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协调发展理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协调发展理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协调发展理念范文1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35-02

作为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从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作为当代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理论总结,科学发展观成为我们指导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动包括教育价值观在内的整个社会价值观变革的根本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包含三个基本要点,即以人为本的理念,可持续发展观,协调发展观。这三种理念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论意义,将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教育价值观念的提升。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理念,提升生命价值和激发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在教育领域内,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提升生命价值和激发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尊重生命,提升生命价值

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是其他一切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教育最根本的起点也在于生命本身,教育因人的生命而发生。教育是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生命是短暂的,但可以创造生命价值的不朽;生命是脆弱的,但血肉之躯塑造了强大的历史。生命以其社会性、精神性超越自然性和个体性,获得生存的永恒意义。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提升和扩展人的生命价值与生命意义。然而,被现实功利和扭曲的质量观迷惑了视线的教育,只是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获得,把人异化成了工具和手段,学生成为了装载知识的容器,而教师则成为了制作这种机器的机器,漠视了生命及其价值的实现,致使本该充满生命活力的学校和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活力与激情,甚至酿造出扭曲生命、残害生灵的种种悲剧。因此教育更应负起自己的使命,关注学生的生命,实施人性化的教育。

(二) 尊重生活,激发学生主体性

教育是在生活中进行的,生活是教育的现实基础和知识来源,教育是生活的表现方式之一,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形式。但由于教育的急功近利和形而上走捷径重灌输的教学模式,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单调的条文背诵,抹去了其中有丰实内容的思维过程。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但回归生活本身不是目的,回归生活还要穿越生活,培育具有主体性和价值感的人。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应在生活的层面上展开,要重构学校教育理念。学校教育不是为生活做准备,学校即社会,要在教学活动中营造生活氛围。教师不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提供”给学生,教师应充分注意学生的情绪、情感、创造能力以及知识对于学生生活的意义,允许他们最大限度地自我表现和自我选择,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三) 尊重生存,培养完整意义的学生

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观在教育内容方面必然要求发展学生智育是重中之重,而这种传统的重学生智育发展而轻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整体发展的教育结果只能培养片面发展的人,其产生的不良教育结果是:学生的道德水准滑坡;学生身体健康的危机;学生心理健康危机。认为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必须是社会性与个体性统一的人。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又是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人既有个体性又具有社会性,个性化要以社会为基础,同时个性发展又是社会化的前提条件。“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正是要求人的个性和社会性协调发展。

二、坚持生态主义的教育价值取向,加强人与其他生命体关系的关注

以往的传统道德教育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其观点主要表现为人的利益是道德原则的唯一相关因素,据此我们可以看出,人是道德教育价值的唯一主体,教育只考虑人的需要和利益,人以外的其他生命都是人类的附庸,它们没有权利可言,没有自在价值。这种教育价值观是与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相适应的:人类是自然界的主人,是最高级的存在物,只有人才具有内在价值,其他自然存在物只有在他们能满足人的兴趣或利益的意义上才具有工具价值,自然存在物的价值不是客观的。

然而,在面临大自然的强烈报复行动的当代,随着全球性的物种、能源、环境等生态问题的产生和不断恶化,人类已逐步认识到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的危害性,开始反思和重新界定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生态主义的自然观应运而生。这种自然观不再从人类自身的狭隘利益来看待自然界,而要求人类自身价值与自然界价值相统一,人类生存发展权利与自然界生存发展权利相统一,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自然观的转变相适应,教育必须确立生态人文主义价值观。生态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把是否讲求生态伦理,有无环境道德,能否理智而友善地对待生态环境作为现代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既克服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片面性,又恰当地肯定了人类伟大的能动作用。生态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在当代存在操作上的可能模式,就是生态素质教育。

三、坚持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价值观,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统筹教育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全面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1)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全面发展和进步;(2)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确保各方面的发展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教育价值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

(一)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

党和政府在处理教育与非教育的相互关系时,主动采取优先考虑教育、超前发展教育的这一原则。确立这一原则的意义在于:1、教育优先发展基于关于社会化生产和消费的理论。认为,人作为生产的主体,而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和生产方式的每一次变革,都必须依靠科学文化和人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在社会化生产不断拓展的过程中,要发现、创造和满足由社会本身产生的新的需要。无论是实现社会化生产,还是实现对社会产品的消费,都离不开具有高度文明的高素质的人。这种人在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必须接受社会的培养,而教育则是完成这种培养最直接、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和形式;2、教育优先发展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一个人的成长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等生产发展了再发展教育,而是使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优先于生产的发展,这就决定了教育必然是长期性的、超前性的;3、教育优先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客观必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生产力的发展则有赖于教育的发展。在我国,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能像许多发展中国家那样,单纯依靠引进资金、设备搞建设,而是要自力更生,依靠人民的力量,依靠发展教育、开发巨大的人力资源,使之变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二) 统筹教育内部协调发展

