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体系的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市场体系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市场体系的特征

市场体系的特征范文1

关键词:托斯蒂;艺术歌曲;创作特征;演唱提示

中图分类号:J6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4-0124-02

弗朗切斯科・保罗・托斯蒂(Franesco Paolo Tosti.1846-1916)是意大利近代著名作曲家、声乐教育家,他被认为是19世纪沙龙民谣的作曲家。在19世纪后期大多沙龙作曲家渐渐被人遗忘之后,他的作品到目前为止都被当作是专业声乐学习者的必唱曲目,他的歌曲旋律优美流畅,内容通俗易懂,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体验,时时被搬上舞台并成为许多歌唱家的保留曲目。为了更好的演唱托斯蒂的艺术歌曲笔者将通过分析其创作特征提示如何准确、细致并感情充沛的演唱其作品。

一、托斯蒂生平及作品简介

托斯蒂1846年生于意大利阿勃鲁齐省的奥尔纳托,他从小就喜欢音乐,最初是在家乡学习小提琴,12岁时进入那不勒斯圣彼得罗.阿 .马依爱拉皇家音乐学院随品托学习小提琴,并随康蒂和梅卡但特学习作曲,1886年毕业。在这期间他对民间音乐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创作了一些具有那不勒斯风格的作品,如《她不再爱我》(Nonm’ama piu)、《爱的悲叹》(Lamento d’amore)等歌曲,这些歌曲在当时都比较流行。1894年,他被聘为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师,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许多声乐作品。这些作品中许多歌曲是根据英、法、意语的诗歌而作的,旋律都很优美。如《永远》(Forever)、《再见》(Good -bye)、《母亲》(Mather)、《晚祷》(at Vepers)、《爱情》(Amore)、《春天》(Aprile)、《我愿死去》(Vorrei Morire)、《那一天》(That Day)等都属于他在英国期间创作的最早成名曲。他后来出版的歌曲集中还有如《理想佳人》(Ideale)、《马莱卡莱》(Marechiare)、《思念》(Penso)、《我不再爱你》(Non t’amo piu)、《圣母玛利亚》(Ave Maria)等耳熟能详的名曲,还有后期所作的《黎明》(Mattinate)、《小夜曲》(La Serenata)等,都获得极大的成功。其中一首《小嘴》(‘A Vucchella)是一首风趣十足的歌曲,许多男高音歌唱家都喜欢将此作为加演曲目之一。

他创作了大量的歌曲、叙事曲、浪漫曲等,形成了一种“托斯蒂”(alla Tosti)的浪漫风格,被同时代很多人推崇并模仿,但似乎从未被超越。以下就将从体裁形式、旋律特征等方面具体分析托斯蒂的创作特征及如何唱好他的艺术歌曲。

二、托斯蒂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

19世纪是浪漫乐派蓬勃发展的时期,在意大利涌现出了以罗西尼、贝里尼、多尼采蒂为代表的歌曲作家,托斯蒂的艺术歌曲写作则继承了意大利先师们喜欢采用单二、单三曲式作为结构的写作习惯,单二曲式是他较为喜爱的曲式结构之一。如《不再爱你》《最后的歌》等歌曲都是采用这种曲式结构完成的。他的具体创作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他的体裁形式具有多样性。托斯蒂所作的艺术歌曲以独唱形式为主,其大多数作品以带有浓厚意大利民族风情的舞曲和浪漫曲作为主要形式。比如,以民族舞曲形式写成的作品有《小夜曲》、《马莱卡莱》、《最后的歌》,这三首作品分别以夜晚的美好、拿波里的独特风情和对爱人最后的不舍情感为主题,音乐简单明快,感情奔放热情。此外,他还钟爱且擅长于运用抒情浪漫曲风格的体裁进行写作。例如,在专业院校流行很广的《理想佳人》就是采用了欧洲19世纪“沙龙音乐”的形式写成的。整个歌曲音乐进行平稳,抒发了对心上人的赞美、向往的情感。《不再爱你》也是托斯蒂流传很广的经典代表作之一,此曲也是运用了抒情浪漫曲风格的体裁写成的。该作品讲述了一个青年男子在失恋之后的不甘和不舍,用较为平缓的节奏细致的描述了主人公细腻的内心世界。《爱情的控诉》这首歌曲与《不再爱你》是同一个时期的作品,该曲调来源于拿波里地区的教堂婚礼歌曲,整个作品具有庄严、神圣的氛围,在不激烈的气氛下,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对爱人爱情的向往。除了独唱歌曲以外,托斯蒂还创作了15首二重唱声乐作品,其中较为著名的是《怀念》。托斯蒂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中运用了丰富多样的体裁表现形式,融入意大利风情的舞曲和拿波里民族风的抒情浪漫曲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托斯蒂”风格。(二)他的音乐旋律具有很强的抒情性。托斯蒂创作的艺术歌曲作品大多数都是以浪漫曲为体裁的抒情性歌曲,音乐整体形象优美动听,风格朴实真切,旋律线条清晰流畅,情感细腻充沛。托斯蒂的艺术歌曲其旋律继承了19世纪意大利艺术歌曲的创作中注重线条流动、旋律优美的特点。这个时期的意大利作曲家对作品的音色、节奏乐思等诸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融入意大利民歌的素材,使当时的作品都具有民族音乐旋律抒情流畅的特点。比如,托斯蒂的《理想佳人》这首歌的音乐就以舒缓的旋律开始,旋律线条简单、优美流畅。随着乐曲的发展逐渐拉开,但是始终保持比较平稳的进行,没有很强戏剧冲突的大跳进行,旋律整体感觉平稳但并不乏音乐的流动性。(三)他善于利用速度变化来表现情绪的变化。托斯蒂时常通过速度的转化来表现作品情绪氛围和感彩的变化,同时紧密贴合诗词本身的韵律。他通常不会机械的变快或者变慢来叙述作品的情感走向,而是结合诗词的韵律和角色的情感变化来进行段落上的布局和乐句的细致安排。如《不再爱你》中A段速度进行平缓稳重,表现的是主人公失恋后的痛苦感受以及对曾经恋人的不舍和对往日怀念。旋律发展到B段后,采用了大量的三连音和连续的上行重音,使得音乐进行变得紧凑,伴奏的织体也采用了更加密集的节奏,整体速度加快,音乐由此进入。再如《最后的歌》,其中A段采用了叙述性的中速写成,表现了主人公得知爱人将和别人结婚时的复杂心情,乐曲转入B段,伴奏织体延续了上一段的写法,但是他通过连线和短音的使用把旋律线条拉开,表现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情感变化。(四)他擅长利用改变强弱规律的节奏增强音乐的推动性。托斯蒂在节奏型上偏爱切分、附点等非等分节奏型,这种写法增强了歌唱的律动。很多情况下钢琴伴奏的重拍与旋律声部的重拍是交错出现的,使歌唱旋律与伴奏部分可以互为动力。他的节拍选择也很丰富,在他的声乐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常见的2/4、3/4、4/4、6/8、9/8拍子,也可以看到1/2、6/4等声乐中不常见的拍型。不管哪种拍型,只要按照节拍本身的强弱关系演唱,都会给人一种规整的感觉,但是托斯蒂想要摆脱这种规整,他通常采用弱起、跨小节连音线等手段改变节拍的强弱关系,并根据选用歌词的情绪、句子的划分来安排乐句中的强弱关系,因此他的声乐作品中的乐句划分都具有近代诗歌的韵律。还有在相同旋律的段落再现时,他通常都明确要求了用和前一次不同的力度来表现,如《最后的歌》中,第二次出现相同的旋律时,第一个乐句处在强拍强位上的音就明确标出了要很弱的演唱,是一种内在的、压抑的情绪表达,后来再慢慢将情绪推出来。这种音乐创作思维使得作品更加符合歌曲中角色的情感体验,使听众也能够和作品一同呼吸,达到感人至深的效果。(五)他时常使用频繁转调手法来完成情绪的转换。托斯蒂喜欢用转调的方式完成歌曲的段落划分,以此达到情绪转换的目的。以我们熟悉的《小夜曲》为例,歌曲一开始是F大调,后转到a小调,此后在F大调与a 小调中转换,中间有一些临时离调,最终结束于F大调。在大小调的转换和临时离调中,情感色彩也随之变化。这种频繁的调性变化,使人感觉他的作品在明亮的时候有一丝忧郁,在黯然的时候又蓦然见到曙光。

