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管理优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业管理优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业管理优势

商业管理优势范文1

工商企业管理学什么 工商企业管理主要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能熟练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管理技术。例如:开拓公司业务、进行销售统计、对客户关系进行维护,合理规划人员安排、为公司节省成本,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课程:《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公共关系理论与策划》、《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电子商务概论》、《商务谈判》、《连锁经营管理》、《中小企业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组织行为学》、《企业文化与形象策划》。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1、企业管理:各类工商企业、银行、证劵公司等金融机构,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已经征服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已经教学、科研方面的工作。

2、市场营销:到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从事管理决策、营销管理、销售、公关、品牌传播、理论研究与教学,或者是实际操作与管理性工作。

3、会计小额:主要导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事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的工作。

4、财务管理: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学术研究,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征服与事业单位、中介机构从事财务管理、咨询服务及其他相关经济管理工作。

5、人力资源管理:到企业、事务单位及征服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

工商管理学专业介绍 工商管理专业(英文:Industry Business Administration)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它的目标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商业管理优势范文2

从1996年开放银行同业市场的拆借利率以来,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跑过了17年的马拉松。今年7月,人民银行放开了贷款限制,10月份9家银行共同报价,形成了现在这个基础利率。这次除了市场以外,银行的金融市场价格基本放开,三中全会打响了这个马拉松最后一圈的枪声,利率市场化进入最后的阶段。

然而,国际经验表明,开放存款利率往往是一场挑战最多,风险最大的战役。在决战之前,必须审时度势。经过17年的努力,中国已经具备了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基础条件:比如市场化机制正在形成;商业银行经过改制上市,也正在成为一个真正的商业企业;金融市场包括监管的体制也在不断的完善,这些都是有利的条件。

尽管如此,挑战还是很多。其一,改革越到后来阻力越大;其二,中国的银行业处于政府的隐性保险制度的保护之下,缺少合理的退出机制,也缺乏一个完全可以进行货币调节的国债和票据市场;其三,中国的金融企业的管理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因此,银行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来对待这一场战役。

利率市场化毫无疑问对个人和企业都是利好,银行可以按照实际的价格,制定个人的存款利率;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经营情况和按照市场决定贷款利率。但是,对于长期处于利率保护的商业银行来说,利率市场化就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挑战,一场重生的洗礼。

利率放开了,首当其冲的便是银行的盈利。因为在国际金融发展的历程中,利率市场化会使银行的利差迅速下降。去年年初,外界还批评银行上一年的利率增长速度高达30%,但去年下半年,增长速度就降到了20%。目前,国内银行的资产大约超过100万亿元,利差每缩小一个BP(基点,即0.01%),银行的利息收入就会降低100亿元。假设利差缩小超过120多个BP,目前银行盈利的12000多亿元就化为乌有。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情况。

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必须按照市场定价,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去年,中国就有16家上市银行的存款成本上升了33%BP。另外,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往往是银行重新定价、储蓄分流、竞争加剧、债券资产缩水这样一系列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充满了风险,有流动性风险,有资产质量的风险,有债务的风险。美国是在1985年完成利率市场化的,从1986年到1990年期间,几乎每年有200多家中小银行倒闭。韩国在利率市场化完成以后,不良率从6%上升到13%。中国台湾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曾经出现全行业的亏损。因此,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来说是生死攸关的一战。

商业管理优势范文3

关键词:财务管理;SAP系统;石油上游行业;壳牌;产品分成;合营会计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2

SAP系统是德国思爱普公司推出的用于企业资源计划与管理的大型系统集成软件。它涉及企业中各个管理业务,覆盖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各个方面[4]。过SAP系统强大的集成功能,完成从各个业务模块的数据到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的抽取汇总和加工,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大容量数据存贮和大规模运算能力相结合,克服长期以来财务和其他业务的集成以及其他复杂数据处理的困难,从而使企业经营管理更加顺畅高效。

一、SAP系统在财务管理中的特点

SAP作为ERP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信息管理,尤其是财务数据信息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自身具有以下特点:

1.集成化

SAP在企业信息管理中,充当着桥梁的作用,实现财务内部(项目会计、财务控制、财务计划等)和各个业务部门(生产操作、采购、人力部门、项目管理等)的对接,具有高度的整合度和合成性。

2.扁平化

SAP在企业中采用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也因此实现了跨国大企业的高效管理,确保企业信息的高度透明以及公司策略的一致性。

