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工程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工程现状范文1
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A
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自然资源环境所具有特征,以生态经济学、生态学、生态工程原理以及系统科学为依据,以木本植物为主题,在人工匹配结合下,同时把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种群,形成的一种高效且稳定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该工程的目的在于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并重。
1、林业生态工程的特点
林业生态工程同其他工程相比,其突出的表现有四个方面:一是国家一般是工程项目的投资方。林业生态工程发展的好与坏,是和整个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以及整个礼会的生态环境相关,而且还可以为人类创建一个和谐健康的生活生产环境;二是主导方向不一致。因为林业生态工程是一种生态公益林项目,其是以社会以及生态效益为主导方向;三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难度大。因为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但是林业的分布却比较分散,虽然确立了六大林业的重点工程项目,可是在进行具体实施的环节当中还是有许多的影响因素出现,增加了项目管理的难度。四是应多样化的评价林业生态工程的综合效益,针对这一点,首先我们要明确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其首要的重心就是依靠对林业资源进行开发和保护,确保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人们的正常生活、生产当中的需求得到满足。目前,由于它所服务的目标群体是比较多的,评价时不可以只采用经济指标所进行,还应当把各种因素综合的考虑。
2、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林业生态工程的前期规划缺乏前瞻性
在规划生态林业工程时,其首先的表现就是没有前瞻性,存在短期的行为。为了获取当前的短期利益,同时要应付检查就进行设计造假,一方面规划一方面进行设计。其次,在对各级进行规划时,只规划了总体目标,没有进行分目标的规划,没有确定各个环节的具体技术指标,到地块上根本没有落实规划,规划不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因为多数地区林业生态工程的治理目的和启动时期是不一样的,使得林业生态工程存在严重的交叉、重叠现象。
(2)、林业生态工程投入不足
因为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范围较广,承担的任务很繁重,但是,对于林业生态工程的投入很不足。因失效的管理,不完善的投入机制,造成有限的资金不能很好地使用在重点地区或以及项目上,严重的影响了生态工程建设的质量及进度。尤其是经济落后、土地贫瘠的西部地区,更难得以落实其相应的配套资金。
(3)、林业生态工程监管水平低下
许多地区的林业生态工程在实际的建设当中,往往都存在有缺乏独立且责任不明的林业生态工程监理队伍,同时监理制度也没有切实的落实等现象,虽然某些地区有相应的监管机构,可是其管理水平还是比较低。部分地区管理机构以及相应的人员比较缺乏,通常都是“多头管理、人人负责”,这样的管理局面所产生的结果会出现无人负责的情况;不但精通林业专业技术,而且还掌握了经济管理的专业人才有的地区是严重缺乏。
(4)、林业生态工程质量偏低
当前,在造林上多数地区所采取的方式仍然是散乱作业,施工质量受到了“粗植滥造”方式的影响。在林业工程项目当中,还存在造林保存率以及成活率低的现象;树种结构不合理,不能有效把林地生产力发挥出来;在抵御病虫害能力上差、林分质量偏低。降低了林业生态工程质量受到了这些现象存在的严重影响,不能够稳定地发挥预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3、加强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对策
(1)、提高对林业生态工程的认识
目前,我国尚未根本扭转局部改善生态状况、整体恶化的趋势,湿地减少、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这些问题仍然是处于加剧的趋势。乱垦滥占林地、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这些现象是屡禁不止。而且我国的生态环境条件也是先天不足的。所以,应有足够认识清楚生态环境建设的艰巨性、长期性。突出重点,坚持统筹规划,在全国有步骤地实施生态环境的建设与规划。
(2)、搞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总体规划
保护生态环境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总目标,还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维护好生态平衡,促进持续发展,实现国土综合治理,参与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以小流域为单元在我国江河上中游水土流失地区,实行统一规划,综合的治理以及开发,使总体的利益可以长远化、最优化。
(3)、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树立生态经济思想
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是涉及有社会、自然以及经济等多方面复杂且系统的工程,这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若是以单纯生态观点进行指导是无法取得成功。经过实践表明,必须得从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性、综合性以及协调性的角度,使综合效益达到最佳的程度,可以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并促进经济的发展。
(4)、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
依法保护森林环境应加大林业的执法力度,生态环境有关的法制队伍应进一步健全与保护,林业法制以及生态道德教育也应加强。提高全民飞法制观念,并依法打击对水土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违法的犯罪行为。生态环境和防治荒漠化的相关法律应加快制定。
