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特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药理学特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药理学特性

药理学特性范文1

【论文摘要】中药以中医药术语表示其功效,按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来使用,西药则是以物理学、化学的指标来表示其特性,本文研究中药的物理化学特性。

相当一部分中药,经过现代科学研究,其功效已可用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来表征,从而可按西医药学理论体系采使用。如大黄,味苦,量少可作苦味健胃药,有致泻、利胆、抑菌等作用,从而可治疗相应病症如便秘、胰腺炎、胆囊炎、阑尾炎等。如将西药按中医药理论体系进行研究,设法标定出其相应的中药的特性,并用中医药术语表征其功效,可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西药。

1中医药术语表征功效的现状与意义

中药的现代科学研究工作沿着中西药结合的道路前进现代对中药所进行的科学研究,主要包括药理、化学和临床研究。药理研究,就是用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征中药的功效。应包括中药的饮片,也包括提取有效成分的部位或单体化合物。化学研究就是弄清楚中药有效成分及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为控制药物质量、制剂制备、选择给药途径及保证药物效用提供依据。临床研究就是指用中药所能治疗的按西医诊断的疾病的情况。按上述方法研究的结果尤其是从中分离得到的有效化合物,往往不能再被中医按中医药理论体系进行使用了,只能为西医按西医药理论体系进行使用,也就是说,把中药变成了西药。长此下去,势必出现中药的消亡和西药的丰富与发展。例如,经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黄连中的黄连素可抑制细菌,被西医用作抑菌消炎药。然因尚未研究黄连素的中药特性和用中医药术语来表征的功效,故中医不能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它。中药的特性如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是中药的特点和长处,它们与机体的“证”相对应,直接指导着临床用药。例如从四气中的寒热看,可与“证”对应使用,即热证用寒性药,寒证用热性药,即所谓“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再如归经,按现代观点的结核菌感染的疾患看,有肺、肾、肠、骨等结核病,按中医理论体系分析,这不同部位的疾病,属于不同归经,在选用药物时,是要考虑到的。就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急性菌痢和慢性菌痢而言,尽管从西医角度看均属细菌感染性疾患,但从中医看,在急性期属实热证(或湿热证),应选用苦寒药,而在慢性期,则属虚寒证(久病必虚、虚易成寒),是不宜选用苦寒药的。

2丰富和发展中药学

中药的很多苦寒药,均具抑菌消炎作用,当然,并不能由此而完全认为抑菌消炎作用即为中药特性——味苦性寒的表示方法,但起码这表现了中药的味苦性寒这一特性的一个方面。一些临床实践已经证明,它对肾阳虚病人效果较好,而对肾阴虚病人效果不好,这说明它具有中医药学术语的补肾阳的作用。可见二者具有生物活性的同一性。不论西药还是中药都由相应化合物构成,具有以下同一性:有的为结构清楚的单体化合物,有的为结构不清楚的混合物。如西药阿托品、磺胺噻唑是结构清楚的单体化合物:巴甫洛夫合剂、三溴片等为成分结构清楚的混合物,而相当一部分格林制剂及一些天然药物如洋地黄叶、番泻叶等,其成分结构不完全清楚。而中药,尽管大多数药物的成分结构尚不清楚,如天麻、竹茹等,但也有一些成分结构清楚的,如冰片即为龙脑,相当一部分矿物药的成分结构大体清楚。它们大多由天然化合物或人工合成化合物构成。例如西药的利血平,是天然产物,磺胺类药物是人工合成产物,中药的绝大多数如麻黄等是天然产物,但也有人工合成的,如砒石,即为由雄黄(硫化砷AsS)炼制(氧化)而成的三氧化二砷(As2O3)。

3通过中医研究中药物质的五味

一般来说,成分不同,其味各异。中药成分的复杂性,决定了味的多样性。这一研究结果,给传统中药五味赋予了新的内容,为中药显味、显效提供了物质基础,为中药的现代化研究开拓了思路,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味与化学成分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如酸味多含有机酸,甘味多含糖类及其他活性成分,苦味多含生物碱及苦味质,咸味多含钠、钾、钙、镁、铝、碘等无机物质几其他活性成分,辛味多含挥发油等。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研究中药的有效化学成分,揭示了五味作用的物质基础,其思路是正确的。但由于这项研究工作起步较晚,虽已初见端倪,但要获得突破性进展,仍需继续努力。味与化学成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化学成分不能完全揭示五味的真谛,更不能成为其规律。由辛味为例,有人对80种辛味药与170种非辛味药含挥发油的百分率进行了比较。结果:80种辛味药含挥发油者占58种(72.5%),不含挥发油者占22种(27.5%);170种非辛味药含挥发油者30种(15.9%),不含挥发油者140种(84.1%)。结果显示:辛味药中有27.5%的不含挥发油,非辛味阿唷中有15.9%的喊挥发油。挥发油作为辛味的物质基础,只能说明多数,不能说明全部,更有一些例外的情况,需要我们加以解释。总的来看,目前对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基本上是以西医药理论为指导,从中药中寻找某些活性成分,最终合成新的药物(西药)。这种研究,忽视了中医药理论,更没有结合中药本身的特性,因而难以对中药药效给予科学的阐释。

参考文献

药理学特性范文2

左旋布比卡因是目前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长效局麻药,其效用与布比卡因较为相似,而且在大量的实验结果中显示,左旋布比卡因的毒性和安全性都要比布比卡因好,这也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左旋布比卡因的主要依据。

一、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

(一)药效学

通过观察和分析人血中布比卡因的对映异构体,发现白蛋白和AGG是蛋白结合的两个主要位置,其中白蛋白位置的亲和力低、容量高,AGG位置的亲和力高、容量低。在实际结合的过程中会根据浓度的不同结合相应的位置,在浓度比较低的时候,主要结合蛋白是AGG,右旋布比卡因的结合率要高于左旋布比卡因;在浓度比较高的时候,分别结合白蛋白和AGG,右旋布比卡因的结合率要低于左旋布比卡因[1]。在几内亚的猪心肌标本上发现了左旋布比卡因,这也就表示,与右旋布比卡因相比较,对心肌最大去极化率和心肌钠通道亲和力左旋布比卡因的影响都比较小。在30名志愿者身上进行实验,采用双盲法对照实验,为所有志愿者分别注射5ml的局麻药,阻滞尺神经,结果发现0.25%布比卡因和0.5%左旋布比卡因的麻醉效果并不存在较大的差异。

