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协调发展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协调发展理论范文1
关键词: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2-0048-05
统筹城乡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解决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指导思想[1]。城乡协调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城乡协调不仅仅指城乡经济发展的协调,还包括教育、文化、体育等多方面的协调。随着解决原有“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措施的逐步出台,怎样使城乡协调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城乡群众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建设一个高水平的、全面的、均衡发展的小康社会必须由过去的城乡分治走向城乡协调,城乡群众体育协调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协调城乡群众体育发展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新思路在体育领域的具体化。城市和乡村是两个不同的生活样态,两者的差别显著,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就成为必须探明的基础性问题。理论是实践的先导,解读其发展的内涵,把握和建立先进的发展理念,对有效协调我国城乡群众体育工作进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抛砖引玉,以期为群众体育向纵深发展提供帮助。
1 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1.1 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协调型发展模式,是在不平衡状态下的协调发展,是城市与乡村的携手共进。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来看,改革开放前的城乡之间一直未能建立起均衡发展和良性互动的关系,导致城乡二元结构凝固化,这也直接影响到体育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随着经济水平的迅速增长,农村群众体育非但没有繁荣,相反,乡镇文体中心在“精简机构、压缩人员、节约开支、解决财政人员供养问题”的农村乡镇机构改革过程中不复存在[2],各村落原有的“青年之家”、“文体活动室”等体育活动场所逐渐消失,群众喜闻乐见、参与程度高的体育活动项目如:拔河、掰手腕、舞龙舞狮、钓鱼等也由于村庄重组,村共青团、妇联、民兵组织等管理机构名存实亡而鲜有开展。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经济实力的提高成为人们心目中唯一的发展尺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原有的村镇体育组织功能弱化,农村体育失去指令性的“统”的约束,农民体育活动缺少了抓手和依托,导致了农村体育“不兴反衰”。当城市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时候,广大农村的体育基础设施却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正如田雨普教授在《小康社会时期我国社会体育的城乡差异》一文中指出的“ 城乡之间社会体育的差异呈全方位的显著性差异” 是我国城乡经济“ 二元化”发展模式的缩影[3]。
改革与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共进。农村体育事业多年来一直是农村全部工作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农村改革的触角还很少触及到农村体育工作。历史发展的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的普及就没有当代中国的体育事业的进步,城乡群众体育发展不协调将会使得整个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影响我国群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
1.2 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策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不仅是一个村镇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城乡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的问题。群众体育作为其中的一个方面,目前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其中亟待解决的当属农村体育设施整体供给不足与日益增长的农民体育需求之间的矛盾;体育活动开展与管理体制、管理机制之间的矛盾;以及农村体育组织服务力度不够、有利于农村体育的政策法规不健全、农民体育机能不足或欠缺等问题。这些矛盾与问题不是单一的、孤立的存在的,而是与其它方面如经济、文化、制度等联系在一起,相互影响和制约的结果,与城市的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首先,我国以往在城乡制度的设计上,形成了“城乡分治”的格局,城乡执行两套不同的制度,制度的基本导向是往城市倾斜。受其影响,群众体育自然形成“重城市、轻农村”的局面。其次,城乡经济的二元结构使得城乡居民的经济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为2.5:1,截止到200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收入差距为3.2:1,加上城镇居民的各种补贴与优惠,实际差距约为5~6:1多[4]。从体育角度看,我国现有60余万个各类体育场馆,其中占国土面积的16.5%和人口的39%左右的城镇,占全部体育场馆的比重为79.8%,而占国土面积83.5%并拥有61%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地区却只占20.2%的体育场馆资源[5]。我国城镇中有51.23%的人口参加过体育活动,而农村人口参加过体育活动的仅为28.97%。农村体育人口为0.63亿,只占农村人口总数的7.13% [2]。根据淄博市体育局2006年对淄博市城乡体育的一项调查表明,淄博市城乡居民每年平均用于体育的消费比例约为3:1,除去实物性和观赏性消费,农民每人每年用于体育健身活动的消费平均不足5元钱。
基于这样的状况,农村体育发展的出路在哪里?面对广阔的农村,仅靠政府增加农村的经费投入显然是不够的,农民的体育意识、体育技能并非金钱单方面所能解决的,并且在原有的价值观支配下,农民的消费结构不会自行向体育倾斜从而有效地化解农民体育消费问题。而城市与农村有着天然的联系,城市与乡村体育在资源上的互补性、在生态上的共生性、在经济文化上的依赖性决定了两者在发展变迁中的互动共进关系不可分割。从城市产生发展的历程来看,城市是村落不断变迁演进的结果,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农村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市民的体育生活对农民体育具有范式促进作用,会成为农村体育发展的动力。因此,新农村体育不能以静态的视野局限在农村去规划,在农村范围内实行体育的“自给自足”。要把城乡统筹、城乡互动、互为市场、协调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明确思路去规划和实施,让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进入农村,培育现代农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1.3 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多样性的发展,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决不仅仅是实现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的全方位协调发展与进步。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涉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多方面关系的协调和良性互动,其中和谐的核心是人的和谐。人的和谐有两层含义:一是人自身的和谐。包括人生理的和谐和人心理的和谐。心理的和谐又建立在生理功能健全,即社会个体身体健康的前提之上,没有健康的身体很难有严格意义上的心理和谐;二是人际关系的和谐。基本的问题是要调节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公平地分配社会利益,使每个人都各得其所,各得其利。人际关系的和谐有赖于社会个体自身的和谐。没有社会个体自身的和谐,建设社会的和谐就失去了基础和动力源。
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与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从体育特有的功能来看,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1)体育运动的文化理念为和谐社会提供了精神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思想基础的重要内容;2)体育促进社会个体的健康,并能协调社会生活情感;3)体育促进价值取向的转移,其“重在参与”、“公平竞争”的意识和品质赋予了人们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和谐的社会氛围[6]。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培养自信、自强、自尊的优良品质,可以调节心境,协调邻里关系,化解工作或生活中引发的心态失衡,对社会矛盾与冲突起到缓解和作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稳定,这与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相一致。
2 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内涵
协调:调和、和谐之意[7],是人或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状态或过程。它的功能是保证各项活动不发生矛盾、重叠和冲突,以建立默契的配合关系,保持整体平衡。协调城乡群众体育就是改变过去那种就城市论城市,就农村论农村的传统思路和做法,把城市和农村群众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进行研究。从社会学这一角度看,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与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等概念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就是在处理城乡群众体育发展问题时,要总揽全局,科学规划,协调发展,促进城乡群众体育有机结合,强调把城市和乡村群众体育纳入统一的经济社会发展大系统中,改变城乡分割局面,建立新型城乡关系,改善城乡结构和功能,实现城乡体育资源合理配置,协调城乡利益,缩小城乡体育差距,立足改革和创新,以城乡群众体育一体化为目标,统筹城乡基本建设,推动城市体育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体育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逐步消解城乡体育的二元结构,走和谐发展之路,从而实现农村与城市群众体育共同繁荣与进步。
城市和乡村是两个不同的生活样态,城乡协调发展并不是要消除城市和乡村的差别,更不是平均用力,而是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情况抓住主要矛盾,选择重点,运用市场与政府两种手段,使城市和乡村在发展程度上的差距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8]。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要求人们在思维方式上要有较大的调整,要突破那些不利于农村体育发展的传统思维方式。就当前而言,要突破“先城市后农村”的思维局限。协调城市体育和农村体育的发展,并不是单纯追求农村体育发展,也不是单纯的农村体育城市化,而是要求城乡在体育基础设施、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基层群众体育管理体制等方面统筹协调发展,通过城市体育对农村体育的反哺,使农村体育得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使城乡体育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使城乡共享现代文明。