(5)、加大投资力度,拓宽投资渠道
建设资金的投入是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所在。优先安排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资金且把其投资纳入到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当中。广开渠道,使全社会的力量动员起来,建立其基金制度,分级管理,统筹安排,专项使用,资金的规模应逐年增加,使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得到确保。同国际间的合作必须加强,积极的争取优惠贷款和国外援助。国家的相关部门应当制定并落实出全国性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办法。
(6)、改进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提高综合治理效益
为了贯彻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整体性原则,应当在江河的上中游山丘进行建设时需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主体,以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基础,大支流治理为骨干,以三大效益为中心,以县为基本管理单位,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指导以及各种措施的相互配套下,同农、林、水等相关部门间相互配合,综合的治理开发,使综合效益得到发挥。
(7)、加强林业科技教育工作
对林业科学基础研究、应用以及高新技术的开发必须予以重视,同时还得把林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健全林业科技的推广体系,采取多种形式,稳定科技队伍,同时应当把各类林业人才教育和培训的体系建立好。加大培训林业职工,把林业建设者的整体素质提高,科技兴林水平应努力地提高。
(8)、动员全社会力量建设林业生态工程
广大群众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必须做好相应的宣传,使人们可以很好的认识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要性,调动群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都能够投身到生态环境的建设当中。林业建设政策、方针以及措施的制定工作应进一步加强。
总之,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是一个长期的项目,我国有关人员和部门应当在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当中,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实际的林业建设体系以及项目的管理模式,为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生态工程现状范文2
关键词城市生态湿地公园;设计原则;指导思想;整体规划方案;江苏昆山
昆山市城市生态湿地公园位于昆山市西部城区中西地带,西临阳澄湖、傀儡湖(昆山市水源地),由河流湿地与湖塘构成,是长江口湿地与太湖天然湿地之间的过渡地带,也是城市生物多样性建设的重要地域之一。
1建设现状
公园始建于2001年,2008年6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为第五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约占地177 hm2,其中水面58 hm2,滩涂面积10 hm2。公园建设利用原有的鱼塘、低洼地、荒地,遵循“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湿地开发与保护,坚持以生态效益为主,维护生态平衡与昆山城市湿地生物多样性及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和自然性。公园规划建设,按大风景、小景观的设计理念造园,尽量减少人工景观,从近自然风景入手,在合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和水系的基础上,通过改造风景的地形、水体和树木等要素,营造富有江南特色的自然环境。根据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进行功能分区及设施配套,重点建设突出江南水乡野趣的水禽观赏区、湿地保护与展示区等。公园完成前期建设后,经近几年的管理、保护,整个公园以湿地为主题、以水域为中心,形成集湿地保护、展示、科普休闲于一体的城市湿地公园雏形,植被茂盛、环境优美,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特别是野生水禽种群数量逐年增加,湿地景观特征日益明显。园内主要植物品种有57科、98属,共131种;湿地鸟类70余种;水生动物种类丰富,生存状况良好,传统特色水产丰富。
2设计基本原则与指导思想
设计的基本原则为:高起点,高要求;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结合(功能、景观、生态三结合);突出生态、现代观点;“以人为本”原则[1-2]。设计指导思想为:整体性原则;创造自然的生态景观;营造交流氛围,满足市民的游憩;景观的文化、审美意境;植物的乡土性原则。
3整体规划方案
3.1规划背景
根据昆山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西部城市副中心以打造生态居住区为重点,营造一流人居环境。昆山市城市生态公园作为西部城市副中心的一项重要功能,定位为:纳入昆山市城市绿地规划,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功能的公园。
3.2规划总体目标
规划应用湿地生态恢复、生态重建和湿地水处理等生态工程技术,构建类型多样、格局合理、功能优化的城市湿地自然保留地,保护乡土物种、丰富生物种类,展示、传承江南水乡的湿地生态文化积淀,与城市水源地保护、城市生态休闲紧密结合,创建城市湿地自然保留地、城区水源地复合一体的城市湿地公园模式,形成“城区水源、湿地乐园,天人合一、万物共生”的城市湿地景观,奠基山水型生态共生城市。