(二)药代动力学

左旋布比卡因的药代动力学曲线与二室开放式模型相符合。将0.5%左旋布比卡因分别注入24例患者的硬膜外腔,在注射后0.37h血浆峰浓度达到最大值,即0.582mg/L,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方的面积达到了3.561mg/L・l。将40mg左旋布比卡因分别在8min内静脉输注到18例志愿者体内,其药物分布溶剂、体内存留平均时间以及全身清除率分别为66.91L、1.423h、39.06L/h。将40mg左旋布比卡因在15min内静脉输注到14例志愿者体内,其半衰期出现在2.06h。通过上述结果可以得出,在人血中左旋布比卡因蛋白结合率一般在97%以上,比较高;在经过人体内1A2、CYP3A4酶的代谢,能够经过尿液排出70%以上的代谢产物,而且在排出的尿液中也不存在药物原型[2]。

在相关动物实验中发现,当公物出现死亡之后,在心脏和大脑位置中左旋布比卡因的含量要明显低于右旋布比卡因,这也就表示心脏、大脑等器官在吸收布比卡因旋体的时候具有一定的结构选择性,这样也就能够很好的解释布比卡因的毒性反应现象。

(三)理化性质

在布比卡因中左旋布比卡因指的是其中的左旋镜像体,对于布比卡因的镜像体来说属于一种消旋体型,是由S(-)型和R(+)镜像体的混合体,其中含有的右旋体会导致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毒性,左旋布比卡因指的主要就是纯S(-)型镜像体[3]。在临床中应用的无色澄明液体主要是盐酸盐,其常用的规格主要是25mg/5ml和37.5mg/5ml。

二、左旋布比卡因的毒性特征

左旋布比卡因指的是S(-)型镜像体,在相关研究其CNS毒性以及对心脏器官的毒性中发现,通过对于人体试验和动物实验结果可以发现,布比卡因的CNS毒性以及对心脏器官的毒性都要高于左旋布比卡因。在离体的兔心脏上分别注射相同浓度、相同剂量的布比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观察结果发现注射布比卡因的毒性要远远高于左旋布比卡因,一般在3-4倍左右。通过比较灌注了同浓度的布比卡因或右旋布比卡因的心脏相比较来说,在灌注有左旋布比卡因的心脏中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比较少,其心律失常主要以QRS波增宽为主。由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以及右旋布比卡因所引起的最大的QPS宽幅分别为194ms、236ms和59ms,因此可以看出,左旋布比卡因导致的心律失常影响比较小;对于发生室颤的机率来说,三者分别为67%、83%和0%,这表示左旋布比卡因基本上不会导致患者出现室颤症状[4]。

在实验小白鼠的右心房上,布比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慢性阻滞效应,其属性为负性,但是随着阻滞发展科研发现,布比卡因的浓度处于0.03-0.1mmol/L,左旋布比卡因的浓度处于0.1-0.3mmol/L,表示左旋布比卡因的浓度比较高,这一浓度的布比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都会造成其左心房收缩力下降。

在清醒的山羊身上进行布比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实验中,布比卡因引起CNS毒性要大于左旋布比卡因的毒性。当动物出现昏厥之后,静脉注射的剂量分别为布比卡因平均85mg,左旋布比卡因平均1.3mg。导致山羊出现阵挛性强直惊厥、张力亢进、眼球震颤等兴奋性精神症状的时候,左旋布比卡因的剂量较多,但是布比卡因的持续时间会长于左旋布比卡因[5]。

对33名志愿者进行交叉、双盲研究实验得出,分别对所有志愿者都静脉注射布比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40mg,布比卡因抑制CNS的作用比较强,虽然在脑电波作用性质方面,布比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与布比卡因相比较来说,左旋布比卡因具有更高的作用价值。

三、结语:

从上述的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左旋布比卡因的心脏毒性和CNS毒性都要低于布比卡因和右旋布比卡因,这也就表示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更高,在临床中可以放心使用。

参考文献:

[1]赵鹏鹏.左旋布比卡因椎管内麻醉在产科手术中的应用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6,(12):1-2.

[2]杨明敏,张奇芬,陶晓三.地塞米松c左布比卡因、利多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J].江西医药,2016,(01):72-74.

[3]崔晓丽,周宛建,薛海霞,王芸,王灿琴.低浓度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改良骶管阻滞的效果[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06):562-564.

药理学特性范文3

关键词: 高职 班主任 高职生 特点

高职班主任是学生生活上的父母、思想上的领路人和学习上的导师;是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最直接最亲密的学校管理者。班主任工作内容广泛,繁杂而细致,涉及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方面面,班主任工作对学生的成才和学校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而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要对工作对象高职学生的特点充分把握,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一、高职生的特点

1.信心不足。高职是普通高校招生的最后一个录取批次,高职生由于高考分数低不得以进入高职院校。他们也曾有过远大的理想,期望能进重点本科院校,但由于诸多因素未能如愿,往上追溯会发现他们大多数并非高中阶段的成功者。由此他们心理失衡,甚至怀疑自己,进而产生自卑心理。同时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误解也使他们缺乏作为一名高职生的自豪感,不能正视自己高职生的身份,因此对自己缺乏信心,变得敏感、脆弱,易受环境和他人行为影响。

2.学习基础差,学习难度大,学习动力明显不足。高职生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普遍不甚理想,学习基础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另外,因自己是高职生缺乏信心,认为读高职出息不大,导致在学习上积极性不高。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听不懂,或缺乏刻苦钻研精神,或感觉所学无所获时,就会逐渐消极厌学,甚至逃课等,导致学习成绩进一步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3.急功近利思想严重。受到现代社会的大环境影响,高职生普遍存在浮躁心理,耐不住寂寞,缺乏毅力;做事缺乏耐心,急功近利思想严重。

4.维权意识很强。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权益问题。一方面,法律、学校规章制度都强调以人为本;另一方面,高职生组织纪律性不强,违纪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因此,给对他们的管理带来难度。近年来所发生的学生与学校之间的诉讼案件逐步增多也反映了这一点,学生维权意识越来越强。

