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安全的作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政治安全的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政治安全的作用

政治安全的作用范文1

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安全教育 方法探讨

1 安全思想教育工作现状

新形势下,职工的精神文化需要日趋旺盛,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更加突出,给安全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过去“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因此,在新形势下,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企业必须注重研究职工的心理,掌握职工的心理因素,懂得管理方法和与人沟通的技巧,并根据不同职工的心理差异,采取不同的方法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1创新意识有待增强。长期以来,企业管理一直沿用具有行业特点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这一模式和方法对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原有的企业安全工作的格局与方式与现实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在新形势下,职工的安全思想与需求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因此,安全思想教育工作需要在保持原来行之有效方法的基础上,做到与时俱进、适新应变、创新发展,在对安全思想教育规律性地认识与把握、内容的调整、形式和载体的创新等方面还有较多工作需要加强和完善。

1、2基础工作需要进一步强化。随着用工制度的改革和社会思想多元化的发展,企业职工的思想呈现复杂化和多元性的特点。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对新时期企业职工的安全思想状况缺乏系统调研和深层次了解,对新时期企业职工安全思想教育工作的重点、难点认识不清。同时,由于部分职工文化素质不高,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一些职工对安全生产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与理念学习不深、掌握不牢,按规章、按程序规范作业意识不强。因此“三违”造成的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

1、3思想教育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强化管理必须教育先行。目前安全思想教育体系还不够健全完善,没能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责任制不够明确、细化,未能有效落实好;考核评价不够系统、不完善,没能起到应有的激励、约束、监督、促进作用。

2加强和改进安全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径

2、1、 克服形式主义、方式方法单一的倾向和弊端

班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它的具体对象千差万别,情况各不相同,因此,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方式使用得当,就会取得好的效果。反之,就会事与愿违,甚至是一场“空对空”的徒劳。新形势下怎样才能做好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呢?一是要重形式更要重实效。组织职工学习开会、座谈这对职工思想的升华有作用,但是过多过滥,仅凭一人讲,不注重职工心里感受,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和效果发挥不来,职工往往会有怨言,严重背离职工群众的心愿。

2、2.要突出重点,做好煤矿班组思想政治工作

突出形势任务教育,凝聚广大职工合力共进的强大力量。班组虽小,但是在企业中的功能和作用非常重要。虽然身处各个角落,但是必须要胸怀全局,脚踏实地。要认真组织职工学习准确把握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在干部职工中唱响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时代最强音。针对干部职工普遍关心的收入分配、安全生产等热点问题,把企业的各项政策措施讲清楚,把对职工群众的利益安排讲明白,做好解疑释惑、增进共识工作。

选树典型,发挥好身边先进人物的标杆辐射作用。着力挖掘、培养、总结具有时代特征和企业特点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质,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用典型的人物感染人,用典型的事迹鼓舞人,用典型的精神激励人,在全体职工中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2、3 抓住两个关键环节,做好企业班组思想政治工作

(1)提高班组长待遇,增强抓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

班组长是生产一线的管理者,是班组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关键环节。对于企业来说,抓班组安全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突出抓好班组长的选拔、培养和使用。要大力实行“公推公选”班组长,由基层科区按照班组长岗位设置,采取科区提名、职工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产生候选人,在班组进行民主选举,把职工信任、工作出色的候选人选拔到班组长岗位,在落实班组长待遇上,可实行班组长岗位津贴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要拓宽班组长的成长渠道,对优秀班组长可选拔到中层干部工作岗位,把评先和疗(休)养的指标优先安排优秀班组长,调动班组长抓安全抓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

(2)依靠班组长,做好班组思想政治工作

政治安全的作用范文2

[关键词] 俄罗斯;中亚;能源安全;安全战略

【中图分类号】 F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6-033-1

欧亚大陆中心位置赋予中亚极其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在没有制空权的时代,这里被陆权论者视为对控制欧亚大陆进而控制整个世界具有关键作用的“心脏地带”。中亚及其里海地区被誉为“第二个波斯湾”,丰富的能源资源更加提升了中亚的地缘战略价值。对于俄罗斯来说,中亚一直是其安全战略的后院,也是其复兴能源大国战略的外部依托。

