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范文1

[关键词] 统筹城乡发展 产业布局 探讨

一、重庆市产业发展的现状

重庆直辖十年期间,重庆市基本实现老工业基地改造,完成主城区老工业企业“退二进三”和“退城进园”迁建技改任务;突出发展四大支柱产业,基本形成“一大三强”(“一大”即壮大汽车摩托车产业,“三强”即培育做强装备制造业、资源加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1430”(即以北部新区1个龙头,高新区、经开区、长寿化工园、西永电子园4个重点园区,30个特色工业园区)的生产力布局,促进三大经济区、四大工作板块协调发展。2007年,重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111.82亿元,为直辖1997年的3.02倍。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情况见图1。

图1 重庆直辖十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情况

重庆产业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面对国内经济发展和市场总体环境的阶段性变化重庆的经济结构还未能进行相应的调整,企业的技术水平也未能得到相应的提升,初具雏形的产业集群也仅限于摩托车产业和医药产业。另一方面,从产业布局来看,产业布局过于集中于重庆主城,周边区县生产力布局不足。这种局面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最终将导致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另外,库区产业空虚问题突出,经济总量较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资源环境约束突出,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汽车摩托车产业“一业独大”的工业结构,是目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个薄弱环节,隐藏着较大的市场风险;资源加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长速度虽然较快,但增长质量和竞争力仍然不够理想,而且面临新的发展“瓶颈”;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比重偏低;自主创新能力弱,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虽已起步,但还比较弱小。

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

“一小时经济圈”正式确立了“一心四带”的产业布局和区域工业特色化的发展方向。“一心”是指都市核心产业区,将细化为极核产业区、北部产业区、东部产业区、南部产业区和西部产业区五大产业布局。其中,极核产业区指高速公路内环线以内的区域。该区域将打造为金融中心、商贸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而一般的加工业和低附加值产业将在该区域内受到限制。极核产业区,高速公路内环线以内的区域,打造金融、商贸中心核高技术产业基地,限制发展一般加工业核低附加值产业,提升产业内在质量;北部产业区,包括北部新区、渝北区核北碚区的部分区域,建成都市区的核心增长极核现代都市风貌展示区;东部产业区,以茶园为核心的区域,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消费类电子、会展业;南部产业区,以巴南鱼洞为核心,重点发展汽摩及零部件产业、食品工业、机械制造业等;西部产业区,包括沙坪坝西永、九龙坡西彭、北碚城区等区域,重点发展集成电路、铝加工、仪器仪表等。“四带”是指依托主要交通干线,强化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分工协作和资源利用合作建设的四大产业密集带,包括渝涪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密集带、成渝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密集带、渝遂高速公路沿线密集带和渝黔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密集带。见图2。

图2 重庆市“一心四带”产业布局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思路

一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开拓农村市场。大力发展知识密集、技术密集、高效益、低消耗、少污染、具有竞争优势的服务业,形成符合城市功能要求、体现资源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建立农村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流通体系,规范农资市场和秩序,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交易效率。

二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培育农村资本市场,为农村和农业发展提供充分的资金保障,切实为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建立适合于农业产业特点和农村中小型企业发展需要的金融组织,以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合理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三是要从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出发,以提高城镇化水平,合理优化产业布局。将工业区建立在农村人口密集区,使农村的非农产业集中发展。形成小城镇,实现城乡的均衡发展。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农村人口迁移的负担,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反哺工业化进程。

四是强调产业布局的生态观念,切实改善城镇生态环境质量。在进行产业布局时必须考虑包括水环境质量、固体废弃物控制、大气环境质量、园林绿化、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等内容。积极开展统筹城乡产业布局的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统筹城乡饮用水源地保护、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乡环境监测与预警体系建设,走生态产业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范文2

关键词: 新市镇 行政区划

中图分类号:K99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long with the social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the growth of population, cities and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into the fast development period, the suburbs of the city center county (city, area) township growing size. And the center city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and infrastructure improvement, also attract more people gathered, the center city population expansion, environmental damage, the traffic congestion and other cities disease also gradually revealed. At the same time, in 2010, in fujian province, the start "the five big battle" urban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in quanzhou city formed a certain scal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town has a prototype. How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town, effectively solve the urban ills,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of important research content.

