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的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能时代的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能时代的发展

智能时代的发展范文1

关键词:大数据 人工智能 云计算 数据挖掘 机器人 人工神经网络

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c)-0030-02

1 什么是大数据

1.1 大数据的定义

大数据是一个数据体量和数据类别都十分庞大的数据集。这个庞大的数据集,我们今天还无法用传统的数据库工具对它的内容进行获取和处理。整体概括起来,大数据具有数据类型多、数据规模大、数据真实性高、数据处理快等四大特征。

大数据的特征:第一,是指数据类型非常多,它的数据来自多种数据源,而非单一的一种数据源,数据的种类和数据的格式日渐丰富;第二,是指数据规模非常大,通常在10TB左右,规模非常庞大;第三,是指数据的真实性非常高,一些新的数据源渐渐兴起,打破了之前传统的数据源,今天的企业愈发需要这些有效的信息,以确保其真实性及安全性;第四,是指数据处理的速度非常快,能够做到数据的及时快速处理。

1.2 大数据的发展历程

“大数据”一词最早提出的是麦肯锡研究院于2011年的研究报告《大数据》。之后,经美国高德纳公司和美国一些科学家的宣传推广,渐渐地大数据概念开始流行起来。

大数据发展的萌芽期,是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此时处于数据挖掘技术阶段。这一时期,随着数据挖掘理论和技术的一步步成熟,已开始有一些与商业相关的智能工具开始被人们所应用,如专家系统、数据仓库和知识管理系统等。

大数据发展的突破期,是2003―2006年,此时处于自由探索非结构化数据阶段。这一时期,非结构化数据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此时,可以以2004年Facebook的创立为标志,此时是大数据发展的突破期。

大数据发展的成熟期,是2006―2009年,此时大数据技术形成并行运算与分布式系统。

到了2010年,智能手机开始大量涌现,其应用日益广泛。此时,数据的碎片化、流媒体、分布式等特征更加凸显,移动数据开始急剧增长。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十分迅猛,开始不断向社会各行各业步步渗透,从而导致大数据的技术领域和行业边界越来越不明显,也越来越模糊,大数据的应用创新已经超越了大数据技术的本身,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热捧和青睐。

今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数据技术能够改变一个领域,为每一个领域带来变革性和创新。

2 什么是人工智能

2.1 人工智能的定义

人工智能是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它主要研究和开发用于模拟人类的智能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应用系统,它同样也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人工智能的终极目的是掌握智能的根本实质,从而生产出一种全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和相近的方式快速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可以说人工智能的发展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密不可分。

2.2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人工智能”一词最初是在1956年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提出的。

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它的发展历程十分曲折,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为第一阶段,被称为人工智能启蒙探索时期。1950年,英国数学家图灵发表了《计算的机器与智能》,提出了机器可以思维进而帮助人类的问题,直接推动了现代人工智能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期为第二阶段,被称为人工智能经典符号时期。人工智能与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等三门学科开始了相依为命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现在为第三阶段,被称为人工智能联结主义时期。这一时期,主要采用分布处理的方法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来模拟人脑的智力活动。

3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近年来这两个领域的研究相互交叉促进,产生了很多新的方法、应用和价值。

今天,人类拥有了对数据规模大、数据类型多、数据流转快和数据真实性高的大数据进行存取、检索、分类和统计的能力,完全得益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而且,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已经开始用于大数据分析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研究发现,解决人工智能的扩展性和成长性问题,离不开大数据技术。

以前,人工智能技术还不能实现与人类相似的学习研究能力。原因在于,人工智能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件非常繁琐和复杂的事情,产生人工智能的两个必要条件要有海量数据的支撑和对这些数据的极强处理能力,而以前的机器都不具备这两个条件。

人工智能其实就像人类一样,是需要拥有大量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在这些知识和经验的背后是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大数据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储存、分析大量的数据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使机器得到的数据量和拥有的数据处理能力,与形成人工智能所需要的数据量和数据处理能力相匹配。只有这样,人工智能才能得到发展。人工智能的发展,反过来进一步推动大数据技术的向前发展,形成有效的相互推动作用。

与其说人工智能的发展依靠大数据,不如说大数据开启人工智能新篇章。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些理论和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大数据的使用价值。与此同时,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也将在为人工智能提供一个用武之地。

4 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

随着大数据技术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主要会在以下几个方面:模式识别、专家系统、符号计算、人工神经网络和机器情感。

4.1 模式识别

模式识别,顾名思义,是指通过计算机采用数学计算的方法来研究模式的自动判读、处理等识别功能。

可以断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人类一定能对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做深入的进一步的研究。与此同时,模式识别功能也为人类认识自身智能创造了可行的线索和提供了必要的帮助。

在现实生活中,对人类来说最重要的是对光学信息以及声学信息的判断和识别。大家知道,准确、高效是计算机识别的最大特点。例如,今天已经应用很广的指纹识别功能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人类每个人的指纹独一无二,具有唯一性。早在很多年前,我国有关专家就对数字图像的离散几何性质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进而建立了从人类指纹的灰度图像精确计算纹线局部方向,从而提取了人类指纹特征信息的相关理论与算法。

