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物流信息化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物流信息化特点范文1
1基于电子商务情形下的物流信息化
1.1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指的是在通过计算机平台,按照相关交易规则而开展的一系列交易活动,在这个活动中的买卖双方以及通过互联网或者是计算机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而开展的一系列商业交易活动。
1.2物流信息化
物流信息化,指的是使用信息技术,将企业内部交易活动过程进行整和,进而新城规模化、网络化企业。现代化物流信息化最主要的“四流合一”标志,主要包括了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以及商流,同时也是发展现代化物流的主要趋势。
1.3基于电子商务背景下的物流信息化
将物流信息化与电子商务进行结合,两者形成相辅相成、互相支撑、不可分割的局面。第三方物流通过缩短空间距离以及时间,形成良好的时空效用,而电子商务在缩短距离与时间方面具有大大的优势,促进了信息传输的高效率,故而也促进了物流效率的提升。
2电子商务条件下物流信息化特点
2.1物流信息化
当下,基于电子商务情形下的现代物流,即物流信息化,是最突出的特点,同时也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必然趋势和方向。物流信息代码采集、物流信息商品化、物流信息数据化、物流信息相关信息处理计算机化,这些都是物流信息化最主要的特征。如果电子商务没有依靠物流信息化来作支持,就无法满足低成本、准确、集成、快速的电子商务要求。
2.2物流自动化
自动化需要以信息化来作为基础,自动化最主要的关键点就是机电一体化,主要特征体现在外部无人化,主要的优势就是省力,另外,物流自动化有利于扩大物流运营的能力以及劳动的生产率,进一步减少物流流程中的失误情况。物流自动化的相关设备主要有自动存取设备、自动分拣设备、货物自动跟踪系统以及自动辨别系统等等。
2.3物流智能化
实际上,物流的自动化以及信息化发展目的就是使得物流智能化,诸多物流活动中大部分的决定都需要通过物流信息化的支持才能得到良好的处理,比如运输路线怎么抉择、库存大小、物流配送中心的选择等等,未来的物流发展必将会迈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2.4物流柔性化
目前电子商务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为了满足企业的生产、消费以及流通目的,透性化物流这种物流模式在未来必将得到青睐,柔性化物流的主要优势就是周期短、批量小、品种多、批次多等等,是现代化物流中最优的组织手段,同时也能够使得物流活动更加灵活化。
3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化问题解析
3.1标准散乱,无法与电子商务紧密联系
当下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标准化缺乏健全的机制,严重妨碍了物流信息化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物流标准,也严格制定了常用物流设施设备的相关标准,但是物流术语、作业、数据的传输等方面的标准化机制,仍然还没有健全。这样一来,使得物流信息化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无法实现规范化的数据流程以及资源共享。作为现代电子商务最关键的物流部分,一旦无法实现资源共享以及规范信息过程的话,那么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就显得十分的困难。
3.2物流信息与电子商务管理不协调,信息共享不及时
面对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相关部门也给出了一些管理建议,并投资创建了诸多相关信息平台以及网络平台,但是从部分物流信息平台运作以及市场需求立场而言,效果并不怎么好。最主要的源由还是在于相关的政策和建议缺乏实际需求,可行性策略也没有深入细致的分析,使得物流信息平台与实际活动出现不协调的现象,无法确保物流信息的权威性、真实性以及完整性。另外,因为每个企业都是独立存在的,在某种程度上对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无法形成有效的物流信息共享机制以及交换机制。
3.3物流培训教育落后,缺乏物流人才
人才竞争是现代最主要的竞争,而物流行业的竞争也亦是如此。物流人才是保障物流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物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当下我国物流管理人才教育一直处于滞后状态,大部分物流企业中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物流知识,无法满足现代竞争以及企业发展的要求。物流行业的相关理论也没有与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相适应,物流专业人才十分匮乏严重阻碍了物流信息化的发展。虽然当下我国在物流教育培训方面,拥有庞大的队伍,但是真正的物流专业教育人才却十分缺少,大部分都是从其他相关专业当中转过来的,立足于学生立场而言,掌握了相关理论概念,但是实际操作却十分匮乏,无法将理论概念付诸实践。
3.4物流企业管理理念以及方式无法满足物流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我国大部分中小型物流企业当中,诸多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比较落后,只侧重于当前实际利益,忽略了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无法全面的了解物理信息化的重要性,使得大部分物流企业管理者仍然将OA作为建设信息化的关键点,无法适应现代信息化的发展速度。另外,因为中小型物流企业创建信息系统方面,会影响到管理方式、工作过程以及队伍结构,需要大范围的转变企业内部各项关系,这就使得中小型物流企业不敢也不愿意采用这种转变方式,进而妨碍了物流信息化的发展。
3.5资金不足,无法创建合适的信息平台
就中小型物流企业而言,因为自身资金、规模的限制,无法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构建信息系统,再加上企业在建设时候需要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难以实现立竿见影的成效,故而大部分中小型物流企业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资金来创建信息平台。此外,市场上的物流信息软件主要适应于大型物理企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功能以及价格方面,中小型物流企业无法适应,这就使得物流软件开发商与中小型物流企业难以实现良好的合作,研发针对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软件。
4几点建议
4.1转变管理理念,促进物流信息化水平提升
首先,做好物流信息化宣传工作,让全体员工清楚的认识到什么是物流信息化,进而明白发展物流信息化的必要性。只有发展信息化物流,才能从基础上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以此来适应发展电子商务的要求。其次,做好相关教育培训工作,以企业高层领导为主,指导员工进行培训教育,进而决定企业文化以及发展方向,只有决策者明白物流信息化的重要性,才能建设和发展企业,从而迈向更高的物流信息化水平。
4.2制定标准流程,统一业务过程,与电子商务相结合
第一,要统一业务整个过程,制定业务流程标准。相关部门应当加大标准完善力度,大力支持物流行业的发展,引导物流行业制定统一的标准流程,按照需要以及国家相关政策建立健全标准。第二,企业在标准制定方面,应当积极与当地政策相配合,贯彻落实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化的各项标准,促进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流转效率提升。另外,加强重组物流业务过程,按照事实状况,修改过程中无法适应发展电子商务要求的各个方面内容,进而将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4.3研发针对性的信息化物流软件
