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习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青少年学习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青少年学习教育

青少年学习教育范文1

关键词:博物馆;建构主义学习观;青少年儿童教育

一、建构主义学习观在博物馆青少年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建主义学习观在受建构主义思潮影响所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他追求学用一致的境界,重视协作、协商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作用,采用高度自由的教育模式,强调以青少年儿童自身为中心开展教育活动。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观念,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出现不仅是传统教育观念的重要改革,也是新兴教育模式创造与实践的过程,而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的开展,就是借鉴了建构主义学习新观念中的一些方法。云南省博物馆历史悠久,藏有很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展品,受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影响,云南省博物馆也改变了传统教育活动中,对展品进行单一性讲解与介绍的形式,开展了多种形式与内容的教育模式。并在馆内建立了博物馆青少年儿童专区,并定期举办青少年儿童教育活动,为青少年儿童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提供了环境与机会,并提高了青少年儿童团结协作的能力,有助于青少年儿童多元观点的建立以及全面观察事物能力的培养,符合当今教育行业发展的主流思想。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在博物馆青少年儿童教育中的意义

1.学用一致,主张有意义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观,在教育的过程中,追求的是学用一致的境界,主张开展有意义的教学。基于博物馆青少年儿童教学的灵活性较强,由于博物馆地点的特殊性以及该教育模式的独特性,这种教学效果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难实现,为在社会教育中却能够良好的开展与进行。该类活动通常都是以班级或家庭为单位展开,使青少年儿童之间能够相互交流,提供学习的情境,增加活动对青少年儿童的吸引力。例如:云南省博物馆在胜利七十周年之际,开展了“红色经典”系列的手工活动。云南省作为滇西抗日的主战场,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拥有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云南省博物馆作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基底,针对青少年儿童开展“红色经典”系列手工活动使青少年儿童在缅怀为牺牲的革命先烈时,萌生出对先辈的仰慕之情。这种教育不同于课堂的书本式教育,青少年儿童在这种身临其境的教育中,利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结构逐渐的去同化并吸收新的知识,与课堂上的反复讲解、背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效果上来看,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课内与课外教学内容的相结合,促进教学资源的整合

2.社会协商,使合作备受重视

在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视角下,学习并非单一的“教”或者“学”,要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协商与合作,在学习环节中要注重相互之间的沟通。因此,在博物馆青少年儿童教育活动的设计中,更多的融入了诸如:角色扮演、小组合作游戏等活动内容,尽可能的使每名青少年儿童都参与到博物馆的教育活动中来,为同龄人之间的协商与合作提供了有效的平台。通过对参观内容的探索与讨论,逐渐将问题引入更深的层次,不仅锻炼了青少年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还促进了同龄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这些都是传统课堂教学中所无法给予的。

3.自由选择,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要求青少年儿童在选择学习内容时采取自由式的选择方式,主张使用多种方式表征教学内容。无论是博物馆教学活动的主题、活动,都可以根据兴趣进行自由的选择与学习。例如:手工品制作、少数民族文字语言学习、瓷器彩绘等一系列的学习内容及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青少年儿童的刺激反应,促进青少年儿童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学习。这种博物馆教学活动不同于通常意义上对展品的讲解,在建构注意学习观下的博物馆教育活动,为青少年儿童提供了更多的互动机会,属于一种双向教育形式,能够有效的提高青少年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了实现建构主义学习观下的博物馆青少年儿童教育活动,云南省博物馆在儿童展区正式开放的第一周,便推出了“新馆体验周”的活动,活动中涉及到“我会说泰语”、“东巴文学习”、“创意花卉”、金饰制作等十多项精彩的活动,通过多种活动与教育内容,丰富了青少年儿童的选择空间,提高了青少年儿童参与活动的兴趣,使青少年儿童在娱乐的过程中,获得了历史文化的传承。

