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工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土资源工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土资源工程

国土资源工程范文1

李世书记充分肯定了前一阶段各方面工作取得的成果,为我区有良好的国土资源工作基础和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感到欣慰,对我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充满信心。

李世书记指出:国土资源工作使命神圣,责任重大,工作头绪多,我们要坚持保发展、保资源、保民生,紧紧围绕促进自治区科学发展、富民强区,进一步解放思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矛盾和夹缝中寻求突破,确保今年工作上新台阶。

李世书记还强调:一是要心系发展,把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布局,缓解用地指标紧张矛盾,保障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土地有效供给作为今年头号工程,要加强督办和落实。二要扎实做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正确处理“矿农、矿企、矿村”的关系,打造“和谐矿区”。进一步完善制度,强化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依法治矿。三是要在机关和各处室开展“创先争优”和“争名升位”活动,各项工作都要向全国系统内的先进看齐,找出自己的差距,制定出奋斗目标、措施,尽快把自治区国土资源工作进入全国前列。四是要扎实做好地质勘查和找矿突破工作,多争取项目,合理安排,力争取得地质找矿更大成果。

国土资源工程范文2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城乡图书馆 信息资源共享

[Abstract] The author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libraries for the building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analy- ses the status quo of rural library cause development and discusses how to carry out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be- tween urban libraries and rural libraries to better promote the rural library cause.

[Key words]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Urban and rural libraries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1 新农村建设中图书馆的重要作用

1. 1 图书馆是农村信息资源中心 图书馆收藏的文献资料是信息的主要载体,是 农村发展各项事业所需信息的重要来源。它不仅必 须满足有着不同爱好、不同文化程度的广大农民群 众的信息需求,对农民群众进行继续教育,还须为农 村经济建设提供各类信息服务,为普及科学文化知 识提供资源支持。只有具备充分的馆藏资源,并且 在发展中不断积累,才能保证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 中全面发挥作用.

1. 2 图书馆的发展有利于城乡文化的融合 目前中国的城乡贫富差距仍然是一大社会问 题。贫富差距似乎是一个经济问题,但事实上,经济 建设和文化建设从来都是互相促进、并行不悖的,任 何一方的缺席都会导致社会发展的失衡。城乡居民 之间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和文化素质的差异,在文 化和价值观念方面存在差别。随着大量农民工涌入 城市,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转为城市居民,如果城乡 文化得不到很好的融合,将会引发尖锐的文化问题 和社会问题。图书馆作为农村地区的文化阵地,在 城乡文化的融合问题上义不容辞.

1. 3 图书馆是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工具 十六届五中全会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统筹城 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 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 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广大农 民致富奔小康则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图书 馆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发挥知识收藏与大众传播的 职能优势,对文献信息进行保存、积累和利用,为农 村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

1. 4 图书馆是农村教育事业的中心 图书馆扮演的各种角色中,主要社会职能是教 育职能[1]。它作为文化教育职能机构,作为最广泛 的人民群众接受终身教育的最理想场所,在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成为农民群众最好的第二 学校和培训基地。首先,图书馆作为农村教育事业 的中心,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帮助 农民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高文化知识水平,提高生 产技术水平,了解党的政策信息和有关法律法规,提 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以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

要培养具有建设新农村意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 营”新型农民,农村图书馆任重而道远。其次,图书 馆有助于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它不仅向农民提 供文学、美术、音乐、体育、棋类等文娱书刊,供他们 学习阅读,并且可以定期组织各种读书活动和文娱 体育活动,是农民劳动之余的好去处。这些文体活 动给农民营造了一个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丰 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进了农村精神文 明建设.

2 农村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分析 20世纪80年代,我国乡镇图书馆曾有过较大 的发展,但后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乡镇图书馆的发 展变得参差不齐。据有关资料估计,我国目前有乡 镇图书馆近7000个,村级图书室120, 000余个。这 些乡镇图书馆(室)的情况,可粗略概括为:数量少, 资金缺,人才乏,水平低,条件差,虽是星星之火,未 成燎原之势[2]。经济基础决定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水 平。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中部地 区的广大农村长期处于闭塞、贫困的状态。因而农 村图书馆事业也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相 比较而言,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图书馆办的有声有 色,像江苏省1987个乡镇至1998年底已建馆654 个,建馆率高达33%。广东、上海、山东等省的一些 发达乡镇,还建成了万册图书馆,海南的一些乡镇图 书馆实现了计算机管理。中西部及边远经济欠发达 地区,真正能够按照公益图书馆模式运转的农村图 书馆凤毛麟角。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不当,政府 重视不够等诸多原因,导致图书馆空壳现象严重.