Keywords: new town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一、关于新市镇建设

(一)新市镇的概念

“新市镇”,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新城镇”,此概念的提出始于英国。在英国工业革命后,人口急剧地向大都市集中,导致了各种都市问题的产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英国学者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于1902年在其所著的《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首先提出了“花园城市”和“城乡一体”的构想,即新市镇概念。在中文里“新城镇”具有多义性,它不但是一般意义上的新城镇,不仅仅是时间上的“新”,更重要的是内涵上的“新”,即是一种有全新社会内涵的新型城镇。就空间上看,它是在原有的大城市市区之外兴建起的新的城市区。它集城市和乡村的优点于一体,有全新的城乡社会结构形态,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所以,也可以把它叫“新概念城市”。

(二)国外新市镇的建设、发展状况

在国外提出新市镇概念之后的100多年来,新市镇的开发建设在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以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新市镇建设不同于埃比尼泽•霍华德所指的生产与生活相结合的城镇,而是建立在汽车上的,纯居住的镇区,由“田园城市”概念变成居住“郊区化”概念,而产业、办公、商业、文化才陆续跟进,成为产业、休闲、居住的市镇整体。新加坡新村镇设模式是采取政府主导与调控,市场参与的方式进行开发建设。

(三)我国新市镇建设发展情况

近年来,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逐渐开始了新市镇建设探索发展之路,加快郊区农村城市化步伐。在我国大陆,新市镇建设没有经验可取,多是借鉴国外以及香港等地区的新市镇建设经验,并结合地域特色探索开发。香港从1973以来,在30年间先后兴建了9个新市镇,拥有完备的商业、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等设施,为数百万香港人生活、工作的乐园。台湾的新市镇开发建设因政策竞合、财务计划难落实、民众没有积极参与、重开发轻规划,以及空洞的产业优惠政策等原因,导致台湾的新市镇建设未能达到预期目的。上海的新市镇建设则充分考虑了土地、建筑、植物、水系、空气等各种生态因素与人类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比起一般的居住社区,更强调城市化的序列空间体系及商业公建系统。北京的新市镇开发建设则更多属于房地产开发商的炒作题材,并未纳入北京城市化体系,基本处于无序状态。

(四)新市镇建设的特点

新市镇无需过分依赖中心城区而生存,作为配套设施完善、各具特色的城市综合体。在城市宜居性方面,适宜步行的街道设计包括街道靠近建筑物、门前走廊、常年植被、露天停车场、地下停车场、与房子后巷相连的车库,以及较窄的慢速车道。在香港,政府规划建设一系列公共房屋供低收入者居住,公共房屋的价格和房租都比较低廉,对居民的补贴性质很高,避免在新市镇出现“贫民窟”或贫穷者栖居的“棚户区”。新市镇是从具有潜在竞争优势的地区来建设“卫星城”,能实现“互补”功能,不仅可以解决城市中心区在城市化率逐渐升高后带来的一系列城市病,而且其自身的经济发展特点,也必将受到来自强大城市中心区在金融、商贸、教育、科研的支持,由此获得较快发展。

二、泉州市新市镇建设的背景

(一)村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市城市建设发生巨大变化,泉州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由9平方公里增加到了15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60%。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交通拥堵、生活居住区密度过大,教育医疗资源过于集中的问题。与此同时,周边乡镇因地制宜,大胆开拓,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成为全国性的产业基地或市场。但在村镇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规划建设滞后,无序重复建设,建设资金缺乏,环境资源破坏严重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着泉州市城镇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

(二)泉州新市镇建设具备的优势

2010年3月中旬,《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获的福建省政府批准实施,根据总规修编,全市城市规划区为2980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980平方公里,涵盖8个组团和石狮、晋江、惠安等沿海11个乡镇,涉及全市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形成“一湾、四区、多组团”的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建设环泉州湾大城市的目标确立后,环湾城区开发已具备新市镇建设的概念,其辐射力和影响力逐步提升。同时,在晋江、石狮等经济活跃地区形成了一镇一品的特色产业,为新市镇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产业平台。