4.理解建构,强调意识和控制

在传统的概念中,学习就是学生通过教师讲解与传授,从而获取知识的途径,学生只能通过被动的接受来获取新知识,无法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有倾向性的选择。在建构主义学习观下,学习不再是被动获取知识的过程,而是主动构建知识,是根据自身的需要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知识的过程。从教育方式上来看,传统的校园式教育具有明显的强制性,而博物馆青少年儿童教育则是属于自发性的教育,青少年儿童有权利选择是否参加,不存在被迫参加的情况。因此,参与到博物馆教育活动中的青少年多数都是对其中的教育活动内容或某一部分教育活动内容感兴趣,这也在一定的意义上使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在构建注意学习观的视角下,博物馆青少年儿童教育活动中不存在真正的教育者与管理者,只存在知识的引导者与探讨者,青少年儿童通过在活动中对展品相关知识的不断探讨、调查与研究,逐渐理解相关知识的真正内涵。而且这种教育活动不涉及到考试,也极大程度上减轻了青少年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压力,有助于其更好对相关知识进行理解与吸收。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已经施行的多年的教育体制改革制度,但教育制度依然不够完善,尤其在素质教育方面,还应该急需加强。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出现,不仅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而且还为博物馆青少年儿童教育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丰富了博物馆的教育活动形式,使博物馆在未来的教育活动开展中发挥出更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青少年学习教育范文2

但目前,青少年法制教育还面临许多挑战。单一传授性教学模式缺少实际应用中的可操作性,导致学生被动接受法律理论;有些课程编排与他们这一阶段的认知、情绪情感、道德发展以及社会性发展等特点相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心理的动态发展性。而且近年来,青少年反社会行为如暴力、吸毒、病理性网络使用以及青少年自杀行为等认知-行为失调和行为失范问题频发,并呈现出低龄化趋势,其中很多行为失范问题是由于青少年法律意识不健全导致的。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培养其法律意识迫在眉睫。

 一、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认知视角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和皮亚杰认为青少年期是个体智力、控制力等快速发展,高级思维能力出现以及社会角色转化的重要时期,此阶段是个体形成重要社会意识的关键期,个体需要学习具有重要社会价值的知识与技能,促进其社会认知以及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所以教育是此阶段促进青少年发展与成长的核心,是解决个体身心发展不平衡与矛盾的心理社会危机的重要内容,而法制教育作为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也应该将其与个体认知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青少年思维发展与法制教育

青少年形象思维趋于成熟,形式逻辑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优势,辩证逻辑思维初步发展,思维特点呈现出“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思维能够使个体不限于具体的客体和情境,而可以运用假设检验以及抽象思维去解决问题,个体也能够对假设情境和问题在心理上进行建构重组,认识到逻辑上合理地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和途径。法律意识的培养也要尊重青少年思维发展的这一特点,此阶段的法制教育应注重的是与受教育者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一般法律知识的传授,使青少年从元认知和元思维的角度去监控和评价所学的法律知识。

鉴于以上特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 青少年法制教育应从学生心智发展特点、原有知识结构角度出发,严格区别于法学教育,区分两者的概念,避免传授难度系数过大,理论性过强的法学知识;将法律理论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使用简单通俗的教材,精心编排学习专题并提供相关案例,采用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近的案例和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运用灵活多样的多媒体等,尊重青少年思维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增强其法律认同感和法律思维的灵活性。

2. 注重法律问题情境的创设,因为“学习”是“社会实践的参与”,不是单纯的“内化”过程,法制教育更加要注重提升学生“扩张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虚拟或真实的教学情境,例如案例教学、角色扮演以及模拟审判庭等方法,将抽象的法律概念情境化、形象化。

3.可改进传统传授教学模式,运用启发式、情境式以及开放式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互动,例如现场模拟法庭竞赛、法律实习以及青年法庭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边缘参与获得法律体验的同时也推动青少年自我意识、社会认知以及道德判断等方面的发展。

(二)青少年自我意识、社会性认知与法制教育

青少年期是自我意识第二次飞跃的关键期,个体自主性迅速发展,高度的自我意识使青少年过分关注自我,拥有个体独特感;伴随个体元认知以及心理理论的成熟,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观点采择使他们能够跨越情境的限制,透过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环境来认识和理解他人的观点和行为方式,在与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些开放系统的交互作用中会形成一定社会规范和原则,而法制教育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应该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相联结,共同努力提升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青少年时期的个体容易形成同伴关系和亲密关系,鉴于此,教育者可以将团体游戏或者团体活动等团体辅导形式内容引人法制教育活动课当中。设定某一法律活动主题,按照活动要求将所教授对象引人相应的活动团体或者将授课对象分成不同属性的小组,以涉及某一法律内容的相关事件为活动背景,教师作为活动引导者,营造氛围,引导个体在活动中针对某一事件进行开放地沟通、交流、讨论甚至是质疑和争辩;引导者应该接受成员们多方面的观点,较少做出是非判断,给成员们深入思考的空间,对法律知识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最后通过活动体验的总结和讲解,将科学客观的法律知识传授给学习者,深入浅出,摆脱法律条规给人带来的距离感。

