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场教学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场教学存在的问题范文1
作为一种干部教育培训的创新形式,现场教学以其鲜明的特色、强烈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在我区干部教学培训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实效。但现场教学也不是尽善尽美, 仍存在以下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
1.对现场教学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部分现场教学点单位认为现场教学工作会对他们正常的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不愿投入较多的人力和物力来建设现场教学点以及培养现场讲解员。此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些学员对现场教学的作用认识不深,将现场教学等同于一般性的参观,没有认真的去看、去思考。因此,对现场教学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2.部分现场点建设的还不够规范。
按照《关于组织申报苏州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的通知》(苏干教办[2011]4号)中提到的要求,在现场教学的实施中,要努力达到以下“五个一”的标准。即:提炼一份高质量的教学材料;制作一部简短的影像资料;设计一条合理的参观路线;组建一支高素质的讲授队伍;配备一套完备的硬件设施。目前,对照这“五个一”的标准,我区部分现场教学点还尚未完全达到以上标准,硬件建设落后,讲解员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3.现场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走过场”现象。
目前,现场教学重心仍集中在讲解员“讲”和学员的“看”上,学员参观完了,现场教学就结束了。现场教学浮在表面上的较多,带领学员深入研究问题较少。这样不但没能真正发挥现场教学应有的作用, 还极易使人曲解现场教学,也影响整个干部培训工作实效性的取得。
4.现场教学的理论成果还很缺乏。
充分的研究并取得丰硕的理论成果是一种教学形式得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的前提和保证。课堂教学之所以能长久不衰, 重要的一方面是与其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相当成熟。目前,关于干部培训现场教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却很缺乏。作为干部培训的崭新教学形式, 现场教学在方法、手段等诸多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亟需理论上的指导。
二、对进一步改进和提升现场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1、现场教学要有针对性并增强实效性。
一是现场教学点选择要体现地方经验。吴江地处苏、浙、沪三省交界处,具有改革开放前沿的区位条件,在改革和发展中形成的典型和经验具有示范作用。如吴江民营经济发展的经验。多年来,在中国县域经济排行榜上,吴江一直位居前列,一个重要原因是得益于发达的民营经济,恒力、盛虹、亨通、永鼎……都是吴江的地标型企业。它们也是体现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经验的现场教学点。吴江应进一步紧密结合地方发展的特色,围绕干部培训的新要求,继续提炼、总结新的现场教学主题,深入调研和挖掘经济、文化、农村、企业、党建等各个领域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择优建立现场教学点。
二是现场教学主题要有内涵。主题是现场教学的灵魂。现场教学主题有内涵,现场教学才能上水平。具体来说,要做到三个结合:一要将教学主题与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助推吴江区域发展为主要任务;二要将教学主题与区情、地区特色结合起来,把吴江的创新实践通过现场教学的方法传播出去;三要将教学主题与干部教育的时代要求结合起来,把提升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作为现场教学的落脚点。
三是现场教学效果要有高标准要求。现场教学只有坚持教学效果的高标准追求,才能保证教学目的的高质量实现。高标准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促进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切实提升培训效果上。在具体实施现场教学的过程中,调动学员学习热情,启发学员思考,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互动交流、课后讨论及撰写案例和分析报告的形式,帮助学员深化认识、总结提升、启发思维。
2、现场教学要有规范性并遵循内在规律。
一是制定组织部、党校现场教学点管理办法,规范建设流程。首先,由组织部对现场教学点的基本条件、设立原则、设立程序等相关内容作出详细规定。在此基础上对我区现有的现场教学点进行梳理,对符合标准且在现场教学工作突出的点予以保留,对于现场教学工作不够不积极、不配合的单位取消其作为现场教学点的资格。其次,加强对现场教学点的常态化管理。要落实专人负责,抓好日常性的教学任务安排与沟通协调。再次,区委党校应加强对教学点的指导。要发挥其在师资和理论研究方面的优势,对各教学点的特色、亮点,以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路径进行梳理和研究,协同推进现场教学点建设。
二是规范教学流程,防止把现场教学点变成旅游观光或走马观花的景点。要善于营造现场教学的情境,紧扣教学主题,为教学服务。通过场地的布置和现场讲解员对教学氛围的引导和调节,让现场始终处于教学状态之中,尽可能排除与教学无关的因素。现场讲解员要精讲少讲,引人“入境”,激发学员兴趣,创设具有思考价值的教学情境,使学员思维处于兴奋和积极的状态,自觉回归到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上来。