四、加快泉州新市镇建设的思路

(一)推进新市镇建设的三种途径

一是试点镇扩大路径。将3个省级试点镇全部纳入新市镇建设范畴,根据中心镇与其周边城镇之间的管理,继续对其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特别是在环泉州湾范围内,扩大中心镇空间范围。二是产业园区壮大路径。依托普通城镇自身的发展动力,对城镇现有的产业园区建设予以整合、扶持,培育园区经济,扩大规模,整合相邻镇区居住、产业规划,引导企业进园区,淘汰能耗大、效益低的企业,引进高新、低碳等新兴产业。三是行政区划调整路径。行政区划调整路径涉及撤镇设区,镇镇合并、建设城镇联盟等方式,行政区划调整的路子,除了围绕省、市试点镇镇进行调整,也可包括非试点镇的行政区划调整形成的新市镇。

(二)加快新市镇建设的工作方向

1、密切交通联系。当前,泉州市环湾交通基本成型,但规格档次水平以及公共化程度还不够高。对于城市新区,除了要加快几大交通动脉建设,推进东海隧道、后渚至城东通道、泉州湾跨海大桥项目建设,还要畅通新区至机场、高铁站、高速公路连接线的道路工程。注重“一环两纵三横六联”的高速公路网的建设。并且需要大力发展TOD公共交通系统,将城市居民安置于轨道交通站500米范围内。

2、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目前,城镇居民在居住面积、消费结构,以及出行方式上,城乡差别都不是很大。农民与城市居民的最大差别主要是体现在公共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体育、医疗设施等方面。新城建设中要配套建设好基础设施及学校、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设施,注重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向新市镇的延伸、覆盖。

3、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着重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解决新市镇农民群众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加快完善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为基础,临时救助为补充,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相配套的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

4、提高教育卫生水平。加强科学引导,督促各学校合理地制定教育发展规划,整合教学资源,重点巩固一批实力较强、潜力较大的学校,联合国内外著名高校,吸引名校开办分校,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扶持鼓励名医院在新市镇开办驻点卫生院,将城市医疗、教育服务向新市镇延伸。

5、促进产业带动发展。乡镇成为泉州产业发展重要的空间载体,产业的发展,为新市镇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支撑。抓住优势产品和产业进行重点培育,立足农副产品丰富、交通便利等优势,发展专业市场、运输物流业和农村服务业,走商贸流通的路子。围绕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形成“小产品、大市场,小产品、大产业”的发展格局。

6、要提高人口集聚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户籍管理制度,探索农民、居民“双重身份并存、双向自由流动”的新模式,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探索和完善“以土地换保障”政策,对农村居民点进行梳理和整合,以城市居住社区标准,探索新市镇建成区和规划区内村改居,引导外来人口向新市镇规划点集中居住。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范文3

关键词:城乡差距;统筹协调;和谐社会;河北省

作者简介:崔松虎(1962-),男,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6.0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6-01-02

一、河北省城乡差距现状

2012年河北全省生产总值实现26575亿元,比2011年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86.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4001.0亿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9387.3亿元,增长8.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5.3%。年末全省常住人口7287.5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324万,农村人口3962万,城市化率仅为45.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43元,比上年增长12.3%。农民人均纯收入8081元,比上年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531元,增长7.9%;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364元,增长13.9%。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支出总额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是衡量国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为33.6%,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3.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由此不难看出,农业和农村是全省经济社会的基础,农业以及农村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决定着河北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一)城乡收入差距

“十一五”时期,河北省经济总量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人均GDP实现28350元。但城乡发展差距表现明显,2006-2010年间,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值为13283.56元,而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平均值仅为4799.67元。从这两个数字的比较得知,城镇和农村收入差距之大。2006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0304.56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3801.82元,其差距是6502.74元,至2010年其差距扩大至10305.45元。从这一数字可以看出,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存在,而且还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

