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发展的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协调发展的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协调发展的措施

协调发展的措施范文1

【关键词】税务会计;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协调发展措施

一、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适度分离的意义

1.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税务会计模式

目前国际上的税务模式主要有三种:法德税务模式、英美税务模式和混合税务模式。我国税务会计模式还是趋向于英美税务模式,由于我国税务会计模式建立比较晚,其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有一些小企业还没有实现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税务会计模式的建立。我国将两者进行分离后将有利于会计制度的完善,减少会计制度上的漏洞,利于税务会计模式的建立。

2.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目前,全球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通过降低成本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例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负担一定的企业所得税,如果将其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就可以大大的降低企业的成本,有效的节约企业的资金,大大的提升了企业的利润,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由此可见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适度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3.有利于税收法规的落实与实施

我国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不仅在经济上进入了新的阶段,而且也为税务会计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发展环境。通过1994年我国的税制改革可以看出税法的独立性,企业所得税制改革、个人所得税制改革、流转税制改革都奠定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分离的基础,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适度分离有助于我国税制体系规范化和系统化的建立,是税收政策得以落实和实施的保证。两者的适度分离可以有效的对税收体系进行规范,提高了涉外税收的征管力度,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税款的流失,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4.有助于降低税收机关的征收成本

在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两者合一的情况下,税务机关无法获取纳税人的全面涉税信息,因此也就增加了税务机关的征收和稽查的成本。然而将两者适度分离后,提高了涉税人会计信息的质量,不仅企业可以保证自身在申报过程中的准确率,同时也降低了税务机关的征收成本。同时,两者的适度分离逐渐完善了税务会计核算体系,税务机关就可以及时、全面、准确的获取企业信息,这有利于税务机关更好的实施监管,大大降低了税收风险。

5.有利于企业形象的提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体制的不断改革,企业实施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适度分离后,企业内部的税务制度和财务制度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日常的企业管理中的税务问题也有了专门法律规定来解决,使企业内部的税务问题的解决变得清晰明了,这不仅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涉税风险,而且也提高了企业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企业形象的提升有助于博得政府、投资者的信赖,从而获取更多的投资机会,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有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

二、我国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协调发展的措施

由于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的不断发展,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差异性越来越明显,两者相分离必然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降低税收部门的征管成本、节约企业的财务成本是我们值得考虑的问题。下面将就如何对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协调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改进会计制度,实现与税收法规的相互呼应

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还处在发展和完善阶段,资本市场也处在逐步的成熟当中,企业经营过程中会计舞弊行为时常发生。由于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是分别建立在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对会计制度进行改进,使其与税收法规相互呼应是十分必要的。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办法:

(1)对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进行改进,进一步促进会计制度的改革。

(2)明确造成企业贿赂支出、罚金和滞纳金的原因,追究责任到个人,并对造成的相关损失由责任人承担。

(3)会计制度要兼顾税收监管信息的需求,使两者在协作过程中会计制度对税收信息的支持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4)在税收征管过程中要将会计制度对其的影响考虑在内,尽量协调好两者的关系。

2.完善税务会计理论体系

我国财务会计体系的发展已经有一段发展史了,会计理论体系已经比较完善,对企业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指导意义。然而现阶段我国税务会计的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还需要通过会计理论体系的指导,要进一步加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协调发展,就要在两者分离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对税务会计理论体系的建立,要将宏观的税收学的概念和理论转化成税法学的概念和理论。同时也要根据会计学的相关原理真实的反应企业应该缴纳的税款,进一步促进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协调发展。

3.适当的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引入税务会计

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引入税务会计可以降低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还体现了税收征管的合理性。长期以来我国在税收方面存在着重收入轻成本的问题,导致了征收成本高居不下,实施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后,在确保纳税资料真实性的情况下,可以省略一些与税收无关或者相对次要的会计事项,这样也可以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

4.做好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工作

我国财政部负责会计制度的制定,而税收制度则是由国家税收总局制定的,由于国家机关的不同,其管理目标也有所差异,客观的使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分离。只有保证财务部门和税务部门更好的沟通,才能保证两者相分离时得到更好的协调,使会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机制,才能使企业的财务成本和政府的监管成本有所降低,从而降低宏观经济成本在总体上的最小化。

