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分析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交通运输分析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交通运输分析报告

交通运输分析报告范文1

瑞典(Sweden)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北欧国家,首都斯德哥尔摩,西邻挪威,东北与芬兰接壤,西南濒临斯卡格拉克海峡和卡特加特海峡,东边为波罗的海与波的尼亚湾。瑞典与丹麦、德国、波兰、俄罗斯、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隔海相望,于西南通过厄勒海峡大桥与丹麦相连;瑞典面积为449964平方公里,为北欧第一大国家,64%的国土由森林覆盖,人口密度低,84%的人口居住在只占国土面积1.3%的城市里;瑞典为一个现代且自由、民主的国家,其公民享有高质量的生活标准,政府亦非常注重环境保护。今天,瑞典被视为具有社会自由主义倾向且极力追求平等的国家,二战后大多数时间是左派社会主义政党执政,设立许多社会福利制度,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指数中通常名列前茅。

运输目标以人为本

瑞典交通运输部总体目标就是为全国公民、商贸企业、政府机构和各类社会团体组织提供卓有成效、经济实惠、稳定可靠和可持续的交通运输服务。

瑞典政府已经决定2010-2021年期间规划交通运输基础总投资额达到220亿瑞典克朗(SEK),为有史以来瑞典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总额新高。瑞典交通运输政策总目标必须确保全国各条交通运输线路市场经济功能最佳、各类交通运输模式效率最佳、年年获得经济效益持续攀升、运营安全稳定、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最好、社会公众旅行者和企事业交通运输用户满意度最大。瑞典政府交通运输部于3月的政府议案中再次强调瑞典交通运输政策总体目标不变; 6月,瑞典国会已经讨论通过该交通运输政策,其内容大致为:瑞典境内水、陆、空和地下等任何交通运输系统的设计必须首先考虑到其无障碍通行功能,其范围包括该系统基础设施质量高超,客货运输能力潜在开发能力强,让全国人民,而不是仅仅少数人方便、安全和满意地使用。交通运输系统应该是男女老少等社会公众沟通来往的公共场所,其环境必须和谐、平等和安全。

重在实施细节

交通运输系统的目标就是确保卫生、安全和环境保护三大质量要素,均必须列于交通运输系统设计规划首要考量范围内,也就是说必须消除人为或自然等因素造成的任何灾难性事故的可能性。这当然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瑞典交通运输系统的设计规划者、营造者和经营管理人尽职尽力。瑞典政府交通运输规定从2007-2020年,瑞典道路交通系统事故死亡率降低50%,重伤率降低25%;商业航运和游览船事故伤亡降低50%;铁路和航空交通运输事故伤亡率必须年年有所降低;交通运输行业所排放的温室气体相当于瑞典全国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因此节能减排是瑞典交通运输行业目标任务的重中之重,将对各类交通运输工具征收温室气体排放税;持续增加发动机排放功能优越的机动车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划也必须严格遵循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在税收优惠等方面鼓励社会公众和企事业单位组织,优选节能减排功能最佳的交通运输工具,动员全社会人人高度重视环保功能最佳的绿色交通运输模式,尤其要积极推动多式联运,尽可能把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大的道路运输货物转为温室气体排放量小但是规模经济大的水运模式。

瑞典提出绿色交通运输走廊,要求包括持续提供足以满足市场需求的物流服务平台;一体化经营管理海陆空多式联运:统一、和谐、透明和创新的交通运输法律法规;国内和国外交通运输网络畅通无阻;不同模式交通运输转乘站和转运枢纽选择地段必须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瑞典交通运输部门要求减少交通运输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保护环境、节能减排,提倡使用风力、太阳能、天然气,逐步壮大非柴油或汽油驱动的客货汽车运输队,逐步减少机动车对柴油和汽油等石油产品的依赖程度。

全民共同参与

瑞典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划必须根据瑞典建立在全国、地区和当地三位一体的民主制度制订,着眼于长期规划,任何地方规划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原则,服从于全国交通运输规划,严禁一哄而上盲目乱搞形象工程,任何地方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必须纳入全国交通运输系统考量,以方便全国交通运输用户为原则,地方与中央可以展开平等协商和对话,共同达成协议,坚决反对以任何理由的交通运输系统地方割据现象的出现。 因此瑞典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严格遵照瑞典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基础设施战略规划:

交通运输分析报告范文2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1.市交通局已成立交通运输业经济统计专项调查领导小组,交战办主任任组长,运管所所长任副组长,成员由运管所副所长、海事处副主任、各相关股室组成,办公室设在市运输管理所。道路、水路、各企业应配备专人负责,认真开展交通运输业经济统计专项调查。

2.工作职责:①市局负责专项调查具体职责,同时负责组织本市公路客货运车辆、公路运输企业、汽车客运站经营企业、汽车货运站经营企业、公共电汽车客运企业、出租车客运企业、跨省班线客运站、内河船舶、水上运输企业的基本情况整理及调查;负责组织开展全市交通运输业经济统计专项调查宣传工作和组织全市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工作。②运管所、海事处负责本辖区内道路营运车辆、内河船舶、运输企业、相关站点的基本情况及数据的调查、采集、整理上报。③企业负责本企业的基本情况、财务情况和生产情况的数据整理和上报。④市局办公室负责专题网站维护、系统软件培训和后勤保障工作。

二、调查范围和内容

总体范围:市道路运输业(包括城市公共交通)和水上运输业。(一)调查范围:(1)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颁发的,依法从事营业性道路运输的客运车辆、货运车辆、出租汽车,在水路运输管理部门审批、备案,依法从事营业性旅客和货物运输的内河船舶。(2)企业调查范围:公路运输企业、公路运营企业、城市客运企业、水路运输企业、水上运输辅助单位。(3)相关站点调查范围:跨省班线客运站、海事签证站点。(二)调查内容:(1)车辆和船舶的基本信息、运输信息和经营信息;(2)企业的基本情况、财务情况和生产状况;(3)相关站点的基本情况和售票情况、车辆通行情况和船舶签证情况。

三、调查时间

客运车辆、货运车辆、内河客船、内河货船:运输信息调查期为2013年9月1日一30日的某一旬。为确保样本车辆、船舶在时间上能够均匀分布,将每个基本层的样本车辆、船舶随机均匀分为三组,并分别安排在上、中、下旬进行调查;经营信息调查期为2013年9月1日一30日。

出租汽车:2013年9月1日一30日。

企业:2012年1月1日一12月31日及2013年1月1日一6月30日。

跨省班线客运站、海事签证站点:2013年9月1日一30日。

四、工作步骤和进度要求

各单位要严格按照省厅交通运输业经济统计专项调查的调查期时间要求,分4个阶段进行:

1.前期准备和工作布置阶段

工作时间:2013年5月

工作内容: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建立调查机构,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召开专项调查启动布置会,组织开展前期资料整理培训:组织开展车辆、船舶、企业、相关站点基本情况的整理工作。

2.数据采集阶段

工作时间:2013年6月一2013年10月

工作内容:组织开展调查人员技术培训,集中开展基础数据采集;整理、录入和逐级审核、上报调查资料。

3.数据分析阶段

工作时间:2013年11月一2014年2月

工作内容:自上向下逐级推算调查结果并调查初步结果;分析研究调查数据,核实调查结果并形成数据分析报告;正式专项调查数据成果。

4.总结完善阶段

交通运输分析报告范文3

关键词:交通行业 工资统计 SWOT分析 发展策略

工资统计作为国民经济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源和国民收入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它不仅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职工规模、人员构成和收入分配情况,也是国家制定相关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劳动就业政策、税收政策的重要依据。交通行业工资统计数据,对准确把握交通行业人力资源结构水平、劳动就业和收入分配状况,及时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工资政策,促进交通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交通行业工资统计概况

交通行业开展工资统计已有10余年,目前形成了以《交通运输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为核心,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津贴补贴调查、工资测算等多项工作组成的统计管理体系。

从统计对象上看,《交通运输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的统计对象为直属和系统单位,直属单位包括交通部直属机关、事业单位及相关企业团体等各法人单位,系统单位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局、委),交通运输系统有关大型企业所属全部法人机构。该报表涵盖范围广,数据量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统计报表制度》则主要针对上述所述直属单位,26张报表将人员情况等进行详细划分,数据最为详细。从统计指标上看,主要统计指标包括单位数、年末人数,年平均人数,工资总额及生活费等。从上报手段来看,目前主要采用专业软件统计方式,通过单机版工资统计管理平台,配合Excel、纸质报表等进行填报。

