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原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原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原因

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原因范文1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 教学软件 界面设计 应用

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是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产物。它的出现为建立新型的教育方式提供了契机,为教育功能的全方位扩展创造了条件。而把学习看成是个体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过程,是当今教育的一大趋势,基于这一立场的研究恰是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的重点。而网络教育本身的特点,就是以个体主动学习为出发点的,表现出明显的建构式学习特点。因此,探讨两者的共同和相关性,以认知心理学研究学习者有效学习的条件为依据,设计网络学习环境,使其能从根本上影响和改变传统教学的单一线性模式,更有利于学习者高效、快速地学习,从而大大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使寓教于乐成为现实,这就成为必然的课题。本文主要从认知心理学的知觉、注意、记忆等方面分析其在在教育软件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一、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研究状况

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作信息加工心理学,它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其后得到迅速发展。认知心理学以其新的理论观点和丰富的实验成果迅速改变着心理学的面貌,给许多心理学分支以巨大的影响,当前已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心理学思潮。

近几年来,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研究进展迅速,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Miller对短时记忆的有限容量作了信息加工的说明,Chomsky发表了对转换语法的形式特点的一个早期的分析,Bruner、Goodnow和Austin阐述了策略在思维活动和认知理论中的作用,Newell和Simon发表了模拟人的启发式搜索的问题解决的计算机程序即逻辑理论家。这些理论对于进一步认识人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研究学习者的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从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教学软件界面设计是学习者与课间交互的窗口,学习者通过界面向计算机输入信息进行控制。而认知心理学把人类认识过程与计算机进行的信息加工过程进行类比研究,根据计算机加工操作信息的精确度和速度,对人类认知过程信息加工的阶段性、信息转换方式、信息流等特性进行推论研究。所以多媒体教学信息的结构与组织形式必须具备和学生认知规律相统一的特点。

二、知觉在教学软件界面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对事物的觉察、分辨和确认的阈限值是不一样的。如果说人们觉察一个物体比较容易,那么要确认这个物体就要困难得多,需要加工时间也较长。

1.知觉加工――自上而下

学习者对事物的需要、兴趣和爱好,或对学习的预先准备状态和期待,他的一般知识经验,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知觉的过程和结果。所以在教学软件界面设计过程中,信息的表征形式要选取恰当的模式,以利于学生自上而下的加工。例如,一堂数学课,在讲授乘方的概念和运用,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就可以在界面上直接呈现乘方的相关知识,简单地口述乘方和乘法运算的关系。但对于那些未学过乘方运算的学生来讲,直接地呈现该知识则阻碍学生的信息接受和加工,所以在呈现模式的选择上要利于知觉加工的模式。

2.知觉加工――自下而上

知觉不仅依赖于感知的主体,还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通常是说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所以在教学软件界面设计时应该考虑到学习者的对信息的加工过程,例如当界面向学习者呈现一个英文单词时,视觉系统先确认构成诸字母的各个特性如垂直线、水平线、斜线等,然后学习者会将这些信息特征加以结合来确认一些字母,字母再被进一步加工而形成单词,这一过程说明信息流程是从构成知觉基础的较低水平加工到较高水平的加工,所以在学习内容的组织结构上,要做到系统化、合理地安排知识点之间的排列顺序,使前面学习的知识能为后面知识的学

习起到铺垫和引导的作用。

三、记忆在教学软件界面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1.短时记忆的应用

组块是心理学家乔治・米勒提出的记忆单位。学生在感知信息时,总是把当前呈现的信息内容划分为适合自己记忆的组块。组块的方法可以是空间分组、时间分段或根据有关概念进行语义分类。因此教学媒体设计者应根据学生特征分析推测出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的认知结构,并据此对欲将呈现的媒体内容预先进行组块设计,这样做的结果可以大大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并提高学习质量。所谓有限性,即指人在感知事物时瞬间有效地感知,并能对其进行加工的对象是有限的。大量的心理学家实验研究证明,人类的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同样的知识内容只要改变组块的形式,就有可能大大扩充短时记忆的有限容量。这样,通过组块重组,就把原来超出短时记忆容量导致很难记忆的问题,变成很容易记忆的问题。

2.长时记忆的应用

强化复述、分类归纳是引导学生记忆的策略。我们知道,信息可以在短时记忆中保持,但要使记忆长久保持,就要多次复述和对信息加工,使之保持较长时间,然后输入长时记忆。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就是我们强化复述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多媒体计算机可将信息反复不断地呈现给学生,实现强化复述、积极引导学生记忆的功能。这样使学生的多个感官在感知信息后在头脑中形成多个相互联系的通路,增加了学生识记和提取此信息的线索。例如:在“四结合”识字进行中,学生利用认知码输入汉字,必须掌握汉字的正确读音,字形、笔顺和间架结构等,否则计算机就不能按照他们的意愿输出相应的汉字。有的学生因对汉字掌握不准确误编码,计算机屏幕上呈现一片空白,常常是急得满头大汗。在教师或同学的帮助下找到了错误的原因,经过改正,对该汉字便产生了牢固的记忆。实践表明,通过学习认知码,请计算机当先生,对于培养学生分类为归纳能力,提高学生记忆力的确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记忆保持规律的适用

同时,记忆规律表明:材料所处的位置不同也会影响记忆的效果。首先效应和近因效应都有可能影响学生对感知信息的深加工过程。多媒体教学信息的设计应根据这一特点,拟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具体的任务要求,在编排内容时可将重点内容放在开始的位置,教学辅助内容、过渡性内容置于中间位置;也可以直接给出目标要求,使学生明了教学的目的;每一次教学结束之前,将本次教学呈现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会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总之,根据记忆保持效果规律安排对媒体教学软件界面的信息内容,有利于学生记忆效果的提高。

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和把握各媒体要素的特性,遵循认知心理原则,运用各种视听媒体元素,构建学习者能迅速沉浸的学习环境,是教学界面软件设计成败的关键。以此为导向和出发点,教学软件设计的多数问题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王,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彭聃龄等,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

[3]周守珍.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若干心理问题探讨[J].高教论坛,2005,(2).

