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范文1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部署,地区经济工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9年,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积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不断拓宽地区经济工作新领域,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各项工作又取得了丰硕成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近几年形成的好局面。
(一)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积极变化
第一,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势头强劲。2009年前三季度,四大板块中,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GDP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9.8%、10.2%、12.4%和11.7%,西部地区增速最快,2008年以来形成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增速超过东部地区的格局继续保持。分省份看,中西部地区的表现尤为抢眼。前三季度,全国经济增速排前10位的省份中,中西部地区占了8席。
第二,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经济指标均好于东部地区。除GDP增速外,2009年前三季度,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等主要指标的增长速度均快于东部地区。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同比分别增长38.9%、37.5%和41.5%,分别高出东部地区12.6、11.2和15.2个百分点。在主要经济指标中,有两个指标东部地区的表现要好于中西部地区。一是进出口收窄幅度。二是工业企业利润降幅。
第三,中西部地区整体经济增长出现积极变化。突出表现在:国家投资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中西部地区一大批铁路客运专线、西部干线铁路、高速公路、农村公路和干支线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开工建设,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和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速,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一揽子计划中各项惠及民生政策的出台,中西部地区成为得到实惠最多的地区,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等民生事业快速发展。
(二)地区经济工作在不断创新中凸显新亮点
第一,更加注重沿海地区战略布局的优化。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区域,也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地区。为有效提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能力,务实推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一年来,地区经济系统会同有关部门,相继编制了一批促进东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广东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规划等一批区域规划先后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关于支持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等一批区域性政策文件相继印发;京津冀都市圈、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随着上述地区开发开放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我国沿海地区初步呈现出“三大五小”、串珠状的总体开发格局。“三大”是指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和核心区域;“五小”是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黄河三角洲地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这些区域,基本上涵盖了大部分沿海省市的优势开发区域,加快其发展,无疑将大大推动沿海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增强沿海地区经济总体竞争力。
第二,更加注重培育中西部地区新的增长极。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发展空间较大,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点地区,也是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最具潜力的地区。一年来,我们会同有关地方及部门编制完成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组织开展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通过在中西部选择部分经济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重点地区,辅之以必要的政策支持,对于壮大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培育形成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经济增长极,有效拓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国内需求空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更加注重扶持特殊类型地区进一步加快发展。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等特殊困难地区,历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地区,也是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重点给予支持的地区。我们会同有关地方及部门重点开展了促进广西、甘肃、和四省藏区、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等重大问题调研。深入研究扶持这些地区发展的政策,这对于进一步发挥这些地区比较优势,缓解发展瓶颈,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与全国其他地区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步伐,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更加注重区域发展的协调互动。在推进国内合作方面,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经济网络的编织越来越密,省际间合作形式越来越多样,内容越来越丰富,效果越来越明显,地区间互惠互利共赢格局初步形成。在推进周边国家区域合作方面,切实推进东北亚区域务实合作,编制了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并经国务院批准后印发;同时,加强与东盟、中亚地区的合作。
二、准确把握国内外经济形势,进一步明确2010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地区经济工作的基本思路与重点任务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编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地区经济系统的同志们一定要准确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大势,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地区经济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新时期地区经济工作的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
(一)进一步强化对新形势下做好地区经济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第一,做好地区经济工作,推动区域经济加快发展,是积极调整需求结构,努力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快速增长态势,外需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强劲动力。但这种靠外需拉动的增长是特定阶段的产物,不会永续维持。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贸易占世界份额虽可能继续攀升,但外贸增长不会长期维持高位。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
未来一个时期,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动力持久而强劲。扩大内需的潜力,从城乡关系看,在农村;从地区关系看,在中西部。2008年,占全国总人口54.3%的乡村人口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只有32%,当年占全国总人口63.3%的中西部地区的消费份额也只有44.2%。因此,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不仅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现实需要,也是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要求。还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长期面临资源环境约束,中西部地区有丰富的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中西部地区资源,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也有助于缓解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进一步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
第二,做好地区经济工作,推动区域经济加快发展,是加快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推进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核心是按照“节能、环保、增效”的要求,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无论是东部,还是广大的中西部地区,都得走这条路子。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不仅涉及产业结构调整,也涉及城乡、区域结构的重大变革。推进战略性调整,一是必须要有区别性的产业政策,要有意识地把一些既符合产业政策,又需要较大环境容量和较高资源门槛的产业,特别是一些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安排在中西部地区。二是必须促进地区结构优化和生产力合理布局。要按照“定位清晰、分工合理、良性互动”的思路,进一步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和地区结构,充分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着力培育中西部地区自主发展能力;要坚持开放合作,加强东西互动与交流,开展比较优势交换,在区域合作中实现利益共享。因此,做好地区经济工作,统筹区域发展,是推动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也对提高国民经济综合效率有积极意义。
第三,做好地区经济工作,推动区域经济加快发展,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不同地区间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呈现出类似倒“V”字型变化趋势。“九五”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地区之间的增长速度差距日趋缩小,“十五”时期相差1.7个百分点,“十一五”前3年相差0.5个百分点。尽管新世纪以来,西部地区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到2008年,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全面超过了东部地区,但从绝对差距来看,近年来仍呈明显扩大趋势。2000―2008年,东部与西部地区人均GDP之比从2.46缩小到2.33,但绝对值差距从6100元扩大到21000元。从省区情况来看,2000年,最高的上海市与最低的贵州省人均GDP之比是为13∶1,2008年缩小到8.4∶1,但绝对差距则从3.2万元扩大到6.5万元。从公共服务水平看,近年来,国家重点加大了中西部地区社会事业领域的投入力度,但地区间的差距仍然十分巨大。因此,坚定不移地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加快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四,做好地区经济工作,推动区域经济加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完善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在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过程中,中央实施的一揽子计划,不仅包括财政、货币政策,以及以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为标志的产业政策,而且其中一个突出的亮点,是以若干区域规划为代表的区域政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区域政策不仅可以保证区际发展的公平,更重要的是能够保证国民经济综合开发效率的最大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做好地区经济工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对于丰富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调节,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二)进一步明确2010年地区经济工作的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