教育协调发展的重点首先在于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加强城区薄弱学校改造,加快农村教育发展,尽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其次在于统筹区域教育协调发展,逐步扩大教育协调发展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地域范围。对于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如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的规模、结构和效益,统筹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国民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协调发展,也是需要我们整体推进的工作。

(三) 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教育公平是人发展起点的公平。教育公平的理念也是源远流长,孔子最早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公平思想。如今,促进教育公平,保障社会公平,更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教育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历来被看作是人们发展提高,缩小社会差别的重要手段。在现实社会条件下,教育公平的价值应体现在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教育评价的公平等方面。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人民出版社,2007.

\[2\]周济.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M\].2004-12-1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洪宝书.教育本质与规律\[M\].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关于协调发展理念范文2

关键词:卢梭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体育 中考体育加试

一、自然主义体育教育理念与功利性中考体育行为简述

(一)现阶段功利性中考体育行为问题现状分析

1.“应试之举”现象凸显。应试教育的环境下,中考体育自然逃脱不了被应试的命运。将体育课程纳入升学考试不管是对学生、对学校还是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中考体育最初的目的是通过加试这一手段督促学生自觉锻炼,增强体质。但现实却是部分中学片面地为了成绩,为眼前利益而进行专项训练,这种训练的后果就是即达不到中考体育加试的本意,又违背了体育全面学习的目的。

2.内容枯燥,学生兴趣淡化。中考体育加试变成了体育“应试”教育。这就是中考体育现状,在这种教育现状下,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仅仅围绕几个加试项目开展,并且这种教学方式也仅仅是机械性的、填鸭式的教育,学生学习失去了乐趣,体育课程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失去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终身体育学习的意愿。

3.中考体育加试功利冲击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现阶段中考体育加试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忽视了体育自身的内在价值,一味地追求体育加试高分而为之进行专门性训练和备考,中考训练的内容也仅仅围绕加试的几个项目开展,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课程并不能有效地开展,从这一点来说,是对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的极大冲击。

(二)自然主义体育教育理念简述

卢梭认为是在自然主义教育理念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有关体育教育的思想。提倡人性解放,主张教育要遵循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开展,强调人自身的自然本性和固有价值。这种体育思想最为直接的特点就是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应以锻炼者的需要和兴趣为导向,培养其自由、自主的学习习惯与环境相适应的能力。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身心协调发展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卢梭对教育的目的界定为:培养出新一代的“自然人”,是身心结合、协调发展的人。第二,基于“回归自然环境”理论基础上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卢梭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源于其教育理念,与教育理念一样,体育教育同属自然主义体系。第三,重视身体器官训练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在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之前,游戏、运动占领着人们思想的主要空间,认为如此就能对身体进行锻炼,而从未明确具体的身体感官的训练。

二、自然主义体育教育理念与功利性中考体育行为冲突表现

(一)身心协调发展观念的冲突

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思想首要内容便是关于身心协调发展的叙述,提出顺应自然,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应做到身心协调统一。但随着中学体育加试成绩纳入中考加分项目后,体育运动的价值也在发生变化,强身健体理念已转变为功利性的中考加试专项训练,单纯从体育运动自身的价值来说,身心协调发展的观念已慢慢偏移。

(二)终身体育路径发展的冲突

中考体育加试实施以来的中学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后,不难发现,在一些省份部分中学的体育课程项目设置上,都是围绕中考加试项目进行教学训练;对于其他一些体育运动项目来说,早已排除在体育教学项目考虑之中。这种功利性教学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终身体育的运动项目。

三、自然主义体育教育理念与功利性中考体育行为冲突成因分析

(一)应试教育体制的利益驱使

现行应试教育环境下的人才选拔机制,使得中考体育加试并未摆脱应试教育的包围圈,功利性的、片面性的体育教学行为层出不穷。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中考体育加试虽然只有30分计入中考总分,但对于仅一分之差就落选重点高中或热门中等专业学校来说,中考体育加试30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

(二)相关利益群体的牵制

在现行教育背景环境的影响下,相关利益群体的出现阻碍了自然主义体育在中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实施,利益群体包括:各级教育部门、各学校体育组织、班主任、体育教师及学生家长,由于他们的存在使得中考体育出现功利性训练成为可能。