[4]刘亚平,郝谦.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多媒体课件制作[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4.

[5]程素萍.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系,2002,(5):14-15.

[6]廖树山.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育心理学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04,(6):144-145.

[7]微小彤.从心理学角度看教育信息化[J].教育信息化论坛,2004,4(13).

[8]邱文祥,詹惠茵.网络课程设计中的理论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总(236).

[9]方芳.对多媒体网络教学及传统教学的再认识[J].中国电化教育,2001.7总(174).

[10]李康,梁斌,蔡兴勇等.多媒体课件设计原理与制作基础[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1):22-23.

[11]R.赖丁,S.雷纳著.庞维国翻译.认知风格与学习策略――理解学习和行为中的风格差异[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

[12]Jeanne Ellis Ormrod著.彭运石,彭舜译.教育心理学[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

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原因范文2

论文摘要:本文在对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历史和理论体系介绍的基础上,探讨了深度心理学在行为金融学领域应用的方法,也就是利用深度心理学的方法提高投资者投资能力。

经济学和心理学两个在发展过程中有着割不断关系的学科,在现在越来越表现出了相互融合的趋势。金融学作为经济的皇冠,在这场变革中当然也是产生出了行为金融学这一巨大的成果,集中体现就是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始终坚持自己是心理学家的Kahneman。但是在现在的行为金融学中,主要的心理学理论还是认知学派的,而且多是以经济学的方式来利用心理学的理论。本文就是在于探讨用除认知心理学以外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在改善投资者投资能力可能性,尤其是利用深度心理学的方法。

一、行为金融学的发展来源

1776年,斯密《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此时经济学被定义为对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科学。到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那里,他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提到的两个基本假设之一的:人们充分利用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做决策,这一假设就足见对人的重视。为以后经济学在在对人的讨论方面奠定了基础,虽然这里的人是完全理性的人。

1947年Herbert Simon考虑到人的心理因素在经济行为中的作用,提出“有限理性”理论。“有限理性”是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绝对理性”的否定,经济学对人的认识开始考虑现实的人的实际情况。

到了20 世纪70 年代, 心理学家Kahneman 和Tversky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 在“有限理性”假设的基础上, 更进一步提出了既非完全理性, 又不是凡事皆自私的“现实人”假定。他们的《不确定状态下的判断:启发式法则和偏差》和《前景理论:风险状态下的决策分析》两篇文章中侧重于研究人们在风险下进行判断和决策的过程,提出了决策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前景理论”。Kahneman也因为在此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该理论对行为金融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的提出标志着行为金融学的真正兴起。

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体系

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是一门介于心理学和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就是以决策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探讨投资者的真实投资决策过程中的行为规律及心理机制,试图去解释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过程是如何对投资者的具体投资活动产生作用的。行为金融学将金融学、心理学、行为科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来研究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对金融市场的运行和金融产品的定价的影响。

Hersh Shefrin认为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主题分为三部分:直觉驱动偏差、框架依赖和无效市场。启直觉驱动偏差主要是指投资者在形成认知和做决策时存在着一些经验规则及与此相联系的系统性偏误, 从而导致个人在金融市场上表现出一系列的偏差。框架依赖是指个人因为情景和问题的陈述与表达不同会有不同的选择。无效市场是指在直觉驱动偏差和框架依赖的作用下导致价格偏离基本面价值。

在这三个主题中,要追究根本无疑前两个是主要讨论的对象,不只是因为无效市场是由他们产生,而且更重要的是前两个方面都是关于人的行为偏差的描述。在此试图用深度心理学的观点来解释这些行为的原因,已达到利用深度心理学的方法来帮助投资者提高投资能力的目的。

在直觉驱动偏差中,Hersh Shefrin主要指出了下面的一些影响人正确抉择的经验规则:典型性、过度自信、锚定、模糊性规避。在框架依赖中主要指出了:损失厌恶、协调决策、享乐式编辑、认知与情绪方面、自我控制、后悔、货币幻觉。

三、深度心理学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应用方式

从以上对现在行为金融研究的陈述,发现在行为金融学还是主要在研究一些“金融怪象”,这些现象是用经典的金融理论所解释不了的,而且用的方法基本就是由心理学借鉴过来的实验法,在此基础上利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作基础来帮助解释。也就是说,在现有的行为金融学里还是在用基于统计学的研究来解释人的行为动机。那样对个人投资者来说,他们即便了解了这些现象但对自己的实际帮助在那呢?因为这些现象的根源很深,我们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尼要认识自己的这些错误都很难,你说要完全改过那就是更加的难上加难了。所以说需要用另外的眼光,用一种更加长远的方式来认识这些问题,从而寻找方法来逐渐帮助个人投资者来提高其投资能力