3 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基本理念
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作为一项宏观策略,是对广大群众更好的从事体育活动的理性建构。正确的发展理念立足于大众的健身实践,建立在城乡群众体育现实分析的基础上,概括融合我国现阶段群众体育发展需要,体现着人们的目的和价值倾向。一般说来,前瞻性的理念将会成为实践活动的思想先导,引导下一步建设的方向。城市和乡村群众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两大支点,单边的提高不利于整体的推进,我们认为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基本理念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3.1 “以人为本”即以大众的体育需求为本
“以人为本”是人类活动的基本价值要求,它强调的是在社会制度安排和政治、文化生活中,以人的发展和利益为首要考虑,反对用外在的价值尺度来衡量和评估人类活动的价值意义。这个“人”不仅指4亿多的市民,还应包括我国8亿多的农民。资料显示:我国体育人口数量构成中,城市占体育人口的75.11%,而占全国总人口80%的农民仅占24.89%;城市和农村群众体育,不论在体育基础设施、财力投入、政策设计,以及体育文化生活、体育技能、观念意识上,都呈现悬殊的差异。发展群众体育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人们体质,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升人们生活质量。这8亿多农民的体育需求应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由于受西方“科学思想”和“物本思想”的影响,人的价值与意义在无形中被忽略,人被作为“经济人”来看待,人主要是为金钱而工作,为物质生活享受而存在。基于这种认识,对城乡的建设过多的强调了物的“丰富”,满足于对物的追求,或偏重建设的效率,忽视了人文因素,忽视了对“人”自身的关注,把体育看成“给与了,剩下的是自己的事了”对待,呈现鲜明的“物本”思想 。
从人本主义的立场看,是否有利于人的存在和发展是衡量一切的最高价值标准。群众体育归根到底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在其发展思路、策略、方法选择以及实施过程中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把是否有利于人的体育活动需要作为首要任务,把协调发展的建设思路引上以促进群众身体健康为主要目标的方向上来,把区域发展与整体发展相结合、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结合,把促进群众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城乡协调发展的首要目标。
3.2 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任何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和准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价值取向。以人为中心的现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是社会发展一种合理的社会状态,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包括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公平正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处于十分关键的基础地位[9][10],没有公平正义,社会的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等等也都无法实现。就当代中国而言,如何应对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发展的重点,也是我国城乡体育发展所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体育是大众的基本权利,群众体育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发展公益性特征,决定了社会体育资源的有效配置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行政干预以及社会的积极参与。因此在社会资源分配上要体现公平,这就需要首先在制度上的公平,没有公平就无所谓合理和有效。城乡居民关系统筹的实质是建立城乡居民地位的平等,就是要取消城乡间的种种不平等待遇,使城乡居民能享受公平的国民待遇。具体地说,就是要使农民能享有城市的体育公共设施、享受到市民所享受到的基本体育服务,拥有平等的权利、义务和发展机会。
追求和谐均衡的价值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性,“天人合一”的思想突出了人际之间、区域之间的公平平等与协调进步。体育作为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其精髓反映出社会成员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体现了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态度及期望。透过近几十年审视我国的城乡体育文化,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体育文化传播的“城市中心主义”使相当数量的农民对现代体育文化的认同感降低,甚至漠视、敌视现代文明[11],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动力,其结果将导致农村体育文化与城市体育文化之间的疏离而走向不和谐。城乡体育文化的协调与融合是公平的文化内涵在体育事业发展方面的集中体现, 因而也成为统领我国群众体育建设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指导思想。
3.3 规模、效益与环境相结合
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问题是突出协调重在发展,发展的内涵不是为达到同一水平而采取的城乡“填补”,而是有秩序、有层次的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发展规模与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就成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发展规模的大小从数量上代表着发展的程度,人均体育场地、设施的占有量、体育活动组织次数、居民人口体育参与率、体育消费在家庭总消费中所占比例等是衡量该地区体育发展规模大小的重要指标;体育的社会经济效益是隐性的,不能直接以“物”的形式呈现出来,更多地是长期作用的结果,这从体育人口比例的变化以及健康与活力的程度间接反映出。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必须适应城市与乡村的节奏,根据城乡不同特点寻求共同发展的策略,针对城乡居民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体育需求开展适合的体育项目,摒弃大一统思想,避免只有数量没有质量、只讲形式不顾内容的表面上的协同和繁荣。同时,城乡协调发展应是可持续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优良的生态环境与健康主题具有内在一致性,是体育与生活、生命与健康的具体体现。在以往的体育场馆建设中出现过为满足暂时的、片面的提高而破坏生态环境现象,实践证明这些做法阻碍了体育的健康持续发展,不利于体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集约利用,影响城乡群众体育向纵深发展。城乡群众体育协调的实质要求加强农村体育的发展,实施过程中要在注重发展规模和效益的同时,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3.4 保持区域体育特色,融合城乡体育文化
以文化和价值观为研究重点的社区文化区位理论认为,社区是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的一个区域,每一个区域都有其自身的地理、文化、习俗、价值认识等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某种生态行为和结构,这种生态观是社会结构的生态观,它影响着这一区位成员的生活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和乡村是两个大的区域,尽管区域之间存在着诸如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的不同,但从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以及对文明生活的向往呈现出较为一致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地区总会存在不同的背景,这些差异虽然有些是基于经济的、地理的,但更多的是基于文化的因素。群众体育的自愿、小型、多样性的特点决定了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只能融合不能划一,不能搞成固定模式。城乡社区传统的健身项目,有着浓厚的地域特色,且已形成深厚的群众基础,应依据社区发展水平和居民的实际需要引导拓展,保留区域体育特色,以特色带动发展。同时也应看到,农村与城市之间由于体育文化氛围、自然环境、现实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城乡体育文化互动并不频繁。农村体育文化的封闭性特点使其对于外来体育文化有着本能的排斥和拒绝,其体育文化容纳度和吸收性较低[12]。与强调效率意识、公平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成就意识为精神核心的城市体育文化相比,城市体育文化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方向,通过适当的形式加强城乡交流,把城市时尚的健身项目引入农村,把农村传统的体育项目带到城市,拓宽融合渠道,实现城乡群众体育的融通与互补。没有城市体育文化的推动,农村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几无可能[11]。在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抛弃某些已失去存在价值的体育文化因素,另一方面又要不断地融进具有新质价值的新体育文化或异体育文化因素。城市体育文化与传统乡土文明为特征的农村体育文化之间,在冲突和竞争中进行的交流、互补与融合并最终实现体育的共同发展。
4 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对策分析
4.1 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BT2]
4.1.1 要处理好城乡资源分配、资源流动的关系
城乡关系的实质就是在资源相对稀缺的状态下,通过何种方式促进稀缺资源在社会不同区域特别是城乡之间实现最有效的配置与流转[13]。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实践表明,公共投资始终是体育活动开展频繁、群众体育参与程度高和城乡体育发展的重要源泉。城乡群众体育协调是城乡之间的双向而非单向的互动过程,它要求城乡社会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实现财、物、人和信息在城乡之间有效分配。农村体育的落后状况要得到迅速改善,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目前情况下,需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村的投入,扩大对农村地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覆盖率;加强体育人才资源地合理流动。总之,要综合考虑城乡群众的长远利益和现实体育需求,找准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平衡点,决不能顾此失彼。
4.1.2 要处理好国家扶持与主体力量培育的关系
