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业道德的看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职业道德的看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职业道德的看法

对职业道德的看法范文1

[关键词]国家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对策;调查问卷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5-0159-02

1 调查问卷说明样本设计

问卷选择东部(代表省市上海及江西等)、中部(湖北及河南等)两个地区,调查范围涉及国家、省级、地(市)级、县级等四级审计机关,对不同层次的审计机关人员展开调查,对我国审计机关的职业道德的地区差异进行分析了解。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同时在问卷中声明不追究任何责任,请参加答卷人员按诚信原则如实填写,这使本调查的结果更为直接、客观。

具体的情况,研究小组在2011年4月至2011年5月通过挂号信与电子邮件的方式,对北京、上海、江西、河南、湖南、湖北等省市区的国家审计人员发放了“国家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内容及建设研究”的调查问卷。共收回280份完成的问卷,其中因部分问卷填写遗漏了大量的信息而作废,最终确认有效问卷为202份,有效回收率为72%。

调查问卷的设计过程如下:调查问卷设计借鉴了学者对CPA、法官律师、资产评估师以及公务员等行业的职业道德的研究成果,本调查问卷设计了四个主题,分别为:一是被调查审计人员对国家审计职业道德准则的现实认识;二是被调查审计人员对自己职业道德进行评价,问卷根据国家审计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内容的审计职业品德、职业操守、职业纪律、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职业责任等的6项具体内容进行评分;三是了解国家审计职业道德的现状;四是国家审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建议。最后为了完善该调查问卷,我们与上海浦东新区的审计机关人员召开了小组座谈会,征求了上海地区部分审计人员对该问卷的看法,并根据审计实务对设计好的问卷初稿进行了及时修正和完善。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国家审计事业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审计人员各自经历、经验不同,可以肯定各地区审计机关职业道德现状及存在问题是不一致的。

2 我国审计机关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基于问卷调查的启示

根据收回的问卷调查的数据,对相关信息的分析如下。

2.1 我国目前国家审计职业道德的现状

2.1.1 审计机关人员对职业道德内涵的认识

问卷对审计机关对职业道德内涵的认识进行了调查分析,图1显示了被调查的审计机关人员对审计职业道德内涵的理解情况[ZW(]问卷中此选项可以多选。[ZW)],我们可以发现,选择“审计责任,廉洁自律,坚持原则,保守秘密”等4项的比例是最高的,而“国家利益与公共利益,不违反八不准审计纪律”的选项比例最低,从这项数据可以说明,在对职业道德的理解程度方面,大多数的审计人员认为审计责任、廉洁自律、坚持原则及保守秘密是审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而要引起国家审计机关关注的是,国家审计署颁布的“八不准”等审计纪律及公共利益两方面,尤其是审计纪律,有将近40%的人认为其不属于职业道德的范围或者被调查审计人员认为国家审计机关职业道德的内涵不仅仅只有“八不准”等审计纪律,应该有更广的范畴,这显示国家审计机关要进一步完善国家审计职业道德准则相关修订工作。

2.1.2 审计机关人员职业道德的现状分析

审计机关人员职业道德的现状分析如图2所示,在202个问卷填写者中,有90人认为其所在单位没有发生违背审计职业道德的现象,51人认为有极少的道德缺失现象。此外,有61人认为其所在单位的道德缺失现象达到1%~5%。说明我国审计人员的道德水平普遍较高,但不排除被调查者不愿意承认自己所在单位存在职业道德缺失或者不了解情况的可能。不过,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仍然有55.44%的被调查者承认自己所在单位少量存在违背职业道德的现象。

2.1.3 审计机关人员对自我道德水平的评价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让被调查审计人员对自己的职业道德进行评估,问卷通过对审计人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品质三个方面水平的测量加以评价国家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6级评分,精通、完全具备为6分,不了解、不具备为1分)。专业知识包括:会计与审计、财政与金融、政策法规、行政管理、信息技术和案例知识六个项目;专业技能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综合分析及判断能力等项目;专业品质包括:审计独立性、客观公正、职业谨慎、保密原则、廉洁奉公、公共责任、遵纪守法、专业能力和审计责任九个项目。最终关于国家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得分为所有这21个项目加权平均数。

由表1所示,国家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均值为14.2286,说明我国当前国家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总体水平不错,但最大值为18,最低值为0,可见个体之间道德水平差异很大。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中央与地方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发展不均衡,尤其是地级市(区)、县级审计局的国家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与中央审计署审计人员道德水平差距比较大。如表2所示,审计署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平均值为14.4405,地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平均值为14.2119;审计署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标准差为1.98908,地方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标准差为2.26601,可见我国审计署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远远高于地方审计人员素质,尤其是县级审计机关人员,且审计署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差异小于地方审计人员。

3 提升我国审计机关职业道德的对策——基于问卷分析

问卷就提升我国审计机关人员职业道德的对策进行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审计人员认为审计人员自我素质的提高,审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加强及审计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为当前我国审计机关人员提升职业道德素质的三大对策建议;另外,目前国家审计人员公共形象建设,领导的作用及社会外部因素完善等对策建议,被调查者认为还不是提升我国审计机关人员职业道德的关键对策。

参考文献:

[1]李素英,王淑珍.我国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J].会计之友, 2008(4):76-77.