在Kahneman的理论体系里,他提出了一种将人的认知过程区分为“直觉”和“推理”,并对二者做出了详细的区分。通过这个行为金融学里重要的理论——前景理论的前提,会发现直觉是很多很多错误的根源。这也就自然的想到了荣格关于人的意识功能的划分: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在荣格这里,直觉是“直觉这种功能使你看见实际上看不见的东西,这是你自己在事实上做不到的。但直觉能为你做到,你也信任它”;“在你必须处理陌生情况而又无既定的价值标准或现成的观念可遵循的时候,你就会依赖直觉这种功能。”和“但你处于一种直觉的状态,你通常不再注意细节。”,可以看出这和Kahneman给直觉的功能是一样的。

在荣格看来直觉更多的事无意识的表现,它可以无处不在的通过域下过程来影响你。这就是问题的所在那就是要改变直觉,就需要深入我人类的无意识当中来认识它和改变它。也就是说,最深刻的变化应该是从无意识的工作进行起。在这种情况下,荣格学派代表的深度心理学就是要针对人类的无意识来进行工作的。那深度心理学在行为金融学领域,也就是在帮助个人改善投资能力是最彻底和最好的。

参考文献

[1]【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七版).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原因范文3

论文摘要:首先以理性决策为参照体对”行为决策”的概念、理论及其研究范式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将行为决策理论研究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并对每阶段的研究重点进行阐述,揭示行为决策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

自从卡尼曼(Kahneman)以“把来自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综合洞察力应用在经济学当中,尤其是在不确定情况下的行为判断和决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而获得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后,出现了不少有关行为决策在经济、金融领域应用而产生的“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的介绍性文章,但关于“行为决策”本身的概念和研究发展的介绍却较少,并且不同文献提到“行为决策”一词时,内涵和外延经常是不同的,容易使人混淆。因此,本文在对大量零散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首先以理性决策为参照对“行为决策”的概念、理论及其研究范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将行为决策的理论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的研究重点进行介绍,让人们了解“行为决策”已经不仅仅“研究决策者的直感判断过程或决策思维过程”,而是在归纳直感判断过程所产生的行为特征或偏差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含有行为变量的决策模型以替代传统的理性决策模型。这对人们利用行为决策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极具现实意义。

1行为决策:一种决策方式

所谓决策,就是为了解决某种问题而从多种替代方案中选择一种行动方案的过程。人们在做决策时,有时会有意识地通过逻辑推理预测不同方案的可能后果,然后按照某种准则做出抉择;但有时也会凭直感进行抉择。这样从思维角度可以将决策分为两大类:理性决策和行为决策。李怀祖教授主编的《决策理论导引》中说:以左半脑逻辑思维为主的决策过程相应于理性决策,而以右半脑直觉思维为主的决策过程相应于行为决策。由此可见,这里“行为决策”一词是指和“以逻辑思维为主的决策过程”相对应的一种决策思维过程,是一种实际存在的决策方式。

《决策分析》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诞生于西方的核心的决策理论,它推崇并帮助人们进行理性决策,而东方传统的佛学则崇尚直觉思维,鼓励人们靠意念来进行行为决策。在实际管理中,这两种极端的情况都很少,绝大多数是这两种方式相互交替、共同起作用来完成决策的,不过根据问题性质和环境确定性程度的不同,这两种决策方式发挥作用的程度有所不同。比如发生在操作层面并有现成或常规解决方案的决策问题,往往以理性决策为主;而企事业单位的高层管理者所面对的新颖的、结构不清而涉及面广的复杂问题,则多以依赖直觉判断的行为决策为主。

2行为决策:一种决策理论

从现代决策理论的发展过程和研究范式来看,决策理论分为两种:一种是理性决策(理论),另一种是行为决策(理论)。2002年前占主导地位的是以期望效用理论为基础的理性决策理论方法,随着理性决策悖论的研究和行为经济学的兴起,行为决策的理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

2. 1理性决策理论及其研究范式

从二十世纪中叶冯诺曼一摩根斯坦提出效用理论和萨维奇提出贝叶斯决策理论之后,理性决策理论得到充分的发展。该理论的基本前提是:决策者是完全理性的—能够获得准确有用的信息并拥有无限的、可用于加工生成数据的资源,完全能够推导出对自己最优的选择。其目的是为决策者提供一套规则,以便在综合其偏好和对不确定前景信念的基础上,选择出满意的方案。理性决策理论的研究有三个特点:(1)以决策者的现状为分析基础,在此基础上清晰地显示决策者的推理过程并力求使全过程符合一致性原则;(2)对后果进行预测,并在预测的基础上按决策准则做出评价和抉择;(3)符合概率论的各种定律,运用严格的逻辑演绎和数学定量分析方法。

由此可见,理性决策理论是探讨“应该怎样做”的规范式研究的理论,它提供解决问题的程式化步骤。研究中主要采用以演绎法为特征的理论分析,其研究范式是从抽象的简单的假设和公理出发,针对问题,采用公理化逻辑推理方法,演绎出数学模型和结论。该理论的基础是数理统计和运筹学(见图1中A)。另外,该理论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决策问题的描述和具体的决策分析方法上,对决策者本身的认知局限性、经历以及情绪等心理因素对决策的影响讨论得较少。