这一研究发现,随后就被用于全自动指纹鉴定系统,从而开创了我国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应用的先河。

4.2 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是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专家系统在今天的生活中已被广泛应用。其实,专家系统是指一个具有大量的行业或领域专门的知识与经验的程序系统。它主要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先根据某一行业或领域一些权威专家或多个专家所提供的一些相关知识和相关经验,再进行深入推理和判断,进而可以模拟人类专家的判断决策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从而来帮助人们解决现实中一些需要人类专家来处理的一些复杂的问题。

实现专家系统必须要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拥有类似于该领域专家解决实际问题的推理机制,二是建立一个完善的存储有该领域中经过专家事先总结、分析并按某种模式表示的专家知识库。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无法进行专家识别。

研究发现,专家系统能对人类输入的信息进行快速处理,并运用相关的行业和领域知识进行推理判断,进而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决策。

科学家们对专家系统的研究由来已久,一直以来被科学家们所重视。今天,各种各样的专家系统已遍布了各行各业的不同领域,并且取得巨大的成功。

目前,专家系统可以分为十种类型:教育型、预测型、解释型、维修型、规划型、诊断型、调试型、设计型、控制型等。

4.3 符号计算

科学计算是计算机发明以来最基本和主要的用途之一。科学计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纯数值的计算,另一类是符号计算。符号计算与传统的纯数值计算不同,它是一种智能化的计算,主要通过处理相应的符号来进行的计算。

在符号计算中,符号可以代表的种类非常非常多,如实数、复数、整数、有理数等,还可以用符号来代表函数、多项式、集合等。

很久以前,人类就希望能有一个可以进行符号计算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来帮助人们进行计算。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人们就开始对此进行研究。今天,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已相继出现了多种可以进行符号计算的计算机系统软件。

这些符号计算软件功能齐全,且具有共同的特点:一是人机界面友好,命令输入方便灵活,反应快捷,操作便捷;二是在操作界面上,一般都支持交互式处理,人通过键盘输入命令,计算机处理后即显示结果。

虽然计算机只是在执行人给它的指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符号计算中已经有了相当大的突破,相信在未来的符号计算领域会有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4.4 人工神经网络和机器情感

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今天,人工智能的基本思想已经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应用。未来人工智能应用最重要的一个新领域就是人工神经网络。

研究表明,情感属于智能的一部分,而并不是与智能相分离的。因此,可以断言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下一个突破就是要赋予计算机情感能力,让智能情感化。

人工智能进入21世纪的今天,正酝酿着新的突破,创造新的奇迹。

未来人工智能的应用将会为人类创造出更多更高级的智能“产品”来服务人类自身,而且人工智能将会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会超越人类智能。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相信人工智能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更多的发现、发明和成果将会出现在大家面前。仿佛可以看到,与人类水平相同甚至超越人类自身智能就快要实现。

相信这一刻就在不远的将来,让大家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 蔡自兴,徐光v.人工智能及其应用[M].4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 (加)海金.神经网络与机器学习[M].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 (美)库兹韦尔.奇点临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智能时代的发展范文2

关键词:新一代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是在1956年的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英文缩写是AI。它是计算机科学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从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角度出发,人工智能是研究如何模拟人类智能活动,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以延伸人类智能的科学。

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状况

随着计算机、信息和并行程序设计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的研究已经发展成为智能体系的研究。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程序已经知道考虑他们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寻找比较好的答案。智能体体系可以被认为是智能体的软件工程模型,智能体语言是智能体的软件系统。在我国,智能体技术多被应用到处理具有异构、布、态、规模及自主性的系统中,如Internet,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应用。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美国等欧洲国家仍保持非常快的发展速度。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十分活跃的IBM公司,已经为加州劳伦斯利佛摩尔国家实验室制造了号称具有人脑的千分之一智力能力的ASCIWhite电脑。据称,其正在开发的更为强大的blue jean电脑的智力水平将与人脑相当。

三、新一代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发展都涉及到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已经被广泛应用到许多领域。

(一)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符号计算中的应用

计算机最主要的用途之一就是科学计算,通常分为纯数值的计算和符号计算两种。其中符号计算是一种智能化的计算。随着新一代计算机的开发和普及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多种功能计算机代数系统软件相继出现,都是用C语言写成的,可以在绝大多数计算机上使用。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模式识别中的应用

计算机用数学方法研究模式的自动处理就是模式识别。用计算机实现模式的自动识别和判断,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机器的关键,计算机模式识别的特点是效率高,速度快,准确率高,也为人类认识自身智能提供了有利线索。

(三)计算机的机器翻译

计算机把一种语言转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就是机器翻译。目前,我国的机器翻译软件的翻译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词典翻译、汉化翻译和专业翻译。词典翻译软件可以迅速查询英文单词或词组的词义,并提供发音;汉化翻译软件提出“智能汉化”的概念,辅助翻译作用更加明显。