[2]龙文研,陈丽,焦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2009(12):36-38.

对职业道德的看法范文2

一、 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

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广大会计人员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坚持原则,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无容置疑,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也存在一些和缺陷,主要表现在:

1、会计造假。一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薄弱,不能够遵守职业规范,不能坚持原则,直接或间接参与伪造、变造、篡改、隐匿、毁损会计资料,编造虚假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等,对外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和经济指标,严重了政府的决策,扰乱了社会正常经济秩序。

2、违法乱纪,谋取私利。某些会计人员抵挡不住金钱诱惑,采取收入不记帐、虚报冒领、伪造、变造支出单据等违法行为,侵吞国家和集体财产,或利用职务之便利,贪污、挪用公款,以权谋私,侵害国家和集体利益。

3、违背执业准则,弄虚作假。少数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人员,不严格遵守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准则,对明知有重大错误和舞弊的会计报表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欺骗广大投资者。

造成以上表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上的,又有客观上的。主观上,会计人员道德素质偏低,一些会计人员缺乏必要的会计职业道德知识,道德意识非常薄弱,对遵守职业道德没有清醒的认识或者是没有足够的重视,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受利益驱动,面对金钱,经不住诱惑,在河边占久了,就失足了;客观上,一是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社会上出现了弄虚作假、哄骗欺诈、偷税漏税、以权谋私等一些违背诚信的不良现象,使部分会计人员心理失衡,也参与到弄虚作假的行列中。二是受执业环境的影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规范不完善,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缺乏具体的惩治措施,而对坚持原则,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也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和救济制度,使一些会计人员迫于单位领导胁迫,参与会计造假。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因此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解决会计造假和会计信息失真的需要。会计造假有自身的因素,也有社会因素,有原因也有经济原因,虽然解决会计造假不能仅仅靠会计个人力量。但是会计造假主要发生在会计工作中,主要是会计行为,在解决会计造假中,会计人员必然是主要力量。只要会计人员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坚持原则,严守职业道德,就能遏止会计造假和信息失真现象,因此在目前会计造假和信息失真严重的情况下,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意义。

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措施。

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具备“德、能、勤、绩、公、廉、俭”等七个方面的素质。会计人员有足够的专业技术水平、扎实的功底和执业的基本知识固然很重要,但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会计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管理工作好坏的关健。因此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才是最重要的,会计人员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做到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坚持准则、廉洁奉公、实是求是、客观公正、作风严谨、艰苦朴素、大公无私,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措施。

3、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树立会计行业良好形象的需要。

由于受市场条件下物质利益的驱动、以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少数会计人员弄虚作假,贪污腐化、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严重损害了会计形象,降低了社会对会计的信任,会计行业的遇到很大困难。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迫在眉睫,会计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行业才会有良好的工作环境,社会对会计行业的看法才能改变,会计的形象才会改善,会计的地位才能提高,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会计行业良好发展的根本。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关健在教育。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会计人员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坚定的职业信念、规范的职业行为不可缺少的环节。会计教育不能仅限于传授业务技能与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灌输道德标准和敬业精神,不仅要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教育,更要重视对在职会计的职业道德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职业道德教育融进每一名会计人员内心,增强每名会计人员履行职责和道德义务的自觉性,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实事求是、坚持原则、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的道德品质。

2、会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会计人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关健,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主要靠会计人员自身努力。一个会计人员道德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道德修养的程度,会计人员要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改造、自我提高,把职业道德原则转化为自已的职业道德品质,形成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客观公正、精心理财,扎扎实实做好会计工作,不断用职业道德来规范自已的会计行为,实现职业理想。

3、净化会计行为环境

会计行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会计职业道德的好坏,在制度不完善、道德意识淡薄、诚信丧失的社会环境下,是不可能营造出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因此净化会计从业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对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有着重要意义,而会计环境的净化需要社会各方面相互协调,只有社会各行各业都提高了职业道德意识,才能营造出建设会计职业道德的和谐环境,只要形成了扬正抑邪、褒善贬恶的社会环境,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定能取得良好效果。

对职业道德的看法范文3

【关键词】中职;护生;职业道德;调查

护理人员的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和道德品质,影响和决定着护士对待护理工作和患者的根本态度,影响和制约着护理质量。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的作用和范围进一步扩大,对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职业道德作为护士素质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摆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目前中职护生的培养往往重技能轻素养,尤其是对护生职业道德培养重视不足。为优化中职护生的培养模式,深化中职德育改革,提升中职护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对中职护生职业道德现状调研显得尤为重要。