(二)城乡消费支出及恩格尔现状

2006年河北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相差4848.16元,但随后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到2010年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相差2.7倍。2006年城乡恩格尔系数之差仅为2.75%,而至2010年则上升至2.83%,2010年比2006年高出0.08个百分点。“十一五”时期河北省城镇恩格尔系数平均值为33%,农村的平均值则为36%。可见,农村居民消费在食品上的支出大于城镇,也就是说在生存基本需求支出比重上农村高于城市3个百分点,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

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表明,其消费支出已经发生改变,食品消费支出在逐步减少,衣着、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等逐渐成为消费的主要方面;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却保持在36%左右,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基本没有变化,家庭消费支出仍然还是在食品消费支出上,教育、文化、衣着占的比重较低,说明农村的生活质量还亟待进一步提高。

(三)城乡社会保障差距

1、城乡社保项目及覆盖率差异大。改革开放以来,城镇社会保障已经建立起一套基本符合居民需求的包含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最低生活保障等一系列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农村的社会保障则仍然处于不成熟状态,虽然党和政府多年来在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在内的多项社会保障机制上不遗余力,但至目前仍未形成和建立起一套高效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2、最低生活保障的差距。2006年河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71386人,至2010年仅增加至883475人。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则由2006年的665151人增加到2010年的1912638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在2006年到2010年间增幅缓慢,而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增长了近3倍,由此可见城乡最低社保之差距。

(四)城乡文化教育差距

农村文化教育的整体水平偏低,基础设施比较低端并且短缺。截止2011年底,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电脑 74.74台、家用汽车23.32辆、移动电话 197.3部;而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电脑仅9.69台、摩托车57.36辆、移动电话115.36部。2011年农民家庭平均每人对文化教育娱乐的支出为315.41元,仅占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的6.7%。

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目前教育的投资主体是政府,在教育投资上一般是以城市为优先,重点学校为优先。城市的重点学校获得的教育经费最高,其次是一般市县的学校,农村的学校最低。教育经费投入的差异,使城乡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差距悬殊,农村学校师资和生源严重流失,并呈现恶性循环态势。

二、河北省城乡发展不协调的原因

(一)不同的体制是造成城乡差距的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体制的差异大大缩小。但几十年形成的城乡不同的社会运行机制,仍在发挥作用,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同、教育文化投入的差异、户籍制度的存在等等,均影响和制约着城乡差距缩小的速度和质量。

(二)政府宏观调控的现实定位影响

党的十五大以来,党和政府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把宏观调控定位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上,也使得经济增长的成果未能真正公平地分配到社会的不同群体之中,引起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以及公共品供给差别的扩大,导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扩大。

(三)城乡不同的产业特性

现阶段农村经济的发展,虽拉长、延伸了诸多农产品的产业链、价值链,但受农产品普遍具有需求弹性小的特征约束,难以形成消费的持续膨胀,注定了其收入增长必然要比第三、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迟缓。产业的差异加速了城乡差距的扩大,农业的附加值低,致使农民增收有限。

三、河北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调节城乡居民收入分配

收入分配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目前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做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着力点与突破点。

由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差异等诸多原因,现阶段城乡居民收入产生一定的差距是难以避免的,也是许可的。但收入差距过大甚至继续扩大,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甚至还将导致一系列不可想象的社会、政治后果,严重阻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及“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实现。因此,党和政府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作为当前乃至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在于帮助农村消灭贫困,努力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收入,并统筹协调城乡收入分配关系,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完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支持农村、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村基层财政自给能力。并严厉打击各种涉农乱收费、乱摊派现象,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

(二)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要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机制建设,缩小两者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2012年河北省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统称为“河北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机制迈出了一大步。政府还应加大对乡村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力度,推进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救济、新型合作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保障机制,并积极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切实解决农村、农民的具体现实困难与问题。

(三)加快发展覆盖乡村的文化教育事业

加快发展乡村文化教育事业,调整教育结构与布局,优化配置教育资源,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的保障水平,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城镇教师对农村教育的支持支援力度,从各方面减轻农民教育负担,切实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在财政支出方面,加大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公共支出,尤其要加大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建立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这是解决农村基础教育短缺和不平衡,以及从根本上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途径。

加强和加速乡村文化建设,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扩大先进文化向农村的辐射与影响。加快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元化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机制。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协调发展,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更是实现“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现实选择。此役打好,可乘胜前进;否则将是沙滩建阁,基动根摇。各级政府应该铭记,并努力践行。

参考文献:

[1] 张璐等.城乡统筹发展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商业时代,2009,(03).

