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范文1

提到中西医结合,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用点西药再加用点中药。然而在董竞成教授看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面对记者的疑问,董竞成教授首先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西医”?董竞成教授解释说,我们现在所称的“西医”,其正式的名称应该是“现代医学”,是以现代科学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医学系统。现代医学传入我国时,相对于我国传统医学,外来医学被冠以“西”名。事实上,现代医学并非西方国家所独有,而是人类共有的。

董竞成教授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是“中医”?人们习惯把汉民族的传统医学称为中医,实际上是不完整的。“中医”应该包括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如汉医、藏医、维医、蒙医、傣医、苗医等。董竞成教授正在做的工作之一,就是进行中国传统医学整体结构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董竞成教授发现,各民族传统医学之间相似性大于差异性,都可用“三分法”来认识。

一直以来,很多人对中医有着两极分化的误解,有的人把传统医学说得一无是处,有的人把传统医学盲目拔高及神秘化,甚至与现代医学形成对立关系。这都是不科学的。董竞成教授提出的“三分法”,很好地避免了这些盲目贬低或拔高中国传统医学的观念,也更利于所谓中西医结合或整合医学的深入研究和发展。

“三分法”理论

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架构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不自觉地走在现代医学前面的部分。传统医学有几千年的经验和沉淀,作为一种经验医学,它肯定有着很多宝藏,只是它的作用机理和化学基础尚不清楚。比如,青蒿在青蒿素结构与作用被发现之前就具有治疗疟疾的作用,但当时并不知道它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理。在青蒿素发现之前,现代医学用奎宁治疗疟疾,然而对于恶性疟、脑型疟等重症疟疾,奎宁有时也束手无策,中药青蒿却可以拯救这些患者,但科学基础不明了,这就是不自觉地走在现代医学前面的例子。

第二部分是已经和现代医学形成共识的部分。同样以青蒿素为例,经过众多医药工作者的努力,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理都被搞清楚了,成为现代医学的组成部分,诺贝尔奖颁给了青蒿素的主要发现者屠呦呦教授。诺贝尔奖评委会也表示,这是对从传统医药里发现抗疟成分努力与成果的一种肯定。从传统医药的青蒿,到结构和机理明确的青蒿素,并获得现代医学的肯定,这就是中医和现代医学达成共识的典范。

第三部分是传统医学中的糟粕。认为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东西全都是宝贝,也是违背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传统医学里肯定有不科学甚至是错误的认识。比如《本草纲目》中对马兜铃和杜衡这些植物药的描述是“无毒”,然而现在证明它们都有致癌性或肾毒性等。但我们要意识到,并不能因为《本草纲目》里有这些错误,就否定这本书整体的伟大意义,它里面还是有大量不自觉地走在现代医学前面或者和现代医学形成共识的内容。

“以肾治肺”的科学机制

“以肾治肺,以肺治肾”,这是董竞成教授提出的新的中西医结合概念,也是以“三分法”为指导原则,总结出的治疗多种病证的方法。

董竞成教授介绍说:“中国传统医学中的‘肺’和‘肾’的概念也能用‘三分法’来加以认识,即它们的内涵和外延有其无意识地走在现代医学之前的部分,有与现代医学达成共识的部分,当然也有其朴素、不精确的认识。”

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过程中,董竞成教授不断思索:虽然现在许多肺部疾病都与受到外部不良环境的影响有关,但生活在同样环境下的人们,为何有的得病,有的不得病呢?这之中,除了与肺本身结构及致病因素等有关外,还和各人遗传背景、整体抗炎能力都有关系。人类整体抗炎能力最强大的就是皮质激素,皮质激素也可说是现代医学发展至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人体中分泌皮质激素的系统叫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分泌皮质激素的器官是肾上腺皮质,董竞成教授及其团队在研究中发现,中医“肾”的功能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有所重合,而“肾气”的概念与人体应激能力和多种激素分泌功能等有关。用这种中西医结合的思维模式,很容易就能理解,为何中医补肾药物可以改善人体抗炎能力,肾气充足时人的整体机能都能得到改善。

具体联系到实际,在日常临床治疗中董竞成教授发现,呼吸道疾病有肺虚症状时,治肺补肺之余患者往往仍然容易生病,而如果同时加以补肾的话,疗效就会更好,因为肾气强会影响到肺气。“肾气”在中医理论中是人一生的根本之气、本源之气,肾气足了,其他脏腑的气都会充足。治肺病的时候不能单纯盯着肺气,也要关注肾气,当肾气充足时,肺病也能控制得更快、更好。

这也可用现代医学理论来理解,即肺部很多病是由其自身抗炎能力薄弱所致,包括皮质激素的抗炎机制紊乱,而中医补肾药可以改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人体分泌激素的能力也相应得到改善,肺部疾病自然也同时得到了改善。

说到这儿,董竞成教授不由打趣说:“所以说,搞中西医结合的人容易出成果,因为我们正在做的事是把传统医学中科学的思维方式移植到现代医学,所以我们的思维常常超越了现代医学。”

就是这样,董竞成教授和他的团队从中医理论中,已找到很多与现代医学相对应的机理,把“三分法”中的不自觉地走在现代医学前面的部分,通过努力,转换为与现代医学达成共识的部分,更多地造福人类。

保护呼吸,人人有责

随着生活和医疗条件的改善,过去困扰着人们的感染性疾病渐渐退出视线,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肿瘤性疾病、与环境相关性疾病等的增加,呼吸道疾病的情况亦是如此。这与人们普遍寿命的延长,及环境污染、生活中化学物质增多等有关,加之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时常处于应激状态,导致应激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这些都会对肺的稳定性产生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自我保护呢?