一、调查背景及基本方法

1.调查背景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中等卫生专业学校,护理专业为学校的主体专业。随着当今社会快速的发展,多元文化的冲击,学生不加甄别的吸取已经严重影响其职业道德价值观,因此要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道德现状的调研分析是基础。

2.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我校护理专业中12级女生90名,为已实习一年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13级女生50名,为即将走向实习岗位的学生;14级女生90名,为入校学习一个学期的学生,共调查 230人,收回有效问卷 221份,有效应答率为 99%。学生年龄在16~19岁之间,平均年龄17岁。

3.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参照国内相关资料,自行设计,经过预调查、反复讨论修改而成。调查问卷主要从中职护生对职业道德现状的认识、职业认同、对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职业道德的理解和态度、道德行为五个方面对中职护生的职业道德现状进行了解,基本如实地反映了学生目前的思想状况。

二、调查结果分析

1.中职护生对职业道德现状的认识

表1. 中职护生对职业道德现状的认识

选项

题目 较差 一般 较好 很好

您觉得当今社会道德现状 53(23.98%) 145(65.61%) 19(8.60%) 4(1.81%)

您觉得医护职业道德现状 25(11.31%) 136(61.54%) 53(23.98%) 7(3.17%)

您对自身职业道德的客观评价 11(4.98%) 108(48.87%) 90(40.72%) 12(5.43%)

从表1可见,中职护生对社会、行业及个人的职业道德评价不高。一方面反映了目前职业道德现状,一方面反映中职护生对社会、行业及个人职业道德具有更高水平的要求。说明加强中职护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具有其主观及客观的必要性。

2.中职护生职业认同度分析

表2. 中职护生职业认同分析

选项

题目 强烈不同意 不同意 同意 强烈同意

我的职业是被人们所看重的 21(9.50%) 45(20.36%) 142(64.25%) 13(5.88%)

护理工作能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9(4.07%) 44(19.91%) 144(65.16%) 24(10.86%)

从事护理工作有自卑感 34(15.38%) 170(76.92%) 15(6.79%) 2(0.90%)

护生职业认同感就是护理专业的在校学生对护理职业的积极看法和情感,以及决定自己积极职业行为倾向的心理状。表2显示,有部分护生内心对护理工作极度不认同, 25%以上学生认为护理工作不能实现人生价值,7%以上学生认为从事护理工作有自卑感。

表3. 中职护生对护理专业学习的态度

您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 救死扶伤,解除人们的疾苦 就业好,比较稳定 父母之命 自己随便决定

46(20.81%) 124 (56.11%) 38(17.19%) 13(5.88%)

您目前对学习护理专业的态度 非常喜欢并热衷于学习 提不起学习兴趣,强迫自己学习 讨厌护理专业,学习非常痛苦

95(42.99%) 118(53.39%) 8(3.62%)

表3显示大部分学生选择护理专业不是基于对专业的了解和热爱,而是听从父母、老师的建议或利于就业的角度。因缺乏对专业的认识,学生在学习中逐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表4显示部分学生对专业了解后,对个人职业规划却越来越模糊,只有69.23%同学明确表示初次就业岗位为护理,仅有31.67%的学生明确护理工作作为终身职业。

表4. 中职护生对从事护理工作的态度

毕业后您会从事护理工作吗 是 否 不确定

153(69.23%) 12(5.43%) 56(25.34%)

如果条件允许,您会将护士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吗 会 没考虑过,先做再说 肯定不会,有机会跳槽或转行

70(31.67%) 121(54.75%) 30(13.57%)

3.中职护生对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

100%的调查对象认为对护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必要的,中职护生已认识到护理工作对职业道德的要求,同时学校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不可或缺。护生对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评价较差,13.57%的学生不清楚是否接受过该类教育,6.57%的学生认为未接受过该类教育,表明学校的职业教育实效性较差,学校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存在一定漏洞。

4.中职护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和态度

表5. 中职护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和态度

选项

题目 从不 偶尔 经常 总是

您会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4(1.81%) 18(8.14%) 114(51.58%) 84(38.01%)

您能做到对病人热情并负责吗 5(2.26%) 20(9.05%) 78(35.29%) 118(53.39%)

您会为了提高经验而在病人身上做不必要的操作 174(78.73%) 28(12.67%) 10(4.52%) 9(4.07%)

当无人在场时,您能按操作规程规范操作吗 21(9.50%) 20(9.05%) 70(31.67%) 110(49.77%)

当病人遇到困难时,您会主动提供帮助吗 12(5.43%) 23(10.41%) 83(37.56%) 103(46.61%)

您实习期间有迟到或早退过吗 50(56.18%) 39(43.82%) 0() 0()

