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形象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形象建设范文1
现代城市形象是一个由各种自然因素、人工因素和社会因素构成的复杂的、多层次的有机整体,各种因素、各个环节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城市形象建设因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城市景观是城市形象最基本、最直观的要素和环节,主要涉及到城市布局、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城市标识等诸多方面,成为城市形象建设的必然构成要件。
一、户外广告在城市形象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户外广告是城市景观的特殊构成要素,是城市文化的有形体现,其在城市形象建设中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和极其重要的作用。户外广告主要包括路牌、霓虹灯、电子显示牌、灯箱、橱窗、招牌、实物造型等形式,它在城市形象建设中与其他要素(建筑、绿化等)相比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
户外广告早已告别了拘泥于单一手法、单一目标、单一形式的纯信息传达的传统,迈进了视觉、色彩、环境、建筑和造型等多个领域和多项学科,向人们展示出富有时代精神和丰富多彩的综合表现功能,户外广告的这种发展趋势恰与现代化城市形象建设的追求目标相契合。
户外广告在城市形象建设中的作用主要是靓化作用。户外广告因城而异、因地而异、因景而异,多姿多彩,以不同的方式与形式给人以视觉冲击力和审美愉悦感。一块块户外广告牌像一颗颗璀璨明珠镶嵌在建筑物上、道路两旁、街头巷尾,创造着都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城市形象建设中户外广告的发展与利用原则
从总体上讲,户外广告的利用与发展应当确立并遵循“服从、服务于城市风格和城市整体规划”的指导方针,把户外广告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审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以人性化、审美化、现代化的城市形象观念指导户外广告实践,赋予城市以灵魂和精髓。户外广告的利用与发展在实践中应充分注重协调性原则、装饰性原则和现代性原则。
协调性是对户外广告在城市形象建设中所起作用的整体要求,是其生命之所在。以户外广告为主或为辅构成的特定的城市景观必须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综合体,破坏了景观的完整性,就丧失了审美特征和审美价值。装饰性是对户外广告在城市形象建设中所起作用的具体要求,是其关键之环节。装饰性原则既要求在城市形象建设中注意对户外广告装饰功能的运用,也包括户外广告在商业区、生活区等不同区域中所应体现出的不同的装饰色彩、艺术风格等,充分调动美术、雕塑、灯光的综合视觉效果,努力提高艺术水准,使其成为城市风格、城市文化的有机构成,在城市景观上凸现环境整体美和区域特色美。现代性原则是对户外广告在城市形象建设中的时代要求,是其精神之体现。
三、我国城市形象建设利用户外广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城市依据规模大约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具有国际化大都市趋向的诸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一类是以各省省会、少许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和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新城为主所构成的中型城市;还有一类是以隶属于各省、自治区直接管理的省辖市为主而构成的小型城市。从总体上看,这三类城市的户外广告各有千秋,但从城市形象建设角度考察则存在着不少共性问题。
目前,绝大多数城市还没有认识到户外广告在城市形象建设中美化城市、塑造形象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鲜有从城市形象建设的角度,关注户外广告的开发和利用。许多城市户外广告规划还停留在粗放层面,只有笼统的大体规划。户外广告管理依然是多头交叉型管理、审批型管理、登记型管理、整顿型管理,致使管理工作长期处于无序、低效、互相扯皮的状态。
没有整体规划或不能贯彻整体规划。户外广告有的过大过宽,遮盖了原有空间的本来面目;有的过多过密,抢夺人的视线,使人透不过气来;有的长期缺乏维修保养,陈旧破损,成为不安全的隐患;有的随意乱建,杂乱无章,造成局部环境的紊乱。
广告的商业化与城市的现代化形成对立,过于浓烈的商业气息与城市形象建设产生了突出的矛盾,破坏了城市形象的美化与时代性。有不少户外广告经营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无视空间环境和公共交通安全,随意设置广告,结果不但自身不能成为城市形象的建设者,反而干扰了形象要素间的和谐,成为城市形象建设的破坏者。
四、结语
随着商业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户外广告在商业领域的作用与地位与日俱增。同时,随着人们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人们对于街道景观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户外广告的设计、设置时,应该兼顾历史和地方性特色,同时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以更优美、更具特色的精品广告形式构建更宜人、更具人性的街道景观.