青少年法制教育过程中,家长的作用不容忽视。心智不完全成熟,判断力以及控制力较弱的孩子,面对外界的新奇与诱惑的冲击,容易受到社会不良信息的影响。有些青少年因不懂得法律法规或者藐视法律的存在,行走于法律的边缘,出现反社会行为,所以家长以及学校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要兼顾智育与德育,给予孩子提升社会技能、发展综合素质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对青少年德育法制的教育和法律知识的传播,做到影响教育。

1. 教育部门可以动用社会力量来宣传法制教育,但不能将制裁及预防违法犯罪作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全部,因为过分强调极端犯罪案例会在某种程度上异化青少年对法律的认知,让他们产生“法律就是惩罚”的心理误区。

2. 实现内容上和模式上的创新,例如,在公众场所张贴可细化到具体法律知识的条幅、宣传标语和彩色插图等,用这种阈下刺激的方式可以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 举行法制教育宣传以及公益活动,利用网络媒体优势制作法制活动宣传片,并在学校以及公众场所播放演示,增强社会法制宣传的广泛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4. 要让青少年群体亲自参与到实际的社会法律学习活动中来,强化法治社会下法律在青少年头脑中的重要性并加以利用,将法律信念转化为实践,而不能空喊口号、流于形式。

(三)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与法制教育

青少年期个体道德认知处于自律水平,他们遵守现行的社会准则和习俗,会通过维护权威和秩序以及遵守社会契约和道德规范来满足社会舆论的期望,并按照一定的伦理原则和价值观进行道德判断。

所以青少年此阶段的法制教育应将法律规范的传授与道德判断相结合,要区分法律和道德的异同,不能将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完全等同。教育者在进行法制教育时可以引人“变式案例”教学,转换法律案例的非本质特征,这些非本质特征可以是法律属性也可以是道德属性,让受教育者在对这些特征进行归纳、演绎和总结的过程中分清案例所涉及的法律、道德知识的本质与变式,引导学生对案例中的条件与结论进行合理归因,并形成法律意识。同时可以采用“合作式学习”,应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选择有价值和有影响的时事内容,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相长;教师应注重所学法律知识的质量和实用性,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消化吸收,也应给学生安排合适的问题和作业,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反馈和评价。

二、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情绪、情感视角

在成长以及适应的过程中青少年的情绪、情感和心境发展也存在动态变化,矛盾和两极化是处于“心理断乳期”的青少年个体情绪的主要特点,如果没有合理地调节和干预,会引发青少年时期的孤独、焦虑以及抑郁等心理问题,因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缓解与解决而导致青少年违反法律的事件也不在少数。所以,这一阶段的法制教育应该与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辅导相结合,关注个体的情绪情感变化,减轻硬性的法律知识给崇尚自由的青少年带来的消极的束缚体验。学校可以开设一个心理咨询平台,给青少年提供诉说烦恼、疑惑,甚至是负面情绪的机会,作为家长、班主任教师或者其他教育者,也应该尊重学生们的情绪表达,并进行相应的辅导;教师通过“以情优教”来提高学习效果的情感教学理念是被大多数受教育者所认可的,无论是教师、教材还是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情感都会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师生产生积极心向,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针对法制教育的学科性质,教师可以采用心理匹配策略、形式匹配策略以及赋予、发掘、展示和诱感等策略,克服重知轻情的现象,缩小青少年对法律法规产生的心理距离感。

三、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行为与意志视角

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攻击行为、冒险行为、违法行为以及心理社会问题等在青少年阶段要比其他年龄阶段更加普遍,而且青少年犯罪在刑事案件中所占比例在增加,并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相比成年人,青少年意志力与自我控制能力比较薄弱,容易冲动和冒险;对社会规范的制约作用往往很敏感,当某些想法和意愿与社会规范产生矛盾和冲突而又不得不让步于法律规范时,个体感到自主性被削弱,在一定程度上会形成与遵从社会规范相反的心理和行为倾向,导致青少年与社会规范相背离。

