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战略实施的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战略实施的含义范文1
[关键词]开放获取 社会责任 法律有效性 可持续性 支撑机制
[分类号]G255.75
科技信息开放获取正在塑造新的学术交流机制,也在不断扩展其内涵和意义。本文将对开放获取的内涵变化、责任意义以及相应的实施战略进行分析。
1 开放获取:发展中的内涵
1.1 科技文献的开放获取
开放获取正式提出时的主要目标是科技文献的开放获取。2002年2月的《布达佩斯开放获取计划》提出推动科技文献的开放获取,即用户通过互联网免费阅读、下载、复制和传播作品,并提出开放获取的两种实现形式:开放出版,即期刊以免费获取方式,供公众开放阅读;开放存储,即作者在后将论文存储到机构或专业知识库,立即或延迟一段时间(一般为6到12个月)后开放。2003年10月,德国马普学会发起柏林会议,通过《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知识开放获取的柏林宣言》,将开放获取的对象扩展到科研论文、数据、参考资料、照片图表、学术类多媒体资源等,并提出了开放获取的两个条件:①作者或版权所有人承诺向所有用户提供免费的、不能撤回的和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复制、利用、传播权利,只需保证以适当方式表明作者权利;②作品的完整版本应以标准格式存储到在线存储库中以支持作品的开放获取和长期保存。同年6月《毕士达开放获取出版声明》,宣布支持开放获取,强调通过科学领域的行为准则为作品的负责任的使用建立约束。
1.2 科学数据的开放获取
2004年1月,经合组织(OECD)科技政策委员会《开放获取公共资助研究数据的宣言》,提出要建立公共资助的研究数据的开放获取机制,要建立透明的关于数据作者权、拥有权、使用伦理及其他限制、知识产权保护、使用者责任等的说明规则,通过标准化提高数据的互操作性,建立搜集和传播数据的最佳方法与技术等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原始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建立数据管理最佳方法和专门服务来促进全球数据共享的高效率等。同时要兼顾开放获取为科研创新带来的利益和保护合法权益所需要的限制间的平衡,在设计科研数据获取机制时应与国家的法律体系保持一致。2006年12月,OECD又颁布了《开放获取公共资助研究数据的原则和指南》,指出“公共资助的研究数据”是由政府机构研究获取的数据,或利用任何级别的政府资金资助的研究产生的数据。科学数据主要指用来作为科学研究主要来源的事实记录(数值分数、文字记录、图像和声音等)。实际上,科学数据开放获取中已经涉及到关于数据收集、处理、利用、保存和管理等一系列机制,已经成为科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组成部分。
1.3 教育资源与教育过程的开放获取
2007年9月,在南非开普敦举行的开放教育会议上了《开普敦开放教育宣言――解放开放教育资源的潜力》指出,教育者和教育机构通过创造和传播大量的开放资源,建立和推广各种支持内容创建、合作学习、知识共享、交互讨论和开放传播的教育技术,不但使更多人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而且能使教育本身更有效,一种新型的以教育者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共同创造知识和共同推动知识发展的教育模式,一种以参与、交互、创造为特征的教育过程将应运而生。2008年,麻省理工学院出版了《开放教育:通过开放技术、开放内容和开放知识推进教育发展》,指出开放教育不仅提供了开放的教育资源使得更多的人能更方便地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包括通过虚拟试验或可网络操作的仪器而获得的实验资源),更重要的是利用诸如Web 2.0技术使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主动的创造者和教育者,教育过程可以真正成为沉浸式、参与式、交互式、合作化和自适应的过程。这种开放教育所支持的知识的可复用性(reuse)、可融汇性(remiX)和可重定向性(re―purpose)将创造融汇的(biended)和无边界的(Bounda―ry-less)的教育模式,对好奇心的激发、学习过程的参与和交互、跨领域的发现和理解、新知识的产生和优化等将产生深远影响。开放教育将造就新的教育生态(Educational Ecology)。
开放获取的内涵不断扩展,不仅是覆盖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种类,而且逐步把信息的收集、处理、管理与保存等机制都纳入开放环境,把知识资源和利用知识的手段与过程纳入开放机制,实际上是建立开放的知识基础设施和开放的教育与知识创造过程。“开放”对教育和知识创造的影响不断深入,不仅能使教育和科研更广泛、更平等、更经济,而且将创造参与式、交互式、充分合作和有机融汇的教育与科研模式,大幅度提高传播知识和创造知识的效率。当教育与科研无障碍地向广泛的参与者乃至社会开放,向交互与合作开放,向交叉与融汇开放,向复杂与变化开放,很可能为教育和科研本身带来革命性变化。
2 开放获取:深化的意义与责任
开放获取的提出最初源于学术期刊的大幅度涨价,这种涨价大大超过图书馆订购经费的增幅,逼得图书馆不得不减少期刊订购,造成了所谓的期刊危机(Serials Crisis)。电子期刊出现后,出版商设立了许多限制,将图书馆订购电子期刊的使用限制在一定范围,形成所谓的许可危机(Permissions crisis),阻碍了对学术研究成果的广泛传播和有效利用。但是,开放获取不仅仅是图书馆的问题或信息获取的问题。由于科学知识的广泛交流对于科学发展的不可或缺性,开放获取成为重要的科学事业问题;由于科学家和科研机构有责任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应用,开放获取也成为科学界的职业责任与社会责任问题;由于科学资助机构有责任保证公共资金资助的研究成果得到广泛传播、公平利用和长期保存,因此,开放获取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全面认识开放获取的意义与责任,有助于梳理开放获取的各类责任主体及其尽责努力要求。
2.1 开放获取的经济意义与责任
从经济上讲,开放获取模式将在整体上大幅度节省科学交流的成本。据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统计,即使美国最富有的私立研究型大学所能担负的文献购买能力也不到他们希望为用户提供的文献量的70%,而连年增长的期刊价格使得很多图书馆不得不忍痛删刊、停刊。开放获取通过倡导免费获取学术信息资源,可以大大减少经济原因对信息传播、学术交流和科学发展的阻碍,具有明显的经济意义。Welleome Trust的研究指出,与传统的出版模式相比,开放获取出版能节省多达30%的费用。由欧洲粒子物理研究中
