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媒体技术概论重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媒体技术概论重点范文1
近些年来,国家和社会对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国内高校掀起了建设数字媒体专业的热潮,承担起为数字媒体产业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的重任。在数字媒体教育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探索如何构建数字媒体的核心课程体系以及教材建设是目前当务之急,以促进数字媒体专业发展,为社会培养急需的、高素质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
对于数字媒体的理解是随着媒体与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数字媒体,通常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指信息的载体,即以不同于以往的模拟信号、而以非连续的数字形式存在的符号为载体、全方位交互传播信息的数字设备;二是指被传递的内容,即信息本身。按数字媒体的传播形式,可以将其分为网络型数字媒体和封装型数字媒体两种,网络型数字媒体一般指Internet互联网,封装型数字媒体包括软磁盘和光盘:CD系列和DVD系列。与传统的传播媒介相比,数字媒体的存在前提是必须依赖计算机技术,在这个前提下,信息的实时性、准确性、大容量、易检索和多通道传播构成数字媒体的主要特征,正是这些特征使数字媒体成为现代人类传递信息的佼佼者。
数字媒体产业,是指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图像图形等先进技术为支撑,为社会提供数字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产业。其范围涵盖了电影、电视、广播、音乐、动画、游戏、教育、工艺、时尚设计、广告、建筑设计、视觉艺术、互动休闲、表演艺术、出版业、软件、信息服务业等。数字媒体技术已经成为媒体、影视、演出、娱乐、广告等文化产业在制造、传播、营销等方面离不开的工具。当前文化产业中发展最快的是影视动画、网络动漫、网络游戏、数字视音频、远程教育资源、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行业,它们的共同点之一是以数字媒体技术为支撑,为社会提供数字内容产品和服务。
二、数字媒体专业建设与培养目标分析
数字媒体从学科角度来看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既有计算机科学的知识,也有艺术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如传播学和媒体学)。作为应用技术学科,数字媒体艺术和工业设计、信息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作为人机界面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字媒体艺术综合了设计艺术学、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图形学的知识和技能;此外,数字媒体艺术和媒体传播技术融为一体,在表现形式、表现内容和传播形式上均依赖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因此,数字媒体是基于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相结合的新兴学科,是视觉艺术、设计学、计算机图形图像学和媒体技术相互交叉的学科。这是它的本质和内涵。
数字媒体技术是一项应用广泛的综合技术,主要研究图、文、声、像等数字媒体的捕获、加工、存储、传递、再现及相关技术。主要的技术范畴包括以下内容。
(1)数字媒体表示与操作,包括数字声音及处理、数字图像及处理、数字视频及处理、数字动画技术等。
(2)数字媒体压缩,包括传统压缩编码、专用压缩编码(声音、图像、视频)技术等。
(3)数字媒体存储与管理,包括光盘存储(CD技术、DVD技术等)、媒体数据管理、数字媒体版权保护等。
(4)数字媒体传输,包括流媒体技术、P2P技术等。
数字媒体的技术范畴规划了数字媒体技术的研究领域,其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以下九个方面:数字声音处理、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视频处理、数字动画设计、数字游戏设计、数字媒体压缩、数字媒体存储、数字媒体管理与保护、数字媒体传输技术等。
数字媒体艺术的核心是艺术设计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交叉,其表现形式为电子媒体或数字媒体,其表达内容也多是数字媒体形式的美术作品或设计产品,如交互式装置艺术或多媒体网页等,特别是其媒体传播形式主要是借助于新媒体形式或数字载体(如互联网、光盘、手机或电子交互媒介)进行的。数字媒体艺术具有设计学、视觉艺术、媒体文化、计算机技术和社会服务的特征。
数字媒体学科的特点决定了高校在人才培养的时候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数字媒体方向所需要的是典型的复合型人才,不但应掌握艺术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历史学科的功底,而且还应熟悉多媒体、计算机程序、网络技术和相关的应用软件。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系统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基本理论、掌握影视、游戏动画的设计和制作技能,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的国际化视野人才。
三、数字媒体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研究与教材建设
数字媒体核心课程体系构建要结合专业教学实践,在构建课程体系的时候体现:技能训练与艺术表现相结合,传统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方法训练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对艺术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作能力为重点,努力提高数字媒体人才的职业素质。
数字媒体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由三个模块组成:基础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方向核心课程模块。
1.数字媒体基础核心课程模块
数字媒体基础核心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习者数字媒体基本素养,也是帮助学习者在实际的工作中找到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不同专业方向的高级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数字媒体基础核心课程模块主要依据数字媒体知识构成、数字媒体市场需求调查分析、全国数字媒体高校数字媒体基础核心课程的开设情况这几个方面的综合情况来考虑。
数字媒体是基于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的相结合的新兴学科,是视觉艺术、设计学、计算机图形图像学和媒体技术相互交叉的学科。在基础核心课程设置的时候就要体现数字媒体学科知识构成的本质,基础核心课程能够反应数字媒体的学科性质并且包含数字媒体的学科知识。
数字媒体市场需求调查分析显示,无论是数字媒体的哪个方向,市场对数字媒体的创意人才需求都很大。在作品的制作中,需要专业人才有艺术基础和美术素养。公司在招聘的时候还看重毕业生是否具有产品的设计与创作思维能力,变想法为作品的能力。
目前高校基础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三部分:导论性课程(如数字媒体概论、艺术概论、设计思维与方法),基本艺术素养课(绘画、色彩、造型)和基本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的课(计算机基础、高级程序语言设计、数据结构)等。
数字媒体概论有助于引导学生了解数字媒体的专业领域,艺术概论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艺术的本质、分类和艺术的创作,为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艺术基础。设计思维与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能力,变自己的想法为作品创作。绘画、色彩、造型是学生的基本艺术素养课,这也是基于数字媒体是基于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的相结合的新兴学科的特点出发的,主要是为培养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艺术素养打下基础。计算机基础、高级程序语言设计、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类的基础课程,其出发点也是数字媒体的学科属性决定的。同时,这些课程也是全国高校在数字媒体人才培养中,开设比例最大的基础核心课程。这些基础核心课程是各个数字媒体专业方向都必须掌握的入门课程或初级课程,该类课程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字媒体专业领域,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不同专业方向的高级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2.数字媒体专业核心课程模块