第一,围绕重点地区开发开放,继续组织编制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使区域空间开发格局更加系统和完善。自2000年中央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到2006年完整地提出四大板块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来,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区域政策不断细化实化,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区域互动加强,开创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宏观政策的基本面是要保持稳定和统一,不必要也不可能“一地一策”,但是宏观政策又必须体现区域差别,做到区别对待,避免“一刀切”。实践证明,近年来出台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把国家战略意图与地方实际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政策和措施,更重要的是,明确了特定区域发展的功能定位和总体思路,这对于统一区域内干部群众的思想、凝聚民心民力,把中央的意图转化为更有效地促进区域发展的强大动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区经济工作有四大目标,合理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上述目标的基本手段就是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我们必须站在统筹全国区域发展大局的高度,立足实现国民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立足于完善优化我国区域空间开发格局,对于那些具有全局重大影响的、确实需要予以特殊支持和重点开发的典型区域,继续在国家层面有重点地组织开展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的研究制定工作。
第二,围绕规范区域管理方式,扎实推进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的实施工作,着重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制定规划和文件仅仅是开端,真正把规划和文件中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才是目的。要落实分工,扎实推进规划和政策实施,加强动态监测、定期评估和方案修订等工作。具体讲,一是抓紧督促地方和有关部门按照规划的部署,严格按照规划和政策性文件确定的功能定位、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规范和有序推进区域开发工作,从而使区域开发活动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二是在实践中认真评估和检验我们当初确立的定位、思路、目标、任务是否准确,是否符合区域发展实际,建立适时有效的调整完善机制。三是以此来促进我们研究制定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的能力与水平进一步提高,促进地区经济工作能够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第三,围绕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研究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不断完善区域政策体系。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优化我国国土开发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区域规划二者并行不悖,相互不可替代,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关系。区域规划不能取代主体功能区规划,它的制定必须以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本理念来引领;主体功能区规划也不可能取代区域规划,它应通过区域规划来加以细化和落实。因此,二者需要同时推进,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管理模式。研究制定符合主体功能区理念的区域政策体系,积极推进不同类型区区域政策研究制定工作,是提高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必然途径。我们要围绕促进形成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抓紧研究制定与之相配套的,包括产业政策、人口政策、土地政策等。
第四,围绕增强区域发展活力,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区域合作,构建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推动区域合作是加快区域之间要素流动,建立与完善统一大市场,增强区域发展活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区域联合共同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理性选择。以西部大开发为标志,如果前10年区域协调发展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各自区域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优势产业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那么后10年区域协调发展工作的着力点可能应该放在大力推进东西良性互动上,通过东西互动,实现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这样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条件更加成熟。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把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更好地结合起来,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加大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力度,鼓励东部参与中西部地区各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鼓励中西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鼓励区域合作组织搭建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协作互动的推进区域合作的网络平台;鼓励推进对口支援工作,鼓励沿边沿海地区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合作。
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区域协调;问题;对策
引 言:区域协调并不是人们认为的均衡发展或者平均主义,而是强调差异性之间的协作和和谐;同样的,区域协调并不是避免内部竞争,并不是对各项经济建设活动进行统一的安排,而是依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要求,结合相关的协调机制和政府制度,来对市场秩序进行维护,促进竞争的公平,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从空间影响范围的角度上来讲,不能仅仅局限于区内协调,应该走出去,和区外进行共生和共赢,保持一种良性竞争的状态。要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竞争并不单单指的是两个城市之间的竞争,而是说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区域与其他城市集团之间的和竞争。
1区域规划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文以某市为例,分析了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存在的区域协调问题。该市是一个航线的中心,可以说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并且有着十分优美的自然风景,该市的主导产业是轻工业、旅游业和农业。它的基础设施条件十分优越,将来一段时期内,可以成为全国的重要国际航空枢纽。有一个优良的天然海港,为世界所熟知,正在逐步的规划。通过调查发现,现行规划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1 对规划中重大战略性问题缺乏指导
近些年来,该市的经济发展迅速,在全国排在前列,因为它的交通区位十分优越,因此有外国公司希望过来投资。但是在现行规划当中,虽然分析了本市的交通便利情况、工业发展情况以及风景优势,但是并没有认识到本市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无法有效的将本市优势职能给突出来。
1.2 缺乏区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本市的一个机场,原来是军用机场,后来政府主张将其扩建为民用机场,这样重大的事情居然没有引起当地的重视,在规划中也没有加入这个方面的内容,要知道,机场的修建,将会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1.3 城市布局规划比较的封闭
政府在规划城市新区发展时,只注意到了有很多新的空间,并且发展速度也较快,但是并没有思考如何协调新区和老城之间的关系,这样就无法将城市的旅游优势给发挥出来。
2 区域协调规划的总体思路和策略
2.1 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
在进行空间规划时,我们将该市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并且对本市和其他相邻市区的关系进行了思考,协调和配合各方面的职能。同时,提升本市的功能定位,将其定位为全国的交通枢纽、世界著名的旅游度假区、全国的经济发展中心,对区域空间进行布局,增强该市的国家竞争力。将城市新区为本市发展的一个契机,对该城市的总体功能结构进行优化,将旅游资源的优势给充分突出来,以其他功能的空间转移带动城市新区的发展。
2.2 规划调整和操作的策略
(1)依据发展的形势,来对本市区域空间规划进行调整,协调国家的相关部门,来对重大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进行整合。
(2)对本城市的总体规划进行完善,在规划时,总体考虑老城和新区,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同时,要将城市的规划衔接上机场的用电空间。
(3)要控制新区内的投资项目,禁止那些与旅游商务不协调的功能项目进入。
(4)要在合适的时间,向新区转移行政、教育等职能机构,在进行新区开发的同时,改造老城区,从而优化整个城市的功能结构。
(5)在建设和发展新区的时候,需要采用分片组团的形式,规划要有一定的弹性,以此来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不同的发展阶段。
(6)对土地开发模式进行合理的选择,大力进行新城区建设。
3 当前城市规划新的认识
(1)重新认识规划定位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城市建设投资的主体逐渐实现了多元化,城市区域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种新形势下,就强调创新规划方法。政府职能也发生了改变,政府也开始淡出了经济的干预;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规划中,一方面需要对市场的调节作用进行重视,以此来优秀的控制和分配经济资源;另一方面,还离不开政府的相关支持和调控,政府也需要科学合理的对空间资源进行调控,为社会的公平、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可以这样说,区域协调规划的发展目标就是市场一体化,而区域规划的核心则是合理的地域分工。
(2)规划编制的重点
具体来讲,城市总体规划应该结合这些方面来进行,1要结合综合和专业,在工作组织方面,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部门之间应该加强协作,以此来实现共赢的目的。2要结合保护和发展,要对过去那种以人定地的方法进行改变,有效地衔接上国土规划,结合区域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来对区域开发建设容量进行合理的确定,同时,对城市建设用地指标进行科学的分配。3要结合开发和控制,要以区域生态多样性为指导,对区域城乡空间结构形态明确,对集中建设规划区进行科学的划分,同时,合理的划分其他的三类管治区域,比如交通基础设施廊道规划区、禁止建设区以及限制建设区等等。还可以依据各个要素资源的具体特点和情况,来进行更加详细的划分。4要结合刚性和弹性,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不能仅仅采用刚性或者弹性的任何一种,需要将这两种控制手段有机的结合起来,对各类分区的管治要求进行明确的规定。一般来讲,刚性控制的主要对象是区域禁止建设地区、集中建设规划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以及区域交通市政设施体系等,而弹性控制则应用于其他的限制建设区域。在城市规划中,那些少量的农村居民点是可以保留的,只要不影响到其他生态资源的保护即可,比如山体、水体、林地等等。5要结合战略和行政,区域协调规划虽然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但是还作为战略策划而存在,公共政策也是它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动态的实施方式,分解和细化规划目标,将政策措施分时段分阶段的落实下去。
4 结语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规划的相关工作人员已经认识到了区域协调的重要性,并且在不断的为之努力。首先,需要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正确的认识,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来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本文简要分析了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区域协调问题,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杨保军. 区域协调发展析论[J]. 城市规划. 2004(05).