以上我们了解了托斯蒂的创作特征是为了能更加准确的演唱好他的作品,以下将对此做一些演唱提示。

三、如何更好地演唱其作品

托斯蒂的艺术歌曲的歌词来源于他同时期的意大利诗人的诗歌,它们多数以爱情为主题。他为了细腻地传达歌词中所写的心理状态,旋律上便具有朗诵性。因此我们在演唱托斯蒂的作品之前首先要将歌词慢速朗读,每个字都要发得很圆润。他的作品所用的词汇通常都以元音结尾,所以每个词汇都要说的清晰、准确、不能含混不清或者漏音,把语音朗读准确后再按照节奏、用上歌唱的位置和呼吸状态朗读,朗诵时不能把歌词读成断开的、孤立的音标,要有意识地理解歌词的含义,并细细地体会每句歌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把歌词和音乐密切联系起来后,要找出每个乐句的重点音,尤其要注重语言的逻辑重音和旋律之间的关系,不要每个音都用相同的强度演唱,使音乐要“活”起来,要让诗歌插上音乐的翅膀后展现出更加精致和打动人心的艺术特征。接着,要重视他在歌曲中大量的使用poco rit、a tempo、dim.等表情术语,只要严格的按照谱子中的符号演唱,歌者很快就能大致掌握作品的风格,体会到作曲者的表现意图了。在表现强弱记号时,演唱者要时刻注意到作品的抒情性,不能用太强,或者太戏剧性的声音去演唱。比如,在《最后的歌》的再现段中,从情绪的压抑、控制开始推向一个,声音就不能一下子到很强的状态,气息不能突然冲得很猛,哪怕是在高点音上面也要有所控制 ,这样也能更好的连接后面的乐句,慢慢的收回情绪,进入到意犹未尽的尾声中,因此尾声的弱唱要在强有力的呼吸支持下,丝丝入扣地将几个乐句连起来,虽然中间的一些旋律由钢琴完成,但呼吸状态不能断,要跟着伴奏的呼吸一起进行,用有内在张力的声音将内心的哀伤、无奈的情感一览无遗的表现出来。另外,他的作品中会出现很多弱起小节,乐句间的空拍也往往不是整拍数,演唱旋律乐句间的空拍由钢琴伴奏部分的旋律连接,因此演唱托斯蒂的艺术歌曲,一定要熟悉伴奏部分,并要和伴奏保持内心节奏的一致,否则演唱者很难找到自己与钢琴伴奏之间的契合点,这是很多刚学习演唱托斯蒂歌曲时候会遇到的问题。

从本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托斯蒂艺术歌曲创作的曲式结构、体裁运用、旋律写法等方面都继承了意大利浪漫主义的情感内核,并融入了意大利民歌的民族特色,他将诗歌和音乐用他独特的写作方法完美的结合起来,给声乐舞台增添了许多的经典曲目,给艺术歌曲的宝库中增添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因此要演唱好托斯蒂的艺术歌曲,就必须把握好作品的结构、调性色彩、节奏和语言等方面的特点,灵活的运用声音技巧,在音色和音量的处理上都要十分考究,感情要充沛而不过分。 托斯蒂的艺术歌曲创作数量很多,在此不能一一细致分析,只能通过总结其特征来为演唱其作品作一些参考,以后还需要进一步做更多细致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杨士华,贾棣然.托斯蒂艺术歌曲新编[N].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

[2]商家骧编译.意大利歌曲集[N].人民音乐出版社,1955.

[3]程路.托斯蒂和他的艺术歌曲[N].音乐生活,2006.

[4]马广雪.托斯蒂艺术歌曲伴奏和延伸[M].大众文艺,2012.

作者简介:

市场体系的特征范文2

一、现代石油市场体系的构成及作用机理

现代石油市场体系是连接石油生产、交换与消费的多层次的市场体系,是由传统的石油现货市场和中远期市场发展而来,当石油期货市场逐步发展完善之后,现代石油市场就逐步形成其完整的体系,石油价格机制也日益完善并发挥调节市场资源的作用。

现代石油市场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石油现货市场、中远期合约市场及期货市场组成的石油市场体系;二是在各市场不断创新完善的市场经济交易制度基础上发挥调配资源作用的市场机制;三是有序竞争的市场主体,包括石油生产商、炼油商、石油贸易商以及金融机构等。现代石油市场体系由这三方面结合并形成有机运作的整体。

与现代石油市场体系相对应,现代石油市场价格也形成多个相互影响的市场价格体系。如果忽略原油及油品品种的不同,石油市场价格体系大致可分为石油现货市场价格、中远期合约市场价格与石油期货市场价格三大类,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石油现货价格以石油生产及运输成本等为基础,随着石油市场供求状况等实体经济因素变化而变化,同时也受到石油期货市场价格走势的影响;石油期货价格在石油现货价格基础上,更多地受到人们对未来石油供求预测和评价的影响,从而呈现出较大的波动幅度;而中远期合约价格处于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间,更多地取决于生产成本及供求双方合作关系等因素,受到期货价格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价格在合约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现代石油市场机制的作用机理体现在石油市场体系中各个市场价格的形成及相互影响上。石油现货市场价格更多地受到即期市场供求状况变动的影响。如,飓风对炼油设施的破坏,导致一定时期石油加工产品市场供应的减少和需求的相对上升。这些产品的供不应求直接导致了其现货市场价格的上升。由于石油现货价格上升,石油供应商的收益就会上升,从而刺激各国石油炼制商满负荷生产,在一定时间后,市场供应数量增加,缓解了市场供不应求的矛盾,这时市场现货价格开始下降。这个由飓风引起的市场供求变动导致价格升降的过程,就是现货市场价格波动调节石油资源供应的作用机理。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引入人们预期因素的影响,我们就可以看到石油期货价格形成与变动的情况。当石油现货市场的油品供不应求时,如果人们预期未来较长时期情况都不会改观,那么,人们就会估计未来油品价格必然上升,于是一些投资者就会买入相应的期货产品,从而增加了市场上该期货产品的需求,结果期货市场更加供不应求,其期货价格将上升。如果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越多,期货价格上升的幅度越大,并有可能超越市场实际供求不均衡应有的价格上升幅度。因此,在石油期货市场上人们的预期对期货价格的这种作用方式,明显带有金融市场价格变动特征,因而石油期货价格变动反映了石油期货的金融特性。

