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范文1

关键词 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理论依据;基本特征;价值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09-0064-06

自我国推进素质教育以来,学术界、实践界都对素质教育问题展开了积极的研究和实践。由于教育的层次不一,性质不同,各级各类教育实践的素质教育内涵也存在差异。职业教育必须实施素质教育,但是其专业性特点决定了其相对于普通教育素质教育而言,有其特定的内涵。在此,笔者就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提出的理论依据以及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特征和价值作一探讨。

一、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依据

可以说,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的转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或者说这些方面所反映的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走向,都是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推进的现实依据,而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推行也有着许多的理论依据。

(一)“职业人”的全面发展是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内在依据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分强调为社会培养技术型、实用型劳动力,过分强调社会需求,突出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这就导致了受教育者个体的单面性。职业教育强调培养职业人理所当然,但是如果培养单纯的职业人,则学生在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就难免会有缺陷,而的全面发展理论为促进职业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一,推行全面发展的教育与倡导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目标相吻合。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与要求包括德才兼备、手脑结合、身心和谐、注重发展能力、个体发展与集体发展统一等等[1]。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提出了“脑力与体力结合”以及由“智育、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为主的全面发展教育。从实质来看,这种教育是着眼于人的体力和脑力,即社会成员的构成要素及其品质的发展。因此,这种教育与“素质教育”似乎是贴合、合理的。况且,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教育的不断完善,全面发展教育的因素还会进一步优化、丰富和发展,其时代性、全面性、整体性、发展性、能动性与素质教育是吻合的。其次,在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中,推崇全面发展的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职业人的综合素质,促进职业人的全面发展,而不只是职业素质的提升。

第二,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和深化。首先,职业教育素质教育适应每个从业者现代化的要求,以职业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指向,其时代性和社会公益性均体现在对素质的要求中,这就使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指向与任务更加清晰、具体。此外,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是通向未来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是一种整体的、面向未来的、高度现代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而素质教育是其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力求教育目标、教育手段和教育成效的一致性,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本体功能,使全面发展教育落实到从业者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上。如此,职业教育的功能才得以发挥,全面发展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所以,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的职业人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以人为本是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依据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它通过倡导教育革新运动,冲击了美国的传统教育。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强调人潜能的发展和自我实现,主张教育是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造性的人,并使每个学生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佳状态。人本主义代表人物之一是罗杰斯,他主张在教育与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人本主义的核心观点是注重人的终极成长,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培养“完整的人格”,因此,人本主义强调关注人的整体发展,尤其是人的情感、精神和价值观念层面的发展。人本主义认为,接受过一定教育的人应该是已经“学会如何学习、如何适应和如何变化的人”。罗杰斯认为,这种“完整的人”是“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汇一体的人,简单的说就是知情合一的人”。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职业人的教育,其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如下一些特质:能自发组织活动并承担相应责任、能自主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能自主获取解决具体问题的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变更适应性、善于处理所面临的新问题、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现在的职业教育要培养的不是一辈子从事一种职业的人,而是能够适应不同职业的基本素质,不断关注人的成长和自我实现,所以,以职业人为本是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

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范文2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启示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246-02

一、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观的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曾在其专著中多次予以了论述。通过对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查阅和梳理发现,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有着详尽的论述。综合其论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和把握其内涵: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个人需求的多方面发展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指出,“整个人类发展史也就是一部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的不断改变和发展的历史”[1]。此外,马克思还在不同的语境中提到过人的“多方面的需求”或“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并把人的需要的丰富性、普遍性看成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前提。马克思指出,“社会主义形态的前提是工人有较高的生活需要”[1]。因此,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需要紧密相连,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需要的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基本条件”。 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包括体力和智力、自然力和社会能力、现实能力和潜力。其中,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劳动者片面发展的状况,特别强调要使人的体力和智力相结合地发展。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写道:“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2]

