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理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等教育的理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等教育的理念

高等教育的理念范文1

为了跟随时代对人性的追求,教育领域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管理模式,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以及教师等教学工作者,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平等民主的、符合时代的新型关系。实施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等教育管理首先是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其中主体对象是全体教职工以及学生,在进行高等教育管理的时候,要首先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出发,然后再解决问题。

一方面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在高等教育中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选择权,去选择学生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课程,这样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同时引导学生去自主性学习。在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特点,结合现代化教育技术,通过互动、合作式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方面发展。

另一方面遵循以教师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教师在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时老师也是教育的管理的主体,而不是高等教育管理下的教书机器。而在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管理体系下,教师更应该亲身参与到教育管理当中。与此之外,教师还需要不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反映来不断提出教育管理的改进方法,提高教育管理的有效性,从而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 高等教育在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可行性

2.1 高等院校的管理体制限制了高等教育管理

在高校的管理体制的长期影响下,高等教育管理在实行改进革新的时候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原本的教育体制由于传统观念过时理论不可能一下就能够解决,总会遗留一些问题,比如管理权集中在高校高层领导者、管理者事务型的管理策略以及在教师评职称只重视论文数量等。高校的高层重视结果多于过程,对于高等教育更多的是监控而不是管理,并且在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及时的听取学生和教师的改进建议,就如同封建社会中君臣之间关系,高层管理者只是将全体师生作为自己的意志另一种体现方式,诸如此类都阻挡了高校前进追赶时代的步伐,影响着高等教育的改革,限制了以人为本理念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施行。

2.2 盲目照搬,忽略自身特点

在以人为本的理念被提出之后,国家教育机构鼓励该理念应用于高等教育管理,自此众多高校开始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也掀起了一波学习和模仿该模式的。在学校的标准要求下,高校更多的注重在以人为本理念在高等教育中是否被成功实行,完成上级所布置的任务,然而并没有考虑到人情感、特点、需求、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在这种管理下,教师只是机械的完成上面布置的任务,达到学校规定的标准线。这样一来,教师只是忙碌在量化的工作中,没有一点自己的主动性,发挥不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优势,高等教育管理也不能因此而得到革新。这种现象并非个别高校,这也是我国教育方向改革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只有跨越过去才能够追赶上时代的脚步。对于众多高校来说,在面对新兴的教学理念的时候,不能一味的照搬抄袭,如果适合自身教学体系,则可以结合自身特点来学习借鉴,如果只是完成任务似的遵循以人为本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理念,只会毫无作用甚至会产生反向作用,影响原本的教育管理。

2.3 传统教育管理较强硬,打消学生积极性

高等教育管理的管理对象大多是思想价值观基本成型的,对于这种思想独立、有个性的学生,以往的教育管理在管理过程中所用语言较为强硬或者说较为绝对,例如禁止、坚决不允许还有严惩不贷等。当这些词语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时候,会令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这不但对于学生来说不能辅助他们好好学习,而且对于高等教育管理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而这种情况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够较好的解决这种情况,坚持以学生为本,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使其以更好的姿态迎接学习的到来,进而取得较好的教育管理效果。

2.4 教学总结形式化,不具备其存在意义

教学总结对于整个教育过程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高层可以从此了解到学生对教师的建议以及教师对教学模式的反馈,从而侧面了解教学体系的不足之处,进而改进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但是众多高校在这一方面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总结过于形式化,学生和教师的建议和反馈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尊重,对教学管理工作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而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下,学生与教师的意见和反映会得到足够重视,从而促进教育馆工作的顺利进行。

3 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下的高等教育模式的建?h

3.1 改换以往教学理念,接受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实行,首先需要先改变高校的管理观念。以往的教育管理观念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已经渐渐的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所以需要新的教育理念以符合时代的要求,而以人为本恰巧符合,因此,高等院校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然后根据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来进行教育管理,建立一个具有人情味的管理模式。而在改换教学理念的时候教师需要起到引领作用,带领学生较快的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以及课下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同时留给学生充分的选择空间,贯彻落实学生为教学主体而教师只负责从旁辅助。学生学习时,教师不应强硬灌输给学生,尽量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激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个人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多元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对于高等教育管理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校园文化多种多样,诸如精神文化、历史文化还有物质文化等多元的文化组成了高校的校园文化。在高校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校园文化当中的过程中高校需要有一面精神旗帜,引领着教职工和学生形成一样的价值观和思想品德,然后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良好关系,实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或者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营造轻松、平等的课堂气氛。再之后高校可以举办多种多样的校园活动,当然是促进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的活动,从而使学生在校园文化中感染以人为本的理念。