二、现代石油市场体系是保证我国长期石油安全供应的重要的制度基础

(一)现代石油市场体系的价格信号可以反映地区石油供求状况

现代国际石油市场的价格信号是石油市场机制的核心。价格水平的高低不仅是市场供求作用的结果,也是影响市场供求的重要指标。石油价格水平的变动有其客观的传导机制和作用机理。一个完善的开放的现代石油市场体系,其石油市场价格机制将不仅反映国内市场供求,而且反映当地及周边地区石油资源的供应状况,并在价格信号的作用之下调配世界范围内的石油资源。

在讨论国际石油定价权时,我们不能脱离石油市场体系孤立地分析石油定价“话语权”问题。如果缺少现代石油市场体系支撑,争夺石油定价“话语权”就缺少实现的制度基础。

国际石油市场有个现象需要解释:石油大买家并不一定能得到优惠的批发价格。这似乎有悖常理,买的数量多,节约了交易成本,对买卖双方都有利,应该得到优惠的批发价格,至少也不应该出现价格上涨的结果。反过来,在石油总体供应趋紧的情况下,大买家使得市场供应紧缺状况加剧,价格上涨也应该是合理的。然而,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这两种解释并不合乎实际。因为比中国更大的石油大买家美国,其购买价格相对中国的确低一些。那么如何解释这其中的道理呢?

其实,现货价格与中远期合约价格是不同的。美国大量的石油进口是通过长期合同方式,其价格早已确定,基本不受现货市场价格短期变动的影响;而中国购买石油有相当部分是在现货市场上,现货的需求量增加必将促动现货市场价格的上升。另外,在现代国际石油市场体系下,具体到石油期货市场,一个大买家的出现,首先触动的因素是人们的预期,通过石油期货市场作用机制推动期货价格的上升,期货价格反过来再影响现货价格。在由现货市场、中远期合约市场及期货市场组成的现代石油市场体系中,市场机制将价格与供求,以及人们的预期、国家政策、企业竞争策略等等因素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影响石油价格的传导机制。 因此,要实现我国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就必须有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和顺畅的信息传导机制,否则,我们国际油价“话语权”就缺乏现实客观的市场基础,而只能是一种空想。因此,现代石油市场体系是获得石油“话语权”的制度基础。

(二)现代石油市场体系用于调配国际石油资源以保证我国石油供求平衡的是一种制度

目前在我国石油市场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尽管通过几大石油企业的努力保证了国民经济的需要,但我们明显感觉到我国尚缺乏一套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来确保长期石油安全供应。比如,我们在做石油进口贸易过程中,除了长期合约外,还有近一半的进口量集中于现货市场购买。而现货市场价格波动远大于中远期合约市场,导致石油进口价格方面的隐忧。原因就是我国的现代石油市场体系不完善,我们靠的是石油企业,而不是一种自发运作的市场机制来保证市场石油供求的平衡。

如果拥有完善的现代石油市场体系,我国石油供应安全问题就有了强有力的保障。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第一,完善的现代石油市场体系,可以培养更多的有实力的石油企业参与国际石油行业的竞争。如果我们拥有一套完善的有效运作的市场机制,就为我国石油企业,特别是一些正在成长中的民营企业,提供了一个竞争规范的市场经济环境。这个环境是由一些规范的资格认定、市场行为规范、交易规则、行业法律及条例等营造起来的,在这些规范和约束下以及开放竞争的环境中,逐步培育出更多的懂得现代石油市场规则,熟练掌握石油交易技术和风险管理技术的,有国际竞争力的石油企业。这将壮大我国石油企业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竞争力量,更好地保证我国的石油供应。

第二,拥有完善的现代石油市场体系就意味着,我们拥有有效的市场机制,能向国际市场准确传递中国石油供求信息,从而保证价格信号能够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而目前由于缺少有效的信息传送渠道,导致中国石油需求信号失真。当然,这里也不排除国际市场上人为炒作中国题材的影响。由于人们的预期是一种心理活动,所以,期货市场上价格的变动常常出现不理性的过度反应也属正常现象。近年来,有人把石油期货价格上涨归结为中国因素,这显然夸大了中国对国际石油市场上的影响。事实上,相比美国6亿吨和日本2.5亿吨的石油净进口来说,中国的1.6亿吨的石油净进口量并不大。不过,这种情形也提醒我们,已经到了应该完善我国现代石油市场体系的时候了。我们应以市场传导机制和市场信号传递我国石油需求的结构与数量及价格信息;而不只是把石油进口更多地集中在缺乏安全感的国际石油现货市场上。

第三,现代石油市场体系的完善意味着,中国完全能够按照国际石油市场的规则行事,这将吸引更广泛的交易方参与我国石油市场体系运作。市场交易活跃是成功市场的标志。石油现货及中远期市场交易活跃,首先获益的是市场所在地区,其石油供应能得到保证。而石油期货市场的交易旺盛则表明期货价格对其他相关市场价格的影响更大,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该地区该产品的价格走向。

由上所述,完善现代石油市场体系将奠定我国石油长期供求平衡的制度基础。但是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完善我国现代石油市场体系,与加强国际石油合作是相辅相成,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国际石油资源的地域分布特点,以及国际石油市场垄断竞争的特点,决定了国际石油竞争是建立在现代石油市场体系基础上的垄断与竞争共存的。建立完善的现代石油市场体系,也为我国的国际石油经济合作奠定必要的制度基础。

三、积极推动我国现代石油市场体系及其监管体系的建设

我国现代石油市场体系的建设与完善首先应完善两个方面的架构:一方面是石油市场体系、市场基本制度及主体建设,另一方面是市场体系运行所需要的监管体系及必要的监管法律与手段。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有计划分步骤地积极推进我国现代石油市场体系

目前我国石油市场体系并不完善。自2006年8月上海石油交易所成立,11月大连石油交易所成立,2007年11月8日上海石油交易所的西部交易中心挂牌以来,我国石油现货及中远期市场建设正在逐步推进。自2004年8月25日燃料油期货合约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以来,其交易活跃,实证研究结果证明,我国燃料油期货价格走势尚落后新加坡1到2个交易日,燃料油期货的价格引导权还在新加坡期货市场。这说明,我国的石油期货市场建设已经得到稳步发展。但由于国家对原油市场准入的管制及成品油市场价格及准入的管制等,今后我国石油市场体系的发展可能遇到自身无法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我国石油市场体系建设向前发展还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

我国现代石油市场建设要逐步建立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石油现货及中远期合约市场,并在现货和中远期合约市场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现代石油期货市场。在现货中远期市场建设中,着重市场基本交易制度的建设,积极推进电子交易市场建设。在期货市场建设中,应积极发展原油期货市场和成品油期货市场。一方面,我国目前原油价格水平已经与国际接轨,可以设想建立一个能够反映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原油市场供需关系的原油期货市场,形成一种国际性原油交易基准价格,与纽约商品交易所的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和英国国际石油交易所的布伦特原油期货相抗衡。另一方面,建立一个能够反映中国国内成品油市场供需关系和消费结构、季节特征的成品油期货市场,形成国内成品油基准价格体系,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依据,科学引导生产和消费,合理配置石油资源。

(二)积极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多元化市场主体

石油市场体系建设离不开一定数量的市场交易主体。市场交易主体的多元化是石油市场体系发展、完善的基础。目前,我国石油市场由中石油、中石化等大石油公司垄断。未来我国石油贸易市场主体应该是中石油、中石化等国营贸易企业为主体,允许众多非国有石油公司存在的开放的多寡头市场竞争结构;与此同时,允许国际石油公司及被批准的其他国际金融机构等参与市场竞争,最后形成各种石油市场主体竞争共生的市场格局。