四、自然主义体育教育理念与功利性中考体育和谐发展路径

(一)重新审视自然主义体育教育理念的现实性

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教育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及现实意义,在现阶段越演越烈的功利性中考体育行为的冲击下,重提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思想教育理念有着现实的厚重感和紧迫感,对于种种现实的急迫性使得中考体育加试顺应自然主义教育理念的可能大大增加。

(二)完善加试考核内容、改变一考定终身现状

现今中考体育加试存在诸多方面问题。也是令人头疼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可考虑如下方案:一是中考体育加试设必考项目、选考项目及抽考项目。二是进行初中三年体育综合素质测评;加试项目和内容应与平时教学相结合,顺应教学自然,不去刻意改变原有教学内容安排,应更加注重学生全方位身心发展的测量。

(三)正确认识中考体育加试,注重学生课余锻炼

中考体育加试时学生正处青春期,而青春期则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敏感期,是良好体形塑造的关键期,这个自然时期如果被错误地干预,那么影响的可能是学生全面的发展。应该考虑如下方面:加大中考体育加试内容的宣传和教育力度,督促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初中期间,学校或家长应对一些超重肥胖学生进行单独测试并提供体育锻炼、营养配餐的建议,重点关注。

参考文献:

[1]毛振明.学校体育发展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徐珊珊.卢梭体育思想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关于协调发展理念范文3

关键词:教育产业化 和谐发展

一、关于教育产业和教育产业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开始全面推进各项体制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产业化”由此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一种主要的观点是,教育产业化,即学校应当企业化,学校即是教育企业,应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按照这种观点,学生不但要负担教育的全部成本,学校收取的学费在支付全额的培养成本之后还应有所盈余。同时,也出现了反对的观点,反对教育产业化的意见认为,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有公益性,学校是非赢利机构,不同于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因此,教育不应产业化,也就是不应市场化。由此,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开始了一番热热闹闹的关于“教育是否应该产业化”的讨论。

教育产业是由教育的属性决定的。产业是经济领域的概念,“指生产同一性质的物质和劳务产品的组织的集合”。国外经济学家对国民经济部门作产业划分,是从“所有能得到报酬的活动都是生产性的”这个观点出发,而划分出三次产业的。可见,“产业的特性,首先就是生产,而非其他”。教育之所以是一种产业,首先因为它具有生产性,而且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教育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其次是因为教育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又都为社会生产着同一性质的产品,所以社会教育组织的集合,当然是一种产业。这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教育产业化强调的是,教育与产业(比如工业)的挂钩,是教学的知识成果与产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之间的互相拉动。就好像生物的互利共生一样,相得益彰。它是指国家根据教育的生产属性而推行的一种政策及其结果。这种政策就是“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内在规律相适应、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这种政策正在逐步推行,其结果将逐步显示出来。可见,教育产业和教育产业化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教育产业是由教育本身的属性所决定,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教育产业化则是在教育生产性的根基上实行的一种政策及其结果,政策完全是由人制定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产物。事实表明、发挥好这个能动性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长期对教育是一种产业缺乏正确认识、而对它实行非产业化政策,使教育长期非产业运行,而成为“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教育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智力、品德甚至体力等方面的发展,使人类能更好地适应和改造社会与自然环境。教育的多重功能表现为教育在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行使的职能、产生的功效等。

(一)协调发展的教育有效促进经济增长

教育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创造知识、传播知识和运用知识的人力资本,体现出比其他产业更高效率的特征,因此,协调发展的教育能有效促进经济的增长。

1.教育投资直接为经济增长作贡献。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形成有巨大资金投入的教育基础设施;教育活动、科研活动自身也要消耗大量的活劳动。教育协调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教育产业的扩大,带动全社会在多层面的物质投资以服务于经济增长。

2.教育消费的扩大促进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协调发展的教育要求尽可能从总体上与社会同步发展,并满足老百姓多层面、多角度的需求,提高教育质量,增加教育服务内容。

3.教育协调发展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是科技第一生产力由“潜在性”变为“现实性”的前提和条件。

(二)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果从根本上制约教育的发展

1.经济增长为教育协调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教育一定程度上是指通过人力投资的基本形式

――教育投资所形成的,按计划培养和训练劳动能力的活动。从负担的主体角度看,教育成本可以分为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两部分。教育协调发展,在根本上是要保证长期和持续的教育投入,但这必须以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前提。

2.经济增长对教育发展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从根本上说,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最终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既决定着教育投资的需要量,也决定着教育投资的供给量”。这必然要求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与发展速度与经济建设的规模和发展速度相适应,在数量上相协调。

