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农村建设工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新农村建设工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新农村建设工程

关于新农村建设工程范文1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水利水保 可持续发展 思考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长期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基础保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水利水保事业放在更加突出、优先的发展战略地位。以解决农村安全饮水困难为主的民生水利,以解决产业发展中水资源制约问题为主的生产水利,以生态恢复和水安全为着眼点的生态水利,是今后推进临猗县水利水保事业可持续性发展中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临猗县水利资源概况

临猗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盆地三角地带北沿,地理坐标:东经110°17′30.7″"~110°54′38.9″,北纬34°58′52.9″"~5°18′47.6″。东南与运城市接壤,西南与永济市毗邻,西濒黄河与陕西省合阳县相望,北面孤峰拱秀与万荣县相连。黄河流经该县河段全长29公里,据龙门站观测,多年平均流量为19512.2立方米/秒,是本县的主要客水资源。涑水河在该县自东北向西南流过,流经楚候、猗氏、牛杜、嵋阳、庙上、七级镇6个乡镇,在七级镇王肖村境内流入永济县境内,流域面积985.44平方公里,全长44.44公里,该河多年枯竭,已成为全县主要排污及泄洪道。截止2008年底全县目前水利设施主要有7个万亩以上引黄电灌站,153处小高灌,3086眼灌溉水井,有效水地面积达93.825万亩,其中黄灌面积64.77万亩,井灌36.42万亩,纯井区有机井2123眼,有效灌溉面积29.05万亩。节水达标面积为45.225万亩,其中管灌31.305万亩,渠道防渗7.965万亩,喷灌5.295万亩,微灌0.66万亩。

根据本县气象站1957~2008年记载的资料,我县多年平均降水量484.2毫米,最大降水量849.8毫米(1958年),最小年年降水量276.5毫米(1997年),雨量多集中在六至九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0~70%。历年平均蒸发量为2078mm,最大年蒸发量为2233.4mm,为全年降雨量的4.4倍。时空分布很不平衡,是一个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县份,全县地下水资源总量为9945.1立方米,年允许开采量为6108.6万立方米,一般年份地下开采量为9400万方,最高年为12321万立方米,全县人均资源占有量为175立方米,是全省人均456方的1/3,是全国人均1750方的10%,全县年工农业用水总量近年来多大15000万平方以上,其中 临猗县1000多万方左右为农业灌溉。

2.协调发展,重点突破,全力推进全县水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从临猗的县情和水事业发展的现状看,在新农村建设中,还必须坚持协调发展,重点突破的工作策略。根据临猗县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紧紧围绕“温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中心,坚持优先开发利用地表水,控制使用地下水,逐步减少地下水使用量,以地表水资源代替地下水资源为主线,着力推进以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配套为重点,在井灌区实现高效节水灌溉,小型灌溉泵站改造工程。

2.1实施“四位一体”工程,积极推进生态水利

从长远看,临猗县必须坚持生活、生产、生态并重的原则,着眼解决民生问题、产业发展问题和生态安全问题,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推进水利水保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但考虑到临猗水事业建设已取得的巨大成效,目前应把生态水利放在全县经济社会的大盘子内重点考虑,把农村新能源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病险河道加固和河道治理有机结合,整体推进生态水利建设。一是实行自然修复和人工治理相结合,加强水源涵养能力建设。从七十年代开始,随着打井设备的改进和掘进技术的提高,人们不再饮用池塘水,池塘逐渐失去原有功能,而成为蓄积雨水的场所,再加上管护不到位,池塘面积不断缩小,池深变浅,渗漏加大,所蓄雨水越来越小,并且周边环境杂草纵生,作用越来越小为了合理配置水资源,利用好天上水,充分发挥雨水的作用,对现有池塘进行更新改建,其作用有如下几点:一、充分蓄积雨水,适时进行雨水灌溉,合理利用水资源;二、蓄积雨水,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三、在改建的同时,还注重周边环境的改善,使之成为群众键身强体,文化娱乐的场所,成为美化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亮点工程。在季节性、区域性水贫乏的农村,普遍推广节柴改灶工程。在平川和河谷下游水资源充足的农村普遍推行农用沼气工程,尽可能减轻农民生活对资源的依赖性;二是把病险水库排险加固、库河道清淤和流域植被修复有机结合,加强现有河道防洪抗旱能力建设,堤坝植被恢复,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村容整洁;四是在新农村改貌工程中,优先建设排水排污工程,实行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对农村全部地实行水保治理,加强水源涵养地水质建设。

2.2坚持“小型、多样、分散”方针,继续加强民生水利

要继续抓好以解决人畜饮水安全为主要内容的民生水利。在新农村建设中,乡、村两级应把民生水利放在首位来抓。投资规模小、投资周期短,管理成本小、管理方便,服务区域小、受益农户相对集中为主,安排项目规模;二是水利设施形式多样;三是水利设施在布局上尽可能分散,惠及全部生活用水贫乏的村落。对地处坡源、丘陵、高山的季节性、区域性生活用水贫乏的人居分散自然村落,应以集雨井、集雨池塘和水窖为主要形式。对地处流域中下游、人口相对集中的沟道、平川地的村庄,应主要采取渠系配套的办法,建设人畜饮水管网。要适应小城镇人口快速增长的用水需要,加大自来水工程建设力度。从新农村建设实际需要出发,从解决平川地带水质污染带来的生活用水安全问题出发,在五到十年之内,临猗民生水利突破发展的重点应放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平川地带和小城镇区域内的自来水工程建设上。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农村的生态小气候,优化了生态环境。

2.3着眼产业发展需要,及时跟进生产水利

临猗的县情决定,应把解决农业生产用水问题放在基础性地位常抓不懈。要适应主导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及时推进水利事业建设。一是要把现有小水库、山塘涝时蓄水、早时供水的两大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在排险加固清淤的同时,切实抓好供水渠系配套和管护工作;二是在平川地带加强节水喷灌工程建设,重点放在扶持果产业上;三是在旱源、山谷、丘陵地带和流域上游重点抓好集雨设施建设,包括池塘、集雨井等;四是要适应产业发展状况,因产业而宜、因地制宜加强水利设施建设。要适应工业经济迅猛发展的实际和畜牧业快速发展的实际,在工业园区和牧业小区加强污水处理和生态净水项目建设,特别是在产业布局上必须考虑水资源保护。

三、坚持公益性办水利方向,不断探索水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机制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要大力推进水利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在积极争取国家对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新形势水利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出现的新问题,要鼓励群众采取股份合作,租赁承包等形式增加对小型水利工程的投入,要加快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逐步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小型水利工程权责不明,投入不足,发展 滞后等问题,得到明晰产权,明确职责,良性循环,滚动发展。同时,要高度重视水利管理改革,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协会,从工程建设就着手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的完善,切实加强工程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效益。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一是在投入上,应坚持多元化的发展思路,以国家项目投资为主,以村集体投资和农户投资为副,特别是在农民自筹上坚持一事一议原则;二是对于水利设施管护应区别对待,特别对于现有重点水库、池塘和农村集雨池塘不能承包经营,更不能一卖了之;三是在水利资产整合上,不应盲目追求当前利益。

参考文献:

关于新农村建设工程范文2

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达标责任

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以来,岫岩县大宁办事处高度重视,始终将农家书屋建设作为新农村一项重点建设工程来抓,自2008年开始,列入为农民办实事工程摆上新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和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工程一起,同部署、同落实、同推进、同考核。办事处、村领导多次视察农家书屋建设情况,对农家书屋达标建设进行指导,现场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规范书屋管理,发挥最大效用

经村委会研究制定的三种管理制度,即《农家书屋管理规定》《农家书屋管理员岗位职责》《农家书屋借阅制度》,规范了书屋的管理、制定了具体的职责要求、完善了农家书屋的借阅服务。同时采取免费借阅、书目登记制度和借阅登记制度,规范了村民的借阅行为,防止图书的丢失、破坏,而需求登记制度则帮助了农民快速寻找喜欢和需要的图书,为他们提供更贴心、周到的服务,这些做法极大激发了农民看书、爱书的积极性,农民积极参与“农家书屋” 管理,使“农家书屋” 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增长智慧的力量保障。

创新工作举措,努力为民服务

依托农家书屋,开展交流蔬菜种植学习会,是当地农家书屋的一大特色。兰旗村是蔬菜大村,而兰旗村又是全县最大蔬菜合作社基地,不管是兰旗村的蔬菜中心技术员,还是农家书屋的管理员以及全村的蔬菜种植大户,特别重视对蔬菜知识的学习。广大农民群众在养殖、栽种过程中,遇到有疑问的时候,都喜欢到书屋来查阅这方面的书籍,运用书中的知识解决现实生产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找出原因,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提高了菜农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了菜农的黄瓜、西红柿等的品位,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农家书屋管理员在与村民的交流中,得知大家伙在种植食用菌新模式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带着疑问,管理员多次向县蔬菜局和合作总社的相关专家进行请教。在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管理员认真学习了相关资料,并给种植户讲解资料上的内容及在种植过程中容易遇到的各种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为广大种植户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书屋管理员还组织学习食用菌种植与防病措施、得到了村领导的大力支持、村民的大力表扬,使农家书屋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使书屋的借阅量得到了提升,提高了村民读书学习的积极性,丰富了广大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宣传党的政策、推动新农村建设

关于新农村建设工程范文3

(二)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业规模发展能力。全面完成新店、时集、高流三个5千—1万亩连片的设施农业基地以及凤云畜禽养殖有限公司、欧福焦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市永昌禽业有限公司等列入市“2020工程”建设任务。加速壮大两花、两水、一瓜菜和畜禽规模养殖等高效主导产业,新增设施农业5.8万亩、新建扩建畜禽规模养殖场102个,高效规模农业达到70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鲜食花生生产基地、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新兴的鲜花产业“井喷式”发展,面积达1.2万亩,拥有、玫瑰、百合、蝴蝶兰等十余个品种,年产鲜切菊2.5亿支,产值超1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切花菊生产基地,高流镇被中国花协命名为“中国花木之乡”。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032个,带动农户13.1万户;土地股份合作社达到91个,入股农民3.01万人,入股土地8.21万亩;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达到27家,筹集资金1.6亿元,投放资金7300万元。

(三)突出自身特色,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组织实施土地增减挂钩和“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加快建设89个农民集中居住区,邵店镇沂北村、港头镇新圩村被命名为省级康居示范村。开展了以“五有五无”为主要内容的“十路百村”环境综合整治,一事一议奖补资金2874.8万元全部用于新农村建设,建成了6个省级绿化示范村,硬化村级道路108公里、清理沟渠842条、绿化植树161万株、拆迁拆违3291处、清理垃圾405万方,新建垃圾池3215个,建成户用沼气池1500个,疏浚整治河道55条,79个行政村村庄河塘得到整治。在抓好中心镇绿化“百日会战”的同时,注重镇容镇貌整治,扎实推进项目建设,5个中心镇多渠道筹集资金14亿余元,分别投入镇区绿化、道路、市场、环卫、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在阶段性检查验收中,窑湾镇、马陵山镇被评为创建先进镇。

(四)深化农村改革,构建农村生产经营新机制。深入推进“三资四化”服务监管机制,清理村组集体资产5.26亿元,挽回经济损失320万元,避免资产流失980万元,涉及农村“三资”的举报量大幅下降。积极开展省定经济薄弱村债务化解工作,全市27个省定经济薄弱村2008年底账面债务余额1128.78万元,涉及3562个单位和个人,已通过一折通和单位转账全部兑付偿还到位。率先在全省开展了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工作,探索了一条金融服务“三农”的新路子。全年发放“一权一房”抵(质)押贷款2.09亿元,扶持创业项目4170个,惠及农户4300多户。加强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做到了“组织建立、政策制定、部署落实、目标任务”四个到位,有193个村达到村级“四有一责”建设达标村。

关于新农村建设工程范文4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师知识;实践知识

与大学职能相比,农村学校职能容易被人们所忽视,通常被看作基础教育的代名词,主要服务于文化传承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实际上,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主题来看,农村学校担负着培养学生、发展知识与服务社会的职能,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同农村学校的职能相一致,需要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满足学生、社会与学术的需求。

一、农村教师专业问题反思

1.教师教学同教学专业化要求相差较远

农村税费改革后,原有由乡村承担的教育费用取消,全部由县一级财政负担,现有的地方财政投入方式使农村教育经费出现较大缺口。为了节约办学成本,减少财政压力,多数采取“综合教学”方式,即一个教师承担应由多个专业教师共同完成的工作,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教师专业性不够,语文、数学等科目的教师较多,而英语、音乐、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短缺。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有的教师无一人能胜任英语教学,音体美教师更是缺乏。同时,农村地区教师亦师亦农,工作之余还要从事农业劳动,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严重影响到教师的专业学习。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农村学校没有完善的网络设施,教师缺乏网络技术培训,使用网络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欠缺,教师知识更新较慢,处于专业早期的求生阶段[1]。

2.缺少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离开了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探讨,没有规范化的教学程序与研究方法,教师教学经验难以转化为显性的实践知识与有效的行动模式。对农村教师而言,多数缺乏普通高等教育经历,本科学历的比例偏小,没有教学研究的意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以高师院校为主导的外在强制性方式,这种培训方式,理论学习占主导,经验交流与案例研讨内容偏少,导致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出现了两种误区:一种是教学失范,这和学历较低有关,对农村教师应加大学历教育供给力度;另一种是高校培训模式失效,参与培训的主体性不够,应转换培训模式。目前,以高校为主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日益为人们所诟病,以校本培训以及行动反思为主的发展模式成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由于教师缺乏研究的意识,尽管教师尝试教学反思专业发展模式,但多数教师没有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缺乏研究的严谨性与完备性。

3.农村教师教学信心不足存在假象

在加大校本研究力度之后,农村教师校本研究的程序不规范,缺乏合理的研究设计,没有按照预定的过程进行实施。当农村教师同高校教师在一起讨论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时,普遍存在发言不积极,话语较少的现象,与专业研究者沟通不多,尽量回避专家的提问,从而形成了农村教师自信心不足的思维定势。实际上,农村教师之间的交流十分活跃,教师的主体意识鲜明,积极性较高。之所以出现农村教师自信心不足问题,这同其交流的对象有关,由于专业研究者长期生活在城市,从事更为专业的研究,学术话语的专业性较强,同农村教师交流存在较大的文化反差,农村教师话语所特有的地方文化同城市语境中的学术文化形成了无形的隔阂,产生了两种文化之间的陌生与对抗。

从有关研究的结论来看,普遍认为农村贫困地区所处的文化环境弱,福利待遇差,网络资源少,学历层次低,导致农村教师缺乏校本研究的观念和教学研究能力,难以创新知识体系,不能提供有效的社区服务。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师所拥有的学科专业知识需要同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转化为有效的教学知识。特别是在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学校独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其不能游离于新农村建设之外,而是要深入其中,因此,农村教师的任务与专业发展途径应该不同于城市,不能用城市文化视野审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而应该立足农村发展需求,分析与建构农村教师知识结构。

二、农村教育需求

1.学生发展需要同农村现代化相一致的生存智慧

现存的高考制度对农村教育发展有着较强的引导性,促使农村教育需求主要体现在书本知识的记诵方面。农村学生对书本知识的依赖性学习模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尽管新的高考制度改革正导向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但书本知识体系考核模式在短时间内仍无法退出历史舞台。随着新农村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的经济与文化环境将有所改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也会有所缓和。受近年来高校就业率偏低的环境影响,学生及家长开始思考学习的成本问题,通过高考渠道实现社会流动已成为高风险的投入。传统的学习与发展观念逐渐松动,通过高考阶梯改变自身的命运并非唯一的选择,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农村学生发展的另一种渠道。

教育目标是多元的,教学不是归结为制度化的学问关系,而是存在着以知识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关系[2]。与成人世界一样,学生生命中每一个场景每一个阶段,都是人生发展的时空连续,不能人为地把学生的学习阶段同其生活隔离开来,不能把学生个人从教学群体中孤立出去,教师应把学生的学校生活作为生命延续的组成部分,把学生的学业发展同未来的职业生活紧密结合,把学生的生命延续同情感发展结合起来。由此,教师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把知识积累同学生的情感发展、意志提升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学校学会处理未来社会可能遇到的矛盾与问题,提高服务于社区的心理倾向与实际能力。

2.社区和谐发展需要农村教育引领

农村教育是农村区域发展的组成部分,教师与学生是农村区域共同体的重要成员,学校同农村其他组织一起,共同推动着农村经济与文化发展。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教师成为典型的知识分子,学生也是现实的文化群体,因而生存于农村社区的教师与学生成为农村文明发展的引领者,成为化解各类矛盾的劝说者,也是农村风俗的传承者。

由于农村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效应,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城乡之间协调发展。当前新农村建设旨在通过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着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保护与传承乡村文明,缩小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由于农村学校同社区的天然联系,农村教育除了担负起教育教学的任务外,还要承担起乡村建设任务,如通过深入农村社区,改善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环境,及时化解内部矛盾,促进乡村文明;通过举办劳动技术培训班的方式,培育新型农民;通过学生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家庭文明水平等。尽管新农村建设由政府提供引导,但最终还是要依靠农村自身的力量实现自主发展,农村各级各类学校具有亦教亦农的特征,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学校的支持。

3.学术知识拓展需要发展农村教育

在公众的视野里,由于中小学属于基础教育阶段,重心在于传授知识,提高学生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因而同大学的培养目标明显不同,不需要通过教学与科研活动创新知识体系。实际上,从教学性质来看,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经验性范畴,如同科学研究一样,教学内部蕴藏着丰富的问题,隐含着凭借经验难以解决的危机,使学术视野逐渐同教学问题相结合,突破了学术作为专门化系统性学问的认识。在李舒尔曼看来,“教学像其他形式的学术一样是一种成果。当教师将工作公开、接受同行评价和批评,并与所在专业社团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时,反过来又加强了自己的工作,这时教学就变成了教学学术”[3]。也就是说,只要某种知识能够公开、能够面对批判与评论、能够同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成员进行深度交流,就具有学术功用,包涵学术价值,可以纳入学术范畴。学术的外延不断扩大,不仅指专业的科学研究成果,而且还意味着通过课程发展综合知识,通过发现一定的方法应用知识,以及通过咨询或教学传授知识。因此,农村教育同样存在着基于自身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的学术内容,学术保存与知识增长也是农村教育的内在功能。

三、农村教师知识构成

农村教育功能多样,既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又要适应社会与学术的发展,而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关键在教师。为了提升农村教育的供给能力,需要加快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步伐,促进农村教师不断积累,形成多种知识,优化知识结构。

1.专业知识

受区域文化环境的影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目前仍处于外在制度的依赖阶段,教学还远未达到专业化发展阶段[4]。由于贫困地区农村教师普遍学历较低,农村教师专业知识应以积累学科专业知识,扩充教育专业知识为主。鉴于师资紧缺的现实情况,其专业知识不能局限于原有的学科知识增长与深化,而是要根据需要进行取舍。与职前教育不同,职后阶段重在把实践经历同教育学科知识相比较,不断积累有效的教学法知识。只有教师把实践经历与职前教育阶段所学的教育专业知识相比较,把两种知识在行动中有机结合,不断反思教学实践,在学科专业知识教学中生成学科教学法知识,才能增强两种专业知识的教学意义。

教学专业化很容易导致狭隘的专业知识取向,忽视有关农村学生未来发展,以及农村问题的专门化知识。面对农村多元教育需求,教师在做好常规教学工作之余,还要积累同教育职责相符的专业知识,担负起促进农村发展的义务。如:掌握职业伦理知识,承担对学生自立、自信与自强的教育职责,弥补规章制度存在的强制性缺陷,弱化个人自主产生的自由主义倾向[5];了解关于平等的知识,激励农村社区更高的发展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涉猎多元文化的知识,学习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掌握家庭教育知识,增强家庭教育能力,以共同承担教育学生的责任[6]。教师只有积累更多的通识知识,拓宽问题视野,才能适应农村社区的发展需求。

2.实践知识

国内外有学者对教师实践知识进行了许多研究,展现了教师实践知识的内涵与特征。施瓦布是“实践性知识”研究的鼻祖,他提出了“实践性样式”的术语[7]。此后,“默会知识”等概念不断出现,开始确立了教师专业发展所拥有的独特性知识信念。它认为实践知识同具有系统性、严密性及客观性特点的科学知识或技术知识相比,有着根本区别,带有典型的情境性与缄默性特征。但这些研究普遍存在把实践知识归结为缄默知识的倾向,把实践知识生产与表达神秘化,不利于积累与建构实践知识。其实,通过积极的实践与反思,教师在实践中形成的不可言说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可以转化成可交流的显性知识,这些知识包括了提供工作案例、增长专业工作效能的背景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实践知识蕴含教师工作的背景知识,有助于提供工作案例,提高专业工作效能。就教学活动而言,新的主体观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表达为主体际关系[8]。换言之,教师、学生与知识之间不是单向的流程,而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知识共生的过程。教师所传达的知识渗透了教师在生活与工作学习中积累的社区新闻与经验知识,这些知识作为知识背景对教学发挥解释功能。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把学习的教学法知识同课堂教学相比较,进行再次加工与完善,形成常规的教学操作程序,以及解决重大教学疑难问题的策略,经过交流与讨论,形成普遍的程序知识与策略知识。服务农村社区,需要教师在工作与生活过程中注重经验积累,积极参与人际交往,了解社会新闻事件,积累家庭生活知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行动模式

基于工作实践,教师把内化的知识结构同各种场景相结合,形成了多种实践知识。在波兰尼看来,这些实践知识有些是默会的,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或者说不能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无法同教师具体行动分隔开来。与一般教师不同,优秀教师通常有超常的教学智慧,有着解决教学疑难问题的良好思维方式、认识问题的视角和处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以及在整个过程中所需要的灵活性。在认知心理学看来,这些实践知识包括了程序知识与认知策略,为了同上文的实践知识区别开来,可把那些基于实践形成的默会知识界定为行动模式,把那些能够通过交流进行明确表达的操作程序以及实施策略作为实践知识。

行动模式是教师基于人格特征、思维方式以及文化素质,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整合而成的难以文本化的操作程序以及行动策略。在实践过程,每个教师都会追求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行动模式,但并非每个教师都能达到行之有效,它需要教师结合自身的素质调整教学行为,产生适切性教学行动。有效行动模式可以随着教师个性的发展与变化,以及自身素养的整体提高而不断进步,这就需要教师分析影响无效行动模式的关键因素,设计专业发展路线,重塑教师职业的价值取向,同时,深入各种实践场景,增强各种实践场景的反思能力,不断磨练文化性格,积累有效行动模式,促进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浩.农村教师业余生活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18):173.

[2]熊梅.当代综合性课程的新范式: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51.

[3]王玉衡.试论大学学术运动[J].外国教育研究,2005,(12):26.

[4]蒋茵.国外教师专业发展新范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5,(9):27.

[5]绍学伦.关于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的思索[J].山东教育科研2002,(8):14.

[6]黄白.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美国教师培训新态势[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11):58.

关于新农村建设工程范文5

一、发展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努力提升全处幼儿园标准化水平,大力推进中心幼儿园和村级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构建有办事处政府主导,各村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建立覆盖面广、布局合理的办事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立足实际合理调整全处幼教设学布局,提高广大教职员工工资待遇,提高全处幼儿园保教质量,保障全处适龄幼儿接受公平的,高质量的学前启蒙教育,使其在全处形成规范有序、人民满意、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学前教育新格局。

(二)具体目标。

1、到年,全处85%以上的幼儿园达到省定基本办园标准,努力提升全处幼儿园标准化水平,办事处立足实际,合理调整全处学前教育设学布局,使全处公办性质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100%。至年,全处设有1所公办幼儿园即中心幼儿园,下设两所分园,8所村级公办性质的独立幼儿园。

2、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合格率达到100%,大专队伍学历达到80%以上;积极推进托幼一体化工程,在全处幼儿园普遍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指导,全处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8%以上,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和保教质量明显提高。

二、工作措施

(一)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落实学前教育财政经费。由政府、社会、家庭合理分担的投入机制。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办事处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从年起,办事处财政预算单设学前教育经费并做到逐年提高,2012年前办事处财政预算内学前教育经费每年拨付87万。

(二)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增强学前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

1、办事处统领全处,大力推进全处公办和公办性质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年,办事处首先对中心幼儿园加大资金投入,通过修建,完善园舍设施,改善幼儿生活学习环境,达到省定标准,并使中心幼儿园顺利通过省级认定,其次,对中心幼儿园彩虹苑分园的创建,并以高标准配齐该园设施设备,使其顺利开园;另外,对中心幼儿园南苑新区分园进行合理修建,提高办园水平,从而满足该生活小区及有关村庄广大居民的需求,对于改扩建达到省定标准的中心幼儿园市人民政府奖励资金20万元。办事处奖励10万元。

2、加快农村公办性质幼儿园布局调整,优化全处农村幼儿园资源。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地制宜,就近入园”的原则和服务人口3000-5000人的要求,对全处农村幼儿园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调整:年,按照省定标准,将新建幼儿园,改扩建幼儿园、幼儿园;2012年,新建幼儿园、荆戈庄幼儿园;年改扩建幼儿园、庄幼儿园,庄幼儿园,撤销地处本办事处由个人举办的私立幼儿园,撤并沟崖幼儿园,进一步推进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三年内在全处范围内形成以中心幼儿园为龙头,以中心幼儿园分园为示范,独立幼儿园为主体,附设教学点为补充的办事处学前教育新格局。三年内将村级幼儿园调整为8处,附设一个教学点的设学布局。对于新建和改扩建达到省定标准的公办性质幼儿园,市政府奖励15万元。

3、立足实际,加强办事处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从年起,小区开发项目配套幼儿园建设用地一律采用规划方式供应、供地;办事处建设部门应保证小区配套幼儿园与住宅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办事处所辖区域内小区配套幼儿园竣工验收合格后应交付街道办事处中心幼儿园统一管理。今后,新建小区村庄改造每5000人口的住宅区均由政府投资建设或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无偿配建,建设一所规模为6个班以上的公办幼儿园。

4、关心学前教育特殊群体,在全处范围内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确保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城镇低保家庭子女、孤儿和残疾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妥善解决我处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幼儿入园的问题。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全处幼儿教师素质。

1、落实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园长和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幼儿园园长教师及其他各类人员应取得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岗位证书,严格持证上岗。全处幼儿园非公办教职工全部实行聘用制,依法签定劳动合同。

2、加强幼儿园师资配备,办事处将会同上级主管部门根据省定标准,逐步配齐中心幼儿园教职工,逐步加大农村幼儿园公办幼儿教师配备比例,2015年前中心幼儿园公办幼儿教师所占比例达到55%以上,每所农村独立幼儿园至少有1名公办教师。

3、完善师资培训制度,制定全处学前教育师资培训计划。三年内,全处教师的大专学历达标率达到70%,本科学历达标率达到30%,提高全处整体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

4、依法落实全处幼儿教师待遇,切实维护幼儿教师权益。稳定幼儿教师队伍。2012年前办事处非公办幼儿教师工资要达到全市上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倍以上,并逐年提高,非公办幼儿教师的工资、保险等待遇,按不低于70%的比例,由市、办事处财政按照1:1的比例共同解决,市政府统筹发放并逐年提高。年解决幼儿园非公办教师保险。