3.3 对教学评价机制进行改革

以往的教学评价机制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学评价对与教育管理的重大意义没有显示出来。而在以人为本理念的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中对教学评价机制进行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在改革当中,对教师的评定,还需要在原先教育成绩上加上教师的人格品质、创新精神等多方面考虑,毕竟实行以人为本理念,而教师也是其中的绝对主体。高校要做到对教师评定公平、公正、公开,同时也可以对优秀教师进行褒奖。对学生的评定同样也要遵从多方面进行评定。

高等教育的理念范文2

现实中,高校教育理念缺失主要集中表现在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上。中国高等教育受社会需求的侵蚀比较严重,以致于高校的日常教育目标深深的打上了社会欲望的烙印,使高等教育成为服务社会的工具。现在高校片面强调就业率就是其中一种表现。但并不是说高等教育必须与社会划清界限,而是应当在更审慎的态度上审视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关系,防止社会需求腐蚀教育理念。

好的教育必然是教育理念与教育制度,体制,教育评价体系,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教育具体方面的有机统一。只有这样,教育才能从教育理念开始,通过教育具体方面的实践,最后再回到教育理念上来,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推动教育向前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理念与教育具体方面不断地矛盾运动构成了教育得以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因此,无论是从教育理念还从教育的具体方面上说,好的教育都必须根据人的共性和个性的差别,处理好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关系。就教育基本理念的三个方面来看,疏导美好的人性和塑造良好的人格是教育在人的共性上的体现,是人的共性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是人的本质在教育上的反映。个性则更多的体现在个人能力的培养上,是人的个性对教育的具体要求,表现在教学方法上就是因材施教。故而,真正好的教育应该也必然是尊重个性的全面发展和尊重共性的个性化发展的辨证统一。因为不尊重个性,片面强调全面发展的教育必然是僵化的、呆板的、毫无活力可言的;而不尊重共性,片面的强调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就会变成不重视基本的人格与人性培养,导致乖张的个性崇拜,甚至大幅度的社会基本道德素质大滑坡。

高等教育理念缺失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激烈冲突。素质教育是为纠正以往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并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彰显的教育观念。现实教育过程中,极端目的论的素质和应试区分使得应试这一种教育评价手段受到了最大程度的攻讦,好像一谈考试就是与素质教育为敌,使人们忘却了应试的教育评价功能,使整个教育改革完全素质教育化了。这种极端化的倾向使高校放低了对学生的要求,反而使高校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大为下降。而学生则由于这种导向使自己沉湎于混文凭,放弃了刻苦钻研探究学问和提升自己技能的机会。而相反,好的教育理念则会使得教育的各个方面充分的整合起来,呈现良性发展状态。

2 教育理念缺失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不良影响分析

大学重要目标是构建一个整体性的独特的有创造性的大学精神生活和科学研究。同时,对于高等教育赋予大学另一个理念――学术自由。这样可以使得教育者、受教育者或是专门的研究人员之间在学术上可以共同琢磨,相互批判,但不能对弱势的不同意见者进行攻讦、打压;而且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必须是平等的,自由的,可以相互批判的。而现实中,由于社会对教育的不合理需求,高校不仅不能在基本理念上保证教育的正常发展,而且这种不合理的需求同样危害学术自由,荼毒学术研究。

而由于教育理念的缺失,我国高等教育实际上已经演变成“教育形式”的工业体制,其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现效益为目标,依靠专业服务和质量管理,形成的系列化和品牌化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受教育者就是高等教育的原材料,生产线式的粗犷的生产着毕业生,各学科的论文等教育产品。由于人是存在共性和个性的,其与工业化生产的原材料完全不同。因此注定了任何标准的工业化式的操作都不会在教育这个领域生产出最大量的高品质的产品――毕业生,相反则只会生产出最大量的平庸产品,而且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这样,在教育理念就被这种教育工业生产体制抛弃得无影无踪的同时,我们不仅丧失摆脱实际责任压力的创造性活动和富有成效的批判性研究,而且也提供不了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使所谓建立人力资源强国成为泡影。正如汤因比所说工业化反过来重新产生出对工业化精神的病态夸张一样,把教育当成自然资源一样的开发也照样病态地夸张这种教育工业制造体制的精神,其结果就像汤因比所说的那样:“……个人或社会团体觉得自然资源的发现与开发本身便是一种有价值的行为,而这一过程所引起的任何后果对人类的价值反倒无所谓了。”

