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中专生 心理健康 心理教育

近年来,中专学生在校抽烟、喝酒、打架、故意毁坏公物,抢劫、甚至自杀、故意杀人等事件频频发生,这说明学生承受了来自学业、家庭乃至社会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已达到不平衡状态甚至是不健康状态。中职学校的学生不同于大专生、本科生,他们大多数是初中毕业生,有的甚至是初中毕业后在社会闯荡过几年的青少年,思想上、行为上正处于极不稳定时期,正处于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转型时期,面对现代社会竞争的激烈性,许多学生不知如何面对所处的社会环境,并且对自己的定位也不合理,从而产生了严重的心理上的不适应,以至出现厌学、退学等情况。班主任和授课教师,作为学生最亲近的师长,在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有责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一、中职学生的现状分析 

 

参加中专学习的学生构成情况相对复杂。从生源情况看,良莠不齐,大部分是考不了高中或考不了统招学校的学生。从学生的构成来看,相当一部分是中考落榜学生,在学习、品德和行为上的问题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在打工几年后回来上学,他们认为是走不了别的学校才来上中职,所以他们对学校有一种本能的抵触。如果校园环境再差强人意,教师授课有偏见,语言或表情上有所讥讽,更会让他们产生人生失败的挫折感。对学校不满意,对老师不满意,对自己不满意,又无力改变现实,就会让一些学生产生“走投无路”的迷茫,丧失自信,进而会有混日子的思想。这种不良想法深埋于心,久而久之,便会让他们消沉、悲观,与人为敌,与校为敌,稍不如意,便头脑发热,火往上冲,喝酒、打架、发生暴力事件就不难理解了。 

 

二、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厌学、偏科,易和老师产生对立情绪。 

由于中专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就没有打下好的基础,所在在进入中专学习后,由于专业课程增加,在学习中随意性较强,对自己喜欢的课程会根据老师要求完成作业,对自己不喜欢的老师往往会产生抵触情绪,容易出现消极学习,再加上以往高校毕业生工作难找,社会需求变化等原因,出现招生难、教学难、管理难等一系列新问题,教学和管理的难度增大。 

(二)学校教育教学存在薄弱环节。 

近年来,中职学校因高校扩招,社会需求变化等原因,出现招生难、教学难、管理难等一系列新问题,招收的学生大都是学习成绩差,组织纪律性差的“双差生”,教学和管理的难度增大。对这种新的情况和变化,许多中职学校还没有完全适应,没有及时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在班级管理及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管理方法单一,处理矛盾不恰当,容易使学生产生一些心理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职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三)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弱。 

当前,家庭状况变化普遍引起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减弱。现代家庭与传统家庭比较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不同的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又不尽相同。一是贫富悬殊较大,贫困家庭的子女表现出明显的心理不平衡。家庭条件好经济较富裕的学生,其消费较高,花钱大手大脚;家庭条件差,经济较困难的学生,消费水平低,花钱节衣缩食。处在贫困线下的学生,明显感觉心理失衡,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生活在单亲家庭的中职学生,由于家庭缺乏温暖,大都有一种失落感和自卑感,心理和感情相当脆弱,有的甚至自暴自弃,给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及管理带来诸多新的问题;有的家长望子成龙,给学生不断加压,使学生心理负担过重;有的家长则不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不是金钱刺激,就是棍棒教育,或放任自流,任其发展。诸多因素造成学生心理失衡,心灵扭曲[1]。 

(四)生活依赖性强,社会适应能力差。 

在家庭教育中,许多父母怕耽误孩子学习,没有要求孩子做家务的习惯,随着孩子长大,好吃懒做,不爱劳动、养成了这部分学

生的依赖性。在看到社会中贫富悬殊等,许多学生很难适应,便在其心灵上产生自卑、冷漠、忧郁等不良情绪。学习缺乏动力,对学业、前途、未来不抱希望,精神苦闷、普遍产生厌学、敌视社会、仇富情绪。 

(五)网络媒体的危害。 

互联网的发展对青年学生获取信息、知识及网上娱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分辨力和判断力不强的中职 