三是严肃教学纪律,防止现场教学点变成自由活动场所。要强化现场教学点的教学流程。现场教学不同于参观考察,应包括学前热身、专题讲解、现场体验、互动研讨、效果评议等五个环节的教学流程。学前热身是指学员在现场教学前认真阅读和现场教学点相关的资料;专题讲解由专职教师专家型领导围绕现场教学点的主题进行讲解。以上这两个环节可以为学员进入现场教学做好知识铺垫,帮助学员更好的融入现场。现场体验是指由现场教学点的讲解员带领学员参观考察现场,全面介绍现场教学点的发展历程、工作举措、经验做法等。这是整个现场教学的关键环节;互动研讨是指组织学员之间、学员与现场教学点有关人员进行互动交流和探讨;效果评议是指由学员对现场教学效果进行评议。
3、现场教学要有灵活性并科学统筹组织安排。
一是现场教学参观选择要有灵活性。在现场教学点的选择上,应根据不同的班次、不同的教学主题和不同的培训需求和目的,对现场教学点进行优化组合。通过路线的设定,把同一教学主题下的多个现场教学点串联起来,从而达到现场教学点优势互补、共同体现主题的目的。以考察吴江集富美发展理念下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为例,分别以盛泽镇的人福村、黄家溪村和同里镇的北联村三个教学点作为集、富、美的典型代表。在路线的设计上,这三个点缺一不可。
二是现场教学的形式要有灵活性。根据不同的主题,现场教学也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如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的现场体验式,即通过参观革命旧址、了解史实,把革命旧址旧居转化为干部培训的课堂;到局旁听接待日过程;开展各种拓展训练;还有教师、学员和现场教学点相关人员三方共同运用基本理论,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为主的现场研究式。
三是现场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要有灵活性。现场教学具有开放性。这不仅体现在现场教学时空的宽泛,同时还体现在对教学主体以外的受众开放。因此,现场教学易受干扰。讲解员要准确把控现场教学的内容和节奏,灵活机智的处理问题。尤其对于现场出现的“突发事件”,要临场应变,始终围绕教学目标。
4、现场教学要有系统性并有效整合各类资源。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区委组织部要发挥宏观管理、统筹协调作用,将现场教学的活动要纳入干部培训的中心工作,明确分工。定期召开组织部、党校、各镇(区)和现场教学点单位几方共同参加的工作例会,共同交流现场教学点的建设情况和工作经验,研究确定现场教学的工作流程和优化策略,研究解决现场教学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镇(区)要支持现场教学点建设,帮助现场教学点解决长期存在的人员、经费等影响现场教学正常开展的老大难问题,为现场教学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现场教学存在的问题范文2
1.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如下。
一是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不仅施教者存在此倾向,受教育者亦存在此倾向,使得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逐渐弱化。虽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实验、实习、实训的内容,但所进行的实践教学基本上还是按照专业教学计划来组织教学工作,在大多数的实验、实训中,学生都是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整个过程中都仅将实验用以验证课堂所讲的内容,由教师讲得一清二楚,学生缺少主动思考,好多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实验并不感兴趣,而只是应付了事,这不利于培养高技能技术人才。
二是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足,设备短缺,这是实践教学的“硬伤”。 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文件规定的高职院校生均占教学仪器设备标准,好多学校达不到,导致学生的实验、实习、实训机会少,多数课程不能实现理实一体教学。
三是现场实习实践难。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学生到企业实践,但是,学生到企业实习相当困难。企业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实际安排上都不够重视,学生即使到企业去了也只能是走马观花式地参观,没有深入了解现场生产环节和动手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其主要原因是企业管理模式与学校实践教学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企业重安全、重效益,而高职院校没有与企业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下厂实习,会给企业的生产和安全带来许多麻烦。这就需要探索和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教学实习实践模式。
2.加强实践教学的对策及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第一,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加强实践教学的顶层设计。根据人才市场的当前需要来确定培养目标,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根本出发点,在此前提下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且根据形势发展变化不断完善和修订。实践教学要坚持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要坚持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相结合。