3.3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突出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丰富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环境、保障城市用水安全,提升城市湿地的生态价值及其公众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在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生态优先原则:以湿地自然景观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培育及其保护、水源地环境保护为重点,在此前提下,适度规划湿地展示、湿地生态休闲及湿地科普教育功能;长期持续原则:遵循湿地生态、保护生物学、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原理,保障规划的科学性、技术可行性,并从区域湿地保护、城市总体建设的视角出发,促使规划有利于建立城市湿地保护的长效机制;地域特色原则:在自然景观特色、历史文化内涵等方面保持地域特色[3-4]。
3.4要点和策略
湿地生态恢复:遵循恢复生态学原理,注重水陆关系,改善岸线地形与形态、重建水陆过渡带、恢复自然或近自然生态岸线,重视乡土植物应用、重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的植被空间演替序列;水源地保护:遵循水环境策略,充分利用湿地水体与湿地植物的净化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遵循保护生物学原则,规划建设缓冲带、生物廊道与生物通道;湿地文化展示:挖掘特色主题“江南鱼米之乡”,充分展示湿地生态经济功能、地域物产及地域文化特色;湿地生态管理:突出科技支持、社会参与对湿地建设及后期管理的引领作用。
3.5规划目标
近期规划目标:重点调整园路系统,实施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有效保护与控制;适当改造地形、岸线,构建“水—岸”复合生态系统,恢复水生—湿生—旱生的植被空间演替序列;建设生态岸线、自然与人工湿地生境类型和湿地水处理系统,形成湿地游览、湿地生态文化展示和湿地生态恢复示范等功能区域,创建城市水源地、城市湿地保留地复合一体的城市湿地公园的模式,建立政府、社会参与多渠道合作的城市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机制,为市民提供科普休闲、环境教育和生态体验的理想场所。中长期规划目标:城市湿地公园保护建设与周边产业协调发展,形成新时期城市湿地公园保护利用的模式范例(保护—产业互动模式);园区水质达到Ⅱ类标准,提供城市湿地水处理、水源保护的技术经验与示范;建成区域湿地物种库,利用湿地公园自然调蓄功能及其控制系统,实现相对可控条件下的湿地资源保育;建立湿地生态和环境综合科研基地。
3.6规划总体布局
按照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以及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休闲、科普教育的需要,遵循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原理,根据公园地域及周边道路、水系、用地格局,进行功能分区并规划隔离缓冲带或连通廊道,形成功能斑块—节点(生物通道)—隔离连通廊道镶嵌的网络布局模式。规划6个功能区即管理服务区、游览活动区、湿地生态文化展示区、科普教育区、湿地生态保护区、湿地生态恢复区。
3.7分区规划指引
功能服务区:位于主入口区域,面积21.15 hm2。通过现有多媒体展厅展示昆山总体规划、湿地生态知识、经典湿地公园规划建设案例和公园总体规划建设情况,提供、增加社会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实践机会,为湿地资源管理人员及相关部门提供教育培训场所。游览活动区:位于主入口北部中心地带,面积21.51 hm2。利用湿地敏感度相对较低的区域,规划游览活动区,开展湿地为主的家庭式休闲、游览活动。湿地生态文化展示区:位于湿地游览区东部,面积14.16 hm2。湿地植物、水生植物展示、湿地体验、特色水产及生态文化展示。科普教育区:位于湿地游览区与湿地生态保护区之间,面积16.18 hm2,进行湿地生物多样性展示,配以说明牌、图片等对广大民众进行爱护自然的科普教育。湿地生态保护区:位于湿地公园西北部,面积41.30 hm2。湿地自然生境重建及以鸟类为主的湿地生物多样性展示。湿地生态恢复区:位于公园东部,面积62.70 hm2。自然湿地景观的生态恢复及湿地水处理展示。
4当前存在的问题
在规划建设中,与区域自然湿地的相关关系应进一步强化;应适当扩大水陆过渡带的湿地面积;原规划道路系统不利于湿地生物的保护;湿地植被的水平空间梯度有待丰富、乡土植物比例需进一步增加;与城区水源地保护、湿地生态文化传承相结合的主题不够紧密、不够突出;应提高湿地类型多样性、完善科普设施。
5对策
根据《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及《昆山市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方案》,由昆山市人民政府引导,昆山市园林局实施,湿地公园管理处具体管理,采用分期建设,遵循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因地制宜、分布实施的原则,逐步完善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符合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建设方向,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等方面发挥了公园所具有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确保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6参考文献
[1] 李旭.对景观规划中湿地保护与利用的认识——以银川市大西湖生态湿地公园规划方案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3,10(5):54-57.
[2] 周灵国,张新兵,冯宁.湿地公园考察成果与规划设计建议[J].陕西林业,2008(6):10-11.
生态工程现状范文3
[关键词]水环境 综合整治 补水 生态环境 景观
中图分类号:F84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2-0156-02
1 项目概况
龙岗河位于深圳市东北部,是东江二级支流淡水河上游段,流域内有一级支流8条,二、三级支流5条,主要河流基本情况见表1,属于东江水系,发源于梧桐山北麓,流经横岗、龙岗、龙城、坪地、坑梓五街道,在坑梓街道吓陂村附近进入惠州市境内。流域总汇水面积364.4km2(田坑水河口以上),河长35.5km(含主源梧桐山河),河床平均坡降2.7‰。
2 程治理任务及目标
“十二五”期间,随着珠三角及特区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加快,要求加强区域合作,探索科学发展的新模式。遵循这一要求,在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方面,规划主要是对界河、跨界河流及关外重要支流加大综合治理力度。本次整治范围包括龙岗河干流和除爱联河、横岗福田河外的全部主要支流,整治工程内容包括:防洪排涝、水质改善和生态景观工程。具体治理任务及目标见图1。