3.标准化

SAP系统设计缜密、科学、规范,经过数年的发展与演变,该系统实现了高度的标准化与一致性。在石油上游企业,尤其是跨国性大型在华石油企业例如康菲、壳牌、美孚、英国石油的财务管理中,可能涉及到中国会计制度、国际会计制度及美国会计制度等多种不同的会计制度。SAP系统能够容易地进行系统的实施和部署,实现财务上在不同会计制度准则背景下的标准化和一致性。

4.规范化

石油行业上游使用SAP的企业基于自身需求,对包括现行财务成本、预算、核算等的所有业务流程结合企业内控、计划等财务制度,进行全面的流程梳理,基于各个部门提出的建议及业务需求,进行标准化,形成标准的业务流程设计,并根据ERP项目设计的规范要求,对财务中的各个业务模块在SAP系统中进行统一、标准化的系统设置。在这种设计理念下,有效的保证了SAP的高度规范性。

5.实时化

SAP系统设计立足于通过对信息的有效统一管理,高效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电子化管理。系统根据企业的具体业务流程要求,通过对数据有效统一管理,实现企业运营数据在财务、库存、销售、采购等供应链的各个业务模块之间及时、高效的传递和流通,从而实现对企业内部事务的标准统一处理,监控并管理各个部门的资金、供应链数据等。

6.开放性

SAP的系统的设计及整体结构开发与国际标准接轨,通过提供开放性接口,以一种安全的方式切入,能非常便利的让第三方软件提供商或者企业内部信息化技术部门将自身的软件产品有效地集成到SAP系统中来或者进行定制化流程开发。

二、SAP信息系统在石油上游行业的特色

在石油上游行业中,石油产业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沉淀,行业已形成了相对非常成熟的行业解决方案,无论是国内还是跨国石油公司普遍实施类似石油天然气生产管理方案。SAP缜密的设计理念及其自身特点,恰好能满足跨国石油公司的这一生产管理需求。然而,石油上游行业区别于其他行业,同事自身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产业特殊性:原油勘探、开发方面对新技术的持续引入改进生产流程与工艺;行业产业链横向纵向分工合作细化,同事也要求企业间进行更紧密的协作;产业内的企业兼并重组加快,资源整合优化配置效率更高,企业全球化布局经营是大势所趋,合资或联营成为上游企业经营运作的一种有效手段[1]。SAP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上游产业的特点,在信息管理及财务控制方面都满足了企业的要求,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SAP信息系统成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基础

企业的管理服务于公司内部的业务发展需求,并从业务发展数据中得到反馈并改进企业的管理和流程。ERP是针对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和运作的系统。其它企业应用系统,如电子商务、EHS管理、供应链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电子采购等信息系统,均依赖于SAP信息系统对相关数据的采集管理,并对这些系统提供业务数据支撑,使其更有效的的进行运作。

石油天然气上游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从原油的勘探开采到运输的各个环节,对财务系统都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为了支撑行业的相关需求,SAP行业方案中,有3个专门的模块对这些特殊业务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它们分别是合营企业会计(JVA) ,生产分成会计(PSA)以及生产和收入会计(PRA)。这些模块部署实施非常的便捷,和其他模块间的集成也非常的简便,这都得益于SAP系统设计时的标准化。系统间的数据进行实时的交换和校验,而不是成批地在分割的系统间倒进倒出,有效的促进和支撑了石油生产各个环节的需求。

2.完备的满足行业规范的解决方案

不同的行业因为业务模式的差异,其对业务管理模式存在完全不同的要求。在石油上游产业,石油勘探、开采方面关联要素多变等原因,存在着较大的风险,而为大多数企业所采用的合资的方式进行资源联合开发,成了企业降低规避风险的有效手段。譬如,从上游企业购买已经勘探确定的油气田储备;引进其他油气开采合作伙伴的风险资金,进行矿藏的共同勘探、开采;共享地震与勘探数据给其它相关合作伙伴,降低相关数据的重复测量采集以降低成本。

在上游行业的E&P(勘探与生产)过程中,合资这种主要经营形式,给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独特的功能要求。为了满足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产品、利润的分成,生产成本的分摊以及资产折旧等特殊问题的处理,要求系统必须具有“合资企业会计”、“产品生产分成管理”等类似的功能。