首先,应重视和发挥民营资本的特点和优势。石油行业中存在一些小规模的石油工程项目,小企业就能胜任,则可以民营资本弥补大企业生产服务方面的缺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积极培育民营企业做大,特别是由民营资本联合建立起来的企业。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

其次,要鼓励我国石油企业进行跨境并购发展壮大。就所拥有的资产、产量或储量而言,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仍远远落后于其他国际石油巨头,从参与石油跨国经营,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角度看,有必要壮大我国石油企业的实力。而跨境并购是中国石油大公司实现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第三,应允许有资格的国际金融机构参与我国石油期货市场运作。参与我国石油期货市场运作的国际金融机构必须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资格审查,这与我国金融市场逐步开放的步伐相适应。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日益完善,对资本市场的管制逐步放开,我国石油市场的参与主体将会增加。

(三) 建立国家石油市场监督管理体系

国家石油市场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是保证我国现代石油市场体系运作能否成功的关键。没有有效的监管体系,政府就不能放松目前对市场的管制。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市场运行一旦出现混乱局面而无法有效控制,将损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国家石油市场监督管理体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专门统一的石油监管组织体系――能源部的建立,这是保证石油市场有效监管的体制保证,逐步建立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的多层次石油监管组织。二是石油管理法律制度建设,应由石油监管组织部门负责。三是监管市场信息系统的建设。

首先,要建立健全监管法律制度。国家监管的领域主要包括石油资源勘探开发和管道运输、销售两个领域。就石油勘探开发领域而言,政府应积极鼓励符合资质要求的企业参与油气行业上游领域的各项业务,打破几大公司对上游油源的垄断。就管道运输、销售领域而言,石油、天然气特别是天然气的管道运输、销售、配送等应是政府重点监管的领域,具体的管理工作由能源部下设的能源监管部门承担。

其次,石油立法是政府监管部门行使监督权力的法律依据。石油立法有三个层次:一是法律,对石油基本活动的基本规定;二是政府或政府部门的法规,通常是根据某法律的授权另外颁布的实施细则或有关法规条例;三是政府部门对特定事项的具体决策,如许可证、批准工作合同、批准开发计划或销售合同等。三个层次形成一套完整的规范石油市场经济行为的法律法规,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

(四)建立政府的石油市场信息管理体系

应逐步建立我国石油市场信息管理体系。需要强调的是,应下决心建立国家宏观层面的甚至是东亚地区乃至全球的市场信息管理体系。这一体系是为政府监管市场而建,是基于企业的生产、交易、库存等基础数据的更为宏观的数据。甚至有些预测数据需要组成专家团队,以模型的方式滚动预测,形成年度系列数据。例如可参照EIA的库存周报形式,披露我国的石油库存信息、销量信息以及追踪整个市场的供求及价格变化的情况。根据这个体系提供的信息,政府可及时监测国际国内石油市场变化趋势,必要时提前做好市场调控的准备。

(五)建立政府可动用的石油储备体系

市场体系的特征范文3

[关键词]经济发展新常态;流通产业;转型升级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9032

1关于流通产业转型升级与流通规模、结构、效率协同优化研究的文献综述11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特征及对流通产业的客观要求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系统的提出并论述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提出,必然对流通业改革发展提出客观要求。宋则(2014)指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消费主导型的经济新格局将基本确立;赵萍(2014)认为消费模式新常态下,流通产业应以消费便利化、消费成本、消费安全为着眼点保障和驱动消费增长;向欣(2014)认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迫切需要流通业的发展与创新,更好发挥消费新引擎作用;马光远(2014)、刘伟(2014)、苏剑(2014)、裴长洪(2014)、陈建中(2014)等分别从风险、产生原因、动力、机制、引擎等方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进行了系统论述。

2关于流通产业转型升级与流通产业改革、重构

目前国外研究中尚没有关于流通产业转型升级的直接研究,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流通领域的渠道冲突(Bowman,1997;Osterwalder,2007)、效率缺失(Chesbrough,2006;Schindehutte,2003)、社会福利(AkshayRao,2010;Boyd,2003)等方面。国内学者对流通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主要表现在:①关于流通地位作用的再认识。刘国光(1999)提出流通产业的先导产业论,并指出流通产业的先导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引导生产、促进消费和产业关联;黄国雄(2005)提出流通基础产业论,认为流通的综合能力将是衡量一个国家国力的基本标志,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的效益和效率;高觉民(2003)、柳思维(2004)、庄尚文(2008)、王晓东(2009)、纪宝成(2010)、李晓慧(2012)、夏春玉(2012)分别从流通产业的媒介作用、降低成本、支撑生产、提升竞争力、产业关联性和价值链等角度对流通产业的地位进行阐述。②关于流通产业转型升级研究。郭国荣(2003)认为运用电子商务技术改造传统的流通企业,建立和发展一批新型的网络组织,有利于流通产业转型升级;王晓东(2011)认为流通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培育一批具备竞争实力的国有商业企业,使之成为流通宏观管理机制的传导主体;纪宝成(2010)认为应通过制度、体制和机制创新,促进商品的自由流通、统一市场的形成和流通产业升级;夏春玉(2012)、宋则(2013)、徐从才(2013)从物流管理效率、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转变零售盈利模式等角度阐释了流通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③关于流通产业改革与重构研究。高觉民(2003)认为流通产业调整的目标是要使新的流通产业结构具有资源配置高效率并且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媒介性产业体系;宋则(2013)认为应从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角度重新审视当前的流通理论、政策和体制,牢固树立动态化的新财富观,对流通产业进行重构;谷克鉴(2012)从应借助动态分析方法,按照外部因素内生化的基本观点,改革与重构流通政策。

3关于流通规模、结构、效率协同优化的相关研究

①关于流通规模问题研究。马克思在论述商业资本时,总是强调它的必要比例和要限制在必要的限度内,这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商品流通规模要适度;王传维(2003)认为流通规模的大小应与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及生产规模、消费规模相适应;纪良纲(2003)认为商业投资的扩大受到社会需求和投资品供给的双重制约,必须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相适应;郭娜(2009)、丁婧(2009)分别从制度创新、系统机制角度论述了流通规模扩展与协调。②关于流通效率问题的研究。高铁生(2012)认为完善优化市场匹配能力与机制有助于提升商品流通效率;俞彤晖、郭守亭(2012)认为出现流通效率区域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市场化程度、市场集中度、城市化程度、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的差异;张岩(2007)认为价值链的上下游企业间构建网络化互联模式,实现以“以信息代替库存”,可有效提高流通效率;纪良纲(2003)、晏维龙(2003)、黄漫宇(2007)、祝合良(2011)、徐从才(2011)、王旭东(2012)、洪涛(2012)、陈建中(2013)分别从市场集中度、物流业、供应链管理、信息化水平、制度成本、交易费用、技术创新、市场体系等角度阐释了提高流通效率的理论与途径。③关于流通结构问题研究。高觉民(2003)认为我国流通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转换离不开高效的市场机制;郭国荣(2003)认为先导型的物流网络是构建我国先导型商品流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柳思维(2004)认为城市商贸流通结构合理化是结构的均衡问题,在商贸流通结构上的反映主要体现在商贸流通业内部比例的协调问题以及商贸流通与外部环境的相适应问题。④关于流通规模、结构、效率的互动关系研究。文启湘(2004)认为商贸流通主体建立长期易关系有助于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实现流通规模扩张。王晓东(2011)认为流通的体系模式创新赶不上流通的体量增长速度,在结构层面也就表现出了流通规模与流通效率之间的矛盾。