5.加强企业相关财务人员的培训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的财务人员是按照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而进行分离的,许多会计人员并不能同时精通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也就是说不能兼任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记账工作。首先,我国企业要对相关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同时胜任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两项工作,能够更好的完成两者的协调工作;其次,企业内部的税务人员也要转变思想,通过学习电算化知识,提高对财务处理的核算效率。再次,国家税务部门也要加大对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税收知识普及力度,使他们及时的了解国家的税收政策,为财务会计与税收会计的适度分离提供条件。

除此之外,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环境下,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借助了大量的现代科学技术。企业采用电算化可以提升会计信息采集的速度和真实性,电算化可以在不增设原始凭证的情况下,实现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开运行,可以说电算化可以为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适度分离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因此企业要加快企业内部的电算化进程,为两者更好的实现分离提供更好的条件。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对会计理论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国经济与国际接轨的必然结果。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两者分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协调,更好的发挥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适度分离的作用。

参考文献:

协调发展的措施范文2

关键词:区域经济格局变动;投资主导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一、近期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变动趋势和特点

总体上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三个时期,区域经济格局不断变动。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以区域协调发展为主基调,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开发西部、振兴东北、中部崛起、功能区划分等,在这些政策措施的引导下,区域经济进入了协调发展时期。

传统的四大经济区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总体来看,东部地区区位优越,经济发达,资源禀赋较差;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情况相反,国土面积辽阔,资源丰富,但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介于二者之间。

九十年代以来四个经济区的GDP占全国GDP比重的变动大体是这样的:东部地区GDP比重逐年上升,在2005年达到了顶峰,随后比重逐年走低;中部地区的GDP比重2003年开始上升,西部地区比重2005年开始上升,东北地区的GDP比重2008年之后的几年里比重开始上升,不过上升幅度不大。

从九十年代以来四个经济区的资本形成总额占全国资本形成总额比重的变动情况来看,虽然东部地区的资本形成总额比重依然远高于其它三个地区,但东部地区资本形成总额比重只是在最初的几年里有所上升,随后比重一直在下降;中部地区的资本形成总额比重1993年以来,先是上升至1999年,经历了几年的下降之后在2003年又恢复上升;西部地区的资本形成总额比重先是缓慢下降的态势,1996年之后比重开始稳步上升,上升的幅度比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都要大;东北地区的资本形成总额比重从1993年开始呈现下降态势,一直下降至2003年,之后的几年里比重开始上升,2008年前后比重上升较大,随后的几年开始回落。从四个经济区的最终消费占全国最终消费比重的变动情况来看,东部地区的最终消费比重1993年以来一直呈现上升态势,2007年开始比重有所下降;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最终消费比重变动趋势雷同,正好与东部地区比重变动趋势相反。

总之,从经济总量来看,东部地区的比重开始下降,其它地区的比重开始上升,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上升势头比较明显。需要关注的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带动力量来自资本形成的变动,依然是投资主导;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并没有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主导力量。

二、辽宁省经济增长的特点

辽宁省的GDP增长经过了九十年代上半期的低谷之后,开始逐步上行(图2)。虽然1998年和1999年辽宁省的GDP增长率相对下降,但是仍然要高于全国水平;而且,从这期间开始,辽宁省的GDP增长率就一直高于全国水平。从图1中看出,2009年前后的三年里,辽宁省的GDP增长率高出全国水平的幅度较大,接近四个百分点。

辽宁省是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历年来的第二产业比重都相对较高, 2011年二产比重接近55%,已经达到了近些年来的最高水平,高出同年全国水平8个百分点;近年来辽宁省的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下滑,2011年低于全国水平接近7个百分点。

从投资率来看,1993年至2011年期间,辽宁省的投资率先是下降至1999年,随后开始逐年上升,尤其在2003年至2005年,投资率大幅度上升,之后的几年里投资率高企不下,远远高于全国水平。1999年,辽宁省的投资率最低,略微高于30%,而最高的2011年投资率是62.7%。