董竞成教授提出,在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是给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大环境是整个国家和城市的事,不能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但个人可以给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小环境。

第一,当城市雾霾或污染特别严重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暂时离开,到环境好一点的地方去。如果没有条件离开,出门时可以适当采取一些防护措施,如戴上口罩等。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范文2

关键词: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外延

中图分类号:R256.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176-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医学水平也逐渐完善。在中医内科的研究领域当中中医内科肾病学是作为中医内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存在的,而在中医理论研究的基础和辩证整体关系来说也是基础理论和观念。因此笔者希望通过一定的临床经验,加之古今中医和西医对肾病的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对“肾”的概念进行了系统地阐释。最后并结合现代医学的方法与理论实践,对中医内科肾病学蕴藏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探析。希望对中医内科肾病学的研究发展有些成效。

1、传统医学中对“肾”的认识

在传统中医学当中,将肾当做是人的先天之本,主要是用来生长发育和给水新陈代谢的身体机能。作为维系人的身体内脏和生理的肾,传统医学中将肾作为水火之脏,主要是用来调节身体环境的平衡。但是在传统医学中与西方医学对肾脏的认识问题方面存在偏差,比如在西方医学中将代谢、内分泌等脱离于肾的范围。因此对于肾研究的领域和理论体系中西方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我国的古代,由于技术条件和环境的限制,导致了部分医学解剖观念上对医学观念的定义分化存在偏差。肾在中国医学中将其作为五脏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在大肾脏的基础之上,将其开窍于耳,纳气和藏精。肾与人的生殖和发育息息相关,诸如早产、不孕不育等病症以及神经官能症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研究中医内科肾病学的时候要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的认识到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肾脏认识的异同。

2、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

对于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笔者认为不应该只局限于传统的中医学理论,而是应该建立在科学的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进行探究。因此对于现代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应该包括两方面的研究,即传统的中医理论和现代内科中的肾脏病学理论。只有这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具有中西结合特色的“中医肾脏病学”。在中医内科肾病学中对内涵的把握要是以西医中的解剖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并结合中医当中的经络理论和脏腑等理论学说为基础。从而在运用的过程当中采取中医的医治辩证的原则来进行干预治疗,最终达到缓解病患疾病的目标。在传统的中医肾脏病学当中是以肾脏疾病为研究对象的,对肾脏的解剖和生理功能已经诊断的方法、护理等进行诊治和判断。笔者认为,对于当下的中医内科肾病学的内容要基于中医内涵的需要,并在现代化的医学研究中,广泛地借鉴现代医学的最新成果和理论来促进中医学的发展。现代中医肾脏病学研究的内涵也是逐渐深入和发展,在中医肾病学的基础上会衍生出诸如对传统中医肾病学的基础理论和伦理、护理学等次级学科,这将极大地丰富中医内科肾病学的内涵。因此对于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包括肾和肾病的内容,涵括了代谢、生殖、泌尿和内分泌等多个方面,如传统中医当中的五迟五软、耳鸣耳聋等,西医当中的急性肾小球肾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药物性肾损害、慢性前列腺炎等病症。

3、中医内科肾病学外延

在中医内科肾病学的外延来说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现代临床医学的实验表明,在现代医学当中的肾,除了可以调节和维持人体内水的平衡知网,还可以刺激人的造血和血压调节的功能。在系统生物学和基础医学理论等的支持下,中医内科肾病学的外延也随之拓展和更新。肾的功能也与人的生长、消化、呼吸甚至大脑不能的功能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随着临床医学的逐渐发展,中医内科肾病学将会在不同病症的机理和特点的基础上分化出多个分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拓展:

第一,在遗传性疾病方面,我国中医当中对于肾脏来说是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因此在肾精当中可能存在某种遗传因子和遗传物质。这与现代医学当中的分子和基因病有着一些类似之处。现代医学当中的基因和分子并使由于基因发生变异造成的,在遗传性因素的基础上,出了诸如癫痫、哮喘、糖尿病等与DNA或者遗传基因相关的疾病。这些都是可能在家族性遗传病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在此方面,肾病学研究的外延可以为疾病基因研究的组成作出了深入地研究,加深了人们的认识。因此对于中医中的先天之木观点,也可以在中医内科防治疾病当中借助疾病因子学来进行研究和探索其机理,开辟出一条新路径。

第二,在老年疾病和中后期疾病方面,由于老年人已经处于肾精自衰的阶段,肾易亏而难以积累。这也因此造成了老年人肾病和中后期疾病增多的趋势,如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白内障、老年性耳聋等病症,要想解决这些疾病,它的根本就在于采取补肾护精法,这也是中医内科肾病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此外在某些中后期疾病上面,中西辩证认识的方法,对高血压和癌症末期等引起的肾脏疾病都是属于中医当中的后期疾病阶段,这些都可以采取补肾护精法来改善患者的症状,缓解病患的痛苦。

4、结论

对于我国现代的中医内科肾病学的内涵与外延,是涵括了很大的医学领域。因此在以后的发展和研究中医肾病当中,要注意采取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在中医医理和理论的基础上,提高中医肾病的意志水平。在肾病作用机理不断研究和深化的基础上,以系统的医学方法,加快肾病学的研究水平,从而提高诊治患者的水平,造福与人类,并为以后的研究发展开拓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金志甲. 中医学科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 . 中医教育,1995 ,14 (3) :15.