参考文献:
[1]洪亮评.城市设计历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熊广中.城市道路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城市形象建设范文2
关键词:组群式城市 城市形象 发展规划
现代城市的发展趋势主要分为分散和集中两种,组群式结构属于分散的布局形式。相对于可能出现人口过多、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的单一中心城市,组群式城市具有分散布局、相互依托、优势互补的独特优越性,成为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模式。目前济宁将市中区与任城区合并为新任城区,兖州市改为兖州区,并将嘉祥、邹城、曲阜纳入一体化进程,尝试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淮海中心区龙头城市。
2.组群式城市的概念
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早期探索中,英国著名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在中心城市周围建设小城镇,形成城市组群的“田园城市”设想,成为组群式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沙里宁提出“有机疏散”的思想,通过城市功能的空间重组,使单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转化为空间相对分离的多中心分散型结构[1]。由此,组群式城市是由多个空间上相对分散、功能上相互依托的城区构成的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将传统大型集中化城市的功能分散到彼此联系的几个城区,最终获得比各部分简单相加更大的收益。
对于济宁市而言,受经济实力和发展条件所限,并不具有作为区域唯一中心的强大实力[2],因此联合建立组群式中心城市势在必行。在建设组群式城市的实践中,做好做实增强城区联系,统筹用地和各类资源等实事,使各城区的发展相互协调、优势互补等,是决定济宁市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3.城市形象的定义与理解
美国著名城市规划专家凯文・林奇首次提出“城市形象”概念,并从特性、结构和意蕴这三个方面对城市形象进行了解释[3]。城市符号互动理论研究者则从“生态环境”、“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和“城市历史”等方面研究城市形象。结合现代学者的定义,城市形象可看作城市外在风貌和内在精神的综合,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城市经济、人居环境和城市文化。
外在风貌即城市总体布局、功能组成和设施建设,它直接影响到外界对城市的认知和观感。如果一座城市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绿化良好,就会给人较好的印象和感知。组群式城市的各城区相互支撑、功能互补,避免了人口、资源过度集中的问题,使城市布局更加优化、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内在精神即城市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凝聚力等内部素质,是城市文化的核心,也是彰显城市特色、打造城市品牌的关键。作为“运河之都”、“孔孟故里”的济宁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然而,由于对外宣传不足、规划实施不力、公共空间不均、环境建设不良等问题[4],城市形象尚有待提升。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建设组群结构大城市的实践将是一条捷径。
4.组群式城市发展规划及其对提升城市形象的作用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用地布局和各项建设活动科学、统一的规划,是城市形象的基础。2009年山东省政府批准的《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提出了组群城市融合发展规划,以“中心突破、组群发展、城乡统筹、梯次推进”作为区域发展战略。解读这份城市规划,可以发现这种组群式城市建设规划为城市建设与发展带来诸多有益之处,总结为五点:“同城效应”、“强强联手”、“中心领跑”、“交通支撑”和“文化品牌”。
4.1“同城效应”――复合中心城市的一体化建设
组群式城市是多中心的分散发展模式,各区相对独立,各具优势与特色。首先产业布局一体化促进区域内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据报道,济宁市2012年规模工业增幅达到12.5%,服务业占比达到35.9%,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的增长[5],而这些经济发展成果与推进组群式城市的建设是不无关联的。其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的可居住水平。济宁市城市建设目标是:在各城市之间形成22万伏大双环电力,实现同城票据交换和联行异地转账“当日通”,建立都市区动态数据网络平台,重组城市广播电视系统等[6],配套完善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体系,城市发展同步。济宁市以承办第23届省运会为契机,实施“城镇化追赶战略”,加快构筑新型城镇体系,使得2012年度全市城镇化率提高了2.1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
