;真用,就是联系实际用、针对问题用,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真干,就是要内化于心、践之于行,落实在工作岗位上,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要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做到思路明晰、责任到人、落实到位,不断把学习贯彻引向深入。干部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感和政治责任感,带头学习、率先贯彻,不仅要成为认真学、深入学的表率,还要成为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模范,成为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模范。同时要认真抓好本地区、本部门的学习贯彻,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灵活多样的方法,增强针对性、提高吸引力,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真学、真用,提高学习的效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深入研究事关本单位本地区的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积极探索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崛起之路,大力倡导务实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务实的举措,大力推动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加强社会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着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范文5
一、新型城镇化的含义
城镇化的基本含义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是人类由小规模分散居住向大规模集中居住转变的过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通常是以城市人口占这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即城市化率来表示。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应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农业人口比重逐步减少城镇人口逐步增加的过程。二是伴随着现代工业和信息社会、经济社会分工的细化而产生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三是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四是社会经济结构不断完善、调整、和谐发展的过程。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在以下方面:
(一)体系新
传统的城镇化只注重城市的发展,而不重视小城镇的发展,尤其是忽略了农村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具有较为完备的城镇化体系,体现为:以大城市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以小城镇为依托,以农村社区建设为基点的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体系。
(二)理念新
新型城镇化改变了传统的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有较为完备的城镇化发展体系,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即摒弃了城镇化发展中城市化盲目扩大,又避免了城镇化与工业化失衡发展。
(三)举措新
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功能配置的原则,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升绿化品质,加快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二、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1、新型城镇化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这是与传统城镇化的根本区别。人既是城镇化发展的出发点,更是城镇化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新型城镇化将人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着力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形成的城乡差别、社会不公平的现象,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宜居,和谐发展。
2、新型城镇化坚持城镇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传统城镇化主要依赖城镇工业化发展,注重城镇规模扩大,空间扩张而忽视了城镇化的同步发展,导致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脱节,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新型城镇化在吸取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基础上,既注重第二产业的发展,又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注重提升城镇质量的同时,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3、新型城镇化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传统的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牺牲和剥夺农村利益基础之上,再者城乡户籍二元结构又阻碍了农村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坚持不以牺牲农村发展利益为前提,把农村社区建设纳入新型城镇化体系,强化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4、新型城镇化坚持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传统的城镇化走的是分散化、粗放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侧重城镇规模的扩大,忽视了城市质量的提升。一方面对资源环境造成破坏,加深了人地矛盾;另一方面造成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城镇化效率低。新型城镇化坚持紧密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求,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努力提高城镇建设的集约化程度,严格控制城市无序扩张,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
5、新型城镇化注重各级城镇建设的协调发展。传统城镇化主要依靠中心城市带动,小城镇广泛发展,而新型城镇化注重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建设城市群为重点,强调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协调发展。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措施
(一)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
根据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及城市化过程,一般将城镇化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期阶段,城市化率为30%以下,其特点是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城市化水平发展缓慢 ;第二阶段是中期阶段,又称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率为30%~70%,其特点是人口向城市集聚、资本向城市集聚,城镇规模扩大、数量迅速增加;第三个阶段是后期阶段,城市化率为70%以上,其特点是城乡差别近乎消灭,人口城市化趋缓。专家指出,当一个国家城镇水平达到30%时,也是这个国家加速城镇化发展的大好时机。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0.19%,已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的中期阶段,河南城镇化率达到40.57%也进入了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周口市城镇化率仅为31.5%,刚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因此,要遵循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实时地制定符合各地实情的发展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措施。
(二)提高城镇化规划水平,完善城镇规划管理体系
实现城镇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有机衔接,加快构建以中心城镇为核心,中小城镇为依托,中心村和新型社区为基础的现代化城镇体系。加快推进扩大规划覆盖面,增强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三)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消除“二元结构”制约
城乡二元户籍管理体制,严重制约农村人口的流动,阻碍着农民市民化的进程,应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农民进城门槛,从而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