三、分析与结论

协调发展的措施范文3

摘 要:本文由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就业结果协调发展的相关要素入手,分析产业结构对就业规模的影响,与就业规模对产业结构的积极作用;再根据相关资料,对如何实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协调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现阶段,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是促进本地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能够带动就业结构的发展,解决当前社会中的劳动力分配不均匀的现象的。但总体而言,我国社会的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地区间的发展基础各不相同,这就导致不同地区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影响、方式存在差异。本文以此为基础,对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进行简单分析。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研究

1.产业结构优化对就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产业结构优化能进一步促进就业规模的发展。从结构主义来看,经济增长的实质就是生产结构的优化,在此过程中,不同经济要素相互作用,并与当时的社会生产环境产生影响,最终作用在社会生产中。

经济的增长会带动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现阶段,我国社会产业结构优化主要表现为第一、第二产业人数下降,第三产业人数上升。而从社会就业人数、经济发展情况来看,第三产业的人员需求量明显大于第一、第二产业。因此可以判断,产业结构优化会对就业结构优化产生积极作用。

2.就业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对国家而言,劳动力规模的变化说明社会生产力的变化。首先,劳动力是社会生产的根本,具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才能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其次,劳动力过多会增加社会负担,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最终作用到产业结构上,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最后,按产业结构演化规律,技术密集型产业终究会取代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整个演化、取代的过程中,劳动力规模是不断变化的,劳动力规模的变化最终会体现在产业结构优化上。因此,就业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影响。

3.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作用

从我国社会发展历程来看,国内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化主要体现在价值链低端产品向价值链高端产品的演变,在演变过程中,企业对人力资本水平劳动力需求增加,企业对相关人员的操作能力、技术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不同阶层的劳动力为满足企业需求,都在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实现知识水平由“低端”向“高端”的转化。同时,部分企业也抓住劳动力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契机,推出一系列满足自身发展的管理要求,并逐渐发展成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并存的现象。由此可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相互作用的。

二、实现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几点措施

1.实现区域要素的战略调控

本文所提出的区域要素战略调控,是指特定区域内不同管理要求、生产要素、基础要素的相互作用结果,主要体现在劳动力管理、技术管理等方面。

例如,该地区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要分布区,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部分企业可尝试在劳动力密集型生产的同时,适当的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此时,该企业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能够有效利用当地的廉价人力资源,最终在未来技术密集型产业竞争中确立优势。这一理论体现出优势地区中的劣势资源补充过程,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同时,我国各省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纷纷提出一系列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赶超策略,例如,河南、四川等人口大省,纷纷利用自身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力开展高新产业,并收到良好效果。

2.实现区域产业发展战略的协调实施

区域产业发展战略的协调实施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前提。区域产业发展战略协调实施主要表现在生产成本、地区经济要素两方面内容。第一,通过协调实施区域产业发展战略,能以较低的成本完成产业结构优化,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对经济发展起积极的指导作用,避免部分企业因缺乏科学的管理的,导致生产成本扩大;第二,不同地区必须根据结构差异确定自身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发展战略,并对产业结构发展起积极的指导作用,避免出现大规模失业现象(就业结构恶化)。

3.多角度分析下的产业机构、就业结构优化分析

在制定区域发展战略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1)考虑中国相关产业在全球生产范围内的分工问题。要从全球的视角分析中国相关企业的作用,必须要认识到中国企业正在由“加工厂”向“管理厂”的转变,并分析不同生产条件下的地区经济优势问题;(2)考虑中国不同地区的经济要素构成情况,根据经济要素比例控制产业分工与就业结构变化的过程,保证产业分工速度与就业结构优化的速度基本一致;(3)分析生产产业在中国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作用。中国作为亚洲工业化经济体的主要国家,其生产产业在推动亚洲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就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部分地区呈现出盲目性发展生产产业的现象,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要求。对于这部分地区而言,在发展的过程中可充分考虑以第三产业带动生产产业,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实现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

结束语: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一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点内容,对相关工作人员而言,在分析两者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地区间的经济特点与要求,对影响生产的要素进行讨论。本文简单分析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优化的相关问题,并对如何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进行分析,从相关方法的应用情况来看,上述措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总体而言,必须要把握多种生产环境下的管理问题,最终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娜,栾贵勤.上海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战略研究),2014(04):16-17.