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 区域PERD 协调发展模式 评价指标体系
PERD是指人口(Population)、环境 (Environment)、资源(Resource)与发展(Development)的缩写。在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生产力得以快速地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过快增长,由此又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影响了经济发展,危及到了人类生存。PERD问题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2005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21世纪论坛”,会议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中国与世界”,会议的主题旨在突出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转换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会议提出了“21世纪中国面临6大挑战”,六大问题都与PERD问题息息相关,只有解决好区域PERD协调发展的问题,才能保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十一五”规划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通过对影响人口、环境、资源与发展的因素分析,构建一套完整的、动态的、可操作的区域PERD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准确地测度区域PERD的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PERD系统及区域PERD协调发展模式
1.PERD系统
PERD系统是指以人口(P)、环境(E)、资源(R)与发展(D)四个问题为中心,并由此形成PERD问题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并在一个具体的区域内复合而形成的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体。
我们解决PERD问题时,不能孤立地研究某一方面问题,而应将人口、环境、资源与发展四个问题及其形成的因素,结合不同的地域,系统地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内进行全面的研究,局部的问题纳入全局中协调解决,共同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例如:我们研究人口数量时,只有把人口数量与区域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人口本身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文化构成等问题联系起来,人口数量的分析才具有现实意义。当人口数量与上述因素之间的关系协调时,人口数量就不是一个大问题;反之,如果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协调,人口问题就成了一个重大问题。
2.区域PERD协调发展模式
区域PERD发展模式是指在一定空间和一段时期内,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总的方式。区域PERD协调发展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口增长模式:从人口总规模、劳动力需求、老年人口的比重以及人口生育政策等方面协调人口、环境、资源的发展;
第二,环境保护模式:保持区域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方向转化;
第三,资源利用模式;
第四,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保持经济增长速度与满足人民需要和增强区域综合实力相适应,保持宏观经济结构与区域资源结构、环境结构、经济发展阶段相协调;
第五,区域开发模式:保持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的优化,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等合理布局,并且它们之间在功能关系上相互协调;
第六,时间推进模式:保证区域PERD协调发展在时间发展阶段上的循序渐进。
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很多,而且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别。不同区域的协调发展模式由于区域PERD的状况不同而千差万别。PERD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系统,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动必定影响其他因素的变动。另外,在区域发展实践中,发展模式也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融共同发生作用的。
二、区域PERD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评价指标组成的有机整体。它可以全面、系统、科学和准确地反映一定时期内区域PERD多个侧面的变化特征和发展规律。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其结构和组成要素的科学组合会直接影响系统功能的发挥。区域PERD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要对其结构和评价指标的组合进行科学研究,建立一套科学的区域PERD综合评价体系。
1.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框架
每一个评价指标都可以从一个侧面评价区域PERD的变化状况,但是由于各个评价指标的类型、性质不同,其评价的功能也不同。因此,要形成对区域PERD的综合评价,必须通过评价体系对评价指标进行科学组合,发挥其整体的评价功能。建立指标体系,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首先将目标分成具体的目标层和准则层,然后再细分成更小的、可以建立指标的小系统,通过对这些小系统建立指标,从而确立整个指标体系。见下图。
区域PRED综合协调度
区域PERD综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结构图
2.区域PERD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区域PERD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与外部系统五个方面的指标体系;第二层是,五个方面的指标体系交互作用形成24个方面的子指标体系;第三层是,24个方面的子指标体系的每一单个指标。
(1)人口系统指标
①PP人口系统内部结构指标:人口数;劳动适龄人口数;老龄人口比例;学龄人口比例;育龄妇女文化程度;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性别比例等。
②PE人口环境系统指标:环保事业从业人员数等。
③PR人口资源系统指标:从事地质普查及各种资源勘探的劳动力数量;水利业从业人员数等。
④PD人口社会经济系统指标:各行业劳动力人数(如: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公共服务业等行业的劳动力人数);各产业劳动力人数等。
⑤PO人口外部系统指标:劳动力输出数量及构成等。
(2)环境系统指标
①EE环境系统内部结构指标:生态环境状况;大气质量水平;水环境质量水平;固体废弃物堆放量等。
②EP环境人口系统指标:各种人均环境指标,如:人均绿地面积;城市人均综合用地等。
③ER环境资源系统指标:环境对资源的损害指标,如:地下水污染;海洋污染;海水入侵面积;耕地盐碱化面积;开采矿产塌陷地面积等。
④ED环境社会经济系统指标:单位环保资金效益指标
⑤EO环境外部系统指标:各种污染物输出等。
(3)资源系统指标
①RR资源系统内部结构指标:各种资源储量及构成;各种资源利用率等,如:水资源总量;水资源利用率;耕地面积;土地利用率;煤炭储量;石油储量;森林资源量等。
②RP资源人口系统指标:各种人均资源指标,如:人均耕地;人均煤炭资源量;人均森林资源量;人均水资源量;人均石油资源量;人均其他矿产资源量等。
③RE资源环境系统指标:环境使用资源量指标,如:环境用水量等。
④RD资源社会经济系统指标:资源可供社会经济用量,如:可供工业用水量;可供农业用水量;煤炭资源年开发量;石油年开采量;天然气年开采量等。
⑤RO资源外部系统指标:各种资源输出指标。
(4)社会经济系统指标
①DD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结构指标:历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工业部门结构;主导产业所占比重;区域竞争力;国民收入使用额;积累率;经济发展速度;资金利税率;经济发展过程的波动状况等。
②DP社会经济人口系统指标:各种人均社会经济指标,如:人均GDP;人均钢铁产量;人均粮食产量;人均石油产量;人均棉花产量;人均主要工业品产量;人均服务设施拥有量;人均服务人员拥有人数;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等。
③DE社会经济环境系统指标:环保资金投入量;废水排放总量;废气排放总量;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万元产值废水排放量;万元产值废气排放量;万元产值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等。
④DR社会经济资源系统指标:地质勘探资金投入量;各种矿产资源探明储量增量等。
⑤DO社会经济外部系统指标:资金输出;各种产品输出数量及构成等。
(5)外部系统指标
①OE外部系统环境系统指标:各种外部污染物流入量及构成等。
②OR外部系统资源系统指标:各种外部资源的输入量及构成等。
③OD外部系统社会经济系统指标:外部资金输入数量等。
④OP系统环境人口系统指标:外部劳动力输入量及构成等。
3.区域PERD协调度综合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方法即多变量综合评价方法,基本思想是将多个指标转化为一个能够反映综合情况的指标来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一般要根据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加权处理。评价结果是以指数或分值的形式表示被评价单位的“综合状况”。综合评价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的选择方法有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两类。定性方法中常用的也是效果较好的方法是专家评判法。专家评判法是通过研讨会或征询意见的方式,集各位专家的智力优势和经验来选择指标;定量方法有试算法和通过相关系数并借助于系统聚类法来对指标进行选择。不管使用哪种方法,都要根据理论和经验及指标在历史资料中的表现加以确定。在指标选择余地较大时,要从类似的指标中删除个性不太强的指标,以简化指标体系,减少分析过程中的计算工作量。
第二步、搜集指标数据,并对不同计量单位的指标数值进行同度量处理,以消除量纲的影响。消除量纲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有相对化处理、函数化处理和标准化处理三种方法。
第三步、根据指标的重要性确定其权重。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有定性赋权的专家评判法、定量赋权的指标比较法和比率标度法等。实际中常常将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运用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第四步、对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指标值进行汇总,计算综合评价指数或综合评价分值。
对多个区域同时评价,可根据综合评价指数或综合评价分值的大小进行排序。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还应遵循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有效性、可行性、动态性和稳定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原则。
三、结束语