(四)完善城镇配套设施,提高城镇容纳能力
要统筹抓好城镇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用设施建设,坚持科学规划、统筹推进、适度超前的原则,系统化、网络化、立体化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切实满足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快城镇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建设功能配套、景观良好、整洁文明、生活舒适的人居环境。切实解决好重要民生问题,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加快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五)注重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
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看,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加速器,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工业化以城镇化为依托,而城镇化反过来又作用于工业化即对工业化具有促进作用或反作用。城镇化适应工业大规模集中生产的需要,能够极大地推进工业化;从国外城镇化发展的实践看,如果工业化超前于城镇化,由于缺乏相应的城市配套设施,就会出现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房价暴涨等“城市病“问题。反之,如果工业化滞后于城镇化,由于缺乏相应的产业支撑,就必然会出现城市“空心化”、大量平民窟和社会治安环境恶化等问题。所以,我们进行的新型城镇化必须既要避免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的现状,又要避免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的现象,这就要求在大力发展现有的工业园区和产业聚集区的基础上,实时地发展城镇化规模,既包括城镇规模的扩大,又包含城镇数量的适度增加,力求两者协调发展。
(六)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增强城市发展后劲
从我国当前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阶段来看,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城市发展将继续依赖产业集聚,但必须把握城市发展新趋势,推进城市发展模式转型,加强城市创新能力建设。着力在体制机制、服务功能、科技教育、创新主体、人才素质、政策引导、居住环境等方面提升城市创新功能,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激发城市创新活力,增强城市创新竞争力。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范文6
关键词:城镇规划建设;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中图分类号:[F299.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城镇规划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实现目标
为了逐步改善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促进城乡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进一步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发展品质的宏伟目标,农村城镇化建设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要求。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加大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力度,对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我国城镇规划建设主要是为实现以下两点战略目标: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实现全面协调发展是城镇规划建设要实现的首要目标。城镇规划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用科学的规划方案有序地开展并推进具有特色经济的城镇化建设工作,努力形成整体协调发展的格局。在进行城镇规划过程中,必须强调城镇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以及基础设施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我国大多数小城镇的建设缺乏科学的规划管理,呈现出规模较小、结构分布不合理以及发展水平较低等特点,因此城镇规划建设体系中必须重点明确核心城市的发展,科学合理地规划空间结构分布,提高改善城乡经济的发展。同时,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特点,合理利用其各种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合理、协调的城镇化体系的形成。
2、实现科学整合规划,缩小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城镇规划建设必须充分利用其区位条件优势,着重优先扶持发展核心城镇,并对其他小城镇按照自身的地域特征等等进行科学整合,采取以中心城镇发展带动小城镇发展的策略,从整体上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品质,逐步缩小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全面实现小康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这也是进行城镇规划建设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我国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城镇规划建设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
目前我国部分城镇规划建设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主要体现在:第一,有些地区对自身客观条件没有全面地加以衡量,不顾及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建设能力,而盲目地追随形势进行大规模地城镇化重复建设,结果不仅没有把城镇规划建设做好,还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第二,部分城镇的建设并不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特点来规划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而存在盲目的攀比性,完全照搬别人的经验,而导致最后的规划建设具有很多的不合理性,不适合自己的道路不但不能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相反会一定程度上阻碍其经济的发展。第三,在城镇建设规划过程中,把城镇的建设脱离了周围城市建设的体系,使得当地城镇的发展与周围大城市甚至周边的其他城镇发展出现脱节,以致于城镇的建设不能借助于大城市建设的带动作用,进而使得城镇的发展十分缓慢。
城镇建设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财政投入不足,资金严重短缺是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大问题,这也是制约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还是依靠政府,融资体制过于单一,财政投入毕竟有限并不能充分满足建设的需要,从而使得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镇经济的发展。
城镇化建设规模偏小,缺乏有效的产业带动
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规模普遍较小,人口与产业的聚集力度与强度不够,在人力、技术等生产要素上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不够,城镇的规模效应不明显,缺乏有效的产业来带动当地的经济增长,使得城镇的发展后劲不足,放缓了城镇经济的发展速度。同时,由于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激烈的社会竞争大大增加了人口、技术以及资本等的流动性,给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从而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城镇化建设的规划难度,使得城镇规划建设不能得到充分的落实与发挥作用,进一步阻碍了城镇经济的发展。
结语
城镇规划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下实现可持续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建设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消除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过程,推动城镇规划建设对我国农村经济甚至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但目前我国城镇规划建设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其制约着城镇经济的发展进程,而如何在明确分析问题的基础上相应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与方案,进一步搞好城镇规划建设工作,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严峻且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