3.行业级的ERP系统

随着市场的变化和产业的发展,世界各大石油公司的行业竞争行也日益增强,在此环境下,各个石油公司只有节约并降低成本,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根据行业的普遍分析,在优化企业投资策略,降低企业项目实施风险上,采用一个被本行业普遍认可和验证过的应用系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在管理应用系统和石油天然气行业应用方案领域,SAP公司设计的产品,在全球90%以上的石油化工企业运作中投产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石油天然气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的产品设计,SAP无疑是这个领域的标杆,并成为该行业的标准。SAP信息系统产品的大量运用,也为石油公司与其合作伙伴之间信息的共享对接,或者在满足行业内企业间的兼并重组过程中信息系统集成整合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支撑,能做到系统对接平滑,大大降低企业间合作和整合的成本 [3]。

三、SAP系统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SAP系统的财务模块主要包括财务会计、项目计划、财务控制、物流管理、生产计划、项目管理、人力资源、工厂维护等。在这些模块中,财务会计(FI)、项目管理(AM)及财务控制(CO)又构成SAP系统的核心模块。

在石油上游行业,SAP系统不同于其他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由能源上游的特点决定的。由于油气能源的投资经营风险大、周期长的特点,行业内公司间为了共同分担风险,采用较为成熟合营的方式运作。参与合营的相关企业,实际上可以认为是纳入到了类似于经营合伙人管理的企业所组成的一个大企业的运营中,各企业间已经不是独立运营和管理。主要核心体现形式,被称之为合作经营协议(Joint Operating Agreement, JOA)。企业可以同时运作多达上百个合作经营协议。企业间的关系将变得非常复杂,没有有效的信息技术管理手段,这一切将变得非常困难。SAP JVA的功能实现了对财务预收、直接及间接费用记账、资金回收、联合管理账簿的数据管理。为支撑和解决企业这合营方面提供了有效的辅助管理手段。

在有些国家,政府或国有石油公司,通过让其他石油公司参与承包自己的油田进行油气的勘探和生产中,以解决资深资金不足、技术能力、规避风险等问题。生产分成合同则是在这种合作模式下应运而生的,用以规定在合作中的相关条款和条件。在中国,壳牌与中石油采取此种方式进行合作,实现了成本回收管理、收益分成、资本回收等的联合运作。

壳牌公司作为石油产业上游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早在1998年,已开始全面展开自生信息化的改造。壳牌的信息化管理改造涵盖采购部门、生产部门、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项目管理部门等。通过信息化改造,公司实现了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信息完整化、透明化及标准化,确保了公司内部信息的公开透明及高效性,提升了搞死决策的效率,确保了壳牌这样的国际性大公司行动的一致性。同时,信息化作为公司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优化了公司的整个管理流程,并提高了管理层对整个业务流程的理解及重视。在壳牌内部,基于SAP商业智能数据报表的各种KPI已经被广泛的使用,用于衡量和评估各个部门的业绩和改善方向。

SAP系统在能源上游成本管理及成本监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SAP通过数据整合,实现对库存、销售、财务会计等业务部门的有效管理。从而实现了从项目计划、采购、原材料管理、库存、设备保养及维修、销售等的一条龙管理。SAP中的控制模块也计划与监督公司里的业务活动和资源,确保了成本被尽可能精确地记录与分摊。

同时,SAP通过抓取系统内财务数据生成财务凭证,这样就节省了财务人员手动搜集、制作传统财务凭证的时间,得以使财务人员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财务分析上,为企业贡献更大的价值。同时,工作方式的自动化代替手动化也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及准确性。分析师还可以通过SAP大数据,预测公司未来的盈利情况及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为决策者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有利于他们‘未雨绸缪’,提前做准备。

SAP也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路,如SAP为石油天然气行业所提供的绩效考核指标-KPI可以帮助企业衡量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及未来的生产趋势。以壳牌为例,SAP商业智能数据报表的各种KPI已经被广泛的使用,用于衡量和评估包括财务部门在内的各个部门的业绩和改善方向[5]。

四、结束语

SAP系统全方位的改变公司的管理环境和管理理念,给石油行业上游企业的管理和财务运作带来了简便、准确和及时的信息;集成了各个业务部门的信息,并规范了财务与会计控制的内容与形式,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了可信赖的信息支持与财务分析功能及解决方案,提高了企业的决策效率和准确性,增强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苟兴玉,程凤英,高涛.ERP系统在石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阅读改变管理,2010(5):83.