一、俄罗斯中亚能源安全战略环境

(一)中亚能源地缘价值凸显。索尔科恩指出:“假如不是因为最近在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理海东海岸及其附近区域发现了大量的能源储藏,那么西方对这一地区根本就不会发生什么兴趣。”随着中亚能源的发现,其对俄罗斯的能源地缘价值凸显。据2012年6月BP公司对世界能源统计的显示: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石油探明储量为41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为27.6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量的13.4%。对于俄罗斯来说,中亚不仅是其传统地缘政治安全的屏障,更是复兴能源大国战略的外部依托。

(二)大国在中亚能源博弈激烈。中亚地区被誉为世界“21世纪的能源基地”,随着世界能源需求的增加,各国能源安全意识逐渐增强,大国纷纷将中亚作为能源战略的重要目标。中亚地区激烈的能源博弈使俄罗斯在中亚的能源战略受到威胁,传统优势地位受到挑战。美国是俄罗斯在中亚能源博弈中最大的竞争者,目前中亚发达的油气开发地区基本都被美国控制;美国推行“大中亚”战略,试图通过控制中亚的能源来牵制俄罗斯的大国复兴。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也使俄罗斯对于中国与俄罗斯在中亚能源问题上是合作者还是竞争者一直犹豫不决;欧盟成员国对中亚能源的涉足直接打破了俄罗斯对欧盟能源市场的垄断。

(三)中亚国家寻求多元化的能源合作。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都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俄罗斯在中亚地区具有别国无法比拟的政治影响力。在苏联时期建设的统一能源管道使俄罗斯成为中亚国家能源管道运输的唯一过境国,俄罗斯对中亚的能源外运有着绝对的控制权。然而,由于俄罗斯在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中的大国主义,使中亚国家越愈加不满,力图寻求多元化的能源合作。近年来,土加快落实天然气出口多元化战略。2009年底,土库曼斯坦――中国天然气管道建成通气,年设计通气能力达400亿立方米;2010年初,土至伊朗天然气管道二期建成,每年可向伊朗出口200亿立方米天然气。中亚国家对俄罗斯的能源控制战略进行反控制,力图打破俄罗斯的垄断地位。

二、俄罗斯中亚能源安全战略目标

国家利益决定着国家的战略目标。俄罗斯在中亚有着重要的地缘政治利益与地缘经济利益。俄罗斯中亚能源安全战略溢出单纯的确保传统能源优势,更重要的是维护地缘政治安全。

(一)维护地缘政治安全。中亚地区一直是俄罗斯传统政治势力所在,俄罗斯将中亚作为其“战略后院”,不允许任何域外力量介入。然而,北约东扩和美国“大中亚”战略的实施,不断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中亚作为俄罗斯地缘政治安全的天然屏障作用减退,俄罗斯地缘政治安全受到挑战。目前,在俄罗斯政治与经济缺乏优势的情况下,能源成为俄罗斯维护中亚地缘政治安全的不二手段。俄罗斯力求通过控制中亚国家的能源,实现在政治上对中亚的控制。莫斯科现在把争夺里海石油和天然气宝藏控制权的国际斗争视为俄罗斯的国家安全问题。

(二)确保传统能源优势。俄罗斯继承前苏联的遗产,得到了对中亚的能源开发与运输的控制优势。但近年来俄罗斯的这一优势受到大国能源博弈与中亚国家寻求多元化能源合作的挑战,俄罗斯中亚能源安全战略的直接目标就是要确保在此地区的传统能源优势。张亮在其博士论文中将俄罗斯对中亚能源政策的基本目标概括为:从源头上介入中亚国家能源的开采,保证其作为中亚国家能源出口主要过境国的地位;扩大在中亚国家能源市场的投资和市场份额,通过政治、经济、军事手段对中亚国家施加影响;在能源消费的终端避免与中亚国家的竞争,使中亚地区真正成为俄罗斯能源战略的支撑。

三、俄罗斯中亚能源安全战略手段

俄罗斯为了实现能源大国复兴的梦想,在中亚以维护传统地缘安全和能源优势为目标,在能源开发、能源外运以及能源加工多领域加大战略投入,实施多元化的能源安全战略手段。

(一)能源开发:加强与中亚国家能源开发的合作。面对域外大国与中亚能源合作的深入,俄罗斯全力介入中亚能源开发。俄已通过几大公司或持股或联合开发等手段,相继入驻这些国家能源勘探开发领域,从而为俄与相关国家的后续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俄乌合资勘探和开采的沙赫特油气区,2004-2008年已联合开采天然气27亿立方米,2009年初俄已投入2500多万美元。