2, 2行为决策理论及其研究范式

“当理性决策研究方兴未艾之际,一些学者却从心理学角度加以审视,考察这些理论在行为中的真实性,人们的实际决策行为是否和冯诺曼一摩根斯坦及萨维奇的理论相符?如果不符,又有哪些原因?这就引发了行为决策理论的研究。行为决策理论的研究也有三个特点:(1)出发点是决策者的行为,以实际调查为依据,对在不同环境中观察到的行为进行比较,然后归纳出结论。(2)研究集中在决策者的认知和主观心理过程,如人们在做决策时的动机、态度和期望等,而不是这些行为所完成的实际业绩。即关注决策行为背后的心理解释,而不是对决策正误的评价。(3)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决策者在判断和选择中信息的处理机制及其所受的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进而提炼出理性决策理论所没有考虑到的行为变量,修正和完善理性决策模型。如Kahneman在前景理论中所做的那样:用财富的变化量代替绝对量、决策权重代替概率,这比预期效用值理论更符合决策的实际。

由此可见,行为决策是探讨“人们实际中是怎样决策”以及“为什么会这样决策”的描述性和解释性研究相结合的理论。研究中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其研究范式是先提出有关人们决策行为特征的假设,然后从实验、统计调查、访谈等方法中得到的现实资料来证实或证伪所提出的假设,从而得出结论。该理论的基础是心理学(见图1中B),特别是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

综上所述可知,理性决策理论假设人们是完全理性的,告诉人们应该采用怎样的逻辑步骤或模型去决策;而行为决策是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人们的实际决策过程,描述决策者真实的决策行为,从中归纳出行为特征并从认知和心理方面进行解释,提炼行为变量并改进理性决策模型。从决策理论发展过程看,先有理性决策,然后出现行为决策;但从研究内容的逻辑关系看,以描述性研究为主要特征的行为决策应该是规范性研究(理性决策)的先行阶段。

3行为决策理论的发展过程

从研究内容来看,行为决策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3. 1第一阶段:判断和选择的信息处理过程的研究阶段

1953年提出的阿莱斯悖论、1961年提出的埃尔斯伯格悖论等理性决策的悖论引起了研究者开始探索人们实际的“决策过程”,但促成这方面研究成果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过去心理学家曾认为“大脑”是一个“刺激一反馈”的机器,而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旧的比喻被渐渐遗弃,而将大脑比喻成一个“信息处理器”的理论渐渐主导了认知心理学,同时这个比喻又引出了诸如“问题解决”、“决策过程”等新的研究课题。

在这一阶段,“行为决策”的研究对象一般分为“判断”和“选择”两大类:“判断”在研究中的含义是:人们在估计某一事物发生概率的时候,整个决策过程是如何进行的;“选择”在研究中的含义是:人们在面对多个可选事物的情况下,是如何做挑选的。研究的框架基于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判断和选择过程实际是信息处理过程,该过程有四个环节: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反馈。研究内容是: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探索和描述人们在“判断”和“选择”中是如何具体进行每个环节。

行为决策的实质性研究源于心理学家,后来部分心理学家、生理学家和医学家等继续从人脑处理信息的角度进行深人研究;而部分心理学家则和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在经济理论和管理实践中进行应用研究,其成果不仅有效地解释了许多令人迷惑的经济现象,提供了令人欣喜的管理策略,而且极大地推动了行为决策本身的理论发展,逐渐形成管理领域中的行为决策理论。本文以下部分就是沿着管理领域中的行为决策理论的发展进行阐述。

3. 2第二阶段:与理性决策模型对照研究阶段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学者们将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和理性决策模型进行对照研究后发现:1、人的认知并不符合理性模式,在有限认知能力的限制下,面对不确定、不完全的、复杂的信息,人的认知与理性模式相比常常产生系统性的偏差。2、现实生活中,决策不仅以现状为基础,而且也会考虑到现状产生的过程,即历史会以一种非完全理性的方式影响到对未来的决策。3、人们在运用各种经验去判断未来事件出现的概率时,往往会系统性地破坏概率论中各种定则。决策者本人对各种因素重要性的权衡、对随机性的判断受环境、个人知识结构、情绪的强烈影响。

这一阶段主要采用实验、观察、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主要是:揭示人们决策过程中的“判断”与“选择”行为与理性决策模型前提的不一致之处;解释其背后的原因;指出传统理论的不足。研究和应用领域也扩大到微观经济决策、宏观经济决策和管理决策领域,特别是对金融证券投资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而产生了“行为经济学”及其分支“行为金融学”。

第二阶段影响最大的学者是Tversky和Kahneman,他们把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经济决策中,发现人们的“三类认知偏向”,并根据不确定条件下人们的真实决策行为,提出了“前景理论”奠定了“行为经济学”理论的基础。另外,经济学教授Thaler, Shefrin, Hsee等人也提出“心理账户”、“行为生命周期假说”、“衡量能力”等理论,增强了对决策者行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

3. 3第三阶段:行为变量嵌入理性决策模型阶段

Kahneman获得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标志着行为决策的研究成果得到理论界的认可。因此,行为决策的研究重点也不再是对传统理论的挑战,而是概括行为特征,提炼行为变量,然后将其运用到理性决策的分析框架方面(见图1中折线MN所示)。改善和替代后的决策模型不仅考虑客观的备选方案以及环境对它们的影响,而且包含了决策者认知局限性、主观心理因素以及环境对决策者的心理影响等因素。这样得到了普适性更强的模型,传统的理性决策模型成为这个模型的特例。