2新常态下流通产业转型升级与流通规模、结构、效率协同优化的整体思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新的阶段性特征,尤其是由模仿型排浪式消费模式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模式转变的背景下,流通产业发展正在进入一个增长动力重构和发展方式转换的新阶段。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应以流通产业规模、结构、效率协同优化为基础,通过流通产业转型升级来引导、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应从微观、中观、宏观视角系统审视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与作用,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通过系统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理清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流通产业的客观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现阶段流通产业发展出现的突出问题,坚持底线思维,构建流通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框架。从规模、结构、效率视角出发,进一步剖析流通产业的深层次矛盾,实现流通规模合理化、流通结构高级化与流通效率提升。最后从市场与政府的边界出发,推进市场体系与法制化营商环境建设,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形成法制化、规范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从根本上保证流通产业转型升级。

3新常态下流通产业转型升级与流通规模、结构、效率协同优化的主要内容 1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流通产业地位的再认识

流通业作为经济制高点的地位长期被忽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提升经济发展效率和消费模式转换被放到首要位置,有必要对流通产业的地位进行再认识。从整体看,应从流通自身、产业视角、宏观经济层面对经济新常态下流通产业的地位与作用进行系统分析,确立流通产业先导性、基础性地位。流通产业先导性、基础性地位的发挥,将使得流通产业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核心与重点。

2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流通产业的客观要求

系统梳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特征、思路,在消费模式、有效供给、市场竞争、创新驱动等角度,经济发展新常态均对流通产业提出了客观要求。通过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将有效促进由模仿型排浪式消费模式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模式转变,将从整体上降低全社会流通成本、提升流通效率与经济运行效率。以期通过流通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满足消费主导的经济新格局,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实现有效供给。

3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流通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框架

在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流通产业的地位及其客观要求的前提下,提出应树立大流通思维与新财富观,坚持底线思维,以市场体系建设为依托,以法制化营商环境为保障,以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连锁经营为核心,调控流通规模,促进商品流通规模合理化;优化流通结构,实现先导型商品流通结构;提升流通效能,降低社会流通成本;突出流通产业对全局的战略意义,充分发展流通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

4流通规模、结构、效率协同优化

在流通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框架下,通过构建流通规模监控预警体系,流通结构系统分析框架、流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找出制约流通规模合理化、结构优化、效率提升的关键与共性问题,通过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连锁经营、产业融合,促进现代流通、智慧流通、绿色流通发展,实现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与结构调整。在流通规模监控预警体系构建时,着重考虑产业发展、居民消费与商业规模的适应性,重点解决批发市场、商业综合体等网点过度建设问题,总体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的阶段特征。在流通结构系统分析框架中,应着重分析流通的城乡结构、业态结构、虚实结构、组织结构等,通过结构优化促进流通产业转型升级。流通效率提升是流通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着重解决物流与供应链、连锁经营、产业融合等限制流通效率提升的瓶颈,不断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与效益。

35市场体系与法制化营商环境建设

最后通过市场体系与法制化营商环境建设,为流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市场与制度保障,实现经济发展新常态。市场体系建设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也是保障流通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法制化营商环境是流通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市场秩序、知识产权保护、信用体系建设、商品安全管理,对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均起到制度保障的作用。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形成法制化、规范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将从根本上保证流通产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宋则收入倍增、消费变革与流通体制改革[J].商业时代,2013(7).

市场体系的特征范文4

【关键词】“一主三辅”;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8—0045—06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资本市场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已形成包括上海深圳主板市场、深圳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以及三板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体系。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不仅推动了经济资源配置方式的重大变革,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培育战略性新型产业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诸多问题。总结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而形成一个更加开放和更具国际竞争力的资本市场,推动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资源浪费严重,融资效率低下

自沪深交易所建立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在新股发行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试验,但始终未能从根本上消除新股发行过程中的三高”(高价发行、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现象,这极大激发了几乎所有企业上市融资的欲望,以及投资者申购新股的热情。

那些想“圈钱”但难以达标的发行人,为了迎合证监会的实质性监管要求,联合保荐人及其券商等中介机构,欺诈上市、瞒天过海,把挂牌上市作为企业发展的唯一目标,而置信托责任与自身长远发展于不顾。…面对同行的恶性竞争,中介机构希望尽可能多地推介企业上市来增厚其年终的红包,对发行人则主动帮助其粉饰报表、篡改资料,共同造假,难以起到甄别和筛选上市公司的作用。而中国证券监管机构面对暗流涌动的市场,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严把发行上市的数量关、严格控制上市节奏,提高公开发行上市的门槛,不断强化市场各个环节的监管,但也难挡诸如银广夏A、绿大地等劣质公司的虚假上市。

以比亚迪公开发行上市为例,不论其净利润、营业收入,还是发行前股本总额,都远超A股主板市场上市条件,如此巨型企业登陆中小板市场,不仅破坏了市场间公平竞争的环境,而且还剥夺了那些正处于种子期的小企业特别是微型企业的上市融资权利。在交易品种、市场类型以及市场机制都不完备的条件下,中国资本市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而产生逆淘汰,使得拟上市企业难以对上市进程和成功几率做出正确判断,大量优秀企业甚至退出改投海外市场。其直接结果导致资本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资源漏配、错配现象时有发生,极大地制约了资本市场融资效率的提升。

(二)重要股指与实体经济严重背离,系统风险巨大

股市素来有一国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之称。但中国股市表现却与实体经济背道而驰,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状况。统计显示,2008年中国GDP增速为9%,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但上证指数全球跌幅第四,仅好于冰岛、俄罗斯和越南(见图1);2010年世界经济逐步复苏,中国GDP增长达10.3%,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多数股指上涨的情况下,中国股市跌幅居前,仅好于债务缠身的希腊和西班牙(见图2)。

2011年12月13日沪指失守2245点,股指重返十年前。除了上市公司数量、市值节节攀升外,从投资回报率的角度看,鲜有分红的中国股市重新归零,个股大面积下跌,系统性风险暴露无遗。2012年以来,面对赢弱的股市,市场消息面“暖风”频吹。从再次热议的中国的“401k计划”到市场监管者的“两金”入市新建议,从RQ.HI正式获批到QFII进一步放开。这些极富创意而又带托市之嫌的建议似乎并未从根本上找到破解中国股市大跌的症结,市场随后创出中国股市市三年来的新低。随着行情的持续低迷,有不少投资者选择销户离场。据中登公司最近披露的月度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5、6月连续两个月销户数超过3万,2012年上半年累计已有22.22万户股民告别A股。中国股市多年来倡导的所谓“价值投资”理念沦为一句空谈,市场信心降到低谷。

(三)中国资本市场难以担当起支持国家实体经济持续发展的重任

作为中长期资本的融资平台,中国资本市场系统风险巨大,并不具备强大而持久的吸纳资金能力,从而制约了社会储蓄向长期投资转换的顺利实现,也无法持续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也正因为如此,资本市场虽然经过20年的发展,证券监管机构一再鼓励、优先支持以QFII为代表的境外长期机构投资者进入股市,但在整个金融系统中,以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间接融资仍占据绝对地位,间接融资随市场融资规模扩大而快速上升,融资结构畸形化程度也随之加深,由此引发的矛盾和潜在风险都在聚集并日益激化。