针对中小型物流企业,应当增强相关信息化软件的开发,加强中小型物流企业与物流软件开发商的合作,研发出适应中小型物流企业的软件,又能跟上现代化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相关政策也应当加大力度给予支持,促进两者之间的良好的合作关系。
4.4积极培养物流人才
第一,在培养物流专业人才方面,应当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理论知识相联系,教育出物流专业化的人才,并拟定人才引进办法,有效充分发挥物流信息化人才的作用。另外,还要对企业在职员工进行培训,主要包括物流信息化相关知识,实施上岗资格认证机制,从根源上促进物流队伍综合素养提升,进一步提升物流信息化建设速度。
4.5主动拓展活动范畴
物流企业建设信息化系统,拓展物流电子商务是扩展活动交易、降低成本的最佳捷径。基于物流信息系统的支撑,以电子商务交易作为前提,以物流信息系统为基础,利用安全技术,可以适当扩展EDI活动。对于大部分中小型物流企业而言,发展物流电子商务能够满足现代化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以后的电子商务活动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电子商务,信息的获取会变得更加的快捷,促进了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5总结
综上,当下电子商务时代成就了物流信息化。基于电子商务背景的物流信息化发展,是未来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促进现代信息管理水平的提升,简化商品交易流程,进而充分利用了物流资源,促使物流运作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田媛.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信息化问题研究[J].物流技术,2012(03):206-208.
[2]侯颖.电子商务背景下我国物流业发展研究[D].郑州大学,2015.
[3]吕桂敏.BtoC电子商务的物流信息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0.
[4]高茜.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
[5]罗璇.B2C电子商务下物流模式及运营机制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3.
[6]蒋小会.S公司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2.
物流信息化特点范文2
关键词:物流信息化;信息技术;现代企业;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3-0094-02
现代企业发展离不开物流信息化的支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基础,依靠物流信息系统的支撑,可以实现产品全程监控、可视化管理,降低“牛鞭效应”和成本,增强企业的反应能力。对于现代企业来说,通过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可以提高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竞争力,增加客户满意度,提高产品的占有率,保证供货速度的可获得性以及良好的服务品质。
一、物流信息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物流信息化是指现代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物流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的灵魂,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物流信息化的目标模式是以提高效率为核心,而不仅仅是追求单纯的效益。通过信息化管理,使对客户的供货期逐渐缩短。系统的各个物流单元都是围绕着如何缩短供货时间,提高供货效率来设计解决方案,从而整合成一个高效率的物流系统。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把提高效率视为现代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现代企业中物流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等发展趋势,其中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和现代化方式,对物流市场做出快速反应,对资源进行快速整合,并使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最优集成为新的管理模式。
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因此,条码技术(barcode)、数据库技术(Database)、电子订货系统(EOS:Electronic Ordering System)、电子数据交换(EOS: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快速反应(QR:Quick Response)及有效的客户反映(ECR:Effective Customer Response)、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等先进技术与管理策略在现代企业中将会得到普遍的应用。
物流信息化的最大特点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实际的物流业务中。首先,广泛应用互联网搭建物流信息平台,互联网的发展和规范管理,特别是安全软件和技术设备的发展为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环境;其次,将优化的物流运作流程融入软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标准化、模块化的物流与供应链软件产品,为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最后,加速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为企业间的信息沟通和采用应用服务(ASP)模式降低信息化成本创造了条件。为物流信息化创造良好的应用环境,提高物流信息化的应用水平,是推进物流信息化的关键所在。
二、物流信息化对现代企业的影响
现代意义下的物流只有在通信网络、信息技术支持下才能得以实现。没有信息网络的快速信息传递,物流系统是无法实现高效快捷的服务的。
在现代物流企业中,运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微机技术进行的运输车辆管理、订货管理、库存控制、配送中心管理及工厂和配送中心的选址分析等,都是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具体运用形式。在现代制造企业采用的CAD、CAM和CIM技术,使物流中材料管理的概念得以实现。在零售企业中,POS技术的引入以及数据采集的条形码技术和扫描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物流信息的反应速度。
信息技术提供了对物流中大量的、多变的数据进行快速、准确、及时的采集、分析和处理的功能。它提高了信息反应速度,增强了供应链的透明度,从而大大提高了控制管理能力和客户服务水平,提高了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益。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不必再花费巨资进行产品信息采集了。企业可以在网上电子公告,对用户进行调查;也可以将产品调查标放在企业主页或者某个知名站点上(尤其是某类产品的专业站点),让用户在网上即时填表或者下载填表后返回;此外企业还可以根据所掌握的客户资料,发电子邮件。当信息系统通过网络采集到足够的产品信息后,企业决策层根据这些信息适时调整生产计划,适时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产品一旦定型,客户就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系统下单订货,这些信息反馈到企业,企业立即组织生产,最后通过配送系统及时送到用户手中。
