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划经济的弊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划经济的弊端范文1
在国家限制物价的时候,打击居高不下的CPI时,中国高端白酒却一反常态成为涨价的先驱,这无疑使中国白酒成为了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是什么造成了高端白酒涨价潮的呢?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高端白酒涨不涨价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90%的消费者一年都难喝上一回这样的高端白酒,所以涨价与否与老百姓菜篮子并无关系,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国家并没有出面干涉高端白酒涨价的原因所在。但是作为一个白酒营销人员,我们应该看到其中的必然性和机会。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高端白酒的奢侈化也是必然的。
一、高端白酒奢侈化是企业发展的选择
从企业发展来说,茅台涨价是销售政策的惯例。只不过每年执行的一种销售政策,并没有什么值得大家关注的,从2005年以来,茅台的涨价已经成为了经销商获利的一种政策,是企业给渠道的一种市场预期,就像企业每年要给经销商返点一样,因此不可能会终止。企业可以通过涨价行为,促进经销商及渠道提前压库,而不需要企业出政策完成压库,这种没有任何成本的压库行为,很好的满足了经销商的利润预期,让市场乐此不疲。因此,每年到了12月份,不管企业涨不涨价,经销商自己就会先行一步,把价格涨起来,迫使企业默认涨价的合理性。
日期 售价 价格增长(元) 年产量(吨) 年产量增长
2005年12月 350 -- 12400 --
2006年12月 408 17% 14900 20%
2007年12月 639 57% 16865 13%
2008年12月 690 8% 20400 21%
2009年12月 790 14% 23000 13%
2010年12月 1300 65% 26000 13%
2005-2010年茅台涨价示意
二、高端白酒奢侈化是市场竞争的选择
中国人大可不必大惊小怪茅台不断上涨的价格,茅台也不要不好意思价格上涨,如果茅台连上涨的底气都没有,那么茅台品牌也就走到了终点了,中国白酒要想在世界上获得一席之地也就不可能了。中国有钱人这么多,宁可去花几千块钱去买法国的波尔多红酒,为什么就不能接受花2000块钱买一瓶中国的茅台呢?从理论上来说不存在消费不起的问题,也不存在消费不了的问题,中国有钱人太多了,来中国赚钱的外国友人也太多了,每个人都需要中国式的礼仪款待,也就不在乎这多几百块钱了。对于产量有限的茅台来说,这种奢侈化也是保证品牌常青的关键,中端化的茅台不是国酒所需要的。目前很多地方型的白酒,有些专门用来对付政府及官员的白酒都已经买到了2000多元,比如说山东的黄河龙就有2000多元的白酒,本人也有幸在山东接受客户宴请并品尝到,还有一些其他白酒也有“千价”白酒——姑且说成千元以上价格的白酒,所以对于茅台了这个价格并非不可想象,最少应该是市场需求的反映所在,也是市场消费能力的驱动所在,如果老百姓花不了这么高的价格买,企业是不可能生产这么高价格的白酒的,因此茅台的价格上涨并奢侈化,也是市场需求导致的。
三、高端白酒奢侈化是消费模式的选择
从消费模式来说,高端白酒的消费90%来自政务、商务需求,只有10%属于自饮型消费,因此它并不是老百姓日常必需品。所以,对于茅台的上涨及中国高端白酒的集体上扬,我们不必这样大惊小怪,社会财富积累到这个阶段,各行各业都疯狂地吸金赚钱,白酒做为中国最传统的实业,也需要赚钱养活工厂及员工,如果中国白酒开始不赚钱了,中国整个的实业经济也就要彻底完蛋了。所以对于国家来说,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白酒价格的上涨,不要盲目的打压和抑制,真正要打压的是那些空手套白狼的房地产商和金融投机分子,这些人才是推高整个物价水平的罪魁祸首,也是推高酒价的首恶分子。真正要打压的是那些肆无忌惮用公款消费的政府单位,因为最少有50%的高端白酒消费都是政府宴请消费掉的,还有40%是商务消费掉了,普通老百姓是消费不起那么高的价格的白酒的,像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充其量能够消费的起的是200块钱的白酒,一般来说也就100块钱,所以涨价对于百姓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因为能够消费的起“千价”白酒的消费者,他们根本不缺钱,所以就算涨到一万块钱消费者也照样购买。另外因为卖单的不是自己,所以对于价格的高低,无非就是预算多少和创造多少GDP的经济概念而已,并没有实质意义。
四、高端白酒奢侈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除了消费人群对于白酒价格的不敏感,并不在乎高端白酒的奢侈化之外,社会物价上涨造成的价格上涨,也促使白酒必然要涨价成为奢侈化。企业用工成本,原材料成本,广告成本,渠道成本,管理成本……所有的成本都在CPI的暴涨下,需要跑赢CPI指标,如果CPI上涨3%,那么这些成本也必然要跑赢3%,这样叠加起来,白酒价格每年上涨20%是不为过的,而且上涨多少对于酒企来说意义并没有多大,因为上涨的是企业成本,而不是企业的利润,所以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奢侈化,其实也是市场推高的结果,而不是企业盲目的在跟随高端化的发展需求。其实奢侈化之后,对于这些高端白酒来说,也是双刃剑,因为市场被推高之后,茅台、五粮液原来价位层的市场,就被其他产品所取代了,这也是为什么区域白酒能够发展这么迅猛的原因所在。传统的高端白酒都奢侈化了,留下来的庞大的中档市场空间,自然要有企业去经营,这就给二线的区域白酒很好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所以茅台五粮液的高端奢侈化之后,对于中国白酒产业来说,又是一个发展的黄金期,未来5年中国白酒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时期,区域型的白酒将纷纷冒泡,分割高端白酒遗留下来的中档市场。
五、高端白酒奢侈化是中国崛起的结果
再者,随着中国文化的不断复兴,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白酒,也必将随着中国走向世界。因此,来自中国最好的茅台酒,也就完全可以像来自法国的波尔多红酒一样,在价格上可以进行相提并论。但是,目前我们的高端白酒价格,和法国的葡萄酒价格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未来只要中国继续强大,中国白酒就能在世界上买个好价钱,与其他奢侈化的洋酒一比高下。如果这个价格无法与其他洋酒相比,那么也就是我们还不够强大,别人还看不起我们,或者我们自己还看不起自己,我们还不以自己的国家为荣。所以,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来说,只要中国不断强大,中国白酒就会不断与洋酒价格相等。
