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技术的背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媒体技术的背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媒体技术的背景

数字媒体技术的背景范文1

摘要:数字媒体技术以其多元、互动等特点而乐于被接受,并且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设计作为“生活化的艺术”自然无法逃避

>> 融媒体背景下县级广电的应变与坚守 基于泛在学习理论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数字化背景下的多媒体图像处理技术 数字化背景下的全媒体建设初探 探究传媒数字化背景下的媒介融合与全媒体传播 试论数字媒体技术背景下的信息传播 关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三大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考 克服泛化 返璞归真: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数学教学评价视角 录井资料处理技术在油田数字化背景下的发展与策略 泛娱乐化背景下的IP转换研究 数字媒体环境下的色彩构成教学 新媒体技术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新媒体技术下的鸣鹤古镇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探究 数字化背景下的油田建设与发展 新媒体环境下广告教育的应变与实践 数字媒体背景下影视后期课程改革探析 职业教育中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数字媒体技术教学探索 慕课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中数字媒体方向的理论教学思考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改革创新策 自考背景下“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pid=baike.box.

[3]龚伟林,徐媛媛,刘应海.基本SWOT对重庆市数字创意产业的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5256.

[4]林跃明.谈数码时代的构成教学[J].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528.

[5]丁钢,梁劲,惠红.创意内涵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7780.

数字媒体技术的背景范文2

【关键词】网络 数字化 广播电视技术 对策

无线数字电视技术实际上就是当前网络数字化背景之下新兴起的广播电视技术,其与传统的有线电视技术相比,具有效益优、易于维护等优点。此外无线数字电视也同卫星数字电视以及有线数字电视共同写作实现了全面的网络覆盖,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国的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及其广阔的发展空间。

1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系统介绍与分析

1.1 网络技术与电视

一般而言,网络在电视技术方面的应用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帮助电视节目在进行制作的过程中,实现技术方面的创新。包括电视节目本身的剪辑、包装,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网络素材的融入。

(2)计算机网络也成为传统电视的载体,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播出以及之后的宣传和包装,都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其在电视台的运用以及电视节目的播出制作管理方面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作用。

传统媒介确实可以为广大百姓带来最为直接的信息获取,但在网络数字化出现之后,广播电视的职责已经逐渐转变为媒体宣传,而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帮助其推动与加快更新传播速度,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体现出信息的时效性以及当前信息发展的快速性。传统的广播电视传播实际上是单向的,人们是被动接受其所带来的信息。而网络信息技术之下,人们可以更加随心所欲的获取自己想要得到的新闻资讯,且伴随着网络传播规模的不断扩大,广播电视技术本身的发展也会随之得到提升与完善。

1.2 系统介绍

1.2.1 DAB系统

所谓DAB系统,主要是指数字音频广播中主要包含的制式格式。其常见的制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欧洲的尤卡里-147DAB、美国的IBOC DAB以及日本的单套节目DAB。不同的系统应用于不同的领域,且其各自的音质、发射载体等均有差别。

1.2.2 DMB系统

在网络信息背景之下,DMB系统是在数字音频广播平台之上建立与形成的,所以很多时候,其具有音频、视频以及数据等的多业务广播。在这一系统当中可以对音频以及业务进行编码,这样便于音频处理与传递。

1.2.3 CMMB系统

这一系统是我国国家广电总局提出的,且最终被定夺为行业标准的系统要求。其采用了微型以及地面增补的网络结合体制,并且在实际的传播过程中实现了多向传播,改变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弊端。此外这一系统还可以与多种类型的终端设备相连,支持多业务以及不同范围的业务,具有极强的抗干扰性,是当前我国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重要选择。

1.2.4 DVB系统

所谓DVB是指数字电视中,在电视信号处理、发射、传输以及信息接受过程中,所使用的电视系统设备,且根据不同的电视系统选择,其传播的媒介以及编号系统都会有所差异。

1.2.5 DMB-TH系统

这一系统代表的是国家强制执行的标准,并且这一标准针对新的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而言。其可以有效地将电视信号在时间领域以及频道领域进行信息的传输整合,且通过扩频技术,实现信号的同步,最终满足其跟踪的性能。