如何准确测量区域PERD的综合协调度,为实施人口、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的综合协调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是一个难点问题。本文对区域PERD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建立了一个系统框架。但区域PERD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指标的具体量化、评价方法的选择等许多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区域PERD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冯仁国:“区域协调发展模式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硕士论文),1994
[2]崔伟宏:《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宇航出版社1995年版
[3]王黎明:“面向PRED的人地关系系统构型理论与方法研究”,《地理研究》,1997(2)
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区域协调;区域功能;主体功能区;资本流动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5-0014-06
针对国土开发失范、区域间社会经济发展差距持续扩大等区域问题,“十一五”规划对我国区域开发秩序进行了主体功能区专题规划。主体功能区格局下,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本质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即由原先的经济结果均衡调整为区域功能协调、区域生活质量大致相当。由此,在新型的区域协调格局下,作为区域协调发展决定因素之一的资本流动机制,必然相应的发生新的变化。但在具体如何构建新型资本流动机制、明确各种资本目标、促进各种资本合理流动等方面还缺乏系统研究。从主体功能区要求和传统资本流动机制特征出发,系统研究区域功能协调下的资本流动机制,对于推进形成我国主体功能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力求区际公共服务均质化,具有重要意义。
1.传统资本流动机制的基本特征及经济效应
在传统的同质平滑型假设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路中,资本流动机制以市场驱动为主,主要着眼于区域经济增长。不同地区的投资环境从而投资收益率高低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由此引发了区域间经济协调的问题。
传统资本流动机制的资本类型主要是物质资本,物质资本作为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1.1 资本流动的驱动力
传统资本流动机制下,物质资本的流动动力主要有市场机制、市场机制为主的市场政府双动力机制以及政府指令(命令)机制。
1.1.1 市场机制。
传统资本的流动机制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以斯密(Adam Smith,1776)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认为,“看不见的手”能够实现稀缺资本的长期有效流动。新古典经济学派则通过数理分析证明,完全竞争市场形成的均衡价格能够引导资本有效流动,这种由市场力量实现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就会使资本达到最优的流动。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Oliver•Williamson,1989)通过实证的研究,提出倒“U”型理论。发现区域差异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呈倒“U”型,即地区差距在发展的初始阶段会扩大,达到一个高峰后会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渐缩小。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Perroux,1955)从抽象的经济空间出发,提出了“增长极”理论。强调了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所形成的资本、技术高度集中,进而形成增长极,能够对邻近地区产生的强大辐射作用,从而带动发展。赫希曼(A.O.Hirschman,1968)将发展的正面效应称为“涓滴效应”,将发展的负面效应称为“极化效应”;谬尔达尔(G.Myrdal,1957)则分别称为“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这就是所谓的“谬尔达尔―赫希曼模式”。资本流动市场机制的优点在于:供需双方由价格调节,资本由价格信号引导并按利润最大化原则进行流动,从而实现均衡发展。其不足在于不能兼顾经济发展的社会利益,不能形成发展的长效协调机制。
1.1.2 市场主导的市场政府双动力机制。
罗森斯坦―罗丹(Paul Rosenstein―Rodan,1943)、纳克斯(R.R.Nurkse,1967)、刘易斯(W.A.Lewis,1954)、T.西托夫斯基(T.Scitovsky,1976)等人根据第三世界国家的不平衡发展和发展中国家如何选择发展途径提出平衡发展理论。提出在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同时大规模投资,通过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全面发展,来彻底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实现工业化或发展。罗森斯坦―罗丹、纳克斯分别提出了“大推进”理论和“低水平均衡”理论。艾伯特•赫希曼(A.O.Hirschman,1958)、罗斯托(Walt W Rostow,1963)、谬尔达尔(G.Myrdal,1944)等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要谋求发展,就必须集中力量将有限的资本资源有选择的集中流动在某些产业和部门,使这些产业和部门首先得到发展,然后通过投资的诱导机制和产业间、地区间的联系效应和驱动效应,逐步扩大其他部门和地区的投资,从而实现全面的发展。这也就是赫希曼的“引致投资最大化”理论和“联系效应”理论。区域梯度转移理论则以工业生产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认为一国经济在发展中应将资本集中流动在高梯度区域,让其优先发展起来,然后再带动梯度区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进步。双动力机制中政府对市场干预的“度”不易把握,政府和市场如何分工才能既使社会福利最大化又保证资本流动成本合理等问题都没有解决。
1.1.3 政府计划机制。作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要素之一的物质资本,其稀缺性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突出。为了避免市场配置资本要素的盲目性、事后性、滞后性以及外部不经济等市场特性,使物质资本能快速、集中地流动到经济发展最迫切需要的领域,更有效的发挥欠发达国家稀缺的资本资源,一些发展中国家依据各自发展战略,以中央政府不同程度的计划(或规划)来代替或部分代替市场机制。但计划机制难以实现资本流动的长效机制,治标不治本,受决策者的偏好影响,有时甚至违背经济规律,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
1.2 传统资本流动机制的经济效应
传统资本流动机制主要是关于物质资本在市场或政府驱动下单纯逐利,从收益率低的地区、部门向收益率高的地区、部门转移,加剧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从表1和图1中可以看出,在1996-2006年期间,我国地区收益率呈现出发展的不平衡。西部地区的收益率一直处于较低的状态,特别是1999年和2003年,东、中、西部各地区的收益率分别是9.556%、6.39%、1.968%,22.52%、18.235%、12.65%.数据显示,虽然2003年较之前有较大比例的增长,但差距依然不小。
由于地区资本收益率的差异性,我国1997-2007年10年间的地区投资也呈现出不平衡趋势。东部地区远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如表2、图2所示。2007年东部总投资72 311亿元,占全国总投入的53.6%,中部总投资34 231亿元,占全国总投资的29.2%,而同期西部投资28 251亿元,占全国总投入的17.2%。我国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资本收益率的地区差异所引致的投资的地区差异导致了我国经济增长及人均收入的东中西部差距,如表3、图3所示。1997年,东部与中、西部的人均GDP差分别是4 791.5元、5 548.3元,而2007年东部与中、西部的人均GDP差分别增加到15 968元、18 228元。差距分别扩大了233%、230%。
传统资本流动机制以单纯资本逐利为导向,引致区域发展失衡协调性减弱的同时,其本身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机制僵化。比如传统资本流动机制很少将资源和环境考虑在内,只是把劳动和资本作为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而忽视了环境资本、生态资本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性。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人力资本学说虽然补充了资本流动的缺陷,但还是无法全面系统的回答经济和环境、资本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①。
2.区域功能协调要求新型资本流动机制
主体功能区划方案是引导和约束未来人口分布、经济格局、国土开发、城镇化布局和产业集群发展的总体策略,将对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优化空间结构产生长远、重大的实质性影响。《规划》指出:“在满足跨行政区之间进行区域合作的基本要求方面,必须注意解决生产要素流动的体制缺陷和政策障碍,采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区域合作新模式”。区域功能协调互动发展的目标由单纯注重区域经济增长转变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构建合理有序的国土开发空间秩序。在新型功能协调互动发展视角下,新型资本流动机制以基于不同功能区差别化的资本类别、目标明确的资本流向、分工合理的资本效应以及多元化、复合型、分层型的机制本身特征,将有力的推进主体功能区的合理有序形成;积极推动国土开发空间秩序的规范构建,逐步推进形成主体功能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开发格局。
2.1 资本类型
新型资本流动机制的资本类型分别为社会资本、产业资本、生态资本、环境资本、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
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同为大家共同熟悉或认可的制度化的持久关系网络。丰富的社会资本能协调人们的行动,增进社会成员的安全感和信息共享,提高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资本。产业资本和相关产业的耦合可以优化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产业转移。目前,我国产业资本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第一、第三产业的产业资本投入不足。
生态资本。生态资本是指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实用价值,呈现出来的各环境要素的总体状态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有用性,比如美丽的风景向人们提供美感、娱乐休息,以满足人类精神和道德的需求等生态服务功能②。随着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瓶颈日益紧迫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市场化的集聚发展导致自然环境的全线崩溃,生态资本越来越受到重视。生态资本就是能够带来社会经济收益的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③。