学生产生了极大的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三、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心理健康,才能形成良好品德,这是因为:个体心理只有处于正常健康状态才易于顺应社会,倾向于与社会保持 

一致,接受社会的各种要求包括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品德。从反面看,个体如果处于不平衡的心理状态往往倾向于接受主流的社会规范价值观相悖的观念,对不良规范失去抵抗力从而形成不良品德[2]。 

(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渗透健康心理教育。 

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如果忽视了每个受教育个体的心理状态,尤其忽视了对不平衡心理状态的疏导,不能使之处于乐于顺应主流规范的常态。学生往往出现各种消极情绪如发呆、走神、沉默甚至抵触。反之,若班主任常能敏感,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甚至有意识的心理训练,才易培养良好的品德。 

现今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物质生活上家长尽量满足,在学习上从严要求,缺乏吃苦教育,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弱;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矛盾如果处理不当,会加重了孩子的心理问题,他们往往对自己缺乏信心,性格焦虑,脾气暴躁,或沉默寡言,意志消沉,难以正确认识自己。班主任如果在班级管理中注意这些学生,从思想上给予指导,精神上鼓励,培养融洽的班级氛围,让他们拾回自信,这样有利于形成上进的、有凝聚力的班集体。班主任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以避免学生经常性地陷入危机状态,维持其心理的平和、积极、顺畅。培养其积极的自我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信心和自尊心,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1.生活辅导。 

生活辅导又称人格辅导,目的是促进学生建立合理的生活规范,适应基本社交,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班主任对学生的生活辅导主要有情绪辅导和社交辅导。班主任进行情绪辅导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悦纳自己,学会适时、适度、适宜地渲泄自己的情绪又能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帮助学生学会调解情绪的方式如渲泄、倾诉、转移、自我暗示等。让他们懂得“生活的艺术是驾驭情绪的艺术”。班主任进行社交辅导就是要帮助形成正确的社交心理,学会恰当的社交礼仪包括男女生交往礼仪;学会克服害羞心理,与别人沟通的方法;学会缓解人际关系冲突处理口角等等。健康的社交心理有助于班集体的建设,也对学生走入社会有帮助。除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消费辅导帮助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对学生进行休闲辅导、帮助其学会调节学习生活,学会欣赏艺术,亲近自然,以培养良好的个性。 

2.学习辅导。 

根据心理工作者的观点,学生的学习有三个问题:能不能学——智能问题;愿不愿学——态度问题;会不会学——方法问题。班主任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对后两者加以辅导。 

(1)学习态度:学习态度的教育更多地贯穿于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但班主任的优势在于经常和学生接触,通过有目的地对学生训练,能起到对学习态度教育的补充。在科学的心理训练原则和方法指导下,班主任对于纠正学生偏科和偏师现象还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学习方法:班主任工作中一个难点是如何纠正学生上课走神、讲话、抄作业,考试舞弊等学习习惯问题。这些问题仍可以归因于心理问题,辅之以科学的指导和训练,就能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就医脚的被动局面。在中专阶段,根据学生个体基础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复习计划、短期目标、长期目标等,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帮助其学会制定计划和目标,学会学什么、如何学、何时学,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3]。 

(二)授课教师的引导作用。 

除了班主任的管理教育外,授课教师也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的一个表情动作,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激励一个学生进步,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站在三尺讲台上,就要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走,要充满爱心,注意融洽师生关系,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充分分析教材,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准备每一节课,重视课堂上的师生情感交流,恰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学习材料和学习过

程的兴趣,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4]。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类进步。人们不断探索如何发挥教育的功效。在呼吁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认识到知识比考分重要,智慧比知识重要。而人格、个性是最具决定性的东西。青少年是人格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需要调动各种教育渠道才能完成的。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容易偏离心理正常状态从而导致不适应行为或心理健康问题的时期,作为教师,要站在一个比学生高的位置,爱学生,才受到学生尊敬,只有不断锻炼自己的人格,注重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以积极的生存心境和人生态度对待学生,对待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会他们生存的技能,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培育人和塑造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登峰,张伯源.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贺文瑾.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3】管新《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2