(三)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在“自然共同体”中,人与人相互依赖,个性不突出;在“经济共同体”中,表现为物的依赖性,个性遭到压抑和束缚。只有在“联合体”中,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每个人才会成为自由发展而各具特性的人。此外,马克思还把人分为“有个性的个人”和“偶然的个人”,并认为人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有个性的个人”逐步代替“偶然的个人”的过程[1],即与社会关系相适应、对社会关系有自主性的个人逐步代替与社会关系不相适应、没有自主性、处于被奴役地位的个人。因此,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个性的发展,个人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个性的发展。

二、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观的实现途径和条件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既是马克思的最高价值理想,同时又是消灭现存不合理现状的现实运动。因此,它的实现需要一系列历史条件。对此,马克思有大量论述,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的产物,归根结底是社会生产力的产物。在马克思看来,由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的人的片面发展只有以生产力的发展才能真正得到解决。首先,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使人才能在摆脱贫困状态,并在基本满足生活需要的前提下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和自由个性的发展。其次,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充足的自由时间。马克思指出:“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得到发展”[3] ,只有拥有了大量的自由时间,才能使人有充分的时间从事文化娱乐、科学研究、文学创作等活动,挖掘和培养人的情趣、爱好及能力。

(二)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

消灭私有制,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社会条件。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条件和工人相分离,工人的劳动不属于自己而属于资本家,也就造成“劳动内容对工人本身的异己性”。在这里,一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方法都是靠牺牲工人个人来实现的,一切发展生产的手段都变成统治和剥削生产者的手段,都使工人畸形发展,成为局部工人,造成人的发展的片面性、被动性。此外,消灭不合理的旧式分工,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分工的片面性、强迫性,造成人的发展的片面性,被动性。旧式分工使劳动者在社会生产活动中,被划分到一定的活动范围,使人长期固守某一种职业,每一个人都只熟悉整个生产的某一部分,他们在发展自己能力的一方面的同时而偏废了其他方面,从而使人的发展片面化、畸形化。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把私有制的消灭和旧式分工的消除看做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根本条件。

(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直接途径

马克思认为,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人的发展直接取决于教育。马克思指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教育将使工人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2]。同时,他还指出,“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2] 因此,马克思认为,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三、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观对中国高校的启示

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体现。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总结历史经验,从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相关理论为中国高校当前如何更好的推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一)关心和解决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马克思曾指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人们只有在满足了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摆脱贫困状态的时候,才能从简单的求生存的需要转向求发展的需要,也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各种各样有利于发展自身能力的活动。因而,要想使大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高校必须关心学生,并努力解决学生的生活实际困难。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的产生,绝大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家庭条件的窘迫使其连最基本的生活物质条件都得不到应有保障,每天除了为自己的学费、生活费焦头烂额外,别无他事,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根本没有闲暇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和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在物有所保的前提下安心的去培养和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高校应时刻关注和解决学生的生活实际困难,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条件。

(二)以人为本,不断满足大学生的各种合理需求

在马克思的眼里,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需要是紧密相连的,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需要的发展。需要的发展是促使人全面发展的强大动力,人的发展是随人的需要的不断满足而不断发展的,当人们的合理需求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动力;而当人们的正常需求无法得以实现时,便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失败感”和“落魄感”,进而精神委靡,对生活失去信心和动力,甚至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影响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现实生活中,高校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将学生的需求和全面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并不断创造各种条件,满足学生的各种合理需求。具体说来,高校教师和领导应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一切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高度关注学生的需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并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和可能去满足或实现学生的各种正当需求和合理需求。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应是人的劳动能力、劳动活动以及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当今时代,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高校还应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好帮手。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走出校门,通向社会的桥梁,通过社会实践,不仅有利于加深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强化大学生的操作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对此,高校应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这一阵地在培养和锤炼大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作用,积极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实践活动的运行机制,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范围,丰富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使大学生在认知能力、创新能力、交往能力、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真正实现大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四)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模式,大力推行素质教育

教育是社会传递知识的一种手段,是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条件。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在教育方面实行的都是大一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在这种教育模式的培养下,学生的个性被扼杀,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被压抑,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对此,当前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人的个性发展,我们必须转变现有的教育观念,改革现有的教育模式,大力实施和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中国现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以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整体素质优化的人才为目标,以促进个性发展、塑造健全人格和各方面知识和能力平衡协调发展为教育宗旨。对此,新时期我们应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中国的教育事业,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和实现培养学生个性、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平衡和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目的,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6-515.