[2]陈晶, 罗仁. 浅谈中医肾病学的内涵与外延[J]. 江办中医药.2008,40(10):97.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范文3

康泰公司业务主任广峰表示,公司诊所之所以可以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形势下保持稳定甚至还开新店,是因为他们坚持了“以医为主,注重疗效”的方针。虽然它们的外表十分西化,但其集门诊、针灸、推拿、药剂于一身,与世界各地的中药店一样,保持着中医中药数千年来的传统。目前,仅在英国就有3000多家这种“中医药店”。

谁也不会想到,中医这种在海外长期被当代医学拒绝的非主流“传统医学”,以前只能栖身于唐人街的中药店中,走不出唐人街的一尺三寸地内,还要冒着“非法行医”的危险。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中医在世界各地的推广,当代医学对部分中医治疗效果的认可,中医正在被更多的西方人接受。之后,借此势头,海外华人中医诊疗机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合理地吸收了当代医学的实证主义方法,用“中西医结合”的思维,将原本一盘散沙的海外中医通过现代医学的规模化、正规化、合法化手段带上了一条国际化、商业化、品牌化的探索之路。

一把银针“点”开西方

早在中世纪,中医就经“丝绸之路”传往西方。在阿维森纳的《医典》中就有中医诊脉的内容。17世纪,荷兰人布绍夫将针灸术介绍到西欧。19世纪,随着华人大规模移民欧美,更系统的中医诊疗技术开始传往西方。文献记载,1848年的美国出现了华人的草药店及华人中医,如1866年在美国爱达荷州波义西市行医并取得“合格药师”证书的卓亚方,1887年在俄勒冈州约翰德市有“神医”之誉的伍于念等。当时,在旧金山等华人集居地区,中医的每日门诊量就数以百计。

但是,由于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的差异,中医中药在海外长期不被主流社会所承认。中医只能成为蜗居于唐人街的店铺内,以华人为诊疗对象,设备差、规模小,处于不合法、无系统、受众少的状态。典型的中医诊所一般只有一间小屋,或者干脆隐藏在店铺的柜台后,只有一张桌子,配上一些纸笔文具与针灸器具,来求诊的也多半是街坊同乡,依靠“坐堂口碑”吸引客户。而在技术传承上,主要是口头相传或者随师自学,较为封闭。在30多年前,中医在美国公开进行针灸治疗,随时会被警察以“非法行医”嫌疑拘捕。

此现象,直到1970年代之后才逐步开始改观。1972年美国总统,总统私人医生塔卡参观了中国医院的针灸麻醉手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行的《纽约时报》记者赖斯顿更是接受了针灸麻醉的急性阑尾炎手术。回国后,他们将这段经历告诉了美国人民。之后,美国出现了“针灸热”,“中医中药是巫术”的观念在西方人心中逐步改变,西方第一次开始接受中医的针灸诊疗术。借此机会,海外中医终于获得了一线生机。

1973年,美国马塞诸塞州首先承认针灸合法化;1976年第29届世界卫生大会以WHA29・72号文件将传统医学列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工作的一部分;在此前提下,华人开始真正将中医药当成事业来做,打出了中医的品牌。

用西方概念推广“包装”中医

曾在北京学习过中医针灸的爱尔兰人尤妮丝表示,现在西方国家的中医越来越多,他们传递了中医的“自然疗法”、“绿色疗法”的观念,中医提倡“预防胜于治疗”,这些观念被很多西方人接受,而且越来越受欢迎。但尤妮丝所不知道的是,这些现状是海外几代中医探索努力数十年的结果。

20世纪80、90年代,旅欧的罗鼎辉等一批中医以针灸、按摩方法成功治疗疑难杂症,借西方的“替代医学”及“自然疗法”理念传播中医,主动向欧美大众展示自身形象,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在技术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改革了传统的煎药、拔罐等方式,将诊疗手法变得更卫生、规范,打消了一些西方病人“中医不科学”的猜疑。

匈牙利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王伟迪回忆说,针灸、按摩疗法很适合匈牙利人崇尚自然的生活习惯,不用吃药、没有副作用,是中医的最大优势。在瑞典,由于中医重调理、重治本,吸引了不少患者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上门求诊,他们一旦诊疗有效,又会成为最好的广告,引来更多求诊者。这种“观念包装”的推广方式,使得海外中医作为一种“虽未被官方承认但法律上也未被禁止的‘传统医学’”,首先在社会上拥有了大众基础。

之后,海外中医又在技术上开始改革,合理地吸收了现代医学中的诊疗与实症方法,用西医的方式改革中医、推广中医。菲律宾马尼拉中医药诊疗中心中医郑启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根据他在菲律宾行医的多年经验,海外中医首先解决了语言沟通的障碍,使中医术语实现国际化。其次,中医向循证医学靠近,不仅要“望、闻、问、切”,而且还要使用现代化诊疗仪器对病症做出精确诊断。最后,对中草药剂的制作进行改良,使之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如“即冲即饮浓缩中药配方颗粒”,更易被病人接受。

在突破了“品牌建设”阶段后,中医部分诊疗手段获西方大众的认可,海外中医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展更大范围的国际化、商业化、品牌化探索。

“中医连锁店”与“中医医院”

海外中医在品牌化与规模化之路上,走在前沿的是西欧国家。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英国的中医连锁店模式。