[2] 秦琴,李长春.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测度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05):46-50.

[3] 王庆丰.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述评[J].华东经济管理,2011,24(07):146-149.

[4] 沈滨,李许卡.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路径选择[J].2014(02):1-7.

协调发展的措施范文4

关键词:济源 城镇化 工业化 农业现代化 协调发展

近年来,河南省济源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2011年,济源市生产总值完成409.5亿元,增长14.8%,增幅居全省第一位;人均生产总值突破8000美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44.1亿元,增长18.2%,为“三化”协调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发展的总目标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和河南省九次党代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进入了加快推进的历史新阶段。作为河南省最年轻的省辖市,省委、省政府对济源的发展寄予了厚望,把济源列入了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板块和“洛三济焦”经济隆起带,要求济源先行先试,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创造经验、提供借鉴。

2012年初,济源市确定了“争当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的总目标,确定了“持续求进、力求先行”的总基调。按照这个总目标和总基调,努力探索“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径。

二、“三化”协调发展的具体路径

根据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的要求,要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的协调发展之路,济源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济源市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突出抓好中心城区、复合型组团、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四个重要节点,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和工农生产要素互动融合,形成城乡统筹、工农互动的新型城镇体系。

(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和支撑作用

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坚持重点项目带动,大力实施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带动提速增效,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动力。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做强做优铅锌、钢铁、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特种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等先导产业,进一步增强工业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培育一批具有较高技术装备水平、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扎实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形成带动有力、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

(三)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强化“三化”协调发展的基础

紧紧抓住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契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实施力度。大力推进土地流转,搭建平台促进流转,培育龙头带动流转,政策扶持强化流转,以统一规划实现集中布局,以土地流转推进规模经营,最大程度地发挥土地效益,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大力发展农业园区,以济源现有的四个农业示范区建设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农业特色园区,打造特色农业发展品牌。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坚持外引内育、扶优扶强,重点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三、保障措施

“三化”协调发展是一项长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和方方面面的配套措施,尤其要加大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力度。

(一)深入实施大开放、大招商战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突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着力在引进龙头、招大引强上下工夫,形成“雁阵”效应;深化沿边开放合作,加强与山西晋城、运城、长治等周边城市的合作对接,利用与洛阳、三门峡、焦作三市地缘相连、产业相近的优势,构建“洛三济焦”经济隆起带,使之成为中原经济区的一个重要增长极;进一步营造亲商安商的良好氛围,建立完善招商引资信息处理和受理服务中心、联审联批和服务中心、投诉权益保护中心,构建招商引资全程服务平台。

(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紧紧围绕济源丰富的山水、生态、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以旅游和文化产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做大做精旅游业,完善景区、景点发展规划,形成完备的旅游规划体系,重点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特色旅游景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充分挖掘愚公文化、济水文化、道教文化、黄河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规划实施愚公文化产业园、王屋山道教景观园、济水文化博物馆等项目;大力发展物流、商贸、养老、健康养生等产业,使服务业尽快成为济源发展新的增长点。

(三)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大胆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持续深化各项改革,积极探索推进投融资体制、土地利用机制、人力资源保障机制、农村产权制度、文化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破除影响和制约发展的各种瓶颈制约。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大潮中,济源市人民将大力弘扬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开拓进取、勤奋努力,在争当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的新征程中持续求进、力求先行,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三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蔡世忠,《河南农业科学》,2011年第6期

协调发展的措施范文5

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环境监测站内蒙古包头014100

摘要: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的支持,随着经济发展给环境的破坏程度逐渐加深,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话题已经引起全球范围内关注。本文从环境危害的根源入手,提出解决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是消除技术进步非对称性,并从技术和经济角度对其进行了可行性