以描述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行为决策应该是规范性研究的先行阶段,因此行为决策的描述性研究不仅仅是为了解释决策行为,更重要的是为决策者提供更实用的决策指导和决策工具。因此,和传统的理性决策在建模、应用领域的融合是行为决策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这一阶段的研究内容是:首先,识别具体领域的传统决策模型及其假设;第二步,揭示理论和实际不一致现象,而这种不一致现象是由于人的认知能力、心理因素所导致的;第三步,归纳行为特征,增加行为变量或用考虑行为因素后的变量替代原模型中的变量,得到新的决策模型;第四步,检验新模型,寻找该模型的新推论,并论证其对谬与否。

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原因范文4

【关键词】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自我;自我;网络成瘾

一、网络游戏成瘾的概念

网络游戏成瘾的界定与网络成瘾界定的研究是有密切关系的。Ivan Goldberg 于1994年借用了DSM―IV中有关药品依赖的判断标准,首次提出了“网络成瘾障碍”的概念。随后,金伯利・杨开始了对因特网成瘾行为的研究,并且提出“病态网络使用”定义,将其看是一种冲动控制障碍。Peter Mtchell 学者提出,当过度使用网络之后,若剥夺其上网行为,就会出现焦躁和情绪即可认为该个体有网络成瘾障碍。

网络游戏成瘾虽然是网络成瘾的一个类别,但是被人们开始重视起来,并作为一种独立的对象来研究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戴维斯(Davis)提出了PIU的认知-行为模型。PIU被他分成一般性(GPIU)和特殊性(SPIU)。这两种成瘾的原因有很大的差异。一般性指的是多维度的、一般性的、且没有目的使用网络;特殊性只依赖于依赖某种刺激,具体来说,是指上网具有明确的目标,比如网络游戏。Griffiths认为,网络游戏成瘾可定义为对网络游戏产生依赖的现象,一般指难以自拔地、反复地、长时间地、不可抑制地玩网络游戏,深度的依赖于网络游戏给自身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上的,这种行为最终会带来个体明显的身体、心理、社会功能受损的后果。与Griffiths提出了非常类似的网络游戏成瘾概念还有国内学者王铮和张蔚。

当前大部分研究都认为,网络游戏成瘾是网络成瘾的一个类别,是指网络游戏使用者,在网络游戏上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甚至处于沉迷的状态,以至于产生的情绪和行为障碍,身体不适的一种社会现象。这种认识是基本正确的。

二、网络游戏成瘾的有关研究

理论探讨:网络游戏成瘾的归因,过去的五年里学者得出的主要理论有:社会文化的观点;精神分析学的观点;心理动力学与人格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的观点;人本主义理论的观点;认知理论的观点;沉浸理论的观点等。

现实因素探讨:除了理论研究之外,有学者也得出了网络游戏成瘾还与很多的现实因素相关,其中包括:

(一)个人因素

主要是指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人格、存在的心理缺陷以及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导致网络成瘾,研究的重点主要是个体心理。

(二)人格特征

研究表明,青少年中的网络成瘾者普遍具有强烈的孤独感及缺乏社会支持。然而研究中并没有发现性别、性格特点、成绩高低与网络成瘾有关。罗江洪和吴汉荣学者认为,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者往往会比非成瘾者感觉更强的孤独、抑郁和社交焦虑感,以及更低的社会支持感。黄雅慧和余强的研究结果趋于一致,他们都认为越容易有成瘾症状的游戏者,在人格特质上越不“严谨自律”,越容易有“强迫玩游戏”的症状的游戏者,越偏向于“不和善”、“不聪颖开放”。Loytsker 与Aielto、Young发现,较容易网络成瘾的个体,人格特质中有高自我意识、较高无聊倾向、高社会焦虑、较寂寞、抑郁的特征。

(三)心理需求

通过挑战网络游戏中来获得自我成就感是Suler学者的研究发现。Shao Kanglo 的研究也表明网络游戏的依赖程度是与现实人际交往的满意程度成正相关的。张栋栋等人研究发现,导致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可能是他们的逆反心理。陈成通过对澳门初中生的调查发现,学生玩网络游戏是追求交往、享受、逃避压力、归属、成就感寻求和成长6大心理需求。

另有学者认为,中学生沉迷于网游,可能是由于网游中隐蔽性的身份,另一方面,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而上网却能自由地释放自己的个性,他们经常依赖网游来寻求平等的交流和解脱现实生活中的压力。

(四)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指家庭的生活环境、学校的教育、社会的支持等因素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

(五)网络游戏本身的特点

致使青少年成瘾的重要因素也包括了网络游戏本身的特点。如网络游戏《征途》里“豪赌、贪婪和破坏”3个方面被激活得淋漓尽致。

在国内,对网络游戏成瘾还处于起步阶段的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存在的研究问题主要包括:很少会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把网络游戏成瘾做为独立的实证研究,而主要以大学生为对象;有的调查设计也不够严谨,样本缺少,因此研究的结论的可信度不大。对网络游戏本身的特征、分类等的深入研究,以及把网络游戏的特征、分类并结合游戏成瘾现象与心理特征的细化研究,进而深入探讨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内外因的研究缺乏;并且不同的研究者常常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标准。现阶段还没有得出一个适合中国本土化的、有效的测量标准和工具。