课程改革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健康第一"主要是指增强学生体质健全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个性健康,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英国著名的教育家洛克有句至理名言:"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全的身体"。随着体育课程的改革,心理健康教育不再属于单纯的德育工作范围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项重要指标。

由于体育教学以体育活动为主,相比学校的其它学科的教学,有它的独特性,对学生心理健康也有着特殊的作用。 我在体育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做了一些新的尝试,通过细心的观察和分析,发现体育活动给学生的心理带来的特殊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光靠智力不行,光有学习的感情也不够,还得有坚持到底的意志,才能克服大的困难,使学习取得成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一般伴有艰苦、疲劳、激烈、对抗、竞争等特点,因此通过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意志能力,有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

2.提供发泄的机会,缓解不良情绪

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愉快、乐观的良好心境,不仅能使人产生超强的记忆力,活跃创造性思维,而且可以克服自身和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充分发挥心理潜能;而焦虑不安、缩手缩脚、萎靡不振等不良心境,会影响和降低学生的活动水平,同时也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创造和谐环境,消除不良心境,是进行创造性学习,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窍门。在体育教学中,师生间的心境应是快乐和和谐的。只有创造和谐环境,才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师要身体力行,用良好的心境感染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振奋精神,战胜不良环境影响,乐于完成困难的学习任务。通过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活动可以为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一个开心的集体游戏,孩子会一下子活跃起来了,满脸的兴奋和笑容。这就是体育活动带来的效果,是简单的说教所无法做到的。

3.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人际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很明显的促进或制约作用。体育教育的群体性很强,体育教育为学生建立了良好的人际环境,同时能培养学生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好的同学,总是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对什么事情都充满兴趣,这些学生生活的很愉快,很舒畅,促进学习进步;人际关系不好的学生常常无精打采,抑郁寡欢,缺乏生活的乐趣,制约学习进步。由于小学生受家庭条件、生活环境的影响,形成许多不良健康心理,如:孤僻、娇气、自私,承受能力差缺点,由于这些原因在班级经常与其他同学发生冲突。这些状况必须改善,不然会严重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体育活动可以改善这一现象的,体育活动在增进人们相互交往,克服孤独感,培养心理适应能力有重要作用。因为,体育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环境和群体关系中进行的,它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人们在运动时能扩大社会交往,协调人际关系,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和痛苦,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活动可以使人与人相互产生亲近感,不必用语言,一个手势、一套活动,就能沟通信息和交流心声,自觉不自觉地相互产生一种情感。在体育教育中,让学生参加集体项目,它的本身就给参与者提出了必须相互交流,增进彼此情感的要求。了解同学,相互信任,相互鼓励,这往往是比赛获胜的基础。所有这些都能改善学生不良健康心理,都能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进一步改善人际关系,同时心理健康也得以改善。

4.正确认识自我,培养自信、自强的人生观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看作是启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钥匙"。他要求教师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个人发展根源的"闪光点"。我们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各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因势利导,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有的学生跑的速度素质比较好。而有的学生弹跳比较好,有的学生技巧动作学的比较快等。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充分利用每个学生的特长,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断得到某些成功的体验,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激发学生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自我效能理论的观点,以前成功的活动可以使个人对今后成功的期望提高,自我效能的增强,内部动机加强;所以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力所能及的要求和目标,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和自己能力的提高,就会既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又激发和维持了坚持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要让学生有快乐的体验,不要刻意追求成绩,给学生压力,使之紧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练习,并享受体育活动给其身心带来的快乐,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树立成功的信念。通过这样的体育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培养自信、自强的人生观。

5.协调行为,培养调控自我的能力

心理健康的人行为协调,反应适度。体育活动大多是在规划的要求下进行的,每一位成员都会受到规划或规则的约束,个人的行为要符合规则要求。本人常采用小组激励的措施,能让学生更自觉的约束自己不良的行为和习惯。比如,当哪一位学生的行为不能遵守规定的要求时(包括组织纪律),他所在的小组将得不到加分,就有可能失去下一次选择游戏的机会,为了小组也同时为了自己,他必须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和习惯,按规定的要求去进行活动。因此,体育活动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调控自我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困惑;自我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5-002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5.010