(二)能源外运:积极参与能源运输管道建设。在能源外运方面,俄罗斯利用前苏联时期建设的管道,一直保持着中亚能源出口最大过境国的地位。俄罗斯担心这种优势被削弱,尤其担心这种优势向中国转移,积极参与中亚能源运输管道建设。2007年5月俄哈土乌四国签署联合声明称,四国将对现有的自中亚通向俄罗斯的“中亚――中央”天然气管道进行更新改造,并将沿此线路铺设新的里海天然气管线。“中亚―中央”天然气管道是俄罗斯与中亚国家间最为重要的天然气管道运输系统。目前,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占俄罗斯从中亚进口天然气总量的63.7%,全部通过此管道运输。

政治安全的作用范文3

    坚持专门机构与群众相结合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预防为主、确保重点、保障安全、综合治理、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工作方针,把违法犯罪降到最低限度。

    重点防范部位

    xxxxxxxxx

    综合治理目标

    1、刑事案件、治安案件,重、特大交通事故,职工犯罪,六害案件,违反和涉外案件为零。

    2、加强安全防火工作,避免发生火灾,杜绝重特大火灾事故。

    3、重点岗位人员登记造册率100%,企业职工管理机构资料健全,加强对重点要害部位的防范设施建设。

    4、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人防与特防、技防相结合,防盗窃、防抢劫、防火灾、防爆炸、防治安灾害事故,保障邮件、票款和职工人力安全。

    5、不发生越级上访案件,认真排查矛盾纠纷,积极化解各种矛盾并力争解决在基层。

    6、确保综合治理工作有人管、有人干,各部门之间互相配合,搞好协作,专门机构发挥作用。

    7、积极做好“qqq”练习者的教育转化作用,把功头消灭在萌芽之中,杜绝恐怖暴力事件的发生,做好内部治安工作。

    8、青少年底数清,青少年犯罪率控制在5%以内,建立健全帮教组织和措施。

    9、及时处理及内部安全的重大问题,及时报告发生在单位各种案件和火灾事故,积极组织协助有关部门查处本企业发生的各类案件。

    综合治理工作要求

    1、经常开展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调查研究加强基础业务建设,负责查破一般破坏邮政通信案件和其它治安案件,配合公安、检察机关查破重大、特大破坏邮政通信案件和其它刑事案件。

    2、合同相关部门组织职工学习有关国家法律、法规和邮政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增强职工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3、认真落实综合目标责任制和邮政通信安全、维护企业内部政治、治安安定和稳定。

    4、贯彻当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机构和部暑。制定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教育干部职工、青少年知法、学法、守法、和用法。

    5、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对金库、邮资票品库、储蓄营业邮件作业生产场地、现金押运等重点要害部位和重要生产环节的安全防范工作,贯彻执行国家邮政局、公安部联合印发的《邮政局(所)安全防范管理规定》(xxxxxxx)的各项要求,并经常组织专业对口检查,遗留整改隐患和漏洞,防范各种案件和事故的发生。

    6、做好重大节日期间的安全生产和安全保卫工作,组织制定邮政企业内部治安防范制度,开展治安形势教育和治安安全检查,以稳定的大局出发,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7、加强保卫队伍思想,业务和组织建设,落实《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加强企业消防安全工作。

政治安全的作用范文4

坚持专门机构与群众相结合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预防为主、确保重点、保障安全、综合治理、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工作方针,把违法犯罪降到最低限度。

重点防范部位

综合治理目标

1、刑事案件、治安案件,重、特大交通事故,职工犯罪,六害案件,违反和涉外案件为零。

2、加强安全防火工作,避免发生火灾,杜绝重特大火灾事故。

3、重点岗位人员登记造册率%,企业职工管理机构资料健全,加强对重点要害部位的防范设施建设。

4、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人防与特防、技防相结合,防盗窃、防抢劫、防火灾、防爆炸、防治安灾害事故,保障邮件、票款和职工人力安全。