三、自我的研究现状

(一)心理学中对于自我的界定

心理学对自我的研究由来已久。自我是人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心理学家的极大关注。心理学家自从威廉.詹姆斯(1890)第一次提出了自我概念之后,开始对自我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首次从认识论的角度将“自我”划分为经验的自我和纯粹的自我的学者是詹姆斯。他认为,经验的自我是指被动的我或“客我”(Me),而纯粹的自我指主观能动的我或者“主我”(I)这种认识就是自我意识。自我中的主体、客体因此可转化为自我意识的主体、客体。自我被等同于自我意识,即“个人对自己的知觉”,可具体分为三层次结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当前心理学多沿用詹姆斯对“自我”的分类,也就是说,将“自我”看成是“自我意识”

众所周知,自我不是单一的心理结构,所以可以从不同维度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成分。其中,从其社会属性维度可将自我划分为三大类:个体自我、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

自从信息加工观点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兴起之后,心理学家开始关注认知心理学。到20世纪60、70年代,认知心理学得到发展和壮大,认知革命使心理学家们进一步的恢复了对自我研究的兴趣。认知心理学家是这样解释自我的:自我就是对自己的心理表征,主要关心的是自我的心理表征与其他心理表征是否存在差异,以及自我是否是一个独特的认知结构。马库斯认为,自我并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种主动变化的动态结构。他的这一动态自我概念在本质上与詹姆斯、米德和罗杰斯等人的“主我”是一致的。

(二)关于网络中“自我”的探索

众多人格和社会心理学家开始将网络空间中出现的自我(网络自我)当做自己的研究对象。一般说来,网络自我主要沿两种途径来进行研究-沿着自我概念本身及从关系中研究自我。

德国心理学家贝克尔在其发表的文章《虚拟身份:想象的自我》中分析了典型的网络交往“实践活动”-多人地牢游戏,文章中对互联网虚拟世界的“自我”身份进行了研究和确认。

近年来,国内学者也陆续对网络空间中的自我与人格进行了研究,如国内学者丁道群(2005)主张用社会建构论的观点来进行解释。主流心理学本质论的自我和人格观认为,人格是相对稳定,而且是统一、一致的。而社会建构论的观点认为,自我和人格是在不同的情境中与他人互动的结果。网络虚拟空间的人际交往与互动,是人们主动探索和建构自我的过程。人们在网络空间中根据自己的希望扮演不同的身份和角色,尽管这些角色可能与现实不符,甚至矛盾,但都是真实的自我展现。其通过调查的方法,在《网络空间的自我呈现:以网名为例》一文中,研究了网络人际互动中的自我呈现-“网名”的一些特征。有研究者发现,人们并不是向设想的那样完全随意地取网名,而是根据具体情境取相应的网名。

综上所述,个体在网络活动中的“自我”并不完全等同于现实中的自我。

四、未来研究与展望

目前关于网络游戏成瘾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及归因的相关研究,如网络游戏本身的特点、个人的心理、情感特点、社会环境等因素,很少有关于网络游戏成瘾者的自我认知特点的实证研究,因此如果从实证的角度来研究,对网络游戏成瘾的自我认知进行验证和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崔丽娟,王小晔.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研究综述[J].中国教育,2003(3):501-503.

[2] 余祖伟,申荷永.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研究与进展[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2):240-242.

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原因范文5

关于此类问题的研究有很多种,有的从学生的入学条件进行调查研究,有的从教师的授课方法进行比较,有的从学校的管理模式进行讨论,但笔者却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英语教学的模式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度剖析是一个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课题。[1]

首先,我们通过对心理学的理论进行分析,进一步查找学生英语学习态度散漫或厌恶英语学习的主要原因。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在20世纪50年代,认知心理学在西方社会逐步兴起,这种心理学思潮的核心是输入与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心理学分别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这两个方面分析学校的日常学习模式。与其他教学理论有所区别,心理学认为教师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之后,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找出正确的方法。对于讨厌英语或者英语兴趣不浓厚的学生,教师应分析其心理状态,了解原因,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教学相关的心理学理论有很多种,针对本文提到的问题,可以运用以下理论具体阐述。①动机理论。动机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需要(need),另一个是刺激(stimulation)。学生的学习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某种动机的驱使,这种动机就是我们所谓的学习动机。这种动机能够使学生产生或者持续学习行为,并且这种力量会指引学生朝着特定目标不断行进。②习得性无助理论。这指的是由于反复的打击或者失败而形成的一种自甘堕落、自我放弃的消极行为。[2]学生在课堂上受挫,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者某些失败后果出现后,就会有不良的心理因素产生。面对这些状况,他们无法控制,却又无力改变,最终只能自暴自弃。③正性强化理论。它强调的是行为的后果会改变最初的某种行为,目的在于改变这些不好的、消极的行为与态度,通过心理、行为等多种方式的干预,从而建立某种较好的行为规范,采取多种积极的、正面的方式,鼓励正确行为反复地、持续地、频繁地出现。针对那些存在无力感的学生(课堂没有回答出问题、课后没有完成作业、语言能力差、考试不理想甚至不及格的学生,认为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不会改变现状,很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老师们应当以正性强化为主,及时鼓励学生的正常表现,让大家忽视某些异常行为,减少学生的挫败感,激发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原因范文6

[关键词] 认知诗学; 李清照; 图形――背景理论

一、李清照与《声声慢》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宋代著名的婉约派女词人,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金兵入据中原时,她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