(四)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机器学习中的应用

计算机的机器学习主要研究如何使计算机能够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能力。机器学习是机器具有智能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机器获取知识的根本途径。机器学习是一个难度较大的研究领域,它与认知科学和逻辑学等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对人工智能的其他分支也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问题求解中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今天的计算机程序已能够达到各种方盘棋和国际象棋的锦标赛水平。但是,尚未解决包括人类棋手的表达能力和洞察能力等。人们通常都能根据具体问题找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能通过计算机程序知道如何考虑要解决的问题,寻找较为准确的解答方法。

(六)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推理证明中应用

逻辑推理在人工智能研究中是最持久的探究领域之一,其别重要的是,通过找到合理准确的方法,集中注意力在大型数据库中的有效事实上,关注可信证明,并在出现新信息时适时修正这些证明。因此,在人工智能方法的研究中,定理证明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论题。

(七)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语言处理中的应用

自然语言处理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实际领域的典型范例,经过多年艰苦努力,这一领域已获得了大量令人瞩目的成果。目前该领域的主要课题是:计算机系统如何以主题和对话情境为基础,注重大量的常识——世界知识和期望作用,生成和理解自然语言。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编码和解码问题。

(八)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专家系统中的应用

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技术中最活跃、最有成效的研究领域,是具有特定领域内大量知识与经验的程序系统,已出现成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趋势。计算机程序如果能体现和应用人类知识,就应该可以帮忙解决问题,而且能发现人类专家在推理过程中出现的差错。

四、新一代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

新一代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潜力巨大,其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才刚刚开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总是超乎人们的想象,要准确地预测人工智能的未来,从目前一些前瞻性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朝以下几个方向发展:模糊处理、并行化、神经网络和机器情感。

(1)自动推理是新一代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最经典的研究分支,其基本理论是新一代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其它分支的共同基础。其中知识系统的动态演化特征及可行性推理的研究,是最新的热点,很有可能取得突破。

(2)机器学习的研究使得许多新的学习方法相继问世,并获得了成功应用。但是也应看到,现有的机器学习方法尚不够有效,寻求一种新的方法,以解决新一代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中的在线学习问题,是研究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

(3)自然语言处理是新一代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实际领域的典型范例,这一领域已获得了大量令人瞩目的理论与应用成果。智能信息检索技术近年来已成为新一代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一个独立研究分支,将新一代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是人工智能走向应用的突破口。

五、结束语

很多新一代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的成果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会给人类的知识、思考、生活、工作和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人类的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人类生活的伙伴。

参考文献:

[1]吴艳.关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

智能时代的发展范文3

关键词: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市场

中图分类号: 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4-0022-01

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学中的一个崭新的和重要的领域。它作为对一种特殊的经济性和社会性资源进行管理而存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对员工的有效管理和使用的思想和行为,它远远超出了传统的人事管理范畴。正因如此,这种新型的、具有主动性的人员管理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相适应,各组织的人事部门就成为决策部门的重要伙伴,从而提高了人事部门在决策中的地位。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各种社会和各个组织都需要的。

一、根据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客观要求。

我们论及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的。人是社会性动物,作为生物人个体,在规定的年龄段内为从业劳动者,他可以从18岁工作到60岁(女性55)。但作为社会的人,其社会生命周期与自然生命周期则有所不同,如在我国失业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45岁左右的人,因为他们的知识基础薄弱、知识结构单一,很难适应信息时代科技飞速变化的要求,而成为失业者。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来看,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的再生性、平衡性和持续性。人作为“活”的资源,就整个人类而言,可以通过传宗接代及教育体现再生性。但就个体而言,在一定的自然生命周期内,其再生性则表现为一个人通过不断地学习,以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其平衡性,则是指一个人的专业、知识、水平、体质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经济社会、科技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人的素质也应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这两个动态要不断耦合;就持续性而言,一个人一生要生活,就必须有工作可做,要想不失业,并始终保持个人与工作岗位匹配,就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一生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不断地创造。

2.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学校教育特点的客观要求。

学校教育具有一定的有限性、封闭性、滞后性。一方面学校所传授的主要是人类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强调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充其量也只是把当前正在探索的课题提出来加以讨论。从应用角度看,学生今天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毕业以后步入社会,有一部分知识就会过时和老化;另一方面,一个人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老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一个人只靠在青少年时期的学校教育所获得的科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3.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市场下用工制度变革的客观要求。

适应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要求,我国人事制度将发生根本性改变,一是将逐步取消劳动者的社会身份制度,由“身份取向”向“契约取向”转变;二是将打破传统的由政府分配、从一而终的用人制度和线性就业模式,改变身份的“终身制”,取而代之的是合同制、契约制的用工制度。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岗位竞争和劳动力跨行业流动将会大大增加,就业模式将具有更大的流动性、开放性和竞争性。因此,适应自主择业及劳动力不同行业间流动的要求,劳动者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职业变化的需要。可以说终身学习和发展意识与能力的高低将是决定劳动者能否适应社会快速变动的主要因素。