2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应用前景与具体应用对策

2.1 应用前景

近些年来,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移动数字电视以及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主要应用与体现在对各种形式和内容的电视节目播出。而其收入来源也主要是节目中所赚取的广告费用。故而在某种意义上来看,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具有极强的发展潜力,也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所以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应该不断进步与拓展,努力在电视传媒也挖掘更多的商机与潜力,进而推动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

2.2 应用对策

2.2.1 解决好网络问题

若想将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进行应用,首先就需要解决好网络基础问题。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确实有着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在目前网络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之下,必须要做好改善宽带网络IP的工作。对网络的建设速度要不断加快,而对联网以及相关项目工作的开展也必须相应开展与进行。我国广播电视网络专用的光纤网作为我国互联网的核心,其运用成本也应该实现相应的降低,但其传播速率以及传输效率都应该实现提升。所以这就要求相关工作开展必须要以解决网络基础问题为出发点,实现IP技术与有线电视网的结合,这样将会使得有线电视网得到最大程度利用,且为其谋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2.2 解决好信息源问题

在现代信息行业发展过程当中,电视行业若想取得进步,就必须要与网络实现有效的资源互补。因为传统媒体已经受到了新媒体这类网络媒体的冲击,所以实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携手共同发展势在必行。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可以促使电视行业将业务分为基本业务、拓展业务以及增值业务。常见的广播电视节目属于基本业务范畴,而其余的业务既包括广播电视新闻中拓展出的部分,也包括网络媒体环境之下电视行业所实现的多向传播。只有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机结合,并且各自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才能实现彼此之间的有效促进,进而使得人们充分享受网络数字化背景之下,广播电视技术的革新所带来的影响与帮助。

3 结束语

网络数字化背景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技术必须要实现最大程度的更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需要各自意识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共同促进,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为我国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发展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胡建华.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优势分析及发展探讨[J].科技传播,2015,13:52-53.

数字媒体技术的背景范文3

关键词:包豪斯 数字媒体艺术 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1-0110-02

随着数字媒体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经迈入了数字时代。我们会发现周围每天沉迷于网络、移动设备、数字媒体的人越来越多,而传统媒体早已风光不再,多源化传播方式的出现,也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而这也就使数字媒体艺术产业的发展空前迅速,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因此当我们回首在设计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包豪斯教育模式时,我们惊讶地发现,其所处的时代距今虽然有将近百年的时间,可是当我们分析时代背景和人文环境时却发现了二者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本文就致力于探讨、分析和研究如何将包豪斯成功的教育理念嫁接到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中,让其成长为外表美丽内涵丰富的参天大树,并且在设计这个百花园中开花结果。

一 包豪斯时代和数字媒体艺术时代的背景相似性分析

包豪斯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尽管它从出现到关闭仅仅经历了十四年,但它所提倡的教育理念却对之后的设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包豪斯的出现、发展和壮大与其所处的历史背景是紧密相关的,1919年,格罗比乌斯在德国魏玛市创建了包豪斯,而此时资本主义国家刚刚经历完第二次工业革命,人们从“蒸汽时代”进入到了“电气时代”。从整个世界环境来说,包豪斯的出现和关l司恰恰是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和平时期。从技术的发展和世界环境这两方面因素来分析,可以说包豪斯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从时代特点来说,我们惊讶地发现,虽然技术水平不同,但时代环境、人们的思想意识却与包豪斯时代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下面的表格1就清晰地展示出了包豪斯时期和数字媒体时代的诸多相似之处。

二 包豪斯教育理念及其对设计的影响

从包豪斯诞生开始对于其的争论、探讨和研究就从来没有间断过,来到新千年后其强大的影响力依旧发挥着其巨大的作用。尤其在设计教育的讨论中,包豪斯一直是一个无法超越的里程碑式的典范。对于包豪斯教育理念讨论主要是围绕三个基本点展开,第一,设计的形式是艺术和技术的完美统一;第二,设计的宗旨是以人为本;第三,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但当我参观完“作为启蒙的设计”展览后,当我面对面感受包豪斯设计作品所带给我的思考后我有了新的认识和感受。