心牵头的SCOPE3计划测算,高能物理领域文献开放出版的费用只是现在相应期刊订购费的1/5或更少。考虑到全球非订购机构也能通过开放获取获得学术期刊信息,开放获取将为公众带来重要的经济利益。因此,科研资助机构和科研机构应认识到,资助和推动科研成果的开放获取,提高科学交流的效率,提高科研投入的回报率,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是科研资助与管理的责任之一。
2.2 开放获取的科学意义与责任
科学的生命力在于交流。没有科学知识的广泛交流,知识不可能得到传播、验证、修正、集成和发展。在当今网络化的地球村里,开放的交流意味着更好的合作和竞争。因此,任何限制、阻碍科学知识交流与传播的机制在本质上是反科学的。在25位诺贝尔奖得主致美国国会的公开信中提到:“科学是人类进步的方式,作为科研工作者和纳税人,我们反对妨碍、延迟、阻碍由政府税金资助的科学知识获取的种种障碍,这其中也包括我们自己的工作成果”。而且,有关研究已经初步证明,开放获取拓宽了文献的传播范围,增加了读者数量,提高了研究成果的显示度和影响力。仅仅将发表的论文存储在开放的机构知识库中,研究论文就比不实行自存储的论文引用率要高,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影响的增加还会加快。
更重要的是,从社会的角度讲,科学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研究成果变成社会广泛应用的知识,变成创造社会福利的产品和方法,变成社会成员科学素养的组成部分。科学界的社会责任之一就是促使科学知识尽可能广泛、快速、经济和方便地为尽可能多的人所共享。所谓期刊危机和许可危机,往往体现为科研知识(尤其是前沿研究知识)只能被少数科研教育机构获取,而社会大众,包括那些急需这些知识的企业和教育机构,都难以获得这些知识,这将严重影响到科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实现,严重影响到社会对科学本身的认识、认可和支持。促进开放获取是科学界促进科学自身发展和实现科学的社会价值的职业责任。
2.3 开放获取的政治意义与责任
对于公共资金支持的科研成果的开放获取是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公共政策问题。在许多国家,科技研究主要是依靠公共资金支持的,公众为大多数科学研究埋单,公众有权利获得这些研究所产生的知识。但由于期刊危机和许可危机,科研知识(尤其是前沿科研知识)只能为少数科研精英机构所获得,多数公众实际上被剥夺了对研究知识的获得权。在发展中国家,多数优秀研究成果都在国外商业性学术期刊发表(而且往往是用非本国语言撰写),一方面本国作者的知识产权(至少是网络传播权)落到出版商手里,公共投资的科研成果成为国外出版商向本国索取高额利润的工具;另一方面又使本国公众(包括未来的科学家们)被剥夺了利用这些知识进行学习和创造的权利。这使得社会在知识权上的公平难以真正实现,公共投资的公平利用难以真正实现,国家自主的科学知识资产及其社会共享能力和长久保存能力难以真正形成。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在积极采取行动。OECD在2005年的关于科学出版的报告中指出,政府应通过扩大研究成果传播范围使公共投资的科学研究获得比较好的回报;2006年美国25所大学的教务长在给高等教育界的公开信中提到,广泛传播学术研究成果对于实现高等教育推动知识进步、促进知识传播的长期使命至关重要;澳大利亚政府和研究理事会也积极强调开放获取的政治责任意义,要求公众资助的研究要保证公众获取来满足公众利益,通过开放获取使公共资助科研的经济和社会收益最大化。
对于科学家、科研机构和政府,开放获取不是一项善举,而是一个责任。对于科学家和科研机构,保证研究成果的公共可获得性是从事科学的道德责任和政治责任,是对纳税人应尽的义务和持续得到公共资助的必要条件,也是科研经费使用及其效率评价的透明性和可问责性的客观保证。对于政府及其科研资助部门,保证研究成果的公共可获得性是一项政治责任和管理责任,通过促进科研成果的广泛传播、有效共享和长期保存,保证科学知识尽快转化为社会福利和人民素质,提高科研投资的回报率,体现公共投资的公平性,提高科学研究的透明性和可问责性,保证国家科学知识资产的安全和永续利用。
3 开放获取:任重道远的战略突击
开放获取的理念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并得到全面推进,许多国际组织、国家和教育科研机构已采取积极措施推动开放获取:2007年10月,欧盟理事会批准它的科学研究委员会提出的开放获取建议,支持对公共资助的研究信息实行开放获取;2008年3月,欧洲大学协会批准了它的开放获取工作组的建议,支持建立开放获取的政策、组织机制和支撑机制;美国NIl4在国会立法授权下,从2005年5月起要求受资助者自愿实行开放存储,从2008年起要求受资助者强制实行开放存储;英国研究理事会(RCUKs)在2005、2006年连续支持开放获取的立场声明,它所属的BBSRC、ESRC、MRC已经制定了强制实施开放存储的政策,加上Wellcome Trust的强制开放存储政策和2007年6月英国癌病研究所公布的开放存储政策,使得开放获取授权覆盖了英国医学研究总量的90%以上;德国科学基金会(DFG)于2006年1月提出鼓励受资助的研究人员将研究论文实行开放存储或开放发表研究论文;法国科研中心(CNRS)于2005年3月提出了自身的开放获取政策;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在2008资助规定中鼓励受资助者实行开放存储,并要求对开放存储进行报告;加拿大社会科学和人文研究理事会(sSHRC)在2004年发表了支持开放获取的原则声明,并在2006年启动对开放出版期刊的资助;2007年9月,加拿大健康研究院(CIHR)要求受资助的研究成果实行开放存储或开放发表;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理事会(NSERC)在资助经费使用规则中明确允许将开放出版论文的费用作为研究费用;美国哈佛大学、加州大学、德国洪堡大学、哥廷根大学等许多科研教育机构都制定了开放获取的政策,各类出版商也逐步采取了多种方式来部分支持开放获取。
目前,开放出版期刊达到3680余种,开放知识库已达1200多个。但是,由于开放获取对科学交流的机制和权利等都带来重要影响,也引起了不少疑惑。分析和澄清这些疑惑,有助于建立积极的开放获取战略。
3.1 从战略高度落实开放获取的责任机制
尽管开放获取已经全面推进,但在遇到法律、政策、经济、机制等方面的阻力或不确定性问题时,还经常出现“责任缺失”,即主导开放获取实施的责任主体和可以调动必要资源来保障开放获取实施的责任主体缺失,导致政策和条件缺失。这往往是由于对开放获取的意义与责任的认识缺位所造成的。本文已经指出,开放获取不仅仅是信息获取的问题或者图书馆的问题,而且更是科学成果能否通过无阻碍的交流而健
康发展的问题,是科学成果能否通过社会化传播而有效实现其社会价值的问题,是保障公众平等获取科技信息、保障公民学习权的问题,是保障公共投资的透明性与可问责性的问题,而且还是保护国家科技知识资产的问题。正如德国外交部文化与教育专员Rolf―Di―eter Schnelle指出,“开放获取再也不仅是专家们讨论的事情,它已经成为欧洲政治议题的一个部分”。