二、人力资源管理对职业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意义

1.夯实基础,为可持续发展建立起跳平台。职业技术教育突出技能培养,强调以“能力为本位”,是为了满足当前社会对各类技术人才的需要,给学生提供就业的条件和手段,但贯彻基础理论“必需、够用”原则不能以牺牲后续发展为代价,一定的专业理论是学生学好专业技能和适应未来职业变化及继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从当前我国的失业状况看,一部分下岗职工不是没有工作可安排,而是安排的工作没法适应,结果是一方面有工作没人做;一方面有人没工作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中国教育的落后,使劳动者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水平与现代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从而制约着劳动力资源潜能的发挥和劳动者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关键要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要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与技能培养的关系,科学设计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结构;二是要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建立起跳平台,以满足专业素质不断提升的需要。

2.学会创新,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来适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市场。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而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创新是企业和国家竞争战略的核心。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当今时代,一个人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就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学校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把创造力当作人的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不断进取的意识和精神;就是要发展学生个性才能,通过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创造力的挖掘、训练、强化,加强学生创造性因素的训练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才能适应企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要求。

3.学会学习,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终身学习的能力。一个人的继续发展,一靠企业组织重视对员工的培训;二靠个人不断地学习,这是最根本的一点,可持续性学习是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要保证持续发展,就要学会学习。当前,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日新月异,使越来越多的人难以适应新的生产程序、新的产品生产技术对劳动者素质提出的新要求,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方法就是学习。作为学校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①、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②、培养学生能够对知识点、知识体系进行分析和归纳的自学能力;③、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网络技术,学会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实现终身学习和训练的能力。现代远程教育,为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实现的物质基础,要教会学生可以运用多种手段在互联网上学习和如何分析、归纳和综合信息的能力。

4.学会自我调适,为可持续发展提供适应社会体制不断变革的心理素质和能力。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正是一个新旧体制变改的时期,就业岗位、就业方式多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剧,人才竞争将更加激烈。学校教育必须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优化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理想与现实教育,培养他们具有自觉解决因主体需要与客观环境之间的矛盾带来的心理冲突的能力;要教会他们客观分析自我,准确自我定位,选择最佳的个人事业模式(个人事业模式=个人素质+目标价值+期望概率)的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应变能力,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判断形势,科学分析环境,增强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独立生存、捕捉机遇的能力;要引导学生树立调整情绪的自觉意识,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学会与人合作,与人共事。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趋势,学校教育要不断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努力培养出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和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新人才。来适应社会的需求,适应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天祥.人力资源管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4.

智能时代的发展范文4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 智能硬件 特点 设计思路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2-0247-01

当前,我国在数字化智能硬件设计期间,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需要相关设计人员能够根据其发展需求实施设计工作,确保可以增强产品生产力度,提高产品生产效率,满足人们对产品的多元化需求,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1 智能硬件特点分析

1.1 智能硬件概述

智能硬件具有独立性的特点,其是针对计算机与传感器等技术的研究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硬件体系,可以与客户相互交流,并且能够完成各类用户所布置的工作任务,达到良好的智能化效果[1]。

在此过程中,智能硬件与传统的电脑、智能手机等不同,也不是人们所研制的机器人,而是一种新兴的智能技术,可以与互联网、大数据等相互结合形成良好的软硬件体系,具有较多智能化功能。主要包括:第一,利用智能化改造的硬件,例如:智能家居电器设备、旅行设备等,可以为人们生活带来较多便利。第二,智能化的新兴硬件,像是四轴飞行器等。但要明确,智能硬件并不是复杂的机械硬件[2]。

1.2 智能硬件技术分析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进步,智能硬件可以与网络信息技术相互连接,以便于人们在网络上获取一些服务,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智能硬件还可以通过现代数字化技术不断创新与开发,形成广阔的发展空间。数字化智能硬件是利用芯片技术与软件技术形成了集约化与可扩展性的体系,同时,还可以利用感应技术与交互技术等,促进智能硬件与客户之间的交流,使得交流形式多元化,融入人们的生活中[3]。

2 智能硬件的设计思路

2.1 运用相对成熟和完善的技术与成果

在数字化智能硬件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必须要应用先进性较高或是成熟的智能技术,确保可以提高其设计质量,并且利用稳定的智能材料实施设计工作,进而达到良好的设计效果。同时,设计人员还要利用交互设计方式制定完善的设计方案,预测出客户的行为,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数字化智能硬件设计人员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并且从中寻找出良好的设计依据,确保可以有效提高其设计效率。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智能硬件也开始频繁更新,虽然可以提高智能硬件开发效率,但是,却不能将客户作为O计中心,对其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因此,智能硬件设计人员必须要设计出将客户作为中心的设计成果,保证能够在设计前期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分析,确保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质量,使其达到数字化时代的需求,进而提高智能硬件设计质量[4]。

2.2 对智能硬件进行细致分析

智能硬件设计人员必须要从本质上分析与理解智能硬件设计工作,并且抽象化的对智能硬件进行设计,确保可以清晰的做好设计工作。由于智能硬件在实际设计期间属于物质化范畴,其原型的创造可以参考其他学者的观点,同时,设计人员还要根据智能硬件的非物质属性等对智能硬件的形式与功能进行细化的改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其服务内容、交互效率等,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2.3 以人本角度为出点对服务内容与交互方式进行审视