专业核心课程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为实现培养目标,对学生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和培养专业核心能力,对提高该专业核心竞争能力起决定作用的课程。数字媒体的专业核心课程,是该专业的精华所在。如果说各高校数字媒体的基础核心课程的普遍性比较大,那么数字媒体的专业核心课程各个学校就有所差异了。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以下特点:首先是专业性特点,这是由高校的专业特点所决定的。因为专业不同,其核心课程的数量、内容及各类课程间所占的比例就不会一样。其次是一致性特点,即专业核心课程要符合学校教育教学定位的要求,必须与所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协调一致。再次是核心课程要体现明显的个性特色,因为核心课程不仅可以体现在各专业上有所不同,体现在学校上也要有所区别,这是由各学校或各专业特色所决定的,它也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
数字媒体的专业核心课程包含本专业所必须掌握的通用原理、技巧、技术和行规。基本上涵盖了数字媒体研究中的几大主要领域,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数字媒体的各个领域的主要内容,为以后选修某一领域的扩展性的高级课程,或在该领域的继续深造打下了基础。鉴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可行性,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一般应控制在10门左右为宜,例如多媒体技术基础、动画基础、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动画运动规律、编导基础、数字媒体项目策划与管理、传播学、影视后期制作与合成、计算机网络、数字音频技术、数字媒体市场营销等。
数字媒体教育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形态:以计算机图形图像为基点的技术院系,以创意艺术为目的的数字艺术院系,以及以实用工具为需求的数字应用院系。不管各学校是以哪种教育形态为主,在以下几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定上都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它们分别是计算机图形图像、数字图像处理、视觉传达设计、动画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传播学、游戏设计基础、动画运动规律、编导基础、计算机网络、数字音频、非线形编辑与后期合成、项目策划与管理、数字媒体资源管理和数字媒体市场营销。
这些数字媒体的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反映了市场对不同数字媒体方向的共同的素质要求。另外,视觉传达设计、动画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游戏设计基础这些课程是数字媒体研究中的几大主要领域的最重要的课程,也是学生作为数字媒体专业在宽基础培养阶段应该掌握的课程。
3.数字媒体方向核心课程模块
在数字媒体方向核心课程的设置方面,各个学校都结合本学校以及该专业的发展特点,并根据社会需要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要求,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可供选择的方向核心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与需要。在课程的选修顺序方面有一定要求,通常都规定某门课程所必需的先决课程。由于数字媒体是一门具有综合性、边缘性的交叉学科,因此在方向核心课程设置方面,各个学校可以结合数字媒体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和侧重点,设置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但大体上是从计算机科学系列和艺术创意系列中选择一定数量的课程。
在数字媒体方向核心课程设置时,可以采取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就是把教育内容编排成便于进行各种组合的单元。一个模块可以是一个知识单元,也可以是操作单元,还可以是一个情境模拟单元。如动画模块、后期制作模块等,同一模块既可以供一个专业使用,也可以供几个专业共用;学生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学不同的模块,也可以对模块进行增减。把相互独立又有联系的教学内容按照程度分为几个层次,以教学单元的形式衔接起来。这样精确的衔接形式既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又可以达到节省课时的目的。
数字媒体专业的方向核心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了本学科几大主要研究领域的引导性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选择。不同的学校根据自身学科发展的特点,为本校的数字媒体本科生开设了各具特色、内容广泛的较高级的专业方向课程,提供了比较充分的选择余地,也为学生深入了解数字媒体学科进展提供了保证和资源。学生根据学校的要求、自己的兴趣,以及指导教师的协助来选择相应的课程。
4.教材编写特色
数字媒体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满足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所以,进行核心课程体系研究势在必行,同时,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数字媒体技术人才需要一套全面的、具有特色的专业课教材。
数字媒体技术概论重点范文2
随着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的艺术作品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新媒体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艺术正悄然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普及,艺术创作者开始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取代传统时代的颜料和纸笔。如今新媒体艺术已经成为众多艺术研究人员的重要探索领域,也是未来艺术学术理论探索和发展的趋势,目前全国大量的艺术院校已经陆续开设了新媒体艺术专业,刘旭光编写的《新媒体艺术概论》(河北美术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一书是紧密围绕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征,结合了编者多年的教学和实践经验的呕心之作,也是全国在新媒体艺术发展研究领域中为数不多的重要参考资料和教科书。全书从新媒体艺术的标志、新媒体艺术的轨迹与变迁、新媒体艺术的D像方式、新媒体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对物质性的探索、新媒体实验电影、新媒体艺术的交互与生成、新媒体艺术的鉴赏与审美等七个方面展开概括和论述。该书从一开始即明确了新媒体艺术诞生的重要意义,帮助研究者界定了新媒体艺术研究的范围,把握新媒体艺术的框架,进而从前沿性、实验性、当代性、综合性引导读者理解和认识新媒体艺术研究的重要意义。紧接着编者以时间为脉络,从艺术与科学、工业革命的曙光、数字的革命、媒介的变革、数字艺术、新媒体艺术的雏形等六个不同的维度对新媒体艺术的轨迹与变迁进行诠释和解读,丰富了读者对新媒体艺术发展历程的认知。
该书内容详实丰富,逻辑结构严谨,全书重点介绍了新媒体艺术与其他艺术的关系,拓宽了以往对现当代艺术范畴的理解,为了充分说明新媒体艺术的具体概念,全书对其产生的背景、发展的历程、自身的特点都进行了大量的解读,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还对艺术自身的意义进行了自我探索和解读,通过作者对新媒体艺术形式多样的表现形式进行系统的分析和介绍,为读者打开了对新媒体艺术的时代性的理解,呈现了艺术与新媒体科技结合的样式和案例。艺术的语言方式是多样的、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复杂的,艺术与科技的结合需要既结合新媒体自身的艺术形态,也要保留其自身的创作思想和内容。因此,这种内容与技术、虚拟与现实、互动与参与、知觉与体验之间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更重要的是将新媒体艺术与新媒体科学技术有效结合和有效表达,这既可以展现新时代的艺术理念和新媒体的技术特点,又可以为新媒体艺术领域拓宽创作思维空间,探索未来全球化的新媒体艺术视野,刘旭光的《新媒体艺术概论》可以说对上述内容做了完整的诠释和概述。