3 龙岗河水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河道防洪工程现状
(1)流域历史洪涝灾害调查
历史上龙岗河的洪泛区主要分布在沿河低洼河谷平原和中、 下游丘陵盆地区域。龙岗、坪地交界处油坑口,河谷狭窄、弯曲,严重阻水,是造成历史洪涝灾害的症结所在,特别是低山村等低洼地区更是逢暴雨必淹,经济损失达几亿。
(2)防洪工程现状
龙岗河流域内已建有小(二)型以上蓄水工程 37 宗,其中中型水库 2 宗。但水库现有功能均以供水为主,且除清林径、松子坑为中型水库外,其余均为小型水库,防洪、滞洪库容较小,对削减洪峰作用有限。
龙岗河主要干、支流总长为 83.6km,根据《深圳市防洪(潮)规划(修编)》,干流设计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一级支流50年一遇,二级支流 20 年一遇。流域河流治理工作始于1998年,目前干流及主要的支流大部分已经治理,防洪达标的河道长度为 62.6km,占河流总长的74.7%;已治理河段除南约河、同乐河、黄沙河部分河段淤积较严重,干流下游、支流田坑水受龙淡河瓶颈段水位顶托不能达到设计防洪标准的河段分别长3.5、6.5km,其余支流基本可防洪达标。
(3)现状防洪及护岸工程存在的问题
①一期河段浆砌石直立式护岸施工填筑和砌石质量差, 一期工程对已发生坍塌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河段进行拆除重建。
②二期河段主要受龙淡河水位顶托的影响, 在龙淡河瓶颈段疏通整治前,河口 3.5km河段不能防洪达标。
③受周边建设开发的影响,存在一定水土流失,河道淤积严重。
④中心城区段护岸外观型式各异、 质量参差不齐、 建设年限不一,与周边高标准的城市建设、特区内外一体化要求形成较大的反差。
3.2 河道水污染治理现状
作为龙岗区母亲河的龙岗河,曾是龙岗人的骄傲,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河流受到严重污染,水体黑臭、生态功能基本丧失,成为一条纳污河。随着2011年干流完善截污工程和龙岗河干流综合治理一期箱涵的建成,干流污水系统变得相对完善,这为改善龙岗河水质、保证污水厂效益的发挥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由于二期河道沿线雨污混流排放、支流混流污水未完全实现截留,以及城市环卫水平有待提高等原因,一期工程实施后,龙岗河陂吓交接断面仍难以摆脱地表水劣V类的状况,水质指标距离界河治理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原因包括:(1)雨污分流推进难度较大,短期难以显著见效;(2)已建、在建截污工程未实现对干流排污口完全截留,已处理污水和未处理污水混合,未发挥污水处理厂效益;(3)已有截污干管的运行稳定性受截污型式的制约,已有或在建的干管主要通过堰式截流井和连接管方式对排放口进行点截污(图2),由于连接管径小(DN300),井内溢流堰前截流槽容易淤积,连接管堵塞后排放口的污水便又直接进入河道, 这是导致已有截污效果的稳定性难以得到保障的主要原因,这也使已有截污效果无法得到体现。从一期已实施截留污水口运行情况看,普遍存在溢流现象;(4)支流口实测旱季混流污水大于已设计总口截污规模。从2011年1月现场查勘情况看,丁山河发生溢流、 黄沙河口未运行, 未能截流部分混流污水再次汇入干流,影响水质图(3)。(5)城市面源污染对河道水体冲击较大,面源污染必须考虑。
3.3 河道生态现状
①河道成为纳污河道,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②缺少生态水量和涵养径流。 由于干流和主要支流源头均被水库截蓄,河流缺乏涵养径流,大量城市污水冲纳河道,色黑气臭。
③河流形态单一,缺少景观、生态、文化功能。二期河段主要为硬质对称的浆砌石或混凝土护岸,河道生硬单调,缺乏观赏性,同时河道缺乏与周边环境联系,滨水空间的自然生态环境缺失。
④城市的快速发展及规划、管理的相对滞后,使部分河道两岸空间被严重挤占,丧失了成为城市连续的开放空间。
可见,仅靠流域内现有和在建的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龙岗河干流的防洪、水质和生态景观仍难以达到上层次规划提出的“防洪达标、水环境安全、生态良好”要求,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在现有工程基础上对干流实施高标准的综合治理。
4.综合整治方法及有效措施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深入,对河道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河道不仅要满足防洪的要求,还应具有景观、生态、文化、旅游、娱乐、改善人居环境
等多方面的功能。对龙岗河的综合治理.必须重新审视河道水域空间这一宝贵资源,从防洪、治污、生态、景观、城市发展等多角度多方位地看待这一问题,将河道的多种功能相互结合、和谐统一。为此,龙岗河的治理应以水污染治理为重点,通过截污、清淤疏浚、补水、防洪整治、景观改造、生态修复等丁程。大力改善河流生态和提升河流环境承载力,使河流与城市空间相协调,实现人水和谐。针对龙岗河治理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内外对成都沙河、潍坊白浪河、深圳观澜河、韩国清溪川的成功治理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工程措施:
4.1 防洪整治工程
经过多年来的整治,龙岗河干流现有防洪问题主要是受龙淡河惠州段的顶托和河道淤积的影响。结合龙淡河整治和河道清淤。龙岗河干流基本上可满足百年一遇防洪标准。
4.2 水质改善工程
(1)截污工程。目前龙岗河实际上已成为一条纳污河,而河道作为污水受纳功能被过度利用必然导致其他功能如供水、生态、景观、气候调节等的丧失,要治河必须首先实施彻底的沿河流域截污工程。
可在龙岗河干流两侧设置截污箱涵。将两岸漏接污水口及所有雨水口全部截排入箱涵中,并对未能实现清污分流的支流口进行总口截污,实现干流旱季100%截污。同时。考虑到流域内面源污染严重,截污箱涵应具有收集一定蹙初期雨水功能,并通过建设调蓄处理:[程来处理该部分初期雨水,确保流域水质的达标率。需要注意的是,截污箱涵的建设需与已建、在建截污干管作好衔接,确保充分发挥各项工程应有的效益。
(2)清淤疏浚工程。龙岗河干流近年未进行系统清淤,部分河段,如干流梧桐山、大康河汇合口――一蒲芦陂水闸段、蒲芦陂水闸――圳蒲岭段起点、南约河口一交接断面等3段的淤积较为严重;且根据调查研究,龙岗河底泥中有机物含量高,部分河段底泥重金属含量超标,容易对河流造成二次污染。为确保龙岗河干流的防洪和水质安全,需对龙岗河干流全河段进行清淤疏浚。
(3)补水工程。龙岗河干流进行全面的截污后,需要对河道进行补水。位于龙岗河干流起点的横岗污水处理厂为其提供了良好的补水条件,横岗污水厂一、二期工程设计处理规模