由表5可见,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的理解护理职业道德的内涵,但护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解与转化为自身行动的意愿却有明显差异。

5.中职护生道德行为

表6.中职护生道德行为及自我评价

选项

题目 经常/基本符合 偶尔/不清楚 没有/完全不符合

您在平时和同学交谈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吗 23(10.41%) 168(76.02%) 0(13.57%)

您平时进出教室或宿舍时能做到轻手轻脚关门吗 153(69.23%) 58(26.24%) 10(4.52%)

您认为目前护理专业学生的言行举止符合护士的职业要求吗 113(51.13%) 80(36.20%) 28(12.67%)

表6显示中职学生的道德行为与护生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存在一定的差距,护生经过专业教育对护士言谈举止的重要性有较高认识,但实际生活中的表现又与护士的职业要求相差甚远,表现为道德知行上的不一致,但护生自身也能意识到这种差距和不一致。

三、结论及对策

以上调查显示中职护生整体的职业道德素养较好,主动积极向上,但消极因素或不适合职业道德要求的表现不容忽视。我们应积极分析中职护生的职业道德现状、需求、心理状况、行为规范等,对症下药,才能真正改变职护生的职业道德现状。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系统教育,经过内化,然后外化为职业道德行为,最后形成职业习惯。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中职护生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目前中职院校均开设德育课程,但缺少具专业特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护理专业对职业道德素养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中职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搭建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如将卫生法律法规、护理伦理等课程设为必修课程。同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纳入职业道德的内容,专业课教学是对护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专业课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作为一名合格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理想、职业要求等,为其将来走上护理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开景德育提高职业德育实效

说教式单项的德育灌输课,在传统教学中不失为一种传递信息的好方法,但是单纯的说教难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而情境德育具有明显的情感性特征,能够感动、感染和感化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的品德情感在情境体验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得到陶冶和提升。学校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职业特点设计系统化的情景德育课程,让学生在情景中得以感悟和提升,将职业道德观念内化为自觉行动,从而提高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3.开展具专业特色职业道德实践活动

结合护理专业特点,积极开展校园活动,让护生在自觉参与活动中陶冶职业道德、升华职业道德情感。如邀请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讲述亲身经历,组织护生观看南丁格尔传记等录像,组织师生召开座谈会、举办专题讲座,举办 “5・12”国际护士节的各项活动以及授帽仪式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进社区、福利中心提供专业志愿服务,从而使护生对护理专业和护士角色有深入理解,培养护生积极的职业情感和仁爱、奉献精神。

参考文献:

[1]程舟群,冯小君,王丽. 高职护生对职业道德现状认知的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127-128

[2]李玲. 高职护生职业道德现状的调查及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1): 100-101

[3]王芳婷,廉军孝,张燕鸣,周璇,金瑞,王燕. 老年护理专业护生职业认同感调查[J].护理研究.2015,29(5):1688-1691

[4]王金国,王曼莉,赵要松,刘石磊. 护生职业道德培养模式的探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24(5):393-395

[5]马长永,郭照江,马晓.在读医学本科生职业道德思想养成状况调查和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3):85-88

[6]徐萍,罗金艳,项颖卿. 高职院校护生职业道德教育途径与方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9):72-73

对职业道德的看法范文4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整个会计行业生存发展之根本。因此,必须把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作为当前会计工作的中心,长抓不懈。

一、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广大会计人员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坚持原则,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主要表现在:

1.会计造假

一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薄弱,不能坚持原则,直接或间接参与伪造、变造、篡改、隐匿、毁损会计资料,编造虚假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对外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和经济指标,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决策,扰乱了社会正常经济秩序。

2.违法乱纪,谋取私利

某些会计人员抵挡不住金钱诱惑,采取收入不记账、虚报冒领、伪造、变造支出单据等违法行为,侵吞国家和集体财产,或利用职务之便利,贪污、挪用公款,,侵害国家和集体利益。

3.违背执业准则,弄虚作假

少数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人员,不严格遵守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准则,对明知有重大错误和舞弊的会计报表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欺骗广大投资者。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因此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解决会计造假和会计信息失真的需要

会计造假有自身的因素,也有社会因素,有政治原因也有经济原因,虽然解决会计造假不能仅仅靠会计个人力量。但是会计造假主要发生在会计工作中,主要是会计行为,在解决会计造假中,会计人员必然是主要力量。因此在目前会计造假和信息失真严重的情况下,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意义。

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措施

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具备“德、能、勤、绩、公、廉、俭”等七个方面的素质。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管理工作好坏的关键。会计人员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做到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坚持准则、廉洁奉公、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作风严谨、艰苦朴素、大公无私,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措施。