新媒体艺术最早源自欧美,在20世纪60年代,电视机、录音机、摄像机成为最早的新媒体艺术的载体,受科学技术落后的影响,加之设备简陋,因此当时的新媒体艺术也被戏称为“录像艺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引入新媒体艺术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一批以音频、摄像为表现形式的艺术作品开始诞生。伴随着科技的进步,90年代中期的作品已经开始熟练地运用媒介开展创作,更重要的是此时的作品已经开始呈现一定的艺术理论和艺术观念,具有了初步的新媒体艺术代表作品。互联网的发展预示着新媒体艺术的真正来临,大量的网络技术、数字编辑等新兴技术的引入,彻底改变了艺术的发展历史,新媒体艺术可以真正从不同的角度为观众呈现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维度的感官体验,可以说新媒体艺术真正走向了成熟。
从传播学的角度讲,新媒体艺术的蓬勃发展所带来的变化和影响会直接改变艺术作品的特征和特点,进而对大众审美的观念和理解产生深刻影响。以往的传统艺术都是单向传播,创作者可以凭借自身的天赋向受众输送自己的艺术灵感和创作内容,但受众很难通过信息反馈进行互动,新媒体艺术的出现打破了这种界限,观众对作品的认可度、参与度,甚至理解程度都会影响创作者的创作意识和表现手法,这种新颖的方式有益于创作出更加符合精神需求的艺术作品,同时也体现了艺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和传播艺术。新媒体艺术不但传承了传统文化的艺术内涵,也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变革,它代表着未来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研究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征有利于加深人们的认知,为今后更好地发挥新媒体艺术优势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数字媒体技术概论重点范文3
天津工业大学为教育部批准可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招生办法执行的普通高校。
天津工业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天津市重点建设的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文、管、经、法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下设14个学院,目前共有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等全日制在校生两万七千余人。学校现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专业硕士及15个工程硕士授予领域,49个本科专业,具有重点学科和省部级重点学科,还有天津市的“重中之重”学科、重点发展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有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工程技术中心和天津市技术推广中心,还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03年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09年度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二、艺术类专业及专业方向
天津工业大学艺术类专业从1984年开办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办学历史,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培养了大批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高级人才。现设有艺术设计(下设四个专业方向)、广告学、工业设计、动画、表演(下设两个专业方向)和广播电视编导(下设三个专业方向)六个本科专业,设计艺术学、艺术专业硕士、工业设计工程三个硕士点。
(一)艺术设计专业
本专业下设四个专业方向:服装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入校后分专业方向(根据考生入校后的志愿选择,按文化课考试成绩排序)。
1.服装艺术设计方向 培养从事服装设计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开设的专业课程有:中西服饰史论、服装设计原理、服装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材料学、服装画技法、成衣制作工艺、立体裁剪等。
2.视觉传达设计方向 培养从事产品包装设计、书装设计与广告艺术设计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开设的专业课程有:图形创意、包装设计、标志设计、招贴设计、CIS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展示设计、广告摄影等。
3.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培养从事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开设的专业课程有:中外建筑史、建筑制图与识图、设计表现技法、环艺模型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陈设设计、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等。
4.公共艺术设计方向 培养从事公共设施设计、公共环境装饰设计、饰品设计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方向开设的专业课程有:公共艺术设计、装饰雕塑、纤维艺术、漆艺、锻铜、陶艺、装置艺术研究等。
(二)广告学专业
广告学专业 培养具备广告学理论与设计技能,从事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和设计制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有:艺术概论、艺术设计史、传播学、平面造型基础、色彩学、计算机技术基础、广告策划、广告学、广告心理学、广告摄影、广告创意、广告设计。
(三)工业设计专业
工业设计专业 培养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并具有设计创新及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有:设计素描、色彩基础、透视学、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设计表达、产品形态学、模型制作、造型材料与工艺、产品造型设计、图形创意设计、招贴设计、字体设计、CI设计、印刷设计、网页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设计、人机工程学、价值工程学、设计心理学、设计方法学、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三维设计等。
(四)动画专业
动画专业 培养三维动画、二维动画、定格动画创意与制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在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坐落在天津工业大学新校区内)办学,采用与国内外知名动漫企业合作办学,并在大学软件学院或企业实习、实践的全新模式。这种模式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实现了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本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有:动画制片、动画编剧、动画分镜与故事板、动画声音、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场景设计、表演基础、定格动画、原画、动画技法、视听语言、三维动画建模、三维动画特效、游戏设计、动画后期数字合成、动画后期非线性编辑。
(五)表演专业
1.服装表演与营销方向 培养服装表演、编导与策划、市场营销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开设的专业课程有:服饰美学、服装流行趋势预测、妆饰及形象设计、形体训练、舞蹈基础、服装表演、服装表演组织与策划、服装卖场设计、服装零售学、服装对外贸易实务、商务公关实务等。
2.服装表演与策划方向 培养服饰及时尚产品展示、组织与策划、影视广告表演等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开设的专业课程有:服饰美学、基础色彩、服装表演、妆饰及形象设计、镜前造型、人物造型设计、形体训练、舞蹈基础、广告策划与创意、服装表演组织与策划、时装广告摄影等。
(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本专业下设三个专业方向:新媒体创意、数字媒体(国际传播)、文艺编导方向。
1.新媒体创意方向 本专业方向着眼于媒体发展的产业前沿,为电视传媒机构、文化创意产业培养并输送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电视节目编导人才和文化创意产业工作人员。根据学校和学院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本专业学生入学一年后,将选拔优秀学生,组成“优秀传媒人才培养实验班”,单独安排教师授课,与国内知名传媒技术公司合作,实行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培养从事对数字媒体资产进行专业化的储存、管理、挖掘和再利用的媒体资产管理人才。
