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

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区域协调;经济;发展。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政策。

区域经济政策是政府调节和控制区域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是区域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区域政策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即效率目标和公平目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就是要解决区域发展的公平问题。

区域经济政策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应当依据以下几个条件来判断:一是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程度与经济发展阶段之间存在一个倒“U”形相关规律。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区域间的差距呈扩大趋势;到经济发展的中期阶段,差距趋于稳定;到经济发展的后期阶段,差距则趋于缩小。因此,在经济不发达阶段,区域经济政策应该选择经济效率为主要目标,在经济发达阶段,应选择社会公平为主要目标。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倘若一个国家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太大,已构成经济近一步发展的障碍,甚至有触发经济、社会、政治危机的可能,区域经济政策就应选择社会公平为主要目标;反之则应把效率目标放在重要地位。三是社会资金积累能力和政府可用于开发的财力。因为公平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可运用的财力、物力。区域经济政策目标选择效率导向型还是公平导向型,必须依具体情况而定。

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开始的。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实行不均衡的经济发展方式,国家的经济重心主要放在了东部沿海地区,这对于我国当时的国情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集中财力、物力发展经济,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东西部的矛盾愈来愈明显,已经开始成为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了,这时就要解决社会公平的问题,西部大开发应运而生。国家在西部大开发期间给予西部最主要的就是政策扶持,政策带来了地区发展巨大的优惠优势,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向西部加大投入力度和财政转移支付,通过产业政策向西部地区优先投产许多的建设项目,通过投融资政策不断改变西部投资软环境和提供优惠信贷等等。政策措施带来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增长,同时更重要的是协调了东西部发展的差距,有利于我国整体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和谐共处、人民的安居乐业。

转贴于

二、西部大开发中的主要政策分析。

资金是地方发展的血液,国家为了解决地方财力不足的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财政政策来解决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如提高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用于西部地区的比例。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在按贷款原则投放的条件下,尽可能多安排西部地区的项目。

另外在解决由于长期地方财政枯竭造成的社会生活发展迟滞的问题上,国家采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方式来解决,如随着中央财力的增加,逐步加大中央对西部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在农业、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卫生、计划生育、文化、环保等专项补助资金的分配方面,向西部地区倾斜。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安排,重点用于西部贫困地区。对国家批准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工程所需的粮食、种苗补助资金及现金补助,主要由中央财政支付。对因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工程而受影响的地方财政收入,由中央财政适当给予补助。

产业政策是地方经济建设方向性的重要指导性方针,主要目的和方法是针对不同区域功能的区域设置不同的产业发展方向,优先发展优势产业,鼓励发展潜力产业,限制发展落后产业,禁止发展淘汰产业。对于西部大开发首要解决的产业问题是基础设施的落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和产业发展的不规范,因此国家在西部地区优先安排建设项目。包括:水利、公路、铁路、机场、管道、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特色农业发展,水电、优质煤炭、石油、天然气、铜、铝、钾、磷等优势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色旅游业发展,特色高新技术及军转民技术产业化。加强西部地区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资本金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项目环境监督管理制等制度的建设和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

国家除了要利用好宏观调控的职能外,还要积极使用市场这把利刃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因此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投融资政策鼓励企业在西部加大投资力度,用金融信贷的优惠措施吸引企业提高在西部投资的比重。

首先是大力改善投资的软环境。深化西部地区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加大对西部地区国有企业减负脱困、改组改造的支持力度。加强西部地区商品和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建设。积极引导西部地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凡对外商开放的投资领域,原则上允许国内各种所有制企业进入。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中小企业服务机构。除国家重大项目和有特殊规定的项目以外,凡是企业用自有资金或利用银行贷款投资于国家鼓励和允许类产业的项目,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并一道按规定程序报批,初步设计、开工报告不再报政府审批,相应简化外商投资项目审批程序。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强化服务意识,消除行政垄断、地区封锁和保护,加强依法行政,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加强环境保护,防止盲目重复建设,依法关闭产品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厂矿企业。