教育协调发展,即一个具有先进的教育发展思想观念与理念,有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教育投入,具有适度的发展速度,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平衡且全民受教育水平逐步提高,教育效益对社会经济文化贡献率与投入相协调,教育信息化,教育法制化逐步健全,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体系逐步完善的可持续发展。

三、促进教育产业与经济的和谐发展的建议

我国目前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于这一发展关键阶段的特点,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蕴含着争取第一种光明前景,规避第二种黯淡前景的战略意图,以期促进我国经济的长足的和谐发展。教育协调发展能有效促进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果从根本上制约着教育的投入,影响教育的协调发展。

(一)我国教育现存的问题

首先,教育投资尤其是政府教育投资增长缓慢,总体水平偏低。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供的数字,1994年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共教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中,中国仅为2.2%;世界平均水平为5.2%;就连一般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也分别为3.9%和3.0%。即使近年来我国明确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经过这几年教育投资的高成长,现在教育预算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仍不足5%。我国以占世界公共教育经费总数1.4%的财力,支撑着占世界学历教育人口22.9%的庞大教育体系。

其次,我国教育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教育发展水平不甚高的情况下,投资基础教育能争取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高等教育在有限的财政教育拨款中超过20%,不仅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且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但从使用效率看,高等教育规模有限,毛入学率仅为5%,远远低于国际水平,而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投资相当于培养60个小学生和25个中学生,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因此这样的国家教育投资在结构上显然是不合理的。教育投资不合理除了表现在教育结构上的不合理以外,还体现在区域分布的不平衡。主要出别在于城乡差距。

(二)促进我国教育产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的建议

教育协调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呈现出三个紧密相关:教育协调发展与经济增长紧密相关;高等教育发展总量与质量与第二产业总值和第二产业从业人数比重紧密相关;“普九”覆盖率与第三产业总值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率紧密相关。第一,教育是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基础工程,无论从现代化战略全局还是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角度,要进一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动摇;并按照教育与经济的内在关系,合理规划布局,协调发展。第二,结构问题应成为今后教育布局的重中之重。衡量教育的发展不能简单地看总量,教育的层次结构要和经济部门的产业、行业与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第三,经济增长目标及为达到目标所作的计划要使教育发展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与经济增长相协调:一是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应同经济建设的规模和发展速度相适应,两者在数量上要协调发展;二是避免在指导教育规划,平衡教育协调发展实践中简单的数量扩张,忽视教育各层次需求结构的均衡性三是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成果应达到教育目标,确保质量合格。

要促进我国教育产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笔者有以下建议:

首先,要解决当前我国教育发展存在的几个问题。教育投资尤其是政府教育投资增长缓慢,总体水平偏低。和谐社会的建设提出的这一两年,我们已经看到,政府财政在教育产业的投入有了明显的增加, 国家政策在教育领域已经有了明显的倾斜。

其次,我国教育投资结构不尽合理。教育是分层次的,应该按照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等不同层次讨论教育问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今年中央新增加的教育支出70%用于农村,基本转移到地方去。这也是解决教育结构不合理的又一利好政策。

政府投入一定资金解决学生的学费问题:助学贷款应放宽口径,让更多的贫困学生能上的起学。楼继伟:比如说有的国家高等教育都是免费的,我想在中国做不到,我们说还是有准公共性,还是个人要付一部分费用。当然这里必须做出区别,像助学金、奖学金、助学贷款,这些是解决其中一部分的问题,所以我们还要提倡政府的支持和个人的责任要结合。

另外,呼吁社会各界一起关心贫困学生,发动社会力量来帮助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也是以先富带动后富政策的良好范例。只有整个国家的教育水平上去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才能有持续不断发展的动力。要缩小贫富差距,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缩小全国各个地区孩子受教育的水平的差距。

[参考文献]

[1][英]阿特金森著,林荣日等译.教育经济学导论[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

[2]林荣日.教育经济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关于协调发展理念范文4

关键词:天工开物;生态设计;可持续发展意识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063-01

一、《天工开物》之解读

《天工开物》系明代宋应星所作。全书分上、中、下3卷,又细分18卷。上卷内容涉及五谷棉麻种植,蚕蜂饲养、纺织印染、矿产采集、采盐制糖。中卷记载砖瓦陶瓷制作、车船建造、煤炭硫黄开采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工艺流程。下卷记述金属矿物开采冶炼,兵器制造,颜料酒曲生产,卷末为珠玉采集加工等。对衣食住行都有详细记载和描绘,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均囊括其中。全书总结了古代农业、手工业等诸方面卓越成就,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水平,是一部内容全面、系统分明、资料翔实、体制宏大的科学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主张造物设计科学化,追求实用、和谐、适应自然,探其一般造物规律,以普通日用物品为主,记述设计结构、数据、操作方法等,很多都有设计工艺图示,这反映出明代重实践、轻空谈,重试验观察、轻烦琐考证,重实用技术、轻神仙方术的科学精神。书中强调人于自然协调发展,只有在人的工巧与天然物质条件相互协调适应,互相配合作用下,才能开发出适用之物。