均为10万m3/d,2010年二期工程建成后,处理规模可达20万m3/d。对污水厂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后可作为龙岗河补水的主要来源。另外,对基流量较大且实施条件成熟的梧桐山河、大康河、南约河支流进行整治,实现清污分流,将支流的基流剥离出来,可进一步增大龙岗河的补水量。
(4)生态修复工程。利用河道两侧的截污箱涵,将现在的直立挡墙改造成透水、透气、多孔隙的生态型复式岸坡;同时对部分河滩湿地进行生态修复,建设湿地公园,植被重点选种水质净化、水源涵养效果好的品种,营造自然的河底浅滩、深潭。恢复天然河道水体水陆通透的交换功能,为水生动植物提供可生栖环境。提高河道自净能力,恢复河道生态系统。
4.3 河流生态功能恢复措施
针对龙岗河干流河道岸坡因施工破坏、河岸交通不连续等问题,本工程结合水质改善工程对河道岸坡进行修复设计。 具体的工程内容主要包括:
(1)岸坡修复工程
河道污染底泥清除65万m3,绿道建设31.6 km,采用生物~生态措施,沿河岸坡生态修复面积280万m2,沿河重点打造五处生态节点:起点处“生态绿屿”、嶂背路“悠悠河岸”、龙城南路“U梦广场”、龙园公园“竞渡园”、低山段“揽香谷湿地公园”。
(2)水系生态修复工程
①河道形态及生境塑造
龙岗河干流在防洪整治过程中河道形态保持的较好, 现状有 8 处较大的河弯段,并有多处形成河漫滩或分流岛。本工程在水质改善和河道疏浚施工中,充分考虑河道现状及弯道的水流特性,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适当保留河漫滩地12处(面积 27.4ha),并对现有漫滩地实施改造,建造成蜿蜒曲折适合生物栖息的浅滩;保留河心沙洲群 10 处 (面积 16.2ha), 并对现有生态岛的植被进行丰富,建造水坑、沙砾区域为生物生存提供环境, 通过深潭浅滩的营造为各种生物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
②水体形态塑造
利用污水厂回补的尾水, 结合龙岗河干流的地理特性和周边的城市休闲需求,通过设置跌水设施形成多层次的水面效果。河段重点塑造浅水的水面形态,局部位置结合实际的河道纵坡,沿河设置 2 处生态跌水坝(汀步)形成低堰跌水的水面形态。结合河道纵坡形式,在河道坡度较大河段抛石,形成急流,水花飞溅,营造动感水流。
生态工程现状范文4
【关键词】城市道路;环境影响
1.引言
近年来,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高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随着社会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城市道路建设中带来的不利环境因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对城市道路建设项目中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重点加以了解,确保环境影响报告书能够贴合项目实际,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明确环境影响的后果,减少由于工程建设而产生的环境负面影响,达到道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的。
2.工程分析
做好工程分析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前提,只有对工程本身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明确工程建设中各环节将带来哪些环境影响,并进行针对性评价。
根据工程性质,可将城市道路建设分为新建工程及改扩建工程。新建工程的工程分析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的地理位置、路线走向、工程数量、经济技术指标、预测交通量、工程设计方案、施工组织方案及建设计划等。其中工程数量中需重点明确的有路线长度、占地面积、拆迁量、取弃土数量、绿化面积等;经济技术指标中需重点明确道路的建设等级和设计车速;交通量需明确评价特征年的车流量数据及车型比例;工程设计方案中的重点包括各路段的路基形式、断面布置、路基处理及边坡防护的方式、桥梁布设情况及方案、征地拆迁的具体情况、取弃土的来源及去向以及排水、绿化的相关内容;施工组织方案中需重点明确筑路材料的来源及运输途径、施工场地的布设及具体的施工方法;建设计划需明确项目的建设周期。
改扩建工程除上述内容外,还应增加对现有工程情况的说明及现有环境问题的分析。现有工程情况的说明可参照新建工程的内容,环境问题的分析主要包括道路交通现状带来的社会环境问题、道路排水及交通噪声情况。
3.环境影响识别
经过工程分析后,可对城市道路项目建设进行环境影响识别,影响识别可按照施工期、运营期对环境要素的影响进行列表分类,这样可直观的判断出项目建设在哪个阶段进行的何种活动对各环境要素产生的影响。城市道路项目的典型环境影响识别见表1-表2。
4.环境现状及预测评价
环境影响识别完成后,可根据之前确定的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对城市交通项目进行环境现状及预测评价,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与对策。评价中根据不同的环境要素进行分类,分别进行分析,城市交通项目常用的评价方法见表3。
4.1现状评价
城市道路交通的现状评价内容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概况,以及生态、水、声、大气的环境质量现状,需对各环境要素进行现状监测,并与评价标准进行比对,定量分析。现状评价的重点为生态环境及声环境,生态环境评价中需查明项目周边是否有生态敏感区,并明确生态类型和特征,以及项目所在地的土地利用情况,同时绘制相关图件。
生态现状评价内容包括生态敏感区的调查、生态类型和特征的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各生态系统的现状情况等,其重点在生态敏感区的调查及土地利用现状。生态敏感区包括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要湿地等,城市道路项目易涉及的为风景名胜区及森林公园,需查清生态敏感区的主导功能、范围及其与项目之间的位置关系,并绘制相关图件;土地利用现状需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以及项目占地范围的现状,并绘制土地利用现状图。
声环境现状评价的重点在监测点位的布设,监测点位需涵盖典型敏感目标及不同的声功能区,对于改扩建项目,还须布置交通噪声的衰减断面,同时应考虑交叉道路及支路的影响。监测数据需详实的反映敏感点的背景噪声以及附近其它噪声源的贡献情况,对于之后的噪声预测非常重要。
4.2预测评价