由于英国社会对“替代医学”的宽容态度及英国本土古已有之的服用草药的传统,英国社会很早就自发引进了各种“传统医学”,如印度草药医、瑜伽、日本汉方、中医针灸等。此外,由于英国人享有的NHS(国民健康保障体系)提供的公费医疗效率太低,一些疑难病症西医无法治疗,导致医生会明确告诉病人:“你的病我帮不了你,去看中医吧。”这就成为了中医部分诊疗手段大规模进入英国的前提,于是就出现了集门诊、针灸、推拿、药剂于一身“中医药店”的出现。

在伦敦附近的纽伯里镇有一家中医药店“药园”。老板陈先生是一名中医,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在国内执业十几年,现在负责为病人诊疗和针灸。这座小镇只有15万人口,但却有1%的病人前来看中医。到了周末,他甚至一天要接待20多个病人,连吃午饭的时间都没有。

据英国官方估计,现在英国大约有3000多家中药店,在英伦三岛每一个城镇,都会有“中医药店”的存在,伦敦更有800多家“中医药店”遍布大街小巷。在大型购物中心,一些装饰华丽、古色古香的中药店都会占有一席之地,这里除了有中药老字号“同仁堂”的分店之外,还有一些有实力的企业所开办的中医连锁店,都是以大型购物中心、商业街区为主的连锁店,在全英建立了近百家连锁店,形成了品牌效应。在当地被称为“中医公司老板代言人”的英国中医药联盟FTCM主席马伯英认为“购物城中医”和大型诊所连锁公司,实际上为海外中医摆脱小规模经营的“小农地位”,扩大海外中医在当地社会的影响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在北欧的瑞典,中医走上了与西医合作建立中医院、门诊部和治疗中心的发展之路。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范文4

1.从事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授课教师的现状

在授课教师方面,教授哲学课程的教师几乎都是毕业于综合性大学的人文专业,对医学知识知之甚少,也很难在教学过程中将哲学与医学联系起来。与此同时,专业课教师也普遍缺乏人文科学知识,尤其是哲学知识。由于医学专业知识庞大而复杂,许多专业课教师在理论课教学中一直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在有限的学时内,主要通过教师单方授课将知识灌输给学生。然而,医学各门课程之间相互联系紧密,如果没有哲学思维的引导,学生就不能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的精髓,易学而又易忘,将已学内容无法深刻理解并记忆,新内容学习起来也很吃力,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医学教学也经常会出现专业课教师“反复温故”的情况。此外,授课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基础与临床的科学研究中,也同样忽略了哲学思辨能力在教学及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及指导意义。

2.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的现状

在当前医学生哲学思辨能力的培养中存在突出问题。首先,学生受既有理论的束缚,不敢对书本、教师说不,满足于接受与背诵现成的结论;思考问题的思路单一,缺少思维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哲学思辨能力的欠缺极大地限制着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医学生的专业学习任务比其他专业学生更为繁重,没有时间去进行哲学思维的拓展,当然也无法将各门类专业课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交融,更不能将所学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融会贯通。此外,相对于感性直观、有现实实效性的医学理论,哲学思维则更为抽象,大部分学生没有足够的去重视它,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兴趣去探究。以上3点对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来说,矛盾尤其明显。学生既要学所有的现代医学基础和临床知识,同时又要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的内容。由于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的巨大差异,如果没有哲学思维、思辨的引导,让学生将两种医学体系融合于自身,无疑是非常困难的。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发现,几乎所有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都会提到一些很尖锐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两种不同医学模式要结合在一起?”、“学中西医结合就是西不西,中不中。”调查统计表明安徽中医药大学10-12届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毕业生中,对于“经过五年的本科学习,你认为什么是中西医结合?”问题的回答中,有56%的学生回答就是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或手段去解释中医;有49%的学生认为中医和西医是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很难真正结合在一起;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对中西医结合的未来发展没有信心。如果没有一定的哲学思辨能力,很难对中西医结合医学具有整体性的把握,也很难将中西医结合发扬光大。这种现象无疑严重影响了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的未来发展。以上3个方面决定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生在哲学思辨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创新能力上有待进一步地提高。思辨能力是医疗能力的核心,是临床医生科学素养的集中体现。而在高等医学教育中普遍缺乏相关的内容和指引,使得学生不会思考,不愿思考,极度缺乏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及发展潜能。对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他们很难自发自主地将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融合于自身。没有二者的有机结合,他们就不能创新地发展中西医结合事业。因此,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中学生哲学思辨能力的探索,对培养具有批判精神、创新思维能力的新世纪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中加强哲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及意义

1.加强哲学思辩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中西医学整体内容的把握

现代医学的各门基础课程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加强哲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事物的普遍联系的哲学观去学习相应的课程,进而才有可能将知识融会贯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穿针引线”,运用跨学科的综合问题组织教学,运用辩证哲学思维打破学生的思维框架,训练学生从普遍联系中思考问题,让学生在前后学习的内容中架起桥梁,对学习内容进行思维加工,上升为真正意义上的医学知识。比如将现代医学中具有普遍联系的概念—“平衡”(如生物化学中代谢的协调调节与代谢平衡、免疫学中的免疫自稳及生理学所强调的稳态)与传统医学中的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相互类比并建立哲学上的关联;又比如介绍被誉为21世纪医学发展的新方向、终极目的和最高阶段的3P(Prevention,Prediction,Personalization)医学。其强调的“Prevention(预防)”就完美的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Personalization(个性化治疗)”更是体现了中医中辩证论治的思想。通过相关内容的讲解,将中医学和现代医学这两种表面上的矛盾对立体通过哲学思维中的事物普遍联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用联系的、发展的、批判的眼光去看待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索的热情。此外,作者所在院校正在积极探索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课程体系改革,就是从局部与整体的联系中把握医学理论。在实验教学方面,积极探索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之间的整合,增强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开设了一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让大肠杆菌能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生长,要求学生利用辩证思维及综合思考的能力,将微生物学实验中的细菌的培养与分子生物学实验中质粒的提取与转化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利用多学科知识综合设计实验的能力。