[2] 崔松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以河北省为例[J].经济视角,2011,(08).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范文4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首都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经济总量迅速增加,人才资源加速聚集,产业结构向高端方向提升的势头强劲,城乡、区域之间统筹协调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日趋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组织制度创新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产业转移的空间更为广阔,首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发展先进文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的愿望越来越迫切。随着利益格局的多元化,利益诉求的多样化,群众政治参与意识的增强,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好民生问题,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公平的任务越来越艰巨。

首都发展面临的这些新趋势、新特征,对首都发展带来的一系列新挑战,对已经持续了30年的首都改革开放,提出了进一步深化的新要求。近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2008年推进重点改革任务的意见》(京发[2008]11号)。

《意见》指出,北京市今年的重点改革任务将更加注重转变政府职能,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解决民生问题,更加注重提高社会管理水平,重点推进10个方面40项改革任务,包括积极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财政和投资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加快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创新型城市;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快健全节能减排体制机制,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推进文化领域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公共治理体系等。

《意见》还提出,健全推进改革的统筹协调机制,要完善本市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其统筹协调、总体指导全市改革的重要作用。研究建立开展市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工作机制,加强各项改革的衔接配套,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立足当前本市发展面临的深层次体制机制矛盾和问题,发挥改革创新的突破效应,以改革促进科学发展,用发展的成果支撑改革。各单位要加大对改革的支持力度,做到组织、人员、政策、项目、资金“五到位”,打好推进改革的“组合拳”。要依托改革任务落实督查机制,制定督查方案,通过催报检查、督查调研、重点检查、集中座谈等形式督查落实好各项改革任务。各单位要明确责任,细化任务,狠抓落实,协调一致,确保改革任务取得预期效果。同时还要以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信息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回顾、总结和宣传首都改革成就与经验,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改革、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营造全社会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改革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处)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范文5

关键词:差异度;TOPSIS法;城乡统筹;指标系统

统筹城乡发展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趋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议中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以来,对于城乡统筹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大量专家学者在理论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但是针对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城乡之间差异度的研究还比较少见,并且在评价指标复权上要么采取主观复权,要么采用AHP法,致使评价结果很容易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本文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充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在评价方法上采用改进的TOPSIS法规避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希望能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城乡差异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客观真实地反映城乡之间在城乡经济发展、城乡居民、城乡社会发展水平方面的差距,通过差距的计算以求真实、客观、准确地反映城乡发展中的差异性。

2、系统性原则。城乡统筹发展中城乡差异度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各个指标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本指标体系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为总目标层,即城乡发展差异度;第二层为子目标层,即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城乡社会发展差异、城乡居民之间的差异;第三层是在第二层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化;第四层是具体指标层。(表1)

3、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考虑相关资料数据的可获得性及便捷程度,使所有数据具有方便可靠的数据来源,对于难以获取的用相关的指标代替或者尽量舍弃。

(二)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城乡统筹发展城乡差异度评价指标体系中具体指标层指标值的确定:首先计算城乡之间相应指标的差异系数,然后转化为具体指标层的相对应指标的指标数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i代表城乡之间i指标的发展差异值,ai代表农村的i指标值,bi代表城市的i指标值,ai/bi(或者bi/ai)代表城乡之间的差异系数,所以Xi值越大代表针对i指标的城乡之间的差异越小,反之,则城乡之间的差距越大。

二、TOPSIS法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一)TOPSIS法的基本原理。TOPSIS法是一种距离综合评价法,通过测度各指标评价值向量与评价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相对距离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排序。它的的优点在于利用标准化后的原始数据矩阵,找出评价对象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并且测度与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相对距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要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可以假定这个理想解,即以2020年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作为理想解,通过测度各年份指标值与理想解的距离,从而确定与完全意义上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距离。