需要澄清开放获取的责任意义来促使责任主体的到位。实行科技信息的开放获取,是科学家的职业责任、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是科研机构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道义责任和运营责任,是科研资助机构和政府机构的政治责任、管理责任和道义责任。正是科研机构、科研资助机构和科学家,对科技信息的开放获取负有首要的和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这个责任不仅仅是相关的政策,还包括通过经济、管理和人员的投入,完善法律,建立实施支撑机制,实行有效的激励与考核措施,并将这个过程纳入社会监督之中。
3.2 理直气壮地坚持开放获取的法律有效性
开放获取常被误解为与著作权法冲突,但实际上,开放获取政策有坚实的法律有效性基础。2008年9月,美国46名法学教授发出公开信,针对有人提出NIH开放存缴政策构成非自愿的著作权转移、侵犯出版者和作者的权利的指责,从法律角度系统说明NIH的政策并不构成非自愿权利转移,不是强制性合同,也没有侵犯出版者和作者的权利。由于NIH政策的标本意义和内容的法律意义,这里引用部分该公开信论述如下:NIH政策只是对资助条件的合同约定,研究者可以选择不接受NIH资助,从而不受这个限制,但如果研究者接受NIH资助,就意味着研究者自愿接受资助合同的条件,因此不存在非自愿的著作权转移。由于受资助者接受NIH资助条件远早于受资助成果的出版,当受资助者与出版商签订出版协议时,受资助者的成果权利转移必须遵守先前的资助合同,因此NIH政策并没有剥夺出版商的任何可以合法获得的权利。由于NIH要求开放存缴的是作者的最后定稿手稿,不是出版稿,因此不涉及出版商版权。由于NIH政策涉及的是合同条件,所以不属于著作权法律或国际协议中的限制与例外的约束范围。
NIH政策的法律效力还来源于知识产权关系中的政府目的许可(Government Purpose License),即对于接受政府资助的研究成果,政府有合同上的权利来获得成果的著作权或使用权,包括为了公众利益和政府活动来复制、传播、制作衍生作品等的权利。NIH在资助政策中明确规定,为履行政府职责,NIH必须获得非排他、不可撤销和免费的许可,以便联邦政府可以复制、发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或允许别人使用受资助研究的成果。我国著作权法中,这种政府目的许可体现在对法人作品权利、职务作品使用权利、委托创作作品的合同约定权利、以及“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使用已发表作品”权利的规定上。
而且,无论是开放出版还是开放存缴,已建立起以创作共用协议(Creative Commons)为代表的授权机制来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和公众的合理使用。
3.3 旗帜鲜明地改造传统学术交流模式
传统的商业化学术期刊确实在科学发展中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这种模式已经逐步被大商业出版商所绑架,越演越烈的期刊危机和许可危机就是明证。当垄断出版商的期刊价格增幅连续16年三倍超过消费者指数增长时,当最富有的大学都无法应付迅速上涨的期刊价格时,这个学术交流模式肯定出了大问题。开放获取顺应互联网的革命性发展,在打破出版商商业化垄断的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学术信息的广泛获取、共享和公平利用。同时,开放出版继续保持了专家编委和同行匿名评审等质量保障机制,并不会影响期刊质量,例如开放出版期刊PLoS Biology和PLoS Medicine的影响因子都达到同领域期刊影响因子最高组。而开放存缴本身是对已经出版的论文进行存缴和开放获取,其质量保证取决于的期刊,与是否开放获取无关。其实,开放获取对作者和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有着积极影响,已有研究数据表明,开放获取论文比非开放获取论文得到更多的浏览量和引用量。
毋庸置疑,开放获取确实冲击着已经被出版商绑架的传统学术信息交流模式,但这是一件好事,使得社会能有效地促进和保障科学交流与知识共享。
3.4 满怀信心地支持开放获取以提升可持续性
由于开放出版期刊没有稳定的订阅费,往往依靠作者论文处理费、基金资助、广告收入等来维持期刊的运行,许多人对开放出版期刊能否可持续存在疑问。而且,某些开放出版期刊收取较高的作者论文处理费,也带来对青年研究人员和发展中国家研究人员的不公平以及利益交易的危险。但是,开放出版期刊的主要传播形式是网络版,免去了昂贵的印刷、订阅管理、发行等成本,又有许多功能丰富的期刊出版开源软件支持,使得开放出版期刊的出版成本可以远低于传统期刊。而且,许多科研机构和资助机构已经将科研成果的出版作为科研本身的成本之一予以支持,例如已提到的资助机构允许将论文处理费作为研究经费,还有一些机构采取集团付费方式承担论文处理费(加州大学各分校、加州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马普学会、弗朗霍夫学会、利兹大学、曼切斯特大学等与BioMed Central的集团作者协议和马普学会为其所有成员支付New Journal of Physics的论文处理费),这样,开放出版期刊的可持续性得到积极的提升;开放出版期刊可持续性的另一影响因素是作者的认可度。确实,相当多作者对新兴的开放出版期刊的质量和影响持怀疑态度,但随着诸如PLoS Biology这样的高影响力开放出版期刊的出现,随着开放出版期刊整体的积累和成熟,科学界正日益接受开放获取文献。2006年获得菲尔茨奖的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证明庞加莱猜想的三篇论文,就只是在arXiv知识库中非正式“发表”,而这丝毫不影响他的科学贡献。还应看到,开放存缴正成为开放获取的主流,在机构知识库支持下,开放存缴对作者和社会不产生重要的成本负担。
当然,支持开放出版本身和建立管理机构知识库需要成本,但由于科技期刊和知识库本身在传播、保存知识方面的重要作用,科研机构和资助机构越来越将此作为知识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来建设,把这看成是教育科研机构正常运行、且能产生长远积极效用的投入。因此,可持续性已经不是影响开放获取的根本障碍。
3.5 努力尽责地为开放获取建立系统的支撑机制
战略实施的含义范文2
关键词:我国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01
一、我国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含义、特点以及实施的基本条件
(一)我国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含义