应该说包豪斯在家具设计上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展区最重要的位置展示的是1925年由Marcel Breuer(马歇.布劳耶)设计的著名的“瓦西里椅”(图1),它是世界上第一把钢管结构的椅子。而椅子背景图片上坐在上面的正是包豪斯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本人,由此也可以看出这把椅子是包豪斯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品。但是我们很难想象马歇,布劳耶所设计的世界上第一把钢管椅,其设计灵感竟然是来源于他的“阿德勒”牌自行车把手。而瓦西里椅的设计则是因为1925年包豪斯从魏玛迁到德绍后,需要给新的校舍添置室内家具。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把著名的瓦西里椅,整体尺寸79×79×79厘米,座面最大高度42厘米。骨架采用镀镍管钢,后来改为镀铬钢管;背靠与座面采用皮革、帆布材料。

当我们将瓦西里椅与工业美术运动时期的经典扶手椅“Sussex”对比时(图2),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虽然同样是金属材质的扶手座椅,但瓦西里椅的造型却突破了手工座椅的传统造型。而“Sussex”椅虽然在材料上突破了传统木质材料和皮革面料的使用,但是造型上还是延续了传统古典座椅的形态,从其椅背和扶手的细节得精细刻画和精美纹饰就可以看出对于古典造型风格的延续。

三 国内数字媒体艺术行业和教育的现状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截至2014年,国内开设数字媒体艺术相关专业的高校共120余所。而目前国内数字媒体艺术类人才缺口每年高达15万人,就现在的毕业生数而言,数字媒体艺术应该是一个供不应求的专业。而现实的状况却并非如此乐观,从2004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中新增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至今,该专业经历了近十年的发展,所培养的人才并没有真正担负起国内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重任。由于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因此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既有传统专业发展中常常出现问题,也存在着一些由于该专业特殊性而产生的问题。

(1)缺乏针对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特色的研究

国内高等院校中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主要有以下这三大类,第一类,艺术设计专业,尤其是一些传统平面设计专业,由于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已经逐渐被数字媒体所取代。因此一些艺术类院校中将遇冷的平面设计专业调整后改为数字艺术或者数字媒体等相关的专业;第二类,计算机类专业,由于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的密切联系,很多学校内的计算机专业开设了相应的数字媒体艺术方向。这类专业主要是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相关专业为主。第三类,新增设的数字艺术学院或者新媒体艺术学院,在这类学院中对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分类比较细。即有数字媒体类的方向,也有动画和游戏等相关的专业设置。

(2)人才培养上缺乏细致的分层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个产业,必然有产业的特点,在产业中人员分工比较明确。但是当我们剖析数字媒体艺术产业时会发现,尽管这是一个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方向,但其还是具备了传统产业人员分工的特点。从前期的策划、中期的设计制作、到后期的发行和宣传,其实它与传统的电影产业有很多相似之处。只不过数字媒体产业所依托的平台与之不同。因此在人才的培养上就需要我们培养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人才,一窝蜂地培养创意人才的现象最终只能导致产业发展的失衡。

(3)师资资源的匮乏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从建立至今也只有十年左右的时间,因此现有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师很多都并非本专业的科班毕业。现在从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的很多老师都是从原来的传统艺术专业或者其他专业转而来教授该专业。这也就导致了有很大一部分教师缺乏数字媒体艺术的从业经验,教学上只能一边学一边教,对知识缺乏全局的把控能力。这种情况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难以适应岗位的要求。

(4)缺乏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国内高校现有的教学模式比较注重学生理论的培养,但是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如果没有相应的实践,理论是很难被别理解和掌握的。而我们现有的培养模式大部分的时间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而对于数字媒体艺术这种有较强实践性特点的专业,如果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无法参与到课程中,就很难理解和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的知识。尤其是针对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何让学生感觉“学以能用”、“学以好用”是非常重要的。

四 对现代数字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于包豪斯和国内数字艺术设计现状的分析,我们会发现其实二者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包豪斯的教育内涵和精髓会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尤其是对于数字媒体艺术这个新兴的专业方向。而究竟通过研究包豪斯的发展和教育能为现代数字艺术教育带来什么样的启示,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下面是我自己的一些观点。

(1)教育要根植于时代,要为时代需求服务,并引领时代的发展

从包豪斯发展的历程和所处的时代,可以看出它的产生、发展和壮大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而其教育形式之所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也是因为它是根植于时代,并且为时代的发展而服务。当我们观察和分析包豪斯所留给我的优秀的设计作品时,我们会发现其推崇的“少既是多”、“人民的需要,而非奢华的需要”等设计理念和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的变化有着极高的相似性。