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范文3

关键词:高职教育;管理;人的全面发展;创新

作者简介:杨东铭(1965-),男,江西铜鼓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目前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7-0047-03

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生产、管理第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被业内人土形象地称为“灰领”、“银领”、“大学水平的能工巧匠”、“能工巧匠型的大学生”。对应岗位人才规格的要求,高职教育被许多人称之为专业教育、专才教育。在日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专才教育往往被人为地摆在通才教育的对立面,受到一些人的非难。结合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需求,有必要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对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教育模式与管理特色进行反思。

一、人的全面发展与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认知

现代社会职业岗位体系是一个动态的大系统,对进入各类岗位的人员的专业要求与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求走入社会的人员必须具有多重能力,全面发展,才能够适应它的需求。我们常说,要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这综合素质的基本内涵除了技能外,还体现在人文素养、人性的全面升华方面,要求一个人具有正确的道德观、专业学识、综合智能。现代高等教育就是要努力把大学生造就成为人性向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综合统―的全面发展的人,这样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及社会科学的发展,带来了学科的专业化和细化,不少人认为,大学教育就应当是专业教育,也就是说它应当为学生提供某一学科的专业训练,使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从事专业工作,谋得相应的职业。以这种观点看来,职业教育也就是专业教育,而这与人的全面发展理想相矛盾。我们应当承认,在高职教育中,由于普遍注重技术、技能的传授,使得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较单薄,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明显不足,学生人文素质较低,人格与道德出现缺损,最终也影响了技能型人才的完美性,但否认高职人才的全面发展这种看法显然也有失偏颇。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综合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把授业与育人结合起来,把关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结合起来。人的全面发展是高职教育的中心轴点,也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最高理想。

我国新时代对技能型人才的全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治上要有成熟性,知识上要有综合性,思维上要有多元性,能力上要有全面性,同时也有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现代社会决定了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全面化、立体化、系统化。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在实践中注重把专业教育与综合教育融为一体,走全面发展之路,特别是现代新型职业教育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是采用一种复合型培养模式,注重对人的创新精神、开拓能力等综合要素的培养。实际上,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发展思路、办学模式基本确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其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基础,在整个高职教育管理体系中,也始终是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运行的,简单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训练不是现代高职教育的全部。

人的全面发展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在传授专业知识之外,注重学生为人、做人所必备的知识传授以及学生情感体验与良好个性养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要求出发,我们也有必要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重新审视。以前对应用型人才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技术的娴熟应用上,过分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了人的其他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这显然不行。实际上,每一项科学和技术的背后,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人性烙印。先进技术的应用必须有先进文化为引导,高尚人格为保证,才不至于迷失方向。因此,有时候对应用型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在某种意义上将比科学技术素质的培养更显重要。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究其根本仍然是培养人、发展人。当前教育理论界“教育主体性”的呼声日渐高涨,这无非是尊重学生个性的主体性,让学生的主动性自由地发展,尊重教育的自,尊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打破过去那种模式化教育,用多样化教育造就富于个性的一代新人。职业教育还是创新教育,创新精神亦是高职教育培养的高素质、高技能劳动大军的基本义务和追求。引导学生去创造,使学生在永无止境的职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不断提升、不断丰富自己“人”的内涵。同时职业教育也关心人的职业社会生存,关注生命、理解生命和尊重生命,让学生毕业后得到并胜任自己中意的职业,并且有新的发展空间,在职业发展与未来生活中,理解领悟人的精神价值、追寻生活的意义。教育只有让学生回到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生活世界,才能够满足人在理智、情感、意志等多方面发展的墓本需要,才能促进学生对社会、自然、人类自身的认识和了解。这种教育的追求不但应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