相关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有学习法律知识的心向,对学生和家长经过教育干预后,学生和家长增强了对法律规范的认识与情感体验,并获得间接的行为经验。所以,应该加强对少数抗拒法律学习的学生的学习态度、认知以及行为上的干预,通过合理有效的教育干预来促进其亲社会行为,可采用心理测量和教育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例如活动参与法、榜样示范法、假设推测法以及委托任务法等行为多样性训练和心理日记法等后果认知训练。也可以采取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实践交叉的教学形式:第一课堂注重法理传授,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参加法制教育课外实践活动等,兼顾理论渗透与实践运用,促使学生们将法律知识与社会规范同化为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增强其法律意识和修养。

四、结语

从心理学视角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尊重个体这一时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变化,采取可操作性和有针对性的方法,例如认知干预方法、行为训练以及情感教学策略等促进青少年通过对认知、情感、意志以及行为的整合和构建,将法律知识与社会规范内化为自身经验并加以利用,最终形成完善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修养。

青少年学习教育范文3

关键词:体育游戏法 羽毛球 教学 应用

一、体育游戏法概述

(一)体育游戏法的特点

所谓体育游戏教学法是指根据教学实际内容和特点情况,基于游戏活动拓展学生学习思维并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的一种体育教学方法。在体育游戏教学法中,游戏活动和教学指导的有效结合能够让教学过程既具有竞争性、娱乐性的游戏特点,又能更好的达成既定的教学目的。运动兴趣和运动习惯尚在形成过程中的广大学生是这一教学方法的主要针对群体,其旨在基于各种娱乐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运动参与热情,进而实现学生运动积极性的激发,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获得感和成就感。与其他教学方法、模式相比,体育游戏教学法的教学效率提升并不是最高,因而其更注重学生运动兴趣和运动习惯的培养和形成,但从娱乐性和教学效能的视角来看,这一教学法在提升学生运动技能和运动兴趣方面具有无与比拟的效能,是一种非常实用、低要求的教学方法。

(二)体育游戏教学法的作用分析

体育游戏教学法的作用一般通过两个方面进行体现:第一,团体作用体现;第二,个体作用体现。在团体作用层面,体育游戏教学法可以通过团队任务的设置,基于学生的团体合作,提升学生对团队合作精神的理解和他们之间的默契配合程度。在个体作用层面,体育游戏活动的设置和开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羽毛球运动兴趣,基于羽毛球游戏活动的智能性、竞技性和娱乐性特点对学生的不同环节兴趣点进行充分挖掘。在游戏开展之初,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兴趣是首要关注点,其后,随着活动的开展,学生之间的信任感会越来越强,并通过相互学习,能实现最大化的团队配合效能发挥。这样不但能够有效强化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而且还能在潜移默化间提升学生的相互配合技能和平衡调整能力。

二、羽毛球教学中体育游戏教学法的运用

(一)准备阶段

为教学过程做热身、做准备是准备阶段的主要目的,对于羽毛球运动来说,其较高的移动力和爆发力要求决定了运动者在运动中中需要让关节始终保持在活动状态,以避免运动伤害的发生。在准备结果,要特别注重循序渐进的原则,一开始尽量不要大幅活动,而是递增式的进行运动准备。就形式而言,羽毛球的热身运动可以通过接力拍的形式进行,分成两队,让学生在折返点之间用托球的方式来回接力,用时较短的团队获胜,中途掉一次球罚5秒的时间。之后可以进行游戏升级,用拍球的方式进行游戏比赛,比赛规则不变。这样学生不但能够充分热身,而且还能用最快的速度提升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更为快速的进入羽毛球学习状态。

(二)教学阶段

为学生讲授、讲解新内容是教学阶段的主要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向学生充分讲解新内容,通过各种形式的演练让学生对羽毛球技术、技能进行体验。当然,教师也可以将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形式进行分解,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环节特点,进行重点环节和技能强化开展,以增强羽毛球教学的实际效能。例如在挑球和控球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相互派一名组员到对方组内监督对方,小组分别围成一个圈,一方小组成员先正手向对方学生挑球,并对高度进行一定的范围限制,对方学生接球后在回传给发球小组的另一个学生,以此类推,所有的行动都必须一次进行,一旦某一方没有达到要求变开始重新计算挑球次数,在规定的时间内次数多的乙方获胜;如果学生数量较多,也可以分成多组进行训练,以确保学生的参与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发现不规范的动作时,应及时的进行示范和纠正。在学生熟悉技能要求后,教师还可以适当的进行游戏升级,比如,用架杆或者拉绳的方式,对学生的发球高度进行限制,或者限制活动区域,进而逐渐提升学生的击球准确度。用这样的方式来确保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和欢愉度,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热情,进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放松阶段