这样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综合性的创新设计,以此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第二,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力度,建立校内学生实训工场。在当前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要加大教学设备的投入。一是实物的投入,尽可能建立相近学科并用的教学实验中心;二是加强微型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的应用,进行虚拟的模拟实验。这样,一方面可以缓解硬件投入的压力;另一方面,有些现场的实际情况从外观上是很难理解的,若将内部机理用多媒体恰当地演示出来,更易于学生理解接受。当然,模拟实验并不能完全解决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需到现场实践,接触实物,才能真正使学生在各个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第三,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作为学生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载体,是培养学生实际技能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接触社会的重要场所,学生在现场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通过亲身实践,将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技术技能,进而固化为自身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和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在人才培养、技术服务、人员培训等多方面的优势与实习单位建立双方共赢的良好合作关系,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有助于实现校企在科技、生产、人才等方面的互惠共赢。
第四,建立参加第二课堂科技活动和自主参加社会实践的激励机制。在抓好第一课堂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将第二课堂纳入培养计划,制订一些鼓励政策,并形成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将课外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计入学分,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技大赛。
参考文献:
[1]朱高峰.关于中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02).
现场教学存在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 三位一体; 生产实习; 新模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5. 079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5- 0135- 02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高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实践教学对于大学生,特别是工科大学生,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精神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参加生产实习,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同时可以开阔学生专业领域的视野,使学生对现场生产情况有所了解,从而进一步锻炼其适应生产现场的能力。
1 生产实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受实习经费、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实习人数、实习时间、安全、学生技能等因素的影响,在现行的生产实习环节中,大部分只能是短时间的、随机性的参观,使学生的生产实习流于形式,走马观花,认识很肤浅,生产实习成为一个名不副实的过程。
(1) 学生对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不了解,对生产实习的认识不足。
(2) 受实习单位安全、保密要求限制,实习安排有一定的难度,只能选择性地安排学生进行“参观式”的实习。
(3) 本来已经是参观性的实习,而学生在实习现场也不知怎么观察,以及如何将观察的直观东西归类和理解。
(4)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以参观为主,受时间限制,不可能将某个工序的整个过程看到,以至参观后的印象不是很深。
(5) 受实习单位生产进度安排的限制,不可能将某个零件的整个加工工序看到。
(6) 由于实习现场空间比较小,噪声较大,人多拥挤,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够听到实习指导教师和现场带队人员的讲解。
(7) 学生到实习现场的实习只能是被动地看和听,学生的主动性和思维能力难以调动和发挥。
(8) 学生在实习现场,几乎没有动手的机会。
从生产实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可看出,实习时间的短期性、环境的局限性、过程的可控性、组织的困难性等方面的问题,原有的实践教学方式,已影响到生产实习的效果。
2 探索生产实习新模式的思路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本科生的其他开放性实验、工程训练,以及课外科技活动的基地建设等资源,在校内筹建实物教学实验中心,作为实习的实物支撑。实现“理论先导—实物剖析—现场体验”三位一体、递进安排的生产实习新模式,以达到“充分利用校内的各种资源,适应新形势下实习工作的要求,提高生产实习效果”的目标。
2.1 理论先导环节