2.加强哲学思辩能力的培养为医学生批判性、创新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提供不竭动力

哲学是科学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是提高医学类大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演绎推理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指导思想。学生具有了哲学思辨能力,才能跳出和超越本学科的局限,对事物的理解才能趋于深刻。例如在分子生物学课程中讲授基因敲除技术时,强调虽然该技术是现代医学研究中研究单个基因的功能的最重要最具有说服力的研究手段,但是这种方式过分强调了单一基因的作用,对理解复杂的基因网络帮助不大。事实上,很多耗费巨大的基因敲除实验未观察到任何阳性结果,或出现意料之外的结果。这是因为任何特定的基因产物仅是复杂调控网络的一小部分。另外,背离还原论和决定论的基因冗余和基因多效性也使敲除实验的效果大打折扣。正如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所说“当我对生命中各个分子都了解清楚时,我对生物的整体图像反而模糊了。”通过以上内容的引申分析,既让学生明确现代医学的优势,同时也了解其不足之处,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为增强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者所在院校在讲授课程中采用了将相关知识与创新思维实例有机整合的方法。比如在降解蛋白质变性的时候,引入肿瘤治疗的热疗法,将学生在医用化学课程中即学到的碱金属遇水产生的放热反应与肿瘤治疗联系起来,介绍中国科学院理化研究所在肿瘤热疗法方面的相关进展,通过学科之间的普遍联系引导学生什么是创新。在讲解PCR技术产生的背景时,强调生物体内的有关DNA合成的理论都已掌握,为什么不能把它拿到体外的试管中进行呢?而穆利斯想到了,并做到了,也因此获得诺贝尔奖。通过以上内容的引申,让学生在领略到医学大家创新成就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医学教育也应如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所倡导的那样,让新思想的产生不是教育者给受教育者的,而是受教育者自己得出的结论。因此,哲学思辨能力的培养对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启迪与导向作用。

3.加强哲学思辩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本质及方向的把握和信心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范文5

随着西方医学的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成果,因此,在社会上、甚至在我们的同仁中不断产生着“中医学科学吗”这样的疑虑,更有甚者用西医学的方法论来解释、验证中医理论。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不科学的东西能经得起几千年的实践检验吗?因此,笔者以为对中医学与西方医学进行比较、探讨其异同点,对于我们学习中医学或者西医学理论,使二者互相取长补短,端正对中医学或西医学的看法、发展中医事业都有着重要意义。

1 中、西医学的含义及由来

1.1中、西医学的含义

中医学即中国的传统医学,这是因为它是中国的一种历史文化遗产,是与现代医学相对而言的。所谓传统医学是指:“在现代医学传播和发展以前就已经存在几百年的有生命力的医疗实践,而且至今在应用(《WHO第八次工作纲要》)”。中医学是世界传统医学中理论最完整、经验最丰富的传统医学,包括汉医、蒙医、维吾尔族医、藏医,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医等。西医学即西方医学,它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科学。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它运用现代的科学理论技术,研究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各种病因的致病作用、病理变化,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从而达到增强人体健康和延缓衰老为目的一门科学。

严格说来,医学只有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之分。现代医学是传统医学发展的产物,现代医学是以西方医学为代表的、是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西方医学又是以古希腊、罗马医学为基础,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2中、西医学之说的由来

几百年前,在我国是没有中医学与西医学之说的。其说是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而逐渐形成的。西医学传入中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南北朝时代,但是在以前,对中国医学影响并不大。直到19世纪,伴随着传教士的来华以及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文化的入侵,西方医学开始在我国日益广泛的传播:由沿海向内地、由开办诊所到建立医院、由办学校到吸引留学生、由翻译医书到成立学术团体,100多年,在我国形成了中医、西医并存的局面。19世纪中叶开始出现中医、西医之称。清初学者戴震曾主张将中西知识结合起来,他曾说“存古法以溯其源,秉新制以究其变”使“中西两面法权衡归一”。至清末唐容川等人提出系统的中西医学汇通之论,民国初年以降通派大兴于世。20世纪50年代,由于各级政府大力提倡将中、西医结合起来,于是又出现了“中西医结合”的说法。在中国,人民习惯将医学划分为中医、西医。并理解为中国医学和西方医学。这种划分在人们的思想中产生了一些混乱,也导致了中医与西医之间的某些对立情绪。因此,一些人用西医学的方法论研究、验证中医学理论的正确与否也就不足为奇了。

2 中医、西医学的相同点

总的来讲,无论中医学还是西医学都是医学的范畴,作为医学两者都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防治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劳动者知识的实践活动。其共同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研究的对象相同

中、西医学都面对的是生活在自然界和社会环境中的人,是研究如何维护与促进健康;如何预防与治疗疾病使人康复。从这一角度来讲,中、西医学都是探索人类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因此都能对人体的生命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解释。