的分析,最后根据理论分析,提出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经济;环境;技术进步;非对称性

1 概述

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对环境变化具有主导作用,二者之间的联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工业革命之后,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给环境带来了极为严重的损害;环境的恶化,极大的降低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一定程度上还限制了经济的发展。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命题由此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

2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及依据

2.1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

2.1.1 技术进步非对称性问题。商品生产技术与自然现象生产技术是不对称的,虽然两种技术对人类都有用,但技术进步更倾向于前者;之后另一专家指出资源开发技术与环境保护技术发展同样存在不对称性,技术进步更倾向于资源开发。经过长期研究,人们根据技术对环境影响程度的不同,分为资源开发和产品生产的A 型技术,该类型技术对环境污染程度较高;用于环境治理的B 型技术;用于资源开发和产品生产的C 型技术,该类型技术对环境影响较少或者不会产生影响,如循环经济技术、核聚变发电技术等。C 型技术虽然对环境不具备治理作用,但该技术对环境不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可以用来取代A 型技术,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随着工业的长期发展,三种类型技术的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这被称为技术进步非对称性。

2.1.2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根据工业发展史不难发现以下规律,当A 型技术发展迅速时,环境污染问题会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增快而加剧;当B、C 类型技术得到重视并发展迅速时,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降低。这就表明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在于技术进步非对称性,因此消除技术进步非对称性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

2.2 消除技术进步非对称性可行性分析

2.2.1 消除技术进步非对称性技术方面可行性。根据技术分类标准,以系统发展观为出发点,消除技术进步非对称性是可行的,可用三种方式进行消除:淤发展可取代A 型技术的C 型技术;于加快B 型技术发展速度,以A+B 型技术匹配使用,减少环境污染;盂对A型技术进行改进升级,减少环境污染。以上三种方式中,方式淤最为理想,但需要C 型技术发展为支持,在当前情况下,这一方式是难以实现的;方式于成本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属于末端质量路径;方式盂相对于方式淤来说,更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三种方式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进行互相取代或者同时使用,当前形势下可采用方式盂为主,其他为辅的治理路径。

2.2.2 消除技术进步非对称性经济方面的可行性。不同类型技术成本与其效益之间的规律是呈现反差的,以A 型、B 型、C 型技术为例,其技术研发成本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最终采用后的成本,即技术应用与生产、服务和消费过程中发生的所有成本则是呈现逐渐降低趋势的。按此规律进行推算,研发成本较高的B 型、C 型技术在应用后,其产生的最终应用成本可能会低于A 型技术成本,这就为企业研发C或B 型技术,取代A 型技术,消除技术进步非对称性提供了经济可能。

3 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

3.1 发挥国家的管理职能

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加大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依据法律法规对企业的生产行为进行监督。对于采用重型污染技术的企业,应采取严厉的限制措施或禁止措施;对于一般污染的技术,可采取一般的环境经济政策;对于采用B 或C 型技术的企业,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支持,总之,国家应依靠法律的强制性促使企业研发新型技术,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推拉效应,可极大的推进企业研发新技术,纠正技术进步非对称性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经济活动的生态效率,提高整体的市场竞争力。

3.2 设立技术统计指标,监督技术进步非对称性

技术统计是国家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国家技术活动的规模、结构、应用状况、技术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而进行的定量测定。当前的技术统计体系中,缺乏技术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增设能反映A、B、C 型技术创新活动的统计指标,对技术创新的监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3 优化产业结构及行业技术结构

产业结构不同,企业的技术结构也不同。如第二产业主要从事与物质相关的经济活动,采用的技术类型多为A 型,对环境的危害较大,第三产业多为服务性活动,采用A 型技术较少,对环境危害较轻。因此,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可从宏观上消除技术进步的非对称性,提高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同一产业内,其技术结构同样存在差异,优化技术结构可采取的措施为加大新型技术的研发力度,以C 型技术取代A 型技术;淘汰重度污染的生产技术,从源头上控制技术给环境的危害;发展B 型技术,以循环经济解决污染严重,但无法替代的部分A 型技术,减少生产活动给环境的危害。

3.4 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人类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规律及能源利用规律,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对经济系统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及废物排放的一种经济方式。在循环经济中,A 型技术可通过系统组合,设计为首位相接、左右相连的中间环节,从而使其在整体上表现为生态效率较高的C 型技术。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接口技术是需要解决的关键,只有解决好资源节约利用和废物再利用的接口技术,才能有效消除技术进步的非对称性,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创琳.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决策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0,06:699-704.