首先让学生在到达实习生产现场之前明白,实习中将可能看到什么,怎么观察,如何将观察的直观东西归类,通过“眼(看)、嘴(问)、脑(想)”,而真正领会和消化吸收,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其次给学生提出一些可以去实习现场找到答案的问题,以提高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学生如何到实习生产现场发现和学习有用知识,给学生增加更多的知识,了解在生产现场看到而在课堂上没学过的某些知识。
2.2 实物支承环节
提供学生动手的机会,通过剖析产品实物,让学生系统了解产品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组成零件的作用。了解典型零件的加工方法和所需工序,将各道工序所涉及的知识与课堂上分章节学过的理论知识系统联系起来理解,教与学在实物剖析中形成有效的互动,提高学生的生产实习兴趣;另外教学生从产品实物上发现和了解某些教科书上没有学过的特种工艺,带着问题到生产现场去体验学习,加以领会。
2.3 现场体验环节
充分发挥实习指导教师的作用,不仅要做到现场指导,而且在指导过程中及时提出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将看到的零散东西综合领会;在生产现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生产现场管理、设备管理和使用、检测和工具的管理及使用、工艺装备的设计、制造、管理及使用、工艺文件的编写和控制等方面,引导学生去观察、学习和领会;关注学生对实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建议等,以此引导学生如何掌握知识运用的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感受生产现场氛围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3 生产实习新模式探索的实践
3.1 理论讲座
(1) 编写合适的理论讲座讲义。在编写准备讲座内容时,认真分析同学们的兴趣、接受水平以及关注的与实习有关的话题,根据实习的内容和实习的方式,总结往届实习中的一些实践经验,针对到实习生产基地的现场,将可能看到什么,怎么观察,如何将观察到的直观东西归类,上升到管理、设计、制造、检验等方面合理编写讲座讲义。
(2) 改变现有理论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有教学条件,将传统课堂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提高讲座效果,增加师生互动环节等,如:教师在讲座时提出一些与实习密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后各抒己见,而后去实习现场找答案,以提高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独立思考问题、通过实际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生如何到实习生产现场发现和学习有用知识。如在不同实习单位的生产现场都可能看到同一名称的零件,但其结构、材料、加工工艺等是不相同的,为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在实习的现场环境中,自己找答案;又如在生产现场看到一些产品的图样时,教同学们在生产现场读图,进一步掌握和领会理论上学过的工程制图知识。
(4) 给学生增加更多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工艺装备”的概念,让学生到实习生产现场去发现“工艺装备”设计的思路和巧妙性,感悟“工艺装备”所包括的“工具、夹具、量具、刀具、模具、辅具”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
3.2 实物剖析
分成若干小组,在校实验中心,不拘形式,如讲析、听课、提问、动手、探讨、争论等,在人数少、环境好、剖实物、轻松的气氛中各抒己见,形成教与学的互动。
(1) 提供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拆解某一产品或部件。在学校教学资源配备中,尽量选择与实习单位生产有关的产品。让学生先从产品的总体结构拆装,各部件结构实物剖析方面做起,在拆装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产品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组成零件的作用等。
(2) 将理论课知识结合实物综合应用分析。结合专业课程,将理论知识与实物剖析有机地结合。讲解所看到的某一零件,从结构上需要满足什么课程的什么知识点,从工作原理(作用)上依据的是什么课程的什么知识点,从加工工艺方面考虑的是什么课程的什么知识点。这样不仅巩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检验学生专业课程学习效果,使学生进一步意识到实践能力是一个工程技术人员从业必须具备的,从而对生产实习投入极大兴趣和精力,着实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毕业后能较快适应工作。
(3) 结合系列化产品,让学生看到和懂得更多产品的结构和组成。通过对照实物,进一步了解不同产品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
(4) 了解典型零件的加工工序。联系实习生产现场可能看到的制造过程,对照不同制造状态下的各部件中典型零件的实物,进行加工工序剖析。
将课堂上分章节学过的知识系统联系起来理解。如某零件的加工工序所应用的机械加工、热处理、强力旋压、无损检测、表面处理等知识点,在课堂上是分章节学习的,将零散的知识综合起来应用,对照实物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结合实际,系统地串联起来理解,可以达到更好的实习效果。同时会使学生感悟到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5) 教学生如何将学到的理论和实际知识应用到毕业设计中去。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单位具体情况,提前设计一些毕业设计课题,让学生在实物剖析过程中,结合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先作思考,再到实习现场的真实环境中,去开拓思路,寻找设计方案,记录和收集相关数据。
3.3 现场体验