二、设计的生态性

(一)《天工开物》生态性体现

《天工开物》强调“天人合一”。它认为农业、手工业技术的原料、工具和手段等无一不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传统的造物设计思想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关系,保障经济、社会、资源和环保协调发展。在《天工开物・乃粒第一》中“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道出了人与自然物的辩证关系。人的生存离不开五谷,而离开了人的播种和加工,五谷则不能自行生长,充分说明人与自然要相互依存,协调发展。在造纸的一章中,《天工开物・杀青第十三》关于造纸的材料来源――“所谓杀青,以斩竹得名;汗青以煮沥得名①”对于材料用法――“树已老者,就根伐去,以土盖之。来年再长新条,其皮更美”,更深层地揭示古人尊重自然规律,恰当地利用自然资源,实行和谐的生态保护,不过度消耗采伐的崇高理念。“精者极其洁白,供书文、印文、柬启用;粗者为火纸、包果(裹)纸”,将消耗的资源降为最低。无论是加工过程,还是原料的消耗,古代人们已经开始注重自然的生态保护。

(二)《天工开物》的生态设计

《天工开物》思想体现在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求设计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尊重生态伦理,而进行“生态设计”。生态设计的理念与“天工开物”中强调“天工”与人工相配合、自然界的行为与人类活动相协调的思想不谋而合。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急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和索取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一系列惩罚。面对这种现状,各国政府、社会团体以及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有计划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行动以改善环境状况。在设计艺术领域中,提出和倡导“生态设计”理念,目的在于从人类造物的第一个环节来缓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生态设计是设计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将对环境的破坏影响降到最低的一种设计理念。从产品的设计阶段直至生产、运输、使用、维护、回收这一生命周期,都必须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三、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意识

《天工开物》――“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从字面上便体现出中国传统造物设计的真正内涵,表明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只有在人的工巧与天然物质条件互相协调、适应下共成一体,才能开发出适用之物,有益于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序中“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自然力创造了万物,其首先肯定了天然因素的力量,清晰的强调自然客观物质在造物中的作用。“开”又可译为人工之巧,在《天工开物・锤锻第十・锚》一图中集合多人,协调运作,生动刻画了人工配合劳作的完美风景。在《锤锻第十――治铁》中又指出“凡铁性逐节粘合、涂上黄泥于接口之上,入火挥槌,泥滓成枵而去,取其神气为媒合。胶结之后,非灼红斧斩,永不可断也②”自然力和人工的合力充分展现出古人无尽的智慧,所以说,“天工”就是指人依靠自然力形成的技巧,“开物”就指人借这些自然力的技巧来造物,来开发有用之物。这一题目不仅展示了以自然取材为基础的传统设计,更揭示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历史的车轮总是不停息的向前运转,在现代社会中,随着设计的成熟,设计不单纯只是表面的,而日益和人们的各种生活需求相互渗透。设计已不仅要满足人类功能的需求,还要满足人类精神的需求,它将以追求生态性、技术融合、绿色环保为趋势而发展。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敲响了人们贪婪吮吸自然资源的警钟。现代设计倡导结合周围的环境,尽量节省材料的使用量,为再循环、提高能源利用率而设计。当前我国提倡科学发展观,倡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作为新时代的设计人员必须重视当前的环境状况,积极的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四、结语

古代有令人骄傲的先进技术,有辉煌的经济思想,生态设计思想占其重要一部分。在当下,可持续发展思想已成为维系人类生存的途径。现代产品设计是产品一环境的中介,理应寻求人、产品、环境的协调一致。不仅需要设计师的理性,更需要新兴科学和技术的融入。当今生态环境遭到人类严重破坏,可持续发展思想被人类唤醒并重新重视起来――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作为设计者,必须把这种生态环保思想运用到设计实践当中,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社会而努力。

注释:

①《天工开物・杀青第十三》“所谓‘杀青’”句:宋应星继续为他的纸起于上古说进行论证,对“杀青”、“汗青”做了自己的理解,即都是造纸的工序。

②在《天工开物锤锻第十――治铁》把铁逐节接合起来,要在接口处涂上黄泥,烧红后立即将它们锤合,这时泥渣就会全部飞掉。这里只是利用它的“气”来作为媒介。锤合之后,要不是烧红了再砍开的话,它是永远不会断的。

参考文献:

[1]石丽华,罗见今.论《天工开物》中的生态技术思想及现实意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

[2]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3]吴江,万然,张志华.论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的工业.