本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有:传播学、电视艺术概论、戏剧艺术概论、中国戏曲、影视作品分析、视听语言、电视节目制作、色彩学、摄影技术、照明技术、电视节目策划、纪录片创作、广播电视节目主持等。
2.数字媒体(国际传播)方向本专业方向培养具备国际化的视野,较高人文、艺术素质,具有较强创意能力,系统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能在数字影视制作领域中,将创意与数字媒体技术良好地结合起来进行数字影视特效创作、数字影视节目制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方向与国外高校高水平广播电视传媒专业合作,学生入学后在天津工业大学修读课程中引进韩国优质数字媒体专业核心课程,并增加韩国语课程。在国内修读两年后,可申请免试参加国际交流项目,赴韩国青云大学修读两年,学业期满,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通过答辩后可获得两校分别颁发的毕业证、学位证,同时可免试申请在韩国攻读硕士学位。
本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有:韩国语听说、韩国语读写电视纪录片制作实务、电子新闻采集(ENG)制作实务、数字化后期制作实务、广播电视节目编排、电视(演播室)节目制作实务、编辑系统基础与应用、电视导演基础、影视化妆与服装、AVID影视后期制作实务、电视剧制作实务、信息社会和新媒体基础、广播产业前沿、数字媒体管理、网络传播等。
3.文艺编导方向 本专业方向面向电视台、电台、文化传媒及其它影视制作机构,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文化修养和音乐鉴赏能力,具备有声艺术形式的音乐策划、创作、编辑、配乐、合成、剪辑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影视艺术类节目、综合类文艺演出的音乐策划和设计等方面专业人才。
本专业方向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影视作品分析、广播电视文艺、影视配乐、文艺节目策划与主持、电视音乐节目创作、艺术概论、经典歌剧鉴赏、交响乐赏析、戏剧鉴赏、音乐美学等。
三、招生计划
艺术类招生计划995名(文理兼收)。
动画专业以各省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其它专业面向全国招生,不作分省计划。
专 业
专业方向
学制
层次
招生人数
所属学院
艺术设计
服装艺术设计方向
四年
本科
450名
艺术与服装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方向
四年
本科
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四年
本科
公共艺术设计方向
四年
本科
广告学
四年
本科
100名
动画
四年
本科
150名
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
工业设计
四年
本科
40名
机械电子学院
表演
服装表演与营销方向
四年
本科
50(男10、女40)
艺术与服装学院
服装表演与策划方向
四年
本科
25(只招女生)
广播电视编导
新媒体创意方向
四年
本科
120名
人文与法学院
数字媒体(国际传播)方向
四年
本科
30名
文艺编导方向
四年
本科
30名
注:报考动画专业的考生,省专业统考合格即可报考,不需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考试。
四、美术类专业报考须知
(一)报考条件
1.符合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条件及专业体检要求。
2.热爱艺术事业,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和设计能力。
3.无色盲、色弱,身体健康。
(二)专业考试地点及时间
考生所在省市有我校考点的,只允许在该省市我校设置的考点考试,不允许到其他考点考试;考生只允许参加一次美术类专业考试,如参加两次或两次以上,则以分数最低的一次作为专业考试成绩。
(三)报名方法
1.报名时间及方式:一律在各考点报名时间内现场报名。
2.报名手续:
(1)考生携带身份证和考生所在省级招办统一编制的考生号。
(2) 交一寸近期正面免冠同一底版照片两张。(请自行贴在准考证及准考证存根指定位置处)
(3)用黑色水笔详细填涂机读报名表及准考证。
(4)报名考试费:150元。
(四)专业考试
1.考试科目四门:素描、速写、色彩和综合测试,满分为260分,其中素描占100分,速写占60分,色彩占100分,均为默写;综合测试为笔试简答题,只做参考,不计入总分。
报考我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考生,需在测试时填报专业方向,作为入校后分专业方向的依据之一。
2.考试时,考生务必持身份证和准考证入场,并自备画具。
3.四月十五日前,所有参加专业考试的考生可上网直接查询成绩,网址为:zsb.tjpu.edu.cn。专业合格的考生将收到专业合格通知单(请保存,备查)。
4.专业合格通知单的发放原则一般是按1:4(招生计划:专业合格人数)的比例发放。
(五)录取原则
1.艺术设计、广告学、工业设计专业录取原则
遵照2012年教育部及各省艺术类招生文件有关录取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录取。
(1)各省、市、自治区组织的美术类统考本科同批次成绩合格;
(2)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课考试,成绩合格;
(3)文化课成绩达到我校规定分数线;
(4)英语成绩达到我校规定分数线;
(5)不分文理以文化课成绩(高考实考分)排名录取。
注:我校的公共外语课程均为英语,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填报。
2.动画专业录取原则
遵照2012年教育部及各省艺术类招生文件有关录取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录取。
(1)各省、市、自治区组织的美术类统考本科同批次成绩合格;
(2)文化课成绩达到各省规定分数线;
(3)英语成绩达到我校规定分数线;
(4)不分文理以综合分=文化课成绩(高考实考分)+专业课成绩,排名录取;
(5)动画专业只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
注:1.艺术类平行志愿投档的省市按照各省规定执行。
2.我校的公共外语课程均为英语,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填报。
(六)入学、复查
艺术设计、广告学、工业设计专业新生入学一个月内,我校对新生进行专业课复试,如发现复试不合格或弄虚作假者,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五、表演类考生报考须知
(一)服装表演与营销方向考生报考须知
1.报考条件
(1)符合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条件及专业体检要求。
(2)年龄不超过二十二周岁(1990年9月1日后出生)的未婚青年。
(3)女性身高在1.74米(含)以上,男性身高在1.82米以上,符合服装模特基本条件。
2.专业考试地点及时间
类型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考 点
地 址
初试
2月11日
2月12日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艺术与服装学院楼
复试
2月13日
3.报名方法
(1)报名方式:一律在考点报名时间内接受考生本人面报。面报时将进行形体测量及照相,请考生自备泳装。报名地点:天津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行政中心123室)。
(2)报名手续:
a考生携带身份证和考生所在省级招办统一编制的考生号。
b交一寸近期正面免冠同一底版照片两张。(请自行贴在准考证及准考证存根指定位置处)
c用黑色水笔详细填涂机读报名表及准考证。
d 报名考试费:初试150元,复试150元。
e 参加复试考生缴纳报名费时,将复试自选舞蹈或健美操音乐(MP3格式)复制到指定计算机。
4.考试内容
初试(1)形体测试:测定身高、体重、三围尺寸(请自备泳装)。
(2)形体展示(指定音乐走台,请自备泳装)。
复试(1)模特技巧(步态、转身、造型、乐感等)。
(2)自选舞蹈或健美操(自备音乐及道具,时间不超过三分钟)。
(3)口试(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测试)。
5.录取原则
遵照2012年教育部及各省艺术类招生文件有关录取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录取。
(1)有服装表演统考的省市,统考必须合格;
(2)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课考试,成绩合格;
(3)文化课成绩达到我校规定分数线;
(4)分男、女,按照全国专业名次从高到低录取。
注:我校的公共外语课程均为英语,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填报。
(二)服装表演与策划方向考生报考须知
1.报考条件
(1)符合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条件及专业体检要求。
(2)年龄不超过二十二周岁(1990年9月1日后出生)的未婚女青年。
(3)身高在1.65米~1.74米 (含) 之间,符合该专业基本条件。
2.专业考试地点及时间