[2]张健.跨国石油公司构筑信息化高地[J].焦点透视,2010年(10):56.

[3]李瑞芳.试论ERP加强内部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A].2011年亚太智能电网与信息网,2012-01-26

[4]梁琦.浅谈SAP系统对财务核算的优势[J].科技与企业,2010(7:75).

[5]毛付俊.分散与统一的对抗―壳牌石油公司SAP产品经理谈ERP建设[J].每周电脑报,2002-06-17:23.

商业管理优势范文4

(一)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内涵

随着中国银行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尽快强化风险管理能力,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在激烈竞争中建立并保持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全面风险管理作为被国际银行业广泛接受的风险管理模式,正逐渐成为国内监管机构和国有商业银行的关注焦点。

1、全面风险管理

按照2003年7月美国COSO公布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草案),全面风险管理实质是一个从企业战略目标制定到目标实现的管理过程,可用“348”框架来表述,即三个维度(企业目标、全面风险管理要素、企业各层级),四个目标(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和八项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控)。

2、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演进

按照实际发展脉络,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主要包括四种模式:一是资产风险管理。20世纪中期以前,一笔大额信贷资产损失,常会导致一家银行出现流动性困难。因此,商业银行极为重视资产风险管理,并通过加强资信评估和项目调查、严格审批制度、减少信用放款等措施和手段,努力防范和控制资产风险。二是负债风险管理。20世纪60-70年代,西方经济发展进入高速期,商业银行为扩大资金来源,规避金融监管,变被动负债为主动负债,开始使用金融创新工具,如大额存单、回购协议、同业拆借等,风险管理重点转向负债风险。三是资产负债风险管理。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通胀率不断上升,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或负债风险管理均无法实现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在这种背景下,突出资产和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以及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的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成为热点。四是全面风险管理。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金融自由化、全球化浪潮和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商业银行面临风险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全球化趋势,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被普遍定义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并举,组织流程再造与技术手段创新并举的全面风险管理。

3、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内涵

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是以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全景的风险管理流程、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且已成为当今国际活跃银行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简单的说,就是对整个商业银行机构内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各个种类风险的一种系统化管理,这种管理要求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包含这些风险的金融资产与负债组合,以及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都纳入到统一的管理体系之中,并对各类风险依据统一标准进行测量和加总,再依据各项业务的相关性实施全面风险管理。

(二)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外部形势

1、股份制改造的推进需要

2004年,国务院决定对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注资进行股份制改造试点,并要求它们建立和完善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有效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风险。

2、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示范效应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是国际活跃银行风险管理实践的总结,它的为中国银行业推行全面风险管理提供了契机。虽然中国银监会声明近期不准备以新资本协议为标准,但以协议为指导构建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对国有商业银行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有助于其提升自身风险管理水平,更能够通过新资本协议的示范效应,获得国际资本市场和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

3、应对多元化世界的积极反应

国有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纷繁复杂的客户群体和业务类型,必须适应与国际活跃银行和国内中小银行的分类竞争,必须改进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式和管理习惯,必须经受股改上市的种种诱惑和考验,这些均无法通过单一的风险管理选择或模式得以实现。

4、利益相关者的目标驱动

任何管理都有目标,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也不例外,它必须满足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员工、客户以及社会等各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要,虽然其满足程度会在不同阶段有所侧重。正是这种目标的多样化需求,决定了国有商业银行必须采用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以便从中寻求一种动态平衡。

5、外部监管机构的监管要求

中国银监会对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的考核指标为:总资产净回报率、股本净回报率、成本收入比、不良资产比率、大额风险集中度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等。这些指标的完成,取决于国有商业银行在全面风险管理中的均衡协调能力,而不可能在任何一种单一的风险管理模式中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三)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的迫切需要

1、配合工作重心转移的需要

计划经济体制的指令性管理和经济转轨时期信用体系的缺陷,导致国有商业银行形成了巨额不良资产,其风险管理工作近几年来一直集中致力于通过清收、核销、重组、剥离等多种手段处置不良。但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改进程的加快,其工作重心开始从信用风险占绝对比例,逐步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并重转移,因此,全面风险管理显得势在必行。