5.易受外界的影响,从众心理强。一方面,高职阶段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最终成形的阶段。另一方面,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建校时间短,文化底蕴相对匮乏,与此相对应的是整个校园核心价值观尚处于构建阶段,对学生的人文薰陶程度相对较浅,校园文化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作用相对较弱。因此外界的一些不好的社会风气容易入侵,盲目从众心理强。

二、科学把握高职生的特点,当好高职班主任

高职班主任需要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和班级管理,引导他们把学习科学文化和加强思想修养统一起来,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统一起来,把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社会发展统一起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组织、管理、交往及工作能力。因此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科学性与艺术性高度结合的工作,既要掌握一定的教育规律,又要因人而异,用爱心、责任心、热心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1.熟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如今的社会是法制的社会,民主的社会,学生的维权意识很强,要很好地、有效地管理学生,既需要启发、引导,又需要纪律和规矩。班主任首先要懂得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法办事;其次要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并让每位学生知晓规章制度。按照法律、规章制度办事,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高情商的班主任其人格力量具有极强的感染性和示范性,进一步化为强大的鼓舞力量,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会形成“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而高职院校中具有道德高尚、行为正派、知识渊博、关心学生、工作热情、主持公道等人格特征的教师会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班主任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样学生不仅容易接受,而且能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班主任平时应以平等的身份多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相处,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样更利于班主任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

3.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重新燃起他们对未来的信心和激情。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只有有信心才能迎难而上,只有有信心,才会去接受更大的挑战。自信表现为一种自我鼓励、自我强化、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功的思想状态;而没有信心,就没有生活的热情和趣味,也就没有探索拼搏的勇气和力量。

(1)善于发现,找出每位同学的闪光点。班主任不一定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缺点,但一定要了解每位同学的长处,通过各种机会让学生的长处展现出来。一次小的成功会给他们带来鼓励和自信,而自信会培养自信,成功的机会越多,自信心就愈加高涨。

(2)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我在连续担任了几届高职生班主任的经验中发现,其实几乎所有高职生骨子里都是追求上进的,但之所以会出现在外人看来不思进取的表象,往往是他们感觉前途迷茫,不知道该往哪方面去努力,或者认为即使努力付出也不一定就能得到好的结果。因此客观上不知道如何努力,主观上失去努力动力,最终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学习专业知识是高职生的第一要务,只有专业技能水平高,学生才能表现出更多的自信。高职班主任是学生学习上的导师,要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加以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树立目标,找到努力的方向,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力。

(3)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高职班主任不仅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为其安心学习创造条件,而且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动态。思想决定行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才使之有正确动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然后在学生追求的过程中及时加以指导,帮助提高学习效率。

4.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读高职基本任务是学一技之长,掌握安身立命之本。因此,从新生进校,课程设置就要以就业为导向,班主任的工作也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他们的就业竞争力[2]。

(1)帮助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最终定型的阶段,而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品德性格和为人处世的态度,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在高职阶段,班主任认真负责、爱岗敬业、正直无私,学生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班主任能言传身教,作道德楷模将有助于学生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2)传授一些求职应聘、人际交往的一些基本技巧。一方面,通过召开主题班会、观看求职应聘视频讲座,使同学了解求职应聘的基本要求和技巧。另一方面,可以请企业相关领导和已毕业的师兄师姐们来进行交流、沟通,更直接地了解用人单位需求,借鉴学长的求职经验和工作心得,使学生毕业后更好地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3)了解用人单位对本专业学生的要求,及时掌握并向学生传达相关就业信息。学生就业不仅是就业办公室的事,而且是每位班主任,每位教职工的事。所以要广开渠道了解用人需求,更好地指导学生就业,多措并举,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信息。

5.对班委实行目标管理,充分发挥班委的作用,实现学生自我管理。高职生普遍有参与社会活动、班级管理的热情,这样对班委制定目标,由其自我管理,给同学们腾出发展的舞台可以调动同学的工作热情,也会使他们更加主动自觉地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这样就减轻的班主任的负担,使班主任能从琐事中解脱出来,从更高的角度对同学加以引导。

当然要搞好班主任工作,还有赖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科学完善,有赖于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

参考文献:

药理学特性范文4

[关键词] PCR-DGGE; 中草药药理;中草药栽培;环境微生物

中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既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之瑰宝,亦是世界医药花园中的奇葩。其中中草药是中医治疗中最为重要的应用手段之一,中草药与几乎中医学的治疗过程都密不可分。而中草药的药理学特性更是中药研究的核心。但很多药材,甚至可以说大多数药材的药理学特性并没有被完全的掌握,尤其是一些稀有的药材。这些药材之所以稀有和珍贵,根本原因在于它们不能够进行移栽或人工培养,强行进行移栽,只会使它们的药理学或者是生理学特性发生改变,因此,为疾病的中医治疗带来了困难。中草药的药理学特性的产生其实与其所生长的环境条件密不可分。温度、水分、光照、土壤成分等很多因素都会对其生长产生影响,但即使这些环境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某些药材的移栽和人工培养仍然不能够成功,其原因极有可能是环境中微生物因素造成的。微生物因素亦会对药材的药理学特性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土壤环境中微生物因素的影响在过去的技术水平下,是很难完全研究清楚的。因此,相信这也是中药栽培以及药理产生研究的重要障碍。变形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是在含有浓度线性递增的变性剂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将长度相同的双链DNA因其碱基排列的不同而分离[1]。即通过因不同微生物的DNA分子结构的差异使不同微生物的特异性DNA条带分开,再经过分析、割胶回收条带、测序、序列搜索比对等步骤测定环境中微生物种类、优势组成、数量比例等项目,进行环境微生物研究。从1993年开始将DGGE 应用微生物生态学研究,DGGE技术便迅速的发展起来,这项技术应用于微生物生态学只有10多年历史,目前却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微生物的检测中。

DGGE技术在土壤[2]、水体[3]、发酵食品等[4]环境的微生物多样性和微生物群落变化等方面的应用,多与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技术)手段相结合,产生了PCR-DGGE等技术。PCR-DGGE在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中,日渐发挥着巨大作用。该技术可以对中草药生长的不同时期或不同的土壤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进行检测,其操作简单,并可同时测定多个样品。假如使用该技术来作为中草药栽培以及药理学研究的辅助手段,可以使研究更加深入、透彻。本文通过研究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以及结合笔者等PCR-DGGE应用技术积累的经验,针对于药材土壤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应用DGGE分析的主要步骤、常见问题试做简单介绍,以提供参考。