因此,我们不能天真认为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可以最大限度的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其实不然,将教育生产线式的标准化,会使得教育在工业体制的支配下丧失了自身的精神世界,其结果只能是大量的毕业生走出学校这座工厂,人的整全性消失,学术论文大增,但谈不上创新,因为那只是学术工业体制的机械堆积。可以看得出来,忽略了大学教育理念的精神层面东西,我们甚至连为社会提供合格的“人才”都做不到。然后就将责任推给大学,认为大学教育与社会脱节,其结果就是大学为就业率而披肝沥胆,沦为论文崇拜,将创造与创新变成可以计划的事情。最后,当我们的量在全球排在前列的时候,才发现我们原来没有多少自主知识产权。

高等教育的理念范文3

随着我国十几年前的高等教育大扩招及其教育产业化的发展,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级的教育转化成大众化的教育了。高校里的学生已经是原来的好几倍,高校的教育资源的增长速度却很难翻倍增加。高校的教育质量不断下滑,学生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开展自学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人生观、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出现的很多问题。这种高校的教育质量令人担忧,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转型挫折

这种高校教育质量的下滑也引起了高校自身的重视,很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一种全新的提升教学质量管理手段和方式。上世纪六十年展起来的一种叫做全面的质量管理思想进入高校管理者的视野之中。这种管理模式主要是用于企业生产,其基本理念就是按照企业的管理目标,进行全方位的经过管理,对影响生产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改进和克服。这种管理模式的关键在这个"全〃字上,所谓的"全"包括了几层含义,首先是全方位,就是指对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干预。其次是人员的全面调动。就是指积极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使其都参与到企业的发展,产品的升级改造上,员工的企业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最后,整个过程控制。就是指企业对产品的生产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有效的干预。

生产企业这种全面的质量管理模式照搬照套的移植到高校的教育质量的提升工作上来,还是出现一些问题。高校教育管理注重的是自由发展,松散化的管理模式,很多时候教授们的研究课题可能实用性不是很强,更加偏重于学科的深入性方面的研究,这种管理的严苛性,约束性将对高校的这种崇尚自由,无拘束的发展方式和属性有些背道而驰。由于高等学校与生产企业还有一个方面有着本质的不同,那就是生产企业是以产品的升级改造为手段,以企业的利润为目的的发展模式。而高校的发展目的不是盈利,而是一种公益事业,是对人类文化程度和思想素质升华的地方。很多的教学过程和研究的课题不是马上就有成效的,对学生的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对社会的贡献有时是一种基础性的研究成果,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但是社会意义巨大。因此这种适用于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全面的质量管理模式照搬照套的移植到高校的教学和管理之中是不太适应的,违背了高校的教学目的,禁锢了高校的教学思想,使得研究方面更加具有功利性。

国内一些高校将这种管理模式移植进入校园,只能在学生的档案管理,图书馆的管理,学生宿舍的管理等周边的辅助的管理工作上试点使用这种管理模式,在这些领域,这种全面的质量管理模式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有效地提升了高校后勤的服务质量,提高了教师学生的满意度,但是在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方面,这种全面的质量管理摸式还是没有过多的涉及。总而言之,这种全面的质量管理模式只有经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才能适应高校的教育和管理过程。

三、发展思考

现在的高教工作已经不是从前的精英式的教学过程了,学生的心态,自处超然,处世坦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我们经营好自己的身体,拥抱大自然,健强体魄我们经营好自己的家庭,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陪同爱人,带上笑容带上祝福,常回家看看我们不抱怨生活,学会永远感恩,教育好自己的学生,活出精彩的素质也没有从前那么高了,现在的教学资源也没有从前那么多了。因此,高校要想继续发展,取得发展中更大的突破,需要思考如何适应现在的现实情况,需要思考如何进行管理管理的转型升级,需要思考高校的发展方向和以后的出路在哪里。其实全面的质量管理模式的引入就是一种高等学校进行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有益尝试。