计划经济的弊端范文2
决定企业命运的是市场综合实力不是“所有制”
在讨论国有经济与私有经济二者关系的时候,特别是在讨论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二者关系的时候,要淡化“所有制观点”。不能孤立抽象地对二者进行“退”与“进”的判定。实际上,在真正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其经营结果,都会有盈有亏,有得有失,有的企业发展壮大,有的企业亏损破产,有死有活,这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与企业的所有制性质,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
真正决定企业命运的,是其在市场竞争中体现出来的综合实力。而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科技创新能力,一是制度创新能力。在经济管理体制,企业管理体制很不合理的情况下,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在更大程度上,受制于制度因素,即受制于经济管理体制。经济管理体制决定经济运行机制,经济运行机制决定企业活力。
说得具体点,企业活力,决定于企业的动力机制与压力机制,是动力与压力的结合。而动力机制与压力机制,是由经济管理体制决定的。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需市场主导资源配置
所以,我们要认真研究的,是怎样加快国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而不是抽象地去争论,到底是应当做大做强国有企业,还是人为地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甚至用行政手段,通过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制定规划,层层落实,命令国有经济从部分市场竞争领域“退出”。
当前,特别是最近几年,在采取应急措施,对付世界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国有经济,国有企业,特别是财大权大的央企,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巨大优势,而这些优势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政府的特殊支持政策,来源于无所不在的行政垄断权力。这种不正常情况下发生的“国进民退”现象,是很不公正的。这样的“国进”这样的“民退”,折射出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即在做大做强有国经济的口号下,计划经济体制,重新成为资源配置的主导因素,计划经济“进”了,市场经济“退”了,这才是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所急需解决的深层次问题。
国有经济运行出现弊端根源是政企、政资不分
但是,应当明确,当前国有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这种种弊端,特别是行政性垄断,其根源在于政企不分,在于政资不分,在于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经济管理体制,而不是国有经济本身。
计划经济的弊端范文3
关键词:市场经济;高等教育;财政体制
高等教育财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我国财政体制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与此相适应,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革。探讨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与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对深化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及其弊端
计划经济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就是按照政府制定的计划进行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配置。由于高等教育担负着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职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系统是政府的整个计划体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运行机制大致如下:政府首先制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然后计划部门据此来确定人才需求计划,制定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和高等院校的招生计划,财政部门再根据招生计划的定额确定高等教育的拨款计划。高等学校必须根据政府有关部门的计划要求来确定自己的工作计划、用人计划、课程设置计划和教学计划。经过按计划培养过程,国家再制定高等院校毕业生分配计划,用人单位根据国家计划接受统一分配的学生。[1]在这种体制下,国家包揽高等教育办学。财政拨款是高等教育经费的唯一来源,这种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实行“统一列支、分级管理”的体制。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的财政体制是高度集中的。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被称为“统收统支”,各级地方政府都没有自己的独立核算。中央政府集中全部的财政收入并制定一个包括全部下级政府的统一预算。这种财政安排也将教育部门包括进来。教育经费列入国家预算,由国家财政统一列支,实行统一领导,中央、省(直辖市、自治区)、县分级管理的体制。财政部根据教育部和国家计委提供的教育事业发展计划,按照“定员定额”的核算办法分别给各部门、各地区核定教育经费。中央各部委所属院校的经费由财政部拨到有关部委,然后再经过各部委下达到学校。地方所属院校的经费由地方财政部门根据中央财政部下达的经费指标,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管理。