人的全面发展还是个人能力和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在高职教育管理与实践中,―方面我们要关注个人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同时也注重人的社会关系的构建与发展,形成和谐的社会空间。事实上,社会的和谐是由个体的关系和谐构成的,每个人的社会关系处理好了,会让人摆脱狭隘性,以更开放的胸襟充分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扩展自己的社会交往,在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中,确证自己,实现价值。也只有让每个个体在社会中通过主体间的平等交往和对社会关系的高度驾驭,才能获得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条件,获得个性的全面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凸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主题,将使人性提升和能力发展两个主要内涵相互支撑、相互融合,在人性提升和能力发展的和谐共振过程中,把人的全面发展主题推向极致。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文明对教育的呼唤与要求,也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高职教育管理的改革创新

在高职教育管理中落实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要细化在各个管理方面。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贯穿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创设和谐、平等、自由的教育情境。师生人际关系摒弃权力和服从,主张对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张扬。学生作为现实社会的个体存在,是有见解、有情感、有渴望也有能动精神的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人格特征,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所有疑虑和异想天开的探寻,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成长,在独立探索中起飞,在自然发展中成熟。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要研究学生心理,尊重学生人格,挖掘学生潜能,鼓励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空间,从而在变化万千的社会生活中获得广阔的生存空间。再就是要从单纯的知识与职业能力培养转变为“综合素质”培养,把综合素质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目标追求,用综合素质教育观取代传统的职业教育观,把发展“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把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人格完善有机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建立以综合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决定了必须重视培养能力,但能力培养的目的“应该表现在善于塑造健全完善的人”。在现代教育中,“经世致用”的教育功利观和“教中心”的教育主体观要摒弃,必须以能力为中心,全面把握能力的内核,并赋予它丰富的文化和人文蕴涵,建立全新的育人模式。首先,这种能力培养必须建立在人性提升的基础上,即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其次,能力培养的归宿是素质的合成,这种素质合成既是学生对自身素质提高的认同与渴求,也是学生诸种素质在教育活动中的自然融合。第二,能力培养的着眼点不仅仅是某种职业技能的训练与提高,更重要的是社会关系与社会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有见解、有情感、有追求、有生命律动的建设人才。第四,能力培养的核心是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创造意识。当然,对能力定位的确认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怎样建立。高职教育几十年的探索与发展,启示我们这种模式的建立不仅仅是教育理念问题,还与能力结构的确立、教材体系的创新、评价标准的建立等一系列问题息息相关,这就需要我们在管理实践中不断探索、发展和完善。

(三)创设全面发展的人文环境。校园人文环境是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意识形态、观念和校园学术、文化的总体氛围,对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等将产生深远影响。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与管理总体要求是相辅相成的,必须始终以学生得到全面锻炼、人性得到充分张扬为主线,营造良好的人文与科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体验深刻的人自身的魅力、科学与文化的力量。高职院校人文环境建设要特别注重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以校报、景墙、雕塑、路牌、有线电视台、广播站、校报、校刊等为舆论宣传阵地,以积极健康、具有时代特点、针对性强的内容教育广大学生。必须从学生全面成才、全面发展的高度去优化校园人文环境,倡导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把人与人相互包容、尊重、团结、互助的群体精神,自尊、自立、自重、自强的独立精神,公平、公正、守约、诚信的道德精神,让学生在洋溢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气息中,在能力提升和人性开掘的和谐统一中达到全面发展。

(四)管理目标与人文、科学精神培养相结合。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由于行业岗位不同,也呈现多样化的要求。现代社会,知识爆炸,技术革新快,中国越来越与世界经济接轨,走向全球化,很多领域的工作难度不断增加,岗位技能要求和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传统职业,还是新兴职业,以人为本的人文素质和信息技术的科学素质,将是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比如文秘工作岗位要求,既要会做文秘、秘书工作,又要懂计算机、懂现代化办公设备、懂外语、懂公关,更主要还要懂得如何做人。职业发展的趋势将在更深层次上对我们的管理手段产生冲击,提出新要求。因此,不管培养哪一类人才,在管理、培养过程中,要促使管理与教育相结合,培养内容与目标要求相一致,适应职业发展趋势,特别是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入。