三、物流信息化促使现代企业的重组和变革
物流信息化将给社会经济带来迅猛而且深刻的影响。它把商店、广告、订货、购买、货币、支付、认证等实物和实物处理虚拟化、信息化,使它们变成脱离实体而能在计算机网络上处理的信息,强化了信息处理,弱化了实体处理,用信息处理来控制实体处理,使实体处理更科学化、效率化。所以最后结果是它必将导致产业结构大重组,原有的一些行业、企业、单位将逐渐消亡,社会上将会新增加一些行业、企业和机构,也将扩大一些行业、企业和机构。产业重组将从根本上改变现代企业内部运作、外部合作和交流的机制,前所未有地提高整个社会资源的运行效率。
产业结构重组的结果,使得社会上的产业只剩下两大类,一类是实业,包括制造业和物流业;一类是信息业,包括广告、订货、销售、购买、服务、金融、支付和信息处理业等。在实业中,制造业和物流业相比,制造业会逐渐弱化,而物流业会逐渐强化。制造业的弱化,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购买力水平的提高,需求朝着个性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而影响到产品生产,使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供给过剩时有发生,企业不得不实行柔性生产,企业的组织结构也由固定型转变为灵活型,能随时根据产品品种、规格、产量的变化而变化。随着这种企业的增加,尤其是虚拟企业的增加,制造业的实体企业不得不随时变化规模,时大时小,甚至时存时亡。另外,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必须更加重视市场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这就使得企业生产经营的内部结构由橄榄型(如图1)变成哑铃型(如图2)。这些导致了制造业的弱化,而物流企业则会越来越强化。
物流企业不但要把货物送到用户手中,而且还包括生产企业及时进货入库等。物流企业既是生产企业的仓库,又是用户的实物供应者。要求物流体系必须采用信息化运作方式,实现信息和数据的即时传递,货物的自动识别、分拣和跟踪,以及生产、仓储、运输等各环节的协调。随着物流业地位的提高,它在国民经济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表现,物流活动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使得物流信息化问题变得十分迫切。物流必须尽快实现信息化,提高自己的效率以适应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否则就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四、现代企业进行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1.转变物流信息化建设理念。物流信息化的内含是管理创新。信息化是一个管理工具,在实施物流信息化的过程中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优化,删除多余的环节,建立工作流程的规范化,再以信息化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在运作中不断地调整与优化。换言之,要用物流信息化去反映先进的管理理念,体现先进的运作流程,而不是用信息化去维持现有流程甚至是落后的流程。因此,物流信息化是与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密不可分的。
2.合理应用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分类编码技术、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企业应因地制宜的利用信息技术及其他交叉学科技术提升其综合管理水平。
3.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是要解决整个行业的信息化问题。公共信息平台是向各类用户提供信息交换与共享服务的开放式的网络信息系统,如物流信息的与共享,物流行业与其他相关机构的信息交互。这些信息化需求不可能由某一企业单独承担,而应该由外部的服务供应商或政府部门负责满足。这一层次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物流公共信息交换平台、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EDI网络服务中心等。
4.加快物流信息标准化建设。在现代企业的产业链中推广标准化的物流信息,使其在产业链中能最大程度的快速、准确的传递,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这就要求各相关企业联合起来,使用标准的物流信息化信息,具体包括:专业术语、计量单位、基础模块等方面的标准化;合同、单据、标签、管理报告的标准化;业务统计指标、关键绩效衡量指标的标准化;客户开发、供应商选择、成本结算等业务流程规范化;采购、运输、储存、终端销售等操作流程与作业行为规范化等。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进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转型。
5.物流信息化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提高,取决于物流企业员工的信息化知识和水平的高低,员工的物流信息化知识水平高,乐意使用信息化技术和设备,可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员工有舒适感和成就感,从而推动物流信息化进程。加强物流信息相关人才的培养,解决企业中物流人才缺乏的问题,主要的办法是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在培养中,一要加强物流企业与各高校的合作,使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二要注重在实践中培养锻炼人才,以便形成一支熟悉物流运作规律、具有开拓精神的适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企业家队伍和物流经营骨干队伍;三要重视所有员工的基础培训、业务培训和观念培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通过这三种方式,可以为现代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建设快速、持续的提供所需人才。
五、结语
物流信息化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而物流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又反过来促进企业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而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总之,企业进行物流信息化建设,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及时而准确地掌握各种信息,调动自己的可用资源,构筑起一体化的信息网络,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物流信息化是当今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对物流信息化的应用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荀启明.现代物流发展趋势与促进我国物流发展的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4,(9).
[2]李光荣.物流信息化:我国物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之路[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4,(5).
[3]翁适.国际物流信息化发展趋势及策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13).
[4]陈业玲.连锁零售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8).