作为一个“新兴加转轨”市场,中国资本市场处在一种两难境地,缺乏持续发展之动力。一方面,市场必须“开闸”融资。作为国家融通资金的重要平台,中国资本市场肩负着发展国家经济的重任,必须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市场扩容必须缓行,投资者长期处于“狼来了”的恐惧之中,看不清价值投资的方向。发行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市场就会应声下跌,而市场下跌,发行就更难,每每新股发行、股票增发,特别是大盘蓝筹股登陆沪深A股市场,无一例外地都给脆弱的市场带来冲击。中国资本市场的非良性循环使之缺乏持久发展之动力。

二、中国资本市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中国资本市场产生的诸多问题凸显了一个典型“浅市场”的特征,市场极易受到来自市场外部因素的影响,其非理性的波动引发股价暴涨暴跌,投机氛围过于浓厚,市场系统风险巨大。自沪深交易所成立以来,中国尚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资本市场大而不强,结构和层次的残缺性问题是自股权分置改革以来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也是导致上述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

(一)中国资本市场有板块而无层次

从主板市场到中小板市场,再到创业板市场以及新三板市场,似乎中国资本市场已经构建了完整的市场体系,但是市场之间并没有清晰的界限,也就是说板块与板块之间没有形成清晰的层次划分。以沪深交易所为例,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与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二者之间除了代码有所区别外,我们很难真正区分二者之间的差异。市场定位不清、功能重叠以及同质化竞争,直接导致资源非合理化配置。从资本市场建立之初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颁布第32号令,交易所一统天下的局面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最主要的融资平台,沪深A股市场不仅要为国有大中型企业融通资金,还要解决中小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这使得主板市场不仅肩负着双重责任,同时也使得本该有着清晰定位的市场在服务对象上变得盲目,这不仅制约了市场的融资效率,也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二)中国资本市场尚未建立的场外交易市场(店头市场)

中国老三板市场是先于二板市场建立起来的,其初衷是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股(即原STAQ、NET系统中数家公司法人股流通)并承接主板市场退市的股票。由于市场上充斥着业绩差的问题公司,交易清淡,融资功能近乎衰竭;201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决定扩大非上市股份公司试点范围,除中关村科技园区外,新增上海张江高新产业开发区、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天津滨海高新区。新三板市场虽大量借鉴海外成熟OTC市场的思路和做法,但扩容方案中的一些关键性制度(如做市商制度、挂牌条件和交易细则等)仍需根据各地区实践进一步细化。

(三)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所需的体制和机制还不健全

由于建立初期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和改革的不配套,在不同市场(A股、B股、H股和N股等)同时上市的同一企业的股票出现同股同权而不同价的现象,A—B股的溢价、A—H股的溢价以及各个市场间相互割裂使得中国资本市场缺乏对资本的有效约束。未形成有机体系,市场板块品种之间相互割裂、互不融通,转板机制、退出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具体体现在:第一,板块之间因为具有同质性特征,缺乏融、转板的动力;第二,沪深B股已不再发行新股,实践上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如何实现沪深A—B之间的流通尚未解决;第三,人民币还未真正国际化,缺乏适当机制,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

三、中国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必要性

根据国际经验,一国交易所市场不可能无限度地扩张。一般来说,一个国际性的证券交易所能容纳的上市公司数量大体在2000-4000家之间,而一国所有证券交易所市场极限容量在1万家左右,如美国全国证券交易所市场所有挂牌企业数量保持在9000家左右,这主要受到交易技术、交易安全和管理能力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因此,成熟的资本市场会根据本国的实际,建立有一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市场体系中不仅包含证券交易所市场,还有场外交易市场,如柜台交易、直接的产权转让市场等。而证券交易所市场又包含了主板市场和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等证券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非流通股转让的平台。通过科学设计和高效运作,使各层次市场之间相互依存,有序衔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多元化投融资需要,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自股票市场全流通以来,中国沪深交易所市场的规模以年均新增110一170家上市企业的加速度递增,截至2011年底,中国挂牌上市公司总数达2342家,市值21.48万亿元。但试图通过构建具有“全能型”股权融资平台来满足中国经济社会所有的融资需求,这显然违背了股票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不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

中国作为全球资本市场一支重要的新兴力量,一方面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以证券投资基金、社保基金为主体的机构投资者得到迅猛发展并开始成为市场资金供给的主导力量;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其中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超过430万家,年营业额大于1亿元的企业为2.5万家,而年营业额大于5000万元的企业超过5万家。面对如此庞大的企业群体和丰富的上市资源,仅靠交易所市场是无法满足这些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的。而且,上市资源的不断涌现使得监管机构无论怎样提高发行审核效率,怎样加大对二级市场的严格监管,都难以有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沪深交易所市场也愈来愈难以满足整个国民经济对资本市场多样化的投融资需求。

随着国内CPI的持续上升,当加息成为治理通胀主要手段时,大量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型企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一方面,江浙、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小民营企业因资金链条断裂而出现停工、破产和倒闭的现象;另一方面,市场上涌动着上万亿的资金宁愿去炒楼、炒地,而不愿进入实体经济。这种矛盾单靠银行体系下的融资手段是无法解决的,必须通过面向资本市场供给一需求的不断细分,构建有特色的多层次市场体系来满足本国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的需求,满足各类投资者的不同风险偏好,实现筹资和投资的无缝链接,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才能拉动国内经济增长。

此外,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还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全方位、多渠道提高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例,拓展其深度和广度,增强市场的流动性,化解中国现行融资体制的深层次矛盾。

四、中国特色的“一主三辅”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构建

构建中国特色的“一主三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总体目标框架是:分阶段、分步骤建立并完善覆盖全国、品种丰富、机制健全、层次分明、功能强大的多层次社会主义资本市场体系,即以场外交易市场(包括全国性的场外交易市场(National Over—the—counter,以下简称“NOTC”)和区域性的柜台市场(Regional Over—the—counter,以下简称“ROTC”)为主,以主板市场,国际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为辅的“一主三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见图3)。如果把“一主三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看做是金字塔结构,那么场外交易市场就是金字塔最底层的“塔基”部分,而“国际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就是“塔中”部分,主板市场则位于最高层“塔尖”的位置。

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结构更像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主板市场容量和规模最大,实力也最强,而场外交易市场还很稚嫩,发育严重滞后。过去的10年,中国的主板市场和中小板市场得到了长足发展,由最初的8只股票壮大到近2800只,市值占整个股票市场总市值的97%以上。未来10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中国资本市场理应大力服务于给中国经济带来蓬勃生机的中小企业以及微型企业的发展,服务于为中国GDP的增长和就业率的提高做出重要贡献的民营企业。因此,为这些企业搭建资金支持的股权融资平台,做大做强场外交易市场和创业板市场,构筑坚实而宽广的“塔基”部分,理应也必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一)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应实现差异化股权融资,满足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构建中国特色的“一主三辅”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一主”是为那些不具备交易所市场上市资格的各类企业构建资金支持的证券权益类的融资平台。中国企业众多,各类中小企业(包括微型企业在内)已超过4000万家,因此,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两级的OTC市场,NOTC作为那些不具备交易所市场上市资格的各类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而ROTC则是为地方性中小企业产权融资提供融资服务的平台。“三辅”中的主板市场为中国成熟、优秀的大中型企业提供股权融资的全国性市场,国际板市场主要是为海外企业到中国资本市场融资提供资金支持,而创业板市场主要是为那些具有成长潜力但尚处于产业化初期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创新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全国性市场。由于市场定位清晰,不同层次的市场之间差异化的制度安排又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因而能够为企业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融资服务,从而能够满足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