充分发挥实习指导教师的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实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到现场指导,而且还要在指导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使教与学在生产实践中形成有效的互动,提高学生的生产实习兴趣。
(1) 强化和细化现场体验的过程管理,合理组建和调整现场实习小组,提高现场实习效果。
(2) 实习现场亲自认真讲解。充分发挥实习指导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实践经验,从生产现场的各个方面认真讲解,以帮助同学们拓展和丰富知识,增长和提升能力,为走上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
(3) 将工程技术人员的讲解内容补充完善。教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加以检验,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成灵活的知识和技能。
(4) 激发同学们的实习兴趣。现场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或让学生对实习的某一方面问题进行讨论,相互交流,激发现场观察思考的兴趣,在实践中丰富知识。
4 生产实习新模式的创新之处
4.1 转变实习理念,采取形式多样的生产实习方式
采用对生产实习模式不断修正与充实完善相结合的方法,将传统的“生产现场”实习,提升为“理论先导—实物剖析—现场体验”三位一体的生产实习新模式。以解决现阶段生产实习所面临的问题,弥补生产实习所存在的缺陷,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4.2 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了本科生的其他开放性实验、工程训练,以及课外科技活动基地等各种校内资源。
4.3 提供学生动手的机会
弥补现阶段实习只是“参观性”的缺陷,在实物剖析环节,给学生提供自己动手拆装的机会。
4.4 通过师生互动,更好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
实物剖析环节中,学生在动手、动脑过程,会不断和指导教师互动交流,提出一些问题和看法,指导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引导学生将零散看到的东西综合领会,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并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现场教学存在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总装部队教导队;网络教学;网络教学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2-0138-02
为适应当前我军深入推进机械化、信息化的复合发展,圆满完成总装部队赋予的各项教学训练任务,总装部队教导队必须快速推进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训练模式转型,为推动总装部队全面建设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网络教学作为推进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训练模式转型的有效途径之一,对总装部队教导队加强自身建设和发挥职能作用有着重大意义。
一、总装部队教导队加强网络教学的重大意义
网络教学作为“实地现场教学”模式的强有力的补充,是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总体趋势和目标。加强网络教学对总装部队教导队加强自身建设和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有着重大意义。
1. 加强网络教学是教导队全面建设科学发展对教学手段的基本要求。遵照胡主席“主题主线”重要战略思想推动总装部队教导队全面建设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教学训练能力生成模式对教学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网络教学作为一种信息化教学手段,是总装部队教导队以信息为主导,推动教导队全面建设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教学训练能力生成模式对教学手段的基本要求。
2. 加强网络教学是教导队军事人才建设突出信息能力的有效途径。《2020年前军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必须把人才作为强军之本,突出信息能力建设。加强网络教学是实现总装部队教导队教学手段信息化、突出新型军事人才建设中信息能力建设和提高广大官兵信息能力的有效途径。
3. 加强网络教学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利用网络教学“异地、适时、实时、互动”等特点,加强网络教学是实现总装各教导队之间、教导队与部队之间、教导队与总装院校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
4. 加强网络教学是充分发挥教导队职能作用的有效途径。网络教学作为“实地现场教学”模式的强有力的补充,特别适合总装部队驻地相对分散、集中培训难度较大的特点。加强网络教学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异地、适时、实时、互动”的特点,强有力地补充“实地现场教学”存在的不足,充分发挥教导队的职能作用。
二、总装部队教导队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总装部队教导队都十分重视网络教学并进一步加大了网络教学建设力度,但不可否认,总装部队教导队网络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1. 认识高度有待提高。就总装部队教导队而言,虽然近年来总装部队教导队都十分重视网络教学并进一步加大了网络教学建设力度,但还没有站在推进我军建设以信息主导推进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高度把网络教学建设作为推动总装部队教导队全面建设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教学训练能力生成模式的有效手段来抓紧抓好。就教员而言,虽然广大教员已认识到新形势下加强网络教学的重要性,但还没有站在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高度,把网络教学作为提高自身和学员信息能力的有效途径来抓。