县级公共图书馆由于没有持续稳定的文献资源补充 机制,在中西部地区,几年甚至十几年没有买书或很 少买书的绝非少数,“空壳化”现象是县级公共图书 馆经费短缺,特别是资源购置费没有最低限度的基 本保障的必然结果[3]. 3 城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是农村图书馆事业发 展的有效途径

众所周知,我国图书馆事业同样在其发展过程 中存在两个“极”,因各地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发展 水平失衡,且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及其应用的 不平衡,这两个“极”日益清晰和明显。处于强势一 “极”的大中城市图书馆如何与仍然处于极度弱势 状态的广大乡镇农村图书馆(室)一“极”协调发展, 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实现城乡图书馆之间的信息资 源共享,成为发展农村图书馆事业的必要措施和有 力保障.

3. 1 建立以城市图书馆为中心的区域城乡图书馆 联盟,实现资源共享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各个图书馆之间通过网络进行资源共建、共享和协调服务成为了可能。信 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迫切要求信息资源的共享共 建,而建设以城市图书馆为中心的区域城乡图书馆 联盟,是解决目前区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问题,协调 城乡图书馆信息服务,促进农村图书馆建设的一条 重要途径[4]。城市图书馆投巨资购买的现代化设 备,花大力气建立的图书编目、流通借阅、数据库检 索、网上信息资源收集等服务项目,只有通过拓展服 务范围和领域,才能更大地实现其社会效益。以城 市图书馆为中心的区域城乡图书馆联盟可使同一区 域内的所有图书馆共享系统内的资源,因而不论是 对城市图书馆本身还是对农村图书馆,都是一举两 得。此外还可双方通过协调采购,实现资金的合理 使用和资源合理配置,缓解农村图书馆的经费短缺 和藏书总量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图书馆联盟可 以城市图书馆为龙头,联合各农村图书馆,组建地区 性图书馆网络,实行联合编目、联机检索和馆际互 借。再者,图书馆联盟可为农村图书馆提供人员培 训和业务管理服务,提高农村图书馆的人员素质和 服务质量.

3. 2 以一体化思路构建农村图书馆服务共享体系 构建一个以市(县)图书馆为中心,以乡镇分馆 为纽带,以村级图书馆为基础的新农村图书馆服务 体系,可以有效地实现城乡图书馆信息服务共享,完 善农村图书馆服务。城市图书馆可利用先进的网络 技术,为农村图书馆提供文献传递、代检代查、参考 咨询和定题服务等方式的服务。城市图书馆,尤其 是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为农村图书 馆中不懂图书分类编目、排架,不懂图书收藏、借阅 等基础知识的人员提供业务培训和管理服务,提高 农村图书馆的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由于农村图书 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城市图书馆,城市图 书馆发展水平的高低和服务范围的大小对农村图书 馆的建设具有重大的影响,因而强化城市图书馆的 服务能力是前提和关键。可首先做大县(市)图书 馆,巩固和强化其辐射能力,然后把资源和服务有效 地配置到乡镇分馆。在强化县(市)馆的同时,稳步 推进乡镇分馆的建设。最后以乡镇分馆为接力站, 把资源和服务辐射到村级图书馆,形成一个完整的 资源共享服务体系.

3. 3 城乡图书馆整合各自优势资源,达成优势互补 农村图书馆作为直接面向广大农民群众的场 所,处在农村读者信息反馈的前沿,是策划“三农” 读物选题的最佳基地。农村图书馆通过利用自身优势,深入农民群众,倾听他们的声音,再把第一手信 息反馈给市县