2.2认识疾病的角度相同

两者都是从疾病的现象去认识疾病的本质的。如对咳嗽的认识,中医多认为由于外邪侵肺,导致肺气不畅而上逆而引起,而西医多认为是多种外源性致病因子作用于人体,使人的机体所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由此可见,两者都是从“咳嗽”这一现象而探求疾病本质,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治疗方法而治愈疾病。

2.3产生的基础相同

事实表明,无论中医学还是西医学,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医学是在通过实践――理论――实践这一无穷循环的过程而不断发展的,西医学则是通过实验―理论―实验的无穷循环的过程。换而言之,两者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理论,又用理论指导医疗实践活动,再进一步地总结经验,形成新的、正确的理论。

2.4治疗疾病的目的相同

中、西医学不仅在研究对象、认识角度和产生的基础是相同的,更重要的是,二者在治疗疾病的目的上也都是为了起到控制人体如对患者“细菌性痢疾”(下痢脓血、红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等)的治疗,西医可用黄连素、四环素、痢特灵等药物进行治疗;中医可用针灸治疗,即用针刺人体的某些穴位,使人体抵抗能力(吞细胞的活性)增强,并配以“白头翁汤”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从而达到痢止的目的。

综上所述,无论中医学还是西医学,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都把行医防病作为神圣的事业,在诊治疗程上都是先诊断、后治疗,在治疗上多以药物为核心而治疗疾病。经过几百年、上千年的实践检验,两者都是科学。

3 中、西医学的主要区别

3.1产生的时代不同

中、西医学两种医学理论是人类历史上两个不同时期的历史产物。中医学起源于原始的生产劳动,产生于先秦时代,一般认为形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至三国时期。西医学以古希腊、罗马医学为基础,产生于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和机器生产的基础上,并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其大致经历了希腊的经验医学、近代的实验医学和现代医学发展的阶段。

3.2 文化背景不同

中医与西医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不同背景下产生的,是以不同的文化形式来反映医学对象的。西方文化的基石是原子论。它认为世界的事物是可以分解、分离后,单独进研究的。而中医药在两千多年前就基本建立起它的理论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是认为世界事物是不可分割的,而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的。导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西方医学是为科学文化形式表达和反映医学对象的:诸如 细胞、细菌、病毒、器官、组织、免疫、神经传导、能量代谢等等,都是纯粹反映自然及其规律的科学文化形式,很少有民族区域人文色彩。这样的文化形式超越了民族区域的限限制,是任何人都无法不承认和无法不相信的。而中医理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特定的人文背景,注重自然、环境、人体、心理诸要素的综合作用,注重调动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和整体效应,充分体现自然与人文的高度统一。其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如反映脏腑关系的十二官;反映药物类别的上、中、三品和寒热温凉四性;反映治疗原则的提壶揭盖、逆流挽舟、培土生金、水火相济等等无不是中国文化特殊的概念和范畴。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中、西医之间在理论上还不能沟通,其差别无法弥补的原因所在。因此,在讨论中医理论的科学性时,往往有许多论述从现代科学的角度难以理解,而从人文的角度思考则又容易理解。诚然,人文科学本身具有的间接性和模糊性不是现化实验可以直接验证的,但无庸置疑的是,中、西医有着异曲同工的效应。现在,很少有人用中医理论来解释、验证西医,那么为什么又要用西医的方法来解释和验证中医呢?我以为面对共同的医学难题应互相取长补短,把精力用在发挥各自的特长上。

3.3 对人体研究的方法不同

由于中、西医产生的时代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其对人体的研究方法有异。从总体上说,中医主要是采取以表知里的推导方法,以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元气论,以及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界是整体系统论为基础的;西医学则是以元素分析的方法,利用精巧的解剖技术、高倍显微镜观察和精密的化学分析,以人体解剖生理学为基础的。如:西医把人体的神经系看成是人体中最主要的控制系统,虽然后来有所变化,把神经系统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植物(自主)神经系统。近来又提出神经体液调节系统;而中医则根据天人合一的原理,观察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的现象,对人体提出“肾水蒸腾,心火下降”,人体的运动是“水火相济,心肾相交”,是一个自成的完整系统,并没有一个优先的控制系统来调节人体的运动。笔者认为,作为现代医学的西医学只要向前走一步,也会形成中医的这种对人体认识,因为其提出了人体分为9大系统,而这些系统又是相互联系的。按照现代系统科学的协同论,在众多的相互影响的系统由必然存在一运行同期最慢的基本运动系统。这就是支配原理,它支配着其他系统的运动。而中医则抓住了这升降浮沉(阴阳的、气血的、脏腑的、经络的)基本运动系统来进行理论论述的。