另外加大金融信贷支持。银行根据商业信贷自主原则,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产业建设的信贷投入,重点支持铁路、主干线公路、电力、石油、天然气等大中型能源项目建设。加快国债配套贷款项目的评估审贷,根据建设进度保证贷款及早到位。对投资大、建设期长的基础设施项目,根据项目建设周期和还贷能力,适当延长贷款期限。

参考文献

[1]杜肯堂。区域经济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区域协调;经济;发展。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政策。

区域经济政策是政府调节和控制区域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是区域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区域政策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即效率目标和公平目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就是要解决区域发展的公平问题。

区域经济政策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应当依据以下几个条件来判断:一是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程度与经济发展阶段之间存在一个倒“u”形相关规律。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区域间的差距呈扩大趋势;到经济发展的中期阶段,差距趋于稳定;到经济发展的后期阶段,差距则趋于缩小。因此,在经济不发达阶段,区域经济政策应该选择经济效率为主要目标,在经济发达阶段,应选择社会公平为主要目标。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倘若一个国家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太大,已构成经济近一步发展的障碍,甚至有触发经济、社会、政治危机的可能,区域经济政策就应选择社会公平为主要目标;反之则应把效率目标放在重要地位。三是社会资金积累能力和政府可用于开发的财力。因为公平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可运用的财力、物力。区域经济政策目标选择效率导向型还是公平导向型,必须依具体情况而定。

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开始的。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实行不均衡的经济发展方式,国家的经济重心主要放在了东部沿海地区,这对于我国当时的国情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集中财力、物力发展经济,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东西部的矛盾愈来愈明显,已经开始成为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了,这时就要解决社会公平的问题,西部大开发应运而生。国家在西部大开发期间给予西部最主要的就是政策扶持,政策带来了地区发展巨大的优惠优势,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向西部加大投入力度和财政转移支付,通过产业政策向西部地区优先投产许多的建设项目,通过投融资政策不断改变西部投资软环境和提供优惠信贷等等。政策措施带来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增长,同时更重要的是协调了东西部发展的差距,有利于我国整体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和谐共处、人民的安居乐业。

二、西部大开发中的主要政策分析。

资金是地方发展的血液,国家为了解决地方财力不足的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财政政策来解决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如提高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用于西部地区的比例。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在按贷款原则投放的条件下,尽可能多安排西部地区的项目。

另外在解决由于长期地方财政枯竭造成的社会生活发展迟滞的问题上,国家采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方式来解决,如随着中央财力的增加,逐步加大中央对西部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在农业、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卫生、计划生育、文化、环保等专项补助资金的分配方面,向西部地区倾斜。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安排,重点用于西部贫困地区。对国家批准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工程所需的粮食、种苗补助资金及现金补助,主要由中央财政支付。对因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工程而受影响的地方财政收入,由中央财政适当给予补助。

产业政策是地方经济建设方向性的重要指导性方针,主要目的和方法是针对不同区域功能的区域设置不同的产业发展方向,优先发展优势产业,鼓励发展潜力产业,限制发展落后产业,禁止发展淘汰产业。对于西部大开发首要解决的产业问题是基础设施的落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和产业发展的不规范,因此国家在西部地区优先安排建设项目。包括:水利、公路、铁路、机场、管道、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特色农业发展,水电、优质煤炭、石油、天然气、铜、铝、钾、磷等优势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色旅游业发展,特色高新技术及军转民技术产业化。加强西部地区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资本金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项目环境监督管理制等制度的建设和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

国家除了要利用好宏观调控的职能外,还要积极使用市场这把利刃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因此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投融资政策鼓励企业在西部加大投资力度,用金融信贷的优惠措施吸引企业提高在西部投资的比重。

首先是大力改善投资的软环境。深化西部地区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加大对西部地区国有企业减负脱困、改组改造的支持力度。加强西部地区商品和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建设。积极引导西部地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凡对外商开放的投资领域,原则上允许国内各种所有制企业进入。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中小企业服务机构。除国家重大项目和有特殊规定的项目以外,凡是企业用自有资金或利用银行贷款投资于国家鼓励和允许类产业的项目,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并一道按规定程序报批,初步设计、开工报告不再报政府审批,相应简化外商投资项目审批程序。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强化服务意识,消除行政垄断、地区封锁和保护,加强依法行政,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加强环境保护,防止盲目重复建设,依法关闭产品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厂矿企业。