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树立会计行业良好社会形象的需要

由于受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利益的驱动、以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少数会计人员弄虚作假,贪污腐化、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严重损害了会计形象,降低了社会对会计的信任,会计行业的发展遇到很大困难。会计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行业才会有良好的工作环境,社会对会计行业的看法才能改变,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会计行业良好发展的根本。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教育。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会计人员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坚定的职业信念、规范的职业行为不可缺少的环节。会计教育不能仅限于传授业务技能与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灌输道德标准和敬业精神。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职业道德教育融进每一名会计人员内心,培养实事求是、坚持原则、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的道德品质。

2.会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会计人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关键,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主要靠会计人员自身努力。一个会计人员道德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道德修养的程度,会计人员要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改造、自我提高,把职业道德原则转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品质,形成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客观公正、精心理财,扎扎实实做好会计工作,不断用职业道德来规范自己的会计行为,实现职业理想。

3.净化会计行为环境

会计行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会计职业道德的好坏,在制度不完善、道德意识淡薄、诚信丧失的社会环境下,是不可能营造出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因此净化会计从业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对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有着重要意义,而会计环境的净化需要社会各方面相互协调,只有社会各行各业都提高了职业道德意识,才能营造出建设会计职业道德的和谐环境,只要形成了扬正抑邪、褒善贬恶的社会环境,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定能取得良好效果。

4.健全监督机制,建立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对职业道德的看法范文5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职业道德;形式创新

中等职业学校中的财会专业能为社会输送大量的财会人才,需要在具体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指导其明确在具体的财会工作中应遵循哪些具体的制度和规则。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及特点

在中职学校财会专业教育中,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基础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职业道德是指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职业规范和道德要求,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具体职业中的体现。包括职业纪律、职业技能、职业品德及职业责任等方面,是具体行业对社会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生活中如“医者仁心”、“工人力量”、“为人师表”等等词语都是对职业道德的诠释。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从业者个人和所在行业以致社会的进步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职业道德具有职业性、实践性、继承性等特点。

1.职业性

职业道德的内容是与具体的职业活动相关的,每一种行业都有其特定的职业道德,某一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本职业从业人员的责任与义务,在特定的职业范围内发挥作用。

2.实践性

职业道德通过从业者的职业活动体现出来,职业道德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重在行动,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树立起来。

3.社会公共性

各类的职业道德虽然都体现着该行业的特点,但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大体目标都是相通的,各行业的职业道德应当有相通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追求。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应该是每个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有了社会公共性,职业道德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二、中职学校财会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陈旧及方法单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教学法愈发显出其弊端来,照本宣科的单向知识传授模式对职业道德教育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小。职业道德教育课在大多数中职学校都存在着共同的难题,即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材内容上往往都是大段概念理论,学生没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思考欲望,而学生主动性的丧失进而影响到教师的积极性,产生应付心态,这样的缺乏互动的灌输式教学是难以达到既定目标的。具体到财会专业来说,财经法规有大量的概念和原理,显得较为抽象,如会计、税收、结算、财政等各方面都有复杂的法规和条例,会计职业道德也包括职业理想、工作责任、工作纪律等复杂的构成因素,若只按《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材内容进行传统的灌输教学,没有鲜活案例,没有思考启发,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对教材内容难以理解,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后就更难做到身体力行。更进一步说,《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主要是相关法律、法规和对会计职业道德概念特性的分析,仅凭对法律条文的熟知并不意味着对财会行业职业道德的理解,在财会专业领域工作中,经常会需要会计人员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实践认知,如果在校期间没有对职业道德进行深刻的领悟,从业后就难以坚守职业道德。

2.教师缺乏重视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群体中,同时具备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只有极少部分,大多数是财经院校的毕业生,对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中会更多地关注会计理论知识的掌握和会计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认识不到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由于财会专业学生的考试居多,如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职称考试、会计电算化考试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以应试为导向,从而忽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考查。

3.评价方式简单

当前中职学校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考核评价方式仍是以卷面考试为主,缺乏多样性,卷面考试结果只能反映出学生对理论的识记程度,无法反映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个人理解和实践能力。而评价主体则是教师个体,缺乏来自各方面的综合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这也会造成评价结果的片面化,所以评价结果与学生对职业道德理解情况之间有较大偏差。学生在从业之后要面对行业和社会评价的时候,其标准往往更倾向与实践能力,这种评价标准的转化会造成学生的心理落差,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三、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策略

1.改革课程设置,强化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解

中职学校财会专业的教学中,要对职业道德教育给予足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心态认识财会专业的行业使命和行业道德。在课程的设置上,要有长远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如把职业道德教育相关课程列为核心课程,在向学生传输职业道德内容的同时,注重培养其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在基础会计、财务管理、统计等课程中,增加道德内容,通过实际案例中出现的道德冲突,分析职业道德在实践中的运用,帮助学生培养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准。在课程实施进度上,增加职业道德教育的时间跨度,不能仅仅通过一学期的法律和职业道德教育课就结束教育进程,因为职业道德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要通过不断的积累和影响,如从《基础会计》开始,就对财会类从业人员的权利、责任以及应具备的各项素质进行渗透式教育。将职业道德教育寓于整个教育阶段,才能保证学生长期的接受到职业道德相关知识。另外,也要对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设置长期的评价和反馈模式,将学生在校期间的知识技能、自我认识、职业发展规划等项列入考评标准,采取综合评价形式,在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各领域强化正确职业道德观念。