物流信息化特点范文3
关键词:廊坊市;蔬菜信息化;方案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176-02
廊坊地区从1994年开始重点发展蔬菜生产,通过进行区域规划、建设蔬菜生产基地、普及先进实用技术等多项工作,使全市蔬菜生产在种植面积、栽培水平和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快发展,蔬菜生产整体栽培水平和蔬菜产品质量得到了较快提升。然而,近来一些地方的菜农由于市场信息闭塞或失灵、运输条件限制等原因,致使已经丰收了的蔬菜不能及时运出卖掉,有的甚至白白烂掉;而此时市民吃的蔬菜价格却居高不下,甚至有时买不到新鲜蔬菜,这一“怪现象”的根源在于蔬菜信息化程度低,菜农和需求方不能货畅其流。
一、蔬菜物流信息化特点
蔬菜物流信息化是指蔬菜生产及加工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蔬菜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蔬菜由于其产地分散,品种区域性强,其信息的种类较多,时效性要求高,
另外,蔬菜信息受天气、交通、环境污染及市场供需变化等众多因素影响, 变化繁杂,控制难度较大。
二、廊坊市蔬菜物流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
多年来,廊坊市蔬菜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从种植面积的扩大,到产品的品牌化,再到经营形式的多样化。这些成就既得益于廊坊本身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又要归功于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大胆创新。廊坊市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对农业做出的三年发展规划为现代农业发展指出了新方向,也再次强调了发展蔬菜物流信息化的必要性。具体表现在:
(一)主导产业发展面临困境
廊坊地处京津之间,蔬菜生产是廊坊市农业规划的重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廊坊市这一主导产业仍处于粗放经营状态,把主导产业变成增收产业还需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而蔬菜物流信息化可以有效促使蔬菜的合理流动,减少蔬菜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降低流通成本和交易费用。因此,无论是廊坊地区蔬菜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整个京津地区蔬菜流通的角度来看,大力发展蔬菜物流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二)蔬菜流通市场日益壮大,蔬菜信息量激增
近期签署的《河北省供销合作总社、廊坊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协议》指出,廊坊市将加快构建农村现代流通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到2013年底,在全市建设1家年交易额10亿元以上的产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培育3家年销售收入超1000万元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冷藏和流通龙头企业;在全市建设2个区域性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在所有乡镇和较大的行政村建立农资放心店,经营服务网点覆盖80%以上所辖行政村;培育2家年销售收入超千万元的日用消费品龙头企业,发展1200个乡和村级加盟店。这些新型服务网点的出现,使信息量激增,服务网点间信息传递是否高效决定了服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该协议落实的成败。
(三)农交会带来新技术与新理念
多年来在廊坊市举行的中国农产品交易会,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农业种植能手、农业学者、农学专家和农产品经销商,也带来很多新技术、新理念、新思路。第十五届农交会“农超对接”洽谈会上,广大领导和专家得到共识:“农超对接”便于控制产品的质量,降低商品运输成本,降低卖场商品价格,让利顾客,有利于产品的推广和认同。同时,减少了中间环节,减少了农户种植的盲目性,增加了农民利润。当然,“农超对接”成功的关键仍然在于信息的畅通传递。
(四)利益联结机制日趋完善。
廊坊市在大力推行“公司 + 基地 + 农户”蔬菜经营模式的基础上,不拘一格,形成“合同约定形式”、股份合作(土地入股分红)等较为稳定的利益连接方式,让农民分享到更多产业化经营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实现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了千家万户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廊坊市蔬菜物流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蔬菜本身的独特特点要求物流信息系统的信息时效性更强、信息传输的周期性更短。但是廊坊市现有的蔬菜物流信息系统还达不到这个要求,主要表现在信息网络不健全,信息网络资源分散。不仅在信息传输速度上满足不了蔬菜物流各个环节的信息及时性需求,而且在信息传输的数量和质量上也达不到蔬菜物流各个环节的信息需求。
(一)蔬菜流通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比较落后。现阶段,廊坊市蔬菜物流的信息化主要体现在蔬菜销售信息、蔬菜运输信息、蔬菜需求信息。根据相关调查,廊坊市现有蔬菜市场的销售模式大部分依然停留在最初级的商贩自主贩售阶段,约占市场的77%。另一种模式是生产者直接在市场上贩售,约占16.7%,通过订单模式销售为剩下的市场份额。即使部分地区已施行了现代化的网络信息系统,但在蔬菜流通中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存在着信息不集中、网络信息系统利用率不高、信息质量低等现象。
(二)蔬菜在流通中的温度状态信息以及蔬菜源头追溯信息严重缺乏。蔬菜物流信息不但包括市场信息,还包括物流资源信息,廊坊市当前市场所能提供的信息品种和质量远不能满足需要,没有全国及区域性蔬菜物流信息交换平台。
(三)蔬菜物流信息的标准化没有统一。由于蔬菜的特殊属性,使得蔬菜不可能和工业品一样实现完全的标准化,目前廊坊市缺乏蔬菜物流信息采集渠道及技术标准,未建立蔬菜批发市场及交易所信息系统规范。
四、促进廊坊市蔬菜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我国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数字农业专题项目(863计划)为各地开展蔬菜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各地也开始根据自己的地区特色,着手构建蔬菜物流信息化系统。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蔬菜物流信息化的难度,积极稳妥的开展推进。
首先,做好前期目标规划。廊坊市在规划和建设信息化之前,一定要对自身的需求和目标做好规划设计。聘请物流信息化专家对蔬菜行业的信息化工作进行指导,并按照自身的需要合理地选择系统平台以及应用逻辑的覆盖功能,同时要考虑到到信息化建设的系统性、全局性和整体性。
其次,加快蔬菜物流信息化工程建设,提高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加快建设一批蔬菜物流信息化示范工程,如在永清县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建立以GS1条码为主要追溯信息载体,结合永清县蔬菜产业特点,集企业生产管理、政府监管、公众信息查询等功能于一体的追溯系统。应充分利用现有RFID技术、3S (GPS、GIS、RS)技术及的呼出物流信息化技术的产业优势,运用高科技手段,实现蔬菜全生命周期和全过程实时监管,实现责任追溯机制。促进蔬菜物流管理的透明化、科技化、一体化,从而真正有效提高蔬菜运输的效率,加快现代蔬菜物流体系建设和物联网产业发展建设。
第三,充分利用公共信息平台。对于蔬菜物流市场来说,物流信息平台的重要作用在于得到最新的物流信息,而非建立一套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某企业或集团内部供应链的信息化。通过建立公共信息平台,把蔬菜物流涉及的采购商、承运人、托运人、金融服务等机构的信息都放在上面,如图1所示,通过这个平台大家来实现信息的交换,完成省内或省外各地区的物流服务。