让学生逐渐放松身体,由竞技状态过渡到平静的学习状态是这一阶段的根本目的。在结束放松阶段,应主要采取一些趣味性或者娱乐性的游戏形式,不可关于注重竞技性。例如,可以让学生分组,用球拍捞球的方式整理球场上散落的羽毛球,限定时间为5分钟,球框内数量较少的一组清理球场内剩余的散球。用相对较为舒缓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心态放松,不但能确保学生状态的有效衔接,而且还能让学生产生对球场的留恋感,这对学生的后续学生而言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结语

总之,基于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规律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才能获得最佳的羽毛球教学效果。对于青少年羽毛球教学来说,教学中适当的体育游戏活动设置,不但能极大的增加教学过程的愉悦性和欢快度,而且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领悟能力和积极参与意识,进而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敏丽.羽毛球教学与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

[2]朱建国.羽毛球运动教学与训练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3]陈晨.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及其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价值探析[J].中州体育:少林与太极,2015,(02).

青少年学习教育范文4

分析。

关键词:体育教学;自卑心理;青少年学生

当前,体育教学在青少年学生中深受欢迎,学生可以在体育课上做游戏、玩耍,可以和同学们进行良好的互动,体育教学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施展才能的空间。但是,也有一些学生不敢上体育课,对体育课产生畏惧心理,因此,分析和研究这一因素产生的原因势在必行。

一、原因

1.自身条件不足

有的学生因为自身的条件不足,比如:身材比较娇小、肥胖或存在某方面的残疾等,做不好某些运动而怕学生嘲笑,导致心理失衡。也有些学生虚荣心强,如果完不成一项运动就变得苦恼和心灰意冷,使自己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

2.有失败经历

有些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有过失败的经历,曾经因为此项运动而受到伤害,当他再进行此项体育运动的时候,会产生害怕的情绪。

3.教师教学方法不当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是让学生一下子完成整套动作,在遇到难完成的动作时,学生会因完不成这套动作受到老师的批评而退缩,以致产生畏惧心理。

二、策略

1.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心理素质

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大胆、勇敢地去参加体育活动,教师要多关心、多体谅、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逐步战胜自我,提高参与意识。

2.融洽人际关系,提高评价能力

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认识自我在集体中的作用,让学生形成一个互帮、互助、互谅、互解的氛围,提高学生之间的公平竞争能力,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

3.加强指导训练,创设安全氛围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手把手的指导训练,对于那些封闭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发扬自己的长处,认识自己发展的方向。同时,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为学生营造一个可靠的、有活力的体育环境。

学生要克服自卑心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努力。只要有付出就会有回报,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那些自卑的孩子都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参加体育活动,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青少年学习教育范文5

(一)学校原因学校教育

在青少年的成长轨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学校不仅是他们学习知识的地方,也是他们学习做人的地方。学校教育可以引导青少年建立正确的法制观,学会遵纪守法,保护自己。但是,目前很多学校在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上都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两点:第一,法制教育教师不够专业。现在学校中的法制教育课程没有专门的课本,教课的教师也不是法制专业的。第二,学校对法制教育不重视。法制教育的相关内容是升学考试的一部分,学校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只是单纯的讲授,并没有深度的教授青少年如何运用所学。

(二)家庭原因青少年的启蒙老师是父母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家庭教育的缺失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家庭不完整。家庭的不完整使孩子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青少年就会通过别的方法来补足自己缺失的情感,这也为青少年的成长埋下了危险的种子。第二,不正确的教育方法。沈阳市心理研究所开展了“暴力语言会变成凶器”的公益宣传活动,展示了家长平时的侮辱性语言变成凶器的动画,比如“猪脑子”变成了手枪;“怎么不去死”变成了匕首等等。在活动中有这样一个案例,马俊(化名)因从小被父亲骂“猪脑子”,留有痛苦的记忆,长大后,其因为欠下赌债,而被债主骂“猪脑子”,儿时的记忆被唤醒,痛苦的他用手枪将债主杀害。事实告诉我们,家庭的教育环境对于青少年来说是很重要的。