2.形成多元化的职业道德教育形式

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应当创新,创立“教师授课为辅、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在职业道德教学中穿插鲜活的案例,在案例的选择上要侧重于专业知识与实际情况的联系,尤其要注重当前社会发生的各种热点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讨论主动思考,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或是安排“企业人员进课堂”、社会调查、岗前培训、定期讲座等教育形式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职业道德教育,安排学生进行各种职业道德宣传活动、组织有关会计职业道德知识问答竞赛和辩论赛等,使学生的职业道德在各种活动中得到提高。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和树立阶段,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学校要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氛围,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在校内营造舆论导向,比如广播、校园网、图书馆、板报等等,营造一个整体化的职业道德教育环境,使学生在和意识上都能耳濡目染。

3.校企合作式职业道德教育

学校职业道德教育教材相相比于实际生活具有一定程度的滞后性,主要是因为实际生活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人们的认知观念在不断更新,因而仅通过学校的教育不足以满足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而企业中真实的工作环境,能给予学生较为真切的职业道德目标和要求。校企合作共同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在多次的实训中学生会遇到课本中没有提到的实际问题,教师组织引导学生们积极表达自己在实操过程中的问题以及看法,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使得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知识又能够锻炼他们的实际动手、动脑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的训练操作中运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以后的从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校企合作式职业道德教育更注重实践性和方式的多样性,因此对于财会专业来说尤为合适。这种方式可以使得职业道德教育更有针对性,由学生向会计从业人员的角色转换也会更加平滑。然而财会专业又有其自身特殊性,与一些劳动密集型工作不同的是,该专业对从业人员的严谨性、保密性要求较高,这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是难以达到的,加上企业本身具有逐利趋向,因此财会专业大规模的实习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校企双方应当尽量创新合作方式。比如选派部分优秀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同时派教师去指导实习,学生在单位实习中可以获得实际操作能力与工作经验,教师在企业通过与技术人员的交流以及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也能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更贴近实际。再如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制定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规划与课程设置等事项、校企双方共同聘用优秀的企业员工作为学校德育部门的兼职教师、由企业参与对学生职业道德的评估工作等等。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从不同的方面着手,对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学生进行全面的职业道德教育,以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对学生、学校以及社会都有不可小觑的积极作用。我们要对中职学校财会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自身特点、存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并找出改善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才能促进职业道德教育实现质的飞跃,真正培养出兼具扎实的职业技术与良好的职业素养的综合型人才。

作者:方晶 单位:肇庆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刘益辛.浅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道德教育[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2):21-22.

[2]刘安信.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J].大观周刊,2011,(40):90-90.

[3]李耘.对加强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南昌高专学报,2012,27(1):143-144.

[4]沈超.以课程教学为载体,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3,(26):69-69.

[5]吴慧.浅谈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途径[J].咸宁学院学报,2011,31(4):80-81.

[6]贾梅卿.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科技风,2015,(12):227-227.

对职业道德的看法范文6

关键词:职业咨询;渗透;职业道德;价值

高校职业咨询的内容包含职业观念的指导,职业观念对大学生择业与职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而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观念教育中的重要内容,用人单位在挑选人才时也十分看重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因此在高校职业咨询中有效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突显其重要价值。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道德规范、道德意义以及道德活动。正如恩格斯指出“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1]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与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专业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激烈的市场竞争让企业之间不仅要注重产品质量的竞争,同时也要重视服务与信誉的竞争。在这种趋势下,用人单位不仅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与技能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也逐步提高,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已成为大学毕业生立足于职场的必备条件。

一、职业道德对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的意义

1.职业道德是大学生对职业稳定的价值观和态度。由于文化价值观的不同,对于职业道德的理解存在两种取向,即从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两大向度对职业道德进行理解。在东方的内敛文化下,惯于从社会道德或规范、规则对人的规定性、乃至社会强迫性这一层面对职业道德下定义,更加突出的职业道德对人的限定性,强调的是职业道德不可侵犯的一方面。西方职业道德在强调企业利益的同时也尊重个人的权益,他们倾向于把职业道德看作一种价值观和能力,看作个人的一套处事原则,职业道德给人提供了一些基本的处事原则,然而它并非不可变更的,职业道德是需要人灵活运用的,是与现实生活中现实问题密不可分的,是现实问题与职业道德的原则要求及人的智慧的整合。因此,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应融合中西方的观点,结合两大取向来看待职业道德可能更为完整。我们把职业道德界定为,人在基于一些基本的职业道德原则与规范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待自己职业的一整套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和态度。[2]