另外加大金融信贷支持。银行根据商业信贷自主原则,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产业建设的信贷投入,重点支持铁路、主干线公路、电力、石油、天然气等大中型能源项目建设。加快国债配套贷款项目的评估审贷,根据建设进度保证贷款及早到位。对投资大、建设期长的基础设施项目,根据项目建设周期和还贷能力,适当延长贷款期限。

参考文献:

[1]杜肯堂。区域经济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范文3

(一)城乡布局统一规划,打破城乡空间界限

2008年,根据宝鸡统筹城乡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凤县为全市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和样板,制订了《凤县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打破城乡空间界限、村组界限,统筹推进“四个集中”:人口向县城集中、向工业园区集中、向城镇集中、向中心村集中,制定了“一体两翼五星百村”统筹城乡发展思路:建成以凤县县城为主体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凤州现代科技产业园区和留风关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为两翼的副中心;以河口、黄牛铺、平木、唐藏、三岔五个明星镇为依托的产业基础雄厚、生态环境优美的小城镇;以100个自然村为支撑的主导产业突出、农民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集中居住社区。通过近年来的运行,统筹城乡发展工作进展顺利。

(二)县域经济实力壮大,农民收入大幅提高

宝鸡县域经济不断壮大,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36户,县区工业园承载能力不断增强,34户企业成功入园,园区已成为引领县域工业发展的引擎。农业特色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畜为主导、果为特色、粮为基础的发展格局。城镇化步伐显著加快,一批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工程陆续开工。2009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86元,县域经济、非公经济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分别达到45.2%、47.6%。凤翔、扶风县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提升最快百强县,凤县荣获全国最美小城殊荣,岐山成为国家级苹果项目示范县,眉县成为全国无公害猕猴桃科技示范县,东岭村跻身“中国经济十强村”。

(三)“新农保”制度试点成功,城乡养老制度无缝衔接

宝鸡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采用费用县级统筹式、缴费和享受待遇捆绑式、基金储蓄以政府补贴和个人缴费相结合的完全个人账户积累式等形式。该制度以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为基础,兼顾传统的家庭养老、土地保障和社会救助方式,推行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农村和城市享有同等水平的社会公共服务。使农民真正享受到30年改革发展的成果。2010年4月《宝鸡市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的出台,标志着宝鸡市社会养老保险从制度层面上实现了无缝隙、全覆盖,从根本上较好地解决了城乡居民社会保障问题,使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四)统筹城乡就业,城乡就业体系逐步完善

按照“统筹城乡”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宝鸡市政府提出了“统筹城乡就业”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培训”等。鼓励外出经商务工人员、农民、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等主体,从事个体经营,创办经济实体。对创业所需土地可征用,可租用、可入股;对自行申贷创业成功的下岗失业人员,按最高不超过5万元的贷款限额,由财政给予2年的贷款贴息;对有就业愿望、就业技能的下岗失业人员,由公务员牵线搭桥,帮助其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超过50人和100人的,以最高不超过50万元和100万元的贷款限额,按银行同期基准利率的50%,由市财政给予两年的贴息;对自主创业的大中专学生,以个人身份参加社会保险的,由市财政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水平判别

(一)农业人口众多,城市化进程滞后

城乡融合是农村不断被城市“同化”的过程,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文明的普及率就越高。宝鸡是因宝成、陇海铁路而兴起的新型工业城市,城乡并存,城镇化水平低,城镇规模偏小,城市化进程滞后,农业人口众多,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2008年宝鸡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11%、60.3%、28.7%,从数据看,经济结构趋于合理,但一、二产业明显落后于全国水平。且GDP、人均GDP、经济增速在全国处于下游位置,就业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也不同步,超过50%的人口仍滞留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滞后客观上阻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乡经济良性循环。

(二)城乡资源配置不均,现代农业发展缓慢

宝鸡工业基础雄厚,具有相当的规模和水平,但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县域经济实力依然不强,工业反哺农业能力较弱。农业基础条件相对较好,资源较为丰富,但城乡资源配置不均,虽然近年来在城乡建设、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然没有达到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和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现代农业开发与综合利用滞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不同步,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体系尚不健全,现代农业发展缓慢,统筹城乡发展压力较大。