第二,高等教育经费的使用实行“专款专用、结余上缴”的原则。财政部在按照“定员定额”法核定高等教育经费的同时,对经费的使用范围实行严格的限制,即“专款专用、结余上缴”。“定员定额”法核算教育经费,包括两个部分:(1)教职工人员经费开支,其中有标准工资、补助工资以及职工福利费三项;(2)学生经费开支,其中包括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修缮费、助(奖)学金。此外,还设有一些专项拨款。[2]这种拨款方法保证了人员经费的开支,但在制定各项经费开支标准的同时也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例如,教学业务费不能用于教学设备购置,行政公务费不能用于教学业务,造成了学校有限资金的分散、割裂。学校对此无统筹安排,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也缺乏提高经费使用效率的积极性。加上在年终决算后将全部结余款项交回国家财政,高等学校本身缺乏经费使用方面的自主权。许多学校往往是年终决算前“突击花钱”,力求把分到手的钱全部花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经费使用不当,降低了学校的办学效益。
第三,高等教育经费的分配采用“基数加发展”的拨款方式。所谓“基数加发展”的方式,就是以各校前一年度所得的经费份额为基数,考虑当年度各项发展的需要和国家财力的可能,确定当年的经费分配额度。这是一种渐进式的经费分配方式。这种经费分配方式是以以往的支出结果为依据,而不是基于合理的成本分析之上。在制定预算时,决策机构参照的是往年的支出基数,往年支出越多,可能得到的经费就越多,助长了高校花钱不顾效益,形成学校追求成本最大化的现象。同时,这种经费分配方式缺乏公平、透明的竞争机制,基数的确定主观性因素极大。一些高校对决策部门的影响往往起相当大的作用。事实上,在“基数加发展”的经费分配模式下,各高等院校学生人均经费差别较大。
这种高度集中的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曾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也带来一些弊端。
第一,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受到国家财政及指令性计划的严格约束,高等院校的一切活动必须以按计划分配的资源为条件。学校缺乏主动筹集经费的自主权和积极性。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在这种体制下只能为很少的一部分人提供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机会,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日益增长的对各种专门人才的需求。此外,高度集权的高等教育财政体制不利于发挥地方投资办教育的积极性,影响了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
第二,中央各部委根据行业的发展计划和相应的人才需求计划设置为本行业服务的高等院校,促使各部门所管辖的高等教育机构自成体系,搞小而全,院校和专业重复设置,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条块分割”和“部门分割”。高等教育成了部门经济、产品经济的附属物。同时也造成了部门之间、行业之间高级专门人才分布不合理和高等教育科类、专业分布不合理状况。重视人才培养的部门给所属高等院校的投资就多,反之,投资就少。这样逐渐形成的人才拥有和培养状况不平衡,导致人才供求矛盾尖锐化,造成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浪费。
第三,部门投资和部门办学导致专业设置过窄,培养的学生理论基础薄弱,知识面不宽,适应性不强。此外,人才的培养与分配为投资部门所有,不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所带来的人才积压、用非所学、高才低用、近亲繁殖等消极后果也很严重,使国家有限的高等教育投资得到的宏观效益不高。
计划经济的弊端范文4
关键词:经济转型;转型问题;投资消费
一、引言
对经济结构转型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但30多年的时间过去,我国的经济转型的问题还是人们讨论的热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问题与出路究竟在哪里,本文对各理论观点加以综述分析,并对转型出路提出政策建议。
二、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基本理论问题
1.转型经济的内涵的研究
当前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内涵的界定主要有:第一种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即由经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增长模式,这也是当前经济结构转型内涵的主流理解。早在1994年石磊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1991年以后投资需求的回升、加速扩张、膨胀和收缩,就集中暴露了数量扩张型经济增长的弊端,发出了强烈的需求信号,要维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发展,必须尽快实现经济增长型态由需求拉动型数量扩张向常规增长转换[1]。第二种是经济体制的转型,即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胡晓鹏和马蕾通过中国和俄罗斯经济转型的比较,认为改革首先是要改变计划经济体制,具体地说是从至核心, 由易到难, 逐步推进[2]。第三种是指经济体制与社会形态转型的结合,即一方面是指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同时,以所有制关系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性质以及上层建筑性质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经济转型的特征研究