(2)通过工作坊为学生搭建从学校到实际工作的桥梁

包豪斯在学校内建立了陶瓷作坊、金工作坊、印刷作坊、木工作坊等十个手工艺作坊。并实行双轨教学制,将教师改为导师和师傅,将学生称成为学徒。每门专业课程均由一位形式导师和一名技术师傅共同教授,形式导师负责教授基本造型、材料特性研究等,技术师傅负责作坊设备使用及技术指导。这种形式让学生在学校就能够有大量的时间和机会接触到实际工作,从而为学生搭建起了连接工作的桥梁。

(3)为技术注入艺术的灵魂

数字媒体技术的背景范文4

关键字:数字媒体;公共艺术;融合;地域文化

1发展现状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的名片,在塑造城市独特性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共艺术已成为构建当代城市多元文化、传播公共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公共艺术作为城市中不可缺少的视觉艺术形象,记载着城市的历史,蕴涵着城市的文化。其设计既应满足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又应体现城市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数字媒体打破传统的单项公共艺术交流模式,使观者不自觉地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与之形成互动。数字媒体作为艺术与技术的结晶,是一种直接的信息传播方式,活跃于公共服务领域。在英国,数字媒体产业的产值约占GDP的7.9%,是第一大产业;在日本,电子游戏、动漫卡通、网络游戏等产业成为仅次于汽车业的第二大产业。国内数字媒体产业也在飞速发展,近几年,数字媒体技术与公共艺术设计的融合较为普遍。数字媒体具有公共性和人情味,不仅传播符号多样,而且反馈灵敏、调整迅速,对消费者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

2数字媒体融入公共艺术的意义

城市公共艺术在设计中越来越多地与影视广告、三维动画、网络游戏、网络艺术、数字音乐等现代数字媒体艺术相结合,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1凸显公共性

数字媒体介入公共艺术设计,以视频艺术、音频艺术、编码艺术、交互艺术、网络艺术等手段为基础,将艺术与技术巧妙结合,产生了全新的动态艺术表现形态,丰富了公共艺术的内涵。在城市广场公共艺术设计中,利用数字媒体艺术的独特传播方式有利于广场氛围的营造,趋向大众化,具有亲和力,增强了公共艺术品与观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凸显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质。美国芝加哥千禧公园中的皇冠喷泉(CrownFountain)就是数字媒体与公共艺术完美融合的典型实例。设计者将媒体艺术巧妙融入公共艺术,将喷泉的背景设置为多媒体屏幕。由电脑控制的多媒体显示屏交替播放着代表芝加哥的1000个市民的笑脸,以此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每隔一段时间,多媒体屏幕上从市民的口中会喷出水柱,为观众带来一阵阵惊喜,加强了媒体公共艺术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凸显了公共性。

2.2增强互动性

数字媒体融入公共艺术设计,丰富了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为公众营造出网上虚拟空间。随着数字技术的介入,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进行交流,互动性增强。为纪念遇难同胞而建的“国家公祭网”就是很好的例子。网友可通过网络媒体为遇难同胞点蜡烛、献花,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国家公祭网”设计色调以血红、黑色和白色为主,凸显了“国之祭、史之痛、民之愿”的主题。目前,该网推出了中英日三种文字版本。中文版主要分为公祭资讯、海外公祭、在线公祭、公祭回音、公祭教育、公祭知识和网上史料馆等七大板块。英文版和日文版均分为在线公祭、公祭资讯、公祭知识、论坛互动等四大板块。媒体艺术的应用不仅为公共艺术设计提供了高科技的设计平台,也丰富了公共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

2.3塑造城市美好形象

多媒体公共艺术作为动态艺术表现形式,通常以动态的形式与公众进行互动。通过动态媒体艺术手段,融独特的地域文化、自然环境与现代城市的气质于一体,可以彰显城市个性,营造城市的美好形象。在部分欧美国家,公共艺术已发展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标志。例如法国巴黎的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不仅形象地记载了城市的历史,而且体现了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又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策划者运用数字媒体艺术方式将各个国家的国旗以超大电子屏动态传播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给观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3南京公共艺术设计