1 样品处理

DNA的产率高低直接决定DGGE条带的代表性。产率低,其条带的代表性就差。而环境样品处理的好坏,决定了DNA产率的高低。我们对于土壤样品,一般采取修改后的Bead-Beating法[5]。称取10 g土样,放入盛有数粒无菌玻璃珠(直径3~5 mm)的三角瓶中,加15 ml提取缓冲液。在180 rpm,37 ℃条件下振荡30 min,加2 ml 20%SDS继续振荡10 min。65 ℃水浴1 h后6000 g离心15 min,收集上清液,加0.5倍体积PEG (30%)-NaCl(1.6 mol/L),混匀后室温下静止2 h,在10000 g离心20 min,沉淀用 2 ml TE重新悬浮。加4 mol/L NaCl至终浓度0.3 mol/L,用酚-氯仿-异戊醇抽提1次,0.6倍体积异丙醇沉淀2 h,12000 g离心20 min,沉淀干燥后,200 μL TE溶解,经纯化后,-20 ℃保存。

2 PCR扩增

在PCR扩增中,引物的选择、扩增程序和PCR 产物的质量都会造成群落结构的分析偏差。因此PCR扩增效率必须保证。

2.1 引物的选择 为完整提取环境样品中的DNA所以一般采用5’端连接了GC夹结构的通用引物,来扩增环境中微生物的16SrDNA的某一序列,引物分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两种,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自行选择或设计。

2.2 扩增程序 由于扩增的目的DN段的不同,扩增程序会稍有不同,但一般都是采用梯度PCR经过预变性循环、退火恒温循环、延伸等几个步骤。PCR扩增中要注意,模板DNA的量是有一个适宜范围的,质量浓度应在5 ng/μl。PCR反应体系的药品添加一定要在冰盒上进行,而且速度要快。另外,扩增时的程序选择,必须选Lid heat。

2.3 扩增后的产物检查 可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对PCR产物进行检查,因EB为致癌物质,所以目前一般选用Goldview染色、成像。

3 DGGE

3.1 DGGE 药品的准备 多采用双梯度法进行。即聚丙烯酰胺和变性剂为2个梯度,聚丙烯酰胺一般6~12 g/100 ml,变性剂梯度可以根据情况调整,一般在15%~60%[尿素为7 mol/L、甲酰胺为40% (体积分数) 时的变性浓度为100%]的范围内,制备胶还需要10 g/100 ml过硫酸铵以及TEMED。

3.2 DGGE胶的制备 在DGGE整个过程中,制胶是非常关键的步骤,其步骤比较繁琐。一般要等待3 h胶才能凝固。制胶一般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擦净玻璃板;(2)组装制胶器;(3)进胶;(4)插上梳子;(5)试漏检验;(6)凝胶;(7)清洗用具。

3.3 电泳 在胶制备好之后,可以进行电泳。

3.4 染色及成像 多采用银染法。银染后将胶放入凝胶成像仪舱内,将胶放平整,排出多余气泡,照相。

3.5 条带分析及回收 图像可以采用Quantity one(Bio-rad)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所得到的DNA条带可以切割下来回收并测序然后登陆NCBI(ncbi.nlm.nih.gov/blast),将所得序列与数据库中已知序列进行比较。用Clustal X 和DNA Star 进行相似性分析。便可以得知样品中生物的种类,组成比例,微生物的基因序列有何变化等。

3.6 结合其他生长条件指标进行该种草药药理特性产生的分析 当微生物因素的影响情况得知后,再配合土壤化学成分、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的分析情况,即可进行草药生长特性及药理学特性的综合分析。

4 PCR-DGGE在中草药药理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PCR-GGE技术可以进行来源于环境中未培养微生物的功能基因甚至是基因组学研究,拓宽了微生物群落的研究领域[6],并可以同时分析多个样品,使该技术成为监测微生物群落动态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7]。假如通过该项技术对药物生长土壤中微生物成分进行检测,同时对时间以及不同生长环境做横向或纵向的对比分析,那将使很多药材药理产生的原因得到更广泛、更深入的认识。把PCR-DGGE技术这种现代的生物技术应用到中药栽培以及药理学的研究,必将为祖国中药事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这项技术在中草药栽培或是药理研究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参考文献]

1 Fischer SG,Lerman LS.Lengthin dependent separation of DNA restriction fragments in two-ditment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Cell,1979,16:191-200.

2 Pedro MS,Haruta S,Hazaka M,et al.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analyses of microbial community from field-scale compost.Biosci Bioeng,2001,91:159-165.

3 Araya R,Tani K,Takagi T,et al.Bacterial activity and community composition in stream water and biofilm from an urban river determined by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d DGGE analysis.FEMS Microbiol Ecology,2003,43:111-119.

4 Randazzo CL,Torriani S,Akkermans ADL,et al.Diversity,dynamics,and activity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during production of an artisanal sicilian cheese as evaluated by 16S rRNA analysis.Appl Environ Microbiol,2000,68:1882-1892.

5 Yeates C,Gilling MR.Methods for microbial DNA extraction from soil for PCR application.Biological Procedures Online.1998,1:40-47.

药理学特性范文5

论文关键词:血清药理学,中药脑脊液药理学,体外培养

上世纪80年代由日本学者田代真一在日本第一届和汉医药学会上首次提出的给动物灌服中药一定时间后,取其血清进行实验的方法,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在其后的应用中,国内外学者很注重中药复方血清制备方法的研究。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药血清药理学在我国兴起。作为一种改良后的中药药理体外实验方法学,它使人们对于中药的评价系统产生了观念上的改变,尽管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此种方法的应用对于中药进行药理乃至药效学的研究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主要疾病,如以神经元病变为主的帕金森病和亨廷顿病,及以急性脑出血为主的急性脑血管病变等的发病率都在逐年增高,进而使得中药及其复方对于神经系统保护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日益兴起,脑脊液药理学这一概念随之被提出。

1.中药药理作用特点

1.1中药药理作用的多效性

黄芩一味中药的药理作用就有抗病原微生物、抗变态反应和抗炎、解热、抗氧化、抗肿瘤、调节cAMP等13项。

1.2中药药理作用的复杂性

1.2.1影响因素多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有诸多方面,药物因素有药材、制剂、剂量和配伍等,机体因素包括生理因素、病理因素,此外还有环境因素等。药材的不同产地、品种、采收季节、贮藏条件、制剂的不同炮制工艺剂型、剂量、煎煮方法、复方的不同配伍、机体的不同体质、年龄、性别、情志、机体功能、环境的不同地理条件、气候等等对中药药效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2.2药效化学成分复杂