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政府要在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推动阶段成为投资建设和指导的主导力量,城乡居民是建设与发展的主体力量,社会各方面力量(包括非政府组织)是政府主导和居民主体相互联系发挥作用的纽带和平台,各类体育表演、体育竞赛以及健身交流是促进城乡协调的重要途径。这需要在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对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经济、人才资源支持的同时,要着力引导农民树立体育意识,掌握体育技能,激发农民体育参与的积极性,达到城乡群众体育一体化发展,互促互助、协调共进。
4.1.3 要处理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
制约或促进体育发展的物质条件如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等体育硬件是体育活动的载体,是协调发展的重要建设部分,但要反对在重视体育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忽视体育人文环境营造的“一手硬、一手软”现象。城乡协调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是人文环境的协调。良好的人文环境造就和谐的人文关系。体育软环境是制约或促进体育发展的精神条件及其一定思想指导下形成的政策、制度、风气等条件,比如人的体育思想观念、体育文化科学知识、体育思维方式、体育习惯、体育社会舆论、体育制度体制等,体育软环境的核心是人的综合素质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育软环境能以内化、同化和默化等多种形式制约人们对体育本体价值的认识水平,这种水平制约着现代体育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新场馆不等于新农村,高质量的体育设施不等于体育活动的繁荣,城市群众体育的原地踏步和农村群众体育的大刀阔斧不表示城乡群众体育的协调程度高。既要搞好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又要提高体育人文环境质量,绝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以此代彼。
4.2 合理规划,构建城乡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协调发展城乡群众体育要按照“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总体发展思路,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协同推进。城乡协调发展规划的主体是城市与乡村,转变以往的主要以城市为中心展开规划而将乡村作为一个背景的做法。城乡协调发展规划中必须重视城乡之间的衔接与网络化支撑,城乡协调规划发展的内容应突破城镇体系规划对城乡空间规划的要求,在各等级规模城市和乡村之间建立体育内在联系密切、要素流转通畅、组织功能完善的网络体系,并构成一个维系城、镇、乡网络系统共生共长的空间过程,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城乡发展道路和模式。要将2010年和2020年作为社会发展的两个历史阶段,在国家社会经济和体育发展的总的规划下,各地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分阶段的目标。考虑到我国东西部不同的经济发展基础,也可进行分区域的发展目标,发展速度可以有所不同,内容方法也可以有所差异,但总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缩小差距、共同提高的要求也是相同的。
4.3 优化农村体育环境应成为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重点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发展模式的影响,农村经济始终处于落后状态。农村体育则是我国体育工作中的落后方面和薄弱环节。广大农村体育组织、体育管理、体育设施、体育人才和广大农民的健康状况、体育参与比例等等,也都十分明显地落后于城市。
鉴于我国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和农村体育十分落后的现状,鉴于我国农民群众实现总体小康后日益增长的健身娱乐需求以及我国已经初步具备的加大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我们应当对群众体育发展方针和重点进行必须的调整。在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前提下,优先和重点扶植农村和农民体育,使之加快发展,以逐步缩小与城市和市民体育的差距,实现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和谐发展。环境是事物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农村体育的建设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农村体育环境的改善。基于目前我国农村体育的现状,首要的就是农村体育环境的建设和优化问题,包括农村体育的物质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技术环境等,找准农村体育与农村地理环境、农村民俗文化的契合点,形成农村体育环境优化的基本思路。
4.4 文体交融,优化配置和整合社会体育资源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分散了本来就给予较少投入的体育资源。因而,发展农民体育,最大最具体的困难就是资源稀缺和资源分散,因而也就存在着资源既缺少又浪费的局面。在各项事业寻求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还不能拿出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入到体育事业中,更不用说有充足的资源发展农村群众体育。充分挖掘农村体育的显现和潜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整合各系统、部门的体育资源合理利用,是目前解决我国农村体育行之有效地方法。
要借助活动内容的文体交融特点,借助活动内容相通性特点,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在这一活动的筹备和进行中,构架起文化和体育管理系统的协同体系,要依靠和发挥县级政府中文化体育局的领导、协调和组织管理职能,在原有农村文化活动站系统的基础上,将体育作为文化活动的内容之一,逐步增添体育活动器材和体育活动的比重,如增添乒乓球台、台球桌,开展棋类比赛活动等等。充分利用文化和体育存在的天然联系,相互配合,使体育在文化的背景下获得较快发展。在不发达的经济条件下,通过健康的文化活动来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使他们在娱乐中受到熏陶,并伴随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喜好和参加体育活动,是一条可行之路。
在日常管理中,体育局应主动与教育、文化、卫生、民政部门沟通合作,借助他们物质、财力、人力的优势,以弥补体育系统的不足。如:全国文化部门各种文化馆、少年馆以及经营单位有数万个,从业人员数量众多,其中半数以上与休闲娱乐相关。需要我们整合资源、文体结合为大众健康服务;卫生部门的保健所,也是一支为全民健身服务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他们作用和积极性,参与全民健身工作。如:社区居民的健康和体力度测试,健康、运动以及营养指导,健康咨询和健康教育,以及居民自我的健康管理指导等。[STHZ]
4.5 以小城镇体育发展为桥梁,加强城乡群众体育联动发展
由于受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二元结构的制约,我国城市和农村的社会体育发展也形成了事实上的二元发展格局,城乡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落差很大,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城乡协调发展增添困难。但是,作为城乡的结合部,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小城镇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在体育事业的发展中自然地具备了承上启下、沟通城乡的功能,也应历史地担负起拉动农村发展的重任。[14]
小城镇与城市距离较近,交通、通讯相对发达,与城市的联系更为密切。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城市的基础条件和管理系统,形成了相对较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在学习城市、效仿城市方面,反映速度快,失真较少。因此,在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时,要充分发挥小城镇在农村体育发展中的带头和引领作用。其中组织工作作为基础,应当放到突出地位。小城镇一般都是乡镇政府的所在地,它管辖着一定数量的村落,对其具有领导协调职能。小城镇自身有着相对比较健全的体育组织,要强化和延伸其工作职能范围,不仅要抓好镇区街道的群众体育工作,而且要着眼全乡镇的所有村落,建立健全农民健身组织网络系统。
作为行政管理系统,要在各个行政村设立体育干事,具体负责村的体育管理工作。作为社会组织系统,要建立农民体育协会,吸收农民群众参加到锻炼组织中来。加强对其的组织领导,使其成为以小城镇为中心的网络成员。要组织村民进行社区体育锻炼的现场观摩活动,组织小城镇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感受宣传活动,组织最新锻炼技术的传播活动,要协助有条件的行政村建立体育活动辅导站,引导村民开展类似小城镇居民所开展的社区体育锻炼。并与其它村落建立横向联系,使村级体育活动在组织体系中展现活力。
小城镇的社区文化呈现出城乡两种文化的结合与交融,既散发着农村乡土文化的气息,也展现出市民文化的形态。因此呈现出一种产生于农民文化又高于农民文化的发展特征。在城市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城镇居民的思维方式、行为意识、生活习惯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相对于农民而言,他们的健身意识比较强,接受体育锻炼的生活方式比较快,规模化的社区体育锻炼群体发展比较迅速,加之小城镇能敏捷地接收城市先进的体育管理经验、健身活动形式、体育活动方法等等,及时吸收和消化城市群众体育的新鲜经验,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和农民风格的体育文化,从而形成所属辖区的体育先进文化,是整个区域的体育活动中心。因此,他们应当成为农村健身活动的样板,成为体育文化发展的放射源。使小城镇成为全乡镇的体育示范中心和体育文化幅射中心。
4.6 构建社区、学校和家庭一体化群众体育发展模式
4.6.1 学校体育资源是开展群众体育的可利用宝藏
农村体育发展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是体育资源贫乏,不仅是场地设施器材的贫乏,还包括人才、知识、技能的贫乏。资料显示,我国现有的各类体育场地中,有近70%集中在学校。即使是农村,学校也是体育场地最多的聚集地,更是农村体育设施相对最集中的地方。在场地分布均匀、几乎遍及城乡的背景下,应当说学校是群众体育开展的巨大宝藏。同时,各个学校又都有专职或兼职体育教师,他们在体育教学和课余训练中掌握了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完全具备了辅导群众体育锻炼的能力。因此,应当延伸和扩大学校体育的功能,在课余时间,让学校资源在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中发挥作用。因此,借助已较为普及的中小学的软硬件力量,发展我国农村群众体育,是目前情况下快捷有效的发展途径。
4.6.2 家庭、学校和社区一体化是协调发展群众体育的有效管理体制
群众体育一体化的体育管理体制,需要社区政府牵头,以学校为依托,联系社区和居民家庭构成统一、协调的运行体系。构建有干部、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积极分子参加的体育协调委员会。作为拥有各方代表的委员会,协调统一地利用现有资源,互为补充地开展体育活动。
在群众体育一体化体系中,学校负担着重要的基地作用。体育协调委员会和作为主管机关的政府要加强与体育部门,特别是教育部门紧密沟通,求得协作与支持,统一协调群众体育的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体育场地、设备和器材等资源的建设和利用,全方位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改变原有体育资源既缺乏以分散的局面,改变社区体育,学校体育和家庭体育相互割裂的局面,实现三者的有机融合。
要尝试社区一体化的体育活动模式,每年学校召开的田径运动会,不仅项目比较单一,也常常因经费不足而限于较小的规模。实行社区、学校和家庭一体化模式后,可扩大学校的比赛范围和规模,召开全社区的体育运动会,以学生比赛为主体,适当增加居民喜闻乐见的比赛项目,使之办成全民关注、热闹非凡的社区的”体育节”。