类型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考 点
地 址
初试
2月8日
2月9日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艺术与服装学院楼
复试
2月10日
3.报名方法
(1)报名方式:一律在考点报名时间内接受考生本人面报。面报时将进行形体测量及照相,请考生自备泳装。报名地点:天津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行政中心123室)。
(2)报名手续:
a考生携带身份证和考生所在省级招办统一编制的考生号。
b交一寸近期正面免冠同一底版照片两张。(请自行贴在准考证及准考证存根指定位置处)
c用黑色水笔详细填涂机读报名表及准考证。
d 报名考试费:初试150元,复试150元。
e 参加复试考生缴纳报名费时,将复试自选舞蹈或健美操音乐(MP3格式)复制到指定计算机。
4.考试内容
初试(1)形体:测量身高、体重、三围尺寸、肢体比例等,泳装展示(请自备泳装)。
(2)口试(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测试)。
复试(1)形体与形象(指定音乐走台,请自备泳装)。
(2)韵律与协调(自选舞蹈或健美操,自备音乐和道具,时间不超过三分钟)。
(3)灵感与创作(按抽签命题中指定道具和主题要求,做出6组不同造型)。
5.录取原则
遵照2012年教育部及各省艺术类招生文件有关录取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录取。
(1)有服装表演统考的省市,统考必须合格;
(2)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课考试,成绩合格;
(3)文化课成绩达到我校规定分数线;
(4)按照全国专业名次从高到低录取。
注:我校的公共外语课程均为英语,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填报。
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报考须知
(一)报考条件
符合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条件及专业体检要求。
(二)新媒体创意方向、数字媒体(国际传播)方向专业考试地点及时间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考 点
地 址
1月9、10日
1月11日
中原工学院
郑州市中原中路41号
2月10、11日
2月13日
潍坊市招生办
山东潍坊奎文区虞河路418号
2月11、12日
2月13日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北校区)
石家庄高新区湘江道39号
2月23、24日
2月25日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注:山东、河北、河南考生必须在当地考点报考。
(三)文艺编导方向考试时间及地点
类型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考 点
地 址
初试
2月17日
2月18日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复试
2月19日
报名地点:天津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行政中心123室)。
(四)报名方法
1.报名时间及方式:一律在各考点报名时间内现场报名。
2.报名手续:
(1)考生携带身份证和考生所在省级招办统一编制考生号。
(2)交一寸近期正面免冠同一底版照片两张。(请贴在准考证及准考证存根指定位置)
(3)用黑色水笔详细填涂机读报名表及准考证。
(4)报名考试费:150元(文艺编导方向初试、复试报名费均为150元)。
(五)考试内容
1.新媒体创意方向
(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200分,均为笔试,考生须自带2B铅笔)
(1)文学基本知识 (占总分20%);
(2)广播电视艺术常识(占总分20%);
(3)命题编讲故事 (占总分30%);
(4)电视节目与电视文化现象评论(提供相关文字材料,书面评论,占总分30%)。
2.数字媒体(国际传播)方向
(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200分,均为笔试,考生须自带2B铅笔)
考试内容与新媒体创意方向相同。
3.文艺编导方向
初试:(总分100分)
文艺编导方向须具有一定音乐或器乐基础,考生可在管乐、民乐、声乐、舞蹈、键盘等项目中任选一项或多项参加初试,除钢琴、打击乐外需自带乐器,考生须准备两首应试曲目。
(1)考生进行6分钟以内的自备作品表演。
(2)器乐需进行视奏、声乐需进行视唱,舞蹈需进行即兴表演和基本功测试。
(3)声乐、舞蹈考试均为无现场伴奏表演(考生可自带U盘或光盘 )。
复试:(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笔试)
(1)命题编讲故事(占总分50%)
(2)电视文艺现象评论(占总分50%)
(六)其他
1.参考书目:毕磊箐,《艺术知识与文学常识(第2版)》,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电视节目与电视文化现象评论,重在考察考生对某一类型的电视节目与电视文化现象的认知、分析、解读能力。
3.文艺编导方向初试、复试均在天津工业大学校内进行,不设省外考点。
4.新媒体创意方向与数字媒体方向笔试内容相同,高考录取时分专业方向录取。
(七)录取原则
遵照2012年教育部及各省艺术类招生文件有关录取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录取。
1.有广播电视编导统考的省市,统考必须合格;
2.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课考试,成绩合格;
3.文化课成绩达到我校规定分数线;
4.语文成绩达到我校规定分数线;
5.不分文理以文化课成绩(高考实考分)排名录取。
注:我校的公共外语课程均为英语,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填报。
七、学费
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8000元/年·生,动画专业为11500元/年·生,表演专业学费为10000元/年·生。其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新生要求自备(或到校后购买)笔记本电脑一部,高清DV摄像机或有摄像功能的单反照相机一部,共预计价值12000元左右。(学费以当年天津市物价部门批准的标准执行)
八、联系方式
天津工业大学校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邮编:300387 电话:022-83955227
网址:zsb.tjpu.edu.cn
数字媒体技术概论重点范文4
【关键词】数字博物馆 虚拟修复 虚拟演示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子及数字媒介开始进入博物馆,成为新的应用形式。如今,这一领域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逼真的虚拟演示系统、参与性的交互体验平台等新技术的介入正在逐渐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形态与印象。英国文化批评家胡浦・格林黑尔指出,这种变化预示着一个新阶段的到来,即“后博物馆时代”(Post―Museum)。这是一个动态的交互过程,所有已完成或正在进行中的博物馆活动、展览,都无法避免的会因为多种媒介的介入,呈现出多元的视角和观点。
概括来讲,数字博物馆是一个包含虚拟复原、场景漫游、影像演示、在线浏览等技术与环节的体系,需要结合美术、音乐、动画、影视等多媒介手段,在实体场馆及网络环境中营造逼真、形象、生动的整体视听效果。本文在关注上述现象的基础上,结合博物馆新技术的应用、研发动态、院校教育几方面的调研与分析,探寻艺术院校中开设此类专业的可行性及专业定位,从而为编撰科学、合理、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一、博物馆数字媒介应用与拓展
数字博物馆最初的尝试和探索,是从迫切需要且最易着手的数字图书馆展开的。1990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启动“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计划,将馆藏的图书、文献、手稿、照片以及影像资料数字化,以期实现更方便快捷的查阅、传播与分享。其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开始应用于遗产保护与修复等更多领域。
虽然有藏品虚拟化以及数据库存储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诸多疑虑,现实是无论实体场馆还是虚拟空间,都在产生巨大的变化,许多科技、自然等类型的博物馆甚至已经越来越有“媒体博物馆”的感觉。比如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数字媒体部,这个部门主要负责设计、制作符合规范的数字媒体内容,为实体及虚拟观览提供支持。同时,数字媒体部还负责数字资源的采集、整理与多平台,以满足更为广泛的后台数据库访问需求。数字媒体部的具体职能与研究方向包括:新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与体验、艺术创意与技术实践之间的相互影响、基于数字媒介的研究与协作、博物馆藏品如何为新媒体艺术提供灵感,以及发展数字媒介促进学术研究与实践等方面。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博物馆作为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技术诸多要素汇集地,正在尝试创设更多的情境体验,鼓励观众参与其中,从而实现多种解读与应用的可能性。