预测评价包括社会环境、生态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环境空气、固体废物、振动、风险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城市道路由于其所处区域的特点,直接涉及生态敏感区及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概率较小,故可将社会环境、声环境作为预测评价的重点。
社会环境的评价内容包括社会经济发展、征地和拆迁安置、交通安全、基础设施等,重点在征地及拆迁安置的评价。城市中土地资源紧缺,交通项目的建设不可避免需要占用其它类型的土地,在评价中需明确工程占地的类型及数量、土地征占及补偿的依据和标准,对于耕地,还需说明通过何种方式保证区域耕地数量不减少;拆迁安置方面,同样需明确拆迁房屋的类型、面积及位置,说明拆迁安置及补偿的依据和标准。以此对征地拆迁产生的社会不利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
由于城市中人口密度大,道路建设及运营中产生的噪声影响范围较广,容易给周边居民带来直接的影响,必须进行详细评价。道路施工期,应根据环境影响识别所确定的工程环节计算源强,对不同施工阶段中各噪声源对声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进行叠加分析,明确噪声防护距离,并提出切合实际的降噪要求和措施。运营期则根据预测交通量及车型比例对交通噪声进行预测,道路两侧交通噪声分布情况,并绘制评价特征年的等声级线图;此外,还需对每个声环境敏感点的噪声情况进行预测,统计各敏感点不同声功能区中的超标情况。
根据声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需以交通噪声的分布情况为依据,提出道路两侧建设用地的规划控制建议;此外,应根据各超标敏感点的环境特征,提出合适的降噪措施,如声屏障、低噪声路面、隔声窗等。不同降噪措施的适用范围见表4。
5.公众参与
城市交通项目往往会带来较高的关注度,做好公众参与调查,切实反应群众对项目建设的态度有利于完善项目决策,保护各方的合理权益。
公众参与调查的一般采用公示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重大工程还需召开听证会。公示采用网络、传统媒体及现场公告等方式进行,网络公示宜在建设单位的官方网站上,传统媒体宜选择当地发行量大的报纸,现场公告应张贴在居委会、村委会、社区等人流量大的场所。调查问卷的发放需涵盖大部分受影响敏感目标,选择不同年龄、性别、工作、教育背景的人群进行。公示及调查问卷中应对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宜配合图件加以说明,设置的问题应包括对项目建设的态度、关心的环境问题、建议的环保措施等,公示及调查中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性强的词汇,使整个内容看起来通俗易懂。
调查结果及公示的意见反馈后需进行统计,需重点关注的包括持反对态度的人数比例及原因、公众最关心的环境问题、以及一些合理的诉求和建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对上述内容进行逐一回复,明确对相关意见是否采纳以及其原因。
6.结语
生态工程现状范文5
过去,汉阳湖泊间的沟渠畅通,曾发挥过重要的航运功能。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加之管理条块分割,湖泊水网已名存实亡。随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高速发展,加上汉口地区的用地日趋紧张,汉阳地区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武汉市政府适时作出了“开发大汉江、建设新汉阳”的城市发展战略,水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成为该地区发展的原动力。“武汉新区六湖水系网络工程”是湖泊水质改善及水系生态恢复技术研究和示范的重要内容之一,修复城市受污染湖泊水体,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弘扬水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六湖连通”的生态网络,通过改造原有沟渠与新建部分沟渠,将墨水湖、南太子湖、北太子湖、龙阳湖、三角湖、后官湖连接贯通,构建六湖连通的内部河网水系,通过东风闸和东湖泵站连通长江,形成“襟江带湖”的内外部水系连通体系,使静水变动水,增强湖泊的自净能力,改善湖泊水质。
六湖水系网络工程设
计理念及目标总体设计原则:全面规划,分期实施;湖渠连通,注重生态;湖渠疏浚,生态修复;结合现状,控制投资。将景观、生态、人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力求做到景观回归自然,人水和谐共处。①按照全面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结合现状渠道扩宽整治,确保城区排水。②景观设计充分体现“滨水•绿地•生态城市”的设计理念,结合沿岸用地规划,建立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凸现江城滨水特色,丰富城区绿化景观空间。③采用工程、生态、生物等水体修复技术对渠道、湖泊水体实施综合整治,对现状明渠、湖泊底泥进行疏浚及处理,并将疏浚淤泥进行资源化利用,采取“治本”的相关措施,力争从根源上改善水环境。④设计中充分考虑湖泊的生态效益,提升湖泊的生态、人文功能。同时合理利用现有设施控制投资,使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达到最佳统一。通过新区六湖水系网络工程的实施,为新区水环境治理和水景观建设确立统一的指导方针,使新区的水环境得到改善,动态水网形成,滨水滨湖景观初步建成,旅游业进一步发展,最终建立一个“活、净、文、秀、游、益”的健康循环水系统。“活”———联江河通六湖,形成动态水网;“净”———切实控制污染,实现水质达标;“文”———激活城市记忆,彰显文化内涵;“秀”———塑造湖光山色,展现丽水景观;“游”———发展生态旅游,打造城市名片;“益”———创造宜居环境,提升城市功能。
河道、湖泊工程治理
1.渠道断面设计生态护坡,渠底不护砌,保持原状土,边坡种植根系植物来实现护坡固土,在防止水土流失的基础上,同时满足生态环境的需要,还可进行景观造景。固土植物可以根据地区气候选择适宜的品种,如芦苇、野茭白、菖蒲、龙须草、伞草、金银花、常青藤、蔓草等。水生类植物的选用不但起到划分水面、净化水体的作用,也使整个岸线更显生态、活泼以及生趣,整个渠道显得自然、疏落、得体。此外,还通过在沉水植被恢复区放养大型软体动物(如螺和蚌),丰富功能摄食类群,增加物种多样性,从而构建完善的水生生物食物链,为恢复健康稳定的水生态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工程采用底栖动物2种,分别为铜锈环棱螺与无齿蚌。产品购置时要求做好生物活性检查,产品运输车辆均需全面消毒,工程实施场所需设置临时贮存水槽,以保证待投动物的生长活性。投放均采用船上人工投放,投放过程须做好记录,条件允许时各湖区交叉作业,并在投放两周时间内进行底栖生物多样性调查,以实时掌握投放效果,并及时补投。