(三)大量富余人员进入城市,农村发展缺乏后续新生力量

城市化发展,承载着城乡腾飞的希望,也抽取了广大农村的新生力量。改革开放后,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但农业人口向城市的过量转移,势必造成农村劳动力下降,农业系统人才稀缺,尤其是缺乏高技术人才和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新鲜血液。这不仅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也降低了土地这一人类最稀缺资源的利用效率。宝鸡县域人口占全市80%左右,而经济总量仅占全市的50%多,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与全国平均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仍有40多万的贫困人口,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协调统筹的发展思路

根据宝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城乡一元的现代化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发展,积极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宝鸡在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分析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

现有研究中,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并未完全统一,存在着以下几种主要观点:覃成林(1998)、张可云(2007)等认为区域协调发展表现出来是一种“过程”,该过程中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相互紧密,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形成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区域和谐;彭荣胜(2007)认为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状态,区域之间是相互开发、密切、区域分工趋于合理,良性互动的状态和过程;其他有观点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模式”一种“战略”,等等。本文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区域之间联系逐渐密集,依赖逐渐加大区域之间能够实现良性互动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包含着无数“状态”。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内涵与要求

(1)以人为本,落实地区公平发展。科学发展观以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在区域协调发展上也必须坚决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区域经济之间共同协调发展,实现各区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做到各区域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内实现整体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缩小地区间经济总量的差距,实行平均主义,吃大锅饭。要发挥好国家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实现个区域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从健全财政体制入手,规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尤其要健全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体制,不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大力发展西部等相对落后地区的社会事业。(2)协调发展,提高各地区发展效率。按照科学发展观之要求,全面协调发展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建设、发展相协调,这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要达到全面协调必须实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必须处理好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协调以及区域间的产业协调和市场协调。这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其实质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3)强化落实可持续发展观。通常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会对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面对着人口不断增长,环境压力加大的挑战,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取得社会经济增长的同时,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把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从根本上给予扭转。

三、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1)实现地区基本的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个目标是国家实施公共制度改革的一个基本目标,强调政府要在不同时期参照不同的标准,提供较为公平的、均等的社会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这意味政府必须在极大满足社会基本物质需求的同时,保障社会个区域、各群体人民享有相同的权利。(2)区域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收入的区域差距和群体差距,是中国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控制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发展一直是国家面临的重大难题,也是国家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因此各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必须控制在一个社会可以接受的适度范围。(3)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区域环境、经济基础、发展历程、潜在优势等情况存在差异,所以需要结合自己的特征,进行准确的定位,以此为支撑,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4)资源利用效率加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较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生活和生存的主要基础,在新的发展历程当中,必须把生态环境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注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强调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集约型发展。

本文在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要求,分析了去协调发展的新内涵,并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要求和新目标,以期为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参 考 文 献

[1]覃成林.论经济市场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纵横.1998(1)

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范文5

为了进一步增强区域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遵循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从“十一五”时期开始,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制定和实施区域政策的力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文件,推动了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版图的进一步细化。范恒山强调,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是区域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精彩纷呈。

那么,国家是如何组织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在不断完善区域政策体系的过程中,坚持了哪些原则;这些区域政策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宏观调控、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等方面是如何发挥重大作用的;区域协调发展仍然面临哪些深层次矛盾和困难?

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接受了本刊专访。

分类指导 区别对待

“国家出台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是有选择、有依据、有目标的。为了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而推出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都是按照国家的总体要求,遵循一定的线索推出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范恒山告诉记者。

近年来,研究制定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的出发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围绕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推动国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区别对待是区域政策的实质和核心。”范恒山强调。每一个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文件,都是贯彻国家的意志和总体发展战略,同时,又是从各个地方的实际出发,体现地方的比较优势,把每个地方的最具优势的东西挖掘出来。要始终把立足各地实际、体现差别化作为研究制定区域政策的基点。