由此看出,加强复合中心城市的一体化建设,使人力、资金、物质、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在整个区域内自由流通,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生态保护和公共管理,增强各分区对总体的认同感,提升城市内部凝聚力。
4.2“强强联手”――城市分区功能互补,联动发展
组群式城市的城区发展各自特色,用功能互补实现城市融合,以谋求更高的附加效益和整体效益。将各城区的功能分散并加强相互联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城区独有的特色和优势,减轻中心城市的负担。济宁市总体规划分为六大板块,作为行政商务中心的济宁西城、作为生产研发中心的济宁高新区、作为制造业和东部物流基地的兖州、作为能源基地和循环产业示范基地的邹城、作为旅游中心和文学教育中心的曲阜、作为工业和西部物流基地的嘉祥[7]。六大板块涵盖了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产业、交通等方面,结合原有的特色,优化资源配置。同时明确的功能定位与合理的城市布局加强了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承载能力。
4.3“中心领跑”――突出中心城区建设,优化城市总体结构
济宁城市发展的主要症结是中心城区规模偏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中心城区与周边城区“低水平均衡”[8]。因此,重点建设中心城区是提高整个区域发展水平的关键。济宁市总体规划确定以太白湖新区为城市主中心,在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生态旅游和交通建设等方面强化职能,增强其在组群内的辐射能力。2012年济宁市中心城区实施重点城建项目96个、建成区面积达到124.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17万,2013年又启动了总投资143亿元的119个重点城建项目,形成了“一城四区、竞相发展”的格局。
4.4“交通支撑”――完善交通建设,便捷资源交流
全面便捷的交通体系可以提升城市内部凝聚力,增强城市对外影响力,是城市发展规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分散的城区布局不利于城市融合和联动发展,因而必须完善区间道路网络,确保人力、物资等资源要素的快速流通。2012年都市区五大区域间启动了总投资227亿元的70个重大项目,包括高铁片区开发、机场提升、城际路网、城际公交等,“半小时都市圈”指日可待。同时济宁市还加速了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多种交通方式的建设,完善对外交通体系,与济南、徐州等大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提高了自身竞争力和知名度。
4.5“文化品牌”――彰显文化特色,打造品牌形象
组群式城市各城区都有着不同的地理特征、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各城区的基础条件。济宁市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的发祥地,更兼有“运河之都”“水泊梁山”“泉林圣地“中国佛都”等文化标签,儒家文化、佛教文化、水浒文化、运河文化等交相辉映。实施孔子文化品牌带动战略,成功的举办了国际孔子文化节、五届世界儒学大会,强化了济宁作为国际儒学研究交流中心的地位。此外,利用各城市分区的人文自然景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宣传多元文化特色,积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城市。
5.几点建议
5.1与国家战略相结合
要与国家、省的发展战略结合好,如城际高铁、西部开发、南水北调、运河申遗等,济宁恰处这些要素的结合点,要充分利用地理优势。
5.2与开放政策相结合
随着周边县域城市的发展壮大,可视其资源要素进一步融合,不断增加新的发展动力。
5.3与当地资源相结合
济宁文化资源、淡水资源、旅游资源、煤炭资源丰富,应利用文化开拓、淡水保护、旅游普及、塌陷治理等形成综合发展力。
5.4与现代媒体相结合
结合“五城同创”等机遇,利用网络、电台、电视、报刊进行营销式宣传,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6结语
综上所述,组群式城市建设要求城市一体化协调发展,各城区功能互补、密切联系,在充分发挥各自特色的同时打造共同的品牌形象。从济宁市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现状可以看出,组群式城市建设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和彰显文化特色的方面无疑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黄亚平,冯艳,叶建伟等.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结构解析及思想渊源[J].华中建筑,2011,29(7).
[2]孟一,张誉耀.济兖邹曲嘉:离“同城”多远[N].大众日报,2004-2-14(14).
[3]陈柳钦.城市形象的内涵、定位及其有效传播[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32(1).
[4]李培军.试论济宁市城市形象的塑造[J].科技信息,2009(22).
[5]马辉.济宁GDP同比增一成多生产总值3189.37亿元[EB/OL].,2009-11-24.