(1)高校进一步坚定质量是关键的理念。高校的教学质量关系到学校以后的命运。教学质量上不去,以后报考学校的学生将会逐年下降,学生的素养也将不断下降,学校将进入一种越教越差,越差越教的恶性死循环之中,最后导致学校可能出现降级处理等情况。高校的管理者、教育者要坚定质量就是生命的发展理念,每一个人都要围绕这种思想开展自己的本质工作,老师要认真备课,努力寻找适合教学的各种方式方法,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学校的管理者要认真思考,大胆创新,破除阻碍学校发展的各种陈旧的制度和管理模式,是,共同努力,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自己的贡献。

(2)高校进一步提升质量文化氛围的营造。其实,管理工作和任务是相通的,管理具有普遍性和差异性,但是绝大多数是相通的,由于应用领域的不同会出现一些管理的差异性。因此企业管理和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也有相通之处,针对那些差异之处,高校的管理者可以通过进一步改进管理模式,不断调整,从而适应高校管理的要求。其中这质量氛围的营造就是高校管理和企业管理的相通之处。作为一个文化氛围较为浓厚的大学校园来说,老师学生的文化素养相对都比较高,都有较好的文化基础。大学的管理质量的提升可以通过文化氛围的营造来实现。企业的那种强制的质量管理模式不适应大学崇尚自由的发展理念。对于大学来说,接受可能较为困难。质量文化的营造则是一种较为温和的管理摸式,更加适合大学的这种管理需求。从质量的文化宣传入手,坚定师生的教学质量就是生命力,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等理念。强化学生老师热爱学校,主动成为学校管理质量提升的参与者、实践者。将提升管理质量的思想融入教学的方方面面,将质量文化氛围的营造形成一种新常态,对老师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种管理质量的提升也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温和过程。这种管理模式将长效持久的推动高校的教育质量之提升。

四、结语

高等教育的理念范文4

关键词:成功素质教育;专业素质;非专业素质;素质学分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近日读到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赵作斌先生的专著《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以下简称《赵著》),不觉眼前一亮,感觉一场新的高等教育革命正在悄然兴起。

一、整体推进综合素质教育,是高等

教育新的革命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工业经济背景下专业化特征的高等教育,是对农业经济背景下综合性特征高等教育的一次革命。在当前知识经济背景下,高等教育必然孕育新的革命:从专业教育转向综合素质教育。

在古代农业经济中,由于生产工具和生产要素单一,劳动对象和活动范围相对狭小,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的价值观多是一元化,与此相适应,那时出现的高等教育呈现出明显的综合性特征。比如,中国古代的太学、国子监等高等教育机构,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以及评价人才的标准,主要是诗书礼仪、儒家经典、道德文章;古代西方的教会学校主要是学习神学,中世纪大学的教育内容虽有文、法、神、医四科,但当时并无专业分科思想,仅仅是一种“自然结合”形态的教学团体形式,一些学者认为其本质是一种综合性的“博雅教育”。

在近代工业经济中,产品生产过程流程化、程序化,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种社会生产呈现出明显的专业化特点。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专业化特征更是突出。社会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培养出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以适应和引领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全球兴起了一场高等教育革命,以专业教育为显著特征的高等教育取代了农业经济下的综合性高等教育,各种高等学校从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到学科建设、专业设计、课程设置等无一不带有专业化特征,以至辞书经典多将高等教育界定为“建立在中等教育之上的各种专业教育”,专业教育成了现代意义大学的本质属性。

“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新的科技革命,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迅猛发展,人类已经由工业经济时代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首先,知识经济是以人的创新素质为先决条件的经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对新知识的创造,而不再仅仅是对以往知识的传承。因此必然要求高等学校紧跟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前沿,将专业教育转变为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其次,知识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不仅要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持续发展,而且要促进人自身的健康和全面发展。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学充分发掘人类自身素质这种最重要资源,真正成为把握自然和社会的主人,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促进人类自身的发展;同时,知识经济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对知识、信息和人才的创造(培养)占有、分配和使用上,高素质的人才已成为核心竞争力。高等教育由传统的专业教育转变为综合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