2.职业道德是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的重要素质。2004年末,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向北京、广州、上海等600家用人单位发放了调查问卷,调查发现:用人单位最看重大学生的素质中前5个指标分别是:(l)专业知识与技艺;(2)敬业精神;(3)学习意愿高、可塑性强;(4)沟通协调能力;(5)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在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指标中列第一位的“敬业精神”,被用人单位视为大学生最欠缺的首位要素。这表明,大学生素质培养,特别是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十分重要。[3]因而,对于即将进入社会就业市场的大学生来说,树立敬业精神是成功就业的必要条件,是今后职业顺利发展和事业成功的重要素质。

与用人单位正好相反的是,在校大学生重视自身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我们于2010年在广州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等高校进行的“大学生职业咨询情况”调查中,当问及进行职业咨询最希望获得的信息(最多可选择3项)时,在校大学生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一项的选择排到了倒数第一位。如下表所示:

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如果与用人单位脱节,必然造成人职不匹配的结果,这也是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根源之一。而高校职业咨询的参与对象往往是咨询意向强烈,带着疑惑来咨询的大学生。因此,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时机,在职业咨询中巧妙地把解决大学生的疑惑与引导其充分意识到职业道德是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的基石有机结合。

3.职业道德是大学生职业竞争力提升与个人品牌增值的标杆。首先,职业道德反映社会与职业的需求价值。职业道德不是一般地反映社会道德和阶级道德的要求,而是反映职业、行业以至产业特殊利益的要求。它不是在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而是在特定的职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它往往表现为某一职业特有的道德传统和道德习惯,表现为从事某一职业的人们所特有道德心理和道德品质,甚至造成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在道德品貌上的差异。行业、企业的发展有赖于高效益的经济,而高效益的经济源于高素质的员工。员工的素质主要包含知识、能力、责任心三个方面,其中责任心是最重要的。而职业道德水平高的从业人员其责任心是极强的,因此,职业道德能促进本行业及行业从业人员的共同发展。

其次,职业道德是大学生竞争力的软实力。敬业精神是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是人们基于对一种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工作责任心,也是社会对人们工作态度的道德要求。具有敬业精神的人会在内心形成对自己职业的高标准要求,从而使人们在从业过程中尽职尽责,保证工作高质量完成。用人单位十分看重毕业生的敬业精神。毕业生就业之初首先要获得社会认可的工作素质就是敬业精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进入社会后靠能力吃饭、靠本事生存的严酷现实马上就会摆在面前,如果缺少敬业精神,即使有一定的才华,也谈不上有竞争力。

最后,职业道德有利于大学生形成个人职业品牌。职业品牌是大学毕业生给予用人单位一种可以依赖的承诺与形象。企业要提高产品的质量,给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就必须要求职工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忠于职守,维护企业形象,力争为企业创造最大的利润,把个人发展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提升个人职业品牌的精神动力源动力,这也是与职业道德密切相关的,特别是服务性行业,如何给顾客提供服务和提供什么质量的服务直接就是职工道德的表现。

二、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在职业咨询渗透道德教育中的运用

1.在职业咨询中提升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认知能力。大学生逻辑阶段的发展是道德阶段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没有较高的逻辑阶段的获得,就不会出现大学生较高的道德阶段的发展。只有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大学生的道德发展才具有可能性。大学生逻辑思维发展阶段实际上已从基本认知能力方面规定了道德发展可能达到的阶段上限。在大学期间大学生绝大部分时间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只有到了高年级为期两个月的专业实习期才与用人单位接触,所以大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知比较缺乏,这是客观必然。职业咨询中职业咨询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必须考虑大学生的两个道德认知因素:一是大学生所面临的职业问题或职业问题所处的环境。二是解决职业道德培养的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有些职业道德问题可能是相当复杂的,大学生可能只看到求职过程中自己没有被录取的结果,而并没有深究自己是什么原因没有被用人单位录用的核心根源。目前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品牌,企业在招聘时会十分关注大学毕业生的软实力是否与企业文化相匹配,特别是大学生对所应聘的工作岗位的职业道德的认知状况。

2.在职业咨询中提升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判断能力。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在本质上是一种寻求和解决道德冲突的方式,因此要知道一种行为是否道德,我们必须知道个体如何判断其所面临的情境。按照科尔伯格的看法,道德认知是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并集中表现在道德判断上。他认为道德判断是人类道德要素中最重要的成份,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动的前提。因此,他所研究的道德认知发展主要集中于道德判断的发展[4]。因此,大学生职业道德的成熟首先是其职业道德判断上的成熟,然后是与职业道德判断相一致的职业道德行为上的成熟。大学生职业道德判断能力包括大学生对未来职业道德观念、职业规范、职业义务、职业责任的认知与判断。职业道德判断力是大学生对职业道德言行合理的分析与选择。科尔伯格宣称,个体所处的道德推理的阶段越高,就越能更富有责任地行动。即使在个体面临不同于原本道德情境的新情境时,他仍能一如既往地按照判断为正当的情境的选择而行动[5]。所以,培养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判断能力可以减少其在求职时的浮躁与急功近利思想,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和企业的进步有机结合,获得更大地发展空间。