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的心理困惑也呈现明显的变化,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大学生正处于从青春期向青年期的过渡阶段,无论是从个体身心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社会环境和成长环境变化的角度,这些因素都将对个体心理带来一定的干扰和困惑。

一、研究背景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的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并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显然,心理健康不是指对任何事物都能愉快地接受,而是指在对待环境和问题的反应上,能更多地表现出积极的适应倾向。在此参考标准下,不少针对大学生心理困惑的相关研究也比较丰富,聂舒(2015年)结合已有文献,对心理困惑进行了描述性定义:心理困惑是指人在情感、智能、决策、个人发展和意志力等方面受到阻碍,以至于无法正常正确地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表现为心理感受痛苦、学习动力缺失、人际关系不适、情绪低落、自卑与自负、行为退缩、恐惧失败和轻微的躯体症状。并综合已有的专家和学者的相关研究,提炼出大学生的心理困惑的三大类,分别是个体方面、社会环境方面、生活和学习方面。孙凤梅(2006年)在浅析大学生心理困惑的成因及解决对策中指出学业问题、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情感问题、性问题、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和大学生生活适应问题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当前,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文献较为丰富,但通过中国知网检索,近10年(2007—2016年)对“高职院校大一学生的心理”研究关注度在2011年环比增长率达到高峰,之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大一学生的心理困惑是处于变化和发展状态的,从个体身心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等角度来看,对大一学生的心理困惑的关注是必要的,对其关注和研究,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辅导策略,将对其今后的身心发展产生十分有益的影响。

本研究中的心理困惑界定为因个体受到自身发展和周围环境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个体心理出现疑惑、不解、有压力、感到困难的心理状态。本研究选取高职院校大一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深入地了解和探析他们当前的心理困惑,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策略。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随机选取南京某职业技术学院2016级大一学生中58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585份,回收有效问卷562份,有效率为96%。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当前,你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满意吗?”“当前是否存在心理困惑?”“如果当前存在心理困惑,请具体说明”等。访谈采取随机调查,共72人次,访谈地点设置在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工作室。

(三)研究过程

本研究选取调查时间为大一下学期,被试人员通过大学第一学期的适应,很大程度上会降低研究中因环境陌生等外因的影响,尽可能回归被试个体心理发展层面的因素。本研究问卷调查部分由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指导被试人员统一作答。经过对问卷内容的统计和分析,结合实地访谈,进行信息的归纳和整理,进而形成研究结论。

三、研究结果

本研究针对高职院校大一学生心理困惑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对回答内容进行整理,按照心理困惑内容出现频率的高低进行归纳,研究结果表明:98.9%的学生在“当前是否存在心理困惑”方面作出肯定回答;高职院校大一学生心理困惑按回答内容频率出现的高低,来源依次为:专业学习、人际交往、职业生涯规划、心理适应、消极情绪、自我意识。

(一)专业学习

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大一学生心理困惑来源的第一大因素就是专业学习。具体表现为学习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如: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主动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差;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学习效率较低、学习压力大;对专业学习缺乏认同;考试焦虑;学习上缺乏动力和目标;纠结是否需要转本;对专科学历的担心等。

(二)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是高职院校大一学生心理困惑的第二大因素。主要涉及宿舍人际交往、恋爱关系和家庭关系。例如,“宿舍矛盾让自己很烦躁,不知道如何应对。”“很在意宿舍的人际关系,和个别不容易相处的人每天在一起,感觉很郁闷。”“对恋爱充满好奇,希望自己能拥有一场美好的恋爱。”“和父母亲的关系一直很困扰”“家庭不是很和睦”等。

(三)职业生涯规划

本研究的这一部分主要涉及在调查中比较集中出现大一学生开始对其一生的理念、工作、生活、家庭及社会等目标所要设定的计划进行思考和探索,更多会出现迷茫的心理困惑。例如,“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度过大学生活”“如何制订职业规划和目标”“将来毕业后能做什么,现在感到很迷茫”等。