二、加强法制教育对青少年法制观的引导

(一)更新法制教育理念

1.变更法制教育讲课方式

目前,由于升学考试和结业考试的需要,青少年法制教育课堂的讲授方式大多是满堂灌的填鸭式教育,枯燥的教学方法不利于青少年对课堂知识的吸收和消化。教师应该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主导地位上,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在教学中适当的引用实例或是小故事,也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法制的电影或纪录片,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不在被动接受知识。

2.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学校中大部分法制课是由思想政治课的老师讲授,但他们的专业知识有限。在青少年犯罪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加强青少年法制意识,提高青少年法律知识就迫在眉睫,对学校的法制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聘用专业的法律教师。专业的法律教师不仅了解法律的知识结构,更清楚如何分析法律实例,以便于更直接的带领青少年进入法律思维的世界。其次,为教师开设法制讲堂。开设法制讲堂的目的是提高教师对法制内容的了解,加强教师队伍对法制的重视。

3.创办法制教科书

学校可以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需要创办适用于不同年级的法制教育专业书籍,书中的内容要新颖,也要具有使用价值,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青少年和家长的重视程度,也可以吸引他们对新课本的兴趣,加强学习。

(二)运用新媒体提高青少年对法制教育的兴趣

1.在教学中运用新媒体

新媒体主要指QQ、微博、微信等网络传播交流媒介。新媒体在青少年中的使用比较普遍,而且网络中的信息量巨大,更新时速快,教师应利用网络的传播速度,使法制教育在青少年的生活中进行无形的传播。例如,班主任可以使用QQ建立班级群,或是微信群,在群中青少年感兴趣的、积极向上的、阳光的,正面的新闻,或者案例,为青少年建立正面学习的榜样人物,鼓励他们学习榜样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教育者运用新媒体,为青少年营造阳光,充满正能量的生活环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

2.将“幕课”理念运用于法制教育

“幕课”是MOOC在中国的简称,它的全称是大型开放式网络教育,是一种全新的网络课程学习方式。为了增加青少年对法制教育学习的兴趣,法制授课老师可以让同学们提前通过网络对所学内容进行学习,并为同学们介绍相关的视频内容进行观看,这样就使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对所学内容产生了兴趣,也会发现自己不懂的地方,增加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环节。学生通过这种方法,对法制知识的了解和吸收会更深入,记忆的也会更深刻。

(三)法制教育外延

1.法制教育向社会外延

2009年,全国扫黄打非办发出通知,要求地方执法部门全力收缴违法印刷品和有害玩具,其中包括儿童版人民币。因为在中小学中出现使用儿童币进行赌博的情况,赌博性质的游戏会使青少年产生不良后果。首先,打造干净的学习环境。法制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学校中,学校可以与执法部门、社区合作,对学校周边的卖店、音像店等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以确保可以为青少年营造适合法制教育的环境。其次,走出学校,亲身感受。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但不能永远养在温室中,教育者应该将他们带入社会,接触公益事业。例如,学校与社区合作,为青少年提供进入社区学习的机会,或是组织青少年在执法部门做一天小小工作人员,带领青少年走进少管所、养老院和孤儿院,使学生亲生体会遵纪守法的重要性,从小培养他们具有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

2.法制教育向家庭外延

家庭教育与学校法制教育结合,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就会事半功倍。首先,建立家长法制学习班。家长在成为教育者之前,要先成为学习者,要先于学生了解法制内容,才能将正确的法制观传递给青少年。家长要以朋友的心态关心爱护青少年,减少他们的叛逆心理。其次,建立家长负责制。对问题学生的家长建立责任制,家长要定期与学校教师联系,随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家长不能有“教育孩子都是老师的责任”这种想法,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学习场所,家长要为青少年树立遵纪守法、进步向上的学习榜样,更好的引导青少年的人生方向。

(四)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青少年学习教育范文6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青少年身体发展相对落后,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学生的学习压力与负担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中国的素质教育中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不够,由此影响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体育教育对于青少年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塑造健全的人格起着重要作用。采取措施加强体育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发展和青少年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关键词