参考文献:
[1] [ZK(#]范海燕,李洪山.城乡互动发展模式的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5,(3).
[2] 李留东,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视角下发展农村体育的几点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6):15-18.
[3] 田雨普.小康社会时期我国社会体育的城乡差异[J].体育科学,2005,(4):3-6.
[4] 孙旭玉.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问题[J].山东社会科学,2006(7):154-156.
[5] 薛孝恩,荆永根.农村体育管理与农民体育活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9.
[6] 朱林,兰自力,王联聪.体育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0):1316-1318.
[7] 辞海(1).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341-342.
[8] 赵昌智.惠及亿万农民的宏伟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面观[M].扬州:广陵书社,2006.9
[9] 李海涛,杨义芹.公平正义的时代内涵及其制度保障[J].求索,2007,(6):144-146.
[10][ZK(#]梁英.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城乡统筹发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12):135-137.
[11]任保国,张宝荣.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探析[J]. 体育与科学(南京),2007,28(1):14-18.
[12]陈玉忠.和谐社会背景下城市农民工体育问题的理论判断与发展思路[J],体育科研,2007,28(6):37-40.
协调发展理论范文2
[关键词] 医院信息系统 计算机 信息管理 协调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在各行各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医院同样面临信息时代的挑战。医院信息管理中,因为管理者、操作者、设计者所处的位置不同,与计算机的关系也各有不同:管理者希望把政策和制度“固化”在系统中,交由数字化平台强制执行;操作者按照设定好的程序操作,遵循程序的规则,减少工作中的漏洞、差错,规范医疗行为;设计者如何设计计算机程序实现管理的目的、操作的可行性,以及在已有系统的基础上持续发展,适应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需要。如何从总体出发,兼顾各自所处位置的问题,协调好各方关系,减少分歧,对信息建设很重要。
管理者从全局调研以往手工流程,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研究设计新的工作流程。管理者在听取意见时,应该先仔细考虑操作者的意见,再考虑设计者的意见。因为操作者有丰富的工作经验,遇到过各种问题,他们的意见对新流程的设计十分重要;但操作者只从自身工作出发,仅从整个流程的一个点来考虑程序的设置,往往希望减少工作量。而在信息系统中,实际上往往是工作流程靠后的环节,比如统计、汇总、二次录入等工作才能减少工作量,处于工作流程最开始的信息采集环节,工作量往往是增加了。
所以在设计新工作流程时,某个工作岗位需要完成的工作,必须从整体上考虑,比如该岗位在整个工作流程中的位置、上下环节间的关系、面对的服务对象、输入数据的重要性、完成操作的难度、配置的人员数等。在考虑设计者的意见时,由于设计者通常是从软件实现难度来考虑,某些工作可能手工操作很简单,但用计算机实现就十分复杂,需要对原有程序基础进行大改造,设计者当然希望能降低程序的复杂程度,减少对数据基础的影响。管理者不能只因为实现困难就放弃实现,须考虑用计算机实现该操作的实效,比如实现该软件操作后操作员的工作量是增加或减少,是否有实现必要,是否能选择其他方式实现,用计算机实现是否比用制度的管理更有效,是否能提高效率,是否能减少差错等等。在设计新工作流程时,如果两个环节间由于工作量、责任、程序实现难度等问题产生矛盾时,最好能亲身到各个环节去体会现有的工作流程情况,召开协调会,让各方充分陈述理由,协调各方的利益,最后根据整体流程的要求,决定新工作流程的设置,要求需求提高科室的负责人签字确认需求,要求操作者切实贯彻流程的要求,设计者严格按照决定执行,不可随意更改或。
操作员充分了解本身岗位性质,向管理者提出各种详尽的问题 。操作员应该充分了解本身岗位的性质,需要完成的工作,面对的服务对象,在向管理者提供操作意见时,尽量提出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因为越详细的情况越可以帮助管理者和设计者了解该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明白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设计工作流程、设计软件、制定管理制度提供依据,也为日后工作做好准备。操作员也可以提出自己对该工作环节操作的一些看法,如什么样的操作界面比较容易操作,需要设置哪些具体功能辅助工作,哪些操作容易出错,需要在哪里设置什么样的检查、出错提示等。在与管理者、设计者讨论具体工作流程时,操作者应根据本身的工作经验,综合其他操作人员的意见,根据提出的新工作流程内容,进行充分的意见交流,提出各种新工作流程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让管理者与设计者尽量做好实施前的准备,制定新的制度,调整软件设计,安排人员等。在开始实施后,操作者应尽快掌握操作方法,在试行阶段把迫切需要更改的问题提出给设计者、管理者进行调整,并在以后的工作中持续反映操作的问题,以使系统逐渐完全适应工作的需要。
设计者充分调研现有手工流程,兼听他方建议,实施信息系统。设计者开始实施信息系统阶段,首先,须调研现有的手工流程情况,分析数据流、事件流,一类是事务处理系统产生的业务应用信息,一类是基于业务信息进行归纳重组生成的管理、决策应用信息,按照科学的方法,理清整体工作流程的结构,考虑实现的可能性;其次,要充分与管理者讨论新流程中管理的需要,掌握管理者希望达到的结果,希望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统计、限制等,并听取操作员的要求、提出的问题,在考虑实现的可能性后,对管理者、操作者的要求给予建议;再次,总结以上的要求,根据医院的业务管理范围设计系统功能,程序设计最好采用模块化结构,形成总系统和分支系统的关系,并为以后的系统发展提供可扩充的可能性,完善文档记录,为以后的修改做好准备。
在信息系统正常运行阶段,在面对管理者、操作者提出的修改需要时,同样需要详细了解修改的原因、要达到的目的、参考系统开发时的文档,从整个系统的情况考虑修改的可行性,并对管理者、操作者的修改要求给予建议,留下详细的修改说明;如无法按要求修改,可考虑通过其他方式间接满足要求,而且最理想的修改情况是在不影响整体架构、不影响其他部门工作的情况下完成用户的要求。
当下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医院信息系统已成为现代化医院的必要基础设施,医院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设已势在必行。为了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给医院领导管理和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我们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医院信息系统是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与医院管理相结合的一项庞大而繁杂的长期工程。了解国内网络研究领域的整体情况,为计算机全面联网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同时对医院信息化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和综合分析,要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采用引进加工供需双方共同参与开发的方式。以医院主信息流及重要辅信息流为主,建设适当规模的医院信息系统。实施以经济信息管理为中心的模块,主要包括门诊急诊划价收费和住院收费管理、药房药库管理、经济核算、医技管理、病区管理、住院管理。
实施后使用计算机计价收费,网上传递信息,减少病人排队、走路、询问及等待结果的时间,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执行物价政策,规范医疗收费,收费项目和价格对病人公开,保护病人的合法权益,从而提高医院信誉,也增加医院的无形资产。
医疗有关的各项统计工作,基本上都由信息系统完成,原部分工作人员可转向对数据的质量监督或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提高管理能力。
指导药品储备,保证临床用药,防止药品积压,降低药品损耗,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向领导提供即时性数据,随时掌握各病区的医疗动态,掌握床位使用率、周转率,了解医院药品的使用、库存及消耗等信息。从“终末管理”转为“过程管理”。
医院的经营成果一方面表现为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表现为经济效益,作为经营管理信息和工具的财务分析,应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综合分析医院的经营成果,现代信息技术为分析经营成果提供条件。
运用各种财务指标根据有关会计资料和统计数字通过一定的综合评价技术去反映医院业务经济管理现状,综合指标反映医院经营管理水平。
总体来说,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协调发展,一定要领导直接参与和支持,各方配合。在系统开发期间全面领导和组织项目的实施。要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改善工作条件,降低人工成本,为决策者提供大量、准确可靠的信息,为医院预算编制提供现代化手段。指标体系的设置规范科学,为预算编制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数字依据,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均能比较各预算项目,帮助找出趋势和规律,使预算效果更全面、更合理。
医院预算主要采取基数定额法,按床位数和床位收费标准以及病床使用率计算医疗收入,按预算的药品收入和差价率,编制药品收入。支出从各个方面综合按基数法、比例法、因素法来计算;并对预、决算的执行进行比较、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以明确责任,作为科室考核的指标。
协调发展理论范文3
[关键词]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区域经济协调;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號]F124
宏观调控强调通过多种途径展开社会经济控制,维持社会再生产协调状态。区域经济反映了各区域经济水平、状态、规律。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区域经济差距悬殊,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建设的核心,有责任、有义务协调区域发展。鉴于此,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政府宏观调控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展开分析。
1 宏观经济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1.1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必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环境下,政府采取宏观经济管理主要作用是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指导、促进作用,优化分配,完善生产资源,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稳定国家经济。而想要保证社会市场稳定还需通过市场自发调控与政府宏观调控,两者结合才能实现百花齐放,增加社会就业率、推动企业发展。同时,还有助于调动政府参与主动性,对促进经济体系完善起到间接性作用,使社会经济处于稳定发展水平。但从另一方面而言,宏观调控也存在管理失效风险。宏观经济是以计划指导为目标,对今后经济发展趋势的预见,政府根据经济预测展开宏观调控,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存在诸多限制性因素。主客观影响如:决策依据信息来源真实性、准确性,决策人员专业水平,政府反应要落后市场发展变化,成为宏观调控最大影响因素。所以,及时对政府行为科学引导保证发挥市场调控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发展有助于稳定社会经济发展。