(二)对称性制度设计,强化市场约束

1.构建中国特色的“一主三辅”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对称性制度。不同层次的市场由于功能和定位都有本质区别,因此从市场准入到交易再到退出都有自己独特的运行规则。从资本市场体系的“塔基”部分(ROTC)向上到创业板市场直至“塔尖”的交易所市场,应采用与各个市场相协调上市一退市制度。从准入来看,随着市场层次的逐级上升,企业上市标准、条件越来越高,市场准入越来越难;从退出来看,其制度设计也应具有相应对称性。

具体来说,对于ROTC、NOTC以及创业板市场应采用“宽进严出”的制度设计,“宽进”是指进一步降低拟上市企业的发行门槛,让更多能为中国经济带来蓬勃生机、为中国经济作出巨大贡献的中小企业能够在资本市场上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融资平台,“严出”则反映资本市场资源的有限性和竞争性的特征,从而能够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为证券市场的高效运作提供制度保证。对于交易所市场上市的企业应该采用比现行核准制更为严格的“严进严出”制度设计,“严进”是指作为资本市场最高端的市场,其市场定位就是给那些成熟、优秀的大中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严出”是为了保证这样的高端市场的充分竞争性和较高的融资效率。因此,“严进严出”一方面反映了作为资本市场最高端市场的优势地位,同时也是资本市场保持合理流动性的客观需要。

此外,对称性制度设计还包括在层次之间“升降灵活”、“进退有序”的转板机制,从而有利于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主体,同时促使市场发挥淘汰功能,有利于市场出清并保持市场动态均衡。

2.建立市场参与者风险和收益匹配、权利与责任统一的约束机制。按照是否以营利为目的,资本市场参与者可分为以营利为目的的机构法人、自然人和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机构法人。对以营利为目的的证券发行人、证券投资人以及大部分的证券市场中介机构的市场制度设计要体现收益与风险高度统一,如分层次对证券发行的标准、审核程序以及上市证券的收益性、流动性等方面做出相应明确规定,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退市等制度,加大上市企业违规处罚等;而对于自律性组织、证券监管机构以及少部分的证券中介机构的市场制度设计要体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在赋予它们一定权利的同时,也应该赋予其相应的责任,增加审批执法人员的寻租成本,提高其工作责任感,从而建立权利与责任相互约束的机制。

(三)“一主三辅”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实现路径

中国资本市场现状与理想目标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一主三辅”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重点突破,分阶段推进。

1.进一步完善主板市场。在原有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的基础上,整合部分深圳交易所上市资源,组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资本市场体系的最高层市场——全国性主板市场,为中国顶尖、优秀的大中型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服务。具体措施包括:第一,提高主板市场发行门槛,严格上市标准,挂牌企业总股本应不少于1亿;第二,结合升降自如的转板机制,进一步完善主板退市制度;筹三,适时推出AB股合并计划,统一市场,恢复主板市垓合理估值体系。

市场体系的特征范文5

《规划》明确指出,要推动期货市场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这一目标符合当前期货市场的发展现实。结合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历次讲话反复强调的“坚持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期货公司应在完善多层次的期货市场结构、设计推出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产品、积极探索服务“三农”模式三个方面认真贯彻落实。

一、完善多层次的期货市场结构

《规划》指出“要着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通过健全金融机构体系和市场体系增强金融服务能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与郭树清提出的“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不谋而合。

1.细分市场构成

期货市场只能承担期市本身的工作,无法承担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全部风险管理职能。一直以来,宣扬期货公司可以帮助企业规避市场风险的言论是不严谨的。为了实现《规划》提出的“坚持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首先应明确市场风险的划分,再细分风险中的风险构成,并利用期货市场的基础功能去防范和化解风险。既然单一的期货市场无法规避企业所有的风险,为满足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就需要建立起以期货市场为中心的风险防控体系,用以填充、弥补和匹配企业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市场需求。

2.打造多层次市场服务体系

《规划》指出“在加强管理、严防风险的前提下,稳步发展场外信用衍生品市场,逐步形成有效地市场定价和风险管理机制。”按照《规划》要求,可以考虑建立这样的期货市场体系:最顶级是期货市场,其次是场外信用衍生品市场,最后是现货市场,通过不同侧重、不同层级的市场体系来防范和化解风险。企业可以通过在期货市场、场外市场和现货市场的运作来满足自身需求。由此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价格传导机制,不同交割品级、不同交割状态的产品生产企业都可以参与其中,最终形成整个行业的权威价格,进而实现《规划》“逐步形成有效的市场定价和风险管理机制”的发展目标。

二、设计推出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产品

1.通过创新产品提升期市服务国民经济的能力

《规划》强调“继续推动经济发展需要、市场条件具备的大宗商品期货品种上市,推动发展商品指数期货、商品期权、原油期货、碳排放期权等。继续加强金融期货市场建设,在确保股指期货平稳运行的基础上,适时推出国债期货,以及利率、外汇期货期权产品等金融衍生品。”根据《规划》,未来期货市场将在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迎来新的创新。

2.通过创新产品满足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随着《规划》细节的逐步落实,特别是在相对复杂的期权创新推出之后,期货市场的专业性特征将进一步凸显。要想更好地履行期货公司服务实体企业的历史责任,就必须在《规划》指引下,在严守风险底线的基础上开展创新。

期货市场属于风险管理市场,需要参与者具备相对较高的基础条件和风险管理能力。小型、微型企业以及广大农户亲自参与期货市场规避风险是不现实的。对他们而言,最需要的不是直接参与期货市场,而是通过购买期货市场衍生的创新产品实现套期保值或对冲风险,即借助期货公司提供的差异化产品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为此,期货公司必须通过创新产品满足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三、积极探索服务“三农”模式

市场体系的特征范文6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北部湾经济区 会计市场 会计资源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该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之间将形成巨大经济体,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成为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该自贸区的建立,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中国和东盟各自的经济发展,扩大双方贸易和投资规模,推动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市场的形成。会计市场是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资源是各市场主体达成市场交易的重要媒介和能动性要素。当国与国之间的相互贸易、投资、资本流动不断增加时,双方需要大量及时有用的会计资源,因此,随着中国―东盟之间区域性市场体系的不断扩大,必然要求我们建立一个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会计市场。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国内唯一一个有条件跟东盟国家在海、陆都有交流与合作通道的省区,是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门户、前沿和桥头堡;其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地带和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在我国构建面向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会计市场时占据了天时地利,我们应抓住机遇,立足北部湾,研究如何构建一个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会计市场。