体育教育;青少年;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健全人格;素质教育

1研究背景

1.1体育教育的内涵

广义的体育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通过身体活动和其他一些辅手段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体育教育本身是1个完整的体系,分为普通体育教育和专门体育教育两大类。其基本特征是突出教育性和教学性。体育教育以教学为主要途径,以课堂教学或专门性辅导为主要形式,以身体练习和卫生保健为主要手段(百度百科)。而狭义的体育教育就是指学校中的体育教学,也即按一定计划和课程标准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增强其体质,培养其道德、意志、品质等。它是学校体育实现的基本形式,是体育目标的实施途径之一。由以上定义,我们可以解读出,体育教育是强身健体的主要手段和途径,是当下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要求体育教育引起国民的重视;同时,狭义上的体育教育也是对学生进行培养的重要过程,说明了体育教育应该引起学校以及教育部门的重视。

1.2体育教育的作用

至今,很多学者都研究了体育教育的重要作用,指出了体育教育对于青少年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重要影响。张春艳指出,体育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对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思想品德的培养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有重要作用;脱智德将体育教育的作用从促进身体健康上升到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认为体育教育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谢书卓指出要将体育教育与德育相结合,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唐礼科、徐莹则在研究影响青少年健康的因素的基础上,论述了体育教育对青少年的智力和心理上的积极作用。在此研究领域,大部分学者都持相似的积极观点且大部分学者的关注点都聚焦于青少年群体。青少年成长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小学和初中,及高中阶段身体发育成长迅速,学习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强,逐步树立起自己的价值观和自我个性。而在当今应试教育主导的局面下,由于小升初,中高考等升学考试,会让青少年面临前所未有的学习压力,这种压力会对青少年的身体的成长、心理甚至是人格精神方面造成重大影响。所以,研究体育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哪些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体育教育对青少年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而目前,专门针对体育教育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作用和意义的研究和论述还较为缺乏,亟待填补空缺。

1.3目前青少年体育教育的缺陷

虽然体育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会起到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观念的影响等,目前青少年体育教育中存在着很多的缺陷,青少年体育教育面临着1个尴尬的局面。

大部分学校对体育教育十分不重视。很多初高中的课程中,体育课所占比例十分少,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长逐渐削减,这种现象重要原因是教育部对高中的考核标准以学生学习能力为主和升学率;很多学校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十分缺乏,体育资金投入很少,体育师资力量薄弱;对体育教育长期持不重视的态度。

1.3.2学生对体育教育的参与意识不强

目前,大部分的学生以考入心目中的大学为奋斗的目标,除了学习之外,完全忽视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对于体育课更是十分轻视,笔者通过调查所在地区的重点中小学生参与体育课的情况,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课很有兴趣,但是仅仅将体育课看做是学习之余的放松时间,不去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有些学生甚至留在教室自习,体育教育的参与度极低,体育课名存实亡。

1.3.3家长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大部分的家长都对自己的子女抱着成才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借助高考进入一个好大学,从而为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基础。或者学习乐器等艺术类技能,认为比体育高雅有前途。正是这种观念导致家长几乎完全忽视对孩子的体育教育,认为体育教育是很辛苦没有发展前途,一味的督促自己的孩子去学习,增加他们的学习压力,却忽视孩子的身体和心理方面的状况。

1.4体育教育缺陷对青少年的影响

1.4.1影响身体健康

根据一项对全国28个城市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一些大城市学生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且年龄越大健康率越低,初中生为32%,高中生仅为18%。由此可见,高中生的健康状况堪忧。究其原因,除部分学生因为营养和遗传因素外,大部分高中生是由于长期专注于学习,缺乏体育锻炼造成的。体育教育的缺陷严重影响到高中生的身体健康。

1.4.2影响心理健康

健康的体质是青少年在高压力下进行学习活动的基础。体育教育的缺失,会严重影响到的学习状态,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可能由于身体原因造成学习成绩下滑,从而给倍感压力的他们增添更多的压力。在这种高压力状态下,很可能出现厌学、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随后引起自信心和生活乐趣的缺乏、产生很多的负面情绪,严重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学习与生活,引发恶性循环。

1.4.3影响到全面正确的人格的培养

体育教育的缺少,使青少年无法意识到体育活动中所拥有的各种良好的体育精神,如集体意识、团队意识、竞争乐趣等。只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学习,只认为学习能力是最重要的东西,这种情况下培养的人是缺乏正确而全面的人格品质,无法真正的达到素质教育中全面发展的要求,更加不利于成年之后的发展。

2体育教育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它对我国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智力水平、锻炼身体素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和培养健全的人格。