(二)TOPSIS法的基本步骤。假设有N个评价对象,每个评价对象有P个评价指标,P个评价指标对应的权重向量W=(w1,w2,…,wp),Xij表示第i个评价对象的第j个评价指标值。

STEP1:列出对N个评价对象的P个指标的数据矩阵A:

STEP2:指标数据的规范化处理。本文涉及的指标都属于效益化指标,即指标的数值越大,越靠近理想解,城乡差异越小。对A矩阵中数据进行规范化:

三、改进的TOPSIS法在重庆市城乡差异度评价中的应用

(一)子系统差异度的计算。城乡统筹发展的最理想的状况不是消灭农村,而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本文以重庆市1999~2007年的数据资料为研究对象,以2020年城乡发展需要达到的目标为理想目标值,即引入指标评价的最理想解Z+=(0.9,0.995,0.95,…,0.99)。应用TOPSIS分别求取城乡经济差异、居民差异、社会差异三个子系统的各年份差异度,(各子系统的指标权重见表1)。

转贴于

Di+(经济)=(0.681,0.691,0.699,

0.742,0.722,0.557,0.655,0.676,0.619)

Di+(社会)=(0.417,0.428,0.568,

0.531,0.483,0.489,0.574,0.633,0.673)

Di+(居民)=(0.768,0.782,0.789,

0.815,0.842,0.848,0.845,0.859,0.878)

(二)城乡总体差异度计算。在城乡经济差异、居民差异、社会差异三个子系统的差异度基础上,差异度的最理想解为:(0,0,0),应用TOPSIS法计算城乡总体差异度:

Di+=(0.591,0.602,0.660,0.666,

0.600,0.648,0.663,0.698,0.705)

(三)数据结果分析

1、重庆城乡总体差异度比较大,并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在重庆市确立为城乡改革试验区之后,上升的趋势明显减缓,这与重庆市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背景条件下进行改革是相吻合。在2004年差异度出现了一个低谷,主要原因是由图1所示的经济差异度和社会发展差异度的降低造成的。同时,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恩格尔系数以及收入差距的减小也验证了这一点。(图1)

2、重庆市城乡居民的差异度总体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并且处于上升趋势。重庆市城镇居民尤其是主城区居民与农村居民在生活水平、贫富差距、人口素质等发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城乡居民之间的综合差异度会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进而促使城乡综合差异度处于较高水平。

3、重庆市城乡经济差异度处于较高水平,但是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随着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以及城乡三次产业之间的合理转化,这种较高的差距水平将会逐渐减小。

4、城乡的社会发展水平在波动中上升,总体差异度仍然较高。虽然社会保障、养老、医疗等保险向农村发展,但是相对于城市的发展速度还是相当缓慢。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秦寿康.TOPSIS价值函数模型[J].系统工程学报,2003.

[2]张颖超,卢艳.基于改进的AHP—TOPSIS法的和谐社会综合评价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8.

[3]陈鸿彬.城乡统筹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

[4]李岳云,陈勇,孙林.城乡统筹及其评价方法[J].农业技术经济,2004.1.

[5]顾益康,许勇军.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4.6.

[6]Hwang C L.Yoon K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methods and applications[M].1981.

[7]郭翔宇,颜华.城乡统筹发展—理论、机制、对策[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8]杨建涛.河南省城乡统筹发展测度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9]王丽娟.城乡统筹发展的系统思考[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范文6

关键词:城乡统筹;财政体制;农村公共产品

中图分类号:F8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城乡统筹发展是指改变“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二元思维方式,将城市和农村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统一协调,全面考虑,树立工农一体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总目标,以发展的眼光,统筹的思路,解决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现行的财政政策已经成为一种体制,城乡分割的财政体制极大的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城乡统筹的协调发展。前财政部长项怀诚曾经告诫:“要善于从财政观察全局,从全局贯彻财政,从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研究和把握财政问题,发挥财政的导向和点睛作用”(项怀诚,1999)。因此,只有统一城乡财政体制才能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切实保护农民的自身利益,保障农业和农村的快速发展,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本文将从财政政策的角度分析探讨改革城乡统筹发展的财政体制。