李桂花认为,经济结构特征可以反映经济体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而经济发展又时刻伴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并随之向前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应包括三个构成要素:目标模式,运行条件和过程方式,最终形成“大陆性经济”的模式。[3]洪银兴则认为我国的经济转型战略是渐进式的。其特征一是先推进经济改革,后进行政治改革,或者说是在经济改革中相应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二是先进行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后推进所有制改革,即使是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也是先进行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双轨制后并轨;三是对所有制改革,也是先发展多种非公有制经济,后推进公有制内部的改革。
三、经济结构转型存在的问题
1.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长期存在的问题,在国际竞争中我国一直以廉价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吸引国际投资,促进出口贸易,推动有效需求增加,从而拉动经济增长。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生产模式造成我国资源的严重浪费,并且是依附于国外技术的生产,没有独立性,缺乏创新能力,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出于不利地位。
2.经济基础薄弱
纵观中国近代史,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进行的如火如荼时,我国却遭受了深重的侵略,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往往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而后经过资本的不断积累,生产技术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资金的自由流动,逐步波及重工业。因此,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在薄弱的经济基础上进行是非常困难的。胡晓鹏和马蕾在中国与俄罗斯经济改革的比较中指出转轨前,俄罗斯已实现了工业化,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程度落后于苏联,俄罗斯的改革进程主要是改造一个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社会,而中国的改革主要是在一个农业社会中进行的。因此加大了经济转轨的难度。
3.体制因素
在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之前,中国实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初期,计划经济确实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后期,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至今各级政府依然掌握着一些重要资源配置的权力,特别是信贷、土地等重要资源,市场的力量受到很大的压制。张毓峰和胡雯认为,制度因素中的空间因素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现有的行政区空间组织基础是中国二十多年来体制改革的逻辑结果,已经难再满足中国经济进一步持续增长的需要,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组织基础从行政区经济向区域经济转换, 必须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 建立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制度支持系统。
四、经济结构转型的政策建议
1.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核心,我国正处在工业化阶段,应扎实打好工业化基础,同时也要看到国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促进信息化发展,改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徐雪认为,中国在内外经济失衡与国际压力显著增大条件下,必须转变外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重新建立国家竞争优势。其中培育创新体制,提高创新能力是中国走向大国经济的基础,因此一方面需要发展科技,另一方面通过协调国际关系克服能源约束和外部冲击。
2.转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最终要依靠国内需求去拉动,我国的投资已经达到一个顶峰,继续靠投资拉动只能造成资源的浪费。要靠需求拉动,就要增加人民收入,促进收入平衡,人们敢于消费,才能最终促进经济结构转型。[6]谢琦认为,持久性收入过低抑制了当前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持久性收入的不稳定性、预防性抑制居民消费需求,暂时性收入的不确定性降低居民消费需求,因此应着重建立合理的再分配机制,强化政府的再分配调节能力。
3.改革政府职能,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我国有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问题,政府对于经济的干涉影响了市场的配置,因此,需要改革我国政府的职能,建立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秩序是一种合作效率的秩序,并具有一定规则约束,从而促进竞争机制的形成。[8]钟清流认为中国当前经济转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及发展效率问题,而市场主导的经济模式正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主张由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主导或政府指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各自的长处。
参考文献:
[1]石磊.中国经济转型期.经济研究[J].1994(4)