这些研究和拓展实践,在推动博物馆产生变化的同时,也对其一些核心业务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修复领域。传统修复涉及到木、石、金属、织物等材料以及艺术风格问题,体系较为复杂,不易掌握。与传统修复相比,数字虚拟修复在可靠性、准确性以及实时演示上具有极大优势。经三维扫描建模而成的数字样本,既可以在测绘、修复等方面起到辅助作用,也可作为实体藏品的副本,建立系统的博物馆数字档案。特别是在已损毁器物、遗迹和场景的复原以及虚拟演示方面,数字技术更是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优势作用。
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的露天博物馆项目,是虚拟修复与展示的一个较为全面的范例。该计划于1993开始实施,到2006年,这个涵盖其所有国家博物馆的体系初步构建完成。项目采用全景交互地图,为观众建构出虚拟参观博物馆的体验。观众不但可以在实体场馆中体验这套系统,也可以远程在线虚拟漫游国家自然和文化遗产。
建立在虚拟复原以及数字媒体演示基础之上的数字博物馆体系,在补充或增强参观体验的同时,通过个性化、互动性的内容设置,拓展了博物馆收藏与展示这一核心功能,在不断变化的时代中担负起了新的使命和作用。
二、数字博物馆的新技术与研发机构
概括来说,数字博物馆互动平台与虚拟漫游环境构建,技术方面主要基于以下几种类型:最基本的是作为辅助演示与解说的静态图形与图像形式,如红外反射摄影、X射线成像等;第二种是基于网络浏览器基础之上的VRML虚拟现实语言(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建立在全景图像(Panoramas)、对象(Object)、场景(Scene)三个核心概念基础之上的QTVR(QuickTime Virtual Reality)格式亦得到广泛应用。最新一代基于图像的建模和绘制计算机图形语言已经开始在这一领域活跃并兴起,这就是IBMR(Image-Based Modeling and Rendering)系统。和前面几种图形语言相比,这种利用二维图像生成三维场景与模型的绘制技术,不但更为便捷,而且还可以呈现出更接近自然现实的视觉效果。
立足于高校的研究机构,为这些图形语言应用探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比如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其数字敦煌项目在国内外均产生了极大影响。还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虚拟现实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与故宫博物院等机构合作进行的青铜器、字画复原项目,也是一种可贵的探索与尝试。
除此之外,企业的介入,带来的则是另一种可能性。2011年谷歌公司与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等全球十几家顶级博物馆展开合作,利用其街景及室内漫游技术,为观众提供这些博物馆的虚拟漫游。通过在线浏览以及文字、图像等其他辅助手段,观众可以更方便的获取馆藏品的相关信息。与院校中的研究与实验机构不同,公司企业更注重应用性与实效性,因此能更加快捷、清晰地把握和掌控许多现实需求点,从而设计研发出针对性更强的产品。
三、数字博物馆相关专业的院校教育
构建博物馆研究的专业化体系,确保所开设课程与新兴环境的融合,是院校教育的核心。根据前期调研汇总,通常情况下博物馆相关专业的教学包含几项主要内容:第一,认识博物馆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价值与意义,特别是不同类型(历史、科学、艺术、自然与科技等)博物馆间的信息交叉传递功能;第二,建立以博物馆信息系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第三,开展跨学科的研究与探索实践,以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适应性;第四,平衡理论和实践学习之间的关系;最后,来自实习现场的经验积累。
相比而言,综合性大学中的博物馆相关专业,更倾向于从政治与经济以及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博物馆体系,注重概念及核心理论的掌握。不妨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物馆研究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中,洞悉其特征。这些课程包括:引导课程(数字博物馆概论、2周现场研讨会);核心课程(博物馆导论、博物馆展览、博物馆业务、博物馆全球化、博物馆收藏与管理);选修课程(博物馆史、博物馆与现代社区、博物馆法律与政策、博物馆技术与伦理、博物馆数字媒体、博物馆出版、博物馆营销与传播、博物馆筹资、博物馆收藏与编目、博物馆数字信息管理、博物馆实习等)。这一课程体系,注重帮助学习者在较为广阔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学习收藏、策展、博物馆教育规划以及博物馆管理这些综合知识和能力。
相比之下,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博物馆研究(Museum Studies MSc)专业课程设置,体现的则是另一种不同的侧重点。格拉斯哥大学有三个大的专业分支:收藏与收藏史、人工制品和物质文化、服装和纺织品史。核心课程博物馆学包括博物馆史、博物馆政治与经济、博物馆建筑、收藏与管理等;研究与实践技能课程包括主题信息处理、博物馆运作体系、藏品收藏与归类、专业阅读与写作等。此外,提供数字博物馆和文化与遗产信息化两个大的选修课程:前者包括数据拣选策略、数字媒体与记录媒介、摄影与图像处理、数字演示等课程;后者包括文化遗产概论、文化遗产元数据标准、文化遗产管理与档案、数字保存与访问、新媒体与虚拟漫游技术、用户体验及教育娱乐等。最终则是博物馆实践课程,包括博物馆服务体系、应用对象研究、策展实践、展览导航与在线游览、数字修复、实习等。
与前一种课程体系相比,格拉斯哥大学的授课更注重实践及现实应用性,而不是概念认知。类似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这样的授课体系还有如芝加哥的伊利诺伊大学以及多伦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的博物馆研究专业。而类似格拉斯哥大学这样靠近艺术类学科研究与实践的专业定位,即有如曼彻斯特大学和科罗拉多大学科罗拉多泉分校这样将博物馆与画廊体系并置进行学习与研究,也包含英国林肯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以及雪城大学视觉与表演学院这种更加注重艺术史、艺术管理、艺术新闻等博物馆相关研究的定位与方向。
四、数字博物馆学科发展方向及可能性分析
结合第一章节所述可以看出,随着技术的进步,作为文化传承载体的博物馆,正越来越多采用资源更丰富、展示更安全的数字虚拟演示及漫游的形式。如何顺应这一趋势展开相关研究,培养能够策划并制作相应的作品形式、符合数字博物馆发展需求的人才,是教育机构和博物馆共同关注的话题。
在专业的定位上,有鉴于目前日益细化繁复的专业设置,在理解和认识数字博物馆理念的基础上,对原有专业重新整合或转型,也许是更为稳妥的选择。具体到艺术院校本身,对视觉性图形图像的敏锐感知是其强项,因此诸如“图像修复”“虚拟漫游”这样的科目开设,并不存在过大的跨度与隔阂。
在多媒介虚拟演示方面,其所涉及到的学科与专业方向,都是艺术院校中已有或长期存在的,只是研究和表现的内容或形式不同而已,如三维动画、影视制作等。特别是前些年受动漫热影响而纷纷开设的相关专业,近几年多数已陷入困境。除去大环境的影响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基于电影学基础之上的影视动画、与基于美术学基础之上的实验动画之间的异同,缺乏深入研究与认识。因此在初始的狂热之后,迅速由于学校缺乏表演、音乐等关联学科辅助,学生缺乏电影、视听方面的拓展知识而陷入困境。出于这样的因素和考量,由原有电影学意义上的叙事性影视动画,向更适合美术学图形创意的演示与应用动画转型,如博物馆演示动画,也许会更具发展前景。
具体来说,目前博物馆采用的演示形式主要包含实体演示、动画演示、影像演示等几个主要方面。此类作品形式减少了对电影中的影像叙述、影像空间以及影像逻辑方面的要求,时间线更短,指向性更明确,剪辑手法也更纯粹。因此更容易入手,也具有更为广泛的拓展应用空间。
数字博物馆中多媒介形式应用,不但为类似影视动画这样的相关专业学科,也为游戏、艺术衍生品等的专业定位调整提供了可操作性极强的借鉴,同时也为工作室设立、实验室校企结合模式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惟有与这一潮流和需求结合,方能使学院的教学更有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
结语
博物馆的概念在今天是一个更为宏观的定义,既包含了历史、艺术、自然、科学这些传统的主题类型,也在一定程度上包含水族馆、植物园、动物园等这些场馆。在本文所述事实的基础上,建构一个基于视觉艺术体系的博物馆专业方向,使受教育者能够设计并制作一定的作品形式,在博物馆这样的特定空间中营建一个宣教空间,与观众分享设计师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心,是博物馆的现实需求,也是这个专业方向的核心出发点。新技术的介入为博物馆采用更为开放和灵活的展示形式提供了可能,但同时也会引发对“不真实的东西”的疑虑。这都需要在进一步的实践中去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胡浦・格林黑尔.博物馆与知识的形塑[D].伦敦大学,1988.