(四)心理适应

该部分主要表现为大一学生进入大学的环境之后,面临新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出现的内心困惑的状态。例如,“住集体宿舍不太适应”“暂时还不能适应自主学习的方式”“想家”等。

(五)消极情绪

该部分的调查表明,大一学生因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而出现不同层面的消极情绪。例如,自卑、抑郁、焦虑、愤怒、纠结等。

(六)自我意识

个体开始对自我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和了解。在此过程中,会出现是否能够自我认同和自我接纳,而产生的心理困惑。例如自我评价水平较低,对自己的外表不满意,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缺乏正确了解和评价。

四、讨论

(一)关注和重视高职院校大一学生的心理困惑

本研究发现,绝大部分的大一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及时有效地帮助和疏导他们的心理困惑对其身心健康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极负盛名的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rikErikson)强调人的理性和适应。他所提出的心理社会阶段理论对我们当下的研究再次提供了指导意义,大一学生正经历从青少年向青年期的发展过渡,从心理发展角度来说也是向成熟迈进的过程,自我意识的逐步建立和亲密关系的建立是人生发展这一阶段的重要内容。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对学生心理的关注和重视是非常必要的。

(二)提高个体自身的心理健康意识,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高职院校大一学生经历着学习和生活上的转变,不少学生还不能完全适应,对所学专业缺乏了解,造成“迷茫与压力”共存的心理状态。学校可以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对大一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尽快了解专业的学习内容和就业方向为学生提供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机会,科学指导学生做好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同时,大一新生要积极踊跃地参加社团活动,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人际沟通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和塑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大一学生心理成长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大一学生的心理困惑与其他年级学生相比较有其自身的特点。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心理辅导方式,广泛性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大一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心理知识专题讲座、团体心理辅导等,帮助学生从心理层面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四)研究的展望

本研究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大一学生进行,研究内容相对比较宽泛,今后还可以在学生的性别、生源、专业等不同的维度上进行更好的研究,也可以对大一学生与其他年级学生的心理困惑进行更加深入的比较研究。

五、结论

高职院校大一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家庭、学校以及学生自身应共同关注和重视。专业学习、人际交往、职业生涯规划、心理适应、消极情绪、自我意识构成了高职院校大一学生心理困惑的六大主要来源。

参考文献: 

[1] 蓝冬玉.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117-120.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心理;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6-004-002

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主要建设力量,其心理的健康不仅关系着自身的成长,更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未来。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屡见不鲜,如复旦研究生“投毒”案件,以及一些大学生因各种挫折跳楼、卧轨事件,这些都表明当代大学生的一些心理的非健康因素。因此,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高校的重要问题。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诸多途径中,推行高校艺术教育,营造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显示出了独特的魅力。

1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据教育部门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在校大学生中有20.33%至25.63%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来自国内各高等院校的资料显示,心理方面的问题而导致的身心疾病已经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乃至产生轻生的主要原因。笔者从事多年的心理咨询发现,目前大学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情绪困扰,抑郁,焦虑,调查发现,大学生经常处于负面情绪中。二人际困扰,大学生开始的集体生活,宿舍人际的处理,调查发现,60%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出现问题,一些恶性事件,也是发生在宿舍中。另外,恋爱也对大学生产生极大困扰,特别是失恋。当代大学中,学生失恋的现象相当普通,部分学生把失恋看成是极端严重的生活事件,由于失恋,使得他们学习生活等受到不同程度地影响,从而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三人格缺陷, 一些学生在发展自我完善人格的过程中无法正确对自我定位,忽视了自我的优势,形成自卑、过分依赖的特质;或者放大了自我的优势,防御他人,形成自负多疑敏的特质,这些都将自己置入苦闷、绝望之中。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形形的心理问题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业的顺利完成。