智能硬件设计人员必须要利用先进技术的应用与客户的需求,必须要从客户的角度设计智能硬件,使得智能硬件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确保可以利用正确的服务形式为客户提供服务,进而增强其发展效果。同时,还要重视基础服务内容,确保可以利用各类服务功能的扩展,使得智能硬件中的一些功能更加独立,设计人员还要利用人性化的设计方式对其进行改造,增加一些情感功能。另外,还要添加一些充满神秘性的高科技智能硬件,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客户的使用欲望。

2.4 对硬件原型和概念进行重视

在数字化时代智能硬件设计人员实施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其原型与理想化的设计概念,确保可以利用良好的设计方式对其进行设计。首先,智能硬件设计原型。就是在设计期间,利用天文学与艺术创作实施设计工作,进而创作出于现实生活相互关联的智能硬件。同时,智能硬件设计人员还要设计出合理性与科学性较高的智能硬件,确保可以根据人们的生活需求、生活习惯与直觉等合理的设计服务内容,进而达到良好的设计效果。其次,概念设计。概念设计就是智能硬件设计人员关注客户的需求与发展趋势,将客户需求作为讨论点,并且参考之前的技术经验,确保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其数字化发展效率,并且做出理想化的概念设计,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最后,创意设计。创意设计就是智能硬件设计人员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与观念,并且结合自身的智慧与思维,创造出新型智能硬件,这就需要设计人员能够充分想象,并且利用产品语义特征等传达出智能硬件内涵,同时,还要从思想层面上发挥创意设计优势,使得智能硬件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其设计要求实施工作,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3 结语

在数字化时代智能硬件特点分析之后,相关设计人员必须要根据其不足之处完善设计方案,在优化设计体系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创新理念,确保可以在创新的基础上,增强智能硬件的设计效果,同时,设计人员还要利用自己的想象实施设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其发展效率,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先妹.基于全数字仿真的数字化变电站保护设备性能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12.

[2]卢佳.一种高精度数字温度传感器电路[J].电子测试,2012(11):65-68.

智能时代的发展范文5

 

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投入涉及到的对象,经济学上泛称资源。经济学研究的基本主题就是资源及其有效配置。不同的经济时代,有着不同的核心资源,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及国际竞争力,取决了核心资源的丰度和配置的有效性。同时,资源的配置乃至权利的配置,往往都围绕着核心资源展开。

 

人类主体文明,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并正迈步于知识经济时代。

 

农业经济时代,土地是核心资源,地主是土地这一核心资源的所有者,因而地主处于社会权利结构的中心:地主支配着土地,从而也支配了社会、支配了农民;土地拥有一种社会强制力,把农民捆绑在土地上,受地主奴役、剥削;土地成为地位与财富的象征和代表,也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普天之下,皆为王土”,皇帝、国王是全国最大的土地拥有者,对臣民最大的奖赏就是“封地”;“耕者有其田”成为革命的目标,“打土豪分田地”则是唤起民众的口号,买田置地成为光宗耀祖的盛事,而卖田地则是破产、衰败和耻辱的象征。

 

工业经济时代,资本是核心资源,成为社会的主宰,社会的权利结构以资本为尺度展开:在西方国家和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家大多受资本家集团的支持、扶持,是它们的人、代言人;资本成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像一根魔杖,驱动着社会和人们的活动,人们追逐和聚敛资本;资本至上(甚至是“资本主义”),资本雇佣支配劳动(者)天经地义,资本家享有,甚至独占企业所有权,从而享有和独占劳动(者)创造的剩余;随着资本的产权化、股份化,“工者有其股”,股份(权、票)奖赏成为调动雇员积极性,体现社会公平,甚至也成为我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一种取向。

 

知识经济时代,核心资源是知识、智能。今天,社会正在由工业经济时代的“资本主义”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本主义”、“知本主义”、“智本主义”演进,社会资源的配置亦将以知识、智能资源为核心展开。在我们这个时代,人们已经看到:

 

天赋的自然资源优势已不再成为一种关键的竞争要素,因为现代产品所耗费的自然资源日减。桥梁和汽车所需要钢材越来越少,计算机之类的设备基本上不耗费什么自然资源。现代交通的发展,已使资源能以较低的成本运送到任何需要的地方。日本是最好的例子,它拥有占世界主导地位的钢铁工业,自身却没有炼钢所需要的煤炭和铁矿。

 

资本优势也不再成为一种关键的竞争要素。随着世界资本市场的发展,基本上每个人都可从纽约、伦敦和东京借贷。今天,曼谷的企业家所建造的工厂,资本密集度可同美国、德国和日本的任何一家工厂相媲美。事实上,资本密集型产品并不必然在富国生产,富国的工人并不必然占用更多的资本,也不必然具有更高的生产力水平。

 

在信息化时代,劳动力已经不再是占主导性地位的资源,知识与智能已作为竞争优势的来源,成为2〇世纪后期经济活动分布中的决定性因素,硅谷和128号公路之所以座落在其现在的位置,仅仅因为那里是智能集中之地,而不是别的什么原因。

 

另一方面,在现实经济中,智能资源已在日益充分地显示其“价值”:

 