协调发展的措施范文6

一、城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城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兼顾,按照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的方向,妥善处理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理顺体制机制、实施有效的政策措施,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事业战略位置平等、人均公共资源水平相当、享有公共服务的标准、机会、过程基本均等。在当前的发展实践中,城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是以城市社会事业发展为参照,致力于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差距,实现城乡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

当前,城乡社会事业不协调,主要表现为农村社会事业严重落后于城市。与改革初期相比,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国家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不断增长,以农村基础教育为重点的公共服务体系快速发展,公共服务的受益人群规模及质量水平逐步提高。但是总体来看,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适应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分配方式和财政体制等发生的深刻变革,公共服务体系仍然很不健全、水平较低、效率不高,与城市相比差距越来越大,导致农民及其子弟在国家发展中边缘化的问题日益突出。

城乡社会事业不协调,影响极其深远。从城乡统筹发展看,农村公共服务滞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必将进一步拉大城乡发展差距;从人口发展和提升人力资本看,农村公共服务成本居高不下,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满足不了农民发展需要,将阻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国民素质提高;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看,公共服务的政府投入不足,农民收入的相当一部分将用来保上学、保看病,客观上遏制农民其他方面的消费能力和潜力,难以实现宏观调控扩大内需的方针;从人的基本权利看,城乡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差距大,农民和城市居民的发展机会不均等,长此以往必将影响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反言之,城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有利于协调工农关系、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由此可见,其意义十分重大。

(二)促进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取向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一五”规划的总体部署,促进城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要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普及化和均等化为目标,着力构建农村国民教育体系、农村基本卫生保健体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为主体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并以公共财政扩大范围为保障,以农民参与和城市支援为基础,增加投入与加强资源整合相结合,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改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服务设施条件,着力增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稳步提高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应着力抓好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五大任务:

1、优先发展农村教育

一是抓好农村义务教育。在当前农村义务教育“普及”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的条件下,把着力点放在“巩固”和实现全面普及的目标上。继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在西部“两基”攻坚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顺利完成基础上,推进农村初中改造工程,集中力量解决辍学率高、“大班额”多和寄宿比例低的问题。

二是突出抓好职业教育。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和形成一批能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需要的职业教育骨干基地。

三是加快建立经费保障机制。要把农村教育正常运转经费和农村学生就学资助作为巩固义务教育的关键环节,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同时保证进城务工子女和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同时,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2、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

一是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实施完成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包括县医院、县中医院(民族医院)、县妇幼保健院、村卫生室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建立与农民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医药管理体系和医疗服务规范,提高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

二是从切实减轻农民就医负担、公平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和保障农村卫生机构有效运行出发,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项根本性制度加紧建设,中央和地方财政提高补助标准,在全国农村实现基本普及。

三是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提高处理农村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重点控制严重危害农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等重大疾病。

3、加快农村文化建设

一是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加大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力度,争取到2010年基本实现20户以上的已通电自然村全部通广播电视。

二是积极发展农村电影放映,实施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工程,基本实现全国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

三是开展农村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加快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并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统筹规划、综合利用。

四是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巩固和推进农村县级图书馆、文化馆设施建设,着力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五是推进农民体育健身运动,加强乡村体育设施建设,为农村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创造条件。

4、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

一是完善现行生育政策,消除低生育水弹的各种隐患,落实目标责任制度,严格控制农村人口数量过快增长。

二是健全利益导向机制,完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基本项目免费制度,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

三是实施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工程,以中西部地区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建设为重点,形成以县级服务站为龙头、中心乡镇服务站为骨干、流动服务车为纽带的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

四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倡导优生优育,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力度,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