1.2 宏观调控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区域经济协调是宏观调控的目标。政府想要进行宏观调控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工作目标,也是区域经济协调有效方法。首先,社会经济总量稳定。经济总量指的是某个阶段国家经济活动总成果的数量反映,宏观经济活动指标的集中体现就是总供给与总需求。宏观调控短期目标即是维持社会供给与需求稳定,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这也是区域经济协调重要途径。其次,社会经济发展。基于长远角度分析,宏观调控是社会经济长期建设发展的战略性指导,及时排除经济隐患,促进国民经济进步。区域经济协调具体而言,就是城乡、城市区域的统筹协调,要求两者必须保持同步状态。
1.3 宏观调控是稳定区域经济的根本需求
首先,宏观调控的基础前提就是计划手段,要求政府对区域经济进行短期、长期计划,适应宏观经济管理计划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次,经济计划。以间接形式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间接管理指的是不直接干预经济活动,而是以市场为媒介通过经济手段对经济发展主要变量施加影响,通过市场传导引导微观经济行为,确保达到宏观经济管理标准。区域经济属于国家宏观经济层面的内容,以宏观调控形式进行区域经济协调。最后,行政方案。行政方案指的是行政单位利用行政权力干预社会经济的有效途径。单位以宏观经济形式综合人力、物力应对宏观经济问题,如利益问题,都要利用行政手段进行管理控制。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发展问题也随之暴露,尤其是区域经济失衡问题。现如今,我国经济水平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特别是长江、珠江、京津冀,根据所处地理环境看呈高密集状态。但是,想要通过高经济水平地区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存在一定限制,进而出现区域经济发展不均,影响社会总体经济进步。现阶段我国主要劳动力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改革初期得益于上海工业与江浙区域农工相辅,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江苏、浙江的乡镇工业和家庭工业发展迅速。此后,汽车、石油化工、船舶产业迅速兴起,使长三角一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3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想要通过宏观经济控制保持区域经济平衡,促进社会经济进步,第一要素是政府以宏观经济管理为方法,发挥着横幅作用。综合分析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与优势、问题,从而创建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蓝图。相对于个体控制,宏观经济控制更能够规避市场风险、进行市场控制,通过扩大投资、吸引优秀人才、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稳定区域经济,有助于控制区域经济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经济水平提高。
3.1 促进投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就是扩大投资,鼓励科技创新、扶持第三产业。首先,推动区域经济朝市场化发展,开放市场、建立完善的法律体制和市场制度、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保证产品、生产资料等走进来、走出去,推动社会经济进步。同时,要求政府打破行政性贸易壁垒,发展多元化、互补性的区域市场。其次,鼓励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政府综合有利产业资源,健全指导机制与产业制度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在原有产业资源下以财政刺激形式带动企业走向科技创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水平。最后,扶持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包含各类服务和产品,有助于满足大众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的同时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此,政府应在制度政策上给予帮助,为第三产业谋求更多福利优惠政策,并进行劳动力教育培训,提高专业水平、生产效率。
3.2 坚持留下来、引进来战略目标
关于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政府应坚持留下来、引进来战略目标。其中,留下来是将区域高学历、年轻劳动力、具有创新、创造意识的人留下来;引进来则是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资源。具体措施:首先,加强与金融、贸易、投资战略的互动,尤其是对外投资和引进外贸的互动。“一带一路”建设既是现代社会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也是推动留下来,引进来的双向互动。其次,为外来人才提供更多福利政策,将优秀人才放在重点开发区,有助于达到人才流动的聚集效益。再次,政府应加大子女教育、公共卫生、就业支持,尽可能缩小与高经济水平区域在卫生、教育、文化、医疗方面的距离。最后,发展农村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专业水平,更好地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3.3 国家战略与地方战略协调
首先,秉承着产业承接和吸收同步、环保、产业技术适度的原则,选择利用适合的产业和技术加以承接。其次,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与自贸试验区建设协调,创建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重塑沿海开放高地优势。“一带一路”地区与自贸试验区叠加,全面打通人流、物流、资金流,在国内大环境下实现双向投资协调发展。最后,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以政策为导向使本土产业和转移产业实现融合,避免出现转移产业同质化问题。此外,长三角区域政府推动本土产业转向中西区域,基于宏观经济调控下创建优势互补的经济开发区。
协调发展理论范文4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理论;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
前言
以往在城市规划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导致规划工作中经常出现规划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协调、生产力分配不均衡,土地利用不合理、不充分等诸多问题,严重限制了城市规划工作的正常进行,降低了规划的效率,制约了区域优势的发挥和集中利用。为了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区域经济学理论逐渐被应用在主体功能区规划当中,为主体功能区规划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1区域经济学理论概述
区域经济学作为经济学范畴中的一门分属科目,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理论与学派,如增长极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点轴开发理论、核心一边缘理论、平衡增长理论、恶性循环理论等等。这些理论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着区域经济学理论不断走向成熟,不断S富着区域经济学的思想与内容。其中,核心一边缘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开发理论等是区域经济学中几个重要的理论。这几个理论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主张上都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相契合,且在实质上贯穿于整个主体功能区规划过程,对主体功能区规划具有极强的理论指导作用与应用价值。
1.1核心一边缘理论内涵
核心一边缘理论最初研究的主要是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以及国家的发展模式,后被引入区域经济学领域,经过大量学者们的不断研究摸索,逐渐得到成熟和完善。其内涵是所有区域系统都是由核心区和边缘区两个子系统构成的,核心区一般指城市或聚集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集中区域,这里工业发达、技术先进、经济水平较高且增长速度快,人口密集。而边缘区则指分布在核心区周围的,会受到核心区影响的边缘区域,这里经济相对落后。由于经济等差距的存在,形成了空间二元结构,但随着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交通设施的逐渐改善,核心区与边缘区间的差距会逐渐缩小。
1.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内涵
所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是指在对内对外均开放的条件下,各区域相互之间所形成的协同发展、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关系的一个过程。从大的层面来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为维持各种生产要素处于较为理想的空间配置状态中,且各部门经济发展协调,尽可能缩小区域差异,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相互包容、团结与合作,形成协调发展模式。该理论强调缩小东部、西部与中部区间发展差距,协调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区域间生产力布局,协调区间利益关系,消除市场分割与贸易封锁。
2主体功能区规划现存问题
2.1社会空间结构研究不足
虽然在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上提出的主体功能区规划非常注重空间规划的秩序,但对影响空间规划秩序的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却较为薄弱。社会空间结构是个大的层面,它要求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区域内的人口、资源与产业三大要素进行充分考虑,促进三者在区域内、在社会空间上的有效匹配。但我国当前主体功能区规划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区域,包括资源结构单一区,经济压力沉重区,发展落后、贫困区,逐渐衰退的老工业区等。而且,我国将大部分西部地区划分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维护了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但同时也加重了西部地区未来开发的建设成本,增加了西部地区开发的难度。这是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社会空间结构考虑不全面、不充分的一个主要表现。
2.2规划编制与实施中缺少民意