一、会计市场的含义和构建目标

(一)会计市场的含义

要构建一个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会计市场体系,首先需要明确会计市场的实质,本文所指的会计市场即为会计资源市场,是会计资源交换的场所,是对会计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的方式和手段。这里的会计资源应包括会计信息、会计人才、会计服务,具体可划分为会计信息子市场、会计人才子市场和会计服务子市场。我们虽将会计市场进行具体划分,其目的只在于想分析会计市场的个别特征,从而认识会计市场的本质特性,但这绝不意味着会计市场的3个组成部分是相互分离、各自独立的,实际上3个分市场之间存在天然联系,其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的情形使得缺乏任何一个市场都会使会计活动出现断层,并使市场机制的作用难以得到正常发挥。我们必须将会计市场视为一个完整而统一的有机整体,在此基础上对3个既相对独立又互为衔接的会计资源市场再进行研究。同时,会计市场内容还具有发展性,随着新的会计资源出现,会计市场将继续延伸。

(二)会计市场的构建目标

基于以上定义,可以提出构建目标:提高北部湾地区会计资源质量和利用效率,促进会计资源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内的优化配置和有效管理,协调会计活动过程中各市场主体的利益关系,节约社会交易成本,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充足,会计信息高效有用,形成专业、有序,竞争、开放的运行格局,能有助于扩大我国会计市场范围,推动北部湾经济区以及中国和东盟各国经济发展和双边关系深化。

二、构建北部湾会计市场体系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对中国――东盟会计市场相关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

到目前为止,对中国――东盟自贸区和北部湾经济区会计市场的研究仍处于空白状态。而中国――东盟自贸区还是北部湾经济区都是初步建设并蓬勃发展的新兴经济圈,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新的会计问题,因此,该会计市场体系的构建,有助于推动相关会计理论和会计应用研究的发展。

(二)有利于加快和促进整个广西的开放和发展

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地带和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对北部湾会计市场体系进行研究有助于推动我国企业融入东盟,扩大中国会计市场的范围,而市场范围的扩大就会带动会计教育规模的扩大,带动会计服务产业组织的扩大,带动会计信息使用范围的扩大,并使北部湾乃至中国的会计资源在国际市场上接受检验,促使我国提高会计资源质量,进而为积极融入国际竞争提供便利。

(三)有助于完善北部湾会计市场环境

该会计市场体系的构建,有助于我国与东盟各国企业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有利于会计信息的相互可比,降低会计资源使用的交易成本,促进更高质的会计服务标准形成,促进相互投资的发展,更好的推进北部湾经济区与东盟各国的合作开发,推动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市场体系。

(四)有助于培育与中国―东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会计人才,优化和改进北部湾经济区的教育模式

经济发展需要人才,会计人才市场是会计市场的组成部分,该会计市场的构建能促进北部湾高校与东盟各国财经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为我们培养合格的国际化会计人才和提高教育水平提供很好的平台。

三、构建过程中需解决的关键点

为了构建目标理想会计市场,需要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研究,除了分析会计市场的定义、范围、特点、职能以外,还需了解市场机制在会计市场中的功能和运作效用,具体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关注市场机制运作

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要求所有商品要素都要进入市场,会计人才、会计信息和会计服务是具备商品一般特征的市场要素,必须进入市场,并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优化配置,这是市场经济运行的现实需要。会计市场环境不同,其市场机制功能作用程度也就不同。因此,我们需立足现状,分析会计市场机制对会计活动的影响,解决目前北部湾经济区存在的市场失效问题,以利用市场机制来加强中国―东盟会计市场管理,提高会计资源质量与利用效率,促使会计资源充分流动和互惠交易,形成会计市场的良性发展。

(二)促进北部湾会计市场的对外开放

任何一个成熟的市场都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市场。会计市场国际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对外开放可以促使会计资源实现全球范围的合理配置,从而完善世界市场体系。因此我们的会计市场要在会计市场国际化的高度进行构建,该会计市场应是全方位、多形式的双向开放市场,最终目标应是形成国际化的大市场。在人们的认识中,开放较强调的是“引进来”而忽视“走出去”,这种认识本身就会因市场交易的不对称而导致形式的不合理或不公平,因此,我们的会计市场建设必须重视“走出去”。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由于东盟各国经济情况不一样,市场开放程度也不一样,必须分析各国的市场准入政策,从有利于中国――东盟双边经济贸易和谐发展的视角去探寻发展扩大我们会计市场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有利于本国和东盟双边经贸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有利于加快各自会计市场国际化的步伐。

(三)完善会计市场法律法规体系

在构建目标会计市场过程中,需进行会计市场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加强监督管理。会计市场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市场经济的实质是一种法制经济,因而会计市场机制的有效作用同样需要全方位的市场监督体制来保证,否则将会导致会计活动的混乱,因此需要健全会计市场法规体系。同时,在不断完善会计服务市场法规体系的过程中,还应在保障本国利益的前提下,遵循和平共处原则,并向中国――东盟自贸区签订的各项协定以及WTO的GATS(服务贸易总协定)要求逐步靠拢,以便与国际接轨。

(四)构建适应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的北部湾会计信息市场

为经济决策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是会计的目标之一,会计信息是国内、国际进行投资、筹资、资本运营等决策的重要依据。随着中国与东盟经济的发展,要求会计信息来源真实可靠,传递及时到位,使用相关多用,而北部湾地区的会计信息质量不高,难以达到上述目标,这对构建适应自贸区发展的会计市场十分不利。因此我们必须研究如何完善会计信息市场,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扩大会计信息使用范围,提高传递效率,降低成本,使中国――东盟相互间的贸易与合作更为顺畅和谐,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五)构建适应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的北部湾会计人才市场

会计人才市场是会计市场的组成部分,会计市场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面对中国――东盟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会计业需要大量通晓国际惯例的人才。谁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国际化会计人才,谁就获得了会计市场上未来发展的空间。而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北部湾经济相对落后,存在高素质人才缺乏、人才整体质量不高、人才教育相对落后等问题。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广西的会计行业将面临新挑战和更加激烈的竞争。为了实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规划,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会计人员。解决人才需求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培养,二是引进。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是当务之急,而培养人才则是长久之计。人才的培养主要靠的是教育,因此我们需加大对会计教育的智力投资,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推进会计教育的国际化,培养能够适应国际挑战的会计人才,形成人才层次复合化、知识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不断提高会计人才的素质,并对会计人才市场的未来发展提出设想,不断完善与中国―东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北部湾会计人才市场。

(六)构建适应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的北部湾会计服务市场

会计服务是会计活动不可缺少的构成环节,以往人们说到会计市场,往往等同于会计服务市场,可见会计服务市场是会计市场的一个典型代表部分。它是对会计服务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的运行机制,是会计服务商品交换的场所和会计专业服务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在会计服务市场上所提供的商品主要有审计服务、管理咨询服务,税务服务、资产评估服务等。随着经济发展,会计的外部服务范围不断扩大,验证会计信息、提供会计技术的会计服务也越来越重要,因此要想建立目标会计市场,会计服务市场的研究必不可少。目前北部湾存在会计服务行业整体素质不高、业务单一、服务质量较差等现象,我们应针对问题,对如何促进专业技术服务社会化,深化会计服务改革,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升本地区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扩大服务业规模,拓展服务领域,实现多元化经营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高北部湾会计服务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在东盟乃至世界会计市场上占据一席之位。

同时,会计服务市场完善也需要合格的服务人才,而当会计服务水平提高了,就能提供更高质的会计信息。3个会计市场的构建绝对不是独立进行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可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这也再次证明了会计市场是一个完整而统一的有机整体。

主要参考文献:

[1]朱丽.会计市场及其规范浅析[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7).

[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读本[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要荣慈.我国会计市场刍议[J]. 中国农业会计, 2007(4).

[4]房林中、黄义.会计市场若干理论问题的研究[J].经济问题,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