3.4 临床诊治疾病的角度不同

由于中、西医学在研究方法上的差异(中医学采用的是综合、归纳的方法和运动辩证逻辑;西医学则是采用分析、演绎的方法和运动形式逻辑)。因此,中医学重视人体正气(如:“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个体特异性和因时因地之差,多从病理反推生理,其诊治疾病的单元是一定时限内疾病功能状态的“证”,即“审证求因”,从病证出发寻找病因,从结果追溯原因。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顾及致病因素的物质实体本身如何,而是着眼于病因对人体整体的作用和影响,以及人体对致病因素的整体反映上认识病因。因此,如果人体无偏盛偏衰,无太过不及则为健康之“平人”;西医则从群体研究资料入手,诊治单元是从疾病的共同规律和以生理学为标准、以病理学为依据,按时间流程认识“病”,主要借助于近代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的方法,着眼于寻找致病的物质实体―细菌、病毒、结核杆菌等病原微生物、水盐代谢、细胞变异、神经体液等。研究各种有损机体的物质因素,直接研究它们的属性、生活史及其对人体的危害作用,然后找出消除它们的措施。再者,西医在诊断疾病时,并不是医者直接从患者身上得出诊断,而是在医者与患者之间有一个中介系统,如X线、CT、磁共振。又比如各种系统检查,以及更为先进的生物基因实验检查等,中介一旦建立后,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可复制。同时,中介也是技术外化过程中形成的客体系统,它是诊断系统由技术内化的过程形成,就是说这个诊断依靠的是主体(医者)的把握力,是心的感悟和顿悟的作用。因此,在治疗疾病时,中医特别强调“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而西医则重视病因治疗,致力于寻找针对病因的特效药,如抗菌、抗肿瘤之类的药物。

3.5 对药物的认识和使用不同

由于中医学与西医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医疗体系,因此,对药物的认识和在使用上亦迥然有异。例如,对出现感冒症状(咳嗽、咯痰、发热)的患者在给予解热剂、止咳药,以及必要时投以抗生素进行治疗时,不太考虑此时患者全身如胖瘦、强壮虚弱等体质的情况。实际上,是针对感冒这一病状进行治疗的。与此相反,中医治疗同样的感冒症状,对身体强壮(阳证)和身体瘦弱(虚证)的治疗用药选取的方剂和药物是不一样的,前者多用葛根汤,后者多用真武汤,这叫随证疗法。总之,西医学主要用单体化学药物与生物制剂,中医主用复方。西医学也有复方,其复方主要用于药物的协同作用或用以消减治疗药物的副作用,而中医的复方却有着多方面的用意(减轻某药的毒性或增强某味药的作用,或加强全方的作用等)。

4 中、西医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中医学和西医学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前者偏于整体看问题,后者则偏于局部的分析方法看问题。因此,二者都存在着某些局限性。

4.1中医学方面

(1)直观性:中医学由于历史的、社会的原因,尤其是受孕育中医学的我国古代科学的这一母体的影响,也存在着学科分化的不足,在深入、精细、量化等方面存在问题,难以找到明确的二级学科的边缘、界线及学科前沿。另外,从方法论上讲,哲学层次、亚哲学层次的方法代替不了医学与其他各门学科的特殊方法,它只能通过自然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如抽象、假设、模型等起作用。还应该看到,中医学在目前的自身学科的学术标准的基础性内涵建设方面还处于滞后状态。

(2)相素性:由于中医重视人的无形的关系本体,而相对轻视了实体本体的研究,故而不可能再建立另一套分析、实验的研究方法。也正是由于中医一开始就视人为天人合一的复合系统,很难将人体作为简单、线性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故而没有走西方对抗医学之路,去着力发展外科手术,合成药物疗法。在近代西医学的竞争中,中医长期处于受排挤、歧视和被改造的地位,中西医学理论上的差异便是20世纪以来中国医学百年衰落的根本原因。

(3)猜测性:中医将哲学引入其中,丰富了中医说理的表达,如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心主神明等,但也把哲学的概念引入了中医的内容,使中医学的某些内容的理解出现了不同说法,产生了歧义性和由于中医学对人体的细节方面了解不是很充分,因此,在许多方面带有一定的猜测性。

4.2西医学方面

(1)不能完整反映活的人体:由于西医对人体各部分、各个过程进行分别研究的传统方法不能完整地描述活的整体现象,如:西医将人体分为9大系统,然后对人体的各个系统分别进行研究。这种按系统分别研究的方法近来也遇到巨大的困难。如内分泌系统,原来认为内分泌素是由内分泌腺体如垂体、性腺、肾上腺、甲状腺等分泌,现是发现心、肝、脾、肺、肾皆可分泌内分泌素,甚至连血管也分泌内分泌素。因此,用这种方法研究人体西医学自身受到很大冲击。中医则不然,在心、肾的升降运动上还必须有肝主疏泄、肺主肃降的协同作用,才能完成升降浮沉的基本运动,这种协同运动还必须有“脾主运化水谷精微”的能量供给才能形成稳定的运行系统。

(2)解剖破坏了人体内在的特殊联系:人体毕竟不仅仅是一部要拆卸、可安装、可还原的机器,人是一个活生生的活动着的生物体。人至少具备以下5种不同的属性:自然属性的人、社会属性的人、精神心理属性的人、信息属性的人和组织结构(包括器官、细胞、分子)属性的人。因此,单纯针对人的组织和结构属性进行研究,破坏了人体与局部的、内在的特殊的(目前发现或没有被发现的)联系,妨碍了对人体生命运动规律的探讨;在实施防病治病时,不能足以使生命最大限度地保持健康状态,这一见解已逐渐为现代人类所共识。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范文6

【摘要】 膏方具有滋补强身,抗衰延年,治病纠偏的功效,主要用于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探讨膏方的临床应用,认为膏方能够很好地在临床上贯穿“治未病”的思想,充分发挥“治未病”的优势。

【关键词】 膏方; 治未病

Abstract:The medicinal cream has the effect on health tonic, anti-aging, corrective medical treatment, and is mainly used in the prevention of disease and health care. By discussing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edical cream, it is practical to carry out the method of "treating disease before its onset” and its advantage.