5、不发生越级上访案件,认真排查矛盾纠纷,积极化解各种矛盾并力争解决在基层。

6、确保综合治理工作有人管、有人干,各部门之间互相配合,搞好协作,专门机构发挥作用。

7、杜绝恐怖暴力事件的发生,做好内部治安工作。

8、青少年底数清,青少年犯罪率控制在%以内,建立健全帮教组织和措施。

9、及时处理及内部安全的重大问题,及时报告发生在单位各种案件和火灾事故,积极组织协助有关部门查处本企业发生的各类案件。

综合治理工作要求

1、经常开展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调查研究加强基础业务建设,负责查破一般破坏邮政通信案件和其它治安案件,配合公安、检察机关查破重大、特大破坏邮政通信案件和其它刑事案件。

2、合同相关部门组织职工学习有关国家法律、法规和邮政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增强职工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3、认真落实综合目标责任制和邮政通信安全、维护企业内部政治、治安安定和稳定。

4、贯彻当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机构和部暑。制定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教育干部职工、青少年知法、学法、守法、和用法。

5、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对金库、邮资票品库、储蓄营业邮件作业生产场地、现金押运等重点要害部位和重要生产环节的安全防范工作,贯彻执行国家邮政局、公安部联合印发的《邮政局(所)安全防范管理规定》的各项要求,并经常组织专业对口检查,遗留整改隐患和漏洞,防范各种案件和事故的发生。

6、做好重大节日期间的安全生产和安全保卫工作,组织制定邮政企业内部治安防范制度,开展治安形势教育和治安安全检查,以稳定的大局出发,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政治安全的作用范文5

在高校,安全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首要保证,是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基本条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面临的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威胁逐渐增多,高校应着眼于新时期校园安全特点,从整体安全教育的概念和内容出发,增强整体安全意识,不断拓宽和丰富安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

[关键词]

整体安全;安全教育;高校

党的十以来,党和政府对国家安全、社会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的安全工作既是国家安全的重要节点,也是保证大学生个体平稳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按照国家安全工作的整体部署,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必须转变观念、革新思想、提高警惕,加强安全教育工作的全面性、针对性、实效性,保障校园内部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新形势下的安全教育工作不仅仅要求全面覆盖传统安全领域[1],对非传统安全,高校也不可忽视,必须不断提高安全教育水平,赋予安全教育工作新内涵,形成国家安全、社会安全、校园安全以及个人安全于一体的高校整体安全教育理念。

一、新时期高校校园安全特点

高校是国家安全战略部署的重要一环,是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育青年的重任,有其相对封闭性,高校校内人员也有其人员结构、社会地位和基本素养等与外部社会不完全相同的独特性,因此高校校园安全具有以下特点。

(一)多样性

高校校园是师生工作、生活、学习的地方,同时又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一方面由于内部个体各方面素质水平的差异性,另一方面再加上外部环境的众多不确定因素必然导致校园安全问题多样化的特点[2]。

(二)阶段性

校园安全具有十分显著的阶段性特点,不同阶段出现的安全问题类型、各类安全问题在不同阶段出现的频次都具有相应规律性。

(三)突发性

高校整体安全环境优于社会,在校师生素养也普遍较高,瞬时矛盾不容易产生,但是正是在这种环境下,由于长期压力的积累,矛盾的升级,当达到临界状态时,矛盾会突然爆发,引发十分严重的后果。

(四)破坏性

高校是社会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高校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待塑造阶段,当出现安全问题而得不到妥善处理时,则可能带来破坏性后果。

(五)非传统安全问题冲击日益严重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校园安全管理人员对于安全问题的看法仍局限于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等传统安全领域。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受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冲击,近年来涌现出一些高校大学生凶杀案件、重要机密泄露事件、网络攻击事件等严重安全问题,这使得人们不得不对高校校园安全管理重新审视。

二、整体安全教育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整体安全教育理念是在新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将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生活安全、消防安全等“传统”安全,政治安全、法律安全、道德安全、声誉安全、心理安全、文化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整合并有机统一起来的新的安全教育观念。整体安全教育旨在全面系统地教育大学生群体,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安全观念,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国民的安全意识,从而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水平[3]。高校应在整体安全教育框架下逐步推行新的安全教育内容,养成在校大学生新的安全意识,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有机结合,提升高校安全教育的水平和增加其内涵。结合高校校园安全工作实际,笔者将高校整体安全教育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安全