环境资本。环境资本,一般可分为有形环境资本(或硬环境资本)与无形环境资本(或软环境资本)。有形环境资本,主要包括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的生态环境 ,以及交通 、电讯 、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硬环境;无形环境资本则更多地强调制度、机制、观念等因素④。环境资本的积累可以增进社会福利、提高生活质量。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凝结在人体中,通过物化于商品或服务以增加效用,从而获得收益的一种资源。一般是通过教育、职业训练、医疗保健、迁移和“干中学”等人力投资而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熟练程度⑤。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弹性空间最大的资本类型,人力资本的积累需要大力发展教育,而教育又能够改善人权、促进社会公平。
金融资本。金融资本是金融业垄断资本与非金融业垄断资本的溶合与混合生长。金融资本包括垄断性商业银行资本、垄断性保险公司、投资银行和其他垄断金融机构的资本。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完善,金融资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井喷”效应日益凸显。
2.2 区域功能下资本流动机制的特点
主体功能区以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和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其推进形成的两大重要目标,以资源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以及未来发展潜力为分析评价指标将现有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区域功能协调发展的新型资本流动机制包含着主体功能区划的政策导向和战略意图。也就是说,要促进优化开发区域实施自主创新,转变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促进重点开发区域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支持限制开发区域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实施产业转型,实现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适度发展,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持禁止开发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功能协调下资本流动机制的特点有:
2.2.1 分层型。
《规划》指出,构建主体功能区,分两个层面推进,一方面,要从国家层面对有全局影响的区域进行主体功能定位,另一方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要明确本辖区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主体功能资本流动机制下资本的流动也是国家资本的纵向流动与各省区资本横向分层流动相结合。不同的资本在不同资本效应的驱动下流向不同的区域功能区,实现不同的资本目标。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更多的流向优化发展区和重点发展区,生态资本和环境资本则流向禁、限区较多。
2.2.2 多元化。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意味着不同的区域承载着不同的功能、不同的发展模式、不同的发展机会。与各区的发展重点相配套的新型资本流动机制其资本类型也是有重点但多元化的。优化区主要致力于加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资源集约利用、严格环境保护标准;重点开发区将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和人口集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限制开发区将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形成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稳步推进区域内的人口平稳外迁;禁止开发区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由中央财政直接支付的生态保护和管理维护机制、促使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环境保护、人口有序转移等提供生态财富的活动。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重在经济发展,为禁限区生态和环境的保护提供经济支持,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在该区的流入和循环保证了优化区产业升级,能耗节约,人力资本集聚。生态资本和环境资本在禁限区的合理流动促进资源保护生态文明,为全体公民公共环境逐步实现均等化创造必要条件。
2.2.3 复合型。
主体功能区划作为新时期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种新思路,在空间层面上要做到公平与效率并举、开发与保护同行。主体功能区必然会使未来的空间结构复合化,相应的,空间管制方式也就会形成“让发展(经济)”和“不让发展(经济)”两种取向⑥。新型资本流动机制从各规划区的区域功能出发,在总结各类资本的相应驱动力和流动规律的基础上,从资本类型、资本流动的目标、资本流动的方向、资本流动的驱动力、资本流动的方式、资本流动的效应等方面来系统分析这一新型的资本流动机制内涵。不同的资本按照不同的驱动力流向对应的主体功能区域,实现既定的区域功能目标。各个类型资本通过相关主体功能区在宏观上形成了一种相互影响,彼此关联的复合资本体系。如图4所示。
3.区域功能协调发展的新型资本流动机制
区域功能协调发展的新型资本流动是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大动脉,是实现四大区经济社会公平、效率协调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在新型资本流动机制下,社会资本、产业资本、环境资本、生态资本、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在四大功能区内以及四大功能区之间结合自身特性和各功能区发展目标有序合理流动。如表4所示。
3.1 优化开发区
促进优化开发区域自主创新,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是其发展的重点,继续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我国参与全球化的主体是其发展目标。因此,优化开发区的资本流动紧紧围绕产业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经济资本,积极聚焦优化开发区产业升级、资源节约、教育技术大力提升,以市场为主政府宏调双管齐下推进资本要素充分流动。在保证优化开发区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政府牵头启动优化开发区生态资本和环境资本的流动,也就是以政府为杠杆出力点转移部分优化开发区的经济资本为禁、限区的生态资本、环境资本,实现各类资本协调互动。
3.2 重点开发区
重点开发区发展的重点主要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等以实现逐步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重要载体的发展目标。鉴于次重点开发区将成为我国区域功能协调主要的经济增长区之一,产业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仍是重点区的主要资本类别,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在重点区的流动有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市场机制仍是重点区的主要调节机制,但重点开发区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兼顾资源的承载力和环境的发展能力,适势推进环境资本和生态资本的流动,并建立各种资本流动和互动的长效机制。
3.3 限制开发区
限制开发区的发展思路是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实施产业转型,实现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适度发展,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建成全国的重要生态保护区是其发展目标。生态资本和环境资本作为自然环境的保护资本,能有效地改善、修复、维护限制开发区的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限制开发区的资本流动机制要重点发挥政府的政策协调和融资功能,确保限制开发区生态资本和环境资本来源供给的及时足额到位并且专款专用。财政补偿和政府转移支付是生态资本和环境资本的主要来源,大部分的民间资本与各种环境和生态税收将进一步成为环境资本和生态资本的主要来源之一。限制开发区同时也会发展一些环境可承载范围内的产业,产业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与生态资本、环境资本协调互动,共同促进限制开发区的良性循环。
3.4 禁止开发区
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禁止开发区的发展主题,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建成全国的生态区是其发展目标。资本类别主要是生态资本和环境资本。禁止开发区以不开发为代价,为全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而基本公共服务是全国居民都应该享有的。政府主导针对禁、限区的补偿机制问题是实现功能区域协调的关键所在,补偿主要包括税收补偿、财政补偿以及部分民间资本。
3.4.1 税收政策。
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由于其发展方向是全国的生态区,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开发受到限制甚至禁止,区域内部税收收入有限,地区公共服务投资自我无法实现均等,为国家发展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牺牲,承担了成本。因此,可在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根据工业产出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征收环境税和生态税以激活并持续供给生态资本和环境资本,从而提高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补偿质量,刺激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环境资本和生态资本的循环,进而推进全国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实现主体功能区和谐建设。
3.4.2 财政转移支付。
财政转移支付作为政府宏观调控之最终落脚点和最具影响力的政策工具,在新型资本流动机制中同样不可或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环境资本和生态资本流动需强化政府的协调能动性,充分发挥政府的权威优势。
我国财政收入由2000年的13 395.23亿元上升至2007年51 304.03亿元,同时财政支出也从15 886.5亿元上升至49 565.4亿元,直观数据显示财政收入和支出都有大幅增长,但环境和生态建设方面的支出较之幅度过低。而禁止、限制两区大部分基层地区财政十分紧张,给他们划拨的中央财政也仅够维持本区域的基本项目。因此,可在中央机构以及各级政府部门设置生态环境管理委员会和办公室,专门通过各种途径吸纳并管理和运用环境资本和生态资本。从而保障环境资本和生态资本的专款专用和良性循环。
3.4.3 完善法律法规保障。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经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环境法律,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控制环境的法律。国务院和地方也相应制定了相关行政法规,初步形成了环境法律体系。但我国的法律体系并没有充分考虑环境软法的约束作用。要建立以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系统的平衡为目标的环境法治,须努力设计一种内外兼顾、软硬兼施、制约与激励相容的环境软法和硬法合作机制。使得环境资本和生态资本的运作有法可依,各种资本在四大区域的流动有法可循。