2.交通行业工资统计工作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最早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教授海因茨提出,也被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将研究对象面临的各个因素归结为:S代表strength(优势)、W为weakness(劣势)、O为opportunity(机会)、T为threats(威胁)四类要素,通过这些要素进行系统化分析。这种分析方法有利于研究对象迅速发现有利因素、规避短板,同时找出问题办法,明确发展方向,是进行战略法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本文引入这种方法,对目前交通行业工资统计现状进行分析,找到当前该项工作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提出SO、WO、ST、WT策略,针对性的制定交通行业工资统计工作的发展对策。

2.1优势(strength)分析

(1)统一领导布置

交通行业工资统计,由交通运输部人事教育司统一组织部署,统一对行业内各单位提出统计要求,组织开展工作,并采用逐级汇总的方式进行上报,上级汇总单位对基层单位数据进行审核和汇总处理,然后进行上报,最后数据汇总到部级。这样的方式不仅增强了单位填报的统计积极性,使各级单位能够重视工资统计,同时也有利于推进工资统计实施各项新举措和新突破。

(2)完善的统计报表制度

《交通运输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几经完善,形成目前以4张表格为基础,上报时间明确,报送方式统一的统计报表制度。严格按照统计报表制度,能够保证数据的有效、及时上报,是开展工资统计的必要条件。这样的统计报表制度,能够有效的保证全面统计工作的开展,对提升统计工作的质量,保障数据的准确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2劣势(weakness)分析

(1)基层统计人员变动大,人员水平有待加强

工资统计工作一般由单位人事处(科)人员承担,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工作繁重,很多人员是被临时安排进行报表填报,工资统计只是其大量工作中的一种,因此很多人员对这项工作不够重视,加之工资统计每年开展一次,很多人员不能熟练牢记操作方法和统计口径,很多单位统计人员变更,这些都直接导致新一轮工资统计工作时出现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上报数据的质量和实效。

(2)缺乏对数据的有效分析

目前各单位对工资统计工作的认识,仅仅局限于统计准确的数字,上报即代表工作完成,缺乏后续对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其实,工资统计直接与大到国家政策,小到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都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能够开展数据分析工作,作用十分显著。但目前尚未了解交通行业有专门的工资统计研究或分析工作。

2.3机会(opportunity)分析

当前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云、大数据等理念的提出,都为统计多样化提供了手段,加速了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能够减轻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升数据计算审核能力,能够及时进行数据的更新汇总、检索查询及反馈。因此需要加快统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加快数据资源在允许范围内的共享和利用,提高数据质量和数据利用效率。

2.4威胁(threats)分析

当前各单位用工形式多样,人员结构变化加快,加之工资改革调整,工资统计的内涵和范围也在不断调整,因此如何做好工资统计工作,如何在保证统计对象范围的同时又能考虑科学性和合理性,是未来一段时间工资统计工作将要面临的重要挑战。

3.交通行业工资统计发展对策

3.1SO战略:统一规划,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

打破原有依赖单机版软件每年更新参数,需要光盘介质传入传出的模式,采用网络版上报形式,依托先进的网络技术,大数据、云等手段和资源,加快交通行业工资统计信息化建设,构建网络化工资统计平台,不断对工资统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完善,在可行范围内实现统计信息共享和简单数据分析。这样的信息平台,不仅能够减少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避免了报表参数更新错误导致的填报问题,保证了报表参数的及时更新、自动汇总等功能,还能够实现往年数据的查询、检索和对比,缩短数据上报返还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使得工资统计数据资源能够更深程度的开发利用。由部组织进行信息化建设工作,更能使得建设能更加高效开展,并且能够整合更多的资源,在平台启用后也能更好地保证实施和效果反馈等。

3.2WO战略: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提高信息利用率

统计工作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统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对统计工作的负责程度都直接关系到统计数据的质量。因此要不断加强对工资统计人员的培训,使统计人员思想与时俱进、接受挑战,将专业知识转变为统计数据和高质量的分析报告。

应定期开展交流工作,也可学习其他行业的先进经验,通过各种形式{动人员的积极性,实现工资统计工作的良好发展。通过交流,不仅能提升统计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也能够提高工资统计数据分析的质量,从数据中找到单位和职工所关心的重点内容,形成具有价值的分析报告。通过进行数据分析,不断提升统计工作和统计数据的服务价值。