5、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农村灾民救助等农

村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积极建立与农村经济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鼓励和支持在农村开展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福利活动。

制度一体化是实现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的保障。为此,在政策取向上,要加强统筹规划,促进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有序建设和科学发展;加大政府投入和资金整合力度,建立与新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相适应的财政保障机制;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的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鼓励社会共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各项体制和机制,努力增强服务效能和发展活力。

二、区域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区域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指的是全国各地区社会事业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上,在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同时,较好地满足本区域人口发展的社会服务需求。具体来说,

一是“区域”从全国看,一般指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从省级行政区看,包括辖区内的各地区。由于地市和县级及以下地区的基础和条件多样性、差异性特点,评价区域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意义不太明显。

二是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一个国家的公民,无论居住在哪个地区,都有平等享受国家最低标准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这是区域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基础和根本。

三是区域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并不是各地区社会事业发展的“同质化”,而是在服务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因地制宜的、符合区情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但又不会造成公共资源供给不平等的结果。这是区域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关键和重点。

四是社会事业发展归根结底是服务于人的,区域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就是要在社会事业的规模、水平、结构等能够较好地满足本区域人口的公共服务需求,不仅包括户籍人口,而且覆盖常住及外来人口;既包括劳动从业人员,也包括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及其他社会弱势群体。这是区域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

一是区域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较大。中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的社会事业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落后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十五”时期调查显示。东部地区的初中生预算内公用经费是西部地区的2.5倍,全国有2/3的省中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县际差距在10倍以上。目前,广大西部地区九年义务教育还只是低水平的普及,而东部一些发达地区在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的基础上,高等教育已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过渡。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差距凸现人的不平等。这与各地区政府可用财力的差距大有直接关系。

二是各地区对本地人口和外来流入人口的社会事业服务不平等问题突出。地方政府提供的社会公共资源往往仅覆盖户籍人口,很少延伸到外来务工、流动人口及其子女。一些地区常住人口未来趋向不明晰对社会事业规划、布局影响较大。这在外来人口较多的东部地区、相对发达地区表现得十分明显。

三是各区域社会事业资源配置同质化、发展雷同化,缺少差异互补和区域特色。例如,职业教育实训课程趋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单一,特色文化开发不足;基层教师、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短缺,本地化人才培养薄弱。

(二)促进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取向

一是着力促进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公平分配,优先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强化中西部地区以及欠发达地区社会事业的发展,缩小区域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着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普及化和均等化。

二是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与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和财力持续增长相适应,中央和省级要切实把公共财政的支持重点放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上来,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形成社会事业发展稳定的资金来源和科学合理的投入保障机制。同时,整合资源,统筹安排,优化配置,避免重复建设。

三是突出前瞻性。既要适应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的趋势,又要从现实条件和可能出发,科学规划,解决社会事业资源闲置浪费和拥挤不堪并存的问题,做好资源布局结构调整。

四是加快推进各地区社会事业发展的改革创新。各地应根据中央对社会事业发展改革的总体要求和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推进改革探索。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广泛听取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情况、不同条件,创造性的开展工作,通过试点示范,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要把握需求,关注不同地区公共服务水平,有序推进社会事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五是加强区域之间对口支援,比超赶帮。互相扶助,协调配合,发挥各自优势,整合特色资源。

三、关于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社会事业大致包括人口与计划生育、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广播影视、文物、新闻出版、民政、公安政法、旅游等主要行业。按照大的领域划分,可以归纳为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福利与救助等四大方面。这四个方面是在人的发展全过程中,保存和提升人类价值或人力资本所缺一不可的。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就是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教育充分发挥先导性的支撑作用,卫生充分发挥促进健康的基础作用,文化充分发挥提供精神支柱的动力作用,社会福利与救助充分发挥保障生存发展的底线作用。

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调整社会事业结构。

一要优先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着力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制度建设,包括义务教育体系、基本卫生保障体系、公共文化体系、基本社会保障体系等,强化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薄弱地区的发展。

二要扩大教育、卫生、文化等优质资源的供给能力,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率,使其与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合理需要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