2、营造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国有商业银行能否具备与国际活跃银行同台竞技的水平和能力,并不是单纯依靠成功上市或引进战略投资者就能够立即解决的问题。无论是股东或者是战略伙伴,其利益归根结底仍是排他的。国有商业银行只有具备了珍贵的、稀少的、无法替代的、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确保持续获得股东和战略伙伴的支持和投入,才能够获得高于市场平均利润的超额回报。实践证明,全面风险管理水平正是营造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3、明确风险管理战略定位的需要

业务战略与风险战略不匹配是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其至今尚未完全克服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的思维瓶颈。经济发展时期,业务战略受到重视,风险管理处于次要位置,导致盲目扩张的业务存在诸多风险隐患;经济紧缩时期,前期形成的业务隐患成为现实风险,这时银行再集中全力进行风险处置,风险损失往往不可避免。全面风险管理倡导的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的风险管理思路,将是明确风险管理战略定位的一剂良方。

4、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的需要

商业银行风险往往存在一个由隐性的潜在风险逐渐转变为可识别的现实风险的过程。如果能够及时发现潜在危险并将其控制在萌芽阶段,往往会比控制、化解现实风险付出较少成本。由于风险管理技术、手段的相对落后,目前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尚不完善,事前识别并控制风险的能力较差。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与实质,将使其成为促进国有商业银行不断提升自身风险管理水平的推进器和催化剂。

二、国有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不能一蹴而就

(一)对机制因素的考虑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尚不健全,管理基础仍较薄弱。

1、完善的、垂直的风险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风险管理框架目前仍只是一个努力的方向。

2、风险管理体系的独立性有待增强,银行内外部多指标考核因素使外界干扰无法规避,风险管理的独立性特征尚不明显。

3、还没有真正形成完整、科学、有效的岗位职责体系,部门间、岗位间仍存在界面不清、职责不明、接口悬空等问题;反应式、应付式行动较多,主动性、预见性活动较少,内部控制所要求的持续监控和改进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二)对环境因素的考虑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尚不完善。

1、我国针对企业和个人征信的中介服务还未普及,这不仅使商业银行进行客户信用审查的成本很高,而且也造成社会普遍缺乏信用意识和道德规范,直接给银行风险管理带来难度。

2、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尽管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强调了信息披露的重要性,以加强投资者和市场对银行经营管理的监督和约束。但目前信息披露还不规范,外部监管措施相对简单,市场对银行的外部约束作用有待加强。

(三)对技术因素的考虑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技术及其信息系统应用相对滞后。

1、注重定性分析,主观性较强,常运用经验分析方法。如在信用风险控制中重视贷款投向合规性、贷款运行安全性分析,但在风险识别、度量、监测等方面的客观性、科学性不够突出。

2、与国际活跃银行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金融工程等先进方法相比,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技术运用上相对滞后,不仅使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大量业务信息、市场信息缺失,而且无法建立相应的资产组合管理和各种风险管理模型,难以准确掌握风险敞口。

3、国有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普遍缺少可靠的数据。虽然与自身相比,其电子化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和改进,但按照全面风险管理的需求,由IT系统从业务线上“摘取”的数据在数量和质量上还远远不够。风险管理信息失真,直接影响了风险管理的决策科学性,为风险管理技术的量化增加了困难。

(四)对文化因素的考虑

国有商业银行尚未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全面风险管理意识普遍缺乏。

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软黄金”,在经营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实践证明,一些金融机构正是因为风险管理文化的落后,导致在风险管理上屡遭失败。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较晚,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在实际工作中,偏面强调业务发展,忽视风险管理;重市场开拓,轻制度建设;有些管理人员甚至至今仍将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相对立,无法理解风险管理在业务拓展、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单纯将风险管理定位于风险控制甚至是资产保全部门,致使风险管理停留表面,疲于应付。

三、国有商业银行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努力方向

(一)处理好内部与外部的关系

国有商业银行实施全面风险管理首先必须从造成风险管理缺位与虚位的信用失范、治理失当入手,努力促进外部为主的信用体系和内部为主的公司治理建设,形成风险管理的内外部机制。所谓内部机制,就是通过治理结构与机制,形成对风险管理的制度需求与安排;所谓外部机制,就是通过信用体系与诚信责任,形成对风险管理的系统支持与惩戒约束。完善的公司治理与健全的信用体系可以确保风险管理与信用体系、公司治理的良性互动,但必须有法制化制度加以保障。人民银行推动建立的企业与个人信用信息系统,既有政府政务信息系统的特点,也有行业征信的特点,既可以满足金融监管需要,也可以服务于银行同业。