中药中即使是单味药材,其含有的化学成分也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譬如人参,更何况中药又多以复方用药,药效化学成分也极为复杂,有蛋白质、肽类、氨基酸、脂类、糖类、苷类、生物碱、单宁、甾体、酚类、醌类、挥发油、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

1.3中药药理作用双向调节性

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为同一药物对机体某一功能合适剂量时使之兴奋,超大剂量时使之抑制;或同一药物对机体若干功能,有的呈现抑制效应,有的呈现兴奋效应,麝香主要成分麝香酮小剂量可缩短戊巴比妥钠所致的小鼠睡眠时间,大剂量则使睡眠时间延长。表现为双向性影响。即小剂量兴奋神经系统,大剂量抑制。

1.4中药药理作用整体平衡性

中药及其复方种类繁多,功效复杂,但其基本作用为“扶正祛邪,调节平衡”,通过扶正祛邪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现代研究表明补益药,如:人参、黄芪等主要是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尤其是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功能而产生扶正之功效。通过调整阴阳,调和气血使机体的各功能相互协调与平衡,如寒凉药能减轻或消除热证,温热药能减轻或消除寒证,补偏救弊,促进平衡是中药治疗疾病的根本法则之一。

2.中药药效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2.1中药学清药理学

2.1.1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的优势和特色

中药药理学方法是在以前体外实验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形成的,即以含药血清代替中药粗提物进行体外实验,它不仅具有体外实验的优点:如条件可控性强,可在细胞、亚细胞水平进行超微、生化、受体、基因等方面的研究;揭示药物作用机理较为深入,重复性好,使

用材料少等,而且有其更适合中药及其复方制剂研究的独特之处。因为中药尤其是复方制剂的化学成分极其复杂,经过体外的煎煮或其他制备过程,再经口服以后在体内发生一系列变化,有的是药物本身物质发挥作用,有的是经过肝脏代谢的产物发挥作用,有的是肠道细菌代谢产物发挥作用。因此,以中药的粗提物的体外实验结果来评价药物的体内效应是不客观的也是不确切的。以含药血清代替中药粗提物进行实验更接近药物在体内环境中产生药效的真实过程。

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优点如下:采用含药血清培养细胞可以直接观察中药的药物学效应,便于从微观阐明药物作用机理;利于用现代生命科学阐明中药复方配伍实质,便于观察和追踪药物的吸收和代谢过程,排除体外干扰因素影响,较清楚地认识药物活性成分和活性部位,为药物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因而特别适用于中药及复方药理作用和化学成分的研究。

2.1.2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中的几个关键技术

血清药理学方法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实验动物的选择、给药次数与时间、给药剂量、含药血清的采集以及含药血清的灭活等几个方面,其关键技术在于含药血清的采集、含药血清的预处理以及血清药理实验作用效应-剂量关系这3个方面。血清药理学在方法学上解决了中药复方提取物直接应用于离体实验的难点,可以研究进入体内的中药有效成分或其代谢产物的药理作用。

2.2中药脑脊液药理学

2.2.1脑脊液药理学方法的建立及优势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血脑屏障的存在,使脑的内环境、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生存的微环境与自身血液系统有着显著的不同,而且药物是否能透过血脑屏障已成为研究中药神经保护作用的关键;同时,由于血清中含有多种活性酶及蛋白,对神经细胞均有一定的影响。

梅建勋等、冯淑怡等的实验证明也了这一点,并发现利用含药脑脊液进行中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药效观察明显优于血清药理学方法。基于上述原因,梅建勋等在研究中药复方对神经保护作用时,初次提出了脑脊液药理学的概念。在该研究小组随后的清脑益智方对谷氨酸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中,正式建立了中药脑脊液药理学方法,即用含药脑脊液代替含药血清,研究中药及其复方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该实验结果显示:无论是正常血清还是药物血清均显现对神经元的毒害作用,对于观察中药的药理作用产生了障碍,而采用脑脊液则可以克服上述缺点。

脑脊液药理学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中药及复方的化学成分,在生物体内经生物转化成活性成分,或代谢后失活,或没有被吸收入体内,或通过第2、3信使等信号级联反应间接起作用,这使得中药及复方的研究趋于困难;又由于化学成分或生物活性成分通过血脑屏障的数量有限;而脑脊液药理学的方法可以简化这种研究过程。二,脑脊液药理学排除了体外实验的各种干扰因素,可直接以观察中药及复方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效学效应为导向,确证中药及复方药物中主要的有效成分及生物活性部分。三,血清本身内源性成分复杂,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对神经细胞有一定影响;而脑脊液避免了血清本身的毒害作用所遮盖的药效作用。四,脑脊液药理学方法不但适用于口服给药的中药对神经保护作用研究,也适合于注射给药的药物研究。五,脑脊液药理学更解决了中药大分子能否通过血脑屏障的问题,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中,更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可行性。

2.2.2中药脑脊液药理学方法研究中的关键技术

脑脊液药理学的实验方法,是一种新兴的主要评价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药理实验方法学,其实验条件尚不十分成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张启春等,通过观察当归芍药散精简方(FBD)含药脑脊液在不同条件下(给药方案、添加量、处理方法、批次及保存时间)对过氧化氢所致PC12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对脑脊液药理实验条件规范化进行了初步探讨。而该方法的关键在于获得有效的含药脑脊液,其主要环节包括以下几方面:一,动物的选择,一般多选用大鼠、家兔、犬等动物来制备含药脑脊液,由于各种动物间存在种属差异,且脑脊液含量相对较少,采集比较困难。因此在采用脑脊液药理学方法时,一方面,应考虑制备脑脊液的动物应与获得离体细胞的动物相一致,从而缩小动物脑脊液间在理化、生物等特性上的差异,减少因种属差异造成的免疫反应;另一方面,根据实验的需求,确定含药脑脊液的用量。二,给药次数及给药剂量。大多实验研究通过增加给药剂量倍数来弥补实验时所稀释倍数;但是,含药脑脊液组和含药脑脊液冻干浓缩组比较,对β样淀粉蛋白所致细胞损伤研究显示,含药脑脊液冻干浓缩组保护作用较强,提示增加给药剂量不一定被动物吸收、分布和代谢等,这可能导致药效浓度与脑内产生效应的内环境存在差异所致。因此,为了使试验条件更接近于药物在体内产生效应的内环境,建议含药脑脊液的制备,可采用连续多次给药方案,无需灭活处理,一般以体外添加终体积的10%、-20℃保存、不超过30d为宜。三,脑脊液的采集方法及制备技术。准确的采集足量的含药脑脊液,是脑脊液药理学方法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富宏等,采用经皮穿刺延髓池抽取兔和大鼠脑脊液的方法;曹远东等,对比了两种采集SD大鼠脑脊液方法后,认为经枕骨大孔法简单易行,损伤小,并发症少,成功率高,优于经侧脑室法;李惠勉等设计了一种经颅钻孔开窗置管采集兔脑脊液的方法,此方法采集脑脊液量大且快速省时。