3.4.4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国家补偿资本毕竟杯水车薪,新型资本机制下要充分扩大民间资本来源,拓展途径,有效利用民间资本来促进生态发展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环境和生态旅游,促进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的社区经济构建等区域特色第三产业将成为新型资本流动机制的又一亮点。
4.新型资本流动机制构建存在的问题
4.1 各类资本界定不明确,作用有限
新型资本流动机制涉及的产业资本、生态资本、环境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等六大资本中,生态资本、环境资本和社会资本从概念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都在理论界存在争议。所以,这三大资本是否能顺利的推进主体功能区格局的发展;是否能够实现其经济功能;其流动能否带来客观的经济效应都存在异议。
4.2 各类补偿机制的实施难度较大
由于生态资本和环境资本产权界定不明晰,财政补偿效果甚微;其他补偿资本主体的收益得不到切实的保护,投资信心不足使得环境资本和生态资本流动困难;同时各类补偿机制的实施缺乏法律法规的有力支撑和保障。各类补偿机制实施的可能性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4.3资本的结构不合理,民间资本的作用得不到发挥
长期以来,我国资本流动渠道的单一性及偏低的官方利率,导致了民间资本流动的活跃。目前,我国民间资本的流动规模日益扩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仅民间拥有的金融资本已超过了9 000亿元,相当于GDP的6.5% ,其中包括居民的储蓄、国债投资、股票购买等证券资本,个人拥有的金融资源远超政府所有。合理的运用民间资本将有利于新型资本流动机制的合理构建,有利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但民间资本是不能够充分计量的,研究难度大,新型资本流动机制未能充分考虑民间资本。
注 释:
①王贵明,匡耀求.基于资源承载能力的主体功能区与产业生态经济[J].改革与战略,2008,(4).
②D. Pearce,R. K. Turner.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 Economic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Harvester Wheatsheaf[J]1990.
③武晓民,罗剑朝,邓颖.生态资本及其价值评估方法研究综述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④李萍,张雁.论西部开发中的环境研究 [J].社会科学研究,2001 .1-2.
⑤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38.
⑥黄锐,欧阳东 社会资本理论的演进与争议 [N].商业时报,2009.02-4―6.
⑦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参考文献:
[1]侯晓丽 贾若祥 我国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体系探讨[J].中国经贸导刊 ,2008,(2).
[2]刘赣州.中国资本配置优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王双正,要雯.构建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相协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8).
[4]侯景新,尹卫红.区域经济分析方法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周宏春,刘燕华.循环经济学 [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9).
[6]《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R].2006.
[7]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 [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8]Paul N Rosenstein-Rodan.Problems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Eastern and South-Eastern Europe. [J]. Economic Journal 1943.
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环境政策,主体功能区,承载能力
鉴于不同区域的环境承载能力、环境特征、生态功能存在着显著差异,为保证政策的有效性,应实行区域差别化的环境政策,以更有利于资源空间配置的优化,使人口、经济活动等的分布能够与各个区域的资源、环境、生态的承载能力相匹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一、现行环境政策存在的若干问题
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环境政策框架,这些政策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开始探索实施新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现行环境政策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关注和及时解决。
(一)环境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存在脱节之处
我国环境政策起步于计划经济时代、逐步形成于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受管理理念、制度环境和发展阶段的限制,我国环境政策的重点往往放在制定与实施具体的环境管理目标和狭义环境政策,很少关注如何把环境问题的预防和解决纳入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之中,环境政策的制定一般都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
目前,在区域层次上落实某些具体的环境政策时受多种因素影响,仍很难纳入到国家有关宏观发展战略和区域开发的综合决策分析中,无法通过有效干预社会经济活动发挥效力。以环境影响评价为例,2002年,我国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法》,提出了广义的环境影响评价要求。但是,由于环境影响评价涉及多方利益群体,又缺乏相应制度约束,环境影响评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基本上被限制在项目层次上,很难纳入到区域发展综合规划中。
(二)现行环境管理体制,不利于实施区域差别化的环境政策
区域性是环境问题的重要特征之一。环境问题具有较强的外部性,一个地方的环境污染会影响周边地区,往往会超越行政区划边界。但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环境管理体制,地方环保局隶属于地方政府,使得一个有机的整体被这种体制分层切块。个别地区为谋发展而不惜损害其它地区利益以及阻碍环境管理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由于部门之间协调不畅,跨区域环保执法的难度较大。
另一方面,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其他条件的影响,不同区域的环境问题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环境管理应体现其针对性。在现行环境管理体制下,区域差别化的环境政策很难实施,不利于主体功能区的形成。
(三)各类环境政策之间的相互补充和协调性有待加强
我国已建立相对完整的环境政策体系,但各类环境政策之间的相互补充和协调性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有三方面:(1)环境管理中的行政手段比较完善,但依靠市场的工具比较少;(2)污染控制类的政策比较完善,但有关生态建设的政策和区域性的环境政策都发展很不充分;具体的环境管理制度中也存在类似问题,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重点放在环境污染方面,而生态环境的评价重视不够;(3)生态资源保护政策是分领域由各行政管理部门分别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之间存在着重复交叉、事权划分不明确等问题。有些资源管理政策的制定部门既是资源开发组织部门又是生态保护监督部门,内部存在着职能冲突。
(四)有关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恢复、建设的补偿政策不完善
对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有效的生态建设、生态补偿的环境政策非常重要,是落实主体功能区划、促进这些区域实现生态保护功能的关键政策措施。目前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1)经济补偿政策没有体现不同区域的成本差异,例如:退耕还林还草的经济补偿政策是实行全国统一标准,但是对于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条件较好的地区,植林植草的成本显然是不同的。(2)补偿年限过短,我国目前的退耕还草补偿年限仅2年,还经济林补助5年,还生态林补助8年。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如有的地方为了获得更多补助,在适合还草区进行还林,不符合自然规律,最终会导致工程的失败。营造生态林的补偿年限仅比经济林多3年,造成很多农民更愿意营造经济林,导致生态林的比重偏低,达不到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预期效果。由于政策的补偿年限偏低,相应的政策没有跟上,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复垦的现象。(3)补偿政策加重了地方的财政负担,例如: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中规定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所花费的检查验收、粮食调运、兑付等费用由地方财政负担,增加了地方政府退耕还林的执行成本,不仅对地方政府而言缺乏退耕还林的经济激励,而且许多地方由于财政困难,很难落实退耕还林政策。再如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要求地方配套一定比例的资金,但三北地区多为“老、少、边、穷”地区,地方配套能力非常弱,造成资金不能足额到位,影响工程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五)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不顺,制约自然保护区的进一步发展
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自然保护区由环境保护部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林业、海洋、水产、农业、建设、水利、文化等部门分别是各专业自然保护区的行政主管部门。这种分部门管理体制所引发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有:(1)具体主管部门与综合管理部门之间缺少主动的沟通和协调,综合管理部门也很难对各部门的自然保护区在宏观政策、政策指导与监督检查方面有所作为。(2)由于保护区分部门管理,国家没有统一的保护区建设规划,在保护区建设中对其功能与性质缺乏严格的界定,加上缺乏监督协调机制,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及其他类型保护地性质混淆。在自然保护区功能划分时,往往先满足森林公园及风景名胜区的功能要求,导致许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旅游区规划在自然保护区的中心区域,这一现象如不及时改变,将严重影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和保护。(3)自然保护区多头管理的体制使得责任不清,定位不明确,国家及各级政府均没有明确的经费预算计划。国家各主管行政部门仅对少数几个自然保护区支持部分基建费,而且专款专用,其运行费由地方政府负担及自然保护区创收自筹。致使经费不足,保护区不得不设法开发保护区资源,影响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
二、未来环境政策调整的原则和思路
(一)调整原则
1.综合协调的原则。环境、资源、人口和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复杂的相互关系。完善环境政策,要按照综合协调的原则,全面、系统、综合地考虑人口、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等要素,将环境保护的要求逐步渗透到产业政策、价格政策、财税政策、贸易政策等各项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之中,促进环境政策与其他政策的一体化。