城市形象建设范文3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的到来,城市间的竞争与合作不断深化,城市品牌与形象的角逐在城市竞争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起来。城市形象可以理解为社会公众、市民和游客对城市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因素,也是城市的独特标识之一,还是人们消费城市的重要商品之一,对创造城市经济与社会效益的贡献不言而喻。在信息时代,城市不仅需要有故事,还要学会讲故事。学会如何塑造精彩的城市形象是当下的城市经营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近年来,在城市形象理论中,城市形象定位理论,城市形象塑造理论研究以及城市形象软实力理论,都对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富成果。这些理论均提出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是一个复杂体系,需要整合不同的战术与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构建的虚拟世界越来越发达,大众传媒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有超越真实世界的趋势。因此,利用影视文化塑造和传播城市形象的尝试也逐渐多了起来。而影视基地建设,也随着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城市形象构建与传播的一种有效实践。
影视基地按照产生原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指国家或地区根据影视产业发展的战略需要,划出一定区域,实行特定的产业鼓励政策,由政府或企业对总体发展、产业导向、公共基础设施等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和统一运营的影视产业区域,包括外景拍摄基地、影视内景拍摄基地、影视制作基地以及主题公园。另外一类是在已经建设并利用完毕的影视布景的基础上,作为旅游资源继续开发的项目。影视基地按照功能划分还可以分为内景基地和外景基地。按照规模大小则可划分为影视城,风景名胜区和专门性人造景区。随着我国影视产业的繁荣发展,影视剧行业收入大幅攀升,影视基地建设逐渐增多,目前国家级影视产业园区有2个,省市级以上影视基地已经超过100个。但从城市形象理论研究现状来看,对利用影视基地建设服务城市形象构建与传播的研究还不多,学界现在对影视基地的理论研究,主要还集中在经济学领域,特别是从区域经济的增长极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新产业区理论的视角对影视基地建设进行了较多阐述。
二、影视基地建设与城市空间创新
城市营销学理论认为,城市空间作为一种特殊的宏观性空间产品,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城市空间首先具有持续生长的可能,可以被不断的创新与开拓。同时,它是可以被感知、被体验的,具有立体性。此外,城市空间还具有可分割剥离的空间层次感,由具备不同功能的子系统构成。城市是一个整体性的固化存在,是“一个固定且无法移动的实体,需要通过有效的传播来帮助消费者克服无法亲身体验带来的缺陷”。 基于城市物质性与非物质性混合叠加的特性,我国学者卢长宝、丹提出了在影视语境下进行城市营销的概念性框架,即通过影视运作,在针对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对城市空间不断开拓创新,通过四重维度的构建(即固化空间、知觉空间、想象空间与体验空间)将城市空间植入进影视作品,从而实现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的目的。根据这一理论,影视基地建设在城市空间拓展与形象构建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影视基地建设丰富了城市空间的物质基础。城市形象首先建立在城市的物质性上,不能脱离城市的功能属性。按照Mdgdalena的说法,城市空间由众多功能各异的子产品构成。影视基地的建设本身增加了城市固化空间的功能,创造出新的城市面貌,其迥异的样态满足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对树立城市品牌形象提供了事实层面的新鲜元素。比如我国著名的浙江横店影视城,无锡影视城,规模宏大,气势壮观,以独特的历史场景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成为当地不可忽略的城市新景观,这些基地园区建设是庞大的不易变动的,一经建成对城市形象的整体战略起到长久影响。