政治安全是指将国家政治系统置于不稳定状态的安全问题。政治安全所包括的因素主要有国家、政权、政治制度、执政党、、国民意识形态等。本质上来说,政治安全与文化安全、信息安全有交叉的地方,但是结合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实际,在整体安全框架下,包括影响国家稳定、损害国家、怀疑抵触国家政治制度、影响国家政治秩序的各项不稳定事件。

(二)文化安全

国家文化安全主要包括国家主流文化价值体系、社会基本生活制度、文化意识形态、民族语言符号系统、民族知识传统、民族等。进入21世纪以来,各类西方文化、普世价值的渗透宣传,对国家传统文化安全的冲击不可小觑,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文化安全也是思维活跃、意识先进的大学生受侵蚀影响的一个方面。

(三)社会安全

社会安全即对社会个体、社会组织安全有影响的各类安全现象的总称。在高校安全工作范畴内主要分为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生活安全、生产安全、名誉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妨害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社会公共安全以及个人人身安全、个人财产安全和个人生活安全等都属于传统安全领域范畴。涉及高校大学生的主要有:违反实验室设备管理规定;违反校园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违规明火作业、违规驾驶机动车;参与极端事件、故意伤害事件、非法社团活动,赌博酗酒、寻衅滋事等一系列违法行为,以及食品安全、疫情传播、校园施工意外伤害等其他安全问题。除此之外,在整体安全教育内涵下,名誉安全也是社会安全的一种,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信息保护意识不强,在新的安全环境下极易造成个人及他人的名誉损害事件。

(四)科技安全

高校是国家高科技人才最为集中的地方,随着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大学生泄露科技秘密问题,科技安全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科技安全从国家安全的视角,其内涵主要是保护国家科技视域免受侵害,国家科技利益得到维护,国家科学技术能够得到健康有序地发展。从高校实际来看,科技安全应该定义为与院校科技生产管理活动相关的科技失密、科技窃密、知识版权侵害等科技不安全事件[4]。

(五)信息安全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高校大学生是接收信息、处理信息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高校信息安全可以分为公共信息安全与个人信息安全。公共信息安全包括网络攻击、信息破坏、信息内容安全、设备设施故障、灾害性事件等,个人信息安全则包括个人信息泄露、诈骗、敲诈等涉及个人人身、财产安全的事件。

(六)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是在整体安全教育理念下的新要求,结合校园实际主要包括校园生产生活中产生的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生态破坏事件,主要现象有实验室废弃物污染,校园自然景观人为破坏,环境引起的校园生态灾害等。

(七)心理安全

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造成的校园安全事件呈现出阶段性、频发性的特点,对个人、社会以及国家安全稳定造成了十分不良的影响,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心理安全问题成了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将心理安全纳入高校整体安全教育体系必要且迫切。

三、高校开展整体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加强安全教育工作,提升安全教育水平,系统化安全教育内容不仅是外在要求,对大学生个人成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大学生在校期间以及走向社会以后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5]。

(一)整体安全教育有利于完善拓展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

从总体上来说,目前高校安全教育重点在于“传统”的安全教育领域,如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生活安全、消防安全等,而对“非传统”的安全教育领域,如法律安全、信息安全、声誉安全、政治安全、心理安全、文化安全等关注非常少。根据的新安全观,整体安全统筹了“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因素,构建了全面的安全体系,完善了高等教育安全教育内容,拓展了安全教育内涵,形成了高校新的整体安全教育观,有利于高校安全教育向制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二)整体安全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在整体安全教育框架下,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和科技安全等其他非传统安全因素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与大学生群体的信息安全、社会安全、心理安全等安全因素息息相关。国家安全意识培养是一项全面的、长期的、动态的工作,系统的整体安全教育工作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

(三)整体安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

安全是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是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基本条件。“以生为本、安全育人”是高校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通过加强大学生传统安全教育管理,逐步培养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对社会经验少、安全意识淡薄、思想单纯的青年大学生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整体安全教育不仅重视大学生个人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心理安全、信息安全,对非传统安全也有涉及,旨在帮助他们掌握系统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使得他们在日后的生产生活中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以实现健康发展。