2.2.3脑脊液药理学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近年来,脑脊液药理学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中药复方对防治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的研究上,主要包括对海马神经细胞、皮层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以及对PC12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以及星形胶质细胞CRL-2541活力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等的体外观察。

脑脊液药理学方法为研究中药及其复方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及行之有效的途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Htioko I, Sekae A, Yukio O.Effect of shosaikoto, a Japanese and Chinese herbalmedici nal mixture on the mitogenic activity oflipopolysaocharide, a new pharmacological testi ng method [ J ] .J Ethnohperm acol, 1987,21: 45-53.

2 梅建勋,张伯礼,陆融.中药脑脊液药理学研究方法的初建—对中药影响的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营养作用的观察[ J ].中草药,2000,31: 523-526.

3 张方,黄泰康.中药药效研究方法进展 [ 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4,21(2):156-159.

4 黄泰康.常用中药成分与药理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1866—1868.

5 薛洁,谢梅林.中药血清药理学的方法学研究近况[ J ].中草药,2003,34(6):附9~l1.

6 孙艳红,方晓艳,刘红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概况[ J ].时珍国医国药.2002,13(2):ll4~l15.

7 刘成海.抗肝纤维化有效中药复方血清药理学方法探讨[ J ].中实验方剂学杂志.1998,4(2):16~19.

8 崔晓兰,贺玉琢,高英杰,等. 中药复方血清药理研究方法学探讨Ⅲ[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8,4(3):45.

9 王力倩,李仪奎,等.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探索[ 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7,13(2):35.

10 周明眉,杨奎,姜远平,等. 中药血清药理学的方法学研究(Ⅳ)——采血时间的确定及时效关系研究.中药药理与临床[ J ].1998,14(增):110.

11 黄敏,杨坤杰.中药血清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改进思路[ J ].湖北中医杂志, 2006, 28:24-25.

12 冯淑怡.含与不含朱砂雄黄的安宫牛黄丸对大鼠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理研究[D ].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

13 梅建勋,张伯礼,陆融. 中药脑脊液药理学方法的建立—清脑益智方对谷氨酸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J ].天津中医,1999,16: 25.

14 闫晨,康立源.中药脑脊液药理学方法研究进展[ 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9,25(3):257-259.

15 张启春,寇俊萍,朱丹妮,等.脑脊液药理实验条件规范化初探—当归芍药散精简方的神经保护作用[ J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7,13: 10-13.

16 Van den Berg MP , Romeijn SG,Verhoef JC , et al . Serial cerebrospinal fluid sampling in a rat model tostudy drug uptake from the nasal cavity[J ] . J Neurosci Methods ,2002 ,116 (1):99-107.

17 富宏,陶迎红,王学美,等. 经皮穿刺延髓池抽取兔和大鼠脑脊液的方法[ 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6,16(11):684-687.

18 曹远东,章龙珍,王梅申,等.两种采集SD大鼠脑脊液方法的比较[ J ].徐州医学院学报,2005,25(4):317-319.

19 李惠勉,李建章,姚淑芬.一种实用的采集兔脑脊液方法[ J ] .解剖学杂志, 2000,23: 488.

20 谢宁,邹纯朴,牛英才,等.地黄饮子对海马神经元AD模型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4,10: 29-32.

21 郭建文,何迎春,陈绍宏.Beagle犬含药脑脊液对神经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最佳剂量研究[ J ].中医药通报, 2005, 4: 54-58.

22 郭建文,何迎春,陈绍宏,等.Beagle犬含药脑脊液干预皮层神经元出血损伤细胞凋亡时间窗的实验研究[ J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5,3: 884-886.

23 林志宏,严永清,朱丹妮,等.当归芍药散对β2淀粉样蛋白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5,36:346-349.

24 马伟,马锋,苗珍花,等.六味地黄汤含药脑脊液对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J ] .宁夏医学杂志, 2008,30: 289-291.

药理学特性范文6

[关键词] 民族院校;药理学;案例教学法;计算机辅助教学;基于问题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6(b)-0141-05

Investigation of reform of the Pharmacology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higher institutions for minorities

DENG Xu-kun YUAN Lin CHEN Lv-yi TANG He-bin LIN Qin-xiong HU Xin HUANG Xian-ju YANG Guang-zhong

College ofPharmacology,South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W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 Chinese higher institutions for minorities are the basic places to nurture the higher talents for the minorities in China.However,there are many characteristics and defect to hinder boosting its quality of pharmacology teaching, such as many students are from poorer and remote area andlow quality,as well as remarkable difference of them are very prominent.What is more,their intellectual context,comprehension and practical ability are not well.Therefore,reformation measures must b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harmacology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interesting and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is situation of Pharmacology education in minority higher institutions.This paper was writte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Pharmacology teaching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higher institutions for minorities.In this paper,multiple advanced methods of Pharmacology education were taken,such as adopting elicitation method of teaching (CBT,PBL,UTST,EL),reforming laboratory course and increasing multimedia teaching(CAI).Pharmacology education should be optimized and effective to cultivate interesting and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of students, and to boost the quality in the teaching of Pharmacology in higher institutions for minorities