2.水下环保清淤工程排泥场距清淤区间高程差别不大,结合现场具体情况采用绞吸式挖泥船配多级接力泵站串联,直接采用排泥管输送至排泥场。沿湖面采用浮筒布设排泥管线,施工中根据挖泥船的施工进度,等间距串联接力泵站。挖泥船清出的淤泥通过排泥管线输送到接力泵站的吸泥管口,接力泵站再将污染底泥通过无堵塞砂泥泵输送到指定的排泥场内。
3.疏浚底泥处置本工程河道施工需要大量的土方进行回填,以形成渠顶道路,因此可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将疏浚底泥经脱水固结一体化设备进行干化处理,达到回填强度要求以后,作为渠顶填方材料。
4.雨水面源控制六湖水系范围内面源污染控制规划建设模式的指导思想是“源—运移—汇”,即对污染径流产生的源头、污染物的运移途径,一直到污染物汇入的河道和湖泊进行全过程控制和截污,采取促渗、过滤、截留等自然生态措施进行控制,同时需加强相关方面的监督和管理。采用传统的雨水排放模式会进一步加剧受纳水体水质的恶化,与武汉新区生态的规划理念相悖离。因此减少道路径流对受纳水体的污染,应因地制宜,合理采用“生态植草沟+雨水管道+滞留塘(前置库)一体化”生态型排水模式(见图1和图2),解决六湖水系周边道路及附近建设用地的排水问题。在该排水模式作用下,降雨初期的雨水冲刷道路路面形成径流后,挟带污染物进入生态植草沟,经植物吸附和土壤、滤料净化初步处理后,由透水管收集至雨水管道系统,而降雨中后期的雨水水质已有所改善,可通过透水管或溢流井收集至雨水管道系统。经过初步处理的雨水经管道输送后,再利用地势高差纳入滞留塘或前置库进行二次生态处理,处理后的雨水经管道系统排入湖渠,从而避免对六湖水系的湖渠产生污染。另外在设计时,结合雨水排放口的位置,布置水生植物,以形成滞留塘系统,对入湖(渠)雨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景观工程总体设计
景观绿化工程建设在六湖水系网络工程中不可或缺,不仅是展示六湖水系网络建设成果的最佳平台,同时对于水生态修复有着良好的促进与强化作用,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水深水生态修复以动植物净化为主,通过合理控制水深,设计漫滩、湿地等不同水体环境,为各种动物提供丰富的生境,增大水生态修复的面积,丰富水生态修复的形式。2.丰富岸线渠道岸线设计中,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宜曲则曲,较长的平直岸线段,通过架设水上栈道,为水生植物种植提供条件。驳岸以自然护坡为主,生态自然。3.水质监测作为武汉第一个水生态修复系统工程,六湖水系网络工程具有示范性意义。因此,应在相应点位设置观测平台,满足水质监测和水景观赏的功能。4.生态护岸渠道生态修复的一大要点就是利用水生植物做好生态护坡,同时两岸植被对生态修复的影响亦不容忽视,如构树等浅根性树种不仅是两岸土层稳固的隐患,更存在着落果等影响水质的情况。本工程对两岸现状植被作出分析,替换部分不利于水生态修复的现状植被,以利于固土护坡。5.面源污染控制绿化植被能对地表径流起到很好的过滤和净化作用,是控制面源污染的有力举措之一。本工程范围内的部分渠道局部地段现状植被严重缺失,无法满足滞留和净化的要求。工程将结合现状作出有针对性的景观绿化设计。6.生态修复及配景本工程为生态修复的示范性工程,良好的景观视觉效果很重要。因此有必要结合水生植物做好近岸的景观绿化设计,展现成果与效果。7.中远期景观建设平台水体工程建设有蓝线、绿线及黄线之分,为确保中远期景观绿化建设不对渠道生态修复产生干扰与影响,本次设计将包含滨水及近岸的部分景观建设,为远期的景观绿化搭建良好的生态平台。按照六湖地区总体景观空间构想及分区原则,可分为北部的历史文化风情区(墨水湖及周边地区)、南部的水上休闲运动区(南太子湖、北太子湖地区)和西部的湿地景观文化区(龙阳湖、三角湖和后官湖)等三个功能组团。这三个组团通过两条滨江景观轴、四条城市发展轴和一系列水系、绿化景观轴相连,构成一个有机整体。#p#分页标题#e#
生态工程现状范文6
关键词:佛山城市森林生态景观廊道
中图分类号:D92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地域内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主,促进人与自然环境协调,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由以森林和树木为主体的植被及其所在的环境所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2]。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的热岛效应、大气污染、酸雨、水体污染、噪音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3]。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自净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人体健康、调节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美化城市等方面具有其他基础设施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佛山市城市森林现状概况
2.1森林资源现状
2011年,以国土面积3797.72平方公里计算,佛山市林业用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为19.25%。而佛山市水域面积为102508.4,约占国土面积的26.99%。扣除水面(湿地)后,林业用地面积占佛山市面积的比率为26.37%。
2.2城市园林绿化现状
佛山市现状建设用地共104058公顷,其中绿地面积达23453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2844公顷,生产绿地3665公顷,防护绿地1335公顷,附属绿地面积15609公顷。其中,中心城区现状建设用地19505,其中绿地面积达4169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879公顷,生产绿地127公顷,防护绿地112公顷,附属绿地面积3051公顷。
3.规划总则
3.1规划范围
第一层次规划范围:
此范围为佛山市的行政辖区,即为市域范围,包括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高明区和三水区,面积3797.72平方公里。
第二层次规划范围:
此范围为国土资源部批准的佛山市中心城区范围,包括禅城全区、南海区的桂城街道和罗村街道、顺德区的乐从镇,总面积361.66平方公里。
3.2规划年限
本次规划基准年为2011年,规划分两个阶段进行建设,近期为2012年至2015年,远期为2016年至2020年。