因此,在不断完善区域政策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在把握国家战略方向的同时,充分考虑各地的具体差别和实际要求,设定不同目标,提出不同要求,制定不同政策,有效解决“一个规划管全国,全国规划一个样”的问题,真正实现“一区一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范恒山说,区域政策有利于实施分类指导,解决重复建设,充分发挥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由于区域政策立足于从各地实际出发,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区域比较优势,从而有利于实现区域合理分工,避免恶性竞争,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

以发展金融业为例,过去内地很多城市都提出建设金融中心,通过区域规划的定位,明确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广州、深圳配合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错位发展金融服务业,重庆、成都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这样就减少了盲目定位和重复建设。

区域政策有利于避免“一刀切”造成经济在大起大落中循环反复,真正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区域政策就是因地制宜、有保有压。”范恒山指出,区域政策完善了全国“一盘棋”的理念和思路,充分考虑地方的实际,把“一刀切”变成了分类指导,既照顾了地区差异性,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又避免了各地重复建设的情况,维护了全局的统一性。

重视地方合理利益诉求

“作为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实现了国家意志与地方发展思路的有效对接,体现了政策统一性与针对性的良好结合,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取得了积极的效果。”范恒山说。

历史经验表明,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调控内容的科学性,也取决于调控方式的适宜性。宏观调控只有符合地方实际,才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宏观调控环境与对象的不断变化,要求不断完善调控的思维和方式。

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及所产生的显著成效,给我们从思想上进一步深化对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认识、从操作上进一步完善对地方发展的指导方式带来了一些新的启示。从根本上说,中央和地方是一个利益整体,国家的调控意志与地方的发展意愿是一致的。

由此我们体会到,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立足点,应该是要在体现国家整体布局、统一安排的前提下,高度重视各地的实际差异和客观需要,基于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实施分类指导,实行区别对待。这就要求我们在谋划国家战略、思考全局问题和实施宏观调控时,充分考虑地方的想法,兼顾地方的需要。

与此相应,在操作上要更加注重方式的灵活性和适宜性,特别是注重通过发展规划、配套政策和组合项目等方式,把全局性重大改革发展战略及明确的宏观调控要求寓含到地方的发展思路和项目建设之中。这样更有利于地方认真贯彻国家总体战略意图,保障中央各项政策的落地和有效实施。“因此,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帮助地方谋划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细化发展措施。通过改善对地方发展的指导方式,增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范恒山说。

突破体制机制困境

实践表明,宏观调控政策的空间指向越合理、越体现区域特点,就越实在、越具可操作性,作用也就越明显。“区域政策不仅充分发挥了地区比较优势,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而且破解了一些现有体制难以解决的关键难题,丰富和完善了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和路径。”范恒山强调。

第一,解决了地方发展思路与政策措施不连续、不稳定的问题,有利于做到一张“蓝图”贯到底。区域政策有利于确保地方发展思路与政策措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做到一张“蓝图”贯到底。由于干部任期制度、政绩考核办法、财税制度和投融资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容易造成一些政府的短期行为。国家区域战略的出台可以有效避免换一个领导改变一次思路,换一届班子重绘一次蓝图的格局,保持发展思路的连续性和有效性,使得好的规划蓝图能够一以贯之。

第二,解决了国家意志与地方发展思路不对接的问题,有利于把国家战略落到实处,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区域政策既体现了国家战略的要求,又紧密结合各地实际,特别是注重通过发展规划、配套政策和组合项目等方式,把全局性重大改革发展战略及明确的宏观调控要求寓含到地方的发展思路和项目建设之中,以服务代替管理、以支持代替约束、以引导代替规范,有利于地方认真贯彻国家的总体战略意图,保障中央各项政策的顺利落地和有效实施。这一特点,使得区域规划和文件的贯彻与地方发展紧紧连在一起,从而使扎实的和创造性的实施成为了地方政府自觉的行动。

区域增长格局形成重大转变

范恒山告诉记者,区域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增强了国家经济的整体活力。区域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两个革命性成就。

一是促进了我国区域增长格局的重大转变。通过密集出台的区域规划等政策的有机配合,中西部地区增长速度落后于东部地区的状态得到根本改变。同时,东部把重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发展质量得到提升。

长期以来,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落后于东部地区。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引下,随着区域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强,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落后于东部地区的格局得到了扭转。