2.1体育教育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智力水平

现代的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参与体育活动有利于人的智力的发展。为什么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增进智力发展和提高学习成绩呢?现代科学研究已证明了这一作用机制:由于脑和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过程,1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学习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大脑发达程度及其反应的灵活性。有规律的、合理的体育活动所产生的良性刺激,能使大脑的调节功能、活动强度、反应的灵活性和精确性得到良好的发展。青少年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开展体育教育,有利于他们智力的发展,提高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有利于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

2.2体育教育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

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基本条件,青少年时期正处在生长的巅峰期,这一阶段对体形和体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而众所周知,体育教育能够强身健体。通过有效的体育锻炼,能够掌握一些基本体育的技术和技能,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各项身体机能得到发展,塑造匀称的体型。同时健康的体魄是一切其它活动的基础,更是集中精力学习的前提。而体育教育有利于提高自身对病痛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自己。

2.3体育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首先,体育教育是高压学习中的一种放松。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可以放松自己,缓解自己学习的压力,同时锻炼出强健的体质,以更好的精神状态再投入到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其次,体育教育能够培养自信心和交流能力。体育活动能够激发青少年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其对各种事物保持活力,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周围的其他活动,多与他人交流接触,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最后,体育教育能够培养青少年面对挫折的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体育是一种没有绝对输赢的活动,参与者在体育活动中会经历无数的失败,积累无数的经验,这种过程增强了参与者的面对挫折和困难的勇气,并使他们学会不断地吸取教训,锻炼出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锻炼出良好的心理素质,这种意志力也更有利于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和挑战。良好的心理状况有利于青少年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减少他们由于压力产生的负面强行,这些方面均可以看出体育教育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心理素质。

2.4体育教育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健全的人格

体育教育中体现出公平竞争、团结拼搏、集体主义、责任心等符合社会和时代倡导的品德和精神。通过开展体育教育和体育活动,内涵丰富的体育精神得到弘扬,有助于青少年学习体会这些体育精神和健全人格的塑造。青少年正处在人格和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当体育教育中的体育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性格,改变他们的认知时,也就无形中促进了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为他们走出学校,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体育教育所具有的培养塑造青少年健全人格的作用具有超越学生时代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将会使他们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所受益。

3发展体育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3.1学校角度

体育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教育,在学生健康成长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加强对体育教育的重视是提高素质教育水平的必经之路。对于目前来说,加强体育教育应该最主要着眼于学校方面。首先,各学校应该正确认识到体育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作用,树立起对体育教育的正确认识和态度,给予体育教育充分的重视;其次,各学校应该提高体育课所占学时和学分,加强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考核,引起学生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再次,学校应该宣传体育教育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促进学生积极参加;再次,学校加强对体育教师的招聘和培训,完善体育教学设施,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最后,学校可以多举办运动会等活动,创新体育教育形式,使体育教育普及化、常态化,营造校园体育气氛。

3.2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角度

教育部门要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体育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一方面,教育部门在对学校进行评估时,要考虑到体育教育和学生身体素质的评估,引起各学校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另一方面,教育部可以通过政策的制定,进行针对性的经费补助,有计划地为学校提供一定的师资保证,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而对于体育部门来说,要配合好各高中的体育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其组织、引导、指导作用。

3.3家庭和社会角度

从家庭角度来看,父母应该树立起正确的人才培养意识,重视子女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学习能力的发展;父母应该积极支持学校开展的体育活动,协助学校进行体育教育;父母也可以养成自己进行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为子女树立起学习的榜样。从整个社会大的角度来讲,社会成员应该提高整个社会为国健身的意识和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转变对体育教育的态度,努力构建学校、家庭、学生共同参与的体育教育活动,才能促进体育教育的整体发展。

4结论

同志曾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然而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整个社会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体育教育对于青少年的健康全面成长至关重要,对于青少年在人生这一关键时期智力的成长、身体素质的培养、心理的健康发展以及人格的塑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体育教育对青少年健康全面成长的作用,学校、教育部门、体育部门以及整个社会都应该引起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体育教育的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才能最终促进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杭洁 单位: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冯晓玲.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2]谢书卓.浅析体育教育在青少年人格培养中的积极作用[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4)

[3]周兰君.关于体育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若干作用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21(4):116-119

[4]王晓亮,钟家银.从青少年体质连续下降反思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J].运动,2010(8):60-61

[5]邢金明.对青少年进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7(1):173-174

[6]脱智德.体育教育作用之我见[J].科技视界,2012(2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