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六朝古都、十代都会。远古文化、六朝文化、明文化、清()文化与民国文化交相辉映,悠久的历史为南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奠定了南京特有的文化底蕴。而目前真正能够体现出城市地域文化特征,且满足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公共艺术设计很少。南京公共艺术的设计大多没有与数字媒体艺术相融合,形式单一,不能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公共艺术设计要想体现出一座城市独特的审美价值,就应加强与数字媒体技术的融合。

3.1数字媒体在南京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数字媒体技术以“智能化”为主要特色,结合平面媒体、网络交互、影视动画等多种形式使得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化。2014年南京青奥会上大量采用了数字媒体技术,让南京在交通疏导、安全保障、休闲购物、旅游住宿、文化及运动场馆建设等公共空间的现代化设计方面均展现了世界一流水平,从而给各国游客留下了美好印象。南京多数公交站台的上方设置了显示“XX路公交车离本站还有几站”字样的多媒体电子屏。等候者可以根据屏幕上的提示清楚地了解等候的时间。

3.2数字媒体介入公共艺术的对策

3.2.1视频和音频取代传统媒介借助视频和音频等新媒体表现方式能够更好地体现城市的地域文化,塑造城市的美好形象。可以在南京城中心地段设置多媒体大屏幕,交替播放南京的文化、历史、娱乐、美食。在城市公交站台橱窗中,可以结合数字媒体手段,交替展示两幅广告,用多媒体动态广告代替静止、单一的传统广告。另外还可以在站台旁设置MP3播放器,根据人们的不同需求播放不同的音乐作品。3.2.2WIFI全面覆盖城市中心三年内实现无线宽带全面覆盖市中心,加快推进城市网络数字化系统建设。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介入,人们可以借助无线网络技术与他人随时随地进行互动交流。数字媒体技术结合网络交互艺术,由WIFI向游客提供手机定位导游。公众可以借助无线网络交互艺术,参与网络问卷调查,及时反馈信息,与他人互动,与公共艺术品互动。

4结语

在数字信息化时代,公共艺术设计应加强与数字媒体技术的融合。数字媒体与公共艺术的融合,有利于增强城市环境的趣味性,增强公共艺术与公众的交流互动。这种互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更好地体现城市的文化,提升城市的品质,凸显城市的个性,塑造城市美好形象。

参考文献

[1]马骏,张新宇.浅析当代城市广场公共艺术与媒体艺术跨界设计[J].装饰,2012,(3):139-140.

[2]唐丽.唤醒城市的记忆———六朝文化背景下的南京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2,(3).

[3]陆明明.浅谈数字新媒体公共艺术的互动性[J].大众文艺,2012,(10).

[4]谢甜琼.论新媒体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公共空间的意义[J].美术教育研究,2014,(21).

数字媒体技术的背景范文5

关键词:有线电视网络 数字电视技术 应用 发展 研究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进一步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质量所提出的高要求,对于我国电视传媒行业的发展而言,就需要积极借助新技术的运用来推进电视媒体的转型发展步伐。从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看,借助数字电视技术的运用,能够拓展信号传播渠道并提升信息传输效率,进而为提高信息传递服务质量并满足受众之需提供了技术基础。面对网络化、数字化时代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积极将数字电视技术进行运用并实现进一步的创新与发展,是确保我国有线电视事业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数字电视技术的内涵与特点概述

所谓的数字电视技术指的是:以数字技术为支撑,针对相应的电子信息进行压缩处理后实现编码,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标准要求,将相应信息进行存储与播放,促使用户侧接收到这一信息。在此过程中,是以数字技术来实现对信息的处理与传输,在相应编码上,需要以统一编码形式来落实。总体而言,该技术所呈现出的主要特点为:一方面,信号的稳定性极强,这是基于在信号的传输上,是以数字信号形式来实现的,能够有效规避外界干扰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升信号处理的速度、强化信号的准确性,进而在有效解决信息失真问题的基础上,为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与实效性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操作性强且清晰度高。可操作性强指的是基于数字电视技术的支撑下,在信号处理时效上以及方式上等都变得更加的灵活、方便且快捷,进而为提升信号传输效率奠定了基础;同时,还能够提升电视画面的清晰度,为受众打造良好的视觉效果。此外,借助数字电视技术的运用,还能够为拓展电视频道并实现对有线电视的网络操作提供技术支撑。