图书馆,供其整理挖掘深层信息,再通 过多种途径传递给书刊出版机构,辅助落实“三农” 政策。城市图书馆通过农村图书馆直接面向农民群 众,宣传国家农业政策,国际市场的农资、农产品需 求信息等。农民和农业科技工作者一旦在实践中碰 到科技难题或困难,农村图书馆可以把这些信息通 过城市图书馆网络技术传达到高校的专家、教授手 中,由专家教授亲自帮助解决问题、答疑解惑,图书 馆从中能起到一个很好的桥梁作用。另外,市县图 书馆农业技术方面的书刊查阅人次少、流通率低,这 些书刊又恰恰是农民最为需要的,农村图书馆应整 合此类资源,为己所用,服务农民。城市图书馆还可 通过“送书下乡”活动,经常捐赠一些图书或农业科 技类期刊给农村图书馆,并帮助他们加工整理、上 架,供当地的农户和科技工作者参考使用。城乡图 书馆通过发挥各自的优势,达成资源互通,优势互 补,共同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4 结语

农村图书馆建设是国家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 设的必要项目,承担着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利的重 大使命。农村图书馆与城市图书馆只有通过协调与 合作,才能真正实现1+1>2的功效,促进共同发 展,共同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兆英.试论图书馆的教育职能[J].黑龙江信息科技, 2009 (8): 94

国土资源工程范文3

关键词: 国土资源; 信息化; 建议; 金土工程

中图分类号: F30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6-0090-02

1前言

国土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国土资源信息化作为促进国土资源高效管理、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的重要手段,是新形势下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实施“金土工程”。这也是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必须用的现代“信息化”手段,全面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已成为国土资源工作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金土工程”的实施就是在这一大的背景下,结合各地国土资源管理的现状和需求,在国土资源各项工作中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在部、省、市、县四级实现国土资源评价、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的信息化,通过信息化带动国土资源工作的现代化,推动国土资源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社会服务化程度。

2国土资源信息化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经过1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通过“金土工程”的实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体系。应用系统建设覆盖了国土资源主要管理业务,3S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和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积累了海量国土资源数据,国土资源网络初具规模。

尽管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当前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面临的形势还是很严峻的,国土资源信息化的整体水平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土资源管理的要求,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金土工程”。客观地讲,在“金土工程”一期建设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阻碍了金土工程的快速向前推进。

3国土资源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3.1信息标准化程度还不够

在系统设计中,统一的可行的标准是国土资源信息集成的前提。在内部,它可以增强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的内在综合能力,通过协调数据、软件和硬件之间的关系,使应用效率更高、更经济。在外部,可以通过数据管理、数据库管理、图形、硬件和软件的兼容性促进与其他GIS系统或信息系统的综合,提高系统内宝贵的信息资源的互用性。因此,标准化可以增强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灵活性和效率;也可更易于推广应用。另外,标准化可以为其他系统提供模式或样板。

3.2基础数据非常薄弱,数据不全、不实、不准

在“金土工程”建设中,数据中心的建设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而恰恰在很多国土资源相关单位,由于信息技术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加之数据更新缓慢,很多国土资源信息资料管理仍未摆脱传统的以手工作业为主的方式,大量国土资源资料仍主要以纸介质和实物方式保存,长期限制,难以被社会利用;而很多地方虽然建立了信息系统,但由于没有相关人才或者领导不重视,导致资源也不能够有效利用,很多数据和资料并没有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很多基础数据库即使建立了,也并没有得到及时更新,造成要么没数据,要么有数据但缺乏现势性,难以满足“金土工程”对数据的相关要求。

3.3各地建设进度与应用水平不平衡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均,从全国国土资源系统来讲,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明显,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差距明显。在经济形势好的地区,“金土工程”在省、市、县三级都能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在经济形势差的地区,省级还可以,但在地(市)级和县级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人才和技术保障,使“金土工程”难以得到很好的实施,造成“中梗阻”现象。全国共有地级市333个,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这对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3.4系统互联互通程度不高

伴随着近些年的信息化浪潮,我国省(区)、地(市)、县都建了各级国土资源数据库,但却形成很多信息孤岛,主要就是因为各系统和数据库不能很好的实现数据共享,这对我国国土资源整体的资源规划和利用根本起不到辅助的作用,反而由于不同系统的需要,进行重复建设,导致人力和财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例如,一些城市建立了城市规划信息系统和土地信息系统,但两个系统间的数据没有实现共享,在城市基础地理数据建库方面还出现了重复数字化的现象,城市基础地理数据库建库的投入往往是以百万元计的,这种重复投资造成的浪费是巨大的。

3.5系统应用不充分

目前我国在已有的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应用上还不是很充分,有的地方虽然完成应用系统开发,但迟迟不投入使用,成为一种摆设。有的地方只是为了实现信息化而信息化,并没有真正从使用的角度出发,没有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日常管理、规划等结合起来。