美国硅谷创造着世界经济的奇迹。据报道,设在硅谷内及周围的高技术公司的市场价值竟接近于整个法国股市的市场价值规模。在硅谷,稀缺的资源是知识(智能)而不是金钱(资本),美国600家风险资本公司的7500亿美元风险资本,有一半在硅谷等待着新的发明(智能创造)去雇佣它们的资本。

 

苹果公司曾是美国个人电脑业的巨人,这完全得益于其天才创业人物乔布斯。1985年,由于内部倾轧,乔布斯愤而出走,苹果公司由此陷入巨大困境。而1997年8月,当乔布斯、盖茨两位电脑巨人一起宣布微软将向苹果注资1.5亿美元并且乔布斯将再度执掌苹果,苹果股价当日竟上升40%。

 

在中国,人们可以看到,淄博石化、中原药厂、中原铝厂等投征巨额资本但又陷征数以十亿元计的债务而面临破产的企业,缺乏的不是资本而是智能,是具有杰出智能的企业家;而联想、方正、长虹、春兰、海尔、康佳、小天鹅等名牌企业,恰恰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位具有杰出智能的企业家而吸引了各方资本。

 

二、知识经济科教兴国智能资源

 

知识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居于非常突出的地位,人力资源的开发,特别是人力资源创造能力的开发在经济中具有特殊的价值。同时,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如果说钢铁、汽车、电力、机械、制造、石油、化工构成工业经济的支柱,那么在知识经济社会,计算机软件、芯片、生物制品等高技术产品以及信息咨询业和管理为主的服务业(智业)将成为整个经济的先导和支柱。

 

在7〇年代对世界富豪排名时,前10名几乎全是石油大王,而目前排在前10名的世界富豪一半以上与信息等高科技产业相关。以往石油大王、汽车大王、钢铁大王的财富是建立在庞大的有形物质之上的,今天微软公司与比尔盖茨的财富则包含在计算机软件的知识当中。微软、英特尔、IBM为代表的知识经济产业,正以它新的观念、新的姿态冲击着辉煌了2〇〇年的工业经济社会,撼动着资源型经济赖以存在的根基。

 

知识和智能,以人才为载体。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和科学技术,具有杰出智能、才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知识经济的发展之源和根基。可以看到,无论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使用,创造性人才资源的培养、培育及其创造能力的开发、磨练,还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推动和发展高科技产业、知识产业,教育和科技都承担着任何社会功能系统所无可比拟和替代的作用。因此,教育、科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产业。90年代美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活力四溢,得益于美国在8〇年代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高层次演替,发展髙科技产业和知识产业,推行经济0息化和科技化的丰厚回报。美国发展的逻辑因果或互为因果是:正是由于有着全球最发达的教育和科技体系,高层次的创新人才聚集(包括吸引全球人才),建立了世界最发达的高科技产业和知识产业,经济的知识化、信息化程度最高,经济因此最为发达。

 

在我国,发展教育、科技,不仅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需要,更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现实而急迫的需要。

 

我国的经济发展,确实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一方面,我们经济发展的效益低下,国有企业更是活力难增。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经济发展在整体上呈现粗放形态,经济运行的科技含量很低,诸如人员素质差、技术水平低、生产工艺陈旧、管理粗放,导致资源过度耗费、环境严重破坏、产品质次价高和需求结构错位等。另一方面,由于上述原因,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并还在造成严重的资源、环境破坏,森林、土地、水和众多的自然资源因过度耗费而面临枯竭,大气、生态等环境急剧恶化。这一切都表明:我们的发展,再不能以损害未来的、后代的发展为代价,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当成为国家的最高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内含经济发展的资源可持续,环境可持续。这就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外延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通过提高人员素质,强化企业产品、技术、工艺、管理创新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科技产业以及运用髙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来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益和质量,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因此,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实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战略选择。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质则是充分发挥知识、科学技术、人才这类智能资源的作用,依靠科教所蕴涵的智能资源,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三、智能资源高校运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教育、科技、产业、经济正在迅速地融入国际体系。在分享国际化“利益”的同时,我们亦面临日益强烈、强大的国际高科技、髙科技产业的“挤压”。作为一个大国,我们必须抢占经济时代的制高点。显然,我国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是智能资源的国家队和抢占制高点与攻坚的突击队,这是一场国际竞争。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高校必须致力于智能资源的开发和运作。

 

但是,和其他行业相比较,我国高校在计划体制下运行了太长的时期(至今仍主要依赖计划运行),观念陈旧,长期以来,我们都把教育、科技视为“事业”而非“产业”。高校几乎划一地按照上级部门的指令、计划运行,基本不或很少考虑社会需求。但是,产业运行却是完全不同的模式,产业运行必须研究市场(需求),分析机会、威胁、竞争,追求效益。高校人才、知识、智能资源最聚集,直接从事高层次人力资源的开发、培养,承担以知识、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基础性、高技术科研,开展以产业创新为主的髙科技产业和知识产业开发,与知识经济和科教兴国的全部内涵,有着天然而本质的“接口”和“直接通道'因此,人们必须革新观念,树立教育、科技的产业观念,遵循产业运行规律,经营高校。

 

1.适应社会需求,培育智能资源精品。

 