[Key words] Higher institutions for minorities;Pharmacology;Case-based teaching(CBT);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CAI);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民族院校是国家为了解决国内民族问题而设立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是为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1]。民族院校既有全国普通教育的共性,又具有很强的民族性特征,表现为生源质量不高,层次差别较大,学习思维习惯有待提高,其发展基础和综合实力与重点综合性大学相比差距仍然较大。这种状况给其教学直接带来很大的困难,限制了民族院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2]。近年来,不少民族院校相继开设了医药学专业,作为其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药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3]。笔者作为中南民族大学药理学课程的创建者和课程负责人,在民族院校专职教授药理学(包括研究生课程)达八年之久,积累了一些适合民族院校特点的教学经验和体会。结合我国民族院校的特点,抛砖引玉,在此与同道们分享一下笔者在其药理学的教学思路,希望给予批评指正。

1 我国相关民族院校的概况及特点

按照教育部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国家民委)最新统计资料,截至目前,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形成了15所普通高等民族院校共同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教学科研体系,在校学生突破20万人。其中,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学院、北方民族大学等6所院校是直属国家民委管理的,另外,还有贵州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北京民族学院、四川民族学院、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等9所民族院校是由地方省级人民政府管理[4]。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一门学科,其内容涉及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内科学等多门学科[5]。民族医药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而药理学又是医药学类专业大学生的教学培养计划中的核心主干课程[6-7]。因此,多数民族院校均把开设医药学类专业和药理学课程列为办学的重点方向。根据《中国药学年鉴》最新统计,截至2013年,开设药理学课程的有中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院、西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等9所民族院校。

民族院校既有全国普通教育的共性,又具有受各地区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生活习俗等因素影响的特性。基于“为少数民族服务,为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我国民族院校的招生生源主要以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为主,汉族学生为辅。不论从培养对象、学校校园文化、课程设置、还是人员组成、教育内容、餐饮食宿、礼仪习俗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与其他高校不同的民族特点[2]。

民族院校的发展基础和综合实力与重点综合性大学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是因为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模式、民族文化和风俗、、人才素质和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均存在某些特殊性,限制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3]。其影响和特点具体表现在:民族院校的生源大部分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层次不齐,生源质量较差;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学习环境的差异,基础较为薄弱,有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如藏族、维吾尔族的学生对普通话的语言听力表现较差,不利于听课和交流;由于在大学入学前缺少系统科学的学习训练,有些学生的学习和思维习惯较差,如视野狭窄,固执守旧,只注意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等。另外,还有一些同学在入学前阶段表现突出,但是,强中更有强中手,到了新的环境中发现自己并不突出,甚至明显差于其他同学,就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如果不及时调整,就会产生严重的自卑和自闭心理,这样的学生通常表现为自尊心高度敏感、不合群,情绪波动大,有时郁郁寡欢,有时情绪激昂甚至有一些攻击行为,这种状况非常不利于课题讨论和交流,从而造成讨论式教学上的困难;再次,学生的生源层次参差不齐,接受知识的能力差别较大,部分同学难以跟上教学进度,直接影响了班级整体教学效果。因此,需要针对民族院校的学生生源、知识背景、学习思维习惯等特点,在教学中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注意分层次教学与个体化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2 《药理学》学科特点、研究内容及任务

《药理学》是联系药学与医学、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2]。《药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简称药效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简称药动学)。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和新药研究提供依据;药动学主要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过程(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通过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阐述药物在机体内的动态规律。确定药物的给药剂量和间隔时间等给药方案的依据。在创新药物研制过程中,药动学研究已与药效学研究、毒理学研究一起,共同成为药物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科任务是要为阐明药物作用及作用机制、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供理论依据[5-6];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并为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提供实验资料。学习药理学的最终目的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7]。

3 《药理学》教育方法研究进展

《药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且高速发展的医学基础学科,其涉及知识面面广、内容多,加之新药物、新理论、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而且民族院校大多数没有医学专业的支撑,在开设药理学课程时,这些院校的学生缺乏医学和药学的知识支持,尤其对临床疾病知之甚少,让学生普遍感觉学习《药理学》的难度很大。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lecture-based learning,LBL)中,学生普遍反映药理学内容繁琐、枯燥、难以记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学习被动,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不足。随着科学知识的爆炸和时代的进步,《药理学》教育衍生出很多新型的方法,使学生对于《药理学》的认知趋于充分,学习起来变得较为轻松和高效[8-12]。

3.1 计算机辅助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CAI)是将计算机手段和技术有机地整合到教学中,运用视频、MP3、动画、图片以及文字等多种海量信息,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动静皆宜的表现特点进行教学,使学生建立起全面、多感知、形象化及多维的知识体系,从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手段。CAI的教学优点:①便于制作,操作简便;②信息量大,知识更新快;③层次多维,效率高[13]。在《药理学》的教学中采用CAI,是实现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效率,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CAI的优点已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同,绝大多数的高校都已普遍采用了CAI教学方式。

3.2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CBT)是指针对课堂内容选取恰当的临床病例,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讨论、 解决相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14]。该种教学模式1969 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现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模式,也逐渐成为我国医学和药学教育模式改革的趋势[15]。CBT教学法内容包括教师课前准备、案例的选择和导入、优化问题情境设计、课堂讨论与总结等环节。CBT教学法的优点: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增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协作;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存在交流与协作能力较差的弱点,笔者有意识地在授课过程中增加2~3次的CBT教学活动,并且有意识地鼓励和引导部分平时课堂活动中不活跃的少数民族学生互换角色(医患双方)参与讨论和分析,结果收效甚好,这些学生经过互动以后,其交流与协作能力大大提升。学生踊跃参与,此教学形式深受欢迎。

3.3 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elicitation method,EM)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引导的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其身心发展[8]。EM不拘一格,没有固定的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技能有很高的要求,教师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不同,灵活组合各种教学素材,形式多样。EM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包括设问式启发、对比启发、关键问题启发、联系跨学科基础知识启发等方法。EM优点很明显,它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 理解和应用的能力;EM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全面培养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和多角度的思维能力。

3.4 PBL教学法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育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的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授课教师的参与和辅导下,围绕某一药理学专题等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归纳研究的学习过程。与传统的LBL教学法相比,PBL内涵、设计理念、教学形式、实施方式、评估体系、实际效果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区别。PBL教学法强调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实际或真实性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以促进他们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目前 PBL 教学法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也逐渐成为我国高等院校药理学教育模式改革的趋势[16]。PBL教学法的优点: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求知欲望得到有效提高;②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很大提升;③有利于学生对药理专业知识的理解、解疑和记忆。