2.环境优先的原则。坚持“环境优先”的原则就是要尽可能地在源头消减污染,确保实现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付出了巨大的资源与环境代价。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任何地方都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增长,都不能以眼前发展去损害长远利益,更不能用局部发展去损害全局利益,决不能走“先开发、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在今后快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坚持“环境优先”的原则,事关我国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大局。
3.区域差异性原则。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生态环境和污染对整体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再加上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尽一致,同样一项环境政策在不同区域实施效果会产生明显的差异。此外,许多环境问题本身就是超越行政区的,需要建立区域性的协调机制。因此,调整和完善环境政策时要更准确地把握特定区域的环境特征,依照区域差异性的原则,因地制宜地调整环境与社会经济关系,更科学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分区域的政策思路
在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主体功能区的形成过程中,环境政策调整和完善的总体思路是坚持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和三项基本政策,针对不同区域所具有的不同生态环境特征,实施区域差别化的环境政策。建立科学的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统筹增量控制和存量调整,制定细分标准和技术指标,组合多种政策工具,突出重点领域,强化监督执法。如表1所示。
表1分区域调控的环境政策思路
1.重点开发区。该区域未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来自工业化和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由于重点开发区承担了其他区域产业转移和人口转移的任务,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将会非常快,环境污染控制必须提早规划、严格执行,环境政策的重点是要严格控制开发过程中新增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类区域的发展规划要特别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风险防范,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环境保护模式,重视从源头控制污染。在加大开发的过程中,实行更为严格的环境管理,建立和完善环境准入、环境淘汰和排污许可证制度,避免不可持续的生产开发方式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在这些地区,首先是严格控制新的污染源,必须做到增产不增污,同时要逐步缓解既有的结构性污染。
2.优化开发区。针对这类区域发展的环境政策,其重点是要发挥环境保护政策的约束和激励功能,促进该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禁止任何产生新污染的生产经营活动,着力解决既有的结构性污染。由于这些地区政府的经济力量较强、市场机制较发达,所以相应的政策调整包括两方面:第一,要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标准,加强政府环境监管和环境执法,坚决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严格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无证企业不得排污。第二,要加强利用环境政策中的市场手段来调节生产和消费行为,如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征收环境税,实行产品的环境认证制度,税收优惠政策等。
3.限制开发区。限制开发区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并且该区域的环境状况关系到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如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区、秦巴生物多样区等。这些区域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由于不合理开发本身造成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由此而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如草地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等。因此,针对这类区域的环境政策一方面要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标准,利用环境政策的约束功能限制不合理的开发方式,尽可能减少开发活动中的环境污染。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如退耕还林还草的经济补偿政策、林区职工的安置政策等等,以更好地促进这一区域的生态修复和建设。
4.禁止开发区。禁止开发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这些区域的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较为突出。因此,要实行强制性的环境保护,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区政策的开发活动。环境政策的重点是在严格禁止环境污染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和完善有关财政支持制度,加强这些区域的生态建设。此外,禁止开发区多是国家自然保护区,目前仍存在分类型、分等级与分部门的重叠交叉的管理体制,不利于主体功能区的形成,还要进一步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表2不同功能区主要政策工具的选择
注:的个数表示环境标准在四类主体功能区中的相对高低。
三、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的环境政策建议
本报告主要从有利于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如何更好地实施分区域调控的环境政策的若干建议。
(一)建立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要建立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从决策源头控制污染问题的产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环境保护的要求必须成为其他所有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前提,必须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决策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做出评价。各类功能区在制定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等重大决策时,必须充分进行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使环境与发展之间形成一种利益协调和相互制衡的机制。
(二)统一规则,细化指标
根据国外制定和实施环境政策的成功经验,考虑我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普遍面临的日益严峻的挑战,今后我国环境政策的重点应放在建立“源头控制”的制度上,所有各类区域都要实施更严格的环境标准。但是,各个地方的生态环境特征不同,标准不宜采用“一刀切”的形式,应根据不同区域的环境问题特性以及环境问题产生的背景差异等多种因素,按照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环境容量、生态功能等进一步细分总量控制标准、各项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污收费标准等等,按照不同区域不同的主体功能要求,制定不同的环境标准,更好地促进有关环境政策在不同区域的落实,以有利于推进主体功能区的形成。此外,环境标准要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步调整,创造一个动态的、逐渐严格的监管环境,以能够不断地激励更环保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
(三)改革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逐步引入排污权交易制度
在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的过程中,由于不同功能区环境特征不同,污染治理的成本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地区由于其主体功能的不同,环境标准也应有所不同。为了保证政策的公平性,以及激励引导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加大环保投入,亟待改革目前的排污收费管理制度,一方面要提高排污收费标准,使其能充分抵消污染者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尤其是要在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引入更严格的禁排制度,加大违法惩处力度。
另一方面要逐步引入排污权交易制度。排污权交易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环境政策手段,主要是依法确立污染物排放权利,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进行交易,使同样的污染排放创造最大的社会福利,从而达到有效控制污染排放的目的。但引入排污权交易并不意味着市场完全取代政府实现环境监管,而是让政府利用市场的手段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政策目标,更有效地实现污染控制。政府保留的主要职能是测算允许排放的污染物的总量,保证排污权的合法交易,并对任何违法的企业进行制裁。
与排污收费制度的不同,排污权交易制度是先确定排放总量,然后再让市场确定价格。因此,这种方式既能控制排污总量又能有效地配置资源。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另一个有利作用是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排污企业为了节约环保支出,必然要采用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这可以进一步刺激社会不断地开发出更有效的技术,能有效地鼓励竞争和创新。要建立我国的排污权交易制度,需要对一些关键问题深入研究,如不同地区排污总量的确定、排污权初始分配的问题,排污权交易的区域范围(如果过大,可能出现在某些点区域污染特别严重)等等。
(四)探索建立有效的环境监管体系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将超越当前行政区划的界限。现有体制下,环保监管机构隶属于各级政府,地方政府往往出于保护本地经济发展的目的而影响、干涉地方环保机构的环境执法,导致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环境污染对本地和周边地区产生巨大影响。要保证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过程中有效地保护环境,就必须改革现有的环境监管体制,可选择的方案包括:(1)在现有的制度构架下,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但大区设立隶属于国家环保局的环境监察派出机构;(2)建立全国垂直统一的环境监管体系,并在大区和基层设立分支机构。这不仅有利于环保政策的执行,也可以大大减少相互协调的工作和地方保护主义对环保的干扰,减少短期行为对长远发展造成的影响。