第二,影视基地建设有利于城市固化空间通过影视信息编码解码过程向知觉的空间、想象的空间与体验的空间不断转化,从而产生空间创新。首先,在城市空间的影视植入中,不是所有的固化空间都具备核心价值,适合被选择被植入,但影视基地作为专门服务影视产业的固化空间,它的首要功能就是影视作品的背景,是观众能获得的知觉空间。接下来,借助影视传播,影视基地可以从被感知的空间转向可想象的空间。影视基地构建的空间世界经过影视作品的展现,已经与相对应的故事情节、内容与意象,以及影视作品之外的种种氛围交织成一个统一体,城市的气质与形象在影视赋予观众的想象空间中得以形成,城市空间的品牌属性得以树立。比如银川镇北堡西部影视城依托宁夏特殊的文化与历史传统,以其独具魅力的古朴苍凉的样貌和民间化民族化的审美内涵,不但成为我国众多影视基地中良好运作的一处典范,还是宁夏最成功的文化产业之一,对银川市城市形象的充实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影视基地为人们提供了可持续的体验空间。从感知到想象,最终,回忆和情感会引领人们走进那处渴望体验、渴望重温的城市空间。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影视创作载体,影视基地能够将影视作品中的场景、道具以及故事背景长久保存并持续使用,使慕名前来的体验者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比如营造了老上海风情的上海车墩影视基地,高度艺术性呈现红楼梦文化的北京大观园景区等,这些影视基地的物质存在以及他们所凝练的意境与文化价值,对人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流连此处,会对此地此城感到分外依恋、分外亲切。时空作用下的亲身体验,使城市的消费者感受者对城市产生强烈的情感认同,使城市的形象具备高度归属感。
三、影视基地建设的几点原则
总体而言,影视基地建设对开拓城市空间、构建城市形象尽管是一种有效的策略,但在实际运用中,还应该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因地制宜,强化个性。现在各地影视基地建设方兴未艾,国内现在共有超过20个投资上亿元的大型影视城。影视基地建设前期投资资金需求巨大,如果不根据当地特色建设具有个性、迎合消费者真正需求、且不易被替代的影视基地,很容易盲目重复上马项目,恶性竞争,不但无法对城市建设起到优化作用,更易陷入亏损。
二是善于借用城市原景原貌。这样做一是有利于减少前期投资风险,更重要的是可借用的城市原景原貌一般都更具有历史感,跟城市原有空间的有机联系更加紧密,在丰富城市形象上效果更直接。比如同里、西塘等地保留了大量江南古镇的建筑和生活样态,完全可以直接纳入影视基地范畴,而不用辟址重建。再如沈阳这样的有众多工业文化遗存的城市,可以将城市工业文化遗存保护与特定风格影视基地建设和旅游开发相结合,对构建城市文化品牌形象一举多得。
三是不断加强影视基地与当地日常文化生活的融入程度。除常规旅游外,不断探索创新影视基地参与当地文化生活的方式渠道,使这个空间与整个城市文化空间浑然一体,使影视基地真正为城市文化氛围的活跃与城市形象的鲜明多彩作出贡献。
城市形象建设范文4
关键词 店牌店招 城市 品牌形象
一、店牌店招对城市品牌形象的影响
店牌店招位于城市之中,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出一个城市的视觉形态美和审美观,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品位和品格,表现了城市的物质发展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其设计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的价值观和发展观,体现出一个城市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问题时的态度,协调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等的能力,以及管理城市的社会理念。作为城市视觉系统构成部分,店牌不仅向人们传递信息,还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成为完善城市服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为城市品牌形象的有效构建以及城市品牌特色的有效传播提供了重要的载体。
二、城市店招的调查和存在的问题
全国各个省市相继推出城市形象工程,对街区的店牌店招进行整顿,使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确实在一定程度提高了城市的形象水平,推动了城市的品牌建设,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过于追求表面效果,缺乏实际考量
多数城市进行店牌店招的规划工作时,仍然将工作重点放在“量”上,而非“质”上,追求表面的短期效果,而忽视了街区的长期发展。一些中小城市对拆除后的街道只是简单粗暴地采用单一形式和材料的招牌,街道的整体效果在短短两个月内发生了明显变化,但忽视了对周边建筑和环境状况以及商家经营商品和服务特点的考察,使得店招的实际效果并不如意,甚至造成荒唐的局面。例如,山西永济寿衣花圈店的店招整改成“大红招牌”。
(二)忽视招牌的个性特色,出现千店一面的问题