《赵著》的作者在对高等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亲自创办大学的实践,带领他的团队历经10年的艰苦探索,系统推出了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其根本特征是从整体上,即从大学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到实践模式,从专业素质教育到非专业素质教育,全面探索和推进综合性素质教育,而不只是以往从通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等某一方面开展单向性素质教育;其本质要义是把非专业素质教育摆在与专业素质教育同等地位同步推进,将个性发展摆在与全面发展同等地位相互促进,着重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一种能促进学生学业成功、就业成功、创业成功和事业成功的优秀综合素质。从书的下篇亦可看出,这种理念和模式已经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不仅是对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一次开拓,也可以说是对高等教育新的革命的点火式演习。

二、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同步推进,是实现高等教育新的革命的根本途径

《赵著》的一个重要创新,就是第一次将大学生的素质分为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并提出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分别涵盖“知识、能力、方法、品格、观念”五大体系,各个体系又分别包含相应的特定要素,如“观念体系”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创新精神、敬业精神、拼搏精神等。这一分类不仅突破了过去在高等教育中人们将“知识、能力、素质”相并列的一贯认识,而且相对于以往关于“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等提法更符合大学生的素质结构特点,更契合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便于人们在实践中把握和操作。基于这种全新的素质分类,《赵著》提出了非专业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同步推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赵著》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反映在当今社会人才素质结构上,要求人才既具备专业素质,同时又具备非专业素质。科学发展观反映在对人才的教育培养上,就是既要加强专业素质教育,也要注重非专业素质教育。21世纪的大学毕业生经历多次的职业转换已成大趋势,大学所学的某一门专业知识或技能不可能一辈子管用。大学生在“学业人”、“学校人”向“职业人”、“社会人”的转化中,非专业素质往往起决定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传统高等教育重知识轻综合素质,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素质教育轻非专业素质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个性发展,是导致我国高校毕业生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难以培养出顶尖级人才和世界级大师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步推进非专业素质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专业教育的弊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书中关于他们在实践中对“同步推进”系统探索的专章叙述,更让人读后耳目一新。他们以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改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层楼”模式为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的“两条线”模式,创制了《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上都体现“同步推进”,让非专业素质教育进计划、进教材、进课堂、进基地、进学分。在培养学生成功素质的总体目标下,不仅要确定相应专业的专业素质培养规格,也要确立非专业素质的培养规格。这就有效克服了当前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中多以人文知识教育或思想品德教育等形式代替素质教育的不足。书中还特别强调,“同步推进”首先要求将传统“专业教育”转化为“专业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方法,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专业观念和专业品格,即按“五大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通过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动力等,从而促进专业素质教育。这说明,“同步推进”不是对专业教育的削弱,而是对专业教育的优化和深化。

相对于传统高等教育中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这种“一条腿走路”教育,《赵著》把 “同步推进”的教育生动形象地表述为“两条腿走路”的教育。这种“两条腿走路”的教育是一种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教育,从整体上将现代大学教育由专业教育变成综合素质教育,可以说是实现高等教育新的革命的根本途径。书中关于“同步推进”的实践探索,为高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参考案例。

三、实行素质学分制,是实现高等教育新的革命的关键

一定的教育模式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测评模式,测评模式对教育活动具有“指挥棒”的作用。高等教育从专业教育走向综合素质教育,关键就在于建立与综合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测评模式。

我国现行的大学素质教育存在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没有建立与之相应的素质教育测评制度与测评体系。这是大学素质教育之所以不能真正实行的根本原因,《赵著》抓住这一关键问题,第一次推出了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创立的素质学分制。

传统的学生测评模式是与应试教育模式相适应的,包括学分制在内,其本质是一种文化知识测评。《赵著》推出的素质学分制与传统的学分制相比较,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其一,素质学分制突破了传统学分制以单纯课业成绩为内容的测评模式,它根据成功素质的五大体系来评价学生,测评的内容既包括专业素质学分,又包括非专业素质学分,其基本模块由课程学分、实践学分、表现学分组成。学生的创新活动情况、个性特长发展情况都纳入测评内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发表学术论文、发明专利等均可获得学分;其二,素质学分制突破了传统学分制单一的考试测评方法,而采取了考试和考核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主观测评和技术测评相结合,使测评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其三,素质学分制不是为了甑别、排名、选拔或淘汰,而是为了便于让教师、社会以及学生自己了解学生主体在某一阶段的素质发展状况,从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打好素质基础,发掘潜质优势和素质特长,消除失败因子,弥补素质缺陷,不断提高素质。因此,素质学分制是一种集形成性、过程性、发展性评价于一体的评价模式。