(五)管理与教学体系相结合。我们在按知识体系要求设计政治理论、人文知识、专业墓础理论、专业理论等教学模块时,要注意到这些模块并不是孤立的,人的全面发展蕴含于各门学科的教学体系之中。对高职教育而言,在传授知识与技能时,也要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文素养、职业素质等。在职业教育教学体系与模式设计中,要树立培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应用、学会创造的教育观念,在此观念上构建全新的教学体系、教学计划和具体的课程模块。在每一课程设计中,按照突出知识性、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根据具体课程将人性、人文、科学教育等有机地融为一体,使人的全面发展与具体教学管理相互渗透,相互交融。

(六)重视提高教师与管理者的素质。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要求应当更高,教师除了担当传统教学角色外,还是“师傅”角色,要教技艺、教职业技能。因此,在管理中要高度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结合师德师风建设,造就一批全能型优秀教师,催生技术大师、行业专家。同时,也要提高高职教育内部各级管理者的素质。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人的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教师和管理者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全面发展,通过教学、管理,言传身教,营造润物无声的良好育人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铸就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高职教育全新的“育人工程”。

参考文献:

[1]马树超.能力・理念基础水平――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院校特点评述[N].2007―04―17第010版.中国教育报.

[2]吴向东.对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解释门[J].教学与研究,2004(01),P84―87.

[3]下雪源等.论人的全面发展与高职育人质量的关系[J].教育与职业,2006,(08),P13.

[4]下小梅.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7,(05),P38.

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范文4

【关键词】英语教育人文价值缺失有效对策

一、英语教育中人文价值的缺失

(一)传统教育思想、阻碍英语教育人文价值发挥

长时间以来,英语教育始终局限在以功利性目标和能效为主要追求的工具论理念当中。英语语言只是被看作成一种沟通媒介,英语教育的目标被单纯的视为帮助广大学生掌握一门沟通和交流的工具,课程教材的编写只注重与真实内容的呈现,教学实践也只是停留在语言能力训练层面上。新出版的英语课程标准,虽然明确指出了英语教育应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但依旧将综合应用英语作为基本教学目标,而人文价值的追求则被摆在边缘位置,处在为了促进语言应用目标实现而设定的次要地位。与此相对应的是课程指标中对语言知识和能力详细且明确的评价标准,以及对人文目标空洞的说法。英语教育当中的人文价值看上去受到了重视,但实际却是被作为工具论的附属品,人文性追求并未得到真正体现。英语教育依旧是将工具性追求作为核心目标,本应处在主要地位的人类全面发展、求真求善的内涵探索、个性发展及健康成长被弱化,语言自身所包含的真善美内涵受到遮挡,语言教育中所蕴藏的人文价值遭到限制。

(二)注重文化价值、严重忽视英语教育人文内涵

有些专家和教育人员意识到英语教育即是传授给学生知识的一种沟通工具,同时也应是学生作为具备特色化、生命化、现实化有价值个体的培养,必须要重视工具性文化和能力以外的人文内涵追求。可在实际教学中却依旧存在着单方面注重英语教育中的文化价值,严重忽视其教育的德智美价值的问题。当谈及到英语教育中人文价值时,大部分人通常直接想到的只是语言的文化内涵,语言所包含的历史、理念、思想、风俗等文化性、事实性的事物,注重在教学当中解释语言所蕴藏的文化内涵,重视教学中融入英美文化内容。但对于英语教育中的语言美学价值,应用者在实际运用中所体会道德韵律美和情景美,对语言形式隐藏的思维习惯和认知模式,对语言素材所包含的道德内涵,对教学过程中将会形成的智育、美育等情景,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造成的后果便是英语教育当中的人文价值缺失,将人文价值追求错误的转换成了文化价值追求,无法进一步挖掘英语教育的深层次内涵,进而无法实现其成就人的根本目标。