在整治店招店牌的过程中,一些城市当地政府采取“大包干”的做法,对沿街的店牌店招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整改后的店牌店招呈现高度的一致性,有些街区甚至出现一排街道全是同色底同色字,造成了一定的辨别困难。这种治理措施不仅造成街区死板单一,商店风格雷同,而且让城市失去原有的生机活力。
(三)一味模仿,忽视缺少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特征,脱离城市自身文化传承
一些城市学习、模仿店牌治理工作做得好的城市,但模仿仅限于表面照搬,没有进行深层的分析与解剖。尤其在视觉系统上的设计,忽视城市本身独特的人文地理面貌,盲目跟风,照搬照抄,造成很多城市出现千城一面的面貌。城市个性的缺失与可识别性的模糊严重伤害了地区多样性、多元化。店牌店招作为城市形象组成部分的视觉符号设计,非但没起到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作用,反而造成“建设性破坏”。
(四)缺失完备的城市店牌店招规划以及管理制度
当前,全国各地城市普遍缺乏完备的规划来对店牌店招整顿工作进行指导。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店牌店招作为一个城市视觉识别符号在城市品牌形象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城市店牌店招设置随意、形态复杂、色彩混乱等一系列难题日益增多。规划的缺乏再加上相关法规的不健全,导致相关户外广告监管部门对户外广告的设置难以实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五)公众认同程度比较低,相关方会存在利益纠纷
目前,很多城市采取统一店铺招牌的方式,对一些商铺招牌的尺寸、颜色、字体等进行统一设计。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招牌色彩混杂以及街道“脏、乱、差”的现象。但是,店牌是品牌的重要载体,政府统一招牌的措施肯定与店家的品牌诉求是有冲突的。店牌对于商家来说相当于一个品牌标识,招牌上的一些鲜明的色彩、图案、风格等,是为了与竞争对手相区别,代表本店铺商家的特点。统一招牌会使得店招识别度不高,造成一部分顾客的流失。同时,互不相同的招牌,可为消费者或用户购买、使用提供意见,因此统一招牌后可能对市民的生活造成一定不便。此外,一些地区在政府统一整顿户外广告后,招牌后期的维护责任不明确,商家与政府相互推诿,统一后的招牌无人愿意出钱维修,不仅给城市形象造成损害,还存在安全隐患。
三、加强店招规划和管理,促进城市品牌形象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精准定位城市品牌形象
要发挥店牌店招对城市品牌形象建设的作用,首先要对城市的品牌形象有精准的定位。城市品牌形象的定位应该结合区域内经济、政治、人文、历史、环境等多方面优劣势进行综合考量,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和优势,找到城市的灵魂和精神,才能表现城市特色,激发城市活力。
1.基于独特的资源优势,打造自然资源型城市品牌。例如,以独特的自然景观著称的九寨沟在一些街区店牌的设置上,选择天然环保材料如木质材料,并且注重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融合和协调,基本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了自然生态的品牌特色。
2.基于独特的历史遗产,打造历史型城市品牌。例如,南京的夫子庙街道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传统建筑的特点,本着“整合保护,合理开发”的理念,对街区两边的招牌进行统一设计,在统一风格样式的同时,又保留其商业特性,展现出南京作为“历史古都”的品牌形象。
3.基于产业优势,打造现代型城市形象。例如,青岛啤酒是青岛市的一个产业支柱,青岛市为打造青岛啤酒城这个品牌形象,将登州路改造成了啤酒街,整条街上的建筑都按照欧式风格进行了重新亮化、改造,店面招牌的颜色也采取绿色,与啤酒相呼应,整体设计与整条街的建筑融为一体。
4.基于独具特色的文化风俗或者价值观念,打造文化型城市品牌。例如,成都市基于成都人慢生活的生活态度,打造“休闲之城”的品牌形象。以锦里民俗休闲街为例,这里的商铺多为茶馆、酒馆、麻将馆等,店牌设计融入当地的建筑特色,采用牌匾、幌子等形式,使前来的游客深刻体会到成都安逸休闲的生活理念。
(二)设置城市品牌形象的视觉符号,并融入店牌店招中去
城市品牌形象的视觉符号作为城市信息传播的主要视觉载体,能让人们直观地识别城市。视觉符号是一种非语言符号,可以借助图案、色彩等表现形式来传递某一特定的含义,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人们思维上的想象,引发共鸣。例如,南京金牛湖是经典民歌《茉莉花》的发源地,当地政府结合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的新动向,设计了一个茉莉花的图标,并把它运用到金牛湖街道的门面招牌、提示标语牌等设施上,通过统一识别符号的重复使用,使观者在注意观看的过程中反复加深印象,对品牌形象予以熟悉和认同,更加强了金牛湖“茉莉花小镇”这一品牌形象。
(三)划分城市的功能区,进行区域整顿