以空间规划为主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区域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土地空间规划的合理性,提高土地空间利用率,最终服务于全国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在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却存在有民意融入不足,缺少民意调查与考虑现象,使得主体功能区规划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理想目标,难以为人民提供高水平的公共服务。我国现行主体功能区规划与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对于配套技术规程的编制目前仍停留在区域人地协调发展、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层面,以及相关空间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上,且对现代计算工具过分依赖,导致相关工作者往往将精力集中于某一处,而没有从整体角度出发,没有对区域内的人口、资源、产业等各种要素全面考虑在内,对民意的调查与采访力度也不够,是我国当前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与实施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3基于区域经济学理论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
3.1核心一边缘理论对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指导
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可开发程度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四个等级,依次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禁止开发区指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古迹区、地质和森林公园等。限制开发区指经济条件较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区域,其规划目标在于改善生态环境。重点开发区指经济条件较好、环境承载能力较强、人口聚集较好的区域,其规划目标在于推动区域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在优化开发区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之间起着一个承接过渡的作用。优化开发区是指开发密度较高的区域,其规划目标在于带动所有龙头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基于区域经济学视角,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为核心区,而禁止开发区限制和开发区则为边缘区。边缘区为核心区提供重要生态安全保障,并将核心区辐射效应扩散至周边地区,尤其是生态型限制开发区。
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核心区从边缘区不断获取市场生产要素产出源源不断的创新成果,而这些创新成果又不断向边缘区拓展,不断带动周边地区向着工业化方向发展,同时核心区支付给边缘区一定的生态补偿费,用于生态修复和保护,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核心区与边缘区在相互促进的发展过程中。两者也在不断的融合,主要表现在对限制与禁止开发区实施财政转移政策,这样可以加快区域之间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引导人口有序地向着核心区转移,从而达到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各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目标。
3.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指导
本质而言,主体功能区规划就是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念基础上所提出的,所以基于区域经济协调理论对主体功能区进行规划必然会充分体现出区域协调发展。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指导下,要求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区域间协调发展、区域间功能优势互补为发展重点,将四种类型功能区各自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进行有效互补,以优化和重点开发区经济、技术优势带动限制、禁止开发区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参与国际竞争,以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农业、生态优势为优化与重点开发区提供生态安全保障,提供可持续的资源供给,从而实现各区域间优势的相互补充,实现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定位与划分各区域主体功能时,应严格遵循分工协作、友好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原则来进行,将该区域拥有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引入到薄弱区域,将薄弱区域拥有的农业优势、生态优势引入到其他区域,努力缩小各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与技术差距,努力追求平衡均等。
3.3增长极理论对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指导
增长极理论强调依靠经济条件较好的区域来带动经济较差区域的开发与协调发展。根据增长极理论指导,在规划主体功能区时,应将重要的经济密集区作为极核点,现阶段我国已初具规模的极核点有珠三角、长三角、中原城市群等。这些地区经济都较为发达,人口较为密集,具有较高的开发强度,但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也非常严峻,必须要严格遵循区域经济学理论指导积极制定优化的开发方案,以实现对这些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区的健康优化开发,减少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的发生,实现中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目标。
协调发展理论范文5
关键词:水资源;协调发展度模型;评价指标;区域经济;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4-0149-03
水资源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正在因为人类的过度开发而逐步减少。水资源短缺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并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特别是随着工农业用水的加剧,使得水资源之争变得日益严峻,农业用水空间受到极大的加压。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也造成我国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因此,如何协调好区域发展中水资源利用和环境经济之间的关系,显得紧迫并且重要。对此,本文重点结合协调度发展模型,就水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协调度进行探讨,并借助陕西礼泉县发展数据作为实证,从而为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同时,对农业水资源的利用与环境经济协调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协调度概述
关于水资源、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三者之间的高度和谐发展过程。对我们来讲,发展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增长,增长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总量在不断地上升。而所谓发展,是指随着总量的增加,其整个社会更加系统深化。而对于发展,我们不能简单地以牺牲环境和破坏生态作为代价,而应该将三者进行统筹利用,以此实现发展的可持续和可循环。因此,为实现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引入协调度概念对其进行评价。
所谓协调度,就是指在系统内部及其要素之间从原始的无序向有序发展的一个过程,体现了这个系统发展的和谐程度和趋势,是对协调状况好坏的一个重要的定量评价指标。对协调度来讲,就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某个时间点或者是某个时间段之内,其不能作为单独考虑的数据,而应该放在具体的时间序列之中进行综合考虑,即从某一个时间到另外一个时间的协调情况。同样,对于协调度的评价中,我们也可以利用空间区域对其协调度进行衡量,即空间序列协调度。由于篇幅限制,在本文中只考虑时间序列的协调度。
二、协调发展评价模型构建
根据上述的理论分析,我们必须要建立水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度模型,其具体的步骤如下。
(一)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应坚持的原则
对协调发展指标进行构建是第一步,也是衡量环境、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三者之前关系的重要步骤。张永凯和樊艳丽认为,对其指标的评价中需要严格按以下几点原则:第一,科学性原则。对构建的指标中,必须要客观地反映水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机制。第二,全面性原则。对指标体系的构建中,涉及面要广,并且指标必须具备代表性,从而可以全面地反映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三,动态性原则。水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在对指标体系进行设计中,选取的指标必须充分考虑系统的动态性,从而可反映发展的趋势和现状。第四,可操作性原则。即所选取的指标可很好地进行数据采集,并可通过量化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本文中,一方面,采用时间序列协调度对指标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在指标的选取中,采用尽量涉及可较好反映经济、水资源利用率和环境的指标,并且主要从农业用水的角度来进行选取。因此,本文一级指标选择环境、水资源和经济发展,具体(见下页图1所示)。
(三)权重计算方法
目前针对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很多,如主成分分析法、Delphi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和熵值法。上述不同的权重方法计算中,Delphi分析法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大,不利于结果的客观性;而如主成分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对数据的要求很高。对此,本文选择熵值法对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其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ω表示权重;e表示指标信息的熵值;d表示信息效用值;m表示样本数;K为常数,与样本数有关;yij表示样本的标准化值。
(四)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计算
通过上述权重的计算,可以得到不同指标的评价值。
因此,对于不同的子系统,其协调度可以表示为:
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研究农业用水和环境、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其协调度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其中,C的取值在[0,1]之间。该值越大,表示协调度越大,反之,表示系统之间的协调度越小。
而协调发展度的计算问题,杨世琦(2007)则提出好几种方法,如几何平均法等。本文结合几何平均法,对协调发展度进行计算,具体公式为:
(五)协调度评价等级
通过上述的计算,需要对协调发展度的等级我进行划分,从而了解不同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本文则借助刘荣增的研究,将协调发展等级描述为下表所示。