高等教育的理念范文5

[关键词] 教育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 市场需求 产学结合

所谓“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可作如下界定:它是指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持的教育思想,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境界。基于这一界定,本文拟从两个方面就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作一解析。

一、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

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其实是对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定位的认识,即理清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等教育体系的关系的问题。只有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体系,才能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实然”“应然”状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才能在办学实践中真正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现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实然”状态

(1)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尚未理顺。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中最高层次的教育,它与普通高等教育一起构成了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系,但是,两者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

(2)现行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定位单一,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的普通教育系统,包括普通高中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斗博士研究生教育;而职业教育系统却只有职业高中、职业技校或中专高职(大专)。

(3)招生体制不合理,造成人们思想上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误区。

2.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应然”状态

“高”和“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高”,决定了它必须以一定的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和管理知识及其学科为基础,着重进行高智力含量的职业技术教育,要求毕业生能够掌握熟练的、高智力含量的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并具有一定的对未来职业技术变化的适应性,这是它区别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特征。“职”,则决定了它主要强调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知识及其学科基础注重综合性,围绕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以必需、够用为度,这是它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

二、高职教育是技能教育和就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类型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高职办学实践越来越表明,要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就必须实现“六个转向”:

1.由单一的智商教育转向注重情商教育

智商决定成绩,情商决定成功。技能教育要求突显情商教育,情商教育更能突显高职教育的特色。因为对高职学生重点是技能教育,技能和情商关联度最高。美国著名教育家、企业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靠他学得的知识和技术,85%是靠他做人做事的方法和能力”。这“85%”就是情商能力,但却是我们大学教育的盲区,所以,高职教育要把情商和智商教育并重,增强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的本领。

2.由单一的灌输教育转向互动式教育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教学的主体,两个主体只有互动起来,才能达到教学效果。为此,高职教学要在五种新课型(案例型、辩论型、研讨型、参与型、体验型)的基础上,做到五要五不要:要启发式、互动式,不要填鸭式、灌输式;讲课内容要高于课本、活于课本,不要照本宣科、生搬硬套;讲课要有实战内容,多讲案例,不要空对空、就理论讲理论;讲课要旁征博引,富有趣味性,不要枯燥乏味;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乐学,不要虐学而使学生厌学。只有建立乐学体系,把灌输教育变成互动式教育,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由精英教育转向岗位技能教育

过去,高等教育是全国教育的宝塔尖,是最高层次,“物以稀为贵”,高等教育就成了一种精英教育,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精英教育不体现大众性,不体现岗位技能教育和情商教育,这种精英教育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学生都认为“我上了大学就等于进了保险箱,成为了天之骄子,毕业后注定要当人上人”,这种择业思想和理念沉淀在几代大学生身上,到现在还挥之不去。高职教育是岗位技能教育,一定要走出精英教育的宝塔尖,放下架子,认认真真给学生打造技能,实实在在搞“蓝领”教育。

4.由应试教育转向创新型教育

我国的应试教育是最不成功的教育,致使我国670万知识分子一百年都没有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是我国教育和文化的悲哀。党的总书记提出到2020年把中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省委省政府也提出“建设成创新型龙江”,这座大厦若想要建立,必须要靠“两块基石”来支撑,一块是创新型教育,另一块是创新型科研。创新型教育出创新型人才,创新型科研出创新型成果,有了人才和成果,创新型国家才能真正实现。

5.由整齐划一的共性化教育转向个性化的特长教育

这个问题是中国的一个老问题,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中学、大学,都强调共性化教育。共性化教育淹没了学生特长,泯灭了学生的爱好和天赋,很难培养出更多的专家和科学家。因材施教,兴趣是最好的选择,爱好是最大的特长,特长是最好的专业,我们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岗位千差万别,那么,高职教育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也应该千差万别,只有大力开展个性化的特长教育,才能培养各有所长的技能型人才。