第四,加强对农民物流信息化知识的培训。目前廊坊市进行的“百万农民大培训”主要针对蔬菜种植等技术进行培训,主要开展以现代农业技术、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机械管理、设施农业、畜牧兽医等专业为内容的技术岗位培训。结合目前廊坊市蔬菜流通中存在的众多问题,还应该加强对菜农物流信息化知识的培训,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牧民技能型人才,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不断拓宽培训思路,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最后,建立中小蔬菜物流企业的联盟。廊坊市蔬菜的种植、销售基本是散户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建立联盟是蔬菜物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策略。通过联盟,蔬菜物流企业不但可以生存,还有助于实现单个蔬菜物流企业无法做到的成本的降低、市场的巩固、营业额的增加等,而且还有利于信息标准化的推行。在这个联盟中,企业之间采用开放式信息网络,这样既有利于提高蔬菜物流效率,又能实现内外信息资源共享和有效利用。
大力发展蔬菜物流有极强的现实意义,通过建立高效、完善的蔬菜物流信息系统,加强信息的透明度和加快信息传播的及时性,以满足蔬菜物流的时效性和易腐性等的要求,从而保证蔬菜流通的质量、加快蔬菜流通的速度、提高菜农的收入,最终造福于人民群众。
作者单位: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物流信息化特点范文4
[关键词] 物流 信息平台 构建
物流信息平台是面向整个物流系统的,集成化,智能化的物流信息管理中心。物流信息平台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网络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等应用于物流信息系统中,按照既定的规则从不同的子系统提取信息,在平台内部对公用物流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和挖掘,为不同的使用者提供不同层次的信息服务、辅助决策以及相关业务服务,实现物流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和共享,以达到整合物流信息资源、降低整体物流成本,从而提升物流效率、推动物流产业发展。
一、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的需求分析
构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目的在于为相关行业部门进行物流管理与市场管理提供信息支撑条件;整合全社会微观物流资源,提供不同内容的信息服务;使相关行业管理部门与企业群体能进行有效沟通,实现快捷、便利的物流信息交流。因此,可以从物流企业、工商企业、政府部门三方面分析信息需求情况:
1.物流企业对物流信息服务的要求:公共物流基础设施资源信息,物流市场需求信息资源,物流业务运作信息资源,其他物流咨询服务等信息资源;
2.工商企业对物流信息服务的要求:物流供应商的资料,物流业务交易管理,专项及其他增值服务等;
3.政府部门对物流信息服务的要求:区域物流运行基本数据处理,区域物流资源整合支持功能,区域物流分析及其规划支持等。
不同参与单位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信息需求又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物流系统内外信息的依赖性:通过公共信息平台,提高物流信息获得性和减少信息成本;二是物流信息需求的差异性:主要体现为时间差异性、内容差异性和程度差异性;三是物流信息交换的复杂性;四是物流数据共享的有限性:部分物流企业对其特定用户是按封闭系统运行的,物流内部信息与外部共享范畴非常有限。
二、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的层次分析
由于我国物流理论发展的滞后性,目前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多处于自发阶段。总体上是统筹建设的少、重复建设的多,互连互通的少、自成体系的多,缺乏强有力地统一组织领导。因此,对于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笔者认为应沿着物流系统自身的发展轨迹而逐步深入。
对应物流系统的层次,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的第一个层次是建立标准的编码、协议以及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显示等基础的信息化的标准与应用工具。
第二层是在第一层的基础之上,通过必要的整合,使得服务平台具备信息化的特征,实现物流基本服务的信息化,使信息化深入到所有的物流子系统之中。
第三层是实现物流个性化的增值服务。主要包括数据的管理和挖掘、实现电子商务的职能等,是层次比较高的信息加工方面的任务,它所涉及的是整个物流作业流程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重组,真正实现精确化,这是一种质的飞跃。当前,许多学者正在研究供应链管理下的有关物流组织重组的问题,其实也反映了这一思想。
三、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
1.构建原则
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涉及多个行政城市、不同的政府部门、各行各业的物流相关企业,建设资金量大、周期长。因此建设过程要紧密结合物流业发展现状与物流发展的远景规划,重点遵循以下的几个原则:
一是系统规划的前瞻性与阶段性结合;二是功能设计的实用性与开放性相结合;三是技术先进性与安全性相结合;四是应用平台的整体优化;五是信息平台建设的可扩展性;六是信息平台规划要纳入区域总体战略规划;七是建设信息平台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逐步发展。
2.构建措施
(1)深化客户需求和物流信息化理论研究,确保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的发展方向
客户需求是牵引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直接动力,也是对物流能力的前瞻性设计,决定着物流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思路等重大问题。推进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客户需求和物流信息化发展等重大理论问题创新物流理论,指导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的实践。
(2)理顺发展思路,保证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的顺利进行
一是自上而下搞好顶层设计。物流信息平台构建是整个物流形态的系统质变,必须运用大系统的思维和方法,自上而下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最大限度的谋求结构和功能的优化,促使各个要素协调发展。二是自下而上搞好综合集成。物流信息平台构建不是凭空而来,也不是推倒重来,必须立足现有,采用综合集成方法,对已有的系统进行改造。各国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无不遵循这一思想。我国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的目标也应当是通过综合集成实现一体化。
(3)加强物流标准化建设,为物流信息平台构建提供保证
物流标准化建设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物资、设施标准化建设,即对各类物资器材和仓库、港口等设施进行统一编码。二是专业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即对物资管理、运输、流通加工等,都建立标准化的实施内容和制度化的实施流程。三是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的标准化,即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应用标准,保证系统的兼容性和资源共享。