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最基本职能,也是高校向社会提供的“支柱产品'高校应将培育、开发知识经济时代和科教兴国战略所需的人才、知识、智能资源作为自己的“产业”功能。教育(人才培育、智能资源开发)是产业。遵循产业运行规律,高校必须依据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国家和所在区域的经济和产业发展趋势,认真分析社会对智能资源(人才)需求的数量、质量、结构,制定学校的近期和中长期人才培养战略,并以此统筹规划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专业设置及科研活动、师资培养和结构调整等重大活动。

 

高校在人才培养的智能资源开发活动中,不仅应当根据社会需要,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而且还必须培育精品,建立名牌。人们都知道,一个企业成为名牌企业,并非是因为它有何种先进的设备和豪华的厂房,而是由于产品长期受到消费者喜爱,成为名牌,企业才最终成为名牌企业并使产品更受社会喜爱。同样,一所高校,也要赖于它的“产品”——所培养开发的人才(智能资源)在社会上抢手,成为名牌才能真正成为社会公认的名牌大学。因此,高校应当根据自己的优势(学科、师资、科研实验设备等),开发(培育)富有学校特色的“产品”(人才),从而形成具有社会竞争力、美誉度的精品、名牌。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的智能资源的开发中,尤其应当注重创造性、创造力的培养和锻炼。

 

2.运作智能资源,强化科研。

 

高校是智能资源的开发基地,同时又是智能资源最集中的社会系统。创造'性的培养是智能资源开发的核心,智能资源聚集又最能产生创造和创新。因此,高校是科研、科技创造、创新最理想的场所,科教一体是高校的最大特色。显然,知识的生产、创新是高校在知识经济时代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又一重要产业功能。科技、知识、创新是高校向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产品”。

 

高校科研是产业,需要遵循产业运行规律。首先,高校应当研究经济、科技的发展趋势,组织(成)科研的国家队、突击队,从事基础性、高技术研究的知识创新。应当认识到:高校的学科、人员结构、研究手段,有利于承担知识创新性的重大的、综合性、开拓性的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研究;从事知识创新性科研,是增强高校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的关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产品要实现“4个一代”(生产一代、研制一代、设计一代、构思一代),高校在支柱产品之一的“科研”成果的“生产”上也必须“储备一代。

 

高校科研,无论是知识创新性的理论研究还是技术创新性的应用研究,都应当围绕社会需要的智能资源的开发这一根本展开:第一,应当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智能资源的开发,使教育和科研相结合,科教一体,科研围绕学科、实验室、师资建设和发展,更好地培养“精品”,培养和锻炼其创造力、创造性;第二,高校科研应成为发挥髙校聚集的智能资源(师资)的功能和进一步开发、提高智能资源(师资)的重要手段;第三,高校科研是智能资源的直接运作,应当通过服务社会、展现价值为社会提供知识经济时代的“价值样板。

 

3.释放智能资源,开发科技产业。

 

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现实社会生产力,直接推动社会技术进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极其重要的环节。长期以来,科技成果的转化,是我国最为薄弱的环节,由此直接导致科技和经济、教育和经济的脱节。同时,科技成果是智能资源的结晶和成果,必须在现实社会经济活动中得到转化,应用和推广才具有价值和实现其价值。实际上,科研过程是科技成果的“生产过程”,应用是科技成果的“消费(使用)过程”,转化、推广(转让)则是它的“营销过程”。显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校不仅要根据社会(长期和近期)需要进行科技成果的“生产”——科研并保证生产的“产品”(科技成果)的高“品质”,而且必须强化营销,甚至用更大的力量从事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

 

高科技产业和知识产业,是科技成舉的最重要“用户”。高科技产业和知识产业是科研的“下游产业”。在我国,目前由于高科技产业和知识产业不发达,导致了科技成果的需求不旺,出口不畅。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为了实施科教兴国和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增强我国经济的竞争力,我们必须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地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知识产业。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尚未形成完善、有效的风险投资机制,投身高科技产业和知识产业的高风险令许多投资者和经营者怯步,需要通过高投入、高风险产生高收益的典型来示范拖动。因此,高校根据机会和优势,有选择地从事高科技产业和知识产业的开发,具有上述多种良好效益。

 

视教育、科技为产业,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经营高校,不仅要树立市场(需求)、竞争、效益的观念,而且必须树立社会化、国际化的观念,打破封闭,实施高校之间、高校和研究院所、高校和企业之间、产学研之间以及与国外机构之间的战略联盟,充分运用社会、国际资源,实现髙校的教育-科技产业与区域经济、国家经济、全球经济的有机融合。

 

四、结论

智能时代的发展范文6

读了下面这12个问答,你就会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人工智能的发展包括哪些阶段?

人工智能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是擅长于单个方面的人工智能,比如“阿法狗”,只会下围棋。

强人工智能,达到了人类级别的人工智能,也就是在各方面都能和人类比肩的人工智能,人类能干的脑力活它都能干。创造强人工智能比创造弱人工智能难得多,我们现在还做不到。

超人工智能,即超级智能。牛津哲学家,知名人工智能思想家尼克・博斯特罗姆把超级智能定义为“在几乎所有领域都比最聪明的人类大脑都聪明很多,包括科学创新、通识和社交技能。”超人工智能可以是各方面都比人类强一点,也可以是各方面都比人类强万亿倍的。超人工智能也正是为什么人工智能这个话题这么火热的缘故。

为什么说我们正在越来越快地接近超人工智能?