随着城市系统的逐渐扩张,城市也被分成多个功能区进行管理。街区店牌的整顿应结合每个区域的特点和属性进行深入考量,并结合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充分了解每个区域的人口结构、密度以及诉求点。商业区应该注重店牌形式设置的多样性,兼具日夜景的效果。还有一些产业园和科技园集中的街区,其区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高新技术,吸引外资,引进人才,这一类区域的街道店牌应重点表现该区域的创新性和科技性。
(四)避免单向性思维,多角度综合考虑
店牌店招的整顿要综合城市多个因素考虑,不能片面地只考虑一个因素,要在把握整体与局部、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上,全面看待问题。
1.把握好历史与时代,现在与未来。店牌店招的整顿不仅要重视对本土优秀传统的保护,还要结合时代特色。且规划不能只图一时的效果和眼前的利益,而应注重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
2.把握物质与精神,处理好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关系。店牌店招的整顿不能重视物质轻精神,内容形式设置上不能过分偏重商业性或者艺术性,应该两者兼具,这样才合乎市场需求,而且有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
3.把握整体与局部。店牌店招的整顿应该从城市空间总体与分区、媒体形式、环境与建筑、内容形式的控制与协调等多个角度出发,既要考虑商家间的协调和行业间的差异,也要考虑到城市的整体布置效果和协调性。
(五)多方面调动社会各个层面的参与度,形成“政府主导,群众参与,企业协助”的局面
若要城市店牌整顿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好的效果,就要集结社会各方面的智力和人力。对于店牌店招的设计、制作、安排和维护等系列工作,首先要通过地区政府作为主导者开展起来。当地政府可以请广告设计公司或者发动社会公众力量来进行店牌的具体形象及相关设计问题,尤其在城市品牌形象的设计上,要获得群众的认同和支持。对于店牌的整顿以及后期维护等相关问题,政府需要和相关利益涉及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减少整改的阻力。此外,当地政府还要定期进行信息公开,公开店牌店招整顿的相关费用,随时接受群众的监督。
(六)加强城市店牌店招规划及制度建设
1.制定详细的店牌店招规划和管理KM制度。地区政府应在新修订的《广告法》的框架体系下,结合当地城市的情况,对城市店牌店招进行系统的调研和考察,编制符合自身特点的城市店牌整顿规划。针对城市内每个区域的各种街区样本,在实际实行中制定更为详细的设置规划。
2.整合相关管理部门的功能,提升管理效率。地区政府应该将店牌店招的相关权责合理划分给相应的部门,减少管理工作交叉或漏缺的现象。同时,政府应建立城市各部门之间的网络对接,实现整个建设规划体系的资源共享,继而提高行政效率。此外,还要加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其执法水平。
3.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作用。地区政府在主导店牌店招规划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引入市场机制。针对城市店牌店招的整顿,当地政府可以将这些招牌的设计、运营交给广告公司等相关企业,而对其设计的内容、规格、环境协调性等方面进行严格监控。此外,政府还要转变职能,提高服务能力。例如,设置城市户外广告管理网站,鼓励市民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积极对店招规划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映。同时,相关部门应立即开展针对性工作,并对事件的处理进展进行实时跟踪和网上公示。
四、结语
城市品牌形象建设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店牌店招是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凝聚和延伸,其规划是城市品牌形象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事关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我们需要重视店牌店招的规划与城市品牌建设之间的关系,结合城市自身的优势与特点,用全局的眼光、发展的态度,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对店牌店招进行规划整顿,才能塑造出更具特色和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城市品牌形象。
(作者单位为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
参考文献
[1] 凯文・林奇(美).城市意象[M].华夏出版社,2001.