(四)整体安全教育有利于高校的安全稳定

总体来说,我国的安全形势是好的,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新形势下各类不安全不确定因素也日渐增多。高校是构建国家安全的重要阵地之一,系统的整体安全教育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减少外部不确定因素对校园冲击的重要条件。

四、整体安全视域下高校安全教育途径和方法

在整体安全教育体系框架下,高校安全教育特别是非传统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根据高校校园安全的特点,通过国家、社会、校园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高校可以从显性教育和隐性培养两个方面加强整体安全教育工作。

(一)加强高校安全制度教育

当前,我国的高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安全保卫部门的指导下,以及高校自身的要求下都制定了相应的安全制度。但是相应的安全制度宣传教育却没有跟上,高校安全管理人员不重视,学生不在意,流于形式的安全教育屡见不鲜;另外,安全教育制度不完善,许多高校还沿用过去的“老一套”,对安全教育敷衍了事,对新的安全形势认识不足,没有对新的安全问题引起重视。因此,高校需要真正将整体安全教育落实到位,必须认清形势、革新思想,深刻认识政治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和心理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因素,将其汇编纳入新的高校校园安全制度、规定以及预案演习中,同时加强宣传,认真组织师生学习,使全面的整体安全教育规章制度为师生熟知,并被自觉遵守和应用[6]。

(二)加快高校整体安全教育课程建设,全面推动整体安全教育进课堂

其一,要构建和完善整体安全教育体系,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融于一体,形成全面的整体安全教育理论体系。其二,要认真加强非传统安全教育,在教材中增加非传统安全教育内容,及时关注国际动态与国家安全建设整体要求,做到将最新的安全信息实时有效地传递到高校校园。其三,要加强安全教育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素质高、专业化的整体安全教育队伍,使他们成为整体安全教育的典范。其四,要将整体安全教育作为必修课纳入大学教育体系,在专业化的整体安全教育队伍的引导下制定相应的教学标准和教学大纲,规范化地进行整体安全教育。

(三)逐步加强高校整体安全实践教育

整体安全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和书本,同时还必须逐步加强实践教育,增强高校师生在面对传统安全问题和非传统安全危机时的实际应对能力。一方面,高校应以大学新生军训为切入点,在进行国防教育的同时,融入非传统安全教育内容,为以后的整体安全教育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要有计划地开展针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模拟演练。要加强对于高校校园各类事故灾难、暴力恐怖、极端事件、生态食品安全、网络安全、重大传染病疫情等非传统安全事件的演习管控,加深学生的切身感受,提升高校师生应对突况的能力。

(四)加强安全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渗透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教学大纲中的必修课程,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安全意识也是思想政治素养的一个方面,高校应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将整体安全教育理念,特别是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心理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教育观念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用理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方法来认清判断解决整体安全框架下的非传统安全问题。

(五)加强安全教育在高校第二课堂的灌输

高校第二课堂活动丰富,教育意义深远。高校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教育与校园第二课堂中的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党建活动以及专家讲座和知识竞赛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在校大学生的积极性,将非传统安全意识培养,整体安全教育理念逐步根植于师生的平时生活中。

(六)加强安全教育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培育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以高校师生为主体,在生产生活、教学科研和社会活动等方面创造形成安全行为习惯与安全思想意识为一体的活动结果与活动方式的总称。安全文化是校园文化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校园内与校园安全文化相关的活动无处不在,将整体安全教育理念渗透到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培育整体安全意识对高校校园安全稳定和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7]。一方面,整体安全教育在校园安全文化中的培育凸显了整体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非传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整体安全教育在校园安全文化中的培育是高校整体安全教育框架体系的必然要求,将安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是系统化安全教育、意识培养的重要手段,是将整体安全教育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高校整体安全教育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与稳定。高校应在国家安全稳定工作的整体部署下,提高政治敏感度,转变安全概念意识,从全局出发,从学生个体安全意识培养出发,将整体安全教育理念,特别是政治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和心理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教育理念根植于高校全体师生心中,逐步建设整体安全教育长效机制,构建国家安全稳定建设最为坚固的一环。

作者:雷玉江 王英国 闫亮亮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本文系2016年度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般课题“‘大安全’视域下高校安全育人工作的探索与研究”(BJSZ2016YB1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贾水库,刘伟,满园春,王晨.校园安全及其特点分析[J].安全,2015,(3).