通过观察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即人类出现以来所有技术发展都是以指数增长。也就是说,一开始技术发展是小的,但是一旦信息和经验积累到一定的基础,发展开始快速增长,以指数的形式,然后是以指数的指数形式增长。

未来学家瑞・库兹韦尔把这种人类的加速发展称作加速回报定律。之所以会存在这种规律,是因为一个更加发达的社会,能够继续发展的能力也更强,发展的速度也更快。

李四光也曾经写道:“人类的发展不是等速度运动,而是类似一种加速度运动,即愈到后来前进的速度愈是成倍地增加。”

人工智能技术的关键难点是什么?

用计算机科学家高德纳的说法,“人工智能已经在几乎所有需要思考的领域超过了人类,但是在那些人类和其它动物不需要思考就能完成的事情上,还差得很远。”一些我们觉得困难的事情――微积分、金融市场策略、翻译等,对于电脑来说都太简单了。我们觉得容易的事情――视觉、动态、移动、直觉――对电脑来说则太难了。

摩尔定律真的那么有效吗?

摩尔定律认为全世界的电脑运算能力每两年就翻一倍,这一定律有历史数据所支持,这同样表明电脑硬件的发展和人类发展一样是指数级别的。我们用这个定律来衡量1000美元什么时候能买到1亿亿cps(每秒运算次数)。现在1000美元能买到10万亿cps,和摩尔定律的历史预测相符合。瑞・库茨维尔提出的加速回报定理,也就是摩尔定律的扩展定理。

我们什么时候能用上和人脑一样聪明的电脑?

现在1000美元能买到的电脑已经强过了老鼠,并且达到了人脑千分之一的水平。1985年的时候,同样的钱只能买到人脑万亿分之一的cps,1995年变成了十亿分之一,2005年是百万分之一,而2015年已经是千分之一了。按照这个速度,我们到2025年就能花1000美元买到可以和人脑运算速度抗衡的电脑了。

我们如何造出超人工智能?

第一步:增加电脑处理速度。这步比较简单。

第二步:让电脑变得智能。这步比较难,有三种可能的途径:一是模拟人脑,二是模拟生物演化过程,让计算机演化出智能,三是建造一个能进行两项任务的电脑――研究人工智能和修改自己的代码。这样它就不只能改进自己的架构了,我们直接把电脑变成了电脑科学家,提高电脑的智能就变成了电脑自己的任务。

为什么说强人工智能可能比我们预期的更早降临?

因为,一,指数级增长的开端可能像蜗牛漫步,但是后期会跑的非常快。二,软件的发展可能看起来很缓慢,但是一次顿悟,就能永远改变进步的速度。就好像在人类还信奉地心说的时候,科学家们没法计算宇宙的运作方式,但是日心说的发现让一切变得容易很多。创造一个能自我改进的电脑来说,对我们来说还很远,但是可能一个无意的变动,就能让现在的系统变得强大千倍,从而开启朝人类级别智能的冲刺。

超人工智能为什么会导致智能爆炸?

这里我们要引出一个概念――递归的自我改进。这个概念是这样的:一个运行在特定智能水平的人工智能,比如说脑残人类水平,有自我改进的机制。当它完成一次自我改进后,它比原来更加聪明了,我们假设它到了爱因斯坦水平。而这个时候它继续进行自我改进,然而现在它有了爱因斯坦水平的智能,所以这次改进会比上面一次更加容易,效果也更好。第二次的改进使得他比爱因斯坦还要聪明很多,让它接下来的改进进步更加明显。如此反复,这个强人工智能的智能水平越长越快,直到它达到了超人工智能的水平――这就是智能爆炸,也是加速回报定律的终极表现。

我们还要多久才能迎来超人工智能?

著名人工智能专家、谷歌公司的技术总监瑞・库兹韦尔相信电脑会在2029年达成强人工智能,而等到2045年,我们不但会造出超人工智能,还会迎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奇点时代。

什么是奇点时代?

所谓奇点时代,指的是超人工智能的出现将世界带入的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人类将无法预测技术如何发展,因为超人工智能的行为将超出人类的理解能力。

超人工智能可能给人类带来的最大益处是什么?

永生。在理论上,死亡并非是不可克服的,只不过这需要超人工智能在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方面取得我们难以想象的突破。超人工智能可以建造一个“年轻机器”,当一个60岁的人走进去后,再出来时就拥有了年轻30岁的身体。就算是逐渐糊涂的大脑也可能年轻化,只要超人工智能足够聪明,能够发现不影响大脑数据的方法来改造大脑就好了。一个90岁的失忆症患者可以走进“年轻机器”,再出来时就拥有了年轻的大脑。这些听起来很离谱,但是身体只是一堆原子罢了,只要超人工智能可以操纵各种原子结构的话,这就完全不离谱。

超人工智能最值得我们去担心的问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