二、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技术的具体运用

(一)数字机顶盒的普及性使用

在有线电视网络化发展过程中,对于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主要的渠道之一便是数字机顶盒的推广性运用,标志着我国有线电视网络迈入了数字化时代。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相应的数字机顶盒充当了信息源,为实现对数字信息的有效接收与存储提供了途径,在此基础上,以数字技术的运用来实现对信息的模拟还原处理,进而转化为图像与声音。在信息传输上进行信号模拟与处理的过程中,为了避免信号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需要强化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同时,在信息的播放上,则是结合用户的实际点播需求,以数字机顶盒为媒介来实现对信号的模拟还原处理。基于数字化技术下的有线电视网络,是以电缆与光线的混合网、全电缆网为传播媒介的,能够为用户侧实现对交互式多媒体的有效使用奠定基础;信源编码、复用、信道编码与调制、传输信道以及接收机这几个环节是数字电视得以组成与实现的关键所在。

(二)在实际运用底值缡蛹际豕程中所应关注的要点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要不断优化与完善媒体平台。在实际进行中,则需要基于用户之需下,为提升服务质量并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不断优化相应的媒体平台,扩展信息传递形式与内容,充分发挥出数字电视技术的作用;第二,针对信息的内容与形式,强化审查力度。为了提高信息的质量与资源的利用率,确保将真实可靠且健康的信息传递给受众,并营造出良好的有线电视网络媒体行业发展环境,就需要严格把关信息内容,加强对信息的审查力度,将不良信息、失效信息等进行有效剔除;第三,注重发展与创新,以迎合用户的需求,确保数字电视技术能够在得到广泛运用的基础上,实现自身作用与价值的发挥。在实际践行中,则要求要针对数字信息的传输,不断强化其时效性,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并不断丰富信息的内容与形式等。

三、基于有线电视网络下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其运用于有线电视网络中,能够促使用户在接收到电视节目信息的基础上,还能够提供诸如信息点播等个性化服务,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促使数字电视技术体系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借助丰富信息元素的融入,为提升用户体验度与服务质量奠定了基础。具体而言,数字电视技术将朝向智能化、个性化、安全化方向实现快速发展:从智能化发展角度看,则是基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数字电视技术注入了更多的先进技术要素,使得有线电视网络在运用数字化技术的过程中,相应操作呈现出了智能化发展趋势,同时,还能够提供增值服务,促使用户在连网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对网络媒体信息的有效获取,并且可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的选择所需的增值服务内容。而从个性化与安全化发展角度看,一方面,借助数字电视技术的运用,促使有线电视网络能够提供具备个性化的服务,借助有针对的提供来满足用户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在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态势下,有线电视网络的数字化程度在不断提升,而其运行的安全性也随之得到了加强,能够借助这一技术来实现对运行状态的检测,并针对异常现象进行判断,发出警示后进行上报处理,为进一步提升有线电视媒体服务质量奠定了基础。

四、结语

综上,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背景下,对于有线电视网络媒体行业的发展而言,借助数字电视技术的运用,能够为提高其运行与服务质量奠定基础,进而为满足用户实际需求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技术支撑。与此同时,在数字电视技术朝着智能化、个性化与安全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使得有线电视网络能够进一步拓展自身服务项目、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并不断提升自身的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阮超豪,贾振雷,潘劲勇.关于数字电视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应用与发展探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3,(02).

数字媒体技术的背景范文6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无线电广播;发展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促进了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无论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还是卫星通信、数字多媒体等技术都得到了迅猛发展。在新媒体时代下,大众传媒体现出多元化发展形式,其格局形成了以网络、手机、电视、广播、报刊等众多媒体为主的局面。

一、新媒体时代下无线电广播的发展措施

无线电广播若想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寻求发展,就必须结合新媒体的实际发展环境,扬长避短,进行科技创新,将自身优势发挥出来。与此同时,可利用媒介融合具备的优势来发展无线电广播。