[2]蒋利平.国家安全视野下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1.

[3]刘义.高校安全稳定下分类指导工作探究[J].求知导刊,2015,(11).

[4]李旭,谢友平,周而明.基于安全防控网建设的高校安全问题内涵与分类标准[J].教育评论,2015,(12).

[5]陈志辉.高校校园安全长效机制的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

政治安全的作用范文6

关键词:公众参与 维护 环境安全 重要性 现实意义

一、公众参与的内涵及形式

“公众参与”(Public Participation)从社会学角度讲,是指社会群众、社会组织、单位或个人作为主体,在其权利义务范围内有目的的社会行动。我国开展公众参与的历史虽然不长,但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各级相关管理部门对公众参与已越来越重视,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与环境安全有关的各种活动。公众的范围包括普通群众、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除政府的行政行为和企业的环境安全责任行为以外,其他所有环境安全行为均可认为是公众参与行为。公众参与环境安全的形式主要有2种:(1) 加强自身修养,规范自身行为,自觉地将环境安全思想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去;(2) 影响和督促他人加强环境安全的行为和意识。

二、什么是环境安全

1.环境安全的概念和含义:国际上,自然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对环境安全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和定义,见之于法律和政策文件的环境安全,主要有两种。一是 environmental safety;二是environmental security。这两者在英文中既有联系,也有很大的差别。下面着重介绍三种环境安全概念。

第一种安全(safety),主要是对人体健康(或卫生,health)和生产技术活动而言,主要指对人的健康没有危险、危害、损害、麻烦、干扰等有害影响,常见的有生产安全、劳动安全、卫生(健康)安全、安全生产、安全使用、安全技术、安全标准、安全产品、安全设施等,这类安全问题简称为生产技术性的安全问题。第二种安全(security),主要是对人为暴力活动、军事活动、间谍活动、外交活动等社会性、政治性活动以及社会治安与国际和平而言,主要指对国际和平、国家主权、国家治安和社会管理秩序没有危险、危害、损害、麻烦、干扰等有害影响,常见的有社会安全、国家安全、国际安全等,这类安全问题简称为社会政治性的安全问题。第三种安全,即兼顾上述两种安全的综合性安全或广义的安全。广义的环境安全是指人类和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处于一种不受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安全状态,或者说国家和世界处于一种不受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和危害的良好状态。事实上,技术性的安全概念和政治性的安全概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都是基于环境问题的安全,都以环境资源作为介质或都直接指向地球环境和大自然,因而很难将这两者截然分开。例如,根据美国的《环境安全规划》,环境安全(Security)包括污染预防、技术、安全(safety)和职业卫生、自然保育(conservation)、符合法律、净化、爆炸安全(safety)以及害虫管理等8个主要因素。因此,在研究社会政治性的国家环境安全问题时,往往离不开生产技术性的环境安全问题,生产技术性的环境安全是基础,社会政治性的环境安全是前者的进一步发展和综合,后者是前者严重化到一定程度时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后者包括前者。

2.环境安全的内容定义:环境安全最根本的内容是国家对关键资源的支配和控制的方式、手段和途径。是指主权国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着眼于国家环境权益目标,采取各种措施保障环境状况和环境利益不受外部和内部的威胁而保持稳定、均衡和持续发展的一种状态,能够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国民的生存繁衍和富裕起到维持和促进的作用,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冲突或战争,而不产生危害和负面影响。国家环境安全具体表现为环境的各要素保持完整和完备,国家环境主权独立,国家支柱产业竞争力增强,资源、能源供应得到有效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够经受国内外动荡的冲击。国家环境安全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控制的主题是谁;②什么是关键的资源;③控制的范围和程度。按照其包括的内容可分为国家生态安全、国家环境权益安全和国家环保产业安全。其中生态安全是国家环境安全的中心,环境权益安全是国家环境安全的基础环节,而环保产业安全是国家环境安全的经济内容。

三、我国的环境安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