Key words:Medical cream; Treating disease before its onset

“治未病”的理论作为祖国传统医学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三方面的内容。膏方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被运用于养生保健和疾病预防、康复整个过程。通过整体观念,辨别人的体质,同时兼顾旧疾,制定适合个体化的膏方,以调节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滋补强身,抗衰延年,防病祛病的目的,正是祖国传统医学“治未病”思想在临床上重要体现。

1 未病的认识

“未病”一词在祖国传统医学中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 譬如渴而穿井, 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这是古代医家对“未病”的最早认识。后世医家通过不断地探索总结,把未病主要概括为:健康未病、潜病未病、欲病未病和传变未病4种状态。这极大丰富了未病理论[1]。

现代医学提出的亚健康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亚即次等之意),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主要包括躯体亚健康和心理亚健康。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容易引起心身疾病[2]。

现代医学的“亚健康”不等同于中医学中的“未病””,二者在内容上有重合但也存在着层次上的不同。“亚健康”状态与“未病”中的“潜病未病态”和“欲病未病态”的内涵更为接近。应该说 “亚健康”是“未病”组成部分之一。由此看来, “未病”的内涵更加丰富,范围更广[2]。

2 传统膏方在“治未病”中的作用

膏者泽也,在《正韵》《博雅》上解释为“润泽”。膏作为传统制剂之一,主要包括有膏方,硬膏和软膏等,早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膏剂三十余方。其中膏方又称膏滋,是经浓缩后加入糖或蜂蜜等熬炼成稠厚的一种内服剂型。其主要是由汤剂浓缩演变发展而来,故有相当漫长的发展历史。膏方使用的初期阶段,滋补药多采用膏剂,以达滋补强身,抗衰延年之功[3]。近代名医秦伯未就指出“膏方非单纯补剂,乃包含救偏却病之义”。深刻指出了膏方不仅可以滋补强壮以祛除虚损劳伤,还包含治病纠偏之义。这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膏方的临床作用,从而使膏方在治未病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2.1 未病先防针对健康未病态及潜病未病态进行调理。

2.1.1 健康未病态机体处于健康状态,可以四时调摄为宗旨,根据自然界和人体阴阳消长、五脏盛衰的不同时间特点,用药以轻淡薄味来制作个体化的膏滋,使机体适应自然四时节令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律,以达抗衰延年养生之效。正如《素问·四气·可辨调神大论》所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2.1.2 潜病未病态机体内疾病隐匿存在,尚无明显临床表现。可从机体整体出发,通过辨证论治,虚者补之,损者益之。用药以轻淡薄味为主,少佐以厚味,来制以膏滋扶助正气,使机体脏腑功能活动旺盛正常,各司其职。正如《素问》谓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2.2 已病防变已病应包括欲病未病态和传变未病态。

2.2.1 欲病未病态是潜病欲病态的发展,先兆症状和体征越来越多,但仍无依据明确诊断,处于发病的临界状态。此时机体处于正气相对较弱,邪气有机可乘,但正气仍充盛。用药以轻淡薄味为主,稍佐以厚味,来制以膏滋,利用其中药物偏胜来纠正,,对身体可能存在的亚健康状态作些微调,以求“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2.2.2 传变未病态是脏腑已出现明显病变,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及脏腑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病邪可能传入其他脏腑发生而病变。此时机体已处于临床发病状态,正气已受损,邪气已侵入脏腑。可根据五脏五行相生相克规律,配以于五脏相对应药物来制以膏滋,以达扶正祛邪之功,同时又可根据疾病传变规律,选择与病邪即将传变至经络的相对应药物,取其厚味制以膏滋,以强其经,防止传变。总之,在已有邪气侵入这一阶段,膏滋发挥祖国传统医学以人为本的优势,重视扶助人的正气,佐以纠偏祛邪。

2.3 瘥后防复平素体质不佳,或久病,大病初愈,身体羸弱。此时机体正气虚弱,旧疾易复,当遣质重味厚之辈制以膏方之久服,调理阴阳,补气养血。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针对机体阳气四时各有不同特点,结合某些疾病的规律,产生了“冬病夏治”和“夏病冬治”的特色疗法。“冬病夏治”针对冬天阳气不足,寒从内生的时令特点,一些旧疾如哮证、喘证、痹证等易复发,这时就需要在夏季阳气充盛时,予以质重味厚之辈制以膏方,使机体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健旺, 以治疗疾病,减轻病情发作;“夏病冬治”是针对冬季阳气在内,阴气在外,一些湿热型的脾胃病相应减少,可予以益气温阳健脾的药物制以膏方,以厚脾胃,以达治疗目的。瘥后防复这一阶段使用的膏方是综合处方,防治结合,寓治于防,在缓解期服用,有效缓、稳定、持久的特点,达到扶正固本,增强抗病能力的目的。不仅能减少急性发作,还可使疾病向痊愈方向发展。

3 展望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要求越来越高,祖国传统医学中“治未病”的思想越显突出。膏方作为祖国医学传统制剂之一,根据患者不同体质特点和不同症状、体征,通过辨证论治而组方,用于临床兼顾面广,口感好,不伤脾胃,适宜久服, 简单方便,是临床的一种个性化的防治疾病的手段,能很好地体现“治未病”的思想。因此,膏方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对构建“治未病”特色预防保健治疗服务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弥漫.治未病—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中医防治疾病的思想[J].新中医,2007,3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