3.3ST战略:不断完善工资统计制度

交通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每两年进行一次修订,因此要不断根据当前薪酬制度和统计工作要求,不断改进工资统计制度,不断优化统计工作流程,持续提升劳动工资统计业务水平,保证交通行业工资统计制度更加科学、合理、规范。

3.4WT战略:规范统计基础工作

工资统计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有规范的基础工作。因此要制定完善的统计体系,规范统计标准化流程,从数据的保存,到数据的整理,提取,审核上报到后来的数据分析工作,每一步都要有规范的流程。保证统计工作基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能够保证统计工作的时效性,同时也能便于监督和奖惩工作的开展。

上述四项策略的实施,能够为交通行业工资统计未来发展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为交通运输业能够建设一个信息化程度高,数据利用效率高,统计人员素质高的工资统计分析工作提供前进方向,也为各项统计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对策。

参考文献:

[1]王文静.工资统计国际前沿研究[J].调研世界,2016(2).

[2]周祝董广霞,刘英,等.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环境统计持证上岗制度发展对策[J].中国环境监测,2017,(1).

[3]左庆乐,林旭霞.完善我国交通运输统计工作的思考[J].交通企业管理,2007(6).

[4]刘欢,李舵,刘轶伦.企业劳动工资统计问题及建议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4).

交通运输分析报告范文4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市决定参加“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特制定年市城市无车日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和目的

活动主题:关爱城市·绿色出行。

活动目的:突出强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城市居民的义务,需要城市政府和居民共同提高认识、采取行动,进一步改善绿色出行条件,更多地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二、活动时间

三、活动地点

汇东新区。

四、活动内容

(一)宣传发动

1.自起,在市区主要线路运行的1—2辆公交车上本次活动的车身广告,并在公交车车载电视系统上滚动播出本次活动的宣传片。期间,在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播放本次活动的公益广告片和宣传片,其中,公益广告片每天20:00—22:00播放不少于1次、每天其他时间不少于2次,宣传片每周在不同时间播放2—3次;同时,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要开辟专栏对本次活动进行全程跟踪报道,及时向市民传递活动相关信息。(市政府新闻办负责,市交通运输局、市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配合)

2.期间,在电视台、日报、晚报“无车日”通告,公布无车日活动区域和交通管制时间,倡导市民采取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方式出行,并大力宣传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相关报道。(市政府新闻办负责,市交通运输局、市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配合)

3.7:00开始,通过移动、联通、电信向城区用户我市将于开展“无车日”活动的手机短信。(市政府新闻办、电信分公司、移动分公司、联通分公司负责)

4.向公交车司乘人员和出租汽车驾驶员发出“遵守交通法规、文明优质服务”倡议,加大对公交司乘人员和出租汽车驾驶员文明行车、优质服务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公交车司乘人员和出租汽车驾驶员自觉遵章驾驶、文明行车、优质服务。(市交通运输局、市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

5.在期间,制作发放公交周和“无车日”活动相关宣传材料,举行市城市无车日公交周及创建公交精品线和残疾爱心卡发放仪式,开展公交进社区、进校园、进园区活动,免费发放最新版《公交乘车指南》等宣传材料,开展市民对公交满意度测评活动。(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市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配合)

(二)“无车日”活动的组织实施

1.“无车日”活动区域交通管制。9:00—17:00,对“无车日”活动区域(汇东新区汇南路)采取必要的交通管制措施,禁止机动车辆(公交车、出租汽车和特勤车辆除外)通行。对出入城过境车辆,在主要路口增设警力指挥交通,引导车辆在区域外停泊(设置临时公共停车区域)或绕行出入城。(市交警支队负责)

2.在春华广场宣传城市绿道规划方案,摆放城市规划展板。(市城乡建设住房保障局负责)

3.10:00开始,在“无车日”活动区域和南湖区域内组织开展自行车骑游活动。(市体育局、高新区管委会负责)

4.在板仓公交基地举行市城市无车日暨全面提升公交优质服务和新车投入启动仪式;在公交站点开展公交出行咨询服务,免费发放宣传资料;组织公交志愿者、导乘员在市内几个主要的公交站台维持乘车秩序。(市城乡建设住房保障局、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市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配合)