[4]胡飞.论中国古代造物的设计文化观念[J].艺术百家,2007.

关于协调发展理念范文5

生态城市;概念;意义;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4.1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003-02

引言: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1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内涵?

所谓生态城市建设即是运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原理,通过综合协调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改善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良性循环、协调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生态城市建设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它不仅是一个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更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建设生态城市,就是立足于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生态经济理念指导和规范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机制,寻找发展动力,拓展发展空间,培育发展环境。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以最小的经济社会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区域内环境保护、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2关于我国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许多城市如上海市、长沙市、宜春市、扬州市、威海市、深圳市等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最近几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生态学会以及他们的地方学会举办了多次全国性地方性学术讨论会,将学术研究与交流推到了。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于2002年8月19日至23日在深圳市召开,《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是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将对世界城市建设与发展以及人居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3发展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

从生态学的意义上讲,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市建设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效益观、消费观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强调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生态城市建设是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是要以城市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为理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城市规划为蓝本,以环境保护为重点,以城市管理为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新机制,建设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保持高度和谐的城市。通过创建清洁、优美、安静的城市,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高效的生态产业和人们的需求与愿望得到满足、和谐的生态文化与功能相整合的生态景观,实现自然、农业和人居环境的有机结合。?

4发展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必须要正确处理的几个问题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它不仅涉及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针对环境差、底子薄、人口多的国情,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

4.1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互促双赢,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如果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指标,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资源和环境将难以支撑,环境安全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也不能脱离经济发展去谈,必须靠发展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问题。因此,既要努力克服重发展轻环保的问题,也要坚决防止一谈到环保就放慢发展、甚至不要发展的倾向,真正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并进。

4.2正确处理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关系。循环经济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可以使资源能源得以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传统经济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造成资源能源的巨大浪费,也致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循环经济根据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三个原则,使得整个经济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末端处理,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少产生废弃物。建设生态城市,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5关于发展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设想

5.1把握好总体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全面的从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以人为本制定战略性的、能指导和控制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蓝图与计划。它必须具备科学性、综合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把生态建设、生态恢复、生态平衡作为强制性内容。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一旦批准,必须具有法律的权威性,任何改变都必须严格地按照程序进行。政府要组织制定有关生态城市建设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以及配套政策,做好生态城市建设的引导、规范和保障工作。要将生态理念贯穿到城市发展规划之中,研究制定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并通过人大批准,确保这一工程的连贯性和延续性。建立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调节作用,依靠合理的价格引导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制约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的行为。划拨主要用于生态产业发展的引导资金,出台相关产业政策,大力鼓励和支持生态产业发展。完善考核激励政策,科学地设置考核指标,合理地考核评价干部政绩,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既抓当前又考虑长远,既抓发展又抓保护。

5.2追求个性特点和文化风尚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建设条件,要尊重、研究、发扬自身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从一个或几个侧面,抓住优势,体现个性。制定实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案。融“山水城市”、“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田园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健康城市”、“绿色城市”等于一体。既体现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又给人们一个醒目的形象。为有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及其成果的保护,管理者应建立制度,提倡良好的公众环境行为,形成生态城市的规矩和风尚。

培育生态文化是促进生态城市建设的源动力。要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生态知识普及教育,包括科学的资源观、消费观和发展观,努力提高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意识。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和政府引导的作用,搭建各类宣传和创建载体,大力倡导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提倡节约和循环利用,把循环理念和生态意识渗透到千家万户,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提倡节约、循环利用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

5.3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是成功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有效保障。城市和区域是密不可分的。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城市及区域间不断地在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城市越发展,这种交换就越频繁,相互作用就越强。生态城市的建设特别要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不仅要注重自身的繁荣,还要确保城市自身的活动不损害其他城市的利益。

建设生态城市,关键是走节约型、循环型的经济发展道路,也就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经济是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对策,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有效途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用循环经济理念抓好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生产力。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循环经济的自主发展。

结论:如果逐步实现了思想的转变、意识提高、观念更新、理论深化、标准统一,就有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再通过实施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完善体系、协调监控、推进市场、公众参与、营造风尚、城区合作等有力措施,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将会稳健有序的进行。尽管任重而道远,面对挑战,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一个个繁荣和谐的生态城市将会在中国出现。

参考文献

[1]崔雪松、李海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07(2).

[2]陈天鹏、陈雪丽:生态城市建设管理主体研究[J],商业时代,2007(13).