(4)发展物流信息化设备,打牢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的物质基础
物流设备是物流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物流服务能力的重要因素。一是研发全新的物流信息化设备。积极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自主创新。与此同时,对于那些不可能引进的核心信息技术,要把它们的研发上升为国家意志,运用国家的力量进行技术攻关。二是对旧的物流设备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改造。这种方法是将信息技术成果应用到物流设备的改造中,通过嵌入、融合信息技术,来提高物流设备的信息化程度,使其服务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和增强。
参考文献:
物流信息化特点范文5
[关键词]物流信息化;物流信息平台;公共信息服务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8049
1 陕西省物流业信息化需求分析
近几年来陕西省物流业快速发展,物流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物流信息技术在交通物流行业开始应用,物流信息管理软件、移动监控平台已经开始被重视和应用,物流业信息化的发展正在逐渐走向成熟。随着陕西省物流的快速发展,物流信息化需求也逐年增长,物流需求呈现以下特点。
11 信息化的需求是分层次的
第一个层次以解决基础信息化目的为主,即完成信息的采集、传输、共享等环节,最后成为决策的依据,此类应用占80%左右。第二个层次涉及优化,主要是对流程的改造和操作的智能化,其运行模式包括不同程度的计算机智能化决策,此类应用占15%左右。第三个层次是供应链物流,涉及物流以外的领域,如采购与供应商管理、分销管理与市场预测等,整合优化的范围包括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此类应用占5%左右。
12 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需求迫切,并已经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实践
目前多数专家都同意这样一种观点:平台建设的难度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商业模式,在于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行能否实现自我良性循环,能否突破条块分割的体制实现服务功能的整合。
从物流信息的需求主体来分,陕西省物流信息化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需求:①物流企业的功能需求。②物流市场需求信息:主要是指客户企业的物流服务需求信息,包括运输、仓储、配送、加工、装卸需求等。③物流业务运作管理:包括物流电子数据交换(EDI)、物流交易管理、电子报关、税收和资金结算等。④物流基础设施信息:包括港口水运信息(船舶线路、船运公司情况、货运能力等)、铁路车站信息(列车线路、货运站场等)、机场航空信息(航班航线、航空公司的货运能力等)、交通状况信息、道路设施信息、规划国土信息等。⑤其他公共服务信息:包括物流市场调研和预测、物流相关政策、行业标准、法律法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天气预报等。
13 客户企业的功能需求
客户企业是物流服务的需求方,包括生产企业、商贸企业等。随着陕西物流业的发展,主要物流行业如医药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煤炭物流、烟草物流及装备制造业物流等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依赖物流信息化的提高。他们的需求主要包括:①物流市场供给信息:主要是指物流供应商的资料,包括物流企业的资质、服务范围、资源、规模、信誉评估和报价等。②物流业务运作管理:包括物流电子数据交换(EDI)、物流交易管理、合同管理、违约赔偿及补救处理等。
14 政府管理部门的功能需求
政府管理部门要求物流信息平台提供区域物流系统运行的基础数据,包括:物流业务种类,货运量,物流成交合同总金额,物流仓储量,物流设施保有量。物流企业的数量、规模和基本运行情况等信息,以便为物流预测、物流规划和设计等活动提供支持。
2 陕西省物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21 物流信息化的市场环境将逐步完善
持续的体制改革,破除垄断,实行多家竞争的格局正在形成。有关物流信息化的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将会有所突破。第三方物流和通信业的高速发展,将进一步刺激信息化需求。
22 从基础过程信息化向高级信息化发展
随着企业物流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及软件开发商对物流理解的逐步加深,物流企业的关注中心也将从追求局部优化逐渐转变为追求集成与协同,即从基础信息化向高级信息化发展。
23 第三方物流的信息集成将拓展客户服务的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客户要求物流企业能够提供及时、准确的物流信息,如装车出库、到货验收等业务操作的实时信息,以跟踪、了解货物实时的物流状态。因此,必须打破原有封闭式的物流系统架构,为客户提供实时的信息交换接口,为客户提供网上查询、邮件、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物流服务企业将实现与客户系统的信息集成。
24 新系统灾难性故障的防备将成为大型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重点,中小型物流企业信息化基础将进一步加强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内部各类业务对信息系统、计算机设备以及通信网络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因此,为提高信息系统及网络服务的连续性与高效性,需要进一步加强IT基础环境建设。
25 GPS、GIS、RFID等物流技术将在陕西省物流行业逐步推广应用 随着GPS、GIS、RFID技术的不断成熟、应用成本的逐步降低,以及其对物流活动价值的逐步体现,这些先进物流信息技术将在陕西省物流行业逐步推广应用。
26 区域物流信息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区域物流信息化的发展有利于企业和当地政府的信息交互,各级行政部门间协调性将会增强,省市级政府对物流市场的宏观管理和调控的能力也将会得到提高。此外,用不同的平台对不同区位或不同性质的物流系统资源进行整合,方便高效,信息透明度高,同时使平台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发挥地方优势。
3 陕西省物流业信息化发展问题分析
31 物流业务信息化技术及其应用问题
信息技术和物流设备落后已成为制约陕西现代物流业务发展的瓶颈。目前,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方面的应用不仅比较少,而且应用层次较低,计算机应用多局限在办公自动化和日常事务处理方面。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在拥有信息系统的物流企业中,其信息系统的业务功能和系统功能还不完善,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尚未形成。而且在国外物流企业得到广泛实用的条码技术、RFID、GPS/GIS和EDI技术在陕西企业的应用不够广泛。
32 企业信息化发展问题
陕西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仍然处在较低水平,存在诸多问题。从管理角度看,面临着许多事关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性挑战。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仍未确立权威地位;企业网站使用在低水平徘徊;企业自行开发信息平台效率较低;供需矛盾相当突出;缺乏成熟有效的方法指导;系统运营与实施方面缺乏足够的知识经验和运作思路,信息化人才缺乏,尤其在系统试行阶段,对员工的应用操作及规范管理均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增值服务发展缓慢;信息化的总体环境存在制约因素。