在目前国内尚未建立起内外部机制互动的全面风险管理体制的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要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一要在全行业加大风险管理基本概念以及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理论的宣传普及;二要在加快自身股改进程的基础上,强化社会诚信责任,重点防范信誉风险;三要大力提高经营与管理的透明度,发挥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四要推动监管机构从监管角度出发,强化商业银行对外部信用信息和信用增级服务的制度需求。

(二)处理好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从宏观层面看,首先,要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战略,包括风险管理目标、风险可承受区间、风险管理原则;估算发展目标、预测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的缺口,规划资本最佳结构并提出筹资方案,确定资本金在经济区域、业务主线及不同行业间的配置;对银行风险管理的长期投入进行规划。其次,要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型。国有商业银行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收集、整理分散在各部门、各机构的历史数据,实现全行业务数据和管理信息在物理和逻辑上的同步集中,建立综合数据库;由专业人员以综合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历史数据和结果对风险管理模型进行检测,适时调试参数,形成适应我国国情的风险管理模型;通过上述模型分析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风险敞口,确定资产组合和风险管理产品建议,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模式由以往的静态、滞后控制向动态、实时管理的重大转变。

为保证宏观策略能够落到微观层面,同时必须充分体现风险管理工作在部门、落实在基层、行动在员工的基本原则。为保证风险控制的连续性、有效性,要确定所有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要从人力资源配置的高度对每一个部门进行定岗、定责、定职、定编、定人,将风险控制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人员。在此基础上,注意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在对风险管理和业务经营实施“决策分离、平行作业”的前提下,加大业务、产品、客户等信息的跨部门横向流动,既保证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又强化风险与前后台部门间的沟通与交流,建立起密切的横向协调机制和纵向报告制度,加快业务、产品、客户、政策等风险管理信息的传递,避免相互推诿而延误风险监测与处理的时机,通过部门相互配合提高全面风险管理效率并促进业务发展。

(三)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全面风险管理首先要符合规则,体现共性:要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流程,确定新的产品分类方法,体现全方位、全过程的风险管理,实现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同步:逐步做到按产品、地区、业务、主线识别风险;从管理角度,将风险划分为可控和不可控两大类,并确定相应产品、地区、业务、主线的风险管理授权;分支机构应在授权范围内,对信用、市场、操作等风险进行管理。对那些已经不再适用的业务流程,应及时修改或废除。

为保证共性的规范运作,要注重培养专业化的风险管理队伍。加大风险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培养,强化内部分工与协作意识;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趋势的增强,有重点地招聘或培养具有证券、保险、信托等从业经验的人才,建立高素质、复合型的风险管理队伍,加强对金融交叉产品风险识别、度量和控制的研究,致力于精干、高效、全面的风险管理。

依照全面风险管理的系统化思路,在充分体现共性要求的同时,还应关注个性化管理特征:改变以往条条块块的管理模式,实现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管理体制,从业务风险产生的源头进行有效控制。从转变职能入手,将风险管理贯穿于银行不同业务的各个环节,及事前监测、事中管理和事后处置的整个过程,做到从现实风险的管理向潜在风险的管理转变,从风险的事后处置向风险的前期控制转变,从而实现风险管理关口的前移。在推进全面风险管理方面,要将视野分步从仅仅重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扩大到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并针对每种不同的风险、风险点,找出风险动因(RISK DRIVER),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

(四)处理好规章与文化的关系

商业管理优势范文5

一、国有商业银行会计管理模式现状

据对衢州市级各国有商业银行的调查,各家商业银行从防范风险和提高效率的角度出发,先后进行了会计管理模式的改革,基本特征如下:

(一)“扁平化”。商业银行会计“扁平化”管理就是通过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撤销原来机构设置上的多重行政级别,减少管理环节,实现管理行与营业网点间一对多的点对点管理,通过精简网点、精简管理人员,设立运行中心、金库中心、督导中心,实现集中核算、集中监督、集中管理,通过集中管理人员和整合业务系统,实现会计管理的独立性和广泛性,减少协调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从而建立全新的会计管理框架。有的行实行了全面的“扁平化”改革,有的行则有一定的侧重点。如建行衢州市分行,2001年在全省建行系统率先对市区分支机构实行全面的“扁平化”管理改革,一方面下属机构从原来的23个,精简至现在的13个,另一方面全面精简管理人员,并实行营业经理委派制,全面监督管理网点业务,营业经理直接对市分行负责。市工行则是较早实行集中核算、集中监督的典型,市中行、农行也正在实行人员、业务整合,逐步朝“扁平化”方向发展。