关于协调发展理念范文6

[关键词] 发达国家和地区;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 D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6-11-3

The Enlightenment and Experiences on Promoting Region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uropean Union

Qin Changjiang

(Departmen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Party School of Henan Committee of CPC, Zhengzhou Henan 451000)

Abstract:Region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is conducive to the optimization of spatial resources configuration, to changing the pattern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accomplishing rational distribution of regional economy, to narrowing the gap among regions, to realizing the common prosperity, and to creat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Lessons fro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European Union on promoting region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it can be done from making clear strategic targets and planning, building multi-level regional development coordination system and legal system, well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and market in regional coordination and so on.

Keywords: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region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regional economy

近年来,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国政府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然而,目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仍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欧盟的经验能够为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性借鉴。

1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1.1 推动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

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区域之间在产业布局、产能布置、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缺少统一规划,区域之间产业分工协作机制和体制不完善;传统行政区经济色彩浓厚,行政干预严重,阻碍了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各区域之间的自由流动,交易成本居高不下,部分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区域内优势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并且带来巨大的资源浪费,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空间资源的配置不够合理,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区域发展不协调和区域政策滞后。近年来,在东部经济产业升级和中西部产业承接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整体性的战略规划和协调,忽视本地区实际,盲目照搬经济发展经验和模式,造成区域间的产业同化现象严重,低水平重复建设突出。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和体制机制,有助于在我国整个国土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发展均衡的区域经济体系。

1.2 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经济运行提供新动力

经济新常态下,中央政府创新了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调整了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到中高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必须寻找新的动力,以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区域协调发展追求的不是区域经济总量的简单增长,而是在保证增长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区域的经济结构优化、民生得以改善、环境更加美好、社会更加公平和谐等科学的发展理念。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转变而言,可谓恰逢其时,在传统经济动力逐渐疲软的形势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在政策层面提供指导,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新的经济增长极。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长江流域经济带、中原经济区构成我国区域发展的传统着力点,而国家最近陆续实施的上海自贸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新战略,都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动力源。

1.3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创建和谐社会目标

与我国的地理地势“西高东低”完全相反,全国区域经济地图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西部地区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和沿海地区。同时我国还存在大量的连片特困地区,这些地区生产条件恶劣、经济发展乏力,亟须国家政策性支持,需要通过上层推动减少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只有通过政策支持,发挥地方优势,才能让欠发达地区经济尽快发展起来,群众生活不断好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创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区域间发展失衡势必减缓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只有落实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才能有力地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2 欧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做法与经验

2.1 明确的政策目标和区域发展战略规划

由于欧盟内部的各国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为了提升欧盟的整体实力,欧盟采取了相当多的区域协调政策。欧盟区域协调政策的第一个特点就是确定明确的政策目标,根据欧盟内部不同的区域状况,将欧盟整体划分为七大类区域,针对不同类型的区域采取不同的区域政策,并进行严格的战略规划,通过规划安排资金和项目,并且将这种做法形成制度。到目前为止,欧盟先后实施了1994-1999年的“六年规划”、2000-2006年的“七年规划”和2007-2013年的“七年支出计划”[1]。

2.2 多层次的区域政策协调体系

欧盟为了保证其区域政策得以有效贯彻落实,构建了“多层次的区域政策协调体系”[2]。所谓多层次,是在纵向上形成了超国家、国家、次国家、地方等多个层次的区域协调体系,并通过体制机制的完善实现了各个层次之间信息和利益的平衡。在超国家层面,除了有欧盟委员会、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议会等三个重要机构,还针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问题设置了专门的职能机构和顾问机构;在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有欧盟各个国家内部的区域协调机构及大量的区域和地方性政府,它们之间通过不同的渠道建立广泛的联系和紧密的合作,不仅在欧盟总部有派出的协调机构,而且彼此之间组成不同类型的区域间协调组织,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横向上设立了众多的区域协调组织,不仅仅是政府的独角戏,更是公共部门、私营机构和第三部门组成的协力关系,包括区域间的组织、银行、利益团体、政策联盟、媒体等。

2.3 及时有效的区域协调法律体系

欧盟从最初的自由贸易一体化开始,就非常重视制度性一体化建设,在欧盟一体化过程的每个阶段都制定相关法律,通过法律的形式要求成员国实施一致的对外政策,同时对欧盟内部的合作提供制度保障。欧盟的最初设立是为了促进欧洲的经济一体化发展,所以欧盟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更是不遗余力地通过颁布各种法律巩固谈判结果。其中,《巴黎条约》《罗马条约》《单一欧洲法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等条约的逐步建立,也是欧盟逐步迈向完全的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对各种经济政策通过超国家机构进行统一规划部署和协调实施。