33 社会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发展问题
陕西省只有少数企业建设了物流信息平台,但其功能并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企业现有的信息平台尚无法满足客户基本需要,更无法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陕西省目前的行业信息平台也只是浅尝辄止,只能实现信息共享等最低层次的功能,成熟的投资机制尚未形成,缺乏资金来源。一些平台只是实现了信息的和共享等初级功能,目前还不存在具有高级功能的物流行业信息平台,加之缺乏后续建设资金和功能完善机制,既有设备无法发挥作用,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此外,提供基础信息和技术服务的公共平台进展缓慢,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尤其是中小企业物流信息化的需求。
34 其他物流信息化问题
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流物流信息系统,物流软件系统个性化不足;物流信息体系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不同行业的物流信息化要求各不相同;传统物流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也差异显著;物流信息系统的标准不统一,难以实现互通互联和信息共享,影响了物流市场的整合。另外,在网络的设计、优化方面也缺乏基础理论的指导。
4 结 论
针对陕西省物流业信息化发展需求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制定科学可行的物流信息化发展规划。物流企业应明确企业物流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在于构建信息优势和集成物流的“整体合力”,加快物流组织向“便于信息快速流动和开发利用”的转型,使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建立和完善能够有效衔接的企业物流信息化技术支撑体系,强化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中枢系统建设,强化物流决策理论研究和相应的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
参考文献:
[1]褚阳物流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9(17).
物流信息化特点范文6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仓储 配送 客户服务 一体化管理
1 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概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物流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统计, 2010年中国全社会物流总额为125.4万亿元,比10年前增长了6.3倍,年均增长22%。物流业持续保持快速的增长,对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物流信息化的长足发展。由于我国的物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业务流程重组、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等理念已经融入物流管理,加上通讯技术如宽带技术、无线技术、空间定位技术以及信息管理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一开始就迈入快速发展轨道。物流企业在为客户提供最佳的物流服务中,在不断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同时,积极进行物流信息化建设,商品代码和数据库的建立、运输网络合理化、销售网络系统化和物流中心管理电子化等的发展与应用,使物流效率大幅度地提高。由于信息化建设时间短,与国外先进物流企业相比,我国物流企业无论是在信息系统的软件还是硬件建设的方面都有待加强和完善。
2 物流信息系统及其特点
2.1物流、第三方物流及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是指企业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以较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
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本文主要研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
随着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包括安全完善的仓储、及时准确的配送、全程的货物跟踪、有效的客户沟通等,而要做到这些都必须有功能齐全的物流信息系统的支持才行。
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存储、传输、加工整理、维护和输出,为物流管理者及其他组织管理人员提供战略、战术及运作决策的支持,以达到组织的战略竞优,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与效益。
2.2物流信息系统设计原则
对物流企业来说,实施物流信息系统时,应根据企业自身的业务特点和业务流程,规划设计独特的物流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在整体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如下:
(1)管理一体化,物流一体化管理正是通过对物流全过程的统一管理,优化和完善物流过程中的操作流程,消除重复操作和多余环节,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及业务协同,降低物流成本。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在物流计划的驱动下,通过业务协同、消息驱动,为顾客提供最快速和最优质的服务,从而实现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流程标准化,标准化是现代物流技术的一个显著特征和发展趋势,同时也是现代物流技术实现的根本保证,高效和标准的业务流程将是物流系统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服务网络化,现代物流服务是一个全球网络化的服务,无论是物流、资金流,还是信息流,都呈网络化在公司与顾客之间、公司与其他合作伙伴之间流动。因此,物流信息系统必须避免信息孤岛,实现物流服务网络化。
系统开放性,系统必须提供标准的业务接口和功能强大的数据交换平台,有助于行业间的信息共享和加快物流速度,实现业务信息导入导出,满足与外界进行电子数据交换的需要,增强企业与客户的耦合度。
安全稳定性,信息系统必须具备很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例如信息系统必须提供相应用户校验策略和权限管理策略,对数据库具备安全的访问策略,对网络访问具备安全的策略来保障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界面友好性,为了方便操作人员的使用减少操作培训,系统必须具备统一的操作风格和方便的快捷键操作方式,从而提高业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3 物流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采购管理
采购指企业在一定的条件下从供应市场获取产品或服务作为企业资源, 以保证企业生产及经营活动正常开展的一项企业经营活动。采购既是一个商流过程,也是一个物流过程。信息系统将采购管理主要功能(采购计划与预算管理、价格管理、采购质量管理、采购合同管理、供应商管理、采购统计、采购目录、采购绩效评估等)纳入信息管理平台,有效保证了企业所需物品与服务的正常供应,保证了采购原材料的质量、采购成本的控制以及供应商管理。
仓储管理