[2] 李兴国.北京形象[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
[3] 张健康.城市品牌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城市形象建设范文5
台山市委书记李澄海、市长郭伟于6月6日至10日、13日至17日分率市党政考察团赴大连、青岛、哈尔滨、长春、沈阳等市考察学习城市规划建设和经济建设工作。李澄海在考察中指出,城市环境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台山要加快推进城市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进程,努力提高城市管理和园林绿化水平,全力打造适宜居住和发展的现代化滨海园林城市,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台山。
大连地处辽东半岛南端,位于黄海渤海之间,和胶东半岛相呼应,是一座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工业发达、交通便捷、美丽富饶的海滨城市,是一座天然良港,是全国最大的货运港、成品油港,有全国著名的造船、机车生产厂,并以“大连国际服装节”闻名全国。大连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1.8%,拥有旅游涉外宾馆(饭店)180家,其中星级宾馆(饭店)121家,良好的市容环境使大连享有“北方香港”之称。青岛市位于山东半岛的东部,近年来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城市建设富有特色,素有“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美誉,目前已形成以胶州东岸为主城,西岸为辅城,环胶州湾沿线为六个发展组团的格局,形成了一个山海优美、环境整洁、功能完善、生活舒适的人居环境。哈尔滨市位于黑龙江省南部,松嫩平原东端。遵循“保护与开发并举,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对城市进行改造和综合整治,使之成为了一个经济繁荣、科技发达、环境优美的东北亚重要经贸城市和国际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台山市党政考察团先后参观了大连星海广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威海城市建设沙盘展、青岛城市规划展、哈尔滨经济开发区、长春汽车制造厂等。考察团在参观考察了这些城市后都认为,这些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认真做到了高起点、高速度、高品位,重规划、重功能、重人性的和谐统一,其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面貌让人耳目一新,深受启发。他们注重城市总体规划建设,善于运用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强化城市管理水平等许多做法都值得学习和借鉴。
城市形象建设范文6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企业形象设计;教学实践
一、企业形象设计课程内容简介
企业形象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一门重要的课程,意在培养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养成设计所必备的一系列技能,包括市场调查、视觉识别设计和综合设计能力,使学生可以成功走向社会,胜任设计类的岗位。企业形象设计课程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系统的设计类知识,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在设计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二、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概念
项目式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学生负责进行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整个教学过程以项目贯穿,教师主要负责引导、帮助和控制,将教学内容融入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最终掌握设计方法和知识。与传统的企业形象设计教学模式相比,项目式教学模式有着突出的优势。首先,由于整个项目的设计和处理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改变了以往教师刻板的单向传授知识的做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动性,提升了教学效果。其次,以小组为单位,确保学生都参与到项目的处理和设计中来,每一个学生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提升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设计能力,为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设计能力提供了舞台。最后,项目式教学模式是几个学生结成一组一起设计和处理项目,可以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沟通、协作等综合能力。
三、项目式教学模式在企业形象设计课程中的实施
(一)教师提出建议学生自主选择设计项目
企业形象设计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训练学生企业品牌形象设计方面的综合创新能力,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进行设计。为提高学生企业形象设计的学习兴趣,在实施项目式教学模式时,教师最好不要为学生硬性指定要进行设计的项目,比较有效的做法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提前选择几方面的项目,为学生提出建议,让学生自主讨论,教师仅需提出指导性意见即可,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项目。教学实践表明,技工教育二年级学生选择的设计项目主要是餐饮、购物、服务方面,都是与日常的生活非常贴近的行业,如花店、面包店、潮牌服装店、婚礼服务工作室等。这些项目都是学生在生活中会接触到的,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的行业。学生自主选择这些项目,生活经验充足,兴趣浓厚,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实践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发挥想象力,发散思维,进行创新性设计。
(二)项目实施过程要与课程内容体系相结合
项目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项目的实施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知识,提高设计能力。教师虽然不参与项目的实施,但是要做好整体的把控,确保项目的实施过程与课程内容体系相结合。项目的实施主要分为概念讲解、策划、设计、评价四个步骤:(1)向学生简单介绍企业形象设计的基础理念,有了理论基础,再组织学生分析优秀案例,最好可以实地去考察优秀品牌形象企业的现状。(2)组织学生结成活动小组,进行企业实地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分析现状、制作企业品牌形象设计策划方案。(3)主要完成设计成果,是这个项目实施的重点部分,包含项目开展阶段的成果陈述、成果展示与集中讨论、实物制作和展示。这一步需要学生互相合作,明确分工,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一起完成设计成果。(4)项目的结尾和总结,针对各小组的设计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大家通过讨论和探究来互相学习,吸取别人的优点和有益的想法,弥补自己的不足,进行完善和改正。通过这四步骤的实施,完成项目的设计,学习企业形象设计知识。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不断进行指导和建议,确保学生的项目实施在有效的轨道内进行。
四、小结
企业形象设计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学生经过足够的实践设计才能掌握其知识和要领。项目式教学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参与到项目设计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实践证明在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中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未来还需要教师不断进行探索,不断提高项目式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彭印.项目教学模式在企业形象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