三、实证分析
根据上述的分析,我们以2003―2014年陕西礼泉县在水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方面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计算可以得到的协调发展度结果(如图2所示)。
通过图2可以看出,陕西礼泉县在农业水资源、环境经济三者之间的协调度整体不高,在0.4~0.7的区间变动。由此可以说明,陕西礼泉县在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并没有换来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结论
本文通过利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并以甘肃天祝县作为研究样本,得到陕西礼泉县在水资源利用和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针对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方面,一方面要加大对高效农业的投入,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从而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永凯,王蕾.干旱区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张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
(2):142-145.
[2] 王莉芳,贾晓猛,周妹和.陕西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6,(3):39-45.
[3] 刘荣增,王淑华.城市新区的产城融合[J].城市问题,2013,(6):18-22.
[4] 王霞,王岩红,苏林,等.国家高新区产城融合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基于因子分析及熵值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协调发展理论范文6
摘 要:本文构建旅游-经济-生态复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函数,对桂林市进行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桂林市旅游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的综合序参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旅游子系统的综合序参量波动性较大;生态环境综合序参量在1990~2000年间呈缓慢上升的趋势,2001年后发展趋势有所下降。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关系处于颉颃状态,协调发展的程度还处于中低水平;系统耦合协调类型正在以旅游发展超前型,逐渐演变为经济发展超前型。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耦合协调度;旅游;经济;生态环境;桂林市
一、引言
旅游-经济-生态关系,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桂林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产业作为桂林市经济的主导产业,其发展对桂林市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桂林市旅游业的发展依靠的是独特的“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而旅游产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对这些旅游资源产生破坏性的影响,这在旅游学上称之为“旅游摧毁旅游现象”。经济要发展,资源环境要保护,就不能单一地采用“发展第一的经济决定论”或是“零增长的环境优先论”。因此,可持续协调发展观的提出,给桂林市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也给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新的价值观。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它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改善为标志,体现了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点就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其核心就是生态与经济相协调。围绕这一课题,国内外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开展了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在国外,Konstantion Bithas和Peter Nijkamp提出在不确定信息下,利用专家知识系统进行环境――经济协调模型的建模方法[1]。Boulding将系统方法应用于经济与环境相关性的分析,倡导的是储备型、休养生息、福利型的经济发展,其目的在于建立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循环利用各种物质的“循环式”经济体系来代替过去的“单程式”经济[2]。Norgaad提出了协调发展理论,认为通过反馈环节在社会与生态系统之间可以实现共同发展[3]。在国内,袁旭梅等从“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协调的角度,运用非平衡系统理论对自组织与组织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大系统理论,提出复合系统协调控制与管理方式[4]。白华对区域“经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机理作了分析[5]。曾嵘阐述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复杂系统的结构特征,各子系统之间内在协调机制及系统发展过程[6]。李后强等提出人地协同论是构建协调发展模型的基础[7]。冯玉引入协调度概念描述了区域PREE系统发展的协调程度[8]。孟庆松对复合系统的协调度模型进行了研究,并指出复合系统具有自然系统与人造系统的双重特点[9]。然而,这些研究多数侧重于协调发展理论与机理的论述,对某一特定区域内具有区域特色的子系统间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关系和发展程度的动态演变趋势的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以旅游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构建三者之间的复合系统,并以桂林市为例,实证分析该复合系统可持续协调发展程度的动态演变趋势。
二、模型的建立
1. 建模的原则
协调是系统之间或系统组成要素之间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彼此的和谐一致。发展是指系统或系统组成要素本身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的变化过程[10]。 本文研究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是指3个子系统内部各要素间,按一定数量和结构所组成的有机整体,配合得当、有效运转。这个整体的目的是提高旅游产业及经济发展水平、使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之内[11]。旅游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不是从最优的旅游、经济目标出发或从最优的生态目标出发而实现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而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下实现的最适的旅游和经济发展目标,与最适的生态环境目标的有机统一。旅游发展子系统、经济发展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当系统外界或系统内部条件的变化,未超过系统自身的调节和控制能力时,系统能恢复并维持原有的协调状态;当系统外在或系统内在条件的变化超过系统的承载力时,原有的协调状态被打破,系统会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因此,人类活动在遵循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旅游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技术,采取各种经济措施和政策、法律和法规等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调节和控制其发展变化进程,使旅游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运动沿着人类社会发展目标发展。
2. 评价指标体系
桂林市“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应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和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为指导,遵循整体对应、比例适当、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完备性、一致性、可行性等构建原则,根据桂林市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指标权重由熵值法[12]计算得出,原始数据来源于1991~2005年的《广西统计年鉴》和《桂林市经济社会统计年鉴》,计算结果见表1。
(1) 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综合序参量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旅游综合序参量波动幅度较大,东南亚金融危机和“非典”疫情的发生,引起1998年和2003年旅游综合序参量下降,其中2003年降幅很大;2000年该指标达到这15年中的峰值,其余年份呈现缓慢上升的发展态势。经济综合序参量一直呈现较快速度的增长态势,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生态环境综合序参量在1990~2000年间呈缓慢上升的趋势,但2001年后发展趋势有所下降。
(2) 旅游-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度与综合调和指数的时序分析
从桂林市旅游-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度的时序变化来看,这15年来增长速度非常缓慢,其间有小幅波动。从耦合度数值大小来看,其数值都处于0.3~0.4之间,表明了这15年来桂林市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发展关系都为颉颃状态,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桂林市经济发展方式属于粗放型发展模式,旅游与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综合调和指数呈增长趋势,说明了虽然系统耦合度变化不大,但在这15年间,桂林市政府通过政策措施来大力发展旅游业和区域经济,并加大旧城改造和生态园林景点的建设,使得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整体协同贡献不断增大。
2. 耦合协调度的计算及等级评估分析
根据模型Ⅳ,可以计算出桂林市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耦合协调度(D),并可根据其耦合协调度数值划分相应的等级(见表3)。
(1) 桂林市旅游-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类型分析
由表3可知,1990~2004年桂林市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耦合协调类型以旅游发展超前型为主,逐渐演变为经济发展超前型。旅游业作为桂林市的主导产业,对桂林市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旅游业本身涉及食、住、行、游、购、娱,涵盖旅游者消费的各个方面,很多产业借助旅游业的繁荣而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桂林市地、市合并后,随着行政区域范围的扩大,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旅游业对全市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下降了。随着桂林市经济综合实力的明显增强,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开始制约经济的持续发展,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已经超出了生态环境系统的承载力阈值范围。