3.3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让城市融入森林,让森林拥抱城市”的理念。充分利用佛山市社会经济优势和自然山水、森林资源优势,结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着力推进城市森林的生态、产业、生态文化和支撑四大体系重点工程建设,构建城市生态屏障,建设城乡一体化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保障国土生态安全,改善人居生活环境,打造生活品质之城,努力构建自然环境优美、生物种类多样、生态经济发达的国家森林城市。
4.规划目标与总体布局
4.1规划建设目标
1、第一层次(市域)规划目标
近期主要在现状基础上初步构建城市森林体系,将城市森林建设与环境保护、生态经济、林业重点工程以及城市绿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发挥城市森林的生态功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绿色生态网络。近期森林覆盖率达到31%。
远期继续完善中心城区绿地建设和市域城市森林,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管理高效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森林城市的要求,城市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远期森林覆盖率达到35%。
2、第二层次(中心城区)规划目标
强调绿地的科学布局和规划,达到出门500米见绿的目标;有效提高中心城区的绿地总量,规范绿地建设标准,提高乔木和乡土植物的使用比例,优化绿地综合功能,并结合历史文化保护提升城市的生态品位。同时,通过生态廊道与市域绿色基础设施进行连接,打造水绿掩映的岭南历史文化名城。
近期规划目标:绿地率达到30%,绿化覆盖率达到33%,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平方米。
远期规划目标:绿地率达到36%,绿化覆盖率达到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平方米。
4.2规划布局结构
1、市域城市森林规划结构
综合考虑佛山市城市森林建设区空间格局和道路、水系等因子,结合城市发展,规划佛山市森林城市的总体布局结构为“两环绕城、双翼保障、五楔连心、绿核荟萃、蓝脉绿网”。
水网——利用佛山市水网密布的特点,组织滨水绿地建设,形成环绕中心城区及各镇街的绿色网络,大力改善边界景观形象,加强城市与水网的联系,彰显水乡景观特色。
路网——沿境内的高、快速和铁路两侧建设一定宽度的防护林带,减少噪音及尾气污染,降低公路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并通过绿化的配植提升行车视觉效果。
林网——结合分布于平原地区的农田、基塘大力建设农田林网,防风抗灾,保障农业生产,维护生态安全。
2、中心城区城市森林规划结构
佛山市中心城区的城市森林建设规划结构为:“一环一廊、五横六纵、多绿心”。
一环:沿佛山水道、汾江水道、平洲水道、顺德水道设置一定宽度的绿化带,构成中心城区绿色生态屏障,即生态环。
一廊:以中心城区内潭洲水道、吉祥涌及平洲水道建设Y字形水系景观廊道。
五横:依托海八路、季华路、魁奇路、佛一环南线、樵乐路的道路绿化建设,形成东西贯穿中心城区的绿色廊道。
六纵:以广珠高速、佛一环东线、岭南大道、佛山大道、佛开高速、佛一环西线沿线绿化为主体,建设南北贯穿中心城区的绿色廊道。
多绿心:以公园、广场以及南部农林用地形成遍布中心城区的多个绿心。
5.十大重点工程建设
5.1生态维育建设工程
生态维育建设工程主要包括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的建设。
5.2城区绿化建设工程
加强中心城区各类绿地建设,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道路附属绿地、居住区附属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等,建设重点是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同时,应加强完善中心城区立体绿化建设。
5.3乡村绿化建设工程
至2015年,完成全市建制镇规划及全部村庄规划,综合整治村镇环境,突出规划引导;基本实现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的绿化,村屯林木绿化率达到27.0%;至2020年规划期末,林木覆盖率40%以上,村屯林木绿化率达到30.0%,全市镇、村绿化覆盖面积达10993.8公顷,实现布局合理,生态良好,景观优美的镇村绿化目标。
5.4交通防护建设工程
干道两侧廊道及山体森林建设,道路绿廊建设应在现有绿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可利用和需改造的地块,按照森林廊道的要求进行建设。宜宽则宽,行数不够的要进行补植加宽;景观效果不佳的,要补植观赏树种,营造景色优美的防护林景观。
5.5滨水景观建设工程
根据现状河岸线的特点,采用设置缓冲地带等不同的手法对河岸线进行整治,以提高滨水森林覆盖率、涵养水源、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为目标,注重大乔木固岸护堤的功能,同时兼顾湿生植物的配置,一方面可以固堤护岸,净化水质,以防水土流失;另一方面能够维护城市生态过程和景观格局的连续性,提高生物多样性。
5.6生态恢复建设工程
生态恢复就是那些水土流失区域、采石场复绿等。
5.7林业产业建设工程
林业产业建设工程就是产业体系内容中除了旅游外可以打包进来的项目。
5.8森林旅游建设工程
依托森林生态旅游发展,促进森林资源保护、彰显绿色文化;鼓励企业、团体投资森林生态旅游建设,开发森林旅游产品市民森林生态旅游意愿增强,森林游憩率年达20%以上。
5.9生态文化建设工程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和健全的管理体制,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教育,培育和引导具有生态导向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生态文明观念。
5.10森林管控建设工程
森林管控建设工程主要包括森林防火,有害生物,动植物保护等机构的建设。
参考文献:
彭镇华,刘滨谊等.城市林业发展战略[A],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战略卷,2003.
温全平,城市森林规划理论与方法[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杨学军,许东新,唐东芹.城市森林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综述[J],生态经济,2001(7):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