范恒山说,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转变,多年以来我们期盼的结果得以实现。速度指标虽然不是根本性指标,但这一象征性指标的改变,为公共服务水平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地区实质性差距缩小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促进区域发展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

二是推动形成了一大批经济增长极。在区域政策的积极引导下,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继续发挥带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中西部地区培育形成了广西北部湾地区、安徽皖江城市带、重庆两江新区等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极;同时,在区域规划和政策的引导下,东部地区一些发达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增强自主创新,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好于其他地区。

问题与对策

“尽管近年来区域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和突破性进展,但一些根本性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仍然面临许多深层次矛盾和困难。”范恒山表示。

一是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仍在扩大;二是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差异明显;三是区域无序和不良竞争仍然存在;四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范文6

内蒙古西部“小三角”地区涉及鄂尔多斯、乌海、阿拉善三个盟市的五个旗县区,经济区域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人口近75万人。近年来,该地区承接呼包银经济带发展推动和呼包鄂经济圈辐射带动,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全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得到长足发展。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0.75亿元,占全自治区的6.27%;实现工业增加值346.86亿元,占全区的7.7%;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87.9亿元,占全区的6.38%。

区域内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的棋盘井、蒙西工业园区,乌海市的海南、鸟达、海勃湾工业园区和阿拉善盟左旗的乌斯太6个工业园区,驻园企业400多家,实现利税近100亿元,产业工人18万人,形成能源、化工、建材、冶金等支柱产业体系,主要产品产能有:煤炭4000万吨、焦炭1460万吨、PVC160万吨、烧碱156万吨、甲醇50万吨、煤焦油71万吨。分别占全区的6.2%、73%、80%、87%、25%、71%,区域焦炭、煤焦油、粗苯、甲醇、PVC、电石、烯烃等初级化工产品约5000万吨,已成为内蒙古有重要影响力的初级化工产业集聚区。

乌海市是区域内唯一一座城市功能齐全的地级市,城镇化率达94%,区域行政面积1754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50余万人。城市基础设施和各项功能日臻完善,供水、集中供热、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和危废处理等能力完备,医疗、卫生、教育、文体等公共设施完善。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1.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3.85亿元、工业增加值197.27亿元,初步形成能源、化工、特色冶金、建材四大支柱产业。棋盘井园区建成区22平方公里,人口8万人,距乌海市中心城区20余公里。驻园企业75家,累计完成投资近300亿元。2009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 39亿元,初步形成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五大主导产业,原煤产能已达1 363万吨,洗煤632万吨,铁合金76万吨,化肥119万吨,水泥243万吨。蒙西园区建成区12平方公里,人口8800人,距乌海市中心城区10公里。驻园企业30家,2009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2亿元,初步形成高新材料、建材、化工、冶金、电力五大主导产业,水泥产能200万吨。熟料1 60万吨,高岭土6万吨,焦化166万吨。生铁35万吨。

乌斯太园区建成区7平方公里,人口3万人,距乌海市中心城区10公里。驻园企业48户,2009年实现工业增加值91.41亿元,初步形成以制钠、PVC为主的盐化工,以焦炉煤气制甲醇为的煤化工和以燃料为主的精细化工三条产业链,金属钠产能4.5万吨,高纯钠500吨,焦炭306万吨,PVC50万吨,甲醇20万吨。纵观“小三角”地区的发展现状,人们会发现这里的:产业结构基本趋同,环境治理标准不一,金融体系亟待完善,共建共享能力较弱,政策制约因素突出等多种弊病。

当前,区域经济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内蒙古西部“小三角”地区资源禀赋、地理环境、产业基础等多个方面均具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条件。以乌海、乌斯太、棋盘井和蒙西为主体的沿黄“小三角”经济区域是连接蒙、宁、陕、甘的重要节点,交通便利,资源富集,产业优势突出,城市化水平较高,是内蒙古重要的重化工产业聚集区和先行区,极具发展潜力,在全区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地位。加快“小三角”区域协调发展,对于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更高水平、更优效益的发展和培育新形势下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小三角”地区因缺乏统筹规划,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园区布局、产业集聚等诸多突出问题。若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该区域内产业同构、无序竞争、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促进区域内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小三角”地区是内蒙古西部重要的煤炭、石灰石、岩盐等特色资源富集区,黄河流经境内近100公里,国家重点铁路、公路网络较为完善,具有发展大型化工基地的成本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施区域协调发展,能够在内蒙古西部范围内实现资源平衡匹配、产业均衡配套,利于集中优势打造以煤化工和氯碱化工为主的国家战略性生态能源基地。