2. 规章制度有待建立健全。网络教学规章制度是进行网络教学建设和应用应该遵守的规程,对保证网络教学建设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然而,总装部队教导队普遍存在相关网络教学建设和应用的规章制度缺乏的问题。
3. 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有待完善。总装部队教导队网络教学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网络普及率低,宽带多媒体网等远程教学信息传输的质量和稳定性有待提高。网络教学资源是开展网络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但总装部队教导队仍然存在教学资源不能满足教学训练需求的问题。
4. 教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总装部队教导队教员素质与网络教学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教员对网络教学认识和接受程度以及网络教学技术水平还比较低,且网络教学专业教员缺乏和普通教员的网络教学技能普遍较低。
5. 应用力度有待加大。总装部队教导队网络教学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达到通过网络教学来充分发挥教导队的职能作用。
三、总装部队教导队加强网络教学的措施
加强网络教学建设,提高认识是先导,确定目标是导向,管理体制是保障,网络建设是基础,资源建设是核心,人才建设是关键,教学应用是目的。
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充分认识到网络信息革命在带动产业革命的同时,也带动着军事革命,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总装部队教导队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要求,要站在推进我军建设以信息主导推进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和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高度来抓紧抓好网络教学建设。
2. 需求牵引,科学定位网络教学建设目标。网络教学不是技术越先进越好、用得越多越好,而是要与总装部队教导队建设水平和教学训练任务需求相适应。根据总装部队教导队“三中心一基地”(人才培训中心、考核管理中心、教育技术中心和优良传统教育基地)的科学定位,总装部队教导队网络教学建设应坚持“贴近部队、贴近装备、贴近岗位、贴近任务”的原则,以能够充分发挥“三中心一基地”的职能作用为目标,建立起技术先进、功能齐全、安全高效、资源丰富的人才培训系统、考核管理系统、教育技术培训系统和优良传统教育系统。
3. 健全机制,提供规章制度保障。要建立健全网络教学建设和应用规章制度,充分发挥规章制度对网络教学建设和应用的保障作用,用规章制度来规范网络教学建设和应用,用规章制度来激活参与网络教学人员的创新活力。
4. 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网络教学,基础要先行,教学资源是关键。就基础设施而言,目前总装部队教导队已初步具备网络教学的软硬件条件,但要建起网络教学平台,还要建设和完善教导队局域网,实现教导队局域网连通教室、学习室、办公室,形成畅通无阻的教导队网络通道,通过军综网实现总装部队各教导队、总装院校甚至全军联网。在教学资源建设上,建立和收集大量的电子图书、视频资料、多媒体素材、教学单元素材库、远程图书馆等;并建设仿真、虚拟教育设施,使教导队教学训练逐步进入仿真、虚拟世界,帮助学员在仿真、虚拟教学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研究情况、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员岗位任职能力。
5. 加强培训,提高教员队伍网络教学技能。网络教学的建设与应用,人才是关键。教员对网络教学认识和接受程度以及网络教学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网络教学的正常开展。针对教员在认识和接受程度方面存在的问题,要教育引导教员改正对网络教学认识上的偏差,最大限度地认识和接受网络教学的优势,并积极投入到网络教学建设和应用中去。针对教员网络教学技能掌握不到位的问题,必须搞好人才培训,做到既搞好普遍轮训,又突出骨干培养,以“会”带动“不会”,尽快建设起一支熟练掌握网络教学资源选择、网站设计、课件开发的教员队伍。此外,在搞好教员培训的同时,也要十分重视网管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使他们能熟练维护和维修设备。
6. 加强应用,发挥教导队职能作用。加强网络教学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教学应用,是为了充分发挥教导队职能作用。一是在“实地现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开展网络教学进一步发挥教导队“人才培训中心”的职能作用;二是在“实地现场考核”的基础上利用网络考核管理系统开展网上考核,或通过军综网给总装部队考核工作提供所需的资源并对考核进行管理,进一步发挥教导队“考核管理中心”的职能作用;三是在“实地现场教育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利用网络教育技术培训系统开展网上教育技术培训,并通过军综网解决总装部队在教育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发挥教导队“教育技术中心”的职能作用;四是在“实地现场优良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利用网络优良传统教育系统进一步开展优良传统教育,进一步发挥教导队“优良传统教育基地”的职能作用。