[2]徐士进,陈红京,董少春.数字博物馆概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赵坤,潘林.关于欧洲虚拟博物馆与世界数字图书馆的调研报告[D].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2.
[4]北京数字科普协会.数字博物馆发展新趋势[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5]阮秋琦.数字图像处理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6]马里奥・米凯利.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数字媒体技术概论重点范文5
当今医疗卫生人员接受严格的继续医学教育不仅是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卫生事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发展的医疗事业也要求医疗卫生人员必须接受终身的继续医学教育,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但是,目前基层的医疗卫生人员由于临床工作繁忙、紧张,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到正规院校接受正规的教育和系统的培训学习。这与医疗卫生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形成了矛盾。而数字图书馆有不受时间限制的开放特性,可以拓宽数字图书馆个性化定制服务领域。要充分发挥数字图书馆应有的教育职能,为读者提供继续教育服务[1]。
1数字图书馆在继续医学教育中的资源优势
数字图书馆是保存数字格式存储的电子文献并通过计算机和网络传递所藏数字化信息,同时对网上信息进行虚拟链接并提供服务的信息机构[2]。应用计算机检索技术,数字图书馆开发出各种各样的检索工具来实现全文搜索、多媒体检索、集成化检索。数字图书馆采取光盘、文件服务器、磁盘阵列等多种方式进行信息资源的保存。数字图书馆应用访问控制技术、信息加密技术来实现信息资源系统的安全管理。数字图书馆还具有信息的动态、资源导航、用户个性化定制服务(personalized customization and service)、专业信息门户服务、广泛的信息资源共享等功能[3]。
2用户分析
根据研究需要,本文把用户主要划分为适应数字图书馆要求的医疗卫生人员用户。当然数字图书馆的用户远不是这么简单的划分,用户完全可能同时具备几类特征,不能简单的划分到哪一类,这里采取根据其主要特征进行分类的方式。针对每一类用户的需要做好了建设,则不管用户同时具备几类特征,都能得到较好的
服务。
适应数字图书馆要求的医疗卫生人员这一类型的用户符合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要求,具有较高的计算机素质或信息素质,能自如地运用数字图书馆资源,且具有利用数字图书馆所要求的物质准备,比如拥有计算机及相关硬件、可以上网等等这一类用户是信息强势群体,他们已具有利用数字图书馆的意识和可能,针对他们,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点主要应放在服务质量的提高上。
3数字图书馆对继续医学教育的支持作用
数字图书馆可以作为医学信息的主要集散地,具有强大的信息资源、良好的自学环境、优良的网络设备和继续医学教育组织优势。所有这些优势都是发展继续医学教育所急需的和必要的,它们对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展开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支持作用。
3.1 Active learning个性化工具为用户建立Active learning个性化工具,是数字图书馆为适应网络环境下的继续教育服务所进行的一种新尝试。Active learning个性化工具作为传统检索与浏览工具的扩展,为用户进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其主要功能有主动消化、信息搜集、信息查找。主动消化是用户可以有效地使用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文本、图像、多媒体等),它主要包括主动阅读、主动观看和主动倾听[4]。
3.2个性化定制服务个性化定制服务是按用户要求制定特殊用户界面的技术,是为用户个人搜集和组织数字化资源提供的一种工具。利用这种工具,可以方便地搜集、组织和维护数字图书馆网站提供的资源以及万维网上的各种资源的链接,将个人所需要的资源组织在自己专门的个性化界面中。目前美国已开发出的个性化定制服务系统有MyGateway和康奈尔大学的Mylibrary系统等[5]。 3.3 利用网页技术搞好信息服务互联网已成为全球性最大的资源宝库,其中1/3的信息资源与生物医学和卫生学有关,但要从信息海洋中有效获取所需信息,必须要具有良好的信息检索知识和熟悉相关的网站。利用网络资源高度共享的特点,数字图书馆可以对各种医学信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类,将重要的医学教育网站网址放入网页,引导各类专业人员从浩瀚的信息资源中快速寻找所需的信息[6]。
3.4为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服务数字图书馆可以在自己的电子阅览室中设置有经验的管理人员,指导和保证读者充分利用本馆的网络信息资源,及时有效地搜集读者需要的资料和信息,以充分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效率。
4为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培训服务
数字图书馆本身的软硬件设施对于组织各种类型的学术活动有着其他部门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它总是最先接触新信息。所以,数字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条件,更多更好地组织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比如,组织专题学术交流活动等。
数字图书馆的资源优势是明显的,但发挥这些优势的关键在于实际做这些工作的图书馆人。只有改变思想观念,以主动服务的态度,建立健全各种为继续医学教育服务的相关制度,使数字图书馆为继续医学教育服务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数字图书馆的这些资源优势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有效地为继续医学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少华.医院图书馆利用网络技术为继续医学教育服务的实践.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7,16(6):31-32
2吴慰慈,董焱.图书馆学概论.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281
3吴慰慈.图书馆学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62
4郭家义.图书馆个性化主动服务实践及其信息组织.图书情报知识,2004,21(1):70-73
5吴慰慈.图书馆学概论.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197
数字媒体技术概论重点范文6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0.引言
2003年,浙江大学在国内首次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后,国内各大高校根据自身的情况纷纷开设了该专业,其中有些是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或软件工程专业设置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如浙江大学、江南大学),有些是从艺术专业中分离出该专业(如中国传媒大学),而有些则依托自身在通信领域的优势开办该专业(如北京邮电大学)。这些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均强调“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但他们的侧重点不完全一致,工科院校强调“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而艺术类院校则强调“以艺术为主技术为辅”,这就造成了目前该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不明确。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和影视艺术技术专业从电气信息类下分离出来成为新目录中计算机类下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并规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与数字媒体相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和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在互动媒体、媒体网络、新媒体工程等领域从事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新目录进一步规范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性质、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以及培养的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应该具备什么样能力,并要求在加强学生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同时强调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为此,在专业建设与教学过程中,必须增加实践性强的课程,提高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合理地开展实践、实训活动,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参与实践和锻炼的机会。
1.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与实践教学模式
数字媒体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制订一套科学的课程体系,也要合理地安排实践与实训活动,这些对学校的软硬件条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那么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条件,让学生在掌握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实训机会,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结合江南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近几年的办学历程,笔者以为,要全面提高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水平,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1创新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合格高校毕业生的根本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要结合高等学校的教育特点和自身条件,从市场和企业需求出发,面向社会以适应市场的发展规律。课程的设置要做到按需设置,在保证相对固定的情况下能适度调整,这样才能培养出大批既掌握基本技能又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仅靠一门或几门课程所能奏效的,而要靠全部专业课程来协调和补充。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创新人才培养的成败。根据江南大学目前的专业优势,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在加强学科交叉与渗透的同时强调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艺术为辅的教学模式,以体现“艺工结合”的办学特色。
为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课程设置中我们将课程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集中实践性环节以及素质教育等6大类。其中,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程、外语与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学科平台和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是一些能体现专业特色的基础必修课程和专业课程,包括一些艺术类课程,实现学科交叉与渗透;专业选修课程主要是一些专业拓展性课程,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打下基础;集中实践性环节安排在短学期(每学年的第二学期)进行,主要是针对已学过的课程而开设的综合应用与设计类课程,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应用能力,以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化。
在课程的建设与执行方面,除通识教育课程外,对其他课程根据设置、知识点、课程内容之间的关联性等采用课程链和课程群的方式进行,主要分为以下5大课程群:
(1)艺术类课程:素描、色彩与综合构成、艺术设计概论、平面设计、场景设计与表现、数字摄影与摄像及视频特技与非线性编辑。
(2)程序与算法类:离散数学、程序设计I(c)、程序设计II、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面向对象技术与语言C++、Java与对象分布技术、脚本编程技术、计算理论及云计算技术等。
(3)系统与硬件类:数字媒体技术概论、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汇编与接口、数据采集技术、数字视音频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视觉、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及人工智能。
(4)图形图像及应用类: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高级图形技术及应用、人机交互技术、流媒体开发技术、信息可视化、虚拟现实与数字娱乐、在线互动媒体技术、XML技术、数字安全技术及计算机前沿技术讲座。
(5)网络与动画游戏类:计算机网络、网站建设与网络传播、动画原理与设计、动画动力学与运动学、计算机动画编程技术、移动媒体游戏设计及计算机游戏程序设计。
在以上课程体系中,要求各课程群内的课程相关性较强并相互依托,而群间的课程相对独立。通过对各课程群课程的设置、各课程的知识点与学分分配以及课程之间的内容衔接等问题进行探讨,可以加强不同课程间的衔接与协调,使课程设置更加合理,教学效果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另外,按课程群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既可以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专业特长,又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1.2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大环节,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和拓展,它始终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实践教学环节是创新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能提高学生对理论教学的加深、提高和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建立完善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1)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开展课内外实践教学活动。制订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对实践课程的监督与管理;编写并适时修改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推进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及能力,在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型实验的试验。
(2)加强学生的实践与实训,做好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场所,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技能训练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在校内,结合数字媒体学院的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除平时课程的实验教学外,利用短学期(每学年的第二学期)进行专业课程设计,主要涉及面向对象课程设计、人机交互课程设计、三维建模、计算机组成课程设计、图像处理课程设计、互动媒体课程设计、网络游戏课程设计等。由专业指导教师布置课程的设计内容,要求学生在一周时间内完成,最终以大作业或作品的形式提供成果,并评定成绩。通过课程设计,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在校外,我们联合企业建立多个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包括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两方面的真实的实践环境。实训期间,学生顶岗培训,并要求企业指定实训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实训期间的技能培养、团队协作与沟通以及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指导。通过实训,不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爱岗敬业、遵规守纪、团队协作、市场竞争意识以及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
(3)以项目为驱动,促进学生介入科研活动。以讨论式教学、研究式学习、项目团队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学术观点和思想的交锋,追踪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前沿,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能力。结合国家、省及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项目的形式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自主选题或参与教师科研项目进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在组建学生项目团队时,要求团队成员中既要有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也要有艺术专业的学生,以真正体现“艺工”结合的培养宗旨。这几年的经验表明,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对专业的爱好及其学习激情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了解专业发展前沿的同时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为以后从事数字媒体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4)切实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与监督工作。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是高等学校本科生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和生产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它有着任何课堂教学或教学实习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为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必须制订完善的规范与标准,并对整个过程实行全程监控。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我们将整个过程分为毕业生动员、学生选题、教师指导、质量监控以及评阅答辩等,时间从每年12月开始到次年的6月。指导教师由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担任,根据专业要求及从事的科研工作每位指导教师确定题目,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双向选择;学生选题后由指导教师下达具体的任务,系部组织学生开题;实行中期检查制度,对学生的工作进程进行监控;严把毕业答辩关。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促进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科学研究能力的提高,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5)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为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了解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社会对专业的需求,聘请国内知名学者和行业专家为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和主题讲座。学术专家可以就专业现状、发展方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为本科生进行介绍,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科学研究的兴趣;行业专家则介绍一些新兴产业的相关信息和发展现状,结合行业进行一些技术培训,让广大师生深入了解企业和社会的需求。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信息技术竞赛等科技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努力追求梦想、迎接挑战,同时营造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促进更加良好学风的形成。
实践教学始终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要不断改进实践教学的方法和形式,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要通过引导吸引高水平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加强实验、实习与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不断拓展校际、校企、校所之间的合作,做好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推进讨论式教学、研究式学习、项目团队等新型教学组织形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