3.5 P+L BL双轨教学法

PBL和LBL双轨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lecture-based learning method,P+L BL),强调传统与创新有机结合的教学理念,这样可以相互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效果[17]。在前期理论学习时,教师针对专题内容采用LBL教学法讲授理论知识,随后与PBL教学法相结合,笔者选择吗啡、糖皮质激素等临床用药信息多的典型案例,编写成用药讨论病例,列出系列讨论题如作用机制、主要特点、临床适应证、不良反应以及禁忌证供学生讨论使用。教师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并相应地通过竞赛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学生为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获得一个理想的结果,就会通过积极查阅教科书和参考文献以及通过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加深对所获得知识的印象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反复循环地查找资料-交流-讨论,直到问题得到解决。该教学法的优点:该方法既引入了PBL教学法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上的创新性,又避免了PBL教学法可能存在的知识面不全面、基础不扎实的局限性,培养和增强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常笔者还会针对班级中不同民族同学的数量多少,以编组的方式,对于民族地区常见的多发病,如有机磷农药中毒、风湿性疾病、疼痛、癌症等,选择某种特定疾病,请各组根据所学知识,比较本民族和西医治疗相关疾病的异同点,结果发现学生反响强烈,参与的积极性很高。通过P+L BL双轨教学法的初步尝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学习效果令人满意。

3.6 《药理学》其他教学法

笔者所在的《药理学》教研团队自2008年开始,还另外对《药理学》尝试采取了中英双语教学法(bilingual teaching method)、本科导师制教学(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teaching,UTST)和探究式学习法( enquiry learning,EL)等方法。由于大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由此,笔者对中国高等院校盲目推崇双语教学一直是反对的,对于生源质量较高的名校来说,推行双语教学是件锦上添花的事情,但是对于民族院校的学生,这种做法很值得商榷,因为有些学生连普通话的水平都比较低下,再采取中英双语教学,学生无异于听天书,很难确保教学效果,正如总理批评“形象工程”所说的“捡了面子(形式),丢了里子(教学效果)”,希望民族院校高等教育管理者不要为了“面子”工程进行盲目指导和安排,否则,真正受害者是学生。药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其实践性很强,如果授课教师能把自己的科研成果纳入到教学中来,引导学生采取探究式学习法,有助于将掌握理论知识和培养实验动手技能完美结合。因此,本科导师制教学和探究式学习法的教学效果要显著优于双语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笔者在学生处于大二阶段时就开始接纳对药理实验研究感兴趣的同学,帮助他们申请大学生各项创新课题,并且使他们在老师和研究生的指导下全面加入到老师承担的相关课题的研究中去。结果显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有的还主动放弃寒暑假的休息时间进行药理学相关的科研实验,并取得了累累成果。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改革,还发现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缺陷,只有多管齐下,有机结合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学效果才比较明显。这与许多教学有识之士的观点不谋而合[18-19]。

4 民族院校《药理学》教育改革的实践与体会

笔者自2006年9月正式从事民族院校《药理学》教育改革与实践以来已经有8年。在此期间,带领药理教研室相关老师编写了适合民族院校《药理学》教学培养方案和实验教材,笔者教学团队创建的《药理学》课程被评为中南民族大学校级精品课程(jpx08024)。本人承担的《药理学》教改项目“民族院校药理学及其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改革(2008~2011年)”以优秀成绩结题。仔细梳理这8年的《药理学》教学效果,笔者发现收获还是非常令人满意的,如历年《药理学》考试成绩显示,优秀率在50%以上,及格率超过了92%,历年来学生在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药理学的成绩都明显高于其他科目;课题组指导的毕业论文先后有20多人次获得了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奖;笔者指导的赵丽君和陶珊珊同学分别获得2013级全国大学生药学专业实验技能竞赛一等奖和二等奖;还有蔡俭和米雪分别获得了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2013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成果创新”三等奖。目前本课题组还承担着6名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其中有2项已经顺利结题。从教研结果来看,民族院校的《药理学》只要坚持正确的教学方法,努力开拓,持之以恒,学生就一定能给你一个惊喜结果。

总之,民族院校存在学生生源质量较差、层次参差不齐、基础薄弱、知识背景欠缺、学习和沟通能力较差等特点,只要针对这些问题,对症下药,积极寻找适合民族院校特点的《药理学》教学规律和方法,改变传统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创新思维和意识[20],民族院校的《药理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完全可以达到与全国普通高校甚至是重点大学同等的程度。

[参考文献]

[1]杨胜才.论民族院校独特的文化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0):12-16.

[2]苏德,吕佩臣.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发展之若干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3):67-71.

[3]金凤,徐尚福,聂晶,等.促进药理学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医药人才[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5):345-347.

[4]祝琴.论地方民族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4,(1):64-66.

[5]陈光亮,甘亚丽,李莉,等.对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的几点建议[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2):326-329.

[6]尹桂华.浅谈药理学教学改革[J].中国药房,2011,22(16):1533-1534.

[7]杨秀芬.提高高等中医药院校药理学教学质量的策略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2): 770-771.

[8]蔡际群.学习哈佛教学新理念搞好药理学课整合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2):57-58.

[9]Srinivasan M,Wilkes M,Stevenson F,et par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with case-based learning: effects of a major curricular shift at two institutions [J].Acad Med,2007, 82(1):74-82.

[10]来丽娜,郑王巧,郭春花.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 (2):149-151.

[11]Azer SA,Hasanato R,Al-Nassar S,et al.Introducing integrated laboratory classes in a PBL curriculum: impact on student's learning and satisfaction[J].BMC Med Educ,2013,13:71.

[12]马行,谷淑玲,夏安周,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在药理学教学中合理应用的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12(26):57.

[13]黄展勤,石刚刚.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03,17(4):48-49.

[14]符丽娟,杨育红,刘婉珠.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14):1688-1690.

[15]Neville AJ,Norman GR.PBL in the undergraduate MD program at McMaster University: three iterations in three decades [J].Acad Med,2007,82(4):370-374.

[16]曲香芝.启发式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3):528-530.

[17]蓝星莲,潘龙瑞,龚新荣,等.PBL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7,6(12):1133-1135.

[18]于丽君,张福中.PBL+LBL双轨教学模式在临床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12(3):210-212.

[19]廖长秀,韦健全,赖术,等.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导向的药理学教学模式[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5):101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