《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作于南渡以后。公元1127年,北宋亡。公元1129年(宋高宗建炎三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境况极为凄凉,一连串的打击使作者尝尽了颠沛流离的苦痛,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二、认知诗学理论体系

认知诗学理论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由以色列的Reuven Tusr教授首次提出。其基本观点是对诗歌等文学作品的认知解读。换言之,认知诗学理论其实是从认知语言学与认知心理学出发,利用其基本理论来对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选择、作家的创作手法等进行解析,是一种新兴的文学分析工具。认知诗学理论发展至今,历经多为语言学家的不断扩充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基本完整的理论体系,这其中包括:图形――背景理论、概念合成理论(或心理空间理论)、诗歌意境理论、脚本理论、指示中心理论(或认知域理论。下面一一进行详述。

图形――背景理论源自于认知心理学,其基本观点认为人们在观察事物时会本能的将眼前的场景分为图形与背景两部分。其中的图形是其观察的重点部分,而背景则是其用来观察的参照。例如我们习惯于把天空漂浮的红气球作为观察的焦点,即图形,而将蓝天白云作为观察的背景。这里我们所遵循的是“普雷格郎茨原则”,即当我们观察事物时,我们的视觉器官总会将形体较小的,有封闭边缘的,色彩鲜明的,或移动的物体当作图形,也就是观察的焦点部分,而将面积较大的,没有固定边缘的,色泽暗淡的,或静止的物体设定为我们观察的背景部分,或视觉参照部分。这是很符合我们人类的认知规律的一条原则。我们人类在体验和认知的过程中总是遵循由简入深,由易入难的规律,我们习惯先去认识了解那些比较容易理解的事物,然后再层层深入。而图形――背景理论正是帮我们分割出了一幅图景之中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并易于对其进行描述的事物,将其作为图形,凸显出来;然后将剩余的不易描述的相对静止的部分作为背景,成为我们观察图形变化是的相对稳定的参照。

概念合成理论是对Lakoff和Johnson的隐喻映射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它提出了“心理空间”这一概念。根据Lakoff的体验认知理论,当我们对某一客观事物完成了体验认知之后,会在大脑中绘制其意象图示,即对该事物的抽象概括理解,然后将其储存,以便于日后对于其他新事物的识别与划分。但这些意象图示却是单独存在的,彼此之间的关联并没有从体验认知理论中得到解释说明。而概念合成理论则引入了“心理空间”这一概念,完美的解决了前面的问题。根据“心理空间”的定义,它是人脑为了理解掌握或者表达某些思想时所创建的一个个的概念集合包裹,换句话说,当我们需要理解或者表达某种事物,某些情景或某种概念时,我们往往需要运用到多种意像图示的组合,此时我们的大脑就会创立一个单独的临时空间,将所需要运用到的意象图示集中起来进行合理的相应运作,以帮助我们实现情景的虚拟呈现,从而帮助我们更加有效地进行思维活动。同时在进行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时,我们的大脑中往往会使用多个心理空间,彼此互动联络,而隐喻与转域就是其中的两种。以隐喻为例,在我们进行隐喻思维时,我们的大脑需要构建四个心理空间:两个输入空间,其内容包括隐喻的来源域和目的域;一个类指空间,其内容为来源域与目的域的相似结构;一个合成空间,其内容为曾创结构,也就是隐喻产生的结果。这里的类指空间分别对两个输入空间映射,提炼出它们的相似成分;两个输入空间彼此也形成映射,从而确定其相似部分的一一对应关系;最后两个输入空间根据类指空间所提炼出的内容再对合成空间发生映射,形成曾创结构,即两个输入空间的相似内容的融合。而在转喻的过程中,两个输入空间不是彼此分离的关系,而是其中一个空间包含另一个空间。

三、认知诗学理论对《声声慢》的赏析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本词上阕的第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是一句白描式的描写。这句词很明确的确立了这首词的认知指示中心,即作者本人或第一人称“我”。我们一般习惯的抒情诗歌的写法是由景入情,很多元曲都是这个思路,这也符合很多人的情感顺序,即因景而生情。但作者这里的写作思路却刚好相反,先是写出了自己的状态与感受,给人非常直观的感觉。至于这种写法的原因我认为并不难理解,作者做此词时已近五十岁,且经历了人生诸多的痛苦变故又新近丧偶,其内心的痛楚可想而知,人于此痛苦之中时很容易沉浸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却对周遭感触麻木。作者在如此的心境之下自然会想要“寻寻觅觅”以寻求慰藉了。然而她寻觅的结果却很令人失望,那是一片“冷冷清清”。在这里,作者开始慢慢构建本词的认知域,但那却是一片模糊的境地,只觉冷冷清清。此外,这里也用到了体表感受是内心感受的概念隐喻――冷清。用概念合成理论来分析这个隐喻,那么两个输入空间分别是内心的凄凉和体表的寒冷感;类指空间是这种冰冷的感觉令人不适;合成空间中的层创结构是内心的凄凉感如同身体的寒冷感一样令人不适。在简单的描绘过认知域的特色后,作者写出了如此的认知域所带给认知指示中心,即认知主体,的感受“凄凄惨惨戚戚”,这里是凄惨愁苦的感受。那么这里也就实现了对“冷冷清清”的文学认知的点明与深化,或者说开始初步点染本词的诗歌意境感。