3.在职业咨询中提升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发展能力。科尔伯格认为个体的道德发展,首先要具备其相应的逻辑理智发展条件,其次要具备其相应的社会角色承担发展条件。只有在这两个发展条件共同作用下,个体才能获得道德能力的发展。同时科尔伯格认为,个体道德发展的动力既不是来自他的先天成熟,也不是来自他的后天学习,而是来自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随着个体承担社会角色机会的增多,个体的道德经验不断结构化,不断同化吸收和调整平衡新的道德经验,从而使个体的道德结构产生新的质变,飞跃到新的水平。而个体的道德认知就是在一次又一次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质变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发展中相应的逻辑理智发展条件已经具备,但如果大学生只安心在学校中的学习,而不主动参与社会角色承担,则其还是不能获得道德发展。同样道理,如果大学生只安心在学校中的专业学习,而不主动参与职业的实践,或只是参与两个月短期的专业实习,最终是不能获得职业道德发展与提升职业道德发展能力的。因此,在职业咨询中要让大学生充分认识职业困惑的根源是其对社会和企业脱节与职业角色经验的缺乏,鼓励大学生从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或企业兼职中寻找原来职业困惑的答案。

三、运用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在职业咨询中渗透道德教育

1.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科尔伯格早期以道德认知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并特别重视儿童道德判断推理能力发展的具体表现。在他看来,“儿童道德成熟的标志是他做出道德判断和提出自己的道德原则的能力,而不是遵从他周围的成人的道德判断能力”[6]。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突出了活动过程产生的矛盾性和冲突性,有效地促使受教育者在痛苦、挫折和困境中经历道德判断的磨砺,获得促进个体道德发展的根本动力。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以道德两难故事为基本材料,让儿童对故事中的道德问题进行讨论并回答围绕该故事提出的相关问题,以此判断儿童所处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并引导和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方法。大学生相对来说身心发展已比较成熟,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经历,对问题往往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见解,能对各种问题进行价值的判断,做出好坏的选择。在职业咨询中进行职业道德问题的讨论,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问出自己最想知道和最关心的职业问题,而在团体咨询中也能在其他同学的意见中找寻切实可行的方法。在团体职业咨询过程中,学生在咨询师和同伴的指导下,围绕职业道德领域内某一中心问题,交流意见、相互启发,弄懂问题根源所在,共同面对,并相互提供解决职业难题的原则与方法。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表达内心对职业问题的想法。大学生在咨询师、咨询同伴的启发下,在与师生的互动中,使学生发现自己和同伴的职业问题,能逐步解决原来的问题与困惑,并掌握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促使今后碰到两难职业问题时能以积极的心态与科学的方法解决。

2.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在职业咨询中的运用。根据大学生职业问题的类别,可以通过给大学生提供一对一的个体职业咨询或一对多的团体职业咨询,运用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帮助其解决职业困惑。

首先,根据职业问题分类咨询。咨询师一方面要通过来访大学生的交流与职业测量表测出学生的主要职业问题,另一方面要积累和整理以往做过职业咨询学生的案例并归类。分类咨询有利于咨询师有针对性地选择职业道德两难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咨询师在给学生讲述职业道德两难案例时,应能让学生完全听懂并能复述出与职业问题相关案件中的情节,使学生能真正明确案例中的职业道德两难问题和矛盾冲突是什么。

其次,引发咨询者对道德两难问题的思考。在组织学生讨论时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准备时间,还需就案例里的职业道德难题提出一些相关问题以启发学生思考。讨论时可采取先分小组进行,然后再集中的办法,让每个人都有充分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咨询师要注意让学生就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辩论,要能引起学生职业道德认知上的冲突,以引发更深的思考和逻辑推理,要让职业道德发展阶段相邻的同学有相互交流的机会,使较低水平的同学能学到较高阶段的职业道德推理。

最后,通过总结与回访巩固大学生职业咨询的效果。讨论不要追求意见一致的结局,而应通过讨论达到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推理能力和认知水平的目的。讨论结束前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继续对该问题作进一步推导和传授学生现有水平还无法理解的高层次道德伦理,从而引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积极思考和认知冲突,给他们提供学习职业道德推理的机会,提供高于他们已有职业道德水平的一个阶段的思维模式。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将有效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判断的发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大学生未来职业道德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 劳伦斯・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魏贤超(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