2 高校艺术教育的独特优化作用

艺术教育,融合在美育中,也称审美教育,或情感教育,它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以培养人的正确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使人得到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研究表明,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教师运用科学的心理教育方法,加强心理引导,能调动学生参与各类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并能有效地调节学生的情趣,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心境状态。艺术教育对学生健康心理的优化作用主要是下面几点:

2.1 高校艺术教育能优化发展大学生的情感

艺术教育的优化作用体现二个方面:一情绪的疏导宣泄。健康的心理遇到挫折时,能够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控制,从而能够使自己不愉快的情感通过正常的渠道宣泄出去。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所造成的心理压力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如恐惧、焦虑、不安、忧郁、冷漠等。如果心理压力长期存在,将有可能导致大学生心理适应困难,甚至产生心理疾病。艺术正是调控情绪、缓解心理压力的极佳手段。美国音乐疗法专家的研究表明,音乐的旋律、节奏和音色可以引绪波动,从而对心理状态产生影响。音乐的曲调、节奏、旋律不同,对人体可产生兴奋、镇静和降压等不同作用。笔者在课堂做初步统计,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在心情不好时,自我疗伤的主要方法是听音乐,不少同学反应“音乐之后,心情平静下来”等。艺术教育除了对压抑的情绪疏导,对极端情绪的宣泄也有重要作用。仍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大学生情感起伏变化更加强烈,经常会出现心理上的冲动,一些青年人就是因为感情的一时冲动而酿成千古之恨。艺术教育可以避免许多悲剧的发生,因为它给每一个人提供了一个“知己”,一个属于自己的“艺术王国”,他(她)们可以尽情地在这里倾吐、发泄,如观看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传统戏中的《窦娥冤》等悲剧时,许多观众都被剧情所感染,并流下眼泪,但看完戏之后,人却有一身轻松的感觉,这是说欣赏悲剧起到了感情宣泄的作用,让人将平日在生活中积累的各种不快发泄出去,实际上起到了心理调节的作用,慢慢地调节自己的情感。国外的音乐理疗法、绘画疗法和音乐剧治疗已通过无数成功的事例证明:艺术教育对消除平日紧张、焦虑、忧郁、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具有积极作用,是保持心理健康的有效调节剂。

艺术教育的优化作用体现二个方面:二是情绪的激励,情能动人,更能激励人。大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会为其中的人物、行动、情境、事件、寓意所吸引,从而以此为乐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调动起人们行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唤起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美好的情感,能使人有积极的生活心态,情绪协调稳定。艺术教育能够培养人的善良、爱和亲情等情感,这种教育的效果是其他教育类别所难企及的。

2.2 高校艺术教育能优化完善大学生的人格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从生理到心理、由幼稚走向成熟、个性发展与完善的重要阶段。艺术教育能够优化大学生的道德和人格。艺术教育对于美化心灵、陶冶性情、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比如引导大学生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学生自身潜在的人格力量、信心和意志往往会被作品中所表现的伟大精神唤醒,并主动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尽可能地向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丰富、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崇高的思想境界靠拢,从而学生的精神境界也会变得高尚起来。艺术的美能使大学生的情绪得到和谐的调节和控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净化他们的心灵世界,养成他们高尚的品质。同时,艺术教育优化大学生人格的同时,还能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艺术氛围和情境中蕴含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等内涵,均可使学生在提高审美水平的同时,获得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的升华。如充满爱国主义的音乐、舞蹈等艺术作品可以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激起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实现水到渠成的寓教于乐。艺术教育是人的精神文明的教育,是修养的教育,是灵魂的教育。这种独特功能是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

2.3 艺术教育活动优化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人际关系是影响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过往的家庭生活中,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集体主义观念淡薄,而在大学生的集体生活中,个人必须适应于集体。