上阕的第二句与第三句“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继续对认知域或者说是认知主体的周遭环境进行描写。这里的“乍暖还寒时候”首次点出了本词认知域的季节时令,即为秋季,而且应该已是渐为深秋而非爽朗的初秋。中国古代的文人常会有伤春悲秋的情愫,而本词的作者在经历了人生的诸多变故之后,青春已逝,在寂寥的深秋自是“最难将息”。即是难以将息,文中的“我”就打算饮酒暖身,然而却只有“三杯两盏淡酒”,且还要承受“晓来风急”,即深秋清晨的冷风吹拂。读至此处,我们已是能够感觉到了寒意的步步入侵。从认知诗学的角度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词中的指示中心与认知域之间有着紧密的层层互动,认知域每带给指示中心一种感受,指示中心就会对认知域做出一番回应,如此层层叠加,便交织成了认知域与指示中心间逐渐浓重的凄冷氛围。此外,作者此处其实对传统意义上的图形――背景理论作了一番拓展尝试,在“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一句中读者的目光会不自觉地停留在“淡酒”和“晓来风”两处,而此句中的图形部分依然应该是“我”。所以作者在这里构建出了一级图形与二级图形,和一级背景与二级背景。这里的一级图形是“我”,二级图形是“淡酒”,二级图形的聚焦强度稍弱于一级图形,若是将此句的描绘看作一幅画,那么读者应是先看到一个形容憔悴的女子,即文中的“我”,再看到她手中的“淡酒”。此句的一级背景是“冷冷清清”与“乍暖还寒”,只是一种模糊的氛围,而二级背景就是“晓来风急”,即在清冷而模糊的背景上刮过阵阵的深秋晨风。另外,我们读李清照的这首词时还会产生一种崭新的感受,那就是作者将认知指示中心设定为文中的“我”,而读者在欣赏此词时可以选择身份的带入,即代替文中的“我”来感受认知域的各种感官冲击,也可以选择将词句当作一幅幅的画面,置身事外来欣赏。读者不同的选择就会产生不同的图形――背景效果,但都同样凄美动人。

本词的第四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依然是白描的写法,却令前文的凄冷感觉更添了几分苦痛。文中的“雁过也”引入了一个新的认知焦点,即一个新的图形――大雁。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中对大雁,特别是孤雁,有着特殊的文学认知。大雁是一种代表爱情忠贞不二的鸟类,因此孤雁就有了与爱人离散、形单影只、孤苦无依的文学认知内含。另外大雁是迁徙鸟类,秋去春来,所以大雁的文学认知内含还应加上悲秋的情绪,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在本词中这两种文学认知都应包括。喝过淡酒,在秋风中满心寒凉的“我”忽听得一声雁鸣,却见以孤雁飞过,正自感叹悲秋,却忽然感到如此景致似曾相识。

本词下阕的第一、二、三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是对作者自身凄凉处境的直白描画。本词的上阕是由自身出发,慢慢感受周遭环境,再慢慢被周遭环境所影响,以致情绪愈加哀伤。而本词下阕的前三句则是作者情绪浓烈至一定程度后的尽情抒发。第一句“满地黄花堆积。”用到了一处文学认知词汇“黄花”。这里的黄花应是指,而是秋季的代表花卉,因此它的文学认知内含就应该包括萧瑟、肃杀、繁华过尽。这里作者应该是以花喻己。同时作者也将满地作为图形绘制在深秋寂寥的背景之上。这里的与“我”相对,相互映衬,彼此联系,构成了背景之上的两个视觉焦点。下阕第二句“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折?”继续第一句的以花喻己,表面叹花,实则伤己。此外,在中国的古诗词中经常用花来比喻女子,而韶华逝去的女子更是被说成是昨日黄花,且更有关于将男子追求恋慕女子喻为折花的诗句。那么,此处的深层内含应是“如今我形容憔悴,青春不再,又还有何人会垂青于我呢?”作者曾经婚姻美满幸福,如今孤身一人,内心深处应是渴望爱情又深知无望的。另外此处的以花喻己也是一处隐喻,用概念合成理论来分析,两个输入空间分别是深秋凋零的和青春不再的“我”;类指空间的内容是黄金时期已经逝去的生物;合成空间中的层创结构是“我”如同深秋凋零的已无人愿意垂青。下阕的第三句是对作者此时生活的真实写照:独自坐在窗边,熬至暮色降临。

四、总结

认知诗学理论以认知体验观为基本哲学观点,以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为主要理论来源,为文学作品的赏析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文学分析方法的全新的分析视角。让读者能够从作者的创作手法、动机、心态等角度对诗词的理解与认知有一个更加清晰而深刻的把握。但由于认知诗学的发展时间尚短,其理论体系自然有很多不够成熟完整的地方,希望在日后的研究工作中能够不断地完善其理论系统,使认知诗学与传统的文学分析理论相互补充与完善,为我们的文学作品的赏析提供更加完备的分析理论与方法。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 G. 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Gibbs,R.Embodied Experience and Linguistic Meaning [M].Brain and Language,2003,84:1-5.

[3]Johnson.M.The Body in the mind [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4]Lakoff , G.& Johnson, M. Metaphor We Live by[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5]Lakoff. G.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6]Stockwell, P. Cognitive Poetics: An Introduction [M]. London: Routlege, 2002.

[7]苏晓军.认知科学背景上的文学研究概览[J].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 2006(3):63.

[8]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