(2) 桂林市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1990~2004年桂林市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数值处于0.2469~0.4726之间,说明15年来桂林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协调程度处于中低水平,总体上是向着不断协调的方向发展。东南亚金融危机和“非典”疫情的发生给桂林市旅游业带来了重大的打击,使1998和2003年的耦合协调度下降;而2002和2004年是桂林市旅游业15年来发展的高峰。中低度的耦合协调发展表明资源未得到合理利用,经济效益不高,旅游与经济产值的增加是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的。在旅游与经济发展的同时,自然资源不断受到破坏、资源基础削弱,一些主要资源已出现严重短缺。随着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大规模人口的流动和社会经济的增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将会使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大大超出生态系统的承载阈值,导致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四、结论
本文将“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与协调发展程度的评价分析结合起来,从“旅游-经济-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各序参量之间的协同作用的强弱程度入手建立可持续协调发展模型,并以桂林市为实证对象,从综合序参量、耦合协调度和耦合协调类型等方面来描述这一复合系统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动态变化趋势,具有简单、概括、易操作等特点。但是,本文只是对某一特定区域的“旅游-经济-生态”系统整体协调发展状况及所处的发展层次进行实证分析,如何实现对各子系统内部和整体协调的综合评价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 从桂林市旅游-经济-生态各子系统综合序参量的时序变化来看,除了生态子系统在2000年以后呈下降发展趋势外,旅游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总体上呈现上升发展趋势,旅游子系统的波动性较大。旅游业作为桂林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虽然容易受到客源地和目的地各种自然环境、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而发展略有波动,但是总体上是发展快速的,并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增大、资源效率低、污染物排放严重、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使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环境综合序参量持续下降。
2. 从桂林市旅游-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度的时序变化来看,耦合度数值处于0.3~0.4之间,增长幅度非常缓慢,表明了这15年来桂林市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发展关系都为颉颃状态。旅游业本身就是一个对自然资源高需求、高消耗的产业。桂林市经济增长方式尚属于粗放式的生产方式,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必然会给生态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必须以新型的发展模式来代替那种传统的消耗大量资源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根本性转变,向集约型的经济生产方式转变。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综合调和指数呈增长趋势,说明在这15年间,桂林市政府通过调控工业发展和加大环保投资等政策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3. 从桂林市旅游-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序变化来看,桂林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协调程度还处于中低水平,耦合协调类型以旅游发展超前型为主,逐渐演变为经济发展超前型。造成中低水平协调的原因是旅游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利益是相一致的,但是和生态环境却存在着经济增长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供给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随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再生产能力与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能力之间的差距在拉大,一方面生态资源过度消耗,造成生态系统结构简化、功能下降;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排放的各种废弃物超过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生态平衡被打破,生态环境恶化。这种两难选择要求全面客观地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不能因为保护生态环境就限制经济发展,而是要想方设法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范围内来发展经济,促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关系由制约性向促进性转化,最终实现矛盾的统一,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整体协调。
参考文献:
[1] Konstantions Bithas,Peter Nijkamp.Environmental-economic modeling with semantic insufficiency and factual uncertainty[J].Environmental System,1996(25):167-183.
[2] Boulding K E.1966.The economics of the coming spaceship earth[A].In:JARRETT H(ed.).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a Growing Economy[M].Baltimore:RFF/Johns Hopkins Press,3-14.
[3] Howarth R B,R B Norgaad.Environmental valuation unde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8:82.
[4] 袁旭梅,韩文秀.区域“Ec-R-Ev”复合系统的结构建模[J].管理科学学报,1998(6):53-56.
[5] 白华,韩文秀.区域经济-资源-环境(Ec-R-Ev)复合系统结构及其协调分析[J].系统工程,1999(17):19-24.
[6] 曾嵘,魏一鸣,范英,等.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系统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20):1-6.
[7] 李后强,艾南山,汪富泉,等.人地协同论:可持续发展模型构建的基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8):48-53.
[8] 冯玉广,王华东.区域PREE系统协调发展的定量描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6(6):42-46.
[9] 孟庆松,韩文秀.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00(33):444-446.
[10] 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J].热带地理,1999(2):171-177.
[11] 蔡平.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选择[J].齐鲁学刊,2005(4):154-157.
[12] 白雪梅,赵松山.由指标的相关性引出的确定权重的方法[J].江苏统计,1998(4):16-18.
[13] 曾珍香,可持续发展协调性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3):18-21.
[14] 刘耀彬,李仁东,等.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5(1):105-112.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Model and Empirical Study of Sustainabl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ourism-Economy-Ecological System:A Case Study of Guilin in Guangxi
ZHANG Yan1,XU Jianhua1,ZENG Gang1,WU Yuming2
(1.School of Resources & Environmental Science,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China;2.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541004,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dopted the coupled coordination degree function to construct a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omposed of tourism,economy,and ecology with the aim of evaluating the sustainabl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Guilin. The results show that from 1990 the synthesis parameters of both tourism subsystem and economic subsystem have been taking an upward trend with the volatility of tourism a little higher;that from 1990to 2000 the synthesis parameter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ubsystem there had been slowly rising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has been declining after 2001;that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relation of the tourism-economy-ecology system is antagonistic at a medium-low degree;and that the systematic coupled coordination types are gradually evolving from advanced tourism development as the main type into advanced economic development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