美好的艺术作品超越时间和空间,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可以使人精神饱满、胸怀宽容、性格开朗,能使人在人际交往中充满自信,与人和谐相处。各类艺术活动和艺术交流的魅力在于使大学生冲破隔离和孤独,相聚在一起,建立起平等、亲密、和谐的关系。各类艺术协会、社团组织、艺术活动,可以建立起良师益友、至情伙伴的关系,可以让人们平等而真诚地为一个目标而奋进。这些集体性活动能给学生创造一种人际交流的机会,为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交往的学生提供交往可能,培养其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多年学生工作实践中,笔者也发现: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教育活动的同学性格更加自信、开朗,更善于与人交流,几乎未发现有心理问题或疾病。因此,艺术教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团结协作、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优化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艺术教育在优化学生健康心理方面有独特优势,它不同于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不是带有隐秘气息的一对一心理辅导,艺术教育潜移默化,形式多样,参与性强,在大学生非常具有人气。艺术教育具有非语言的沟通特征,可以突破不同来访者年龄、语言、认知范围与艺术技能的限制,能广泛地应用于众多对象。艺术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有安全感,容易接受,阻抗较小,防御心理较少,借助艺术把被压抑或被隐藏起来的内容释放出来,达到净化人的心灵、启迪智慧,健全人格之效。

3 艺术教育优化大学生心理的实现途径

3.1 学校层面

扩大艺术教育和艺术资源的覆盖面。使艺术类课程和活动不能只针对部分大学生,而要在全校范围内增加学生接受艺术熏陶、参与艺术创作活动的机会。可以通过开设艺术类的全校公选课,举办艺术知识讲座,开辟艺术知识普及橱窗,邀请专业艺术团体等途径,进行覆盖面广、受益学生多、层次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和新颖的普及教育。同时充分利用发挥校园各种媒体,特别是现代化多媒体的功用,传播优秀的艺术作品,使学生在情真意切的环境感受艺术环境。

3.2 艺术教育纳入学校心理咨询

高校心理辅导中心尝试将绘画、音乐、戏剧、写作、舞蹈等艺术表达形式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常见的活动如下:心理情景剧、心理主题的艺术创作活动、身心整合的艺术活动等,这些参与性很强的活动,能够吸引大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作热情,反映非常好。学生在艺术活动过程中,通过集体的讨论、表演、创作等形式,表达内心世界,解决共性心理困惑,获得心灵成长;同时学生之间的真诚表达和沟通,成员之间建立社会情感和感情联结,又有助于提升团队凝聚力。

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现状堪忧,亟待提高,寻找各种有效手段来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是高校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艺术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高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人格完善和身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新,李菡,卢萌萌.论音乐作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德育研究,2011(8).

2何瑾,刘海骅. 艺术干预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北京教育高教,2010(7).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5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狠抓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游戏、活动、辅导等各种教育途径,帮助小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认知,唤起小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识,并对已经出现心理偏异或形成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些简易有效的心理服务以促进小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因此积极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学生素质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不仅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就学校德育而言,一旦能够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将有助于增强德育的科学根基,使学校德育有可能跃上一个新的层面。

二、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认识不足,理论准备不够,操作策略欠缺,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原因,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远未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师资队伍薄弱,专业人才缺乏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建立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薄弱,专业人才匾乏,具体表现在“量”和“质”两个方面。从量上来看,只有13.3%的小学有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从质的角度来看,小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大多数是班主任、思想教育工作者等,他们或是兼职,或是半路出家的专职。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 )整体化不够,未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心理健康教育系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灵活多样,学校应该采取领导与教师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调查中发现,我国各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虽然内容较丰富,形式也多样化,但各方面配合不够,还没有形成整体合力。

(三)个别化倾向明显,未考虑到全体学生的需要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使小学生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及适应社会与生活等。每一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个如何认识自己、认识环境、调整自己、适应环境的问题,因此,每一个学生都必须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而且应该是越早越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应当无条件地面向全体学生,只有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以维护和提高,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和解决个别问题。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同时要关注个别差异。

(四) 部分小学形式主义严重

心理健康教育在许多小学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有些小学名义上设立了心理辅导与咨询室,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配备了教师,但由于忽视了教育者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缺乏正确的认识,往往用传统的教育思想和一般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再加上宣传不力,心理辅导与咨询室、心理健康教育课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心理辅导与咨询室成了摆设,前来咨询的学生寥寥无几,仅作为应付上级检查的“硬件”之一。