2.4 完备灵活的区域发展金融工具

欧盟区域政策之所以能够得以贯彻落实,离不开其完备灵活的区域政策金融工具,主要包括基金工具和贷款工具两个方面。其一,基金工具方面:一是结构基金,由各成员国按照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定比例缴纳,并纳入欧盟财政预算统一管理,近年来其额度一直占欧盟总预算的1/3。结构基金中1/4用于缩小地区差距、支持工业地区的发展;二是聚合基金,该基金覆盖的国家主要是人均GDP低于欧盟均值90%的成员国,用于这些国家的环境保护和跨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三是欧盟团结基金,主要用于成员国的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四是预备接纳基金,专门针对准备加入欧盟但尚未被正式接纳的国家。其二,在贷款工具方面,主要措施是通过成立欧洲投资银行,为欧洲经济一体化提供资金支持。欧洲投资银行成立之初就把支持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欧洲经济和社会的融合作为其优先考虑的重要目标,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多边优惠贷款提供者。正是借助于以上金融工具的组合使用,欧盟有效地实施了区域协调政策,扶持了落后地区的发展,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2.5 规范科学的区域协调运行机制

规范的运作机制、完善的工序流程构成了欧盟区域政策的一大亮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通过强有力的立法,明确规定欧盟的预算收入和支出的范围、用途,为区域发展基金的筹集提供制度保障。二是为了避免区域政策影响竞争公平,欧盟制定了严格的区域援助规制。三是严格的项目报批程序,每个欲申请资助项目的国家或地区都要提交一份申请计划,对所需资助的理由进行充分论证。四是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每项区域援助计划需要经过区域总司、欧盟专门委员会、欧盟理事会、欧盟会议等多个机构的论证和批准,最后由欧盟委员会执行。决策、执行和监督进行了有效的分工和相互制约,形成合理的治理结构。

3 对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

通过与欧盟的区域政策比较,可以发现我国区域政策在发展目标、法律基础、组织结构、政策工具、区域发展理念、监督和评估机制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3.1 坚持全国统筹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制定要坚持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的原则。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大、人口多,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差异大,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区域协调政策不能够一刀切,全国一个标准。而应该根据地区之间的实际条件和现状,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坚持合理分工、突出重点、分类指导,进而提高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要注意全国区域政策的统筹性,在主体功能区的制定上,要考虑国家整体意志,考虑国际竞争形势,把握国家战略方向和执行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的前提。

3.2 制定合理可行的区域协调发展规划

首先,制定的发展规划要符合当地实际。确定区域发展规划,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本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体现出明显的独特性和唯一性,避免重复雷同和资源浪费。其次,增强区域规划实施的有效性。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和有力的保障体系,加强区域规划和政策的评估,把实施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评价和干部考核机制,充分发挥部际联席会议的协调促进作用。

3.3 立足主体功能区战略,精细化区域发展目标

目前我国主体功能区虽然确定了,但是在国家层面的规划下地方层面的细化做得不到位,同时主体功能区的落实措施和执行方法不到位。下一步的重点工作,首先应该放在完善区域协调发展衡量标准体系的设计上。在现有的衡量区域协调发展的标准基础上,考虑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体系相衔接,提升其全面性、分阶段性和计量性;其次,增强区域政策精准性和整体性,进一步把握好不同地区区域规划间的整体联系;再次,更加注重政策组合和空间优化,在细化区域政策的空间尺度的过程中。

3.4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构建促发展长效机制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缺乏全国性的法律法规,管理机构上存在部门的碎片化现象,决策体系、管理体系和利益协调机制等不健全。首先,要加强相关立法,特别是全国性的立法;其次,成立权威的全国统一的协调机构,专门负责区域协调发展事宜;第三,健全横向协调与合作机制,区域间协商制度和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第四,完善监督机制,对区域发展进行跟踪评估与监督检查,确保相关法规、政策文件、规划方案等得到有效落实。第五,加强区域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推动行政区和经济区融合,促进资源要素在跨行政区范围调动、配置和流动。

3.5 正确处理区域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也是区域协调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我国目前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存在职能错位、越位和缺位,过度干预区域内的微观经济活动的现象,结果导致区域内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甚至使区域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因此,各地政府应切实转变职能,发挥政府在统筹规划、宏观调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而不是直接干预区域内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加强立法工作,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法律方面的支持;从宏观层面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发挥协调功能,为跨区域的交流协作搭建平台;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引导和支持市场主体开展经济活动;提高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保障和改进民生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