4建议

4.1建立科学实用的体系框架

政策法规和管理机制是推动标准体系建设运转的中枢,包括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中所遵循的标准化方针、政策、组织制度等。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化参考模型包括政策法规、管理机制,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的总体指导及控制层、跨行业通用层、行(专)业层和主流程信息化等三部分;国土资源主流程信息化标准是在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基础上,从应用层面上确定主流程信息化所涉及的全部标准,用于规范和管理国土资源主流程信息化。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化建设经过多年实践,已经有了建设的总体目标,即要在现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工作,突出“金土工程”这个重点,围绕“五大目标”、“四个统一”、“三大系统”、“两项基础”和“一个体系”,积极探索标准化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制定一批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和开发利用、信息及服务标准,规范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强化对标准的指导培训和推广应用,促进各级系统建设的上下一致和互联互通,整体提升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和效率。

4.2进行合理地资源整合

一是人才资源整合。人才资源无疑是第一资源,国土资源信息化最缺乏的是人才,当前主要缺乏地理信息、遥感、项目管理的领军人物。需要把目光放到测绘、地矿等业务有关技术单位,以前一提出要稳定和吸引人才,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人才的隶属问题,就要求拿档案,办关系。但对于人才,我们需要的只是他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何必非要想方设法将他‘固’于自家门内不可?只要创造一种充分自由合理的流动政策,使他的才能今天为你所用,明天为我所用,其归属到哪里不都一样吗?这样,别人利用了我们的人才资源,反过来,我们也可以利用一下别人的人才资源。“提倡”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走人才共享之路。

二是数据资源整合,促进共建共享。要按照共建共享的思路,先统筹协调好信息共享,并利用金土工程建设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契机,逐步建立数据汇交、数据共享制度,要求将数据逐级汇交,真正加快市县两级数据中心建设的步伐。

三是组织结构整合。国土部门的信息中心一般都在测绘院(队、所)的基础上组建,这是整合组织结构的很好的体现,不要同一工作多头领导,避免造成人、财、物的重复投资和浪费,工作开展和协调也成为很大问题,这些现象都需要我们去指导、整合、优化组织结构。

4.3加强调查评价信息化工作

以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为契机,积极开发推广和应用调查评价数据信息获取技术,尽快形成以数据流为主线的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体系,提高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国土资源工程范文4

关键词:地籍测绘 国土资源管理 服务功能

一、引言

测绘是指以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科学以及网络通讯技术等为基础,以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通过测量的手段获取地面现状的位置信息与图形信息,反映相关设施与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形状、大小及其相关属性,为国土资源管理与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提供相关依据。地籍测绘是对土地界线的界址点坐标进行精确测定,将地表相关设施的空间位置、面积及其他属性准确绘制在图纸上,为我国国土资源的管理及各项基础业务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服务。国内针对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体系中服务功能的相关研究,江长喜(2000)阐述了测绘工作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充分开发,利用已有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为国土资源管理服务,运用现代测绘技术手段,提升为国土资源管理服务的功能和水平;余雷(2012)通过分析地籍测绘的作用,探究地籍测绘的经济作用,阐述地籍测绘的土地开发利用等研究了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本文重点分析了地籍测绘与国土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的相互关系,研究了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体系中的服务功能,结果为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二、地籍测绘与国土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的相互关系研究

地籍测绘与国土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相互关系是一个彼此相互依托、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地籍测绘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为国土资源管理中国土整治与开发、土地的归属权、土地纠纷与变更等重要环节提供科学、规范、合理的保障。伴随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涵盖国土资源调查信息系统、土地利用信息系统、地藉信息系统等的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与发展势在必行,而地籍测绘是为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提供基础材料的精确的科学手段,是国土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的前期性、基础性的准备工作。国土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为国家资源的宏观管理、国防建设、城乡规划等提供可靠保证的参考依据,同时使地籍测绘工作的前期性、基础性、公益得到充分发挥,推动了地籍测绘技术的发展。综合分析地籍测绘与国土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的相互关系,地籍测绘通过对地块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进行精确测定,将地表相关设施的空间位置、面积、权属关系和利用状况等属性进行精确的绘制与记录,强化了国土资源管理体系高度的权威性、组织性、纪律性,确保相对科学、合理的分配与利用每一寸土地,为国土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科学、可靠的基础资料,与此同时国土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也带动了地籍测绘技术的发展,二者逐步形成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的关系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的稳步发展。。

三、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体系中的服务功能分析

地籍测绘技术是强化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的有效平台,是国土资源部门进行空间数据分析与空间辅助决策有效技术手段,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探究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体系中的服务功能,首先,地籍测绘在土地开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地籍测绘对土地属性的精确测定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的基础资料,为区域地形、土地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及土地分配等提供重要数据支持,为土地的利用监测与动态的遥感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工程建设上,地籍测绘规范了土地开发的方案设计的资金预算与工程质量,保证了开发方案的可行性。其次,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经济作用,地籍测绘为我国土地的审批、规划以及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材料,保证了城乡规划的合理开发,强化了土地与建筑物的产权管理;服务于城市的交通道路管理,作用于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的更新,有效地对土地进行了动态的监测。再次,地籍测绘技术的科学性、规范性在解决土地归属权纠纷,地质灾害损失评估,城市环保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区划和地名管理都发挥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功能。地籍测绘促进了国土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地籍测绘是国家对能源、交通、水利以及通讯等设施进行战略投资的基础,是加强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治理水平,促进国土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重要保证。综合研究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体系中的服务功能,地籍测绘技术为我国国防建设、国土资源管理战略方针的制定、土地合理开发决策的实施、城市、农村土地资源的规划及国土资源的动态监测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与数据保证服务,推进了现代社会国土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带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进步。

四、总结与建议

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伴随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测绘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国土资源管理事业正进入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现代地籍测绘技术能够为我国国家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持平台,能够为我国国防建设、城市规划、土地开发与管理以及土地资源的数据分析与决策实施提供理论保证,服务于我国现代化、适时化、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国土资源管理,为促进我国城市、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现代社会实践发展中须完善地籍测绘的相关制度,促使地籍测绘工作与现代化技术手段的相互融合,保证测绘数据质量的准确度,不断强化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服务功能,完善国土资源管理数据库的建设,实现城市、农村空间数据共享,为国土资源开发管理提供切实有效的数据服务,进一步实现国地资源管理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余雷. 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 科技资讯,2012,(24):27.

[2]安波. 强化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服务功能[J].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02):70-71.

[3]王玉龙. 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 科技咨询导报,2007,(24):25.

[4]江长喜. 浅谈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服务[J]. 资源・产业,2000,(11):26-28.

国土资源工程范文5

为使学习实践活动真正取得实效,推动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创新发展,不断推进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省国土资源厅开展了“重点建设项目推进服务月”活动,由厅领导带队,20名干部深入杭甬客运专线、杭宁铁路建设等重点项目筹备组施工现场,进行专题调研,探求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创新发展之策。

目前,尽管我省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产出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多,排在上海、北京之后,居全国第三位,但土地利用率仍有较大提高空间。在深入调研中,服务组了解到,目前我省经济长期积累的素质性、结构性矛盾尚未解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支撑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解决好保障和保护土地资源问题难度越来越大。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国土资源厅领导班子把“以加快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积极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努力建立节约资源创新发展的新格局”作为实践载体,着力为我省经济转型升级提供用地保障,着力探索研究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着力加快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推动重点工作。

省国土资源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定“坚守耕地红线,构建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加强基层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调研”、“创新地勘工作机制,促进地勘事业发展”等10个重点调研课题。

“调研结果显示,目前要处理好四大关系: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关系、促进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依法行政与提高效率的关系、完善体制与提高素质的关系。”省国土资源厅负责人说,这就需要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勇于破除旧陈规,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破解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难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本途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根本要求是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新路子,根本举措是建立国土资源管理新机制。

新问题,要用新办法来解决;新局面,要用新举措来开创。为促进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在省国土资源厅正积极推进“365节约集约用地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重点推进城镇建设节地工程、工业建设节地工程、住宅建设节地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节地工程等六大工程建设。

国土资源工程范文6

关键词 GPS技术;国土资源;应用

中图分类号 P2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72-0127-01

国土资源是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土地资源,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公益性、战略性和基础性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建设国土资源管理技术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其建设与发展成果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新时期下采用的新技术对我国国土资源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针对此,本文就当前的GPS技术的发展在国土资源中的应用为例,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简要的介绍相关方面GPS技术的应用情况以及发展中存在问题,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以便同行业在今后的工作中引起重视,并相互借鉴和学习。