二、英语教育中提高人文价值的有效对策

(一)积极转变理念

英语教育当中的工具理性导致了英语教育目标的迷茫,为探索英语教育自身价值的实现,需要积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语言观念必须从工具论转变论,英语教育思想从实用作用转变成以人全面发展为终极追求。教育的根本属性是人的发展,是人性的上扬,是情感、道德品质的体验、是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以将来生活与人性解放为指导的全面发展。英语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学生将来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一基础,不单纯是为了满足基础生存的外部工具而打下基础,更应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精神、内心、人性、真善美的体会、思维的深度、感情的丰富而奠定的基础。英语教育应同时具有工具理性与人文思想,只有真正从英语教育的人文价值角度上出发,才能够找到运用及掌握工具性的便捷方法和有效途径。此外,英语教育中的人文思想不能脱离工具性而单独存在,这是因为英语教育中包含的人文性内容的传授和表达只有在文化知识与基础能力训练有机结合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实现英语教育整个过程的整体统一。对此,英语教师应积极转变理念,将多元价值观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衡量标尺,不仅重视其教育的工具价值,也要努力探索其中所蕴藏的人文内涵。这样才能为广大学生带来成长中最宝贵、最真实的情感体验。

(二)全面深化内涵

教育的人文内涵有着显著的多角度、多层面的特征,对于英语教育科目的特点来说,文化水平的提高充分表现了英语教育对人文内涵的根本追求,但以人类发展为导向的人文教育还要注重德智体美劳的全方面发展。英语教育不仅要追求语言自身所蕴藏的文化知识传授和跨文化交际水平的发展,同时还要追求人情、人格以及人性等方面的发展。人的主要价值和幸福追求关键在于自身在实际生活中对美好事物的发现及感受,对善的思索与实践,对生态、社会以及个人事件的深入思考。只有将这几方面有机结合,将审美、求真、至善、文化认知整合在一起,才能真正体现英语教育当中的人文价值。过去以文化认知为基本追求的内涵,忽视了英语语言及其教育自身所带来的内在统一关系,仅能片面性的实现英语教育目标,导致英语教育自身内涵价值的丧失,并且也无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英语教育必须要彻底转变知识教育中人文偏失现象,努力向深入挖掘英语教育中学生人文水平的有效提高方向迈进。

(三)重新构建实践

工具理性引导下的英语教学通常更多的是注重教学的能力型目标,严重忽视了结合语言特征的人文价值方面的追求。目标的脱离造成实践教学中以应试为核心,教材创编以及教学规划都始终围绕期末考试成绩,忽略教育对人类长期发展生存的重要生命价值,不重视人内心的真实情感和价值观念以及思维能力。人才的全面发展才应该是教育的重点。教育实际上是一个系统的含有认知、道德观念、情感等多重感受的活动过程,从学生发展构成要素上看,其一是情感上的发展,其二是思维上的锻炼,其三则是生命的铸造。英语教育在日常教学中既要重视语音、单词和语法这些基础知识,以阅读说明书、咨询道路和购物等实用性活动为基础,同时还要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角度入手,以学习文化、启发心智、陶冶情操为追求。教学过程的策划,应真正以学生为核心,注重教学过程中广大学生知情意等方面的提高。教学评价应注重语言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还要注重学生审美认知、道德素养、思维能力以及文化水平的提升,评价方式不仅要注重学生在某一阶段所达到的语言技能,还要强调在特定时间范畴内学生取得的进步和成长,充分突出教学评价的过程性、持续性以及动态性。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英语教育的积极作用。

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范文5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的问题。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2、要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

3、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跃升、不断形成共识和合力的过程。作为一名教育系统工作的党员,学习完这篇重要的讲话后,认识到教育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深化对科学教育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统筹兼顾,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教育发展观是关系教育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不仅包括要发展教育,而且包括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有什么样的教育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教育的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我觉得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这正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教为民的本质。树立和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是要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2、要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动力是改革创新。树立和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就要大胆革除阻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积极深化教育体制、办学体制改革和教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创新,不断将教育事业推向前进,更好的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好。