网络教学是我们面临信息时代的重大抉择,是总装部队教导队全面建设科学发展对教学手段的基本要求,是军事人才建设突出信息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和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有效途径。查找总装部队教导队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紧密结合教导队实际加强网络教学,对推动总装部队教导队全面建设科学发展,加快转变教学训练能力生成模式和充分发挥教导队职能作用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现场教学存在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警务 现场急救 教学问题 策略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警务改革的不断进行,人民群众对警察履行现场急救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警务现场急救是警务人员的必备警务技能之一。我校自2009年针对交通管理专业开设《警务现场急救》以来,主要以选修课为主。目前,《警务现场急救》已成为我校公安专业类普通学员的平台课程。教学手段采用理论讲授和实训相结合的方式。但对于在职民警的培训由于课时量有限,只能进行五项技能(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的课堂讲授,无法开展实训。 [1]
一、警务现场急救教学存在的问题
1.资金投入严重匮乏
目前公安部已将警察急救训练科目列入《公安系统人民警察实战基础训练大纲》和《公安系统人民警察实战基础训练教程》,统计表明,该专项训练在所有警务实战技能训练总量中可以占到六分之一。公安院校既是“共和国警官”的摇篮,又是警务实战训练基地和公安民警警衔晋升培训基地。往往建有现代化的室内外射击场馆、实战训练场馆,但警务现场急救的实训场馆建设似乎稍显逊色。警务现场急救教学有大量的实训要求,目前由于资金投入原因,配发急救用品及器材不充足,实训场所也存在不足的问题。
2.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
一直以来,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往往只重视青少年的应试和成才教育,却忽视了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领学生们对生命从何处来、性别、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生存训练等生命发展的知识缺少了解。青少年成长在这种环境下,遇到事情很难会有人文的自觉,思考自己与他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公安院校的学生也不例外。[2]
二、解决对策
1.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插入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使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有更加感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掌握现场急救知识。同时,要求教师在进行警务现场急救的教学时,必须进行大量的知识储备,对学生的问题能够及时回答。例如,在心肺复苏中,是采取口对口还是口对鼻的方式进行人工呼吸?这样的接触会不会增加疾病传播的危险,会不会感染艾滋病?再如一度物理性烧伤和烫伤现场急救处理的错误方法――在烫伤部位涂抹大酱的民间土法存在什么问题?(大酱的制作过程需要发酵而发酵必须有微生物支持加此操作会导致烫伤创面的感染发炎。正确的现场急救方法是先将受伤部位进行降温处理,如用凉水冲洗或浸没二十到三十分钟再涂抹烫伤膏。我在教学中还查找了相关资料,向学生介绍两个实用的偏方:一个是取一只洗净的蚯蚓放置于一干净的小瓶子中,在蚯蚓表面撒上适量的白糖,将其覆盖糖要没过蚯蚓将瓶盖盖好。数天后,化成水,蚯蚓只剩一条皮将皮挑出。用该水涂抹烫伤处很快止痛皮肤复原。另一个治疗烫伤的方法是使用鸡蛋油。经过笔者试验,在使用鸡蛋油3天以后伤口得到很好的愈合,并且没有留下疤痕。具体来说,就是取两个煮熟的鸡蛋黄,放入铁锅内用筷子搅碎,在用小伙进行烘焙,等到蛋黄出现发糊的情况时用小勺挤油,焙油时火不要太旺,要及时挤油,不然蛋黄就焦了,放入小瓶里待用。每天抹2次3天以后即痊愈。)
2.加强警务人员医学基础知识的普及
现场警务人员并非专业的医者,在施救过程中非常有必要对解剖生理基础医学知识、记识常用的体表标志进行了解。现场警务人员的解剖生理学知识教学与医学专业学生不同,其讲授的内容和讲解路径都是围绕实用的目的进行,如拟出人体头颈、胸腹腰部以及上下肢共27处薄弱的部位让学员记忆,对警务人员在缺乏医学经验的情况下预估伤情和处置决策提供依据。[3]
3.借鉴国外、香港地区警察培训的先进经验,鼓励学生考取《急救员证书》。
一旦学生获取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颁发的《急救员证书》,就意味着对学生现场急救水平的肯定,这是一种国际通用的救护资质,保证了现场急救的合法化。经历在我国的举行奥运会等大型国际赛事,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去,在锻炼自己能力的同时,协助政府处理突发意外事件,使我们的城市更加安全,社会更加和谐。如此也必将造就和培训一大批志愿者和急救员,为我国急救事业贡献力量。
4.加强急救技能在警务课堂中的渗透教育
警务技能中现场急救部分的规定内容包括徒手体外心肺复苏术、包扎、止血、固定和搬运技术。其中,现场急救的核心和急救课程的重点内容是急救技能。教学实施包括课堂多媒体讲解原理,运用心肺复苏模拟人、纱布、绷带、甲板、担架、哈达、警服等器材进行技能训练,充分体现警务现场急救就地取材的特点,确保警务人员能够掌握急救技能的操作流程和要点。
三、结语
警务现场急救培训以及自我练习应当贯穿于整个警察职业生涯,让每位学生认识到没有急救技能和必备知识,就无法很好地履行其职责,不能做一个合格的人民警察。让每位学生都不断对自己的急救技能进行评估,不断发现问题,提升知识储备,提高实际操作技能,让每位学生都能熟练地掌握基本的现场急救知识和能力,包括止血、包扎、人工呼吸、心脏复苏、固定、搬运等技能,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理念,切实提高新时期警察战斗力。
参考文献:
[1]黄晓凌.警察院校警务现场急救课程教学与教改思考[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2,7(7):674-677.
现场教学存在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CDIO;火灾调查;教学方法
随着工程科学的发展,目前的工程教育越来越偏重于工程科学研究和仪器分析,逐渐和实际工程能力相脱离,不能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国外一些知名大学最先提出了CDIO教育模式,取得了比较好的教育效果。火灾调查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理论讲授为主、案例教学教学为辅的方法,基于CDIO的教育理念对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一、CDIO教育模式概述
从2000年起,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经过多年探索研究,创立了 CDIO 工程教育理念。CDIO以实际工作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来学习。CDIO 的理念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欧美20多年来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更重要的是系统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培养、全面实施以及检验测评的12条标准。迄今已有几十所世界著名大学加入了CDIO国际组织,全面采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教学大纲。2005年汕头大学最先将CDIO教学改革理念引入中国大学教育中,此后,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国内高校也相继开展了CDIO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二、火灾调查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火灾调查课程采用理论讲授为主、辅以案例教学的教学方法,此教学方法并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自学能力较弱。火灾调查课程一般开设在大学第三或第四学年,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少,学生往往疲于应付考试,自学能力较弱,只局限于书本知识,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2)学习目标不明确。有些学生不善于思考和总结,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主要表现在学习热情不高、学习积极性不能持久等方面。
(3)缺乏沟通能力。火灾调查是一项实践性和经验性很强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火灾调查人员不仅要准确认定起火原因,还要和当事人进行交流与沟通。由于办案人员态度急躁粗暴、办案程序不规范等原因引起的与当事人的纠纷,并由此引发的事件,给消防部门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三、火灾调查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CDIO的实施原则和火灾调查课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可进行以下教学方法改革尝试:
(1)自学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够明显提高其发展潜力。教学中改变以往以老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要求先由学生课前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明晰重点、难点问题;然后学生课上讲授,其他学生进行提问和补充,最后由教员进行总结。这种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较好。
(2)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实际火灾调查工作一般不能独立完成,需要成立现场保护组、现场询问组、现场勘验组等多个工作小组,在调查过程中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最后综合各方面信息认定起火原因。在学校教育中要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通过综合演练项目,针对模拟火灾现场,由学生组成不同工作小组,共同完成对现场的调查。这种训练不仅使学生能够实地进行火场调查,充分地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调查火灾原因,同时还大大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
(3)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无创新能力是区别大师与工匠的重要指标。火灾调查是极富创新性的工作,单纯依靠书本知识,按图索骥,不可能查清火灾原因。每个火灾现场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开阔思维,才能寻找到有价值的线索。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讨论等方式鼓励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CDIO是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模式,将其应用到火灾调查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中,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交流能力,以适应部队第一任职的需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