6.德育重点由空泛化的传统说教转向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必要的,但由于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空泛化和说教化,教学方法上也都是正面灌输,使得其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在于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触及人性中最根本的心灵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在搞好正面传统教育的同时,要侧重研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更好更快,能“一对一”的解决问题,避免马加爵现象重演。

综上所述,随着各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各国教育改革步伐的推进,还会不断涌现新的教育思潮,我们只有认识并理解了这些教育思想对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作用,才能做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发展各地高等职业教育事业,才能真正达到我们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卢红学.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和人才理念[J].职业技术教育,2004,(25).

[2]姒建英.构建21世纪高职教育新体系[J].教育与职业,2000,(2).

高等教育的理念范文6

关键词:通识教育 高等数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059-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识教育理念正逐渐为高等教育界普遍接受,并在许多高校得以实施。通识教育是指高等教育中的一种非专业性、非职业性、非功利性的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1~2]。数学在通识教育体系中承担着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等能力的重要作用;同时为学生提供今后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所需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技能,进而培养学生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工科院校的各类数学课程中,高等数学是最基础、应用最广泛的一门课程,是通识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基础课程。因此,进一步深化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必然是高校落实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在工科院校从事高等数学的教学实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工科类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做一些探讨。

1 贯彻通识教育理念,准确把握课程教学目标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发展全面的人格素质和广阔的知识视野。因此,通识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今后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基础。高等数学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自学能力,并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更高层次数学知识和后继课程奠定基础,也为学生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奠定数学基础。由此可见,高等数学是一种基础性、预备性教育,是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具备相应的数学知识、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是各学科领域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学生专业发展的基础。因此,高等数学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为目标的,也是为专业教育服务的,这与通识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有认清课程的教学目标,才能正确把握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很多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往往只着眼于知识的灌输,却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意识到我们并不是在培养具有高深数学知识的数学家,而是要培养出具有数学思维和素养,能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各领域所需的专业人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以教学目标为指南,这样我们的教学理念就不会出现偏差,在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重点的把握上就有了方向,从而使该课程能更好的体现通识教育的育人理念,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具备数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卓越人才。

2 依据通识教育要求,合理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2.1 根据学生专业需求,微调课程教学内容

作为一门全校性的公共基础课,高等数学课程一般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学标准以及统一的考核评价方式。这种方式在教学管理上存在便利,有其合理性,不能被完全否定,但是未必能满足不同专业的需求。笔者任教的学校是一所以工科专业为主的高校,并包含少量管理类专业。对于这种专业大类不同,我们会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大纲,这也是多数综合类院校采用的方式。但工科类中还包含多种不同专业,这些专业对学生数学知识的要求虽说是大同小异,但我们不能抹煞“小异”而只求“大同”,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调整教学内容。这里所说的调整并不是说要大刀阔斧的增减。虽然本课程的基础核心内容是相对固定的,但并不代表教学内容就应该一成不变。即使对于同样的内容,我们也应该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而在教学上有不同的侧重点,并可以对一些非核心内容作适当的取舍,从而更有效地分配课时,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里学到更多对今后发展有用的知识和能力。要针对学生的专业微调授课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对自己任教的班级作好充分了解。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班主任、所在院系的老师等途径了解该专业的特点以及该专业与数学的关系,了解学生今后专业课中所涉及的数学知识,然后在自己的教学中作适当微调,从而有效避免了高等数学课程与后继专业课程之间存在的“供需”矛盾,实现了通识教育为专业教育服务的要求,体现了数学的基础性、预备性和实用性。

2.2 融入数学建模思想,体现数学应用功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科与数学产生联系,需要用数学来处理各学科的问题。高等数学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实际上就是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但是在数学课堂上,我们总是把着眼点放在了数学知识、解题技巧的传授上,并不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的作用。笔者在实际调查中就发现,有些学生认为数学无用,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数学“应该有用”,但却说不出具体何用。即使高等数学成绩很好的学生,也不知道该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为改变这一状况,许多学者提倡将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数学类课程中[3]。我们在讲授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时,不应只注重纯粹的解题技巧,而应以本课程知识点为中心,将相关的一些数学模型作为实例介绍给学生,在其中贯穿数学建模的思想。比如我们在讲授微分方程时,就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下传染病模型、人口增长模型等经典的微分方程模型,这些都是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通过这个过程,我们既向学生展示了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功能,改变了学生对数学固有的抽象无用的错误观念。