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范文6

关键词: 以人为本;公共政策;政策评估。

 

一、构建以人为本政策评估标准的现实意义 

 

1.以人为本的政策评估标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人可以发挥最大的积极作用,人既是和谐社会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也是建设成果的占有者和享用者。这就要求公共政策的制定依据和政策目标应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把以人为本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也应成为评价公共政策的标准。确立以人为本的政策评估标准,就是在政策评估领域以公共利益协调为本质特征,以目标可持续性作为基本要求,以人的发展为最高目标。 

2.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评估标准是实现公共政策科学化的必要因素。纵观改革开放的过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原则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但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以物为本”的倾向,过分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例如“唯GDP论”忽视经济增长质量,忽视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所以,“以人为本”取代“以物为本”作为公共政策评估标准,有助于促进政策制定、执行、监控和评估个环节的科学化。 

3.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评估标准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动力之一。当前我国政府处在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过程中,服务型政府根本职责之一是满足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需求,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政府是重要的公共政策主体,公共政策是政府回应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基本途径。所以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充分体现了政府意志的价值取向。确立以人为本的政策评估标准,有助于实现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等环节的科学化与民主化,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解决民众期待解决的问题。 

 

二、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评估标准内涵解析 

 

1.以人为本的内涵剖析。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内含是以人的价值为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一切服务于人,一切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发展观,就是把人作为发展的本质、本体、核心,将人的发展观视为发展的本质、发展的目的、发展的动力和发展的标志这样一种科学发展观念。 

从我国现实的层面而言,以人为本的内涵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之意。马克思曾经指出,未来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可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同时也指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共政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以人为本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要求。小康社会是全面发展的和谐的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不仅要大力发展经济,还要缩小城乡、地区之间的差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 

2.公共政策评估标准分类。公共政策评估标准就是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尺度。在现实的公共政策过程中,由于公共政策涉及面广,利益相关者众多,相关变量因素复杂,因此很难设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国内外许多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提出对政策评估标准的看法和相应的政策标准。美国学者威廉·邓恩提出六种标准,即效益、效率、充足性、公平性、回应性和适应性。台湾学者林水波认为一般性政策评估标准应包括下列十种:工作量(或称投入量)、绩效(涵盖产出量、效能及影响程度)、效率、生产力、充分性、公平性、妥当性、回应程度、过程、社会指标。国内学者陈振明提出五个标准:生产力标准、效益标准、效率标准、公平标准和政策回应度。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个领域内的矛盾也更为凸显,公平和效率、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城乡区域等因素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和执政理念也越来越多的体现在党和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中。所以,从理论上确立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评估标准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根据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学者研究成果,一般政策评估标准应包括:效率、效益、生产力、公平性和回应性。以这些标准作为评估公共政策的准则,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三、创建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评估标准体系 

 

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的人本取向,需要构建一个公共政策评估标准体系,并完善相关的评估制度与评估技术,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落到实处。首先,在构建的以人为本的政策评估标准的体系中,“以人为本”是核心、本质,被称作价值性标准,具有指导意义,换言之,在整个公共政策评估过程中,将始终贯彻“以人为本”价值理念。其次,“以人为本”的内涵是丰富的,涵盖多元指标,以“绩效、公平、生产力、回应性”作为“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从另一个角度说,要满足广大民众的需求,实现“以人为本”,就要满足人民群众在物质、文化、生活等多方面的需求,即要将效率与公平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因此,绩效、公平、生产力、回应性”被列于“以人为本”的下一层次,被称为事实性标准。最后,完善公共政策评估机制,从制度上保证政策评估工作的有效性。 

1.确立“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评估价值性标准。公共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系统中重要一环,以一定的价值标准作为评估依据,价值标准的内涵直接影响民众利益。比如,在改革开放初期,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这一政策指导原则下,大力发展生产力,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后实现共同富裕。至90年代,一些社会问题凸显,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凸显政绩,过分追求效率,忽视公平,造成了一些不和谐因素。新世纪之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提出,要求改革更加明确“以人为本”的目标而不再是盲目追求GDP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