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简称SCM)是从战略的高度来对成本进行管理与控制的思想。战略成本管理思想最早由英国学者Kenneth Simmonds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传入中国,给中国企业成本管理带来了先进的理念。我国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是在充分考虑我国目前经济形式的情况下,根据企业自身特点所建立的成本管理方式,以稳固其在我国同类企业的优势地位,甚至可以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我国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
1.战略成本管理的全面性。战略成本管理的全面性体现在战略成本管理不仅要覆盖企业全部范畴,更要分析企业周围竞争对手的成本信息,然后通过比较进一步优化自身战略成本管理方式。
2.战略成本管理的竞争性。战略成本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保证企业稳步发展,而不仅仅是降低运营成本,降低成本的目的也是为了企业提高竞争力,以期健康发展。
3.战略成本管理的前瞻性。战略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不同,后者注重节省,而前者注重预防,对成本控制具有很高的前瞻性。
(三)我国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实施的基本条件
1.成熟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成熟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是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必要条件,因为战略成本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没有良好的企业管理制度作为依据,战略成本管理工作就不能顺利实施。
2.优秀的管理人才。任何工作都离不开人的参与,战略成本管理尤其突出的是“战略”二字,没有优秀的管理人才是不可能提出有战略意义的意见和想法的,所以高端管理人才也是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必要条件。
3.信息化工作方式的融入。企业所需的市场信息、对手资料以及原材料信息等数据量非常大,战略成本管理以手工方式执行根本不可能,将计算机辅助功能融入到战略成本管理中后,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
二、我国企业战略成本管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一)企业对战略成本管理不重视
企业的管理者往往将成本管理简单地等同于以降低成本为目的的管理思路,从战略的高度考虑成本管理并没有受到重视。而实际上,简单的以降低成本为管理思路的管理方式只能带来短期效益。这种靠降低成本带来的效益是没有任何竞争力的,因为企业无法有力地进行新产品的研发以及新市场的开发,企业运营必将进入恶性循环,对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二)战略成本管理范围不全面
现在很多企业只在产品生产时下功夫,实际上产品生产只是整个企业运营的一小部分,企业运营包括方方面面,如前期的采购、后期的销售、资金的追加和日常工作活动,这些方面的成本管理往往被忽视,导致虽然企业极力降低了生产成本,但企业的运营成本却没有减少,经济效益增加不明显。归根结底就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范围过小,没有全面覆盖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最终导致企业运营成本难以控制,企业竞争力无法有效提高。
(三)战略成本管理方法落后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成本管理方法仍采取原始的手工方式进行处理,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出错,这样严重违背当今现代化的成本管理理念。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些企业虽然引进了先进的成本管理信息化系统,但操作人员仍热衷和习惯于老方法,或者新系统与企业固有的运营模式不匹配,严重降低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
三、对我国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强化战略成本管理理念
首先,企业上至管理者下至普通员工必须形成成本管理理念,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从观念上改变了,才可能将成本管理工作做到位。具体做法从两方面来实施。第一,对于普通员工来说,首先要有成本管理的意识,将企业视为自己的家,不断提高自身成本管理意识以及更新成本管理观念,按照中央的要求建立学习型团队,不断提高员工自身素质对企业成本管理起到很关键的作用;第二,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首先,要从自身做起,为员工树立榜样,并且积极鼓励和支持员工的成本管理行为,对突出的团队和个人进行表彰。
(二)实施全面的战略成本管理
对于企业来说,运营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效益,效益的增加不是仅靠一两部分的控制就能达到的,需要对企业运营的全过程进行控制。成本管理不仅要控制生产成本,运营过程中涉及的阶段都要进行成本控制,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投入的情况下提高收益。并且不能盲目地闭门造车,一定要认清当今国内和国际形势,有目的地调整成本,充分发挥成本的决策功能。
(三)提高战略成本管理的信息技术含量
企业成本管理是一个涉及企业各个环节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高效的管理手段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因此,建立如何建立一套完备的交互式成本信息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就可以利用网络搜集供应商资料、原料信息和市场的供求信息,并通过管理系统进行成本管理的智能化处理,最后还需要人工进行分析,最后形成企业的成本管理战略。
参考文献:
[1]张文祥.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研究[J].财务与会计导刊,2005,2.