(四)加强学前教育管理,全面提高保教质量。

1、加强幼儿园审批监管,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中心幼儿园负责审批各类幼儿园,实施幼儿园年检制度,实行动态监管。建立以办事处牵头组织,综治、教育、建设、公安、卫生以及各村委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对未经审批和达不到标准的幼儿园予以取缔。

2、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建设平安和谐幼儿园,严格执行《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加强幼儿园安全设施建设,配足配齐保安人员,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有关部门按职能分工,建立全覆盖的幼儿安全防护体系,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监督指导,幼儿园所在村委小区要共同做好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

3、规范幼儿园收费管理,实现“阳光收费”。各幼儿园严格按照市、市有关规定制定的标准收费,各幼儿园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坚决杜绝幼儿园高收费,随时查处乱收费。

(五)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保障全处学前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办事处为全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责任主体,中心幼儿园加强全处学前教育的监督管理和科学指导,办事处建设部门要把学前教育纳入全处国民经济和全处发展年度计划,支持幼儿园建设发展,财政部门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办事处财政预算,制定支持学前教育的优惠政策,不断提高经费投入水平。

关于新农村建设工程范文6

前言:绿色能源示范县,顾名思义就是在采用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资源方面有示范意义的县、市,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我国将全面启动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争取到2015年生物质发电装机达1300万千瓦,集中供气达300万户,建成200个绿色能源示范县,1000个太阳能示范村。绿色能源示范县的实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之一。近期,本刊将陆续推出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的专题报道,以飨读者。

把新能源开发纳入区域发展的战略重点

2012年7月18日,记者从北京南站出发,经过四个多小时的动车先到山东省潍坊市,再经过近60里的路程来到寿光市,路途中公路两岸的绿化带郁郁葱葱,鲜花盛开,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在寿光市开放式的政府接待室,主管能源的寿光市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宝华告诉记者:寿光市是总书记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联系点,位于山东半岛中北部,渤海莱州湾南畔,东邻潍坊市寒亭区,西界广饶县,南接青州市和昌乐县,北濒渤海,有30公里的海岸线,是潍坊市下辖县级市,1993年6月1日撤县设市,是中国古代杰出农学家《齐民要术》作者贾思勰的故里,中国最主要的蔬菜和原盐产地之一,著名的“中国蔬菜之乡” 。多年来,寿光市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城乡一体均衡寿光”为目标,着力推进规划、产业、建设、文化、民生、党建“六个一体化”,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新路子,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奖” 等荣誉称号,被确定为全国改革开放30周年18个重大典型之一。2011年,寿光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42.4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69.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253元,是2009-2011年山东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第5位,位居潍坊市第一位。寿光市充分区域和自然优势,充分利用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作为区域能源发展的战略重点,同山东省文登市、诸城市、荣城市、禹城市、单县、临朐县成为首批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

寿光市利用绿色能源的状况和建议

寿光市发改局王全国局长向记者介绍:目前,寿光市按照国家有关部委“政府引导、市场动作、县级统筹、绩效挂钩”的要求,新能源产业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初步奠定了沼气、秸秆综合利用、风能、太阳能的产业基础。经测算,寿光市新能源开发利用量达到98.5万吨标煤(折合),传统生物质能占生活用能比重已下降到3%,消费量不到4万吨标煤(折合)。寿光市生物质能源利用开发潜力为80万吨标准煤,包括人畜粪便、秸秆、柴薪及林木加工残余物、垃圾及餐厨垃圾等。寿光市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太阳能开发潜力可达500万吨标煤。寿光市北部地区沿海可开局风力发电105万千瓦规模,开发潜力相当于每年72万吨标准煤。潍坊市委常委、寿光市委书记孙明亮?、寿光市市长朱兰玺和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广大人民群众高度重视、积极投入到绿色能源建设中,目前,寿光市绿色能源事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