一、财政体制对城乡统筹发展的弊端

1.县乡财政困难抑制了城乡统筹的协调发展

随着农业税的减免,本来就不宽裕的乡镇财政就更加捉襟见肘,地方财政出现缺口,乡镇财政压力过大。虽然中央政府会转移支付一部分,但是由于中央转移支付的金额与地方农业税减收部分之间往往存在一定数量的差额,而这部分差额需要靠地方自行消化吸收。对于地方财政原本就比较困难的地区来说,则需要政府通过精简机构、开源节流等手段来克服这种财政困难,其难度可想而知。这就势必会减少对农村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投入,最终受损害的还是农民。在这种环境下,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无从谈起。

2.不合理的现行财政体制制约着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是完全不一样的。城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由国家或各级政府供给,如教育、道路、环境、卫生等等,城市居民自然地享受了政府提供的各种公共产品和服务。然而在农村,政府对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划分不尽合理。除大型水利建设、农村电网改造等外,国家把地方建设的任务也交给县乡政府,不再通过拨款加以支持。此外,中央政府把有些事权下放得过低,又没有给予足够的转移支付,如基础教育、乡村道路建设等项目本应是国家的事,应由国家财政来承担其发展的资金需要,但由于城乡分割的体制,最终是由农民负担。

3.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政策的差异性加大了城乡差距

城镇居民基本上免费享受财政投资或补贴的各种公共设施和社会保障,如发达的交通、便利的通讯、完善的医疗卫生体育文化教育体系等,而农民主要靠自己来解决农村公共产品的供应,自己承担养老、教育、医疗等费用。政府转移支付中很大部分用于维持城镇下岗人员的生活水平及补贴相关企业的亏损上,农民同样几乎享受不到同等待遇。

二、改革现行财政体制的措施

统筹城乡财政体制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要继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另一方面要改革现行的财政体制,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1.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

分清市、县、乡各级政府的事权。合理划分职能,明确划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并以此为依据赋予其履行职责必需的收入来源。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政府职能也正在调整,具体事权的划分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要逐步调整和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合理划分财权和事权,做到事权与财权相结合、责权利相统一。根据事权核定所需财力,本身财力不足的,上级财政应给予补助;科学确定分税范围和共享税分成比例,适当扩大地方政府财权,使其财权与事权相统一,以提高农村基层财政自给率,确保乡镇政府有充足的财力来提供农村公共产品。

2.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积极改革县乡财政体制

加大对乡镇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使财力分配适度向乡镇财政倾斜,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共开支不足的问题,以达到杜绝农村税外收费泛滥,减轻农民负担的目的。加大对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力度,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此外,应积极推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创造县乡财政解困的体制环境。本着“多予少取、放水养鱼”的原则,多把财力留给基层,给县乡“休养生息”的机会,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对乡镇政府进行必要的撤并,试行“乡财县管”,大规模压缩财政供养人员,防止因庞大的行政经费支出而加重农民的负担。

3.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要调整政府公共支出政策,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资力度;要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增长速度不低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要调整财政支农结构,加大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既靠国家,又要靠农民自己,实行责任分摊。小型农业基础设施由农民自筹资金解决;中型以上的农业基础设施由地方政府立项审核,财政根据建设规模大小按投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补贴。要加大中央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贯彻执行九年义务教育。除此之外,我们还应积极构建完善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立农村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保证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

农村准公共产品应该按照政府补贴和私人投资相结合的方式由政府和农民个人共同提供。如地区性的农业病虫害防治、中小型水利工程、农业科技教育、农技推广和农业机械推广等,通常既有社会受益,又有生产者个人受益的特点,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范畴,可以在政府补贴的基础上,按照“谁受益,谁负担”和“量力而行”的原则,由农民按照具体受益程度的大小进行集资生产。一些小范围受益的低级公共产品,可以考虑将农民组织起来,通过俱乐部的方式提供。如灌溉、治虫、养殖的产供销联合体,乡村道路等,可以通过农民个人出资进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