战略实施的含义范文3
摘 要:目标管理是近年高校为有效实现学校制定的目标而进行的探索。对于高等学校而言,引入目标管理,不但意味着管理手段的变化,而且对于学校管理实现科学化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高校目标管理包括目标制定、目标实施、部门考评、奖励与惩罚和反馈结果五个方面。实施高校目标管理需要具备管理者自身素质、目标科学性、目标物质保障等几个关键要素。在实现高校目标管理中应坚持激励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统一、系统性与多样性相统一、严肃性与灵活性相统一。
关键词:目标管理;高等学校;基本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2007)01-0149-03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学校的合并和重组,学校规模变得越来越大,过程管理已经不能满足效率和效益的需要。而目标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方法逐渐受到高等学校的关注,已经成为高等学校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方面。目标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现代管理方式,从理论上弄清目标管理的含义,对于指导管理实践活动是有很大帮助的。目标管理是高等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也是高等学校管理的有效手段,对于教育管理目的的最终实现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高等学校目标管理的概念与内涵
目标管理(简称mbo),是美国纽约高等学校教授杜拉克(peter drucker)1954年在其《管理实践》一书中最先提出并加以系统论述的。目标管理,是指人们通过确定目标、实施目标和按照目标的实施结果进行考评、奖惩的活动,是逐步实现“自我控制”的一种管理方法。它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目标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不断调整和完善,并全过程进行跟踪和监督;二是要求发挥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两方面的积极性,特别重视每个人在实现目标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行目标管理,首先必须提出明确的总目标,然后确立为实现总目标服务的子目标或目标体系,说明目标的意义,以及采取的有关方针和主要措施。至于各部门如何去确定自身的目标,如何制订相应的工作步骤,如何具体行动起来,则主要由各部门自己做主[1]。
高等学校目标管理是指学校管理者引导行政管理部门、院(系)等共同确定学校工作目标及其体系,并以总目标为指针,确定各单位的分目标,各单位在获得适当资源配置和授权的前提下,积极主动、自我控制,为自觉承诺的目标而奋斗,从而使学校的总目标得以实现的活动。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方法,高等学校目标管理使管理中心下移,行政管理部门、院系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利于实现治事与用人的有机结合,实现责、权、利的有机统一。//zuowen/
一般来讲,高等学校目标可分为两类:一是软性目标,也就是战略目标,即行为只有宏观指向,而且是弹性较大的目标。比如,“要使学校达到一流管理水平”、“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等等。这类目标的量化往往较为困难。但是,任何目标都应依据不同的性质落实到相当具体的程度,即使不能量化,也要做到实化、具体化,否则将会流于形式,难以真正落实。二是硬性目标,也就是战术目标,即行为具有具体指向,基本没有弹性的目标。这类目标往往是硬指标、硬任务。比如,“要使学生英语考试合格率达到97%”、“要使师生比例达到1:10”等等。这类目标有明确的量化指标,易于操作和落实。
实施目标管理要求学校管理者在制定目标时应当特别强调软性目标,也就是战略目标。学校管理者必须有战略眼光、战略构想、战略部署,并尽可能把战略意图体现在具体的子目标中。现实中应该注意的是,第一,在总的战略目标体系中,不一定每一子目标都是直接具有战略意义的,目标体系中的战略指向、战略构想、战略意图应当是其核心部分。第二,目标并非越空、越大、越高就越具有战略性。事实上,所谓战略目标主要是指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的目标,目标的战略性与务实要求可以统一起来,而且也必须统一起来。//zuowen/
对于不同级别的管理者来讲,目标管理的内容是有差别的。从学校上层、中层到基层,目标应越来越具体,措施与行为越来越明确。级别最低的管理者,其目标任务最具体,目标任务的硬性规定最多,可变动的成分最少。然而战略目标的含义又是相对的,从另一方面看,学校里的某个部门也可以有自己的战略目标。总之,从上到下,各个级别的管理者都有各自的全局问题、战略目标和战略要素,同时又有各自的具体目标和硬性任务。目标管理能够真正实现的关键之一,就是将战略目标与战术目标进行有机结合,并且在不同的管理级别上都能够充分体现出来。
二、高等学校目标管理的要素与路径
高等学校目标管理是一个完整的、连续的循环系统,由制定目标开始,经目标实施、部门考评、奖惩到反馈,再到新的目标制定。这种路径如图1所示。
由此可见,高等学校目标管理实际上包括了五个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要素:目标制定、目标实施、部门考评、奖励与惩罚、反馈结果。
(一)目标制定
目标制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学校总目标的制定和各部门目标的制定。学校应根据发展规划和实际情况制定学校的远景目标和近期目标,各部门确定目标要以学校的总目标为前提,但部门又必须依据自身实际进一步将学校目标落实。此外,各部门在明确本单位目标后,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量化和细化工作,逐级将目标分解到教职工身上。/
(二)目标实施
制定的目标必须通过实施才能产生效果。在目标实施过程中,不仅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授予相应的权力,保证部门职责的履行和任务的完成,还要给予相应的利益作为承担责任和任务的报酬,实现责、权、利相统一。
(三)考评与奖惩
考评是对实施目标的组织和个人所实现目标程度的衡量,也是对目标管理成果的评价。考评的依据来自量化后的目标体系,即考核指标体系。根据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打分,再根据考评结果予以奖惩。
(四)反馈
反馈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学校以事实和数据为载体,向各部门反馈考评结果。二是学校针对部门考评中出现的实际情况,特别是一些不平衡指数作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将研究和分析后得出的指导性意见反馈给各部门,指引和督促其改进工作,使学校高效地向总目标迈进。
不过,反馈并不是目标管理的终点。在目标管理过程中,学校和部门要根据反馈的信息,结合新的变化情况制定新的目标,再进行新一轮的目标实施、考评、奖惩和反馈,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三、实现高等学校目标管理应具备的条件
高等学校目标管理的有效实现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条件。/
战略实施的含义范文4
一、品牌战略的含义
品牌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无形资产,是用于识别特定消费者或者特定消费群体的,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是商品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形式的整合。在当代社会中,品牌的含义更加具有象征性、体验性,它表达的是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品牌战略是指企业为了提高品牌的竞争力,在质量、价格、营销及管理等方面进行的全局性的战略选择。通过创立品牌形成良好社会形象,提升产品知名度,并以品牌为知名度来开拓市场,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扩大市场占有率,取得丰厚利润回报。目前,品牌战略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核心,也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品牌战略的关键是在同行业产品越来越趋于同质化的情况下,使开发的同质化产品体现出异质性。判断一个品牌是否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不是企业家、经济学家,而是消费者,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选择那些超越同类产品,具有明显特点的品牌产品。