(五)加强环保监管的问责
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充分的授权和提供充足的资源,同时完善和加强问责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的责任追究和严厉的违规处罚制度,对不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政策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因决策失误或行政干预等原因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要追究有关单位及其负责人的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同时,要加大对环保监管机构的问责,对出现监管机构失职、无所作为和乱作为的情况,要追究监管机构的责任。
需要强调的是,要鼓励社会、特别是传媒对环境污染问题的监督,造成全民关注环境问题的氛围,既暴露那些污染环境的企业、也监督环境监管部门及时、依法实施监管。社会监督是有效环境监管的重要手段。
(六)完善相关的政策,解决环保资金不足的问题
环境保护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有效的环境保护必需建立在环境监测、监理监察、科研和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因此,环境保护客观上需要有充足的经费保障,尤其对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能否建立长期稳定的环保资金投入机制,将成为主体功能区能否真正形成的关键环节。
我国目前各地区的环保资金来源渠道还比较单一,主要是依靠政府投入,地方的环保事业经费纳入地方财政。但不同功能区的财政状况显著不同,在实践中,许多地方的环保资金投入都不能满足实际要求。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完善相关的政策,不断开拓环境保护资金的稳定来源。一是完善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保障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环保资金的投入;二是要注重运用价格、财税、贷款贴息等政策和手段,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环保产业,投入公共环境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三是建立环境保护基金,为污染控制设施建设、清洁技术开发以及污染受害者赔偿等筹措和提供资金。这一做法有利于形成环境保护资金的稳定来源,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在世界各国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实施,其作用也日益重要。
(七)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政策
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对于整个国家而言,更重要的是承担生态保护功能,与生态保护功能相矛盾的经济活动将受到限制,与此同时,地方的财政收入势必会减少。如果地方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所牺牲的经济利益得不到经济补偿时,为了基本的发展需求,当地政府就可能不会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去限制生产开发活动,主体功能区划也很难落实。因此,我国在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的过程中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有关的生态补偿政策,这是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针得以长期稳定实施的关键,也是促进主体功能区形成的重要保障措施。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细化补偿标准,实行分地区调控的政策。(2)在补偿政策实施年限上,不仅要区分还草、还林,还要区分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特征,要充分考虑当地生产活动的转移、生态移民等所需要的时间。(3)实行多元化的补助形式,改变目前单一粮食和现金的补助方式,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农民的实际需要提供多种形式的补助,如以“项目支持”的形式,促进生态保护区的替代产业的发展。(4)加强生态保护立法,为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提供法律依据,对自然资源开发与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投入与补偿的方针、政策、制度和措施进行统一的规定和协调,以保障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很好地建立。
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范文6
节能减排重在落实
《要点》要求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的指导和监管。按照《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要求,组织和指导各地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争取今、明两年首先在36个大中城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实现全部污水的收集和处理。要以治污减排、削减COD为中心,尽快建立全国城镇污水处理信息管理系统和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系统;建立严格的信息报告制度、核查和督察制度、评估和通报制度。以COD削减量为主要考核指标,以各地信息上报情况和检查评估结果作为专项资金以奖代补的重要依据,配合财政部做好城市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以奖代补工作。总结各地的先进经验,加强工作交流与指导,推动各地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的监管,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63%。同时,要全面推进城市污水处理收费工作。指导各地尽快制订污水处理收费管理办法和实施意见,合理确定和调整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收缴率,严格收费的使用管理。
各地要继续做好城市节约用水工作,贯彻落实《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指导监督各地开展城市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工作,降低管网漏失率。以绿色奥运为契机,以水的循环利用为重点,做好再生水的利用工作。继续组织开展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加大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力度,全面做好城市节水工作。继续组织开展创建全国节水型城市的工作。
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全面推行市政公用事业办事公开和信息公开。继续实施市政公用事业办事公开制度,完善公开程序,提高办事透明度。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推动城市供水、供热等市政公用事业信息公开,促进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在研究制定与社会管理和公众服务密切相关的重大政策时,按照规定采取公开征求意见、组织专家论证、召开座谈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切实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加强供水水质安全督察工作。以确保城镇供水安全为目标,加强对城市供水水质安全的监管力度。以贯彻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为抓手,对各地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以水质督察制度的创新为手段,采取跨区域交叉检测的方式,对全国重点城市的公共供水出厂水和管网水水质进行监督检查,并对督察情况进行通报。
加快城市供水应急体系的研究和建设。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应急技术研究为支撑,深入研究城市供水系统去除污染物应急净化技术,结合“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进一步完善城市供水安全应急体系,确保城市供水安全。
强化市政公用事业安全运行的监管。强化供水等市政公用设施的安全监管,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加强源头治理,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市政公用设施的安全水平,保障安全运行与供给。抓好下水道作业和人员聚集活动场所的安全管理。加强对落后地区安全生产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加大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管网改造,减少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贯彻《突发事件应对法》,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督促各地建立完善处理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建立应急队伍,完善协调机制。重点抓好供水等重要行业应急预案的落实,加强对应急预案的管理,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城乡统筹完善法规
《要点》指出,要统筹城乡和区域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辐射力和带动力。按照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指导各地统筹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城乡污水处理水平。配合相关部门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逐步提高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引导各地供水、污水处理等市政公用设施在城镇间共建共享和向城镇周边农村地区的辐射和延伸,进一步增强城镇对农村的带动力和影响力。
加强法规制度建设。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做好《城市地下管线条例》和《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的起草和上报工作。组织修订《城市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管理规定》。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作用,加强与相关行业协会、学会的联系与沟通,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各行业协会、学会围绕行业发展热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参与行业发展规划、行业技术标准、产业发展政策的研究制订等工作,当好政府的参谋与助手。
继续深化市政公用改革
研究制定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按照十七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提出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加强调查分析和理论研究,着重回答和解决改革出现的重大问题。更加注重改革的统筹性、协调性,进一步规范改革行为,提高政府的控制力,保障社会公众利益,维护公共安全,促进市政公用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