当前宁东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和陕西神府等经济带大力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迅猛,内蒙古西部的传统产业已处于被吸附、整合和替代的境地。只有实施区域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促进要素合理流动,才能提升内蒙古西部的整体竞争力,进而在新一轮的发展中保持竞争优势。

“十一五”期间,呼包鄂金三角地区统筹发展,成为带动内蒙古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同时,内蒙古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尤其是“小三角”地区,资源富集。产业基础较好。具备打造国家重要的煤化工和氯碱化工基地的条件。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小三角”地区将成为自治区“十二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新的经济增长极。

乌海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和“小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目前资源濒临枯竭,经济总量不大,发展前途堪忧,中心城市的地位仍需进一步稳固,加速产业升级、经济转型迫在眉睫。只有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才能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和人口集聚效应。

加快推进“小三角”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大力解放思想,在思想大解放中,促进区域经济大发展。“小三角”地区隶属关系复杂,跨越两市一盟,受行政区划体制束缚,三地各自为政。因此,充分认识“小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通过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市场联动和政策法规联动,进一步整合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以较低的成本促进优势产业的形成,从根本上克服和解决“行政区划经济”的弊端。实现三地区域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从而达到1+1+1>3的功效。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统一规划、统筹布局,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推进技术、产品、产业升级,构建新的竞争优势,从而形成整体的区域优势,这是“小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基本保障。只有充分发挥乌海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社会服务功能,尽快实现区域支撑体系、市政功能和公共设施共建、共享和共赢,提供一流的教育、医疗、科技、人才和多层次金融市场服务体系。优化区域交通布局,大力推动城际交通同城化,建设三地直达快速通

道。打造半小时经济圈。

“小三角”地区工业起步早、起点低,环境问题尤其是矿区环境污染一直是“小三角”地区致力解决但始终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不仅影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且制约着重大项目审批落地,治理环境污染迫在眉睫。因此在环境治理上实行统一的项目环评准入、环境监察监测、环境信息公开、企业环保信用管理等制度,统一环境执法体系;统一规划建设区域环境基础设施。实现共建共享;共同设立区域环保专项基金,加大环境污染整治力度。要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坚决淘汰焦化、冶金和白灰等行业的高耗能、高污染落后产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要提高“三废”综合利用效率,引进一批太阳能、风能以及生物质能等低碳项目,为产业升级腾出环境容量和发展空间。

现阶段“小三角”区域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大多是资源型产业,尚处初级阶段,集群效应不明显。根据现有产能发展状况,煤化工和氯碱化工产业最具发展潜力,要以建设内蒙古或国家重要的煤化工、氯碱化工基地的目标来招商引资上项目,把大量的煤化工和氯碱化工项目摆布在“小三角”区域。壮大产业集群。通过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沟通和合作,研发新技术,延伸煤化工和氧碱化工的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以规模效应和技术优势。形成能左右煤化工和氮碱化工行业的领军企业,提高市场话语权。同时,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传统产业嫁接改造,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在煤炭产业和煤化工上做足文章。要充分利用区域内资源充裕的便利条件和各种优惠政策,大力发展适合的新兴产业,积极扶持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旅游产业,逐步转变产业发展的方向,实现产业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资源型向非资源型转变。

鄂托克旗置身内蒙古西部“小三角”地区,根据立地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要主动融入西部经济圈,统筹规划重点产业布局;重点发展煤化工、氯碱化工、天然气化工产业,全力打造全国最大的煤焦化和PVC产业基地。棋盘井园区则应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硅系产品为重点,打造以煤化工为主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蒙西园区重点发展三大产业:以PVC、PVA为主体的氯碱化工及烧碱、水泥循环经济产业链;以纯苯、甲醇、苯加氢为主体的精细化工循环产业链;以亿阳蒙西和鑫诺物流为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