(二)集中化。一方面是网点业务集中处理。,商业银行业务操作基本实现了前后台分离,即前台数据录入,实时传递到后台运行中心进行账务处理,跨网点、跨行统一由运行中心进行清算。通过数据集中处理,提高账务的实时性,实现跨网点的通存通兑、业务查询,同时,清算资金统一进出,减少了风险源。另一方面是不同业务的数据集中。以前银行各类业务系统以业务种类为中心,分部门开发实施,标准不统一,自成体系,相互独立,数据的交换显得繁琐和低效,如对公、储蓄、信贷、资金、清算、国际业务等系统相互不联接,业务数据分散存放,不利于信息的综合和决策。新型商业银行业务系统对原来的会计核算系统、储蓄业务系统、出纳业务系统、支付清算系统、信贷业务系统等进行了集成、整合,通过模块化管理,使其涵盖更广、更全面、更系统,进一步实现了系统数据的共享,便于业务统计和数据分析。另外,临柜业务也从原来的条块分割,发展成为综合化,并实行单人临柜,从而提高了管理效能。

(三)信息化。银行业务信息化包括机及通信技术的运用。银行业一直站在信息技术的前沿,始终与信息技术亲密接触,目前基本实现了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管理、账务、清算、结算等方面的信息化过程,数据的实时传递、实时账务处理、综合数据的查询和跨行资金清算都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银行会计“扁平化”管理的基础,信息技术水平决定了银行的服务水平,决定了银行会计管理的效率,也决定了银行的竞争力。

二、存在的

(一)技术依赖性强,系统维护难度增加。当前的管理模式建立在机和基础上,管理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业务系统和网络的稳定性。但系统与网络也都处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可测因素,因此技术故障较多,有时会导致错账,甚至导致业务暂停。由于网点自身不能及时解决问题,只能依靠市分行技术部门,有的甚至要省分行才能解决,特别是遇到网络故障还可能要依赖电信等服务商的服务质量,因此系统维护效率不高,了基层网点的服务质量。同时,计算机联网运行使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作案成为可能,增加了网络风险。

(二)业务复杂,有关人员素质不适应需求。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普遍采取全功能综合业务系统,且软件升级换代快,业务项目多,分工细,操作规程复杂,业务人员很难系统地掌握,造成业务生疏,容易出差错。另外,要求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做到业务全面、精通,并要善于利用信息进行,为创新产品,提高服务水平提供决策依据,但由于管理人员既不从事柜台操作,也与市场营销严重脱节,思想意识和业务素质都不能完全符合有效管理的需求,仅仅起着监督辅导的作用,会计管理的职能未充分发挥,银行无法对客户情况加以全面了解,无法设计面向客户的新业务,无法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水准,无法加强对客户的风险控制,白白浪费了信息资源。

(三)制度建设滞后,管理上存在一定的漏洞。银行临柜业务综合化以后,临柜业务风险增加,如现金支付业务,以前要经过记账、复核及出纳三个环节,现在临柜人员一人就能完成,同时银行因配备摄像监控设施以及相应的系统授权控制等制度,对可能发生的人为风险估计不足,对操作人员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力度不够,同时,相关性的制度建设未及时跟上。有的银行因对账制度不完善,内部授权制度未落实,发生了临柜人员作案现象。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系统控制,防范技术风险。信息技术的增加了银行内部控制的潜在风险。要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必须进一步加强系统控制。一是提高系统稳定性。程序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系统稳定性,不能急于求成,运行前要进行充分测试,并经权威机构的认证,尽可能减少系统故障,而且要建立与运行维护、数据处理过程、硬件设备等相关的可靠性控制制度,建立应急预案。二是增强系统实时监控功能,控制操作权限,对营业网点的异常操作作出预警,及时发现违规行为或业务差错。

商业管理优势范文6

寒月照秋城,秋风泉涧鸣。过时见兰蕙,独夜感衰荣。

酒散同移疾,心悲似远行。以愚求作友,何德敢称兄。

谷变波长急,松枯药未成。恐看新鬓色,怯问故人名。

野泽云阴散,荒原日气生。羁飞本难定,非是恶弦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