(一)以新媒体环境为基础实现科技创新

无线电广播的发展必须重视技术的不断更新。因此,需立足新媒体发展环境,实现科技的创新。当前,无线电广播技术主要有网络、数字音频、同步调频、数字电视与三网融合等广播技术。数字音频广播技术的音频信号是0和1,它是在音频技术的模拟基础上开发的,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配合软件算法,再根据0和1的组合形式,达到传输精准数据信息的目的。此外,数字音频信号信噪比高,真实比小。数字广播音频系统主要有发射系统和广播卫星的数字技术以及用于记录声音的数字音频技术。随着新型数字媒体接收设备的不断研发,广播媒体已进入了全面现代化时期。在互联网上,网络广播电视媒体会建立一些web站点,并将网络传播与自身音频、视频等信息资源进行有机结合,以此增强技术的整体应用范围,该种技术已是当前广播电视媒体的亮点之一。当然,信息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在给网络广播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让其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需要实现互联网与传统媒介的有机融合。

(二)扬长避短,展现优势

基于新媒体时展无线电技术,必须在传统无线电基础上发掘其具备的优势,同时结合新媒体无线电技术,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在目前数字媒体发展过程中,数字信号技术是其中的核心技术,此技术凭借数字信号的变化可处理无线电传输内容,达到数字信号的取样、量化处理、编码、解码等目的。数字信号技术有利于数据信息的压缩,确保其传输内存和空间的安全性,增强无线电信息传输的精准性。此外,无论是在信号提取还是在信号识别上都更为便捷。想要提升无线电声音信号的整体传输质量,就需要对数字音频处理技术进行科学地运用,该技术主要用于处理音频信号,也能凭借数字音频处理软件实现音频信号的编码等。与此同时,数字音频编码技术的核心点是对音频信号的管理和压缩,该技术又包含了声学参数技术、声音统计技术、模仿人类听觉这三种技术。

(三)展现出媒介融合的优势

在新媒体媒介融合的发展背景下,广播和电视等媒体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无线电广播在新时期想要寻求发展,可借鉴新媒体环境的运行方式,利用媒体实现数字化新媒体运行,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各媒介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在“互联网+”形式下,实现无线广播的网络化发展,比如受大众喜爱的各类APP软件,喜马拉雅FM和懒人听书等软件都体现了新媒体与无线广播以及互联网的融合,这些软件不仅能让广大受众在手机、平板电脑、PC端等上收听到无线广播,还能通过平台增强与听友间的互动与交流。此种模式从形式来讲属于个性化新闻服务,有利于新闻传播力的提升,还能拓展新媒体传播途径。就以喜马拉雅FM为例,该软件中囊括了海量声音,听众能够对感兴趣的信息进行立即订阅,而且用户在登录进入后,可与名人互动,自主录音等。又比如在CNN等新闻频道中,绝大多数的广播新闻媒体是运用个人互动网站,从网民中选取出草根记者,不仅有利于让更多普通民众体会到新闻传播的意义,还能获得更多的新闻和信息资源。

二、新媒体时代下的无线电广播发展与展望

即便无线电广播在新媒体时代下需要面临巨大的挑战,其仍旧具备很大的优势,而且广受大众的支持。无线电广播在未来的发展历程中,想要在众多媒体激烈角逐中拥有一席之地,就需要不断地更新技术,以先进技术为基础发展无线电广播,不断加强技术的应用,凭借先进解码技术和数据技术等,增强广播信号的整体传输强度,并结合实际情况开发新的技术,确保其传播优势立于不败之地。在新媒体时代下,不断提高无线电广播的竞争力,加强广播传输整体质量,降低广播电台在运行上的干扰,增强保真性。确保无线电广播的整体传输的高效率,在载频中,运用系数好的信息,有效满足受众的实际需求,同时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的发展给受众提供更好的收听环境。此外,在对市场进行精准把握的前提下,增强无线电广播的反馈性和互动性,从而为受众提供更为高效、更为智能、质量更高的无线电技术。

三、小结

新媒体时代无线电广播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占有了主导地位。即便目前短波广播仍然存在,但已进入了瓶颈时期,发展受限。对传统广播进行分析,并对其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发展无线电广播,为其提供良好经验。发展无线电广播,就需要以新媒体环境为基础实现科技创新,展现出无线电广播的优势,扬长避短,同时合理运用媒介融合优势,实现无线电广播的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薛虎.数字无线电广播技术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15,11:24-25.[2]崔荣,王典荫.下一代无线电技术与广播电视发展的探讨[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8,12:26,28,30,32,15.

[3]盛晓君.新媒体时代下新闻采编能力培养对策浅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3(8):221.

[4]田宏伟.探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采编能力培养方法[J].才智,2014(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