仓储在物流系统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仓储管理就是对仓库及仓库内的物资所进行的管理,是物流企业为了充分利用仓储资源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过程。物流信息化将其主要功能包括货品储存、装卸作业、出入库过程、库房设施、产品盘点、条形码管理和仓储服务等,实行了电子化管理。管理系统支持仓库、区域、货位等多层次管理;提供物料ABC分类,提供物料的分级、分类管理;支持对库存物品的批次、单件、保质期管理方式;支持分销模式下的内部订单调拨;能够最大/安全库存量,超限报警处理、积压/短缺统计;支持多种仓库盘点,提供存盈、盘亏调整处理;可以动态地查看各种物料库存、各类进/出情况等,使得仓储管理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有效降低仓库成本,提高仓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配送管理
配送是指根据用户要求对货物进行筛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及时准确地送达指定地点。在配送的方法和线路规划上,应按照商品重量与体积等各因素拟定的派车计划、体积装载计划以及配送行程计划等作业系统。信息系统的介入使得第三方物流成为可能,使得第三方物流配送不再简单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而是对从生产者、供应商到消费者对产品制造、运输、保管、配置、传递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如何全面地、综合性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问题进行通盘考虑。由于信息系统的介入,订单管理、分拣作业管理、搬运作业管理、流通加工作业、库存管理、进货管理、出货管理、输配送作业管理、线路规划管理等配送管理的主要功能更快捷、合理、科学。
结算管理
根据公司财务管理的规定,对客户供应商的资金收付活动进行的反映、监督、控制和促进,实现与客户之间财务结算和对账,保障结算资金的安全运动。由于物流行业特殊性,其财务管理更具复杂性,信息化将账户管理、费用审核、费用核销、发票管理、资金管理、财务接口等纳入电子管理平台,实现财务系统与采购、销售、应收应付系统集成,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完美协调。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在物流行业中所完成的功能不仅仅是订货和支付,而是扩展到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商务过程,强化了信息处理,弱化了实体处理。电子商务中的交易,一般都包含着四种基本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物流企业电子商务平台是未来系统的发展趋势,客户不出门便可通过网站了解物流企业,贸易洽谈可以足不出户在网上解决,实现企业与客户零距离接触。物流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主要包括:网上订单、货物跟踪、电子对账、到货通知、运价、发票查询、电子支付、在线客服等。
客户管理
客户管理主要是开展系统化的客户研究,通过优化企业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利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企业能搜集、跟踪和分析每一个客户的信息,从而知道什么样的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真正做到一对一营销,同时还能观察和分析客户行为对企业收益的影响,使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及企业利润得到最优化。主要包括客户分级管理、客户信用评定、客户个性化服务、客户报价管理、销售过程管理、工作流程管理、客户服务管理、知识管理等。
决策支持
在完成业务操作层面的建设以后,系统将业务数据汇总整理,通过数据抽取和挖掘后,展现为多维分析报表,供领导和管理层参考,协助公司管理层鉴别、评估和比较物流战略和策略上的可选方案。通过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建立企业的物流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企业物流的可视化、实时动态管理,从而为系统用户进行预测、监测、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主要包括模型库管理、客户分析、竞争对手分析、财务分析、市场分析、配送路线分析、库存分析等。
4 物流信息系统给物流企业带来的效果
物流信息系统将传统的物流业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以电子流代替了实物流,可以大量减少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
物流信息系统为企业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差错率,提高业务效率提供了系统支撑,大大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物流信息系统中的客户服务平台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客户服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让客户对企业更了解,增加了信任度,从而更放心地将货物委托管理和运输。
在物流信息系统中,客户可以把自己的反馈建议反馈到系统中而航运企业则要根据客户的反馈及时了解市场情况和服务品质,做到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良性互动。
在物流信息系统中,当仓储低于阀值或者配送出现问题时,系统可以及时提醒业务人员,达到事先预警功能,保证业务安全稳定运作。
5 物流信息化现状分析及思考
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缺乏成熟有效的方法论指导。一些物流企业管理层在推进信息化进程时缺乏成熟有效的方法论指导,信息化建设仅仅理解为计算机的操作,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缺乏明确的总体设计、规划思路和策略。另外,还存在如重技术、轻管理,重开发、轻维护,重系统、轻数据等这样一些陈旧的观念。
一些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有追求“大而全”的现象。在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围绕本企业自身特点来建设,信息系统必须与企业流程相匹配。系统开发战略与企业业务的融合以及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应保持一致,切勿盲目跟风,信息化建设重点在于管理的理念和规范的流程实现,而不是追求大而全的系统,必须坚持以适合本企业的管理规范和业务流程为主导。
物流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滞后问题。物流信息化的建设不能是封闭系统,而应与客户、供应商、海关、码头、仓库、车队等进行有效的信息互通,避免信息孤岛。应充分发挥网络和数据接口的作用,实现多角度、多格式、多用途的接口。建立物流公共信息交换平台、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EDI网络服务中心等,实现行业物流信息的与共享、物流行业与其他相关机构的信息交互。
对于物流企业来说,信息化人才队伍的不足是制约企业信息化
发展的关键因素。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既懂物流业务,又懂信息化技术,要将两者结合起来为企业服务。因此,加强物流业务培训和实践,完善人才培养的力度是关键。
6 小结
本文分析研究了物流企业通过信息系统提升服务质量和拓展业务。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要坚持推进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和信息技术,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优化,这样才有利于服务的提升和市场的开拓,为物流企业创造出更高品质的服务、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邹生、何新华,《物流信息化与物联网建设》,电子工业出版社
2.黄中鼎,《现代物流管理(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