企业的品牌战略,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品牌战略的实施必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品牌的形成策略与技术研究;另一方面是品牌的经营策略研究。
二、品牌战略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现代社会已经步入知识、信息经济时代,技术的创新速度不断加快,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市场进入壁垒,同时,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的竞争逐渐趋于平稳,使得同行业的竞争者急剧增加,从而给消费者提供了较为宽广的选择空间;这迫使企业逐渐把竞争的重点放在塑造知名品牌,通过品牌优势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独一无二的突出地位与独特形象,形成企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因此实施品牌战略就成为企业的必然之举。
从这个角度来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力量,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品牌战略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增加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因为品牌作为一个集合概念,包括产品质量、技术、形象、功能、效用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品牌具有产品识别的功能,企业通过品牌对消费者的产品购买起着导向作用。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是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消费者对于某一产品的需求偏好也并不是完全清楚,其购买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理性的。品牌能够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作用,使消费者对其产品产生好感。由此可见,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品牌,只要品牌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消费者就会比较满意,不会关注品牌后的企业。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定位准确的差异化品牌就可以引导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尽管该产品在产品质量、品质等方面对消费者的物质满足上并没有独特之处,但通过企业品牌战略的推广,满足了特定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在同行业竞争中,一个具有著名品牌和驰名商标的产品,更容易取得购买者的信任和好感,促使消费者逐步形成品牌偏好,达到重复购买或者高价购买的效果。
(二)使企业在经营中掌握主动权
一个科学的品牌战略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建立在品牌分析基础之上的,即通过对市场、产品和消费者进行深入的分析,逐渐形成与自身企业相匹配的发展战略,因此品牌战略的实施一般包括四个步骤,即调查与研究品牌、培育与推广品牌、考评与调整品牌、开发品牌,在这四个步骤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企业自身都是在主动积极地研究品牌、分析市场,积极培育与推广品牌,对阶段性工作进行考评与调整,每一个步骤都充分反映了企业的主动性。
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时,对社会资源和市场资源的组织和整合不是盲目进行的,而是以企业需求来确定的,具体到需要什么材料、需要多少、选择怎样的供应商及销售计划和销售方案等都有一定的目的性与主动性,从而使企业在经营中不会受到各方供应商、竞争者的影响。
(三)树立起企业的良好形象
品牌是产品质量和市场价值的重要评估标准,是企业参与竞争的无形资本。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必然要精心维护品牌的荣誉,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品牌战略实施的过程必然是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和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过程。
同时,企业的品牌是独一无二的,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产品形式可以随着需求的不同而变化,企业的业务可以随着市场变迁而发展,品牌的包装、颜色可以不断地变化,但品牌的核心价值是不会改变的,品牌的核心价值直接表现企业的社会形象,通过品牌战略的实施,企业形成了稳定的社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自身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和价值的体现。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有力武器,更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有力法宝。品牌战略与企业形象息息相关,知名品牌往往就是企业形象良好的具体证明。品牌战略有助于企业形象的改善,良好的企业形象也有助于品牌战略的实施,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保障。
(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有巨大的潜在价值,企业可以利用品牌的价值在产品投入阶段降低成本。在产品的销售阶段利用品牌战略提高单价和销量,从而增加销售额和利润总额。这种潜在的品牌效应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很好利用的价值资源。
品牌战略要求企业从市场调研、产品研发、原料采购、工艺准备、生产制造,一直到销售渠道、售后服务都进行全面、全过程的质量预防、控制和改进,在不断满足用户明确的和潜在的需要前提下,达到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效果。实施品牌战略是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求得更大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它与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生产技术水平、产品的科技含量密切相关,所以说,实施品牌战略的过程,也是一个推动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社会知名度,转变经营思想,从而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提高经济效益,求得长足发展的过程,是企业创造最佳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战略实施的含义范文5
关键词:名牌;名牌战略;推进措施;研究
拥有名牌的数量及质量是一个城市的软名片,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而本溪市拥有的名牌数量与质量,在辽宁省的排名一直靠后,2002―2007年,本溪市创名牌数量在辽宁省排第11位,辽宁省各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及省、市著名商标数量,本溪市排第13位,既没有中国名牌产品,也没有中国驰名商标。这已经成为制约本溪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名牌的含义及名牌对本溪市地方经济发展的意义
1.名牌的含义
名牌是指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居行业前列、用户满意程度高、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2.名牌对本溪市地方经济发展的意义
(1)实施名牌战略是本溪市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引擎。实施名牌战略,可以推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集中,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促进本溪市产业结构调整。