1 我国国土资源的发展现状

狭义的国土资源只包括土地、江河湖海、矿藏、生物、气候等自然资源;而广义的国土资源,包括人口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总之国土资源是一个国家及其居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由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组成的物质实体。但是近来的发展中我国的国土资源发展在许多方面是不容乐观的。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发展对空间的需求增大,适宜城市化开发的国土面积狭小,决定了我国的城市化可供选择的地域空间极为有限。如何协调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带来的城市空间需求压力与有限的国土资源之间的矛盾,保障社会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总之,我国的现状就是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当前又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所以对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是异常的艰巨。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合理配置等重要问题都有待破解。因此,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必须重新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通过不断应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政府自身的管理效率。其中,重视好GPS新技术的应用无疑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土地技术应用的成功与否,将决定国土资源管理效果的成败。没有国土资源技术的管理,国土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就将是“空中楼阁”,没有国土资源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应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也就将无法履行好对国土资源调查规划、管理、评价、保护和利用的职能。

2 GPS技术的重要性

GPS又名为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提供点、线、面要素的精确三维坐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现在GPS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使得测定地球表面三维坐标的方法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从数据后处理发展到实时的定位与导航,极大地扩展了它的应用广度和深度。因此GPS的出现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行业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1)在大地测量方面,利用GPS技术开展国际联测,建立全球性大地控制网,提供高精度的地心坐标,测定和精化大地水

准面。

2)在工程测量方面,应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技术,布设精密工程控制网,用于城市和矿区油田地面沉降监测、大坝变形、高层建筑变形监测,隧道贯通测量等精密工程,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施工放样等。

3)在海洋测绘方面,我国已经应用GPS技术于海洋测量、水下地形测量。

4)在我国的国土资源方面,随着不断变化发展的要求进行更新,且大规模的广泛应用。

3 GPS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3.1 原理

GPS系统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 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 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现就另方面进行分析:

1)地面监控系统:对于导航定位来说,GPS卫星是一动态已知点。GPS工作卫星的地面监控系统包括一个主控站、三个注入站和五个监测站。

2)GPS卫星星座:GPS工作卫星及其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GPS卫星星座,记作(21+3)GPS星座。

3)GPS信号接收机:GPS信号接收机的任务是能够捕获到按一定卫星高度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的信号,并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对所接收到的GPS信号进行变换、放大和处理,以便测量出GPS信号从卫星到接收机天线的传播时间,解译出GPS卫星所发送的导航电文,实时地计算出测站的三维位置,位置,甚至三维速度和时间。

3.2 应用

PS技术的出现在国土资源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例如:

1)GPS在地籍控制测量中的应用。地籍测量是专门研究和建立土地信息档案技术和理论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建筑物产权和土地产权管理的重要依据,是各级政府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规划、管理和保护时会用到的基础资料之一。用GPS进行测量,不会受到通视要求的局限,避免了传统地籍控制中选取工作点的条件限制,并且精度大大提高。正是因为GPS高效率、高精度、高灵活度的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各地区的城镇地籍控制测量工作中。

2)GPS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土地勘测定界是指根据土地划拨、农用地转用、征用、土地利用规划、开发、出让、复垦等一系列工作的需要,在实地对土地使用范围进行界定、确定界址、计算用地面积、调绘土地利用现状,并为国土资源职能部门进行地籍管理和用地审批提供准确、科学的基础资料,是一项全面的技术服务性工作。所以在地形复杂、权属地类、面积较大等界线较多的情况下使用GPS技术,特别是线性工程用地勘界工作是最能发挥GPS技术特点的工作。比如山区的高速公路用地勘界,一般这种工作环境通视条件差、地形复杂,采用常规的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还有大量的砍伐工作。利用GPS技术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测量精度、提高工作效率,既方便了工作,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结束语

综合上述,通过文章的分析,对于GPS技术在国土资源中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实际的工作中我们要发挥实效,强化技术应用,实行统一领导,统筹规划,提高认识。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建立长效发展机制。扎实推进国土资源在新时期对技术运用的不断需求,以促进土地管理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

[1]田倩.GPS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9(14)

[2]鲍桂叶.GPS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8,07.

[3]周青慧.测绘新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华北国土资源,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