2.3 介绍数学史知识,加强学生数学文化熏陶

高等数学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往往令很多学生望而生畏。如何让高等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是摆在教师们面前的一个难题。课本呈现给学生的是一条条冷冰冰的、严谨抽象的定义、定理、公式,但每一个重要的数学结论背后都隐藏着生动的数学发展史,他们不是凭空产生的,是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应用于生活,但从教材上学生是无法体会到的。教师在课堂上就应该把这些隐藏在背后的生动故事展现给学生。我们可以通过介绍数学概念的起源和历史背景,帮助学生了解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掌握数学原理和思想方法;通过介绍数学家的奇闻轶事,增添课程的趣味性;通过介绍数学家的奋斗故事,激励和鼓舞学生树立面对挫折的勇气。通过数学史的介绍,加强学生数学文化熏陶,让数学退去晦涩艰深的外衣,变得“平易近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

3 选择有效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3.1 实施分层次教学

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招生规模的增大必然伴随着学生数学基础的参差不齐。因材施教是古今中外的教育者广泛认可的教育理念,但对于目前多数高校的大班化教学来说,教师不可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所以分层次教学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我校区高等数学课程实施分层次教学将近三年,分为优秀班和普通班两个层次,每年从新生中选取10%左右的学生进入优秀班。另外我们历年都会开设重修班供往届未能通过该课程的学生选课。针对优秀班学生,我们在完成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知识面,着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我们前面提到的数学建模内容主要是针对这部分学生的,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和创新能力,为他们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创造基本条件。而对于普通班的学生,则主要以工科类教学大纲为基础,为学生打造坚实的数学基础,让学生能熟练掌握本课程内容,并了解一些数学的应用。重修班的学生基础较差,要注重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的讲解,并要多练,让学生掌握基础核心的知识。在实施分层次教学时,要注意相对的流动性,让普通班的学生有机会通过努力进入优秀班,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去年参加的江苏省非理科专业高等数学竞赛中,我校区学生比往年表现更为优秀。分层次教学能让各个水平的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3.2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等数学传统教育模式通常以教师的“灌输式教学”和学生的“接受式学习”为主。这种教育模式虽能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妨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国内外许多高校都在倡导教师“启发式教学”和学生“研究性学习”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4~5]。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自觉、积极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指导学生通过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实际上,高等数学的内容本来就是数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成果,教师完全可以重置研究情境,将教学内容设置成一系列循序渐进的问题,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重现知识发现的过程,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获得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研究创新能力。例如,在介绍微分中值定理时,由于定理的几何意义是比较直观的,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观察一些函数的图像特点,通过对现象的归纳总结,猜想出定理的结论,随后再引导学生探索定理的证明。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启发式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启发点拨。教师的启发引导能激发学生不断深入地思考,自主获得知识。这种教育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会学生如何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开发学生的研究和创新潜能,这也正体现了通识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要求。

3.3 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近年来已逐渐成为大学课堂普遍采用的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黑板加粉笔的单一模式,让教学形式更加生动,能更好的传达一些不易用语言表达的信息。比如,讲空间解析几何和三重积分时,要把各种立体图形画出来既费时又费力,有了多媒体之后,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但我们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方法,避免喧宾夺主。很多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往往忽视了“辅助”二字,把多媒体辅助教学变成了以多媒体为主的教学,教师完全被课件牵着走。这样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就无法体现。我们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把它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看待,不能让课件的播放代替教师的教学过程。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演算推导,教学实践证明这些过程还是教师在黑板上演示效果更好,容易让学生跟上老师的思路。因此,我们在运用多媒体时,应该精心设计课件和教学环节,使课件能有效的配合我们的讲课,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让高等数学课堂变得形象生动,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传达丰富的信息,并能为学生所接受,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通识教育的育人理念必然对工科院校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在正确的教育理念与教学目标指引下,不断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积极探索和实践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让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得到质的提高,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3):64-68.

[2] 李曼丽.通识教育―― 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 李大潜.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数学类主干课程[J].中国大学教学,2006(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