(2)实施名牌战略是本溪市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加速器。在品牌竞争和品牌消费时代,市场竞争的本质是品牌优势的较量,而名牌产品就成为了一个企业、一个地区建立和增强综合竞争实力的关键。以名牌产品为突破口可以使本溪市更多资源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以名牌企业为龙头可以带动其上、下游企业及平行企业共同发展,提高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同时建立更多的优势产业,拉长产业链条,促进经济蓬勃发展。
(3)实施名牌战略是本溪市扩大对外开放的剂。培育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名牌产品,是发展外向型经济,提高出口贸易总量,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及档次,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增强对外招商引资的吸引力,提升本溪市企业与域外企业的合作层次和水平。
二、现阶段本溪市实施名牌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企业争创名牌产品的意识不强
目前,大部分企业的经营意识仍停留在产品营销阶段,缺乏经营品牌的战略眼光。企业对推进名牌战略认识模糊,主体意识不强,认为创名牌完全是政府的事,与企业毫不相干。2007年,全市主动申报省名牌产品的企业仅有22家,而且只有一半基本具备参评条件,最后仅有8家企业通过了市级初审。
2.规模企业偏少、管理粗放,实施名牌战略缺乏广泛基础
目前本溪市工业企业总数虽已达到11226户,但规模企业仅有358户,97%以上的企业年销售收入不足500万元,市场覆盖面小,辐射能力差。此外,多数企业管理不规范,全市通过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只有210户,仅占企业总数的1.87%,占全省获证企业数的2.6%。
3.产业层次低、产品结构不合理,实施名牌战略缺乏有力支撑
目前,本溪市采掘业、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所占比重分别为6.2%、83%和10.8%,仍以资源开采和生产原材料为主。全市虽有部分“专、精、新、特”产品,但绝大多数为初级产品,附加值不高,新产品产值率仅为3.51%。全市企业产品标准化工作滞后,计量检测体系不健全,这已成为制约企业创名牌的瓶颈因素。在本溪市有关部门进行质量普查登记的499种产品中,采用国际标准的产品仅有31个,占6.9%;产品标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22个,占4.9%;国内一般水平的312个,占69.5%。以上数据表明,大部分企业的产品不但难以进入国际市场,就是参与国内的市场竞争,也无更多优势可言。
4.企业科技、管理人才匮乏,实施名牌战略缺乏人才支撑
本溪市高层次人才严重短缺,全市现有经营管理人才(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和非公有制企业管理岗位工作的人员)39413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8189人,只占20.8%;高技能人才(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技工)38799人,其中,高级技师330人,仅占0.4%;国家注册质量工程师仅有10余人(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有59348人),仅符合中国名牌产品参评资格的最低要求,且完全集中在“两钢”。
5.企业不善于培育自主品牌,实施名牌战略缺乏重要载体
大部分企业对品牌的培育、宣传和保护意识淡薄,短期行为严重,缺少长远规划。部分产品甚至没有商标或商标未经注册(注册商标是获评名牌产品的要件之一),因此,产品辐射范围小,影响力不大,很难凸显品牌效应。截至2006年年底,全省注册商标共有90596件,其中本溪市注册商标754件,只占总数的0.83%。全市目前尚无一件中国驰名商标,拥有著名商标合计65件,其中省著名商标28件,占全省著名商标总数的3.79%;市著名商标37件,在全省排第13位。
6.政策支持力度不强,推进名牌战略的激励机制尚不健全
缺少具体的引导企业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采用国际标准的鼓励政策。名牌产品、优秀新产品的奖励额度与省内其他城市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对企业争创名牌行为的引导性和吸引力不强。同时,本溪市融资环境不够宽松,企业普遍反映贷款难,筹措资金渠道狭窄,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研发新产品受到制约。现行企业技改项目的扶持政策覆盖面有限,立项门槛较高,很多企业因无法得到贷款或贷款数额达不到要求,而根本享受不到技改贴息的优惠政策。
三、本溪市实施名牌战略的措施研究
1.强化对实施名牌战略的组织领导
要把名牌战略工作真正列入政府相关部门的议事日程。责成专人负责推进,建议将名牌战略的推进速度与质量纳入相关单位、部门的政绩考核内容,按照《本溪市名牌战略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和责任,由市名牌推广委员会负责年度考核评估,并作为衡量一级政府或部门经济工作的重要指标。同时也要把企业积极争创名牌产品,作为评定优秀企业、优秀企业经营者的重要条件。
2.着力提高企业创牌积极性
通过各种途径,让全市企业认识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品牌是企业的灵魂”,品牌是企业发展的不竭资源和财富。有关部门应及时创牌信息,通报国内或省内的最新发展形势,使企业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推进名牌战略的实施。
3.加强产品质量和企业管理
企业要坚持“质量为纲、诚信为本”,建立健全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大力加强标准化、计量检测和质量认证等基础工作,做好产品售后服务,切实维护产品的信誉。要积极推行先进的管理模式,强化生产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夯实产品生产基础。
4.注重科技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与使用
企业要树立新的人才观,加强质量管理和科技研发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培养注册质量工程师等各类质量管理人才。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积极引进并留住外来技术和管理人才;建立激励机制,敢于重奖在技术创新和提升产品质量上有突出贡献的人才。
5.着力培育争创名牌的梯队产品
市名牌推广委员会应加大名牌产品的培育力度,扩大争创名牌产品的梯队规模。在对全市企业普查和评价的基础上,筛选出生产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份额多、经济效益好的产品,并按照不同等级,分别进行培育和储备,做到“四个一批”,即依靠加强管理,巩固延续一批;依靠技术改造,发展壮大一批;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储备一批;依靠招商引资,引进嫁接一批。同时,以培育争创名牌梯队产品的优惠政策为核心,吸引更多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加入到梯队中来。
6.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奖励机制
政府各相关部门应将国家或省、市产业政策及调整方向及时通报给争创名牌产品的梯队企业,做好这些企业重点项目尤其是国债项目的推荐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或省里的技术创新专项资金和其他优惠政策。全市各类专项资金,特别是技改项目贴息,应集中向争创名牌产品企业倾斜,支持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进行自主创新。同时,加大市本级财政支持力度,逐步增加科技三项经费和高新创业资金的投入比例,直接补贴企业用于发明专利或授权专利技术的研究费用。通过贴息、担保和补助等多种方式,帮助企业化解信贷融资难题,支持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
作者单位:徐沁辽宁科技学院管理系
杜冰本溪市技术监督局
参考文献:
战略实施的含义范文6