[2]胡晓鹏,马 蕾. 中、俄两国经济转型的比较研究. 社会科学[J]. 2002(8)
[3]李桂花. 大陆型经济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 经济问题探索[J].2011(8)
[4]洪银兴. 中国经济转型和转型经济学. 经济学动态[J].2006(9)
计划经济的弊端范文5
1.从经济层面上看,这种消费方式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却不符合人类的价值规范。因为奢侈浪费不仅腐化社会风气,还造成了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利益虽然是市场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但个人利益的获得必须满足与社会公共利益不冲突的条件。这不仅需要政府的引导和干预进行调控,更需要道德进行调节。一方面,政府运用国家机器能有效地维持宏观的市场秩序。但另一方面,政府干预无法时时刻刻做到面面俱到,也无法事无巨细地制定各种法律法规去规范市场。而道德调节较之政府干预,能更好地从源头杜绝行为失范。
2.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政治、经济、文化构成了社会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因素的质变都必然会带动其他因素的变化。就文化观念上看,经济体制的变动必然带动社会意识的变动。而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的主要内容,自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会衍生与之相应的社会价值观。换言之,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必然根植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因此,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要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必然会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构建。首先,肯定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因为市场经济能克服自然经济的狭隘性、保守性和小农意识,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和自主性,有效解决计划经济动力不足,结构僵化,效率低下,盛行的弊病,虽然市场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也要充分重视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如:市场经济很容易形成以利益驱动为核心的社会环境。在利益的驱使下,个体的行动准则也极易倾向于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在每个个体谋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进步,但也不可避免地携带着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如:贫富差距两极分化,唯利是图的伦理失范,拜金主义和个人享乐主义泛滥等等。其次,肯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具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同点,还具有不同于一般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应该以集体主义为主导,多元价值观公共发展。换言之,也就是尊重由市场经济而衍生的各种价值观和西方价值观的友好互动。具体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尊重个人利益肯定个人价值,允许无害社会的个性化发展;包容性地吸收世界各民族先进的文化和价值观。但必须肯定的是,集体主义仍然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各民族之林的核心价值。因为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是国家强盛繁荣的必要条件和前提。失去了这一前提,个人利益也无从谈起。
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途径
计划经济的弊端范文6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对策
所谓工程造价,通俗意义上来讲就是指工程价格,也就是为了建成一项工程,通过对土地、设备、劳务技术等的价格和实际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进行的预计和实际所花费的总价格。工程造价管理就是对这些花费进行控制,使其能够根据市场和实际调查作出最有利的预计,并对实际花费进行控制。目前,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一直是实行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没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其暴露的缺点严重制约着我国建筑工程等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对旧的模式提出建议是当务之急。本文主要结合沿海某地商品房工程造价的实例,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分析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以沿海某地商品房工程造价为例)
我国沿海某地商品房建设过程中,其工程造价的管理中存在一些弊端,具体如下:
1.1地方政府对工程干预过多,与市场经济发展脱节(表一)