5.对汇南路范围内通行的公交线路加大公交车发车密度,按20%—30%的比例增加运行班次,其他线路按10%—15%的比例增加运行班次,同时,组织出租汽车公司加强调度,确保市民当天正常出行。(市交通运输局、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负责)

6.开展交通安全监测活动。对无车日前后交通流量、交通事故和道路畅通等情况进行监测,并做好分析、对比及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市交警支队负责)

7.开展环境监测活动。在“无车日”活动当天7:00—19:00做好环境监测和数据资料的收集、对比、公布工作,并形成分析报告。(市环保局负责)

8.倡导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及职工带头参与“无车日”活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市直机关工委负责)

9.“无车日”活动当天,通过网络报送视频新闻、图文新闻和照片。其中,集中反映“无车日”活动的2分钟视频新闻1条,其他视频新闻不多于4条,长度一般不超过1分钟,图文新闻不少于2条,活动照片不少于5张,每张照片标注图名,大小不低于2兆。(市政府新闻办负责,市交通运输局、市城乡建设住房保障局配合)

五、组织保障

交通运输分析报告范文5

一、加强工业、能源专业统计基础建设,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1、严格做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名录库界定工作。每年年初,按照国家统计制度规定,都进行一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名录库界定工作,虽然能纳入到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屈指可数,但我们才更注重这项工作的开展,对于新纳入和将剔除的企业,我们一一核实统计指标,最后还要和相关部门做进一步确认,确保不重不漏。

2、按时完成了各项序时统计报表任务。

进度报表中除增加报表外,还加强了上报密度,审核关系更是严密、细致,为此我们要求每一户上报企业都必须付上报表说明,以备查询。

二、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了交通运输业统计调查表

国家统计局首次对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费量进行统计,由于从事客运和货物运输的车辆都是个人私有,没有日常消费记载情况,在没有统计方法模式、没有以往比较数据的情况下,在局领导大力支持和协调下,利用一周的时间,全力以赴地完成了这项报表任务。

三、顺利完成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清查工作

根据上级专业处关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基本单位清查工作要求,对我县全部工业企业进行了清查。为了使基层统计人员能认真对待这次的清查工作,除了下发文件通知,还通过电话对这项工作的意义进行了强调。根据与相关部门核对的企业情况,设计了一张简表和各重点清查的企业名单。采取的清查方式是:一是根据基本单位名录库掌握的工业企业情况逐一核实,二是根据提供的企业名单进行重点核实,三是根据平时工业统计报表情况和企业的财务核算情况进行详细了解。

四、强化服务意识,开展统计分析和工业经济运行监测

交通运输分析报告范文6

【关键词】智慧油田 大数据 应用

“十三五”时期,国家实施大数据产业发展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增强政府公信力,服务公众企业。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要求智慧交通作为“四个交通”发展的关键,在交通运输管理创新、服务水平提升、转型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先导性作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而交通数据资源作为智慧交通的基础,需要通过生态运营的方式,破解当前存在的基础数据能力薄弱、资源共享难、互联互通难、协同应用难等问题,形成信息化规模效应,推进智慧交通发展。

1 交通大数据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

交通大数据的活化应用对交通的发展将带来巨大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大数据技术的实时性、分布性、高效性及预测性方面。

1.1 实时性

传统的海量数据模糊查询和统计分析无法达到交通实时性的需求,大数据能够实时地对交通大数据分析、处理,提供秒级响应,帮助人们在海量的交通数据中快速发现交通异常,并定位症结,方便交通管理,使交通运行得更加合理。

1.2 分布性

传统的数据应用多为单表挖掘分析,一旦涉及到跨表关联就会因效率问题而无能为力,大数据的分布式并行处理擅长复杂的块表关联分析,推动数据串并关联,提高数据处理能力,支撑高并发多用户访问,协同人们在交通紧急事件中多方协作、快速处置。

1.3 高效性

高效的交通大数据挖掘能力,能够快速发现海量交通数据中的内在关联规律,进而提高交通运营效率以及路网的通行能力.伦敦市利用大数据减少了交通拥堵时间,提高了交通运转效率。

1.4 预测性

大数据技术较高的预测能力可降低交通状态误报和漏报的概率,通过建立区域交通状态的监测及预测模型,共享交通运行与路况环境数据,S时对交通的动态性进行实时监控,帮助驾驶者及用户预先了解交通拥堵状况,避开拥堵路段。