关键词:企业集团 战略管理控制 系统框架 组织控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集团由诞生到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中,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国内及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无疑给我国企业集团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企业集团要想在国际竞争中谋得市场优势,就需要企业集团管理者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发展状况出发,实施合理的管理政策。然而在过程中如何提高企业集团的控制力,如何适当转型,从而保证企业集团更快更好的发展是当前业界人士所关注的问题。战略管理控制是集团管理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集团控制能力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快构建战略管理控制才能够使企业集团正确规划发展思路,使企业各个部门实施该系统管理政策,从而促进企业集团的健康发展。下文从战略管理控制系统、战略管理控制组织、战略管理控制流程等方面浅述企业集团战略管理控制应用,以供大家参考。
一、企业集团战略管理控制系统
1.战略管理控制系统含义
企业集团是以母子公司为主的一个企业联合体组织,而企业集团的战略管控系统特就是母公司为了实现集团的战略目标而建立的一套较为健全的管理体系,以此来对企业集团以及子公司进行合理的控制与管理。在企业集团中,它的特征是:管控主体的多元化、管控层级的多极化、管控内容的多样化、管控目标的差别化等。
2.战略管控系统的结构组成
(1)组织管控。所谓组织管控也就是企业集团未来实现管控目标而在组织设计中实施的管控的过程。在企业中要想战略管控充分发挥作用,设计与建立相应的组织平台是最为基本的要求。母公司在运行过程中,应该根据企业集团内部的运行状态来建立健全的战略组织体系,然后将该体系落到工作实处,从而保证企业集团有一个支撑点,推动企业集团的健康发展。
(2)流程管控。所谓流程管控也就是为了保证企业集团的健康发展,在运行过程中通过制定与规范流程来对企业集团进行合理的管理的过程。它是企业实施战略管控的主要手段。通过流程管控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集团的实施效率以及工作效率。在设计与制定流程的过程中,管理者必须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然后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与调整,从而使企业集团有效的运行。
(3)制度管控。制度管控也就是母公司根据企业集团以及子公司的发展要求来色剂与制定一定的管理制度,以此来规范企业集团与子公司的经营行为。它是企业集团管理控制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制度管控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集团的竞争实力,从而促进企业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二、企业集团战略管控的组织控制
1.企业集团战略组织管控的含义
所谓战略组织管控也就是母公司根据自身特点而建立的组织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对子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合理的管控。一般来说,企业在建立组织平台的过程中分为三种管理模式,即:战略导向性管控模式、财务导向性管控模式以及操作导向型管控模式。企业可以根据各个不同管控模式来建立组织平台,从而对各个组织进行合理的管理。
2.企业集团战略组织管控的设计原则
企业集团在运行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规模大、层级多,所以在设置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必须要抓住重点,然后根据企业集团的特点来建立一个与企业运行相适应的组织管控模式,从而扩大企业集团的规模,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企业集团的健康发展。在设计集团战略组织管控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1)战略导向原则。在建立组织管控模式之前,企业领导者必须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然后以此为中心,在满足客户与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建立一条企业动态价值链;
(2)效率优先原则。顾名思义,也就是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将企业的工作效率进行考虑。这样可以提高各个组织的管理效率,对企业集团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3)组织柔性原则。由于企业集团战略管理控制系统具有开放新、动态化的特征,因此企业必须要使管理系统达到这一要求,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才能够提高组织管理的柔性化。
(4)信息共享原则。企业集团在实际工作中,要想保证战略组织管控充分发挥作用,就需要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作,达到整体性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以此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三、企业集团战略管控的流程管理
1.企业集团战略流程管控的基本含义
所谓流程也就是企业各个组织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而制定的程序与手段。战略流程管控也就是母公司为了实现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而对管理流程进行规范与调整,以此来对企业集团的运行与发展进行控制。在企业集团中,建立一个健全的、科学合理的战略管控流程体系是战略流程管控的重要内容,它是提高企业管控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与必然条件。
2.企业集团战略管控流程体系
在企业集团中,战略管控流程体系属于一个循环运作的管理体系,一般来说,其流程主要分为六个方面的内容:(1)战略议题分析及解决流程。(2)集团总体战略规划制定流程。(3)子公司业务战略规划制定流程。(4)战略规划质询/批准/公布流程。(5)战略计划与实施流程。(6)战略监控与评估流程。六大流程一共涉及母子公司四个层面的战略部门及决策单位:董事会、战略投资委员会、总部战略管控部门和子公司战略职能单元。
3.企业集团战略风险管理流程及关键控制节点
在企业集团中,要是战略流程管控出现风险,那么极有可能给企业集团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不利于企业集团的健康发展。一般来说,风险会出现在战略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因此在设计、制定与实施战略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企业各层领导者共同参与,根据实际情况将其运用在各个组织当中,以此来辨别风险,解决风险,从而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企业管理者设计与制定管控战略目标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权衡风险与企业发展和资金收入两者之间的关系,然后不断优化企业集团中的资源配置,尽可能的在市场中体现企业集团价值,促进企业集团更快更好的发展。
4.集团战略风险管理流程应包括以下关键控制节点:
(1)战略风险意识。主要通过制定风险管理相关政策、员工口常行为准则、业绩指标和例外报告等方式强化战略风险管理理念,树立战略风险意识。(2)战略风险识别。主要通过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事项目录、扩大或底限触发器、首要事项指标、风险数据库等途径对战略风险进行过程流动分析,识别企业集团的预期战略风险和费预期战略风险。(3)战略风险评估。以战略风险偏好和战略目标为前提和基础,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对企业目标的影响度两个角度进行战略风险评估分析。(4)战略风险应对。根据战略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度的评估效果、对风险的偏好和承受度、以及成本效益,从风险回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和风险自留等应对机制中选择合适的风险应对方案。
四、结束语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本文本着“立足实践、探索实践、服务实践”的宗旨,对企业集团的战略管控系统框架及其方案进行了实证与应用,进一步检验了本文研究结论的正确性、可行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