市场经济没发展以前,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体现在建筑工程行业,就是工程造价的管理方面带有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对其制定的相关措施没有与市场相适应。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建筑行业呈现蓬勃发展势头,如何使得工程造价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成为了政府部门面临的重大问题。现实生活中,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由政府进行管理的,往往呈现一种分级、多部门的管理形式。沿海某地商品房工程造价的管理中,当地政府对定额、费用、人工、原材料和机械等价格管理不够灵活,没有根据现在市场经济进行相应的操作,使得工程造价的目标难以完成。
1.2 缺失工程造价的相关规范和相关机构
我国现行法律对工程造价的规定远比西方发达国家欠缺,对一些工程的原材料、设备的规定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而且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管理制度缺乏统一的规范和监督方法,其从业人员往往达不到国家规定,且缺乏监督机制,管理涣散,所有这些都导致了工程造价管理的不健康发展。沿海某地商品房建设过程中曾咨询过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但是所获信息虽然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不过并没有结合沿海的实际情况,所有价值并不大,这种现象需要引起注意。
1.3 工程造价的计价模式严重依赖计划经济模式
沿海某地商品房建设过程中,对机械设备的购买价格等都是按照事先存在的价格进行购买的,没有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现实生活中,对工程项目进行计价,一般是工程造价的相关人员根据工程负责人提供的工程图纸计算出工程量,然后根据事先存在的定额单价进行计算,这种模式完全脱离了市场经济下存在的竞争因素。这种计价方法明显带有政府行政职能的特点,没有把工程造价放在应该存在的地方――市场之下,导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偶然出现计划经济的阴影。与此同时,还不利于企业在市场中充分的发展成熟,因为企业产品不是由市场定价还是由政府定价,所以企业产品之间的竞争被剥夺,也就没有了优胜劣汰的必要了。
1.4 对工程造价后的评价并不科学、合理
当对某一工程项目进行工程造价之后,一般直接进入实施阶段,但是对制定好的工程造价是否是完备、切合该工程实践等都是无法预测的,因为没有相应的评价体系,无法对工程造价进行判断。而且,在工程造价过程中幸存的一些经济技术,没有相应的体系把他们保留下来,一旦建筑工程完工,对此的工程造价就失去了作用,殊不知其中的一些数据对企业是笔巨大的财富,可以为企业以后的工程提供相应的经验和借鉴。
2、应对工程造价管理缺陷的相关对策(以沿海某地商品房工程造价为例)
2.1 摒弃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与市场经济接轨,增大市场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工程造价管理通俗意义上来讲就是对工程价格进行管理,针对目前工程价格由政府定价这一弊端,要采取措施使得工程价格回归市场定价。所以,第一,政府要转变职能,要真正发挥其“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减少对工程造价的行政影响,不能面面俱到的对其进行管理,要对其的管理模式从控制变成指导,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第二,企业要充分发挥其功能,不能只是被动的接受,而应该到市场上参与竞争,可以拥有一定的自。第三,摆脱传统的量价统一模式,实现量价分离,也就是将传统的计划价格改成为指导价格而不是预定的价格。第四,对定额进行动态控制,需要国家按照各个地方发展的实际水平,制定一套灵活的规范,可以制定一份基础定额(也就是小范围的指导性价格,可以为工程价格提供合理的、官方的依据,还可规避定额在市场中出现的“虚高太低”的现象出现),全国各地的工程造价都在这一基础定价上下徘徊,其次,根据各地的状况在基础定额的基础上制定专业的地区定额。从而缩小建筑工程造价与其实际价格背离的距离。
2.2 完善工程造价的相关规范和提升咨询服务业的服务水平
随着工程造价咨询服务业的不断壮大发展,随着其对工程造价的重大影响力,有必要采取措施促进咨询机构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对工程造价的专业和指导优势。因此,第一,政府要大力扶持,对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机构进行相应的税收减免等,为其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鼓励其通过专业的知识结构对工程造价贡献力量。第二,工程造价咨询服务行业的准入要严格执行,对从业人员要进行严格的考核,以防出现人员涣散的情形。
2.3 转变工程造价的计价模式
沿海某地商品房工程造价时在取费方面,有一部分的定价还是根据当地主管部门制定的标准进行操作的。虽然该地主管部门制定的取费及费率标准是根据商品房开发公司的企业性质、信誉评价、商品房工程的性质而制定的取费办法,但是并没有将市场联系起来,而且定价的范围太广,企业完全处于被动局面,根本没有根据自身的经营管理状况和市场竞争状况进行制定。所以,经过改变此种模式,第一,扩大企业取费和费率制定的自,实现企业真正的面向市场,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来制定相关价格。第二,发挥经营状况良好企业的优势,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增大自主性,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第三,对于一些需要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取费的范围,一定要进行公开、公示,使得企业享有知情权,也促进规范的透明化,为进一步的改革打下良好基础。
2.4 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建立评价体系,才能使得工程造价能够真实的反应实际价格。才能总结经验,为以后发展提供借鉴。
3、总结
通过分析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问题,提出对策,有利于工程造价的科学合理,充分发挥资源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炳深.浅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J].科技信息.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