大数据对交通的巨大影响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外,对交通环境的安全性也有巨大影响。大数据的实时性和可预测性以及综合的决策模型有助于提高交通安全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大数据快速整合各个传感器数据,结合车辆运行轨迹数据,综合分析车辆行驶安全性,为应急决策提供辅助,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由此可见,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及应用能够有效地解决智能交通面临的好多难题,为了利用大数据技术,深入挖掘交通数据的潜在价值,需要一个数据管理平台来处理各种类型和规模的数据。

2 生态运营平台需求定位

推进交通基础数据建设工作,为数据应用创新提供营造数据创新环境,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通过建设数据生态运营平台,解决数据能从哪里来、怎么来,以及能往哪儿去、怎么去的问题,打通数据输出和服务的渠道,建立了数据服务的动力机制,打造促进交通数据生长发展的生态系统和环境,深化数据跨界对接和创新应用。平台基于定位需求:

2.1 汇聚

以数据向外服务转换成价值为目的,提供数据服务和应用的统一平台,方便有数据供需者在一个平台上找到多方服务,为既有平台和系统增加数据对外服务的渠道。

2.2 简便

提供可视化、灵活、便捷的数据分析操作功能,降低数据分析使用的门槛,让业务人员不再因为技术门槛而被拒于数据分析的门外。

2.3 安全

对数据流通环节进行安全认证,确保数据服务的可信性、权威性。为敏感数据提供在线数据分析、应用的试验。

3 平台功能

平台基于数据融合和综合利用的需要,基于交通行业数据资源为基础,验证数据的交付输出服务模式,实现数据的注册、可视化展示、试用分析、流通等功能。平台具体主要分为数据展示、数据应用和数据流通三个业务功能模块。

3.1 数据展示

提供数据可视化展示,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及可视化BI工具,能够结合地展示专题数据,也能够进行统计图表展现或综合分析报告等,便于数据提供者更直观的向需求者展示自身数据。

3.2 数据应用

平台具备线上试数据、线下分析数据和线上流通数据一整套数据应用及流通能力。

3.2.1 线上试数据

结合平台提供数据,利用平台内置数据整理、可视化等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初步的研究试验,初步供用户决策数据是否满足需求。

3.2.2 线下分析数据

基于试数据的结果,明确所订购数据为需要数据,结合线下数据实验室的数据分析设备和工具,进一步就数据进行分析、加工、直至完成数据产品的开发工作。在数据管理方面,严格控制原始数据的流出,保证数据的安全可控。

3.2.3 线上流通数据

当所需数据类型、字段等内容需求明确后,平合数据相关方完成应用开发,最终向用户提供数据应用流通服务。

3.3 数据流通

平台能够以多种形式提供数据的流通服务。

3.3.1 数据API接口

以面向服务的架构,在系统上注册数据服务的API,数据使用者通过服务目录查找到相关数据服务,按照约定的通讯协议进行远程服务调用,传递数据。

3.3.2 数据包下载

将相关数据压缩打包,数据使用者通过下载服务直接获得数据,自主组织应用的模式,是一种离线的数据使用模式。

3.3.3 数据订阅

采取数据推送的方式,数据使用者(即订阅者)可以通过订阅功能对相关数据进行订阅,数据提供方则根据订阅者名单,周期性的批量向订阅群体推送每期更新数据内容。

3.3.4 数据定制

为满足数据使用者一些个性化需求而提供的服务方式。数据使用者通过任务的形式,提出数据的个性化需求,数据提供方根据自身能力选择是否承接定制任务。

4 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交通领域的不断渗透,已形成越来越多海量的交通数据,通过生态运营模式,让权威、准确的数据在平台得到充分利用和流转,满足政府的管求、公众的出行和企业的技术服务不同数据主体的需求,实现物尽其用,营造了交通数据良性循环生态圈。

参考文献

[1]张红,王晓明,曹洁,朱昶胜.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交通体系架构[J].兰州大学学报,2015,41(02):112-115.

[2]岳建明,袁伦渠.智能交通发展中的大数据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3(06):137-138,165.

[3]王静远,李超,熊璋.以数据为中心的智慧城市研究综述[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4,51(02):239-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