(五) 有一定学科化倾向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好的学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每周一节或每两周一节,有些一个学期还安排几次讲座;而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小学,大都是有时间就开展,一忙起来就顾不上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验探索,对于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的地位,是有积极意义的。

(六)忽视教师心理健康

现代生活的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和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由于缺乏排解渠道,又不善于协调与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这些教师就经常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学生成了他们泄愤的“替罪羊”。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如果不能及时引起教师的注意,就有可能出现师源性心理问题。

三、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 建立“学校一年级-班级”三级管理模式

为了便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应该建立起一个由专业和非专业人员构成的规范化的网络。网络的建立,保证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建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二)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需要学校各方齐心协力,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一体化立体教育网络。通过各种渠道,对家长进行有序列、分层次的家庭心理辅导指导,使家长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意义有深一层的理解并予以支持和协助。

(三) 加强心理健康教师师资建设

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主要只能来自中小学教师。当务之急,从教育行政部门来说,应尽快实现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有关高校应调整专业或课程,培养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师范院校要开设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课程,以帮助师范学生和中小学教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四)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及应用研究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6

【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 建议

一、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理论分析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二十世纪末,教育改革运动中出现的新观念,是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精神医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理论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在我国大中小学生心理困扰与障碍日益增多、心理健康水平不断下降,教育第一线教师出于职业责任感,迫切要求解决这些日益增多的心理问题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心理健康也叫心理卫生,其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心理健康的状态,即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就是说能以正常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面对现实的、发展变化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在的心理环境,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适应能力,保持切实有效的功能状态。

2.维护心理的健康状态,亦即有目的、有意识、积极自觉地按照个体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遵循相应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训练,以求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心理活动的这种良好的功能状态。

上述两个方面即构成了心理健康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说明了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自我意识、自我成长和发展、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心理功能的完满表现。学校作为育人的地方,应该成为培养小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阵地,应该加强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与认识,加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

二、心里健康教育中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实践中我们也看到,由于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由于理论认识上的不清,导致在实践操作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但会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各学校的开展,而且还容易把这项工作引入歧途。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特定的范围和目标,是针对学生的实际而制定的。超越了学校和学生这个实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会笼统而空洞,内容庞杂而无序,缺乏针对性。由于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在理论研究上主要受西方的影响,我们所运用的方法、技术、手段多数移植甚至完全照搬欧美国家的一套。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的用成人的心理健康标准去衡量学生;有的以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去衡量小学生;有的目标制定得过高过大,脱离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水平和硬件设施的实际情况,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徒有其形,而无其实;有的用心理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过于泛滥,缺乏针对性,学生了无兴趣。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必须以心理学知识作为理论基础。其内容和形式必须围绕着学生已产生的或者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而制定。有些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题不鲜明,缺乏心理教育色彩,与班队活动雷同;有些学校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毫无二致。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具有我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不够健全,缺乏具体的指导,缺乏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方式方法,特别是缺少具有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教师。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规范,效果不够明显。

目前在中小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出身科班的还很少,大部分都是由团队干部、政治教师或班主任兼任,他们大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因而在工作中不能自觉地运用心理科学知识帮助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是一项思想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有它自身独特的原则、方式方法和技能技巧,这与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的,对于各校心理咨询人员的思想业务素质理应有更高的要求。如果仅仅是凭个人热情而缺少一种科学精神,或是因为工作需要才从事心理咨询工作,那么心理咨询质量必然不高,甚至会因有些措施不当而可能带来严重的行为后果。

三、解决小学心里健康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校本,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但此项工作并非只是闭门造车,自我禁锢。为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起步相对较晚的情况下见效快,收益大,还必须吸纳它校的有效经验,以先进研究成果为参照系来发展自己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此,一是要强化区域教育合作,开展校际间的横向联系,优势互补,共享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资源;二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的课程研究工作,依托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力量,立足校本,广泛进行心理健康的应用性课题研究,以解决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难题。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广泛使用,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利用、区域合作和课题研究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也进一步加快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化进程。

参考文献: